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空幽灵:世界现役无人机大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9 14:59:23

点击下载

作者:铁血图文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战空幽灵:世界现役无人机大观

战空幽灵:世界现役无人机大观试读:

前言

无人机是无人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对作战环境要求低、使用方便、战场生存能力较强以及可降低人员伤亡等优点,从而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成为21世纪战争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虽然无人机是在最近几场局部战争中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事实上它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时期就被美军广泛使用。而其前身无人靶机和遥控飞机更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已经出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从以前的靶机和侦查等用途发展为现在的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对地攻击等全方位作战能力,甚至一些新型无人机还具备携带空对空导弹进行空战的能力,这对战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革命,因为无人机降低了人员的“参与”和损失。

无人机作为现在炙手可热的高科技兵器,虽然在战争中还无法完全取代有人战机,但它们对战争模式的影响却是无比巨大的。例如阿富汗上空的“坎大哈怪兽”——RQ-170,犹如美军之眼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地面武装分子的动向,为美军的作战行动提供情报参考。而MQ-9“死神”更是可以挂载威力强大的“地狱火”导弹,在侦察敌人动向的同时还能对其在第一时间内发动攻击。本书对无人机的特点与缺点、发展历程、使用方式和在战争中的作用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世界各国无人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其研发历史、性能特点和实战使用情况等。

本书的相关数据资料来源于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防后勤局等已公开的军事文档,以及《简氏防务周刊》、《军事技术》杂志等国外知名军事媒体的相关资料,关于无人机的历史还参考了这些企业的官方网站。在编写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了去伪存真的辨别,让内容更加符合客观事实,同时全书内容经过多位军事专家严格的筛选和审校,力求尽可能准确与客观,以便于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适合军事爱好者阅读并收藏,对广大喜欢军事的青少年亦有裨益。第①章认识无人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操作技术逐渐成熟,无人机凭借其良好的作战效能在最近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大出风头,成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新宠。无人机简介

无人机的全称是无人驾驶飞机,它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来进行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不载人是无人机最大的特点

由于无人机不载人,所以机上不设驾驶舱,但为了保证无人机的安全飞行和方便操作员对其进行控制,机上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位于地面、车辆或舰艇上的母机遥控站人员可通过操控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并能对其进行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

无人机的地面遥控系统

无人机既可以通过无线电遥控像普通飞机一样滑跑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无人机通常采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或用降落伞、阻拦网进行回收。

无人机作为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其研制的成功和战场的运用,使战争从传统模式发展到了以远距离攻击型智能化武器、信息化武器为主导的“非接触性战争”。

相比载人飞机,无人机具有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体积小、战场生存能力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喜爱。在最近的几场局部战争中,无人机在侦察、干扰、校射、攻击和特种作战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不俗的能力,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美军在最近的几场局部战争中频繁使用无人机

无人机与孕育中的天基武器、武库舰、无人驾驶坦克、机器士兵、计算机网络武器、电磁武器和激光武器等新型武器成为21世纪新概念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世界未来的军事角逐有着深远的影响。

TIPS

武库舰是美国海军在制定21世纪战舰计划时所提出的一种大型水面战舰方案,武库舰拥有强大的对地、对空、对海攻击能力,并拥有很强的对空防御和反导能力,是一座海上浮动“导弹武器库”。

武库舰与无人机都是21世纪新概念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由于无人机还属于军事研究领域的新生事物,技术基础相较其他武器较为薄弱,而且还缺乏丰富的实战经验,所以还未完全发挥出来其应有的巨大战场影响力和战斗力。不过,世界各军事大国并未因此而改变其对无人机的重视,都在积极大力发展各类用途的无人机。早期无人机的研制及应用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英国政府就已经决定研制一种可操作的无人驾驶飞机用作射击练习和检验,于是,1933年1月,一种由“费雷尔”水上飞机改装成的无人机诞生了。

这种名为“费雷尔·昆士”的无人机在试飞成功后不久,英国又研制出一种名为“德·哈维兰灯蛾”的全木质结构的双翼无人靶机,并在1934年~1943年间生产了420架,将其命名为“蜂王”。

