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0 20:00:12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年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2018年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赵甍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专长为视觉传播和新闻摄影。高分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曾连续两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助教,学术功底扎实。赵老师授课经验丰富,讲解思路清晰,强调答题技巧、备考注意事项,思路清晰,表达生动有趣。

授课特点:讲解突出重点,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辅以知识框架勾勒、应试技巧和心理辅导,可操作性强。

曾静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研究生。考研专业课成绩优异,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对新闻传播学理论有较多的研究,在国内外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曾老师多次进行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对考研专业课领悟透彻,有丰富的辅导经验。

授课特点: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简洁明了,善于引导学员把握教材脉络和知识结构,能够切实解决广大考生在备考中遇到的难题。

第一篇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范长江

2.CBS

3.平台媒体

4.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导向需求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评述抗日战争期间,国际记者在华报道活动的影响。

2.新闻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内涵。

3.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新闻宣传”和“新闻舆论”的联系和区别。

2.结合实际谈谈新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范长江

答:范长江是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1927年初,他在吴玉章开办的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后进入北大哲学系学习。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写稿。稍后,他成为天津《大公报》撰稿人。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之行。他的通讯首次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一些真实情况,通讯汇集出版为《中国的西北角》。1937年2月,范长江根据陕北之行的采访材料,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在国内第一次披露了西安事变真相,引起极大轰动。1938年,他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后又与胡愈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1939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0年10月在北京逝世。1991年,以范长江名字命名的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开始举办,以奖励全国中青年记者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2.CBS

答: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是美国最大的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它在1927年由16家电台联合组建,不久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接管,开始用现名。1928年烟草商威廉佩利取得控制权,采取措施,组建广播网,同NBC相抗衡。1941年获得开办电视的执照,50年代后将业务重点转向电视,一直以良好的新闻节目和出色的主持人称誉美国电视界。1995年为西屋电气公司收购,1999年又转手给巨型传媒集团维阿柯姆公司。现在CBS有直属电视台7座,附属电视台200座,直属电台14座,还有不少附属电台,联结成庞大的全美广播电视网。

3.平台媒体

答:平台媒体(Platisher)缘起于美国人乔纳森·格里克的《平台型媒体的崛起》一文,他将平台商(Platform)和出版商(Publisher)合并,并由名为Digi day的撰稿人给出定义:平台型媒体是指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与传统的独立发展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账号不同,新路径要求媒体转变多渠道搭建“媒体平台”的做法,以形成“平台媒体”为新的实践目标。既与传统媒体形成了竞争,又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创新的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传播途径,而其对数据、渠道和用户的掌控有利于自身实现媒体化原生优势。简言之,这种平台性的媒介不是单靠自己的力量做内容和传播,而是打造一个良性的平台,平台上有各种规则、服务和平衡的力量,并且向所有的内容提供者、服务提供者开放,无论是大机构还是个人,其各自的独到价值都能够在上面尽情地发挥。“平台型媒体”(Platisher)既是一个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有“把关人”的媒体。平台型媒体的本质是一个开放性和社会性的服务平台。

4.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导向需求

答: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导向需求由韦弗在夏洛特研究中提出,即当一个问题与个人利益攸关,并且不确定性程度很高时,个人就会产生很强的定向需求,造成其媒体接触量增加,有助于议程设置生效。每个人都有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但外部世界巨大而复杂,这就需要有大众传播的引导机制帮助受众判断。社会成员个人的导向需求,是媒介议程设置功能得以发挥的社会心理前提。导向需求基于两个因素:信息对个人的相关性和与己有关的消息的不确定程度。信息的相关性越大,事物的不确定性越高,那么人们对导向的需求就越大。即受众个人与对象事物的关联度高,意味着导向需求低,不易接受传媒议程设置的影响;对象实务的不确定性高,意味着受众的导向需求也高,传媒更容易发挥影响力;媒介使用越方便省力,也就越能适应受众的导向需求。媒介报道的议题与受众的相关性高,看到此类消息的标题都会对其产生导向需求,媒介利用受众的导向需求选择议题,从而体现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受众依赖媒介信息报道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主动选择了信息。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评述抗日战争期间,国际记者在华报道活动的影响。

答:抗日战争期间,为数不少的外国新闻记者与作家纷纷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采访与报道,及时、详细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主张,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些通讯报道,不仅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还被结集出版,其中大多数在当时就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如海伦•斯诺的《续西行漫记》、贝特兰的《华北前线》、卡尔逊的《中国的双星》、福尔曼的《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斯坦因的《红色中国的挑战》、爱泼斯坦的《中国未完成的革命》、斯特朗的《中国人征服中国》、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等。

