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动物的奥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9 16:59:43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探索动物的奥秘

探索动物的奥秘试读:

前言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世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百花吐艳,万木争荣。地球上所有的物种在过去的亿万年间产生、繁衍和不断地进化。这些物种在繁衍、进化的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也正是相互间的影响和协调才有今天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野生动物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都在急剧减少,很多已经濒临灭亡或已经灭亡。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安全将遭到严重威胁。因此,各个国家、地区一系列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一些保护动物的措施相继实施。

长期以来,动物和人类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从动物身上得到许多极其宝贵的启示,因而一些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为人类战胜自然灾害和伤亡疾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世界上最早最简单的“伏打电池”,就是19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根据电鱼的天然器官原理设计的。龙虾的眼睛由许多极细的、能反射光的细管组成,这些细管整齐地排列,形成一个球面,当外来光接触到这个球面时,相应的细管就会感知这些光,并会产生反射,正因如此,龙虾很容易就能发现在很远处的敌人,及早逃避,保全自己的性命。根据龙虾眼睛的这种结构特点,科学家经过不懈地努力,研制出了新型天文望远镜,使人类的观测范围大大增加,给天文研究带来新的突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赤道两极、雪山谷地、大陆海域无不遍布着动物的足迹,它们或漫游海底、或奔跑陆地、或翱翔天际,共同演绎了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与盎然生机。它们与人类一同分享着这个美丽的家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美丽而神奇的生命旋律。与人类相比,动物固然没有人类的智慧,而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存本领,却有着许多人类所不能及的优势。凭借着自身优势,在这个星球上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生动的文字、纪实的图片为读者剖析动物们匪夷所思的生活习性与鲜为人知的自身奥秘。图文并重,相得益彰的构思编排,使整体内容更为引人入胜。在这里,一切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都会在你眼前真实上映。书中对动物的生存奥秘、特殊本领、成长历程和栖息地等方面做了相关的阐述,力争为读者呈现一个多彩多姿的动物世界。在为读者传授动物知识的前提下,帮助其树立起保护动物的意识,让这些可爱的生灵不再由于人类的残忍而失去生命。让我们一道为保护动物而做出积极的努力,使人类摆脱孤独与危险的境地。

陆地哺乳动物的奥秘

小熊猫为什么是“六趾”

小熊猫的爪骨有一部分凸起成趾状,可作为第六个脚趾辅助抓握东西。法国和西班牙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个第六趾在进化史上曾帮助小熊猫的祖先“安身立命”。小熊猫

小熊猫这一物种已生存了900多万年,它的祖先被称为古小熊猫。对于小熊猫的第六趾,曾有人认为用处相对不大。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近日发布公报说,该研究中心的人类考古及地理生物学实验室专家与西班牙同行合作研究古小熊猫的化石后认为,古小熊猫们是食肉动物,这与现在小熊猫主要吃植物的食性不同,因此古小熊猫第六趾的功能,不会像现在一样仅用来辅助脚爪抓住竹子等食物。

科学家认为,古小熊猫的第六趾是用来攀爬树木的有效工具。首先化石表明古小熊猫的身体结构特别适合爬树;其次古小熊猫生存在众多猛兽出没的年代,因此那个帮助爬树的第六趾对于古小熊猫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不久前在西班牙新出土的许多古小熊猫化石,支持了法国和西班牙科学家的看法。

几百万年后,自然环境和小熊猫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第六趾的功能已不再重要,它目前的用途只是帮助脚爪抓握食物。

大熊猫为什么由吃肉改吃“素”

从解剖学上讲,大熊猫的牙是肉食动物的牙,尖而长,适合刺杀撕咬。它的肠胃也是肉食动物的肠胃,肠道短,1个胃。标准草食动物的牙几乎都为粗而短的磨牙,适合磨碎食物。肠道也很长,并且有些甚至有多个胃。这是因为植物纤维被消化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草食动物消化系统也就进化得很长,以扩大食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好让它被完全消化。大熊猫那套消化系统其实更适合消化肉类。

从大熊猫的生理结构上看,它并不像其他同重量的草食动物那样有纤细的体型,修长的四肢,善于长时间奔跑。也不如大象那样拥有巨大的吨位来使自己没有天敌。大熊猫体型浑圆,腿短,肉多,并不善于长时间奔跑,也没有巨大的吨位。任何掠食动物都能吃它。因此它如果是草食动物,早就不该存在了。唯一的解释就是,它和熊一样,本身就是掠食动物,拥有强大的爆发力和攻击性,是天生杀手,因此才能存活。大熊猫

但是,现在我们看见的这个无论从解剖学上,还是生理结构上都是肉食动物的大熊猫却在吃植物。科学家猜测,这是因为熊猫历史上经历过一段环境恶化的时期,那时期很多动物灭绝了,熊猫没有足够的动物可以捕杀,于是改为吃植物,一直持续到现在。

但是它身体并不能很好地消化植物,所以它要吃很多,不停地吃,才能勉强维持能量。更没多余的能量来繁殖后代。这也是为什么它们数量持续减少,快要灭绝的原因。

美猴王的“母爱”

金丝猴非常漂亮,特别是川金丝猴,头顶的正中有一片向后越来越长的黑褐色毛冠,两耳长在乳黄色的毛丛里,一圈橘黄色的针毛衬托着棕红色的面颊,胸腹部为淡黄色或白色,臀部的胼胝为灰蓝色,雄兽的阴囊为鲜艳的蓝色,金丝猴的尾巴和身子差不多长,瘦长的身体上长着柔软的金色长毛最长可达30多厘米,披散下来就像一件金黄色的“披风”,十分漂亮。如此耀眼夺目的外衣使它得到了“金丝猴”的美名。

母爱在灵长类中显得非常突出。母金丝猴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疼爱自己的孩子,尤其在哺乳期,母猴总是把小猴紧紧地抱在胸前,或是抓住小猴的尾巴,丝毫不给它玩耍的自由。在这期间,朝夕相处的“丈夫”尽管向“夫人”献尽了殷勤:又是为她理毛、又是为她检痂皮,但是也别想摸一摸自己的宝宝,更别提抱抱小猴亲热一番了。金丝猴

母金丝猴总是抱着小猴,把背朝着自己的“丈夫”,丝毫不给“丈夫”抚爱子女的机会。

金丝猴妈妈对儿女们的关怀爱护,可以说是罕见的“母爱”。当它们被猎人包围以后,一听到枪响,猴妈妈赶紧将孩子抱在怀里喂奶,唯恐自己死后小猴吃不到奶。有的猴妈妈会做出各种姿势,向包围上来的猎人表达自己的急切心情,或者是不断地向猎人摆手,让他们不要打她的孩子或者是把孩子放到一边,手指着自己的胸膛,表示愿意替孩子去死,金丝猴妈妈常常会为救自己的孩子而舍去自己的性命。

另外,动物专家还发现金丝猴具有携带死婴的行为。当小金丝猴死去之后,金丝猴妈妈并不是把它们抛弃在野外,而是依旧抱着死去的小金丝猴在树间攀爬,还不时抚摸它们,为它们整理毛发,不离不弃。对于以树栖生活为主的金丝猴来说,与正常幼猴相比,死去的幼猴携带更困难。既然如此,金丝猴妈妈为什么还要不辞辛苦携带死去的小金丝猴呢?这一直是困扰动物专家的一个难题。

狗的嗅觉

有些动物对食物、异性、敌害的发现与识别主要是依靠嗅觉,在行为上的重要性超过其他远距离感觉,特别是超过视觉,这类动物称为嗅觉动物。对各类被嗅物刺激阈特别低的嗅觉称为高嗅觉性,嗅觉动物一般都具有这种特性。哺乳动物一般属嗅觉动物,狗是人们熟知的嗅觉动物。

狗的嗅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二是辨别气味的能力。它的嗅觉灵敏度居各畜之首。对酸性物质的灵敏度要高出人类几万倍。狗的嗅觉感受器官叫做嗅黏膜,位于鼻腔上部,表面有许多皱褶,面积约为人类的4倍,嗅黏膜内的嗅细胞是真正的嗅觉感受器,大约有2亿多个,是人类的40倍。狗辨别气味的能力相当强,可在诸多的气味中嗅出特定的味道,它发觉气味的能力是人类的100万倍甚至1000万倍,分辨气味的能力超过人类1000倍。警犬可以辨识10万种以上的不同气味。可爱的狗狗

狗根据嗅觉信息识别主人,鉴定同类性别、发情状态,识别母仔,辨别路途、方位等。狗在认识和辨别物时,先嗅几遍才作决定。遇到陌生人时,总要围着转来转去,嗅其味道。经过特殊训练的狗,像警犬、军犬、猎犬、牧犬等,还可用于侦缉和传递各种信息。人们正是利用狗嗅觉灵敏的绝对优势,做了大量人类无法做到的工作。

大象的长鼻子

大象的鼻子是由近4万块富有弹性的小肌肉组成,它能极灵活地伸缩自如,做出灵巧的动作。它有千万根神经末梢,鼻端生有1个(亚洲象)或2个(非洲象)手指般的突起物,有舌头尝味和鼻子嗅气味的两种功能。由于大象鼻子这种奇特结构,使它功能独特,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大象的鼻子不仅是呼吸器官和嗅觉器官,它还有触觉功能,还可用来摄取食物、饮水、搬运物品和进行攻击,甚至还用来在个体间交流感情、传送信息;经过训练的象,还能用鼻子握住口琴吹起曲子来。毫不夸张地说,大象的鼻子无愧于是它的万能工具。

敏锐嗅觉是象鼻子的又一大功能。有经验的猎人都知道,在密林中避免大象的攻击,掌握风向,要比对付其他动物更难。因为大象能在下风处几千米远的地方嗅出异味。象在移动和站立时,都会将鼻子不停地前后左右摆动,这是它在用鼻子收集周围的嗅觉信号呢!还有,象的嗅觉也可以用于彼此沟通,当两头陌生的象相遇时,它的鼻子便忙碌起来,因为在象鼻子的前端长着感觉敏锐的纤毛。两头陌生的象会用鼻子不停地触碰对方的鼻子、嘴巴、眼睛、耳朵、足和身体,直到确认了对方的“容貌”后才停下。亚洲象

