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纠倾加固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0 16:51:42

点击下载

作者:谌壮丽 王桢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塔纠倾加固技术

古塔纠倾加固技术试读:

前言

在辽阔美丽的祖国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及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可与我国其他种类的古代建筑相媲美。然而,在我国早期的古建筑物中有楼有阁,有台有榭,有廊有庑,有民居有桥梁有陵墓,唯独没有塔。原来塔并不是我国的固有构筑物,而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建筑类型。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所以,建筑学家们把塔称为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朵晚开的奇葩。

塔起源于印度,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圆寂之后,遗体被火化,变成各色晶莹的珠子,称为“舍利子”,因而建塔埋葬,以资纪念。后来佛教高僧、大法师死后,亦建塔埋葬灵骨,也有用以埋葬重要经卷、袈裟、法器的。

中国造塔的起源,通常认为是从汉明帝开始。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因此派遣使臣西去印度、阿富汗,并摹画佛塔的样式回国,在京都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寺,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故取名为白马寺,后又在寺旁建一佛塔——释迦舍利塔,又名齐云塔,这便是中国第一座塔。

佛法东来,不仅掀开了佛教在中国光辉灿烂的一页,启发了无数的生命臻至圆满,在建筑艺术上的成就更是丰富惊人。中国的佛塔虽然源于印度,但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把中国原有的亭台楼阁建筑特点运用在塔的建筑之中,创造了姿态万千的名塔,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体系。

中国古塔建筑艺术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悠久、分布广阔、风格鲜明的一种独特艺术体系,是一笔宝贵的中华建筑文化遗产。塔不仅对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和古建筑艺术有着极深的文化艺术价值,也是中华文明灿烂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建筑艺术,古塔还是人与大自然溶为一体的媒介,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杭州西子湖畔的雷峰塔、以及苏州的虎丘塔,在碧水青山的景致中更显玲珑秀巧。遍布塞北江南、卓越多姿的中国古塔,将万里山川点缀得更加美丽妖娆。

塔还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塔成为一个城镇、乡村的标志性建筑;以塔为名的社区、街道和乡镇比比皆是,如雁塔区、白塔公园、砖塔胡同、木塔巷等,让人听起来倍感亲切。当远方归来的游子隐约看见家乡的古塔,第一反应是——到家了。每一座古塔的背后都有鲜活、生动的故事或美丽的传说,说起普救寺的莺莺塔,人们自然想起《西厢记》里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的浪漫传说;提起慈恩寺的大雁塔,人们就会想起《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的神话奇遇;谈起西子湖畔的雷峰塔,人们不由得想起《白蛇传》里白娘子与许仙悲欢离合、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正是这动人的故事赋于了塔的生命、塔之灵性。于是,每一座古塔便成了历史的见证,一座古塔就是一部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上万座古塔,遍布大江南北。岁月悠悠,时代变迁,古塔历经千百年风雨侵蚀,倾斜倒塌事件时有发生,既有自然的因素,也不乏人为因素。有些是由于当时挽救乏术而不得不任其倾斜或倒塌,如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舍利塔、内蒙阿拉善左旗南寺双白塔曾在暴雨中倒塌。有些是缺乏预先保护性,如举世瞩目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毁损了震区内28座古塔,有的整体倒塌,有的被拦腰震断,有的产生倾斜和裂损;时隔两年,青海玉树地震也造成了藏区十余座佛塔毁于瞬间……古塔倒一座,也就少一座,我们不能眼看着这些弥足珍贵的古塔在当今时代消身湮灭。黄金有价,文物无价,即使按原样重建一座塔,也失去了原有的文物价值,其意义不能与原塔相比。文物界向来有“十塔九斜”、甚至“无塔不斜”之说,这表明古塔倾斜是一个普遍的通病,同时也说明,人们对于高耸结构物的倾斜难以控制的无奈。如今现存的楼阁式纯木结构古塔已经寥寥无几,堪称木结构建筑典范的山西应县木塔,也面临诸多病害之困扰(倾斜、扭曲及材料老化等)。由此可见,保护这些稀世珍宝的古塔建筑、拯救人类文化遗产,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是当今社会文明程度和提高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我辈刻不容缓的社会责任和艰巨任务。

古塔纠倾加固技术就是采用一定工程措施,将倾斜的古塔改斜归正;对病害的古塔排险解患;对残损的古塔修缮保护,增强古塔地基基础和塔身的稳定性,提高古塔抗震、抗雷击的能力。古塔纠倾加固技术是一门高风险、高难度的综合实用技术,涉及文物、建筑、宗教、历史、文化、力学、测绘学、岩土工程、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和专业领域。所以,保护文物古建筑包括古塔在内等文化遗存不只是文物工作者的事情,也是上述相关专业人士共同解决的课题。

20世纪70年代末,以苏州虎丘塔抢险加固成功为标志,开创了我国古塔纠倾加固乃至特种工程领域的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近十余年来,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喜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队伍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出现了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联合。与此同时,古塔纠倾加固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取得了不斐的业绩,使一些岌岌可危的古塔得到了纠倾加固,避免了倒塌的厄运。除苏州虎丘塔外,尚有杭州余杭的舒公塔、兰州白塔山白塔、太原双塔寺的东塔、江苏常熟的聚沙塔、上海的唐代青龙塔、昆明的金刚宝座塔、四川都江堰奎光塔等……尤其值得欣慰的是都江堰奎光塔,2002年8月进行了纠倾加固,时隔6年,经受住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屹然挺立。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历时17年,耗资4000万美元,使古塔的倾斜度由原来的5.5°减为目前的5°,塔顶回归了45cm,可以保证300年不倒。大量事实证明,经过纠倾加固后的古塔不敢说“老当益壮”,但的确可以“益寿延年”。

本着对先辈创造的灿烂建筑文化保存至今的尊重,也为保护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和古塔建筑艺术,作者集近年来对几座古塔纠倾加固的实践经验、研究和思索,并收集整理了同行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经典实例,特别是有关古塔发展的历史,编撰了这本书,适逢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迎来50周年庆典,作为献给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50华诞微薄之礼。