国际记者在华的报道活动对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影响集中体现在:(1)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展现了我党控制区的真实面貌,较为客观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行为。(2)提高了共产党的形象,为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所接受树立了良好形象,为中外友好关系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制约了国民党的反共图谋,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国际记者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报道,给各国政府留下了深刻印象,促使各国加大对华援助力度,有力地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的信心。(5)鼓舞了根据地人民,尤其是使知识分子看到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6)为根据地人民带来了更多的消息,便于根据地军民了解外面的世界。(7)促进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胜利。

2.新闻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内涵。

答:新闻工作党性是指传播者站在一定党派的立场上,以该党派的利益和主张,作为选择和评价新闻事实的标准。

新闻工作人民性是指新闻事业对待人民的态度以及运用新闻手段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的一种特性。

新闻工作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内涵主要体现在:(1)党性包含人民性。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党性包含了人民性的全部内容。当谈到新闻工作应当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与要求时,我们可以沿用“群众性”概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三贴近’、以人民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创造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等所谓“人民性”内涵。(2)人民性建立在党性基础上。若把党性与人民性对立起来,用人民性去补充党性的主张,实质上是把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分开或对立起来,使党报摇摆于两性之间,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将设置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党性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上,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既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又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这就要求新闻机构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觉悟,而不能片面地反映群众的要求,更不能去迁就某些群众的不合理意见。(3)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不能把党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不能把党报对党负责,同党报对人民负责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党性原则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要求,都是为了办好新闻事业,有效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因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党的根本利益。

我们创办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三位一体”的,是不容分割的。

3.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答: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描述的是某一社会集团争取其他社会集团对其表示积极赞同、自觉服从并自动融入到该社会集团的权力结构中来的一种控制方式,葛兰西霸权概念的生成既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历史综合,也表现为一种意义的拓展与延伸,而其理论内涵在市民社会、完整国家和意识形态概念的阐发中得到了深度而充分的展现。(1)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霸权指文化领导权,是指一定阶级联盟为了自己的利益对整个市民社会的统治。葛兰西把社会分成两个部分,国家和市民社会。对于国家的统治,可以通过暴力或强制,但对于市民社会的控制,则不能单纯依靠外在的武力,必须诉诸文化。这种文化的领导权是建立在公民的“常识”和同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领导力量并不是一味地动粗用强,还会通过一定程度的让步和妥协,寻求咬合点,与被统治者达成一致。因此这种意识形态的统治过程并不像阿尔都塞所说的那么简单,它是对特定斗争舞台的暂时控制。

②文化霸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赤裸裸的压迫和支配关系,霸权是要去争得一种领导地位,它要求赞同,但并非不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它需要遏制对立面,但并非要去翳除对立面。为了获得霸权,统治集团不得不对被统治集团的利益和需求作出一定让步。因此在葛兰西看来,文化既是支配的,又是对抗的,它的内容是由统治集团获得霸权的努力和被统治集团对各种霸权的抵抗共同构成的。

③文化既不再是阻碍历史进程的,强加于人的政治操纵文化(法兰克福学派);也不是某种自上而下自发出现的东西(文化主义的某些论述);也不是一种将主观性强加给某些被动的主体的含义机器(结构主义的某些论述)。而是一个经由谈判和斗争达至妥协的动态领域,是一个支配和抵抗之间的力量不断调整、趋于平衡的过程。(2)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的影响

①在文化上重视培养知识分子体系建设的深入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如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研究关注无权者如何通过自己对文化产品的解读和使用,对权力进行抵抗,并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认同。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员集体撰写(合作研究也是中心的一种尝试,试图打破过去学者单打独斗的传统)的《仪式的抵抗: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1976),研究了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英国工人阶级青年“反文化”现象。

②在教育上注重思想意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葛兰西霸权理论中的市民社会思想,强调思想教育的理论吸收和发展。市民社会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

③在政治上重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重视国家机器以外的维护国家安全的力量,  重视民生,将维护文化意识的领导权与民生思想相结合,实现国家的现代价值。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新闻宣传”和“新闻舆论”的联系和区别。

答:新闻宣传是指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的特点是:宣传的本质是劝服;形式上总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向特定的多数人传播观点,以单向传播为主等等。“新闻宣传”是指以新闻的形式进行宣传性报道或者开展宣传活动,本质是宣传。

新闻舆论是公众对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新闻舆论”是指新闻引发的舆论,是公众对于某个新闻产生的一致性意见。(1)两者的联系

①新闻媒介既是“新闻宣传”的工具,也是“新闻舆论”的工具。“新闻宣传”和“新闻舆论”都依托新闻媒介产生,都是一种新闻媒介造成的传播现象。“新闻宣传”以新闻的形式出现,成为新闻的组成部分,“新闻舆论”是新闻传播后的影响和效果,基于新闻媒介才得以发生。

②“新闻宣传”引发“新闻舆论”

a.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的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断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

b.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源头,及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c.“新闻宣传”往往以新闻的形式出现,对人们对于信息的了解和重要性的感知产生重要影响,能够成为舆论的源头。