大象还可嗅出几百米外甚至更远的味,它还可判断是否有危险,一旦发觉有危险,要么是逆风而逃,要么便猛冲,决一死战。

大象的鼻子像人手一样灵活,这话不算夸张。它伸长鼻子,能轻而易举地把树上的果子和枝叶摘下,然后再卷回鼻子,送进嘴里;若是想吃地面上的草,连根拔起时,会在腿上拍打掉泥土再送到嘴里吃;它还能用鼻子品味是否有好吃的食物。

大象的鼻子还可用来吸水。大象干渴的时候,把鼻子插进河水中“咕嘟嘟”地吸起水来,真像一部小型抽水机,一会儿工夫,它就喝足了。对此,可能有的人很怀疑,象鼻子主要是用来呼吸的,用它喝水时,水不会呛入肺部吗?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原来,在象的鼻腔后面食道上方,有一块特殊的软骨,起“阀门”一样的作用。象吸水时,喉咙部位的肌肉收缩,“阀门”关闭,水可以顺利进入食道,而不进入气管。饮水后,喷出鼻内残留的水,这时,“阀门”自动打开,呼吸正常进行,这种巧妙的结构,真是妙不可言。

大象的鼻子触觉很灵敏,能捡起掉在地上的铁钉或小针。这是因为在鼻子末端突起的上面分布着丰富的神经细胞,大象的鼻子还是防身自卫的武器哩。大象对付那些身小力薄的野兽时,易如反掌,即使遇上猛兽,它也不怕,它会先挥动鼻子抽打敌手,然后将它卷起抛入空中,摔个半死。

另外,象过着群居的生活。象群主要由母象、象姐妹和幼象构成。雄象在长大后就会离群,或加入到只有雄象组成的临时性象群中,或是独自生活。因此,象与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象为了传递信息,利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其中就有用长鼻子做出各种姿势,传递视觉信号;或从鼻子里发出声音,传递听觉信号。象传递的声音,除了吼声,还有从鼻子发出的“喇叭声”,还可以发出频率为14~24赫兹的低频声信号,和远距离的同伴进行相互联络。

大象的尸体哪去了

大象是一种极有灵性的动物。传说大象能够预知自己的死期。当老象知道大限将至时,就会偷偷离开象群,独自隐藏到密林幽谷中的大象坟场,在那里等待死亡的来临。数百年来,只要有大象活动的地方就有类似的传说存在。的确,虽然大象身躯庞大,但从没有人见过大象的尸体,它们都到哪儿去了呢?1970年,一位动物学家在非洲密林深处看到了大象的葬礼的全过程。非洲象

在离密林几十米处的一块小草原上,几十头大象围着一头奄奄一息的雌象,像在开会一样。当这头雌象倒在地上死去时,周围的象发出一阵哀号,为首的雌象用长长的象牙掘土,用鼻子卷起土朝死象身上投去,其他的象也很快相互效仿,一起这样做起来。

一会儿,死象身上堆满了土、石块和枯草。接着,为首的雄象带领众象去踏这个土堆。不一会儿,这个土堆就成了一座坚固的“象墓”。众象围着“象墓”转了几圈,像是在和“遗体告别”,然后就离去了。

为什么人们找不到大象的尸体呢?科学家经过观察发现,有的大象死了以后,很快就被其他动物分食了。因为象群一般要到数十里甚至近百里的地方寻找足够的食物,年老的患病的象追随象群感到吃力,便脱离象群,独自去找隐藏的地方藏身,悄然死去。如果遇到大雨或者河水泛滥,尸骨和象牙也可能被洪水冲散,或者被泥沙掩埋。此外,热带成群的腐食者如豺、兀鹰等,用不了两天,就会把大象尸体分食干净,甚至连象牙也难免被豪猪所啮噬。即使有留下的象牙,也会因炎热、潮湿而被腐蚀掉。

梅花鹿的“花衣裳”

梅花鹿性情机警,行动敏捷,听觉、嗅觉均很发达,但视觉稍弱,胆小易惊。由于四肢细长,蹄窄而尖,故而奔跑迅速,跳跃能力很强,尤其擅长攀登陡坡。

梅花鹿身上的“花衣裳”,为什么只在夏天看得见?这是因为一般的哺乳动物,长期生活在大自然里,为了适应环境,其身上的毛色也会跟着改变。譬如夏季时,自然景色的色调会较为浓艳,所以它们的毛色就跟着变得比较深,而冬天则相反。梅花鹿

当梅花鹿要脱换冬毛时,它身体上一部分毛的白色素会变多,于是会长出一些白毛,而因为此刻的气候较炎热,所以它身上的毛也会比较稀薄,这时候,我们就很容易看出由白毛构成的梅花斑点。而到了冬天,夏毛脱落换成冬毛,白色的毛同时也减少了。另外,毛也变得又厚又长,所以稀疏的白色斑点,自然也就不易见到了。

能够“飞翔”的兽——蝙蝠

人们常用“飞禽走兽”一词来形容鸟类和兽类,但这种说法有时却并不一定正确,因为有一些鸟类并不会飞,如鸵鸟、鸸鹋、几维鸟和企鹅等;同样也有一些兽类并不会走,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鲸类等,而蝙蝠也是不会像一般陆栖兽类那样在地上行走,而是能够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飞翔。

蝠类是能够飞翔的兽类,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的羽毛和翅膀,飞行本领也比鸟类差得多,但其前肢十分发达,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别长,并由它们支撑起一层薄而多毛的,从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巴之间的柔软而坚韧的皮膜,形成蝙蝠独特的飞行器官——翼手。中国古代也有关于蝙蝠的记载,说它们生活在石钟乳洞里,名叫仙鼠,那里的蝙蝠因为能够喝到洞里的水得到长生,千年之后它们的身体蝙蝠颜色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的黑暗的颜色变成了通身雪白,这也许就是它们为什么被称为仙鼠的原因吧。蝙蝠的胸肌十分发达,胸骨具有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些均与其特殊的运动方式有关。它非常善于飞行,但起飞时需要依靠滑翔,一旦跌落地面后就难以再飞起来。飞行时把后腿向后伸,起着平衡的作用。

蝙蝠倒挂是生活习性,所谓生活习性是指为了生存而产生的生活特性。蝙蝠的腿是不能够用于行走的,它只能够借助于翅膀的力量爬。所以,蝙蝠不能够像其他能够飞行的生物那样借助于腿部力量起飞。一般小型的鸟类起飞是先跳起来,离开地面,再扇翅飞行;体型大的鸟类,如天鹅,得先助跑达到一定的速度后才能够飞离地面;昆虫也是先跳起来再飞。蝙蝠则采用更省力的办法,如你所知,倒挂在空中,一松“手”,伸开翅膀就可以滑翔了。省力气吧?这就是为什么蝙蝠平时回到栖息的洞中总是挂在空中的原因(当然有的时候它也不是在倒挂着,如求偶时)。

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习性,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惊醒后能立即恢复正常。它们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迟受精”的现象,即冬眠前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精子在雌兽生殖道里过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后,经交配的雌兽才开始排卵和受精,然后怀孕、产仔。

蝙蝠在夜间飞行不是靠眼睛看的,而是靠耳朵和发音器官飞行的。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一种尖叫声,这是一种超声波信号,是人类无法听到的,因为它的音频很高。这些超声波的信号若在飞行路线上碰到其他物体,就会立刻反射回来,在接收到返回的信息之后,蝙蝠于振翅之间就完成了听、看、计算与绕开障碍物的全部过程。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回声定位。人类根据蝙蝠飞行识物的原理,制造出了雷达。但蝙蝠身上“仪器”的精确度比雷达要高得多。夜间飞行的蝙蝠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100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地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老鼠的智商有多高

古时,人们对鼠这种动物是相当畏惧的。鼠什么东西都咬,还会传播鼠疫。“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句俗语就表明人们对老鼠的憎恶。古人对自己畏惧的东西普遍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于是,古人在这些事物之前冠以“老”字,以表示敬畏和不敢得罪的意思。有些地方因为迷信,在说到老鼠时,往往不敢直呼其名而呼之以“耗子”等。也有人认为老鼠的“老”是指年老的意思,认为老鼠是指鼠类中最为长寿的,但这种说法未必可信,因为老鼠并不长寿。老鼠

老鼠智商高得惊人,据说,一只成年老鼠的智商相当于8岁儿童。多少年来,人类消灭老鼠的努力一直没有结果,开始人们把失败归咎于老鼠不断增强的对毒药的抵抗力,但最近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老鼠的智商特别高的缘故。

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呈螺旋状,但是老鼠的大脑却是一片平滑,不过,这一点并不影响老鼠具有惊人的智慧。科学家们指出,老鼠的适应力暗示出它们有极精致的神经系统,在一个城市放下一种新的毒老鼠药,老鼠曾经无法应付,但是如今它们都知道寻找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来吃,因为这种物质有助于解毒。

老鼠还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可以把对新事物的好恶与同伴进行交流,并且作为一种遗传基因传给下一代。老鼠生来很谨慎,第一次吃到新鲜的东西,它决不吃致命的分量,而且一发现有不对劲,它不让其他的老鼠接近,从而保护了整个鼠群。

老鼠为什么不吃木头却啃木制品

我们知道,老鼠虽属杂食动物,但它并不吃木头,可我们又发现它经常咬坏衣柜、木箱等木制品,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鼠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对不停地生长的大门牙。因此,它们必须不断地磨牙,不然牙齿会长得撑起它们的嘴巴,无法闭嘴,连东西也不能吃了,就会因此饿死。所以老鼠总是通过咬木头制品、衣物等磨它的大门牙。

但老鼠的视力非常糟糕,但它们可以通过胡须来弥补这一缺陷。它们用嘴部前端的胡须来探路,正如一些盲人利用拐杖在前方探路一样。穿过物体时,老鼠的胡须就会被触动,这样,老鼠就可以对周围的物体产生印象。

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区,生活着一种全身雪白的巨兽,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极熊,也叫白熊。北极地区的气温经常达到零下80℃,在这样严寒的环境中生活,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呢?

