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治百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9 03:55:48

点击下载

作者:向阳、向云飞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刮痧治百病

刮痧治百病试读:

前言

中医传统疗法历经几千年的历史,依然“生机盎然”,其魅力在于它的疗效。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经过内病外治,以“外达内”而取得疗效,甚至有些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和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为了弘扬、推广和普及中医传统疗法,我们编写了“中医传统疗法治百病系列”,共包括九册:《针刺治百病》《火针治百病》《埋线疗法治百病》《拔罐治百病》《皮肤针治百病》《刺血治百病》《艾灸治百病》《穴位贴敷治百病》《刮痧治百病》,希望广大读者可从中受益,防病治病。

刮痧,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刮痧的治疗范围广泛,涵括了内、外、妇、儿、五官等诸多疾病;其“简、便、效、廉”的特点,非常适合普及。为此,我们编写了本书。本书介绍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122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取穴、方解、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广大读者学习刮痧提供了一条“快车道”。

面部刮痧是古法刮痧的延续和发展。笔者和莫立屏老师在1993年共同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刮痧和按摩手法综合起来,运用到面部,对美容有较好的效果。我们在书后附赠面部刮痧的内容,期望广大刮痧爱好者喜欢并参考使用。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我的好友赵田雍、客永忠、吴家尧和陈安妮等的鼓励,在此一并致谢!编著者2016年5月

刮痧的种类、常用工具和介质

一、刮痧的种类

1.刮痧

刮痧分为直接刮和间接刮两种刮法。(1)直接刮 即术者先在被施术者的被施部位上涂布上介质,然后持合适的刮痧工具

直接在被施术部位进行刮拭,直至出痧。此法适用范围较大,目前一般多采用。(2)间接刮 即术者先在被施术者的被施部位铺放布或丝织品,再在其上进行刮拭,此法多用于皮肤娇嫩的儿童或皮肤容易过敏的女性。

2.挑痧

即术者先在被施术者的体表选择好阳性反应点或痣点,再用酒精棉球和碘酒消毒后,用三棱针刺入该部位,并横向挑起,挑断白色纤维组织,并挤出痧血,再贴敷“创可贴”。此法多用于身体强壮者,对于治疗暗疮、黄褐斑、疔疮、甲状腺肿、角膜炎等疗效较好。

3.放痧

即术者先确定好被施术者施术部位的静脉,经过消毒后,术者用三棱针点刺其脉。令其出血,待其血色由暗变鲜,由紫变红,由黏稠变清稀后,即可按压针孔止血,再贴敷“创可贴”。对于较粗大静脉,可在其上端结扎止血带,以防不测。此法可用于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结膜炎、麦粒肿、闭塞性脉管炎等治疗。

4.揪痧

即术者五指屈曲,用食、中指的第二指关节,将被术者的被施术部位皮肤与肌肉挟起,然后向外揪拉再松开,如此一揪一放,反复进行多次,并可听到揪放时所出现的“巴巴”声响;同时在被施术部位可渐渐出现痧点。揪痧时也应选用适当的介质。此法多用于排出体内毒邪。揪痧

5.挤痧

即术者用拇、食指在受术者的被施术部位用力挤压,以连续挤出一个一个小方块形的紫红痧为度。此法多用于表证,或毒邪尚未深入。

6.扯痧

即术者用拇、食指扯拉被施术者的被施术部位的皮肤,令其出现痧点。此法多用于面部、颈项部和背部。扯痧

7.拍痧

即术者五指并拢,手背拱起成空掌状,用以拍打受术者的被施术部位。此法,亦可选用工具进行拍打。此法多用于瘦身减肥、肩周炎、腰腿痛、中风后遗症等。拍痧法不可施术于面部、胸腹部。

8.抓痧

即术者拇、食、中指相对用力,将被施术者的皮肤夹提向上,令其从指中自然滑动恢复,如此反复直至出痧为止。抓痧多用于皮肉较多的部位。

二、刮痧的工具

刮痧所使用的工具多种多样,但以大小适宜,操作方便为准。

1.苎麻

此类工具多用于古代,是将成熟的苎麻剥皮晒干后,将根部的较粗纤维团成一团使用,此法又被称为“戛法”。但目前早已不用。

2.蚌壳

此类工具是沿海地区常用的刮痧工具。在使用时,一般多选取边缘光滑的蚌壳。

3.瓷匙、瓷碗、瓷酒杯

此类工具应选取边缘光滑,无破损者。目前偏僻农村较为多用。

4.硬币

此类工具应选用边缘较厚,无杂缺者。过去常用的为银元或铜钱。

5.角匙

此类工具多为药房取药的药匙,其一般用牛角制成,使用方便。

6.玉制刮痧板(棒)

此类工具是选用玉加工而成。由于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与人体接触可以产生电磁场,可以激活人体皮肤细胞的活力,对美容更有其独特的作用。

7.水牛角刮痧板

此类工具是选用我国南方水牛角制成,由于水牛角可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排毒通络、醒神健智之功效,故目前刮痧较多使用。(1)鱼形面部刮痧板 常用2支,供左右手配合使用。是用亚热带水牛角精制而成。其外形酷似金鱼,一支较厚重,另一支较薄小。厚重者为阳,薄小者为阴。鱼形刮痧板(2)梳形水牛角刮痧板 外形一端似梳,另一端似菱角,是二合一的多功能刮痧板。梳形水牛角刮痧板(3)三角形水牛角刮痧板 外形呈等腰三角形,底边端线呈波纹状,波纹可容常人指骨通过,其余两边略带弧形,顶角现钝角形。三角形水牛角刮痧板(4)长方形水牛角刮痧板 厚与宽和长的比为0.5∶2∶4的长方形刮痧板、薄厚适中,厚重感和质感极佳,使用起来得心应手。长方形水牛角刮痧板

