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灾害配电应急抢修培训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8 20:12:55

点击下载

作者:兰兴伟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地震地质灾害配电应急抢修培训教材

地震地质灾害配电应急抢修培训教材试读:

内容提要

本教材从高空体能拓展训练、应急保供电、应急供电技能及抢修供电四个方面进行编写,通过高空拓展的亲身体感训练,增强应急队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从灾害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应急自救互救、地震知识与救灾现场心理疏导及灾害信息报送等方面夯实应急供电基础;从现场应急指挥部搭建、应急电源搭建与安全用电管理、应急通信系统搭建、配电线路与台区故障巡视与隔离等方面提高应急供电技术技能。最后,从配网施工技术规范、导线压接与插接、倒杆处理及线路架设等方面对抢修保电技术技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实战模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评价。

本书适合需要接受培训的应急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爱好者参考。前言Preface

云南省是我国地震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地震地质灾害给云南电网造成很大的损失,为推进云南电网公司“地震地质灾害配电应急抢修培训”工作,保证“地震地质灾害配电应急抢修培训”课程建设工作保质、保量顺利进行,云南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于2016年6月7日先后前往发生过地震地质灾害的普洱供电局、景谷供电公司、昭通供电局、鲁甸供电公司开展实地调研和现场勘察工作,认真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并召集各地震地质灾害相关单位专业人员编写了本教材。

本教材从高空拓展训练、应急保电、应急供电技能及抢修供电四个方面进行编制,通过高空拓展的亲身体感训练,增强应急队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从灾害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应急自救互救、地震知识与救灾现场心理疏导及灾害信息报送等方面夯实应急供电基础,从现场应急指挥部搭建、应急电源搭建与安全用电管理、应急通信系统搭建、配电线路与台区故障巡视与隔离等方面提高应急供电技术技能。最后,从配网施工技术规范、导线压接与插接、倒杆处理及线路架设等方面对抢修保电技术技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实战模拟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评价。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重点参考了灾区实际的需求和救灾过程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规范安全的宗旨。在梳理清楚各个知识点和满足现场应用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冗繁的公式推导和理论分析。

本书实践性很强,涉及内容广泛但又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借鉴意义。对地震地质灾害现场应急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昭通供电局、红河供电局、楚雄供电局和大理供电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及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2018年1月  模块一 高空体能拓展训练一、基本知识(一)拓展训练简介1.拓展训练的定义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

这种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国。当时,盟军在大西洋的船队屡遭德国纳粹潜艇的袭击,海战场景如图1-1所示。在船只被击沉后,大部分水手葬身海底,只有极少数人得以生还。英国的救生专家对生还者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生还者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些年轻力壮的水手,而是意志坚定、懂得互相支持的中年人。图1-1 二战海战

1941年,科翰在英国的威尔士建立外展训练户外学校。“There is more in you than you think”(你的潜能超过你意识到的),这是二战前比利时一所教堂墙上的铭刻,后来成为科翰所建外展训练的信条,他相信每个人都有超过自我认识的勇气、力量和善心。他办学的目的就是希望创造一种模拟真实的情境,让人们在经受自我怀疑、厌倦、被嘲笑的经历过后,获得对自我和别人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提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外展训练这所新型学校并没有因为其历史使命的结束而结束,相反,这种具有独特创意的特殊训练方式逐渐得到了推广,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工商业人员等各类团队。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1974年,科翰逝世。《伦敦时报》撰文说:“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提出如此有创意的教育理念并具备把它付诸实施的天分”。2.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

这种全新的训练方式通常包括充沛体能训练、成功心理训练、挑战自我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四大类型。通过拓展训练,使队员在以下方面得到提高:(1)认识自身潜能,相信自己,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2)克服心理惰性,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拓展训练通过形式多样、变幻莫测的情景对队员予以磨炼,促使队员学会在看似杂乱的场景中找出规律,培养队员以积极开拓的姿态去战胜困难,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认识团队的作用,信任他人、融入团队、信赖团队,增强队员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塑造团队活力,与团队共同成长。(4)真诚的交流、顺畅的沟通。在整个培训中通过每个人的发挥与自我展现,从中更全面地认识到每个人的特长、优点及潜质所在,有助于帮助队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发挥各自的特长与潜质、相互配合与协作、相互学习与借鉴。

综上所述:素质拓展训练=合作+潜能+核心+目标+心态+沟通+信心。(二)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理念1.队员是主角

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队员一直是活动的重心,通过亲身感受,队员从训练中悟出道理。2.简单游戏蕴涵深刻道理“素质拓展训练”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这些项目中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心理学、管理学和团队科学等多学科的长期实践论证的,能够对个人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提升发挥很大作用。3.参训者情感距离被迅速拉近