原来,北极熊的皮毛很特别,分为2层,外面是针毛层,油油的像一根根针似的,游泳时能防止水浸入;里面是绒毛层,含有很多空气,保暖性能特别好。科学家对北极熊浓密的皮毛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毛发并不是白色的,而是无色透明的。这种毛发实际上是一个个空心管子,好像一根根石英纤维。这些毛发能把射入的太阳光散射开来,使毛发看起来呈白色,形成了北极熊极好的保护色。同时,这种毛发还能把散射的辐射光传递到皮肤表面。在那里,辐射光被吸收并转变成热能,使北极熊在新陈代谢中所损耗的热量得到补充。令人惊奇的是,北极熊这种天然的太阳能收集器效率很高,能把95%以上的太阳辐射能转为热能,所以北极熊能生活在天寒地冻的北极。由于北极熊特别爱吃富含脂肪的食物,而且食量大,因此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的,长了一身厚厚的皮下脂肪,这厚厚的脂肪也能帮助它抵御严寒。北极熊

另外,科学研究发现,北极熊肥胖的体内存有一种抗寒的化学物质,其作用就像往水中加防冻剂一样。这样,北极熊不怕冷就不足为奇啦。

北极熊的脚掌,长得又肥又大,而且还有一层很厚的密毛,就像穿了一双毡鞋,自然也不怕冰天雪地。

棕熊的“独身主义”

棕熊是奉行独身至上的动物。它们都有各自的领地,且通常颇为广阔,因为广阔的领地可以让它们衣食无忧,也能更容易地找到心上人。居住在内陆的棕熊领地很大,公熊的领地可能会有700~1000平方千米之巨,成年母熊有100~450平方千米需要巡视。

而那些生活在岛屿海边的家伙们领地则要小不少,公熊通常只有133~219平方千米,母熊则是28~92平方千米。棕熊们领地相交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公熊的领地有时就会和几只母熊相交错。

季节的变化会带来食物种类和资源的变化,例如鲑鱼产卵和浆果高产的丰收时节,这时它们可能会步行几百千米,迁移到食物最丰富的地方大嚼一番。这种时候棕熊们总是大群地聚集在一起,于是乎棕熊间不同的等级分别便一目了然。棕熊

级别最高的是那些体型庞大的大公熊,而级别最低,威胁性最小的则是那些刚刚独立不久的青年男女。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虽位列第二,但却是相当具有危险性的,出于对幼子的爱护,这些母亲们总是十分好斗。

黑熊“跌膘”和“吃蚂蚁”之谜

在我国长白山一带流传一种说法,即黑熊会上树但不会下树,下树时从树冠上往下摔,即“跌膘”。近些年,有人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黑熊跌膘是生理需要,而不是不会下树。黑熊

长白山一带的人们都知道黑熊爱吃蚂蚁,并说常吃蚂蚁的熊,其胆汁多、质量好;治疗人的眼病、肝炎等症有特效。近几年有关专家称,黑熊吃蚂蚁也是生理需要,同跌膘的目的一致。那么,黑熊为什么喜欢吃蚂蚁呢?

科学家研究发现,黑熊是杂食动物,除了肉食以外,也吃野果、玉米等。有些野果吃到肚中不易消化,腹胀肠满,它不可能像人一样吃消化药物,但却有其特殊的本能,那就是吃活蚂蚁,当消化药。蚂蚁被熊吃进腹中之后,不能马上死掉便在胃肠中疯狂地爬动逃生,如此,就替黑熊疏通了肠胃,起到消化食物的作用。据说有些蚂蚁从熊肛门钻出后,还是活的呢!

蚂蚁并不是随时可以吃到的,有时黑熊吃不到蚂蚁,胃肠又堵得难受,怎么办?它还有个笨办法,爬到树顶上往下跳,即“跌膘”,通过这一摔,很可能就将肠胃疏通了。这样看来,黑熊跌膘不是不会下树,而是为了疏通肠胃,如同吃蚂蚁一样。

此种观点似乎有道理。不然,黑熊爬树十分麻利怎能不会下树?至于吃蚂蚁,是否还有别的因素,还有待进—步探讨。

貂熊尿的妙用

貂熊其实就是狼獾,身子很长,约有1米,重量却只有5千克,这家伙生性贪婪,小至白蚁,大到马鹿,都逃不过它的捕猎。貂熊在捕食的时候有个秘密武器,就是用尿在地上画出一个很大的圈子,只要被圈在圈内的动物只有在那里乖乖受死,不敢跑出圈子,而圈外的动物也不敢进去滋扰。

原来貂熊尿液充满类似“阿摩尼亚”的臭气,非常刺鼻,使来犯的猛兽闻后立即感到恶心呕吐。阿摩尼亚,化学名称为“氨”,阿摩尼亚无色、有臭味,吸入除会感到作呕及晕眩外,严重者会伤害肝脏。貂熊

在我国大兴安岭林海深处散居着鄂伦春族人。在一些人家,偶尔能见到两只笼养的貂熊,主人常用“饥饿法”逼貂熊撒尿,用貂熊尿驱除猛兽之害,以保护婴儿、家园的安全。

关东三宝之一——紫貂

俗话说:关东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这里所说的貂就是紫貂。紫貂现在仅见于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老爷岭、完达山,吉林的长白山和辽宁的恒仁县境内气候寒冷的林海雪原中,以及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地等,呈间断性分布。

紫貂除了雌兽生育儿女时在石堆或树洞中筑窝外,其他季节都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常以石缝、石洞、石塘、树洞等作为临时住处。紫貂是非常爱干净的动物,它们的“住所”总是保持干净与整洁,还分为仓库、厕所和卧室等。卧室呈小圆形,直径20~25厘米,里面铺垫有草、鸟羽和兽毛等,洞口常有入口出口之别,活动范围一般在5~10千米左右。紫貂

除交配期外,紫貂多独居。其视、听觉敏锐,行动快捷,一受惊扰,瞬间便消失在树林中。昼夜均能活动觅食,但以夜间居多。食物短缺时,白天也出来猎食,活动范围在5~10平方千米之内。多在地上捕捉猎物,攀援爬树也很灵活。冬季食物短缺时,就迁移到低山地带,待天气转暖时再返回。

由于貂皮为名贵裘皮,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所以,紫貂遭到长期的大量的捕杀。加之紫貂的繁殖力不算太强,以及大面积采伐森林,使其数量锐减,属于濒危物种。

为什么叫狍子为“傻狍子”

狍子是我国东北林区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东北人叫它“傻狍子”。其实,狍子并不是真的傻,而是它天生好奇的性格,给人以傻乎乎的感觉罢了。

狍子的好奇心很重,见了什么都想看个究竟,碰见人就站在那儿“琢磨”这人是怎么一回子事;碰见车就盯着“研究”个没完,像个总爱研究事物的专家。若是车在夜晚行路碰到狍子,狍子的举动就更让人有理由叫它傻狍子了。狍子

狍子的好奇常让它自己陷入困境,狍子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也不会像其他动物那样拼了命地跑啊跑,一直跑没了影儿,跑到安全的地方才停止。狍子遇有情况也是跑,不过,狍子的奔跑不会持久,它跑一会儿还要停下来看一看,看形势对自己不利再跑,跑一会儿又忍不住停下来看。狍子不单单是自己跑一会儿停一会儿,就是追击者突然大喊一声,它也会停下来看。

“狡兔三窟”的雪兔

雪兔是我国唯一会变色的野兔。为了适应冬季严寒的雪地生活环境,冬天毛色变白,直到毛的根部;耳尖和眼圈黑褐色;前后脚掌淡黄色;夏天毛色变深,多呈赤褐色,雪兔栖息于寒温带或亚寒带针叶林区的沼泽地的边缘、河谷的芦苇丛、柳树丛中及白杨林中,是寒带和亚寒带森林的代表性动物之一。除发情期外,一般均为单独活动。

白天隐藏在灌丛、凹地和倒木下的简单洞穴中,里面铺垫有枯枝落叶和自己脱落的毛,清晨、黄昏及夜里出来活动,巢穴并不固定,故有“狡兔三窟”的说法。它从不沿自己的足迹活动,总是迂回绕道进窝,接近窝边时,先绕着圈子走,观察细听,然后慢慢地退着进窝。雪兔性情狡猾而机警,行动无一定规律,活动时通常先耸耳静听以决定去向,离窝前制造假象以便迷惑天敌,以便兔窝不被天敌发现。它的嗅觉十分灵敏,巢穴通常都在略微通风的地方,睡觉时鼻子朝上,以便随时嗅到随风飘来的天敌气味,两只耳朵也警惕地倾听任何一点异常的声音。冬季降大雪后,它就挖一些1米多深的洞穴居住在里面,并且在雪地上形成纵横交错的跑道。遇到危险时,它的两眼圆睁,耳朵紧贴在背上,呈低蹲伏,常常由于具有一身与环境相仿的保护色而躲过天敌的袭击。雪兔善于跳跃和爬山,也适于在雪地上行走,平时活动多为缓慢跳跃,受惊时便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飞驰而去,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它在快跑时一跃可达3米多远,时速为50千米左右,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野生动物之一。跑动之中常常腾空而起,高达1米以上,以便观察周围的动静,再确定逃跑的方向。在奔跑时,它还能突然止步,急转弯或跑回头路以摆脱天敌的追击。雪兔

袋鼠家族中的“种族歧视”

一般认为,袋鼠最早是由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的。其实并非如此。在他发现的140年之前,荷兰航海家弗朗斯·佩尔萨特于1629年就遇上了袋鼠。有趣的是,他们对这种前腿短、后腿长的怪兽感到非常惊异,就问当地的土著居民怎样称呼这种动物,土人回答“康格鲁(kangaroo)”,于是,“康格鲁”便成了袋鼠的英文名字,并沿用至今。可是人们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康格鲁”在当地土语中是“不知道”的意思。

袋鼠家族中“种族歧视”十分严重,它们对外族成员进入家族不能容忍,甚至本家族成员在长期外出后再回来也是不受欢迎的。家族即使接受新成员,也要教训一番,直到新成员学会许多“规矩”后,才能和家族融为一体。生活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开阔的草原地带的大赤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动物,也是袋鼠类的代表种类,堪称现代有袋类动物之王。袋鼠

随着仿生学的发展,人们不断模仿自然界的动物,以改良汽车的性能。在草原与沙漠地区,带轮汽车行走困难,但袋鼠却能行走如飞。袋鼠是靠强有力的后肢跳跃前进的,于是人们模仿袋鼠的运动方式,研制出无轮汽车——跳跃机,在高低不平的田野和沙漠地区均可通行无阻,高速前进。

为什么长颈鹿都是“高血压”

长颈鹿是非洲的一种特有动物,长长的脖子,抬起头来,最高的雄长颈鹿身高可达6米,因此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擅长跳跃,能跳很高,落下时能砸穿汽车。

长颈鹿在高高竖起颈部时,他的头部要高出心脏位置大约2.5米,要使心脏的血液压到2米多高,这并非一件轻易的事情。它低头饮水时,头部又低于心脏位置2米多,血液下流脑部,它又怎能受得住呢?

