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1 00:21:53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观察  期

经济观察 期试读:

国内资讯

理财专栏

内地问题彩民约700万 极重度者超43万人

彩民在上海浦东新区一家彩票店内研究彩票走势图,店内挂着“多买少买量力而行”的标语。(6月16日摄)近日,北京一彩民独揽双色球5.7亿元的消息一出,令很多人艳羡,不少彩民更坚定通过购买彩票发家致富的想法。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事业研究中心的报告称,目前我国彩民已超2亿人,其中购买彩票上瘾的“问题彩民”约为700万人,极重度者估计超过43万人,主要表现为花费时间多、购彩金额与收入不对等、心理依赖程度严重等。专家称,彩票设立的初衷是鼓励民众贡献善款,彩票在履行公益职责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众购买彩票应有理性的心态,勤劳致富才是正常途径。

美女兼职组啦啦队 衣着性感助威3分钟赚万元

毫无疑问,在各类体育赛事中,热情似火的拉拉队表演,绝对是比赛间隙的调味剂,球迷热情的助燃剂。青春靓丽的拉拉队女郎们大多性感美艳,身材曼妙,她们能用肢体语言调动场内外观众情绪,为自己的主队加油打气。不过又有谁知道,在她们的世界,充满着辛酸。……在美国,喜欢篮球的女孩都有两个梦想:第一,成为WNBA或者奥运会冠军;第二,成为自己钟爱球队的拉拉队队长。

在美国,NBA拉拉队员是一个让女孩子羡慕的工作,因为她们能以最美的姿态享受球迷的欢呼。不过又有谁知道,在她们的世界,充满着辛酸。

NBA联盟里的球员收入不菲,与球员们相比,和他们“同场竞技”的拉拉队员们的收入则要少得可怜。

每场比赛中间拉拉队员要有至少6次的演出,除了劲舞表演外,主队每次打出一个好球,姑娘们还要起身面向观众挥手致意,并带领球迷为主队鼓励加油。

而这样的付出却只能得到每场比赛100美元左右的报酬,一年41个主场也就是4100美元,这显然不够养活自己。

因此,女孩子们都必须要打另外一份工来养活自己。成为拉拉队的一员,并不是光靠一张漂亮的脸蛋和一段火辣的身材就足够了她们必须要经历高难度的托举、空翻、腾越等动作的训练,而且所有的舞蹈女郎是有过大学拉拉队经历的。在训练中她们时刻都面临着受伤的威胁。据美国媒体统计,仅在2010年,就有大约15名拉拉队队员因为常年超负荷训练,不得不接受膝关节韧带移植手术。因此一般拉拉队员的“职业生涯”都不会超过5年。

36名四川女富豪全国征婚 要求要有“旺妻相”

2012年6月25日,“蜀地女富豪诚征男主人”活动在成都启动,36位财富上千万的四川女富豪将面向全国征婚。而旺妻相、成都定居、不讨厌打麻将等“特殊条件”相当吸引眼球。活动启动首日,记者在位于锦江宾馆的活动现场见到三位征婚的女富豪。据了解,她们都是婚恋网站的VIP会员,每年至少要缴纳2万元以上的会费,她们中有地产大亨、金融巨头、品牌服装老总等。

1.要有“旺妻相”2.不能讨厌打麻将“白富美”资料

身家:资产均上千万,不少过亿

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49岁

现状:80%离异,自己做生意;20%富二代

总体要求 年龄在30岁以上,身高1.68米以上,本科以上学历,成都定居、不讨厌打麻将选“夫”流程

第一关 初筛,主要看形象气质

第二关 气质、谈吐,文化 素质及才能

第三关 心理测试及性格分析

第四关 婚姻状况、爱情观及家庭背景调查

第五关 面相分析

第六关 相亲晚宴看对方来不来电,有没有眼缘

四川女富豪,连征婚都带着浓浓的川味:学历、气质、谈吐都不是最重要的,首要条件是:你得来成都定居,还不能讨厌打麻将!“蜀地女富豪诚征男主人”活动昨日在成都启动,36位财富上千万的四川女富豪将面向全国征婚。而旺妻相、成都定居、不讨厌打麻将等“特殊条件”相当吸引眼球。

报名第一天

引来大学教师和公务员

昨日是活动启动首日,记者在位于锦江宾馆的活动现场见到三位征婚的女富豪。

据了解,参加征婚活动的女富豪们均为四川人,目前大多定居在温江、郫县、华阳等成都周边地区。她们都是婚恋网站的VIP会员,每年至少要缴纳2万元以上的会费,她们中有地产大亨、金融巨头、品牌服装老总等。“入会的时候,她们都要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学历证、未婚证或离异证,以及资产证明。”主办方透露,前来应征的男士络绎不绝,活动还未正式启动,就已经有300余名男士报名,“其中不乏大学教师、公务员以及渴望强强联手的商人,甚至还有美籍华人。”

豪门准女婿

需要闯过六大“关卡”

虽然是富豪中的“剩斗士”,但女富豪们的择偶要求一点也不马虎。“首先是居住地肯定要在成都。其次是学历至少本科以上,人品端正,有幽默感,懂生活,有品位。”主办方工作人员透露,除此之外,不讨厌打麻将也是富豪们择偶的必要条件。“她们工作中压力山大,免不了在工作之余打打麻将放松放松,希望她们的另一半可以理解。”

此次活动报名截止时间为8月初,对于报名的应征男士,主办方会对资料进行初步筛选。对初选合格者,主办方将于8月10日——8月20日有选择性地前往成都、上海、北京、广州、沈阳等城市对其进行面试,需要闯过六大“关卡”。

面试内容着重考察应征者的气质、谈吐等,但此次面试还设有专门的看相环节,“她们都是生意人,如果对方有碍其财运发展,肯定是不行的。”主办方介绍,最终确定入选的男士,将进入8月23日七夕节的相亲晚宴,活动也将于当日结束。

商场女富豪

才是真正难嫁“剩斗士”“蜀地女富豪诚征男主人”活动由婚恋交友网站淘男网联合四川本地凤求凰猎头婚介举办,旨在为四川的一批单身女富豪甄选合适的另一半。婚介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参与本次活动的四川女富豪共有36位,其中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49岁。“她们资产都在千万以上,多数是自己创业,一小部分是继承了家族财富。”

征婚的女富豪们大多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但对爱情仍持渴望态度。“长期和她们接触,我发现她们才是真正最难寻找到另一半的‘剩女’群体。”婚介负责人蒋林表示,这也是他们最早萌生开办此类活动的初衷。

蒋林分析,尽管女富豪们对另一半的经济条件并不苛求,但是她们却对另一半的能力要求很高,“希望对方不仅体贴、善解人意,更要能在事业上帮着女富豪们分担,但具有这些能力的男士大多不愿意找一个经济条件比自己好太多的女强人当老婆。”

主角故事>>>

对话征婚女富豪

为何被“剩下”?

主角1

零售连锁老总(30余岁、离异)

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林女士说,上世纪90年代,她和前夫辞职做“无线互联网”方面的零售生意。生意越做越大,两人的矛盾却越来越多了,3年前,两人离异,孩子由男方抚养。“价值观相差太大。”

闲时喜欢跑步、打羽毛球、喝茶、看书的林女士表示,她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高高在上”的,有责任感,“强强联手”是最好的结合。“中国最受欢迎的实战型管理培训专家余世维,就是我所欣赏的类型。”林女士说。

主角2

广汉橡胶厂老板千金(28岁)

28岁的小陈看上去很清秀,很像女明星“金巧巧”。父亲在广汉经营一家橡胶厂,小陈高中毕业后,便到新加坡留学,学习工商管理,父亲希望她以后能够接管自己的家族生意。

这样的女孩还来参加征婚,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我太宅了,身边只有两三个很好的女性朋友。”小陈说,家人和朋友都给她介绍过几个对象,实在没有感觉就开始不了。“责任心、正直、善良。”小陈说出了她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宽容”。

主角3

在德国做金融贸易(28岁,川大毕业)

李女士28岁、西安人,2003年从川大毕业后,便到德国做金融贸易。“在成都读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成都男人。”李女士说,因为成都男人温文尔雅,都是“火巴耳朵”,而且川菜特别好吃,她找的这位成都男人还必须会做川菜。“现在身边的人差不多80%都是外国人,所以这次专门回成都,希望找到自己心仪的另一半。”李女士说。

天府早报记者吕澜希摄影华小峰

新闻延伸>>>

富人的婚事:骄傲与怀疑并存

这段时间来,有关富人的婚恋话题似乎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从全国巡回的“亿万富豪征婚”海选,到本土女富豪放下矜持公开征婚,富人尤其是“富二代”的婚事一下子成为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话题。

未婚比例近四成以继承家业为主

国内首部关于富二代生存现状的《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作者陶涛披露,当前中国“富二代”中未婚比例相当高,为37.5%。

由于“富二代”是否为独生子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传承机制,所以独身子女“富二代”的婚姻,在很大程度上以继承家业为重心。父辈会将子女婚姻与经营风险捆绑起来,为子女选择介于接班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辅佐者”。《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披露,在民营企业发达的杭州地区,老板们通过为女儿挑选青年才俊以确保家业得到传承。报告称,进入豪门者,固然有人充当花瓶,但也有人最终成为企业掌舵人。

婚恋心理矛盾骄傲与怀疑并存

对“富二代”的婚姻问题,四川省婚庆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亦平表示,不少“富二代”对自己另一半的要求都会比较高。同时,不少“富二代”都是高学历,甚至有留学背景,因而也会要求对方在知识背景上与自己匹配。“一方面是他们由于条件比较优越,在婚恋中会比较骄傲,但另一方面,不少‘富二代’在婚恋中又会比较怀疑谨慎,害怕对方是冲着自己家里的钱来的。因此,会有一个比较矛盾的心理。”王亦平说。

见识一下价值200万元的“汗血宝马”“嘎雅子”在玉龙国际马术俱乐部的沙土场内闲庭信步。在山西省右玉县玉龙国际马术俱乐部,有一匹价值200万元的“汗血宝马”,今年马龄8岁,名叫“嘎雅子”。据介绍,“汗血宝马”本名阿哈尔捷金马,产于土库曼斯坦,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阿哈尔捷金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目前,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目前世界上纯种阿哈尔捷金马仅存3000匹左右。

杭州银行信用卡坑爹推销术:凌晨3点广告短信扰民

信用卡广告深夜“扰民”

很多人都收到过商业银行贷款、信用卡分期、理财产品等业务的推销短信,但专挑三更半夜、持卡人正沉浸梦乡时,给人发短信的事情,您见过吗?

日前,杭州银行信用卡用户在网上谴责该行半夜骚扰持卡人的行为:“今天凌晨2时59分,杭州银行居然向我们持卡人发促销短信,严重影响到市民的休息。”并附上截图。记者看到,该行一同发送的促销短信有两条,分别针对不同商家的消费打折活动。持卡人抱怨道,“下次发信用卡推荐信息能不能别半夜发,一发还那么多条。”而当天有多位用户在微博上责备杭州银行半夜短信,可见这并非某一位用户手机信号问题而出现的信息延迟事件。

无独有偶,某国有大行信用卡持卡人也遇到了相似的倒霉事,“凌晨1时51分发广告信息,让不让人睡觉啊。中途醒了一直睡不着的人伤不起,睡觉不关机的人伤不起,不关机还不弄静音的人伤不起”。该帖同样发布了短信截图。

记者发现,杭州银行和上述某国有大行的深夜短信都是通过首五位号码为10657的短信平台发送的,业内人士表示,我国主要拥有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所有的短信都会通过运营商的通道发送出去,但通道每分钟承受的短信量是有限的,如果是节假日或者星期五短信量大的时候,一分钟至少有几百万条信息,那么这些短信会按时间先后顺序排队发送,造成短信通道延时。

商报点评:商业银行深夜还给持卡人发送促销短信实在“敬业”,记者也相信银行并非有意打扰客户休息,但即便是系统故障、运营商信息平台延时等原因,也希望银行能谨记此次“教训”,尽量提前发送短信,或更换信息承载量更大的短信平台。多为客户着想,毕竟客户才是上帝。

普卡升级白金卡被收高昂年费“您好,张先生,我是××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代表,鉴于您的信用卡用卡情况良好,我们行特别为这类客户进行卡片升级,将您的普卡免费升级为白金卡……”一天,市民张先生收到了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打来的电话。

张先生告诉记者,同事有一家国有银行的白金信用卡,不仅额度高达十万元,还能享受多种贵宾服务,挺有诱惑力的,所以就同意了升级。这一升级可好,所谓的“贵宾服务”没享多少,每年的白金卡年费需要缴纳2000元。“当时升级时候客服并没有跟我说年费如此高昂,而且不像普卡可以减免年费,打电话到银行客服投诉,他们表示,白金卡植入了包括豪华五星级酒店优惠、免费机场贵宾室服务、全国租车优惠等在内的全方位增值权益,年费贵些很正常。”张先生气愤地说道。

记者了解到,和普通信用卡不同,白金卡年费较高,大多数银行免年费也有一定门槛,仅个别银行可以通过刷够几笔左右的指定笔数免年费,部分银行需要每年消费指定金额,或者需要高额积分兑换,才能免去年费,甚至有银行年费不能通过任何方式减免。而如果需要交纳年费,大部分银行白金卡年费都高达2000至3000多元。

商报点评:“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白金卡当然不只体现在贵宾服务上,年费高昂也是其一大“特色”。所以在银行客服热情地打来电话要给客户提供什么超值、增值服务之前,建议持卡人在办理之前先看好各项收费,不合适直接拒绝。

刷1元享美容服务只是“噱头”

上个星期,某国有银行信用卡客户肖女士收到该信用卡中心发来的这样一条短信,“科学健康减肥苗条好身材,7月31日前至××美丽管理中心刷××银行信用卡1元享肩颈舒缓及脂肪评测各一次,详询×××××。”

正巧端午节假期这两天,肖女士到某商场逛街,正好有上述美丽管理中心,抱着一试的态度,肖女士走进店里。“推销短信里说刷1元钱就可以享受服务,以为是银行给予客户的增值服务,结果所谓的‘1元钱’必须要购买该店的相关产品服务,最便宜的头部按摩是98元,这不是忽悠人吗?”肖女士很气愤地说道。

原来肖女士此前也收到过多条类似的短信,究竟是“增值服务”还是银行和商家联手打的“噱头”,让客户实在是摸不着头脑。“既然如此不划算,甚至有些‘坑爹’,那么为什么要给客户轰炸式地发这类的推销短信。”肖女士无奈道。

其实这类推销并不少见,不少银行网站都挂着刷够×××元,有机会赢得苹果iPad大奖,其实只有刷够固定金额才能获得抽奖的机会,然后奖励也只有一台。

商报点评:天上果然是不会掉馅饼。固然商人以“利”字当头,商业银行也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作为承担一定责任的并被众多客户所信赖的银行,过于追本逐利失了大统注定会流失大量客户。推销的“噱头”变为实实在在的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层层设限持卡人难享实惠

对于持卡人来说,银行和商家要办活动就来点真格的,之前给消费者画张大饼、到头来只给颗芝麻的事最“坑爹”。

记者发现,某银行近期极力宣传的“信用卡加油返还5%刷卡金”的活动,就限制重重。该活动不仅要求客户要在周五加油,还对客户的信用卡号有限制、加油站的POS机商户编码有限制、返利上限有限制:每次最多返还50元,当月最多返还100元。同时要求客户当月除加油站类商户消费以外的其余有积分消费累计达人民币3000元方可获得奖励资格。不仅如此,客户必须在该行网站上注册,才能参加活动。

那客户直接在刷卡消费时使用赠送的刷卡金可以吗?不能!银行说了:刷卡金不能直接用于刷卡消费,而是以自动返还的方式,用于部分或全部抵扣有积分消费的交易金额。每次加油返还的刷卡金必须在两个月内(含)导入持卡人的信用卡刷卡金专用账户;获赠的刷卡金须在60天内使用。如持卡人未在有效期内使用刷卡金,则视其自动放弃该奖励,且刷卡金会自动作废。如持卡人于活动期间内申请销卡,银行有权取消或扣回该持卡人的获赠奖励。

这些限制条件只在活动细则上有所体现,银行官网的宣传页面只有寥寥数句温馨提示。一位脑袋一热就办了该行信用卡的持卡人直言:“有点受骗的感觉。”

