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9 19:16:00

点击下载

作者:俞良栋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梦侬

张梦侬试读:

内容提要

张梦侬先生谙熟经典,博采众长,擅治奇难杂症。本书主要介绍他治疗内科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中部分难治之病,以及痛证、痰饮、肿瘤等方面的医疗经验。他对肿瘤的病因颇有创见,在一般认为“痰湿与气血搏结”之论的基础上,提出“瘤毒”与“燥气”之说。特别是晚期肿瘤,势必化燥,耗尽人体正气,以至大肉脱失,油干灯熄。张老验方,即使不业中医者,只要按图索骥,用之亦效。本书不失为临床实用佳作。张梦侬先生

医家小传

张梦侬(1896—1977年),原名炳亟,字宏彪,湖北汉川人。生前为湖北中医学院著名老中医。

张梦侬出身渔家,自幼聪颖过人,父母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仍千方筹措供其读书,并嘱从塾师学习中医。十五岁时,其父与塾师相继谢世,遂辍学随兄打鱼维持生计,并继续钻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热论》《医方集解》《本草纲目》等典籍。他学习极其认真,常因领略书义而忘撒网。六年后,其兄病故,乃以半农半医为业。

1922年,他在当地名医林士安指导下,又研读《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医宗金鉴》等,边学边随师出诊,针药并施,疗效颇佳。1928年秋,应聘至汉川庆生恒药店坐堂行医。一次出诊,遇一重危病人,病者家属正在准备丧事,张梦侬诊之云:“此乃食滞夹痰饮中阻,脾胃失运,升降失常,阴阳痞塞,延成关格危证,可救也。”急施《千金方》烧盐探吐法,三饮三吐,吐出胶痰碗许,随即神清目开,呻吟能言,续与调理脾胃汤剂而安。张氏之医名因而大振。1932年,他至郑州,经考试取得医师证书及行医执照,并改名梦侬。因数愈霍乱、噤口痢、噎膈等重症,声望日高,被《郑州通俗日报》(民众顾问版)聘为中医顾问,郑州国医公会选为理事,兼任河南水灾救济委员会郑州收容所义务医师。“七七”事变后,赴西安,先后被选为西安市中医师公会监事、理事、理事长,并组织义务施诊所,为广大难民治病。1947年,任陕西省国粹中医学校中医诊断学讲师,编有《诊断学纲要》一书。新中国成立后,他回湖北行医,任应城县长江镇及汉川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1955年,调湖北省血防所任中医主治医师,并为省血防委员会暨血吸虫病研究会委员。1956年,调湖北省卫生厅医预科任副科长。1958年,调至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任教。1959年,湖北中医学院建院后,担任内经教研组组长。

张梦侬博览群书,知识丰富,曾广读历代主要医学流派和医家的论著;浏览哲学、天文、史地、文学书籍;采集民间单方、验方,汲其精华,择善而从,熔为己学。他认为:“中医典籍,汗牛充栋,然重复者多,有所发明或独树一帜者较少,故既要广读又要会读,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在临证处方中,常用经方,亦用时方及民间验方,还有从文学书籍上得来的单方,如治食道癌用生鹅血,乃得之于文学书籍《觚剩》中,并在张璐的《张氏医通》《本经逢源》中查有类似记载。又如治疗慢性肾炎用白扁豆散,支气管扩张咯血用鲫鱼,肺结核用白茅根,肝硬化用皂矾醋制粟米,都是来自于民间验方,经他反复验证,并有创新。

研探学问,张梦侬主张百家争鸣,摒弃门户之见,以冀探清疢疾真谛。他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应互补长短,造福于人民。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与西安名医沈反白、顾惺天及牛润泉等中西医同仁组织了“医余自由座谈会”,每周一次,研究临证疑难病、传染病等。他较系统地自学了西医知识,直到古稀之年,仍能背诵西医生理、解剖知识,连随他学习的西学中同志也惊叹地说:“张老师的西医基础知识记得比我们都熟。”临床上,他常运用西医的体检、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结果诊断疾病。在与西医临床合作中关系十分融洽,在湖北中医学院任教期间,他主动担任了西学中班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他更爱与同道们共研疑难病症,大胆提出见解,但又不固执己见。他十分痛憾医者之间各藏秘方绝技,不相外传,致使诸多瑰宝失传。凡问难于他,从不隐讳,和盘托出;即使观点不同或诋毁他者,也一样对待。他说:“我教会他,使之能起沉疴、救夭折,这是胜造七级浮屠的好事。”观人中,察子宫,是他在研读《灵枢经》与一些星相书中悟出,并在临床上反复验证中摸索出来的。他能观察人中的形态而道出子宫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的倾斜状况,借以诊察女子不孕症,与西医检查符合率很高。如是绝技,也从不保密,凡求教者,皆细心传授。

张梦侬善治奇难杂证,经验丰富,心得较多,其主要内容附后。晚年,对肿瘤作了些有益的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其经验一部分收入《临证会要》,一部分将纳入本书。

张梦侬医德高尚,谦虚谨慎,尊重同行,从不贬诋他人。治病不分亲疏贵贱,高官贫民一视同仁,细心诊察,详录病情,从不因人而异。他热心为群众服务,凡求治者,均来者不拒,仅每年的“函诊”病人就达二百人次以上,病者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对上门求治贫穷之人,常赠药与衣食。他十分热爱中医事业,虽年迈多病,仍勤奋治学,孜孜不倦。理论、临床造诣精深,从不固步自封。他一生嗜书成癖,爱书如命,惜时如金,白昼临床,昕夕研读,有时是“阅书下饭”。他从无节假日,除夕之夜也伏案写读。其写的临证医案达四十余本,著有《临证会要》《儿科辑要》《产后临证医案》等五本专著。撰有《哮喘》《噎膈》《漫谈肝炎治疗体会》《论咳嗽喘哮病证因脉治》《关于鹅鸭血治噎膈与胃癌的几点看法》等论文十余篇。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晚年多病,但从未间断工作。住院期间,仍给其他患者诊治,直到临终之前,还在为他人治病,因而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并被选为湖北省第三届政协委员。

专病论治

肺系病证

鼻 渊

鼻渊以鼻流浊涕、鼻塞(或左或右或双侧)、不闻香臭为主症,其涕有黏稠如脓,色黄绿而气腥臭者,亦有涕清如水,不自觉如屋漏滴下,并伴有头额痛胀,上连巅顶,以及时常缩鼻吸气以开其闭。为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素问·气厥论》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前人谓风中于脑所致,然多为风热毒邪侵入鼻窦腐蚀气血所致。与现代医学急、慢性鼻窦炎相类似。治以祛风、泻火、托里、败毒。

方药:辛夷散加味。辛夷花、藁本、黄芪、菊花、苦丁茶、防风、川芎、羌活、独活、白僵蚕、升麻、薄荷、甘草、白芷、荆芥各30克,苍耳子、蔓荆子各60克,细辛15克。共研末,每次10克,在临睡前用滚开水冲泡,取汁服,药渣于次日睡前再冲泡服一次。

若涕黄或白黏而量多,伴恶寒发热、头痛、咳嗽,痰稠量多,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多属风热邪毒袭肺犯鼻。原方可倍苍耳子,加黄芩、连翘、金银花各30克。

若鼻涕黄稠如脓,量多,伴头痛剧烈,眉间颧部压痛明显,口干苦,目眩,耳鸣耳聋,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此为肝胆郁热上攻,宜加柴胡、龙胆草、车前子各30克,黄芩、栀子、木通各60克。

若涕清色白,鼻塞或轻或重,遇风寒加剧,形寒肢冷,易感冒者,多为表气亏虚,肌表不固,寒邪滞于鼻。原方可倍生黄芪、辛夷花、羌活、防风,加党参、玉竹各60克,白术30克。