本书第1、2章介绍了塔的起源,塔与佛教的关系,塔在中国演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塔的各种类型、塔的作用和功能、塔的组成和结构类型等。总结归纳了古塔常见的破坏模式和破坏因素,指出人类不当的生产活动和地震是造成古塔倾斜和损毁的主要因素;通过地震前后的图片对比介绍了汶川大地震中毁损的几个古塔、青海玉树地震中毁损的几十座佛塔资料,提出了古塔纠倾加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3章分析和总结了导致古塔倾斜的四种因素,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论述了如何对古塔病害进行现场勘察,如何判断分析、寻找古塔致倾的原因,以便对症施治提出切实可行的纠倾加固方案。在古塔纠倾加固设计中,提出了设计中应考虑的相关问题、技术要点、设计应遵循的程序等。在古塔纠倾加固施工中,提出了施工前应做的技术准备工作、注意事项、关键环节等。最后对古塔纠倾的合格标准及纠倾加固完成以后的复旧工作提出了一些技术要求。

第4章首先介绍了古塔纠倾与加固的辨证关系和先后顺序,详细介绍了古塔纠倾中常规的几种方法及各种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选取的原则,特别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在纠倾加固实践中发明的几种方法:《迫降顶升组合协调纠倾法》、《可控精确组合纠倾法》及《互动协调组合纠倾法》,论述了上述方法的优越性和适用范围。同时还介绍了古塔地基加固、塔身抗震加固等方法。

第5章介绍了古塔纠倾加固过程中的各种监测技术和方法,论述了信息反馈技术在古塔纠倾加固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介绍了古塔纠倾加固过程中的一系列安全保护措施和控制手段。

第6章列举了笔者部分参与的国内十几座古塔纠倾加固、病害勘察和方案论证的案例,还特别介绍了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纠倾加固过程。这些工程案例供同行们借鉴。

第7章古塔览胜里,列举了国内一些著名的古塔、倾斜和残损的古塔资料图片,以供古塔爱好者鉴赏。

本书前言,第1、2、6、7章及后记由王桢同志编写,第3、4、5章由谌壮丽同志编写,并对全书进行全面审核。

2010年4月19日 兰州第1章概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乐善好施的通俗用语,也是扶危济贫、救死扶伤义士们的谦逊之辞。其实在佛教世界里,除了救死扶伤以外,建造“浮屠”就是最大的善举了。那么究竟什么叫“浮屠”呢?这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回答上的问题。其实,浮屠就是佛塔,虽然佛塔对于所有的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但如果要问“佛塔是用来作什么的?”、“为何要造塔、修塔和敬塔?”仍然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修缮古塔,深刻理解古塔的丰富内涵,把它深深地溶入古塔纠倾加固的理念中,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去了解古塔的来历、用途以及它的类型、结构特点等。1.1塔的溯源

塔,梵文称作Stupa,在古代的印度就是坟冢的意思。从印度的梵文译成汉文之后,曾经出现了窣睹婆、塔婆、窣堵波、率都婆、佛图、浮屠、浮屠、佛塔等音译名称,意译则是高显处、功德聚、坟陵、方坟、圆冢、灵庙、归宗、聚相、灭恶生善处等。“窣堵波”与中国原有东西相比较,没有这样的建筑,也找不到相应的文字。人们发挥着各自的才能,于是出现上述音译、意译和形状译的各种名称。而最接近的“台”字又显示不出它的高妙,于是就另造一字为“塔”,这是古代中国人给予这种印度传来的佛教建筑的一种很形象化的名称。“塔”字最早见于葛洪的《字苑》,它采用了梵文佛字,“布达”的音韵,又加上土作偏旁,以示土冢之义,最为恰当,也最为简洁,于是“塔”的名称流行广泛,直至现在,许多人已不知道“窣堵波”为何物了。

造塔的起源,在佛陀时代应已开始了。据《十诵律》记载:须达长者曾求取佛陀的头发与指甲,并建塔供养。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以后,弟子们把他的遗体火化了,遗骨在火光之中凝结成了五彩斑烂、击之不碎的结晶物,称作舍利子。相传释迦还遗留下了他的身骨、头顶骨、牙齿、毛发、指骨等,这都是佛的舍利子。当时有八个国家的国王听说释迦涅槃了,都分别求得了一份,按照印度古老的传统习俗在自己的国家建塔供养了起来。这些佛塔的下面都有地宫,里面都珍藏着释迦佛祖的舍利。由于佛教信徒们将释迦佛祖的舍利子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物品,所以佛塔就不仅成为了释迦涅槃的象征,更是佛家弟子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了。佛教认为:信徒们如果能经常性地环绕着佛塔作礼拜,就可以在来世获取无上的功德和福报。所以,环绕着佛塔作右旋礼拜,也就成为当时的僧侣们每日必作的功课了。不仅如此,建造佛塔更可获无量福德,《僧祗律》中记载:“真金百千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团泥,敬心治佛塔”。《造塔功德经》中举出了造塔可增寿、生天、灭五无间罪、成佛等种种功德果报。

在释迦涅槃二百多年以后,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就曾经打开了最早的八个舍利塔中的七塔地宫,取出舍利子,把它们分成许多份,然后在他传播佛教的广大区域内普遍建塔供养。这种作法还经常被后世的佛教信众所效仿。时至今日,佛祖的舍利塔已经遍布于中亚、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各地区。

从建塔的数量来讲,冠军非阿育王莫属,据《阿育王传》记载,阿育王曾修缮拘含牟尼佛等古塔,并造了84000座佛塔。阿育王为什么要建这么多塔呢?这与他早年的经历有关。阿育王是2300年前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他早年靠暴力和战争完成了孔雀王朝统一印度的事业,当他看到伏尸成山、血流成河的场面时,阿育王深感痛悔,从小埋藏在他心中的佛性,曾一度被权欲所遮盖,这次终于被唤醒。他问高僧曰:“我从来杀害不必以理,今修何善得免斯殃?”答曰:“惟有起塔供养众僧,救诸囚徒赈济贫乏”。阿育王从此决定皈依佛门,彻底改变统治策略,他向佛教僧团捐赠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并在东南亚各国建塔赎罪,仅在中国就建了十九座塔。经过三四百年之后,佛教盛行于北印度,属于这一时期所建造的佛塔,塔身为长圆筒形,立在方形的基坛上,无石栏与四门,塔身与基坛周围有装饰。此类塔遗存于北印度、阿富汗、中国新疆等地,其中造型宏伟而且遗迹完整的塔是在北印度马尼卡拉的大塔。