8.玉棒

说是棒,其实不太准确。其状如“丁”字形,呈榔头状,头部为纺锤形,中间接柄。是由玉石加工制作而成。

9.水晶刮痧板

水晶刮痧板的长约15厘米,宽约3厘米,厚薄适度,色泽鲜艳,五光十色,透明晶莹,手感舒适。

10.拔筋棒

其多采用水牛角制成,为总长约11厘米、直径约1厘米的圆柱体,柱顶则突出一高约0.8厘米光滑体,状如黄豆。

三、刮痧的介质

刮痧时需要用介质,涂抹在被施术部位,一方面增加润滑性,减少阻力,方便刮拭,以保护受术者的皮肤避免刮伤;另一方面刮痧介质中添加的药物可以增强疗效。

1.水

常用生水、冷开水或温开水。

2.油

以香油或植物油较为多用。

3.酒

一般多选用高度白酒或药酒(即酊剂)。

4.乳

以油包水型或水包油剂型为常用剂型,其因渗透性好、无刺激、润滑目前较多选用。

5.精油

多从植物中提炼而成,目前多被美容院、保健中心等机构选用。

刮痧的手法和程序

1.常用手法

(1)术者多选用长方形水牛角刮痧板或其他刮痧工具,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角。刮时应节奏分明,快慢有序,力度不可太大,应根据病情需要采用补泻或平补平泻手法(2)刮拭时应始终保持一个方向刮拭,多从上而下,从内向外,不可来回刮拭。(3)刮拭多采用直线刮拭,多沿经络。也可根据需求,用刮痧板的角部对穴位进行点穴按压。

2.刮痧程序

刮痧程序(1)颈部 由后发际向下至大椎;颈部两侧由耳垂部向下至颈肩部,颈前由颌下向下至天突,由上向下反复刮拭。(2)肩部 由大椎及颈肩部向外直刮或斜刮至肩峰部位。(3)背部 先由大椎沿后背正中的督脉向下直刮至腰骶部,力度应适中;再刮拭两侧的华佗夹脊和膀胱经,由上向下顺刮;背部肋间,由内向外斜刮,可刮成鱼骨状。(4)胸部 由天突向下刮至鸠尾(剑突下);胸肋部两侧由内向外沿肋间斜刮。(5)腹部 由鸠尾向下直刮至耻骨;腹正中线两侧均由上向下顺刮。(6)四肢 上肢、下肢的内外侧均由上向下顺刮;肘、腘窝处亦由上向下顺刮,但力度可稍大。

注意:刮痧时,应先头部后身体;先肩颈后背部,再胸腹,最后四肢、肘、腘窝。

3.刮痧的补泻

刮痧治病的目的就是平衡阴阳,使失调的阴阳恢复相对平衡。《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故在治疗上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补虚与泻实是刮痧的重要手法,通过此手法可调节机体功能而祛除病邪。(1)刮拭力度小、刮拭时间短、作用浅,对皮肤、肌肉的细胞有兴奋作用的手法为“补法”;刮拭力度大、时间长、作用较深,对皮肤、肌肉细胞有抑制作用的手法为“泻法”。(2)刮拭速度较慢者为“补法”,刮拭速度较快者则为“泻法”。(3)顺着经络走向刮拭的为“补法”,逆着经络走向刮拭的则为“泻法”。(4)刮拭手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的为“平补平泻法”。

刮痧的痧象与注意事项

刮痧后往往会有痧象出现,它标志着病邪的深浅或轻重,给人以警示;同时在刮拭操作中亦有注意事项,有的需注意,有的应规避,这样才可取得预期效果。

一、痧象

痧象是指术者在进行刮痧时,运用种种刮拭手法,使被术者的皮肤表面因刮拭刺激,而出现颜色和形态的不同形态的变化。

一般讲,痧象的出现主要在面部以外的其他部位,常常会在皮肤表面出现潮红、粉红、鲜红、紫色或紫黑色斑片,也或有点状红疹;同时伴有热痛或痧痛感。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会持续一至数天,然后慢慢会淡化、被吸收而消失。

但在面部刮拭时,则不需有痧象出现,否则会影响受术者的美观,引起其不满。一般多以受术者感到脸上热乎乎、微红,个别会有麻胀感或有短暂的红晕,但出现久就会消失,人称之为排出“痧气”。

痧象的有无及其出现的部位或出现的不同形态,对疾病的性质、病位、预后、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刮拭后,未出现明显的痧象,或只有零星少量红色疹点,这表明受术者无病。如减肥、美容、保健等。(2)痧象呈鲜红点状,稀疏散落,多为表证。常见于荨麻疹、风疹、多行性红斑、瘙痒症、感冒、过敏性鼻炎、咽喉肿痛、失眠、胃下垂、脱肛等。(3)痧象呈鲜红色、玫瑰色、面积较大或呈片状,表明受术者体内血热或体内蕴热。常见于痤疮、酒渣鼻、单纯疱疹、丹毒、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皮炎、泌尿系感染、月经提前、月经疹、妇科炎症等。(4)痧象鲜红,并伴有瘙痒,表明受术者体内有热。常见于脂溢性皮炎、荨麻疹、寻常痤疮、虫咬性皮炎、口周皮炎、唇炎、过敏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小儿高热、小儿惊风等。(5)痧象深黯或发紫,并呈斑片状,表明其体内气血瘀滞。常见于黑眼圈、黄褐斑、扁平疣、瘢痕疙瘩、酒渣鼻、斑秃、白癜风、囊肿性痤疮、心绞痛、胃溃疡、扭伤、痛经、慢性盆腔炎、落枕等。(6)痧象呈黑紫色或酱黑色,天气寒冷时肌肤疼痛,表明为旧病,体内多有血瘀或受风寒。常见于寒冷性荨麻疹、冷红斑、多形性红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股外侧皮神经炎、硬皮症、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类风湿关节炎等。(7)痧象在皮肤上出现不久后,即有少量液体分泌,多表明受术者体内有湿邪。

①痧象如呈鲜红色,多表明其体内有湿热。常见于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瘙痒、硬红斑、结节性红斑、皮肤淀粉样变等。