参加素质拓展训练、每个小组通过培训师的调动充分融合,由于活动本身都面临着挑战,许多项目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样建立的感情才更深厚。4.投入为先

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队员全情投入才能获得最大收获。5.挑战自我

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表现在心理素质的考验上,需要队员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突破“心理极限”。6.高峰体验

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训练项目以后,队员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的高峰体验。7.自我教育

通过素质拓展训练,队员能够在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提升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团队的作用,增进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参与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提高。(三)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环节

素质拓展强调在体验中学习,体验先于学识。同时,学识与意义来自队员的体验。每个队员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因为这个学习过程运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是由队员自己去发现、归纳体验过程中的知识。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体验。队员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第二步:分享。有了体验以后,队员要与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

第三步:交流。分享个人的感受只是开始。循环的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人探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

第四步:整合。按逻辑的程序,接下来是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并归纳提取精华,再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队员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结果。

第五步:应用。最后是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而应用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因此队员可以不断进步。二、高空拓展安全保护

体验式培训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后,历经了长期的发展演变。由于这种培训特有的参与性、挑战性、趣味性等鲜明特点,使其在具有无可替代的培训效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一)安全操作原则(1)监护原则:不允许无监护擅自开展高空拓展项目。(2)复查原则:对装备安全检查、布点及装备布置情况进行对照检查。(3)及时报告和分享的原则:及时报告检查问题,分享经验。(4)在高空换锁必须遵循“先挂后摘原则”。(5)项目进行中“互相保护原则”。(二)安全装备介绍1.按用途分类(1)保护性装备:主绳、安全带、扁带、铁锁、保护器(8字环)、头盔。(2)辅助性安全装备:手套、粉/粉袋、太阳镜。2.按材质分类(1)尼龙类(尼龙制品):主绳、扁带、安全带。(2)金属类(铝、铝合金等):铁锁、保护器(8字环)、头盔。3.主绳分类(1)动力绳:一般表皮为彩色,延展性在6%~ 8%,主要在攀登中使用。

动力绳分为单绳、双绳和对绳。

1)单绳标识为。通常攀登用单绳,直径9.5~11mm,60~80g/m。

2)双绳两根都分别受力,直径8.4~9.5mm。

3)对绳不能单独使用。(2)静力绳:主颜色覆盖率达80%以上。一般为白皮或黑皮,延展性小于或等于2%。通常用于无太大冲坠的操作、下降以及工业应用等。4.主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主绳应经过国际攀联(UIAA)或欧洲标准(CE)的认证。(2)绳轴数越小延展性越多,线轴数越多抗磨性越好。(3)绳皮与绳芯之间的摩擦滑动力越小越好。(4)绳子的拉力不能小于22kN。(5)注意绳子的变形情况,禁止使用存在隐患的绳子。(6)严禁使用超过年限的绳子。5.主绳的保养注意事项(1)绳子在遇水的情况下会变硬,避免接触雨、水、冰、火、高温。(2)绳子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强烈的紫外线照射。(3)不允许踩踏绳子,避免接触尖锐的东西(如:锋利的岩石、沙砾)。(4)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溶剂和酸碱性化学物品。(5)禁止用作其他用途,如捆扎物品,禁止野蛮使用,如拖拉汽车等。(6)严禁购买旧绳充当新绳使用。6.扁带

扁带外形如图1-2所示。图1-2 扁带(1)扁带在扁带保护系统中起软性连接作用。(2)扁带在连接缝合处不能弯折。7.安全带

安全带的种类如图1-3所示。图1-3 不同种类的安全带(1)安全带为攀登者和保护者提供一种安全舒适的固定,并方便与绳子连接,可以把坠落的冲击力分散到背、腿上,而不单集中于腰上。(2)安全带按形状分为全身安全带、坐式安全带;按结构又可分为可调式和不可调式两种。(3)坐式安全带系于腰部,由腰带和腿带组成。腰带上有保护环,是保护人体的各种装备的连接装置。坐式安全带的主要受力部位为腰部,腿部可以分担一些力量。操作时要注意先紧安全带腰部再紧腿部。(4)全身式安全带是在坐式安全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根背带,主要受力点在胸部或背部(根据不同安全带设计差异有所区别)。8.头盔

头盔外形如图1-4所示。图 1-4 头盔

头盔可避免在攀登过程中头部碰到硬物以及在野外攀登过程中受落石或上方抛下的装备引起的伤害,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9.铁锁