其实早在1915年美国的斯佩里公司和德尔科公司就曾研制出第一架无人机,名称为“空中鱼雷”。该无人机重量为272千克,动力装置为1台30千瓦的活塞式发动机,该机运用滑轨起飞,飞机在铺设的滑轨上滑行到一定速度后即可飞向天空。在天上它由一个简单的陀螺仪装置控制飞行方向,飞行高度则由一个膜盒气压表自动控制。

这架名为“空中鱼雷”的无人机还被装上136千克炸药成功地进行了攻击试验。在此后不久,美国陆军的查尔斯·F·凯特林又研制出了另一种无人机,这种名为“凯特林飞虫”的双翼飞机重量为238.5千克,并且能够携带82千克的炸弹,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88千米。此后,美国又研制了其他大量无人机。“凯特林飞虫”双翼无人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美国陆、海军大量订购了OQ-2A、OQ-3 、OQ-13等无人靶机,总数达1万多架。其中OQ-3和OQ-13靶机安装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其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25千米,高度为3000米。美国不但大量使用无人靶机,而且在太平洋战场上还使用过携带重型炸弹的无人机攻击日军目标。

安装了大功率发动机的OQ-3靶机

TIPS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无人机主要用于侦察和通信中继等用途,武装无人机只占少数。

战争期间,美军还曾打算将报废的B-17和B-24轰炸机改装成携带炸弹的遥控轰炸机,先通过驾驶员将飞机飞至海边,然后跳伞脱身,利用无线电遥控控制飞机继续飞行并对目标进行轰炸。但是由于技术和经费方面的问题导致计划并未实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包括航空技术在内的各种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因此,无人机家族也逐渐步入了鼎盛时期。目前,世界上有近百种各种类型的无人机,而且还在不断的研制新型无人机。而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和遥控遥测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已经是现代军队中非常重要的武器装备之一,它不但能够执行侦察、攻击等任务,而且还有着靶机、通信中继、电子干扰、校射等作用。

到越南战争时,美军已经将许多无人机应用到实战中来,这些无人机与二战时期的靶机、遥控飞机不同,已经初具现代无人机的特征,这些无人机主要用于短途军事侦察和通信等,这主要受制于当时的通信及制造技术,一般为低速的无后掠角常规气动布局,靠电池或燃料飞行,飞行高度很低。

例如越南战争时期美军大量使用的BQM-34“火蜂”无人机,其机长6.98米,翼展3.93米,可通过助推火箭发射或C-130运输机搭载投放,采用降落伞的方式回收。其用途除靶机外,还改型用于侦察、电子战、对地攻击、飞行试验和研究任务等。

BQM-34“火蜂”无人机

早期无人机在控制技术上与现在有着较大区别,自动化电脑控制这些不可能的,使用方式也有一次性和多次性两种。一般一次性使用的无人飞机是按照既定的飞行线路飞行,将沿途地面的图像或照片以无线电形式发回,直至耗尽燃油坠落或被击落。这类型无人机使用范围大概在5~10千米,主要用于侦察敌人的战术纵深的火力配置、兵力配备等。而可多次使用的无人机则通常采用无线电遥控,切除携带遥感设备外,还可能携带红外摄像或气象设备等,主要用于起飞点2千米范围内未知区域的地形遥感、气象探测等。这些无人飞机的确就是较高级的遥控模型。

BQM-34“火蜂”无人机可以用运输机搭载发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美国率先在有人飞机上实现了电子导航和无人驾驶巡航,就是通过在电脑里面预设航线坐标、飞行高度等实现飞机自己飞行。之后又通过设计翼展小、易于控制的气动布局的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无人飞机的设计,具备了大航程,高升限,自主起降,携带远程通信设备,高级遥感及侦察设备,可通过卫星导航及通讯,将侦察到的敌情实时发回,且能根据需要而随时由操作人员更改航线及任务的能力。在起降方式上也更加多样化,不但有采用助推火箭和飞机投放方式起飞的,而且还有能自主通过跑道滑跑起飞和降落的。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设计新型无人机,这些新一代无人机具备“非接触作战”的能力,不但采用先进的涡轮或涡扇发动机推进,而且采用了先进的气动布局,甚至可超音速飞行。这类飞机不但装备有常规的导航及巡航计算机,更装载了有AI技术的人工智能计算机,使得飞机技术更加先进。

