转型谋变:宁波工业发展战略思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7 22:39:18

点击下载

作者:林克宇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转型谋变:宁波工业发展战略思考

转型谋变:宁波工业发展战略思考试读:

《转型谋变:宁波工业发展战略思考》编委会

顾 问:余红艺

主 编:林克宇

副主编:杨甘霖 王诒敏 周学明

陈成海 李海源 叶春华

姚光辉 顾欣荣

成 员:吕永华 卞一峻 楼飞君

胡汉平 庄世勇 王伟健

费小琛 童鸿根 严继锋

周大明 胡陆明 毛锡华

陈卫军 董建敏

编 辑:周 平 邱 波 王懿栋

杨世兵 汪东芳 杨常科序

工业,是宁波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也是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大成的最具竞争力的产业。过去30年,宁波之所以能够从全部生产总值不足20亿元、非农人口比例不到15%的农业社会迅速实现向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近千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国内前列、三次产业加速联动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工业的迅速崛起和不断壮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中流砥柱”作用。过去一年,在宁波经济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形势下,工业仍然为全市贡献了47.6%的生产总值、61.4%的税收以及45%以上的就业单位。由此可见,当前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里,工业仍将是支撑宁波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坚力量,如果工业发展不稳,全市经济发展必然不稳。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宁波已发展成为今天年产值超万亿、拥有规模以上企业近1.2万家的全国性重要制造业基地,连续三次荣膺“中国品牌之都”称号,并获得了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塑机之都、中国灯具之乡、中国家电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等多项殊荣。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宁波工业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加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重要历史转折期,长期以来制约宁波工业发展的结构性、素质性和机制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加上城市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的日益加剧,传统的粗放式发展路子早已“山穷水尽”。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深刻表明,在产业加速高端化和经济加速全球化的今天,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要么你去调整产业,要么你被产业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实施工业“两创”倍增计划、着力打造“智造强市”的既定战略决策和部署上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迎难而上,积极转型谋变,合力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再创宁波工业发展新优势。这是有效破解当前宁波工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有效手段,也是全面推进宁波工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有效手段,也是全面推进宁波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文明发展、绿色生态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观宁波工业发展历程,近年来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困难最多、形势最复杂、成绩最显著的时期之一。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各显其能,各展身手,强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探索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风云变幻的时代特点,风起云涌的创新实践,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本书是在市经委2009年度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部分优秀课题成果进一步修订而成,共汇集了15篇优秀调研文章。这些文章均紧紧围绕当前宁波工业加快转型升级亟须破解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分别从产业集群提升、培育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及推广、制订完善重点行业能耗标准、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机制、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机制、企业市场拓展战略、加快发展风险投资、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相信这些优秀研究成果,对全市各级各部门科学编制“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完善相关工业产业政策,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而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是为序。

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

2010年10月12日

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研究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对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产业集群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产业集群也有一个不断提升、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按现代产业集群的标准衡量,宁波可以称为产业集群的还比较少,大多数只能称为雏形状态的产业集群——块状经济。基于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报告所称的产业集群即为雏形状态的产业集群或初级阶段的产业集群——块状经济,而提升发展的方向即为现代产业集群,特别是创新性现代产业集群。

目前,处于雏形阶段的产业集群(块状经济)遍布宁波各地,已经成为宁波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直为全国所瞩目。率先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也势必率先遇到挑战和考验。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世界经济发展依然存在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积极探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不仅对宁波自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意义。

一、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战略意义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形势下,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并指出,2010年六大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从宁波来看,截至2008年,宁波共形成雏形状态的产业集群(块状经济)近150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的近90个,经济规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0%以上。宁波产业集群的发展事关宁波整个经济发展的全局,因此,宁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宁波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宁波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也在于宁波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

(一)加快推进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是抢抓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产业结构调整机遇的当务之急

宁波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下受冲击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这同宁波经济发展模式粗放、产业整合度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有很大关联。但由此形成的“倒逼机制”也为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带来新机遇。这种倒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倒逼技术创新,努力使企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移动。从这次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出,凡是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积累较多的集群企业,在这次危机中表现良好,收益也最大。二是倒逼新产品的研发。在危机中密切关注市场,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高度关注产品研发的市场适配性。三是倒逼营销和生产体系的协同,建立多元化的营销和完善适应多品种、多基地要求的生产组织体系。四是倒逼节能减排,促进产业集群生态高效发展。宁波产业集群如果能承受这种市场倒逼,解决经济结构中的深层矛盾,形成一批新技术,开发一批新产品,成长出一批新兴产业,最终实现产业集群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和效率驱动转变,从传统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现代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那么宁波产业集群必将成为这场金融危机的一个赢家。

(二)加快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之需

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宁波乃至我国的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基本上属于传统制造业,大多处于价值链低端。产业集群内部长期的低价竞争,既影响对外的谈判力和出口效益,又屡遭国际贸易摩擦的压制。在本轮金融危机面前,宁波产业集群暴露出明显的素质性和结构性问题。加快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有利于推进制造与创造相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使创新性、知识性、开放性、融合性、集群性相得益彰,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位置,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

(三)加快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是再创开放新优势的必由之路

历史上,宁波和全国其他地区产业集群一样,以其明显的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形成沿海甚至我国对外开放中重要的比较优势。但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宁波的产业集群也与全国其他产业集群一样,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经济增长遭遇了未曾预料的“拐点”,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在发展高端产业环节上直接面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挑战;在创新发展方式与整合发展资源上面临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在竞争优势上面临其他低成本国家和地区的严峻挑战;在利用资本市场问题上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市场风险。从世界范围看,当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大多是历经多次提升发展,国家竞争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面对严峻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和挑战,加快推进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重新赢得国际市场主动权,是宁波乃至我国再创开放新优势的关键之举。

(四)加快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产业竞争力,也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组织形式,使分工细化、产业链延伸、产品附加值提高,并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推进区域品牌的形成,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

(五)加快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是拓展宁波经济发展空间的有效之策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宁波经济,特别是产业集群,面临土地、水等重要能源资源的紧缺,同时面临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压力,环保和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有利于把附加值低的生产环节转移至相关地区,可以腾出空间来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提高宁波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是拓展宁波经济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

二、宁波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宁波工业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一乡一品”、“几乡一品”的块状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形成近150个初级阶段的产业集群,并渐呈大产业、品牌化、跨越式发展趋势。

(一)取得的成绩

1.经济规模日趋庞大,专业优势日渐突出

截至2008年,宁波共形成雏形状态的产业集群近150个,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的近90个,经济规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0%以上,多年居浙江省第一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公布的“2008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名单中,宁波市共有五大产业集群榜上有名,分别是塑料机械产业集群(北仑)、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宁波)、中国模具产业集群(宁波)、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慈溪)、中国文具产业集群(宁海)。浙江省产业集群生产规模前10位的县(市、区)中,宁波占据3位(见表1)。在以县(市、区)为单位统计的462个区块中,规模超过300亿元的有14个,其中宁波有七大产业集群入围(见表2)。截至2008年底,宁波已有95家企业的135种工业产品产销量居全国第一。

2.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

顺应产业升级规律,宁波产业集群结构日渐优化。从产业类型看,高档服装、家电、机电、模具制造、有色金属、精密化工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打火机、一般纺织等产业有所萎缩,比重不断降低。从产业内部看,产业升级十分明显,产业链得到了不断拓展,产品也不断由单品种、单系列向多品种、多系列发展。目前,宁波已有北仑注塑机、鄞州新型金属材料、国家高新区电子信息等3个特色产业基地被列入国家级产业基地,还先後获得“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等数十项荣誉称号,产业集群的品牌效应日趋显现,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3.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可持续发展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宁波市政府先後出台了《关于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宁波市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今後五年宁波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关于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规划,全面激励产业集群的健康快速发展。宁波还加大了对产业集群的服务力度,全面加强基地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和行业组织建设,千方百计破解水、电、土地等要素资源制约,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宁波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力不断增强。

4.突破镇村空间格局,集群辐射态势初步形成

近年来,宁波大力推进工业功能区建设,特别是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宁波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新的产业基地,较大程度改变了“低、小、散”的面貌,打破了宁波经济“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格局,呈现出向大产业、大市域发展的趋势。如小家电积极发挥集群效应,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产业已经辐射至绍兴、嘉兴周边区域,实现了跨区域大发展;电动工具、灯具、不锈钢产业等也呈现出向台州、绍兴、衢州跨区域辐射发展趋势。

(二)存在的问题

宁波的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在部分领域取得了竞争优势,但除了存在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具有的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现象严重、处于较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具备、企业管理观念和制度落後等共性问题外,宁波产业集群还存在自身特有的一些问题。

1.区域品牌建设滞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虽然宁波的产业集群已形成一定规模,但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区域品牌建设滞後,就整体而言,市场知名度不够高。宁波的产业集群虽然有一些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如服装产业方面的雅戈尔、杉杉、罗蒙,文具产业方面的得力,家电产业方面的方太、帅康、富达等,但从整体上看,宁波产业集群中的名牌产品还较少,贴牌生产比较普遍,大多数产业集群还没有创出国际知名品牌。在创新上,宁波大部分产业集群还不是创新型的产业集群,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不够,产品质量档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低水平重复竞争突出。

2.服务供给存在瓶颈,行业和中介组织作用不强

调研中发现,由于宁波产业集群大多地处乡镇,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无论是研发服务、培训服务、检验检测服务,还是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虽然块状经济大都成立了行业协会或商会,但大多数行业协会或商会成立时间都不长,工作人员兼职较多,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中介组织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发展,专业化协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对完善的网络化生产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3.竞争压力日渐增大,市场拓展形势严峻

当前,宁波的产业集群面临国内外同类产业集群的有力竞争,如电动工具面临江苏启东和浙江永康的挑战,水暖器材面临广东、福建的几个市县的强烈竞争。特别是近年来宁波周边区域都十分重视集群科技资源,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项目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争夺,宁波产业集群吸引优势科技资源的难度日渐加大。在市场拓展上,宁波集群产业的主导产品大都以国际市场为主要市场,且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上处于国际垂直分工底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宁波的集群产业屡遭国际贸易摩擦压制,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此外,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宁波集群产业的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减弱,尤其对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造成巨大压力,宁波集群产业出口形势日渐严峻。

(三)面临的机遇

1.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产业集群提升发展面临难得的市场重新洗牌契机

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每一次深度调整,都是一次优胜劣汰的选择过程,既使一些拥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趁机在市场重组中进一步壮大自已,又使一些企业举步维艰,或被兼并收购甚至破产,以致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市场重新洗牌。这次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对出口依存度较高的宁波集群产业发展的影响巨大,但已经处于雏形状态的宁波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相对专业化产业区,拥有不可比拟的区位品牌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和供应链网络优势,具有较强的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如果能在市场调整中着力挖掘潜在优势,增强捕捉机遇的能力,就一定能在新一轮全球经济调整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2.金融危机带来“倒逼机制”,产业集群面临难得的结构调整机遇

金融危机给宁波集群产业发展带来了冲击,但由此形成的“倒逼机制”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这种倒逼机制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生产研发、营销和生产体系、节能减排等方面。宁波地方产业由于危机转型的意愿更加强烈,国际产业转移也给宁波产业结构优化带来良机。通过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结构重组和技术与人才转移,有利于产业资源的重新配置和重组,逐步淘汰落後产能,加速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3.跨区域跨行业融合趋势明显,产业集群面临质量并扩的发展势头

宁波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大都以某一乡镇为地理集中,形成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以相对专业化分工为纽带、以国际市场为主的地方生产体系。但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相当一部分产业集群呈现从“一乡(镇)一品”到县域范围内融合重组的趋势,有的甚至突破了县域和市域框架,形成了跨区域发展格局。在产业内部,部分块状经济通过裂变、集聚、延伸、派生等形式,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这种跨区域发展和跨行业融合不断深化,为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带来了难得的质变机遇。

(四)面对的挑战

1.国内外相关区块加快发展,集群产业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

在科技创新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成本压力不断上升的今天,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地方发展经济的首要选择。当前,宁波的集群产业面临国内外同类块状经济的有力竞争,如在创新竞争上,当前宁波周边区域都十分重视集聚科技资源,特别对高新技术项目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争夺,宁波吸引优势科技资源的难度日渐加大。随着宁波商务等成本加速上升,宁波又面临着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发机构进入、科技人才入户的成本上升,宁波集聚和整合科技资源的难度日渐加大。

在消防器材产业上,2008年,浙江衢州江山市消防器材产值达12.26亿元,同比增长51.2%,目前产品品种达30多个,在全国设立经营网点2000多个,呈现出主导优势日渐显现、产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项目质量明显提高等特点,在打造中国消防产业城这一总体思路指导下,江山市的消防器材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势头,且潜力巨大。虽然目前江山市的消防器材主要以内销为主,但随着江山和宁波消防器材国内外市场并举的态势逐步形成,两地在市场上直面竞争将不可避免。

在灯具方面,以欧普为代表的广东中山市古镇灯具灯饰产业也方兴未艾,以古镇为核心,向周边横栏、小榄、东升、港口等镇(区)延伸的“中山灯饰”产业链正在日益壮大,形成了一个产值近1000亿元的庞大产业集群。目前古镇有灯饰企业近2500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灯饰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是世界四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正着力从融资、营销、自主创新方面全面突破,建立了中山市照明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解决灯饰产品质量标准化问题,把古镇打造成世界灯具的交易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推进古镇从“中国灯都”向“世界灯都”的转变。

2.金融危机带来外贸市场萎缩,产业集群的市场拓展形势日渐严峻

宁波的产业集群大多以国际市场为主导产品销售市场,部分产品虽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上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底端,过多依靠低价竞争,在块状经济内部不少企业为争夺出口订单,不惜相互倾轧价格,既影响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和谈判力,又影响出口效益,甚至屡遭国际贸易摩擦的压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外国进口商信用恶化,有的出口企业甚至不敢接单。此外,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宁波集群产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减弱,尤其对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造成巨大压力,宁波产业集群出口形势日渐严峻。

3.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考验

宁波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既面临能源等重要资源的紧缺(宁波99%的一次能源都需要从外地调入,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5%,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尤其是生态用水紧缺),又面临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压力,一些产业集群处在对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较大的行业,时有环保和安全问题发生,宁波有可能因环保问题导致产业集群的衰退。

三、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内涵要求

(一)总体目标

结合未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宁波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突出现代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到2015年,培育形成80个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兴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力争完成工业增加值600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0%左右;创新能力突出,新产品产值率显著提高;资源集约利用,单位土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比2009年提高65%以上。

(二)内涵要求

1.从混合型向特色型转型

从目前宁波集群企业的集聚形态看,在同一区块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混杂在一起,产业集群的特色性不够明显,优势也不够突出。为此,要突出特色性和专一型推进集群经济园区建设,努力打造现代产业基地。

2.从“域内发展”向“跨域发展”转变

宁波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乡镇,但在空间布局上部分块状经济逐步呈向周边区域、中心城市甚至跨区域发展的趋势。要加强引导,积极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有条件的企业把总部留在宁波,把营销体系、技术研发、品牌管理放在宁波,把一般加工环节转移到重点合作区域,腾出空间来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实现从“域内发展”向“跨域发展”转变,提高宁波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

3.从制造基地向创造基地演进

虽然宁波的产业集群已形成一定规模,但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就整体而言,宁波集群产业产品还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竞争力尚不够强,以致每个行业都面临众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此,要加大科技投入,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方式,全面提高集群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积极推进宁波集群产业产品从传统产品向科技型产品转变。同时,要积极推进宁波产业集群的品牌建设,着力打造高品位、品牌型的产业基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4.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产业集约转变。但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宁波的产业集群大多地处乡镇,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无论是研发服务、培训服务、检验检测服务,还是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中介组织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发展,专业化协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对完善的网络化生产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总体上看,虽然产业和企业集聚程度较高,但与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相比,宁波的产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物理上的集聚、粗放型的发展。为此,要推进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就要狠抓科技服务体系、技术人才培训体系和公共产业服务体系等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内部衔接配套,提高集约发展水平。

四、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经验启示

考察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史,不断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手段。总结和学习发达国家推进现代产业集群的经验,对于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做法

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是拓展地方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考察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促进一般生产环节转移

产业集群发展的一定阶段,必然产生人力成本上升、土地告急、资源短缺、环境透支等问题。引导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将一般性生产环节转移到人力和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较好、产业相对配套的国家和地区,使作为产业集群“头脑”的企业总部和作为产业集群“身体”的生产基地在物理空间上分开,产业集群既能以较低的成本价格取得信息、人才等战略资源,又能取得转入地的土地、能源、材料、劳动力等常规资源,实现两个不同区域最优资源在块状经济中的集中配置。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台湾地区信息产业集聚地新竹,受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和环境承载等因素的影响,将大量的信息产业生产环节转移至大陆长三角和珠三角,成功地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新竹逐步成为台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和“龙头”,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2.引进战略投资者

考察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树立谋求共赢的新理念,以战略的思维、开放的视野,引进战略投资者。充分利用战略投资者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著名品牌和营销网络,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实现产业集群与世界经济和国际惯例的全面对接,从而实现技术跨越、市场跨越,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江苏的昆山,积极引进绿地集团、三一重机、天天国际等战略投资者,有力地推进了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

3.推进优化组合联盟

引导产业集群中龙头骨干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和品牌经营、虚拟经营等了现代方式整合产业集群内部中小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集群的产业集中度。鼓励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联合、兼并、重组,推动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做大做强,是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一条现实路径。如日本由于城市发展空间局促,在一些大工业区外散布于乡村的中小企业相对集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产业集群,东京城区南部的大田湾政府通过建立“园地协同组合”制度,将分散在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组织起来,加强各个中小企业在产业、生活等方面的联合协作,最终形成基于相关产业扩张集聚的产业集群。而浙江台州在飞跃集团濒死的状况下,地方政府积极引导,飞跃集团将缝纫机业务推出重组,当地7家企业共同发起的浙江新飞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既救活了企业,又推进了台州缝纫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展。

4.搞好技术创新升级

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低水平重复竞争突出是产业集群初期的通病。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提升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如在领带产量占到全国90%的嵊州市,进口高档电脑提花剑杆织机1300多台以後,大大提高了集群产业的技术水平,目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设备性能上都远远超过了意大利的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高新技术已经带动嵊州“领带”经济整体“变脸”。

5.优化分工协作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主要来源于相对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协作,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条,细化产业内部分工,提高专业化水平;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完善生产和服务网络,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如交通不便、大工业几乎一片空白的意大利北部山区,近几十年以日用品、小商品为主的传统加工制造业通过集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并成为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诞生地。随着这些产业集群的不断演进,新企业从原有企业脱离出来,成为更上游的供应商或进行生产过程的细化分工,早期形成的产业集群逐步向创新型的产业集群演进,生产着高端化和差异化的产品,意大利萨苏鲁瓷砖集群、科莫丝绸集群、帕拉图毛纺集群无不如此。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经验启示

1.市场推进是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前提

各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发展历程表明,现代产业集群特别是创新型产业集群通常是依靠市场,通过企业的衍生与扎堆自发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也是由市场决定的。同时,各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也证明,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前提,只有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加快推进集群企业国际化进程,快速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瑞士制药业中的罗氏、德国化工业中的巴斯夫等,市场推进是快速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前提。

2.促进企业差异化竞争是快速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基础

在一定区域内相似企业大量聚集,众多企业在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和人员素质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呈现相同或相似性,同质企业过度竞争问题便由此产生,严重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此,发达国家把积极推进企业的差异化发展作为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企业竞争方式由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转变,实现属性差异化;增强产品开发设计能力,推行品牌差异化;针对国际国内不同人群和市场,促进市场和服务差异化。如在美国硅谷,各企业在产品设计、功能、品牌和服务上差异化十分明显,使得硅谷产业集群获得长足发展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3.注重品牌打造是快速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关键

品牌建设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产业集群不能仅仅依靠产品数量和行业企业规模在市场上竞争,最终靠质量、品牌价值来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国际竞争力。意大利有纺织服装集群69个,而每一个集群内部都培养一个或几个国际知名品牌作为产业集群的风向标和驱动力。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是快速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重要动力

行业协会和各类中介组织是维护企业间分工协作关系的重要手段。它们在技术标准制定、市场秩序维护、贸易摩擦解决、品牌建设推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实践也表明,各国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离不开行业协会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撑作用。意大利行业协会在推进产业集群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行业协会不仅通过赞助技术研究机构、收集产业信息等多种方式为集群企业提供创新源头,而且还帮助集群内企业开拓市场,争取优惠的产业政策。

5.政府积极引导是快速推进产业集群的保障

在发达国家,政府在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包括为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创造合理的制度环境、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有力政策措施解决集群发展中的各类难题等。如日本政府在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中采取了六个方面的措施:设立主管机构,制订全国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提供公共资金支持;设立专门的集群促进机构和研发平台;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人才等,极大地推进了本国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

五、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必须把握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规律

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是在一定条件下依靠内生力量形成的。一定条件主要是指:具有完善的生产链,产业数量和质量达到一定规模,产业分工达到高度专业化。具备这些条件的产业集群,在内部共同利益——聚集经济效益和整体竞争优势的促使下,自发地提升,向现代产业集聚发展。为此,在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办事,在条件不成熟时不要硬性人为地推进更新。

(二)政府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

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要遵循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这一点政府应该是“有所不为”。但政府在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中也不是完全被动的,而应该主动地创造条件,促进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如做好规划引导、提升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把握提升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在产业选择上,要做到四个优先,即优先考虑优势产业,优先考虑对当地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的产业,优先考虑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优先考虑基本条件已经成熟的产业等。

(三)要着重提高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

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当前,宁波的产业集群中大多数产品价格低、产业发展层次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利润低,以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高,为此,宁波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要着力解决这“五低”的问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品牌为引领,着力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全面提高宁波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

(四)要警惕产业集群的风险和衰退

产业集群的风险主要在于:一是产业结构性风险,集群产业集中在某一个行业或者是某一类产品,这样便带来经济的结构性的风险,以致产生地方经济增长的波动。二是周期性风险,产业有其生命周期,产品有其生命周期,产业集群也有其生命周期,三者的叠加可能会对产业集群形成一种周期性的风险,一旦产业集群提升发展中产业结构升级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产业集群的衰退。三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宁波产业集群的产品大都出口,且价格很低,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较高,这样就很容易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关注的对象。四是恶性竞争带来的风险。当前,在宁波产业集群内部,大都出现了一种恶性竞争的现象,企业间竞相压价,过度竞争,严重阻碍了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为此,在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防范产业集群的衰退,提升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力。

(五)要慎重选择一般生产性环节转移方式和转移进度

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进产业集群中的一般产业和一般加工环节转移到其他重点合作城市。但在转移中,要慎重选择转移的方式和进度。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看,以下三种转移方式是较为稳妥和有效的。在转移的方式上看,一是“垂直转移”方式,即把企业的研究开发、展览营销、营运管理、品牌经营等“头脑”因素留在本地,而“躯干”转往外地。二是“基地式”转移方式,即选择一批产业配套完善、服务配套优异的地区,作为产业集群的产业转移基地,形成异地产业集群和转移过程中的“极化效应”。三是资本扩张的方式,通过异地参股控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实现一般产业和一般加工环节转移。

在转移的进度把握上,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并不是一定要从传统产业完全过渡到高科技产业,更多的是产业链的优化、产品档次的提升、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在转移的进度上不应过急过快,而应该实行循序渐进的升级路径,注重产业链环节的升级,防止和减少整厂搬迁,尽量让企业在转移的时候只是把生产环节转移出去,把研发、营销等总部留在产业集群内部,让高端的留下来、中端的提升、低端的迁出去。在政府方面,要认真做好企业外迁的统筹、规划和引导,实现产业引进、提升和转移联动进行,防止和避免因出现整厂搬迁而导致集群产业空心化。

六、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以规划为引领,积极引导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要按照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要求,结合即将编制的“十二五”规划,加快编制《宁波市产业集群提升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宁波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在规划的实施上:一是要突出规划的可行性,使产业集群提升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互衔接。二是要强调规划的配套性,在产业集群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十大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三要确保规划的刚性约束,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考核,对于通过并实施的规划,有关部门要确保土地、水电、资金等生产要素到位。同时,针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在发展环境改变的情况下,要及时做好规划的微调工作。

(二)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突破,夯实产业集群的产业基础

要进一步发挥区域经济中港口物流、国际贸易等优势产业对宁波产业集群的支撑作用;发挥产业集群中传统产业在就业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发挥新兴产业在激发活力、促进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提升宁波集群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与竞争力,建立起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动态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以龙头企业为支撑,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

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龙头带动作用。一是积极培育和引进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群,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增强集群产业竞争优势。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整合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发挥龙头企业的集群带动效应,通过集群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三是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努力提高龙头企业在本地区的产业配套率。四是依托龙头企业优势,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以及委托加工等方式,吸纳中小企业加盟联合,整合众多无牌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培育以品牌为纽带的关联产业集群。

(四)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不断提升集群产业产品附加值

要大力支持自主创新活动,对集群内从事技术开发活动的企业可考虑给予加速折旧、税收减免、财政贴息、投资扶持等优惠。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公司,促进风险投资的产业化和社会化。鼓励集群内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鼓励发展专业化的中小科技型企业。积极营造集群内部合作与交流的环节与氛围,鼓励企业间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共享与技术交流。推动集群内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科技成果转让交易市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吸引跨国公司在集群内设立研发中心,鼓励本地企业与外资建立合资研发中心,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间联合设立研发中心,全面提高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五)以政策体制创新为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对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实行领导联系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集群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加快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意见,提出针对性强的推进措施和政策,促进一批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突破。三是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税收、土地、技改、项目审批等优惠政策。四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具体包括加强现代物流平台建设和商品流通平台建设,培育形成一批国际性、全国性的物流中心和产品市场中心。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产品检测中心。加强融资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体系建设,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建设行业信息交流、传输和发布平台,为企业提供生产资料、产品咨询、人才流动、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和信息咨询。五是围绕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和技能型人才培训,提供人才保障。六是积极开展产业集群的统计工作,及时掌握产业集群发展动态,有效开展与国内外相关地区发展比对工作。七是加快快捷高效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加强集群产业集聚区内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信息等网络建设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集群区域延伸,城市公共设施与集群区域对接和共享。同时,要按照资源节约、方便快捷、高质有效的原则,合理布局集聚区社会事业服务设施,在集聚区建立多层次、网络化、全覆盖的教育、文体、卫生、福利设施。