不同种类的铁锁如图1-5所示。图1-5 不同种类的铁索(1)铁锁用来连接绳子与保护点、安全带与保护/下降器、携带器材等。在保护系统中铁锁作刚性连接。应经过UIAA或CE等认证。(2)丝扣锁(主锁)用于与相对永久的保护点连接。普通锁(简易锁、一般锁)用于与临时性的保护点连接。性能指标为:①纵向拉力:大于20kN。②横向拉力大于:5kN。③开门拉力大于:5kN。④此指数为一般值,根据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略有变化。10.保护下降器

不同种类的保护下降器如图1-6所示。图1-6 不同种类的保护下降器(1)在保护和下降过程中通过保护下降器与绳子的摩擦力来保障安全。(2)保护下降器是最早、最常见的保护器,与铁锁一起使用,通常为保护人员使用,不能用于长距离下降(20m以上为长距离)。(3)8字环为国际攀岩比赛专用保护器。禁止用于上方保护点操作。(三)安全措施布置1.绳结(1)平结加双渔人结,如图1-7所示。是下降时用来连接两条绳子的最好的选择,因为它在承受重量后容易解开。(2)双渔人结,如图1-8所示。最适合用来连接绳圈或是常置(不常解开)的绳子,因为它在承受重量后不易解开。(3)双套结,如图1-9所示。容易打结及调整,适合于固定点的架设。(4)拖吊结,如图1-10所示。一种可限制绳索只做单一方向移动的绳结,适合用来拖吊一些不算太重的物体(例如攀登,它可用来拖自己的背包),尤其是在单人的时候。图1-9 双套结图1-8 双渔人结图1-7 平结加双渔人结(5)意大利半结,如图1-11所示。做保护时最好不要用意大利半结下降,否则绳子很容易缠结。意大利半结+一条绳圈+一个大嘴巴有锁钩环,就等于是一个简易的吊带与下降器,是登山者爬山必备的器材,紧急时可以用来救助别人。(6)蝴蝶结,如图1-12所示。打在绳子的中央,用于横渡冰河之用。(7)水结,如图1-13所示。

1)打在主绳上。又称为欧洲死结,不过有许多攀登者喜欢用它来联结两条下降绳,因为它受力时不像其他绳结一样会卡死,水结打好后必须预留100mm左右的绳头。

2)打在扁平带上。水结打在扁平带上,

一旦受力后很难再解开,常用于不需要解开的绳圈上。图1-13 水结(8)称人结,如图1-14所示。

1)称人结常打在安全吊带上,称人结不能单独使用,须加上一个单结后才能使用。队员须掌握称人结的身上打法、物上打法、单手打法、闭眼打法的技巧。

2)称人结的另一种变形打法,如图1-15所示。

称人结在以往是一个很常用的绳结,但是使用过程中有许多松开的案例,即使在称人结上加一个单结,经过长时间吊挂在岩壁上仍有松开的可能。图1-10 拖吊结图1-11 意大利半结图1-12 蝴蝶结图1-14 称人结

称人结的变形打法为先打一个双称人结后,再加上两圈,这样就可免除松开的可能。图1-15 称人结的另一种打法(9)止索结,如图1-16所示。由半个三渔人组成,它常打在绳子的末端以防止绳队攀登时下降发生意外,止索结一般都会卡在下降器中(8字环除外)。(10)双八字结,如图1-17所示。最常用的绳结之一,多用于联结吊带上。2.国际攀岩通用五步保护法

第一步:左手握住从上方下来的绳索,

右手紧握从8字环绕出来的绳索。保护者两

腿前后分立,重心略向后,随着攀登者的逐渐向上运动,保护者要不断地将绳索收回。收绳时,左手根据攀登者的上升速度向下拉绳,右手同时将通过8字环绕出的绳端向上收紧。

第二步:右手离开8字环较远,应向下将绳索压至右胯后。第三步:左手把原来位置松开并抓住通过8字环绕出的绳端。第四步:右手换到8字环下抓紧绳索。

第五步:恢复第一步姿势,如此循环操作。图1-16 止索结图1-17 双八字结

国际攀岩通用五部保护法如图1-18所示。图1-18 国际攀岩通用五步保护法

注意:必须始终有一只手抓紧从8字环绕出的绳端。当攀登者达顶后或需放下时,则将右手背于胯后紧贴躯干,手握力略松将绳逐渐放出。一旦攀登者失误脱落,则在两脚站稳的基础上,重心后移,将右手迅速用力抓紧绳索背于胯后,利用8字环的摩擦力使绳索停止滑动而将攀登者固定在空中,使其得到保护,然后再将其慢慢放下。以上保护技术,左利手者的操作则正好相反。3.保护点的设置

