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0 22:27:54

点击下载

作者:徐淑娟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研究试读: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城乡收入差距、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我国2003—2012年的基尼系数,显示其数据维持在0.47~0.49。2013年基尼系数为0.473,随后基尼系数虽略有下降,但也维持在较高水平——2014年全国基尼系数为0.469,2015年该数据为0.462。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即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与此同时,行业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加大。2014年人均收入最高的金融业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约是人均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8倍。这仅是在行业门类基础上进行的计算,如果再细分行业,按照行业大类或者中类,再加上工资外的相应收入和行业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更为惊人。

对于这种现状,大多数人深有体会,我本人也不例外。相同专业的研究生同学毕业后进入不同的行业,短时间内年收入差距拉开数倍,部分在垄断行业或新兴行业工作的人的工资更是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这使我对该课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本书。

本书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行业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和相关结论,并采用了定量分析方法,注重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为最终的研究结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全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本书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为国内外文献综述,首先对国外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然后重点介绍了我国的相关研究结论,在全书中起到理论铺垫作用;第三章综合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和计量模型研究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演变趋势和多维变化特征;第四章分析了我国行业收入两极分化的演变轨迹和特点;第五章是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价值判断,首先建立行业合理收入差距模糊测算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我国不同行业收入进行合理性判断;第六章为行业收入差距的形成机理分析,在理论诠释的基础上,建立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面板计量模型,对行业收入差距成因进行实证检验;第七章为行业收入差距的效应分析,利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金融发展和犯罪的效应分析;第八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首先总结了本书的研究结论,并提出若干缩小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具体政策建议,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展望。

希望本书能对业内专业人士或者该课题的关注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但由于作者专业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谬误和不足之处,还请读者不吝赐教。徐淑娟2016年12月于郑州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

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积极建立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居民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逐步加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突出等。专家学者对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区域差距关注较多,已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欠缺。本书便在此基础上,主要分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发展演变及相关效应。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收入分配领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平均主义,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实物分配,因而当时的行业收入差距并不明显。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换为市场经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出台,行业就业人员的收入差距便开始逐步扩大。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行业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其中,2000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保险业,职工平均工资为13 729元;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职工平均工资为5 132元。前者约是后者的2.68倍。2014年,人均收入最高的金融业的平均工资(108 273元)约是人均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平均工资(28 356元)的3.82倍。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明显。如果再加上工资外的其他收入和行业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更为惊人。这种现象引起了学者、政府和普通民众的关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对于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理论界已取得了一些研究共识:整体行业收入差距在振荡中扩大;垄断性强的行业工资水平高于竞争性强的行业工资水平;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工资水平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水平;新兴行业职工工资水平高于传统型行业职工工资水平。

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中行业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一定的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而言是有积极作用的。这是因为,行业之间存在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一般来说,低收入行业效益差,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和资本,利润收入高的行业容易吸引优秀人才和资本,这样自然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调整行业结构。但是,当行业收入差距超过一定的程度特别是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收入差距时,就会给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过高的行业收入差距不仅造成了社会不公平,导致社会冲突事件频发,而且对扩大内需、提高国内居民消费水平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影响了经济发展。

如果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日益扩大的行业收入差距将对社会公平和效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因此降低行业间收入差距应成为我国政府收入分配调整政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二、研究意义

本书对改革开放后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多维特征、两极分化、收入差距成因与效应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行业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以缓解目前突出的行业收入分配不均等现象。可以说,本书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从国家政策角度来看,研究不同时期行业收入水平变化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工作,重新审视过去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改革开放之前,过多强调生产而忽视消费,职工工资收入水平提高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是行业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大,影响人们的利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通过对行业收入差距程度和性质的研究,可以判断这种差距是否合理,是什么性质的差距,其成因是什么,这种差距对社会经济各方面造成了什么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政策进行研究总结,错误的要予以反省纠正,有欠缺的要完善,正确的要继续执行,还可以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研究并出台新的政策。

第二,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长期以来,国内对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相关研究文献的质量和数量远不如对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此外,现有的研究结论侧重于行业收入差距研究的某一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探讨,很多研究也仅停留在行业收入差距成因或效应的简单计量检验上,缺乏深层次的实证分析。另外,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行业收入差距水平的测度指标或体系,行业收入差距的合理性判断及成因等方面。本书的写作便是力图丰富相关理论,填补现有研究空白之处。