塔最初是为安置佛陀舍利等物,采用土、石或砖等材料构建而成的建筑物。后来则泛指佛陀出生地、成道处、转法轮处、般涅槃处,乃至安置诸佛菩萨像及佛陀足迹、祖师高僧遗骨和遗物等处,从而以堆土、石、砖、木等构成隆起的标志物,作为礼拜供养的建筑物。除了供奉佛陀的遗骨、头发、钵体之类的塔外,也有在佛陀一生行历中主要事件有关的地方设的塔,如在佛生处、成道处等造四塔、八塔之类。后代也有小型的供养塔,在塔内供奉佛舍利或经文,供奉的经文代表佛舍利,被称为法舍利,大多以“诸法缘起颂”作为小型供养塔所供奉的经文。

在各种佛教经典中,记载了造塔有极大之功德,同样的,修塔、扫塔、礼塔等,亦有莫大之功德。

总之,在佛教里,佛塔代表了佛门弟子对佛陀永恒的崇仰与思慕,后世佛塔的发展,更形成极具特色的宗教艺术。1.2中国古塔的起源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包括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但现存最多的要数佛教建筑。从建筑艺术、文物艺术的角度上说,佛教建筑特别是古塔实乃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宝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佛教同其他宗教一样,都要借助于实物来传播教义。佛教借以传播教义的实物除了佛经、佛像等外,就是佛塔了。佛法东来,当佛塔建筑随着佛教从印度传至中国以后,中国也开始建造佛塔,并在佛教建筑艺术史上发展出了丰富的成就。

中国佛塔建造的起源,通常公认为是从汉明帝开始。中国第一座寺院及佛塔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故事密切相关。

相传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天夜里,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见金色神人,身带白光,飞行于皇宫殿庭,令人心悦。次日,刘庄征询群臣解梦。一位博学多识的大臣说:“西方天竺国(古印度)有叫‘佛’的神人,皇上可能是梦见佛了。”刘庄于是派人西去讨求。这一行人过天山、越葱岭,在西域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内)遇到天竺沙门摄摩腾与竺法兰,就邀请二位佛僧来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一起回到京城洛阳。第二年,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为摩腾、法兰修建精舍居住,称为白马寺,见图1.2-1。“寺”本义是官署,因摩腾、法兰初来时住在官署,又是外宾,为示、礼待,就仍称新居为寺,此后,中国佛教建筑就相沿称寺。之所以用“白马”命名,据说是为了纪念驮经的白马负经有功。大多数学者一般皆认为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寺。

图1.2-1 中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虽然后世有的学者对这个传说和佛教初传中国的时间、路径等颇有争议,但一般佛教徒对此津津乐道,汉明帝求法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基本公认的事实,白马寺也就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最早标志,蜚声古今中外。塔和寺一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凡寺必有塔,有塔必有寺。在印度,原本是以塔为中心,供养佛陀及圣者的舍利,礼敬崇仰,周围方有佛寺、精舍等建筑。中国青海的塔尔寺,正是先有塔,后成寺。

白马寺山门东侧,有一座玲珑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这就是著名的齐云塔。齐云塔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十三层,高35m,见图1.2-2。虽然它不是汉代所建的佛塔,但它造型别致,在古塔中独具特色,不可多得。齐云塔前身为白马寺的释迦如来舍利塔,当初为木塔,后来毁于大火。现在的齐云塔于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重建,为洛阳现存最早的古代高层建筑。

图1.2-2 白马寺齐云塔1.3中国古塔的发展

印度佛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窣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传入中国以后,发展成为中国的石窟寺。而原来有舍利的塔传入中国以后,发展成为中国的寺塔。

中国早期的佛塔,从原来印度佛塔窣堵波的形制,即墓塔形的实心建筑样式,渐渐演变成有塔身、中空的精舍、塔庙形式。

从文献记载和石窟雕刻、壁画中我们可以得知:塔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楼阁式、亭阁式到密檐式到各种各样不同塔形的历史。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寺、佛塔等建筑也伴随而来,不但在中国落地生根,而且融合了中国原有的建筑形制,如亭、台、楼、阁等元素,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古塔,除了宗教上的意义之外,也为建筑艺术史写下光辉璀璨的一页。由于早在佛教传入之前汉代即有“楼”的建筑形式,所以中国的佛塔可以说是“楼”的形制的一种发展和变化。在佛寺的布局上,大部分还是保存着中国建筑固有的平面形式,而在构造和装饰性的细节上,却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从公元三世纪三国时代开始,佛教在中国开始广为流传,当时西域的高僧不断到中国来弘扬佛法,中国也派遣许多僧人到西域去取经求法,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佛寺开始在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至四世纪两晋时代已经相当普遍,到了五六世纪南北朝时期更进入了一个高潮。在南北朝佛教鼎盛时,仅北魏而言,僧尼有二百万之多,佛寺三万余所,单就一个洛阳城,佛寺就有一千三百六十座。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佛教高僧广招信徒、大兴土木,佛寺和佛塔的建造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奢华。从汉末到明清,虽有周武帝灭佛、“会昌法难”等限制佛教发展的事件发生,毁掉了不少包括古寺名塔在内的佛教建筑,尽管如此,佛教建筑在中国宗教建筑的数量中还是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中国早期的佛塔,多位于佛寺的中央,或是佛寺中心致高地形上,寺院以塔为主,寺和塔是密不可分的,有塔必有寺,有寺定有塔。正如诗云:“高阁青霄外,苍茫万树烟。夕阳红道壁,寒水白为天……”,这无疑把塔与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寺静谧而传奇,塔耸立而神秘,寺里的塔庄严古朴,有塔的寺香烟缭绕、佛事隆盛。

我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当时的布局,就是以一个大型方木塔为中心,在其四周有廊庑门殿围绕。这种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直接来源于印度寺塔建筑,自汉、晋、南北朝,迄于隋唐初期,大体因循未改。但随着念经拜佛殿堂的升级,先是寺、塔并列,然后逐步把塔排出寺外,或建于寺旁。这一变化自唐代开始,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佛教自身的发展引起佛寺布局的变化;二是中国原有的庭院布局影响了佛寺布局。当外来的建筑来到中国以后,必将被赋与中国的色彩,变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此外,自佛教广泛传播以后,不少官商纷纷把自己的府第、王府以至行宫御舍作寺庙。可想而知,寺庙由府第改建,佛寺布局的改变已属自然而然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寺塔布局的形式出现千变万化,时有反复的状态。在唐代以后的一些朝代和个别的地区,也还有一些把塔作为寺院主体的例子。如山西应县佛宫寺辽代释迦塔(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塔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大殿在后。这种布局,就保存了早期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形式;闻名遐迩的青海省塔尔寺亦是典型的一例,先有塔,后成寺,寺以塔为中心而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大殿为寺庙中心的布局已渐渐地成为主流,塔在寺中的地位已远不如以前了。