保护点分为天然固定保护点、人工固定保护点两种类型。(1)天然固定保护点可供绳索连接岩柱、树木等,但在使用前必须仔细测试其牢固程度和可承受力。避免因判断不准确使保护点失效,造成危险。(2)人工固定保护点,通常是人们在建造的高空或攀岩架上设置的保护点。  模块二 应急保供电第一节 现场处置方案编制与应用一、应急预案管理要求(一)国家法律法规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七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八条: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4)国务院办公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对预案格式有以下内容要求:①分类和内容;②预案编制;③审批、备案和公布;④应急演练;⑤评估和修订;⑥培训宣传和教育;⑦组织保障。(5)国家能源局《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能安全〔2014〕508号)对预案有以下内容要求:①预案编制;②预案评审;③预案备案;④应急培训;⑤应急演练;⑥应急修订;⑦监督管理。(6)国家能源局《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及备案细则》(国能综安全〔2014〕954号)对预案评审有以下内容要求:①预案评审;②预案备案。(二)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规定要求(1)应急管理规定:明确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体化管理原则性要求。(2)应急预案与演练管理办法:明确应急预案体系管理工作要求。(3)应急预警与响应管理办法:明确应急处置工作要求。二、应急预案体系(一)公司预案体系结构

构建统一、规范、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见下图。(二)现场处置方案的作用和定位(1)现场处置方案的作用:是各相关岗位人员在相关区域、场所开展突发事件处置时的具体工作指引,它解决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的5W1H(即为何这样做why、做什么内容what、哪个工作岗位做which、责任者是谁who、什么时间做when、怎样操作的how)问题。(2)现场处置方案的定位:承接本级单位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作为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的细化,是应急处置中最基础、最需要实操性的标准文件。(3)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范围包括输、变、配、营销、网络信息、新闻专业各班组。班组范围包括变电站、供电所、各班组。三、现场处置方案管理

现场处置方案管理工作内容如下述。1.现场处置方案编制(1)工作要求。

1)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上一级单位的应急预案,结合风险评估结果,组织编制本区域、场所的现场处置方案。

2)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应成立工作组,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全面分析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客观评估应急能力和应急资源。

3)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应规范统一,每项预案应包括封面、批准页、目录、正文、附件等部分。(2)执行要点。

1)如何开展事件特征识别(风险分析)。

2)如何组织工作组开展工作。

3)如何编制好现场处置方案。(3)现场处置的事件特征(风险分析)简图如下:(4)现场处置方案的关键要素。1)总则 :

a.适用范围。

b.与其他预案的关系。

c.事件特征:

i.危险性分析,可能的事件类型。ii.可能区域、地点、装置名称。iii.可能时间、可能危害程度。

2)应急组织及职责:

a.应急组织形式和构成人员。

b.明确相关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3)应急处置:

a.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5)事故报告流程。

1)注意事项:佩戴个人防护器具、使用抢险救援器材、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现场自救和互救、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应急救援结束后、其他需要的特别警示。

2)附则:实际需要联系方式、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相关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规程的名称和版本。2.现场处置方案评审与发布(1)工作要求。

1)专业评审+综合评审。

2)形式评审:语言文字、层次结构、编制程序、内容格式、附件项目。

3)要素评审(基本要素和关键要素):合法性、操作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完整性、衔接性。(2)执行要点。

1)如何组织评审。

2)如何确保评审成效。

3)现场处置方案编号。3.分省公司及其所属单位所属应急预案编号规则(1)格式:Q/CSG-XX-X.XX.XX.XX.XX-XXXX-X,其中:

1)第一、二个“X”是分子公司编号(超高压公司、调峰调频公司,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电网公司,广州、深圳供电局分列01-09)。

2)第三个“X”为作业标准代号,代号为4。

3)第四、五个“X”是作业标准分类代号,代号是10。

4)第六、七个“X”是省和所属单位的顺序号,省公司序号为00。

5)第八、九个“X”是省和所属单位部门编号(由供电局自行编制确定)。

6)第十、十一个“X”是现场处置方案顺序号(由编制单位自行编制确定)。

7)第十二至第十五个“X”是预案发布的年份。

8)第十六个“X”是预案修编的次数,次数超过两位数可以自行扩编。(2)分省公司及其所属单位所属现场处置方案举例。

举例说明:Q/CSG-05-4.10.03.27.02-2013-3。

云南电网公司红河供电局蒙自分局2013年第3版修订的,顺序号为第2的现场处置方案。

1)第一、二个“05”是云南电网公司编号。

2)第三个“4”为作业标准代号。

3)第四、五个“10”是作业标准分类代号。

4)第六、七个“03”是红河供电局。

5)第八、九个“27”是红河供电局蒙自分局编号(由供电局自行编制确定)。

6)第十、十一个“02”是现场处置方案顺序号(由蒙自分局自行编制确定)。

7)第十二至第十五个“2013”是预案发布的年份。

8)第十六个“3”是预案修编的次数,次数超过两位数可以自行扩编。(3)县、区级单位应急预案编号规则。

格式:Q/CSG-分省公司编号X.XX.XX.XX.XX.XX-XXXX-X:

1)第一个“X”为作业标准的代号,代号为4。

2)第二、三个“X”是作业标准分类的代号,代号是10。

3)第四、五个“X”是省和所属单位的顺序号,省公司序号为00。

4)第六、七个“X”是县级单位的顺序号(由县级单位上级自行编制确定)。

5)第八、九个“X”是县、区级单位部门编号(由县、区级单位自行编制确定)。

6)第十、十一个“X”是现场处置方案顺序号(由编制部门自行编制确定)。

7)第十二至第十五个“X”是预案发布的年份。

8)第十六个“X”是预案修编的次数,次数超过两位数可以自行扩编。(4)县、区级单位应急预案编号规则举例。

举例说明:Q/CSG-05-4.10.03.27. 01.02-2014-3。

云南电网公司红河供电局建水公司2013年第3版修订的,顺序号为第2的现场处置方案。

1)“05”是云南电网公司编号。

2)第一个“4”为作业标准代号。

3)第二、三个“10”是作业标准分类代号。

4)第四、五个“03”是红河供电局。

5)第六、七个“27”是建水供电有限公司编号(由红河供电局自行编制确定)。

6)第八、九个“01”是建水供电有限公司城区供电所(由建水供电有限公司自行编制确定)。

7)第十至十一“02”是现场处置方案顺序号(由城区供电所自行编制确定)。

8)第十二至第十五个“2014”是预案发布的年份。

9)第十六个“3”是预案修编的次数,次数超过两位数可以自行扩编。4.现场处置方案发布备案(1)评审合格后由现场处置方案编制部门提请本单位负责人审批后,签发发布。(2)向本单位应急办备案,备案后报送现场处置方案涉及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5.现场处置方案修编与废止(1)评估修订。公司系统各级现场处置方案编制负责部门应当根据演练、实战等反馈信息,对现场处置方案进行评估,有必要进行修订的,应组织修订并重新评审、发布、备案。(2)条件修订。

1)依据的国家和公司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

2)涉及的电网结构、周围自然环境以及作业环境发生变化,产生新的重大风险和危险源。

3)应急组织形式或者职责已经调整。

4)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评估报告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求修订。

5)自身主要预警、响应、应急处置及主要资源等信息发生改变。

6)上级预案修订后,需要相应修改内容的。(3)现场处置方案修编与废止。

1)定期修订:除上述条件外,公司系统各级单位的现场处置方案应当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修订过程中,涉及组织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事故报告流程等重要内容的,修订工作应按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应急预案与演练管理办法》规定的预案修编、评审、发布和备案等程序组织进行;涉及其他内容的,修订程序可根据情况适当简化。

2)现场处置方案废止:公司系统各级现场处置方案的废止,由编制责任部门负责发布废止声明。四、应急演练管理(一)应急演练概念及职责1.概念

应急演练是按照现场处置方案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对方案中各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措施、事件报送、应急保障与联动等内容进行应对训练和检验,以检验方案各部分内容是否具备可操作性。2.职责分工(1)应急指挥中心:审批应急演练涉及的大额资金,抽查演练基层现场处置方案,使其落地。(2)应急办公室:督促本单位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督促各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闭环整改。(3)专业管理部门:各级专业管理部门应按照应急办下发的应急演练计划组织策划、指导本专业涉及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演练。(4)现场(基层)责任部门:负责根据专项应急预案要求及本部门风险评估结果,组织编制、评审、发布、修订本部门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相应的演练。(二)应急演练类型1.按组织类型分类(1)桌面演练:按照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利用图纸、计算机仿真系统、沙盘等模拟进行应急状态下的演练活动。(2)实战演练:按照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或应急程序,以程序性演练或检验性演练的方式,运用真实装备,在突发事件真实或模拟场景条件下开展的应急演练活动。2.按内容分类(1)参与综合演练:参与由多个单位、部门共同行动的综合或多个专项应急演练活动,其目的是在一个或多个部门(单位)内针对多个环节或功能进行检验,并特别注重检验不同部门(单位)之间以及不同专业之间的应急人员的协调性及联动机制。(2)参与专项演练:针对本单位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以及其他专项应急预案中涉及本现场处置方案自身职责而组织的应急演练。其目的是在一个部门或单位内针对某一个特定应急环节、应急措施或应急功能进行检验。3.按目的和作用分类(1)功能性演练:由相关参演单位人员,通过有限的现场活动,或调用有限的外部资源,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检验和锻炼响应处置流程中某一工作或应急体系某一环节的应急能力。(2)程序性演练:根据演练题目和内容,事先编制演练工作方案和脚本。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根据应急演练脚本,逐条分项推演。其主要目的是熟悉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对工作程序进行验证。(3)检验性演练:演练时间、地点、场景不预先告知,由演练指挥机构随机控制,有关人员根据演练设置的突发事件信息,依据相关应急预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响应。其主要目的是检验针对突发事件的实际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三)应急演练管理工作内容1.演练计划编制(1)时间要求:各级应急办应针对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以及科普宣教等目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演练方式,组织编制本单位下一年度演练计划,并在每年12月30日前报上级应急办备案。(2)频次要求。