按:《素问·气厥论》云:“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灵枢·脉度》亦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本方治方之要,在于辛散。辛主开主散,能开腠理祛除外感之风热、风寒等一切郁毒,取“邪去正自安”之意。今风热邪毒犯肺,鼻窍壅塞,嗅觉失灵,故不闻香臭。以辛夷花、苍耳子、细辛、蔓荆子、羌独活、防风、白芷、升麻、薄荷、藁本、荆芥、僵蚕、川芎等之辛泻肺气通肺窍而祛风散火除毒,佐以黄芪、甘草、菊花、苦丁茶之甘平泻火解毒而益气固表。病因邪郁化火,药用辛散,是用“火郁发之”之义。泡取汁服,是取其气之轻清,不欲其味之重浊,以利药力上行,直达病所,因而获效更捷。若风热邪毒袭肺犯鼻,故倍用专入肺经,辛散邪气,“治鼻渊鼻息,断不可缺”之苍耳子,合黄芩、金银花、连翘以疏散肺及肺系风热邪毒;若为肝胆郁热上攻,宜加柴胡、龙胆草、黄芩、栀子,清泻肝胆郁热,加车前子、木通引热下行;若为表气亏虚,肌表不固,寒邪滞于鼻,则倍用补气固表、辛散寒邪之生黄芪、辛夷花、羌活、防风,加党参、玉竹、白术以增强补气固表之力。

病例:万某,女,30岁。

初诊:1968年8月11日。

主诉:鼻塞、流浓涕年余。

现病史:一年多前,发生鼻塞,不闻香臭,涕出如脓,色黄气腥,头痛以目至巅顶为剧,经用中西药各种治疗,效均不显。

检查:脉象弦滑,舌苔白薄。

分析:风热毒邪入侵鼻窍,腐蚀气血。

中医诊断:鼻渊。

治则:祛风、固表、清宣肺窍、泻火败毒。

方药:见上。

二诊:1968年9月5日。

上药尚未服完,病已痊愈。

注:此方曾治多人,均获愈。过敏性鼻炎

患者经常出现突发性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流泪,头痛等症状。其特征为每因环境变异(如从室内到室外,或从户外到户内),则喷嚏连续不已,汗常自出。其起病急消失亦快,反复发作,有经数月或数年不愈者。

中医虽无此病名,但与“鼽嚏”症相似。《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不及……民病肩背瞀重,鼽嚏……”《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说:“鼽者,鼻出清涕也。”“嚏者,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本病为正气大虚,卫外阳弱,肌表不固,故对某些过敏原(如花粉、螨虫、尘埃或冷空气等)敏感性增高而产生过敏反应。治当益气固表,助阳护卫。

方药:拟加减十全大补汤。生炙黄芪、党参、龙牡粉各15克,当归、白芍、焦白术、炙甘草、茯苓、熟附片各10克,桂枝5克,生姜3片,大枣5枚。开水泡药,小火熬两个小时,分三次服,可服5~10剂。

注:本方以益气助阳补虚为主。故用十全大补汤去地黄之滋腻,川芎之辛散。加熟附子以补阳固表,龙牡粉收敛精气而止汗。方中桂、芍、甘、姜、枣乃桂枝汤,原有祛风止汗、调营和卫之功,合黄芪、当归则为归芪建中汤,以治阳虚汗出、恶风,合本方诸药,能大补元阳,使营卫气血俱充,则病邪不攻自解。或有以病小药大而议其非者,如能通过实践,方知此病用此方之疗效。

若兼纳呆,腹胀,大便稀溏,肢体困重,头昏乏力,此属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可酌加陈皮、法半夏、柴胡、升麻各10克。

若兼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夜尿频多,则属肾阳亏虚,可原方加补骨脂、益智仁、巴戟天、胡桃肉各10克,细辛3克。

病例:马某,男,39岁。

初诊:1968年9月12日。

主诉:患过敏性鼻炎已两年。

现病史:二年前,经武汉某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病发多在清晨起床时,发作时鼻塞,鼻内发痒,伴连续喷嚏不止,流出大量清涕。

检查:下鼻甲肿大,鼻黏膜苍白。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细胞增多。诊脉濡缓,舌淡苔薄白。

分析:正气不足,肺气亏虚,卫阳不固。

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

中医诊断:鼽嚏。

治则:益气固表,助阳护卫。

方药:见上。

二诊:1968年9月16日。

服上方3剂,诸症全除,嘱仍宗上方服3剂,以巩固疗效。鼻 衄

鼻衄,即鼻中出血,可见鼻孔一侧或两侧出血。有用药棉或药物塞鼻孔自止的。有血出不止,鼻孔用物堵塞而血从口腔溢出的;也有日以继夜,久出不止,因而发生危险的,如是者,又称“鼻洪”或“鼻大衄”。《证因脉治》卷二云:“或房劳伤肾,阴精不足,水中火发,或恼怒伤肝,肝火易动,阴血随火上升,错经妄越,则内伤衄血之症作矣。”《景岳全书》卷三十亦云:“衄血虽多由火,而惟阴虚者尤多,正以劳损伤阴,则水不制火,最能动冲任阴分之血。”总之,本病多由血中伏火上攻,血络破裂所致。《灵枢·百病始生》有“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也有外伤引起的,因血出阴亏,阴虚火旺,火再伤血络,故出血不止,或反复发作。

宜用滋阴降火,引热下行,内外兼治。

方法:

1.令患者平卧在竹床或木床上,用冷水一盆,安放于患者后脑边,将患者头发散开,浸入冷水中,在不长时间内,其血自止,即移开水盆,拭干其发,用药物调理。如患者短发或光头,或用毛巾两条浸入冷水中,将一端搭在患者头上,也可以收到同样效果。但要注意在鼻衄止后,即将水盆移开,拭干其发,不可久浸,久则周身发冷。如见此症,须安卧在暖被及棉絮内,略饮开水,则自然温暖如常。

2.将本人头发剪下一绺,烧成炭,研极细末,吹入衄血鼻孔内,止血效果较好。用初生婴儿剃下的胎发烧灰研末吹鼻止血,疗效亦高。若用一般常人头发烧研也可代用。

3.生独头蒜一枚,剥去皮及内膜,捣成泥,贴在足心涌泉穴处,左鼻贴右足心,右鼻贴左足心,左右鼻孔俱衄,则两足心俱贴。待自觉有蒜气触鼻、衄血渐少以至全止时则去蒜。敷贴过久,恐引起发疱。如无独蒜头,多瓣蒜亦可选用。

方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丹皮、生地、白芍、制牛膝各10克,制龟板、龙骨粉、牡蛎粉、旱莲草各30克。另用血余炭粉末3克,分三次冲入药汁中服。上药水煎,分三次温服。

注:鼻衄为常见之病,多由阴虚血中火盛,致鼻咽部血络破裂所致。鼻衄轻症,可以自止,重症须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仁)为主方,加丹皮泻血中伏火,生地平血逆,合旱莲草补肾而止衄,白芍敛阴和营,龟板、龙牡粉滋阴潜阳,更加血余炭同气相求,入肝肾补阴止血。制牛膝引诸药与血下行而不上逆。

病例:周某,男,30岁。

初诊:1968年4月19日。

主诉:鼻衄已五年,近发已3天。

现病史:1963年春,始发鼻出血,此后断续发作,病发多在春季。3天前,鼻内出血,常点滴而下,日夜不止,用棉塞住鼻孔,则血从口中溢出,用鼻腔填塞法亦无法止血。曾服药(药名不详)打针、烧灼法均少效。