正如其他建筑物发展变化一样,古塔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不断改进,促使古塔结构和形式也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俱进。

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塔是木塔。从东汉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的木塔开始,一直到三国徐州的浮屠塔,都是木塔。著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占地千尺,金宝瓶,承露金盘三十垂……号称“天下第一”,此塔就是其中一例。木塔重量轻、抗震能力强、可建得更高便于登高远眺,但它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就是容易起火烧毁。这个缺点严重阻碍着木塔的保存与发展,人们开始用防火性能较好的砖石来建塔。现在所知的砖石塔,最早的例子是《洛阳伽蓝记》中所记载的太康寺三层浮屠。现存最早的砖塔,是建于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的嵩岳寺塔,此塔高40m,造型优美,虽历1000余年仍巍然屹立。现存最早的石塔是山东历城的四门塔,它是隋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建筑的。此塔的重量和高度均较小,大概是由于石块较重,不好搬运的缘故吧。

唐朝时,砖塔建造技术已相当精湛,数量十分可观,成功创造了仿木结构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类型的塔。亭阁式砖石塔在唐代达到巅峰,例如山东历城龙虎塔,塔身雕刻非常富丽,堪称建筑史上的佳作。随着建塔技术的提高,同时塔的数量也急剧增大,杜牧在他的《江南春绝句》中有这样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种描述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但当时南朝的寺院和古塔的数量,其实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正是如此众多的寺院和古塔,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宗教建筑所特有的文化风格,而且这些名寺古塔,都与周围的自然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相映成趣,形成了当地特有的人文景观。

高层砖石塔的建筑水平,到了宋、辽、金代达到顶峰。料敌塔、小雁塔、千寻塔等达到当时世界一流水平。这时的塔的结构有一处重大创新和发展,即塔的截面形式普遍由唐代的四方形转变为六角和八角形。塔截面形状的变化,首先是建筑工匠们从长期造塔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所致。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高层建筑特别是砖石结构高层建筑,极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古代工匠们从对地震后建筑物受损情况的观察中,认识到了建筑物的锐角部分在地震中因受力集中而容易损坏,但钝角或圆角部分在地震时因受力较为均匀而不易损坏。其次,为适应人们登塔远望的需要,也是古塔平面发生变化的一种原因。木塔虽为方型,但却便于设置平座,使人们能够走出塔身,凭栏远眺。改为砖石塔后,平座就不能挑出太远,人们走出塔身便很困难,而且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改为六角形或八角形后,不仅能有效的扩大视野,而且还有利于消弱风力,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所以,基于坚固和使用两方面的考虑,自然要改变古塔的平面形状。总之,这一发展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增强了抗震和抗风暴的性能,二是多面形塔扩大了登塔眺览的视野。

此后,人们又利用金属的坚实和贵重建筑金属塔。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铸制于五代南汉时期,是现在保存最早的铁塔。四川峨眉山的铜塔,极尽铜制雕铸之能事,天下闻名。此外,使我国古塔建筑分外增彩的还有明清琉璃宝塔。琉璃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出现。但它的普遍使用,还是在明、清时代。金塔、银塔、珍珠塔、象牙塔、珐琅塔等等,质料昂贵,更显示出塔的佛光流溢、多彩多姿。

古塔建筑材料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史,它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简单向复杂发展。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发展砖石结构的坚固、防火,兼用木材富有弹性和便于加工的特点,创造了砖木混合材料。多种材料组合,各用所长,使得建筑更加美观、耐用。这诸多的创造革新,皆来自于中国古代能工巧匠们的智慧。

综上所述,中国古塔的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从东汉到唐朝初年,为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印度的萃堵波开始和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互相结合,是不断磨合的阶段,这一时期,建塔的数量不多,保存下来的也极少。(2)从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时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佛塔的建造材料上,砖块逐步取代了木材,从南北朝开始已用砖块建塔,但真正成熟地运用砖块建塔已到隋唐时代,建于唐代初期而留存至今的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即是确切的物证。特别是大雁塔,也是一座大型、多层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

唐朝及两宋时期,古塔的建筑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塔的总体数量较前代大增。建塔的材料也更为丰富了,除了木材和砖、石以外,还使用了铜、铁、琉璃等材质。阁楼式、密檐式、以及亭阁式塔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花塔和宝箧印经塔精彩纷呈。这一时期,是从以木塔为主转向以砖石塔为主的最后阶段。由于材料的改变,使建筑造型与技术也相应有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塔的平面形状从四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和八角形。

由于社会风俗的变化,唐与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在审美特征上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大致来说,唐代时期修建的塔一般不崇尚装饰,唐朝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确的线条,稳定而端庄的轮廓,亲切而和谐的节奏,唐塔表现出来的,是唐朝人豪放的个性和气度。而宋朝人却追求细腻纤秀,精雕细琢,柔和清丽,所以宋塔的艺术更在装饰、表现、外在的方面开拓了新的境界,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精湛技艺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峙的辽和金,则是在唐风宋韵的混合当中,谱写了中国古塔的黄金时代里又一辉煌篇章。除了民风习俗之外,宗教内在的感染力,是造塔者极力要表现的重要主题。(3)从元代经明代到清代,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自元代以后,塔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再无更高的突破,只是在建造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最为明显的是,随着喇嘛教的传播,喇嘛塔进入了中国佛塔的行列。这种带有强烈异域风格的塔,长期保持了它们那庄重硕壮而又丰满的造型,如泥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建造的北京妙应寺白塔以及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就属于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从元至清六百年间,这种塔形的主要变化,是其塔刹(即十三天)比例的变更,从元代的尖锥形,发展成为直筒形。明代以后,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宝塔形式而来的金刚宝座式塔又和喇嘛塔一起,推动中国古塔的建造出现一次“回光返照”般的高潮。然而,从整体来看,从元代以后,塔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佛塔的建造也处在不断衰落之中,而各种与佛教关系不大的文峰塔、风水塔、报恩塔、观景塔等却大量涌现,随之也产生了不少塔中精品。

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一起来到中国,也和佛教文化一样扎根在中华大地。由于佛塔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使佛塔建筑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也成为中国佛塔的一大特色。1.4古塔的类型