一般来说,大动物心跳慢,小动物心跳快。而长颈鹿的心脏重量有10余千克,心壁厚达7厘米以上,十分强大有力。在静止时,它的心跳每分钟可达100次,比马快2~3倍,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可达60升,而马只有20~30升;心脏泵压可达300毫米汞柱(40千帕),脑下部的颈动脉的血压保持200毫米汞柱,所以长颈鹿堪称世界上血压最高的动物。因为它必须有这样高的血压,才可以将心脏的血液压输到4~5米高的头部。如果换上别的动物,这样高的血压早就昏倒了。长颈鹿

有人提出,长颈鹿这样高的血压,总算使它解决了向头部供血的难题,但它的脑怎能禁得住这么高的血压呢?原来长颈鹿的动脉和静脉的形态已经特化,颈动脉在脑的基部分成许多小血管丛,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海绵体;而颈静脉特别大,直径可达2厘米多,而且有一系列能够禁受高血压的瓣膜。所以,当长颈鹿抬起头部时,颈静脉是瘪的,而颈静脉的血压在200毫米汞柱,高血压流冲到网状海绵体即自行降压,使进入脑部的血压保持正常,不会损害脑。当长颈鹿的头部低下时,颈静脉的瓣膜关闭,使血液保存在宽大的颈静脉内,静脉血既不会回到脑部,又减少流回心脏。此时,它的颈动脉血压降至175毫米汞柱,当血拥入网状海绵体时,使许多小血管扩张而减压,这样脑部血压仍然维持正常。

所以,高血压对长颈鹿的长颈抬起和低下活动是一种适应,并不是病态。而它脑基部的颈动脉网状海绵体以及颈静脉的瓣膜,又是适应高血压的有效保证。

科学家发现,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因此它要花不少时间把头从低处抬到高空。科学家起初认为长颈鹿颈部的血管有虹吸功能,能够把血液从心脏吸到大脑。后来研究却发现,长颈鹿有着硕大的心脏,重达12公斤,收缩十分有力,因此一次收缩能够泵出大量的血液。当长颈鹿抬起头吃树叶时,头部的血管会把几乎所有的血液都输送到大脑,暂时停止对头部其他器官的供血,如脸颊、舌头或头皮,以最大限度给大脑供血。当长颈鹿的头贴近地面时,其颈静脉上的肌肉施压使静脉更有效地把头部的血液输送回心脏。

长颈鹿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其大脑和心脏的距离约3米,完全是靠高达160~260毫米汞柱的血压把血液送到大脑的。按分析,当长颈鹿低头饮水时,大脑的位置低于心脏,大量的血液会涌上大脑,使血压更加增高。但是,世界上没有一只长颈鹿会在饮水时得脑充血或血管破裂等疾病而死。原来,是裹在长颈鹿身上的一层厚皮紧紧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压。

飞机设计师和航空生物学家依照这一原理,设计出一种新颖的“抗荷服”,从而解决了超高速歼击机驾驶员在突然加速爬升时因脑部缺血而引起的痛苦。这种“抗荷服”内有一装置,当飞机加速时可压缩空气,还能对血管产生相应的压力。

动物中的“神童”

研究发现,黑猩猩在生理、高级神经活动、亲缘关系上与人类最为接近,因此是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以及人类的宇宙飞行最理想的试验动物。研究表明,一些黑猩猩经过训练不但可掌握某些技术、手语,而且还能动用电脑键盘学习词汇,其能力甚至超过两岁儿童。

然而,研究人员无法训练它们用人类的语言大声讲话,这是为什么呢?1996年1月19日,美国科学家发现,黑猩猩被呵痒时也会笑,在笑的同时还呼吸,听上去就像链锯开动的声音,而人类在讲话或笑时呼吸是暂时停止的,这是因为人能够很好地控制与发声有关的各部分隔膜和肌肉。科学家认为,能否讲话的关键在于神经系统对气流的控制,人类能讲话就是突破了这方面的限制,而黑猩猩却无此能力,这就揭开了黑猩猩不能讲话之谜。

有个惊人的事实,黑猩猩为了自己的领地和战利品,也会发动“战争”。黑猩猩会去吃他们的近亲……其他灵长目动物,如疣猴、狒狒等。他们甚至向同类不同群的黑猩猩发起进攻,从而得到领地和食物,类似于人类的战争。

荷兰与英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黑猩猩幼崽智力发育水平不比同龄人类幼儿低,甚至可能超过同龄幼儿。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报道,来自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埃默里大学保存的黑猩猩研究资料,包括对黑猩猩好奇心和认知能力的观察结果。实验中的黑猩猩幼崽遭“母亲”弃养,由人类抚育。它们被分为两组,一组每天定时接受4~5小时饲养员“母亲般的呵护”,另一组得到更长时间的照顾。

研究人员发现,黑猩猩幼崽9个月大时,与同龄人类幼儿一样,具有同样的好奇心、能识别照顾自己的“亲人”和时常接触的物体。研究报告称:“这些经过抚育的黑猩猩在和喜爱的护理人员分开后,表现出忧虑(如尖叫和哭泣)。护理人员在身边时,会玩耍自己的玩具。”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黑猩猩幼年时期的智力发育情况与人类极其相似。

科学家此前已发现,黑猩猩和人类基因相似度达到96%以上,成年黑猩猩智力水平约与3岁幼儿相当。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两个实验组中黑猩猩幼崽的表现也不尽相同。相比之下,受到更长时间呵护的黑猩猩幼崽认知能力强于另一组。另一方面,这组黑猩猩幼崽的认知能力甚至能超过一些生长在孤儿院的同龄人类幼儿。这一研究结果说明,社会互动让黑猩猩更好地成长。它们与抚养者关系越亲密、交流越多,大脑发育也越快。这也让研究人员相信,灵长类幼时发育情况与人类足够类似,可以被用于研究人类不同的育儿方法。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黑猩猩的记忆力比人类优胜,显示人们可能低估了黑猩猩的智慧。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涉及数字的记忆测试中,将三只母黑猩猩和它们年幼的儿女分成三组,与大学生比赛记忆力。

研究人员要求黑猩猩和大学生们记忆屏幕上的数字和它们的排列次序。研究结果显示,年幼的黑猩猩的记忆力比它们的母亲和大学生优胜。因此研究人员认为,黑猩猩拥有照片式记忆;而人类随着年纪增加,越来越依赖语言文字来做记忆的工具,导致记忆力衰退。

在美国的动物专家帕尔博士说,年幼的黑猩猩拥有更佳的照片式记忆,这项研究告诉人们,早期人类的短期记忆力可能比现代人更好,原因可能是现代人越来越依赖语言文字做记忆的工具。

猩猩为什么不说话

德国的人类基因学家不久前发现了一个被称为“FOXP 2”的基因,这是有始以来发现的第一个与人类的语言功能有直接关系的基因。研究发现,正由于这种基因的微小差别,导致了人类能开口讲话,而大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却不会说话。猩猩

从1999年以来,一个被称为“KE”的英国家族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在“KE”家族中有一半人深受语言障碍的困扰。通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患病成员的FOXP 2基因都呈现异常。专家们认为,正是FOXP 2基因缺陷导致他们嘴唇、舌和嘴部肌肉功能障碍,并导致其语言理解能力低下。研究还发现,和其他许多基因一样,FOXP 2基因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实验表明,它对小白鼠的肺、脑功能的发展同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埃纳尔认为,FOXP 2基因很可能是在12万~20万年前发生改变的,而这一时期正是“现代人”在身体结构上大发展的时期。这就意味着,“现代人”日益提高的语言能力对他们的生息繁衍具有很大帮助。埃纳尔还说,大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也有自己的声音和身体语言,但是,由于FOXP 2基因的不同,这些高等动物永远也不能开口“说话”。

“沙漠之舟”骆驼

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它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把它看做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有“沙漠之舟”的美誉。骆驼有两种,有一个驼峰的单峰骆驼和两个驼峰的双峰骆驼。单峰骆驼比较高大,在沙漠中能走能跑,可以运货,也能驮人。双峰骆驼四肢粗短,更适合在沙砾和雪地上行走。

骆驼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且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其鼻翼还能自由关闭。这些“装备”使骆驼一点也不怕风沙。沙地软软的,人脚踩上去很容易陷入,而骆驼的脚掌扁平,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子,这样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力。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吹袭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骆驼走得很慢,但可以驮很多东西。单峰驼

