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书一点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8 08:51:15

点击下载

作者:王擎天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轻松读书一点通

轻松读书一点通试读:

第一章:阅读是一种人生体验

人类的全部生活,会在书本上有条不紊地留下印记;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而书却留存下来。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是在书里结晶成形,在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狂激生活和宏大规模的自白,记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伟自传。

——赫尔岑

书承载着人类的文明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与书籍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发明之一。在久远的古代,人们把日常生活以象形符号的形式记录在龟骨兽骨上,以便传给子孙后代。而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把文字刻在象牙与金属器皿上进行记录。待到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之后,书籍便开始大范围地流传开来。

书籍的出现与广泛使用,使读书成为获取信息,增长智能和培养个性品德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离不开读书,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是的,人类凭借阅读可以欣赏文字之美、体会感情之深,仿佛亲眼见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亲身感受朱自清《背影》中的父子情深。同时,通过阅读能激发我们对艺术的崇敬之情,如在阅读世界文化史时可以了解到俄国的圣彼得大敦堂以及精致的金饰、圣画,还有文艺复兴时代的雕刻——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以及种种举世闻名的绘画。此外,读书使我们更能了解所居住的地球,在天涯若比邻的今天,当你有朝一日亲身踏上国外土地,便能亲自验证从前在书中所学的历史、地理、人文景观是否如实的呈现,你有可能变成一个热爱旅行的人,也有可能为一位艺术爱好者,抑或是一位同样喜欢以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作家……

人类从读书中获取知识,从而更进一步地改造世界,促进人类的文明发展,自从六千年前人类有了文化意识以后,这样的行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源远流长的历史与各个不同社会形态几乎都被不同时代的、各式各样的书籍记载下来。这些前人智慧的结晶,已成为今人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书作为人类文明与历史的传承体与记载体,也被珍藏在世界各国的大大小小的各类图书馆中。

读书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无论你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行业,都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如果想成为演员,必须先懂得如何把剧本背好才能上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舞蹈家,除了练习,也必须不断阅读、不断接受各种信息,才有可能将其综合,创造出一个令人感动的伟大作品。就连知名的演员成龙也曾在电视上和观众畅谈他如何利用拍片的空档学英文、读英文。即便是如此成功的人还是要鞭策自己向前学习,为什么呢?因为学无止尽,人们成功之后要更上一层楼,所以会不断地充实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亲自阅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和事情,通过生活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事实上,人们大多数的知识是要依靠阅读来间接获取的,即“间接经验”。因为书本上的知识和经验,无不是前人经验的总结,这些书本上的知识,对于你来说是“间接经验”,而对于传统经验的作者来说,则是“直接经验”。宋代大学者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是的,做学问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弄清楚事物的道理、规律,而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经之路就是读书。

所以说,读书是聪明的选择,是一个人获取无穷知识与经验的捷径。

读书是个古老的新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有了文字和纸张以后就有了读书;说它新,是因为即使到了现今充满声光的电子时代,书籍仍然是思想和知识的主要载体。每年的4月23日是联合国的世界读书日,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国家和那么多的人在关心着读书这件事,而且把阅读提升到“攸关未来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可见读书不仅仅是个个人化的问题,如读书的兴趣、爱好、方法、速度、范围、应用等等。围绕着读书,有许多可以交流的话题,读书的确是个话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2000年开始进行国际学生评量(PISA),2002年从32个国家抽选了26.5万名15岁以下的青少年,以纸笔测验衡量这群中学生的阅读、数学与科学能力,目的是了解即将受完义务教育的各国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为终生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阅读能力的测验是PISA的重心,从汲取资讯、解读资讯和思考判断三个层面来衡量人们的阅读能力。根据PISA的定义,“阅读能力愈强的人,愈有能力收集、理解、判断资讯,以达成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开发潜能,并运用资讯,有效参与现代社会的复杂运作”。

看起来,读书是种个体的能力,并非识字就会读书。读书的目的也不仅仅限于掌握各种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无论是功利的还是爱好的,读书都有个兴趣的问题。当然,大多数的读书行为是处于职业的需要,列宁站在伟人的高度就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学习的目的》,提出了共产党人崇尚的学习目的。为理想目标的实现而读书甚至于苦读、狂读,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就一番宏伟事业的境界,精神可嘉,的确是读书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无论是个人的成功还是事业的需要,有目的的去读书、去思考、去实践,以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造福于社会与人类。此时,读书的动力是事业,读书的兴趣是书的内容,期望的是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和技能,其乐趣却是成功,并非完全是读书本身。

高效阅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也在不停地要求我们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提高阅读的质与量。在现代社会里,由于电脑的普及使得各种资讯的流通更加快捷,传真、电视、互联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获得知识和资讯的主要方法仍然是阅读。因此,出版物的增长变得异常迅速。前苏联书评家马克·沃伦斯基指出,人类社会15世纪出版了各种图书3万种,16世纪出版了25万种,19世纪出版了700万种,20世纪出版了2500万种。

另据联台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人口从1750年到1950年的200年间增加了约2倍,书籍却增加了800倍。从1950年到1970年,世界出版的图书,按种类计算增加了1倍:按册数计算增加了2倍;给读者提供的信息总量等于过去3000年人类各种读物所提供的总和。

面对信息的汪洋和激增的书山,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读书法已无法应付。资讯社会使读书面临三个挑战:一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资讯对人们原有接受方式的挑战;二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读书时间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而高效读书的方法俨然成为迎接资讯社会挑战的有力武器。

我们知道,人类全部知识的3/4是二十世纪五十年内发现的,而人们利用的知识,仅占全部知识的2%,况且这些知识每五十年就增加一倍。到西元二000年,许多国家图书馆的书架将有五十公里长,许多人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往往陷于找不到、看不懂、读不完的困境。

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感慨地说:“我当研究生时研究超音速空气动力学,那时敢说全世界的有关论文我都看过了,因为一共也没有多少。而现在,有关的论文我搬都搬不动,更别说看了。”

据日本专家研究,科技人员完成一个项目所在的时间,查询资料占50.9%,计划思考占5.7%,实验研究占32.1%,撰写研究报告占9.3%,其他占2%。也就是说,一半的时间将用以查询资料,不会高效读书,势必影响研究成果的取得。

人们原以为现代视听技术的高度发展,会削弱文字传递信息的作用,降低对读书的要求,但事实却是,电脑的高速度要求,阅读也必须是高速度。因为电脑把结果呈现在终端屏幕上,操作人员必须迅速看清楚,否则将贻误工作。

近二十年来,电脑的储存量增加了一千多倍,运转速度增加了一百多倍。这种电波载体的大容量和高速度,要求人们具有高效读书能力,但目前大多数人的读书速度仍与一百年前差不多。低效读书和电脑化信息高速度传递的失控现象,已成为科技发展的一大障碍。

无怪乎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预测与前提》一书里惊呼:“就当前而论,我们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大有陷入灭顶之灾的危险。”而高效读书的方法,正是适应科技迅速发展,摆脱灭顶之灾,高速度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终生学习 终生读书

从学习的角度来说明如何有效读书的意义应该最恰当不过了。当然,学习不限于读书,但读书却是学习的基础,要获得知识,就离不开读书,北宋的欧阳修认为立学以读书为本。华罗庚曾言:学习必须先从踏踏实实地读书开始。 古今中外,无数名人学者,科学家对书的爱好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他们高度评价书籍:“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成形的。” 科学家牛顿曾经很贴切的把书比作“巨人的肩膀”,你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有希望比巨人还要高。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耳熟能详的刻苦读书的例子,如孙敬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读书等等。

要着重说明的是,在此强调读书对学习的重要性并不是为了考试,但毫无疑问,读书却可以让学习成绩变得更好。但是,死读书和心不在焉、猛盯书本的方法却是行不通的,每个人都必须找寻适合自己的读书时间、适合各种目的的有效办法,因为成绩进步时,随之而来的成就感会使你更有意愿去读书。相反的,如果整天都被绑在学校、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眼睛不离课本,但成绩仍是毫无起色时,随之产生的挫折感将使你更加厌恶读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爱迪生是发明大王,据计算,他一生共有两千多项发明问世,他活了85岁,平均每半个月就有一项发明问世。就在如此紧张的时间里,爱迪生仍能坚持每天读三本书。每当一个实验进行时,不管理论方面有多大困难,他总是先把可以借到的有关著作集中起来,一本一本地苦读,然后做实验。他在研发改进打字机的一个零件时,就把有关打字机的书全部借来,有系统地板读,并且很快解决了问题。在发明电灯的日子里,他常常钻进图书馆,把各种杂志书刊上的有关文章阅谓一遍,并根据需要摘抄一些段落。爱迪生这种带着目标读书的方法,大大加速了他的科学发明工作,使他一生受益匪浅。

如果读书对你来说是件痛苦的事,那么就算你现在可以为了考试每天坐在书桌前面,但这种强迫性的读书习惯无法有效的持续、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一旦外在的考试压力去除了,读书习惯也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生从联考的压力解放出来,成绩普遍下降的原因!

所以在这里务必要提醒各位读者,正确的读书态度是把读书当成提升生活品质、充实视野、吸取经验的途径,而非将读书当成获取高成绩的手段。如果只是为考试而读书,在你考完试、毕业后,读书的习惯就会自动和你说拜拜了,这并下是我们所乐见的事。从现在开始,请把读书当成一件快乐的事、保持轻松的心情去念书,你的学习效果会更显着。

虽然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读书学习,但是一些家长与老师仍要求学生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念书上。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仍然存在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他们经常会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话来教导孩子,从而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学习的目的有出现了错误的理解。学生们会误以为成绩优良、考上好学校就会有无限光明的前程在等着自己。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现在开始就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认知,因为拥有好学校、好科系的文凭仅是一个辅助工具,并不是平步青云的保证书;相对的,如果你没有特别优异的成绩、耀眼的文凭,也下必感到忧心,只要平时就充实自己的实力、培养各种有用的技能,前途一样是光明灿烂的,在法国和北欧行之已久的职业教育就是专门针对各项专门技能进行培养,使学生一迈出校门就能朝向专业领域发展,所以不必一味挤破头去攻学士、硕士、甚至博士文凭!而且在这些国家想要进入这样的专门学校有时比考大学还难呢,可见“专业技术”是多么的重要。

杰出人物都热爱读书

青少年时期是富于理想的时期,也是开始树立人生志愿的时期;读了一本生动的小说就想做一个文学家:看了一次画展,就想成为一个美术家;听到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又想成为一个发明家……这些理想和志愿都是很好的,但是,你可曾想过,杰出的人才是怎样成功的呢?他们是怎样对大众有所贡献的呢?告诉你一个共同的“秘密”吧——他们都是非常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的。