可以看出,通过研究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分析行业收入差距的形成机理,研究行业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效应,可以丰富收入分配理论,为国家相关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第二节研究思路与结构

本书针对行业收入差距,按照以下研究思路和结构展开分析。图1-1 研究思路图

本书围绕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演变过程,本着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路,重点研究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变轨迹和行业收入差距成因及其经济社会效应。

全书共有八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该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阐述了本书的结构和章节内容,然后介绍了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最后列出了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主要为国内外文献综述,在全书中起到理论铺垫作用。本章首先回顾了国外对行业工资差异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有人力资本理论、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制度理论;然后总结归纳了我国学者关于行业收入差距测度方法、演变轨迹、成因及政策建议的相关研究结论;最后对本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说明。

第三章为行业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在这一章中,首先介绍了测度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关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统计描述了我国1978年后的行业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及三个不同阶段,并对未来收入差距进行短期预测;其次,利用大量数据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多维特征描述,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总体特征;最后,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区域同步性和区域收敛性进行了模型检验与分析。

第四章为行业收入的两极分化动态演变研究。在本章中,首先阐述收入分配领域两极分化的内涵及其与收入不平等的区别;然后采用相关测度指标对我国行业收入两极分化演变轨迹进行描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行业收入不平等和行业收入两极分化的差异。

第五章为行业收入差距的价值判断研究。在本章中,首先介绍行业收入分配公平理论;然后在行业劳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行业合理收入差距模糊测算模型,并对我国目前不同行业收入进行合理性判断;最后分析了行业合理收入差距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标准。

第六章为行业收入差距的形成机理分析。这一章中,首先综合考虑竞争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等各方面的作用,对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诠释;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统计年鉴上的相关数据,建立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各因素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

第七章为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效应分析。在这一章中,首先对行业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倒U假说”和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反“倒U假说”进行了计量检验;然后利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行业收入差距分别对产业结构、就业、金融发展和犯罪的影响效应问题。

第八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首先对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其次在本书研究行业收入差距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具体政策建议;最后,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三节研究方法

首先,注重文献研究工作。在阅读了大量国内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以后,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行业收入差距不同角度的研究结论,为后面的实证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支持和铺垫作用。

其次,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大量统计分析方法和计量模型等定量分析工具,从多角度出发研究分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变化。运用行业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多种动态分析方法,包括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ARMA模型、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分析等,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动态实证研究分析,从而为本书的研究结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最后,本研究注重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不但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从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了行业收入差距的演变轨迹,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同时,在阐释行业合理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的经济效应时,也适时地引入了价值判断标准进行规范分析,回答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四节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一、主要创新点(1)从新视角出发研究行业收入差距。首先,从多维角度出发分析了行业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全面反映了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其次,利用计量方法如绝对β检验和单位根检验等对行业收入差距在不同层次范围内的区域同步性和区域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全国范围内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存在同步性和收敛性;最后,从行业收入两极分化的视角出发,采用多种指标测算历年行业收入两极分化指数,并对行业收入不平等和行业收入两极分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者的变动轨迹没有形成明显差异。(2)综合利用了多种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系统研究。理论界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很多仅侧重于某一角度,缺乏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另外,现在的研究很多只停留在行业收入差距成因或效应的简单计量检验上,缺乏深层次的实证分析。而本书基于此,采用了大量动态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展开实证研究。例如: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行业收入差距形成机理以及行业收入差距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建立ARMA模型进行短期预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行业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就业、金融发展以及犯罪产生的影响。(3)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行业收入差距的合理性标准。如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利用影响行业收入水平的五个因素(职业技能、劳动强度、劳动环境、行业竞争风险、劳动责任)建立了一个模糊测算模型,利用此模型计算不同行业的合理收入指数,用此指数和实际指数比较以判断不同行业的收入是否合理;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在研究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反“倒U”模型时计算出了行业收入差距的合理性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目前的行业收入差距还没有达到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的程度。二、不足之处

由于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化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其演变轨迹、形成机理和效应等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和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很难全面准确把握。因此,本研究虽有一定成果,但仍有很多疏漏和不足之处。

首先,本研究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不同门类的行业收入差距演变轨迹及原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但因为数据的缺乏,行业门类内部即行业大类的收入差距变动无法进行准确评估,因而在此基础上计算的收入差距相对指标数值偏低。此外,工资外的隐性收入对行业收入差距意义重大,但同样因为无数据来源,无法对其展开深入分析。