传统上骆驼被用作重要的驮畜。虽然双峰驼行进速度仅为每小时3~5千米,但能长时间地背负重物,每日可行50千米。单峰驼腿更长些,人骑坐时能保持每小时13~16千米的速度达18个小时。骆驼能以稀少的植被中最粗糙的部分为生,能吃其他动物不吃的多刺植物、灌木枝叶和干草,但如果有更好的食物,它们也乐意取食。食物丰富时,骆驼将脂肪储存在驼峰里,条件恶劣时,即利用这种储备。驼峰内的脂肪不仅用作营养来源,脂肪氧化又可产生水分。因此骆驼能不食不饮数日,据记载,骆驼曾17天不饮水仍存活下来。骆驼体内水分丢失缓慢,脱水量达体重的25%仍无不利影响。骆驼能一口气喝下100升水,并在数分钟内恢复丢失的体重。冬季,骆驼生长出蓬松的粗毛;到春天粗毛脱落,身体几乎裸露,直到新毛开始生长。雌骆驼每产一仔,哺乳期为1年。骆驼的寿命为30~40年。

人类对骆驼的峰进行解剖,经解剖证实,驼峰中贮存的是沉积脂肪,不是一个水袋。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有人认为,驼峰实际存贮的是“固态水”。经测定,1克脂肪氧化后产生1.1克的代谢水,一个45千克的驼峰就相当于50千克的代谢水。但事实上脂肪的代谢不能缺少氧气的参与,而在摄入氧气的呼吸过程中,从肺部失水与脂肪代谢水不相上下。这一事实说明,骆峰根本就起不到固态水贮存器的作用,而只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贮存库,它为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提供了能量消耗的物质保障。

骆驼的瘤胃被肌肉块分割成若干个盲囊,即所谓的“水囊”。有人认为骆驼一次性饮水后胃中贮存了许多水才不会感到口渴。而实际上那些水囊,只能保存5~6升水,而且其中混杂着发酵饲料,呈一种黏稠的绿色汁液。这些绿汁中含盐分的浓度和血液大致相同,骆驼很难利用其胃里的水。而且水囊并不能有效地与瘤胃中的其他部分分开,也因为太小不能构成确有实效的贮水器。从解剖观察,除了驼峰和胃以外,再没有可供贮水的专门器官。因此可断定,骆驼没有贮水器。

有趣的是,骆驼也有混血儿。双峰驼有两个驼峰,是适合寒冷气候的动物。而单峰驼只有一个驼峰,并且更适于沙漠生活。两者的混血体型比两种骆驼都大,有一个驼峰,善于驮物。雌性混血驼可以与雄性双峰驼交配并产子。在哈萨克斯坦可以见到这样的混血骆驼。

骆驼是荒漠、半荒漠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区的主要的骑乘工具,也曾被广泛用于沙漠考察等工作。骆驼虽不善于奔跑,但其腿长,步幅大而轻快,持久力强,加之其蹄部的特殊结构,因此适合作为沙漠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短距离骑乘时,双峰驼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0~15千米,长距离骑乘时,每天可行程30~35千米。

骆驼在气候恶劣、水草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仍可坚持运输。一般说来,双峰驼的驮重约为体重的33.8%~43.1%,即100~200千克,短途运输时,可驮重250~300千克,行程每天可达30~35千米。驮用单峰驮一般比骑乘用驮体格粗重,速度约为每小时2~3千米,负重为165~220千克。

野猪与“防毒面具”

野猪是一种普通的,但又使人捉摸不透的动物,白天通常不出来走动。野猪的鼻子十分坚韧有力,可以用来挖掘洞穴或推动40~50千克的重物,或当作武器。野猪的嗅觉特别灵敏,它们可以用鼻子分辨食物的成熟程度,甚至可以搜寻出埋于厚度达2米的积雪之下的一颗核桃。雄野猪兽还能凭嗅觉来确定雌兽所在的位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雷战役中使用了用氯气制造的毒气弹。

一阵黄绿色的云雾飘过后,英法联军人人感到胸闷气短,40分钟后约有5万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毒气不仅能杀伤人,就是飞禽走兽也难以幸免。但是人们在清理战场时,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这就是在毒气飘过的地方,野猪却安然无恙。

野猪为什么能躲过毒气的浩劫呢?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经过反复观察、试验,科学家们发现并不是野猪对毒气有先天抵抗力,而是野猪用鼻子拱地的天性起了作用。原来野猪闻到刺鼻的毒气气味时,它们就本能地用那突出的大嘴巴拼命拱地,等到把土拱松后就把鼻子插进泥土里,松软的土壤颗粒吸附并过滤了毒气,因而野猪避免了灾难。

科学家们从中受到了启发,于1941年研制出了像野猪鼻子模样的防毒面具,里面装的是比土壤颗粒更能吸附有毒物质并能让空气畅通的活性炭。就这样,第一代“防毒面具”便在战场上问世了。

猪真的很愚蠢吗

在许多地方,猪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呆头呆脑,吃饱了就睡的愚蠢的动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很多情况下,猪比人们一向认为很聪明的狗更聪明,凡是狗所能做的各种技巧,猪都可以做。在音乐的伴奏下,猪还能做演员表演舞蹈,还会表演花色打滚、玩翘翘板、过桥等节目,是一名出色的动物杂技演员。

人们还发现,猪的感情很丰富。它会用不同的吼叫声、咆哮声、呼啸声和扇耳舞尾等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情。

猪的嗅觉很灵敏,因此有人让它寻找丢失的东西,它甚至还能在战场上嗅出地雷。猪

在德国萨克森州,警察局还专门训练了一头猪,使它成为“警猪”。它不但能找到犯罪分子深埋在粪堆中的毒品和枪支,而且还能用鼻子把它们拱出来。自此可见,猪其实是很聪明的动物,只是人们还不够了解它罢了。

在法国的一些地区的地皮下,生长着一种价格非常昂贵的食用菌类植物——黑块菌。当地的农民把猪当作收获黑块菌的有力助手。猪在6米远的地方,就能嗅到长在25~30厘米深的地底下的黑块菌。狗虽然也可以担当这一工作,但训练狗要比训练猪困难得多,而且还得天天让狗去搜寻,如果间隔几天,它就要忘记。而猪在这方面要比狗能干得多,即使每星期只搜寻一次,它也不会忘记学会的本领。

猪也能像狗一样担任警卫工作。在美国有的农民用猪来保卫庄园的土地,还咬伤过误入庄园的陌生人。还有一位农民为了防止牛在池塘边饮水时被蛇咬伤,养了两头猪代替人看守池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猪不仅能防蛇,而且还喜欢吃蛇。科学家已用实验证明,养猪防蛇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因为猪有厚厚的脂肪,能中和蛇毒而防止蛇毒进入血管。

此外,猪还是运动场上的选手呢!前几年,在美国召开的全国农场展览会上,举行过一场别开生面的猪赛跑比赛。裁判员一声令下,那些戴着标号的猪就你追我赶地跑了起来,快到终点时,它们还会做最后冲刺呢!

看来,猪并不笨,人们应当为它“洗冤”。

世界上最慢、最懒的动物

树懒是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的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所以它移动2千米的距离,需要用时1个月。尽管如此,在水里它却是游泳健将。对于树懒来说最好的食物是低热量的树叶,吃上一点要用好几个小时来消化。树懒

树懒生活在南美洲茂密的热带森林中,一生不见阳光,从不下树,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吃饱了就倒吊在树枝上睡懒觉,可以说是以树为家。

树懒是一种懒得出奇的哺乳动物,什么事都懒得做,甚至懒得去吃,懒得去玩耍,能耐饥一个月以上,非得活动不可时,动作也是懒洋洋地极其迟缓。就连被人追赶、捕捉时,也好像若无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像这样,面临危险的时刻,其逃跑的速度还超不过每秒0.2米。这应该也是其名字的由来吧!

树懒既懒又慢,难道它就没有天敌吗?它又是怎样防御天敌的呢?树懒防御天敌,也同样有自己的懒办法。

首先,树懒的皮毛很密,一般能够防御中小食肉动物的的抓咬。其次,树懒的保护色很好,又是树上活动,天敌相对较少,且不易被发现。再者,一般色彩显著、缺少御敌手段的动物味道都会很差。捕食者不会耗费自己的能量去吃难吃的猎物的,而树懒正是这其中的一种,树懒的肉不好吃,这一点看着可笑,实则也是进化带来的利于生存的好处。还有,就是树懒的爪子很,劲头很大,也是防御手段。

猫为什么在黑夜里还能捉到老鼠

猫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在哺乳类动物中是极敏锐的。虽然在白天的视觉不比人类好,但猫有相当出色的夜视能力。在亮处,猫会将瞳孔缩得如线般狭小,以减少对视网膜的伤害,但会限制视野的广阔性。猫的网膜背面有一层蓝绿色像荧光一般的薄膜可增加它在暗处的视力,在闪光中,猫眼能呈现各式各样颜色。如同多数食肉动物,它们眼睛都在脸上朝正前方,赋予其辽阔的视野。猫

还有,在猫科动物的眼睛后部,有着一个类似于镜子一样的膜。这层膜使猫科动物在几乎完全黑暗的情况下,识别并追捕猎物。在生物学上,这层膜被称之为“脉络膜层”。当光线穿过猫科动物的视网膜后,“脉络膜层”可以将光折射,使得它们辨别出物体并追捕猎物。但猫对三原色的辨识力很差。

此外,猫在只有微弱光线状况下,它们会使用胡须来改善行动力与感知能力,主要分布于鼻子两侧、下巴、双眼上方、两颊也有数根。胡须可感受到非常微弱的空气波动,所以在看不太见的情况下也能辨识阻碍在哪,胡须尖端与双耳连线而成的,正好是身体能通过障碍的最小范围,因此可以在黑夜中快速判断地形是否可以通过。

狐狸的趣闻

狐狸有一种奇怪的行为:一只狐狸跳进鸡舍,把12只小鸡全部咬死,最后仅叼走一只。狐狸还常常在暴风雨之夜,闯入黑头鸥的栖息地,把数十只鸟全部杀死,竟一只不吃,一只不带,空“手”而归。这种行为叫做“杀过”。