就以文学家来说,古今中外的大作家、大文豪、大诗人,没有一个不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大量阅读文艺作品和各种书籍的。唐朝的李白,人称“诗仙”,过目成诵。少年时期的勤奋学习,使他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大诗人。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人称“诗圣”,自幼聪慧勤学,读了不少书,七岁时就能挥笔作诗。他作的一篇《凤凰诗》,使当地一些年长的诗人都大为吃惊。苏联的高尔基,人称“文豪”,他没有上过多久的学校,全靠自己刻苦读书。他说:“我挂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英国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狄更斯,小时候酷爱读书。他家有一座小阁楼,堆放着许多书籍,他常常一个人爬上去贪婪地读着,吸收着其中丰富的知识。西班牙的著名作家塞万提斯,是举世闻名《唐吉·诃德》的作者。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非常努力地读书,他把能找到的优秀文学作品都拿来阅读;有时走在街上,抬到旧报纸也要读一读,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国王的新衣》等优美的童话故事都出自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手。其实,安徒生的少年时期也有着和“丑小鸭”一样的经历。安徒生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因失业而去当兵,丢下他和母亲在家,过着乞丐般的生活。十一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得不到继父的疼爱,又受到富家孩子的欺侮。十四岁的安徒生就离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他想学跳舞、当演员,都破拒绝了,好下容易被音乐学校收留下来学唱歌,因为冬天没钱买衣服,不断感冒咳嗽致使嗓音嘶哑而被迫离开。就在这样贫穷饥饿、颠沛流离、到处受人歧视的境遇下,安徒生还废寝忘食地阅读一切能够找到的文学作品,一边读,一边模仿着自己写诗、写剧本。终于,他写的一部喜剧被剧院接受,这个有着百忻不回毅力的穷苦孩子,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学习和艰苦奋斗,终于踏进了文学的殴堂。

去读一读名人的传记故事吧!如果你留心,你将会发现,每一个有成就的人物,都有二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是勤奋读书,努力学习;二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对国家、对大众有贡献的人才,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应该广泛地板读许多有益的书籍。

第二章:读书要有好心态

我要怀着对真理坚定无疑的信念对大家说:热爱书吧,它能使你的生活轻松愉快,能友好地帮助你从思想、情感和事件的千头万绪中,梳理出眉目来;它会教导您尊重别人和自己;它将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感情来熏陶你的身心。

——高尔基

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泉源

在著名的列宁图书馆旧街的屋顶上,伫立着一排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他们身着古装,衣饰不一,神态各异,却有一个非常引入注目的共同特点:手里都捧着一本厚厚的书。他们有的如奉至宝,倾注着对书的无限爱抚:有的全神贯注,沉缅在书的魔力之中;有的捧巷远眺,心驰于广大思维的海洋。这组塑像不仅巧妙地和图书馆的建筑,而且和图书馆的内涵完整地融为一体。他们仿佛是向全人类呼喊着高雨基的名言:“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愉快、舒畅,它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情,它能教会你尊重别人和自己,它会用爱世界、爱人类的感情振作你的头脑和心灵。”

记得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恐怕只有爱书籍、爱知识、爱学习、爱跑书店、爱进图书馆,并且爱得如痴如醉,像饥饿的人见到面包那样扑上去,贪婪地吞噬、消化、吸收……才能读好书。“爱什么就能学到什么,爱得有多深学得就有多好!”这句话总该说出了些许真理吧!

作家孙犁在《芸斋琐谈》一文里,曾生动地记述了他一生爱书的情景:“我喜爱书,在乡里也小有名声。我十七岁,与黄城王姓结婚,结婚后的年节,要去住丈人家,这在旧社会被看做是人生一大快事,与金榜题名、作品获奖相等。因为到那里,不只被称为娇客,吃得很好,而且有她的姐妹兄弟陪着玩。在正月,就是大家在一起摸纸牌,围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其乐可以说是无穷的,但我对这些事没有兴趣。她家外院有一间闲屋,里面有几部旧书,也不知是哪一辈流传下来的,满是灰尘。我把书抱回屋里,埋头去看,别人来叫,她催我去,我也不动。这样,在他们村里,就有两种传说:老人们说我到底是个念书的人;姑娘们说我是个书呆子,不合群。”“我的生平,没有什么其它爱好,不用说声色犬马,就是打扑克、下象棋,我也不会。对于衣食器用,你都看见了,我一向是随随便便,得过且过的。但进城以后,有些稿费,既对别的事情无多需求,旧习不变,就想多读书……人无他好,又无他能,有些余力,就只好爱爱书吧。”孙犁晚年爱书之心愈盛,有他亲手写的书箴为证:“淡泊晚年,无竞无争。抱残守缺,以安以宁。唯对于书,不能忘情。我之于书,爱护备至。污者净之,折者平之。阅前沭手,阅后安置。温公惜书,不过如斯……”。

看一下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传记,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有着爱书的美德。请看看十八世纪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爱书的故事吧!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渔民家庭,从小就酷爱读书。一次,他跟随父亲驾船到海上捕鱼,遇到强烈台风,船帆吹脱,眼看灾难将临。这时,十二岁的罗蒙诺索夫不顾生命危险,奋力爬上摇摇欲折的桅杆,捆住了被风吹脱的帆篷,才使渔船脱险。事后,深受感动的父亲欲给他买一件鹿皮上衣,间他要不要?他的回答却使父亲和水手们惊愕不已:“我要买一本书,爸爸!其他什么东西我都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书籍的爱好也与口俱增。当父亲带他去邻村相亲时,他没有注意去看那家女孩的模样,却发现了一本早就渴望看的书,便贪婪地读起来。临走时,他还向主人家提出,愿意用自己所能拿出的全部东西来交换这本书……。

爱书是一种高尚的情趣,爱书就意味着爱知识、爱学习、爱上进。人有各种各样的爱好,有的爱打扑克、爱下棋、爱游逛,而爱读书、爱学习,却是人们所有的爱好中最高尚的爱好之一。

读书要善于思考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读书一种渐臻佳境的境界。

创造学研究者许国泰,人们称赞他头脑里有“一条神奇的思维线”。他是怎样思维的呢?还是让我们先看一看“点金术”的故事吧!

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日本专家村上幸雄正在为中国的作家、记者、艺术凉、经理、教育学家们讲课,他捧来一把回纹针说:“请诸位朋友动一动脑筋,打破框框,说出回纹针形形色色的用途,看谁创造性思维开发得好,说得多而奇特!”

静默片刻,有人开了腔:“回纹针可以别相片,可夹杂志。”有人接着说:“钮扣掉了可用回纹针临时勾起来”,“可把回纹针连起来晾东西……”大家七嘴八舌,大约说了二十多种。其中较为奇特的是,把回纹针磨成鱼钓去钓鱼,引来一阵笑声。

有人问:“村上先生,你能讲多少种?”村上莞尔一笑,伸出三个指尖。“三十种?”村上摇摇头说:“三百种!”人们不胜惊讶。村上扫视了一下那些透着怀疑的眼睛,用幻灯片映出了回纹针用途图。

这时,许国泰的心一阵阵紧缩,他想:我们炎黄子孙也许在硬体方面,暂时还赶不上开发国家,可在软体方面,在思维能力方面,我们绝不差。他不禁递了张条子:“对回纹针的用途,我能说出三千种、三万种!”

第二天上午,许国泰走上讲台,享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村上幸雄回纹针用途求解……”观众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昨天大家和村上先生讲的回纹针的用途,可用私、挂、别、联四个字概括,要突破这种格局,创造性地讲出回纹针的千万种用途,最好是借助简单的形式思维工具——信息标与信息反应场。”

许国泰首先把回纹针的总体分解成材质、重量、体积、长度、截面、韧性、颜色、弹性、硬度、直边、弧这十个要素,把这些要素点用线连成信息标(X轴),然后再把与回纹针相关的人类实践也进行要素分解,连成信息标(Y轴)。两轴相交并垂直延伸而成“信息反应场”,再使两轴各点上的信息依次“相乘”,即可进行“信息交台”。这时,神奇的思维倏然产生——看,Y轴上的数标与X标交台,回纹针可弯成1、2、3、4、5、6、7、8、9、0,并可弯成+、-、×、÷、符号,用来进行四则运算:Y轴上的字母标与X标交合,回纹针可做成英、俄、希腊等外文字母,用来进行拼读;Y轴上的磁标与X标交台,回纹针可做成指北针:Y轴上的电镖与X标交合,回纹针可做导线……

回纹针是铁元素构成,铁与铜化台是青铜,铁以不同比例与几十种金属元素分别化台,生成的化台物则是成千上万种……实际上回纹针的用途,是接近于无穷的。

此时,教室里的人心已经破紧紧的抓住了,人们宁愿延迟午饭,听许国泰把一层层的“魔球”剥开,有的人高兴地说:“简直是点金术!”

由此可以看到,如果把书籍化作含金的矿石,要想提炼出黄金,创造出新的知识财富,就必须掌握善于思考的“点金术”。

这个点金术具体分析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1超前冥思:就是在看书(包括章、节、段)之前,试着冥想一下下面要说些什么,这样可以避免消极地跟着作者走,而是和作者一起探讨、商确。

2边读边思:就是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可以养成随时看书随时思考的习惯。这样读思结合,可以避免漏掉重要的知识,收到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效果。

3掩卷深思:就是读完一节、一章、一本后,阖上书本深思一番,瞻前顾后,左恩右思,以至想想书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可以领会到书中没有的东西。

4笔录所思:就是随时用笔记下自己思考的东西,特别是把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记下来(也包括在书上作标记),既是思考的累积,又是进一步思考的依据。

5思无辍时:就是说读书前、中、后,无时不可思考,没有停止的时候。正如古人说的:食时、农时、寝时、行路时、栉沐时、便溺时,凡不能学时,皆当即所学而思之。

读书要钻进去

我们提倡读书要钻进去,是因为读书只有钻进去,才能取得蕴藏其内的知识火种,燃亮我们的智慧。

许多人爱把知识比作黄金,把擭取知识的过程喻为采金。英国散文家约翰·罗斯金写过一本论述怎样读书的书,其中一节的题目就叫《求知如采金》,这样比喻,一方面固然说明知识的宝贵,更重要的恐怕则是告诫人们获取知识的不易。据说,挖矿采金,首先是一种自信力、意志力和坚持力的竞赛,没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钻劲”,是没有成功可以企望的。世界上多少采金者由于“钻劲”不足而半途而废,一无所获,只好将灼灼金库拱手送给意志坚强的采金人。20世纪30年代,稚克布逊和罗勃在南非一个地方挖金,当钻到四百零六英尺,仍没有发现金矿脉时,他俩灰心而停钻了。那知,仅隔十几年,另外的采金者在此下钻继续深挖,终于找到了“兰德”金矿脉。现在,这座著名的金矿,已在世界黄金主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雅克布逊和罗勃来说,这也成为他们挖全史上后悔莫及的憾事。读书也是同理,没有顽强踏实的钻研精神,也会“掘并九仞,而不及泉”,废于一旦。