(六)以市场拓展为关键,加快建立产业集群营销新体系

市场开拓是推进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当前外销不畅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市场开拓更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有形市场建设方面,要加快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加大对市场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市场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形象创新、制度创新、功能创新、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创新,推进专业市场与全国大市场信息联网,增强市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在重点产业集群所在地建设全国性乃至国际专业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集群企业在全国铺设销售网络。在无形市场建设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适应贸易方式的变化,充分利用网络、电子商务、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对专业市场的交易平台、交易组织、交易技术进行创新,推动有形市场与网上无形市场有机结合,全面提升集群企业市场拓展能力。

(七)以规范管理为核心,提升产业集群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着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立集群企业家队伍数据库,对各个集群企业经营者队伍开展综合分析。要在各集群企业中推广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经验,充分运用培训体系打造先进的企业家队伍,推进整个集群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是积极引导集群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着力扬弃家族式管理模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利用当前有利时期,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等多种方式集聚优质资产。积极引导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推进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和增资扩股。

三是进一步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提高产业集群的自我发展能力。

(八)以园区建设和区域整合为途径,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空间布局

产业集群最显著的特点是空间的聚集性和产业的关联性,但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产业集群特别是集群初期的产业集群在优化原有聚集性的基础上,在空间上逐步呈向周边区域、中心城市甚至跨区域发展趋势,以整合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在产业上进一步向大产业发展,以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为此,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也要积极推进园区建设与跨区域整合以优化空间布局。在园区建设方面,要加强规划引导,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积极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带动相关产业向大企业靠拢,不断增强园区的聚集能力。不断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率和项目承载能力,提高园区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运作水平,使之成为产业链延伸、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在跨区域整合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中介组织等在产业集群跨区域整合中的作用,突破行政区划,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发展要素保障机制、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推进跨区域产业集群整合发展,优化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

(九)以优化要素配置为保障,为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提供要素支撑

在人才保障方面,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引进一批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紧缺急需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鼓励企业积极引进“柔性”人才。有关部门要积极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牵线搭桥,提供人才评价、信息资讯等优质服务;加强企业专门人才培养,着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加强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为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

在土地保障方面,积极实施空间创新战略,一是全面开展存量建设用地的调查,着力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集约节约用地。二是着力在“争、调、盘、储、集”上求突破,切实保障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用地,优先保障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以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土地供给。三是积极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对符合供地目录的企业需要调整用地位置的,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供地,不断优化用地结构。四是推进土地高效利用,建立土地立体开发机制。积极鼓励地下空间和高层空间开发利用,为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提供用地支撑。

在资金保障方面,通过制度保障、政策协调、资本市场创新等措施,为集群企业融资创造条件。通过财政拨款、企业出资、民间资本等渠道,设立专门的贷款担保基金,建立集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集群企业担保难、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为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十)以生态建设为依托,推进产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

产业集群提升发展需要以优美的环境为依托。推进宁波产业集群提升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形成区域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二是着力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进一步形成较完善的节能降耗监督管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节能降耗水平。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为示范区,建立若干示范、推广项目。进一步形成较完善的节能降耗监督管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节能降耗水平,推动当前产业集群由粗放型向资源节约集约和生态环保型产业集群转变。三是切实把好新上项目入口关,对经济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属于产业鼓励类的重点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对于有严重污染的项目和不符合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四是加快建设以产业集群区内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为重点的环境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污染物综合处理和处置的能力,全面提高产业集群环境承载力,推进产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力。

主笔人:周志丹

主笔人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宁波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一、生产性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

(一)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内涵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制定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首次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定义及其内容:“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等。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後,创意产业迅速成为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塑造国际形象的主要途径。

借鉴厉无畏(2006)的分类方法,可以把创意产业分成两大类:生产性创意产业与消费性创意产业。所谓生产性创意产业,即创意的过程与结果是为生产过程服务而不是直接用于最终消费的创意产业,而消费性创意产业则是指创意结果直接用于最终消费的创意产业。这里的“生产性”是相对于最终消费而言的,是指价值创造的过程,既包括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也包括商业企业的商业活动。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则这里的“生产”包含了生产、分配、交换三个环节。按照这一概念内涵,生产性创意产业包含了厉无畏所提到的生产性创意产业与商业创意产业。根据生产性创意产业与消费性创意产业分类方法,常见的创意产业的划分如表1所示。

生产性创意产业在性质上既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子类别,又属于创意产业的一个子类别,因此兼具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意产业的特点。生产性创意产业的“生产性”决定了其服务对象是其他产业,对于提高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创意性”又决定了其对其他产业的作用机理具有不同于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的独特性,对于提升浙江省制造业价值链,实现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的转变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

(二)生产性创意产业对宁波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宁波是制造业大市,但制造业附加值以加工劳动附加值为主体,占最终产品附加值的比例很低,而大比例的技术、设计、品牌附加值全部被发达国家获取。随着资源日趋紧张,依托廉价资源发展制造业的时代已经过去,昔日的“加工中心”已经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作为宁波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根本就是要转变宁波制造业附加值结构,由过去加工劳动附加值占主体的结构逐步转变为以技术、设计和品牌附加值为主体的结构。

实现由“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的转变,目前人们更多的是强调技术创新的作用。诚然,如果我国的制造业技术水平能够赶超发达国家,那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制造业水平低下,受制于人的不利地位。但是,众所周知,我国虽然在发展技术创新方面不遗馀力,投资巨大,甚至为了提升技术水平,不惜“以市场换技术”,通过让出市场的巨大代价谋求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但收效甚微。这一方面是因为跨国公司为了保持自已的竞争优势,对技术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另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创新具有极强的路径依赖性,没有长期的研究积累,要在短时间内沿着同一技术演进路径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技术创新作为长期战略固然非常重要,但要在较短时间内较大程度地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则要同时考虑其他有效途径。

生产性创意产业正是推动技术、设计和品牌附加值提升的直接动力。生产性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支撑技术与设计的附加值提升;而咨询策划、广告设计等行业推动着品牌附加值的提升。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从根本上优化浙江制造业附加值的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相对于技术创新而言,大力提高工业设计水平是在短时间内提升宁波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实现由“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的捷径。以生产性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为例。企业产品设计能力的培养和生成并不需要十分漫长的周期。由于工业设计属于创意产业,它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只要策略得当,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这方面与外国公司一比高下——在核心技术受到制约之下,工业设计是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重要突破口。而在这方面,技术资源同样有限的我国台湾地区已经走出了成功的一步。过去20年间,我国台湾地区一直因仿冒而受到西方国家的指责,但最近几年,以明基、台积电、广达等为代表的数家企业开始专注于自身产品的设计,最终台湾企业纷纷走上了自有品牌之路。如今,明基的BenQ已经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品牌,台积电正准备将自已的生产设计标准上升成全球范围的标准,而广达通过ODM(Original Design M anufacturer,原始产品设计制造商)的方式实现了100亿美元的年销售目标。据悉,台湾企业目前普遍对ODM市场抱有极大的信心。而据相关数据统计,到2010年,台湾ODM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010亿美元。

具体来说,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对于浙江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如下几个重要作用。

1.实现价值链升级

由制造业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分析可以看出,产品设计、产品品牌等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是价值链高端环节。而宁波制造企业目前的价值链主要处于中间的加工、组装环节,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因此,宁波制造业要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就要促使价值链向两端的设计、品牌等环节提升。提高产品设计能力需要发展工业设计产业,而提高产品品牌影响力则需要发展品牌营销、广告策划等相关产业。而工业设计、品牌营销、广告策划等产业均是典型的生产性创意产业,是生产性创意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宁波制造产品的质量并不低,仅仅是由于缺乏设计能力、品牌营销能力而给人以低端产品的印象,显然,大力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是实现宁波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有效途径。

2.实现制造专精化

生产性创意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多学者研究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是提高制造业效率、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一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离提高了制造业的专业化,从而实现制造环节的专精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离使得制造企业把一些非核心业务环节(主要是为制造环节服务的各种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出来,制造企业可以专注于制造环节效率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制造环节效率。二是生产性服务大量从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其自身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发达的产业,即生产性服务业,这为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效率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与被剥离前相比,生产性服务的提供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生产性服务的集群式发展也增加了其相互学习的机会,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独立为一个产业也促进了其专精化发展,有利于生产性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大力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显然对实现制造业价值链各环节合理分工,实现制造专精化具有重要意义。

3.实现产品差异化

随着科技进步的日益加速及知识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产品之间的同质化越来越强。一种技术领先的产品一经推出,就会迅速被模仿、复制,其技术领先优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消失。但同时,制造企业面临的是更加挑剔的消费者,消费者的消费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在众多的同质化产品中寻求有个性特点的产品,成为消费者行为的一大特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快速提高,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也是消费个性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把创意融入制造过程中,实现制造产品与创意元素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产品差异化、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有效途径。生产性创意具有增强产品差别化和区分竞争对手的作用,从而可以强化企业的定价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创意服务相对于产品由于更加依赖于人力和智力而难以模仿,因此成为制造企业更为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来源。从理论上来说,生产性创意产业的这种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效应,是与该产业的投入中包含有大量的密集的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从而其产出中含有更多的难以竞争和模仿以及持续创造价值的要素有关。加拿大学者格鲁伯和沃克得出的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是把社会中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导入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的飞轮,它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这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通道,因此,它能够提高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的运营效率、经营规模以及其他投入要素的生产率,并同时增加其产出价值。生产性创意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无疑具有上述重要作用。

4.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个性化需求导致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为了争夺市场,满足不断变化的产品要求,一种型号的产品在市场中逗留的时间越来越短,新产品推出速度加快。令人瞩目的轿车市场,像“普桑”能维持十多年的时代已经过去,新款式、新型号不断涌现,据统计一款新车型在市场上的存在不会超过两年。显然,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使得巨额的技术创新投入难以得到补偿,如何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技术创新虽然可以实现产品差异化,但是它有两个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技术创新的周期较长。要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能在技术创新还没有太大进展时产品已经完成了其生命周期。二是技术创新的风险较大。技术创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巨额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否产生预期的技术创新成果,结果往往难以预料。三是技术创新有时不具有显性化。以汽车来说,即使发动机或者其他零部件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技术创新,但难以通过汽车产品直观地体现出来,而是内化于产品之中,这对于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显然是一个不利因素。在很多情况下,直观的、显性化的产品差异化对于消费者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与技术创新相比,生产性创意在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投入较低、创意周期较短、风险较小,创意结果可以直接体现在显性产品上(比如工业设计),使得产品可以快速推陈出新,更新速度加快,对于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具有重要作用。

5.实现“注意力经济”,扩大品牌影响力

美国的迈克尔·戈德海伯(1997)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而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显然,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肯定是选择那些在其注意力范围内的产品,而且产品能够吸引的消费者注意力越多,则其被消费者选中的概率也就越高。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其本质就是产品的市场营销。面对越来越同质化的产品,企业如何通过有效营销实现注意力经济,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饮料市场上的两大巨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如果把其产品中的品牌因素剔除,那么其既没有营养成分、又可能导致人们骨质疏松的产品放在饮料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甚至会成为饮料市场中的低端产品。但是,由于其高超的广告设计能力、品牌营销能力,这种极其普通的产品就实现了华丽转身,通过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而成为饮料市场上的宠儿。因此,对于很多制造行业来说,考验企业的并非是产品的技术含量或者产品本身的质量,而是其广告设计、品牌策划等创意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就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实现竞争能力质的提升。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创意产业中的广告设计、营销策划等产业,是实现“注意力经济”、提高浙江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2009年宁波市实现GDP421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3.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47.8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83.0亿元。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按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已进入後工业化阶段。宁波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宁波市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1.坚实的产业基础

宁波是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宁波的小家电、塑机、模具、文具、服装等制造业闻名国内外。制造业发达,特别是专而精的中小制造企业众多,产品面广量大,140多种产品制造规模居全国第一,许多产品在全球占有相当份额,有着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和品牌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需的深厚产业基础和独特的比较优势。

2.巨大的市场需求

当前宁波正处于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变、由“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型期,制造业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的需求非常巨大。但是目前宁波90%的制造企业都是OEM(产品加工),由于是贴牌生产,宁波企业的投入很大而获益很小。以工业设计为例,据有关方面统计,每年仅工业设计就有100亿元的需求,其中委托外地企业进行开发设计的业务超过60亿元,而宁波本地工业设计企业仅十馀家,工业设计师队伍不超过1000人,导致每年大量的设计需求外流到上海、杭州等地。

3.丰富的民营资本

宁波的优势是中小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发达,众多民营企业既是创意产业的服务对象,是个庞大的市场群,又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主体,民营企业内生创业发展的特徵明显,许多创业企业对从事创意产业的意愿强烈,创意产业成为民营企业的重要投资渠道,也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支持,促进民营经济的优化升级。

4.浓郁的创意氛围

创意产业属于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是创新和研发领域的一种经济类型,因此同其他所有创新性产业一样,其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优良的创意氛围加以培育。宁波浓郁的创意氛围和丰富的创新与创意资源成为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因素。宁波是“中国品牌之都”,具有众多全国知名品牌,如“雅戈尔”、“奥克斯”、“波导”、“维科家纺”、“欧琳”等,这些企业都非常重视创意,着力打造属于自已的核心竞争力。宁波的创新主体不断增加,拥有的国家级、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的专利数量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处于前列,是科技部列入首批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

宁波具有鼓励创新、包容创意等优良的社会文化传统以及高度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宁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更通过大力开展服装节、设计展及各种国际性的展览会等创意性活动,得到海内外最新式创意理念的熏陶,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制度、国际化的开放环境以及对多种不同思维的包容性。宁波所接触到的新创意、新理念、新思潮,为其了解国际创意产业发展最新动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近年增加较快,而且质量和水平较高,教育和科技资源较为丰富,这是宁波发展创意产业最扎实的基础平台。这为吸引创意人才、营造优良创意环境、占领创意产业发展高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5.良好的城市与人居环境

创意产业源于个人的创造性活动,是最契合知识经济时代特徵的产业形式,其对区域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良好的形象。世界上创意产业发达城市如伦敦、纽约、巴黎等大多是拥有良好国际形象的世界级大都市,充分说明了创意产业的这一特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性大都市的逐步形成,宁波的国际地位日益加强,国际声誉逐步提高,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创意产业要求良好的城市形象,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又将进一步促进宁波城市形象的提升。宁波市成为国家级CAD重点示范城市、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级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兴贸重点城市、国家级生产力示范中心、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同时,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佳会展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宁波是世界级港口城市,又是中国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形象较好。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佛罗里达教授对具有创造力的人在区位选择方面的研究表明,在美国有创造力的人更喜欢在那些对技术(Technology)、人的才能(Talent)和宽松愉悦的环境(Tolerance)三因素(所谓“3T”)重视程度都很高的城市工作、生活,而具有宽松愉悦的居住环境最为重要。由此可见,要想吸引各地的创意精英来宁波投资创业,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便显得非常关键。宁波环境保护成绩显著。宁波市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的比重保持在90%左右,城市及周边地区山明水秀、宜业宜居,具有吸引和集聚创意人才的自然与人文条件。

(二)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1.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近几年来,宁波政府十分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先後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我市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都市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并设立了创意产业发展基金,通过贴息、补息、奖励、政府采购等方式,扶持创意企业和创意项目,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创意人才。

在宁波市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各区、县也都十分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并纷纷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例如江北区为了发展创意产业园区,政策规定,在创意区块范围内提供具备完全产权的商业用房或指定的工业用房租赁给承租方从事创意产业经营的业主,对产权主体因租赁收入而实际缴纳的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三税留区所得部分,三年内全额予以奖励。在两年内对承担的房租进行幅度在50%~100%之间的房租补贴;对企业实际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两税留区所得部分,三年内予以70%~100%奖励。对自行从事创意产业的,其实际缴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两税留区所得部分,三年内予以全额奖励;对按照招商主体完成招商效益,根据入驻企业的规模及区域影响力给予一定比例的提存奖励;年缴税达10万元以上的文化创意企业能够减免60%的企业所得税和40%的营业税;经过相关认定的新创办软件企业则能享受“两免三减办政策”,即两年内免徵企业所得税,第三年减半;同时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立扶持资金,对企业进行有偿扶持。同时,政府组织牵头成立创意产业协会。如成立外滩创意产业协会,并聘请江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该协会名誉会长,该协会主要职责是开展创意产业基本情况调查,向会员及有关部门提供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市场发展趋势、经济预测等信息,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和政策、技术、产业、市场导向工作。同时,通过信息发布、组织创意产品交流、展销等活动,积极把江北区的创意产业推向区外,提高行业影响力。

2.创意园区发展迅猛,一批特色功能创意园区初具规模

宁波市先後出台政策,加快推进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建设,加快发展以创意产业为重点的都市产业,拉开了大规模培育发展创意产业的序幕。宁波市先後建立一批创意产业园。例如,全市首个LOFT创意园区——新芝8号创意园已经正式开业,市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已开始建设,首个民营企业开发的创意园区——三厂时尚创意街区已经确定规划开始招商。此外,江东的228创意园区、镇海的创E慧谷、鄞州的128创新园、慈城的天工之城和江北的1842外滩创业基地、134创意谷等一批创意园区已初具规模。这些园区各具特色,形成了宁波市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框架。

(1)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街区——和丰创意广场。总投资约34亿元的和丰创意广场已经开工建设,先期体验区已开园入驻企业,主要服务对象是宁波“510”支桩产业。和丰创意广场位于甬江东岸,本着“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以国有投入进行街区开发,避免完全商业化开发为入驻企业筑起的高门槛。街区将聚集100家左右与宁波产业对接的工业设计企业,其主体是国内外工业设计及创意知名企业,同时也吸纳从事创意产业的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与环境设计、广告设计等企业。

(2)科技创新基地——创E慧谷。创E慧谷是宁波首个创意产业基地,位于宁波北高教园区,依托宁波创意产业协会和周边的宁波大学、工程学院等高校所形成的配套软环境,鼓励和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经济实体和各类科技人才兴办科研机构、创意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新材料、精细化工和新产品开发。目前中科院宁波材料工程与技术研究所、北大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宁波工程化基地、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国际设计中心宁波创意工程基地等15家高端科技研发机构和创意企业已签约入驻。

(3)“2.5”产业园区——创新128。这是宁波市首个“2.5”产业园区,“2.5”产业是介于二产和三产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产业,园区主要借鉴美国科技高速公路“128大道”的成功模式,位于东部新城、鄞州中心区、东钱湖新城三区交汇中心这样一个黄金区位,将重点引进研发设计、工程设计、软件开发、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金融保险、会计服务、管理咨询、贸易结算、电子商务、广告设计、人力资源、会展产业、现代物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中央商务集群与产业服务之间的无缝连接。

(4)各类创意主题产业园区方兴未艾。江北区打造具有文化商务特色的1842创意产业基地,并依托杭州湾大桥,规划建设“智慧咨询港湾”,借助上海创意产业的辐射作用,更好地发挥宁波以工业设计为核心提出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此外,134创意谷、财富创意港、慈城“天工之城”DIY街区等方兴未艾。海曙区的“新芝8号”都市创意产业园区落户西门,由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与宁波市工贸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投资合作,利用原方向机厂闲置厂房开发改造,内设广告设计、平面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等17个创意设计工作室,打造成集研发设计创意于一体的宁波“创意引擎”基地和孵化平台。

(5)一批规划中的创意产业园区正在形成。数字内容产业园区位于江北湾头,将重点引进和培育影视、动漫游戏制作,数字化互动娱乐和视觉艺术等方面的企业,使湾头成为创意、创新、创业之岛,突现“数字湾头”的品牌。老外滩区域的时尚设计园区,将引进和发展时尚创新策划、生活创意设计等行业,努力培育和发展个性化的时尚饰品、时尚服饰、新潮消费品原创设计和策划活动。此外,还有位于鼓楼步行街的工艺美术区,位于东部新城的表演艺术区,位于江东的文化创意产业区块和象山影视产业基地等。

依托上述创意产业园区,宁波创意产业已呈现出新型经济发展引擎和产业优化形态的特徵,创意产业集群的雏形已经形成,成为宁波市产业发展的新的亮点。

(三)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宁波市的生产性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

1.创意人才极度匮乏

创意人才极度匮乏,已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宁波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创意人才匮乏,创意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从产业链各环节对创意人才的需求角度看,宁波市创意产业上游原创不足,中游生产环节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下游营销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人才缺乏且结构不合理是重要因素,导致大部分从业企业还处于粗放经营、低效益经营状态。创意产业需要的经济、文化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创意产业领域的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这些人才既要懂得创意产业经营管理的规律,同时也需要有一般产业管理的素质与能力。而目前在宁波市创意产业领域中,从事创意工作的人往往缺乏企业战略眼光和规划能力,缺乏财务、营销和管理方面的技巧,缺乏投资和风险管理的意识,缺乏规模化集团和大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尤其生产性创意产业高度融入服务业、制造业的特点,对复合型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尤显突出。因此,当前最急需两类人才:一类是既通晓创意产业内容又擅长经营管理的管理者,另一类是灵感迸发、创意迭现的创作者。统计资料显示,在纽约,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工作人口的12%,伦敦是14%,东京是15%。而目前宁波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还不到0.1%。

2.缺乏系统化专门政策

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缺乏专门政策,推进机制也不够完善,政策措施的不健全、不配套影响了宁波市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宁波市引导和激励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主要有《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市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都市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政策的制定出台的确促进了宁波市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与当前迅猛发展的创意产业形势相比、与国内同类城市支持创意产业的力度相比、与宁波市经济发展的总量相比仍然不够。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将其视为对未来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有重要贡献的增长领域。宁波有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尚不配套,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因而,缺乏强有力的发展创意产业的驱动力。

政府的管理体制也相对滞後。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性,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从现实情况看,宁波市当前的创意产业没有牵头部门,尚处于少数部门研究与推进的层面,未形成全区自上而下全力推进的局面。创意产业尚处在理论上主管部门众多、现实中相关主管部门不明确造成责权不明晰的阶段。同时,政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相对滞後,无法为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必要的公共技术、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和成果推广等服务。这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创意企业发展的瓶颈。

还未形成专门规划,影响对生产性创意产业的指导、扶持和发展。从2006年至今,尽管政府在政策建设、资源整合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缺乏对创意产业的整体产业布局规划,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乃至文化产业的总体规划。对于特别需要政府引导产业方向的创意产业来说十分不利。没有总体规划导致的一个直接後果就是创意产业仍将存在“小、乱、散、差”问题,这些迫切需要从发展规划上予以指导。

3.重点发展领域应进一步明确

我国多数城市在发展创意产业的过程中,一直没有把生产性创意产业与消费性创意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有效区分,而是把生产性创意产业与消费性创意产业纳入一个笼统的思路和政策框架。事实上,生产性创意产业与消费性创意产业的产业属性、发展的机理和路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各不相同,宁波的资源条件也决定了宁波在发展诸如文化传播、动漫等消费性创意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并没有比较优势。重点领域与目标定位的不明确,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宁波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与现实条件,导致了宁波市与其他城市的创意产业雷同,也导致了宁波市各创意园区建设中的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开始显现。虽然宁波市经委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都市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明确把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包括工业研发、设计和创意等)、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列为重点领域,但由于目前多数创意园区是由区、县政府推动,对诸如商业模式、发展重点、园区定位等问题没有统筹周密的规划,影响了宁波市创意产业特色的形成与长远发展。

三、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创意产业发展政策

通过对英、美、日、韩等国近几年来发展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成长,并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除了创意产业本身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外,还与各国和地区的政策支撑有很大关系。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撑体系呈现如下特徵。

(一)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高度重视,将创意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政府高度重视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是创意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20世纪90年代後期以来,随着国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开始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纷纷出台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并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加以统一指导、落实和推进。布莱尔1997年当选英国首相不久,就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亲任组长,并特别成立了文化媒体及体育部。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负责全面收集可靠的数据,审视英国国内与海外创意产业的表现和增长水平,跟踪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规划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拟定促进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制定吸引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条款,整合创意产品和创意企业走向世界的国家营销和品牌战略,寻求与国际资本合作共谋发展等重大事宜。政府就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加强机制建设,对创意公司的文化产品,从研发、制作、经销到出口,实施全方位和系统性扶持。该工作组于1998年和2001年分别两次发布研究报告,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文件,并通过出口推广、教育及技能培训、协助融资、税收减免及开放规则、保护知识产权和容许每个地区保留本地文化发展的自主权等政策,大力推动创意产业。伦敦则将创意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市长肯·利文斯通更是认为创意产业将成为今後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澳大利亚政府1994年发布第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将创意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并且成立了布里斯班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入选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直接支持的国家级创意产业振兴机构。

新加坡早在1998年就将创意产业定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出台了“创意新加坡计划”,又在2002年9月全面规划了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

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1995年在其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又提出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强国。

韩国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的口号,1999—2001年先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台湾地区则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继高科技产业後又一重点扶持的产业,列入经济发展长期计划。

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形式,营造重视创意产业发展、参与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是发达国家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策略。

在英国,2003年4月到2004年1月的“创意英国”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伦敦还成功地举办了伦敦设计节、世界创意产业论坛等世界级的文化盛会,以此推动了创意产业的投资和发展,并通过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发展社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公共场所的文化潜力。根据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2002年发表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Creative Industry Mapping Document),1997年至2001年英国创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在6%以上,200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809亿英镑,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过去十年,英国整体经济增长了70%,而创意产业增长了93%,每年带来约600亿英镑的营业额和80亿英镑的出口创汇,为英国带来4%的经济贡献率,解决了约150万城市人口的就业问题。

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上,克林顿政府通过设立“美国设计年”让全美国人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韩国政府通过制订工业设计规划、促进世界设计大会在韩国的召开等途径营造重视设计、倡导设计的氛围,很多国家高级别的设计类奖项的设计,也发挥了类似的作用。韩国甚至把工业设计渗透到了工作、生活的各个细节中,让设计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工业设计成为韩国国民日常生活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在韩国,小学教育就让学生接触有关设计方面的课程;在户外,设计供市民游览的景点,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设计带来的乐趣;建设生活设计馆,让做家务的主妇们也能领略到设计的魅力;把每年的12月定为“设计月”,进行工业设计的展览活动。这种全社会范围的宣传推广使得重视工业设计、倡导工业设计的理念深入人心,并促使更多的资源流向工业设计领域,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二)相关产业政策