其次,在研究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时,本研究是从全国行业门类面板数据出发,以各行业的平均收入作为因变量,分析垄断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对各行业平均收入的影响,而缺少对以地区行业收入差距面板数据作为因变量,以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国家政策制度等方面研究导致地区行业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最后,行业收入差距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各国学者都有关于行业收入差距和应对政策的研究结论,这对我国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暂未对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进行横向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这是今后继续研究的一个方向。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相关概念第一节国外文献综述

行业收入差距并非我国独有的现象,国外学者对行业收入差距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从行业工资差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四种理论。一、人力资本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因为人们的先天禀赋存在差异,受教育的类型、数量和质量也各不相同,因此人们拥有不同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导致不同的劳动群体甚至是个人都不能够完全被替代。这种人力资本的差异引起了不同个人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最终导致工资差异。因此,不同行业劳动力质量的差异造成了不同行业的收入差异,高收入行业更容易吸引高质量劳动力,相反,低收入行业的高质量劳动力相对较少。

20世纪50~60年代,针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越来越多,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开始形成。美国经济学家Mincer和Becker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建者。Mincer在其博士论文《个人收入分配研究》中就指出美国个人收入差距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人力资本投资。然后他在1958年发表了论文《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首次建立了个人收入分配和个人接受培训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模型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或人力资本存量与个人收入水平为正相关关系。行业收入差距的人力资本理论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ecker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960年以后他发表的著作《人力资本》和《生产率的经济分析》中。他对个人收入和人力资本的研究表明:个人收入水平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Adward F. Denison在人力资本理论方面也有很多代表性成果,其中较著名的是,他通过精细分解运算发现,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可以解释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23%的比例。Krueger等(1988)指出劳动力质量的差异导致了行业工资差异的出现,可观测到的反映人力资本的变量如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年限等不能解释行业收入差异的全部原因,其他未被观测到的反映劳动力质量差异的因素被行业间收入差异表现出来。Keane (1993)的研究同样指出行业收入差异可以被未被观测到的劳动力质量的差异解释。Pedro S. Martins(2004)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发现行业间劳动力质量的差异引起了行业收入差异,高收入行业往往拥有更高比重的高质量劳动力。Mark Robert Kurt(2008)通过添加多期成分以及教育的选择扩展了定向搜索模型。此模型从行业收入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角度研究,发现行业工资差距持续不断增加,并且认为在一定阶段和时间内,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直接导致了行业间工资差距。

除了以上观点,国外学者还就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了新的解释。狭义的人力资本理论观点认为行业间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导致了行业间工资的差异。但是,Dickens 和 Katz(1986)、Brown和Medoff(1989)通过研究发现,即便控制了个体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变量,行业间的工资差异仍然存在。Lucas(1988)研究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对行业工资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人力资本溢出性。他提出,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性,如以行业、职业、企业或地区等方式结合的人力资本,其报酬不同于个体人力资本报酬的简单加总,主要原因便是“学习效应”。他认为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劳动整体生产率水平提高,由此引起的报酬较高。Winter-Ebmer(1994)基于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是解释行业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他认为教育具有非常显著的外部性,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一年,会引起行业工资溢出上升4%~9%。Sakellariou(1995)基于危地马拉的经验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人力资本外部性影响行业间工资差异。二、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包括“短期差异说”和“补偿性差异说”两种理论,是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下对行业间工资差异进行解释的理论。“短期差异说”认为,产品市场上需求发生变化,那么相应的劳动力市场也随之发生变化,产业需求增加的行业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来吸引劳动力。反之,产品需求减少的行业可能会降低工资来减少劳动力,这样的变化导致行业工资差异。Jorge Saba Arbache(2001)研究发现,在长期内,随着劳动力供给的自动调整,劳动力市场会重新达到均衡状态,行业间收入差异会逐步缩小并最终趋近于消失。不过这种理论并没有被实证检验证实,大多数研究结论仍然认为行业收入差距是一种长期现象,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在古典微观经济学中,“经济人”的理性选择总是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准则。对于不同的工作选择,不管是货币收入还是非货币收入,只要两者之和带给劳动者的效用是相同的,那么便可以认为这两种工作是无差异的,对于劳动者而言他们具有相同的吸引力;但是,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非货币特征(比如工作安全性、强度等),而如果某些工作的非货币特征给劳动者带来了负效用,那么就应当用更高的货币收入来进行补偿,这样一来便导致行业收入差异,这就是“补偿性差异说”。

