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0 04:35:21

点击下载

作者:释德空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试读:

前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共二百六十个字,是六百部般若经的中心纲要,精髓部分。是给一切众生打破迷情妄执,启示解脱法门达到生死彼岸,处处即色明空,层层破妄显真,阐述诸法皆空之理,从世间有情的五蕴至空到出世间的无智无爱。因空得彻底,故不取一切相,却能达到见性的实相。

实相,本具真如之心。迷者则是凡夫,悟者是诸佛菩萨。迷则生死无尽,悟则生死解脱。

这部经是发掘实相,解脱生死的完善之工具和方法。如若众生不想求证实相,了达解脱生死便罢,若要求证实相,了达解脱生死必从此经入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九个段落。第一段落从“观自在菩萨”至“度一切苦厄”。是说明经的作用。言出它的重要性,是果。第二段落从“舍利子,色不异空”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点出经的本体,透出色空之间关系,言摄受想行识也是一样。是色空不二,中心修纲之记。第三段落从“舍利子,是诸法空相”至“不增不减”。是空性载体,含妙有之绝。第四段落从“是故,空中无色”至“无意识界”。是修心的方法,六尘六根的所摄,通过六识的所养所拔之境所。第五段落从“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至“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是修持妙空之法宝,因不执著便是无所得之境界。第六段从“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至“究竟涅槃”。是点出全经的实际效果,远离迷著得到解脱究竟清净到达生死的彼岸。第七段从“三世诸佛”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告诉众生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是以此经作修持的根本得到证果。第八段从“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至“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对般若波罗蜜多至高境界的赞评,去除烦恼,解脱生死,破除痴暗照见无明虚妄,达到无上涅槃,真正的彻底的除掉众生之苦是不应该惑疑。第九段从“即说咒曰:揭谛揭谛”至“菩提萨婆诃”。是表达佛菩萨救度众生的悲心深切,无尚的重重启示,处处的指要让众生早早的得到解脱速离苦海而登清净涅槃的彼岸。

言至终词,望众生读后细观脱离苦海,回到彼岸,以获证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 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揭蒂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一、题解——般若智慧是人生幸福的舟舰

题解分为三部分来讲。一、经题:八个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译本作者。“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三、正文:“观自在菩萨”起至“菩提萨婆诃”二百六十个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一经的总题。“般若波罗蜜多心”这七个字是经的别题。(是这部经的专用之名,区别其他经部)经:是通题。(与其他诸部,通称为经故)

1.为什么称心经

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载,说法四十九年,集会三百余场,宣谈佛法。其中含有经部和律仪。最吸人瞻目是般若部,大约有《大般若经》六百六十余部。最重要核心便是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什么呢?原因有二。第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六百六十部般若经的核心纲要,是佛法的重要纲领。譬如:一个健康的人,倘若缺乏心脏,那么这个人就无法生存。有的人说:“《封神榜》比干丞相被纣王挖心后,还能走一段路。”我在这里告诉人们是作者赋予艺术的幻想。医学上解释那是根本不存在。人的心脏就是血液“高压泵”,只有通过“高压泵”,血液才能周流全身。若没有高压泵,血液能够在周身流动吗?第二,指人们心地。学习佛法必须排除心中的污染,顿发向道之心。用一颗纯净无染向道的心去领会,才能解悟佛法的真正要义。佛便是觉悟,觉悟才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入道。道的表相即是禅,故达摩祖师语:“佛即心,心即道,道即禅。”

禅者涅槃便是自性,自性得到回归便是解脱,解脱达到升华才能渡过生死彼岸,只有如此才是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重要诣旨。

2.般若的含义

般若的含义:般若在梵文(PRANIA)里意思是解脱智慧,出离生死智慧。当时佛教刚进入中国时,根本不存在解脱,出离生死这方面智慧。只有用聪明智慧代替。后随着佛教传入加以深透的理解用大范围的智慧来代替。同时,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智慧”有了新的认识。感悟到世间法的聪明智慧,但是都不能取代佛法中的般若智慧,于是产生了“大善知识”。在这里,“善”的意思不仅是做好人好事帮助他人,而是“大吉祥”。所谓“大吉祥”是对事物存有正知正见,达到圆融贯通的地步,的确能对天、地、人三才合理地布局。故出现了“圆融智慧”。所谓圆融智慧,便是破除一切执著,杀死烦恼之贼,得到清净解脱,达到生死涅槃之境。由于般若名相含义深广,当时在我国又没有合适的词语解释,又有译人三藏法师玄奘的观点不作意译,只好直译其音的五不翻。第一,尊重不翻。般若就是尊重不翻。第二,顺古不翻。如心经后面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三,多义不翻。如梵文的薄伽梵(佛的尊称)内含六种意义。(1)自在。(2)炽盛。(3)端庄严。(4)名称。(5)吉祥。(6)尊贵。第四,秘密不翻。如诸陀罗尼(简称神咒或咒语)。如心经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第五,此方无者不翻。如庵摩罗果,波罗蜜果,阎浮提树,在中国没有,不能直接译者故不翻。