商报点评:信用卡业务能为银行带来丰厚的中间收入,也是各家银行挤破了脑袋争抢的肥肉,各家银行都设有自己的营销队伍,在推销信用卡时大力宣传,有意无意隐瞒或者夸大一些事实,使得消费者在最终使用中觉得银行“不守信”。

黑龙江气象部门掺和新能源审批惹争议

编者按/一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缘何会引发社会如此大的争议?这是因为,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的情况下,《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给气象部门新增了审批权,延长了企业的审批周期,增加了企业成本。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本应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负,而现实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这可能是刺激公众敏感神经的一个爆发点。

气象部门为何要争夺气候资源开发的审批权?这会给企业带来哪些负担和成本?这正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把黑龙江省气象部门推到了风口浪尖。

6月14日,黑龙江省人大审议通过《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明确规定,气候资源为国家所有,对气候资源探测将实行探测许可制度。《条例》中“风能太阳能属国有”被公众广泛质疑。对此,中国气象局法规司权威人士表示,同水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一样,气候资源也属于国家所有,这一点不存在疑议。

而在业界看来,这是气象部门为争夺新能源审批权下的“一步棋”。“原因很简单,就是当地气象部门想分一份新能源的蛋糕。”龙源电力一位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而江苏一家大型光伏企业高管则认为,“在我们看来,就是气象部门不甘心被排除在新能源热潮之外,想增加财路,而对企业来说,又多了一个主管的部门,又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另据有关方面透露,由国务院主导制定的国家关于气候资源探测与保护的有关条例已在征求意见阶段,最迟2014年下半年即可出台。而现已投入运营的风能太阳能企业,两年之后或将根据国家级条例规定重新接受考察和审核。

气象局的心思“气象局不甘心被排除在新能源热潮之外,想增加财路,而对企业来说,又多了一个主管的部门,又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根据《条例》规定,企业探测开发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必须经过气象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从事探测或者未按照批准的探测范围、探测种类从事气候资源探测等违反《条例》行为将予以处罚。《条例》赋予了气象部门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开发的审批权。而在业界看来,这无疑是气象局想多增加一条财路,不想被排除在新能源盛宴的门外。

龙源电力一位人士对本报记者说,“我们此前在做风电项目时,从未和地方气象局打交道,也不需要他们的审批。”

他介绍说,此前风力发电项目只需要经过发改委审批即可,气象局只是提供些资料,而黑龙江省出台的新规定,无疑让气象局变成了主角,而最为核心的问题则是,这些气候资源都属于国有,那么以后企业开发的电站将陷入归属权之争,“我们不可能自己投钱去建电站,然后再把它无偿送给当地政府,这样的生意没法做。”龙源电力人士表示。

常州天华阳光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谢潇拓则认为,气象部门拥有的是信息所有权而不应该是开发权。他表示,在以往无论是建设光伏发电站还是风力发电站,都需要从气象局查阅大量的历年的气象数据,其中包括光照度、湿度、雨季周期等,这些信息也需要填写在项目的申请资料上,以往,只需要向气象部门付一笔费用即可拿到,但数据多是残缺不全,仍需企业自己花时间再进行探测。

江苏一家大型光伏企业高管向记者表示,这个政策“来者不善”,此事背后,显然是当地的气象部门在暗中推动,这两年,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的安装热潮,政府的各个部门都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收益,但基本上和气象部门毫无关系,“在我们看来,就是该部门不甘心被排除在新能源热潮之外,想增加财路,而对企业来说,又多了一个主管的部门,又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对于上述质疑,中国气象局法规司人士回应称,对风能太阳能开发进行审核,主要是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一方面风电企业的布局可能会涉及军事安全,另一方面目前很多企业的设备都来自国外进口,这些设备可能有某些设置,用来获取我国气象、气候资源资料和数据。因此对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仪器设备资料,必须由气象部门审核批准以后方可操作。“气象主管机构的审批和管理是对国家负责、对经济社会发展负责,并非气象部门想要什么样的权力。”上述人士表示。

本报记者随后联系黑龙江气象部门采访,但对方表示现在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让记者等待正式消息的发布。

针对外界质疑,6月20日,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马绪清对外回应称,《宪法》第9条规定,自然资源属国家所有。气候资源属于自然资源,当然应归全民所有。并且还强调气候资源“国有化”并非行政审批扩权,并非寻租收费。

审批部门由6个增加到十几个

增加一个审批部门,从手续、周期、成本上都有增加,对企业个体而言,确实增加了很多负担。同时,项目申请也越发充满了不确定性。

尽管中国气象局法规司人士表示,气象部门并非想要什么权利,但对于风能太阳能企业来说,审批手续的增加,却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本。

前述江苏大型光伏企业高管表示,在过去,企业投资光伏发电项目时,流程很简单,先和地方政府谈好项目,再去省发改委立项审批,最后和电力公司谈入网即可,如今,气象部门的介入实为搅局,“企业投资电站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黑龙江省的这个政策让很多企业再也不敢到黑龙江投资建电站了,黑龙江的风力资源尚可,但光照资源并不丰富,本来就属于二三类地区,再加上这么一个政策出来完全是自堵招商引资门路。”

本报记者了解到,以风电为例,其项目前期审批部门已由2005年之前的6个增加到了十几个,除了黑龙江省率先增加的气象局之外,近年还增加了文物局和地震局。

项目审批流程也有了很大调整。最初是在发改委立项,各相关部门按照发改委文件要求办理手续,手续齐备即可操作。2005年以后,审批流程调整,项目申请单位将各职能部门的批准件集齐,最终发改委核准方可操作。

而今根据《条例》规定,黑龙江省气象局将参与审批,但是,在整个审批流程当中气象部门处于什么位置,是前端还是中间环节或者是最终的一锤定音?各方对此的理解并不一致。

黑龙江省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至今没有看到《条例》全文,仅知道风电项目申请要有一个气象方面的许可,气象部门在审批流程当中处于什么位置并不明确,这也是发改委感到迷惑的地方。目前的操作流程仍然是发改委最终核准,而现在正在操作核准的项目到底按什么流程走,黑龙江发改委相关专业处室也不很清楚。

中国气象局法规司前述人士则表示,黑龙江省的法规在该省是有效的,怎么规定,就怎么执行。气象部门的审核,是整个链条当中的一个环节,到哪个阶段走哪个阶段的程序。至于气象部门的介入,是否会令审批手续更加繁琐、企业的成本进一步增加,该人士表示,按照程序进行审批,时间不会延长很多。

黑龙江从事风电开发的马先生则远没有那么乐观,他表示,增加一个审批部门,从手续、周期、成本上都有增加,对企业个体而言,确实增加了很多负担。同时,项目申请也越发充满了不确定性。“前几年立项周期平均下来大概一年,但是近几年情况便复杂,一个部门卡壳,整个项目就搁浅,这不光是延长时间的问题了。”

黑龙江新规被指与新36条背道而驰

近日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以下称《条例》),其中规定“从事气候资源探测活动,应当经省气象主管机构批准”“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等部分内容。

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有网友调侃,是否以后吹吹凉风、晒晒太阳也要向国家缴费才行?更是有媒体质疑《条例》的出台随意扩大行政审批权限,其目的是为了“寻租收费”。

关于《条例》制定是否符合《立法法》,是否违宪,尚待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审查。但就该条例出台的初衷,就有待商榷。《条例》中规定的“从事气候资源探测活动,应当经省气象主管机构批准”的条款属于行政许可。而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风能和太阳能并非是矿藏、森林等自然生成的资源,需要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转化,且这类资源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对此类资源实际上并没有设立行政许可的必要性。

将公共资源的审批制和国有化的背后实际上是与民争利。根据已有经验,行政审批大多伴随着周期长、效率低、寻租空间大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既是《条例》中规定,审批部门不收费,但是却难保主管审批的工作人员“不收费”。

企业的运营成本,不只体现在缴纳明面上的税费,还有等待审批的时间、公关费等隐性成本。当前,中央政府出台“民营经济新36条”,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促民营经济发展。

有学者担忧,《条例》的出台与当下“民营经济新36条”精神背道而驰,会增加风电运营商的运营成本,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6月20日,国家能源局日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表示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能源项目建设和运营、石油天然气管网建设和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等多个领域。《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支持民间资本全面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鼓励民营资本扩大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领域投资。

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该法虽未提及包括风能和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的权利归属问题,却在第四条中提出“国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依法保护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者的合法权益”。

现代政府是法治政府,也是服务型政府,政府应该努力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服务纳税人,放权让利,为企业发展打造宽松、有序的环境,而不是一味地想着如何抓权谋取部门利益。

在此大背景下,《条例》却宣布“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与民争利,逆时代潮流而行,黑龙江政府值得好好反思。

渤海湾因康菲溢油事故生态损害估值16.83亿

时隔一年,6月21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终于面世。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海洋局发布的调查报告公开了2011年6月4日和17日,蓬莱19-3油田先后发生的两起溢油事故所涉及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显示,溢油事故污染了6200平方公里的海域海水,其中870平方公里海水受到重度污染(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根据报告,溢油事故使蓬莱19-3油田周边及其西北部受污染海域的海洋浮游生物种类和多样性明显降低,生物群落结构受到影响。不仅使污染海域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和密度大幅下降,更使溢油点周边海域底栖生物被油污玷污或覆盖,致使生物体内石油烃平均含量明显升高。

报告称,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价值总计16.83亿元人民币。

调查组认为按照签订的对外合作合同,康菲公司作为该油田的作业者承担溢油事故的全部责任。

备受关注的事故损害索赔事宜也给出了说法。其中,康菲公司出资10.9亿元人民币,赔偿本次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失,中海油和康菲公司分别出资4.8亿元人民币和1.13亿元人民币,承担保护渤海环境的社会责任。

而沿岸渔民所关注的渔业索赔在报告中亦有所体现,报告称,康菲公司出资10亿元,用于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补偿问题。

至此,“康菲案”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不过,作为河北乐亭107位渔民诉讼代理人,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讼督查部部长马勇表示,会一直关注赔偿补偿资金的落实,直至这些补偿金真正发到受损养殖渔民手中。马勇说,对于康菲赔偿金的分配,会由当地政府制定详细的分配方案。

消息称山煤集团董事长因丁书苗案被中纪委带走

丁书苗案又起波澜。

6月22日晚间,《中国经营报》记者经多个消息渠道证实,山煤国际(600546.SH)、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下称“山煤集团”)董事长杜建华于当日晚间被中纪委带走协助调查。山煤集团系山西国资委管辖,是山煤国际的母公司。

记者了解到,需要杜建华协助调查的系丁书苗案。后者系山西女富商,与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过从甚密。龙年春节前,丁书苗开始接受中央纪检部门调查,春节过后,时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落马,庞大的高铁利益链条曝光。此次杜建华协助调查,被认为是由于山煤集团旗下的内资企业智波交通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智波公司”)与丁书苗有利益输送关系。

山西省纪律检查部门相关人士和山煤集团内部人士均向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6月21日,山西省国资委派员前往山煤集团召开会议,宣布免去杜建华的董事长职务,由此前担任山煤集团总经理的郭海接任。

杜建华1960年9月出生,在职研究生毕业,高级会计师。历任山煤集团财务科副科长、财务处副处长、财务部经理、山西鸿昕焦化有限公司经理兼鸿昕焦化厂厂长、晋城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山煤集团总经理助理兼财务处处长、总会计师兼智波交通运输设备(中外合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协助调查丁书苗案之前任山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由于丁书苗牵涉刘志军弊案,在杜建华之前,已有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罗金宝、昆明铁路局原局长闻清良等拥有“山西履历”的铁路系统高官、高管落马。

山煤国际内部员工对杜建华的“协助调查”感到意外。他们多向本报记者反映,杜建华近期一直在公司正常上班,并签批文件。但是,在近期,杜建华没有出席大型公开活动。

在此之前,山煤集团以及下属的山煤国际一直是山西煤炭企业“以煤为基,转型发展”的标杆。2006年,山煤集团在旗下成立了智波公司,杜建华兼任董事长直至2010年。

同年8月2日,中国铁道部、山煤集团、意大利路奇霓钢铁机械公司在北京签署了《铁路动车组轮对技术合作框架协议》。2006年12月15日,智波公司又与路奇霓公司签署了双方合作协议。随后在2007年3月9日,双方在北京又签订了轮对技术许可合同。

2007年6月1日,时任山煤集团董事长李廷赫董事长主持仪式,智波公司董事长杜建华与路奇霓公司总经理Ing.Augusto Mensi在晋祠宾馆签立合资企业合同。

智波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和维修高速动车组轮对。生产车间主要分为高速车轮生产线、高速车轴生产线、轮对组装生产线、轮对维修生产线,80%以上的设备均采用数控加工设备,大部分设备从欧洲进口。公司计划逐步实现铁路动车组、机车及客车轮对的热加工和冶炼技术的国产化。

杜建华协助调查的具体内容,截至本报发稿时止,相关部门未予公布和说明。

辽宁抚顺称投资近3千万大桥坍塌与质量无关

本报抚顺6月22日电(记者迟洪江)今天,辽宁省抚顺市政府正式公布了18日月牙岛西桥断裂坍塌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

6月18日17时21分,正在建设的抚顺月牙岛十二跨连续梁跨河桥北侧第三跨箱梁施工时,箱梁自由端坍塌。辽宁公路试验检测中心检测断裂坍塌箱梁使用的原材料材质,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和箱梁普通钢筋、箱梁预应力钢绞线材(4124,35.00,0.86%)质均满足设计要求,不是导致该桥第10孔坍塌的原因;专家组判定直接原因系施工人员严重违反施工流程,过早拆除支架。经评估,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43.9万元。

事故调查组综合分析认定,该桥施工质量合格,安全是有保证的;待恢复建设设计方案确定后,将继续组织施工,并对事故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

抚顺市政府表示,欢迎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给予监督。

直击2012年陆家嘴论坛

上海年内或将推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

为应对基本养老保险“缺口大”这个并不那么遥远的“远虑”,中国迫切需要加强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第二、第三根支柱的作用。而以类似减税方式鼓励这两根支柱发展的“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或将于年内在上海试点。

中国保监会官员和各大保险企业高管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试点方案正在推进中,而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则透露,条件已基本具备,相信可于年内推出,且税前列支的上限为每人每月1000元。

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把年轻时的每月1000元收入,存入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进行投资增值,而把原本立即缴纳的相应部分所得税,延迟到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时再缴,并且一般而言适用较低的税率。

保费缓交所得税

在6月29~30日于上海举行的“2012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从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各大保险企业高管到上海市政府官员,“税延型养老保险”成为屡屡提及的一个热词。

在论坛全体大会上,项俊波指出,发展税延型养老保险,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对我国具有尤为现实的意义,并表示将选在上海进行试点。在论坛分会场上,各大险企高管纷纷表达了税延型养老保险尽快试点的愿望。

在论坛期间,方星海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言论,更令市场看到了一缕曙光。“现在推出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了,我相信年底以前应该可以推出。”方星海还表示,“据我了解,大概一个月可以买1000块钱的税延型养老保险。”

据了解,每月1000元上限内,商业养老保险账户可税前列支700元,企业年金账户可税前列支300元。但究竟是两个账户同时试点,还是商业保险先行,企业年金稍后跟进,则尚未明朗。

税延型养老保险的特征是“延后缴纳所得税的时间”,当投保者的部分收入购买此种保险后,这部分收入不立即缴纳所得税,而是等到投保者领取养老金时,再为养老金收入缴纳所得税。

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均有税延型养老金。而在中国现行的“三支柱”养老体系中,基本养老金为税前列支,亦即不计入所得税计税金额;企业年金中的企业缴费部分,其5%可税前列支,个人缴费部分则非税前列支;商业养老金也非税前列支。

2008年6月,中国保监会曾出台《天津滨海新区补充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细则》规定,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缴纳部分,在个人工资薪金收入30%以内,可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但该政策推出不到两月即被国家税务总局叫停。而上海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尽管于2009就已开始了准备工作,且屡次传出试点在即,却一直是“光打雷不下雨”。

实质性减税效果

由于延迟缴税,税延型养老保险可令投保者享受某种程度的实质性减税。

假设一名30岁的普通工薪阶层,其工资计税金额(扣除三险一金等税前列支项目后)为10000元,如其每月购买700元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根据其收入所对应的20%最高税率来计算,税延政策使他延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每月140元,一年即为1680元。30年后该人达到退休年龄,从个人账户支取商业养老金,根据30年后起征点及税率进行缴税,由于退休后的收入通常不会高于工作时的收入,因此退休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通常较低,再扣除通胀因素,税收负担就更轻了。