③“新闻宣传”引导“新闻舆论”

a.“新闻宣传”以新闻的形式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上受到“新闻宣传”的制约。

b.“新闻宣传”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比如采用直接的评论表达立场、观点,引导舆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容易使自身的宣传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从而施工中时期为多数意见而遵从附合。(2)两者的区别

①“新闻宣传”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是可控的。“新闻舆论”是新闻传播造成的影响,是无序的、自发形成的意见。

②“新闻宣传”代表的是特定利益个人和组织的立场和倾向,为宣传者服务,受众是被动的接受者。“新闻舆论”必须具有群众性,而且是一般人普遍赞同,且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的一致性意见。

③“新闻宣传”是单向传播,线性传播。“新闻舆论”是多向传播,传播过程和影响过程复杂,集合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为一体,常常产生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等传播现象。

2.结合实际谈谈新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答:新媒体(New Media)是相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1)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传播技术的进步,继而影响着传播媒介的变革。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全方位、立体化,并表现出新的传播特征:

①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全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垄断格局,使传播主体不仅仅是媒体机构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传播者通过各种媒体去发布和传递信息,因而传受主体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

②传播效果的时效性。传统媒体在向受众传播信息时一般都需要经过信息的采集、整理、编辑和发布等过程,而全媒体时代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可将这些环节一体化,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信息全天候、全地域、无滞后地传播。

③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传播信息的形式可以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符号于一体,而且信息传送和受众接受信息的媒介可以是网络、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

④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传统媒介突出大众传播的作用,而新媒体侧重通过用户数据库分析不同受众群体的偏好,然后针对受众的偏好传播其感兴趣的内容。

人际传播是人类交往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助推传播媒介的变革,并改变着传统人际传播模式,突破了人类传播活动的空间界限,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方便、自由,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2)新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①新媒体突破了人类传播活动的时空界限。新媒体时代的媒介打破了人际传播的时空界限,扩展了人际传播范围。新媒体为人际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使相距千里的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交流,媒介成了名副其实的“人的延伸”。

②新媒体时代提高了公众参与社会事件的热情。全媒体时代受众通过信息平台高效、便捷的互动,大大提高了受众参与社会事件的热情度。新媒体促进社会人际关系向着团结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得社会人际关系呈现出空前的团结和健康和平的前景。

③新媒体时代对传统人际传播方式的颠覆。全媒体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原本富有个人情感色彩的书信往来被社交媒体代替;电子书籍大行其道,而有利于培养理性思维的纸质书籍销量大幅下降;中华传统文化中逢年过节的探亲访友和电话拜年也逐渐被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微信等代替。这种程式化的、缺少感官参与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造成了人们情感的冷淡和人际关系的疏离,尤其是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④“媒介依赖”群体的出现,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使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他们沉浸其中而对周围的人和环境熟视无睹,已成了“手机控”和“媒介依赖”群体中的一员,极易导致人际交往的障碍,严重者出现情感偏颇或患上“失语症”。新媒体使人们得到了获取信息的捷径,但容易使人的思维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当人们缺少思考能力时,就容易被错误舆论引导而做出错误的事情。

⑤网络的虚拟性使人际交往缺乏信任感。新媒体交流平台往往是匿名注册登录的,而且大多通过文字和图片方式与人交流,使得双方难以知晓对方的真实信息,一些不法分子便乘虚而入进行诈骗活动。网络传播的虚拟性背离了传统人际交往以诚相待的前提,致使交流对象之间互相缺乏信任感。当虚拟世界的不信任因素延伸到现实社会时,会使得人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缺失信任,进而影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新民丛报

2.BBC

3.媒介形态

4.公共领域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1949年之前中国通讯社的发展历程。

2.关于新闻真实,学术界有哪些观点,这些观点的内容是什么?

3.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的生存环境有什么改变?对职业新闻传播有什么影响?

2.比较中介观和媒介观的异同。(材料略)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新民丛报

答:《新民丛报》是梁启超按照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的模式创办的一份半月刊,1902年2月8日在横滨创刊。《新民丛报》是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之一,报名取《大学》篇中“新民”之意。从创刊到1907年11月停办,前后近六年,共出版九十六期。这是梁启超宣扬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该刊新颖别致,封面是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内容分设25个栏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印刷精美,均为“中国报界前此未有”。该刊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但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和君主立宪。

2.BBC

答: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于1922年,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1922年10月,马可尼公司联合西方电气公司等另外五家无线电企业组建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同年11月1日开始营业,14日在伦敦开始日常广播。1927年元旦,英王颁布“皇家约章”,将其改组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授予它在全国进行无线电广播的特权。1955年9月22日,独立广播公司伦敦电视台首次播放节目。它的建立,标志着英国出现第一家靠广告收入和出售节目而维持经营的商业性广播电视公司。目前,英国广播公司在国内拥有10个全国性电台、40个地方性电台、8个全国性的电视频道(包括BBC1到4频道,两个儿童频道CBBC和Cbeebies,BBC新闻和BBC国会新闻频道)、BBC红钮互动电视(BBC Red Button interactive TV)、BBC高清频道、BBC在线、BBC iPlayer等。