般若智慧——圆融智慧。圆融是根据天、地、人的变化而通融为一体。圆:周而复始,恒一不动。融:化为一体,注入其内。智慧:明白真理,认识事物。譬如,孔子曰:“举一反三曰明,得一知十曰智。”老子曰:“知己曰明,知彼曰智”。二者却忽略了慧。只有佛家认为智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鉴别的作用。故智能照了有为,慧能通达无为空理;智能明了诸法,慧能断惑证真;智明外境,慧明自心。所谓能看破世间有为法,内而自己四大色身,外而一切万有,都是缘起幻相,无实法的实相称为智。了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妙理,证同人人本具的不生不灭之常住真心佛性称为慧。现在人认为智是识别事物,慧是解决事物变化的一种方法。

总之,对于世间出世间的一切诸法都能彻底明了,于中无染、无邪、无碍称为般若智慧,即般若圆融智慧。简明扼要地说,般若是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的一种圆明本觉智,即离一切迷情妄相的一种清净无分别智,也是通达一切法自性本空,而无所得的一种真空无相智。这岂是世间的凡夫之人所能梦想得到的呢?据般若的性质来讲有四种:第一,文字般若。第二,观照般若。第三,实相般若。第四,方便般若。

第一,文字般若。文字是求启悟实相的一种工具。佛经都是由文字记录而成,表现正知正见。譬如:文字是手指,般若是月。用手指指月,众生可顺手指而阅月。故文字般若解悟引道方便听闻圣教,启发智慧,尤同舟筏。第二,观照般若。实相理体上所起的一种智用。行者修观时,心光内凝,照了诸法,凡相皆是虚相。当体即空,空中取相,而见实相,依理去体验实修,得到其中的功行,用悟的思维出现定境,来明了一念不生之相,宛如驾驶舟筏。第三,实相般若。是一切事物的真实本性,不能用一种固定的外在形式来表现。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无可表达,无可取著,进入禅境。《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故所依所证,以文字般若为依,以观照般若所证,圆明寂照,寂照圆明,不生不灭,游刃无余达到目的地。第四,方便般若。修得实相般若之果,通达一切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广修万行,圆融无量无边普渡众生随机应化。

综上所述,四种般若次第有序,体用相承,深广有别,在实修体现,顺机之妙用,深处沐浴,广得证果,一体不二,普度众生。

3.波罗蜜多的意义

波罗蜜又称波罗蜜。是印度的一种水果。其形似舟,内甜籽密,含纤维性。是以象取义,故译音到彼岸,引伸义为度无极、远离、究竟。譬如:人们受江海阻隔,要想渡过江海,到达对岸,必须借助船筏。人们在痛苦烦恼的生死大海中挣扎,要想达到幸福的彼岸也必须借助船筏。船筏喻般若,彼岸喻涅槃。江海喻众生被三惑烦恼所迷以致沉沦。即用般若智慧灭除烦恼,了脱生死的痛苦,达到涅槃的安乐。所以古人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愿沉沦在苦海里的众生早早地乘上佛法般若的船筏,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到达涅槃安乐的幸福彼岸。

多:是语气助词,没有相当含义。

4.心经的译本

心:(1)植物心。(2)肉团心。(3)精要心。(4)善心。(5)缘虑心。(6)真如心(平常心)。(1)植物心:花、草、树木之心。为无情之物。虽有生长,毫无作用。(2)肉团心(动物心):有形质,无情觉。(3)精要心:是一种取喻。如中心、心要等。有其义、无其实质。(4)善心:是一种设喻。能表形体的动态均衡,却无法控制形体动态均衡。有情觉,无行觉。(5)缘虑心:人现前见,闻、觉、知,对境攀缘,生分别思虑之妄心。终日昏昏扰扰,随尘逐境,境生则有,境灭则无。起灭无常。离前色等六尘此心本无,虚妄不实。如水之波浪遇风则起,无风则灭,本无自体。(6)真如心(平常心):立名不俗,才是众生向往的“心”。在各经中虽名异而义同,可见它的重要性。《涅槃经》云:“常住佛性。”《楞严经》云:“妙真如性。”《华严经》云:“一真法界。”《本经》云:“实相。”禅宗云:“主人翁和正法眼藏。”儒家云:“理性、明德、良知。”道家云:“反朴归真心、无为心、平常心。”