这种钻研精神依靠于读书人自身的意志力,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钻研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立志读书,明确读书的目的,才会“书山有路”。“非志无以成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宋朝的大文学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苦,最后随改嫁的母亲到了朱家。小范仲淹自幼胸怀大志,酷爱学习,但朱家二子却贪玩成性,不好读书,且经常攻击刻苦读书的范仲淹。但是范仲淹不为逆境所困扰,他矢志不渝,潜心苦读,最终得以功成名就,而朱家兄弟却在庸庸碌碌之中虚度了光阴。和范仲淹同朝代的大文豪苏东坡说得好:“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这恐怕正是范仲淹得以名垂青史的重要原因。“钻书”是一种精力高度集中的思想境界,它要求人有顽强的意志力与忍耐力。“钻进去”的境界,是完全沉浸于书中、统统忘掉书外一切的境界,就像久旱的禾苗遇春雨那样,张开全身的毛孔吸收知识甘露的境界。人们的注意力只有像聚光镜那样集光束于一点,才能避开种种干扰,比较容易钻进书中去。“钻书”是一种由衷及里、由浅入深的理解和创造过程。读书“钻进去”,如剥蕉叶,如解连环,一层一层、一环一扣地深入,“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渐渐向里寻到精处,常常能发现新东西,获得新的创见。读书要靠自己“钻进去”,领会书的主旨和精髓,同时又要靠自己“跳出来”,有所前进和创新。我们正处于信息飞跃发展的“知识爆炸时代”,每个人要想跟上历史的脚步,就需要具有这种既能“钻进去”——迅速吸取前人已总结的知识的精神,又能“跳出来”——迅速超越和创新知识的学习方法。“钻书”是一种勤勉不懈、顽强探求的过程。正如德国音乐家舒曼说的:“勤勉而顽强的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读书也是这样,钻得愈深,难度愈大,但收获也愈大,钻劲也愈增。

建立信心

许多人在念书的时候心情都是怏怏不乐的,尤其是以往学业成绩记录不佳的人更是如此,他们很容易陷入“我做得到吗?”的情绪中,在我们展开以下的个篇章前,做好心理建设跟了解读书目的是一样重要的。

如果你每天都怀抱着“我做不到”的心情上课、回家、念书,想必你全身上下都会散发出沮丧、消沉和失败的气味,当然也就注定你未来的表现难有长进,就算你知道许多切实可用的好方法,但在你强烈失败“信心”的笼罩下,无论是多好的读书方法恐怕也得大叹壮志难伸!

建立“我会成功”的信心其实很简单,不论你今天过得好不好,昨天考试的成绩高不高,每天起床时先到浴室去对着镜子大喊三声“我做得到。”事实上,只要你想做,藉由不停地想、坚定不栘的意志,你的身体便会收到大脑的指示,到最后在赖床时不由自主的醒过来、在偷懒时不由自主地拿出书来、在坐公车时不自觉地开始背单字,如果你下相信的话,现在开始每天都对自己大喊“我要让成绩进步”,而且随时将这句话当成圣旨般记在心中,下次当你想要赖床时,不妨在半梦半醒间对自己说“我要让成绩进步”,你一定会马上从床上爬起来的。“I can do it”只是一句简单的话,当它成为你心智的一部份时,便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你,相信你自己以做得到,便是一脚跨进了成功的门槛;如果你不相信你自己做得到,又有谁会相信你、给你信心呢?笔者一直很喜欢Nike的广告,因为它打出的那句广告词:“Just do it”是我一直信守的格言,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是一条多么不可测的道路,相信自己、Just do it,你就拥有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魔力了

与人交流分享

你读过《论语》这本书吧?书中记叙了孔子和门下弟子以及弟子之间就孔门学识畅所欲言的讨论。其中或言志,或述怀,或答问,或辨析,“研讨学与识,不知厌与倦”。就《论语》的内容看,难免正谬掺杂,精芜兼存,今天读它只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是,就其“聚而论书”——师生之间和学友之间讨论学识、互相激发知识的做法来说,对今天以至将来仍不乏借鉴意义。“学友相聚而论”,在我国古代就是一种良好的治学风尚。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就提出过“为文三多”,即除了看多、做多,就是商量多,也可以说是讨论多。据《止斋学案》所载,南末思想家陈亮有一段与师友相互论辩探求学问的自白,他说:“吾尝与陈君举(注:南末学者、号称“止斋先生”,名陈傅良,字君举)极论,往往击杯案,声撼林木,行之在旁,邈若无闻。客散,忽语吾:“道一尔,奚皇帝王霸之云。”吾方数辩,而行之横启纵阖,援古证今,抵夜托日,若悬江河,吾谢不能乃止。”

这种相互争论追求学问的情景多么令人钦羡啊!有的师友分手了,远居异地,不能见面“聚而论书”,便透过书信往来,互论互辩增进学识、清代学者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慨论》中说“……后辈之谒先辈,率以问学书为赞,有着作则媵(致送)以著作”先辈视其可教育,必报书,释其疑滞而奖进之。平辈亦然,每得一义,辄驰书与其共学之友相商确,笞者未尝不尽其词。凡著一书成,必要挚友平辈严勘得失,乃以问世,而其勘也,皆以西礼。”可见那时已形成潜心论辩所学、斟酌所见的风气。

大凡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恐怕大都比较重视学友之间的互相讨论、启发和砥砺。李白和杜甫曾留下“把酒细论文”的佳话:白居易也留有写诗必与学友“论讨而削夺之”的美谈。

那么,学友间“聚而论书”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 要有虚心求知的态度:在一起“聚论”的学友,一般来说,兴趣比较相近,迫切求知的心理有些相同,互相之间没有被迫参加论辩的强制感,而有著比较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大家在一起讨论学问,都是老师、又都是学生。应该承认谁在哪个方面知识丰富、见解高深,谁就是那个万面的老师,其他学友不要怕丢面子,自尊而轻人。

2 要畅所欲言,展开争论: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如果学友之间“聚论”,不能展开论辩女锋,“瞩石”将会变成柔软的棉团,思想的锋刀放进棉团里里藏,无论如何也休想磨砺得锐利起来。因此,需要发扬各抒己见,不求苟同的精神,“遇所论不合,争辩可以自昼至夜”,以探求真知。“灯下点不亮,理下辩不明”,学友间出现争论的地方,往往正是需要“点亮”和“辩明”的关键之点,透过充分质疑、讨论和争辩,互相之间的激发和启迪,就可能由“山穷水尽疑无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读书贵在有“恒”

恒心是对一个人毅力的考验。学习是一件极其漫长而艰巨的工作,所谓“学海无涯”,一个人惟有不烦不燥,不弃不辍地学习,才可能学有所成。

人人几乎都想多读点书,但多读书究竟靠的是什么呢?不是速度,更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一个“恒”字。

有人误以为加快速度可以使自己看更多的书,表面上这很有道理,其实却不尽然。因为读书应该讲求“质”和“量”的统一,光数量多不行,如果一味求速而忽略了“质”,那就等于你根本没有读书。可见,多读书的关键并不在于速度。

毛泽东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这种求质不求量的读书精神是极为难得的。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隐居时,有不少读书少年向他求教。一天,他家里来了位少年,谦虚地向陶渊明请教读书的妙法

陶渊明拉着他走到一块稻田边,指着一棵一尺来高的禾苗说:“你仔细地瞧一瞧,看禾苗是不是在长高?”少年目不转睛地看了半天,眼睛都流出眼泪了,那禾苗却仍然和原来一样不见长高。他失望地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呀!”

陶渊明又把少年带到溪边的大磨石前问他:“你看看那块石头,那磨损的马鞍一样的凹面,它是在哪一天被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想一想,说:“不曾见过。”

陶渊明耐心地启发诱导说:“要你看禾苗,是想让你知道,虽然眼睛观察不到,但禾苗的确是每时每刻都在生长的。如同我们做学问,知识的增长也来自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自己虽然没有觉察到。但是只要持之以恒,终究可以见成效的。”

少年一下子豁然开朗,再也不提请教什么读书妙法的事情了。回家后,少年日夜苦读,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他终于考取了功名。

据分析,一个具有中等水准的人,1分钟可以读300字。以这个速度计算,15分钟就能读4500字,如果你每天读15分钟的书,一年下来你的阅读量可达到150万字,相当于读完二十多本书。因此,只要你能持之以恒地读书,即使每天耗费很少的时间,时间一长,你就能发现自己读的书其实已经很多了。

所以,我们读书时,在注意速度的基础上,更应努力地把一个“恒”字铭刻在自己的脑海和行动中。

读书贵在知疑

人们对于书本的知识,无外乎持两种态度,要么不假疑思,一味从之:要么善疑多思,穷根究底。然而,前一种态度不可取,后一种态度不可弃。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历史上看,一些学术问题的重大突破,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书开始的。著名科学家牛顿便是一个擅疑善思的典范。某年冬天,他坐在火炉旁,一边烤火取暖,一边聚精会神地提出疑念苦思冥想。起先衣袖被烤焦了,他一点也没留意,后来衣服着了火,冒着烟,仆人闻到一股焦味,跑来惊叫他,他才猛然醒悟,扑灭了衣服上的火。他正是从类似“苹果为什么落地”的一个个“疑问”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一项项别人没有发现的“创见”。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也是个读书善疑而有所创见的人。他读史书,读到关于“岷江导江”(即岷江是长江的上源)的记载时,脑子里打了问号。他家住江阴,他从小看到长江水面宽阔,流量巨大,便提出了“何江源短,而河源长”(即为什么长江的源短,而黄河的源长)的疑问。后来,经过他实地考察,终于提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发现、新结论,突破了史书上的传统说法,完善了国家的地理学。

知疑是读书入门的向导,不断知疑而后释,是扎实求知而有所发现和创造的可靠途径。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知疑多思的精神,曾用过与传统方法截然相反的考试方法。这种方法,不是由老师出题目,学生回答,而是由学生独立阅读后提出问题。谁提得多,提得有道理、有创见,谁就能得高分。这种别出心裁的考试方法“考”出的学生,不仅掌握的知识牢固、灵活,而且具有知疑善思和潜心钻研的读书精神。这后一种收获,无疑是更重要、更可贵的。“授之以渔”,自然比“授之以鱼”更使人享用不尽,这种读书精神是我们在学习中尤其需要培养和锻链的。