任何形式的文化艺术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作为佛教信仰的重要标志之一的佛塔也是如此。当建造佛塔的思想从印度走向四面八方之后,各地区的佛教信徒们在接受印度佛塔建筑样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结合着本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色,创造出自己所喜爱的佛塔样式。于是在佛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佛塔不断涌现,成为了古代信仰佛教的各民族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的佛塔虽然来源于印度,但并没有生搬硬套,拿来即用,而是把中国原有的亭台楼阁等建筑特点,巧妙地运用在塔的建筑之中,创造了各种样式的名塔,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建筑特点。中国幅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及文化差异,造就了中国古塔的千姿百态、种类繁多。一般来说,南方的塔清秀挺拔,北方的塔雄伟壮观,西域的塔端庄厚重,东方的塔玲珑俊秀。1.4.1 按结构形式区分

从它们的外表造型和结构形式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楼阁式塔:在中国古塔建筑史上最为悠久、体形也较为高大雄伟、保存数量最多,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佛塔建筑样式,因为结构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而得名楼阁式塔。早期的楼阁式塔多为木结构,现今保存最古老、最高大、最完整的纯木结构古塔当属举世闻名的山西应县木塔,见图1.4-1。它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全塔上下没用一根铁钉,全靠构件互相铆榫咬合,梁柱间辅以斗栱重叠连接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全塔共使用54种不同形式的斗栱,被世人称为“斗栱博物馆”,有人誉为“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这种塔的每层间距比较大,一眼望去就象一座高层的楼阁,雄伟壮观。楼阁式木塔虽易于建得形体高大,但天长日久,容易腐烂,特别是容易着火毁损。后来便出现了以砖、石、木料相结合建筑的楼阁塔形式,称为仿木结构楼阁式塔,在塔内一般都设有砖石或木制的楼梯,可以供人们拾级攀登、眺览远方,而塔身的层数与塔内的楼层往往是相一致的。

图1.4-1 楼阁式塔(2)密檐式塔:是在木制结构的楼阁式向砖石结构转化过程中出现的,也就是说密檐式是由楼阁式发展而来的。在中国古塔中的数量和地位仅次于楼阁式塔,形体一般比较高大雄伟。密檐式塔的最大特征是塔上有层层的密檐,第一层塔较高大,其上各层之间的距离则较短,各层的塔檐紧密重叠着,塔身上雕有佛龛佛象,并装饰具有佛教内容的花草等图案。塔身内部多为实心,也有部分是空筒式的,内设旋梯可登高远眺。见图1.4-2。(3)亭阁式塔:是印度的覆钵式塔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塔身的外表就像一座亭子,都是单层的,有的在顶上还加建一个小阁,见图1.4-3。在塔身的内部一般设立佛龛,安置佛像。由于这种塔结构简单、费用不大、易于修造,曾经被许多高僧们所采用作为墓塔。(4)花塔:花塔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塔身的上半部装饰繁复的花饰,看上去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花束,可能是从装饰亭阁式塔的顶部和楼阁式、密檐式塔的塔身发展而来的,用来表现佛教中的莲花素洁世界。它的数量虽然不多,但造型却独具一格。

图1.4-2 密檐式塔

图1.4-3 亭阁式塔(5)覆钵式塔:此塔由于被西藏的藏传佛教使用较多,所以又被人们称作“喇嘛塔”。又因为它的形状很像一个瓶子,还被人们俗称为“宝瓶式塔”。它是具有中国西域地区特色的一种塔形。喇嘛塔直接脱胎于印度古老的传统佛塔形制,在中国很早就开始建造了,主要流行于中国的西藏、青海等地,直到元代,随着喇嘛教的兴盛,覆钵式塔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覆钵式塔的造型较为统一,塔的最下面是须弥座,座上为覆钵式塔身,俗称“塔肚子”,塔身上面是一层较小的须弥座,座上为相轮,圆锥形,相轮多时可达十三层,相轮上即为伞盖和宝顶,覆钵式塔的主要功能是珍藏舍利,此外还可以作僧人的墓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及山西五台山大白塔就属于此形制,见图1.4-4。

图1.4-4 覆钵式塔(喇嘛塔)(6)金刚宝座塔:这种塔是用来礼拜佛教中密教金刚界五方佛的象征性建筑,在中国流行于明朝以后。金刚五方佛分别是大日如来佛、阿闷佛、宝生佛、不空成就佛、阿弥陀佛,金刚宝座塔就是以东、西、南、北、中五座塔来代表这五佛的,它的基本特征是:下面有一个高大的基座,座上建有五塔,位居正中的塔最大,位于四角的四塔相对较矮,见图1.4-5。基座上五塔的形制并没有一定的规定,有的是密檐式的,有的则是覆钵式的。

图1.4-5 金刚宝座式塔——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金刚宝座塔起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有所发展演变。印度金刚宝座塔的基座较短,中间塔身较为高大,而中国金刚宝座塔则是底座高大,中间塔只比周围四塔略高,此外,在塔座与塔身的雕刻与装饰上,也突出了中国建筑的艺术特点。中国最早的金刚宝座塔造型见于敦煌石窟中的北周石窟壁画。(7)过街塔和塔门:过街塔是修建在街道中或大路上的塔,下有门洞可以使车马行人通过;塔门就是把塔的下部修成门洞的形式,一般只容行人经过,不行车马。这两种塔都是在元朝开始出现的,所以门洞上所建的塔一般都是覆钵式的,有的是一塔,有的则是三塔并列或五塔并列式。门洞上的塔就是佛祖的象征,那么凡是从塔下门洞经过的人,就算是向佛进行了一次顶礼膜拜。这就是建造过街塔和塔门的意义所在。

除了以上列举的七类常见的古塔之外,在中国古代还有不少并不常见的古塔形制,如在亭阁式塔顶上分建九座小塔的九顶塔,类似于汉民族传统门阙建筑形式的阙式塔,形似圆筒状的圆筒塔,以及钟形塔、球形塔、经幢式塔等,这些形制一般多见于埋葬高僧遗骨的墓塔。还有一种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流行的高台式列塔,即在一座长方形的高台之上建有五座或八座大小相等的覆钵式塔。另外,还有一些将两种或三种塔形组合在一起的形制,如把楼阁式塔安置在覆钵塔的上面,或者把覆钵式塔与密檐式、楼阁式组合为一体,这样一来使古塔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变化多端了。1.4.2 按功能和用途区分