确立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产业政策,积极推动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自由市场原则是英、美、日、韩等国对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政策原则。创意产业涵盖众多产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机构。从多国对创意产业的产业政策取向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由市场原则是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政策原则,对公益性的组织机构则给予适当的免税、基金支持等优惠政策予以扶持。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的“北美产业分类编码”系统中,第71类为“艺术、娱乐与休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它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具有公益性事业型和经营性企业型两重属性。按美国的习惯,将产业区分为“纳税型”和“免税型”两大类。两类产业都可以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经营活动,也都从市场上获得经济收益。两者不同之处在于:纳税型产业单位在缴纳了税负之後,可以对利润进行分配;而免税型产业单位享受减免税负的待遇但不能享受利润分配。在创意产业中,每个不同的行业的公益性含量是不同的,所以,行业与行业之间免税单位和纳税单位的比例也是不同的。尽管部分行业事业有很强的公益性,但仍有大量纳税的单位,这部分单位或者是申报非营利地位未获通过,或者是申报营利性企业不打算免税,而希望从产业发展中获取利润。而在第51类中的出版、广播、电影、音像等产业,基本没有纳税与免税之分,产业性质在美国被认为是与其他产业并无不同的纳税型产业。

在1997年以前,英国创意产业发展基本上依靠公共资金投入来维持,政府拨款负担越来越重。1997年,英国明确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後,文化事业单位从单纯依赖政府拨款补贴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其自身的产业化经营。对创意产业的发展,英国政府并未采取简单加大政府公共资金投入的手段,而是重点抓政府各部门间的政策协调,大力宣传创意产业为社会所创造的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使创意产业在产业化经营模式中寻求新发展。

(三)知识产权政策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保障。对创意产业来讲,知识产权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把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战略高度,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建构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并依据此法创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致力于艺术与人文事业的机构——国家艺术基金会与国家人文基金会。这一立法,保证了美国每年拿出相应比例的资金投入文化艺术产业。近几年来,根据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日本也制订了多部新的法律,如《IT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1997年,韩国制定了《创新企业培育特别法》,针对数字内容等新兴产业进行激励;1999年,韩国国会通过的《文化产业促进法》,界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确定了文化产业的延伸产业;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制订了韩国创意产业发展的三步规划与基本战略和产业框架;2002年,出台了《21世纪文化产业前景》、《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同时,韩国还制定了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政策法令,如制定电子游戏产业的相关政策法令,修改与之相关的声音、录像、电子游戏产品的法令等。

(四)出口导向政策

利用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资源强力支撑创意产业的出口导向政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更能传播本国文化和历史,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高本国的国际综合竞争力。因此,各国和地区近年来都不遗馀力地扶持和鼓励本地创意产品的出口,创意产业产品实际上已经取代传统的制造业产品(如汽车、钢铁等),成为不少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出口产品。

英国政府的政策则特别注意强化对创意产业出口的援助,为此特别成立了创意产业输出推广顾问团。1998年,创意产业输出推广顾问团开始调查研究政府对创意产业产品出口的效益情况,对包括内容产业、古迹与观光、设计、表演艺术等范围提供咨询建议,并对不同部门间协调整合与创意产业出口方针等提供政策意见。

日本经产省与文部省联手促成建立了民间的“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并拨专款支持该机构在海外市场开展文化贸易与维权活动。2002年,韩国政府拿出了17.1亿韩元支持企业参加在中、日、美、法、德、芬兰等国举办的12项有关音乐、动画、漫画、游戏、数字文化产品的展销活动,并在西班牙等6国举办了7次文化产业投资洽谈会进行招商引资。

(五)金融扶持政策

设立多种产业发展基金,为创意产业提供适当的资金、税收、融资等扶持政策。在创意产业的发展、成长过程中,来自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各国对创意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一个普遍形式就是建立各种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英国在1946年成立了艺术委员会,实行非政府运作,但代表政府辅佐艺术发展。它的经费来源于传媒和体育部,是英国最大的艺术拨款机构。该机构2003—2006年的经费预算超过10亿英镑,其中8.35亿英镑用于1000多个长期资助机构。英国还通过发行国家彩票等形式,为创意产业发展筹集了大量经费,使一批重大创意产业项目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2003年,伦敦文化机构收到了大约11.33亿英镑的资金支持,其中国家财政拨款占46.1%、地方政府31.1%、彩票15.2%、赞助商5.3%、信托资金1.5%、欧盟0.2%、其他0.6%,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融资组合格局。

美国国家艺术人文基金会每年将基金总额的35%以上用于各州及联邦各地区艺术委员会拨款,并将其馀款项直接用于向各个艺术人文领域内的个人及团体项目提供直接资助,也用于优胜艺术成就的奖励。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按照“集中与选择”的原则,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在经费上确保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韩国还设立多种专项基金,扶持相关创意产业发展。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则是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建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并对符合条件的创意企业、项目、人才等实行免税、减税、贷款担保和贴息等多种政策来积极鼓励和推动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宁波市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目标和思路

创意产业门类众多,其内涵与外延甚至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在当前全国甚至全球创意产业的发展热潮中,各地区的创意产业发展不应当齐头并进平行发展,要竭力避免传统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产业结构雷同、地区之间盲目跟风的不利局面。各地区应当基于本地的资源禀赋状况,把创意产业发展纳入到整体经济架构中进行定位,形成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互补发展、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宁波市是制造业发达地区,但又是制造业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典型代表,如何实现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实现由“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的转变是宁波经济发展中当前及今後较长时期内的一个核心课题。我们的分析及国内外的成功实践均表明,生产性创意产业是提升宁波制造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因此,在发展创意产业方面,宁波应当基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视角,着重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密切相关的生产性创意产业。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主战略,贯彻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整合要素、突出重点、搭建平台、集群发展等基本原则,以服务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动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充分发挥生产性创意产业高增值、高技术含量、原创性等特点,形成制造业转型升级拉动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推动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良性互动局面,实现宁波制造业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的攀升。

2.战略定位

以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品牌营销等为重点领域,扶持发展一批综合优势明显、有一定辐射能力的生产性创意产业集聚区,努力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适合宁波制造业特点的生产性创意产业园,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品牌创意企业,集聚一批国内外有较强知名度的创意人才,形成宁波制造业高端品牌形象并在国际市场上产生一定的品牌影响。

3.基本方针

(1)突出政府引导,确立企业主体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发展机制,强化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的导向作用,支持专业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展,完善信息、人才、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以企业为主体,推动浙江省生产性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集聚创意人才,搭建创业平台

突出人力资本在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地位,建立长效的创意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快创意人才在宁波市的集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发和运用,营造良好的创业平台,鼓励各类创意人才充分发挥创意、技巧及才华。

(3)加强产业融合,促进结构升级

充分发挥生产性创意产业的渗透带动作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品牌营销等支撑传统制造产业优化升级的生产性创意行业。

(4)推进集群发展,形成区域特色

借鉴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结合浙江实际,积极探索生产性创意产业集聚区及园区的建设路径。以生产性创意产业集聚区及园区为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进一步明确区块开发模式,逐步形成一批空间高度集聚、专业特色鲜明、联动效应突出的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区。

(5)强化龙头示范,优化组织体系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力度,鼓励非公资本进入,引导众多中小型生产性创意企业开展并购重组、风险投资、股权上市等资本运作,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创新企业,形成大小兼容、以大带小的生产性创意企业群体竞争优势。

4.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宁波特色、有力支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生产性创意产业体系,产业发展从初创期进入快速成长期,形成规模壮大、布局合理、水平突出、重点明确、保障有力的发展格局。形成一批规模初具、优势突出的重点生产性创意行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创意企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意大师和专业人才,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大、配套条件完善的创意孵化器,发展一批常设性的国内、国际层级的创意展会及论坛。

(二)发展思路

宁波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思路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围绕一条主线,构筑一大平台,突出三大产业。

所谓一条主线,即着力强化宁波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意识,以制造业品牌化建设产生的旺盛需求拉动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所谓一大平台,即构筑制造业与生产性创意产业信息流动的无障碍平台,架起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创意产业的互动、互通;所谓三大产业,即发展与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最为紧密相关的工业设计产业、服装设计产业及品牌营销产业,产业选择着眼于推动制造业创新和转型升级,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在这一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中,考虑了三大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与信息要素,其中强化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意识是需求要素,大力发展三大创意产业是供给要素,而构筑信息平台则是信息要素。只有三位一体,协同发力,才能实现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1.一条主线:强化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意识

(1)制造业品牌化发展与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是良性互动关系,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有力促进制造业品牌化发展,同时,强化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意识可以为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创造市场条件。因此,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与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是良性互动关系,应该协同推进而不能有所偏废。

2006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一个英明之举,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在品牌大省建设中,要处理好制造品牌与服务品牌之间的关系。就品牌发展次序而言,制造业品牌建设应该先行,制造业品牌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对相关服务的大量需求,从而相应拉动相关服务品牌的成长和崛起。相反,如果在制造业品牌建设滞後的情况下勉强发展服务业品牌,就会因为缺乏市场需求而事倍功半。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发展受两个因素制约:供给制约和需求制约。在供给方面,人才、资金、政策等固然会影响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但另一方面,需求不足也是制约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宁波制造企业的品牌意识不足和品牌经营能力低下,这是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表现。

首先,很多企业不重视品牌建设,自甘替跨国公司打工,满足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获取极端微薄的利润。宁波制造业是高度外向型的,绝大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时没有自已的品牌,而是进行贴牌销售。在这样一种模式中,产品的技术参数、设计均由跨国公司指定,宁波企业除了生产之外,基本没有产品设计、品牌营销方面的需求。这些企业虽然利润率很低,但由于企业销量较大,仍然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利润。很多企业满足于这样一种状态,不思进取,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根本不重视品牌建设。显然,当大部分制造企业的任务仅仅是生产而不是进行品牌建设时,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其次,很多制造企业的品牌经营能力低下,缺乏把品牌做大做强的意识和有效途径。宁波制造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时,一部分企业会发展自已的品牌,但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品牌的规模及影响力小。宁波11个最具价值的品牌总价值只有400多亿元,还比不上一个“海尔”。二是品牌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制造产品虽然有品牌,但是品牌个性不明显,不论技术含量、工业设计还是产品质量,均与同类产品相差无几。这就使得很多企业的品牌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品牌除了充当产品质量的保证之外,没有其他特别的意义,更难以体现品牌个性,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情感消费需求。这也是宁波制造业品牌难以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品牌发展的这样一种低级状态也严重抑制了对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市场需求。

因此,宁波制造业发展中要突出强化品牌化发展意识这一主线,大力培育国内顶级品牌并逐渐形成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这不仅是实现宁波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而且是为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的必由之路。

(2)多种途径增强宁波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意识

以上分析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成为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宁波应该加大推进制造业品牌化发展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进制造业品牌化发展。第一,制订规划,强化考核,激发地方政府培育制造业品牌的积极性。第二,加强培训,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强化品牌认知。第三,转变导向,改变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使企业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品牌建设由国内到国际,由易到难。第四,政策支持,对品牌企业实行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第五,营造环境,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品牌建设的浓厚氛围。第六,突出重点,着力建设强势品牌。

2.建设一个平台:制造业与创意产业互动平台

创意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十分重要,信息流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制造企业需要怎样的创意服务,创意企业可以提供怎样的创意服务,制造企业与创意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越通畅、越有效,就越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因此,宜在产业集群、市、区、县等多个层面建立制造业与创意产业的沟通互动平台。产业集群内部的互动平台使得本产业集群内的制造企业与创意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实现资源在产业集群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市级范围内的互动平台则使得制造企业与创意企业在地市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在地市范围内的有效配置。考虑到网络是信息共享的有效渠道,这一平台的建设可以通过建设相应网站的方式来实现。

3.重点发展三大产业:工业设计产业、服装设计产业、品牌营销产业

在制造业品牌化发展,对生产性创意产业需求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宁波市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发展与制造业品牌化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产业,即工业设计产业、服装设计产业、品牌营销产业。这里,品牌营销包括广告策划、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等细分行业,是以品牌营销为核心的营销策划产业。我们特别突出服装设计产业的原因是宁波市是服装制造大市,服装设计对于提升浙江服装制造业层次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其他相关生产性创意产业。虽然我们并不排斥其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从推进产业升级的角度看,这三大产业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这三大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五、宁波市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对策

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借鉴先进城市、地区经验做法,结合宁波市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形成助推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合力

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切实提高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在思想观念、推进机制等方面尽快适应创意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一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把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相关力量,落实责任分工,形成有利于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可借鉴相关地区的做法,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以发改委、经委牵头,科技、外经贸、财税等多个部门参与的生产性创意产业领导协调小组,共同推进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同时,要将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纳入经济考核范围,形成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促使有关部门强化意识,提高抓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大规划协调力度。生产性创意产业具有包容性广、综合性强的特点,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具体工作当中,领导协调小组要组织有关力量,对生产性创意类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摸清资源底数、行业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并积极争取将这一发展规划融入宁波市的总体规划之中,取得市有关部门和政策的支持。同时,要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生产性创意企业的引进、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大力宣传,营造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氛围

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应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创意产业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对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领导水平。应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工作,特别对生产性创意产业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产业布局、人才战略等进行多方研究。同时,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应加强对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宣传力度,使全市上下普遍提高对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认识,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对于需要重点发展的生产性创意产业,要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要在教育、宣传等不同层面形成重视创意产业、大力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导向和社会风气。要借鉴美国、韩国发展工业设计的经验,以“设计宁波”、“品牌宁波”等为主题,通过举办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会议、论坛,把设计、品牌、精细化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社会生活的每个细节等措施,让相关的发展理念“润物细无声”地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中,落实到生活的每个细节,形成一种社会文化。因此,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就应该把创意产业上升到文化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这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也是一个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三)改善人居环境,吸引和培养创意人才

创意人才是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通过引进、培养等多种途径增加创意人才供给。

要通过发展休闲文化、改善生活环境等措施打造“宜居宁波”,大力吸引创意人才。首先,要大力发展休闲文化。休闲文化是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地区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工作状态,即使收入很高,也难以吸引人们长期居住,创意人才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突出。

同处浙江省的杭州市和宁波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浙江省除了杭州等个别城市之外,休闲文化发展严重滞後,市民在紧张的工作之馀,难以找到价格适宜、形式健康、放松身心的休闲、交流的场所,市民特别是引进的高层次创业、创新、创意人才的人际交往需求,难以充分满足。杭州近几年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当然是多方面的因素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有意无意间也接受了天堂文化的洗礼。而宁波历史上深受经世致用的浙东文化影响,商业气息浓厚,但物质利益、商业利益的追求在生活中的权重过高,这种文化氛围对于吸引创意人才是十分不利的。

要通过产学研结合大力培养创意人才。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培育三大生产性创意产业所需人才,为三大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首先,利用宁波市建设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契机,在在甬高校中强化与三大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扩大招生数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其次,招生及教育模式可以进行一定改革,可以突破局限于从应届高中毕业生招生的藩篱,考虑从现有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中招收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教育模式上,则可以采取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等灵活的教育方式,强调“干中学”、“学中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在学历教育中也可以采取灵活学制,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後到企业工作实践,再返回学校学习,如此反复,使学习与实践真正实现贯通。学生修足了学分,完成了相应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即可以毕业。另外,可以实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班的形式,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具有特定规格的人才。再次,要改良现有的教师队伍。现有的很多大学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相关专业工作经验。这使得其在教育过程中理论化太强,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甚至可能与企业实践根本背离。因此,要鼓励大学教师走出校门,与实践结合,与企业结合,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把实践中的鲜活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同时,教师队伍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的社会兼职教师,聘请那些在实践中有突出成绩的、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通过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强化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其根本宗旨就是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均很突出的优秀人才,为三大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供应。

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高校教师是一群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其能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很多教师因为学校环境限制,缺乏与实践接轨的平台,既限制了其能力的发挥,也抑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应该说,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把其智力资源嫁接到实践中,可能会产生非常优秀的创意成果,对实践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发挥高校教师这一重要创意资源,为企业与高校教师搭建沟通平台,让高校教师的智力资源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要制定鼓励教师服务社会的政策,充分调动高校教师与实践接轨的积极性。可以考虑以各高教园区为单位,成立一家创意中心,实时发布企业的创意需求,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吸引高校教师参与到创意实践中。

(四)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形成配套的政策体系

生产性创意产业在发育初期对税收的贡献率并不突出,需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与扶持。因此,需要正确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树立长期培育、远期见效的观念,为其发展壮大提供良好支持。一要给以政策支持。应组织有关方面开展对宁波市生产性创意类企业特别是重点创意类企业的内部认定工作,为重点扶持提供依据、打下基础。出台相关政策,对于重点生产性创意类企业应优先照顾,重点扶持。二要给以财力支持。结合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和使用,给以重点倾斜。同时,在财政允许的前提下,设立生产性创意产业扶持基金,用于扶持有市场发展潜力的重点生产性创意产业项目。三要给以服务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服务环境。宁波市应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以国际接轨的服务和适宜创业的环境,形成一个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吸引国内外资本和人才投资。借鉴上海、温州等地的做法,树立凡是政策不限制的就是允许的政策观,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经济成分进入生产性创意产业。同时,应建立和完善自律性的行业协会等机构,促进生产性创意企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良性发展。

具体应完善的政策如下:成立宁波市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其牵头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土地税费优惠、投融资便利、出口支持、中小企业扶持、鼓励创业等各项政策,形成全面系统的产业政策体系。对需要重点扶持的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和品牌营销产业,参照执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降低注册资本门槛,简化工商登记审批程序,在重大项目立项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进入三大创意产业领域。由市相关部门牵头管理,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公益资金加入,设立宁波市三大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对符合产业导向的重点项目和公益性质的创意项目进行扶持。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在土地性质等方面预留一定的具备三大创意产业发展条件的土地空间,支持以土地和厂房、仓库等建筑的整体租用开发进行三大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对相关创意企业实行税收返还等税费优惠政策,对各领域成绩突出的创意企业进行奖励,并视具体情况对相关创意企业实行一定的房租补贴,对相关创意人才创业进行适当的资助。比如,如果某家品牌营销公司能够有效地帮助制造企业获得省级、国家级驰名品牌,或者使得宁波的某个制造业品牌在全国甚至世界的影响力有显著增强,在帮助企业品牌发展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政府就应该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并对其采取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加强金融机构对三大创意企业的融资支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资本市场融资,对符合条件的创意企业进行贷款贴息,支持和引导担保机构为中小创意企业提供担保,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成立专门的担保公司。对三大创意产业拓展海外市场给予出口退税、协助宣传等支持政策。

(五)依托制造业产业集群,扶持优势生产性创意企业发展

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品,生产性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协同定位的特徵,即二者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接近性。服务供应商会从接近制造商客户群的较短距离(即可达性程度高)中受益,制造企业也会从短距离的服务供应商那里受益,二者可以达到一种互相促进的“双赢”状态。所以,生产性创意产业与制造业保持地理区位上的一致性,有利于产业集聚格局的形成和集群的升级。

宁波市是一个产业集群大市,集群式发展已经成为宁波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徵。因此,在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宜在已有制造业产业集群内部或者附近,按照政府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的原则尽快建立各种为其服务的公共平台,以降低制造业集群的交易成本,优化投资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乃至进一步扩大其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外包化,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创意产业的良性循环;同时,选择适当的区域,建立专门为制造业集群服务或吸引制造业集群形成的城市商务服务区,以形成都市经济圈和强化城市的经济辐射功能;要贯彻生产性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的生产力配置原则,避免出现制造业和创意产业单一发展的孤立格局,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成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划分生产性创意产业不同的功能区域,实现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因此,考虑到发展创意产业的目的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考虑依托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一批优势创意企业,以优势创意企业带动其他创意企业发展。比如可以依托宁波的男装产业集群扶持男装设计优势企业,依托宁波的文具产业集群扶持文具设计优势企业,等等。发展优势创意企业的好处如下:一是通过重点扶持优势创意企业,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强的创意能力,从而能够及早为制造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优势创意企业为制造企业带来的显著利益可以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促使更多的企业重视品牌化发展,从而带动更多的创意企业发展。在优势创意企业发展上可以采取两种模式:一是整合现有创意企业资源,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实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二是引进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意企业分支机构。

(六)创新机制,构建有利于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

为推动宁波市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发展,宁波市应着力构筑促进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三大服务平台。一是生产性创意产业信息引导平台。整合市内专业媒体和网络资源,通过开设专栏等方式发布国内外和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关信息,宣传宁波市对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让社会和企业能够广泛了解宁波市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战略意图和政策导向,发挥对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信息引导作用。二是生产性创意产业技术产品交易平台。学习上海卢湾区在新世界大厦构筑创意产业展示交易平台的经验,建立宁波市生产性创意产业门户网站和技术产品交易系统,为生产性创意企业展示设计、交易产品提供支撑平台。三是生产性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借鉴上海创意产业中心与企业合作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的经验,建议选择一家有一定规模与实力的生产性创意企业,并吸引国内外专业公司组建宁波市生产性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中小生产性创意企业投融资和咨询、评估、策划及运营管理提供专业服务。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建保护创意积极性的软环境

很多研究均表明,一个创意的产生过程往往是曲折困难的,但是,创意一旦显性化之後,就成为非常容易理解甚至模仿的东西,这是创意与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区别。因此,如果创意产品得不到有效保护,在短时间内就失去了其知识产权价值,那么,创意人员的劳动就不能得到有效补偿,创意人员的创意积极性就会受到消极影响。因此,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针对创意产品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意与技术有不同之处,相比之下,技术显性化更容易认定,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更容易操作。而创意产品如何界定并得到有效保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八)重视行业协会建设,引导生产性创意企业协同发展

从生产性创意产业较发达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经验来看,它们无一例外都通过组建行业协会的方式来加强和完善生产性创意产业市场的管理。这些协会一般都与教育机构有较强的联系,通过与专业理论较强的专家学者的合作,广泛开展相关研究。这不仅提高了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力度,同时为政府制订宏观规划、政策、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另外,这些协会还通过举办交流活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各种专业培训,为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对促进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促进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考虑依托需要重点发展的生产性创意产业,分别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并强化其职能,制定明确的协会章程,促进协会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对行业中出现的新动向、新趋势、心得体会进行定期交流,促进知识技能外溢和学习提高过程,从而为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平台。同时,依托协会平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或承办各种全国性或者世界性行业论坛,既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又可以扩大影响,提高影响力,尽快实现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品牌化发展,把服务范围逐步向长三角甚至全国延伸、拓展,最终走向国际市场。

主笔人:鞠芳辉

主笔人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宁波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及推广对策研究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永恒的话题,随着人类共同资源的日趋枯竭和共同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社会的经济主流已逐步跨入全球绿色经济时代,节能与环保、清洁生产、新能源已作为真正的经济产业,开始改写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主题。

针对能源问题,过去已有15年的战略研究,但主要还是研究如何利用好煤,怎样开发利用好国内外两种油气资源,可再生能源只是作为一种补充性的、方向性的能源,并没有将其摆到未来能源支桩的位置上。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重要议题。2009年1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2010年1月,我国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旨在调整能源结构,鼓励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推动节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好地整合国内资源开发利用;倡导环境保护;鼓励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等。这背後其实主要还是能源结构问题。

新能源由于既可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又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近年来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如美国奥巴马政府执政伊始即推出新能源产业政策、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巴西力推燃料乙醇等,全球各国都在力争新能源行业的制高点,有一种共识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只有在新能源技术革命中走在前面,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新能源产业必将成为世界各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此,新能源开发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成为创造就业和财富能力的新经济支桩。

一、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新能源产业政策

1.新能源产业现状

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其中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的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光伏产业是现代环保型能源产业之一,通过太阳光照射硅材料产生电流,可直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表1给出了全球太阳能电池主要生产国和地区,图1为2006年全球光伏市场分布图。

中国太阳能电池经历了爆炸式的发展,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欧洲市场的大力拉动下,更是飞速发展,2007年产量远远超过历年总和(见图2)。

近年来全球光伏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光伏电池最近5年以43%的年均增长率发展,成为能源技术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欧盟希望在2010年安装3GW的光伏发电装置,2030年增加到200GW左右;日本计划到2010年安装近5GW;美国预计2020年光伏发电累计安装量达到36GW。

2005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的产能中,有95%属于结晶系,只有5%属于薄膜技术。随着光伏产业技术的革新和市场的变化,2009年薄膜技术预计将达到全球总产能的20%,2013年时预计成长到30%;截至2006年,日本拥有全球最大的产能,但中国厂商自2005年起积极投入新厂产能扩建,并在200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地;2009年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产能达到3.58GW(35.8亿瓦);从2008年1月到2009年7月为止,全球总共新增了11.4GW(114亿瓦)的新的太阳能电池产能。

2008年全球光伏产业总产值达到371亿美元。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链各个环节所涉及企业数量成倍增加,光伏市场产业链呈金字塔形结构。历经2008年到2009年剧烈变化,太阳能电池产业正进入一个在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技术演进与供应链均重新调整的全新时期。太阳能光伏产业正处在明显成长的再出发点。2009年,全球经济变化与各国政府补贴政策缩减,虽然使太阳能光伏产业需求衰退17%,但因为生产商的积极扩张,全球太阳能电池生产产能仍增长56%。预计全球产能在2009年到2013年5年之间每年的复合成长率将会高达43%。

2.主要国家新能源市场及规划

2009年美国太阳能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7%,新安装太阳能发电能力481MW。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2008年美国太阳能产业仍增长约9%,在2008年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国家排名榜上,美国以超过350MW的容量排名全球第三。欧盟各国为了强化其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获得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例如德国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新法案,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从现在的14%将增加到2020年的20%左右。法国政府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澳大利亚于2008年12月17日公布了可再生能源立法草案,要求到2020年该国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升至20%。日本通过实施“绿色新政”,计划将太阳能发电量增加20倍,新型环保汽车使用量增加40%。韩国将在2030年前投资1030亿美元用于开发可再生能源,把化石能源比例从目前的83%减少到61%,把可再生能源比例从目前的2.4%提高到11%。印度政府2008年12月26日通过新的能源安全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倡导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日本,太阳能发电已经作为民用的,并非常普及的一项新能源利用项目,目前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为美国的2.75倍)。以色列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高达90%,人均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面积居世界首位。