狐狸平时单独生活,生殖时才结小群。每年2~5月产仔,一般每胎3~6只。它的警惕性很高,如果谁发现了它窝里的小狐,它会在当天晚上“搬家”,以防不测。

白狐冬白夏青。狐狸的眼睛有特殊晶点,能聚集微弱光线,集合反射,所以会闪闪发光。狐狸的巢穴通常是强行从兔子等弱小的动物那里抢来的,有许多入口,越里面越迂回曲折。一般情况,它们不怕猎犬,速度快,小巧灵活,一只猎犬的话根本逮不着它。冬季河面结薄冰,它们甚至知道设计诱猎犬落水。

看到有猎人做陷阱的话,会悄悄跟在猎人屁股后面,看到对方设好陷阱离开后,就到陷阱旁边留下可以被同伴知晓的恶臭做为警示。碰上刺猬,狐狸会把蜷缩成一团的刺猬拖到水里。看到河里有鸭子,会故意抛些草入水,当鸭子习以为常后,就偷偷衔着大把枯草做掩护,潜下水伺机捕食。狐狸

狐狸睡眠前为什么跳舞

动物睡眠之前,一般有些准备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之后,动物才能进入睡眠状态。狐狸的睡前准备活动是跳舞,狐狸找好睡眠的地方之后,就开始跳舞了,先跳一会儿“踢踏舞”,用爪子挠扒地面,把地面踏平,再跳一会儿狐步舞,通过舞步把地面踩结实,最后再跳一会儿“华尔兹”。狐狸舞姿优美,身体弯成弓形,胡须能碰到尾巴。等到跳累了,狐狸就坐卧下来,头扭向臂部,尾巴盖在脸上,整个身体弯曲成圆形,然后就进入梦乡了。

南极狼灭绝之谜

在19世纪以前,阿根廷最南端的圣克鲁斯省西面的福克兰群岛上生活着一种狼,由于福克兰群岛非常接近南极圈,因此动物学家们将此种狼取名为南极狼。南极狼可以说是世界上生活在最南端的狼。

福克兰群岛海岸曲折,潮湿多雾,岛上草原广阔,水草丰美。到了18世纪末,这里的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岛上大部分居民从事畜牧业。这里广阔的草原和种类繁多的食草动物以及啮齿动物也给南极狼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空间及食物来源。

本来狼在人们心目中就是臭名昭著,加上南极狼有偷食羊和家畜的习性,这样就增加了当地牧人对南极狼的厌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牧人们就纷纷联合起来,开始捕杀南极狼。南极狼

1833年,英国政府对福克兰群岛的占领更加速了南极狼的灭亡。英国人的侵入并没有使当地牧人停止对南极狼的捕杀,而是和同样对狼恨之入骨的侵略者一起组成了强大的灭狼队伍。他们用英国人带来的枪支对付南极狼。随着枪声的不断响起,所剩不多的南极狼也一条条的倒在血泊之中。到了1875年,南极狼已经被当地的牧人和英国人彻底消灭了。

可时隔不久,失去天敌的食草动物和啮齿类动物给当地带来了更大灾难。这些动物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迅速繁殖,数量日益增多。它们大量啃食、破坏草场,使原来丰美的草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的沙化土地,失去草场的牧人不得不另寻他业。

狼的眼睛在夜间为什么闪闪发光

狼是一种夜行动物,它主要以肉食为主,专门猎取兔子、野鸡、鹿类、鼠类、家禽、家畜等,吃腐肉和尸体,偶尔也吃一些植物性食物,甚至残杀同类。成群的狼有时还会伤害人。所以,狼被认为是一种害兽,捕狼还可以得到皮毛。不过,因为人类对狼进行捕杀,狼的数量在急剧减少。动物保护人士提出应适当加以保护。

并且,狼在夜间寻找猎物时,一旦发现目标,就全神贯注,两眼闪出贪婪凶狠的光芒,远处看去,犹如两盏闪亮的小灯笼。其实,狼眼睛里的光并不是它自己放出来的。在狼眼睛的底部有很多的特殊的晶点,这些晶点有很强的反射光线的能力。狼在夜间出来活动的时候,眼睛里的晶点可以把它周围非常微弱的、分散的光线收拢,聚合成一束,然后集中把它反射出去,看起来好像是狼的眼睛能放出光来。因为狼的眼睛夜视能力强,在昏暗的环境下也能发现猎物,以最轻最快的速度,猛然地袭击目标。这样,动物往往是很难在狼的追捕下逃命的。

具有这种眼睛的多为夜行动物,包括狼、猫、老虎、豹子、猫头鹰等等。

非洲羚羊的“晚生”本领

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些动物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延续种族,竟然能够采用“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办法来适应环境,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真正令人称奇的是非洲羚羊。它们的生育期一般是春末夏初,这主要是为了给幼仔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群体中个别母羚羊会因为提前交配而过早怀孕,假如这些母羚羊在孕育胎儿时还“按部就班”的话,就会使幼仔在寒冬时分娩,这对小羚羊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母羚羊竟然进行自我调节,“强行”把即将分娩的胎儿留在腹内,从而推迟分娩时间。对羚羊这种奇特的“晚生”本领,我们只能说是羚羊对非洲恶劣环境的一种适应了。羚羊

马为什么站着睡觉

马站着睡觉继承了野马的生活习性。野马生活在一望无际的沙漠草原地区,在远古时期既是人类的狩猎对象,又是豺、狼等肉食动物的美味佳肴。面对敌害时,它不像牛羊可以用角与敌害作斗争,而只能靠奔跑来逃避敌害。而豺、狼等食肉动物都是夜行的,它们白天在隐蔽的灌木草丛或土岩洞穴中体息,夜间出来捕食。野马为了迅速而及时地逃避敌害,在夜间不敢高枕无忧地卧地而睡。即使在白天,它也只好站着打盹,保持高度警惕,以防不测。马

家马虽然不像野马那样会遇到天敌和人为的伤害,但它们是由野马驯化而来的,因此野马站着睡觉的习性,至今仍被保留了下来。生活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的动物,都有特定的睡觉姿势,是它们在激烈的自然界生存竞争中形成的睡眠习惯。

马在一次奔波以后,站在树阴下休息的时候,低头闭眼就可以打一次“瞌睡”。如果马预先知道没有什么危险,那么它就把头搭在其他马的背上睡觉。和母马在一起的小马驹以及群体生活的马,就是用这个姿势安心入睡的。

食蚁兽的奥秘

食蚁兽属于哺乳动物,主要栖息于中美和南美,南至阿根廷热带森林中。这一类群在捕食蚂蚁和白蚁方面已经高度进化,食蚁兽结构上的特征,是与其捕食昆虫的一系列活动相联系的。头骨长而大致呈圆筒状,颧骨完全,长的鼻吻部有复杂的鼻甲,齿骨细长,无齿,蠕虫状的长舌能灵活伸缩,舌富有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和腮腺分泌物的混合黏液,用于粘取众多的蚁类,这些发达的腺体位于颈部。前肢有力,第三趾粗大,长着强而弯曲的爪,其余各趾缩小。

地栖的大食蚁兽用指关节及弯曲的趾行走,而小食蚁兽,即二趾食蚁兽和环颈食蚁兽完全或部分过着树栖生活,步行时,前肢靠带弯爪的内向趾背着地。食蚁兽体型大小相差悬殊,小食蚁兽大似松鼠,体重不过350克,而大食蚁兽重达25千克。大食蚁兽全身有长而粗的毛,毛色棕褐色,尾部肥大多下垂的长毛,而其他树栖种类身上和尾部的毛均较短,且尾有抓挠能力。短鼻食蚁兽是树栖食蚁兽,有长长的爪子和能绕在树枝上的尾巴。食蚁兽

食蚁兽用有力的前肢撕开蚂蚁和白蚁的巢,用长舌捕食,囫囵吞下,靠胃部变厚的幽门磨研。所有食蚁兽在地面活动时都显得缓慢而笨拙。树栖的两个属,前掌趾爪用作抓挂,以双肢交替前进的方式沿着树干运动。小食蚁兽完全树栖,并在高树觅食;环颈食蚁兽,体重3~5千克,以树栖为主,也常在地面活动,它们都是夜行性动物。而大食蚁兽则完全是地栖者,且主要为昼行性动物,当遇到危险时,以后肢站立,用尾或背作为支柱,形成稳定的三脚架姿态,用掌爪与对手厮打。虽然头部毫无防御装备,但强有力的前肢和非常锐利的巨爪是富有威力的“武器”。

巨食蚁兽一天睡14~15个小时,醒来后,就在蚁穴之间慢吞吞地走来走去寻找食物。它们有灵巧的器官,十分适合捕食那些小型的猎物。食蚁兽的前足上有4~10厘米的尖而有力的爪子。食蚁兽用它来打开蚁穴而不是破坏蚁穴,然后再将它们的长鼻子伸进蚁穴,用舌头舔食蚂蚁。

一头食蚁兽的舌头能惊人地伸到60厘米长,并能以1分钟150次的频率伸缩。舌头上遍布小刺并有大量的黏液,蚂蚁被粘住后将无法逃脱。一头食蚁兽在一个蚁穴中只吃140天左右的蚂蚁,吃完后就离开再另换一个蚁穴。靠这种吃法,它可以保证自己领地内蚁穴中的蚂蚁存活下去,以便它改天再来美餐。

所有的食蚁兽都有极好的嗅觉,靠鼻子嗅出蚁穴,再用利爪把蚁穴弄开,它们总是十分小心,使蚁穴不至于被完全破坏。食蚁兽用指关节行走,以保护它的长爪子。这使它们走起路来像个跛子。

动物中的“短跑之王”

猎豹,是食肉目猫科的猎豹属的单型种。外形似豹,但身材比豹瘦削,四肢细长,趾爪较直,除以高速追击的方式进行捕食外,也采取伏击方法,隐匿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待猎物接近时突然窜出猎取。母豹1胎产2~5仔。猎豹寿命约15年。