检查:面色潮红,舌红苔少。诊脉洪大,尺部无力。

分析:是为血中伏火过盛,迫血上行,损伤鼻中血络所致。

中医诊断:鼻衄。

治则:泻火滋阴、潜阳补络。内外兼治。

方法、方药:见本节所述。

二诊:1968年4月23日。

服上方两剂,鼻衄即止。今日前来换方,请求根治。诊脉洪大,按之芤,舌红苔少。鼻衄虽停,但其根尚未除,宜滋阴潜阳,养血补络,凉血泻火。

方药:制首乌、制龟板、龙牡粉、旱莲草、生地各30克,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丹皮、知母、白芍、车前子、川牛膝各10克,玄参15克。5剂,1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注:5年后,病者介绍其他病人来诊,述上疾早瘥。后将此方予十多位鼻衄者服用,均获痊愈。急性咽炎及口腔炎

急性发作咽头或口腔与舌面溃烂肿痛,色呈鲜红或深红,溃疡表面白腐,凸出黏膜之上,甚则有臭秽气,妨碍饮食,四肢温暖如常。脉多洪数而实。《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口疮……实火者,色艳红,满口烂斑,甚者腮舌俱肿,脉实口干。”《石室秘录》又说:“口舌生疮……乃心火郁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水为阴,火为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今咽、舌、口腔糜烂,是热毒实火内发,火盛则伤阴。

治宜滋阴降火,清热解毒。

方药与方法:

1.先用三棱针点刺手拇指少商穴。令出血如豆大,患者立时能缓缓吞咽。再外吹锡类散于肿处(若无锡类散,亦可不用)。

锡类散:焙象牙屑、珍珠各1克,西牛黄、人指甲(男女各半)各0.3克(煅),冰片0.3克,壁钱20个,共研极细,瓷瓶密装勿泄气。吹患处。

2.汤药:用增液汤加味。金银花30克,连翘、生地、玄参、寸冬、车前草、生石膏各15克,丹皮、白芍、甘草、竹叶、薄荷各10克。水煎,代茶频服,可连服3~5剂。

注:本方用玄参、麦冬、生地,增液以滋阴固其本;生石膏、竹叶,泻气分之火;丹皮、白芍、生地,泻血分之火;薄荷使郁火上散;车前草引毒火下行;金银花、连翘清热败毒;甘草解毒泻火,协和诸药,合成滋阴泻火败毒之剂。确诊为实火,用之即效;如属虚火,虽多用久用亦不见效,须通过实践方知。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出血,有清肺热、利咽喉之功。

病例:黄某,女,23岁。

初诊:1938年11月2日。

主诉:口、舌、咽痛已2日。

现病史:两天前,发生口、舌、咽疼痛不能食,喝水亦然。伴多涎、烦躁,大便已3日未解,小便短黄。

检查:口腔、舌、咽部局部黏膜充血水肿,上有白腐如脓样黏稠液,颌下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舌红苔少,脉象浮数。查体温:39℃。

分析:为实火上升于口。

中医诊断:口疮;喉痹。

西医诊断:急性咽炎及口腔炎。

治则:清热解毒、滋阴降火。

治法:按本节方药、方法针药并施。

二诊:1938年11月4日。

用上法、服上方后,口、舌、咽糜烂已平,口腔内基本不痛,已能进饮食,病已基本痊愈。仍宗上方再服2剂,以收全功。慢性咽炎及口腔炎

此病发作缓慢,咽部或口腔及舌面发生溃烂,色呈淡红或紫暗,溃疡凹陷在黏膜之下,痛亦不甚,饮食勉强能入,屡投滋阴降火剂不效,炎症持续数月或经年不退,其特征为两下肢常冷,两足如冰,脉沉虚弱。《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口疮……虚火者,色淡红,满口白斑微点,甚则陷露龟纹,脉虚不渴。”《景岳全书》云:“凡口疮六脉虚弱,或久用寒凉不效者,必系无根虚火。”本症实为阴寒虚火,循足三阴经脉上炎。因足少阴肾经之脉挟舌循喉咙,足太阴脾经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上颃颡。

治宜温补肝肾脾三阴经脉,引火归原。用肾气丸加味。

方药:肉桂末1.5克捣熟地15克,细辛1.5克捣玄参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甘草、熟附片、车前子、川牛膝各10克。开水泡1小时,慢火煨两小时,分两日4次服完,以10剂为一疗程。如服药5~7剂,症状完全消失即可停药。

注:本节与上节同为口腔及咽喉炎症,但属虚火;其症状与上节对照,则虚实自明。故用加味肾气丸,以熟地滋阴补肾,山药益肺补脾,山萸涩精补肝,茯苓泻脾而通心肾,泽泻泻膀胱利湿行水,丹皮泻火而凉血除烦,肉桂补命门之火,附片收上炎之虚阳,车前子渗膀胱湿热,牛膝引诸药下行,玄参泻无根之火,细辛治口舌之疮。玄参与细辛同为肾经本药,但一热一寒,均治咽喉口舌之疮,同捣并用有相互制约之意。更加甘草既能治少阴咽痛,又能调和诸药,使之奏功。

病例:李某,男,35岁。

初诊:1970年8月5日。

主诉:口腔内糜烂已2年。

现病史:口、腔、舌均发生溃烂,局部不甚疼痛。饮食勉强能下,刚入秋季,双膝冷如冰块。经服中药滋阴降火及用西药青霉素等均无效。

检查:口、腔、咽有局部溃烂,色紫暗,溃疡凹陷在黏膜之下,舌绛苔少,脉象弦细尺弱。

分析:足少肾经之脉,循喉咙夹舌,足太阴脾经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经之脉循喉咙上颃颡。此疾为足三阴经虚火循经上炎,致虚火炎于上,阴寒盛于下,法当引火归原。

中医诊断:口疮(虚火上炎)。

西医诊断:慢性咽炎及口腔炎。

治则:温补肝肾脾三阴经脉,引火归原,致火不上炎而能暖下,故口、腔、咽糜烂自退。

治法:见上述方药及用法。

二诊:1970年8月8日。

服上方3剂,病减大半,咽、口、舌溃烂处已大见好转。仍宗上方续服。

一月后介绍人李某来云,服上方7剂后,病已告痊。咳 嗽

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其表现有喉痒、气逆、作呛、咯痰。前人以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一般多以痰声并见,故统称咳嗽。《景岳全书·咳嗽》谓:“咳症虽多,无非肺病。”《医学三字经》说:“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于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咳嗽一症,是由于外邪风、寒、暑、湿、燥、火,或内伤等各种原因犯肺所致。

治宜辛凉轻清宣散病邪,调理肺气。

方药:桑杏、枳桔二汤加减。冬桑叶10克,杏仁泥10克,炒枳壳10克,桔梗6克,甘草10克,前胡10克。水煎分3次服,可续服3~5剂。

注:上方系手太阴肺经药。因肺所生病为咳嗽上气、喘咳、烦心、胸满等证,故用冬桑叶之气味甘寒祛风燥湿,走肺络而宣肺气;同杏仁之气味辛甘苦温而利,除风散寒,解肌泻肺,降气行痰为主;佐以桔梗之气味苦辛而平入肺,泻热散寒,开胸利膈,行气化痰;合前胡之气味辛甘苦寒,畅肺气,解风邪,理胸腹,下气降火,消痰止咳;加枳壳之气味甘苦微寒,化痰行气,止喘散结,消胀治咳;更用甘草之气味甘平中和,泻心火而补脾胃,以资肺气而保护肺脏。甘草合桔梗名甘桔汤,能治咽喉口舌诸病。桔梗合枳壳名枳桔汤,有通肺下气、利膈祛痰之力。本方药只六味,是合桑杏汤、甘桔汤、枳桔汤等方加减组合而成。可以再随证加减之。

上方既可作为治疗一般咳嗽的通用方,也可作为治疗各种咳嗽的基本方。

加减法:

1.风咳:咳声清高,痰少,舌红苔白薄,脉浮数。本方可加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炒打),辛凉以散风。