近年来,世界风电装机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近30%。据统计,2008年全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新增约2726万千瓦,增长率达到29%,预计到2010年全球的风电总装机量将达到19000万千瓦,到2020年全球的风电总装机量将达到150000万千瓦。

3.美国新能源开发的政策引导

在发展新能源的过程中,政府牵动、市场拉动和科技推动三者缺一不可,而其中的核心环节还是政府的相关政策。21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愈发重视,并利用法律手段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2005年8月,布什总统签署了《2005国家能源政策法》。其中规定从2005年起,美国开始实施光伏投资税减免政策:居民或企业法人在住宅和商用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系统发电所获收益享受投资税减免,额度相当于系统安装成本的30%。此法到期後,国会又进行了调整,规定对商用光伏项目的投资税减免延长8年,住宅光伏项目的投资税减免政策延长2年,取消每户居民光伏项目2000美元的减税上限。奥巴马政府上台後迅速促成了《2009年恢复与再投资法》的通过,规定将划拨约500亿美元用来开发绿色能源和提高能效,其中140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45亿美元用于改造智能电网,64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项目,63亿美元用于提高州一级能效的拨款,50亿美元用于改造家庭住房的越冬防寒性能,45亿美元用于帮助提高联邦政府的建筑能效,1890万美元用于打造“绿色交通”。

总结分析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现出以政治为铺垫、学术为先导、科技为核心、行动为保障的发展特徵。政治为铺垫,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初就将发展新能源上升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他一再在各种场合强调新能源战略的重要意义,动用自已的政治资源游说国会,并大力推进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学术为先导,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美国各类智库也将新能源问题作为自已的研究重点,不断出台研究报告,帮助政府进行战略规划和战术分析,提出化解各类矛盾的可选举措。科技为核心,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而这是开发新能源的终极要素。如现有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只有15%左右,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明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则可能将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到45%至50%的水平。行动为保障,为了便于执行,美国政府的相关规定都非常具体,操作性很强,为具体实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2005国家能源政策法》中对要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违反了如何处置等都有明确规定。美国环保署提出的新规则则详细说明了各种可再生燃料必须达到的年产量,要求汽油中必须加入特定数量可再生燃料且要每年递增,到2022年时年燃油消耗中的约210亿加仑应该来自纤维素、生物质柴油或其他合格生物燃料。

(二)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太阳能产业

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由于受电池成本及产量的制约,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六五”、“七五”期间,我国开始对光伏产业及市场发展予以支持,促进了光伏电池在微波中继站、军队通信系统、水闸和石油管道的阴极保护系统、农村载波电话系统、小型户用系统等应用领域建立示范工程。“七五”期间,先後从国外引进兆瓦级单晶硅及非晶硅电池生产线,使太阳能电池年度产量达到0.5MW。20世纪90年代以後,我国光伏产业步入稳健发展期。随着太阳能光伏电池成本的降低,推动了光伏电池向工业和农村电气化应用领域拓展。

随着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壮大,太阳能光伏设备发展逐渐形成规模,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设备支撑。目前,国内专业或兼顾从事太阳能电池相关设备研发、生产的厂家已有几十家。通过和国外一流企业合作并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历经多次技术升级,使在国产设备及进口设备混搭的主流大生产线中,国产设备已占据较大的份额,基本实现了整线供给能力。在太阳能电池产业电池制片的十四个环节,几乎涵盖支撑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全部重要设备。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年产量达到1781MW,跃居全球首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从事光伏电池生产年产能力突破3200M Wp,其中非晶硅薄膜电池约100MWp。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截至2009年底,我国占世界光伏电池生产的30%和多晶硅片生产49%,中国已经主导了价值300亿美元的全球太阳能工业。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太阳能集聚态产业群。

以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组件与系统等下游应用产品的生产基地,全世界70%以上的太阳能光电小产品生产厂家集中在深圳及周边地区。

环渤海地区则在上游单晶硅和浇铸多晶硅上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优势,国内生产太阳能电池单晶硅规模最大的是河北宁晋单晶硅基地,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硅片加工基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太阳能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上,其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江苏省发展尤为迅速。在国内400馀家光伏企业中,江苏省占了160馀家,初步形成“两个核心、多点发展、以点带面”的格局,即以无锡尚德、中电电气为核心企业,带动周边南通、高邮等城市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进而全面推动该省的太阳能电池产业。

(2)风电产业

风电市场的快速增长为风电产业带来无限商机。江苏省风电产业在全国已处于较领先的地位,初步形成了从整机组装、整机制造到塔筒制造的产业链。目前风电产业关联的企业有150馀家,预计到2011年风电产业销售收入达800亿元;重庆市2008年开始生产风电设备,到2010年,预计重庆市风电产业的产值将超过百亿元;保定已形成了风电整机组装、叶片、控制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所组成的风电设备产业集群和较为完备的风电产业链条,2008年风电产值25亿元;浙江省2008年风电设备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比2007年增长60%以上,2009突破80亿元。随着风电机组整机国产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在大功率机组的研发中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如:金风科技与德国Vensys公司成功开发2.5兆瓦直驱型变浆变速风电机组;浙江运达自主开发了1.5兆瓦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并于2008年5月并网发电;华锐风电与奥地利Windtec公司成功设计开发3兆瓦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东方汽轮机厂与奥地利Windtec公司成功联合开发2.5兆瓦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我国在大型风力机组制造行业中,形成了以东方电机、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浙江运达为主流的权威企业。

与风电整机生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风电零部件的生产企业数量少,还处在市场培育阶段,关键零部件供应非常紧张。如风轮叶片:目前国内能够规模化生产大型风轮叶片的有保定中航惠腾、上海玻璃钢研究所、中复连众、北京玻璃钢研究所等;齿轮箱:主要有中国高速传动、重庆齿轮厂、杭州齿轮箱厂、大连重工进入了这个领域;发电机:主要有兰州电机、永济电机、南车电机、湘潭电机、大连天元电机、上海电机等。风机主轴轴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控制系统主要采用丹麦和奥地利生产的设备。

2.新能源国内市场发展现状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早在2007年,全国累计装机容量已达10万千瓦,2009年我国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近1万千瓦,并已是政府大力扶持的重点之一。按照国家目前规划,到201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累计装机量将达到300MWp,到2020年将达到1.8GWp,到2050年将达到100GWp。

在太阳能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的风电发电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继欧洲、美国和印度之後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市场之一。2008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190兆瓦,新增装机容量增长率达到108%,累计装机容量跃过13000兆瓦大关。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平均增速都超过100%。2009年,我国风力发电又比上一年翻了一翻,发电量已占世界风能发电能力的1/3,排名第四。风电产业不仅在内蒙古、新疆、辽宁、山东、广东等地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到2009年,全国已在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风电装机。到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成为仅次于美国、法国、西班牙的风电装机超千万千瓦的风电大国。浙江省在风能利用方面,到2008年年底,全省已建成投产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14.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倍,预计到2012年浙江省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万千瓦。

我国不仅风能资源丰富,地热可采储量也很大,是已探明煤炭可采储量的2.5倍。在地热利用规模上,我国近些年来一直位居世界首位,并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正在渐入佳境。

3.政策推动

20世纪90年代以後,我国光伏产业步入稳健发展期,太阳能光伏电池成本的降低,推动了光伏电池向工业和农村电气化应用领域拓展。随着西藏“阳光计划”、“光明工程”、“阿里光伏工程”以及光纤通讯、石油管道阴极保护、村村通广播电视、大规模推广农村户用光伏电源系统等国家与地方政府光伏发展计划的实施,我国光伏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步入21世纪,我国相继实施包括“光明工程”、“西部新能源行动”等促进光伏发展的电力和科技扶贫项目,国家发改委启动“送电到乡”项目以及荷兰、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实施的光伏发电双边援助计划,极大地加速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光伏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十一五”以来,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均部署了与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相关的重点及重大示范工程项目。在2009年3月我国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2009年7月21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宣布在我国正式启动“金太阳”示范工程。

二、宁波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现状

1.太阳能产业

宁波处在国内四大光伏产业集群中的长三角地区,是浙江省光伏产业的核心区域。宁波的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和晶体硅等方面。整个宁波地区2008年的电池片产能425MW,光伏组件306MW,产值约为51.32亿元(见表2),预计到2012年产值将达到150多亿元。从产业结构分析,宁波虽也有少数企业从事硅材料或单晶硅生产,产业链在部分地区比较完整,如宁海,但调研中发现由于价格及技术等问题,宁波大部分光伏产业(尤其是以从事组件生产为主的企业)中的原材料依靠省外供给,没有形成产业链间良好的循环推动作用,而光伏产业关键技术与设备90%以上依靠进口,产出的光伏电池90%以上仍用于出口,国内市场仍未有效启动。这样的产业特徵使得宁波的光伏产业成了国外企业的代加工厂,宁波以及全国的光伏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都明显偏低。

宁波作为全国制造业基地,有着很好的专业制造技术基础,随着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的发展,在太阳能电池生产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目前,宁波市上游硅片制造工厂、下游的电池片及电池组件公司都在扩大产能,但进入太阳能产业的多以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组件为主。在国内外的激烈竞争下,主要的生产厂家都在开发更高效、具有自身核心技术的产品,以期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後重新占据自已的一席之地。2009年,不断恶化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光伏产业产生较大冲击,但调研中发现,对于具有一定核心技术、开发出转换效率较高的单晶、多晶电池片的企业,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2009年下半年开始,反而出现与往年相比淡季不淡的局面,而大多数技术力量弱的企业几乎处于停产状态。因此,开发具有自主核心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电池能源转换效率及产业链延伸是今後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2.风力发电产业

宁波的风电产业主要以中小型风电机组和大型风电配套设备生产为主,宁波从事中小型风电机组生产的厂家有5家,其中宁波风神风电是国内研发、生产风力发电设备最早的企业之一,目前成为国内中小风电行业的龙头企业,2008年实现产值6000万元,2009年预计达到1.2亿元,估计2008年宁波中小风电产业总产值不足2亿元。由于缺少政策的扶持及市场引导,2008年全国200馀家中小型风电企业产值不足10亿元,目前产品主要销往国外,且以民用为主,而国内多应用在旅游、风景点、广告、路灯等方面。

大型风机配套设备企业方面,宁波天安集团(象山)自2006年开始率先投入研制风力发电设备,成为全国首家进入风电领域的电力产品生产企业,以变电站、变压器生产为主。如今,宁波永祥铸造、宁波东力传动、宁波凯力精密机械、宁波陆霖铸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风电配套设备生产,如:风力机座、齿轮变速箱等设备,但由于起步晚、规模小,没有形成产业链,特点也不是十分明显。

目前慈溪市已建成风电装机容量4.95兆瓦,2008年并网发电,平均月发电量800万千瓦时;象山县檀头山和鹤浦风电场已通过风力资源评估,正在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高塘、花岙风电场正在进行风力资源评估。在风光互补方面,宁波生产的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已应用在鄞州投资创业园区、慈东工业区、奥运青岛风帆基地、东盟博览会、广交会和长沙湘江风光带等50多个地区。

3.太阳能热水器

伴随传统能源带来的种种环境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因而再生清洁能源被提上日程,成为经济发展後备大军中的排头兵。其中,太阳能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技术成熟、清洁安全等特点,当仁不让地成为填补传统能源空缺的首选。

目前国内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已超过6000家,浙江省太阳能热水器厂家有300多家,并建成了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生产线60多条,主要分布在海宁、海盐、永康、临安等县,宁波地区生产厂家并不多,也没有知名品牌,主要有宁波超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明洲太阳能热水器厂、宁波鄞州三禾太阳能设备厂、宁波高新区风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甚至有部分企业虽有多年的生产经验,但由于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後,仍停留在家庭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没有与外界竞争的实力。

太阳能热水器的整套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生产企业的入围门槛很低,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与日俱增,而太阳能热水器的技术创新却非常乏力,目前使用清华阳光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铝—氮/铝涂层技术的企业占全行业90%以上,这种技术寄生企业的大量存在,使太阳能行业的技术创新速度相形见“缓”,与行业规模的快速膨胀形成鲜明对比。宁波太阳能热水器厂家的研发能力都较弱或没有,生产厂家不多,产品也无大品牌,市场的竞争实力欠缺。因此,为推进宁波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政府层面上应着手从以下方面加大力度:扶持有研发能力、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太阳能热水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不断开发太阳能热水器新产品;扶持生产用于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或居民住宅集中供热水的大型太阳能设备的生产厂家;大力引导新建宾馆采用太阳能热水,鼓励和奖励已建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改用太阳能供热水;出台未来宁波建筑设计与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相结合的设计规范,使得更多的用户能使用太阳能,并使得安装热水器的建筑物的美观度有所提高;政府采购太阳能热水设备时,适当增加宁波本土优质产品的比例。

4.地源及空气源热泵

进入21世纪後,受国际地热开发利用大发展的影响,我国开始地源热泵工程的实践,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经进入世界五强之列。在国内,地源热泵的利用沈阳为全国前列。目前,热泵热水器行业发展很快,国内生产热泵热水器产业链上的厂家数量在1950家左右,其中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生产企业多达300家。

(1)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常温土壤或地下水中的能量作为能源的新型热泵技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关键设备是热泵机组,热泵机组中的关键部件是高压压缩机。压缩机的选择、工质的确定、循环系统的设计是地源热泵的关键技术。

在全国地源热泵的大发展中,沈阳市为全国第一,北京市紧随其後,辽阳、济南、宁波等地也开始了一些试点工程。国内地源热泵产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山东、北京、天津、浙江等地。另外,地源热泵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南方以及西藏高原都有应用,它们组成了不同温度级别提取浅层地热能的应用,这些工程实例代表了地源热泵在不同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的应用及适用性。

进入21世纪以後,宁波的地源热泵产业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多家地源热泵企业,其中多数企业以推广应用为主,如:宁波市海申环保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萨斯特(宁波)集成空调有限公司等。生产商只有中美合资埃美圣龙(宁波)机械有限公司一家,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地源热泵机组生产商之一,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波地区地源热泵企业数目只占全国该行业5%左右的份额,而在浙江省内约占据50%的份额。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宁波的应用也已经初具规模,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以及高端住宅项目采用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如:鄞州区科技中心、鄞州国税大楼、宁波康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曙区检察院、宁波东钱湖二灵山温泉酒店、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环境研究楼等。但宁波目前的应用规模与沈阳、北京等地的规模仍然有较大差距,处于起步阶段,宁波政府应积极推进地热能与建筑一体化建设。

作为一项新兴节能技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正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近年来世界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节能领域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地源热泵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都与普通空调相同,但耗电量却比同等规模的普通中央空调节约40%左右,这正是地源热泵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宁波地区的地源热泵企业大都以推广应用外地或进口产品为主,关键部件压缩机依赖进口,缺乏自主研发、制造的能力。

(2)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又称热泵热水器,是继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之後的“第四代”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与空调完全一样,是利用卡诺逆循环原理,通过介质,把热量从低温空气传递到高温的水里的设备。热泵装置可以使介质(冷媒)相变,变成比低温热源更低,从而自发吸收低温热源热量,回到压缩机後的介质,又被压缩成高温(比高温的水还高)高压气体,从而自发放热到高温热源,实现从低温热源“搬运”热量到高温热源,突破能量转换100%瓶颈,外界温度在5℃~25℃时能效比高达300%~500%。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具有自身的综合优势,如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等。其整个工作过程耗电仅为电热水器的1/4,燃气热水器的1/3,太阳能热水器的1/2;实现了彻底的水电分离,电系统与水系统没有任何直接的融合或接触,不会产生任何触电、中毒、易燃、易爆等危险;24小时满足热水需求,适用范围广,不受阴、雨、雪天气影响,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安装简便、使用灵活,免专业人员维护看管。

目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生产厂家和市场集中分布在长江以南,主要生产厂家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的佛山、东莞、深圳和珠海以及长江三角洲的杭州、宁波地区,广东省大约占据了全国50%的份额。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区。市场增长量很快,并且逐步从长江以南向长江以北扩展;行业呈现出城市消费多于农村消费、集团消费多于个人消费的特点。但整个市场还处于开发阶段的初期,产品普及率还处于很低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的空间极为广阔。

近年来,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在宁波的发展呈持续增长态势,主要的空气源热泵企业有:宁海县金正能源产品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德贝里克电器有限公司、宁波超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博浪热能设备有限公司等。其中从事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生产制造的企业很少,多是推广应用型企业。宁波的空气源热泵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年产值不超过6000万元,规模较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波地区空气源热泵企业数目只占全国该行业2%左右的份额,而在浙江省内约占据30%的份额。宁波的生产厂家虽然为数不多,但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热泵设备生产技术,技术优势明显。除宁海地区外,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作为第四代热水器,在宁波热水器市场占有率不到1%,面临着价格高、消费者认知度低的问题,又缺乏政府发展引导,没有形成品牌优势。

5.生物质利用

生物能源的主要形式有沼气、生物制氢、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等。利用可再生或可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土地和睡眠中的能源植物为原料,通过工业性加工转化,进行生物能源生产。

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农村推广沼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宁波也有少数沼气设备及配件生产厂家,但规模不大,目前,沼气的规模化生产需要解决的是设备及提高甲烷含量等技术问题。

21世纪初,国家决定发展燃料乙醇,先後在东北、华中和华东建立了几家大规模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并制定了相关的汽油醇标准,已有一些省市的汽车在使用汽油醇。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形成规模,主要是以玉米为原料,同时正在积极开发甜高粱、薯类、秸秆等其他原料生产乙醇,目前产量居世界第三。

氢气可以利用生物质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这一过程被称为生物制氢。目前我国科学家已获得了能高效产氢的微生物,可以小规模地进行生物制氢,但要实现生物制氢的产业化,还有许多技术和经济问题需要解决。

当前,我国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核心技术仍未突破;生物柴油酶转化技术仍未进入商业化大规模应用;直接燃烧发电技术急需中小型核心装备;气化发电技术小规模下效率较高,急需提高配套设备的稳定性;燃气(沼气)发电技术急需发展低热值生物质燃气发电装置等。产业化的生产技术瓶颈问题远没有解决。

从生物质能源产业来看,在宁波仅位于江北的宁波双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从事秸秆气化焚烧炉生产制作,每年大部分秸秆仍无组织就地焚烧。在此领域,宁波应结合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发展大型化多功能的生物质资源利用基地,如气化、发电及灰渣再利用等。

(二)新能源市场发展

近年来,宁波新能源市场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太阳能使用走在前列。2009年,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0千瓦,全市地源热泵为主的浅层地能应用建筑面积达到52万平方米。宁波首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东方日升光伏发电站有望在2010年底前投入使用,该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公司7栋厂房屋顶上铺设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发电,采用分布式DC/AC逆变、集中升压并网方式发电,电站总装机功率1000千峰瓦(kWp)。按照规划,2010年上半年,该项目正式进入宁海电网。该工程一年发电量达53万多千瓦时,以1户人家月用电100千瓦时计算,该工程一年的发电量可满足440户人家的用电。此外,慈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宁波晶元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等6个光伏发电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批准立项。

为支持光伏发电的发展,2010年3月,财政部下发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支持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应用的示范推广,确定对建筑物的太阳能光伏应用实施补贴政策,每瓦补贴20元,这被认为是中国启动光伏市场的明确信号。宁波市也在积极培育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计划出台《宁波市关于加快推进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列入市级以上计划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和新能源企业的研发、产业化投入,予以优先扶持。

风力发电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慈溪杭州湾风电场一期共安装33台单机容量15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95万千瓦,并于2009年12月并网发电,以预计的年发电量测算,风力发电场每年可相应节约标准煤4.15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9479吨,减少灰渣12.17万吨,节约用水2588万立方米。宁波北仑穿山风电场接入系统于2010年3月份获浙江省发改委批准,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该风力发电场总装机规模为4.5万千瓦,穿山风能并网後,预计年发电量为0.954亿千瓦时,这将对北仑电网起到有效的电源支撑作用。根据宁波风电场发展规划,宁波在象山、慈溪等地还将有新的风电场出现,宁波势必在迎来光伏发电之後,又迎来风能发电的大发展。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今後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国家外,还参与国内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目前,宁波市正在加快出台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实施意见。宁波靠海,有风力资源基础,已建成一个49.5兆瓦的风力发电厂,未来两三年还要建两三个风力发电厂。为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宁波市2009年拿出1000万元财政资金建设新能源示范企业,由此可见,宁波正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三、宁波新能源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分析宁波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可知,宁波新能源产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起步早,但发展速度缓慢

宁波的新能源产业在全国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如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的太阳能企业,早在1978年就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但目前来看,发展速度及规模慢于後发展起来的江苏尚德(2008年宁波太阳能产能300MW,尚德2009年产能已达到1GW)。2008年宁波光伏产业产值约51亿元,而江苏达700亿元。

(二)技术基础比较薄弱,核心技术没有完全掌握

以风电为例,全球风电领域技术已基本成熟,目前正向大容量、低风速、高效率等方向发展。对于整机的装配制造技术,国外已向我国进行了广泛转移。目前,我国只对少数风电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由于对设计原理性技术的不掌握,也无法完全掌握关键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这导致国产设备可靠性、效率与国外设备相比,都比较低下。新能源装备中的关键零部件及关键原材料不能自主化,不仅使我国新能源设备中的大量利润流失,而且导致产品关键部件严重依赖国外进口,严重制约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进行风电的大规模开发,还会导致低技术水平的重复建设,埋下质量隐患,并迫使大量风电项目在不久的将来面临被淘汰或升级改造的压力,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三)行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缺少应对竞争的手段

如我国光伏产业没有统一的国家行业标准和检测机构,造成市场不规范、企业间不正当竞争频出,市场相对混乱。

(四)企业规模小,高层次人才短缺,研发能力薄弱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技术研发机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相对较晚,研究发展的基础相对较差,特别是技术发展的整体水平、人才能力培养等相对滞後,缺乏多学科和综合型的技术人才,整体研发能力相对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使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设备未能完全获得突破。

然而针对宁波,由于大多数企业为个体或民营企业,受企业规模、高层次人才、研发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多数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几乎为零,仅仅是简单的产品加工,应对风险能力很弱。

(五)光伏产业关键技术水平低,上游环节薄弱,竞争能力不强

宁波光伏产业生产链中各环节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仅每个环节都需要从国外引进设备,而且还出现上游小、下游大,即生产链上游比下游薄弱的状态。上游环节中的太阳级硅材料、硅锭、硅片和器件是光伏生产链中的基础部分,基础环节薄弱,上游和下游生产能力不匹配,影响整个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此外,宁波光伏产业中下游企业急速增加,有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的加工厂之势。宁波的光伏产业由于技术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等存在问题,导致光伏产业研发力量薄弱、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人才明显短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六)市场发展滞後于产业发展,市场小且不稳定

宁波及国内光伏市场发展远远滞後于产业的发展,市场小且不稳定。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以及宁波的光伏市场基本处于缓慢发展状态,这种市场发展严重落後于产业发展的情况既不利于我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小型风电发展缺少政府扶持和市场开发

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是宁波在风电产业中的优势,是技术和制造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业,但是在国内和国际重视大型风电系统的现状中,严重缺乏政府的支持,发展较为困难。同时,国内小型风电系统市场缺乏足够的应用信心,市场认可度不高。宁波的小型风电系统主要依靠出口,国内应用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推广。

四、宁波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机遇

1.国家能源委的成立加快新能源建设步伐

新设立的国家能源委是国家高层次的能源决策机构,国家能源委将加强对能源战略、能源结构、能源布局、能源政策、能源价格以及国际能源合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和工作方向。国家能源委还将牵头制订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指导能源中长期开发建设,覆盖时间预计超过20年。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重点调整能源结构多元发展,发展新能、核能及生物质能、水能、风能等。鉴于减排压力的紧迫性,国家能源委的成立将加快新能源建设步伐。

2.《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为新能源规范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修正案与原《可再生能源法》相比,重点不再是立法推动新能源,而是协调解决各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新能源将进入合理、有序和规范的高速发展新时期。

3.发展新能源成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我国已经制定2020年非化石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5%的目标,这必然要依靠发展光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在2010年4月22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要加快能源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下大力气落实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的目标。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能源发展。

4.市场潜力大

国际市场潜力巨大。从国外政策环境来看,一是美国国会延长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二是欧盟各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得到保障;三是日本恢复停滞了两年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日本光伏发电市场将重新启动;四是英国规划推行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收购补助计划,补贴对象锁定规模小于5MW的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家庭用户,英国官方估计,新补贴方案将带动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由5.5%提升至30%。

国内市场进一步拓展。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国内新能源市场已启动,国内需求对新能源产业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将有效弥补外需不足带来的缺口,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潜力十分巨大。

5.基础条件好

宁波在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品市场占有较高的比重,产业基础雄厚。另外,宁波不仅拥有镇海炼化、LG甬兴化工等国内外一流能源化工企业,而且拥有近10万家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具有敏锐的经营头脑,善于捕捉市场机会,这些企业将成为宁波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主力军。

6.企业转型升级

宁波市企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部分企业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需要重新定位,寻找再次创业的机遇。如果政府新能源政策导向明确,将引导其中部分企业进入新能源产业领域,优化宁波市的产业结构。

(二)面临的挑战

1.新能源短期内难以取代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根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预测,目前所有新能源技术都不足以在所需的规模上取代传统的能源结构。一项新的生产技术被广泛采用,平均需要花费25年。因此,从长远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大量取代化石能源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预计21世纪上半叶,化石能源在我国仍将占主要地位,煤炭仍将占有重要地位。

2.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在新能源领域,各产业过度依赖成本优势,部分产业高度依靠外需市场,多数产业以加工制造为主,拥有自主技术比较少。如何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并消化吸收国产化,正成为新能源发展的当务之急。

3.产业链结构仍然畸形

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简单跟风倾向。以太阳能电池为例,我国产量占全球总量近1/3,2008年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为40兆瓦,仅占全球总量的0.73%,上下游生产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德国当年的光伏系统安装量是1500兆瓦,在全球总量中的占比达27.27%;西班牙的安装量更是达到2511兆瓦,在全球总量中的比例高达45.65%。目前我国光伏产业链结构明显不合理,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在产业链的健康之上。