3.媒介形态

答:媒介形态是指信息传播的渠道和载体。美国新闻学者罗杰·菲德勒在《媒介形态变化》一书中指出,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三次大的媒介形态变革: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以及现在尚未完全定型的数字媒介。口头传播、书面语言、电磁波语言以及数字语言,是这三次媒介形态转变的主要催化剂,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是媒介形态得以不断更新、发展的动力所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媒介形态占据主流,印刷媒介扩大了信息接收的时空范围;电子媒介以及可视可感的形式传播信息,强化了人们对图形信息的接受能力;数字媒介几乎改写了传播的全部面目,网络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类传播史就是一部传播媒介形态变化发展的历史。

4.公共领域

答: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在传播学中是指一种介于私人领域与国家权利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在这个空间里,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进行公开的讨论和辩论,形成某种接近于舆论的一致意见,并组织对抗压迫性的国家和公共权力,从而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这个概念是哈贝马斯在其《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的,用来描述大众媒体应该在民主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的理想模型。随着概念的发展,公共领域的内涵已经有所扩大,如果不局限于公共领域的特定历史形态,把它看作是一个“理想类型”的话,只要是能够贯彻自由、开放、平等、理性精神,独立于国家和市场,由公民参与的论坛,都可以被称为公共领域。它既可以是面对面的聚会,也可以是在此基础上代替直接交流的各种媒体。公共领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开放性,即向所有公民开放;二是自由与独立,不受任何权力机构和个人的强制,自由集合,自由讨论;三是关注普遍利益,谋求公利而非私利;四是需要媒介进行传播和辅助,以保证信息的充分沟通与交流。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1949年之前中国通讯社的发展历程。

答: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通讯社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1)民国初年的通讯社

民国初年,新闻事业飞速发展,为了加强新闻报道,地区性通讯社纷纷兴起,例如成立于长沙的湖南通讯社、湖南新闻社;成立于广州的公民通讯社;成立于上海的民国第一通讯社等。该时期的通讯社由于人力财力有限,大都以译报、剪报为主,自采新闻较少,只具备油印十数份新闻稿分送报社的能力。多数通讯社“设备甚简,只为一党一派而宣传其消息,至不为国内报纸所信任,对外更无论矣”。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是以下两家通讯社:

①新闻编译社

新闻编译社由邵飘萍创办于1916年8月,是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最早的一家较有影响的通讯社。邵飘萍创办该社是为了改变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闻”的状况,将中国政闻之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该社的稿件很受欢迎,主要供给北京各报,外国驻京记者也多有参考。虽然不具备面向全国媒体发稿的实力,但仍是北京地区“具有现代通讯社观念的第一个新闻通讯机构”。

②国闻通讯社

国闻通讯社1921年创办于上海,由胡政之参与筹办并担任主编。初受孙中山和浙江军阀卢永祥等的资助,实为反对直系军阀的联合势力的宣传机构。该社主要以邮寄的方式向各地报社发稿,后陆续在北京、汉口、天津等地设立分社,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民营通讯社。国闻通讯社所发的消息,以详确报道事实为主,不加议论。国外消息和各国报纸上的重要消息,则随时译述,供报界采用。1924年8月胡政之创办《国闻周刊》作为通讯社的附属刊物,记载每周国内外大事,并加以评论,执笔者有胡政之、张季鸾等。1925年聘日本东京通讯员,增加电报传送新闻,同时增加报道各地的商业行情,供工商界人士参考。1926年6月,天津新记《大公报》开始筹办,胡政之将国闻通讯社总部迁到天津,继续发稿,成为北方通讯社中的巨擘。(2)五四时期的通讯社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列宁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通讯社在我国出现,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进程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为以后党的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中俄通讯社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于1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该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的开展情况。它一方面翻译俄文资料,写成中文消息供中国报纸采用;另一方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供苏俄报刊采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后,中俄社成为它领导的机构之一。《新青年》、上海《民国日报》等都采用了中俄社的稿件。(3)大革命时期的通讯社

大革命时期的通讯事业有所发展。据统计,1926年全国有通讯社155家。其中有些是持着招牌领津贴不发稿的,但多数是正常经营的,其中有的还具有一定影响,如国闻通讯社、申时电讯社。

申时电讯社发起于1925年,正式成立于1928年。1932年,该社与110多家报社签订供稿协议,1934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和董事会,在北京、天津、汉口、香港等地设有分社,1937年上海沦陷时停办。(4)十年内战时期的通讯社