无妄是真,不变曰如。真实常住不变之心,是众生现前一念灵知之性体,圆明寂照,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平等周遍,俱足一切功德智慧,无生死烦恼,离诸迷情妄相,无垢无染。非一切法,能现一切法,非一切相,能现一切相,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依而建立,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无来无去,无回无归,无方无圆,无正无邪,无大无小,无形无相,无声无嗅无色,不可有无相称,若言其大,微尘不能入,若言其小,虚空不能容,若言其有,听之不闻,视之不见,若言其无,灵灵觉觉,应用周全。诗曰:似有非有闻不见,说无感无能出现,微尘虚空岂能容,灵觉妙中能运用。“经”起源于古时竹简,用牛皮结绳而穿起连接。横者为纬,竖者为经,竹简(上刻文字)是竖者,牛皮绳为横者。文字知识人们要求代代相传,连续不断视为经。又如织布时竖者为经,横穿者为纬。

经:佛的教语教法,是通题。梵语修多罗或修姤路,或素呾览,译为契经。契经:契理契机。上契诸佛之心理,下契众生之机宜。契理则称正道,而没有邪倒错谬。契机则巧被根性,而能令人信解受持。佛说一切说法,都具契理契机的故为契经。本经也不例外。上契般若实相之理,下契解空无我之机,让众信解受持,证果而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七家译本,实则先后共有八译。现最流行的就是唐三藏法师玄奘的译本。最早的译本是要姚秦鸠摩罗什译于公元402年,名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大明咒经》。公元649年唐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公元700年唐义净译《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公元733年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公元790年唐般若共利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公元850年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公元980年宋施护译《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年代不详的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中玄奘本、失译本、敦煌本为小本,只有正文。其余的为广本。除正文外,还有序和流通分两部分。玄奘译本,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在中国非常流行。近代又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5.译本作者的小传

玄奘法师,唐代河南洛阳人。俗姓陈名袆。父陈惠。兄弟四人,玄奘法师排行最小。

玄奘法师年幼就很孝顺、聪明。有一次他父亲教导他读《孝经》,读到曾子避席一章时,他忽然离座站立整理衣服侍立。他父亲感到很奇怪,问:“你听讲《孝经》为什么突然站立起来?”玄奘法师礼貌的回答:“昔日曾子听老师讲《孝经》时,且知避席而起,儿今亲听慈训怎可安然坐着听讲呢!”父知此子必成大器。十一岁时,能整篇背诵《维摩经》、《法华经》。

隋文帝大业八年(612年),朝廷在洛阳剃度一批僧人,十三岁的陈袆,虽年龄尚未够格,因神悟佛理被郑善果破格入选,做了小沙弥,法名玄奘。向景法师学《涅槃经》,又向严法师学《摄大乘论》。学不多久,便能升座复述,分析入微,受到人们的钦佩和好评。

隋炀帝大业末年,天下大乱,玄奘跟着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的二哥长捷法师避乱,途经长安、剑阁,来到成都已是隋灭唐开之时。

在成都期间,玄奘先后听宝暹、道基、惠振等名僧宣讲《摄大乘论》、《阿毗昙论》、《迦旃延论》,学问大有长进。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法师在成都受具足戒,时年二十三岁。624年出蜀参学,到荆州天皇寺应邀开讲《摄大乘论》、《阿毗昙论》。先后在赵州向道深学《成实论》,相州向慧休学《杂阿毗昙心论》、《摄大乘论》。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玄奘法师回长安与道岳、法常、僧辨、僧会共同研习《俱舍论》、《摄大乘论》、《涅槃经》,不久精通各家学说,被京师佛教界称赞为“释门千里之驹”。

贞观二年(628年),玄奘法师西行求法。一路历经辛苦,九死一生来到佛国胜地印度。在印度游历诸国参访善知识广学佛法。玄奘法师通晓各种国家的语言文字,所到之处备受欢迎。玄奘法师在那兰陀寺亲近当时最有名望的佛学泰斗戒贤法师,受唯实宗旨,学习《瑜伽师地论》等诸大乘经纶。在印度的宗教辩论大会上,每次都得胜利,声誉很高,不久升为那兰陀寺的副主讲。当时印度的戒日王对玄奘法师非常崇敬及尊重,曾在曲女城特开大会铺设宝座,请玄奘法师为论主,称扬大乘教义,召集四方僧众,并把玄奘法师所著《会宗论》、《制恶见论》书写在大施场门。当时参加大会的有五天竺十八个国王,以及婆罗门、外道义解各派僧俗好几万人,大会一共开了十八天,非常之盛。玄奘说法,让在场的人心悦诚服,稽首再拜。大乘尊他为“大乘天”,小乘尊他为“解脱天”。由此玄奘师名震五天竺,成为全印度最有影响的大师。

玄奘法师留学于印度数十年,共游历三十余国,所得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于贞观十九年回国。回国后备受朝廷的礼遇。太宗勒令住弘福寺及玉华宫专门翻译经典及论典。他经手所译经论有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以六百卷《大般若经》最为杰出。