(三)宁波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与思路

从宁波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光伏产业及风电产业可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域,重点支持1~2家龙头企业发展,使其成为浙江省光伏产业发展的象徵。在小型风光互补系统产业方面,目前已形成在国内领先的风光互补系统生产,具有系列研发和批量制造能力,离网型中小型风力发电机200瓦,20千瓦产品达到100%国产化。

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以产业化、集团化为目标,在新能源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等方面加大科研和人才投入,力争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的新能源装备研究、生产领域的龙头企业。根据国家发展新能源的思路,对宁波新能源产业进行科学规划,抓住全球新能源发展的良好机遇,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建立健全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增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产业规模,发挥企业自身优势。

1.扩大产业规模

到2012年,力争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300亿元。其中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达800兆瓦;风电装备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空气源、地源热泵及其他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2.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培育1~2家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若干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建设多个市级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技术进步,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在光伏、风电、热泵热水器等重点领域,建设若干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

4.降低生产成本,实施光伏并网发电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围绕光伏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建设若干个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服务支撑平台。加快发展千瓦及以上系统集成装备、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形成规模制造能力。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降低单位耗能、减少材料损耗、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光伏产品和发电成本。

五、宁波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由于新能源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同其他能源建设相比,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相应的扶持政策。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宁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包括营造市场需求、消除市场障碍、财政税收扶持、培育产业体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一)建立健全新能源发展领导机制

要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全面领导、指导全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协调各方力量,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规划引导,制订系统完备的新能源发展规划

围绕宁波新能源产业发展实际,深入调研,超前谋划,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宁波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在能源的开发、供给、利用等多方面统筹考虑,编制适合新能源发展的长远规划,确立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

(三)培育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培育并构建相对完整、协调、健康的光伏产业链体系,引导上下游企业理性扩充产能、合理配置资源,进而提升竞争力。

(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以新型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为基础,依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育与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科研院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五)构建技术平台体系、产业基地及产业联盟,提升产业竞争力

联合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包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有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光伏产业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有效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共同搭建光伏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体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具有良好发展基础条件的特定区域,建立光伏产业发展基地,组建以有实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为主体,创建“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

(六)制定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

严格执行和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各项产业政策。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对各类投资主体研制开发新能源产业项目实行鼓励政策。积极探索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新能源开发的途径和方式。建立健全投资、融资、税收、信贷、价格、管理等方面的激励政策体系,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项目给予土地、信贷、税收和价格等方面支持。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加大扶强扶优力度,促进重点骨干企业提层次、上规模,培育产业排头兵。

(七)积极培育和规范市场

积极培育和规范市场,扶持有地方特色的地方产业,打造品牌企业。培养骨干和龙头企业,带动地方产业链。鼓励市内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建立宁波新能源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新能源市场和企业的规范管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八)优化服务环境

加强新能源产业的统计和经济形势分析工作,把握产业运行情况,研究产业发展的新问题、新趋势,及时发布产业发展信息,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优化工作流程,加强部门协调服务力度,加快项目审批速度,缩短审批周期,让重大项目尽早投产达效。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移、专利代理、科技信息、投融资、人才培养、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组织,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形成完整的服务保障体系,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九)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对新能源产业积极组建当地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及时跟踪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动态,积极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和组织企业参与人才培训和联合开发,推动新能源企业建立产业联盟,自觉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主笔人:李建新

主笔人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宁波市重点耗能行业能耗标准研究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第一次将万元GDP的节能降耗与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作为两项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2006年初提出单位GDP能耗下降4%的指标,但当年只完成了1.23%,虽然是13年来首次下降,但仍未能完成目标。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工业平均能源消耗强度为1.92吨标准煤/万元;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平均能源消耗强度为4.42吨标准煤/万元,是全国工业平均数的2.3倍。其中最低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能源消耗强度仍高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3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能源消耗强度最高,相当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的3.18倍。2000-2006年期间,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约为30%,从变化上来看略有增加但变化不大;同期全国工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40%左右并且也是略有上升。这说明,从产业地位来看,高耗能行业以及整个工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略有提升。由此,作为能耗的重点,高能耗行业必须降低能耗,缓解能源压力。

宁波是浙江省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宁波市的节能减排工作是全省节能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全市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宁波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能耗强度逐年上升;能源利用效率还不高,节能的空间与潜力很大,工作任重而道远。本市工业能耗占全市综合能耗的比重相当大,而如何让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稳定下降,是宁波能耗水平降低的关键。

一、宁波能源消耗及行业分布

宁波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是中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全市上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水平较快。2000年以来,宁波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都呈明显上升趋势,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3.08亿元,同比增长14.8%。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64.10亿元,同比增长10.1%(见图1)。

(一)宁波产业结构

2007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3.64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188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第三产业139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55.3:40.3。

2008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7.40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2196.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第三产业160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55.4:40.4,具体见图2。

2008年与2007年相比,各产业增加值均有增加;就比例而言,一产比例下降0.2个百分点,二产比例上升0.1个百分点,三产比例上升0.1个百分点。

(二)宁波能源消费情况

2007年,宁波市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等价,下同)为2796万吨标煤,比2006年增长10.3%。2008年,宁波市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为3062万吨标煤,同比增长9.6%。其中工业为最主要的能源消费行业,2007年、2008年工业能源消耗量分别占全社会能源能耗总量的73.0%和73.2%(见表1)。

(三)2005—2008年宁波工业能源消耗和利用情况

2005-2008年宁波全部工业能源消耗总量、万元增加值能耗情况(按2005年可比、等价)见图3。全部工业能源能耗总量呈逐步上升趋势,2008年能源消耗总量相对于2005年上升31.2%,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5%。

2006—2008年宁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及能源消耗总量情况见下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和能源消耗总量呈不断增大趋势。表2中能源消耗增长率为当年确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年消耗的能源总量相比同批企业前1年消耗能源总量增长比例。

宁波市2007年三大“口径”单位产值能耗、单位增加值能耗和单位产值水耗与上海市2007年同类能效指标数据(等价,见表3)比较,除“口径1”和“口径2”的单位产值能耗外,其馀指标均较高,表明2007年能源利用效率宁波低于上海(见图4)。(注:宁波工业三大口径分类指:①口径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口径统计范围。②口径2:去除能源动力生产供应业的统计范围。即除去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燃气生产和供应,水的生产和供应,以及石油加工後的31个规模以上大类行业。③口径3:除去能源动力生产供应和基本原材料生产行业的统计范围。即除去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燃气生产和供应,水的生产和供应,石油加工(石油炼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後的29个规模以上大类行业。)

二、国内外节能政策与标准概况

(一)国外工业节能政策措施

在过去的工业化进程中,大多西方国家都曾有过能源短缺的艰难经历,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突出,这些国家又面临着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挑战。为解决工业部门的合理用能和提高工业用能效率问题,西方国家有过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值得参考和借鉴。从发达国家在工业领域采取的具体节能措施入手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规律。

1.建立健全工业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

依法节能是目前国际通行的惯例。大多数能源消费大国和能源短缺的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节能的立法工作,其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例如日本于1979年颁布《合理用能法》;1993年制定《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1998年又重新修订《合理用能法》。美国于1975年颁布《能源政策和节约法》,1978年颁布《国家节能政策法》(NECPA),1992年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法》(EPACT)。国外节能的法律法规一般涵盖了节能的各个领域,工业节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具体包括:超过一定规模的用能企业必须进行能源审计,向政府提交能源供需计划,开展节能监督检测,耗能设备执行严格的能效标准等。

2.制定激励工业节能的财政税收奖罚的经济政策

国外促进工业节能的税收和财政经济政策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税费政策,目的是增加能源利用的成本。政策措施包括:能源或与能源有关的CO税、污染罚款、公共效益收费等。目前开徵能源及CO排放税的国家有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和英国等。税收一般用做引导节能和提高工业企业能效水平的工具。另一类是财政政策,目的是降低提高能效的成本。政策措施包括:赠款和补贴、补贴审计、贷款、特殊技术的税费减免等。如美国目前采取的财政激励政策有现金补贴、税收减免和低息贷款等。

3.加强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能源管理和监督

国外有关工业节能方面的政策大多瞄准用能大户或高耗能行业。1998年日本修改後的《节能法》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责任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年消耗燃料300万升标油或1200万千瓦时以上电力的为一类重点用能单位,年消耗150万升标油或600万千瓦时以上电力的为二类重点用能单位。要求重点用能企业必须配备专职能源管理人员,每年向通产省及相关部门报告能耗状况。如不能按期完成节能目标,又提不出合理的改进计划,主管部门有权向社会公布,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处以一定的罚金。在法国,年耗能5000TOE(油当量吨)以上的1500个用能单位被列为重点用能企业,要求企业向政府作出“自愿”节能保证,并通过中介组织向其推广节能措施。

4.广泛开展工业领域节能环保自愿协议活动

自愿协议是指工业界整体或单个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为提高能效与政府签订的一种协议。协议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单个企业或企业联盟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某一能效目标,政府给予承诺方以某种形式的激励。1992年联合国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的自愿协议迅速为发达国家所采纳。很多高能耗企业将自愿协议视为提升企业自身形象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政府也把自愿协议作为推进节能环保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到2000年欧盟国家已有300多个这样的自愿协议,日本有3万个企业、行业与地方政府签订了防止污染的协议,美国也有40个行业、企业与州政府签订了自愿协议。

5.开展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基准分析与比对活动

工业行业基准分析与比对是指工业企业把自已的主要能耗指标与行业内公认的某一参考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对比的参考指标可以是同行业企业的最佳指标,也可以是行业内的一个平均指标。通过全行业比较,每个企业可以知道自已的能耗指标处于行业内的什么位置、了解如何进行改进、改进的潜力有多少等。行业内基准分析与比对节能活动,在英国和挪威等欧洲国家开展已有近16年历史,近几年工业企业内部自身基准比对活动慢慢形成。运用行业内大基准比对,能够激励企业采取积极行动,提高节能增效,能够使政府对该行业的能效状况有更清楚的把握,还能够把它作为行业能效水平评估的工具,跟踪了解行业能效发展的状况;运用企业内的基准比对,能够让企业自身形成一套能效改进的方法,通过企业对自身能耗数据的详尽分析,改进工艺控制和能源管理,大大促进企业能效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证明:行业内和企业内基准比对有效结合,对工业企业识别节能机会,促进能效提高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6.建立工业耗能设备和产品的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

由于工业过程的差异性,国外对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单位产品能耗大多没有给出严格的标准限定,但对企业用能设备和生产制造的终端用能产品制定了严格的强制性节能标准,要求企业严格执行。日本机电设备的能效标准、标识的制定采取的是“领先产品”能效基准制度,即对汽车和电器产品(包括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制定不低于市场上最优秀商品水平的能效标准,并明确实施的目标年度,1999年已开始对各种电器设备实行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以利于消费者进行比较。1980年,美国开始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1992年开始实施“能源之星”自愿性节能认证。美国的采购法以及多个总统令都规定政府部门必须采购“能源之星”产品,采购间接地成为一项强制性行为,也成为国外产品进入美国主流市场的“技术壁垒”。

7.加强节能宣传和信息咨询服务

国外的节能信息传播和咨询服务往往由政府提供经费资助,中介机构组织实施,属非营利性质。比如在日本,为了切实加强对指定工厂的管理,帮助企业采取措施,节能降耗,日本经济产业省十分重视对指定工厂的节能诊断,并设立专项资金,委托日本节能中心负责具体实施。通过节能咨询专家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能源审核,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预期效益和优先次序。同时,经济产业省定期发布节能产品目录,政府设立节能月、节能日,举办能源效率展览和各种大型宣传活动,开展节能产品的技术评优和奖励活动。

8.开展广泛的国际碳排放贸易活动《京都议定书》生效後,发达国家为实现减排承诺,在挖掘国内节能潜力的同时,积极开展多国或区域性的国际合作。当前,国际间有关二氧化碳排放贸易的经济合作非常活跃,工业节能项目首当其冲。2005年1月,作为最大的多国、多行业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贸易计划,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计划(EU ETS)开始运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间的二氧化碳排放贸易系统,覆盖了12000多个用能装置,贸易量接近欧洲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欧盟ETS计划包含了所有的电厂、石油冶炼厂、钢铁厂、玻璃和陶瓷厂以及所有20MW以上的用能装置。

(二)国外工业节能政策的主要特点

综合国外工业节能政策,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与政府作用界面清晰,政府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

目前各国政府对节能工作干预力度虽有所加大,但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界面还是比较清晰的。政府作用力量往往是在市场力量基础上的,或是加强引导与调节,或是对市场缺陷的某种弥补。政府对市场作用的着力点也主要侧重在消费方,弥补消费方对信息掌握的不足。

2.通过法规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许多国家投入节能的公共财政预算达到数亿或十多亿美元。支持的领域包括法律法规、技术政策的制定,能源审计,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示范项目,公众宣传;受益对象包括研发单位、企业和消费者、中介组织等;支持的方式包括贴息(用财政收入或债券收入)直接补贴、税收优惠、贷款或提供担保、加速折旧和抵免所得税等。虽然各国制定和颁布的节能法规对企业节能提出了一些强制性要求,企业有一种承担法律责任的义务感和紧迫感,但各种激励和优惠政策的存在,也调动了企业自主节能的积极性。这种节能政策机制,为企业节能营造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外部环境。

3.重视信息传播和服务能力的建设

树立企业节能的观念和意识,提供信息资讯服务和帮助,是重视节能的发达国家节能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像日本、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都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上百个节能服务咨询点,开设网站和热线电话,定期与不定期地举行研讨会、展览会、与各类媒体合作开展节能专业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并鼓励社会各界对企业在节能与环保等领域的工作进行监督,提供企业能源诊断和节能技术咨询服务。

4.强调与企业的合作,而不是强调惩罚措施

各国在工业节能方面尤其强调与企业的合作,考虑企业的自身发展。在工业节能方面,各国政府还强调软硬手段的结合,如有些国家把自愿协议作为一种“软性”手段与其他强制政策的“硬性”(如税收、制裁等)措施捆在一起,互为补充或调剂,政府尽量避免强调惩罚措施,企业也可以有利益权衡的空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最後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灵活的伙伴关系。

(三)我国节能法规政策标准

如何制定和实施能耗限额标准,用以合理解决现阶段我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对推动我国工业健康发展大有裨益。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了“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从1985年开始,中国能源消耗量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支持了国民经济平均增长8%~9%的速度,实现了经济发展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宏观目标。1998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并出台了《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节能领域的发展,成绩显著。

2008年,国家标准委宣布,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修订46项与节能法配套的国家标准,大部分标准已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发布的46项国家标准,包括22项高耗能产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5项交通工具燃料经济性标准;11项终端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准;8项能源计量、能耗计算、经济运行等节能基础标准。其中新制定国家标准37项,修订国家标准9项,强制性国家标准36项。节能标准化是贯彻落实节能法的重要措施和技术保障,这些标准的制定结合了我国相关行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技术水平,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节能减排、规范市场的重要技术基础,对推动节能法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的编制采取限制与鼓励有机结合的方式,从能耗限额先进值、能耗限额准入值和能耗限额限定值三个层次对高耗能企业提出了强制性要求。“能耗限额先进值”为国际先进水平,是冶炼及加工企业的发展目标,代表企业产品能耗的最优水平。“能耗限额准入值”是指新建企业或企业改扩建生产线必须达到的标准,其能耗水平相当于国内先进水平,高于现有企业产品能耗平均水平,但劣于“能耗限额先进值”能耗水平。“能耗限额限定值”是对现有企业提出的最低要求,未能达到此值要求的生产线将被强行整改或停产。按照淘汰现有20%~30%落後工艺和设备的目标,此值稍低于企业产品能耗的平均水平。其中能耗限额先进值为推荐性条款,能耗限额准入值和能耗限额限定值是强制性条款。

(四)浙江省重点高耗能产品生产能耗限额标准

浙江省重点高耗能产品生产能耗限额标准目前发布的共有34条(见表4),主要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配套,为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生产,为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的核准和备案设立比较高的门槛,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节能地方标准是强制性技术规范,是限制高耗能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吕祖善省长结合浙江实际提出,“要研究出台一批节能减排的法规、标准和政策,抓紧淘汰一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落後设备和装置,依法关闭一批整改无望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根据我国现行节能法律、法规的规定:“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用能,情节严重的,限期治理。”制定能耗限额标准是对我国节能法律、法规制度的有效补充。按照浙江省“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结合浙江省重点用能行业分析,浙江省当前已制定的地方高耗能产品生产能耗限额标准如表4所示,基本涵盖了主要高耗能行业。

三、宁波重点耗能行业现状

(一)重点用能大类行业概述

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能源消耗量(当量,下同)占宁波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2.00%以上的重点用能大类行业共有7个,分别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上7个重点用能大类行业2007年、2008年能源消耗量分别占当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94.83%和95.09%。对宁波而言,抓好7大重点用能行业的节能工作对完成节能目标具有重要作用。2005-2008年7个重点用能大类行业能源消耗总量见表5。

(二)综合能耗前20位宁波中类工业能效

表6为2007 年、2008年当量综合能耗前20位宁波中类工业行业排名。2007年,前20位中类工业行业当量综合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为2230.8万吨标煤)的90.36%。2008年,前20位中类工业行业当量综合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为2366.6万吨标煤)的91.09%。

本书从中选取了基础化学原料制造、造纸和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3个代表性行业作为此次重点耗能行业能耗标准的研究对象,在2007年中类行业总能耗排名中分别为第12名、第3名和第4名,在2008年排名中分别为第8名、第4名和第5名,为主要的重点用能行业。

(三)重点用能行业能耗标准研究对象

以实用性为原则,结合宁波108家年耗能万吨标煤以上市级重点用能企业考核中发现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考核指标确定有难度,并有一定计量基础的企业,选择了隶属于基础化学原料制造、造纸和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三个重点用能行业的20家市级重点用能企业作为本次宁波市重点耗能行业能耗标准的具体研究对象。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选取了以下3家企业进行调研:

(1)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2)浙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

(3)宁波东港电化有限责任公司

造纸业选取了以下4家企业进行调研:

(1)宁波牡牛纸业有限公司

(2)慈溪市晨阳包装有限公司

(3)慈溪市龙凤纸业有限公司

(4)宁波海山纸业有限公司

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业共选取了以下13家企业进行调研:

(1)浙江银河印染有限公司

(2)馀姚华盈制衣有限公司

(3)浙江杭州湾纺织品有限公司

(4)宁波神鹰针织工贸有限公司

(5)宁波爱朋思纺织品有限公司

(6)宁波明达针织有限公司

(7)宁波新阳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8)宁波海德针织漂染有限公司

(9)宁波维科精华浙东针织有限公司

(10)宁波侨泰纺织有限公司

(11)宁波海达针织印染有限公司

(12)宁波鹰星针纺有限公司

(13)浙江巨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2008年度宁波市节能目标考核中,以上20家单位均以单位产品能耗作为考核指标,具体见表7。

四、三类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与基础化学原料制造、造纸和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三类行业相关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的国家和浙江省的标准共有5个。

(1)与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主要是烧碱生产)相关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分别是国家标准《GB 21257—2007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浙江省地方标准《DB 33/646—2007烧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交流电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2)与造纸业(主要是涂布白板纸、瓦楞原纸、箱纸板的生产)相关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是浙江省地方标准《DB 33/686—2008机制纸板和卷烟纸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3)与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业相关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01002—××××(代替FZ/T 01002—1991)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标准(徵求意见稿)》和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685—2008印染布可比单位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下面对5个标准的适用对象、限额指标和计算方法等相关内容及要求作详细介绍。

(一)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能耗限额标准及相应要求

按照与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烧碱生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相关内容顺序,对国家和地方标准中的适用对象、限额指标、计算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归类对比,并对企业进行相应内容具体实施的要求进行了列举,具体见表8和表9。

国家标准《GB 21257—2007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中的规定范围、适用范围及相关的限额指标范围均要比浙江省地方限额标准来得广泛而详细。国家标准除规定了限额指标和计算方法外,还规定了限额的技术要求统计范围、节能管理与措施;其不仅可以作为计算和考核依据,还可用于对新建项目的能耗控制。从限额指标范围看,国家标准除规定现有烧碱单位产品能耗限额,还规定了浙江省地方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新建烧碱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准入值和烧碱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先进值。比较现有烧碱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值,浙江省地方标准中规定的各个产品规格的限额值要高于国家标准。

从计算方法来看,国家限额标准综合能耗计算方法中按某种规格烧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并把其分成了两部分:烧碱电解单元(包括氯、氢处理过程)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某种规格烧碱加工过程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结果较准确,但需要企业提供8个独立参数,对企业的分级计量和统计管理的要求较高。浙江省地方标准在烧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中,按企业总量计算,未分产品规格和工艺步骤,计算相对简单,只需企业提供3个参数。但两个标准在能源实物消耗量的统计过程中,均将企业的能源消费分为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三个部分,要求企业能够做到能源使用的系统归类。在单位产品交流电耗计算中两个标准均要求计量到电解单元,或者有相应的计算方法。

(二)造纸业能耗限额标准及相应要求

造纸业的能耗限额标准当前只有浙江省地方标准《DB 33/686—2008机制纸板和卷烟纸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该标准对能耗的相关规定见表10。该标准中的能耗计算方法较为简单,但是要求企业能够按工序进行分阶段计量;另外,对于不同等级的产品进行相应的能源折算系数规定,企业在进行限额指标对标时,需要对产品按等级进行相应的换算。

(三)棉化纤纺织印染加工业能耗限额标准及相应要求

按照与棉化纤纺织及印染加工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相关内容顺序,对国家和地方标准中的适用对象、限额指标、计算方法等内容进行归类对比,并对企业相应内容具体实施的要求进行一一列举,具体见表11。

我国的纺织行业标准《FZ/T 01002—××××(代替FZ/T 01002—1991)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标准及基本定额(徵求意见稿)》同浙江省地方限额标准《DB 33/685—2008印染布可比单位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在规定内容和适用范围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前者适用于国内所有印染企业综合能耗的计算范围、综合能耗的分类与计算、标准品及标准品总产量的计算,而後者仅规定了棉型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类能源换算成综合能耗、各品种换算成标准品、计算成产品可比单位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另外,在适用范围上,前者只是个行业内的能耗比较方法,後者作为浙江省限额标准,具有评价的功能。在限额指标上,两部标准均采用了每百米标准品的限额形式,由于我国纺织印染业牵涉的企业众多,覆盖面较广,该法虽基本涉及大部分的纺织企业,但其计算方法相对复杂,除要求企业提供常规的能源统计数据外,还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生产的产品5类的修正,工作难度和强度均较大,需要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工作。浙江省地方标准仅仅针对棉型印染企业,范围较窄。虽然仅对棉型印染这一类型的印染企业进行了规定,但由于棉型产品种类复杂,同时需要企业进行相关重量和阔幅的修正,对企业的计量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从这两部标准可以看出,对于产品种类较为复杂的印染行业,建立统一的限额标准和计算方法难度较大,建议按产品或者生产设备,建立独立的计算方式。

五、三类高耗能企业能源使用及计量情况

以实用性为原则,以重点用能企业考核中发现的对标准考核指标确定有难度的,并有一定计量基础的企业作为行业研究的对象。本次调研选定基础化学原料制造、造纸和棉化纤纺织印染三个行业20家重点用能企业(名单见前文)为具体调研对象。采取书面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办法,主要调研:①企业基本情况;②产品种类及产量情况、能源消耗计量情况;③单位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④各产品的详细生产工艺;⑤能源种类及各类能源的消耗量;⑥清洁生产和能源审计情况等企业能源使用及计量情况。

(一)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企业能源使用及计量情况

从选取的3家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企业看,该类企业以生产不同浓度规格的烧碱(离子膜法和隔膜法)为主,同时副产物用于生产盐酸、液氯、双氧水、氯化石蜡及MIBK产品等化学产品,主要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生产用能主要是电力、蒸汽和自来水,电力和蒸汽是企业购入的主要能源。

1.能源计量、统计和耗能设备监管方面存在问题

尽管该类企业的能源种类相对较少,而且均是在线输送,便于计量,但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该类企业在能源计量、统计和耗能设备监管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水、电计量器具配置有待进一步完善。按照GB/T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配备要求,公司在用水、用电计量器具配置方面有较大差距。

(2)现有能源统计、定额考核体系存在一定的误差。企业采用分摊系数法进行各部门能源消耗量统计,在实际生产中该办法无法及时从根本上解决因产品产量、节能技改等因素造成实际分摊系数的波动问题,采用分摊系数法计算得出的各分厂能源消耗量与实际用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分摊系数法存在不科学性。

(3)重点加强对主要耗能设备的运行监管。企业主要耗能设备数量较多,目前除了整流变压器、电解槽及动力变压器有运行记录外,其他重点设备由于计量器具缺乏,无法对重点耗能设备用能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2.企业能源管理状况分析

以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为例,从计量管理和统计与分析管理两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公司能源计量系统由电力、蒸汽、自来水、柴油四块组成,其中电力、蒸汽、自来水使用部门较多,消耗量较大,目前公司的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工作主要由品保部负责。公司现有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如下:

电力:对该企业已配备电表进行了调查,并根据三级计量标准要求进行了分析。表13为电表配备统计情况对照表。

由表13可知,公司进出用电单位计量器具配备率100%;次级用电单位计量器具方面,整流工序和电解工序为公司最主要用电部位(约占公司总用电量的91.15%),目前这两个工序已全部配备电表;主要用电设备尚未安装计量器具。

蒸汽:该企业的蒸汽流量计配备统计情况对照表见表14。

由表14可知,公司进出用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率100%,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次级用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率仅为85.71%,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主要用汽设备均安装了计量器具,器具配备率达100%,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为此,公司在用汽计量器具配备方面比较完善。

自来水:该企业水表配备统计情况对照表见表15,公司进出用水单位计量器具配备率100%;次级用水单位计量器具及主要用水设备均未安装计量器具。

(2)企业能源统计与分析管理

公司已经制定了《能源统计和分析管理制度》,能源统计数据归口单位为计划财务部,统计数据以计划财务部统计的数据为准;统计能源类型包括电、蒸汽、成品油(柴油、汽油)、水(自来水、循环水、纯水)、压缩空气(工艺气、仪表气)、氮气等;能源统计工作实行分工负责,由各分厂各自上报,统一归口至计划财务部。