②痧象如呈一般红色,其上并伴有瘙痒,多表现有风湿。常见于丘疹性荨麻疹、丘疹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硬皮病、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等。(8)痧象如呈淡红色,并很快消失,伴有皮肤少华,或干燥粗糙,或瘙痒脱屑,多表明其气虚血亏。常见于慢性荨麻疹、皮肌炎、硬皮病、皮肤瘙痒症、黄褐斑、脂溢性脱发、神经性皮炎、鱼鳞病、贫血、消化不良、产后缺乳、失眠、早泄等。(9)在刮痧过程中,痧象由深变淡,由暗转红,斑块由片变点;表明病情转轻;刮痧对其有效。(10)在刮痧过程中,痧象之色泽由浅变深,由分散的点状到集中的块状或片状,多表明其病情加重,刮痧对其无效,应立即用其他方法治疗。

二、刮痧的注意事项

(1)调节操作室内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以利刮痧操作。(2)术前,施术者的手进行消毒,工具每客进行消毒,水牛角刮痧板可用75%酒精擦洗,但不可浸泡。(3)刮痧应选择适宜介质:面部刮痧时应选择没有刺激性、气味清淡的介质;身体刮痧宜选择具有活血、散寒、通络性质的介质。(4)刮痧一般进行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单纯面部刮痧则为20~25分钟;如治疗则为30~40分钟。(5)饥饿时或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刮痧;做换肤后不足两个月者忌面部刮痧;洗眉过深造成肉芽生成者忌面部刮痧。(6)对皮肤薄、敏感性皮肤刮拭时由轻渐重,也可垫上绸布间接刮拭。(7)传染性皮肤病、感染炎症期、疖肿、痈疽、瘢痕、溃疡皮损和不明包块、破结不可直接刮拭于病灶部位。(8)刮拭时必须一个部位刮好后再刮另一个部位,绝不可遍地开花。(9)面部刮痧后4小时内不化彩妆,不热敷,1小时内不用冷水洗脸;身体刮痧1~3小时不可洗手脚及冷水浴。(10)刮痧后可饮用一杯温开水或姜茶水。(11)面部刮痧后可能在身体反射区出现微红现象,用退痧面膜后2~3分钟可退完。(12)刮痧后,如隔日产生轻微红点,起痧粒2~3颗,是肌肤代谢与血液循环加快的产物,属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惊慌,2~3次后,即不再发生。(13)刮痧时应力度均匀,以受术者能忍受为度,或略感舒适为宜,身上出痧为止。(14)对于身体或四肢部位的压痛点或条索状物,要重点刮拭,使刮拭的力传达到皮下的深层组织。(15)刮痧的间隔时间:面部刮痧可一周两次,身体刮痧可每周一次,也可根据需要而调整,但出痧部位需消退后方可再刮拭。

三、晕刮的处理和预防

晕刮就是在刮痧过程中或刮痧过后,受术者出现面色发白、恶心、出冷汗等反应。(1)对于出现晕刮者,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让受术者平卧休息,枕头可适当放低;有条件者可饮热开水或糖水。如不奏效,可刮拭百会、内关、涌泉等急救穴。(2)对于初次刮痧或对刮痧有恐惧心理者,应事前解释清楚,操作时应轻盈。(3)对于体弱、劳累过度或长途跋涉,汗出较多者,应适当休息后再操作。(4)不可一味追求出痧,采用过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迫痧出现,使受术者心里难以承受,以致意外发生。(5)对于心脏病患者、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及女性月经期应慎刮。

内外科杂病

1.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是由风邪侵犯人体而引起的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为恶寒(或恶风)、发热、头痛、鼻塞、声重、喷嚏、咳嗽、清涕(或稠涕)、喉痛等全身不适的症状。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此论即包括今之感冒。【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禀赋不强,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入;或起居不慎,劳汗当风,外邪入侵体内,客其身形伤肺卫而致病。此正如明·张景岳指出:“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为“虚邪贼风”,若不“避之有时”,体虚之人遇之,两虚相得,客其身形伤人致病。【治疗方法】

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取穴】(1)风寒感冒 风池、大椎、风门、肺俞、肩胛部;中府、前胸区域。(2)风热感冒 曲池、风池、风门、肺俞、合谷;放痧大椎。(3)加减 咳嗽有痰:丰隆、列缺。感冒【方解】(1)风池为足少阳胆经俞穴,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之会,阳气交会于此,故可发散风邪、祛除表邪;大椎为督脉俞穴,可疏调太阳之气,故可除寒散邪、调和营卫;风门、肺俞皆为膀胱经俞穴,风门可泄诸阳之热邪,散一切之风邪;肺俞为肺之背俞穴,可宣肺祛风;中府为肺经之俞穴,可宣肺降逆。(2)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可散风泄热、宣通气血;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可泄热散风、托邪外出;余穴同上。(3)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可清热祛痰;列缺为手太阴之俞穴,可肃肺降气止咳。【操作】

风寒感冒:先阳后阴(即先背后胸),先上后下依次对选取的俞穴进行刮拭,至出痧止。

风热感冒:先用三棱针在大椎点刺,再施放火罐,放瘀;再依序刮拭风池、风门、肺俞诸穴,最后刮拭曲池、合谷,刮拭至出痧止。【注意事项】(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公共场所。(2)避风寒,适当增加衣物。(3)不可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4)饮食宜清淡,不可过于油腻、辛辣。小贴士:预防流感灸取穴:足三里。方法:施温和灸,每次灸20分钟,每天灸1次,连灸3天。

2.咳嗽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咳为有声无痰,嗽为有痰无声,一般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清·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咳嗽》中说:“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①外感咳嗽:起病急,多干咳、咽痒或痛,后有少痰,可伴发热、恶寒、流涕、头身痛等。②内伤咳嗽:病程长,反复发作,咳痰,或有喘息,或秋冬重,春夏轻,严重者可常年咳嗽。【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咳嗽可分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多为人体感六淫之邪,如《河间六书》说:“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此咳嗽多发病急,咳声较大,痰多,先稀后稠,颜色也由白而黄,咽喉痒痛。内伤咳嗽多和肺、脾、肾有关:肺失肃降,气无所主;脾虚湿停,聚而成痰;肾虚摄纳无权。此亦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言:“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表现为病程长,反复咳嗽,痰多,往往秋冬加重,春秋减轻。【治疗方法】