Schettkat(1993)认为,不同的行业其非货币特征也不相同,不相同的非货币特征导致了行业间工资差异。非货币特征有很多方面,比如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安全性、失业风险、工作带给人的愉悦程度及上下班路途所需时间等。这些特征会随着行业或工作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就有可能使部分行业需要更高的货币收入来进行补偿,因此造成了行业间工资差异的产生。三、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探讨的是工资水平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这是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为了解释工资刚性提出的。定性地讲,效率工资就是指企业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支付给员工比市场保留工资更高的工资。定量地讲,厂商在利润最大化的水平上确定工人的工资,当工资对效率的弹性为1时,称它为效率工资。此时工资增加1%,劳动效率也提高1%,在这个水平上,产品的劳动成本最低,即效率工资是单位效率上总劳动成本最小处的工资水平,它保证了总劳动成本最低。效率工资理论认为,给工人支付高工资,可以提高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同时增加工人因为偷懒而被解雇的机会成本,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因此对企业而言是有利的。

Solow(1979)认为增加工资可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Shapiro和Stiglitz(1984)建立的怠工模型,是效率工资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模型,是从雇佣关系中激励角度来研究工资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企业为防止工人偷懒可以采用较高的工资来激励员工。Stiglitz(1976)、Montgomery(1991)研究分析效率工资理论,建立了离职成本模型。高工资会增加员工离职的机会成本,因而企业支付高工资,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Ye11en(1984)、Akerlof(1986)、Katz(1986)通过使用效率工资理论研究发现,垄断性程度高的行业能够获得高于竞争性行业的高额利润,这类行业通常会支付高工资。Krueger和Summers(1988)的研究表明,在雇员阶层、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工会背景等特征因素受到控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验证了效率工资理论对行业工资差异的解释。他们认为,高收入行业的收入溢出(premium)是一种非竞争性的经济租,并用效率工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Garino、Gaiaa和Martin(2000)实证分析了效率工资制度对行业工资差异的影响。他们把效率工资理论和工会谈判理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工资决定模型,证实了这一理论。

从效率工资理论出发可从以下不同角度来解释行业收入差异:①不同行业的监督成本不同,监督成本高的行业更愿意使用较高工资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减少监督成本。②高工资减少了劳动的流动性。企业支付的工资越高,工人留在企业的激励越大,因此减少了工人离职的频率,从而减少了雇佣和培训新员工的时间和费用。③某些行业的技能要求较高,对员工有更多的特殊培训要求,这些行业会支付高工资尽力来防止工人辞职。④实行高工资的企业,实际上是企业和工人共享企业利润,容易激起工人的主人翁意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劳动效率。以上所有理论都解释了效率工资对企业是有利的。四、制度理论

制度理论可以从工会力量和劳动力市场分割两个角度来解释行业间的工资差距。

工会力量理论主要分析工会力量强度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Alan B. Krueger等(1988)认为,工会力量越强,行业间收入差异越大。Lindbeck和Snower(1986)利用集体谈判和租金分享模型,研究发现厂商和工人进行利润分享的谈判会引起工人工资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工会力量较强的行业,工人的工资会高于工会力量较弱的行业,进而引起了行业间的工资差距。澳大利亚学者Waddoups C. Jeffrey(2005)分析了工会对工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工会对工资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有工会的企业和没有工会的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很小,并且工资差距也不再和行业的工会化程度相关。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也被称为双重劳动力市场模型,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P. Doeringer)和皮奥里(Michael J. Piore)提出的。该理论是指,社会和制度性因素导致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差异;不同人群获得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进入劳动力市场渠道的差异,导致不同人群在就业部门及收入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强调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强调制度和社会性因素对工资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双元结构理论,它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且这两级市场间存在着制度性壁垒。双元结构理论认为,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雇主主要是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大公司,这类公司容易形成内部劳动力市场,员工工资不是根据其边际生产力来决定,而是由劳动者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所处阶梯地位决定的,容易获得较高工资;二级市场的雇主主要由众多中小企业组成,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动频繁,工资主要根据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从中可以看出两级市场的工资决定影响因素不同,因此造成了不同市场劳动群体的工资差异。正是因为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才会出现部分行业工资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并且高工资一般伴随着较好的工作条件(Schettkat,1993)。第二节国内文献综述

1978年以后,我国行业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对行业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行业收入差距和极化的测算方法、行业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研究、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以及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等。一、行业收入差距和极化的测算方法