2.寒咳:咳声稍重,痰不易出,色白,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或有头痛。本方可加紫苏、陈皮各10克,辛温以散寒。

3.湿咳:咳声重浊,痰白不稠,或头闷身重,舌苔白厚腻滑,脉象缓细。本方可加苍术6克,厚朴、陈皮、茯苓、法半夏各10克,辛温甘淡以祛湿。

4.热咳:痰胶黏稠,色黄,或胸中隐痛,舌红苔白或黄,脉象洪数。本方可加马兜铃、天花粉各10克,鲜芦根30克,川贝母6克(研细冲服),轻苦微辛微寒以清热。

5.燥咳:咳声清扬,痰少难出,多有喉舌干燥,津液不足,舌红,苔少不润,脉象浮涩。本方可加沙参、贝母、瓜蒌皮、知母、陈皮各10克,甘微苦寒轻剂以化痰生津润燥。

6.火咳:干咳无痰,气上冲喉,口干,舌燥,舌苔白薄或黄而不润,脉多洪数。本方可加天门冬、玄参、知母、天花粉各12克,生石膏15克。苦甘寒以泻火滋阴。

7.瘀血咳:咳嗽痰少,痰中时带血丝或血点,胸肋及胁间时发刺痛,舌尖或舌边有明显瘀血点。本方可加紫菀、茜草、降香、鹿角霜各10克,桃仁泥6克,血竭粉、三七粉各3~6克(冲服)等,以消瘀活血。

8.老痰咳:痰胶色黑凝结成团,咳不易出,如吐在水中即沉于水底,口燥咽干,若饮温开水则痰易出,老年及平时有吸烟嗜好者,多有此痰。本方可加旋覆花(布包)、芒硝、捣瓜蒌子各10克,青黛拌蛤粉、海浮石粉各15克。亦可每日在饭后吞服礞石滚痰丸3克,每日一次。切忌辛温燥热之药,只宜用此等咸寒、辛甘寒之味,逐渐化除。

9.寒湿咳:痰稀色白而黏,咳不易出,得热则咳缓,遇寒则咳剧,苔白舌淡,脉象浮紧或沉迟。本方可加陈皮、法半夏、白茯苓各10克,干姜、桂枝各4.5克,辛温甘淡以散寒除湿。

病例一:杨某,男,52岁。

初诊:1931年11月17日。

主诉:咳嗽三月。

现病史:三月前,感冒咳嗽,服中药(药名不详)少效,现仍咳嗽。痰黄黏稠,咳引胸痛,咳剧则呕吐涎沫清水黏液。询及平素,大便常结,纳食不多,饮酒不少。

检查:诊脉浮弦,按之滑数,舌苔白厚底绛,视形质瘦长,面色萎黄。

分析:脉证合参,为痰饮内阻,风温外加,温邪搏肺,热灼津伤,故痰色黄而黏稠;饮停于胃,下降失令,故便结而呕水液。

治则:凉解风温,清泄肺热,俟痰白咳减,再理饮邪。

中医诊断:热咳。

方药:桑叶10克,马兜铃10克,炒牛蒡子6克,知母6克,杏仁10克,瓜蒌皮10克,鲜芦根15克,益元散10克(布包),橘络1.5克,川贝尖10克,桔梗6克,5剂。急火煎药分3次服。

二诊:1931年11月20日。

服上方3剂,痰色转白,呕吐已平。舌绛虽退,但舌苔仍厚,脉仍弦滑。宗上方加前胡6克,炒枳壳6克,5剂。

三诊:1931年11月25日。

服上方后,咳减过半,痰白量少,易出,大便较畅,舌苔仍厚,脉犹弦滑,但不浮数,此为外邪已解,痰饮犹存,当于清宣肺气法中,再加化痰涤饮之品。

方药:苦杏仁10克,桔梗6克,薏苡仁15克,半夏6克,炒知母10克,川贝母10克,枳壳10克,瓜蒌皮10克,橘红6克,马兜铃10克。5剂。

四诊:1931年11月30日。

服上药后,咳嗽更减,痰稀色白,舌苔前半已退,后半白滑,然咳甚仍作呕逆,胸脘时闷,此痰饮深伏,根除不易。法宜缓攻慢逐,因体虚难任峻剂。

方药:

1.原方继续多服,间日1剂。

2.控涎丹60克,每次服5粒,每次饭后半小时服,日服2次。

五诊:12月21日。

服上2方,历时两旬,呕逆全止,胸闷亦除,大便畅通,纳食日香。是痰饮伏邪得缓攻而渐去。再用理脾健胃、润肺化痰之剂调理善后。尤须戒酒,以防反复。

方药:北条参10克,白术6克,白茯苓6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半夏6克,枳实6克,杏仁10克,瓜蒌皮10克,竹茹10克。3剂。

病例二:余某,男,56岁。

初诊:1975年11月5日。

主诉:咳嗽已三月。

现病史:今年8月初,因感冒而致咳嗽,经服中成药橘红丸及注射青霉素,口服非那根糖浆、复方甘草片等消炎镇咳药,均无效,且逐渐加重。现干咳无痰,或少痰,痰白而黏,难以咯出,咽痒如烟熏,咳发则呈痉挛性阵作,咳甚伴呕吐,并牵引头、胸、胁、腹作痛,日夜不止,重则整夜漫步庭院,夜不能寐,痛苦至极。

检查:咳声清扬,脉滑而数,舌红绛苔薄白而干。

分析:初为外邪袭表,因失治而化热入肺。由失治日久,热邪又化火伤阴生燥。

中医诊断:火咳、燥咳。

治则:疏风清肺,泻火润燥,化痰止咳。

方药:桑叶、杏仁、桔梗、枳壳、前胡、冬花、紫菀、川贝、百部、甘草各10克,玄参、天花粉各15克,生石膏30克。3剂,水煎服。

二诊:1975年11月8日。

服上方后,咳嗽减轻大半,头身疼痛已平,已能安睡,现仍轻咳,痰已变清。舌红苔薄白而润,脉缓滑,仍宗上方去石膏续服3剂。

三诊:1975年11月12日。

服药后,咳嗽已愈。舌淡红苔薄白润,脉缓有力。因惧再发,要求再服3剂,因病已痊愈,嘱其不必服药。

病例三:盖某,女,40岁。

初诊:1930年12月10日。

主诉:咳嗽已3天。

现病史:3天前,因感冒引起咳嗽。现头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痰稀,色白起沫,痰不易出,甚则作喘。

检查:脉象浮紧而数,舌苔白滑底绛。查体温:39℃。

分析:此热在上焦,更被寒束而成寒包火证。

中医诊断:寒包火咳。

治则:散寒解表,清肺泄火。

方药:加减麻黄汤。麻黄6克,甘草6克,桔梗6克,苏叶10克,炒枳壳10克,前胡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末1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大红枣3枚。2剂,水煎服。

二诊:1975年12月12日。

服上方后,今晨汗出热退咳减,头痛恶寒亦平,视舌绛已退,脉象不浮不紧不数,此外邪全退,拟清理肺胃善后。

方药:苏叶10克,苦杏仁10克,前胡10克,瓜蒌皮10克,炒枳壳10克,陈皮10克,白茯苓10克,甘草6克,桔梗6克。哮 证

哮证初起咳嗽痰不易出,气逆冲上,喉中作响,渐至声如曳锯,坐不得卧,只能俯首向前,呼吸均感困难,甚则肩抬肋陷。有的多在冬春病剧,有的夏季反重,也有四季都发,但发作多因气候变化引起。有连发数日不休,有每日夜间必发,有正午和夜半定时发作等不同。