1)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现场责任部门的各项电网、设备、信息安全事件等现场处置方案,应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演练;其他类的现场处置方案应每年至少开展1次演练;其中涉及自然灾害、人身伤亡、火灾、设备等重要灾害、事故的演练每年至少组织1次实战演练。

2)季节性应急演练:具有季节性特点的应急演练,应在相应季节来临前至少开展1次演练。

3)事故多发、易发地区应急演练:灾害和事故多发、易发地区的单位应针对性的经常开展相关应急演练。2.演练组织实施(1)应急演练实施——桌面演练。

1)组织领导:由一个主持人领导整个桌面演练。

2)参与范围:演练内容所涉及的所有部门代表。

3)所需设施:会议室、图纸资料、预案。

4)形式:事件说明形式,有主持人对参加的人员描述清楚假设的突发事件,让大家讨论应该采取的应对行动;发布模拟信息,让演练参与人员根据模拟信息,讨论、判断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2)应急演练实施——实战演练,见下页图。3.演练评估报告编制(1)演练概况:演练题目、演练目的、演练的方式、参演单位及人数、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名称及数量。(2)演练情况:根据演练所设置的题目,简述各参演单位或人员在演练过程中的处置情况。(3)演练评估:各演练督导小组(人员)的评估、演练总体评估。(4)取得成绩:简述本次应急演练中值得固化、推广的流程和工作方法。(5)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按照5W1H原则从应急管理、参演单位各方面暴露的问题、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完成时间等方面进行总结。第二节 灾害信息报送一、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信息报送工作的要求(1)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2)第三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3)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信息报送工作的要求

第九条规定事故报告内容:事故发生地电力监管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核实有关情况,向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报告;事故造成供电用户停电的,应当同时通报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事故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区域)以及事故发生单位;已知的电力设备、设施损坏情况,停运的发电(供热)机组数量、电网减供负荷或者发电厂减少出力的数值、停电(停热)范围;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电网运行方式、发电机组运行状况以及事故控制情况;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二、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报送工作的要求(1)突发事件初始信息应按照“快报事实”的原则,报告方式分为口头报告和书面快速报告(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快速报告单模板参见附录1-1)。(2)口头报告。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第一时间报告,最迟在1小时内逐级报到公司总值班室、应急办和相关专业管理部门,紧急情况下可越级报告。(3)书面快速报告。事发单位具备报送条件时应即时填报《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快速报告单》(参见附录一),通过应急指挥信息管理系统、邮件、传真等多种方式逐级报送至公司,最迟应在2小时内报送至分子公司,3小时内报至公司;紧急情况下可越级报告。(4)达到政府规定的一般及以上突发事件标准的事件,事发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要求,经批准后由本单位应急办在事发1小时内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或短信口头报告。(5)现场处置涉及的应急信息报告详见“附表1-1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快速报告单模板”“附表1-2 初始信息报告单模板”“附表1-3 内部事件应急信息报告模板”。第三节 地震地质灾害应急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一、地震地质灾害的事故特点(一)事故发生突然

地震地质灾害事故往往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时候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整体的建筑构件或者其他构件发生迅速地坍塌,从而形成了填埋或者堆垛的局面。(二)人员伤亡严重

地震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易使人员被困建筑物内,或埋压在废墟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三)破坏力强烈

地震地质灾害导致了大片的居民住宅以及城镇的基础设施遭到毁坏,破坏力巨大。(四)造成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困难

地震地质灾害能够造成电力、供水、交通以及通信等重要设施的毁损,消防与医疗救护等专业的救援部门自身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除造成直接灾害之外,可能导致供电设施的毁坏和可燃气体的泄漏等,容易引起火灾。(五)容易造成灾区社会秩序的混乱