佛塔是古塔类最大的家族,除了佛塔以外,还有诸多与佛教无关的塔,如纪念塔、灯塔、文峰塔、观景塔、料敌塔、风水塔、镇河塔、镇海塔等。

佛塔不仅在佛教的信仰上极为重要,在传入中国后更深入大众的生活,除了宗教性用途之外,最常见的功能莫过于塔可以登高望远。河北定州开元寺塔即作为军事瞭望之用,故又称为“料敌塔”。杭州六和塔即是航海灯塔,其他诸塔或是作为城市、码头、驿站之地标,或是因弥补风水、振兴文风而建,如四川省都江堰奎光塔等。1.4.3 按样式区分

以塔的外形样式来分,有覆钵式塔、龛塔、柱塔、雁塔、露塔、屋塔、无壁塔、喇嘛塔等。1.4.4 按塔的层级区分

以塔的层数来分,则有十七层塔、十五重塔、十三层塔、十一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等。现存的古塔中,以十一层及七层居多,佛塔层数基本上都为单数,单数为阳数。1.4.5 按塔的截面形状区分

以塔身横截面来分,则有圆塔、方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圆形如河南嵩岳寺塔、北京碧海山庄宝瓶式塔;方形如西安大雁塔、常熟虞山方塔;六角形如锦县之砖塔;八角形如苏州虎丘塔、崆峒山凌空塔等。见图1.4-6。

图1.4-6 古塔的截面形式1.4.6 按所纳藏之物区分

若以塔内纳藏之物来分,则有舍利塔、真身宝塔、发塔、爪塔、牙塔、衣塔、钵塔、灰身塔、碎身塔、瓶塔、海会塔、三界万灵塔、一字一石塔等。1.4.7 按建筑材料区分

如以建塔的材料来区分,则有木塔、砖塔、石塔、玉塔、沙塔、泥塔、土塔、铁塔、铜塔、金塔、银塔、水晶塔、玻璃塔、琉璃塔、宝塔、香塔。

中国古塔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大体可以分为木、砖石、金属、琉璃等几种。木塔主要流行在东汉、魏晋与南北朝时期,是用汉民族传统的木结构方法建造成的。砖石塔是唐代以后兴起的,是用垒砌、发券、叠涩等方法建造而成的,中国现存的大部分古塔都是属于这种建筑类型。宋代以后,人们有时候喜欢用雕模制范的方法来铸造金属塔。而用琉璃砖瓦砌筑的古塔,更为塔身的外表增添了一份璀璨夺目的光彩。1.4.8 按性质意义区分

以建塔的目的和性质来分,有祈福塔、报恩塔、法身塔、寿塔等。

另有大塔、多宝塔、瑜祗塔、宝箧印塔、五轮塔、卵塔、楼阁式塔、密檐塔、金刚宝座塔、墓塔、板塔婆、角塔婆。密檐式塔如北京天宁寺塔及河南嵩山嵩岳寺塔。金刚宝座塔如北京真觉寺之塔。1.4.9 按古塔的排列阵势区分

除了塔的样式之外,塔的排列阵势也有多种,有孤立式塔、对立式塔、排立式塔、方立式塔、拱立式塔、分立式塔等。孤立式塔为单纯独立之式样,最为普遍。对立式如西安大雁塔和小雁塔、桂林的日月塔等,一大一小,两两相望;排立式如青海塔尔寺如来八塔(图1.4-7)、浙江嘉禾茶禅寺三塔,呈一字形排列;鼎立式塔如云南大理崇圣寺的三塔,平面上呈三足鼎立之势;方立式塔如辽宁辽阳的四门四塔,四面遥顾;另外,宁夏青铜峡一百零八塔在黄河西岸山坡上构成三角形立体塔阵,见图1.4-8。

图1.4-7 青海塔尔寺如来八塔(呈一字形排列)

图1.4-8 宁夏青铜峡一百零八塔(在黄河西岸山坡上构成三角形立体塔阵)

中国古代的佛教信众在修建佛塔的同时,也为历朝历代的高僧大德们修建了无数的舍利墓塔,在有的寺院旁边,成组成群的高僧墓塔又组成了一个个举世闻名的塔林,向人们述说着塔下圆寂之人当年的功德与业绩。嵩山少林寺塔林位于少林寺北500m,是少林寺历代有名望的高僧坟茔。现存有唐代至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千余年间的各代完整的砖石墓塔230座,占地20000m 2 左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塔林。第2章古塔的作用、结构特点和常见的破坏因素2.1古塔的作用和功能

佛塔在传入中国后,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佛教发展长河中,随着时空因缘变迁,佛塔的建筑艺术形式又启发了祖先们对于其他建筑种类的想象力,造塔不仅只是出于宗教的目的,也和军事、民间生活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如用于观望敌情的料敌塔、用于导航引渡的航标塔、用于补充风水的奎光塔、用于振兴文风的文峰塔、用于森林防火的瞭望塔等……,进而发展出多元化的功能。2.1.1 军事之用

利用塔作为瞭望台观察敌方军事变动,称为料敌塔。如河北定州开元寺塔,屹立于宋辽边境的宋朝军事重镇定州城北,有侦察敌军动向之功用,是名副其实的料敌塔。塔高85m,内有旋梯可登高远眺,登上塔顶,辽阔的华北平原尽收眼底。建塔工期从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开始,到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告成,前后共经历五十四年,工程浩大用材极多,有“砍尽嘉山(曲阳境内)木,修成定州塔”的传说。其倡修者就是北宋定州的历届军事长官。2.1.2 航海及河运的灯塔

灯塔一般建在海港、码头高耸处或河道险滩处,作为导航之用。如杭州六和塔,海上船只夜泊者,皆以六和塔灯为指南。而海盐资圣寺塔,其塔身层层皆用四方灯点照,在东海航行的船只皆远望此灯以作为标的。净土寺塔,也燃灯彻夜不灭,在江海上航行者都远望此塔以作为判识方向之用。以上皆是典型用来作为航海灯塔的实例。2.1.3 城市、码头及驿站的标志

佛塔有的也用来作为城市、码头或是驿站的标志,如青浦福田寺塔,建塔标灯,作为往来识别的地标。苏州盘门旁的瑞光塔、运河口旁虎丘山上的云岩寺塔,镇江运河入江口金山寺塔,泉州港附近石构的万寿塔等皆有此功用。