本病一由肺胃先有伏热,积饮感风寒诱发;二由初因风寒客于上焦,久则化热,后遇气候异常之刺激而发作。《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气分贲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本病是火热痰饮为本,风寒水气为标。由于痰饮与火热内伏于中上二焦,再经外感风寒水湿,使热邪火气不得外散,火性炎上,转挟痰饮上冲故哮喘气逆而声如曳锯。在用药上如徒用降逆不加升散,或徒用升散,不加泄热,则病必不除。是以宗“火郁则发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辛泻之”之旨立法,采用《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之射干麻黄汤。

治宜先用按摩法缓其冲逆,平其哮喘以治标;继用散寒解热、化痰降气之加减射干麻黄汤以治本。

方药:炙麻黄、炒枳壳、桔梗、炙甘草、杏仁泥、前胡、款冬花、紫菀、法半夏各10克,海蛤粉15克,细辛、五味子各2.5克,鲜生姜3片,大枣3枚。

水煎1小时,分3次温服。此系成人剂量,如1~3岁小儿1剂可分3日15次服完。4~8岁儿童1剂分两日8次服完。如久病重病,可连服3剂,其哮喘当平,至少要大见减轻,还可继续服3剂,再停药观察。本人体会如患者用过激素,则服此方疗效较差,如未用过激素,则疗效较好。一般服此方3剂,其哮喘即平。经过观察,有些新发轻症,服药3~5剂后,即未再发。

注:本方用射干麻黄汤去苦平有毒之射干,易以咸平无毒、清热利湿、化痰定喘、降逆下气之海蛤粉为主药;更加桔梗以助麻黄、细辛、生姜之辛温宣散以升提开发;再加杏仁、前胡、枳壳、法半夏、款冬花、紫菀、五味子之降逆、敛肺、化痰、下气;合甘草、大枣之甘温补益脾胃、润肺和中。是升中有降,散中有收,温中有清,泻中有补,故能收到止咳定喘、降气化痰、散寒清热、利湿行水、敛肺安胃之功。治愈病人甚多。

病例一:王某,女,9岁。

初诊:1967年7月3日。

主诉:哮喘已二年余。近发一周。

现病史:二年前发生哮病,继则反复频发,冬季更剧,屡治不效。一周前因感冒哮证又发,入夜倚息不得卧,咳嗽,痰不易出,喉中痰鸣,声如曳锯。

检查:脉象紧数,舌暗紫,苔白厚。

分析:此为寒邪夹热,肺失肃降,肺气上逆而生哮证。

中医诊断:哮病。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则:散寒、泄热、降气、化痰。

方药:见上。

二诊:7月9日。

服上方5剂,哮喘已平,咳嗽基本已止。舌红苔白,脉缓,是寒邪已退,阴伤未复,故尚有轻咳,拟辛凉甘平轻剂善后。

方药:桑叶、南沙参、冬花、杏仁、谷芽各10克,枇杷叶(刷制)、甘草、陈皮、前胡各6克,桔梗5克。3剂。

1974年张梦侬亲见患者,询及其疾,言业已七年,哮喘一直未发。

病例二:唐某,男,10岁。

初诊:1968年9月2日。

主诉:哮喘已5年。

现病史:5年前发生咳喘,夏季较冬季重。年来每月发作较前更重,经中西医各种治疗,效均不显。诊见胸高气促,喘息有声,咳音如瓮声,痰不易出,色白而黏起泡沫。

检查:咳声重浊,脉弦缓滑,舌红苔少。

分析:此热在上焦未清,一经风寒外搏,则肺气不利,咳喘随之而发。

中医诊断:哮病。

治则:先拟辛凉轻清,宣散疏解再议。

方药:冬桑叶10克,杏仁泥10克,桔梗6克,前胡10克,炒枳壳6克,瓜蒌皮10克,炒苏子10克,甘草6克,陈皮10克。3剂,水煎服。

二诊:1968年9月5日。

咳嗽、气逆、胸闷都减。惟咳声仍重浊,夜半仍喘甚。仍宗本节哮喘验方3剂。

三诊:1968年10月2日。

服上方3剂,入夜哮喘减半,再续服上方20余剂,近两旬来,哮喘逐日减轻。述以往在病发将愈之先,均现唇环发赤起疹,此脾经湿热伏火郁勃,今纳食不多,舌现虫斑,法当脾肺并治。

方药:白术、炒枳壳、鹤虱、瓜蒌皮、陈皮、桔梗、前胡、莱菔子、二芽各10克,厚朴、杏仁泥、建曲各6克,胡黄连1.5克。

四诊:1968年11月6日。

月来断续服药,两月咳喘未发,但有时胸闷,宜宣利肺气,防喘复发。

方药:桑叶10克,杏仁10克,枳壳10克,甘草6克,桔梗6克,紫菀6克,陈皮10克,麻黄1.5克,苏叶10克,莱菔子10克。

愈后至今,逐年走访,病未复发。

哮喘一证,主要为素有痰饮或邪热内聚,复感外邪,致气机升降失常,气道壅塞而使肺气上逆成哮喘。然而前述症状为常见的一般临床表现,笔者常见初上临床的年轻医生,或未学中医的人不会辨证照搬上方,往往均获效。其发病主要原因虽如前所述,但在临床上,由于病者禀赋体质的差异,感邪性质的不同,尚有偏寒、偏热、偏虚、偏实及寒热虚实的错杂证候,仍需辨证施治,效果更佳。下面仅就临床常见类型,分述如下:(一)寒邪夹水饮喘

素有咳嗽气逆,遇寒则发喘促,发时呼吸迫促,喉中痰响,如水鸡声,甚则张口抬肩,肋骨下陷,坐不能卧,日久不愈,脉象浮紧。

本证为肺中水饮停蓄,再加寒邪外束,饮邪与寒邪相搏,致肺气上逆作喘。

治以散寒、涤饮、降逆、定喘。

方药:加味小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法半夏、炒白芍、炙甘草、紫菀、款冬花各10克,干姜6克,五味子3克,细辛1.8克。水煎,分3次温服,3剂。

注:水饮蓄于肺,寒邪束于外,故用麻黄辛温发散,宣肺定喘为主药;佐以桂枝、甘草辛温和阳,白芍、五味子酸温以收敛肺气,细辛、干姜辛温散寒行水,半夏逐饮降逆,杏仁辛苦甘温降气化痰,更加无论寒热虚实之咳逆上气用之皆宜之款冬、紫菀二味,以辛温润肺。

病例:孙某,男,27岁。

初诊:1967年5月3日。

主诉:哮喘20年。

现病史:20年前发生哮喘,反复发作,且多遇寒而发。每发皆在夜半。胸脘胀闷堵塞,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如水鸡声,甚则张口抬肩,胸高肋陷,俯不能仰,坐不得卧。身半以上汗出,两足逆冷,须至次晨方止。述曾服定喘汤、小青龙汤及射干麻黄汤等都只能暂时缓解。

检查:舌苔厚浊腻,脉沉弦而缓。

分析:为寒湿挟痰饮郁伏。夜半为阴极阳升之时,伏邪随阳气内动,故发病总在此时。

中医诊断:哮病(寒邪挟水饮型)。

治则:散寒泄湿,抑阴扶阳,化痰涤饮,降逆定喘。

方药:见上。

二诊:1967年5月12日。

胸闷大减,哮喘亦减轻。痰涎增多,鼻塞涕清,喉痒。此为宿病加新邪。原方去紫菀、款冬花,加桔梗6克,前胡10克。

三诊:1967年6月4日。

服上方后,鼻塞、涕清、喉痒已平,但常觉身热如火,背冷似冰。若被覆过暖,则立即热炽汗出。如能咳吐大量痰涎,则寒热悉平。此为痰饮阻遏,阳气不宣。

用蠲饮六神汤加味。代赭石15克,旋覆花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枳实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小薤白10克,瓜蒌皮10克,生姜3片。清水加酒一杯同煎。