由于无人机相比载人飞机有着使用灵活、成本低、战场生存率高和出勤率较高等特点,在现代战争中风头渐露。在最近的几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无人机的成功运用促使各国对无人机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

无人机在近年的历次局部战争中的经典战例数不胜数,其出色的表现充分地证明了它极高的军事价值,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并掀起一股发展无人机的潮流。

● 中东冲突

以色列于1976年率先将无人机用于对埃及的战争中,引诱埃及军队的地面防空火力开火,使以军战斗轰炸机在无人机的掩护下对埃军地面目标实施轰炸,并取得了显著的战果。

● 海湾战争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借鉴了以色列的成功经验,动用了多款无人机系统,使其在侦察、战场管理、监视、目标捕获、炮火支援和空袭后目标毁伤评估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波黑战争

在波黑战争中,美国曾将无人机部署到阿尔巴尼亚的军事基地,以加强对波黑战场的监视。

● 科索沃战争

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调用美、英、法、德和意大利5个国家的7种类型的200多架无人机投入战争,对前南联盟的机动地空导弹连、坦克纵队及分散的战斗机基地等重要目标实施跟踪。

● 车臣战争

在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军队对车臣非法武装使用了蜜蜂小型无人机,当蜜蜂小型无人机从非法武装占领区的上空飞过后,大批轰炸机也随之赶到。

TIPS

车臣战争是指 20 世纪 90 年代俄罗斯联邦和下属的车臣共和国分离分子之间爆发的两次战争。

参加过车臣战争的“蜜蜂”小型无人机

● 阿富汗战争

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美军士兵自始至终都没有与塔利班武装正面接触。战争的转折是由“全球鹰”无人机实施的一次对塔利班高层军事会议的直接轰炸完成的。

● 伊拉克战区

2006年的伊拉克战区,虽然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武装分子偷袭美军的小规模游击战却热火朝天。在美军展开的一次军事行动中,无人机发挥了重要作用。空军的录像资料显示,2006年11月在巴格达,“捕食者”无人机察觉到三名武装分子企图用炮袭击美军后,发射了一枚空对地导弹,成功将三名武装分子击毙。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广泛使用的MQ-1“捕食者”无人机

美军作为装备无人机数量最多的军队之一,在伊拉克战场和阿富汗战场都大量运用无人机执行各类任务,其中包括侦察和攻击任务。仅在伊拉克,美军就投入使用了360多架无人机。

现在,美军对于无人机的需求越来越大,主要将它们用于监测和追踪,也有部分专门用来攻击地面目标,且基本可以做到发现即摧毁。无人机的特点

无人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成本低

首先,无人机的制造成本远低于有人驾驶战机。其次,无人机的维护、保养、训练成本低。无人机操作员的训练只需要稍微培训即可,而训练一名优秀的战机驾驶员,将会耗费几百万上千万甚至更多。此外,无人机的使用费用也远低于有人控制飞机。

无人机现在集侦察与攻击手段于一身

● 适应能力强

无人机能够适应各种战场环境,包括核生化,而且还能长时间、高风险作战,还不用担心驾驶员疲劳。由于无人驾驶,因此,在使用无人机作战时操作人员无需担心自己和战友的生命安全,能够实现零伤亡。

● 生存能力强

无人机由于没有飞行员驾驶,无需保护驾驶员的安全,所以在构造上与有人驾驶飞机有很大差别。无人机在满足空气动力学的基础上有着更为丰富的结构,而且它的体积相对更小,不容易被地方火力击中。此外,由于无人机的制作材料和结构的选择范围更大,采用各种隐身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被发现的概率。

另外,无人机的机动、规避等手段相比有人驾驶飞机也更灵活多变,而且在场地要求上也相对较低。

采用各种隐身措施提高生存能力的先进无人机

● 作战灵活

由于无人机具有对起降场地要求低、作战环境适应力强、使用维护方便等优势,所以在作战上更加灵活多变。

较小的无人机甚至可以由单兵携带,而且无人机的种类也较多,包括中继通信、侦察、攻击、电子干扰等众多种类。无人机的种类

目前世界上拥有超过200种型号的各类无人机,军事用途的无人机主要有以下几类。

● 侦察无人机

侦察是目前大多数军用无人机的主要任务,它们负责监视战场,为部队的作战行动提供情报。

● 攻击无人机

由于现在的无人机可携带的负荷重量还比较有限,所以装备武器用于攻击的无人机种类还不多,但这类无人机的作战效能却比较优秀,它们可有效地攻击、拦截地面和空中目标。攻击无人机通常携带有小型和大威力的精确制导武器,对敌方的雷达、通信指挥设备、重要设施等高价值目标实施攻击。