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纷纷发展各自的新闻事业相抗衡。该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通讯社分别是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和共产党的“红色中华通讯社”。

①“中央社”(中央通讯社)

中央通讯社1924年成立于广州,1927年5月迁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管。“中央社”实行“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的方针,在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设立分社或通讯员办事处,垄断了国内新闻来源。它还“收回”了外国通讯社在华的直接发稿权,同路透社、美联社、哈瓦斯社等外国通讯社签订了交换新闻合同,以此来垄断国际新闻来源。

②红色中华通讯社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广播呼号为CSR,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曾用名《无线电材料》《每日电讯》),供中央机关参阅。1934年10月随红军长征,途中新闻广播中断,但抄报未停,1935年11月在陕西瓦窑堡恢复新闻广播。(5)抗日战争时期的通讯社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在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发展,不断壮大,并进入成熟阶段。新华社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1月,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抗战爆发后,新华社发稿范围逐渐扩大,如中共中央的文件、《解放》周刊和《新中华报》的评论都经新华社向外传播。当时各抗日民主根据地都为敌人所封锁,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指示的传达、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情况与信息的交流,在极大程度上都要依靠新华社。新华社编辑部还把收到的国外电讯译成中文,编成油印的《每日电讯》参考资料,供中央领导及各机关参阅。

1939年初,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的编辑机构,同属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统一领导,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标志着党的新闻通讯事业走向成熟。自1939年起,新华社开始在各根据地建立分支机构,一个以延安总社为中心的新华通讯社网络逐渐形成。

2.关于新闻真实,学术界有哪些观点,这些观点的内容是什么?

答:(1)新闻真实的内涵

新闻真实是指新闻与所报道的对象相符合,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真实,首先要求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真实的事实基础;其次,真实是正确的、全面的反映,即揭示真相,这构成“真”的内涵。(2)学术界对于新闻真实的观点及其内容

①新闻的具体真实

具体真实指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对新闻事实的解释和概括要合乎客观事实自身的逻辑

②新闻的整体真实

新闻的整体真实又称总体真实,是指对复杂或具有漫长过程的事件在报道时要反映各个事实的联系与事物的全貌,揭示全部的事实真相。整体真实不再把新闻的个体真实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是同时追求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整体。

新闻整体真实的类型包括:

a.连续报道的整体真实。指若干条报道准确地组合,如实反映事物的整体面貌。个体事实的报道只能体现局部真实,随着事件发展进行多次报道,体现的则是对整个事件或全局的真实。

b.反映事实量比的整体真实。指按照不同类型的客观事实的比例,真实地报道这些事实的量比。坏事与好事、消极现象与积极现象等对立事物在社会中出现的比例不同,记者要从事实的联系中观察、分析不同类别的事实的量比,按照不同比例再现这些事实,达到对立事物分布的整体真实。

c.反映真象与假象的整体真实。指对客观事件的报道要符合该事物固有的真相,分清假象与真象,在真象事实与假象事实的联系上,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

③新闻真实是事实性真实

新闻真实强调新闻与客观事实的符合性,落到新闻传播活动的实处,就是指每一具体的新闻报道与其报道对象的符合性,一定“全体”报道与相应时空范围内整体事实对象的符合性。由于新闻是对真实存在的事实的报道,这就决定了事实性是新闻真实最重要、最突出的特性。

④新闻真实是过程性真实

过程性是说,新闻真实是在报道过程中实现的。新闻报道都是在一定的过程中完成的。针对那些既复杂又重要的事实,特别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重要事实,如果想使新闻报道既成为真正的新闻,又能最终在整体上反映事实的真实面目,就必须通过过程性的、进行式的或追踪式的多次报道来实现。

⑤新闻真实是有限度的真实

新闻活动是一种在价值观指导下的认识活动,离不开意识形态的束缚,因此新闻真实是有限度的真实。作为一种新闻理想的新闻真实在现实中难以完全实现。

新闻真实的有限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新闻真实是传播者认知限度内的真实。传播主体受时间、精力、经济的限制,个人并不能做到万事全知。个人的认知是明显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取向下的认知,新闻传播活动是精神认识活动,必然受传播主体认识的影响。

b.新闻认识活动的特性限制新闻真实。新闻认识必须及时、迅速地反映,快,就容易看“走眼”。在追求时新性的状况下,往往很容易忽视事实的真实性。新闻真实的发掘需要过程,是个有机的运动过程,因此新闻真实并不能保证一次无限制的真实。

c.新闻真实是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真实。构成新闻传受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都会以各种方式影响新闻真实的范围和程度。新闻真实是传受双方相互承认的过程,新闻传播符号的有限、传播文化中的刻板印象、传播工具的限制、传播体制的控制等因素,决定了新闻真实不可能达到绝对真实。