宣肺止咳,降逆化痰。【取穴】

天突、膻中、肺俞、列缺、丰隆。咳嗽【方解】

天突、膻中皆为任脉俞穴,膻中又为气会穴,二穴相配,可宣肺止咳、理气化痰;肺俞为膀胱经俞穴,又为肺之背俞穴,其可祛风宣肺;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俞穴,可调理气机,肃肺降气止咳;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俞穴,可祛浊化痰。【操作】

取刮痧板,先刮拭背部的肺俞;再刮拭天突和膻中;最后刮拭上肢的列缺及下肢的丰隆。均施泻法,以刮拭出痧为度。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2)冬天注意保暖,避免风寒。(3)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3.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甚至喘息不得平卧。其中“哮”是指喉中有痰鸣声,“喘”是指呼吸急促,气短不足以息。在临床上两者多同时出现,故常并提。临床表现为胸部憋闷,呼吸急促,喉间哮鸣,呼吸延长,甚至张口抬肩,不得平卧;可伴有咳嗽、咽痒、胸闷、烦躁等症。《太平圣惠方》曰:“诸脏之气,上冲胸中,壅滞不行,故令上气喘急也”。《医学正传》亦曰:“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外感风寒之邪,邪内侵肺,以令肺气不宣;或饮食不当,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七情不调,情志内伤,影响肺之气机;亦或肾虚不纳气、久咳伤肺等而致。《丹溪心法》曰:“肺以清阳上升之气,居五脏之上,统荣卫,合阴阳,升降往来,无过不及,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又因痰气皆能令人发喘”。【治疗方法】

理气化痰,降逆平喘。【取穴】

天突、璇玑、膻中、大椎、定喘、肺俞。哮喘【方解】

天突、璇玑、膻中皆为任脉俞穴,三穴共同可宣肺止嗽、降逆平喘;大椎为督脉俞穴,可解肌散邪、调和营卫;定喘为经外奇穴,是治喘之经验穴;肺俞为肺之背俞穴,可宣肺定喘。【操作】

取刮痧板,先刮拭背部的大椎、定喘、肺俞等俞穴;再刮拭天突、璇玑、膻中。施泻法,以刮拭出痧止。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注意气候变化,注意保暖。(2)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如灰尘、烟等。(3)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4)不吃刺激性食物及鱼腥海味。

4.肺气肿

肺气肿是西医病名,又被称为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的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管壁破坏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早期多有久咳不止,并有气短、气急、咳嗽、咳痰,体乏无力;严重时呼吸急促,胸部膨满,甚至呼吸衰竭,可伴头痛、发绀、嗜睡、肢体浮肿等症。肺气肿隶属于中医学“肺胀”“喘咳”等范畴。《金匮要略》曰:“上气喘而躁者,此为肺胀”。《巢氏诸病源候论》亦指出:“肺主于气,邪聚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令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母病及子”,湿邪上犯而致肺气不利;或平素体弱,卫外不固,湿邪束表,令肺气不宣;亦或疲劳汗出,肺之气阴不足,气失所主所致。《丹溪心法要诀》曰:“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治疗方法】

理气化痰,降气平喘。【取穴】

大椎、风门、肺俞、膻中、足三里。肺气肿【方解】

大椎为督脉俞穴,又与足三阳经交会,可清热、疏解外邪;风门、肺俞皆为膀胱经俞穴,风门可疏风宣肺;肺俞又为肺之背俞穴,可调理肺脏功能,宣肺平喘,膻中为任脉俞穴,又为气会之穴,可宽胸、利膈、降气逆;足三里为足阳明经之合穴,可补气血、益强壮。【操作】

取刮痧板,先刮拭大椎、风门、肺俞诸穴;再刮拭胸部的膻中;最后刮拭下肢的足三里。施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以出痧为度。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2)注意气候变化,适时添减衣物。(3)饮食有节,忌辛辣、肥甘及过咸过酸食物,忌烟酒浓茶。

5.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中医称之为“肺痨”“痨瘵”“骨蒸”。临床表现为全身不适,倦怠乏力,容易发怒,惊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夜卧盗汗,上午精神好,下午低热烦躁,两颧发红,咳嗽少痰;女性可有月经不调或闭经;男性可有遗精早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其病因正如《丹溪心法》所说:“痨瘵主乎阴虚”。尤其当前年轻人,情思不遂,郁结日久,思则伤脾,子病累母,则导致肺失肃降,肺阴亏损,渐成痨瘵;亦或平日性格内向,沉默寡言,遇事郁闷难以释怀,郁闷日久化火化燥,久郁成痨;亦或身体虚弱日久,气血两虚,受感冒外邪,阴阳乘错,出现骨蒸盗汗,形体消瘦,渐成痨瘵。【治疗方法】

滋阴降火,润肺化痰。【取穴】

百劳、肺俞、膏肓、膈俞、脾俞、足三里。肺结核【方解】

肺俞、膏肓、膈俞、脾俞皆为膀胱经俞穴,肺俞为肺之背俞穴,可养肺阴、益肺气;膏肓可补虚、强壮、止汗。膈俞为血会之穴,可活血、止血;脾俞又为脾之背俞穴,可补脾胃,益后天;百劳为经外奇穴,可补虚、止汗;足三里为足阳明之合穴,可补虚强壮。【操作】

取刮痧板,先刮拭颈背部之俞穴,由上向下依次刮拭:百劳、肺俞、膏肓、膈俞、脾俞等俞穴;最后刮拭足三里。施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以刮出痧痕为度。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起居有序,生活有条理。(2)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3)不随地吐痰。(4)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戒烟酒,远房事。

6.肺炎

肺炎是由细菌、病毒、变态反应及化学物质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表现为起病急,突发高热,寒战,甚至神昏;多伴有头痛、身痛、体乏、胸部闷痛、咳嗽、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脉搏加快;严重者面颧潮红、唇指发绀、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此病隶属于中医学“风温犯肺”“肺胀”“肺热喘咳”等范畴。【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肺有蕴热,卫表不固,复感时邪,阻遏肺气,肺失宣降,清肃失司,痰气交阻。《杂病广要》曰:“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行气温于皮毛,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一受邪,安能统摄诸气?”【治疗方法】