强烈地震地质灾害破坏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秩序,给人们的心理带来焦虑、紧张甚至极大的创伤,加上地震地质灾害之后物资运送困难短缺,很可能引起灾区社会秩序的混乱。(六)容易引发次生灾害

地震地质灾害容易引发有毒气体泄漏、水灾、山崩以及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损失扩大。伴随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的泄漏等,各种灾害交织在一起,应急救援十分困难。二、地震地质灾害应急风险评估(一)评估方法选择

根据行业特征和风险评估需求,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风险因素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内部控制评价法、分析性复核法、定性风险评价法、风险率风险评价法等。根据地震地质灾害的事故特点,在此采用风险因素分析法。

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调查风险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二)地震地质灾害风险分析1.物体打击(1)破坏结构在新的扰动下发生二次坍塌。众所周知,受损建筑物的稳定性往往决定了建筑物是否会发生二次坍塌,余震是导致建筑物发生二次坍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主要原因。在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区域,一个坍塌的建筑物容易引起相邻建筑物发生坍塌,所以现场应急抢险人员除了考虑坍塌建筑物的稳定性之外,还应该考虑其相邻建筑物的稳定性。

在受损建筑物附近应急工作中,对可能面临的危险要有预先准备:由于许多建筑物结构失稳,因此应急抢险人员在靠近受损建筑物前,需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综合判断是否可能再次发生坍塌。(2)山上滚、落石。地震地质灾害发生后,由于山体结构受损,导致山石疏松容易滚落,山上滚石主要为:一是通往应急抢险现场路途中突遇山上滚、落石砸伤人员或车辆设备;二是抢修现场山上滚石砸伤抢险人员或抢修机具设备。(3)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或余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一方面阻断应急抢险现场的道路,引起交通风险导致人员受伤或被困;另一方面处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下方的应急人员来不及逃生导致群死群伤。(4)通过、经过受损或高大建筑物时高处落物打击。一是建筑物本体构件或者填充物受损掉落;二是放置在高处的物体由于未固定或者固定连接件脱落导致滑落;三是灾区设施如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公共标识牌、广告牌等设施倒落。(5)应急抢险过程中高处物体打击。应急抢险过程中,一是受损的杆塔、导线及杆上其他设施设备等掉落对应急人员物体打击;二是抢修过程中工器具材料掉落对工作点下方地面人员及设备落物打击;三是拆除受损设备构件时方法不正确导致落物伤人。2.高处坠落(1)应急人员地面移动过程中踩踏不稳定的结构如受损的房屋、山体岩石、塌陷的道路等导致所在区域发生滑坡塌方。(2)电力设备抢修人员在攀爬受损杆塔过程中,杆塔意外倒落导致人员坠落。(3)电力设备抢修过程中高空作业人员未正确使用安全带等防护措施导致人员高空坠落。(4)电力设备抢修人员受损杆塔抢修复电过程中,抓踩掉落不牢固杆塔构件导致人员坠落。3.尖锐物品的刺伤和划伤(1)建筑物里往往使用了大量的钢筋、砖、玻璃等物体,因地震地质灾害发生断裂的墙体或者天花板等,都可能产生尖锐的物品,这些物品可能划伤或者刺伤应急抢险人员。(2)电力设备抢修过程中抢修人员清理或安装部件时被锋利的断口、带尖刺的材料割伤或刺伤。4.触电(1)灾区受损电力设备导电部分裸露、脱落或脱落搭接在其他设备上,导致设备带电对接触或靠近的人员带来触电风险。(2)私拉乱接等违规用电导致人员触电。(3)抢修电力设备时抢修人员靠近、接触带电设备或正在抢修的电力设备被用电客户反供电。5.环境因素(1)燃料、有毒气体及危险材料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如果灾害现场的危险物得不到合理正确的处置,则会产生更大的危害。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应急抢险人员要提前获取灾区油库、污染物、化工厂、特殊的化学物质地点等发布的有毒有害物质泄露信息,特别对一些地下输油和输气管道的埋设及通道情况要提前获知,必要时进行现场勘察,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果遇到有毒物质或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等)泄漏的情况,应急队员不得擅自处理,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2)陌生环境影响。应急抢险人员大都从外地赶赴地震地质灾害现场,不熟悉地震地质灾害地区环境。同时由于受到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泥石流、堰塞湖等造成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因此,在出发前及赶赴现场过程中,尽可能从各个渠道了解地震地质灾害现场以及道路交通情况,同其他应急队伍保持联系,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快速安全到达应急抢险现场,同时服从政府应急部门和现场交通管理人员的安排,制定快速复电抢修方案,便于下一步开展快速复电抢修工作。(3)气候因素。①持续高温、低温、暴雨等恶劣天气会影响应急抢险进度,对应急抢险人员造成伤害。②应急抢险人员长期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下有晒伤风险。③持续暴雨或地质灾害发生时伴随洪水灾害发生,导致应急抢险人员被洪水围困或冲走。(4)灾区疾病传染。地震地质灾害后,食品污染,垃圾、粪便以及尸体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灾区的杀菌消毒工作未及时有效开展,容易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可能导致霍乱、疟疾等疫情通过空气、水体和食物等传染应急抢险人员。6.间接影响因素(1)交通风险。①地震地质灾害后,道路损毁变窄,车辆在崎岖、狭窄道路行驶中超速或强超、强会,导致车辆发生碰撞或翻车,造成人员伤亡。②应急抢险人员在崎岖、狭窄和滑湿的道路上行走,不慎跌倒摔伤。③对于交通阻塞的灾区,一方面救援人员在等待过程中山体塌方、落石砸伤等人身风险较高,另一方面应急物资无法及时到达,需人力搬运时,人身安全风险较高。(2)应急联动风险。成功的应急行动离不开当地的应急管理机构以及灾民的支持。是否能够及时从应急联动部门获得交通、天气、灾民需求及应急配合等各种信息,得到协助处理可能发生的协调问题或矛盾等,是应急抢险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3)人为干扰因素。在应急过程中,围观或阻拦等都会对应急抢险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应急抢险时,必须及时地疏散围观人员,必要时做好解释,确保应急抢险工作顺利进行。(4)应急能力。①现场管理:抢修应急方案、现场岗位设置和人员结构搭配是否合理,对应急抢险效率以及快速复电会造成较大影响。②人的因素:一方面,在地震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中,应急队伍应该具有信息采集、临时供电搭建、电力设施抢修的技术技能,同时还应具备简单的野外生存技能和自救互救技能。另外,作为应急队伍的一员,是否拥有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也会对应急行动和应急安全造成重要影响。应急抢险人员的能力总体可归结为6个方面(即体力、经验、知识、技能、心理以及训练)的综合体现。③装备因素:不论应急抢险队伍拥有了多少装备,能够带到灾区现场的才算是可以使用的装备。应急现场是否配备有效的应急抢修装备,是应急工作及人身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三)灾区一般规定1.明确现场区域划分,根据区域规则进入特定区域