在数据统计过程中,

(1)计划财务部制定并发放各类统计原始台账及内容;

(2)各岗位每天按要求填写原始统计数据,数据一式两份(一份留岗位、一份留计财部统计员),每日填写的原始统计数据由分厂厂长(生产助理)签名确认;

(3)外供蒸汽、氮气每月按合同规定时间由有关人员和外供方人员一起抄表并报计划财务部备案;

(4)每月月底前生产调度室(运控中心)将月度生产情况进行小结(对月消耗数据出现超标或超计划指标,应由相关专业和岗位提供书面的分析,包括原因分析和所采取的措施等),报计划财务部统计员和能源管理师备案;

(5)每月电槽运行情况,槽管组报能源管理师备案;

(6)计划财务部统计员定期到各有关岗位(单元)采集原始统计数据;

(7)计划财务部统计员根据各岗位(单元)提供的原始统计数据,对公司能源(月、季、半年、全年)的统计报表报能源管理师备案;

(8)计划财务部统计员定期编写有关能源统计报表(包括工业用水统计报表) ,向有关行政部门报送。

在统计数据分析过程中,能源管理师根据计划财务部提供的月统计报表、季统计报表、半年统计报表、年统计报表和每月月底前运控中心提供的月度生产情况以及每月槽管组提供的电槽运行情况,对能源消耗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公司能源统计制度基本上适应企业目前生产需要,但由于企业计量器具匮乏,各分厂各工序均以分摊系数折算统计,在实际生产中容易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此外,除整流变压器、电解槽等重点用能设备外,公司尚未对其他主要用能设备进行监测、统计及分析,如循环水泵、空压机等。

3.单位产品能耗计算方法实施性分析

由于企业没有完善的计量体制,三级计量体制匮乏,无法按标准要求提供按工序能源计量数据,如实际发生的自用碱率、实际发生的碱损失量、电解单元生产系统投入的各种能耗实物量、电解单元生产辅助和附属生产系统投入的各种能耗实物量、电解碱生产系统加工投入的各种能耗实物量、电解碱辅助和附属生产系统投入的各种能耗实物量等,无法实施国家和浙江省地方标准的计算方法。企业在进行单位产品能耗计算时,各分厂各工序耗能只能以分摊系数折算统计,单位产品能耗结果与实际可能不符,缺少必要的可靠性。

(二)造纸企业能源使用及计量情况

从造纸业选取的4家调研企业看,该类企业以废纸为原料生产不同级别的瓦楞原纸、箱板纸、纸箱纸板、涂布白板纸、高强瓦楞芯纸等产品。生产过程主要分纸浆制备和抄纸生产两个工段,主要工艺流程如图6所示。生产用能主要是电力、蒸汽和水。

1.能源计量、统计和耗能设备监管方面存在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该类企业在能源计量、统计和耗能设备监管方面存在问题主要如下:

(1)电、水计量器具配置有待进一步完善。电的计量一般进入公司後有一级总电表,再到各生产车间一级电表,部分企业没有做到第三级的设备计量,部分企业将纸浆制备用电和抄纸生产用电分开计量,没有分各环节用电计量。

(2)用汽,热力公司输汽管道进入公司後有一级流量计,各车间没有一级流量计。

(3)煤,只对进厂总量有计量,对单台用煤设备无计量。

(4)由于计量器具缺乏使得无法对重点耗能设备用能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有能源统计、定额考核体系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实际生产中该办法无法及时从根本上解释因产品产量、节能技改等因素造成的能源使用情况的波动,能源消耗量与实际用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2.企业能源管理状况分析

以宁波海山纸业有限公司为例,从能源管理机构和职责、计量管理、统计与分析管理、定额管理与考核制度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能源管理机构与职责

公司重视能源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的能源管理方针和能源管理目标,成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工作办公室,统一指挥公司一切能源管理活动;并建立了公司节能管理网络,负责日常工作,明确节能管理员的工作岗位责任制,给节能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2)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公司电力计量基本实现了对主要设备的单独计量,区分了生活用电、用水。公司的电力和水力计量网络如图7和图8所示。

(3)企业能源统计与分析管理

公司已经制定了《能源统计和分析管理制度》,统计数据以计划财务部统计的数据为准;统计能源类型包括电、蒸汽、水(自来水、循环水、纯水)等。

在统计数据分析过程中,根据计划财务部提供的月统计报表、季统计报表、半年统计报表、年统计报表和每月生产情况,对能源消耗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

综上,公司能源统计制度基本上适应企业目前生产需要,由于企业没有建立独立于财务部门的独立的能源统计和分析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能源使用效率和变化情况无法作出统计分析,只有全厂以月为单位的能源消费情况。

3.单位产品能耗计算方法实施性分析

造纸企业能源使用以电力和热力为主,按照计量器具相对容易。依据造纸业能耗的相关限额标准,要求企业能够按工序给出各个阶段的能源消耗情况。部分企业已经做到了对重点用能设备的计量,但在企业实际的能源消耗统计过程中,主要以全厂能源消耗计量,按月为单位对购入和消耗的能源种类和消耗量进行统计记录,没有进行以生产工序为单位的耗能记录。其次,对于生产不同等级的纸产品,标准要求按等级进行能源耗费量的折算。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在产品产量的计量上均按总产量计,未区分产品等级,因此,造纸企业也就无法进行相应的能源消耗的系数折算。因此无法实施浙江省地方标准的规定按工序、按产品等级进行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方法,单位产品能耗结果的可靠性不强。

(三)棉化纤纺织印染企业能源使用及计量情况

从调研的13家棉化纤纺织印染企业看,该类印染企业属于纺织行业的中间环节,其生产加工的产品种类十分复杂。从大类上分为散纤维印染和坯布印染,从调研的13家棉化纤纺织印染企业看,针织布印染根据原料不同又分为全棉、涤棉、氨纶、人造棉、棉毛布、螺纹布、绒布等多个类别,为此印染不同产品的企业所采用的工艺也各不相同。该类企业生产用能主要是煤、电力、蒸汽和水。

1.能源计量、统计和耗能设备监管方面存在问题

该类企业在能源使用方面主要是对电能、蒸汽、水和自用煤进行计量。除了能源计量在三级计量方面存在部分问题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加工对象种类繁多,折算标准品时存在困难。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标准中涉及的产品类型不够全面,不能涵盖企业实际印染的对象,缺少必要的折算系数;二是即使标准方法中涵盖了产品类型,但由于针织圆筒坯布等属纬编织物,其在每平方米总重、门幅、厚薄及品种各有变化,不像床单等经编或机织、梭织物坯布那样量大、品种单一,这给企业计量、统计和折算带来麻烦,甚至无法进行折算。

当前该类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多数公司只对大宗原料(布匹)及产品(成品布料)和煤炭的进出配置一级计量,一级计量主要用于贸易结算,内部基本无结算。

(2)多数企业的用电配置应为三级计量网络,在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方面没有达到GB/T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规定要求。多数车间的电表只是安装了总表,实施了二级计量,但对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第三级计量不够完善。

(3)多数企业车间考核制度虽然已制定,但由于计量器具配备不齐,执行可行性不强。需要在器具配备完备的情况下,对各车间进行独立成本核算,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

2.企业能源管理状况分析

以宁波海德针织漂染有限公司为例,从计量管理和统计分析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公司能源计量系统由电力、蒸汽、自来水三块组成,其中蒸汽耗量最大,目前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的一级计量配备齐全,二级计量配备不全,为总体考核的需要,建议生产管理部按照GB/T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DB 33/656—200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配备和用好能源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建立管理制度,使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处于良好状态,准确、完整、及时地获得各种有关能源数据。

通过调研和统计,公司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如下:

电力:公司在外电网进厂时安装了外电总表,并在两个主要车间、办公楼安装了电表。按照GB/T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DB 33/656—200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中的有关规定,公司还应该在各主要用电生产设备进行单独计量(如超过70kW的主要用电设备)。主要用能设备计量器具应装数为7台,实装数为4台,安装率仅为57%。

蒸汽:公司安装了压力式涡街流量计用作蒸汽计量总表,还在车间安装了耐震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用以计量蒸汽参数,确保生产参数需要。

自来水:在自来水的计量方面,公司配置了进水总表,并在生产车间、宿舍、食堂、办公楼分别安装了水表。

其他能源:公司在仓库安装了全电子汽车衡,用于计量固态能源。

具体公司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完好率见表16。

(2)企业能源统计管理

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编制企业能源计划的主要依据,又是进行能源利用分析、监督和控制能源消费的基础。只有对各部门能源消费进行统计,建立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掌握能源的来龙去脉,才能发现问题,找出能源消耗升降的原因,从而提出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只有通过能源消费的统计分析,才能制定出先进的和合理的能耗定额。

电力:在蒸汽消费统计方面,公司实行了能源消耗每日报表制度,专人负责对水表每日定时抄录。

蒸汽:公司蒸汽是从工业园区内的热电厂久丰电厂购入,定期结算蒸汽购入量。在蒸汽消费统计方面,公司实行了能源消耗每日报表制度,专人负责对蒸汽表每日定时抄录。

自来水:公司自来水主要用于生活用水,河水主要取自岚山水库。对于自来水使用,公司也是实行每日报表制度。

公司在能源统计方面做得比较到位,每日派专人负责抄表、登记、统计,以便企业对较大的能源疏漏有及时的反应。但是,公司虽然对能源消费进行了统计,但没有进行详细的能源定额考核,也没有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针对上述能源统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公司加强对能源使用的统计分析管理工作,特别是对能源成本高的蒸汽和电力,同时逐步探索建立公司合理的能源考核项目、定额指标。

强化能源统计具体途径:根据能源在企业内部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按照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设置对各车间主、辅生产系统的各种能源消耗建立分类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应妥善保存,报表的内容应细化到主要生产、辅助生产、照明、运输、生活及其他,以利于细化对工序及产品的能耗考核。

3.单位产品能耗计算方法实施性分析

该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能源是电和蒸汽,做到三级计量难度不大,而且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做到了三级计量,只要稍加努力完全可以实现能源消耗的三级计量。目前对于散纤维印染的能耗限额还无相关标准,对于织布印染在进行标准核对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标准产品产量的折算问题。由于针织品种类众多,中国纺织行业标准《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标准及基本定额》中涉及的标准品的限额就有22个之多;而标准中用于折算标准品的大类系数有5个,为重量修正系数、阔幅修正系数、工艺修正系数、不同条件修正系数、气象温度修正系数等;而重量修正系数又分了15个档次区间,等等。因此,即使是在各生产环节的能源使用计量、产品数量计量均十分完善,符合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对于产品变化较多的印染企业完成标准品的折算也有难度。当前标准很难实施,基本不可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单位产品能耗数据。

六、对宁波重点用能企业进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考核的建议

通过对基础化学原料制造、造纸和棉化纤纺织印染三个重点用能行业的20家市级重点用能企业在单位产品能耗计量和计算方面的调研,主要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三类重点用能企业在电、水及其他能源消耗的三级计量的器具配备与国家标准GB/T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的配备要求有较大差距。

(2)部分企业已经做到对重点用能设备的计量,但在企业实际的能源消耗统计过程中,主要以财务决算为目的,进行全厂能源消耗计量,按月为单位对购入的能源量和库存量进行统计记录,没有进行以生产工序为单位的耗能记录。

(3)由于计量的不完善和独立能源管理的缺失,企业在进行单位产品能耗统计分析计算时,基本没有参照也无法实施国家和浙江省出台的关于单位产品能耗按工序、按生产区域进行相关计算方法;在实际的单位产品能耗计算过程中,能源消费区分基本是按生产单位或工序进行经验性“分摊”。

(4)在产品产量的统计方面,各单位也是以财务决算为目的,按月份进行统计汇总,没有建立基于产品类型产量的独立统计。

(5)部分依据标准要求部分产品需要进行标准品折算,或部分产品消耗的能源需要按产品等级进行能源消耗量的折算,但企业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岗位负责不同产品产量的计量、标准品或能源消耗的折算。

(6)部分标准如《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标准及基本定额》等在建立时为了能够涵盖整个行业,建立了较为复杂的能耗和产品的计算流程,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情况是由于企业在能源消费管理和产品产量管理体系上远不能达到标准所要求的程度,即使在计量体系上已完善,也需要企业投入力量,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後,负责该方面工作。

针对以上三类高耗能企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各自企业生产工艺、产品及能源消耗特点,提出以下关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确定的相关建议。

(一)对于类似烧碱和造纸行业

其生产工艺相对稳定,产品类型和能源消耗种类相对固定,在进行单位产品能耗考核指标选择时参考国家和浙江省的有关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和计算方法,并严格执行,以便同国内同类行业的先进水平进行跟踪和对比。但目前该类企业尚不能全面做到限额标准规定的计算流程和方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按国家计量标准和国家、浙江省的限额标准计算方法要求,加快推进企业三级计量的器具配置。怎样才是节能,节能的方法是否科学,节能应采用什么标准,节能的效果如何评估,节能的指标如何考核,这些都必须依靠计量来实现。企业的能源计量贯穿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生产工艺与用能流程、主要用能设备的运行效率、企业用能平衡、单位产品能耗及环境的排放情况监测等,都要依靠科学的能源管理方法和能源计量检测手段。

(2)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健全机构,明确人员,落实责任,建立相应的独立于企业财务的能源统计制度。企业要专门设立能源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监督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制订能源计量管理工作计划,配备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角色和定位;将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考核。

(3)加强计量数据管理,从计量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入手,将能源计量指标纳入成本核算。紧紧围绕国家和浙江省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和计算方法,加强能源统计和能源计量台账的管理,提高报表质量,使报表数据准确及时,台账清楚整洁。器具配备、能源结构、消耗总量、产品单耗、历史消耗均能在台账上得到充分的反映。各种原始记录、凭证真实可靠,为考核、分析和查询提供依据。

(4)在计量器具、计量管理体系和计量数据管理尚不能达到国家计量标准和国家、省限额标准要求之前,由于单位产品能耗数据的构成、产品产量统计和计算过程存在很多的因素,对于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的考核,应同时引入其他参考指标。建议同时参考企业近几年的综合能耗情况,涉及生产环节的主要能源种类的消耗量的变化,产品种类与产量、企业的生产能力的变化等参数,必要时让企业提供最原始的记录和相关资料。

(二)对于类似棉化纤纺织印染行业的企业

由于其加工产品类型复杂,生产工艺变化较大,考虑到国家和浙江省有关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并不能涵盖所有产品,加之计算方法繁琐,建议改变当前的单位产品能耗考核指标形式,改为以产品重量吨等易计量的单位进行单位产品能耗考核。

以印染行业为例,在《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HJT 185—2006)》标准中资源能源利用指标部分,采取以重量吨为单位的产品能耗和以百米为单位的产品能耗两种指标并行的方式进行能耗对标。

由于不同产品其门幅、克重、编织形式多样,在采用以重量吨为单位进行产品能耗考核时,在计算方法确定时,仍应考虑不同针织面料特性,并建立相应的能源折算系数。具体计算方案应组织宁波市内纺织印染行业专家、能源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研究论证。

在新的考核指标确定之前,且目前该类企业尚不能做到当前限额标准规定的计算流程和方法情况下,在进行具体考核时,参照第1部分(1)~(4)的建议。

主笔人:胡长兴

主笔人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宁波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机制研究

宁波中小企业集群大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自然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围绕着某一类商品,通过供求信息收集、产品设计、生产、运输和销售等一系列经济活动而集聚起来。这种集聚提供了一种交互作用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形成创新链,使客户、厂商、政府、研发机构和各种中介机构之间,在基于利益的互补性和资源的共享性的基础上形成广泛的网络关系,从而实现集群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宁波众多中小企业集群已经从简单模仿的块状经济发展成集群创新网络,直接构成了其他区域所无法模仿或复制的产业竞争力,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亮点。

当前,由于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以及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制约,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影响,宁波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完善集群网络治理机制入手,加快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和转型发展成为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和促进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化危为机的根本途径。

一、宁波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指以集群形式存在的中小企业、组织,如供应商、客户、其他相关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等,形成的以创新为导向、以横向非正式联络为主的开放的稳定结网关系。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集聚是中小企业的本能决定的,大量中小企业集聚吸引关联机构的加盟,网络就在日常交易和活动中形成。

一个典型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基本节点包括中小企业、供应商、客户、其他相关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资本市场以及中介机构,而中小企业是网络的主体节点。网络基本联结既包括各类行为主体的人脉关系,又体现在以资产、信息、人才、技术的流动等具体形式之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包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围绕企业形成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的总体结构。正式的联结主要是指每一个中小企业在其设计、开发、生产、市场营销等价值创造的活动中,选择性地与其他企业或行为主体所结成的长期稳固关系(主要是指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各环节之间的价值创造活动),如两个以上的中小企业通过合资、加工分包、战略联盟等结成的市场交易网络、供应商网络、分包商网络以及产学研合作。非正式的联结主要包括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建立的生产工人、科技人员、技术中介人、企业家、政府官员等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

(一)宁波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概况

1.发展规模

截至2008年底,宁波共形成块状经济近150个,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的近90个,经济规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0%以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公布的“2008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名单中,宁波市共有五大产业集群榜上有名,集群影响辐射全国乃至全球。例如,馀姚的电动工具,抢占了全国30%的市场;馀姚市梁弄镇的灯具,销售占国内市场的40%;馀姚市陆埠镇的软管,年产量17万多千米,可绕地球4圈;象山的针织,是“海耐斯”、“骠马”、“耐克”、“华伦天奴”等30馀种国际知名品牌的定点加工基地;北仑的书写工具,产能占全球的4%以上;大榭的钢套,为全国一半摩托车提供配件;慈溪的小家电,整机制造企业最多时高达2000馀家、配套企业逾万家,拥有全国最大的饮水机、电熨斗、电吹风、双缸洗衣机、电源插座生产基地,成为与山东青岛、广东顺德齐名的家电重镇;而在鄞州区,共拥有300馀家服装制造企业,4000多家服装加工、销售企业,年生产服装近7亿件。

2.地域分布

(1)存在地区产业的核心区域。每一个产业集群都存在一个核心地域,一般它是产业集群的发源地,经过创业者流动、企业裂变等过程逐渐向外围扩展。例如,馀姚市是室外灯具的集中产区,其中梁弄镇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该镇80%以上企业在雅贤、湖东、高南、集镇一线公路的两旁,相对比较集中,公路两旁错落有致地竖立着各家灯具企业的灯具样品,客商一进入梁弄镇就犹如进入了灯具的世界。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灯具产业,梁弄镇相继开发了湖东民营工业区、雅贤工业点、高南工业点,目前已有近50家灯具企业相继在工业区落户,占地面积33馀公顷,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带动馀姚灯具企业集群的形成。

(2)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例如,馀姚、慈溪产业区块以品牌家电、高档纺织化纤、先进装备等为主;镇海、北仑以石化、先进装备、电子电器、新材料、新光源等产业为主;鄞州区形成了先进装备、高档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同时,产业集群与特色主导产业相辅相成,每一个集群就是一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依赖于集群发展,以集群形式存在。

3.行业分布

近年来,宁波中小企业集群中高档服装、家电、机电、模具制造、有色金属、精密化工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打火机、一般纺织等产业有所萎缩,比重不断降低。从产业内部看,产业升级十分明显,产业链得到了不断拓展,产品也不断由单品种、单系列向多品种、多系列发展。宁波还先後获得“中国五金制品生产基地”、“中国家电基地”、“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水表之都”等数十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从集群的起源、核心竞争力角度出发,按照集群核心产业性质,中小企业集群可分为三种形式,即制造业集群、贸易集群和混合型企业集群。宁波市大多数集群属于制造业集群,以贸易为起源的集群主要是馀姚塑料等(见表1)。混合型企业集群是指既存在制造业又存在贸易业的集群。与浙江省其他地区相比,宁波市以贸易为起源和混合型企业集群的规模偏小,专业市场规模小,产品出口规模大,内销比例小。

4.发展阶段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阶段一般分为非正式集群阶段、有组织集群阶段和创新性集群阶段。宁波市中小企业集群大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乡镇企业、家庭工业为创业形式,以制度创新为先发优势,带动区域贸易的发展。这些集群大多与区域专业市场(如馀姚中国塑料城)或其他市场共生。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集群中企业规模小,企业间信任水平较低,缺乏创新方面的合作,处于创新网络发育的初期,如慈溪打火机集群等;另外,一些比较成熟的中小企业集群已经培育出了一些大型企业,出现了龙头企业,企业间以及企业和科研院所间开展了比较密切的合作,集群创新成果丰富,进入创新网络发展比较成熟的阶段,如慈溪小家电集群。宁波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具体发展阶段划分如表2所示。

(二)宁波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现状

宁波现有的众多中小企业集群已不是大量中小企业的简单堆积,而是由大量相关企业、机构有机集聚的创新系统,是一种集群创新网络。大多数集群内部节点种类齐全,同时各节点间地域亲近,存在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联系,并共享群内各种网络资源。这些集群创新网络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

1.以加工增值链为基础,网络化生产体系不断健全

宁波众多中小企业集群在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一定地域中的简单集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之後,为企业提供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加工服务、流通服务、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等配套企业和中介机构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终端企业+配套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的网络化生产体系。

宁波众多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地域上亲近,存在经常的业务往来,彼此之间形成了分工和协作的关系,企业生产大多通过外包的形式,把非核心业务发包给周围的企业。在一个产业集群里,各种类型的企业非常齐全。其中,销售商是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中小加工企业是周边企业,中介服务和供应商等是外围机构,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依据加工链为线索把众多企业串联在一起。当销售商接到供销合同以後,从中小加工企业采购零部件,由装配企业安排生产。整个产品生产在不同企业进行,形成一种外部的流水线(外部加工网络),零部件从一个企业向下游企业流动过程中实现增值,增值链贯穿于参与产品生产的所有企业。一批销售业务完成以後,价值增值链暂时消失,但是,因此而形成的网络仍然存在,等下一批销售合同到来的时候,新的加工增值链又重新形成。每次增值的形成都促进了企业形成新的网络链接,而每次增值链的消失都给参与企业留下了网络联结,周而复始,企业之间的网络不断形成和发展。

例如,宁海文具企业集群探索出了“大企业接单、小企业加工”等协作模式,走“产业联合、集群发展”之路。当地以宁海最大的文具企业、年产值15亿元的得力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得力集团集中精力研发自动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核心产品,从而优化产品结构,更好地做大、做强企业,而小的文具企业生产半成品、辅料、外包装等一些简单产品,目前与得力集团合作的宁海供应商已经达到70家。

2.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企业与外界联系不断加强

第一,宁波众多中小企业集群的产品大多是销往集群以外的地方,顾客群体在集群地域以外。集群与外部市场形成了较强的联结。宁波的中小企业集群大都有相应的产品集散市场。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宁波市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44个,其中馀姚中国塑料城、象山中国水产城、宁波中国液体化工产品交易市场等是联结外部顾客的重要通道。全国首家专业塑料网上交易市场——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2008年在积极拓展外地市场的同时,连推“中塑仓单”和“中塑现货”等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实现全程在线销售、在线采购、在线洽谈、在线物流、在线支付。目前,每天在商城挂牌销售的塑料达万吨,货值1.5亿元左右。第二,集群的原料供应与外部有很强的联结。宁波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原材料是从外地运来的,如馀姚灯具行业需要的铝锭等。第三,集群与国内外关联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大厂商有一定的联结。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各县区政府对集群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增加,所以很多县区政府相继通过举办科技成果洽谈会、信息博览会等形式,帮助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联结。

3.以产业链为纽带,跨区域、跨行业融合不断深化

宁波的产业集群最早起源于“一乡一品”的块状经济。这些地区中小企业在距离与空间上相对集中,业主和职工的生活空间基本上在一个地域内,产业和生活共同构成集群内部联系的纽带。因此,地域集群内的各种角色,无时不在以各种方式交流技术、特长和市场等信息。宁波还有部分中小企业集群内存在大量家庭工业,生活和工作完全联结在一起,业主和雇工往往就生活在一起。此外,集群内部众多中小企业除了业务上有分工联系外,还会因为共同生活在相同或相近的地域,日常交往非常密切,易于建立一种纯朴的信赖关系。这种信赖关系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群内企业的交易成本,加速了群内知识的流动学习及各种市场信息的传播,有利于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如象山爵溪针织业集群,众多针织企业及企业经营者、员工基本上都聚集在一条街附近,各企业间及企业员工间正式、非正式的交流活动非常频繁,许多订单由某一家企业接下,往往由其附近许多企业共同完成生产任务。这种不同公司员工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工作之馀的聊天等沟通形式,使得不同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碰撞而产生创新。

目前,宁波部分块状经济通过裂变、集聚、延伸、派生等形式,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至少有50%的块状经济基本完成了从“一乡一品”到县域范围内融合重组的转变,其中约20%突破了县域框架,形成了跨区域的块状经济,如宁波家电(馀姚、鄞州、慈溪)、宁波服装(鄞州、慈溪、奉化、象山)等。

4.以集群优势为支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宁波众多中小企业集群是在特定空间区位,众多中小企业基于利益互补的有机集中,而不是简单扎堆,各种功能比较齐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整个集群整体看,集群恰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大型加工企业,有零部件加工车间、装配车间、技术服务部门、原料供应部门、仓库、後勤服务、资金供应等,不同之处在于集群是把这些职能分散在各个企业,通过信用和市场机制把它们联结在一起,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功能集群网络都是不完善的。目前,馀姚的品牌家电基地、宁海的精品文具的本地配套化率分别达到了80.9%和80.5%。这些功能比较齐全的创新网络促进了群内技术创新的追赶效应。由于单个中小企业的技术能力、融资能力十分有限,无法单独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而借助外部的力量,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可以降低风险。集群中的顾客群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在产业集聚的地方工作,创业者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再加上产业集聚区域的进入障碍低于其他地区,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投入品以及员工都能在区域内解决,因而开办新的企业要比在其他地区容易得多。企业所需要的客户、市场信息,创业者可能在新企业成立之前就已经拥有了。