装有光学传感器等观测设备的侦察无人机

精确制导武器是攻击无人机的普遍配备

● 靶机

靶机是模拟飞机、导弹和其他各种飞行器的飞行状态的无人机,它主要用于鉴定各种航空兵器的性能和训练战斗机飞行员及防空武器操作员等。

美国海军发射靶机

● 诱饵无人机

诱饵无人机主要用于诱使敌方雷达等电子侦察设备开机,从而获取有关信息,以及模拟显示假目标,引诱敌防空兵器射击,吸引敌火力掩护己方机群突防等。

● 电子对抗无人机

电子对抗无人机顾名思义,即实施电子侦察与干扰的无人机,主要目标为敌方指挥通信系统、战机和地面雷达等各种电子设备。

● 其他用途的无人机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于数据中继、激光照射、反潜、炮火校正和远方高空大气测量,以及核、生、化侦察等。

TIPS

核生化武器是指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无人机的用途

● 侦察

侦察是无人机主要用途之一,也是最早的用途。无人侦察机可以深入到敌人阵地或敌后进行侦察。许多专业的侦察用无人机都安装有微光电视摄像机、见光照相机、电影摄影机、红外扫描器和雷达等设备,可执行各种侦察和监视任务。

无人机已经成为侦察的主要手段

通常情况下,无人机可携带一种或多种侦察设备,按预定的程序或地面指令进行工作,最后将所获得的信息和图像随时传送回地面。此外,也可以将获得的所有信息记录下来,在无人机回收时取用。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人机上的设备性能以及无人机本身性能也在不断地提高。由于各种先进设备的使用,无人机的侦察能力将更为强大与全面,比如安装全球定位系统后,无人机可与侦察卫星和有人驾驶侦察机配合使用,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空中侦察监视网,让己方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情报。

大名鼎鼎的美国RQ-4“全球鹰”无人侦察机

TIPS

不仅是无人机,有人驾驶飞机在军事中的最早用途也是侦察。

● 对地攻击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人机就已经用作攻击用途了。它作为一种有效的空中运载工具,能够在敌方前线或深入敌占区纵深对敌军地面军事目标进行打击,也可以引导其他飞机、导弹以及地面火炮对其进行攻击。

不但如此,现在发展出了一种反辐射无人攻击机。它利用敌方雷达辐射的电磁波信号来发现、跟踪,并最终摧毁敌方雷达系统。而且高速反辐射无人机在加装复合制导装置等设备后,还具备攻击敌方预警机和专用电子干扰飞机的能力。

以色列“哈比”反辐射无人攻击机,这是继反辐射导弹之后出现的新型“雷达克星”

● 通信中继

由于地球曲率以及无线电波传输距离的影响,无线通信经常受到制约。而这种制约可以通过通信中继无人机来打破,比如美国的“先锋”式无人机,它装有大功率固态放大器、抗干扰扩频通信设备、全向甚高频和超高频无线电台中继设备等,能够在C波段进行数据、信号、语音以及图像通信,距离达185千米。

● 校射

无人机不但可以自身攻击目标,而且还可以执行火力引导和对射击效果进行评估等任务。比如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苍鹰”无人机就是这一类型,它装有激光指示器、测距仪、自动跟踪电视摄像机和热成像仪等设备,可通过抗干扰的数据链向地面传送位置修正指令,能为制导炮弹和反坦克导弹指引目标。

● 靶机

无人机在研制之初,就是作为靶机来使用的。由于没有驾驶人员,而且成本低廉,所以它可以非常有效地用于地面防空和空中武器的试验与训练。如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研制的MD2R5靶机,其最大飞行高度为8 250米,能够安装红外曳光管和雷达信号无人驾驶飞机增强器,而且可带拖靶作为火炮和导弹的靶标。