读书知疑,特别是“疑”出创见,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首先要“敢疑”,解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前人、名人用尽心血总结的书本知识,我们当然应该认真地板读它、理解它,但理解的目的不是要迷信和盲从,而是要运用、发展和创新。也就是在学习前人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见解,指出新的路径。如果读书都是以书中之见为我见,惑而不疑,裹足不前,那中国只有一个“孔夫子”足矣,还谈得上什么历史的进步、科学的发明、知识的创造?其次是“善疑”,要有独辟蹊径和不怕挫折的开拓精神,还要掌握善于发现疑点、提出疑问、释开疑问的方法和本领。要活用脑筋,独立思考,但又不是随心所欲、胡思乱想;要善疑、多疑、又不是胡疑、乱疑,当疑者不疑,不当疑者有疑,要疑而有据、疑而有理、疑而有获。善疑的前提,同样是深钻细读,先入其中,才能后出其外,再就是“弃疑”,要有服从真理、追求真理的勇气。当自己提出的“疑”属于正确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莫做随风摆的“墙上芦苇”,要敢于坚持它。一旦发现自己的“疑”不那么正确的时候,又要坚决抛弃,要真理、要真知,不要面子、不要虚荣,不要固执谬见而钻进牛角尖里爬不出来:那样,非但学下列真知灼见,还会把学识引入歧途。

记住这句名言吧:知识好比浩瀚的大海,只要你立志远航,敢对海底的奥秘主疑,又辛勤地去探索,就能得到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虚心好学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须是虚心方得。”著名的物理学家笛卡尔也说过:“我的努力求学并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现自己的无知。”毛泽东也说过:“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这些中外名人的经验之谈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虚心。

现在我们有些青年朋友,读了几本书就沾沾自喜,自命不凡,喜悦自满情绪溢于言表。

这种自满的心理常会使我们丧失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对我们的学习是颇为有害的。古今中外,“骄傲使人退步,虚心使人进步”的例子很多,相信大家一定有所耳闻。古语曰:“虚则受,满则溢”也正是这个意义。

一个人只有抱著虚心的态度,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所谓一山更比一山高,在求知的漫漫征途上,我们不应该有些丝毫骄傲自满的情绪。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这样说过:“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怎样看法,不过我觉得,我只是在海边玩耍的一个孩子,有时高兴地拾着一枚光滑美丽的贝壳,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如果我们把从大海舀出的一瓢海水夸大为海洋本身,那不是幼稚可笑吗?”一代科学泰斗尚且谦逊虚心到这个地步,我们又有什么资格骄傲自大呢?

朋友,让我们记住,在知识的征途上,我们要做一个虚心的读书人。

第三章:提高阅读水平

读书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多样。有不加选择地囫囵吞枣者,有只注重情节者。这样读书不可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书宁可读得少些,但对书的内容及其所刻画的人物性格要多加思考,要力求有独立见解地评价一本书:是不是好书?好在什么地方?然后把它写在读书笔记里。

——加里宁

如何达到阅读的成熟

很多人对读书有一种错误的想法,“我愿意怎么读,就怎么读”、“我觉得这么读得不错嘛”,认为读书是自己心理与愿望的选择,是个人习惯使然。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阅读观念。有许多歌唱家,天生就是一付好嗓子,可是如果没有后天的训练与开发,也很难成名成家;读书也如此,有的人读书很有天赋,理解力强,对内容记忆深刻,书看得也多。可是如果不学习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种优势也是不会长久的。

一个人的阅读,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类似的缺点,而往往又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结果正如普希金对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描写:“他一排排摆得琳琅满架书,读来读书,结果毫无益处……”自我阅读感良好的人,往往从书中的收益都不大。但丁说过:“阅读是一门艺术,是必须要下苦功夫才能掌握的。”这说明了在阅读文字的领域里,想着有所收获就必须肯花时间、花精力。正如歌德所说:“这些善良的人们始料不到,学会读书要花去多少时间与劳动。我自己在这方面花费了80年的时间。但我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达到目的了。”

一种拥有成熟技巧的读者,他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如果需要的话,应当从书中全部吸取它能够提供给你的东西把其中有价值的和通过阅读能够得到的东西挤尽、喝干,全部吸收。

2.读书的方法应当适合于读书目的。

不讲求技巧的阅读的主要缺点之一就是:不论什么样的书都用几乎一样的方法去读,差别不太大。习惯于快速浏览的人,也用同样的方法“浏览”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大仲马的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以及《爱因斯坦学说》。习惯于慢条斯理地阅读的人,看报纸也像读政治经济学巨著一样,这也是不正确的。这种处理方法虽然害处较小,但毕竞有害。阅读艺术的一项基本原则是:

读书的方法不仅要根据读书的目的来改变。而且要完全由后者来决定。

读书的目的,每个人都不一样,但一般人读书大多有两个目的:休遣或学习。休遣大多为消磨时光或放松心情忘记不愉快的事,就如同一个人无事可作时想到的是“看会书还是找人打会扑克牌呢?”这是一种纯粹为了消遣的读书。

而为了学习的读书,起点就相对较高了。这类阅读的目的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1.阅读是为了知道某一方面的情况,扩充知识等等;如读报纸、小册子、某些书信以及新出版的专业书等等,就属于这种阅读。

2.阅读是为了接受对心灵的某种精神的“意志的”感染力,即“鼓舞人心的”阅读,如《拿破仑传》《富兰克林自传》《一生的资本》;有些书我们之所以要读它们,不是因为它们能给我们新的知识,而是因为它们能使我们在精神上增添新的力量,提高我们的情绪,鼓舞我们去迎接生活挑战,去塑造美好的人生。

3.文学艺术巨著的阅读;正如有的人所认为的那样,这种阅读并不是消遣,它对扩大视野、积累经验,丰富思想、感情方面是重要而必需的手段。

4.阅读是为了对某—本书进行研究解读,为解开某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

5.最后,阅读是为了参加考试。

一个人的阅读目的不同,他对书籍的选择就会不同;而当面对一本书时,也要根据其内容来确定阅读的目的。不仅如此,阅读一本书,也可以抱着不同的目的去阅读。比如《红楼梦》,青年读者关心的是宝玉与黛玉的爱情;诗词爱好者看的是里面的诗文;文学家看的则是这部书对历史文化的贡献。目的不同,读书的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一个合乎标准的读者应当同样完善地掌握所有的阅读方法,并能适应任何阅读目的。为了研究某一本书,他要用全面阅读、积极阅读、深入阅读以及深入研究等方法。这些方法自学问该主要书籍时必须采用。读报纸时一般要善于浏览,但是报纸上有些内容有时是应当用非全面阅读和全面阅读的方法的。总之,报纸上,特别是对专家来讲,毕竞有时会遇到有用的甚至必须用研究和摘抄等方法来阅读的材料。不管用什么方法阅读,他的阅读都是有条不紊的,也就是说,他对自己所读过的东西有清晰的概念,而不是模模糊糊的,含混不清的。

清晰的阅读正是阅读取得良好效果的必备条件。

培养读书的兴趣

读书要有兴趣,就必须得先读书;由读书的活动中才能发生兴趣,绝不是先有兴趣而后读书。有些学生不明白这个道理,常困惑地说:“我不知道自己兴趣所在,所以无法肯定该读什么书。”像此种颠倒因果的看法,也正是形成读书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兴趣并不是使人读书的原因。虽然有人说他读书慢由于兴趣,但事实上是因为他读书得到兴趣之后,继续读书而得以维持兴越。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兴趣绝非读书的原因,而且也不是读书的必然结果;它只是读书活动的一种副产品。在读书活动之后,兴趣这个副产品却也未必一定会得到。所以,兴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可以举一个读书之外的例子。

兴趣既不能脱离读书活动而产生,有读书活动也未必产生兴趣。那么,如何在读书活动中培养兴趣呢?我们知道,先有读书活动,才会对读书产生兴趣。如果在读书活动中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兴趣就会随之产生;反之,兴趣则无从而来。因此,只有从调整读书动机去设想,才是培养读书兴趣可行途径。

第一,有目的地去读书,目的越明确,越会了解阅读是否达到了自己满意的程度。目的达成了,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了。每个人读书的目的不同,学生读书可能会为了准备考试,平时则可能为了查找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医生读书可能是为了增长更多的医学知识,企业的经理读书则更多是怀着如何更好地发展公司的目的。当然,人们有时候也会无目的地去读一些书,这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轻松消遣性的读物,不会专门针对那些知识进行学习。现在的社会上,人们读书的目的性愈来愈强,每个人都在有目的地积极阅读,而非被动地等候知识。

第二,选择自己能读得懂的书读。读书如果不了解内容,再有价值的书,也不会产生兴趣。阅读一本书,太简单了似曾相识没有新意令人索然无味;太难了艰涩难懂读不通更不会有兴趣。最好的效果是难度适中。拿学习用书来讲,教科书最好能读懂内容的50%,帮助学习的辅导书最好能读懂70%,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就会很难产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如何念有兴趣的科目?

读书时间的安排必须依兴趣的高低做不同的分配,兴趣高、成绩好的科目可以分配少点时间,但不能置之不理,以免荒废了原有的基础;至于表现不理想的科目则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整修工程,所需的时间长,应尽量选在精神最集中、读书效果最好的时段进行。

至于你感兴趣、成绩佳的科目应在什么时间念呢?适合的时段有二,第一是考试前,无论你在该科目表现多好、多有把握,都必须在考试前加强印象,第二是课前预习和复习,尤其复习的动作一定不能忽略,复习最主要的目的是趁着你记忆犹新的时候将课堂中得到的印象做强化,让你花最少的时间记下最多的资讯,至于预习的话,建议你在上课前花费少许时间稍微浏览第二天要上的课程就够了,如此一来就可以掌 握住老师讲解的是哪个部分、并能迅速地记录下重点。

有些同学为了要补救较弱的科目,往往会忽略掉原本成绩好的科目,认为不加预习、复习,考试时随便看一下就绰绰有余了,殊下知这是一项自掘坟墓的行为,英文俗谚有云:Out of sight,out of mind.当你久久不见它,便会慢慢忘了它的存在,并从而削弱原有的敏锐度。

如果你强力补救的科目最后也表现得不尽理想,那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如何念不感兴趣的科目?