目前研究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测算指标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类。绝对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或绝对水平,是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主要包括极值差、方差和标准差等。相对指标表现为相对数,主要包括极值比、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其中,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特征较好,是学者们使用较多的测算指标,这两类指数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如基尼系数分解研究(Lambert P J, Aronson J R,1993;李虎,2005)、泰尔指数分解研究(Cowell F A, 1985,2005; Giles,2005)以及埃金斯指数分解研究(Casilda Lasso de la Vega, Ana Marta Urrutia,2003)。Pyatt(1976)、Yao和Liu(1996)、唐莉(2006)均对基尼系数分解分析做了深入研究。关于行业收入差距的计算方法,武鹏(2010)认为绝对性指标不满足齐次性原则,有很明显的缺陷,应避免使用;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组指标均有缺陷,在使用的时候要兼用两类指标而不能偏执其一。关于收入极化问题, Foster和Wolfson(1992)与Wolfson(1997)提出了一种重要的收入两极分化指数,Chakravarty等(2007)提出了绝对极化指数,Esteban和Ray(1994)、Duclos J. Y.等(2004)提出了多极化指数,Duclos 和Echevin(2005)、You-Qiang和 Kai-Yuen(2000)等研究了收入两极分化的比较方法。国际上关于极化的研究主要向两个方向迈进,一个是以Wolfson(1994,1997)和Esteban(1994,1999,2004,2005)等为代表推动的测度指标与测度方法的研究,另一个是基于收入极化研究扩展至社会分化与冲突的研究(Esteban & Ray,2008,2009)。二、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

在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研究时,学者们大多都要分析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虽然使用的测度指标不相同,但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不管是使用极值比、极值差这样的绝对指标,或是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相对指标,都可以得到行业收入差距变动轨迹的近似结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不同历史阶段,变化趋势也有差异。其中1978—1988年,行业收入差距逐渐缩小,1988年之后行业收入差距开始逐步扩大。钟春平(2004)在用“创造性破坏”机制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差距问题时,利用1978—2002年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数据,通过绝对指标极值(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整体方差的度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时间序列趋势来看,行业间收入差距是一个逐步扩大的振荡过程。其中1978—1989年行业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到1994年达到极大值,1995和1996年有所反弹,然后又回到上升的主流趋势。李实、赵人伟(2006)利用泰尔指数研究发现,1988—2001年行业收入差距上升了近4倍。罗楚亮、李实(2007)在研究人力资本、行业特征和收入差距时,利用对数标准差和相对指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来分析行业收入差距在1990—2005年的变动趋势,发现行业职工平均的不均等指数在逐年扩大。1990年基尼系数为0.072,2002年达到0.138,接近1990年的两倍。同时泰尔指数从1990年的0.009上升到2002年的0.031,增长了2.44倍。2003年各项指数增长迅猛,2003—2005年行业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胡爱华等(2008)利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度量,各种方法结论基本一致:改革开放后行业收入差距逐步扩大。2006年的变异系数和1978年相比上升了26.2个百分点,极值比也从1978年的2.17增长到2006年的4.75。通过泰尔指数的计算,发现行业间收入差距呈现两阶段的“V”形波动,即先缩小后扩大,第一个“V”形阶段为1978—1992年,其中1983年达到最小值;第二个“V”形阶段为1993—2002年,其中1997年达到最小值。张原、陈建奇(2008)利用不同测度指标,如行业间工资标准差、变异系数、工资极值比,计算行业间收入差距,并绘制1982、1996、2002年的行业间工资差异的洛伦兹曲线,反映出1978—2004年行业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 2005年行业工资极值比达到4.88。任重、周云波(2009)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计算了1978—2007年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结果表明在这期间行业收入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演变轨迹,其中1978—1988年为下降阶段,1989—2007年为上升阶段。