不过,据本报了解,目前的试点草案尚未确定有关养老金为一次性支取还是分期支取,因此最终的计税方法也未确定。

这种“实质性减税”的效果,也是令税延试点方案迟迟不能推出的原因之一。

税延型养老保险税收对税收的影响,可以用2011年上海市职工税前月平均工资4332元来粗略计算。根据监管部门估算,上海市税延型养老保险的人均购买力约为职工年收入的10%,即人均每月购买433元,按照对应税率3%,则每人每年延后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为156元。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市就业人口为1279万,假设其中20%的人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则每年对上海市税收的即时影响为4亿元左右。

治疗养老体系“跛足”

尽管会对税收有所影响,但我国养老金的缺口之大,结构之失衡,已经到了不能不鼓励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的程度了。

在“2012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养老金缺口确实非常大:“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而且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到去年末已经上升到122.23%,近十年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已经超过了1万亿。”

而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永茂也在论坛上表示国家养老金储备的结构需要调整。他说:“经合组织34个成员国养老金储备人均1.7万美元,其中二支柱、三支柱占80%,第一支柱占20%。而我国目前为止养老金储蓄共有36000亿左右,但一支柱占到了90%,二支柱有约10%,第三支柱属于‘三无状态’。通过税延的尽快推出,来调动国民个人积累养老金的积极性,由储蓄性的养老资金转变成投资性的养老,尽快实现增值,来积累养老金。”“上海试点对保险业来讲,今天认识到整个养老体系不足的作用,启示带来的效果要比我们远远少收的税大得多。”就像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贝克俊所言,市场普遍认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对于提高整个养老险市场,甚至是寿险市场均有重大的意义。

据海通证券分析,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限额,若第一年10%从业人口参保,并逐年提高5%,则到第五年增加的保费收入相对2011年上海人身险保费收入将增加76%,提升年化增速10%。同时,由于税收刺激,预计推出后投保人参保积极性将大幅增加(美国401k养老金推出后五年间行业规模几乎翻番)。中性估计下,上海地区5年后此项业务能够贡献行业年利润约4.1亿,全国推广5年后此项业务能够贡献行业年利润约81亿元。

郭树清:中国资本市场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第一

2012陆家嘴论坛于6月28-30日在上海举行。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出席并发表一系列精彩言论。郭树清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实现这个目标,相反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实现这个目标。

郭树清指出,养老金需要资本市场来保值增值,社保资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应当科学合理、集中专业地投资于资本市场,并且应当是组合投资,不仅是投资于股票市场,更多是投资于货币及债券市场。

此前,郭树清在采访中表示,尽管股市一再下跌,但他“仍对市场充满信心”。

社保要保值增值离不开资本市场

郭树清指出,预计到2020年中国65岁人口将占到全体人口的12%,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建设严重不足,社保和企业年金面临投资渠道狭窄和体制建设落后等挑战,保值增值压力巨大,需要通过专业投资机构的发展,科学合理参与市场。郭树清表示,要保值增值,没有资本市场是做不到的。社保资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应当科学合理、集中专业地投资于资本市场,并且应当是组合投资,不仅是投资于股票市场,更多是投资于货币及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减少系统性风险的发生频率,在降低社会成本的同时,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天一新政是误读证监会有六大任务

郭树清表示,推进资本市场科学发展需要下苦工夫。中国的资本市场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实现这个目标,相反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实现这个目标。此前媒体报道证监会每四天推出一项新政,郭树清称:“这是误会,我们不吃饭、不睡觉也达不到这个结果。”

郭树清指出,从近期来看,证监会面临六大任务,首先是坚定不移地深化发行退出制度的改革。第二是加快发展多层次、多产品的资本市场体系。第三狠抓上市公司治理完善。第四是以更大的决心、更细致的服务培育机构投资者。第五是不断提高效率。第六是坚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中国储蓄和投资结构严重失衡储蓄率高达52%

郭树清指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元,按照统计局数据分析,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而且就大国经济而言历史上不曾有过先例。即使按照45%的储蓄率来核算,目前中国一年的总储蓄也能提供21.5万亿的资金,折合为3.4万亿美元。因此中国不能说资金短缺。

郭树清认为,中国的储蓄主要用于工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等。但这些存在区域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问题。结构失衡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体制问题,一个方面是要素市场没有发挥重要作用,要打破要素市场长期存在的体制障碍。

资本市场内部存在失衡问题

郭树清表示,中国依旧有“两多两难”问题,企业多融资难,资金多投资难。高度依赖间接融资体系,社会融资贷款和票据占80%,不足20%来自股票和债券融资。2011年底银行贷款余额占54%,企业股票市值和债券余额占到29%,这一比例不仅仅低于美国和英国,分别是73%、62%,也低于德国和日本。

郭树清指出,资本市场内部也存在失衡的问题,包括股权融资市场层次单一,衍生品发展的问题,投资者结构的合理性问题。中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只有15.6%,而发达国家有60%-70%。

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币可兑换进展迅速

郭树清表示,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今天的上海已经成为全国股票、债券、商品期货、金融期货,以及外币、黄金等交易最重要的金融高地。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值得期待。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证监会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和服务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设,也期待上海对接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优势,在引进机构投资者、发展现代财富管理行业、培养优秀的分析师队伍、拥有长期投资价值理念的公司方面,在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更大、更具创造性的作用。

郭树清指出,从全局上来看,多项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在资本项上的可兑换,实际的进展比理论状态要迅速,证监会最近也做了一项研究,40项资本项目,没有不可兑换的,有的是部分可兑换,有的是基本可兑换,规定不能兑换的,实际上已经做了可兑换。

郭树清:4天一新政是媒体误读此频率很难做到

郭树清称,有媒体朋友鼓励我们,说证监会每四天推出一项新政,这是误会,我们不吃饭、不睡觉也达不到这个结果。推新制度,他开三次会议,我开四次。从近期来看,首先是坚定不移地深化发行退出制度的改革。第二是加快发展多层次、多产品的资本市场体系。第三狠抓上市公司治理完善。第四是以更大的决心、更细致的服务培育机构投资者。第五是不断提高效率。第六是坚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是我们的任务。

郭树清:养老金需要资本市场来保值增值

郭树清称,预计到2020年中国65岁人口将占到全体人口的12%,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建设严重不足,社保和企业年金面临投资渠道狭窄和体制建设落后等挑战,保值增值压力巨大,需要通过专业投资机构的发展,科学合理参与市场。从全国的居民储蓄来看,人均是2.3万元,从储蓄动机来看很大比例将用于养老,本身是一件不同寻常的好事,问题是一定要保值增值,没有资本市场是做不到的。

郭树清:中国储蓄率高达52%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以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进行分析,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元,最终消费为22.5万亿元,进口为1.2万亿美元,照此计算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在世界上差不多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就大国经济而言历史上不曾有过先例。

郭树清:人民币可兑换进展比理论状态迅速

从全局上来看,多项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在资本项上的可兑换,实际的进展比理论状态要迅速,我们最近也做了一项研究,40项资本项目,没有不可兑换的,有的是部分可兑换,有的是基本可兑换,事实上规定的是不能可兑换的,实际上已经做了可兑换。

郭树清:中国储蓄和投资结构严重失衡

以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进行分析,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元,最终消费为22.5万亿元,进口为1.2万亿美元,照此计算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在世界上差不多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就大国经济而言历史上不曾有过先例。即使按照45%的储蓄率来核算,目前中国一年的总储蓄也能提供21.5万亿的资金,折合为3.4万亿美元。因此中国不能说资金短缺。我们的储蓄首先是用于工业投资,占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0%。早在2009年24个工业行业中21个已经产能过剩,成熟的制造业几乎找不出一个产能不足的行业。

郭树清:中国企业高度依赖间接融资体系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中国依旧有“两多两难”问题,企业多融资难,资金多投资难。高度依赖间接融资体系,根据统计,企业融资票据占到了80%。

周小川: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在今天上午2012年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第一,要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第二,要使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第三,要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第四,要大力推动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坚持进行利率、汇率和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的改革。第五,要全力坚持并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特别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第六,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应对好全球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

以下是文字实录:

[周小川]非常感谢俞正声书记的精彩演讲。我本来也想借此机会从人民银行的角度讨论一下大家所关切的一些重点议题,但是我看到本次论坛有众多精彩的发言,其中今天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还有一个专题发言,所以我就在此点一下要讲的题目,不作具体展开。

[周小川]第一,要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第二,要使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第三,要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第四,要大力推动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坚持进行利率、汇率和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的改革。第五,要全力坚持并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特别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第六,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应对好全球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09:19:40]

[周小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本届论坛还将围绕金融改革深化与实体经济发展,面向新时期的改革,全球金融市场和监管框架,人民币跨境使用和中国金融走向世界,“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我们期待着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我们相信,通过与会人士的共同努力,本届论坛一定能够为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深刻的启迪和有益的帮助。[09:21:40]

[周小川]现在,我邀请屠光绍副市长主持第一阶段的全体大会,题目是“金融改革深化与实体经济发展”,将有三个主旨演讲,有请屠光绍先生。[09:21:47]

尚福林:国务院已批准银行业流动性监管新规

在今天上午2012年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透露,经国务院批准,银行业新监管标准已经发布,新流动性监管标准即将发布。

他表示,中国银行业发展转型要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实体经济也是银行业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基础。银行业应该将社会储蓄有效转为投资。并强调,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待提高,银行业应该转变发展方式,完善银行体系布局。会中,他强调,要加大小型社区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布局。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和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和转型,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面临不少的挑战。最近,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银行业新资本监管标准已正式发布,新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也将择期出台。结合新监管标准的实施,我想借这个机会就如何进一步推动银行业发展转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谈两点想法。

第一,银行业发展转型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实体经济是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充分说明,金融发展脱离实体经济,不仅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效,也会放大金融体系自身的脆弱性。银行业是我国实体经济主要的融资来源,应当把发展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如何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上。银行业应积极发挥信用中介、风险管理、信息处理等功能,将社会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并约束借款人行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我们也认识到,银行业发展改革仍存在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仍有待提高,自身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下阶段,银行业应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通过自身的发展转型,努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多样性和有效性。

一是完善银行体系布局,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在现有银行业组织框架的基础上,加快构建功能健全、布局合理、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现代化银行体系。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小型社区性的金融机构一样具有顽强的、可持续的生命力,规模虽小但意义重大。小银行应努力发展成为“立足于本地发展、立足于特色经营、立足于实体经济、立足于小微企业”的社区性金融机构,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同时,继续培育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强持续支农能力,不断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

二是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切实满足实体经济有效需求。银行要将信贷资源真正用于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结合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对信贷政策进行科学调整,加强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不断优化信贷结构。要优先保障重大在建续建项目,以及“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资金需求。要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要积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的支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消费金融,满足多样化的消费融资需求。

三是加快商业模式转型,提升金融服务的多样性。银行应当以客户为中心,明确合理的市场定位,积极培育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核心客户群和利润增长点。要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进一步提高存贷款等各类产品服务能力。积极发展中间业务,拓展非利息收入渠道,逐步改变过于依赖利差的盈利模式。要按照集约化原则,推进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构建业务条线清晰、职责分工合理、管理运行高效的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升业务专业化和管理精细化水平。

四是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银行必须把防风险作为生命线,正确处理好即期风险与潜在风险的关系,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产品和业务复杂性和关联性不断提高,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形态不断变化,风险识别和管理的难度持续加大。银行要加强对新业务风险的监测,前瞻预判复杂多变的形势,准确把握风险防控的重点,密切关注各类风险的趋势性、方向性变化,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暴露、早处置。要积极构建稳健的风险偏好框架,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流程,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风险数据管理,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将有力推动银行业发展转型。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银监会根据我国银行业实际,制定了适度前瞻、反映国情、与国际接轨的新的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标准。新监管标准的制定实施,不仅有助于增强我国银行业稳健性,防范系统性风险,也有助于推动银行业发展转型。[09:27:25]

新资本监管标准充分借鉴了第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充分覆盖银行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二是审慎界定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强化了对资本工具损失吸收能力的要求,合理设计各类资产风险权重。三是扩大了资本覆盖风险的范围,要求所有银行必须计提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四是坚持审慎监管的同时,体现资本监管的灵活性,银行监管机构可依据资本充足率水平对银行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新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正式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这两项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同时,完善了流动性风险的定性监管要求,建立了更为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分析和评估框架。要求商业银行密切跟踪研究宏观政策调整和金融市场变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并及时加以应对。

我们希望通过新监管标准的实施,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一是推动银行业发展转型。从长远看,银行业通过高资本消耗支持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新资本监管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强化资本约束,推动银行增长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转变。切实改变“信贷高速扩张—风险资产累积—再融资—再扩张”的发展模式,合理减少资本消耗,走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二是促进银行业优化信贷结构。实施新资本监管标准,有利于发挥资本要求对银行信贷配置的导向性作用,促进银行提高资产质量,改善信贷结构。新监管标准科学调整了小微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和信用卡授信的风险权重,引导银行增加相关领域信贷投放,更有效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提升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新资本监管标准旨在增强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扩大资本对风险的覆盖范围。新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要求银行密切跟踪监测流动性变动情况,加强现金流分析监测,建立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提高压力测试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更好地应对外部流动性冲击。新监管标准还格外强调以此为契机,推动银行改进风险管理的政策、流程、工具和技术,完善风险治理架构,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实施新监管标准是我国金融监管改革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准的有效实施是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我们将与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工作。

一是认真制定落实资本达标规划。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新监管标准的要求,制定并实施过渡期内达标规划,从管理政策、流程、工具、数据和信息系统多个方面推进具体实施工作。同时,结合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建设。

二是抓紧开展相关配套建设。银监会将抓紧推进监管流程改造、监管信息系统开发和监管报表设计等配套建设,重点对银行实施新监管标准进行辅导、培训和现场督导,跟踪监测实施进展及影响,分析实施效果,不断完善监管政策和工具。银监会将通过新监管标准的实施,进一步推进自身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有效性。

三是多渠道拓宽资本补充来源。为缓解信贷增长给银行带来的资本补充压力,银行自身要提高利润留存比例,扩大内源性资本补充。银监会与相关部门共同积极探索通过发行优先股、创新资本工具或开拓境外发行市场等方式,为银行多渠道筹集资本。根据国务院要求,我们已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积极创造良好环境,支持民间资本与其他资本按同等条件进入银行业,促进银行资本来源及股权结构多元化。

四是加强相关政策协同配合。新监管标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银监会将加强与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实现监管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共同促进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发展和转型是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迫切任务。我们既要看到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要看到转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通过不懈努力,探索适应不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银监会将稳步推动新监管标准实施,推动银行业发展转型,努力构建更为稳健的银行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包括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注入更多动力!谢谢大家!