读书兴趣是能培养的,甚至男孩与女孩之所以在学科上拿手科目不同,也是因为从小从父母亲处接收的信息、培养的兴趣不同而导致的,了解这点后,也就找到治疗不感兴趣科目的疗法,就是强迫自己培养对它的兴趣,实际的执行方法是每天复习,然后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份,总之,你必须掌握好要先进入,才能投入,投入以后,才能深入的原则。

所以,深深吸一口气,现在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得到。”大声的说出来。每当自己觉得无法再坚持下去时,便对自己说这句话来强化自信心,事实上,天下没有做下到的事,只有不去做的事,在世界52亿强的人口中,有90%的人天资禀赋是差不多的,只有少数10%的人特别聪明或愚笨,既然如此,为什么别人做得到,而你做不到呢?从现在开始,每天拨出一定的时间用在你特别不感兴趣的科目,藉由频繁地接触慢慢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但再次提醒你不要将所有时间全都花在弱势的科目上,这种做法就好像原本只吃青菜、不吃肉类的人被医生宣告了营养不良,结果从此之后改成每天只吃肉类,想要赶紧让营养均衡,试问,这样做能达到营养均衡的目标吗?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你为各个科目做了会诊后,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而非专注在该病症上、忽略掉其余健康的部位。

在展开整顿弱势科目的工作之前,要先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有可能花费许多时间在弱势科目上,但考试成绩却未有能有等比的成长,挫折感一下子排山倒海而来,结果可能会导致你心理抗拒、排斥该科目,所以在之前请替自己做好心理建设,就算考得不理想,也不要从此失去信心。另外在整顿弱势科目时,只要花费适当时间即可,如每天一个半小时,最多三个小时,不可超过你总读书时间的一半。

利用兴趣加强学习效果

当你在念书时,是否会发现科目下同、表现也各异,有些科目成绩特别突出,其一他科目则特别差,这是因为兴趣高低不同所造成的差别。

大部份的男孩子喜欢拆拆装装家里的电器用品,因此在接触到自然科学、物理、化学时会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女孩子则对历史、英文和国文等语文科目较感兴趣,成绩表现也较为理想。

据科学家的研究显示,男孩和女孩在学科上的表现和家中的亲属关系密不可分,在大部份的家庭中,女儿较倾向于亲近母亲,而母亲在感情和语言的表达上比较丰富,所以女孩们较易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和感觉,而且较为感性,故在文科上的成绩佳;至于男孩子们则倾向于亲近父亲,父亲在家中的表现往往较冷静、寡言,同时对时事、自然科学和机器的兴趣较高,所以男生在这类科目上的表现较优。

既然了解到兴趣高低的不同会影响到学习成果,那么我们何不妥善地运用兴趣这一有利特点来提高读书效率呢?原本就感兴趣的科目就不提了,至于那些提不起兴趣的科目要怎么做呢?就是要强迫自己不断的接触、练习,习惯该科目、进而培养出兴趣来。除此之外,运用想像力也能激发想像力,这在第七节中会有详细说明。

第三,把读书的心得写出来或说出来。

把读书时的心得表现出来,将更能加强读书时寻求心得的兴趣,因为读书心得其实就是一种满足感的表现。有了这种满足感,人们将会更有兴趣在读书中寻找心得。表现读书心得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与同学或朋友一起就某事或某种社会现象讨论时;或是拿起笔向报纸或杂志投一篇作品,写出自己的心得来。无论哪一种方式,只要把读书的心得表现出来就会从中受益的。表现读书心得是一种值得赞许的行为,会引起他人的重视而受到尊敬,从而增强了个人的自尊,因而提高了以后读书的兴趣。

总之,兴趣能加强我们的学习效果,而且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以轻松的心情来学习、阅读并且维持每天接触该学科的习惯,兴趣种子便会慢慢发芽、成长,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请你耐心灌溉,不要因为几次考不好就轻言放弃!在这世界上既然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去做的事,年轻的你,何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呢?

不同体裁的书如何阅读

如果你是一位喜欢阅读的人,那你肯定会或多或少接触过下列体裁的作品。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自然对这些作品的体验也就千差万别。我是位特别喜欢文学的人,我也提到过,我的妻子与我有相同的爱好。确实我们从阅读中品尝到了阅读的乐趣,

以下,我就自己对各种体裁的作品,来谈谈我自己的感受,当然,我更希望能与你们在这方面进行交流,也更愿意倾听你们的切身感受,确实,阅读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们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不错,你还可以从中去寻找它的乐趣所在。

——小说

有些学生特别喜欢阅读小说,读小说可以消磨时间,噢,这是我最不赞成的一种作法,或许你会以此来逃避学习,至少可以让你远离你认为烦感的东西,你的内心世界应该是充实的。但我也希望你们手捧一本或厚或薄的小说,武侠也好,爱情也好,而丢弃你们的学习。

我也有读小说的嗜好,的确几页下去,便会觉得生活的时空便与小说中的同步,然后和主人公同喜同悲,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种感觉往往会使阅读者刻骨铭心。但我更希望这种感觉能融于我们的学习,并能丰富我们的精神,所以我不反对你们在无事可做的时候品味小说人生。

——散文

提起散文,我们都会感到它内含有一种深厚的文学造诣,所以,现在对一些学生来说,读散文或许并不是件太轻松的事。因为每当散文一热,散文的创作者便会如雨后春笋般多起来,的确是这样。继而创作水平就参差不齐。若用我们宝贵的时间来欣赏这些劣质的散文,那享受终究会变成苦涩和遗憾。你这样认为吗?

因此,在读散文之前,选择要特别慎重。我的建议是,你最好不要阅读以下五种散文,这也是我读散文的一个原则——“五不读”。

即那些在多个地方开专栏的作家的散文不读,小女人的散文不读,过分风花雪月的不读,一气哈成的不读,大前卫的不读。

我从不否认,在诸多文体中,散文是最容易让人找到读书乐趣的。每每读过之生,都会让我们的心境愉悦起来。

——传记

传记可以让我们体验不同的人生。但我也注意到一个现象,读人物传记在我们当中还没有形成一种阅读时尚。我们看传记并不是去看其中的人物的一帆风顺的历程,而恰恰是看传记中的人物在苦难面前是如何走过的,人生最关键的几步又是如何选择的。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更重要的是,在一些优秀人物传记中,我们不仅会读到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并且会启发我们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这正是阅读传记的精华所在。所以好的传记我们还是要读一些的。

——诗歌

诗歌在许多人眼里是知识精华的高度浓缩,在这里我们感受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当然,还有一些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斗志”,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所以我们还是要选择一些最能陶冶我们的诗歌,以此来充实我们的心灵。

当然,你可以在茶余饭后,捧上一本经典诗歌集,如果有兴致,还可以做上一首,或许这最能唤醒我们沉睡的心,但我但更认为,诗歌多属于我们的青春岁月。所以根据看书的喜好,可以适当多选择一些诗歌作品,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精神食粮。

——纪实

多数学生会有这种感觉:每当读纪实文学时,总会无形中产生一种忧患感。正是这种感觉能够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心。与其说是带着乐趣去读,不如说是带着一种责任感去读。

这样的作品在现实中也非常多,读起来也让人感慨万千。如果说好的散文是读过之后让人能够产生一种愉悦感,那么好的纪实作品则会让我们产一种沉稳感。

或许你也注意到了,不同的文体确实能给人以不同的精神享受,所以说,阅读一篇好的文章,对无们来说是非常值得的。这时,你不要吝啬会失去什么,因为它不但能给我们带来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给我们一种精神和美的享受。这也许就是阅读的真谛所在吧。

提高注意力

你是否也曾有过溜号的时候?眼睛明明盯在书上,可脑子里却在想着其他的事情,读了几页之后才突然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刚才都读了什么。这样的事情相信每个人都曾遇到过:明明在阅读,可是没有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是有目的地将心理活动长时间地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上的能力,它是智商重要的构成部分。成功者往往具有很好的注意力,对人生和事业更专注、更执着。 良好的注意力首先表现在注意力的范围上,即注意力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抓住的对象的数量,也就是在同一时间里能同时注意到多少问题的出现。比如说看电影时,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很多事物和人所吸引,并且不断地从一个事物转向另一个事物,很难确定注意力的范围。

学生在上课时,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就是一种注意力分配方式。注意力的分配和集中既矛盾又统一,要注意集中,就一心不可二用,但要注意力分配,一心必须二用(甚至三用、四用),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又是可以统一的。人们的注意力是否善于从当时不需要的事物或活动转移到当时需要的事物或活动上,反映了注意力转移的优劣。例如,一个人正在阅读一本妙趣横生的小说,这时需要他去解决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他便马上抛开小说,去思考新的问题,这就是注意主动性的表现;反之,如果他被小说所吸引,难以抛开,则表明其注意力缺乏主动性。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个惟一的门户,只有经过这门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才能在心里引起感觉来。如果印象不把我们的注意集中在它身上,那么,虽然它也可以影响我们的机体,但我们是不会意识到这种影响的。”

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便等于打开了智能的大门,让知识源源不断地走进来:反之,就是拒各种信息于大门之外。

专心致志,高度注意,是有效读书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常常对一些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视若无睹”,就是感知时不注意或注意不够促成的。

为什么有些人一读书、学习就心不在焉呢?内在的原因是,眼睛虽然盯着书本,但脑子里却想着毫不相干的事情。另一个外在的原因就是,外界环境的干扰分散了注意力。

面对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就是:总结一下你胡思乱想的原因。

书中的思想对我来说太难理解了!

理论太多,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

作者的文笔很差

突然想起刚才有一件事没有处理好

现在很疲惫

……

欲克服注意力分散,使高度集中的最根本的办法,是要自觉地磨练意志,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此外,在阅读之前,问一下自己,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想要从书中了解些什么?如果你并不想主动了解别人的思想,就很有可能读不下去了。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指出,医治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陷,可以采用演算数学的办法。因为演算时必须全神贯注,做起习题来,对来自环境和自我的干扰,就都不在意了。

针对于注意力不能集中的情况,美国有一所能力拓展训练学校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并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先将注意力转移一钢笔、课本、玩具、零食等各类琐碎的事物上。

第二阶段:再凝视某一目的物,直到厌烦为止。

第三阶段:将眼睛闭起来,回忆刚才所见的事物,例如圆珠笔,将其颜色、形状、长短等外形特征描绘在脑海中。

第四阶段:将思维从圆珠笔上移开,然后睁开眼睛。

第五阶段:间隔30秒。

接着,再选其它事物重新从第一阶段做起。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根据受此训练的人介绍,刚接受训练时,精神集中力无法持续8秒钟以上,但经过一周的训练后,集中力便能持续到3~4分钟。

思维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手下有一位将军,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提升,便以他的服役时间长为理由,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因为,我的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皇帝是一个对人才有着不同寻常判断力的人,他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随意指着绑在周围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一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仍然是驴子。因为它们没有思维和想像的大脑,所以只能从事简单的工作,更谈不上自己有所作为了。” 将军听到后十分惭愧,也意识到自己确实还无法胜任更高的工作,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太缺少思维力与

想像力

了。

思维是人的高级认识活动,通过思维,人们可以感知到不能直接反映的事物,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掌握事情之间的规律。

人的思维不会像其他事物那样可以明显地表露出来,有时它要借助视觉、听觉以及手的动作等表现出来。比如看书的时候眼球的转动,手托着下巴等动作,就是思维的表现。

思维有很大的能动性,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主动的推理联想。以已知的知识与体验为基础,通过推理、演绎得出新的认识与结论。

二是形成假设。思维一旦形成假设,就能对人们的活动提供指导,减少盲目性,取得新的发明创造成果。

最后是思维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脑。思维虽然是大脑的产物,但思维在大脑中不是处消极被动的地位,而是起着积极主动的控制作用。