四诊:1967年6月15日。

胸热背寒皆平,唯哮喘仍发,发则上身汗出,下肢逆冷。拟清上温下。

1.黑锡丹。每日3次,每次3克。温开水送下。

2.汤方。杏仁泥10克,紫菀10克,百部根10克,炙白前草10克,海蛤粉10克,旋覆花10克,款冬花10克,海浮石粉15克。

五诊:1967年7月28日。

月来哮喘未发,咳嗽全平。有时痰在喉间难出,夜难入寐。

拟用:

1.黑锡丹。每月服3次,服法同上。

2.汤方:法半夏、瓜蒌皮、茯苓、陈皮、炒枳实、旋覆花、杏仁泥各10克,竹茹、甘草各6克。3剂。与黑锡丹同用。(二)热喘

热喘多发于夏季,发则咳喘气促,声如曳锯,汗出恶热,脉象洪数,舌红苔少,有时得热则喘,得凉则安,所以冬季病愈,春暖病发,暑季则剧。

本病由肺经原有伏热,或寒邪久伏化热,再由外热引动内热,所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治宜辛凉宣散,降气平喘,清热化痰。

方药:加味麻杏石甘汤。生石膏粉15克,麻黄、桔梗、甘草、杏仁泥、款冬花、紫菀、前胡、炒枳壳、瓜蒌皮各10克。水煎,分3次温服,可连服5剂。

注:麻杏石甘汤为治肺家热证之主方,以麻黄宣肺散热,杏仁降气定喘,石膏味甘辛性寒而清热,甘草性味甘平补土泻火而生金,更加瓜蒌皮、枳壳去郁热而祛痰,款冬花、紫菀能润肺而降逆,前胡畅肺气而降火化痰,桔梗入肺经开滞泻热。

病例一:李某,男,16岁。

初诊:1965年8月19日。

主诉:咳则发喘已8年,近发一月。

现病史:8年前,发生咳且喘。秋冬稍缓,春夏更剧。终年咳喘,屡治无效。白昼喘轻,入夜加重。近一月来,病发较剧,喘促痰鸣,声如曳锯,不能平卧。

检查:视形体黑瘦矮小,喉中痰响,脉象浮洪有力,舌苔薄白质绛。

分析:此热在肺胃郁伏已久,始终未得宣清。

中医诊断:热喘。

治则:用辛凉重剂,清热宣肺,祛痰平喘。

方药:见上。

二诊:1965年9月6日。

断续服上方7剂,咳喘基本痊愈,有时寐中发喘,得凉则安,此肺胃郁热尚未全清。方用:生石膏15克,炙麻黄、橘络各3克,苦杏仁、款冬花、瓜蒌皮、炒枳壳、前胡、紫菀各10克,桔梗、生甘草各6克。3剂。

附记:1967年3月17日,患者家属来云:从前年服药后,至今咳嗽未发,亦不作喘,身体较以前显著发育,身高大增,并参加大串联,曾往北京、上海、湖南各地,在外数月,从未发咳喘,特来致谢。

病例二:张某,女,4岁。

初诊:1959年2月6日。

主诉:咳喘发热20天。

现病史:20天前,初出疹挟滞,继以溺水受寒,因之咳嗽喘促发热、窍闭。经几家大医院医治,武汉儿童医院诊为肺炎,武汉市传染病医院诊为白喉。治疗二旬谓肺穿孔(X光照片有空洞),转武汉同济医院,经急诊抢救4日,仍不见效。遂乃决心改服中药,以尽人事。

检查:视患儿形瘦色白,唇口焦干,喘促不宁,声音嘶哑,瞪目直视,鼻煽孔张。诊脉浮细无力,舌红苔黄腻,喉间痰响,声如曳锯,病势十分沉笃。

分析:病孩痰热内蕴,复感寒邪,致肺气壅闭,不得宣降,肺气夹痰热上逆。

中医诊断:热喘。

治则:宣肺平喘,清热化痰。

方药:见上。

二诊:1959年2月8日。

其母代诉:服上方2剂后,病已好转,喘促大减,神气转佳。医院敷安福消肿膏后,又复音哑气喘,病反增剧。此因解衣敷药,寒邪外搏,非服上药之过,实为肺热已除,但原水饮尚存,寒邪外加,外寒引动内饮,阻闭肺气,而使病反剧。拟小青龙汤加味。

方药:干姜1.5克,桂枝1.5克,酒炒白芍3克,细辛1.5克,紫菀10克,麻黄2.5克,五味子1.5克,法半夏3克,生石膏15克,甘草2.5克,杏仁3克(研,去皮尖)。2剂。

三诊:1959年2月9日。

喘减过半,痰咳减轻,惟呕吐仍频,舌苔中心灰黄浊腻。此中焦宿滞挟寒邪格拒。拟消滞温中散寒法。

方药:苦杏仁6克,砂仁3克,法半夏3克,莱菔子3克,炒建曲6克,甘草3克,紫油朴3克,陈皮6克,炒枳壳3克,山楂炭10克,稻麦芽各10克,煨姜3片。2剂。

四诊:1959年2月10日。

再诊吐逆大减,痰咳如前。仍以二诊方续服2剂。

五诊:1959年2月12日。

痰咳呕逆均减,惟大便燥结。仍宗上方加紫菀10克,陈皮3克。2剂,2日服完。

六诊:1959年2月14日。

便通思食,面有笑容,一切俱属佳象。惟咳嗽痰响,声音仍嗄,拟前方损益。

方药:炙麻黄绒2.5克,米炒葶苈子2.5克,苦杏仁(碾,去皮尖)6克,炙甘草3克,紫油朴3克,款冬花3克,姜制半夏3克,炒苏子3克,冬桑叶3克,前胡3克,桔梗2.5克,生姜3片,大枣2枚。2剂。

七诊:2月16日。

咳嗽减大半,呕逆已愈八九,知饥思食,夜寐甚佳。舌苔灰黄转为白润,脉仍细弱。因届春节,不能羁留武汉,嘱回乡后续服上方12剂。

八诊:3月20日。

服上方至3月上旬,咳喘已愈,惟声音仍嘶嗄,仍宗上方服用。

九诊:4月20日。

服上方至4月中旬,声音完全恢复正常。告之不用再服药,只用饮食调养,注意寒温起居。(三)痰喘

痰喘可见喘促气急,呼吸极端困难,眼闭口张,颈项肿胀,面唇色青,胸廓膨隆,四肢厥冷,口出白沫,喉中痰鸣如曳锯。

本病为痰饮水气,闭塞肺络,肺气不降,上逆作喘。

治当苦降辛开,化饮泄闭,降逆定喘。

方药: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米炒)、桔梗、前胡各10克,苦杏仁、炒枳壳各15克,炒莱菔子30克,大枣7枚。水煎,频频灌服。1日1剂。

注:本病为痰饮或水气阻塞肺络而喘促,故用葶苈子苦辛大寒泄肺中水气以定喘,大枣甘温补脾土,更加枳壳、前胡、杏仁、莱菔子之苦辛甘平利肺下气化痰,桔梗之苦平开胸利膈。

病例:聂某,女,10岁。

初诊:1928年7月5日。

主诉:喘促已3日。

现病史:3日前由劳累汗出,渴饮凉水,当夜发热咳嗽,痰少气逆,次晨就医,认为天花不出,投保元汤加高丽参10克,服药后病转恶化,喘促气急,眼闭,口张,项肿,唇青,胸廓膨隆,四肢厥逆,口吐白沫。

检查:窍闭不语,喉中痰鸣如曳锯,舌苔白腻,脉象浮滑寸大。

分析:此热被寒束,水饮停蓄于先,妄投温补,肺气壅闭于后。

中医诊断:痰喘。

治则:苦辛开降,重剂以泄肺邪。

治法与方药:

1.按摩肺俞穴,暂缓其喘促。

2.莱菔子60克(炒)煎汤,每次徐徐灌服数匙,1小时1次。

3.用上方药加葶苈子至30克,水煎三沸,分7次服,每隔2小时1次,少少与服。

二诊:1928年7月6日。

用炒莱菔汤后,立时喘减气缓,目开声出,长叹呼娘。续用方药3一剂后,气平喘止,惟余咳嗽,时吐白痰,拟轻苦微辛之法。

方药:苏叶、苦杏仁、瓜蒌皮、炒枳壳、陈皮、前胡、厚朴花各10克,桔梗、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3剂以除余邪。

附记:患者病发时,家中一时无药,只有莱菔子可以利用,取其辛能入肺,熟则长于降气、化痰、开胸、利隔、止咳、定喘,更重按肺俞,故亦能救急。

服二诊方3剂,病已痊愈。20年后,见患者仍健康无疾。(四)下元虚寒喘

此证系素体虚弱,表现为经常短气畏寒,常于夜半突然发喘,坐不能卧,俯不能仰,脉象沉细,身半以上汗出,两足逆冷如冰。

此病乃肾气大亏,下元虚冷,再受寒邪侵袭,致虚阳浮越于上,气不归原,夜半为阴极阳升之时,虚阳随阳气上升而上逆为喘,所以病发较甚。

方药及用法:

1.黑锡丹30克,分4次服。高丽参10克熬汤送黑锡丹,每隔3小时1次。如无高丽参,可用党参60克代之。

2.汤方:麻黄、杏仁、芍药、法半夏、款冬花各10克,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甘草各3克。加水2磅,熬成1磅,一剂分3次温服,每隔4小时1次。

注:丸药黑锡丹,以治真元亏惫,阳气大虚,肾不纳气,虚阳浮越之证,并有升降阴阳,除痰定喘等多种功效。用参汤吞服,则培元固本、补肾纳气之功更显。汤用小青龙加味以散寒除饮,是标本兼治之法,所以收效更速。

病例:李某,女,47岁。

初诊:1934年12月25日。

主诉:哮喘已30年。

现病史:30年前即生哮喘,反复发作。本年春初病又发,经中西医治疗(药名不知),调理向安。昨晚自觉气逆息促,坐以待旦,今晨喘咳气促更剧,自用上年所服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千金苇茎汤,不料喘逆更甚,现喘促痰鸣,吸短呼长,抬肩陷肋,痰涎甚多,吐之不尽,四肢厥冷,小便频数澄清,汗出如洗。

检查:视面色发绀,舌淡胖苔白滑,脉象深伏。

分析:患者本有喘病史,久病伤及正气,致下元虚损,命火衰微,再感客寒,外内合邪,痰饮挟冲气上逆,下虚上盛。

中医诊断:哮证(下元虚寒喘)。

治则:宜纯阳大热之剂,补火祛寒,镇固摄纳,防有厥脱之虞。

方药:见上。

二诊:1934年12月26日。

患者喘逆如昨,息促肩摇,肢冷汗出,目眶凹陷,危状卒呈,询昨夜服药状况,云:当时服第一次黑锡丹后,喘汗渐见减轻,能俯几假寐,因恐黑锡丹过于燥热,病者素性畏燥,所以未敢再药,天尚未明,喘逆又发,此时更剧。特请再为诊视,并希鉴谅!遂令再取黑锡丹照方与服,并告以病因时令气候及人之虚实而变异,药因人体强弱及时序寒热而运用,岂能胶柱鼓瑟,坐误病机。

汤方:见上。黑锡丹用参汤送服照旧。

三诊:1934年12月29日。

据云:二服黑锡丹后连吐胶痰碗许,随着肢体转温,喘平,汗收,呼吸正常;再服汤剂,已能平卧;醒后思食,二便正常,有时吐出胶痰一至二口。诊脉浮弦缓滑,舌淡苔白薄,此余邪已微,宜用甘平微温之品,驱除余邪。

方药:款冬花、白茯苓、川贝、半夏、白术各10克。苦杏仁、桂枝、橘红、炙甘草各6克。3剂

四诊:1935年1月10日。

服上方10剂后,喘息全平,吐痰极少,舌淡苔少,诊脉浮而缓,宜人参蛤蚧散常服以善后。一日两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下。(五)咳喘肿胀

本病咳嗽、恶寒、发热、头痛,渐至面目肢体浮肿,更加气逆喘促,呼吸不利,口渴无汗,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脉浮弦紧。

其病由于外感风寒,肺失肃降,水道不能通调,水停不行,以致泛滥肌表,发为喘胀。

治以辛温发表以宣肺,甘淡利湿以理脾,用苓桂术甘汤与麻黄汤加味以开鬼门,洁净府。

方药:麻黄、桂枝、桔梗、炙甘草各6克,杏仁泥、白术、茯苓、陈皮、前胡各10克,姜皮2.5克。水煎,分3次温服。

注:本病由外寒未解,更加水气泛滥于皮肤之间,是以咳喘肿胀,故用麻黄、杏仁、甘草、桂枝、茯苓、白术等,是合苓桂术甘汤、麻黄汤,更加桔梗、前胡、陈皮、姜皮组成,以发汗解表,止咳定喘,消肿退热。

病例:张某,女,13岁。

初诊:1938年3月15日。

主诉:咳喘浮肿10天。

现病史:10天前病感冒,发烧、头痛、咳嗽,曾服解表之剂而愈。但咳嗽未除,面肢逐渐浮肿,更加气促作喘,呼吸不利,口渴,无汗,小便不利。

检查:脉浮弦而紧,舌苔白滑。

分析:此为水湿之气郁而不宣,泛溢于肌肤,故生喘肿。

中医诊断:咳喘、肿胀。

治则:解表泄湿。

方药:见上。

二诊:1938年3月18日。

服上药3剂后,汗止,喘平,浮肿大减,咳减,不渴,脉浮而缓,舌苔仍白。此外邪得解,水气得行,肺已恢复清肃下降之机,故汗出渴止,然湿邪尚未全去,仍宗上方加减为法,原方减麻黄、桂枝剂量(各3克),加薏苡仁、冬瓜仁各10克,3剂。

三诊:1938年3月22日。

服上方后,浮肿全消,尚余咳嗽未清。拟轻苦微辛之品善后。

方药:冬桑叶、苦杏仁、薏苡仁、冬瓜子各10克,桔梗、前胡、甘草、炒枳壳各6克。2剂,水煎服。(六)肺虚喘证

此病常阵发性喘息,发则坐不能卧,抬肩陷肋,呼吸气短迫促,汗出肢冷,脉象弦数,舌苔白滑,舌质紫暗,痰多色白,极难咳出。

病因为肺气大虚,真阴亏损,阳气浮越,痰饮内盛。

治宜补肺益气,益阴和阳,潜镇摄纳,化痰涤饮。

方药:白石英粉30克,青黛拌蛤粉15克,北条参、煅牡蛎粉各25克,川贝母、炙紫菀、款冬花、法半夏、远志肉、白茯神、冬瓜子各10克。加水3磅熬成1磅,一日分3次服。加用西洋参15克炖汤兑入药汁中。

注:本病为阴虚阳浮,气不归原。故用西洋参、北条参补肺益气、滋阴增液,白石英温润化痰,重镇摄纳;青黛拌蛤粉清热化痰,治咳逆上气;茯神、远志、龙骨交通心肾,止汗定喘;款冬花、紫菀润肺化痰;法半夏、贝母下气除痰;冬瓜子益气除烦。