猎豹虽凶猛好斗,但易于驯养,古代曾用它助猎。猎豹曾有较广泛的分布区,从非洲大陆到亚洲南部各国都有栖息,由于人类长期的滥猎,目前印度、中亚各国等地已绝灭,在非洲西南部各地很稀有。

猎豹是动物界当之无愧的短跑之王。据测,成年猎豹加速度惊人,从起跑到最大速度仅需4秒,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可以想象一下在高速路上开车的情形)的速度。不过这并不能保证它们在捕猎当中万无一失,上帝是非常公平的,他虽然赐予了它们无以伦比的速度,却没有同时赐予它们耐力,如果猎豹不能在短距离内捕捉到猎物,它只好放弃,等待下一次出击。

猎豹的长相和其他多数的猫科动物远亲不怎么相象。它们的头比较小,鼻子两边各有1条明显的黑色条纹从眼角处一直延伸到嘴边,如同2条泪痕(见右图),这也是它们区别于其他大猫们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它们的身材修长,体形精瘦,身长约140~220厘米,高度约75~85厘米。它们的四肢也很长,还有一条长尾巴。猎豹的毛发呈浅金猎豹色,上面点缀着黑色的圆形斑点,背上还长有一条像鬃毛一样的毛发(有些种类的猎豹背上的深色“鬃毛”相当明显,而身上的斑点比较大,像一条条短的条纹,这种猎豹被称之为“王猎豹”。王猎豹曾被认为是一个独立亚种,但后来经研究发现,它们独特而美丽的花纹只是基因突变的产物)。猎豹的爪子有些类似狗爪,因为它们不能像其他猫科动物一样把爪子完全收回肉垫里,而是只能收回一半。

猎豹之间由于基因相近,人们为猎豹的亚种进行分类也成了件难事。对猎豹血液中的蛋白质分析显示,不同猎豹之间的差异是非常细微的,因此对猎豹亚种的划分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

猎豹的猎物主要是汤姆森瞪羚和小角马等中小型有蹄类。猎豹的体型为了适应高速的追逐而变得修长,爪子也无法像其他猫科动物那样随意伸缩,因此无法和其他大型猎食动物如狮子、土狼等对抗,辛苦捕来的猎物经常被它们抢走。

非洲的马塞族人对猎豹也不太友善。马塞族是游牧民族,他们不会随意猎杀野生动物,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放养的牲口才适宜食用,但他们会用手中的长矛抢走猎豹的猎物,不是为了吃,而是用来喂狗,这样它们便可省下喂狗的食物。可怜的猎豹只能重新捕猎,但高速的追猎带来的后果是能量的高度损耗,一个猎豹连续追猎5次不成功或猎物被抢走,就有可能会被饿死,因为再没力气捕猎了。幼豹的成活率很低,2/3的幼豹在1岁前就被狮子、土狼等咬死或因食物不足而饿死。

刺猬身上大约有多少根刺

一只刺猬身上到底有多少根刺?只要你有足够的耐性,给你一个放大镜和小镊子,你就会发现,一只刺猬因其个头大小,约有16000~17000根刺。刺猬平均体重为1.2千克,而重达2千克的胖刺猬也不过有大约17000根刺,这些刺每根只有1毫米粗。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不要以貌取人”,但刺猬的外表实在太能说明问题。它们身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别碰我”三个大字,且摆出一触即发的架势。谁要是壮起胆子去摸刺猬,它肯定会发出呼噜呼噜的低吼声和吱吱叫声。皮下肌肉条件反射地紧张起来,刺根根竖起。这种“天然武器”主要是对付其捕食者,特别是宿敌狐狸。狐狸常悻悻地收回被刺伤的爪子,眼睁睁地放弃这道美味。只有狡猾的老狐狸才能收拾得了这个“小刺球”。刺猬

刺猬们彼此间就不能互相依偎吗?亲密无间是不大可行,但刺猬终究也要交配,且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其中一方被刺穿的惨剧。动物学者们曾经设想它们是面对面地进行交配。但现在已经证实,这种方式是黑猩猩和人类的专利。公刺猬仍然需要爬到母刺猬的背上来完成交配。此时,雌刺猬为了不伤到伴侣,要尽量松弛肌肉,好让“刺”伏贴下来。这对双方都是一次无比艰巨的任务,所以交配过程只有短短几秒钟,但要反复好多次。

刺猬顶着成千上万的刺儿过活,麻烦事还远不止这些。就像我们总为各种各样的头发问题所困扰一样,刺猬也拿它的刺儿没辙:脱刺、分岔、缠结,而最主要的问题是跳蚤。如果刺猬背上的刺稀稀拉拉,那它估计病得不轻。就算有人好心把它带回家来照料也无济于事,而且这也违反自然保护法。

刺猬那身桀骜不驯的刺已经表明它绝不属于宠物的行列。要是真想善待刺猬,那就应该在后花园用大量树枝堆起一个小堆。各种植物将在短短时间内从中萌发出来,比如凤仙花和狗尾巴草。鸟儿的粪便会带来种子和肥料。

不止刺猬,很多小动物都喜欢这样的树枝堆,比如巧妇鸟、水游蛇和小鼬鼠,它们在这里肯定比那个可怜巴巴的“花园小矮人”愉快得多。刺猬睡觉时,将身子缩成一团,把浑身的尖刺一根根竖着,只露出鼻孔在外进行呼吸,谁也奈何它不得,非常的安全。

夏天狗的舌头为什么常常要伸出来

狗是哺乳动物的一种。哺乳动物的体温在正常状态下是恒定的。当热量多了时就要通过降温的设备来散发热量,使体温维持恒定。人和许多动物身体表面都有汗腺,会分泌汗液,热量通过汗液的分泌散发到体外,就会降低体温。

但是,动物学家们发现,狗的身体表面没有汗腺,它的汗腺是长在舌头上的。夏天天气炎热,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狗只好伸出它那长长的冒着热气的舌头来,这样就可以促进身体热量的发散。

实际上,即使不是夏天,狗的舌头有时也要伸出来,如它在奔跑或打架之后,身体热了,也会伸出舌头来散发热量。正如人不一定是在夏天,就是在寒冷的冬天里,通过参加体力劳动或进行剧烈的运动后,也同样会出汗的道理是一样的。

为什么老虎只能吃肉

自称兽王的老虎,是凶猛的食肉动物,它要吃的都是血淋淋的肉。那为什么在动物分类上老虎和猫是同科动物,而猫经过驯化,也能食杂食,但老虎却不能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它凶猛的本性吗?

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老虎吃肉,而羊却喜欢吃草。如果把它们的食物交换一下,那么老虎和羊就会饿死。老虎和羊吃的食物不一样,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齿列、消化系统。老虎张开大嘴,上下两边各有一只大而尖锐的犬齿。它利用这些犬齿,可以得心应手地戳穿、撕裂、把握和操纵食物。老虎上下颌的臼齿特别大,很锋利,非常有利于吃肉。但老虎的门齿却非常小,这恰巧可用来夹住食物或将食物切割成碎片。老虎的前后趾上生有钩状利爪,这又为捕捉动物创造了条件。还有,老虎的消化系统跟羊不一样,它只分泌消化肉类的蛋白酶、脂肪酶,其中不含淀粉酶、纤维素酶。一种酶也只可以分解相对应的一种物质,所谓“食素”,就是吃粮食、蔬菜等,主要是以消化吸收淀粉酶、纤维素为主,老虎吃下这类东西无法消化。老虎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它只会吃肉。东北虎

还有,老虎总是爱在白天睡觉,这是它捕食的需要。因为老虎生活在深山野林里,而深山野林里的小动物一般都在晚上出来活动,白天都躲在自己的巢穴里,老虎为了晚上出来捕食,只好在白天睡觉养好精神,以便晚上出去捕食。这样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爱在白天睡觉的习性。我们常常看到动物园里的老虎也爱在白天睡觉,这是因为它们虽然不需要在晚上捕食了,但白天睡觉的习性却保持下来。

猴子吃东西为什么总是狼吞虎咽

去过动物园的小朋友,都会发现,猴子吃东西总是“狼吞虎咽”的,似乎很害怕被“别人”抢走似的。人在吃东西的时候,如果“狼吞虎咽”地囫囵吞下去,就会增加胃的负担,造成消化不良,影响身体健康。而猴子又为什么就可以“狼吞虎咽”地一口气吃下很多东西,只见它们把食物往嘴里塞,不见咀嚼,却从来没听说它们因此而闹病呢?

这是因为猴子有特殊的进食方法。其实,猴子没有囫囵吞吃食物。如果你仔细地观察的话,就会发觉它们虽然在抢夺食物往嘴里塞,但并没有把食物咽到胃里去。

原来,在它们的口腔两侧,各长有一个囊,叫做“颊囊”。颊囊的机能主要是用来储藏食物的。平时,我们看到猴子抢夺食物,倒并不是真正把食物吃下去,而是把抢来的食物放在颊囊里暂时储藏起来,然后慢慢地咀嚼食物,再吞下胃里去。猴子

野生动物们的食物,并不像人类那样有保障。它们一旦发现了食物,往往习惯地把食物先大口大口吃进嘴里,免得被别的动物抢走了。猴子的颊囊就是为了适应生活环境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

夏天水牛为什么喜欢浸在水里

从水牛的名字听来,就可以知道它是喜欢水的。夏天,它常常喜欢把身体浸在水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水牛的祖先是生活在亚热带和热带的,这些地带的气温很高,夏天的温度可以到39℃左右。而水牛的皮又很厚,汗腺不发达,不大会出汗,所以不能利用出汗来维持正常的体温。把身体浸在水里,就可以散发热量,以维持正常的体温。

水牛祖先的这种特性和水牛的生理组织,形成了水牛喜欢浸水的习惯,所以每当夏秋气温超过30℃时,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耕田以后,它的体温上升,感到闷热难当,就喜欢把身体浸到水里去。同时,夏天里蚊蝇特别多,水牛钻在水里也可减少蚊蝇叮咬。