学者们不仅分析了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同时研究分析了行业收入两极分化的演变轨迹。顾严、冯银虎(2008)利用非参数估计中的Kernel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1978—2006年不同行业人均实际工资概率分布形态。结果显示,1978—1992年我国收入密度函数呈现单峰集中分布,1993—2006年行业收入密度函数开始由单峰分布向双峰转变,表明行业收入有向两极分化发展的趋势。任重、周云波(2009)利用非参数估计方法估算了改革开放后到2007年我国的行业收入密度函数。结果表明,1978—2003年行业收入呈现单峰分布特征,2003年后行业收入开始出现双峰分布的变动趋势,但并没有出现整体性、全局性的两极分化。同时研究发现:随着时间变化密度函数的峰值开始不断下降,中心逐渐向右移动,这表明我国平均工资在逐步提高,但是行业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除了以上对行业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两极分化演变轨迹的研究以外,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了行业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金玉国(2001)指出改革开放后,竞争性较高的行业其收入水平较低,如竞争性最充分的行业农、林、牧、渔业,商业和制造业,这类行业长期处于行业收入最底层。他同时指出,行业劳动力价格的高低及其排位变化,主要取决于该行业的所有制垄断程度,而不是由该行业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等因素决定。张雅光等(2003)认为高收入行业开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和新兴行业转移,其中2000年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行业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这就表明我国高收入行业开始向技术含量高的行业转变。王锐(2007)指出,改革开放后到2002年,我国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约19.2倍,其中垄断性行业增长速度不仅远远高于竞争性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等,同时也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如金融保险业增长了30.4倍,房地产业增长了27.3倍,交通运输仓储业增长了22.1倍。姜付秀、余晖(2007)指出垄断是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成因,认为我国的行业垄断主要体现在行政性垄断,这类行业的高工资福利待遇影响了我国的收入分配效应,扩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史先诚(2007)通过研究得出了两个结论。首先,垄断行业的高额利润分享可以解释行业平均工资的40%的变异系数。其次,高收入行业开始向高新技术行业和新兴技术行业如信息计算机软件、科研技术服务、金融保险及垄断性质行业转移;而传统型、竞争性强的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收入水平相对处于下降趋势。顾严、冯银虎(2008)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1996—2007年的行业收入的相关数据,研究得出了中国行业平均工资等级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原来垄断性强的行业如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仓储邮电业,交通运输业等职工平均工资仍然处于领先位置,近些年采掘采矿业和金融保险业开始呈现出“新贵崛起”之势。三、行业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平和效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了这种结果?国内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切入,寻找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总结起来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一)行业垄断

在研究行业收入差距时,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垄断是行业收入差距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影响更甚。杜健、张大亮和顾华(2006)借助非垄断行业收入分析的回归方程,计算出垄断因素是行业收入中最重要的因素。2002年,工业细分的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平均收入相对差距为79.53%。罗楚亮、李实(2007)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成因分析,发现垄断程度比盈利能力对工资与补贴的影响更大。李晓宁(2007)利用模型分析了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工资差异的必然性,并且认为,除了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和行业劳动生产率对行业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外,对行业工资差异的影响最大的因素即为国家所有制形成的国有垄断。傅娟(2008)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的收入阶层中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显著成立,并且随着收入阶层的提高,这种差距会逐渐扩大,说明了垄断对收入差距的重要作用。任重、周云波(2009)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化,发现改革不彻底导致的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占到总差距的65%。岳希明、李实、史泰丽(2010)应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析了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认为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且其中50%以上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是行政垄断造成的。另外,因为垄断行业的高福利没有反映在收入差距的计算中,因此以上结果中垄断行业不合理部分显然被低估。陈钊等(2010)基于回归方程对收入差距的分解研究,发现垄断行业的收入迅速提高导致了行业间收入不平等加剧。惠宁、郭淑娟(2012)利用2003—2009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可以解释行业收入差距增加的1/3左右;如果考虑工资外的隐形收入,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组间差距差距率从2003年的32.74%上升到2010年的47.65%;如果垄断行业不合理的高收入回归到合理区间,那么行业收入差距将下降约30%。(二)行业人力资本差异

除垄断因素以外,行业间人力资本差异也是学者们认为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张原、张建奇(2005)利用中国城镇家庭调查的横截面数据和行业中观数据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行业工资回报具有正向作用。岳昌君、吴淑姣(2005)运用两阶段计量回归法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外部性和行业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行业收入溢出性越大。荀关玉(2005)研究发现,行业或劳动的不同造成行业的人力资本存量不同,因而需要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行业进行价值补偿。因此她认为行业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差距是行业职工的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杜健、张大亮(2006)通过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发现行业内职工的受教育程度对行业的名义收入影响显著。靳卫东(2007)认为,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会促进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的进步,进而增加了对高素质人员的需求,从而导致行业收入差距扩大。马骊(2009)在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研究行业收入差距时,发现代表行业人力资本的指标每提高1%,行业收入差距将提高0.383%;另外,行业内高素质人才增加会扩大行业收入差距。熊广勤、张卫东(2010)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教育对于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表明教育对于居民收入有显著影响。(三)行业本身差异和产业结构调整原因