病例:徐某,男,57岁。

初诊:1962年2月20日。

主诉:哮喘十余年。

现病史:十多年前患哮喘,发作无时,去冬以来,渐发频繁,近来病势增剧。喘息呈阵发性,发则坐不能卧,抬肩张口肋陷,气短,汗出肢冷。昨晚神识昏糊,时有呓语,胸背烦热难耐,呼吸迫促,咳嗽痰多,色白起泡,痰不易出,咳剧则呕逆,食思缺如,大便数日一次,小便尚可。

检查:神靡气弱,语声低微,舌质晦暗,苔白厚而腐,诊脉弦劲而数,太溪脉沉如无,人迎、气口、趺阳脉尚相应。

分析:病属肺气大虚,真阴亏损,阳气浮越,痰饮中阻。

中医诊断:肺虚喘证。

治则:益阴和阳,镇固摄纳,化痰涤饮,补肺降逆,缓中定喘。

方药:见上。

二诊:1962年2月23日。

服药3剂,喘咳气逆烦热大减。昨晚尚能静卧,子时后微有喘息,移时即安。今诊神气转佳,面色明润,语声清晰,痰咳轻微,呕逆已平,舌质红润苔仍白滑,中后厚腻,脉象弦数,右盛于左,间有结代。显系湿阻热郁,阴亏不能和阳;加之病久体虚,用药后虽获暂安,但正气未能遽复,邪亦不能骤去。当依前法续进,以瞻后效。

方药:同上。

三诊:1962年3月5日。

服上方十余剂,喘息早平,各症均已,舌苔已退,脉弦转缓。系阴气渐复,阳气潜藏,为阴平阳秘之佳兆,仍宗甘平微温,益阴和阳法,冀求除根。

方药:白石英30克,生龙牡各25克,海蛤粉18克,朱茯神、南沙参、竹茹各15克,杭寸冬、川贝母、丹参、紫菀、款冬花、天花粉、法半夏各10克,远志肉6克。(七)肺肾俱虚喘证

经常咳嗽,痰多色白,或稀或稠,动则呼吸促迫,步行或轻微劳动,亦气短不续,吸短呼长,甚则张口抬肩,面紫汗出,胸部膨大,显著向前突出,脉象滑数,舌红苔白而滑。

病因久病及肾,下元空虚,因膻中为气之海而肺主出气,命门为元气之根,而肾主纳气。今肾气大虚不能摄纳真气,故短气不足以息,古人称为肾喘。临床上西医诊断为肺气肿病人气短不续,动则喘甚者,多属肺肾俱虚所致。

治当补肺滋肾,益气生精,止咳定喘。

方药:全蛤蚧1对(酥炙),红参、川贝母、炒知母、桑白皮、桔梗、前胡、款冬花、苦杏仁、粉甘草、白茯苓、广陈皮、党参、北条参各60克,姜半夏30克。上药除蛤蚧酥炙令枯外,余药共炒焦,合研极细末。发病时,每次服3克,每日服3次,开水送下。不发病时,每次服1.5克,每日饭前服2次,症状控制后,可停药观察。

注:人参蛤蚧散,药只八味,原用以治肺痿失音,咳唾脓血,今用以治肺气肿。人参甘平,大补元气而治虚咳喘促;蛤蚧咸平(或云甘温),补肺润肾定喘;茯苓、甘草甘平益气,治烦满咳逆;贝母、知母苦辛性寒而清肺化痰;杏仁苦辛甘温治咳逆喘促;桑白皮甘辛而寒以治肺气喘满;更加党参以补阳气,条参以补阴液;半夏、陈皮以行气化痰;前胡、桔梗以利膈止咳;款冬花,润肺化痰。本方以大补肺肾而培真元之气为主,定喘止咳、降气化痰为辅。

病例:阮某,男,58岁。

初诊:1972年9月26日。

主诉:患哮喘二十余年。

现病史:1950年患咳嗽,继生哮证,逐年加重,近年来,病更沉重。经常因感冒而咳嗽、气促,动则喘甚,外出散步也不能成行。一月前,因感冒诱发,遂入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①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②肺气肿;③肺弥散功能障碍。现咳逆倚息不得平卧,呼吸急促,吸短呼长,张口抬肩,语声低弱,说一句话须停歇数次方能讲完,起坐均要人扶持,咳嗽痰多,色白质黏,汗出肢冷,脑转耳鸣,腰膝酸软。

检查:精神萎颓,面色暗紫,胸廓膨大,显著前突;舌暗淡质胖嫩苔白薄;诊脉缓细而弱,寸略浮,尺部空乏。

分析:久哮及肾,下元亏损,肺肾俱虚,肾不纳气,而生上症。

中医诊断:肺肾俱虚喘证。

治则:补肺滋肾,益气生精,止咳定喘。

方药:见上。

二诊:1972年12月28日。

服上药3个月后,咳喘基本治愈,已能平卧,呼吸均匀,行止坐卧,再不需他人挟持,能自行缓慢活动。除动急仍有气促外,余无不适。脉缓弱,舌暗淡,苔薄白。仍宗上方再服。

三诊:1973年11月2日。

又服上方10个月,咳喘已平,呼吸、行走均如常人,饮食二便均可。现动急,喘亦轻。脉和缓偏弦,舌红苔薄白。仍按前方断续服用,以保无虞。肺 痨(一)肺痨

肺痨,《内经》中虽无此病名,但其临床表现早有清楚的描述。经历代医家不断探索,认识逐渐深化。其表现主要有咳嗽,痰中带血,胸中隐痛,每日午后潮热,两颊发赤,盗汗食少,形体消瘦,脉象细数,舌红苔少,神倦乏力等。

其病因多由肾阴虚致水亏火旺,肺被火灼,则阴液日耗,正气大伤,痨虫乘虚侵蚀肺脏而成。古称“尸注”、“鬼注”。说明外有明显传染性,内则可传变五脏,其中尤以肺肾最突出。

治当先用清热养阴,润燥化痰,止血镇咳,抗痨杀虫;继用培元固本,补土生金,肺脾肾同补。

方药与用法:

1.汤方:冬桑叶、天门冬、紫菀、冬花、百部根、甘草、枇杷叶、杏仁、桔梗、前胡各10克,川贝母6克,白茅根30克,加水浓煎,分3次温服,可连服十数剂,亦可间日服1剂。

2.膏剂:太子参、北沙参、明玉竹、怀山药、白茯苓、天门冬、杏仁、生熟地各120克,生甘草、紫菀、百合各60克,五味子、川贝母各30克,白茅根25克。

制法:上药多加水煎两次,滤去渣,另用冰糖1500克,先烊化熬至滴水成珠,后加入药汁收成膏,瓷瓶密贮。埋入土中7日后取出。服法:每次服一大匙,滚水化下,日服3次。

加减法:若骨蒸潮热较重者,可于汤方中加秦艽10克,地骨皮10克,鳖甲15克,知母10克;若盗汗甚者,可于汤方中加五味子、浮小麦各10克,煅龙牡粉各15克;若心烦易怒者,可于汤方中加炒栀子10克,胡黄连10克;饥不欲食,口干欲饮,可于汤方中加南沙参30克,天花粉15克,石斛10克;若咳血重者,可用膏剂;若经透视或拍片见肺内有空洞者,于膏方中酌加炙黄芪240克,丹参120克,紫菀60克,可促使肺空洞闭合。

本病以肺损络伤,咳嗽,咯血,潮热,食少形瘦为特征。故用白茅根、甘草、天冬清热滋阴;贝母、紫菀、冬花润肺止咳,化痰止血;桑叶、桔梗、前胡开畅肺气;枇杷叶利气消痰;百部根既能清肺热止咳嗽,又能杀痨虫治骨蒸潮热之传尸痨。先用汤药方以治肺痨病之标,后膏药方续服以治肺痨病之本。前人常借朴素唯物论五行母子相生之理论来解释五脏相互促进之机理,故肺以脾为母,肾为子,如脾虚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