根据人类生理学家的研究,人在思维时,大脑会出现“神经细胞聚会”的奇异现象。我们知道,大脑虽然有数百亿个神经细胞,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混乱而毫无逻辑的,实际上,它们之间的组织构架十分严密,分工也很明确。当大脑碰到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思考时,大脑中的几个细胞和几个功能区是难以胜任这样的工作的,这就需要大脑皮层许多相关的细胞和功能区一起配合,共同完成这个复杂的思考过程,这个时候,就会有几千万,几十亿个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交换信息,共同完成这个思考过程。

这时,大脑神经系统的所有“通信网络”全部开通,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就会畅通无阻,储存信息的细胞源源不断地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这样就形成了大脑思维的“神经细胞聚会”的现象。

思维确实是一种很复杂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读书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是对书的内容的分析理解,通过内容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形成个人独特的认识,得出不同与其他读者的结论。读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读者的思维一定要活跃。

许多读者在阅读时,在不同程度上所固有的最严重的干扰是思维的懒惰。冥思苦想对很多人来说,是件伤脑筋的事。例如,在书中遇到比较抽象的话。为了把作者所表达意思具体化,就必须仔细思考一番,有时是很费劲的。我们“懒得”费劲,文中的那些对我们也就等于白费了。或者在书中我们遇到了不懂的地方,为了把它搞懂,应当集中全部精力和思想,有时也许只要稍微努力就行了。但我们“不想”花这点力量就往下读了。当作者论证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分析他的论据。但是为此要求思维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于是我们很快就滑到下面不需要这种努力的地方去。用最低限度的努力使思维处于最低的紧张程度的情况下进行阅读,这是一种常见的倾向性。

然而它正是阅读的最大阻力。例如,有的人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毫无措误地计算和妙写庞大的数字表格,但只要稍一涉及到思维,他就无能为力了。

为了防止思维的懒惰,一方面固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方法,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另一方面,对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思维进行“记录”

人的大脑是思维的器官,每时每刻都不会停止思维,如果能把自己每天思维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这其中包括对某个问题的思考过程,解决某一问题的体会,读书、学习、聊天时心中的感想,那么这种对“思维的记录”会帮助你总结以往的思维,从而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能够更准确地找到下一步的思考路线。有时候,我们记录过程中还会出现灵感,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引起新的有价值的思维结果。

——记录他人的思维“声音”

课堂上老师讲课,或是某个演讲会演讲者发言,实际上就着老师与演讲者在用语言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尤其是有不少的老师,他们在课堂上善于把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出来,这对于听者来讲,是十分宝贵的。在记录这种“出声的思维”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说者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对方的思维方法。

——对自己的思维提出疑问

许多读书快的人,往往会很麻利地把一本书读完,内容上似乎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其实,这样读书的人并不见得是最有效的。要培养思维能力,就要勇于向自我的思维能力挑战,经常质问自己:“这句话我懂了吗?”“我阅读完后得出的结论为什么会和别人大相径庭”“这个问题可不可以换个角度看一看?”这种读书收的自我质疑精神会帮助我们开拓思维能力,学懂所学的知识。想像力

思维能力在阅读中的重要意义自不必多说。但是大多数人却没有认识到想像力在阅读中的重要性。正如英国物理学家廷德尔所说:“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如果就想像这种思维能力对科学家作一调查和研究的话,我们会发现其中最杰出的人往往都具有高度发达的想像力。甚至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想像力:“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代替我们亲身的经验。一个人的经验与资历固然重要,但这并非衡量能力才华的惟一标准。尤其在学习上,有些人10年的学习经验,只不过是一年经验的重复罢了。如果一位老师可以用他们一年所学的知识来教学生10年之久,而自身知识得不到多少更新也无妨,而但他的学生10年后可能要远远超越他本身。

而想像力却能概括了整个世界,并推动着它的进步,可以说想像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牛顿也深有感悟地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列宁更直截了当地指出:“有人认为,只有很少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一种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

想象能使我们用别人的眼睛看到我们没有见过的东西,同人们一起体验那些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事物。一个人要想生活幸福或者学业有成,就必须培养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只有有了丰富的想像力,你才能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有美好的规划,也才能满怀信心去前进、去开拓。这就像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一样。只要学会驾御它,就能按照主人的意愿随时飞往任何地方。比如说,一个人正在读一本亚马逊丛林探险记,他又是一个善于合理发挥想像力的人,那么他就会和作者产生同样的感受。他和作者一起看,一起听,一起经历那些生死关头。又好比一个正在读历史书的人,当他深入书中就会宛如回到古代的一个真实的国家中,过着古时候人的生活。法国一份报纸曾报道过一个大学生因为特别喜欢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所在每年都要去几次,去亲身体验一下书中所描绘的场景。

要善于想像,当哪里需要想像时,就“尽力”开动脑筋,敞开地去想像。这意味着无限地延伸自己的狭窄经验,从而吸取别人的经验为己有。狄德罗指出:“想像,这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自然就不是一个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学创作等创造性活动,缺乏想像力的参与是行不通的,而做出创造性成就的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也都是具有丰富想像力的人。这就是想像的意义,这就是很少有人能够正确运用的想像力量。许多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开动脑筋想像,但仅仅是按照所读过的东西来幻想自己的未来。这种类型的青少年读者常为一些科幻小说所吸引,幻想自己将来在同野兽或吃人的魔王的斗争中建立功勋。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不必要的细节”,如对外表的刻画,有时对大自然奇异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生活习惯的特征的描写等等,或者完全不看就跳过去,或者只是“走马看花” 地一扫而过。这样安排阅读是完全不正确的。只要读者一且醒悟,他便知道,这样做的结果,使自己失去了什么……

当然,这里应当严格地坚持正确阅读的主要原则:要使阅读方法适合于阅读的目的。例如,有些经验人们最好是不要去利用;也有一些书,在读它们的时候,最好不要过多地去想像。因为这将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将会毒害我们的心灵。但是在阅读那些以自学为目的而选出来的书的时候,应该永远竭尽全力地进行想像。

加强记忆力

记忆力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能力。

依靠记忆力人类积累了知识,依靠记忆,我们学会了如何吸收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在所以的学习活动中,记忆是最基本的活动。青少年现在正处在体力与智力的最佳发育时期,也是一个思维锻炼与知识丰富的特殊时期。此时,培养与提高记忆力尤为重要。要提高阅读的水平,取得较高的读书效率,没有良好的记忆力往往会事倍功半。

在百科全书中,关于记忆是这样定义的:

能够记起且在往后再现(或回忆)经验的事物,或在它重新启程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三方面。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间的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性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性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性联系的再度活跃。透过识记和保持可以累积知识经验,透过再现或再认识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

各人记忆的快慢、准确、牢固和灵活程度,可以随其记忆的目的、任务、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而有所差异;各人记忆的内容则随其观点、兴趣、生活经验而转移;对同一事物的记忆,各人所牢记的广度与深度也往往不同。

记忆的方法因人而异,个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但下面提供的15个方法却有必要在这里先为大家讲出来,这些方法是根据记忆曲线原理,由国际著名的记忆研究专家多年结果发现的“记忆学习必须要掌握的规律与方法”。只要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你的读书记忆就会得到快速提升。

——七个是记忆的最佳数

就像一星期有七天、七色的彩虹、世界七大洋、农历的七夕、北斗七星、七仙女、七只小羊、七个小矮人、幸运的七等等,七是一个与人们的生活有很深缘分的数。在记忆的过程中,要多联系七这个数字,定会提高你的记忆效率。

——读出声来能够帮助记忆

读书学习的时候,常朗读教科书,或把英语课本录下来听。事实上,不论是哪一类知识,发出声音朗读总是比较容易记忆。特别是在头脑下清醒的时候,更需要清楚地读出声来。

有节奏地朗读,能唤起记忆。播音员和喜剧演员,在表演之前,将要表演的内容听许多遍,并反复多次念出声来,用韵律把它们记住。这个方法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自信自己必能记住,从头至尾坚持做下去。除此,没有什么别的诀窍。背诵歌谣、诗词、宗教经典、法律条文等也是如此。

——仔细观察对象,抓住特点

所谓观察力,并不是只要认真看就可以的,要把想要记忆的人物的容貌、姓名连结起来,才能帮助记忆。

——分类,整理,使记忆变得轻松

为了便于记忆,分成的组数和每组内的个数要得当。分类的结果,总是有不好归于哪一类的几种特别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也下要勉强地硬找出它们的共同性,把几个不好归类的放在一起,也自然会成为一个小组。

——抓住规律,记起来更轻松

乍一看是一些没有关联的数字和词语,如果把观察的方法、顺序加以改变,就能发现它们的规律性和共同性

——发挥想像力,进行创造联想。

想像力是必不可少的记忆条件,发挥想像力,对需要记忆的事物进行合理的联想想像,那么你会发现,记忆就会变得轻松快捷得多。

——重要的事项放在开头或末尾去记忆

许多人在考试前背诵英语单字时,A、B、C开头的一些字会记得很牢,但是往后就记不好,但等到了末尾的X、Y、Z部分,则又能记住了。所以为了不遗漏,可以改变顺序来记忆。从中间部份往前或往后记,都是很好的方法。

——从部分到整体,逐渐增加记忆的量

事情过多,想一次记忆大量的东西,需要相应的诀窍。演员背台词时,所用的方法属于“累进的部分记忆法”。先预先读过全部脚本,然后一句句记住自己在剧中的台词。

——在背诵之前先整理好四周的环境

好的读书环境,是高效记忆的第一个条件。学习时,采光过强或过暗,都会使眼睛疲劳。目光所及的桌布、房间的墙壁颜色等均要雅净一些。日光灯如果使用过久,就会一闪一闪地忽明忽暗,眼睛受到刺激,精神就不集中。

——教别人就能记得牢

在讲给别人听的时候,同时也整理了自己的知识系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程度。众所周知,已经学过的知识,试着讲给别人听就是强迫自己弄懂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使自己的记忆得到巩固和增强。

——讨论帮助记忆

大家就同一个问题思考、发表意见,因而能很清楚地了解和记住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发,有时会出现意想下到的灵感,从而发现和理解问题的本质。大家在对话当中,还可互相学习有关的知识。

——辞典可增强记忆力

希望英语程度高的人都常翻阅辞典;查阅辞书,可明白单字意义、用法。积极的好奇心是记忆的准备。翻阅辞书,理解字义,就会弄清它的实际用途。

——重复背诵与练习是遗忘的最大克星

对刚学过的东西,应该多次重复,即多加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

——利用卡片记忆

借助卡片进行记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卡片具有知识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把要记忆的材科抄在卡片上,随时拿出来复习,一张张卡片犹如记忆的仓库,对增强记忆,特别是记忆英语单字,效果很好。

——为了记忆要善于忘却

意识地把一些事物置于脑后,正是为了把另一些东西装进脑子里。研究学问怕分心,要先把那些有碍记忆和思考的杂物,特别是个人得失,从脑内有限的仓库中清除出去,我们的记忆力就会大大加强。