保监会副主席:中国养老金缺口确实非常大

2012陆家嘴论坛28日-30日在上海举行,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论坛上承认,中国养老金缺口“确实非常大”,而且近10年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已经超过了1万亿,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到去年末已经上升到122.23%。

陈文辉还称,中国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有比较大的制约。

陈文辉称,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着比较大的养老金缺口。最新一期的财经杂志上面讲到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包括中国银行的一个团队,还有一个团队,两个不同团队研究都研究了养老金缺口问题,包括其他的世行的一些机构都在研究。大家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这个缺口很大,当然有的说大的没谱,有的说没有那些大。但是不管怎么说,确实非常大,而且近十年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已经超过了1万亿,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而且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到去年末已经上升到122.23%。

以下为文字实录:

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参加这个专题讨论。今天讲两个,一个是整个养老保障体系还有一个保险创新。保险创新我的理解主要是市场主体来说,我一直是这个观点,从监管部门来说给大家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创新环境。我就不说这个话题了。

我今天主要想说的是对于整个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考虑,大家都知道这个题目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而且我想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越来越重要的题目。从全球情况来看这个题目也是一个大家都面临的一个难题。

所以我今天想就这个大的题目提这个想法,国际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他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因为我们知道整个养老保障体系从德国开始,整个建立这种体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中间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也面临很多问题,特别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都在进行改革。当然改革采取的方式方法路径,可能不太一样,但是我感觉现在有一个回归,怎么样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政府、企业和个人大家一块来分担养老保障的责任是一个共同的趋势。我的看法基本上是两个,第一个使得整个政府承担的责任往下走。也就是说政府过去是全方位承担,现在可能一般来说是承担一个最基本的退休需求,还有一个弱势群体的需求,也就是政府的责任在往下走。

另外一个政府通过引导、规范和监管,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比如说推动税收优惠等等的政策,鼓励市场做一些工作。我们也看到一个数据,英国政府希望在未来的几年里面,将基本养老金的比重从目前的60%调整到40%,德国也希望个人养老保险占到养老金的比重从10%提高到30%,这是大的趋势,政府责任在逐渐往下走,不往下走也不行。

另外一个发挥市场作用,发挥各类主体作用建立多层次的体系。这次大家都知道的欧债危机,事实上使得大家,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发现政府确实承担不了这么多的责任,包括希腊这样的一些国家表现的更突出。我想可能由于整个欧债危机带来的下一步对整个养老保障体系,我觉得可能会有一个再思考一个大的改革。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方面,从全球趋势来看。

第二个,我也想说一下我们国家养老保障体制的挑战,应该说我们国家整个养老保障制度从无到有,这些年来,也取得了非常积极的进展。我记得前一段时间,温总理大概在北欧访问时说到,这些年来中国的政府一个非常大的成绩就是基本上建立了一套社保体系,当然了这套社保体系,是不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还不敢说,是不是非常完善也不敢说,但是基本上建立了,所以这方面还是有很大成绩。但是也面临很大问题。

比如说,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着比较大的养老金缺口。最新一期的财经杂志上面讲到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包括中国银行的一个团队,还有一个团队,两个不同团队研究都研究了养老金缺口问题,包括其他的世行的一些机构都在研究。大家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这个缺口很大,当然有的说大的没谱,有的说没有那些大。但是不管怎么说,确实非常大,而且近十年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已经超过了1万亿,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而且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到去年末已经上升到122.23%,所以说我们国家着方面的养老金缺口非常大。

我们国家面临第二个挑战,基本养老保险的公平性不足,包括覆盖面不全。有的有,有的还没有,有的只有非常低的一点点,比如说广大的农村人口,虽然现在在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第二个就是制度的碎片化,几个不同的制度在运行,这是比较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东西部的待遇差距,也非常大。比如说东部像上海这样的地区和西部差距非常大。还有一个存在的问题,缴费现在比例比较高,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说现在基本养老企业缴费率20%,个人8%,这是远远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是10%,而国际警戒线是20%。这对我们国家整个企业的竞争力有比较大的制约。

再一个是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不大平衡。比如说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人群,虽然说存在比较低,但是覆盖人群已经比较大了。但是我们的第二、第三支柱,比如说补充养老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保险这一块替代率非常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整个体系,应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是我想说的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我想说的建立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制度,应该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方面要花大工夫。刚才说从国际趋势来看,到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都有比较大的挑战,下面怎么样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整个国家提供比较好的养老保障体系,我觉得可能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参与整个医疗体系的改革,就是医改,我记得李克强副总理经常讲的,医改九个字,“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这九个字我反复想,对于我们养老保障体系是不是适用的问题?我觉得总体来说也是非常适用的。所以我这里面也按照捋了一下谈四个方面。

第一是明确政府和市场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的职能和分工。要使得养老保障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一定是可持续,可持续事实上两个方面,一个是财政的可持续。财政一定要有钱使得这套体系能够持续下去。我们这次应该说欧债危机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面教训。

第二个就是机制可持续。因为机制如果不可持续的话,不提高运行的效率,有再多的钱最后可能都不够花,所以我觉得是这样两个方面。这里面谈到政府通常是两个职能,一个是监管市场,一个是替代市场,我想在一般意义上,市场失灵的地方,比如说提供最基本这一块,可能是有一个替代市场的问题。在此之上这一块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市场主体参与,有一个监管市场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政府在不同的领域,在养老保障体系不同的领域,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是更多是一个监管者,有的时候是一个直接的提供者。所以我想还是要分的很清楚。比如说明明该在监管市场的时候,应该是市场主体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太多在里面起作用,可能是适得其反的。所以这是第一个方面要特别注意的。

第二个,要处理好的关系,要真正落实广覆盖、保基本,合理的确定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实现财政的可持续。养老保障制度,特别是对于给全体国民都提供的,有一个公平性的问题。

这不光是在一个地区,应该是全国,包括各个地区、各类不同职业提供一个最基本的保障。所以我想在这一块,也就是说政府提供的这一块,一定是一个广覆盖的,那么我们国家财力各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面也很大,很多地方还没有。所以这个广覆盖一定是跟最基本的养老保障水平联系在一起。所以这是实现财政可持续一个重要的方面,一定要做到广覆盖,也一定要做到只能是保基本。

当然,这个保基本在不同的时期,可能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我们现在,我们的农民可能只能给最基本的东西,城镇职工会好一点,下一步有一个基本上拉平,慢慢拉平的问题,所以这里面有一个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国家现在基本养老保险,对于我们的退休收入替代,一般达到45%,对中低收入人群达到50%,所以这个标准如果对照国际来看也不算低,而且在这一块还有一个实现公平的问题,我想只能做到这一点了,如果有更多需求的,可能要通过第二支柱、第三支柱,通过企业、通过个人来实现。这是要讲的第二个。

第三个,要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之中,要在注重建机制上面花大的力气,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来提高整个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效率,实现一种机制的可持续。因为我们任何一个机制的运行,最后都要有效率,如果没有效率它的成本就会很高,所以我想在这方面,怎么样花更多的精力进行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统筹资金和行政监管上花大的力气。

把更多的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服务的项目,通过市场来解决。包括我们的资金运用,通过市场来投资起到更好的收益,这方面可能都要交给市场来做。我觉得这是很大的工作,而且一定要采取这样的方式。

这些年来医改在这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包括基本医疗保障,通过购买服务,交给一些市场的机构来做,最后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我们在这方面也可以花大的力气推行。而且我的理解现在从国务院的领导来说,也是非常支持这种实践。而且我也相信这个基本的养老保障制度通过引进市场、引进竞争,购买市场的服务,一定能够使得我们制度的运行成本可能会更低,效率可能会更高,服务更好,专业上也会更强。因为我们一定要相信市场机制竞争的力量非常重要。

第四个,我觉得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怎么样加大对第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政策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第一支柱保基本只能保最基本的东西。上面的这一块需求怎么解决,就要通过市场、通过企业、通过个人来解决,他们怎么有积极性来解决呢?就要通过政府的引导,包括税收。包括我们现在大家一直在呼吁的,试点个人延税型保险养老产品,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这是我讲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应该有这四方面的考虑。最后我也想说一下,近些年来,保险业充分发挥,自身行业的优势,在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里面也发挥了很多作用,做了一些探索。

包括基本养老保险,比如说我们参与了四川德阳、江苏宜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办工作。在企业年金方面,到去年末保险业在企业年金市场受托管理的资产,是1377亿,占整个企业年金法人受托业务的67%。投资管理资产余额是1539亿,占整个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业务的46%。在个人养老保险方面,去年年金保险元宝费是1711亿元,我给大家报的数字,说明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而且市场上也有一定的优势,当然跟整个大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要求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我想对于这么一个大的题目,从保险业来我们将一如既往投身到整个大的体系建设中去,这是我对这个话题谈的几个观点,最后我也借这个机会预祝这次陆家嘴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我们国家面临第二个挑战,基本养老保险的公平性不足,包括覆盖面不全。有的有,有的还没有,有的只有非常低的一点点,比如说广大的农村人口,虽然现在在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第二个就是制度的碎片化,几个不同的制度在运行,这是比较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东西部的待遇差距,也非常大。比如说东部像上海这样的地区和西部差距非常大。还有一个存在的问题,缴费现在比例比较高,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说现在基本养老企业缴费率20%,个人8%,这是远远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是10%,而国际警戒线是20%。这对我们国家整个企业的竞争力有比较大的制约。

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中国已经是中上等收入国家

2012陆家嘴论坛28日-30日在上海举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何东在论坛上表示,我们已经是中上等收入的国家,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会逐渐往下走。

何东称,中国已经是中上等收入的国家,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会逐渐往下走,比如说现在大家说7.5%,可能再过几年是7%,十年以后可能只有6%,所以盛司长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GNP的区别,变的越来越重要,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可以向香港学习、向日本学习,日本这个国家,虽然国内增长非常缓慢,但是日本居民每年从国外资产的净收入都可以达到2—3%的GDP。

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东]我也讲普通话,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路径问题的一些看法。首先我想说的是,我非常赞同人民银行盛司长提出的协调推进观点。人民币的资本帐户开放是迈向高等收入的经济体,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完成的自然结果。既然是一个自然结果就没有必要可疑抵制、回避它,或者说无限的拖延,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观点是秩序,大家通常说的蒙代尔的三角不可行,还有利率评价,这些理论根本不是关于秩序问题的,所以理论上也没有一个答案。与其不断的为这个秩序和路径而烦恼,还不如仔细思考一下。我们需要一个怎么样的跨境资本管理体系,这个体系既可以促进资本使用效率,又可以防范风险,全世界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开放的也不完全是自由化的过程。

第三个观点,资本帐户开放会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带来什么影响?这需要一个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无根据恐慌和担心的问题。大家非常担心如果中国把资本外流的管制放的更宽一些,大家是不是都会逃走呀,担心非常大。这都不是理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有很多工具分析帮助决策者回答这个问题。

稍微展开一点,第一个问题是一个自然的结果,这个就是回答刚才桑女士说的一个问题,大家经常看到资本开放在全世界很多国家的经验,是和金融危机伴随在一起的。但是实际上我们也没有仔细分析谁是果谁是因。

或者也没有看到资本项下如果刻意不开放它、管制它,那是有非常大的风险。刚才桑女士说泡沫的形成是和资本项下不开放是有关系的。看一下中国资本负债表的结构就可以看出来,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结构,在负债方面大量的私营部门,对外的负债以FDI,以外商来华投资的负债,中国居民要付很高的回报给外方居民。

但是我们资产方是大量的外汇储备,私营部门不能自由在外面进行投资,所以回报是非常低的。从中国国际收支的投资收益来看非常低,只有GDP的0.5%以下。

我们已经是中上等收入的国家,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会逐渐往下走,比如说现在大家说7.5%,可能再过几年是7%,十年以后可能只有6%,所以盛司长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GNP的区别,变的越来越重要,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可以向香港学习、向日本学习,日本这个国家,虽然国内增长非常缓慢,但是日本居民每年从国外资产的净收入都可以达到2—3%的GDP。

说到底最终要看资本开放或者说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最根本的理由,就是让中国居民更有效的管理风险,这是最重要的终极理由,让中国居民能够把资产在境外和境内进行合理的分配。

如果我们有境外资产但是是以外汇持有,那有很大的风险,如果以人民币来持有的话,那就很安全。这说明一个问题资本项目不开放有非常大的风险,其实对中国居民来说,开放让资本能够进行一定的合理程度的分配,并且可以选择自己的货币持有对外的债券,是中国居民分散风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第二个关于秩序问题,要想一想,现在是什么样的资本行政手段呢?我们将来要采取更加透明的,但是是以价格为基础的资本流动手段。比如说可以用税收,比如说外资流入过多的时候可以收税,或者说流出的时候也可以用价格手段进行调整,这比较明确、透明的管理系统。

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定的行政手段可能永远要保持,至少管理当局要有这个权利,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继续采用行政的管理手段。比如说其中大家觉得风险很高的一个就是短期外债,这是引起很多国际金融危机很重要的诱因。对居民短期外债一直要采取比较严格的管理措施,这都是有很多在技术上可以讨论的问题。

关于秩序里面,我还想表达一个观点,我觉得中国改革的历程一直是一个价格发现的过程,原来都是计划经济管的很死,在计划外要放开,逐渐找到价格,这是价格和数量互动的过程。不管汇率改革、利率改革这也是一个基本的思路,让资金在某些程度上流动起来,让资金有真正的流动,才能真正发现市场的利率和市场的汇率,刚才有说到让汇率动起来、利率动起来,我是赞同的。

但是如果资本项下不开放的话,这个汇率怎么是真实的汇率呢?只是对进出口外汇需求的反映,而不是资金配置、资产配置外汇需求。所以这两者都是需要的。只有把这个量动起来了,才可能有价格的真实发现。这是第二个观点。

最后一个观点,开放资本项目以后是不是有大量的资金外逃进行理性的分析,我们前一段时间也做了一些分析研究,我们觉得这种恐慌性的外逃是一种不合理的恐慌,为什么呢?

这个只能说当国内其他很多有大的问题时才会出现,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还能够在7%左右增长速度情况下,所有国际经验都表明,或者说现在看来,大家都知道其实外国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份额,在他们的资产配置里面是非常小的。

对中国人民币资产需求会非常大,中国居民当然对外币资产、外国资产需求也会增加一些。我们的基本判断是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只能带来更多双向的资金流动。所以不会出现一边倒的资金外逃情况,这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基本判断以后,得出来这样一种预测。

我先就讲这么多,我们基本观点就是资本项目开放,作为监管机构来说,我们永远考虑的都是防范风险。这是不是我们不用说了,最关键、最关注的就是防范风险,不会忽略这一点。但是在这个关键之上要主动推进,是主动推进、渐进的过程。现在可以在主动方面做的更多一点,监管机构肯定是防范风险也会做的很周密。谢谢。

贺铿:当前防范金融风险比稳增长更重要

2012陆家嘴·网易金融论坛今日在上海举行,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微博)在做主题发言时表示,他认为,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第二个问题是当前防止金融风险比稳增长更重要;第三个问题是利率市场化应该是金融改革的重点。

贺铿表示,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最近这些年来,一些人夸大了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趋势和作用,夸大了货币资本的作用,片面地强调所谓金融产品创新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之下,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去工业化”的倾向,助长了金融投机行为,虚拟经济膨胀,实体经济萎缩是形成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教训必须认真汲取,要坚决反对脱离实体经济而追求货币自行增值的资本发展,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温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的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找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第二点,当前防止金融风险比稳增长更重要。他认为,除非中国发生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硬着陆”。经济下行的压力大,物价长时期高位震荡、就业相对困难这种经济滞胀的局面有可能两三年解决不了,但是他认为经济下行在今年的二季度已经见底,在三四季度外贸出现出口应该会向好,实际上5月份的外贸已经在向好,所以说三四季度的外贸出口向好是没有疑问的。所谓向好不一定恢复到过去的水平,经济会逐渐地企稳或者略有向好。

贺铿表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不会低于从前,但是当前我们要高度关注并采取有力的措施防范金融危机,有四个方面的风险:一是房地产,必须坚决调控不动摇,把已经形成的房地产泡沫主动地挤掉。如果让它反弹、刺破,那就很危险了。要采取措施把空置房挤出来满足刚需,要抓紧实行房产税的综合改革,现在这些费用有的该去掉的要去掉,有的该坚持的要坚持,最终要实行房产保留税和房产税,只有这样才能遏制投机、引导客流消费。二是地方债,要帮助消化旧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地方融资平台,要防止土地财政的冲动,地方债的问题应该说现在有不少隐患。三是民间借贷,据有关部门调查,746家中小企业去年年底借款的余额其中50%是民间借贷,而在借的债当中75%合同返款期不足半年,利率都超过了基准利率的4倍,达到了24%-25%,这既是中小企业的沉重负担,也是金融系统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四是银行的理财产品,现在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多而乱,缺乏有效的监管,其危害和风险不亚于民间借贷,比规定的贷款利率高许多。

根据以上分析,他认为当前稳增长没有大的问题,8%的增长率不低,二季度GDP可能破8,三季度又会上来,所以全年8%-8.5%的增长速度他并不怀疑。但是要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高度重视,不重视,如果出现了资金链的问题,如果出现了金融危机,那就是硬着陆。

最后一个问题,利率市场化应该是金融改革的重点,实行有监管的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基本方向。近些年来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百姓的意见很大,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他主张实行有监管的市场利率,存款的利率和贷款的利率在规定的区间自由浮动,而且存款的利息率浮动区间要大于贷款的利息率,因为金融机构吸储,这是银行生存的基础,浮动区间大一点,吸储就会大一点,有利于保护储户的利益。而放贷的主动权在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小一点,相互竞争的范围就会小一点,也就是说借贷竞争性相对小,并且有利于建立相对稳定的借贷关系。有管理、管制的利率市场化,不一定有浮动的区间,但是他主张存款的利率浮动区间比贷款的区间要大,这样可以保护各个方面的利益,使得资金安全。

发言实录:

贺铿: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首先我想说一下,今天过来飞机晚点,在路上上海车堵得也不差,所以来晚了,这是要说明的第一点。第二点,我不是金融方面的专家,刚才几位都是金融方面的专家,要我来致辞、做主题发言有点让我为难。今天早上起得早,写了一个东西,我就把它念一下。

贺铿: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搞了几年,还是有影响的,今年论坛的宗旨是“金融的治理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我虽然不是金融方面的专家,但是我对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我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第二个问题是当前防止金融风险比稳增长更重要;第三个问题是利率市场化应该是金融改革的重点。

贺铿:首先来说第一个问题,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产业空心化的危害和危险,提出了要再工业化。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强调为了让美国金融、美国经济基业常青,美国需要重整制造业,要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拉回到美国。最近这些年来,我觉得一些人夸大了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趋势和作用,夸大了货币资本的作用,片面地强调所谓金融产品创新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之下,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去工业化”的倾向,助长了金融投机行为,虚拟经济膨胀,实体经济萎缩是形成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教训我们必须认真汲取,要坚决反对脱离实体经济而追求货币自行增值的资本发展,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温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的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找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当前防止金融风险比稳增长更重要。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说中国经济要“硬着陆”,我认为除非中国发生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硬着陆”。经济下行的压力大,物价长时期高位震荡、就业相对困难这种经济滞胀的局面有可能两三年解决不了,但是我认为经济下行在今年的二季度已经见底,在三四季度外贸出现出口应该会向好,实际上5月份的外贸已经在向好,所以说三四季度的外贸出口向好我认为是没有疑问的。所谓向好不一定恢复到过去的水平,经济会逐渐地企稳或者略有向好。

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不会低于从前,但是当前我们要高度关注并采取有力的措施防范金融危机,有四个方面的风险:一是房地产,必须坚决调控不动摇,把已经形成的房地产泡沫主动地挤掉。如果让它反弹、刺破,那就很危险了。要采取措施把空置房挤出来满足刚需,要抓紧实行房产税的综合改革,现在这些费用有的该去掉的要去掉,有的该坚持的要坚持,最终要实行房产保留税和房产税,只有这样才能遏制投机、引导客流消费。因此房地产现在许多人说这次是在蠢蠢欲动,所以在温总理武汉座谈会之后我紧接着又发表了我的看法。

二是地方债,要帮助消化旧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地方融资平台,要防止土地财政的冲动,地方债的问题应该说现在有不少隐患。

三是民间借贷,据有关部门调查,746家中小企业去年年底借款的余额其中50%是民间借贷,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没有想到民间借贷对于企业的借债比例占了一半。而在借的债当中75%合同返款期不足半年,利率都超过了基准利率的4倍,达到了24%-25%,这既是中小企业的沉重负担,也是金融系统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四是银行的理财产品,我们监管部门的领导在这儿,现在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多而乱,缺乏有效的监管,其危害和风险不亚于民间借贷,比规定的贷款利率高许多,需要救命的企业跟民间借贷。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当前稳增长没有大的问题,8%的增长率不低,它再怎么下来,我认为是下不来的。二季度可能破8,三季度又会上来,所以全年8%-8.5%的增长速度我并不怀疑。但是要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高度重视,不重视,如果出现了资金链的问题,如果出现了金融危机,那就是硬着陆。

最后一个问题,利率市场化应该是金融改革的重点。刚才我说稳定汇率,实行有监管的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基本方向。近些年来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百姓的意见很大,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国际贸易当中用来结汇的货币有65%左右是美元,我们的外汇储备买美国的国债也超过了50%,人民币相对美元单边升值不仅提高了外贸成本,打击了外贸出口,而且无形当中使外汇缩水,使外债负担加重,我们现在要建立外债负担加重。对什么人有好处?对资金往外转移的有好处,对出国旅游的人也有好处。所以外汇单边升值对于经济的影响很大,对于人民没有什么好处。人民币对内贬值除了通胀的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存款利率固化,而且长时期负利率不但使亿万储户的储蓄受损,而且使社会资金躁动,我们的资金不知道该放到哪里好,所以我们把它叫做“躁动”。这是股市和房市非正常发展,地下金融活动泛滥的主要原因。

回想一下90年代初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朱镕基总理采取财政补贴的办法使储户把资金放在那里比较安心,我们现在是把资金逼得不知道放在哪里,所以容易出现躁动。我主张实行有监管的市场利率,存款的利率和贷款的利率在规定的区间自由浮动,而且我认为存款的利息率浮动区间要大于贷款的利息率,因为金融机构吸储,这是银行生存的基础,浮动区间大一点,吸储就会大一点,有利于保护储户的利益。而放贷的主动权在金融机构,你愿意放给谁就放给谁,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小一点,相互竞争的范围就会小一点,也就是说借贷竞争性相对小,并且有利于建立相对稳定的借贷关系,因为你银行之间互相竞争幅度不大,那么我过去客户愿意贷给谁,这种稳定的关系就比较稳定,不是说我今天想存在这个行明天想存在那个行,那是散户的问题,关系越稳定,那么资金就越安心,彼此的信用才会建立起来。所以有管理、管制的利率市场化,不一定有浮动的区间,但是我主张存款的利率浮动区间比贷款的区间要大,这样可以保护各个方面的利益,使得资金安全。

现在所谓民间资本多而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而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我认为主要是现在银行垄断没有市场竞争这样一个机制,在利息率市场化的条件之下形成了有监管的市场竞争机制之后应当连续建立国内的民间金融机构,刚才向老师说法律没有建立,但是现在谁也不让成立,你没有几十、上百个民营金融机构,跟你这四家国有商业大银行进行竞争,这个垄断怎么能打破呢?打不破。建立了民营银行也好,或者统一叫做金融机构也好,要真正允许它与国有银行平等竞争,一些金融机构都要平等竞争,包括外资,在相同的监管条件下逐渐平均地去追求平均利率,有竞争就有平均利率,过去几家垄断,去年1万多亿的利润,刚刚向老师说总理也批评了,怎么形成的?就是因为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最后形成一个多家金融机构平等竞争的条件,这是解决“两多两难”问题的关键。“两多两难”问题说明资本多和需要资本两个方面不沟通,需要建立一个合法的渠道,这个合法的渠道就是民营机构与国有银行平起平坐地进行竞争。而且我深信,民营的效率绝不会比国有的效率低,国有银行去年有那么丰厚的利润,在同样的条件下我们的民营银行也会有同样丰厚,甚至更加丰厚的利润。当然,前提条件还得强调政府必须跟所有的经营机构提供相同的生存条件,包括书都有先印和后印的,只要是合法的金融机构都要享受同样的待遇。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如果民营金融机构竞争不过,那它应该认。如果国有银行竞争不过,那国有的也要认。但是银行金融机构怎么设立要有相应的条件,一旦你经营失败对于储户的财产利益有100%的保证,否则大家都到市场上捞一把不行,那不是市场经济。

以上这些观点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而且我再强调一次,我不是金融方面的专家,我的这些观点仅供大家参考。最后,我衷心的祝愿网易金融圆桌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与会的朋友身体健康。

胡祖六:中国利率市场化条件基本到位

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胡祖六今天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表示,中国利率市场化条件已经基本到位,

不应过于强调风险,我们的利率市场化会比其他国家更加成功。

如果看世界其他地方,大部分的国家都已经完成了金融自由化,特别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比如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达国家,从二战以后,就开始了。当然有的国家有先有后,但是基本上到八十年代末都完成了汇率、利率市场化的过程。道格拉斯法案,发达国家到八十年代基本上都放开了。比如说发展中国家,比如说拉美在60年代、70年代就开始走这个过程,当然进程有快有慢,大部分经过80年代债务危机以后,90年代基本上都完成了。亚洲国家,香港、新加坡不用说,台湾和韩国也是从70年代、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基本上完成。东欧、前苏联,从80年代末,柏林墙倒闭以后,开始改革,基本上很短的时间,都完成了利率市场化。

市场化有很多的成功案例、有很多的经验,到今天来说,我们坐在这里还谈利率市场化,实际上大部分的国家和经济体这已经不是一个话题了,已经市场化的,也没有发生问题。我们有这么多经验、模式可以借鉴,我相信中国要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并不是那么大,我们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我们有很多可以借鉴,条件都已经到位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包括OECD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从二战以来,当然金融进程都不一样,也有起伏、有挫折、有弯路,但是基本上很少有国家在他们开始利率市场化的时候,有中国今天这样所享有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这么多的优势,所以如果中国还不能做的话,其实就没有国家能做。如果那些国家都能成功,更有理由相信,我们国家利率市场化会更加成功。所以不要太担心,不要太害怕,我的意思是不要太早强调下行的风险。条件基本到位,可能有一个条件不到位,就是改革的胃口不够强,这是我们要创造的。

当前国内金融改革的难点与困境

在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作为未来5年国内金融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市场希望这次会议有一些重大的制度改革出现,或是制度安排、或是组织机构、或是市场变革等,但实际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除了强调金融要回归到实体经济及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之外,有新意的东西不算多。不过,到3月份两会之后,不仅温州综合金融改革试点开始,而且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天津、上海、重庆、鄂尔多斯等各地的金融改革试点风起云涌。汇率、利率、人民币国际化、证券、保险等不同的改革措施也纷纷出台。

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新一轮的金融改革大潮已经开始,在未来几年时,中国将进行一系列的金融制度改革。不过,从当前国内金融改革的这股态势来看,应该有以下几个层次的问题需要理清。

一是从对金融市场的认知角度来看,中央与地方有很大不同。中央政府更加关注的是中长期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防范系统性的风险及区域性风险,而地方政府的重点是如何突破现有的传统的金融市场体系,以便通过金融市场的资本运作如何来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

可以说,近20年来无论是发达市场经济的民主国家还是新兴国家,政府总是以为信贷扩张是缩小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最好的方式。这样不仅达到社会收入现实重新分配并为中低收入者容易接受,而且也不需要触动现有的利益关系进行制度。所以,过度信贷扩张是现代国家维持社会稳定及经济增长使用最为频繁的工具。可以说,这是近20-30年来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尽管不少国家仍然在通过信贷过度扩张救本国经济(纷纷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金融体系严重与实体经济脱节对国家经济造成危害。因此,如何把信用扩张界定在一定的边界内,如何控制系统性及区域性的风险则成了各国政府金融监管主题。这就是为何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宗旨是要让中国金融业回归到常态,回归到为实体经济服务基点上来的意义所在。

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地方经济区域性及政府官员任职周期的短期性,也就决定了新一任的地方政府官员如何能够现实其政绩短期目标。就中国目前的制度安排来说,如何实现地方政府的政绩的短期目标,通过信用过度扩张经营城市当然是最好的工具。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不仅是一个统一的市场,而且市场信用完全为中央政府隐性担保。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任何过度使用现有的金融体系或信用,其收益可归地方政府,但运作成本或风险则可能让整个社会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谁过度使用现有的金融体系,谁就可获利。这就是为何各地方政府的金融改革与试验风起云涌的根源所在。但对于这些金融改革与试验,中央政府则要从全局性、风险防范的角度来考虑,以便防范系统性区域性的风险的发生。也就是说,当前这种地方性金融改革与试验能够走得多远,是否会掀起一波全国性地方改革热潮还得观察,不是仅由地方政府主张金融改革的问题。

二是从国内金融市场成熟度来看,一方面国内金融市场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中央政府总是希望对金融资源的控制来保证其经济目标实现或让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政府所指向政策目标及行业;但另一方面国内金融市场改革落后不仅成了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严重的障碍,而且严重的金融抑制不利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的发展。

从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情况来看,别看银行业股份制改造后市场竞争很激烈、证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最高、保险业大量的外资进入等金融各业的市场化进展很快。但是实际上国内金融市场怀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相比,仍然处于刚刚发展阶段。比如政府对金融市场信用的隐性担保,从而国内金融市场政府管制严重、价格机制扭曲、承担风险与责任的市场主体无法形成。当前国内金融市场许多乱象根源就在这里。比如房地产泡沫吹得巨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泛滥、民间高利贷盛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无不是与当前国内金融体系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关。如果国内金融市场没有一个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那么许多问题要得以化解也就无从谈起。当然,最近的汇率制度改革及证券市场改革的进展,它将推动国内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与广化。比如未来在资本帐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国内证券市场改革、银行体系改革等方面陆续有重大的制度改革政策出台。但是,当前国内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要求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三是从金融改革的利益分配角度来看,这场金融改革利益如何来分配,是保持既有的利益格局,比如只进行增量改革,还是打破现有金融利益格局后重新调整。可以说,任何制度改革都是利益关系重新调整,都会让一些人或集团获益,而让另外一些人或集团受损。那么金融市场制度改革谁受益、谁受损?这就是成了金融改革制度设计的关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何地方性增量改革会风起云涌,而现有的金融体系的完善机制改革十分困难。其根本的问题就,前一类的金融改革不触及到现有金融体系内部的利益关系调整,只是地方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改革来分得金融体系中的一杯羹,只希望通过信用扩张过度来实现政府官员的短期业绩目标。对于后者,其改革的困难与阻力,就在于调整分配既有利益关系过程中,很难冲破现有的既得利益关系。因为,在现有的改革框架下,不仅在于既得利益者往往是政策制定的主导者,而且他们也容易把其利益制度化与合法化,从而使得越是改革与市场逻辑与市场法则越来越远。

可以说,正是以上认知、机制及利益上的严重的分野,它成为当前国内金融改革的严重障碍或阻力。如何化解与消弥这些分野则成了当前国内金融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许仁寿:直接金融市场发达会提升银行效率

台湾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许仁寿今天在陆家嘴论坛上向网易财经表示,直接金融市场的发达,会带动间接金融市场效率的提升。“简单说就是企业会去比较筹资的成本,如果直接金融市场发达,企业不从银行借钱,它到股票市场来,它能够发行股票,发行公司债,这样它资金成本压得很低。而银行的资金成本必须要降低,否则企业不会和银行借钱,这就促进银行效率的提升。”

许仁寿说,美国直接金融占其GDP超过400%,而大陆初估大概是50%左右,代表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此外,许仁寿称,大陆可以借鉴台湾的一些成功经验,比如说让台湾一些业务在这里早点开放,可以把直接金融做得更好。

许仁寿说,台湾有近半银行属于境外的银行,这些银行非常有经验,如果可以让台湾银行进来大陆,可以和国内银行进行一些经验分享,就可以有一些互补。

钱骏:房地产信托暂无系统性风险

随着房地产信托兑付期的到来,其风险也被外界放大。今天,华宝信托总裁钱骏在接受网易访问时表示,房地产信托目前还没有系统性风险,但是流动性的风险还是可能显现。

来自中国信托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房地产信托余额达6865.70亿元。而房地产信托期限多为1年—2年,房地产信托今年面临集中兑付期。今年3月份,房地产信托首轮兑付在外界的质疑声中有惊无险度过,而7月又将迎来第二波的兑付高峰。

钱骏认为,房地产信托不存在系统性风险,但是不可避免一些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随着房地产销售速度降下来,二、三线中小开发就会有流动性的风险,但这个风险还是要看具体项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单房地产信托违约。”钱骏坦言:“投资者关心的是有没有违约。至少我们没有看到有任何违约的信托计划。”

一份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房地产信托到期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7月起—9月是兑付期高峰,平均每月的兑付金额在300亿元以上。总还款额约2500亿元。而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数据显示,三、四季度房地产信托的兑付数量是122个和145个,兑付规模分别是439.6亿元和419.4亿元,下半年将迎来今年房地产信托计划集中到期兑付的高峰期,其中第三季度的总体兑付规模是全年最大的。

张云峰:场外交易市场要大力推广做市商

2012陆家嘴论坛今日在上海举行,网易财经现场直播。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张云峰表示,场外交易市场要发扬光大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制度活跃市场、平抑风险、引导投资的功能,最适合于场外交易市场。

张云峰认为,做市商源于场外市场,发扬光大于场外市场。做市商的这种活跃市场、平抑风险、引导投资的功能,最适合于这类市场。做市商制度应该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大力推广。

以下为文字实录

张云峰:今天主持人和谢主任都讲过一句话,那就是“开一个场子容易,做好一个场子难”,这句话我们体会非常深刻。现在国内做场外市场、做股权交易的场所已经有好几个了,数量已经不少了。据我了解,所有的场所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第一是交易不活跃,第二是融资难,第三是生存难。我们仅仅以新三板交易数据为例,从2006年1月23号到2011年12月底,六年时间里融资总量是14亿,这里边有77%来自于一个证券公司主导下的。第二,这六年里一共交易了20多亿,20多亿里51%来自于一个证券公司撮合的交易。第三,这个市场的组织者、监管者中,参与这个市场的62家券商盈利的只有一个。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虽然说上海股权交易中心目前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是我对未来的发展确实堪忧。