清热解毒,宣肺退热。【取穴】

大椎、身柱、肺俞、曲池、尺泽。肺炎【方解】

大椎、身柱为督脉之俞穴,督脉为“阳脉之海”,可抑阳清热、泻火除痰,又可疏通经气、调理气机;肺俞为肺之背俞穴,可止咳、平喘、祛痰;曲池为手阳明之合穴,可疏风、清热、行气、活血;尺泽为手太阴肺经之合穴,可除肺热、疏风通络。【操作】

取刮痧板,先刮拭颈背部的俞穴,依次为大椎、身柱、肺俞;再刮拭上肢的俞穴曲池和尺泽。施泻法,以皮肤刮拭出痧为度。每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注意保暖,防止感受寒邪。(2)饮食宜清淡。

7.胸膜炎

胸膜炎是指胸膜的壁层和脏层的炎症。此病隶属于中医学“胸痹”“悬饮”范畴。临床表现为胸部疼痛,干咳少痰,寒热往来,呼吸不畅,甚至气短难卧,肋胁胀痛。隋·《诸病源候论·胸痹候》曰:“胸痹之候,胸中幅幅如满,噎塞不利,习习如痒,喉里涩,唾燥。甚者,心里强痞急痛,肌肉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素体阳虚,肺气不足,寒湿之邪乘虚而袭,凝聚经脉,痹阻胸胁;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及炙煿之品,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阻脉络,胸阳失展;或病久之人,脾肾阳虚,水湿停滞胸胁,心脉阻滞,形成胸痹血瘀或阴虚内热。《灵枢·本脏》篇曰:“肺火则多饮,善病胸痹,喉闭逆气”。【治疗方法】

清热宣肺,化饮除痰。【取穴】

肺俞、膈俞、脾俞、膻中、期门、曲池、阳陵泉。胸膜炎【方解】

肺俞、膈俞、脾俞皆为膀胱经俞穴,肺俞又为肺之背俞穴,可宣肺化饮逐湿;膈俞为血会之穴,可活血凉血;脾俞为脾之背俞穴,可健脾除湿;膻中为任脉俞穴,又为气会之穴,可益气宽胸;期门为肝经俞穴,又为肝之募穴,可泻肝胆火热;曲池为手阳明之合穴,可宣肺疏风清热;阳陵泉为胆经俞穴,有疏肝利胆之功。【操作】

取刮痧板,先背部后胸部;再上肢,后下肢对俞穴进行刮拭,以出痧为度。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卧床时应注意向患侧侧卧。(2)饮食应清淡。(3)禁食辛辣之品。(4)适当限制摄水量。

8.失眠

失眠在中医里被称为“不寐”“不得眠”。当今社会失眠的人越来越多。这主要和当下人们工作压力大、节奏紧张、饮食不节、生物钟紊乱等有关。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浮浅、多噩梦、易惊醒、醒后难入睡;伴有易兴奋、易疲劳、心慌、心悸等。【病因病机】

关于失眠,明代大医家张景岳曾说:“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血之不足”。所以,中医认为,失眠者多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平日想事多,晚上睡眠很轻,半夜易惊易醒,醒后辗转反侧,再难入睡;亦或肾水亏虚,心火亢盛,入睡困难,躺在床上各种各样问题涌入脑海,让人心焦,难以入眠,此为心肾不交;亦或肝郁化火,由抑郁、焦虑而导致失眠。【治疗方法】

清心除烦,镇静安神。【取穴】

百会、风池、大椎、陶道、神堂、神门、涌泉。失眠【方解】

百会、大椎、陶道皆为督脉俞穴,百会又为诸阳之会穴,其络入脑,可清头目宁神志;大椎为足三阳与督脉之会穴,陶道又为督脉与膀胱经之会穴,故二穴可祛风清热安神;风池为胆经俞穴,可散风泄热;神堂为膀胱经俞穴,又与心俞相邻,可宁心安神;神门为心经原穴,可安神定志;涌泉为肾经之井穴,可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操作】

取刮痧板,依次由上向下刮拭诸穴:百会、风池、大椎、陶道、心俞,除头部俞穴外,余穴应刮拭出痧;点揉神门、涌泉二穴。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生活要有规律,睡眠、工作、学习要有规律,心态平和,精神放松,不可开夜车。(2)要有良好的睡眠环境,光线不可太强,环境不可嘈杂。(3)晚餐不可过饱,晚上不宜饮浓茶或浓咖啡。(4)坚持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5)可适当选择食疗,牛奶、桂圆、红枣、莲子、百合。

9.嗜睡症

嗜睡,中医称其为“多寐”“嗜卧”。嗜睡表现为睡眠节律紊乱,而时时昏昏欲睡为特征的疾病。这种人精神不振,整日昏昏然,时刻睡意来袭,不仅坐车欲睡,看电视欲睡,甚至有的人吃饭、上厕所都会有睡意,严重者开会讲话都会不由自主入睡。【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主要病因为湿浊困脾,脾阳困顿,脾气不能上升;胆经湿热,困阻清窍,而好眠;亦或气血两虚,髓海不足不能上荣清窍。【治疗方法】

理气化痰,祛浊醒脑。【取穴】

百会、神道、内关、神门、三阴交。嗜睡症【方解】

百会、神道皆为督脉俞穴,百会为督脉之极,为诸阳之会,且督脉入脑,故可健脑醒神;神道又位于心俞旁,故可清心开窍;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郄穴,可通心阳,清心宁神;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俞穴,可醒神定志;三阴交为脾经之俞穴,可健脾除浊秽;其与神门配伍可养血安神定志,其与内关配伍可交通心肾。【操作】

取刮痧板,先由上而下刮拭百会、神道;再刮拭上肢之内关、神门;最后刮拭三阴交。以出痧为度,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振奋精神,合理安排生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2)调节情志,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3)调节饮食,切忌暴饮暴食。(4)膳食合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肥厚油腻食物。(5)忌饮浓茶、浓咖啡。