以馀姚为例,围绕塑料、家用电器、五金工具和金属材料等产业,馀姚先後建立了中国家电检测中心馀姚分中心、宁波塑料模具创新服务中心和宁波塑料研究院等七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宁波市及周边地区的50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此同时,舜宇集团、大丰实业等56家企业先後在国内外设立了工程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宁波市级4家。2008年,全市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共开发新产品76只,授权专利157件,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12项、宁波市级项目5项。在2008年浙江省经信委对全省块状经济状况调查中,慈溪家电以及宁海文具、馀姚家电的专利授权量都进入了全省前十名,如表3所示。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对全省各县(市、区)的科技进步综合水平评比反馈情况来看(2004-2007年),鄞州区除2005年排名第四外,其馀年份全都排名全省第二;慈溪市2003年排第四,2005年排名第二,达历史新高,其馀年份排第三;萧山区自2003年以来一直稳居全省第一的位置,如表4所示。

二、宁波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存在的问题

宁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除了存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的处于较为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完善等共性问题外,还存在自身特有的一些问题。

(一)集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创新网络布局分散

宁波有许多中小企业集群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管制放松而成长起来的。地方政府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政策,有意识地支持和保护了农民的创新精神,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许多产业集群都是先有自发性市场出现,并达到相当规模,然後政府引导,加以规范和提高。政府政策对于集群成长和演进的影响是间接的、辅助性的,政府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集群出现後的事後调节上。全市缺乏统一的产业集群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分散,缺乏紧密协作,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影响了产业集群潜在的竞争优势发挥。部分产业处于自发状态,集群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和统一规划,区域配套功能不完备。不同产业犬牙交错,特色不明显;产业集群内部由于产品同质同构,产业链条配套不明晰,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现象普遍存在,给整个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产业集群的科学认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认识往往存有一种误区,就是把简单聚合的块状经济当做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和负外部性看得不够清楚,规划引导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和竞争规范;与产业集聚发展紧密联系的公共服务体系比较薄弱,特别是公共技术服务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後。

地方各级政府在工业园区建设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园区建设数量轻园区建设质量、重硬设施建设轻软环境建设以及轻视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近年来,单位GDP所付出的投资代价虽有小幅减少,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土地利用率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宁波市“十一五”规划3.03亿元/平方千米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工业布局虽然基本形成“三带、六区、十八园”的空间形态,但仍然比较分散,园区化率仅为41.19%。尤其个别地区工业企业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以村企合作名义,租用或购买农村集体土地开展生产经营,工业布局分散化态势有所抬头。

(二)部分政策作用不明显,服务平台作用有待加强

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计破解水、电、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制约,为集群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先後出台了《今後五年宁波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关于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规划,使得集群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同时也应看到,集群创新网络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仅表现在群内某一具体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在于网络促成创新机制的形成及其功能的发挥,这对于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及集群竞争力也至关重要。然而宁波市目前支持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政策在集群创新网络治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鼓励创新的政策中直接指向具体企业的多,指向创新网络的少;指向直接补贴的多,促进创新机制的少;指向硬件建设的多,软环境建设的少。

根据对北仑区92家企业的调查,在影响企业创新的各要素中,58家企业认为“技术开发费记入成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程度高,占样本总体的63.0%;“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和“技术开发费加大抵扣所得税”这两项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也较大,分别得到59.8%(55家)和58.7%(54家)企业家的认同。而其中“政府采购”等政策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不大。这几项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程度不高原因的进一步调查结果,参表5。可见,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政策尚未推广及行之有效地执行。广大企业对政策的认知度不高,不了解政策的内容、目的和作用,致使其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宁波市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建设时间不长,平台目前更多的是提供信息查询、信息发布、资料检索等浅层次的服务,少数平台尚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平台的对外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宁波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形式主要以项目为主。尽管项目形式具有针对性强等优点,但项目难以兼顾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而通过政府稳定地实施有效监管的公共资助,可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保证其满足政府、公众、企业对某项科研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任务内容应是对提供科技信息、促进技术转移为目标的科技中介建设,为本地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撑是其主要任务。而在区域创新布局中,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则是重要的政策目标。因此,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与区域创新布局紧密结合。而目前,宁波市的平台建设与创新布局的衔接程度有待加强,平台的覆盖面还比较窄。

(三)集群内缺乏龙头企业,群内自发治理水平低

宁波众多中小企业集群内部普遍缺乏龙头企业,仅有的几家龙头企业也存在单体规模还不大、市场地位不够强等问题。在创新能力强的集群内部往往会有一家或几家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对集群网络创新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其与市场的紧密联系带来最新的创新需求以及其本身较高的研发创新投入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方面,更重要的体现在可以通过其在集群内的影响为创新创造良好的非制度环境。主要体现在当集群内部其他企业有侵犯他人产权等影响集群内企业创新积极性行为发生时,可以利用其在群内的影响对这些企业加以惩罚。

以慈溪为例,全市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20亿元左右,且数量也不多,50亿和上百亿的企业至今仍空白。北仑虽然有宁波钢铁、吉利汽车、亚洲纸业、海天塑机等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业内领头企业,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牌,没有一家具有全国或全球影响力。比如,汽车行业是最富集群效应的行业之一,但吉利汽车的品牌、规模在同行业均不占优,汽车产量不到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的1/2,且基地分散在几个市区,对区内产业的带动力有限,做大汽车产业有待时日;装备工业涉及门类多,产业关联大,北仑区在塑机行业和模具行业具有很好的基础,但缺少强有力的龙头企业,整个行业优势也不是十分明显;石化行业是北仑区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但由于上游项目不能获批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受到限制。

反观其他地区的企业集群,摩托罗拉、康师傅、宝洁、海尔等著名企业的存在,不仅托举了天津、广州、青岛的城市品牌,而且成就了这些开发区的经济地位。最典型的是空中客车入驻天津滨海新区後,虽该项目尚处于建设阶段,但闻风而至的配套企业已登记1000多家;青岛大炼油项目刚刚奠基,就有一大批国家级或知名大企业落户西海岸,包括日本、韩国和欧美的几十家化工企业,这些项目投资动辄上亿元,多则达几亿美元,将对集群网络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产学研合作关系松散,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功能不突出

企业是宁波市的创新主体。2009年,宁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82.5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中的90%来自于企业,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90%也出自于企业。2009年宁波专利申请量达22686件,授权量15824件,首次突破万件大关,比上年分别增长40.3%和60.1%。在此前4年间,宁波专利授权量保持了年均35%的增速,授权专利总量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3位,增幅则居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

根据调查,目前宁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节点中供应商和客户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较大,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根据北仑区统计局对开展创新活动的92家企业的领导人就企业创新的信息来源、影响要素和相关政策的影响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开展的调查,企业创新活动的信息最主要来源于“客户与消费者的信息”,其重要性的认同度为63.0%,市场需求一直是企业的风向标,也是企业进行创新的动力和目标。同时,“商品交易展览会”和“本行业其他企业信息”也是企业创新信息的主要来源,其重要性的认同度分别为35.9%、30.4%,而认为行业协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对创新没有影响的高达33.7%、43.5%和33.7%(详见表6)。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信息来源应该是非常广泛的,但宁波市高校和各类研发机构数量少,且处于培育阶段,总体研发能力亟待提高;同时在目前宁波的中小企业创新网络中,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与企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创新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企业关系链凝固,产业链带动能力弱

宁波中小企业创新网络是以地域为特徵展开的,网络的地域分割性较明显,而且受小农经济的熏染,这些企业根深蒂固地认同“五缘”、“五同”①关系。这样虽然在区域创新网络发展初期可以节约许多的人力成本、交易成本,但外来人才难以进入到企业的关键岗位,很难融入当地社会关系网,因而,创新网络结构的改进、功能提升比较困难。同时,基于这种“五缘”、“五同”关系,在产业创新网络形成了亚网状结构,这种亚网状结构以几个企业为主,企业之间联系紧密,创新扩散很快,但亚网状结构之间的联系、交互作用较弱。这些关系链具有很强的凝固性,不容易被打破,同时关系的扩展能力有限,很容易形成一个封闭的结网,阻碍外部新生力量的加盟,对创新产生抵制。

①“五同”,即同学、同乡、同事、同好、同邻。“五缘”即亲缘、地缘、业缘、神缘、物缘。

宁波以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不少企业配套能力差,且产品多数属于初级加工产品,处于价值链的末端,因而产业链的带动能力不足,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以北仑区为例,由于它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较高,应是高新技术人才最为集中的产业,但这一特点在北仑区并不明显。北仑区高新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制造、模具制造、电线电缆制造和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四个行业,其他行业的高新技术人员匮乏,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该区绝大部分高新技术行业缺少自已的研发团队,只是纯粹的生产型企业。即使有科技活动也主要以消化吸收为主,具体反映为自主知识产权较少。除部分产品有自主知识产权外,绝大多数产品是组装型产品或转让技术产品。

(六)高端应用技术创新成果少,产业升级能力不足

宁波市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上,尽管有的中小企业集群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但是技术水平,特别是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大多是通过模仿引进的。2009年,宁波市授权发明专利占全部授权专利的比例仅为5%,远低于全国15.1%。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偏少、质量偏低。高端应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影响宁波市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高端应用技术,主要是指那些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技术,也是拉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并对中低端市场具有强烈的产业链拉动作用。如果集群内企业不能快速提升在关键应用领域高端应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必将拉大与国外企业的差距,而长期处于价值链的末端,集群竞争力难以得到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缺失导致部分中小企业集群内“搭便车”、“挖墙脚”、“简单跟风模仿”等外部不经济行为时有发生,从而抑制了集群内微观企业的创新动力,诱发了企业技术能力的低端化、同质化倾向和低成本竞争策略。同时,由于创新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中,集群内的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受制于人,集群企业处在依附和被支配的地位,制约了集群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宁波典型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

(一)北仑注塑机

北仑区以专用机械制造和通用机械制造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行业的集中度较高。2003年7月,被浙江省科技厅批准为注塑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紧随着国家塑料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落户,注塑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正式建立。通过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创建,进一步增强了注塑机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了特色产业的科技竞争力。2007年,专用机械制造和通用机械制造两大行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同比分别增长了56.2%和47.2%,大大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两大行业的产值比重分别由2006年的7.1%和4.7%提高到2007年的7.6%和5.6%,增加值比重分别由2006年的8.9%和5.8%提高到2007年的10.3%和7.5%。其中注塑机产业是区域内培育时间最长、发展势头最好、技术含量最高的传统优势产业,同时也是产业集聚最显著、集群效应发挥最明显和创新态势比较良好的企业创新网络。由科技部发文(国科发高〔2009〕695号),北仑注塑机集群于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注塑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1.创新网络构成

(1)企业。截至目前,北仑区共有注塑机整机生产企业19家,注塑机关键零配件生产企业30多家。以我国内地的海天,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震雄、力劲,中国台湾地区的今机、天星、南嵘、铝台、将军;日本的住友,韩国的宇进,德国的德马格等企业和国家级塑料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主体形成了整个注塑机企业集群。从指标数据来看,尽管集群产值总量规模不大,发展速度保持稳步增长,但其在经济效益中的增加值和利税总额排在前列,充分说明这一产业由于拥有自主技术所带来的高附加值以及集群效应。从就业人数上看,该产业由于集群性效应带动区域内的整体就业水平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应该说,该产业在产出的要素分析中是将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结合的最好、配比最有效的产业。

(2)产业链。注塑机按工艺和特性可分为六大类部件,即钣金类零件、铸件类零件、轴类零件、螺杆料筒、液压系统、电气驱动和控制系统。这六大部件在宁波及周边地区都有生产,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关联企业。据初步估计,配套的关联企业达千家左右,塑机生产所需的零部件配套率达到90%以上。在如此完善的产业链环境下,塑机厂家足不出厂就可采购到整机生产所需90%以上的零部件。可见,宁波塑机工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协作配套系统,企业集群在原材料、辅助材料供应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3)政府政策支持。近年来,北仑依托港口优势、区位优势,在发展临港大工业的同时,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海天塑机、贝发制笔、敏孚汽配等为龙头的精密机械、汽配、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为推动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不断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该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北仑区(开发区)产业发展政策》、《北仑区(开发区)博士後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通过增加奖励、资金扶持等措施,积极为区域内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1999年,北仑区启动“科技强区”一号工程以来,至2007年累计投入资金2.21亿元,带动企业研发和重新投入20多亿元,使企业间形成了你追我赶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热潮。

(4)科研院所。1000万元以上销售额的规模企业均建立了工程技术中心。此外,政府方面还“牵手”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所,引进和共建科研机构20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科研院所成为该区企业加速发展的新引擎。北仑现在已经建立了压铸模研究中心、工业造型设计中心及热处理中心等模具研究机构。截至2009年底,北仑区注塑机及相关产业共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行业检测中心1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2.创新绩效

北仑区至今已经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800多个,授权国内、国际专利790多项。该区企业2009年生产注塑机整机2.3万台,注塑机及其相关产业实现产值60.21亿元,销售收入59.75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注塑机企业1家,超亿元的企业10家。北仑区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注塑机生产制造基地。

3.创新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1)研发融资渠道仍比较单一。创新费用来源比较单一,研究开发费用占科技经费比例较大,以自主研发为主。2007年,北仑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费用中,科技经费筹集总额4亿元,有90%来源于企业资金,7.5%来源于金融机构贷款,2.5%来源于政府资金,没有吸收来源于风险投资、国外资金等其他渠道的投资。这些都反映了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经费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而在国外,作为高投入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金融机构和风险资金最热衷于投资的产业。

(2)科研院所数量相对还较少。截至2007年底,北仑区全区科技活动企业科技机构数为67个,高新技术科技活动企业仅有科技机构16个。16个科技机构共分布在9个行业。可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机构数量少,而且行业分布相对分散,除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制造拥有3个科技机构,模具制造5个,电线电缆制造2个外,其他6个行业均仅有1个科技机构。与其他先进开发区相比,北仑区在科技机构数量上已远远落後。与之相比,昆山开发区截至目前拥有各类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和设计中心183家。广州开发区共有国家、省、市等各类研发机构151家,形成了研发机构的集聚。天津开发区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已超过350家。

(3)产学研联系不够紧密。2007年,有科技活动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支出3.5亿元,同比增长21%,占企业利润的21.7%。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3.9亿元,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0.1亿元,其中对研究院所及高等学校的支出608万元,比2006年的487万元略有增长,技术改造经费支出0.3亿元,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为零,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为零,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为零。可见,高新技术企业更加注重自主研发,并侧重新产品的研发,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外单位、研究院所及高等学校开展科技合作少,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相关机制没有很好地运转。

(二)慈溪小家电

慈溪已拥有3万多家工业企业、36个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群和10多个国内最大的制造中心,形成3000多种产品、年产值1600亿元的工业经济规模。目前已形成年产值超50亿元相对优势的产业集群有:家电产业集群、轴承产业集群、化纤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和汽配产业集群。慈溪家电产业集群是慈溪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1.创新网络构成

(1)企业。慈溪家电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大批供销员走南闯北,从大城市、大企业承揽家电零配件加工业务,催生了当地的家电制造业。20世纪90年代中後期,慈溪市政府为重振家电业,提出了“家电生产基地——南顺德、北青岛、中慈溪”的目标,对民营企业寄予厚望,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慈溪家电业得到迅猛发展。众多生产企业奉行“品牌化”、“平民化”、“世界工厂”理念,先後崛起了方太、惠康、奇迪、华裕、沁园、先锋等一批知名品牌。慈溪小家电主要分布在附海、周巷、观海卫、新浦等地,在1100多平方千米的区域内拥有2000多家家电整机企业。慈溪现年产各类家电整机6000万台,是全国最大的饮水机、取暖器、电熨斗、电吹风、双缸洗衣机、电源插座生产基地。仅“华裕”、“卓力”、“凯波”三家企业,每年就可为国外著名品牌企业贴牌生产电熨斗1500万台,使慈溪成为亚洲最大的电熨斗生产基地。

(2)供应链。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和产业沉淀,慈溪已拥有了若干较完善的纵向一体化产业发展链,产业发展基础不断稳固。2000多家家电整机企业有1万多家配套企业,是目前国内家电配套能力最强的区域。慈溪的家电整机企业除了空调压缩机依赖外地,其他上千个零部件,小到螺丝螺帽,大到整机外壳,都可以足不出市,甚至不出镇、不出村就地找到供应商,从而形成了一个个松散型的家电生产集团。由于慈溪家电产品配置半径大大缩小,物流成本起码比过去减少一半以上,这也是慈溪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价位较低、富有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慈溪也成了国内重要的家电产品OEM贴牌基地和生产基地。一大批家电企业纷纷来此采购配件、贴牌生产。海尔、长虹、海信、小天鹅等家电企业,甚至一些国际家电巨头也都在慈溪设立了小家电领域的合作配套企业。

(3)中介和科研院所。投资9.3亿、占地10平方千米的中国慈溪家电科技城目前已经全面启动,它将引导慈溪2000多家家电整机企业从分散走向联合,加速形成家电产业的集聚效应和群体优势。而中国家电研究院在本部以外设立的首家分支机构——华东分院也已在慈溪正式挂牌。目前,该区共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低压电器工程中心宁波分中心1家,宁波市照明器具工程技术中心、宁波市微小型轴承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技术中心4家,慈溪市电热元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宁波市级技术中心3家,等等。

2.创新绩效

科技创新实力明显加强。2009年慈溪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市共获得授权专利3274件,比上年同期增长30.9%,其中发明专利133件,比上年同期增长49.4%。12家企业参与2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或修订工作。2009年,方太、沁园、大成等3家企业被列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1家,组织申报国家级项目47项、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项,宁波市重大科技项目“核电站核级石墨密封垫片”攻关成功,新上产学研合作项目32项。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顺利开展,2009年新增省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宁波市级专利示范企业18家。目前,全市已有各级专利示范企业64家,其中省级19家、宁波市级23家。

3.发展特色——企业重视外部联系

群内中小企业均十分重视与外部的联系和群外信息的获取。慈溪家电中小企业近年来都十分重视参加各类展会。1999年2月,在市贸促会和当地外经贸局的发动、努力下,慈溪的先锋、卓力、凯波、金帅4家集团公司参加了科隆家电及厨房用品展。自此以後,慈溪中小企业参加和组织的各类展会不断增多。参加国际展会使得中小企业大开眼界,这些企业回来後十分重视新款式的设计,自已成立研发中心,向国际著名的设计公司买设计,以此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档次。展览会上不多的订单,大大增强了企业把产品打出去的信心。通过不断参展,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不断提高产品档次,慈溪小家电出口额不断扩大。

4.创新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1)核心企业规模仍较小。同为国家家电生产基地的顺德,2008年家电总量在千亿以上,拥有美的、科龙、容声、格兰仕、华帝等著名品牌,其还是全国最大的空调和小家电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电风扇、电饭煲、微波炉、消毒器核心供应基地;青岛,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等著名品牌;而慈溪作为与顺德、青岛并立的国内三大家电制造基地之一,2008年家电总量为300多个亿,不及海尔、美的一个零头,而且至今没有一个“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龙头企业单体规模还不大,市场地位不够强。慈溪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也只有20亿元左右,且数量也不多,50亿和上百亿的企业至今仍空白,缺乏能够支撑全局的龙头企业来整合和引领,也缺少专业市场、特色市场的支撑和带动。

(2)集群内企业产品同构,无序竞争严重。部分产业处于自发状态,集群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和统一规划,区域配套功能不完备,处于无序状态,不同产业犬牙交错,特色不明显;部分行业协会也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产业集群内部由于产品同质同构,产业链条配套不明晰,导致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给整个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3)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少,创新主动性差。2007年,慈溪市科研经费投入9.62亿元,列全省第十三位,与杭州市萧山区、绍兴县相比,相差甚远,分别少25.92亿元和11.40亿元。从政府层面来看,本级财政科技拨款18055万元,列全省第二位,比第一的鄞州区少6497万元,比萧山区、绍兴县分别高出3683万元、9189万元,财政科普经费投入143万元,列全省第五,仅低于鄞州区7万元,高于萧山区、绍兴县。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科研经费投入较小,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支出8.27亿元,列全省第十二位,远远低于萧山区、鄞州区、绍兴县,分别少21.21亿元、4.37亿元、11.16亿元。

(三)馀姚五金

浙江馀姚地处长三角南翼,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2007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标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分别位居全国第18位和第9位。而作为馀姚市支桩产业之一的五金制品产业,则不断呈现出种类齐全、百花齐放的特点。

1.创新网络构成

(1)馀姚市的五金制品品种达到上千种,其中厨卫产品、工量具、电动工具、不锈钢管带和不锈钢制品、水暖器材、电动剃须刀、标准件及汽摩五金件、铝制品、五金模具等九大类制品都已颇具规模。尤其是厨卫产品、工量具、电动工具、水暖器材等四大类产品不仅在国内占有一定份额,而且美誉不断。2001年获得“中国五金制品生产基地”授牌以来,馀姚五金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至2007年,馀姚的五金制品相关企业超过500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337亿元,是2001年的5倍。近年来,当地还形成了不少行业龙头企业,为馀姚的产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到2007年底,馀姚五金制品产业中厨卫及水暖器材、电动工具、不锈钢管带及制品、五金件等4个产业集群的产值规模超50亿元,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达51家,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98家,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42家。

(2)产业链。产业链完整是馀姚五金企业集群的一大特色。自2001年“中国五金制品生产基地”授牌以来,馀姚市的五金制品行业产品门类更加齐全,上下游产业链更加完善,产品品种繁多,形成了如帅康、长城精工、蓝达等众多在全国行业范围内都属领头羊的品牌企业,产品档次覆盖高、中、低三档,可以满足全国乃至全球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随着地方产业的不断完善提高,馀姚五金制品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不断优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五金产业不断沿着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零配件到整机、从低端到高端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多元化优势产业链和规模化群体结构。如工量具行业中长城精工、蓝达实业等龙头企业每年都要从韩国、日本等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技改,同时还与国内各专业科研院校长期搞新产品研发,不断更新产品层次,从而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馀姚现有电动工具及配件企业300馀家、关联企业700馀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家,主要产品有电钻、电刨、电锯、电锤、电磨、切割机、园林工具、木工工具等八大系列800馀个品种,产量超过2000万台,产品85%以上出口,销售约占全国同行的六分之一,配件产量约占全国配套件的50%左右,是全国电动工具零部件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2007年,馀姚电动工具及配件产值60亿元,有亿元以上行业龙头企业6家。

(3)科研院所。早在2005年,馀姚专门应对ROHS指令的国家级电器检测实验室就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现场评审,成为浙江省首家国家级的民营ROHS指令检测机构,使得2006年馀姚家电产品顺利突破了欧盟ROHS指令贸易壁垒。围绕塑料、家用电器、五金工具和金属材料等产业,先後建立了中国家电检测中心馀姚分中心、宁波塑料模具创新服务中心和宁波塑料研究院等七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宁波市及周边地区的50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06年的经营收入达700多万元。与此同时,舜宇集团、大丰实业等56家企业先後在国内外设立了工程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宁波市级4家。为吸引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获取更多的创新信息,不少企业还走出馀姚,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和国外设立研发中心或委托第三方设计。2007年,全市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共开发新产品76只,授权专利157件,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12项、宁波市级项目5项。

(4)政府支持创新政策。馀姚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资金约占财政收入的4.5%,并相继制订实施了《商标品牌工程实施规划》、《名牌产品培育规划》和《专利工作规划》,加大对品牌、认证、专利工作的政策激励力度,切实强化品牌建设,培育发展品牌经济。如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的企业奖励100万元;对新获得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名牌”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新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名牌)和宁波市知名商标(名牌)的企业,分别奖励10万元和5万元,大大提高了企业创名牌的积极性。同时,该市对引进的具有副高、正高职称和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给予一次性13万~20万元的住房补助和创业风险补贴。设立2000万元的科技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对于解决科技创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发挥了很大作用。

2.创新绩效

近5年,全市电动工具行业投入技改资金3亿多元,研制出电钻、冲钻、电刨、切割机、园林工具等一系列新产品;有18家企业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50多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有1种产品和4件商标分别被评为宁波市名牌产品和宁波市知名商标。同时,馀姚电动工具工程技术中心被德国莱茵公司确认为华东地区检测点。以“车王”、“兰山”、“亚特”、“阳明”、“五元”为代表的一批品牌电动工具纷纷走出国门,2008年,全市电动工具行业累计生产整机1000多万台,其中出口占85%以上。

浙江舜宇集团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克多项关键技术,自主开发的手机镜头模组占领了国内外主流市场,目前已与佳能、柯达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馀姚市振东光电有限公司8年来投入2000多万元开发光纤温度传感系统,2008年销售额已达3522万元,新产品的利润率10倍于过去的零配件加工。

(四)鄞州汽车电子及零部件

1.创新网络构成

(1)企业。作为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鄞州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呈现出了鲜明的特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累计拥有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企业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能生产出1000多种汽配零部件,整车零部件配套率达到90%以上,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通俗地说,除了发动机外,鄞州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产品可自行组装成一辆汽车。此外,中型客车、特种车辆的整车生产技术也已成熟。随着汽配产业的崛起,一些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或来鄞州区发展,或纷纷与鄞州区汽配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汽车零部件企业日益呈现出组织集团化、技术高新化、供货系统化和经营全球化等新特点。2009年年初宁波鄞州汽车电子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成为鄞州区第三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加上国家汽车零部件检测中心也顺利落户鄞州区,这些都将有力地促进汽配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科研院所。截至2008年,鄞州区已累计拥有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分中心3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9家,区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62家。全区还有110家企业研发载体被认定为鄞州区企业研发中心,总量达到268家。其中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企业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市级18家、区级7家;拥有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家、市级2家、区级4家。预计到“十一五”末,基地将实现产值、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承担国家火炬计划10项,届时将成为全国一流的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和成果转化基地。同时,该区还加强与“二院十三校”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安排1000万元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专项资金。2008年,先後组织举办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高校教授服务团进鄞州等活动。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纷纷前来鄞州进行科技合作,一大批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先後实施。据不完全统计,鄞州区2008年实现项目签约34项,达成合作意向150多项,企业项目开发总投入达到2.125亿元,其中项目技术交易费总额4666万元。