⑥新闻真实是即时性真实

新闻真实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即时性,这是由新闻传播方式上的及时性、实时性所决定的。新闻的真实总是针对一定事实对象在某一时间范围内的存在状态、变动情况而言的,是以一篇篇具体报道的即时性而存在的。

⑦新闻真实是公开的真实

新闻传播方式的公开性决定了新闻真实必然是一种公开性的真实。公开性的真实,是说新闻报道将新闻事实的真实面目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使其成为人人原则上都可以见到的真实、可以进行独立判断的真实。新闻传播以自己的公开方式把新闻事实的真相公布于阳光之下,显示出新闻真实特有的魅力和力量。

3.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的区别。

答: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专家詹姆斯·凯瑞于1970年提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两个重要概念。(1)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的定义

①传播传递观

传播传递观是源自地理和运输方面的隐喻,它认为“信息的移动在本质上是与货物或人的位移相同的过程”。传播传递观是指讯息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它是一种单纯的信息量的传输,以社会心理学与行为主义为基础,目的在于实现对空间距离和人的控制。

②传播仪式观

a.传播仪式观认为传播是一个制造、保持、修补和转换现实的象征性过程。通过传播,一定群体的人们共享民族、阶级、性别身份、信仰,即共享相同的文化仪式。

b.传播仪式观质疑了美国主流传播学研究模式,为传播学研究开启了一条新航线。

c.传播仪式观是指北美新教徒举行的“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这种观点把传播看作一种“仪式”而非“位移”。

d.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息的表征。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2)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的区别

①传播的传递观,强调信息在空间的传布,以社会心理学和行为主义为基础,目的在于实现对空间距离和人的控制。而传播的仪式观,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同信仰的表征,强调文化的共享,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社会。

②凯瑞认为仪式观才是传播的起源和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就是构建并维系一个有秩序的、有意义的、能够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但需要指出的是,传播的传递观也并非错,只是不够全面。传递观一直占据着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地位,在中国也是,所以此时着重对传播的仪式观进行研究与思考,意义重大。

③仪式观是对传递观的有益补充。传播研究中以体现“传递观”的经验主义学派为主流,多按传播五要素展开,侧重效果研究,较少注意传播的文化影响。传播的仪式观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是对经验主义研究的有益补充。

仪式观的理论创新在于:

a.作为一时的传播的目的不再以减少不确定性,而在于一种参与和体验。它给人们带来参与感和存在感的同时,也促进着传播的进一步扩大。

b.传播的功能也不在于表层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变化,而在于深层次的文化理念、意识形态的变化。

c.传播具有一套传播体系化、程序化的东西,具有一般仪式的特征。人们在长期的耳濡目染的情况下,逐渐熟悉、习惯社会整体的秩序和规则。

④传递观为传统传者受者角度,仪式观为参入者角度。经验主义研究将传播主体分为传者和受者,很容易导致研究的偏向,或传者中心论,或受者中心论。在仪式观中,传播的主体都是平等的参入者,大家共同参入,共同体验,共同建构仪式。

⑤传递观缺少对文化分析的关注,注重实验与调查,仪式观使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传播的内容,不用或少用信息的研究方式。符号变化的“所指”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通过符号解读,就能分析传播的文化意义。

⑥传播作用的分析从传递观中零碎的“认知”、“情感”、“行为”层面上升为文化层面,从短期效应上升为一种长期效应,可能更准确、更有价值。传播效果分析往往只注重短期的,表面的传播作用。传播仪式观则注重传播对秩序的建构,对信仰的扩散,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的生存环境有什么改变?对职业新闻传播有什么影响?

答:(1)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的生存环境的改变

①新媒体对大众传播媒介生态结构产生冲击

大众传播媒介在传统媒体时代主要以报纸和电视作为中心,而新媒体以其自身的诸多新特点正在对以往媒介生态结构产生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及其自身的技术正在逐渐被弱化;

b.大众传媒的垄断市场正在逐渐被新媒体打破;

c.人们的媒介消费观念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改变,现已经形成了新型消费群体。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的典型表现是市场冲击,即广告商不再把大众传媒的市场推广平台作为唯一投入重点来替代媒介的选择趋向多元化。

②大众传播媒介迎来“多种媒体并存”的全新状态

从世界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传媒业从报纸“一枝独秀”,到后来与广播共同发展,再到报纸、广播、电视共同进步,最后到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并驾齐驱”,如今又迎来了“多种媒体并存”的全新状态。在世界这一发展格局当中,媒体格局总是在不断变化和进步,特别以互联网为主体新媒体出现后,使以往媒体格局被彻底打破,形成了报纸、广播、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并存的新格局。

③传媒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媒介争夺注意力空间

传媒竞争促进了格局的变化。经过对中国媒体格局多年的研究发现,竞争在此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管是微观受众覆盖率、媒介经营收入、媒介接触时间,还是宏观上的媒介形态和经营等,其实都是传媒竞争的一种经过。我们可以说媒体格局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媒体间的相互竞争。