玄奘法师圆寂于高宗麟德元年(589年),二月五日长安西明寺,世寿六十五岁,葬于白鹿原。据传皇帝哭了三日不朝,说:“我失去了一件国宝。”送葬者数万人。

玄奘法师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卓越的贡献。他一生大弘唯识教义,称为唯识宗的初祖。故近代梁启超称他为“中国佛教界第一人”。

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玄奘法师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于终南山翠微宫译出。

二、观自在——般若之妙

1.观自在不同于观世音菩萨

观:观照。即了达之智。自在:解脱。没有迷妄,不陷轮回,了脱生死烦恼。菩萨为菩提萨埵的简称,是梵语的直接译者。菩提的意思是觉。萨埵的意思是有情,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菩萨:是通名,尊称。如先生、女士一般对人的尊称。其实,观自在菩萨是指修行般若行门的人。达到深般若时,能照见五蕴本空无自性,可以从烦恼的此岸到达究竟涅槃的彼岸。然后自利利他。有一部分人认为“观自在菩萨”是观世音菩萨,实有牵强附会之意。虽然观世音菩萨也称为“观自在菩萨”,并不是指的就是这位菩萨。原因有二:第一,《大般若经》中的学观品内,有一段经文全与此部心经相同,其中只有几句差别而已。第二,整个心经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进行分析:是证果之品。也就是说能够修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人,达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境界,便能成为解脱自在的菩萨。是倒装句。鼓励和赞扬修持本般若行门之人提高修行者的积极性。

2.菩萨的三种自在

自在有三种:(1)观境自在。菩萨用般若智慧,照了真如之境,于一切法圆通无碍。(2)观照自在。菩萨在修般若观照时,能够当下不思直接照见五蕴皆空,而没有一些间隔或障碍,明明了了,亲证实相。(3)作用自在。菩萨在修行深般若,亲证法身本有,从体起用,一切神通作业都很自在,能随缘赴感,分化无碍。观境是明所观之境自在。观照是明能观之智自在,此二者属因,属自利。作用是明度众生自在,属悲,属果,属利他。

谈到菩萨三种自在后,也相对谈一下众生缺乏自觉,丧失本心的三种不自在。(1)见色闻声不自在。人们贪着美景,听美言,产生贪爱,并无节制的追逐,随波逐流,丧失自我,造出种种恶业,形成虚伪堕落。(2)无情不自在。无情就是无生命的东西和禽兽,畜生及不知耻辱的人。这类缺乏自觉,划不清有情界限,丧失本心,如同冷血动物。造出种种恶感,形成类堕。(3)蒙昧己灵的高贵不自在。觉性被烦恼、迷妄、执著遮障。贪欲、妄想污染心理,灵性蒙上污垢,把个人尊严凌驾一切,独自高贵。造出种种业力,形成偏谬。

这三种不自在者,要用菩萨的三种自在对照自我,观照本心,认识自性获利觉悟,便可进入随处自在,随类自在,不昧己灵的高贵自在的境界。达到空无自性妙然解脱。

3.行住坐卧如是观,安住三昧

用文字般若了达空性,还必须依照所解之理起修行。时时用观照般若洞察一念,对于外在的六根六尘境相幻影,一切有为及一切内在的无为,必须在行、住、坐、卧当中洞悉明觉。反观对照达到明白无误。对于世间的一切名利、富贵、人情,一切恩爱、金钱、财利,包括出世间及世间种种万相、法相,一切不起执著。对于一切诸法了知空无自性。如经云:“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在行、住、坐、卧当中如是观。”按如此之观,将一念心安住三昧的正定中,达到入禅之境,明见自性体用而证得自然与实相相应智慧。经云:“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回归到明见自性,得般若智,念念不迷,运用无碍之修证。

4.五蕴的含义

五蕴:(1)色蕴。(2)受蕴。(3)想蕴。(4)行蕴。(5)识蕴。这五类不同的事素,同类相聚。每一类都包括了很多的事素,就叫蕴。是聚集之意。集聚三惑:见思、尘沙、无明之烦恼而受生死。又名五阴。阴是遮蔽义,是说(色、受、想、行、识)五法能够遮蔽吾人本觉真心,使他不得显现。(1)色蕴:色的定义是变碍,即可变可分。有质碍,就是有体积而占有的空间的。有质碍,就是可分析,可破坏。用现在世间语言称“物质”,在佛法上称“色”。与现代所讲“能”有类似的见地。色是能力化的。指善恶行为的潜能。(2)受蕴:受的定义是领纳。指内心对境的领受所引起的情感产生结果或苦或乐。主要是内心的作用。(3)想蕴:想的定义是取像,属认识作用。在认识的境界里,内心就摄取的境象,所起的表象作用,加上自我的联想,构想上升的概念和理论,用语言和文字,图画表现出来。(4)行蕴:行的定义是造作。在对境于内心所采取行动来对付。经过心的审虑,决断后,用语言和身体所表达的行动。行是思的心所,是推动内心去造作的心理作用。属意志作用。凡是思,意志为中心的活动及一切复杂的心理作用,除受、想外,一切都包含在行蕴里。(5)识蕴:识的定义是了别明了,识别。体则八识心王,即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能别诸识性境,执持一切种子及一期寿命,指第八阿赖耶识。(八识支持全身,若没有八识见分映在六根,则前七识都没有了别的功能。在小乘中六识,在大乘中明八识。)