(3)行业协会。在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的引导也是一大经验和特色。基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区政府统一组织协调于2008年1月成立了宁波鄞州汽车部件协会,对进一步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政府创新政策。鄞州区提出了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为主要目标的“双高”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以优化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双优”战略。在实施“双高”、“双优”战略过程中,鄞州区明确方向,分步进行,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创新主导战略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鄞州区委、区政府每年把《关于推进工业、科技、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1号文件,明确政策的着力点,同时配套出台了《宁波市鄞州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开发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宁波市鄞州区企业技术开发费界定暂行办法》、《关于宁波市鄞州区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实施细则,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极大地完善了科技政策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考核,实现工作实绩与全年岗位目标考核相挂钩,组织开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十佳科技创新人才”等评比,全区科技创新的氛围十分浓厚。

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大幅度增长。2007-2009年,财政科技经费分别达到6750万元、11850万元、15340万元,分别环比增长75.6%和29.4%,以此带动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快速增长。2008年,企业科技研发经费一举达到16.6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5%。

2.创新绩效

近三年来,鄞州区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逆势增长。全区共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809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02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4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8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1项、国家级星火计划19项、国家863计划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2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科技兴贸计划项目1项、国家电子商务及国家电子发展基金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制订达34个。全区共获得各类授权专利3309件,其中发明专利167件,位列宁波市首位。

2008年,全区专利申请量3806件,专利授权量150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34.2%。专利申请量首次位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专利授权量连续3年保持30%以上速度增长,实现了创新能力和创新活跃度的双跃升。其中最能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申请量344件,授权量74件,分别比上年增长66%和37%。2009年一季度,全区共获授权专利447件,比2008年同期增长21.8%;其中实用新颖专利253件,同比增长55.2%,专利质量大幅提升。

3.发展特色——注重科技投入与产学研合作

(1)政府在网络创新中地位突显。如在科技投入方面,鄞州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2008年,区财政预算科技经费达到1.185亿元,比上年预算净增75.6%。设立1600万元企业研发补助专项资金,对企业技术开发的年度补贴率也由上年的4.35%增加到6.85%。设立1000万元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鄞州区还制定了“高新技术项目研发及成果转化贷款贴息补助”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同时,该区还正确把握了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的关系,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研究确定推进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又充分发挥了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2)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鄞州区注重加强创新平台和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整合完善“网上技术市场”、“浙江科技信箱”等已建十大科技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储备资源,在新材料、计量仪表、汽车零部件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内探索新建1~2个服务性的中介机构,破解基地内企业共性难题。深化产学研战略,引进大院名校和科技人才。科技合作从为企业提供高校院所合作成果信息向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技术需求转变,积极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研发机构,共同开展技术攻关的科技合作新模式。加强重点实验室、重点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由企业单一化向公共服务转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此外,探索建立高校及科研院所常驻机制,争取全面科技合作关系的“二院十三校”普遍建有工作平台,提高科技合作效率。

(五)宁海文具

1.创新网络构成

(1)企业。宁海县是我国文具生产集中地区之一,并且是全国唯一一家获国家文具产业基地称号地区。全县有400馀家文具企业,2008年产值达50多亿元。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宁海文具业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如得力集团、彬彬文具、松鹤文具、派灵文具、爱文文具等,形成以民营小企业为主体的龙头企业带动型集群性组织结构。龙头企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得力集团年销售额达11亿元,彬彬文具年销售额达3亿多元。产业呈现良好的梯队发展态势,产值上亿元企业已发展到8家,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发展到18家,规模企业数达到92家。

宁海文具中不少主导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长尾票夹,年销售额达5亿多元,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高达85%;得力、彬彬、云峰生产的削笔器款式多达170多种,年产量2200万只,居全国首位;松鹤生产的固体胶水年产量达1.1亿支,年产修正液300吨,在国内市场名列前茅;另外,宁海县生产的文具柜、文件夹、卷笔刀、打孔机、订书机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也占有重要比重。

目前,宁海共有四家企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得力集团、彬彬文具、云峰文具、松鹤文具;三件国家免检产品:得力生产的文件夹、订书机、削笔器三个系列;五家企业的产品荣获省名牌:得力、彬彬、云峰、兴伟、天虹;荣获省著名商标的有:彬彬、兴伟;荣获省知名商号的有:得力、彬彬;荣获市名牌或市知名商标的有:松鹤、爱文、天虹、兴达、伟书。

(2)产业链。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文具业已经在宁海形成了社会化分工、自主配套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形成,带动了运输、产品设计开发、包装、咨询等一大批专门为生产性企业服务的配套企业的兴起。宁海文具企业群是典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集群,文具企业全部属于民营企业,具有决策快、产品开发快等显著特点,在海内外市场上充分显示出经营灵活的优势;文具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在市场信息、产品开发、职工技术、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均实现了共享与互动。如彬彬的削笔器、胶带座、打孔机、笔等产品由专业的生产厂家提供,为其做配套生产;得力文具的文件柜、削笔器,各种样式的胶带、笔、尺、文具盒、文件夹等产品有专门的生产车间生产或专业的生产厂为其配套。

(3)科研院所。截至2009年年末,全县共有企业工程技术中心86家,其中省级7家、市级30家、县级49家。国家专利试点企业1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6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5家。

(4)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宁海县将与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紧密合作,不断提高“中国文具产业基地”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中国文具网,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实现各种资源共享。到2014年,宁海县将建成六大中心、一个基地,即文具信息中心、检测中心、设计中心、销售中心、制造中心、科研中心等六个中心和浙江省文具商标品牌基地,共同把宁海打造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具产业基地。

2.创新绩效

创新引擎的拉动是宁海工业经济高效增长的重要原因。宁海县文具产业从原来的仿制生产、贴牌加工向自主设计、自主创意方向发展,并已形成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区域化,尤其是品牌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4件、“中国十大文具品牌”4件、中国出口名牌1件、免检产品3件、中国最畅销文具品牌1件。2008年,新获实用新型专利26件、外观设计专利94件。2009年,宁海全年专利授权数达到1168件,同比增长89.9%。双林汽车部件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动坐椅驱动器(HDM),是全球第二家能生产同类产品的公司,而其成本却不到德国同行的一半;华成阀门生产有专利技术的阀门打破了国际同行的垄断,并迫使两家国际制造业巨头上门寻求合作。据该县经济发展局统计,2009年该县规模以上企业的新产品产值率为24%,但利润贡献率却接近50%,显示出创新正成为宁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3.发展特色——嫁接创意经济

嫁接创意经济为文具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据悉,为促进文具制造升级,宁海县政府从2007年开始就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等30多所国内高校联手开设“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设计人才前来参赛。随着一大批“创意文具”进入企业的生产线,许多文具企业开始从创意、设计环节获得了更多的利润。2009年2月,宁波大达文具公司和北京卡酷动画卫视合作,开始生产有故事的“卡酷文具”。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公司研发的400馀款运用卡酷动漫元素设计生产的文具产品,在2009年宁海外贸文具北京展洽会上,大达公司一天内就签下了60多个代理商,销售势头良好。

4.创新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宁海文具企业集群市场反应速度慢。根据有关资料分析,随着开发速度的加快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文具产品的寿命越来越短,20世纪80年代为8~10年,90年代缩短到3~5年,进入21世纪则更短。宁海文具行业尽管已开发形成数百个品种,但与市场的需求变化相比,更新的速度明显滞後,有的还停留在创业阶段研制的原始产品上。最典型的要数长尾票夹,虽然长尾票夹的市场份额很大,质好价低,但它是发达国家的淘汰转移产品,在国外市场需求已经逐渐趋于萎缩。

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宁海文具产品多以塑料件、金属件为主,绝大多数为传统产品,科技含量低,对设备的先进程度要求不高。除少数几家上规模企业外,绝大多数文具企业缺乏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靠抄袭仿造为主,产业同构现象十分严重。

四、加强宁波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的对策

基于当前国际经济发展背景以及宁波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实际,宁波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目标应定位于建设集“创新、示范、辐射、带动”功能于一体的集群式科技创新体系。

今後宁波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发展思路是:开拓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资本链整合提升的国际化视野,立足本地产业发展优势,以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宁波中小企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以推动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以孕育创新网络、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布局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重要支撑,深入实施“品牌、标准、知识产权”三大战略,实现宁波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最终到集群创新网络的战略性转变,提升宁波中小企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一)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的国内外经验

1.实施简洁诱导为主而非直接干预的集群政策

虽然众多学者对于何谓集群政策有多种解释,但一般都指出了集群政策区别于传统产业政策的本质特徵。例如,“欧洲论坛”认为,集群政策是包含所有基于一个特定集群参加者之间信息分享的政策,它不仅包括为经济周期提供最理想化的框架条件,而且包括促进企业之间、知识结构之间、组织和协会之间的相互左右,以实现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以简洁诱导为主而非直接干预是集群政策的本质特徵。

例如,OECD各国的集群公共政策的共同特徵在于以研究开发为核心,他们针对创新系统中参与者的有限互动、公共知识、基础设施与市场需求的制度不对称、目标消费者的缺乏等各个方面促进和激励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发展。欧盟国家一直是实施地区创新政策的活跃分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的政策目标转向欠发达地区创新活动的热心支持者与推动者,一系列的地区创导计划,如地区技术计划(Regional Technological Plans,RTP)和地区创新战略(Re-gional Innovation Strategies,RIS)都在致力于鼓励帮助地区发展新的创新政策。

我国的上海张江,在发展产业集群的同时,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梳理阻碍产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政策瓶颈,清理和规范与收费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是上海市和浦东新区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改革之前,浦东行政审批项目共有724项,截至2003年的第三轮审改结束,上海市和浦东新区两级还有收费行政审批项目105项。涉及提高政府效率、压缩审批环节的项目都已基本精简到位,接下来必然涉及体制和部门功能的转变。建立了重心下移、集中受理、高效便捷的管理服务平台,落实了张江专项基金等财力保障机制,推出了“张江19条”和一批产业扶持政策,诸如人力资源折算注册资本比例扩大、完善已有成效的告知承诺和并联审批方式、扩大外商投资企业直接登记方式适用范围、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规范企业年检等政策都属于具有突破性的先行试点。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企业的跟踪联系,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2.高度重视小企业的创业和创新

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不仅建有功能完备的管理服务体系,而且设立了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是当今世界上扶持小企业发展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首先,建立权责统一的小企业管理机构。美联邦参、众两院设有小企业委员会。隶属联邦政府的小企业署(SBA),约有4000名工作人员,并在全美设有10个区域办公室、69个地区办公室、17个分支办公室、96个服务点。其次,美国非常重视小企业立法工作,现已施行的与小企业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有12部之多。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维护小企业权益,扶持小企业发展,规范小企业经营行为。再次,构建各类面向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在美国,为小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数量繁多,种类齐全,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包括商会、同业公会、会计师事务所、出口援助中心、妇女创业中心、信用担保中心等等。

3.形成“官产学研”多元化创新体制

加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治理,必须强调政府的作用,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创新体系,激发产学研各方合作的积极性,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纵观产学研合作较为成功的国家,无论是以独特的国家创新系统标榜的芬兰、以多样化产学研合作模式闻名的美国,还是倡导“官产学研”联合研究的韩国以及以“产学官”著称的日本,正日益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支持成果转化的多元化创新机制,政府主导产学研日益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因此,我国的产学研结合体可以再加上一个“官”字,即“官产学研”的结合。重视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尤其要强调政府的管理和引导职能,各地方政府需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需求,适时出台一系列的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规范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法规,为区域创新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努力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务实高效、开放灵活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有效引导和整合产学研等各方面的创新要素。

2007年,我国东莞市制定了包括《东莞市促进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在内的第一批科技东莞工程配套政策共12个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2008年,东莞市又出台了《东莞市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等第二批科技东莞工程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支持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政策支持体系。同时,以市财政为引导,以企业投资为主体,以风险投资、融资担保等为辅助,调动社会资金,努力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投入机制,除市财政每年10亿元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外,各镇街也加大了对产学研合作的投入,一般设立1000万~3000万元的科技发展资金;2008年9月,本土第一家创投公司——东莞市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挂牌成立。在政府引导下,一大批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投入巨资,联合高校院所进行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建立完善的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技术创新活动所具有的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信息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支持创新网络发展需要有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科技信息网络,保障科技信息的顺畅流通,使科技成果得到充分利用。韩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的建设是我国应该学习的榜样。韩国的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KISTI)是整个国家信息研究和服务行业具有官方性质的领导机构。政府不仅从法律上明确了其行业领导地位,而且在经费、人员等方面都下大力气支持它的发展。KISTI具有很雄厚的信息研究力量,每年都撰写大量分析研究报告和动向报告。这种信息的深层加工服务很受相关研究机构及企业欢迎。韩国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国借鉴,将信息服务行业的领导权相对集中起来,有利于合理调配行业内的各种资源,避免浪费,提高效率,同时情报深加工服务也可以满足企业深层次的需求。

5.创新投融资机制,解决产业集群资金瓶颈

集群的投融资服务必须满足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例如,在上海张江,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和浦东新区基金等正在多方位支持企业的发展。东莞市发展产业集群的最大特点是把创新投融资机制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主要包括四项措施:第一,发挥信用担保公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积极作用;第二,鼓励中小金融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第三,推动银企合作,积极创造条件为银企双方搭建更有效、更直接的沟通交流渠道;第四,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这四项措施从政策上一定程度地缓解了产业群内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问题,为产业集群的升级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宁波中小企业集群治理的措施

1.优化公共政策,规划集群布局

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孕育创新网络、集聚创新主体、营造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出台支持创新的公共政策体系,加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导向。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工作进行整体谋划、科学规划。

(1)以国际化视野,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资本链整合提升的高度,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点制定产业导向目录、考评办法及激励措施。按产业集群导向要求研究制定针对性、时效性较强的产业准入、产业退出等政策指南。着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打破传统产业的低端化锁定,防止後发地区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大对优势产业链拓展有特殊作用的基础性行业、装备和提供共性技术支撑的扶持力度;强化投入产出控制,分行业依据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实施不同的激励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投资行为;继续加大扶持成长性较好、拥有自主技术和核心能力的行业及企业;鼓励企业实施制度创新和股权开放,鼓励实行资本强强联合;支持扩大自营出口和加工贸易,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

(2)园区建设与跨区域整合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空间布局。首先,工业用地应当坚决从严控制,优先保证优势产业集群项目。鼓励发展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产业带动大的重点项目。其次,要在科学规划的引导下,积极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带动相关产业向大企业靠拢,不断增强园区的聚集能力。不断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率和项目承载能力,提高园区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运作水平,使之成为产业链延伸、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政府及中介组织等在产业集群跨区域整合中的作用,突破行政区划,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发展要素保障机制、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等,推进产业集群跨区域整合,优化产业集群空间布局。

(3)对优势产业集群的国际化提供政策支持。区域创新资源是有限的。集群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大范围整合资源。政府在整合跨区域创新网络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充当引导者。第一,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在企业集群投资落户;第二,鼓励中小企业参与跨国公司的分包;第三,引进跨国研发基地;第四,鼓励本地企业跨国投资、建立海外研发基地。

2.推进平台建设,培育创新环境

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干预的重点应当放在整合公共资源、促进公平竞争方面,营造一个有利于推动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创新的良好环境。建立起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以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力求满足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中的各种服务需求。

(1)规范完善、形成体系。重点扶持产业集群建立共性技术研发中心,面向整个产业,实现技术资源共享。围绕主导和支桩产业,加强科技攻关,着力推进十大重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专利数据库服务中心、塑料模具创新服务中心、家用电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推进孵化器向企业化、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2)明确职能,强化功能。服务机构相应的职能用法律形式加以确定,使之权责一致,不错位,不越位,有作为。这些职能包括:以政府促进中小企业的有关扶持政策为指导,为中小企业创立、发展及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依法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共性技术难题;对中小企业进行创业辅导;加强行业自律;参与产品标准化制定;等等。

(3)面向需求,创新模式。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要因需而设,区分层次,明确内涵,不搞“一刀切”。小企业创业基地、乡镇工业功能区是小企业的主要集聚地,应多建一些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应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入手,积极引进智力,创建博士後工作站。处在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可以聘请管理咨询师、创业指导师当智囊。

3.扩大信息交流,鼓励技术扩散

要在中小企业集群内积极营造集群内部合作与交流的环节与氛围,鼓励企业间技术攻关、技术共享与技术交流。推动集群内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科技成果转让交易市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1)大力建设为产业集群服务的专业市场。专业市场是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中心节点,提升专业市场的规格是发展创新网络的重要环节。要建设一批与产业集聚密切结合的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化大市场,进一步提升专业市场在本市和周边地区流通领域的地位,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集散,构建产业集群现代物流平台,努力实现专业特色市场与产业集聚的有机结合。现有的专业市场大多是以现货交易为主的有形市场,是中小企业产品的集散中心,因此,专业市场的交易受到地域的限制,专业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辐射面也受到空间的局限。专业市场功能转变方向应该是:交易中心向商务中心转变,产品集散地向产品和信息集散中心转变。

(2)提高信息化水平,扩大国内国际业务交流。发展电子商务,增进创新载体之间的信息合作。要积极引导企业适应贸易方式的变化,充分利用网络、电子商务、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对专业市场的交易平台、交易组织、交易技术进行创新,推动有形市场与网上无形市场有机结合,现场交易与网上交易互动。

(3)鼓励企业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展会,集聚分散在各地的著名商家和业内人士,交流信息,扩大合作,提高区域产业影响力。以整体形象参加国际、国内举办的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积极争取打入联合国采购、沃尔玛等国际产品采购链,利用国际化销售网络,扩大区域品牌的世界影响力。

(4)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来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以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整合各种要素,有效提升块状经济研发设计、物流配送、营销体系、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等能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

4.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专业化协作

根据宁波产业结构特点和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着力培育主导行业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现网络化创新是促进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1)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集聚作用。积极培育块状经济中关联度大、业绩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引领作用。鼓励优势产业集群的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先进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财政资金补助、税收减免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整合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通过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在传统产业集群创新中的引领作用,鼓励电子仪器仪表、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汽车配件、文体用品制造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中具有较强行业带动作用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开放型的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使大企业成为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源。建成一批国家级、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2)龙头带动与品牌创建相结合,提高集群国际竞争力。打响区域整体品牌,推广应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走集体创牌之路,逐步在全国培育一批有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集群品牌。依托龙头企业优势,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以及委托加工等方式,吸纳中小企业加盟,整合众多无牌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培育以品牌为纽带的关联产业集群。

(3)完善产业链配套,强化分工协作。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努力提高龙头企业在本地区的产业配套率。鼓励和引导各类中小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与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形成专业分工、紧密协作、优势互补的新型生产组织形式,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使块状经济由简单的“扎堆”、价格竞争转向产业上下游之间配套协作。

5.创新合作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

以实施产学研战略联盟、示范基地、重大项目、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为切入点,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集聚省内外乃至海内外创新资源,为产学研合作开辟多种渠道,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创新动力,推动创新发展。

(1)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健全“产研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长效机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以技术入股、利润分成、销售额提成等为主要合作形式,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高效合作机制。切实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真正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学研合作纵深发展要突破原来高校院所与企业的点对点项目合作模式,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全方位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包括技术战略规划、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企业管理等;要针对宁波的产业特色,加快将高校技术力量和科技成果有效引入到产业中来,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实施一定的激励措施。要鼓励企业建立自已的研发中心,大力协助重点企业组建技术研究中心,对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予以支持和奖励。要鼓励企业进行原始创新和专利申请,对获得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的企业进行奖励。要鼓励企业培育名牌,对新获中国名牌产品或全国驰名商标、省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市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企业进行奖励。

(3)建立企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构,拓宽政产学研合作的融资渠道。建议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鼓励和引进有实力的企业组建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构,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设立宁波市政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有效地推动政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项目在宁波市的转化和实施,使政产学研合作能在更宽更广的领域里发挥作用。

6.加强中介管理,拓展中介功能

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离不开中介机构的作用,大量中介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是宁波中小企业创新网络连接外部的一个桥梁。另外,创新网络的发展需要金融部门、孵化器等中介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扩散,加速集群内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产出。

(1)结合产业集群特点组建民间性自律性行业协会,在开展信息收集发布、行业自律、行业培训、营销联盟、反倾销诉讼以及应对贸易技术壁垒等方面发挥作用,拓展产业链条,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同时开发新项目,催生小企业,向企业初创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解决创业初期的突出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2)对中介服务机构实行分类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大力发展股份制和合伙制等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和完善营利性中介服务机构的运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加大对非营利性中介服务组织的扶持,明确其要以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在具体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的选择上,非营利性中介机构应侧重战略性或关键性技术的推广与转化,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通过针对科技中介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可以更好地体现公平竞争和政府导向的作用,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3)创新中介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中介机构应根据创新活动发展的客观需要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的专业服务。科技中介机构应尽可能地利用自身在信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拓宽服务范围,力求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创新支持服务。另外,要提高科技中介服务的整体水平,还应该重视科技中介服务的社会化和网络化建设。通过建立信息支撑平台和共享服务平台,形成联系广泛、资源优势明显的社会化协作网络,为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便利条件,使服务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得到加强,进一步降低创新成本。

主笔人:刘利民、王敏杰

主笔人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宁波现代产业集群提升与公共服务平台运作机制完善

一、宁波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及其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

所谓产业集群,是以某一特定企业(通常为主导企业或优势企业)中的大量企业高度集聚为标志,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集合。根据宁波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笔者将宁波现代产业集群界定为优势产业集群、临港大工业产业集群和高科技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也被称为“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投资主体明确、产品趋同、地域相对集中、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企业群体,并由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也称为区域特色经济。因此,可以这样说,宁波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块状经济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宁波拥有块状经济近150个,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近90个,经济规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0%以上。当前,由块状经济提升发展的特色工业园区已成为宁波市地方产业政策的热点。宁波先後获得“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水表之都”、“中国打火机之都”、“中国厨卫之都”、“中国五金制品生产基地”、“中国家电基地”等数十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块状经济的品牌效应日趋显现。

从宁波产业集群的产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如服装、针织、小家电等,农业与服务业的集群相对较少,一些与当地自然资源密切相关的农产品也往往通过农产品加工进入市场,如鄞州区的蔺草制品集群、馀姚的榨菜制品集群、慈溪的丝瓜络制品集群等。从宁波产业集群在制造业内部的分布来看,又主要集中在四大产业,分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普通制造业、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一)宁波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1.服装产业集群

100年前,宁波诞生了“红帮裁缝”,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服装工业的先河。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服装业得到超常规发展,涌现了一批以雅戈尔、杉杉为代表的服装龙头企业。目前,宁波拥有各类服装企业3000多家,包括雅戈尔、杉杉、罗蒙、唐狮等四大中国驰名商标,太平鸟、洛兹、培罗成等15个中国名牌产品,其中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的企业有80多家,产品涉及西服、衬衫、女装、西裤、休闲装、职业装、童装、内衣、皮草等系列,年产服装近15亿件,占全国12%左右,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两翼的雁形发展格局。同时,这些龙头企业又集聚在宁波的一块呈L形的区域内,形成了一个国内一流的体现“多功能、立体化”概念的“服装产业园”。宁波服装素以男装闻名,目前已形成以西服、衬衫生产为龙头,集针织服装、羊毛羊绒服装、童装、皮革服装之大成的庞大产业集群,成为我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宁波服装产业的集群优势主要体现在:

(1)产业规模优势

宁波是我国服装产业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早在2002年底,就拥有各类服装生产企业2000馀家,约占全国服装生产企业总数的5%,年服装生产能力14亿件,占全国服装生产能力的12%左右。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生产企业216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018.79亿元,同比增长9.20%;销售产值979.58亿元,同比增长7.24%;出口交货值460.79亿元,同比增长8.29%;利税64.85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利润35.28亿元,同比增长—15.54%);资产规模919.72亿元,同比增长8.14%。

按纺织、服装和化纤三大板块分,纺织业:共完成工业产值519.88亿元,同比增长11.23%;完成销售产值505.45亿元,同比增长11.11%;完成出口交货值264.35亿元,同比增长7.60%;实现利税总额35.79亿元,同比增长7.16%,其中利润21.90亿元,同比增长3.94%。服装业:共完成工业产值321.00亿元,同比增长14.80%;完成销售产值301.99亿元,同比增长7.92%;完成出口交货值174.56亿元,同比增长7.50%;实现利税总额33.71亿元,同比增长21.30%,其中利润20.36亿元,同比增长11.20%。化纤制造业:共完成工业产值177.91亿元,同比增长—4.35%;完成销售产值172.14亿元,同比增长—3.68%;完成出口交货值21.88亿元,同比增长25.37%;实现利税总额—4.65亿元,同比增长—204.97%,其中利润—6.98亿元,同比增长—390.83%。

(2)品牌优势

宁波服装产业共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雅戈尔、杉杉、罗蒙;中国名牌5个:雅戈尔、杉杉、太平鸟、洛兹、罗蒙,居全国同类重点服装城市之首。

(3)销售网络与体制优势

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是市场决定企业。适时调整和建立市场经营销售网络与体制是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例如,雅戈尔加大现代营销网络力度,投资6亿多元在全国几十个大城市购买“黄金店铺”,开设大型专卖店,营销网络建设使雅戈尔掌握了市场销售的主动权。20世纪90年代杉杉启动以特许经营为其主要目标的市场营销管理体制。采用品牌与契约为基本纽带的“生产与销售虚拟”的做法①,使原本企业内部的上下级关系,演变成以品牌为纽带的“契约”关系,以使经营可持续发展。

2.塑机产业集群

2005年宁波注塑机厂有100多家,年销售收入50亿元,年创利税约为6亿元,从业人员2万多人。宁波注塑机产量、销售额均占全国市场的2/3。目前,宁波具有塑机整机制造的企业大约100家,协作配套厂遍及全国,大约1000家,而且这些企业主要分布于江北、江东、北仑、鄞州等区。如果考虑到协作配套企业,整个注塑产业产值达到近百亿元,是宁波地域经济的第二大产业。宁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基地,宁波塑机企业与其协作配套企业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宁波塑机产业集群,其发展特点有:

(1)发展的路径依赖性。首先,从单个企业向企业集群发展,主要是来源于企业内部资源的重组。在此过程中,销售经理创业是常见的事。新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主要因为销售经理具有企业的客户资源,这样产品具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其次,注塑机产品的装配技术难度低,注塑机的关键配件螺杆料筒副,液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