从目前形势来看,中国媒体格局发生变化正在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发生变化,及其传统媒体相互间的激烈竞争呈现出来的。像一些诸如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假如想要得到生存地位,就一定要与传统媒体进行竞争。而像报纸、广播、电视等以往媒体应对竞争也需要迎接艰巨的挑战。他们不仅要与新媒体进行竞争,同类型媒体之间也要相互竞争,假如没有竞争,那么媒体将会停滞不前,竞争造成了媒体格局发生变化。新一轮竞争又会催生新的媒体格局发生变化。(2)新媒体环境对职业新闻传播的影响

①新媒体传播的特点

a.新媒体传播海量化,让受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

b.新媒体传播快捷化,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并且传播速度更快捷;

c.新媒体传播自主性,以个体为单位的自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自下而上的传播;

d.传播主体的平民化,借助强大的技术推动力,使每个人不再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而是新闻报道的参与者,让公民可以脱离大众媒体的操控,主动自发的运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所见所闻。这大大降低了公众参与的门槛,是传播主体更加平民化;

e.新媒体传播的真实存疑。因为新媒体传播主体具有较强的“草根性”和“平民化”色彩,使得新闻传播缺少把关人,新闻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②新媒体对职业新闻传播的影响

正是因为新媒体传播的这些特点,导致了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有以下影响:

a.新媒体培养出“自媒体”,普通公民利用新媒体媒介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立场,人人都能充当新闻发布者,使得新媒体培养出“自媒体”,“自媒体”又反哺职业媒体,形成良性竞争与互补,共同完善传播环境;

b.新媒体使新闻媒体传播更加自由,手机网络的普及让每个人能够及时地进行新闻传播,使得职业新闻传播的信息渠道扩展、自由度扩大,丰富了职业新闻传播的技术手段,表现形式,拉近话题与受众间的距离;

c.新媒体有其缺陷,新媒体的发展让职业新闻传播也面临弊端,如人肉搜索愈演愈烈、假新闻频出、失实报道增加、恶意诬陷事件增多、手机诈骗等现象屡次出现,这让职业新闻传播的影响变得更加消极。新媒体环境下,职业新闻传播受到巨大的挑战。

2.比较中介化和媒介化的异同。(材料略)

答:(1)中介化和媒介化的定义

①中介化

Livingstone整理归纳威廉士在《关键字》一书中中介化的三种核心意义如下:

a.扮演调和者的角色;

b.调解原本分立的各方并使其产生关系;

c.将一种原本难以表述的关系以正式的方式直接表达。

威廉士在《关键字》一书的讨论中指出,中介化成为社会人文科学的关键字,与近代大众媒介的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报业等大众媒介的制度化,中介通常被用来对比“直接”,因此被放在一个蒙蔽与真实的二元论中理解。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学者阿多诺主张中介化的必然性,强调中介化是维系生产与消费之间必然存在的关系,将其放置在一个社会关系的脉络中检视。

传播学者对于中介化的意见有以下几种:

a.英国学者John B.Thompson在《媒介与现代性》一书中,从时空关系的重构理解电子传播媒介在中介现代性过程中扮演的核心角色。他主张普及化的多种电传媒介皆导致了“时间与空间的拆伙”,即讯息传输的空间可以无限延伸,时间间隔近乎消失,讯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传播不再相互束缚。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以国族疆界划分,强化了我族与他者的差异意识,成为理解现代社会中“中介的社会性”一个无法忽视的建制。

b.Martin-Barbero由媒介的“中介场域”着手,探讨媒介过程与社会过程的关联性,以及传播媒介如何成为中介各种社会或文化势力的过程。大众传媒背负着在拉美社会分裂的族裔、阶级意识中构建单一国族认同的文化霸权人物,但承载大众文化的媒介形式往往成为传统或当地文化的杀手。Martin-Barbero舍“媒介”谈“中介”,意在强调传播或沟通的动态社会过程才是重点,媒介仅是此动态过程的寄生物。

c.英国文化学者Roger Silverstone主张中介化基本上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检视制度化的传播媒介所涉及的符号在社会生活中流通的过程”。他强调科技与社会中介过程的辩证性,传播技术既可以促进也可以改变传播沟通和社会环境。传播科技与社会互为因果,而中介概念便试图诠释“传播的过程如何改变支撑此过程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个体与机构的参与者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②媒介化