振兴文风,补充风水。有许多地方建有风水塔、文峰塔、文笔塔等,则与佛教无关,而是出于弥补风水之缺陷的目的。四川省都江堰奎光塔修建起因,据《重建灌县奎光塔碑》记载:“奎光塔者何?前明人以补地形之缺者也……”,相传明代有一位风水先生称灌县为蜀西风水宝地、天府之源、山明水丽、古迹遍布,本应人杰地灵,但城南处地势低陷,已患风箭之忌,故历史上人材不济、魁元者寥寥。为了弥补地形缺陷,振兴科举和文风,在此处宜建文笔(塔刹),以蓄其气。市民百姓按其说法,在城南建石塔一座,取名为“奎光塔”,石塔在明末被大水冲毁,清道光十一年,县令周因培主持重建。奎光塔建成之后在川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文风大振,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和教书先生,灌县从此人才济济,名人辈出。2.1.4 点缀风景之用

塔也常被视为风景名胜区的景物之一,对风景名胜区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如杭州西湖边的雷锋塔、保叔塔;余杭区的舒公塔;甘肃平凉大明砖塔(图2.1-1);北京颐和园侧玉泉山上的琉璃塔;扬州瘦西湖的白塔;太湖之滨苏州上方山的楞伽塔;常熟梅李镇聚沙塔等,使秀丽的风景更加空灵虚远。其中“雷锋夕照”早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西湖十景之一;“聚沙塔影”被誉为“虞山十八景”之一。

也有的地方因为有了塔,才成为风景名胜区的,如兰州的白塔山公园,山因塔而得名,塔因山而扬其名;都江堰奎光塔公园也是因为有了塔,才在塔的周围修建文化公园。塔因风景而出名,风景因塔而增色,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映成趣,熟轻熟重,已并不重要了。

图2.1-1 甘肃平凉大明砖塔

这些名目众多、用途广泛的古塔,充分说明了这种原本属于佛教的建筑形式,早已融入到了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把中国的大好河山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姿。2.2古塔的结构

尽管古塔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基本构造是大体相同的,主要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个部分组成,见图2.2-1。

图2.2-1 古塔结构示意图2.2.1 地宫

地宫是用砖石砌成的不同形状的地穴,大都建在地面之下,与古代帝王陵寝的地下宫殿相似。塔是埋葬舍利的地方,印度的舍利藏于塔内,中国的舍利则藏于地宫。地宫内安置的东西主要是一个石函,石函内层层函匣相套,也有用石制或金银、玉翠制作的小型棺椁,内中一层为安放舍利之处。此外,在地宫内还陪葬有经书、佛像等物。只有佛塔才有地宫,其他塔及宫殿、坛庙、楼阁等古建筑均没有地宫。2.2.2 塔基

塔基是一座塔下面的基础部分,它覆盖在地宫的上面,又是承托塔身的基座,它关系到塔身的稳固性,因此是相当重要的部分。砖塔塔基的特点是基底面积小而承载重量大,故将基础面向外扩展,是稳固塔身的一个办法。如西安小雁塔塔基夯填土范围就自塔身向外扩展达30m。不光人工处理地基面积大,还需要有一定的深度,才能满足塔身抗击地震或大风的要求,对稳定上部的塔身有利。

根据已发掘和勘察过的砖塔地基揭示,塔基一般有以下几种做法:(1)夯填土基础:以西安小雁塔为例,先取土开挖一深槽,再一层层进行回填夯实,在夯填土上铺垫一层木碳;木碳吸水率强,能防水防潮,以防止地下水的侵蚀。再用石条纵横相砌,石条之上开始砌砖二皮,再砌3.2m高的基座,这样构成为一个大型台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砌砖塔一层塔身。(2)卵石土基础:在天然砂卵石层上,开挖一定深度基槽,将基槽底面进行夯击,然后一层卵石、一层黏土交替夯填,形成一定厚度(约1.5m左右)的卵石土基础,用条石呈“井”字形铺设一定厚度,条石中间用卵石土回填,在此之上用砖砌筑塔身。四川省都江堰奎光塔就是这样的基础。(3)木桩灰土基础:这种做法主要用石灰土和木桩加固地基基础。凡遇到在土质杂乱或松软土的地基上进行造塔时采用这个办法,比如江苏太仓茜泾塔的桩基础。(4)木桩砖基础:这种做法适用于软土地带及土质松软地区,必须打木桩,挤紧松土,承担重量。而且砖与枕木混合使用,增加地基基础承载力。(5)岩石基础:以苏州云岩寺砖塔为例,就是将砖塔基础直接置于岩石上,从岩层上接砌塔身。(6)砖石混合基础:在建塔时,遇到粉土、软土或松软土的地基时,先铺垫一层碎石、碎砖夯填加固地基。

早期的塔基比较低矮,而且很简单,唐代以后,塔的基础部分有了急剧的变化,明显地分出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台在下,基座在上,基台低矮而没有装饰,基座则大为发展,日趋辉煌,成为古塔中雕饰最华丽的部分。

辽、金塔的基座最为突出,大部分为“须弥座”的形式,表示稳固之意。以北京天宁寺塔的须弥座为例,座为八角,建于一个不甚高大的基台之上。须弥座上不仅浮雕有精美的纹饰,而且在座的最上部周围刻有仿木构的斗栱、平座栏杆等构件。整个须弥座的高度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成为全塔的重要组成部分。2.2.3 塔身

塔身是古塔的主体部分,前面所讲的古塔的几种类型,主要就是通过塔身的形制来区别划分的。

塔身内部可以分成中空和实心两种,早期印度之佛塔,多为实心,传至中国以后,才发展出空心的楼阁式塔。实心塔内部或用砖石铺砌,或用土夯实填满,也有用木骨填入的,总之,结构简单。中空塔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为木楼层塔身、砖壁木楼层塔身、木中心柱塔身、砖木混砌塔身、砖石塔心柱塔身、高台塔身及其他类型塔身。

中空之塔,大多内有旋梯可供人登临,中有楼梯,可以扶登,外必有门,可以远望。门外有廊,可以行走,廊外有栏杆,可以凭眺望远,也用来防止危险。逐层栏外,有时有飞檐翘起,如鸟双翼垂空,屋檐下并悬有金属的铃铎,随风和鸣,铿锵之声远闻。

木楼层塔身是木造楼阁式塔的结构形式,盛行于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构大体是:塔身四周立柱,每面三间,立柱上安放梁枋、斗栱,承托上部楼层。每层都有挑出的平座、栏杆游廊和塔檐。与一般木构建筑楼阁做法一样,每层有上下楼梯。