10.健忘

健忘,实际上就是记忆力减退。当今社会的人们,特别是中青年人群,工作繁忙,压力过大,事物缠身,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考虑如何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同事间关系、家庭内部关系……绞尽脑汁,令大脑负担过重;而应酬场面上无节制的饮酒,更是对大脑造成恶性刺激。故造成遇事易忘,甚至发现转眼即忘的现象,出现谈话不知所云,办事丢三落四的尴尬场面。中医又称其为“善忘”“喜忘”“易忘”。【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健忘是由心脾不足,肾精亏损引起的。故《严氏济生方》中说:“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清,神宫不职,使之健忘”。《张氏医通》亦说:“健忘者,俱责之于心肾不交”。此外,痰浊和瘀血也会上扰神明,而致健忘。【治疗方法】

补益心血,健脑益智。【取穴】

百会、心俞、脾俞、神门、足三里。健忘【方解】

百会为督脉俞穴,又为督脉之极,是阳气之总会,可益气升阳、健脑益智;心俞、脾俞皆为膀胱经俞穴,心俞又为心之背俞穴,脾俞又为脾之背俞穴,故心俞可补心血、益心气,脾俞可补益气血;神门为心经俞穴,可养血安神益智;足三里为足阳明经之合穴,可补益后天,化生气血,以健脑益智。【操作】

取刮痧板,依次由上至下刮拭百会、心俞、脾俞;再刮拭上肢神门、下肢足三里。刮拭力度由轻渐重,以出痧为度。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文娱活动,缓解压力。(2)可经常背诵古诗词,增强记忆力。(3)适当进行食补,可适当多吃核桃仁、鸡蛋、肉等。(4)自我按摩穴位,提高记忆力(此为黄宗勖教授方法)。

取穴:百会、印堂、太阳、风池、神门。

操作:用自己的手指肚按揉,轮流按摩各穴20~3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

11.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搏频率与节律的异常。正常成年人心跳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节律规则。但如某种原因引起心率低于正常范围,则为心动过缓;高于正常范围,则为心动过速;或如出现节律不规则,就是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头晕、乏力甚至感觉心脏突然停跳。此病隶属于中医学的“心悸”“怔忡”等范畴。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心澹澹大动”。《灵枢》亦说:“心惊惕”,“其动应衣”。【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禀赋不强,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脉道受阻,血行不畅,心失所养;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亏,心血不足,不能养心宁神;或饮食失节,痰浊内生,停聚阻络,心阳被抑;亦或七情不调,气滞血瘀,脉络瘀阻,心阳阻遏,心失所养所致。【治疗方法】

调理阴阳,通脉养心。【取穴】

心俞、厥阴俞、膻中、巨阙、内关、通里、足三里。心律失常【方解】

厥阴俞、心俞皆为膀胱经俞穴,厥阴俞又为心包之背俞穴,心俞又为心之背俞穴,二穴可养心血、通心脉;膻中、巨阙皆为任脉俞穴,膻中又为心包之募穴,巨阙为心之募穴,二穴可益气、养心血;内关可补养心血,通利血脉;通里为心经之络穴,故其可宣通气机、通络宁心;足三里为足阳明之合穴,可疏气调中、养血安神。【操作】

取刮痧板,先刮拭后背之俞穴厥阴俞、心俞;再刮拭前胸之膻中、巨阙;后刮拭上肢内关、通里;最后刮拭足三里。刮拭应由轻渐重,以出痧为度。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调整心态,避免忧思恼怒。(2)保持生活环境安静,避免噪声。(3)劳逸结合,避免过重体力劳动。(4)饮食有节,营养均衡。(5)注意季节变化,避免寒暑等外邪。

12.心悸

心悸,相当于西医学的心动过速。临床表现为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同时可伴有头晕、头胀、乏力、汗出、呕吐、肢麻;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心肌梗死。《张氏医通》曰:“悸即怔忡之谓,心下惕惕然跳,筑筑然动,怔怔忡忡,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即所谓悸也。”【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为禀赋不强,素体虚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心无所养;或素体阳虚,脉络不畅,血行受阻,血不养心;亦或饮食不节,痰浊内生,郁而化火,痰火互结,上扰心神。《证治汇补》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以肇端也。”【治疗方法】

益气养血,宁心安神。【取穴】

厥阴俞、心俞、膈俞、郄门、内关、神门。心悸【方解】

厥阴俞和心俞皆为膀胱经俞穴,又分别为心包和心之背俞穴,可调心气以定惊;膈俞可活血化瘀;郄门、内关皆为心包经俞穴,二穴可宁心通络、安神定悸;神门为心经原穴,可宁心、安神、定悸。【操作】

取刮痧板,从上而下依次刮拭背部厥阴俞、心俞、膈俞,以出痧为度;再刮拭上肢郄门、内关、神门诸穴,先轻后重,至出痧。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保持心情愉悦,忌忧思恼怒。(2)注意劳逸结合。(3)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加减衣物。(4)饮食有节,不可暴饮暴食。

13.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此病是冠状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沉着,动脉壁形成了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梗阻,影响了冠状动脉血液循环,使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胸中闷塞,心前区绞痛,心悸、气短,并可放射至肩臂内侧,甚至心痛彻背,多在受寒、劳累和情绪激动后发作;严重者甚至肢冷、汗出、面色发青。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较为多见。本病隶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七情不调,情志内伤,肝郁气滞,气机不畅,气滞血瘀,令心阳痹阻;或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浊上犯心胸;亦或素日体虚,劳心过度,心血受损,胸中血运失畅;又或肾气不足,不能鼓舞其他内脏之阳,脉道不充,血流不畅所致。《金匮要略》曰:“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医碥》亦曰:“须知胸为清阳之分,其病也,气滞为多”。【治疗方法】

活血化瘀,通阳止痛。【取穴】

膻中、心俞、膈俞、厥阴俞、郄门、内关、然谷。冠心病【方解】

膻中为任脉俞穴,又为气会之穴,可以宽胸利气、化痰宁心;厥阴俞、心俞、膈俞皆为膀胱经俞穴,厥阴俞为心包之背俞穴,心俞为心之背俞穴,二穴可调心气、通经脉、止疼痛;膈俞可活血、化瘀、通络;郄门、内关皆为心包经俞穴,郄门又为郄穴,长于止痛;内关又为络穴,可通畅心络、调理气血;然谷为肾经荥穴,可通畅血脉而止痛。【操作】