TIPS

1马赫即1倍音速,大约相当于1 225 千米/ 小时。

比如美国瑞安公司的BQM-34靶机,其飞行速度达到1.5马赫,高度为1.83万米,可有效地模仿敌方战机。

● 骗敌诱饵

正是由于成本低和无人驾驶的特点,使得无人机不但能够作为自己的靶机,也可以用于诱骗敌人向它射击,而伪装真正的主力战机或掩饰作战目的。

诱饵无人机的主要使命是协同其他电子侦察设备遂行诱骗侦察,也可以作为突防工具为有人驾驶飞机提供防空压制,或与反辐射武器配合使用,攻击敌人雷达,以瓦解其防空系统。这类无人机与其他用途的无人机不同,为了提高它的欺骗效果,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进行特殊设计,并装上适当的电子设备,让它具有与欲模拟的目标有相仿的机动能力和信号特征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安装射频放大设备,增强雷达反射信号,安装角反射器等无源装置,以增大无人机的雷达反射面积。

总而言之,诱饵无人机就是千方百计让敌方容易发现它,吸引敌方的注意力以迷惑敌方敌人,或消耗敌人价值较大的防空武器。比如1973年的第4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就曾有效地使用美国“鹧鸪”式小型无人机作为诱饵,欺骗敌防空火力,据称,其中曾有1架无人机成功的诱使了多达32枚“萨姆”导弹向其攻击。

TIPS

第4次中东战争也叫赎罪日战争或十月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参战双方主要为以色列和埃及、叙利亚。

可胜任通信中继任务的“先锋”无人机

MQM105“苍鹰”无人机

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BQM-34“火蜂”无人靶机

无人机在在战前可以起到诱骗敌人的作用

● 电子干扰

随着军队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设备越来越重要。而压制地方电子设备并阻挡敌人的通信是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之一,通过电子干扰,可以使敌方的通信、电子和光电系统“罢工”。

在雷达对抗中,作为电子干扰用途的无人机可以通过机载辐射电磁波发射器对敌方雷达进行有源干扰,也可通过施放箔条或金属干扰丝等对敌方雷达进行干扰。在通信对抗中,无人机可装备通信干扰设备对敌方通信系统进行干扰,使其通信中断,造成指挥失灵,让敌人处于混乱状态各个部队无法协同作战。无人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由于无人机对现代战争有着巨大的影响,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无人机技术,特别是美国在这方面已经遥遥领先,通过美国无人机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一些未来无人机发展趋势的大概方向。

● 精确智能化

计算机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在采用人工智能和群体智能优化技术后,无人机可根据预定方案确定袭击目标的先后顺序,对数百上千千米外的目标实施打击,并能够选择最为适宜的打击手段,自主决策战术协同。

● 隐形化

隐形技术方兴未艾,隐性化是无人机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各种新型隐形无人机的问世,隐性化成为无人机发展的潮流。例如美国波音公司2002年研制出的“猎鸟”无人机便具备优秀的隐形能力,该机具有极低的雷达反射截面,全新的隐形外观,优秀的隐形特性,它的出现标志着无人机隐形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猎鸟”是目前世界上隐形能力最强的无人机之一

● 微型化

近年来,最新研制的高科技环境监控无人机,体形非常微小,是作为一种类似昆虫大小的微型远程控制飞行器部署在战场上。微型无人机领域的研究最早出现在美国,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定义,微型无人机是一种“是任何几何尺寸都小于15厘米并装载小型有效载荷、简单航空电子设备和通信链路,足以完成所需战斗飞行任务的无人机”。

相比体积较大的无人机,微型无人机通常仅有几厘米到数十厘米的长度,有着常规无人机所不具备的优点:目标小,效费比高,噪音低、雷达和可视信号弱、携带方便使得此无人机具有高度灵活的机动性,能够监视卫星和侦察机不能探测的死角,可以于空间狭小的环境内进行侦察;可为特种部队和单兵提供了有力支撑,且隐蔽性好,使其在危险的地域实施侦察的效率大大提高。

● 综合集成化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注入,无人机的性能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也大大加剧了无人机系统的复杂性,使它和其他装备作战协同的难度增加,于是各国在无人机的研发上也更重视“综合集成”的需求。