媒介化成为关键字,相当程度上反映在欧美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里,对于电子媒介在政治社会中的“扩权”,甚至是“侵权”现象的关注。

a.瑞典学者Kent Asp首先使用媒介化概念来观察瑞典媒介的政治新闻报道如何影响政界人物公开发言的内容。他主张为了博得媒体青睐,政治人物的公开发言有日趋个人化和将议题两极化的倾向。政治媒介化的相关讨论多数重点在于关注媒介对于政治过程的扭曲效应。学者Mazzoleni与Schulz主张媒介化的政治即是失去自主性的政治,政治的一些核心功能逐渐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方得以维系,并且在互动过程中持续被其型塑。

b.Schulz为媒介化的过程提出四个关键定义:延伸(extension),媒介技术延展了人类沟通与传播本能的界线;取代(substitution),媒介部分或完全取代社会行动及社会机构,并改变他们的性格;交融(amalgamation),媒介行动与非媒介行动之间界限模糊,媒介渗透到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与专业化领域中;迁就(accommodation),因为媒介存在所引导的社会改变,包括组织或个人必须迁就媒介操作讯息的方式。

c.丹麦传播学者Stig Hjarvard主张将媒介化理解为新的互动形式如何取代既有社会互动的方式,以及既存的传播及整体沟通技能的扩张如何同时改变面对面沟通的条件。媒介化隐含社会与文化行动的核心成分,如工作、休闲或游戏,逐渐披上媒介的形式。(2)中介化和媒介化相同点

①比对中介化与媒介化两个概念,两者皆试图将社会实践过程作为建构媒介理论的起点,媒介不再仅是注目于文本意义、组织或机构动机,或者个人心理影响的透明过程。

②中介化和媒介化概念都强调媒介与社会过程的结合,不应忽略现行的技术条件与制度实践。对于传媒物质性意义的重视,使得这两个概念与既有的媒介政治经济学派接轨,同样主张传媒的物质性是特定社会权力关系的来源。

③中介化和媒介化作为传媒理论的概念重构,着重将传媒过程具体化为具有社会或文化意义的行动,并着重探究这些行动本身如何成为其他既有的、制度的社会或文化行动的引导力量,以及这些场域实践的转变。这使得关注的重点不再只是传媒本身,而是由传媒的行动实践所涉及的与其他社会场域的互动过程。

④中介化与媒介化皆试图以比较宏观的时间格局,探索媒介的社会化过程。在试图拓展传媒研究的格局之余,中介化与媒介化概念的出现有助于反思媒介研究既定的状态与未来的发展。现阶段多数研究都停留在理论层次,而中介化与媒介化以动态的“媒介过程”为核心,试图跳出传媒研究是特定媒介研究的框架,使得传媒研究更入世,与其他社会过程接轨。(3)中介化和媒介化不同点

中介化和媒介化即使出发点相同,着重面仍有差异,就被使用的频繁程度而言,媒介化在近年来有超越中介化的形势。

①媒介化(mediatization)是关于媒介技术及其变迁作为社会和历史变迁的动因或使者(agent)的理论。在这个视野下,空间是绝对的、外在的、分布均匀的。

中介化(mediation)这个概念与媒介化在语言上同源,但概括的是交往各方之间的连接机制、手段和过程,它的形态可能多样多变,而非如媒介化所概括的那样同质。

②相较于英国的文化研究学者对于“中介化”的开拓,欧陆学者近年来频频使用媒介化一词去定位传播沟通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如果说动态关系是中介化试图捕捉的社会性,媒介化所彰显动态关系更着重宏观的社会制度或机构层次。

③中介化仅彰显媒介成为广义上重要的社会环境改变的代理者,并没有预设一个探究现象的时间起点,同时也代表一个中性且多面向的过程。

相较之下,媒介化的主张更集中在媒介形态如何“介入”当代生活的不同层面,特别是建制化的社会实践,如政治、文化、宗教、教育等。

④政治的中介化仅仅说明媒介成为广义上民众与政治精英阶层间政治资讯的桥梁,串联起特定传播技术与传输方式下社会组织、制度及社会生活场域里的个人。即中介化探索的是组织化的媒介及其符号流通的过程,对于社会生活带来什么样累积性的效应,以及这种效应是否使得往常不容易联想在一起的组织、机构或制度,因为中介化而产生关联。

由中介化所强调的环境、制度化与社会实践等探索中诞生的媒介化概念更为集中和聚焦于对媒介权力的探讨。然而媒介化意图彰显传媒介入社会实践,很容易被过度诠释为传媒逻辑对于社会生活的全面性主导,甚至取代。媒介化促使我们注意到媒介的运作过程中蕴含的逻辑,相较于中介化,媒介化更突显单一的影响方向,即媒介具有促成不同社会生活或专业领域里实践方式质变的可能。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中国人民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黄远生

2.曾格事件

3.新闻话语权

4.“镜中我”

5.协同效应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民国(1912—1916)政党报纸大发展的背景。

2.试述事实和真相的联系与区别。

3.电视新闻传播的“媒介事件”,举例阐述。

4.报刊是不是双边市场?为什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