水族动物的奥秘

藤壶

藤壶是附着在海边岩石上的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小动物。它的形状有点像马的牙齿,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常叫它“马牙”。藤壶不但能附着在礁石上,而且能附着在船体上,任凭风吹浪打也冲刷不掉。藤壶在每一次脱皮之后,就要分泌出一种黏性的藤壶初生胶,这种胶含有多种生化成分和极强的黏合力,从而保证了它极强的吸附能力。

相信经常出入海边的人们对藤壶并不陌生,许多人都见过,但都对它不太了解。藤壶体表有个坚硬的外壳,常被误以为是贝类,其实它是属节肢动物中甲壳纲的蔓脚目动物。藤壶分布甚广,几乎任何海域的潮间带至潮下带浅水区,都可以发现其踪迹;它们数量繁多,常群集在一起,成型后的藤壶是节肢动物中唯一固着的动物。

藤壶外形,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鹅颈形藤壶,它们经由一个不同长度、呈圆柱形的茎,附着在硬物上;另一种是圆椎形藤壶,它的外壳由复杂石灰质所组成,看上去像座火山缩小的外型。以上这两种藤壶的开孔部,都有一个由许多小骨片所形成活动壳盖,当水流经过孔部时,壳盖会打开,会由里面伸出呈羽状的触手,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等到退潮后,壳盖会紧紧地闭起,既防止体内的水分流失,又防御其他生物的侵扰。虽然藤壶有很坚硬的外壳保护,但海中的海星、海螺,及天上的海鸥,都会把它视为摄食对象。藤壶

藤壶是雌雄同体,行异体受精。由于它们固着不能行动,在生殖期间,必须靠着能伸缩的细管,将精子送入别的藤壶中使卵受精。藤壶有很细长的雄性生殖器,按身体比例他们的阴茎是所有生物中最长的。所以每个邻居都可能成为交配对象。藤壶每年只产卵一次,卵子一旦成熟,它们会释放化学物质“诏告天下”,所有邻居会帮忙将卵子授精。这样有助于他们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待卵受精后,经三四个月孵化;此时,刚孵化出的小幼苗即脱离母体,但常必须经过几个星期的漂浮日子,才能附物而居。在它准备附着时,会分泌一种胶质,使本身能牢牢的黏附在硬物上。

许多种类的藤壶在附着时,不会有特定的场所,海岸的岩礁上、码头、船底等,凡有硬物的表面,均有可能被它附着上,甚至在鲸鱼、海龟、龙虾、螃蟹的体表,也常会发现有附着的藤壶。

海边圆椎型藤壶的个体不大,但吸附力极强,若想用手把它从附着物上拔起,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必须借助凿子类的硬金属才能将它敲下来。也因为它有坚硬且附着力强的外壳,常会对岸边戏水者造成无意间的伤害。

为什么说海胆“浑身是宝”

海胆是海洋里一种古老的生物,与海星、海参是近亲。据科学考证,它在地球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史。由于沧海桑田的缘故,在我国的西藏高原,就曾发现过海胆的化石。它们在世界各大海洋中都生活过,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活动最为频繁。由于它们喜欢盐度高的海域,所以靠近江河入海处和盐度低的海水中很少分布,或者根本没有分布。

海胆正所谓“浑身是宝”,海胆黄,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很高,每100克鲜海胆黄中含蛋白质41克、脂肪32.7克,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各种氨基酸及磷、铁、钙等营养成分。海胆还可以生产加工成为盐渍海胆、酒精海胆、冰鲜海胆、海胆酱和清蒸海胆罐头等多种海胆食品。

海胆还具有较广泛的药用功能。它的药用部位为全壳,壳呈石灰质,药材名就叫“海胆”。海胆不仅是一种上等的海鲜美味,还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我国很早就有海胆药用的记载,《本草原始》记载海胆有“治心痛”的功效,近代中医药认为“海胆性味咸平,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的功用”。

海胆的外壳、海胆刺、海胆卵黄等,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耳炎等;同时,海胆壳还可制成工艺品。有些厂家还开发海胆食品,把海胆制成冰鲜海胆、酒精海胆和海胆酱等。海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海胆都可以吃,有不少种类是有毒的。这些海胆看上去要比无毒的海胆漂亮得多。例如,生长在南海珊瑚礁间的环刺海胆,它的粗刺上有黑白条纹,细刺为黄色。幼小的环刺海胆的刺上有白色、绿色的彩带,闪闪发光,在细刺的尖端生长着一个倒钩。它一旦刺进皮肤,毒汁就会注入人体,细刺也就断在皮肉中,使皮肤局部红肿疼痛,有的甚至出现心跳加快、全身痉挛等中毒症状。

水母为什么会发光

水母,是一种低等的腔肠动物,也是肉食动物。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栉水母在海里游动,身体显现着球形的蓝光,后面的几条长长触手在闪耀着细长的光带,随着栉水母游动时的身体弯屈和摆动,光亮也是千姿百态,十分优美动人。水母是一种细胞动物,构造简单,没有肌肉和骨骼,身体的98%都是水,它的光是怎发光的水母么发出来的呢?

原来水母的发光源与其他动物是不同的,其他动物大多是荧光素、荧光酶经过氧的催化作用,因而发光。可是,水母发光靠的却是一种叫埃奎林的神奇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遇到钙离子就能发出较强的蓝色光来。据科学家研究,每只水母大约含有50微克的发光蛋白质。

为什么说水母是“顺风耳”

有经验的海员常常根据水母的习性预测天气。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小小的听石,这是水母的“耳朵”。由海浪和空气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冲击听石,刺激着周围的神经感受器,使水母在风暴来临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得到信息,于是,它们就好像是接到了命令似的,从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学家们曾经模拟水母的声波接受器官做试验,结果发现能在15小时之前测知海洋风暴的讯息。

因此,水母的耳朵被人类形象地称作“顺风耳”。科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海绵的奥秘

海绵是非常奇异的动物。它们不会运动。身体被触摸时也不会作出反应。它们既能生活在热的海洋中,也能生活在冷的海洋中,并附着在海床或者海底岩石上。一股持续的水流通过海绵的小孔进入海绵的身体,在里面循环并通过一个较大的孔——出水孔排出。水流能为海绵提供食物(动植物碎屑)和呼吸需要的氧。海绵具有由独立的部分构成的骨架和各种形状的骨针、退化的神经系统和生殖细胞。它们既可以通过分裂进行生殖,也可以通过受精卵进行生殖。受精卵变成会游泳的幼体,被水流从海绵的中央孔带出,然后固定在某个地方,再长成新的海绵。海绵

海绵是世界上结构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它既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躯干和四肢,更没有神经和器官。海绵虽然属于动物,但是它不能自己行走,只能附着固定在海底的礁石上,从流过身边的海水中获取食物。18世纪以前,海绵一直被当作植物对待,后来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以及动物胚胎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得以认识海绵的真面目,终于确定了海绵的真正属性。海绵身体柔软似绵,大都生活在海洋里,“海绵”之名由此而来。

海绵有着奇特而强大的再生能力。如果人们把它撕成碎片抛入海中,它就可以一块块独立长成一个个完整的新个体。海水从海绵的小孔流进去,又从大孔流出来,那些微小的生物随着水流进入海绵体内,成为“自投罗网”的食物。所以,海绵虽然被称为“海中的花和果实”,看上去似植物一般,实际上是一种动物。

海绵喜欢和其他生物共生共栖。有些水藻长在它的身上使它全身变为绿色,乍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美丽的水藻。有些沙蟹喜欢把它撕成碎块贴在腿或壳上,让其在它们的身上生长起来,好似披上一层厚厚的铠甲,沙蟹以此来防御敌害。海绵还常固着在峨螺或牡蛎壳上,牡蛎和峨螺倒很乐意,因为海绵能分泌难闻的气味,帮助它们吓退敌害。

更有趣的是,在海绵的体内有时会发现一对活的小虾。这是一些成对的雌雄小虾,小虾钻进它的体内居住,长大了就出不来,“困”在里面,一直到老死。海绵供应小虾养料,而小虾则在它的体内清理孔道内的污物,它们就这样互惠互利,和谐共存。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之为“偕老同穴”。而生活在海绵体内的小虾,由于过着这种“牢笼”生活,白头偕老,至死不渝,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日本人常把它们当作结婚礼物送给伉俪,小虾也美其名为“俪虾”。

海绵也能分泌一种类似于毒液的物质,这是它的防御手段,用以反击敌害,或杀死周围海水中的有毒微生物,使它们生活的海水周围变得比较洁净。

海绵不仅能用于日常生活,而且由于它的体内含有天然抗生素,能杀死结核杆菌,可为人们治风湿及神经系统疾病。海绵的体内有多种抗癌物质,有些已被提取,正广泛应用于临床。

海绵的捕食方法十分奇特,是用一种滤食方式。单体海绵很像一个花瓶,瓶壁上的每一个小孔都是一张“嘴巴”。海绵通过不断振动体壁的鞭毛,使含有食饵的海水不断从这些小孔渗入瓶腔,进入体内。在“瓶”内壁有无数的领鞭毛细胞,由基部向顶端螺旋式地波动,从而产生同一方向的引力,起到类似抽水机的泵吸作用。当海水从瓶壁渗入时,水中的营养物质,如动植物碎屑、藻类、细菌等,便被领鞭毛细胞捕捉后吞噬。经过消化吸收,那些不消化的东西随海水从出水口流出体外。如果把石墨粉或几滴墨水滴在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活海绵动物的一侧,过不了多久瓶口(出水孔)处就会流出黑色的细流。随着源源不断的水流,细菌、硅藻、原生动物或有机碎屑也被携入体内为领鞭毛俘获供作营养。这种取食方式充分证明了它属于滤食的异养动物。

海绵虽然是多细胞动物中最简单的一类,却有一个庞大的家族,种数达10000多种,占所有海洋动物种数的1/15。海绵的体壁内长着具有支持作用的针状骨骼,叫做骨针。海绵的寿命也比较长,有的种类据说可以活几百年。

海绵的性格并不“绵”,它凶猛、多情、好动。海绵中也有“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