取刮痧板,先刮拭背部的厥阴俞、心俞、膈俞;再刮拭胸部的膻中,然后刮拭上肢的郄门、内关,足部的然谷;刮拭以出痧为度。然谷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一般4~6滴。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忌暴饮暴食,忌烟酒。(2)劳逸结合,可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3)生活有序,保障睡眠。(4)保持乐观,忌忧思恼怒。

14.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之人,但目前有年轻化的趋势。临床表现为动脉压长时间超过140/90毫米汞柱,并伴有头痛、头晕、头胀、眼花、失眠、耳鸣、心烦、健忘、乏力等;随病情发展,可有心、脑、肾、眼底等器官损害,至今仍无根治方法。此病隶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范畴。此如《素问·风论》篇说:“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标实则为气火上逆,或肝阳化风,以致清空被扰。清·《临证指南医案》曰:“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疭痉厥矣。”【治疗方法】

平肝潜阳,滋阴泻火。【取穴】

四神聪、大椎、膈俞、曲池、足三里、太冲。高血压病【方解】

四神聪位于巅顶,为经外奇穴,可平肝逆、降肝火;大椎为督脉俞穴,可泄热降压;膈俞为膀胱经俞穴,又为血会之穴,可活血、通络、除瘀;曲池为手阳明之合穴,可通经活络、泄热解郁;足三里为足阳明之合穴,可平肝降逆、调气活血;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俞穴,可疏通肝胆气机、降逆泻火。【操作】

取刮痧板,由上而下,先刮拭头部四神聪,再刮拭背部大椎、膈俞;然后再刮拭上肢曲池,下肢足三里,刮拭应掌握力度,由轻到强,直至出痧。最后点揉太冲。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不可突然停药。(2)劳逸结合,缓解精神压力。(3)忌食辛辣食物及烟酒。

15.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成年人的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此病属于中医的“眩晕”“虚损”等范畴。临床表现为头晕眼眩,头痛身痛,疲劳气短,食欲不振,面色不华,耳内蝉鸣,晕车晕船,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甚则自汗盗汗、夜多噩梦、四肢厥冷等。【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肺朝百脉,素体不强,中气虚弱,心肺之气不能推动血行脉中,上荣于脑;或脾气不足,无以化生气血;亦或肾气亏损,不能使精气上达,而荣于脑。明·张景岳曾说:“盖虚损之谓,或有发现于一证,或有因惫于暂时,凡在经在脏,但伤元气,则无非虚损病也”。【治疗方法】

调和气血,益气升压。【取穴】

百会、心俞、膈俞、脾俞、肾俞、中脘、气海、足三里。低血压【方解】

百会为督脉俞穴,位于巅顶,为诸阳之会,可提升阳气;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皆为膀胱经俞穴,可调心脾肾之气机,益气养血;中脘、气海为任脉俞穴,二穴可补气血、升血压;足三里为足阳明之合穴,可补中健脾、化气生血。【操作】

取刮痧板,先刮拭头顶百会;再由上而下依次刮拭后背心俞、膈俞、脾俞、肾俞;再刮拭胸腹之中脘、气海;最后刮拭下肢足三里。手法施用补法,以刮拭出痧为度。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质。(2)增加营养,多饮水,多喝汤类食品。(3)节制房事。

16.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指长期的精神紧张、用脑过度以及睡眠不足或急性精神创伤等原因所致的精神活动能力减弱。临床表现为精神疲惫,脑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白天精神不振,甚至嗜睡,入夜则精神兴奋,并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失眠多梦,情绪易于激动等症,但无器质性病变。本病多见于脑力工作者。此病隶属于中医学的“虚劳”“不寝”“健忘”“目不瞑”“惊悸”“郁证”等病证范畴。《灵枢·决气》篇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思虑过度,耗伤心血,心失所养;或过劳过逸,脾气不足,则周身疲倦;或七情不调,肝郁化火,上扰神明;或病久体虚,精、气、血亏乏,虚火上亢;亦或脾胃虚弱,痰浊内生,痰火上扰心神等因所致。《医学三字经浅说》曾云:“‘虚劳’二字联系起来加以认识,就是指‘虚’由‘劳’起,亦即指机体由于过度劳乏而致生理调节代偿功能以及适应性抵抗力降低所致的一类疾病”。【治疗方法】

补益气血,宁心安神。【取穴】

大椎、陶道、心俞、内关、神门、足三里。神经衰弱【方解】

大椎、陶道为督脉俞穴,督脉“主一身之阳”,故二穴可调阴阳;心俞为心之背俞穴,可养心安神;神门、内关分属心和心包二经,可补心血、安心神;足三里为足阳明之合穴,可健脾胃,养后天。【操作】

取刮痧板,先依次从上而下刮拭后背的大椎、陶道、心俞;再刮拭上肢内关、神门;最后刮拭足三里。刮拭应循序渐进,不可暴力,以出痧为度。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或较轻体力劳动。(2)调节情志,调整心态,保持乐观情绪。(3)调节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4)少饮浓茶、浓咖啡,应以清淡为佳。

17.眩晕

眩晕,是中医病名,又被称为“头眩”“掉眩”。眩,是指眼花、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站立不稳。二者多同时出现,故称为眩晕。一般患此症者,多为头晕目眩,飘忽不定,如坐舟车,无法站立,甚至不能睁眼;还会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症多因情志不遂,忧思恼怒,肾阴不足,而令肝阳上亢,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上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上亢,恣食厚味,都易生火生痰,痰火上扰,可上蒙清窍,如朱丹溪所说:“无痰不作眩”。此外,气血虚弱,不能上荣清窍,亦可导致眩晕。《医灯续焰》说:“气不足则不能上达,以致头目空虚而眩晕时作矣”。《证治汇补》亦说:“……使诸血失道,妄行,此眩晕生于血虚也”。【治疗方法】

疏通经络,开窍醒神。【取穴】

百会、风池、天柱、胆俞、肾俞、气海、侠溪、太冲。眩晕【方解】

百会为督脉俞穴,督脉络于脑,故可清头目、止眩晕;风池为胆经俞穴,其位于头部,可疏调头部气机;天柱、胆俞、肾俞皆为膀胱经俞穴,天柱有补脑益髓之作用;胆俞可疏利肝胆,清利头目;肾俞可补肝肾,培元固本;气海为任脉俞穴,可补益气血;侠溪为胆经俞穴,可泻肝胆之火;太冲为肝经俞穴,可降逆气、泻肝火。【操作】