总之,色是一切物质的一切现象。受等四者是一切精神的一种作用。受是尘境接触所生之感觉,有苦受、乐受。想是取境分别之知觉,行是造作思虑的作用,识是统一前四之心(八识均有了别的功能,前六识了别一切事相,故六识又名分别事识,即分别色等六境,第六识兼缘法尘。七识了别一切妄相,缘过去五尘落射影子。八识了别真实自体,常能了别自识所观之境。)此五蕴若在有情界证之,色蕴属生理,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余四蕴属心理,乃触境所起的幻妄之心。色蕴为生理上的现实命体,受等四蕴则相当于心理学上所说的感情。受是观念。想是意志,行是认识的道理相同。以五蕴相生之次第讲:识、受、想、行、色。即有“识”心然后才有领“受”;有了领“受”才有“想”象;有了“想”象才有造作“行”,依所造业,然后才感得“色”身。今以色蕴列先者,意谓色蕴粗细易生执著。此蕴乃我执之根本,万恶的渊源,众生执之坚固难破,若此一破,则其余诸执都可迎刃而解。有这种意思,所以色蕴才列在前位。

5.五蕴皆空的理趣

五蕴身心,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色从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想分别而有,究竟没有实体,无一不空,故是皆空。《维摩经》说:“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详细地讲,总观三界万有不外色心二种,色属物质,心是属精神。先谈一下物质方面:凡宇宙间所有的一切形形色色,都属物质的现象,外而山河国土,内而身体形骸,哪一件是真实的呢?世人迷故妄生执著,认为实法实我,兹单从人们这个躯壳来讲。它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组织而成的,元无自体,岂有实我,骨肉爪发之质属地,汗血津液之属水,周身暖气属火,呼吸动转为风,四大和合而身生,分散而身灭,成坏无常,虚妄不实。如:人死后身溃烂无存,骨肉归地,湿性归水,暖气归火,呼吸归风。此身何处,我去哪里?《圆觉经》:“四大各离,今此妄身,当在何处?”所以是空。

从精神方面来谈:凡举心动念,都属精神的作用,佛经说为六识妄心。心起之时,有六尘,六根助力和合,虚妄不实刹那生灭,转变无常,六根不遇一念不生,那么谁去领受(受蕴),谁去想象(想蕴),谁去贪念(行蕴),谁去了别(识蕴)。这些知受等妄心因境而生,对色蕴既空,所以对四蕴自无,受想行识也就皆空,便是五蕴皆空。

观自在菩萨在行般若智慧观照自己,当下观照构成自己的五蕴无实自性,本具空性。人的五蕴身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存在,在另一定的条件范围内消失。如:从婴幼儿到成年,至老年到死,身躯和精神在无常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美就是丑,丑便是美。五蕴在一定条件的范围内存在,本身无有存在性,就叫缘起性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在变化中相互依存的关系和条件,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就叫缘起。一切事物和现象依缘而存在它的本身就无独立存在的实自性,条件一变化,就不能存在。此空则彼空,此灭则彼灭,就称缘起性空。

世间一切诸法,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左或右,是心是色,则是托缘而生,幻化不实,缘聚则存,缘散则亡,缘起则生,缘落则灭。未生时空,灭时空,存在时也是空体上的幻象而已。是一切诸法皆空,凡夫执著实有,原因是迷妄这个道理,所观自在菩萨了达皆空。《楞伽经》曰:“譬如群鹿,为渴所迫,见春时燄,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水不可得,渴爱因缘,妄生此想。”

宇宙间一切万物,变化无常,生处灭起,灭起生存,实则体性真空,五蕴随缘而生,随缘儿而灭,实则体用本空,化幻而忧想,领受而欲动,实则标本而成识之作用,所未生则忧死,忧死则患生,众生思迷而执著,当知缘起性空实无一存之时,了达体性本空,所以五蕴就随之而皆空。原因是破除我执,从苦中解脱出来进入觉悟之境界。