为什么出现这三个问题?我总结出来大概主要三个问题。第一,当前国内投资业发展不够成熟,目前我们投资行业的人员在选材的时候,过分偏重于pre—ipo,不管是做VC的还是做天使的,真正投资的那一刻,他考虑的还是符不符合上市条件;第二,活跃的投资者对这类市场不太认可,因为这几年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市场的公信力不足,导致了我们一些活跃的投资者不敢参与这个市场;第三,投资银行的人员在营销能力上比较弱,这主要是多年以来实行的核准制度,导致了很多投资银行人员忽略了对营销能力的培养。应该说,当前场外市场正迎来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机,第一,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已经尤其重要了。第二个场外市场建设已经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第三,投资业这几年以出现了第二次转型,就是从pre—ipo开始往前转,他们有可能关注这个市场。这三点因素就是当前场外市场正进入快速发展主要的原因。

形势虽然好,但潜在的危机还是存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重复建设加剧。在当前结算手段和通讯手段的情况下,一个市场统一全国、统一全天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每个省都建一个市场的话,实际上会造成重复建设加剧;第二,可能会出现区域性的垄断,因为每个地方都建自己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到底能不能发挥作用,能不能真正促进企业发展,但是自己行政区域都有可能采取行政手段垄断自己的资源,让肥水不外流;第三,上述两个原因可能导致资本市场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预期会大打折扣。我敢肯定地说,很多市场发挥不了为中小企业融资、为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的功能。但是这些企业又不能到其他地方去,所以最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面对这个问题我提三条建议。第一,合理规划市场。一个市场统一全天下这是合理的,从理论上来说是合理的,但是实际操作中还是比较困难的。2007年的时候,我就树立了这样的理念,但是从2007年到现在,我觉得这个理念始终没有实现。群雄并举、区域割据这种方式,肯定会造成市场弱化,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应该合理地规划市场,在选取市场方面要尽可能向企业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比较聚集的地方进行倾斜;第二,要允许市场化的竞争。各个交易场所可能会设立很多,但是要允许竞争,不应该人为设置服务的区域划分。在竞争当中改善服务,在竞争当中实现优胜劣汰;第三,适度放宽政策。为什么要放宽?其实政策放宽与不放宽,主要还是取决于市场的风险是不是可控。我们现在可以回过头来仔细评估一下场外市场的风险,场外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有一个现实是存在的,那就是这里是理性的市场,它的投机成份不高。其实,这正是我们这个市场之所以交易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评估这类市场到底有什么样的风险。

刚才阮主任提到做市商的问题,我也同意这个观点。做市商源于场外市场,发扬光大于场外市场。做市商的这种活跃市场、平抑风险、引导投资的功能,最适合于这类市场。所以我认为做市商制度应该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大力推广。还有一个问题,最近我们正在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就是关于《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结合这个《办法》我也提一个建议,我认为关于交易当中的问题,企业股东人数是不是超过200人完全取决于企业发展的现实和监管机关的审批。至于说这个企业是不是到哪个市场挂牌,和是不是去挂牌,或者在哪个市场挂牌,我觉得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上面结合了自己的工作实际发表了很多观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民生发展报告发布会

2012民生发展报告:京沪津排名前三内蒙降最多《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近日将在北京发布,这也是继《2011中国民生发展报告》以来,国内第二份民生发展年度报告。报告通过编制“2011中国民生发展指数”,对全国内地30个省(区、市)民生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省级排行榜的前三名与2011年相比未发生变化。仍然是北京第一、上海第二、天津第三。而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宁、福建、河北则分列第4-第10名。云南、甘肃、贵州则位列最后三名。

报告称,相较于2011年,共有18个省(市、区)排名发生变化,其中山西、重庆、吉林等9个地区位次上升;内蒙古、墨龙江、新疆等9个地区位次下降。而山西和内蒙古的排名变动最为明显。山西总体排名上升4位,内蒙古总体排名下降4位。

观察2012年与2011年排名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变化主要集中在“中十”和“后十”的省份。而前十名除江苏与浙江位置调换以外,其他省份位次均无变化。

报告称,2012年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延续2011年的特点,仍然呈现出三大特征:

第一,省级民生指数排名区域集中度较高。按照指数由高到低,民生发展水平大致呈现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由强渐弱的阶梯型分布趋势。民生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中,除辽宁(第8位)位于东北地区外,其余9个省份全部位于东部地区;排名第11至20位的省份中,囊括了东北地区除辽宁以外的两省,中部地区占据了4个位次,西部地区有4个省份,分别是陕西(第12位)、重庆(第14位)以及内蒙古(第16位)以及宁夏(第20位);排名末10位的省份则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共计7个。

第二,在阶梯型分布总体趋势下,部分省(区、市)呈现出与其所在区域总体位次趋势不一致的情形。有的地区民生发展水平明显强于区域平均水平。如西部的陕西、重庆进入前十五的位次,分别排名第12位、第14位。有的地区则大大落后于同区域的其他省(区、市),如海南排名第26位,与东部其他省(区、市)的民生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排名表现出较强的区域经济实力相关性。这表明“保民生”和“促发展”两者间并不矛盾,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必要和可行的。

2012年中国民生发展报告与2011版之同之处在于,除了对中国省级民生保障与改善进行分析和比较之外,还重点对中国1995年至2010年以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工作的总体成效进行量化考察。报告称,1995-2010年中国民生发展总体上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研究院联合发布。这也是自2011年以来,该机构发布的第二份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兼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微博)教授在发布首份民生发展报告时曾介绍,《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是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施“国家985工程”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将每年发布一次。

据悉,《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会将于6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唐任伍:三大“民生陷阱”搅动整个世界

2011年,整个世界被“三大运动”搅得天翻地覆。“欧债危机”使得长期作为民生发展标杆或样板的发达国家疲惫不堪;“占领华尔街”运动让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焦头烂额;“阿拉伯之春”叫中东、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动荡不安、生灵涂炭。“三大运动”的焦点,实则折射出整个世界在民生保障与改善中的弊端,形成了搅动世界的“三大民生陷阱”,即广大发展中国家片面追求现代化,忽视民生发展造成“民生缺失陷阱”;发达国家的“高福利陷阱”;金融资本主义贪得无厌、撕裂社会而造成的“贫富分化陷阱”。“阿拉伯之春”的蔓延警示我们,发展中国家在追寻现代性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和解决民生,加强民生保障的制度建设,消除“民生缺失陷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化发展,已凸显过度福利的发展模式并非解决民生问题的最佳模式;而“占领华尔街”运动,则证明金融资本主义的“贪得无厌”会带来贫富分化。

2012年,是古老玛雅历预言中的“世界末日”、全世界20多个国家大选改朝换代的一年……尽管人们并不相信地球会真的毁灭,“世界末日”会真的到来,但伊核危机的恐惧,欧债危机的担忧,“阿拉伯之春”的升温,非洲灾荒与动荡的持续,“占领华尔街”的蔓延,资源的逐渐枯竭,环境的日益恶化,气候的日益变暖,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这一个个现实的民生问题,仍然让世界焦躁不安。“民生缺失陷阱”发酵“阿拉伯之春”

2011年对于中东来说,注定是动荡不安的一年,肇始于2010年末的突尼斯街头骚乱引发的动荡演变为覆盖整个北非西亚的“阿拉伯之春”。继突尼斯民众推翻本·阿里政权之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下台,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被俘身亡,也门总统萨利赫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也被逼至绝境,沙特、巴林、约旦、摩洛哥等王国也陷入政治动荡之中,整个中东呈现出地区性政权垮塌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一系列事件的实质是亨廷顿所描述的“现代性获取的危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阿拉伯民族国家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过度依靠民族主义和民族独立的话语,忽视保障民生的制度建设,因而落入“民生缺失陷阱”。

一个小贩何以引发“革命”

一切都得从突尼斯一个小贩的死亡说起。谁都不曾想到一个无名小贩的自焚会在阿拉伯世界掀起一场“政治海啸”。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中南部省会城市西迪布吉德一名因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只能靠摆摊为生的大学生穆罕默德·博阿齐齐在遭到城管粗暴执法后愤而自焚事件揭开了突尼斯大规模社会骚乱的序幕,并愈演愈烈。最终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不得不宣布下台,终结了自己23年的强权统治,并于1月14号携全家仓皇逃往沙特,流落他乡。一时间,胜利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成为了“阿拉伯之春”的导火线。民众抗议示威运动随后波及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此外,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阿曼、巴林、摩洛哥、科威特、黎巴嫩、卡塔尔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乃至非阿拉伯国家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先受到冲击的是埃及。突尼斯民众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埃及民众,他们认为“突尼斯民众能行,我们也能行”。于是2011年1月25日埃及青年也走上街头,爆发了30年来最大的反政府抗议示威活动。埃及大批民众在多个城市发动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其中尤以首都开罗和亚历山大最为激烈,据称有超过一百万人参与了此次抗议,他们要求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下台并提出解决通货膨胀、增加就业、终止紧急状态法、获得自由和尊严等要求。2011年2月11日,埃及副总统奥马尔苏莱曼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穆巴拉克已经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中东最强有力的总统穆巴拉克在其执政30年后也黯然下台,其躺在铁笼中接受审判的惨状震撼世界。

2月15日,中东民众街头抗议活动蔓延至北非国家利比亚,在该国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数百名示威者与警察和政府人员发生冲突,造成38人受伤。此后,卡扎菲政府武装对抗利比亚起义者,抗议活动升级演变成血腥冲突。3月19日,北约开始空袭利比亚,最终卡扎菲政权倒台,沙漠枭雄卡扎菲陈尸荒郊,其血肉模糊的惨状至今人们记忆犹新。

自2011年2月16日起,也门的多个城市也相继爆发群众反政府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总统萨利赫下台,6月3号,动乱升级,位于首都萨那的总统府遭遇爆炸袭击,总统萨利赫及其他官员、军官受伤,第二天,总统携受伤的高官前往沙特阿拉伯疗伤。11月,萨利赫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委员会签署协议,同意移交权力。2012年2月27日,萨利赫正式向新任总统移交权力,结束34年执政生涯,成为走下神坛的第四位中东地区领导人。

一向社会稳定的叙利亚民众反政府示威游行活动也在3月中旬接踵而至,政府不得不于4月19号废除了长达48年的紧急状态法。接踵而来的是动乱不断,冲突加剧,叙利亚陷入内战的边缘,总统阿萨德前途未卜。“我没打过他,我真的没有扇过他哪怕一巴掌。”在法庭上,女城管汉姆迪流着泪,一遍遍申诉着。她说,“这种事不可能发生,首先因为我是一个女人,我生活在一个传统的阿拉伯社区,这里禁止女人打男人。其次,我当时很害怕,我只是在做我的工作。”最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法院判决汉姆迪无罪释放。逝者已逝,讨论汉姆迪有没有打过布瓦吉吉,已经没有意义,要我们反思的是为什么一个小贩的死会引发突尼斯民众的强烈愤慨和反政府运动,继而如潮水般席卷整个中东,引发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动荡。

现代化滋生威权政体

缪尔达尔指出“现代化”已经成为新兴的民族国家的知识阶层精英分子的理想和国教,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话语体系是二战后期建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获得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也是其追求现代化的主要内容。20世纪60、70年代中东的民族独立运动正是对现代化追求的集中体现。现代化与民族主义更是威权政治滋生的温床。因为长期遭受外来侵略的历史和民族自尊被剥夺的感受更容易导致人们渴望一个强有力的救世主的出现。从形式上看,主要阿拉伯国家虽大致分为共和制和君主制,但无论采取何种政体,该地区多数国家都是由领导人长期执政甚至终身任职,且多为个人专权或家族政治,并严格控制民众的政治参与生活,民主化程度普遍较低。在现在的22个阿拉伯国家中,君主制国家有8个,占全世界君主国总数的1/3,且都是君主拥有实权的绝对君主制或二元君主制。但不管是共和制国家还是君主制国家,威权政治在阿拉伯世界都普遍存在,该地区的国家领导人或是君主大都总揽国家权力于一身,实行个人统治。突尼斯的本·阿里、利比亚的卡扎菲、埃及的穆巴拉克、也门的萨利赫都相当于非世袭的君主,执政时间长达数十年,这与那些最多只能连任两届或是十年左右的民主制国家形成鲜明的反差,“老人政治”现象在中东普遍存在。比如,突尼斯的本·阿里自1987年接任总统一职到被迫下台时已经用其铁腕统治了突尼斯23年;83岁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从其1981年上台到退出政治舞台也已在位30年;1978年上台的也门总统萨利赫也已掌权33年之久。他们不仅希望自己能够终身连任,而且还想安排自己的儿子继承他们的宝座,以继续维护自己的统治,政权家族化现象十分严重。

威权政治或是家族政治最大的副产品就是腐败。而今,政治腐败已经成为阿拉伯国家的普遍现象。专门研究腐败问题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在2011年11月30日发布的全球清廉指数报告中指出,蔓延全球各地的抗议行动,很多是由腐败和经济危机引爆。在中东这次抗议浪潮中,推翻总统穆巴拉克而改朝换代的埃及排名第112位,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血腥镇压示威者而引发众怒的叙利亚居第129名,动荡不安的也门位居第164位,推翻政治强人卡扎菲独裁统治的利比亚为第168位。

民生关怀缺乏导致“阿拉伯之春”

威权政体的社会危害之一就是忽视民生发展与保障民生的制度建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名默默无闻的突尼斯小贩引发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海啸”绝非偶然,阿拉伯国家之所以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陷入如此动荡的局面,主要是因其内部积蓄已久的矛盾,这些发生街头暴乱的国家大多数面临着经济社会结构长期失衡、民众失业、腐败盛行的问题。

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中东国家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加之又遭受发端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发展停滞,导致中东国家城市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联合国在一份阿拉伯国家发展报告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大大降低了中东地区的创造力,造成中东北非地区的失业人口高达500万,失业率达14%,其中青年人的失业率更是接近25%。中东已成为世界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失业大军已经成为影响中东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在突尼斯民众游行示威中,他们最先提出的口号就是“反贫穷、反失业”。由于突尼斯国内资源有限,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和旅游业,欧盟是其出口的主要市场,作为突尼斯经济支柱产业的旅游业,每年产值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而外汇收入也占全国外汇总收入的19%。由此可见,旅游业在该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重创欧洲国家,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滞缓,进口减少,外出旅游人员也大幅减少。因此,突尼斯的出口和旅游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导致经济发展更加困难,对劳工的需求远远满足不了劳工的供给,数百万人找不到工作。突尼斯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14%,而据英国媒体报道,突尼斯年轻人的失业率实际上达到了惊人的52%。

在中东国家,失业相当普遍,在青年人中尤其如此。近年来,中东国家呈现出过度城市化、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联合国人口项目的统计,1980~2008年的近30年中,中东地区的青年人口总量增长迅速,其中2000~2008年的增长率高达30%以上。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将这种青年人口激增现象称为“青年膨胀”(Youth Bulge)。然而一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另一方面,同期人均GDP的增长仅维持在约3%的水平,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青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这种情况加剧了青年人的就业压力,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2010年2月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9年阿拉伯世界人类发展报告》指出,阿拉伯各国的广泛挑战来自己经步入成年的阿拉伯各国青年人。在阿拉伯世界,超过50%的人口年龄低于24岁,这些国家必须在2020年之前创造出5100万份新工作,才能避免失业率的上升。阿拉伯国家青年(15—29岁)比例约占总人口的30%,而青年失业率高达30—50%。因此在中东发生动荡的国家中,青年人是反抗、游行示威和革命的主角,其中突尼斯近三分之一参与抗议的青年是为了表达对就业难的不满。据悉,每年突尼斯毕业大学生就有8万人,但却只有2万人能找到工作。有抱负、有能力的年轻人却连最基本养活自己的权利都得不到,对生活的无助无疑会加剧他们对政府的愤慨和仇恨,继而在博阿齐齐自燃事件的冲击下,街头示威抗议成为他们发泄不满情绪的渠道,并像流行病一样迅速蔓延至境遇相同的周边国家,中东地区的二三十岁年轻失业者是从突尼斯迅速扩散到埃及、阿尔及利亚、也门等地的反政府示威的主要势力。15—29岁的青年在中东各国总人口的比例大多超过25%,其失业率也高居两位数。