如何进行网上阅读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日益深入的影响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为网络的无所不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络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信息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任何想知道的信息。

网络让人们感受到了信息传递的高效与快捷,网络阅读也愈来愈普及化,通过电脑网络获取知识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一种学习渠道。作为一个生长在电子信息时代的读书人,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读书学习,那必将遭到这个社会的淘汰。

——在线阅读

网络上有大量的书籍、报纸、杂志的电子内容,通过在线阅读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获取的知识。这个时候,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的方式就很重要了,可以通过Google、Baidu、Yahoo等一些强大的网张搜索工具来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比如,进入www.Yahoo.com.cn的主页界面,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文字”两个关键字,然后按“搜索”键,网站就会为你自动搜索网上所有与文学有关的内容和其他网站。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内容来进行在线阅读。

现在,一般综合性的网站都有BBS论坛,论坛中有很多精彩的文章与评论,非常值得一读。但是要注意的是,论坛中的内容分类并不是按照关键字,而是分门别类,如文字、财经、体育、娱乐等等,需要阅读哪方面的内容,点击进入相应的页面即可。

­­——网络下载

许多在线阅读的人,都希望可以把阅读的内容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以便以后阅读的方便。目前许多网站提供这项服务,虽然有的是收费的,但在网上总是可以找到免费的午餐。可以通过文件另存的方式,把你认为需要保留的页面保存在电脑的硬盘上,也可以通过把文字资料复制、粘贴的方式,存成WORD文件。前一种方式比较间接、快速;而后一种办法而方便了阅读和临时修改。

——在线订阅电子杂志

现在,很多网站都提供免费订阅网络杂志的服务。网络杂志区别于传统的杂志的特点就是在线阅读,画面丰富多彩,有动态感,而在内容上则没有大的区别。不过网络杂志不用花钱赎买,可以节省一笔开销。

订阅网络杂志的方式极为简单,只要登录提供这种服务的网站,然后按照页面的提示进行操作,直至显示订阅成功。网络杂志一般都是发到你的个人电子邮箱之中,所以你的邮箱容量一定够大,否则容易收不到或造成邮箱堵塞。

——使用网络阅读软件

目前,许多网站将可以提供阅读的内容做成了相当的电子书文件,这样就必须通过一定的阅读器软件才可以阅读。这类软件的特点就是增添了许多功能,如文件编辑与提取,文件的日常管理,现在一些阅读器软件还增加了把收集到的文字制作成电子书的功能。较常用的有Adobe Acrobat Reader和方正Apabi Reader。

读书的最高境界——痴书

“没有危机感,算不得现代读书人:没有痴迷劲,读不好现代无限书”。在当今瞬息万变的资讯密集时代,知识的陈旧率、失效率,或者说知识增殖串、更新率,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而加快,人们普遍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人有限阅读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知识对人们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立志于开拓和创新的现代读书人,面对爆炸的知识无不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那种低标准、低速度、低效率的悠哉悠哉读书态度,恐怕很少能令人满足。快节奏、高效率的读书,需要一种“痴书”精神,也就是一种潜心攻读、累积、探索、创新知识的痴迷劲儿。

鲁迅早年在广州知用中学演讲时,曾谈到读书态度:读书态度至少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职业的读书,大概就是指非出于自愿地勉勉强强的读书,鲁迅是不喜欢“职业的读书”,而提倡“嗜好的读书”的。他说,嗜好的读书,“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地去打,有时被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这里说的是厕迷精神的眉面,即喜欢和爱好读书达到了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在具有这种“痴书”精神的读书人那里,听不到“没有时间读书”的埋怨,看不到荒废时光的无限度闲散游玩。他们痴于追寻和珍惜分分秒秒的光阴,痴于在知识的田园里辛勤耕耘,竟致放弃了休息和娱乐,感觉不到艰苦和疲倦,忘记了吃饭和睡眠。“痴书”精神表现的另一侗方面,是指注意力进入了专一纯静的境界。人们在相同的环境和时间里读书,有的恩驰鸿鹊,心猿意马,收效甚微:有的痴迷入里,专心致志,另有一番收获。电力科学研究院硕士李慧勤在回忆自己童年时迷书攻读的情景时说,当时我们家六个人,住在一间十几坪的房子里,一张小桌子就是我的学习园地。我看书像着了迷一样,无论家里来了什么客人,谈话声有多么大,我那一席之地却像世外桃源。在开始品尝到知识海洋里的一滴水时,虽说入口时是那么咸、那么涩,但吸吮到肚子里却感到是那么有味,那么充实,他常常为一个难题思考钻研到深夜,忘记了睡觉,也不感到困倦。父母醒来总是将他的灯熄灭,不许他再读,但等父母一入睡,他又潜入追寻知识的“世外桃源”。可见,对于“痴书”的人来说,这不只是一种专注纯静的求知境界,而且是一种蕴藏着智慧享受的乐园,它远远胜过当年陶渊明笔下那个优美加画的“桃花源”。“痴书”精神表现的另一万面,是指大脑进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产生了人们常说的灵感或顿悟。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牛顿,一生痴迷于创造性的读书和思考之中。据说,有一天他牵着马,扛着马鞍到山里去,一路陷入创造思维的痴境——有时比比画画,有时自言自语。走上山坡,觉得疲倦了,想到可以骑马。这时,他才发现手里只拿了一根缰绳,马早已无影无踪了。难怪当有人间牛顿怎样擭取杰出的发明创造时,牛顿简单的回答是:“我一直在想着它”。“痴书”精神只能在读书实践中培养,不爱读书的人,“痴书”境界是和他断然无缘的,其实,痴迷劲儿在每个人身上恐怕总是有的,不痴这,就迷那,观察一下我们周围,大抵不论什么人,世界上至少总该有一种事情能使他痴迷、兴奋,以至最乐意去做的吧!

书也可“吃”

“天天要吃饭、天天要读书”——这是用吃饭来比喻读书的重要:“像饥饿的人扑正面包上一样扑在书上”——这是把书直接比喻为“饭”。

精辟的比喻,往往饱含激情、蕴藏哲理、充满机智、发人深省。拿“书”比“饭”,喻“读书”为“吃饭”,琢磨起来,极耐人寻味,就像吃橄榄,“愈嚼味愈浓,不舍吐口外。”

主张“吃书”的人,是提倡读书细嚼慢咽,尝出滋味,方肯罢休。陶铸先生就曾说过:“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才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礼记》中的《学记》篇里谈到:“学者有四失。”何谓“四失”呢?即:“入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山。”这第一失,就是“失则多”,得了“贪食症”。它的表现之一是好高骛远,想一口吃成胖子,忘记了深耕细作才能丰收,细嚼慢咽才能助消化的道理。嚼得粗,咽得伙,囫圃吞枣,舌主多,实则少。俗话说:“宁细嚼一口,不囫吞一筐。”诚然,一口填不饱肚子,但吸收了这一口的营养,却比吞一筐不能消化的东西强得多。一口一口,积少成多,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它的表现之二是浅尝而止,莫辨酸甜。拿到一本书,只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章节标题,或只读一遍别人的读书介绍、评论而了事。今天一本,明天一本,像吃甘蔗不剥外皮舔其叶,像蜻蜒只在水面上“一点”而过。浅尝则不能深钻,浅尝也难以守恒,浅尝更不会成功。恰如古人说的:“若刻刻欲速,则刻刻做潦草功夫,此终身不能成功之道也。”“吃书”的态度,应如世界著名作家杰克·伦敦那样:“……像一头饿很,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猛地舔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碎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份。”

主张“吃书”的人,还提倡反覆“回嚼”,充分消化和吸收营养,并把这种“回嚼”比作牛的“反刍”。据研究,牛吃下食物,先到瘤胃,再到蜂巢胃,然后回到口中咀嚼,再入重办胃,最后入皱胃,经过“反刍回嚼”,粗食草料变成细腻而可吸收的营养。有人把学生读书的四个过程,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比做反刍动物的四个胃。说预习是品尝,听课是吞食,重新咀嚼和消化就是作业和复习。知识经过这样的“反刍”过程,才能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化,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第四章:精读篇

选择读书法——把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有一千三百二十八项,在人类科学史上创造了奇迹,被人们誉为“发明大王”,可是有谁能想到他在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上,还走过一段远路呢!

爱迪生小时家境十分贫困,他一边卖报,一边读书。一天,有位先生问他:“你读过多少书?”小爱迪生天真地回答:“我已经读了十五英尺厚的书了。”这位先生好奇地问:“你原先读的书,和你现在手里拿的这本书,内容完全不同,你是怎样阅读的?”小爱迪生认真地答道:“我是按照书架上图书的次序读的,我想把这图书馆里所有的书,一本接一本读完!”这位先生听了更为惊讶,他郑重地对爱迪生说:“如果没有目的,不会选择书籍,学习效果不会很好。希望你选定一个目标,然后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真该感谢这位不知名的先生,不然小爱迪生即使将整个图书馆的书全读完,也未必有一项发明吧。试想,一侗人做学问,选择方向和目标怎么能由书架上书籍排列的顺序来决定呢?一个人一生的精力怎么能够将整个图书馆的书都读完呢?退一步说,即使能读得完,那又有什么好处呢?幸好爱迪生经历了这样一次不平凡的谈话,它绐了爱迪生莫大的启迪和帮助,从此他严格遵循朝一个目标读书的方法,终于在科学发明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独有偶,有一次一个青年苦恼地对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部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结果却收效甚微。”他还说:“我爱科学,可我也爱文字,对音乐和美术我也感兴趣,我把时间全用上了。”注布尔听了这些话,掏出一块放大镜,意味深长地对他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爱迪生的经历及法布雨的经验,生动地告诉我们:读书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主攻方向和目标,这样才可能有所成就。否则,无的放矢,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爱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收效肯定不大。一个人今天读这类书,明天读那类书,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不能深入了解,这怎么能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呢?歌德说得对,我们要“把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对你不适合的东西都抛开。”

今天,我们面临的时代与爱迪生所处的时代又大不相同了。各门学科异军突起,各种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纵然什么事也不干,用毕生精力和时间也绝对读不完世上的书。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今世界上仅科技图书每分钟就出版三千多种。专家证实,人们利用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中所累积的知识也不过百分之二至三。如果让一个化学家每周阅读四十八小时,浏览世界上一年中发表的化学论文,得四十八年:如果每天读一篇,得一千一百年!很明显,这是吃力不讨奸,并且是根本办不到的。这也就要求我们读书时,首先必须明确主攻方向,选定读书目标。

选择读书的土攻方向,首先应根据特定历史时期的要求,根据自己和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只有将个人的追求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孙中山和鲁迅,雨人在年轻时都曾经学过医,但在那风云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他们亲眼目睹了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为了适应革命潮流,为了救国救民,毅然放弃了医学,分别从事政治运动和文学事业,为中国的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现代史上树立了两座巍峨的丰碑。孙中山、鲁迅为我们今天的青年作了光辉的榜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按时代对自己的要求,确立志向,确定读书的主攻方向和奋斗目标。