6.空无自性,乐受乐行

维摩诘说:“常乐信佛,常乐闻法,常乐供养众,常乐离五欲,常乐观五阴如怨贼,常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乐随护道意,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布施,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乐广菩提心,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乐修诸功德,乐庄严道场,乐闻深法不畏,乐心喜清净,乐修无量道品之法。”除维摩诘二十六乐行外,必如是观照,了达自性本空,以教奉行,乐于善受,广利众生,益于众生,普度众生,要重视善因的培育,不要只期待善果的享受;要做无尘的反射镜,明鉴一切物,不沾一切物;要喜乐笑脸迎人,慈悲是具有理智的感情,智慧是富有弹性的理智,为众生排忧解难杀死烦恼之贼。深知一切事物都有生灭之理,反悟空的妙理,不玩偏空,不住空空,常住真空。所谓偏空,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全然不存在之相的相,用白话说便是虚无缥缈主义。所谓空空,是清楚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存在而执著它的相体。用白话是常住不变的住空主义。所谓常住真空,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事物的本体中无常的变化。是真空不离妙有。了达事物的真空自性,乐修佛道,常住无常,通达苦的性空之理,早得解脱,究竟清净涅槃。

7.五浊和八苦

娑婆世界就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众生充满痛苦和困厄,存在着至极的烦恼。释迦牟尼把娑婆世界说为五浊世界。(1)劫浊。(2)见浊。(3)烦恼浊。(4)众生浊。(5)命浊。

劫浊:灾难肮脏混乱的世界。劫是灾难的意思。浊指肮脏混乱。如:人类历史上的战乱、动荡、灾祸、混乱等。

见浊:世间人们的见解种种不正确,颠倒的、偏见的、狭隘的、恶劣的、卑鄙的、险恶的观点和阴谋,引起人类及国家之间纷争,造成社会动乱,人类的灾害成为世界和平的最大障碍。如:美国与伊拉克之战。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战,巴基斯坦与塔利班之战,斯里兰卡内乱。

烦恼浊:人们心地中得不到满足充满无限痛苦所造的业力引起的烦恼。它可以让人们昏昧而妄行,做出各种污浊恶劣的事。如:仇杀、情杀、谋财害命等很多犯罪行为,给人们带来威胁和不安。

众生浊:一群人和很多的人,一个国家的人和另一个国家的人在心地中充满痛恨和种族的歧视及政见不和所造的业感引起的烦恼和见惑,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灾难。如:国际之间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命浊:是人的命运的浊乱。人的五蕴身中有生命,生命形成之初,由于父母行为不正当,受的命所含有污浊。如:父母暴病,出生低贱。离异,私生使人有悲惨的遭遇和恶死暴亡。

总之以上五浊给人们带来很多痛苦。概括为八种:(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爱别离苦。(6)求不得苦。(7)怨憎会苦。(8)五阴炽盛苦。除八种苦外,还有三大苦。(1)苦苦。(2)坏苦。(3)行苦。在这里先从三大苦讲起:(1)苦苦:受有漏之身,众苦交聚已名为苦。天灾人祸,一切恶环境的逼迫所造的苦。(2)坏苦:由乐事之去所生得苦恼。(乐极生悲)。如:富贵之家败落所受的苦难。(3)行苦:由身心环境转变无常所生之苦。如:幼而转老,壮而忽病,生而忽死。

总之,遇逆境的苦受时,唯苦无乐为苦苦。遇顺境的乐受时,乐极生悲为坏苦。于不苦不乐中,受无常的转变身心不安为行苦。苦苦:指人及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所受之苦。坏苦:欲界六天及色阶四禅天人所受的苦。天上虽比人间快乐得多。如:六欲天人(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受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唯其是有漏十善所惑,终有福天堕落之日,且有五衰相现。(衣裳破旧,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其时痛苦非常。《涅槃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至于色界初禅天得定生喜乐定之乐,二禅天得离生喜乐定之乐,三禅天得定喜妙乐定之乐,四禅天得舍念清净定之乐。此乃世间有漏禅定所感天人所受得苦。这四禅天修四空定,都厌动趣寂,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以非想非非想来讲,他们依禅定力,能够压服其心(六识)八万四千大劫不动。但四万三千九百九十九劫半,寿满定尽之时,此心渐起,流动不息,终究堕落轮回时生大烦恼如箭穿胸,其痛苦非常。《大智度论》云:“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其余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据此则他们所受的苦不可说,虽没堕落,也会受行阴(七识)念念迁流之苦为行苦。古人说:”欲界具三苦,色界无苦苦,无色界唯行苦”。