在埃及,根据政府人口委员会2009年统计,30岁以下的青年人占埃及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中90%没有稳定的工作。2011年2月24号《金融时报》中文网刊载马丁·沃尔夫的评论指出:2011年,埃及将有一半人口不到25岁;36%的人口将在15至3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正在不顾一切地寻找工作,最低目标是希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因此,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影响部分中东北非国家社会安定的最大问题之一。

物价上涨

中东、北非国家大都属于资源性国家,该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许多国家依赖其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通过石油出口和石油加工获得巨额财富,因此产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对外部世界的依存度很高,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也较脆弱。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向各地蔓延,其影响力也进一步深入到更多的国家,中东大多数国家也难逃这次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出口和国外投资大幅减少。那些石油受惠国,像埃及、叙利亚等,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际市场需求锐减,石油输出相应减少,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人们的收入也随之减少。

屋漏偏逢连阴雨,经济滞缓,国民收入减少的同时,中东近年来基本消费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更是使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民生凋敝。中东阿拉伯国家大部分处于干旱地区,农业不发达,粮食不能实现自给,大都需要进口农产品。2010年以来,美联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世界性通货膨胀,世界粮食价格一路飙升,引发粮食危机。至2011年1月,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再创新高,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1月份粮价指数为230.7,连续7个月走高,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突尼斯国家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度高达50%,受2010年恶劣天气的影响,突尼斯粮食歉收,产量骤减50%,加之,近期世界粮价冲高,突尼斯食物价格自2010年中期开始持续上涨,而政府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得不缩减财政支出计划,贫困人口所获补助有所减少,更加深了他们的生活窘况,最终民众为了粮食,为了生存,终于走上街头抗议示威,因此有评论直呼其为“粮食暴动”。埃及、苏丹、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均因物价上涨引发社会骚乱。近年来,埃及的通货膨胀率却高达10%以上,一度还飙升至20%,2009年埃及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超过18%。因此,对于中东的贫苦民众来说,生活必需品价格,尤其是粮价的暴涨,势必会增加他们的生活压力,威胁到他们的生计,进而引起了他们的不安和恐慌,也加剧了他们对政府“不作为”的不满情绪,对政府的认可度不断下降。

贫富差距扩大“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些国家还普遍存在财富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少数利益集团垄断包括石油在内的国家资源,暴敛财富,而底层民众的收入却微乎其微,国家巨额收入进入掌权者及其家族手里而不能转化为社会财富惠及千万家百姓,导致国富民穷,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富人拥有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多,穷人却越来越穷。即使像“人均收入为世界上最高国家之一”的沙特阿拉伯,其占人口总数1/4的农民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1%。据统计,占埃及总人口20%的富裕阶层占有社会财富的55%,他们或从政,或经商,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另外占人口20%的中产阶层,占有27%的社会财富;余下的占人口60%的低收入和贫困阶层,只拥有社会财富的18%。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引发了社会底层人民的不满,社会矛盾不断积累,一些民众希望变革给国家带来新的变化,改善经济状况。

此外,中东北非一些国家的贫困率也居高不下,阿拉伯世界1/3、埃及近1/2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据统计,黎巴嫩和叙利亚的贫困率在28.6%—30%之间,埃及的贫困率为41%、也门的贫困率更是高达59.9%。例如在埃及,40%的百姓每天生活开支不到2美元,远低于联合国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高物价、高失业与低收入形成强烈的反差,人们的基本生计难以得到保障,这为社会的动荡不安埋下了种子。“阿拉伯之春”使人民逼近生存底线

由于受“阿拉伯之春”的影响,中东及北非地区的一些国家局势持续动荡,经济、社会和安全都遭受到严重冲击,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对百姓日常生活产生很大了影响。

经济状况堪忧

动荡不安的局势使中东地区经济蒙受了重大损失,尤其是对埃及、突尼斯、利比亚等国家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创伤。

自2010年年底以来,局势不安的埃及局势已经给该国制造业、建筑业和旅游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比如,作为埃及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因国内社会动荡、治安混乱而使国外游客望而却步,境外游客数量大减。去年,埃及旅游收入高达125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1.3%,而今年该国旅游收入预计将不足100亿美元,比去年减少25亿美元以上。持续蔓延的动乱局势严重制约着埃及经济发展。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埃及经济增长速度由去年较大增幅的5.1%急剧跌落至今年的1.2%。埃及经济增长幅度在动乱中大大放慢。率先点燃革命战火的突尼斯也遭受了沉重打击。据初步估算,突尼斯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第纳尔(约合21.4亿美元),全国40%的企业停工减产,其旅游业同样因其不稳定的社会环境而蒙受重创,仅外国游客就锐减了三分之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说,突尼斯去年经济增速为3.1%,预测今年增速为零。

这场起因于物价和失业率“双高”的地区动荡反而进一步推动了物价和失业率的上升。据悉,埃及在2011年3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到11.5%,创12个月来的新高,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了20.5%。在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的同时,埃及国内的失业状况也变得更糟。据官方数据显示,埃及3月份的旅游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60%,全年旅游业收入将同比下降25%。旅游业一直以来都是埃及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推动埃及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仅旅游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就约占全国就业总数的十分之一。因此,旅游业的衰退无疑使其经济和就业状况雪上加霜。据统计,埃及实际失业率在15%至20%之间。

此外,叙利亚、利比亚、也门、约旦等其他中东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因国内动乱不息的局势而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经济发展不容乐观。比如,约旦2011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为2.6%,同比2010年第三季度下降0.9%。约旦经济增长率滞缓的原因同样主要源于国内动乱对约旦经济及旅游业造成的重创。

社会治安混乱

中东动荡在许多国家都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安全问题,宗教冲突、恐怖主义、游行示威等事件频发,这场以改善民生、民权、追求社会公平和结束威权统治为主旋律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其预想的结果,人们想要的安宁生活并没有出现,人们由“阿拉伯之春”逐渐进入“阿拉伯之冬”。

穆巴拉克政权垮台后,埃及陷入了政治与社会转型的诸多困扰中,旧有秩序被打破,新秩序尚未成型,原有矛盾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大规模的群众抗议示威活动如家常便饭,打砸抢烧、袭警越狱事件频频发生,宗教冲突不断升温,这些不安定因素严重威胁着埃及的社会治安。据外媒报道,在穆巴拉克政权倒台后,就至少发生了五起越狱事件,革命以来共24000名犯人越狱,其中8400仍在逃,6600件从政府军火库里盗走的武器流散各地。

2011年1月上旬,阿尔及利亚一些地区不法分子趁火打劫,破坏和抢劫商店,烧毁车辆。暴力活动造成至少3人死亡,约800人受伤,给商业机构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仅首都所在的阿尔及尔省商业机构损失就接近1300万美元。

卡扎菲死后,进入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如何进展一直迷雾化,国际社会担心利比亚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局势难以恢复稳定,内战不断加剧引起的混乱甚至可能会导致利比亚走向“索马里化”的危险,使普通百姓处于终日不安的惶恐之中,白天甚至都不敢出行。

当前,北非和中东地区的动荡仍未停止,该地区的未来仍然扑朔迷离。国家经济发展的滞后,社会秩序的混乱,使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更加困难,人身安全也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民众要求稳定、和平、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据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突尼斯九成以上民众渴望尽快恢复正常和稳定的生活。

唐任伍:三大“民生陷阱”搅动整个世界(二)

欧洲债务危机凸显“高福利陷阱”

2009年,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拉开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序幕。虽然其它欧盟成员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注资救助,但希腊债务危机之火并未熄灭,反而不断向其他国家蔓延,对欧洲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大大增加了世界经济的动荡性。世界都在反思欧债危机的成因,而“高福利陷阱”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透过民生视角来看,超越民生发展的高福利,最终将使民生问题更加突出。这一点,对于当前中国保障与改善民生的解决方案启示意义很大。

欧债危机多米诺

2008年下半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使全球经济下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经过全力救助,全球经济在2009年渐渐呈现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2009年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曾预测2010年全球产出增量将恢复至3.9%。然而,自2009年下半年起,欧洲债务危机相继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爆发。

2009年10月20日,新上任的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宣布,前任希腊总理向欧盟委员会谎报了统计数据,原公布的2009年政府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应由3.7%上调为12.5%,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调为113%,均高于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与60%。此后,全球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穆迪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市场投资者争相抛售希腊国债,致使希腊国债收益率和信用违约掉期一路攀升,国债相对欧洲基准利率、德国国债利率的溢价升至3.7%。2010年4月23日,希腊政府正式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经过磋商,欧盟与希腊达成总额为1100亿欧元的贷款援助,随后欧盟又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台了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经过欧盟与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希腊得到流动性援助和短暂喘息,市场情绪逐渐趋稳,危机得到缓解。2011年7月,惠誉将希腊长期外币和本币债券发行方的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CCC,标准普尔也将希腊长期评级由“B”调整为“CCC”,并表示希腊目前的救助措施是以新债还旧债,可能致使希腊选择性违约。市场上充斥着关于希腊将会违约的各种流言,第三轮欧债危机全面爆发。2011年11月,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被迫辞职,帕帕季莫斯继任。

2010年底,爱尔兰财政总长宣布税收低于预期,与此同时,爱尔兰五大银行因房地产泡沫破灭陷入濒临破产的险境,政府不得不匆忙融资进行救助,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使得爱尔兰年度财政赤字增至32%。金融市场恐慌情绪重现,高债务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攀升至9%,为欧元区成立以来最高值。爱尔兰融资成本剧增,而政府对此却已无能力。11月21日,爱尔兰请求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引发了欧债危机第二轮高潮。

在获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后,爱尔兰财政危机暂时“风平浪静”,而一起“暴风骤雨”却向葡萄牙袭来。2011年3月21日,长期财政赤字运转的葡萄牙政府向议会提交的财政紧缩措施被否决,直接导致了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主动辞职,使得葡萄牙在6月5日大选前将面临两个月的无政府状态。次日,惠誉将葡萄牙主权债务由“A+”下调至“A-”,前景展望为“负面”,并宣布“如果没有及时、可信且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联盟统一的经济和财政支持方案,葡萄牙的主权信用评级可能进一步遭下调,且下调幅度可能超过一个等级”。随后,标准普尔连续第二周下调葡萄牙评级至“BBB-”。4月6日,葡萄牙向欧盟申请紧急资金援助。

2011年下半年开始,欧债危机蔓延至欧元区核心国之一——意大利。9月20日,标准普尔将欧盟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长期主权债务信用评级从“A+”下调至“A”,前景展望调为“负面”,并称意大利经济增长前景趋弱,意大利国家改革计划中的举措以及实施时间表可能对促进该国经济没有什么作用,意大利政府节约600亿欧元的计划可能无法实现。

此后,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历史最高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意大利的主权债务规模在2010年高达2.187万亿欧元,一旦危机爆发,可能“大到无法救”。同时,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也上升至警戒线7%左右。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持续不确定性将是未来几年内欧盟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欧债危机的恶化和蔓延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正在逐渐向其他欧元区国家蔓延、侵蚀。与美国次贷危机一样,欧债危机已经向银行业渗透,并通过银行业迅速向债务相关国家逼近。法国、比利时合资的德克夏银行因资金链断裂倒下,意大利16家银行被穆迪公司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法国兴业银行和农业贷款银行信用评级遭下调,投资者已在考虑银行破产的可能性。银行业动荡严重威胁了所在国家金融市场秩序,德国、法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逼近7%的警戒线,融资成本增加,股票、外汇和大宗商品市场也出现较大波动。

欧债危机是一系列长期性、制度性缺陷以及外界客观冲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欧盟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统一,救助措施不及时、不到位等。然而,透过民生视角,研究发现欧洲国家普遍推行的高福利分配模式和高标准社会保障体系,对长期国家财政赤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换句话说,希腊等国之所以会由于财政负担过重而深陷债务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其过高的福利政策和老龄化问题。

高福利超越经济增长承受能力

希腊等国在加入欧元区之后,大幅提高了本国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首先,希腊、葡萄牙等国家在工资、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德国、法国等核心国家看齐。从2000年到2007年,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四国的工资上涨幅度分别为29.4%、27.8%、22.6%和26.8%,而同期德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微降了1.6%。高标准失业救济高福利使得希腊人不愿意出去工作,而宁愿在家里等待政府补助。

其次,为保障福利开支,不断增发债券向金融市场融资,并催生了超前消费。各国建立了包括儿童津贴、病假补助、医疗教育、住房、失业救济、养老保险、殡葬补助等各类社会福利制度,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希腊、葡萄牙等国社会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普遍达20%以上。另外,近十年来,欧元区外围国家消费急剧增长,消费需求增速远大于实体经济增速,助长了希腊、葡萄牙的消费增长泡沫和爱尔兰、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

再者,遭受债务危机国家实行的养老金制度缺陷导致欧元区国家社会保障开支庞大。欧洲主要福利国家养老金替代率平均水平高于60%,成为欧洲福利国家共同面临的财政风险。根据数据可知,危机发生国的平均公共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0%,其中希腊养老金实际替代率达到95.7%。

此外,欧洲国家普遍实行养老金现收现付制度,即缴费人所缴纳费用并未积蓄,而是立即用于支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缴费人年老后的养老金又通过政府向下一代年轻人收费来解决,此举极大增加了养老保障体系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

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阶段,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这使得本来就债台高筑的希腊等国雪上加霜。其中希腊在2009年财政赤字与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高达13.6%,公共债务高达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124.9%。

受金融风暴后续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以航空业和旅游业立国的希腊连续几年经济疲软,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仅为1%左右,再无力偿还此前的巨额债务以及实施经济刺激计划时的借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暴露。

老龄化加剧福利支出刚性

20世纪80年开始,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人口结构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意大利和德国老龄化率达到20%,希腊、葡萄牙、法国、西班牙和英国也都超过16%。2010年,欧洲老年人口赡养率(65岁及以上占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比率)高达23.7%,是全球最高的地区,这意味着在欧洲,每2—3个劳动者就要供养一个老人。老龄化率较高、赡养率较高是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危机国的共同难题。

老龄化趋势增加了欧洲国家的“老龄化成本”。广义上的老龄化成本指人口老化将导致经济增长减缓、财政收入减少、公共支出增加,狭义上指公共养老金支出、医疗费用支出、长期护照支出、教育支出和失业保险支出5个福利项目,其中最主要的则是养老金支出和医疗保障支出等福利支出方面。例如,欧洲国家1980年的公共社会支出占经济总量的15.6%,到2007年提高至19.2%,平均每10年提高1个百分点;在比利时、丹麦、英国、希腊、瑞典、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德国等13个福利国家,1980年的平均社会支出占经济总量的19.4%,至2007年提高到23.8%,同样是平均每10年增加1个百分点。其中,欧盟国家在2005年和2007年老年社会保障支出占总社会保障支出平均比重分别为33.7%和33.5%,在希腊,仅此一项支出就接近总社会保障开支的一半,占比为52.4%和47.0%,在意大利分别为46.3%和47.2%。

正是政府在高福利制度与老龄化问题的“纠缠”之下,财政赤字节节攀升,为主权债务危机埋下了隐性诱因。

欧债危机加剧民生困境

危机事件之前,虽然质疑欧洲高福利国家发展模式的声音已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直为其他国家人民所向往,成为了许多国家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标杆。如今,危机国家失业率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受到影响。希腊面临变卖国资抵债,甚至退出欧元区或者信用违约的艰难地步;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四国的形势不容乐观,就连德法等欧元区内第一、二大经济体能否有效降低危机影响都难以定论。

失业率高企

欧洲债务危机发生后,欧元区多数国家为削减财政赤字、降低债务总额从而缩紧财政开支,加上市场投资信心被打击,失业率普遍上升。

欧盟统计局于2011年10月公布,欧盟近一半成员国失业人口上升,整体失业率为9.7%,欧元区17国失业率达10.2%,15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升至21.2%。其中,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三国失业率高企,分别为17.6%、14.2%和12.5%。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因房地产业受冲击,导致相关行业萎缩,失业率高达22.6%,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之最。

而且福利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了较多限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最长工时、福利标准、遣散条件等硬性标准,严重阻碍了企业采取削减工资、增加工时等方式应对危机,扭曲了市场自发调节机制。2011年第二季度,欧元区劳工成本较去年同期上涨3.6%。欧洲在失业率上升时期,劳动力工资也在攀升,即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劳动力实际工资依然在上升,从而进一步深化了经济乏力和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