不同行业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劳动强度、复杂程度和劳动环境都不相同。这些行业性质的不同造成不同行业收入存在差距,但是这种差距是合理的。宗文英、赵建国(2000)认为行业收入差异的原因有两个,其中之一便是行业自身原因。姚芳、姚萍、孙林岩(2004)认为,因为各行业都有其自身的不同特点,那么即使在同一水平上发展,随着时间变化,面临竞争和市场机遇不同,最后各行业的发展也会参差不齐。张原、陈建奇(2008)利用Z评分模型分析了我国的行业间收入差距,认为行业特征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一些学者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然导致行业收入差距产生。吴卫平(1996)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朝阳工业经济效益好,行业职工收入高,反之传统行业技术附加值低,行业职工收入较低,因而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出现行业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苏雪串(2002)认为,不同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面临不同的行业竞争环境,自身劳动生产率出现差异,导致行业职工收入增长率出现差异,从而引起行业收入差距。(四)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也不可小觑。杜健、张大亮等(2006)以行业名义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行业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发现行业劳动生产率对行业的名义收入影响显著。李晓宁、邱长溶(2007)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和Chow检验,同样验证了行业劳动生产率差异是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伏帅、龚志民(2008)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行业劳动生产率、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和行业垄断的差异导致了行业收入差距,且均对收入差距产生正向影响。张世银、龙莹(2010)利用2003—2008年19个行业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行业劳动生产率是决定行业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垄断和人力资本水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五)收入分配制度及我国市场经济不够完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会出现收入差距,并且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关分配政策本身不完善,又进一步加剧了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王晓英(2000)认为,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和我国的分配制度有显著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全国统一的分配方案,“平均分配”的体制下各行业职工工资差距不大,进入市场经济之后,职工工资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资源禀赋、市场环境或国家政策等因素导致不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差异很大,进而使企业支付的职工工资产生差异,出现行业收入差距。金玉国、张伟、康君(2003)利用Granger检验验证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差异是行业间工资水平差异的原因,并且发现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行业内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会降低。刘小玄、曲玥(2008)建立工资决定模型发现,外部市场和制度特征比人力资本对工资的影响更为重要。四、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在研究行业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降低行业收入差距的具体措施。总的来看,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打破垄断

行业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行业垄断。对此理论界一致认为:要想改善这种状况,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竞争,打破行业垄断,从而实现各行业之间的公平发展。张雅光、田玉敏等(2003)指出为降低行业收入差距,国家需制定反垄断法,消除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障碍。王军、张蕴萍(2005)认为,如果没有打破行政垄断、区分纯粹的自然垄断、对自然垄断进行以引入竞争为目的的管制等一系列前提性的改革,而只是单纯地采取宏观调控的措施,通过再分配手段来降低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是不可能有显著成效的。治本之策必须是首先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还自然垄断以本来面目;然后在自然垄断企业生产环节引入竞争机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限制企业谋取高额利润的行为;最后通过政府再分配手段来进一步调节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刑方(2006)提出应切断政府部门和垄断行业利益纽带,让政府真正实现市场监管者的职能;降低部分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让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积极参与竞争,逐步构建垄断行业的有效竞争格局。汪雷、张武强(2006)对垄断造成的行业收入差距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对于自然垄断性行业要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二是对非自然垄断行业,要消除行业壁垒,允许其他所有制企业进入以开展公平竞争;三是对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如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政府要监管。傅娟(2008)、任重和周云波(2009)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二)提高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在当代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本水平对收入的影响日益重要。为了降低行业间收入差距,国家应增加教育经费支出,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对在职员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来降低因人力资本水平差异造成的行业收入差距。荀关玉(2005)研究发现,2001年我国收入最高的行业(科学研究)和收入最低的行业(农、林、牧、渔业)的合理收入差距极值比为2.96,这种合理的收入差距主要是人力资本水平差异造成的,只能通过缩小行业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差异来降低合理差距。其他很多学者也基于人力资本视角提出了降低行业收入差距的具体政策建议,主要集中在提高行业从业者受教育水平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两方面。