砖壁木楼层塔身也称空筒式塔身,内部好像一个空筒,早期的楼阁式或密檐式砖塔,大多是这种结构,这种塔身结构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如西安大雁塔、杭州临安功臣塔、苏州罗汉院双塔、嵩岳寺塔、小雁塔等都采用这种塔身,见图2.2-2。

图2.2-2 西安大雁塔、小雁塔

木中心柱塔身用中心柱作为塔身的骨干。它的结构方法是以巨大木柱,从上到下,贯通全塔。中心塔的中心柱结构,对于塔的稳定更为有利。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正定天宁寺木塔尚存这一种结构方式。

砖木混砌塔身用砖砌,塔檐、平座、栏杆等部分均为木结构。这种结构流行于宋塔中,例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苏州瑞光塔、北寺塔等。

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塔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大砖石柱。这种塔身的结构是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高峰的产物。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四川大足宝顶山塔等等都采用的是这种形式,它们大多是宋、明时期的建筑,建造水平相当高。

高台塔身是把塔身砌成高大的台子,从台子的内部砌砖石梯子盘旋而上,或从座子外面登上顶端。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塔、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宝座塔等等都属于高台塔身。

其他类型的塔还有许多,有的像圆形覆钵,还有以覆钵与楼阁结合的塔身,更有倒栽萝卜式塔身,不一而足。见图2.2-3。

图2.2-3 形式多样的塔身

塔身的层数绝大多数都是阳性数目的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等,而以二、四、六、八等偶数为层数的极其少见。2.2.4 塔刹

塔刹是塔身上部的塔顶部分,刹是梵文的音译,它含有土田、国土、佛国的意思,所以佛教的寺院也称作刹。将塔顶部分命名为“刹”,则似乎带有佛教世界的象征意义。

塔刹作为塔的最为崇高的部分,冠盖全塔,甚为重要。从建筑结构上看,塔刹是作为收结顶盖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陇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从建筑艺术上看,塔刹往往玲珑奇巧直插云霄,给人以超脱、崇高的审美快感。

塔刹本身也是一个小塔,结构可分为刹座、刹身、刹顶三部分,内用刹杆直贯串联。刹座一般由基座和仰覆莲组成,刹身则由刹杆、相轮和伞盖等组成,刹座的上面树立着刹杆,而刹杆之上又套贯着相轮。相轮的形象很像上下相叠的圆环,它是表现佛塔崇高、受人景仰的标志,中国古代传统的俗名又叫作“金盘”和“承露盘”。相轮的层数是多少不等的,少的三五个,多的可达数十个,且都是奇数的。有的塔还用相轮的多少来表示该塔的等级与高低大小。一般来讲,大塔的相轮多而大,小塔的相轮少而小。在相轮的上面,仍然是穿套在刹杆之上安置圆光、仰月、宝珠等,共同组成了刹顶部分。在塔刹的下面,有的还设置了天宫,专门用来珍藏和供奉舍利、供养物品等。有的塔在修建之时,还把一些佛经作为释迦牟尼的法身舍利砌筑在了塔的墙壁之中。

塔刹大都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玲珑挺拔,高插云天,对全塔有画龙点睛之功效。2.3中国古塔的数量和分布

印度现存最为古老的佛塔,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时代。而中国第一座佛塔通常被认为是洛阳白马寺齐云塔,大约建立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王朝时期,那时候,佛教才刚刚被少数中国人接受。齐云塔早先为木结构塔,毁于宋代靖康之难(公元1126年),“遭劫火一炬,寺与浮屠俱废”。现今的齐云塔是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在原址上兴建的砖塔。

从建立第一座古塔至今,在两千年的历史岁月中,曾经有数不清的宝塔在神州的大地上拔地而起,展示着祖先们辉煌的艺术成就;又不知有多少座宝塔在干戈扰攘的战火中被堙没到了地下,它们当年雄伟的身姿只有到古书、壁画之中去寻觅。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有成千上万座屹立着的古塔,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制作工艺之多样,时代跨度之大,在曾经和依然信奉佛教的国度之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它们的成就也绝不仅仅局限在古老的建筑技艺本身,在这些古塔舍利子的五彩夺目的光环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以及不断创造新型民族文化的历史过程。

中国现存的塔究竟有多少?保存完好的有多少?存在病害的有多少?没有人详细统计过。根据文献记述及实地考察推测,现存的塔约有2万座,仅北京市就有500余座。这些塔分布于全国各地,一种是佛塔,另一种是文峰塔。文峰塔自14世纪开始建造,这种塔是仿照佛塔的式样修建的,几乎每个县城一座。

中国现存最高的古塔,要数河北定县开元寺塔,号称“中华第一塔”,从塔底到塔刹尖部高度有85.6m。此塔位于当时宋辽边疆附近,虽为佛塔,但在军事上还有兼作观察契丹军情之用,这座塔全部用砖砌筑,做得十分精美。不过从塔的绝对高度来讲,它要屈居第二了,近年新建的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合十舍利塔,此塔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策划设计,呈双手合十状,塔高148m,相当于50层楼高,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型建筑,舍利塔前面有一条长达1500m的“佛光大道”,两旁摆放由花岗石雕刻的巨大佛像。舍利塔建成于2009年5月,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堪称全世界最高的佛塔,当然这只能算作现代人的杰作。见图2.3-1。

图2.3-1 陕西扶风法门寺合十舍利塔

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塔,是河南洛阳永宁寺塔,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平面为方形,楼阁式,木结构,共有九层,高达300m左右,在当时堪称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了,在百里之外都可望见。可惜此塔目前已不复存在,所幸塔基遗址已被发掘,人们只有在壁画里欣赏它的英姿了。

中国现存最大的藏式佛塔是北京妙应寺塔,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建于元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此塔为砖石结构的藏式喇嘛塔,通高50.9m,由塔基、塔身和塔刹组成。塔基底面积810㎡;塔身为覆钵体;塔刹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下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在“十三天”之上置一巨大华盖,周沿悬挂着36片带有佛像和佛字的华幔,下面各系一个风铃;刹顶为铜质鎏金空心的小型喇嘛塔。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也是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中国现存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是山西应县木塔,也称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建造在高4m的台基上,塔高67.31m,底层直径30.27m,呈平面八角形,外观五层,加四个暗层,共有九层。这也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应属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公元520年~524年),塔总高近40m,除基座是石砌外,其余全部为砖材料,平面呈十二边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