下面谈八苦。前四种属身(由身造业),后三种属心(由心造业)。最后一苦(由身心共造业)。(1)生苦:在母胎中,如囚牢狱,出生到人世间所遭遇的痛苦。如:胎儿一出生就哇哇大哭,其意为苦。原因是离开母腹,风热寒暑,冷暖饥渴都要自己承当,若家境苦难,所受之苦就更多。富家子女,父母保护过度,孩子也不一定感到幸福。五浊恶世中其苦必不可免。(2)老苦:衰老的痛苦。黄昏已尽,青春渐逝,器官功能减退,体力日衰,心不余力,衰老之苦日胜一日。(3)病苦: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人一生中不可能不患病,轻病使人心烦不宁,严重的疾病折磨人,使人身心受煎熬;种种痛苦,逼切热恼,受苦之至;剧烈的病痛使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身患绝症更是苦不堪言。(4)死苦:是生命结束的痛苦。人到命终重危时,如风刀解体,心意昏昧如堕盲冥黑暗深坑。若遭横死,刀枪丧命,车船撞覆,飞机坠毁,水淹火焚,其死更是残苦难言。自杀身亡其苦尤甚。人都要死,多以惨痛而告终,唯有吃斋念佛,持戒修行,以佛法而训导,以利乐而有情,才可寿终正寝,吉祥而往生西去。(5)爱别离苦:眷属恩爱,生死离别。每个人都有所爱之人。如:念人、爱人、父母、子女,亲人朋友等。与所爱之人的短时间离别会有系念之苦。若生死离别,痛苦就更大,会使人痛不欲生;自己所珍爱的事物消失了,毁坏了,也会引起人的痛苦。(6)求不得苦:事不称心,欲得偏失。如:男女求爱不得,失恋或单相思的苦,甚至会使人轻生。求财求不得使人痛苦。求致富求不得及维持正常生活的财物就面临穷境,会让人不顾一切,不择手段,铤而走险。求学求不得痛苦也非常异常,甚至把自己折磨成精神病。(7)怨憎会苦:冤家会遇,如眼中钉引起的痛苦。冤家路窄,仇人相逢,愤恨难忍。自己讨厌的人偏偏是自己的邻居,同室,同桌,低头不见抬头见,满心厌恶又无可奈何。夫妻感情破裂;上下级关系紧张;同志隐藏争讼,明争暗斗,甚至种种残忍的行为。除人际关系恶化引起怨憎会苦外,还有自己讨厌的情境无法摆脱,不喜欢做的工作偏要你做,不喜欢的事物,偏要你接受等也会引起怨憎会苦。(8)五阴炽盛苦:五阴烦恼,如火炽燃,焚烧身心,遮障人的理性,所造成的各种痛苦。如:因身体的缺陷和功能不健全,引起感觉的不正常不健全;感觉的偏差造成认识的迟钝、片面;情欲的冲动造成强烈的愚痴;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得交织,表现出嗔、慢、狂、惑,不敢面对现实,不敢面对自我。

总之,三苦,八苦及多种苦,都是由一切众生迷执五蕴,认此幻妄身心为实我,演成我执牢不可破,引起的贪念执著,原因不能照见五蕴皆空。不明了色蕴非实,对境贪恋,由领受而想象,依想象而造业,由业牵识而变生死,因受生死而形成一切苦厄。菩萨用般若的无相观,观此五蕴身心都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于是自然的不存在自私自我的颠倒执著而广造一切不合理的恶业。恶业是苦因,生死为苦之本,即无苦因,生死永断,自不受一切苦厄。所有不存在原因,就不存在结果。如:色蕴空能度脱八苦中依身所生的前四种苦。当知五蕴既空,那些烦恼,五毒[贪、嗔、痴、慢、疑(惑)]就不能产生,那就不会造五逆十恶的恶业。菩萨的照见五蕴皆度不但能度世间人的一切苦厄。则地狱、饿鬼、畜生的三途苦果也不存在了。当你不造一切恶因,就无一切恶果,那些天灾人祸也就远离你而去。就是度一切苦厄。

同时,也要知道是谁驱使着五蕴造出苦恼和灾厄。主要是三惑烦恼。众生被见思烦恼而遮蔽,于五蕴,十二入,十八界而起我执,招来各种痛苦。二乘被尘沙烦恼所遮蔽,于四谛,十二因缘起偏空法执。权教菩萨被无明烦恼所弊,于六度起幻有法执,招便易生死苦。今菩萨行深般若观智明了,不仅能照见五蕴皆空,还能把四谛,十二因缘及六度等法都可以照见皆空。

8.探实相——三法印

修行主要是开启智慧达升到般若智慧,了脱生死痛苦,达到究竟涅槃。但众生不能明了原因是存在世间的分别智,分别智障碍了智慧,要转分别智为无分别智才可以进入般若智。分别智:是没有绝对真理,对一切事物含有虚无的幻化,不识它的本体叫分别智。无分别智:觉悟到绝对的真理,真理是如是观一切事物的本体,透出它实性的本质叫无分别智。当分别智转无分别智时,我建议一切众生:从佛教根本教义——三法印入手(思考、做起),三法印是三个真理的意思。(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槃寂静。(1)诸行无常:一切有为法都有生灭变异,不可常住。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和灭亡。不是不变,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变化,不是恒定的。如:时间转眼即逝,难以抓住让它不动。(2)诸法无我:诸法皆缘起,诸缘皆无常。没有一真常自在的我,五蕴皆非我,故无我。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如:天起闪电,必有雷鸣,原因起于阴雨连绵的条件下。(3)涅槃寂静:由观无常无我而熄灭烦恼,能证得寂静安稳的涅槃。就是断除一切烦恼,灭贪、嗔、痴,是清清净净的安乐境界,得到无为福祉。如果众生从心里真正的理解这三个真理,并在人世当中,根据这三法印去生活,就具备般若智慧,可离开纷争痛苦烦恼等等。其实众生都具备“三法印”都可开悟成佛。故佛说:“人人是佛。”有的人认为修成佛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这个世界当下就可以安身立命,活在当下的现实世界中。原因是必须开悟的人,真正悟出现实的这一真理,真正了解人生宇宙实相的人。