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同也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行业的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来全方位提高其生产效率。对于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行业收入差距,学者们极少给出具体措施。(三)尽快培育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分割现象,垄断性行业也存在一定的劳动力进入壁垒,致使我国的劳动力不能自由合理流动,市场中劳动力价格不能被正确定价,最终引起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此,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改善意见。王晓英(2000)提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来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一是要采用规范劳动合同制,使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二是要改革完善现行的职工工资制度。陈菲(2003)在研究行业收入差距时,提出要打破我国长期以来严格实行的户籍管理和人事工资关系等各方面的限制,建立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者自由择业。(四)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可以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收入分配管理办法的改革,对行业收入分配进行必要的调控,降低行业间收入差距,尽力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有效。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调控措施。冷崇总(1997)认为,对于垄断行业的收益,政府应提前提取国家投资收益和因为行政垄断形成的垄断经营超额利润,然后对剩余收益进行收入分配,以此来降低垄断行业的高收入。王晓英(2000)提出,政府应该彻底改革过去低工资、高福利的传统分配格局,改变原有的按照国家政策来制定职工工资级别的办法,引入合同工资制,保证不同行业工资公平合理。宗文英、赵建国(2000)提出,政府应该建立针对国有资源的有偿占有和收益评价制度,通过对占有国有资产的企业征收资源税等形式进行收益调节,减少其高额收入。胡静波、李立(2002)提出,国家应控制垄断性行业的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直接管理垄断性企业的工资收入分配。肖玉明(2004)认为,要对垄断性行业征收垄断性税种,降低其不合理高工资收入,调节行业收入差距。李昌和(2004)认为,应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税种和税率,区别对待来调节行业收入差距。杨宜勇(2005)认为,应加大垄断性企业工资外收入的管理力度,清理垄断性企业的小金库,规范垄断性企业支付给职工的福利标准,并且要规范管理账外收入。刑方(2006)提出,规范分配秩序,实行统一的收入税制和收入申报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税制,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

此外,还有学者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措施意见。李布和、陶继坤(2009)在研究行业收入差距时,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垄断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降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一方面要加快我国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另一方面要完善垄断行业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三节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一、行业与行业分类

行业一般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的经济活动类别。我国于1984年首次发布实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之后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该标准做过三次修订:1994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形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1994);2002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形成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2011年进行了第三次修订,该行业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由国家统计局起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于2011年11月1日起实施。

我国国民经济行业采取四级划分法,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4个层次。《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1994)中,共有16个门类,92个大类,368个中类,846个小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相比较,我国的行业划分的层次和国际标准分类一致,但在各层次的划分中行业类别的数目存有差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1994)在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上分别比国际标准多了3个、35个、239个和621个类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共有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对行业分类标准进行了调整,将中国行业调整为19个门类,分别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最近的2011年的修订除参照2008年联合国新修订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修订四版(简称ISIC4)外,主要依据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对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做了调整和修改。本书在分析时主要采用门类划分法,个别地方用到大类划分法。二、收入与行业收入

本书中提到的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个人收入是指一定时间内劳动者从事各类经济活动获取的所有劳动报酬。广义的收入由物质收入和精神收入两部分组成。物质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其中实物收入可以还原为货币收入。精神收入是指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比如获得的舒适感、内心成就感、价值实现感、内心满意度,等等。因为不同个体价值观差异很大,导致精神收入很难准确度量,因而本书中所指收入仅为物质收入。

对于行业职工或就业人员而言,其在工作中获得的物质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和工资外收入。但因为工资外收入很难统计,现有各种统计资料上的行业职工或行业就业人员收入数据都只包括行业工资收入。事实上,行业的统计外非工资收入也是职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从单位获得的住房、养老保险、医疗、教育、交通、旅游等统称为“暗补”的收入。而对于某些垄断行业职工来说,其所得的垄断行业权力寻租收入在职工收入中占有相对大的比重,但工资外收入数据不易统计,因此在本研究中,忽略了工资外收入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本书中所指行业收入用行业的平均工资来表示。

工资是针对职工或就业人员来说的。职工是指在国有、城镇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地区投资、其他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就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指期末最后一日在各类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显然,就业人员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其包括的范围远远大于职工的范围。因为国家统计局在不同时期的数据指标不一致,因而本研究在进行分析时,各层次不同时期使用不一样的指标。研究我国总体行业收入分布时,2003年之前使用职工平均工资代表行业收入,2003年之后则使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代表行业收入;研究各地区行业收入分布时, 2008年之前使用职工平均工资代表行业收入,2008年之后使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代表行业收入。同样在计算收入差距时,使用的人口数指标(职工人数或就业人员数)也相应发生变化。第三章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