各国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的联通性和融合性,不断研发,努力将无人机系统与分布在陆、海、空、天的各种侦察探测、打击武器等系统连接成有机整体,以形成无人机作战系统的合力。例如美军便研发出一种关于无人机的统一战术控制系统,可对大多数的中、近程无人机进行控制,并将其提供给一些北约国家。

TIPS

北约的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简称NATO),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 高运输荷载能力

有人驾驶飞行器在险恶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为特种部队输送补给物资和运送伤员会面临很大的威胁,不但可能造成运输任务失败,甚至还会带来额外的人员伤亡。

所以,研制一种小载重量的无人运输直升机成为当前各国军队关注的重点之一。特别是特种作战理念先进的美军,其各军种的特种作战部队正都在寻求这种小型无人运输直升机,为特战小分队提供补给。通过利用这种小型无人运输直升机提供的支援,可使多个特战分队在远离部队上级支援的情况下更大地发挥特种作战的效能。

● 远程与长滞空时间

远程与长滞空时间不但是战斗机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无人机的重要发展方向,要想增加侦察监视的范围和时间,就有必要进一步增加飞行器高度,并增加续航时间。

目前,美国“全球鹰”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已经可以达到42小时以上,其最大飞行高度达到 20 000米,最大飞行距离26 000千米,能够从美国本土飞往全球任何地区进行战略和战术侦察,而为延长其飞行时间,美军还准备为它开发新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使其续航能力进一步加强。

● 高空化

2010年,美国成功发射和回收了X-37B太空无人机,该机在经历了长达7个月的神秘太空之旅以后才返回地面,它创下了无人机高空长时化新的纪录,标志着无人机研发方面的一大进步,高空化或者说太空化,也将成为无人机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X-37B太空运行模拟图

● 多用途化

当前大部分的无人机都属于侦察无人机,通信中继、侦察、欺骗和干扰是它们的主要用途,不具备硬摧毁目标的能力。但随着精确制导武器技术,机载遥感技术,以及侦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功能将越来越多,攻击无人机也随之出现。与作战机相比,攻击无人机具有体积小、便于隐身、造价低,不会造成飞行员伤亡的优点,目前比较成熟的攻击无人机有美国的MQ-9A“死神”等。

MQ-9A“死神”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攻击无人机

无人机在经过80多年的发展后,目前又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代。许多国家将无人机的研制发展视为未来军队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一些军事家更是大胆预测,未来3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无人机将可能取代大部分有人驾驶的飞机,成为新的空中王者。无人机的隐身性

隐身性是军用飞行器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不但载人飞机需要增强隐身性能,无人机也同样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加强。

早期的飞行器由于飞行速度和高度都比较低,因此在实施偷袭行动时,最主要的敌人就是空中和地面巡逻的敌军(包括哨兵)。如今无人机和战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飞行时所产生的噪音也大大降低。不过,这些“铁鸟”又遇到了另外一个天敌——雷达。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让飞行器在雷达面前实现“隐身”受到了各国军事专家的高度重视,虽然无人机没有载人,但却依然容易被雷达侦测到。其实,所谓隐身技术,其实就是设法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降低雷达对其的可探性使之不易被敌方发现、跟踪和攻击的专门技术。

X-48C隐身无人机

要研究这门技术,就必须先了解各种探测系统的探测方法。以雷达为例,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设备。雷达在工作时会不断地发出无线电波,当无线电波遇到空中的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雷达接收到反射信号并反映在监测员的显示屏上。如果能让飞机不反射或降低反射雷达的无线电波,或设法将无线电波反射到其他雷达接收不到的方向,那么就能够成功地在雷达面前实现“隐身”了。

TIPS

美国的B-52轰炸机的雷达波的有效反射面积大于100平方米,很容易被雷达发现,而与其同类的采用了隐身技术的B-2轰炸机的雷达波的有效反射面积约为0.01平方米,一般雷达很难探测到它。

目前用来减小飞机对雷达波有效反射面积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改变飞机的外形和结构,二是采用吸收雷达波的涂敷材料和结构材料。对无人机来说,更小的体积也是降低飞行器可探测性的方式之一,体积相对较小的无人机,其被探测的概率也相对更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