灾区通常设置有救援区,这个区域只有搜救队中负责搜索以及进行救援工作的救援人员才能够进入,未经许可进入这个区域的搜救人员不得擅自进入。2.出入的道路

事先规划好一条清楚的进出道路。应该确保人员、装备、工具以及其他的后勤需求能够顺利出入。此外,对出入口应该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应急抢修区域。3.医疗援助区

这是医疗小组进行手术以及提供其他医疗服务的地方,应急抢险人员应提前明确医疗救助服务区域和位置,以利于人员受到伤害时得到及时救治。4.人员集散区

暂时没有任务的应急抢险人员可以在这里进行休息与进食,一旦前方发生什么险情,这里的预备人员可以马上增援或者替换。5.装备集散区

这是一个储存、维修以及发放工具与装备的地方,设专人管理,防止装备物资丢失。6.危害消除

不同危害由对应专人负责消除,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消除,避免自身伤害或扩大损失。7.个人防护

对于靠近液化气瓶和化学试剂瓶等,应该首先考虑它们的危险性是否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应急队是否配备了足够的处置设备以及个人的防护设备来保证安全性,否则,应该做出警戒标记,禁止进入危险区内,并不得轻易移动。(1)对发现的危险源,应急队员应增加现场标记并报告相关人员。(2)对于在污染区工作的应急抢险人员,应该注意自身的防护水平,比如佩戴护目镜、防毒面具、防渗手套或者正压呼吸器等,防止皮肤接触危险品,或者吸入超过了安全范围的有毒气体。(3)在救援过程中,对可能沾染了危险品的应急抢修工具以及个人防护装备还应该及时地洗销。8.防止次生衍生伤害(1)行动过程中尽量远离储藏、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必须从附近通过时,遵守规定并快速轻便通过,严禁逗留。(2)避免在垮塌路面、堤坝房屋围墙或家具等上行走。(3)在山区,还应该远离悬崖峭壁,以免山崩和塌方时伤人。而且还应该离开大水渠以及河堤两岸,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发生比较大的地滑或者塌陷。-。三、风险评估结果汇总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见表21续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