选择读书的主攻方向,还应该根据将来选择职业或工作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工作占据每个人每天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要是能根据自己的职业或研究课题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读书,尽量做到学与用的统一,就能节省时间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们称这种读书方法为“利用阵地法”。实验证明,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来选择主攻的突破口,既有益于提高业务,又能在学业上有所建树,这是一举两得之事,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选择读书的主攻方向,除了考虑以上两个因素之外,还可以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热情是人们获取知识、钻研知识、运用知识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倾向和心理素质。《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认为“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只有对某件事充满热情乃至痴情,才可能在这件事上有所创造和贡献。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促使我从事科学工作的,是一种要懂得自然奥秘的不可遏抑的愿望。”而这些热情、痴情乃至不可遏抑的愿望又总是和读书的兴趣、爱好、专长密不可分的。所以,当我们选择读书的主攻方向时,妥善地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是很重要也是很有好处的。

古今中外,凡是善读书的人,都是善于选择读书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的。

明代陆容笔下有个叫阿留的人物,他原是名士周元素的书僮,其人“性痴呆无状”。一次工人让他扫地,他一个上午一间房也扫不乾净,元素责备他,他却理直气壮地说:“你能扫,为什么还要麻烦我呢?”又有一次,工人叫他看守新柳,到吃饭时,他却把新柳一一拔起带回屋收藏起来。像阿留这样痴呆的人,看来是无可救药了吧!可是有谁曾想到,他的才能是在绘画上面,当主人注意到他这方面的特长,并热心加以培养后,阿留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名大画家。

马克思青年时代曾一度酷爱写诗,大学时参加过“花环社”,创作了不少诗歌。在同燕妮热恋的日子里,他写了三大本诗集寄绐燕妮,但当他发现自己在写诗方面不具特殊的才能,自己并非缪斯的宠儿时,便毅然与诗神告别,焚毁了自己的诗稿。当时,马克思感慨地说:“看了最近写的这些诗,才突然像叫魔杖打了一下似的……一个真正的诗歌王国像遥远的仙宫一样,在我面前闪现了一下,而我所创造的一切全部化为灰烬了。”于是他坚定地转向研究社会科学,终于同恩格斯一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李时珍三次应试都名落孙山,而在医药学方面,他却成了天之骄子。

陈景润拙于教学,但他却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达尔文教学呆头呆脑,可是兴趣一转到生物学方面,则精神抖擞,灵光焕发。

爱迪生健忘,却精于发明。

柯南道尔庸于医术,写侦探小说却名扬天下……

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每个人在选择读书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时,首先必须对自己有客观的估量和评价,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从而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正确的读书万向上来。

循序读书法——累积与渐进

有则寓言说某个富翁,看到邻人盖了一座华丽的三层楼,他十分羡慕,于是请工匠仿造。工匠开始一块石一块砖砌基础,富翁走来一看,顿时大发雷霆,责问工匠:“你打算砌什么样的楼房?”工匠回答说:“照您的意思仿造呀!”富翁生气地说:“我只要最上面的第三层,谁叫你从下面砌起?”

读完这则寓言,大家禽嘲讽这位富翁的愚蠢,不是吗?他竟然连盖楼房要一层接一层地依“序”建造的道理都不懂!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打好基础,怎么盖得成高楼?不要一、二层楼,又哪里来的三层楼呢?这笨拙的富翁诚然可笑,但别忘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也并不少见。一些人在读书求知时,就只想追求知识金字塔的顶端,不想打好知识金字塔的基础:只是一味贪多图快,不讲循序渐进,结果如何呢?往往也不只能同那不开窍的富翁一样,瞎忙一阵,毫无所成。

读书渐进,需要有质的提高,也要有量的累积。人们掌握任何一门知识,总是从无到有,由少到多,靠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主张读书求知要善于“由薄到厚”,就是强调知识的累积。

当然,我们提倡循序渐进,指的是读书学习过程中的总体方法及基本原则,它当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某些时候,遇到具体的学习、局部的学习,因时间限制或特殊情况,可以跳过“循序渐进”,而采用“直接读书法”。所谓“直接读书法”,是指在知识不多的条件下直接对准目标,根据实际需要,越级(即打破循序原则)直接学习,吸取所需要的知识。这种读书方法,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其优点是时间短、收效快,缺点是基础不扎实。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讲到他年轻时运用“直接读书法”的学习经验时说:“带着一个问题,找来五本十本,不仅读得多,而且反覆读,拼命地记。这样,一个个的问题弄懂了,自己的知识面也一点点地拓宽了:学过的知识记住了,以后学习就方便了,不必在查工具书上花过多的时间。”当代学者黄裳也很赞赏“直接读书法,”他认为:“学生不必死记一条条文法,只要直接接触作品从而‘背’出语法的规律来。我始终认为这方法是好的,和小儿学语一样,是从观察、实践中摸索出经验来,比先学教条,后付诸实践的方法好得多。但这也有缺点,如果请你走上讲台作语法分析,就会束手无策,甚至连‘词’的名称也说不上来,陷入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

古人云:“运用之妙,存手一心。”我们在提倡“循序读书法”时,并不排斥包括“直接读书法”在内的其它读书方法。探讨读书方法的一个总合原则,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灵活地加以应用,而绝不是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但是,从读书治学的总体程序和长远规划来看,“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却是不可违背的。

反复读书法:温故而知新

反复读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内容上看,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全面反复、重点反复和倒转反复三种。

(一)全面反复

所谓全面反复就是把已经读过的书从头到尾重新看一遍,这并不是最佳的反复方法,但它却是反复的基本形式,作为反复的第一步。这种方法对于只看过一遍而印象依然十分模糊或者基本上还没有读懂的书,是行之有效且很有好处的。我国古人读书就常用这种方法,如:明清时代一些学者为了钻研历史,不惜下苦功把《史记》、《汉书》乃至《资治通鉴》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抄写下来,这样做当然有它的好处,一是面撒得更广,二是基础更扎实,用梁启超的话来说:“真心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但是这样做毕竟花费时间太多,有时还会掩盖重点,如果对全书已经基本理解,采用这种方法读书就不好了,应该采用另一种反复方法,即重点反复法。

(二)重点反复法

每一类书、每一本书,乃至每一个章节中都有它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部分。反复读书法所强调的反复,从根本上来说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部分的反复。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里谈到读书时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思是说,对叙事的书,必须掌握它的要点:对说理的书,必须探索它的主旨。朱熹也说,对重要的书和文章的核心部分,应“从头熟读,逐字训释,逐句消化,逐段反复,虚心务力,且要晓得句下文意”,要“使一书通透烂热,都无记不起处,方可另换别书,乃为有益。若有轮流通念,而复之不精,则也未免枉费工夫也。”苏轼就是这样反复读书的,据宋代陈鹊的《西塘集耆旧续哄》记载:苏东坡被眨为黄州团练副史时,与司农朱载上结为知己。一天,朱载上前住苏轼住处探望,通禀许久,还不见东坡出迎,朱载上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十分尴尬。好半天,苏东坡才出来接待,他抱歉地说:“刚做完‘日课’,失敬得很。”朱载上一听,很惊奇,忙问:“先生的‘日课’是什么呢?”苏轼答:“抄《汉书》”。朱载上更为诧异,说:“以先生之才,开卷一览,就可终生不忘,还用得着手抄吗?”苏东坡笑着说:“不,不。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亲手抄三遍了。开始是读一段抄三字为题:第二遍抄两字,现在只抄一字。”朱载上要看一下苏东坡的笔记,苏东坡便让人拿来,朱载上随便念一个字,苏东坡应声背诵题下文字,没有一字差错,朱载上敬佩不已。从这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苏东坡这种抓纲提要的读书法,实际上就是重点反覆读书法。值得注意的是重点反覆读书法必须有个正确的前提,就是必须懂的并且抓住文章的重点,否则鱼目混珠,李代桃僵,反而弄巧成拙,画虎类犬了。而要抓住文章的上要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往往也不是读一遍书就能办到的,它也需要一个反覆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反覆和重点反覆二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三)倒转反覆

读书要循序渐进,但反覆却不一定要绝对遵循这个模式,在很多情况下,采取倒转反覆,效果反而更好。所谓倒转反覆就是打破书本章节的原有结构顺序,而采取与之不同程序的复习方法。如:书本上介绍知识的顺序是纵的,可以从横的方面去反覆:甚至可以采取倒过来从尾复习到头的顺序。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福井重雅说过:“读书不妨逆读”。他认为第一遍从头读,第二遍就从最后一章逆读,因为经由倒逆读书的方法,从一开始就知其中心内容,进而溯本查源,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反覆运用顺读和逆读的方法,又会使学习效果倍增。运用倒转反覆要注意书本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倒转的逻辑性,不要随心所欲,乱读一通。

互比读书法:有比较才有鉴别

西晋开国以后,著名的史学家陈寿和夏侯湛等人都在分头写前朝的历史,夏侯湛写出《魏书》初稿后,陈寿也完成了《三国志》六十五篇。当时有人读了《三国志》后大为赞赏,认为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将《三国志》找来,捆读再三,觉得这部书确实比自己所写的《魏书》好,他随即将自己辛苦编写多年而尚未问世的《魏书》烧毁了。在“文人相轻”的时代,素有“文章宏富,善构新词”之称的夏侯湛能够有如此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自知之明,确实令人敬佩。而夏侯湛这种谦逊的态度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出自互比。

用互比的方法读书,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正确地鉴别、验证和判断书本知识的真伪、好坏、优劣,提高理解、接受与运用的能力。鲁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乡下人常误认一种硫化铜为金矿……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一方面也就真得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这些话,见地颇为深刻。

常用的“互比读书法”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纵比读书法、横比读书法、类比读书法及综合比较读书法。

(一)纵比读书法

纵比读书法是将某种知识的各个发展阶段之不同特点加以纵向的比较,这种互比法的重点在于了解和分析不同历史时代知识的传承、演变和发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一种思想,它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如果我们将它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作理论上的纵向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我们对于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就更准确、完整、有系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更离不开纵比法,因为科学知识本身就是一步一步地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以动力学为例,人类从最初简单地使用畜力而逐渐懂得利用风力、水力,一直发展到今天开发电能、原子能,这种发展趋势就包含着它的历史阶段性和时代继承性。我们运用纵比法读书,就是要透过知识的不同发展阶段之比较,发现新旧知识  之间的异同点,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继承关系,从而解决旧知识未能解决的问题,促进科学的进步和繁荣。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这当然是大科学家的谦逊之辞,但纵观牛顿的一生,他的许多发明创造确实离不开前人的研究成果。他正是在伽利略、克普勒等许多物理学家所走的道路上,透过比较而发现差距,从而截长补短,获得成功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