9.福成佛道,三轮体空

三轮体空是什么呢?是有般若不执著。能施、所施、施物、施慧、施法。布施是为人之本。利人利己,能破悭贪。《大智论》云:“布施有何等的利益呢?”答曰:“布施能破苦,能与人乐;布施为安稳,临命终时不怖畏;布施为慈相,能济一切;布施为大将,能伏悭贪;布施为妙果,天人所受;布施为积善,福德之门;布施为立事,系众之缘;布施为福业善人之相;布施破贫穷,断三恶之道;布施为涅槃之初缘,善法行道之根本。”

布施是好处非常多,所以施一得万,又叫舍一得万,是讲布施是福德之门。虽然是福德之门,也得按四分法的般若智来布施。可有一部分执著的人布施不是按佛法的四分法,而是盲目不现实的布施,搞得自己穷困潦倒,精神恍惚,连生存的能力都不存在了,难道这不是愚痴吗?要合理的布施,达到利乐有情,需要按佛陀的布施法来行布施,不是单一从财物,还有身口意来进行布施。《增一阿含经》云:“世间求福之人无复过我,世间所有力,游在天人中,福力最为胜,由福成佛道。”

持戒:持戒是保持,守护。戒是规范,去掉。总共二意持戒是保持道德的规范。凡世间,出世间,佛教徒或非佛教徒必须遵守道德规范,才能文明的和谐的和睦相处;才能得福德进善利之门。倘若不按道德规范行事,烦恼多起,战乱纷飞,灾祸也不期而至。故《大智论》云:“若人求大善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获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型之类皆依地而住,戒也如是为一切善法住处,无戒比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舟欲渡,是不可得。”在这里强调一下,特别是众生对佛法有所闻者,应按佛法中的戒律进行修持,不断的精进来完善自己的行为规范,长此以往的守护,便可达到般若的智慧,进入涅槃清净之境界。

三、破我执——空色妙观

1.直呼舍利子

心经的第二段是彻底破除我执,直呼舍利子是教诫学人,在甚深修观中,了悟空色不二的境界。

直呼舍利子原因有三:(1)舍利子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2)有利乐有情(布施)之意。(3)在修持的出世间人圆寂后所留下圆明颗粒。(1)舍利子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子是学修最好的一位尊者,他在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中是最优秀、最聪明、最智慧,被誉为“智慧第一”。古代中印度的水池树林边有一种鹙鹭鸟,这种鸟眼睛敏锐,啄食虫藻只选清洁的,是一种很稀少,很名贵鸟,这种鸟叫舍利。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舍利鸟一样聪明高贵,为儿子取名叫舍利子。又加舍利子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是领悟般若法的代表。(2)有利乐有情(布施)之意.舍,给予。利,利益,温暖。子,有文化素养,又有德行之人的尊称。给予众生温暖和利益的尊贵之人,在佛学中称布施。快乐的给予,所以也称“利乐有情”。(3)有修持的出世间人圆寂后留下圆明颗粒:出家人在修持佛法中有很深领悟,得到佛道的深邃,又有很厚之德的高僧,在圆寂火化后留下坚固圆明颗粒,这种颗粒叫做“舍利罗”,意思是“坚固质”。人们常常把舍利罗叫做舍利子。

2.空中妙有,色空不二

心经所阐述的是色空不二的原理。色空是佛法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色空的关系也是佛法中最重要的问题。色是物质,空是物质的本质。

一切物质都依缘而起,借助 依赖各种条件才能存在。所以说物质没有实在的独立自性,本质就是空。古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物质都处于刹那生灭的无常变迁中,找不到可把握的永恒主体,所以物质的本质是空,色是物质的表现形态,空是物质的属性,二者不可分割。“色不异空”缘起假象是色,缘生无性是空。虽有假象都无实体是不异。所谓色有分明显现而无实体。“空不异色”虽有实体而分明显现。一切色法皆缘而生,本无自性,非色灭而后空。存在时是一种幻象,当体即空叫色即是空。依性空而幻生一切万有的法相,色相性空是法相,色相的本体叫空即是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