取刮痧板,先刮拭头颈部俞穴百会、风池、天柱;再刮拭后背之胆俞、肾俞,前腹部之气海;最后刮拭或点揉下肢之侠溪、太冲。刮拭以出痧为度。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乐观。(2)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3)饮食宜清淡,忌烟酒、油腻、辛辣食物。

18.贫血

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一般以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参考值95%下限作为诊断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克/升,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克/升,妊娠女性血红蛋白<100克/升)。此病隶属于中医学“血虚”“虚劳”、“黄胖病”的范畴。临床表现为皮肤粗糙、晦暗少泽,肤色萎黄或苍白,毛发干枯、分叉、易脱落,头晕眼花,气短乏力,心慌心跳,失眠多梦,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腹胀恶心,指甲脆裂;甚至轻度浮肿,性欲降低。【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禀赋不强,先天体质虚弱;或后天失养,营养不足,或脾失健运,令气血生化无源;亦或肾气不足,生精藏髓的功能受损;亦或外伤等因素导致失血过多等。此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治疗方法】

补益心脾,调养气血。【取穴】

心俞、膈俞、脾俞、中脘、气海、血海、足三里。贫血【方解】

心俞、膈俞、脾俞皆为膀胱经俞穴,可益气补血;中脘、气海为任脉俞穴,可补中气、益气血;血海为脾经俞穴,可气血双补;足三里为足阳明合穴,可健脾胃,以助气血生化之源。【操作】

取刮痧板,先刮拭后背之心俞、膈俞、脾俞;再刮拭或点揉中脘、气海;最后刮拭下肢血海和足三里。刮拭以出痧为度。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加强营养,提高体质。(2)对于贫血严重者,可给予输血。

19.白细胞减少症

9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循环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L。此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此病一般多由感染、放射性损伤、药物、遗传、脾功能亢进等,对造血细胞的直接损伤或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或破坏周围血液的白细胞而引起。此病属于中医学“虚劳”“虚损”的范畴。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少数可无任何特殊症状,而在检测白细胞时才被发现;多数可有头晕、乏力、全身酸痛、食欲不振、嗜睡、健忘、耳鸣、自汗、低热等症状。【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不能荣润机体;或脾肾阳虚,卫外无权而成。《医宗必读》曰:“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脾肾者,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治疗方法】

健脾益气,温肾固本。【取穴】

大椎、膈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白细胞减少症【方解】

大椎为督脉俞穴,督脉为“阳脉之海”,可补气通阳;膈俞、脾俞为膀胱经俞穴,二穴可补血活血;气海为任脉俞穴,可温振阳气、补益真元;足三里为足阳明之合穴,可益气补虚;三阴交为脾经俞穴,可调肝、脾、肾之经气。【操作】

取刮痧板,先刮拭背部之大椎、膈俞、脾俞;再刮拭或点揉气海;最后刮拭足三里、三阴交。刮拭应以出痧为度。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保持环境及个人卫生。(2)注意保暖,预防感冒。(3)多吃补血食物:黄芪粥、红枣龙眼汤、花生皮莲子皮汤、乌鸡发菜汤等。

20.头痛

头痛,是常见病,是患者的自觉症状。中医又称其为“头风”。临床表现为头部某一部位或整个头部疼痛,疼痛可分为跳痛、刺痛、胀痛或隐隐而痛等。一般多突然发作,可持续数日,数小时或为一过性疼痛。特别是当前,工作压力,时间紧张,每个人的神经这根弦都绷得很紧,难免紧过头;尤其是个别女性,陷入感情泥沼,不能自拔;或衣着单薄而受外邪侵袭,更是头痛者的主要人群。总体讲,头痛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易感受外邪,特别是风寒,“风为百病之长”“巅高之上,惟风可到”“寒主收引”“寒邪伤阳,则会气血逆乱,脑失去所养”。亦或内伤情志、饮食,五志可化火,上扰清空,饮食不节,可伤脾胃,生痰生湿,上蒙清窍,阻遏清阳;以上诸因皆可造成经络不通,“不通则痛”,而导致头痛。【治疗方法】

疏经活络,行气通血。【取穴】

百会、四神聪、头维、太阳、强间、风池、太冲、合谷。头痛【方解】

百会、强间为督脉俞穴,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头维为足阳明胃俞穴,可行气活血;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可改善头顶部气血循行;太阳为经外奇穴,可疏通局部气血;风池为胆经俞穴,可宣散风邪;太冲为肝经俞穴,合谷为手阳明俞穴,二穴合用为开四关,可通络止痛。诸穴合用,使头部经络之气“通则不痛”。【操作】

取刮痧板,刮拭头部百会、四神聪、强间、风池,点揉头维、太阳;最后大力点揉合谷、太冲二穴,施强刺激手法。每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用脑。(2)调节情志,避免精神刺激。(3)注意衣着,避风、寒、湿等外邪。(4)饮食有节,不吃刺激性食物,不吸烟。

21.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发病以二、三两支并痛为多。此病隶属于中医学“面痛”“面颊痛”“面风痛”等范畴。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或面颊、或上下唇、或下颌、或上下眼眶等处,突然发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剧烈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间歇期不痛。但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常因洗脸、刷牙、漱口、说话及情绪变化等诱发。发作时可伴有面红、流泪、流口水、流涕和面部肌肉抽搐等。此正如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中所说:“人有患半边头风者,或痛在右,或痛在左……百药治之罔效……大约遇顺境则痛轻,遇逆境则痛重,遇拂郁郁事而更加之风寒之天,则大痛而不能出户”。【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六淫之邪外袭,或风寒之邪,客居经脉,令气血凝滞,经脉痹阻;或风热之邪,令气血壅滞,经脉运行不畅;亦或外伤或情志不调,令气滞血瘀等原因所致。《张氏医通》曰:“面痛……不能张口言语……手触之即痛,此是阳明经脉受风毒,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治疗方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取穴】

颈椎、下关、四白、风池、翳风。三叉神经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