物价上涨

由于危机迅速蔓延至欧元区核心国,欧盟已无资金实施有效救助。为缓解危局,欧盟只能通过降低基准利率刺激投资,同时向危机国放贷和在二级市场购买债券赢取喘息时间。2011年,新任欧洲央行总裁Draghi宣布增加货币流动性,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欧元区标准利率从1.5%降至1.25%,同时在二级市场大肆购入危机国家债券,从而导致欧元市场货币总量上升。此举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同年10月,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上涨至3%。虽然采用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能够减轻债务压力,却会给欧洲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困扰,民生处境困难。

高福利制度不可持续

经危机事件,部分欧洲国家已难维持危机前的福利水平,并为这些高福利国家敲响了警钟,迫使其将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化福利制度提上改革日程。实际上,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每次经济危机都为高福利国家提供了一个改革的动力和良机,而且目前人们已经更加认真反思因非理性福利制度所付出昂贵代价,并在探析高福利国家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步伐。未来欧洲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调整和发展,不仅关系到欧洲人民切身利益,也将牵动世界民生前进的方向。

唐任伍:三大“民生陷阱”搅动整个世界(三)“占领华尔街”运动折射“贫富分化陷阱”

2011年7月中旬,总部在加拿大温哥华的非营利杂志《广告克星》(Adbusters)出版了新的一期。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该期杂志上刊登了一张海报,海报上一名年轻的女芭蕾舞舞者在象征华尔街的铜牛上翩翩起舞,远方一些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正不断逼近。这张海报呼吁人们“占领华尔街,从9月17日开始,带上帐篷”。同时,《广告克星》在自己的网站上发文,号召人们“转变革命策略”,汇集成千上万的人到曼哈顿,“架起帐篷,厨房,以及和平的路障,把华尔街占领上几个月。”

这个倡议得到了“匿名者”等多个组织的积极响应。2011年9月17日,近千名示威者进入纽约华尔街示威,有人甚至带了帐篷,警方一度围起华尔街阻止示威者进入。由于警方的阻止,示威者转战离华尔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园。示威者在公园里安营扎寨,并声称要一直“占领”下去。祖科蒂公园自此成为了“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大本营。“占领华尔街”爆发后,范围和影响力迅速扩大。仅仅在半个月后,在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丹佛等多个美国城市出现了类似“占领华尔街”运动的集会运动。随着形势的发展,“占领华尔街”运动已发展成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占领”运动,蔓延至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各地。至10月24日,全球范围内已有八十多个国家,近千座城市上演类似“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人们通过游行和占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此外,占领华尔街运动还得到了许多名人的支持。如著名导演麦可·摩尔、奥斯卡影后苏珊·莎兰登以及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等名人都到对“占领华尔街”运动表示支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影响力,并引起各界的更大关注。“金融大佬们”的贪婪和无耻

华尔街的金融大佬们,一直享受着高额的红利。雷曼兄弟公司CEO福尔德2001年的薪酬高达9100万美元,2007年的年薪达7000万美元,但他的经营绩效却是让公司倒闭。华尔街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引发了2008年金融危机。在大多数金融机构面临崩溃并寻求纳税人救助的关键时刻,华尔街的金融企业却仍然非常不负责任地高额分红,2008年达184亿美元,2010年近200亿美元。美国劳联-产联预计,华尔街准备派发的红包高达1500亿美元。如此贪婪分钱,美国民众自然十分不满,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可耻行为”。2011年9月17日,以抗议华尔街的贪婪、美国的高失业率及社会分配不均为主要内容的“占领华尔街”活动在纽约爆发,随后扩散到美国其他地区,“占领芝加哥”、“占领洛杉矶”等示威活动陆续展开,并蔓延到旧金山、华盛顿、波士顿、丹佛等美国50多个大城市。抗议者们将矛头直指华尔街上的大金融机构,并指责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救助造成了大多数人的困境。“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者高举写着“羞耻”和“贪婪”、“我们都是99%,无法再容忍1%的贪婪和腐败”、“还我们的税收”、“我们要工作”的标语,反对华尔街的贪婪、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认为美国1%最富有的人群掌握着社会财富的40%,却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遭受金融灾难伤害的美国股民菲利普大声说:“华尔街是世界上最黑的地方!”连美国议员都质问说:“你的公司破产了,国家处在危机之中,而你却得到4.8亿美元,这公平吗?”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占领华尔街”运动表达了同情,并于2011年4月29日29日严厉谴责华尔街的贪婪行为,提出要严厉打击华尔街的“不顾后果的贪婪和冒险行为”,以恢复市场信心。“占领华尔街”背后的美国民生困境

9月17日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后,许多美国城市就纷纷响应,掀起了一股“占领”运动,不久“占领”运动进一步蔓延到了欧洲、亚洲、南美洲、非洲等多个洲的近1000座城市。“占领华尔街”运动能够以星星之火,成就燎原之势,其背后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并折射出美国面临的民生问题。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一直不景气,普通民众的生活,尤其是大量失业者的生活,每况日下。美国民众遭受着失业、贫富差距以及社会不公等问题的困扰。正是现实中民生问题促使人们以“占领华尔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经济疲软,失业率高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经济持续疲软,失业率高居不下。奥巴马当政时增加就业的承诺并没有兑现,其经济政策有取得明显成效。很多人已经对现实产生了强烈不满。而且,在失业者中,青年人或社会的底层人及中产阶级占了很大部分。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根据美国劳工部(USLD)数据,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很高,2010年纽约的贫困率上升至15.1%,8月份纽约州裁员2.2万人。2011年9月,美国非农业部门登记失业率达9.1%,年轻人失业率达20%。相当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背负学费贷款,因找不到工作而无法还贷,致使生活陷入困顿。由于失业率和贫困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因此就通过诉诸“占领运动”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经济疲软、失业率高是美国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根本原因。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9月13日的数据,美国的贫困率上升到了15.1%,有4620万人沦为穷人,这一数字创下了52年来之最。

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失业意味着贫困。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不得不在“吃面包与看牙医”之间进行选择。同时,失业也给人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侵蚀着失业者的自尊自信。占领华尔街的人们,正是以这种方式,来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尊严,表达自己的不满。

贫富差距拉大,贫困人口增加

近几年来,美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则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在“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的2011年9月,美国的失业率仍在9.1%的高位,4400万20至34岁的美国劳动人口中,失业率达到11.3%。此外,美国9月份的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贫困人口数量已经增加到了4620万人,超过了美国人口的15%;20—24岁年轻人失业率达到14.8%。

美国著名学者戴维·梅森指出,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的收入大概占全国的20%,并掌握了全国财富的1/3,超过了美国底层90%的人所拥有的财富。美国世界政策研究所主席乌克认为:“金融危机后,政府采取的救助措施有效组织了华尔街大规模破产,却未能让普通美国人受益,美国社会正在分化。”市场经济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是正常的。但是,过大的贫富差距是社会分配不公的体现,很容易激发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一方面,美国的贫富差距扩大是由于不合理的税收机制。在美国,富人的税率很低,巴菲特的税率甚至低于其员工的税率。另一方面,美国金融业发展过渡,不但挤压了实体经济的空间,而且给美国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主要价值在于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保持经济稳定和安全,而不是生产财富。

政治被金钱绑架,社会不公严重

美国民众普遍认为,政府被金钱绑架了,从而产生了许多社会不公正现象。其中,美国美国政府在处理此次金融危机时,给华尔街金融企业以巨资帮助,却置民众的利益于不顾就是一个例子。从现实中看,财富的分配不公是社会不公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这种分配不公又带来了机会的不平等。2011年5月,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撰写了一篇题目为“1%有,1%治,1%享”的文章,他指出,美国财富分配不平等是当前美国社会不公的深层次原因,金融大财团通过买通政客改变规则获得了巨大利益,而人民的利益却受到了损失,美国的大多数政治家都是位最富有的阶层的利益服务的。斯蒂格利茨对美国现状的批判揭露了现实的黑暗,并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金融资本主义的逻辑及其危机

在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人们对现实产生一些不满本是情理之中。但是,为什么要将这次运动的矛头指向华尔街,为什么要史无前例地长期地“占领华尔街”?其实,“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爆发反映了是美国经济的持续衰退以及人民对政府和华尔街产生强烈不满。在占领华尔街的官网上,组织者称这是“一场不同肤色、不同性别、不同政治倾向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没有领导者的反抗运动。我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我们是99%的大多数,我们不能再容忍那1%的贪婪和腐败。”华尔街的“占领者”将华尔街当作占领目标,体现出了他们对美国当前“金融机构”的贪婪腐败以及金钱政治的愤怒与痛恨。正是由于金融资本主义,即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和富人的所作所为破坏了政治、经济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强烈的社会不公,因此,“占领华尔街”运动才会出现,并迅速蔓延。

金融业绑架实体经济

在美国,由于金融业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超大型的金融机构,如摩根、高盛等,进而形成了强大的金融利益集团。金融机构越来越剑走偏锋,不是致力于资本的优化配置,而是不断通过金融创新,加速资本流动,从而获得大量利润。由于金融业带来虚拟经济的不断扩展,挤压了美国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美国的实体经济创造的GDP比重由1950年的62%降到2011的34%,而金融业的比重却从11%提高到了20.7%。

华尔街绑架政府

在美国,金钱的力量是强大的。金钱在美国政治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且有害的作用。金钱对政治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其一是游说。从1988年到2008年,华尔街共花费34亿美元进行游说。而2010年离开国会的120名议员中有近1/3的人从事游说业。其二是政治献金,即富人和利益集团对政治人物的捐助。自1998年到2008年,华尔街共捐出了17亿美元的政治献金。由于金钱对政治的巨大影响,造成了社会不公。

另一方面,由于一些金融机构,如AIG、花旗、高盛等,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以至于“大到不能倒”。这些机构在遭遇金融危机时得到了政府的大量救助,却在经济低迷,许多人生活状况堪忧的时候大肆分红。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我们的金融市场分配不当并产生风险,而我们却要承受其劣迹的成本。金融系统正在让美国社会承受损失而使得私人获利。这不是资本主义,不是市场经济,这是一个扭曲的经济。银行所做的事情之一是通过掠夺性贷款抢劫穷人。经济危机时纳税人帮助银行摆脱困境,他们理应随后恢复银行贷款,然而他们却恢复的是自己的奖金。”由于金融机构“大到不能倒”,政府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纵容这些机构的作为。

占领华尔街运动凸显出了美国当前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高居不下、贫困人口增多、收入差距过大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占领华尔街”运动不仅展现出了民众的强大力量,而且给了我们倾听民众的诉求的机会。同时,更是让美国,甚至整个世界,思索和探求正确发展模式的机会。关注就业与贫困、防止两极分化以及正确定位金融业正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地方。

汪大海:应警惕各级政府不记成本发展民生工程

网易财经6月2日讯《2012年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会今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师大管理学院教授汪大海在发言中提到了民生发展中的十大需要关注的问题。汪大海称,民生也是有成本的,但是现在中央到地方工程我觉得是不记成本的,我们有两个倾向发展是第一要务,维稳是第一要则,但是你这个发展你这个维稳是不是科学发展,到底是不是和谐维稳?这个我觉得要考虑,所以怎么样考虑民生的权益与民生成本的问题。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谢谢,我想民生问题从政府的渠道来关照它是很重要的,刚才王院长也谈到它是政府的责任,但是民生的问题又不单单是政府的责任又需要配合,下面就请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汪大海教授发言。

汪大海:前两天去北大开会,听一个教授说清华出傻子,北大出疯子,人大出骗子,他就问我北师大出什么答不上来,今天唐院长这个报告我觉得得出来一个结论,就是师大出学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认为中国民生发展报告第一有开阔的视野,有全球化的视野,总结了世界的一个三大性质。

第二立意高远,我觉得这个民生发展报告给出了民生发展科学评价的标准,激发了动力和落实的途径,因此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报告。

这是我总体的评价,那么下面其实我对刚才的领导说了看了两遍,我一遍都没看完,所以我对这本书还没有深刻领会,总结了十大问题,民生发展的十大问题。

第一大问题民生发展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马克思同志说过工业化国家的今天所展示的就是落后国家的未来途径,那么今天民生报告展示的工业化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国家的三大陷阱,也是中国现在和未来民生发展的陷阱。所以由此可见民生发展它是有世界性的普现的规律。

第二个问题民生发展本土化的问题,我觉得中国的民生发展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因为我觉得有两大独特性是我们很少关注的。

1.共产党领导,这个我们进行学术的问题要不规避,要不回避,要不不重视,其实这个问题是所有的社会科学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2.问题是中国文化,民生是基于中国这个土壤长出来的,而这个土壤最深刻的区别于西方的东西,就是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

所以我觉得怎么去探索基于中国文化和共产党领导这两个独特性基础上的中国本土化的民生发展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就是要抛弃西方中心主义的学术观点和学术倾向,包括我们这个报告我看了其实也是基本上是按照西方中心观点梳理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民生观点的顶层设计与基层治理的问题,顶层设计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做了很好的顶层设计和部署,但是到了基层这个问题就歪了,所以我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理解有两个方面。

1.顶层设计这个问题怎么样制度化?

2.民生问题怎么样面向基层,重心下移?

第三个问题物质民生与非物质民生整体性偕同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恰恰来说有些地方还不纯粹是一个物质问题,可能更多是一个文化层面的问题,精神层面的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可能比如说在西藏宗教信仰的问题解决好了,可能他不一定你给他这么多对口对口了半天还闹,我觉得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宗教信仰的地区可能精神层面非物质层面的东西更重要。

第四个问题民生存量发展与民生增量发展的平衡问题。

第五个问题民生发展左转还是右转的问题,特别是薄熙来问题出现之后更加突出。

第六个问题运动式民生与形式化民生的问题,那么民生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我觉得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官化的问题,这个非常突出,这个我觉得表现在政绩工程,表现在运动式工程,表现在形式主义工程各个地方这个问题非常突出,你看民生动不动什么什么工程,什么什么工程,这个里面有很多很多大量的工程都是运动式工程,都是形式主义工程。

还有一个就是民生发展当中地方政府竞争搏弈与民生的关系问题,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是因为地方政府的竞争搏弈,我想这个民生为什么地方政府这么重视?因为党中央国务院有一个倒向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为了自己的升迁所以才有一个内在的民生策动,这可能导致地方政府间的民生的竞争、搏弈,而这种竞争和搏弈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第七个问题农村地区的民生,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我们现在讲民生更多的,前面我说到有一个基本的簇新价是西方的主义,那么也就是说对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对贫困农村地区重视不重视?重视,但是重视到什么程度?做了多少真正有实效的工作?我个人带有怀疑态度,当然这里面重要的指标一个参照系跟城市的发展。

第八个问题民生发展的公平和效益问题,刚刚王雍君(微博)讲的我非常赞同,他谈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民生也是有成本的,但是现在中央到地方工程我觉得是不记成本的,我们有两个倾向发展是第一要务,维稳是第一要则,但是你这个发展你这个维稳是不是科学发展,到底是不是和谐维稳?这个我觉得要考虑,所以怎么样考虑民生的权益与民生成本的问题。

第九个问题民生发展的考核与问责问题,这个绝对要写出来,这个问题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怎么样解决一个还权付民的问题,解决一个权利制衡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民生发展的法制问题,这个就不展开了。

时间关系我想提一个建议,这个民生发展报告今年跟去年相比长足的进步,如果要提建议我还是咱们开这个会,今年这本报告开会时我提的建议我再重复一遍,也就是说还是要从学理上学术上怎么去真正梳理清楚民生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你后面的五个纬度,以及你整个指数的排名是不是内在联系在一起的?我觉得现在看来有一些不一致。

那么与此同时在界定了民生的内涵和外延之后怎么样去梳理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色规律,找到中国特色的民生发展体系和发展道路。

最后祝愿2013年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是一份真正的顶天立地的报告,谢谢大家。

张琦:解决贫困问题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会今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张琦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张琦称,解决贫困问题是中国解决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中国也在此在最近2020年我们有一个大的目标,就是国家制定的就是说在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这个目标是非常大的一个面临难点,那么就是贫困人口消除到一定程度以后它本身难度,本身贫困人口存在的原因,比如说他的病,还有残等这方面人口到一定程度很难解决的,那么这时候就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所以说觉得这个任务是非常重的。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感谢林教授,民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中国还有很多的贫困人口,所以怎么扶贫需要认真研究的,下面有请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的张琦教授给我们发言。

张琦:非常感谢唐院长邀请参加咱们的发布会,首先我代表经济资源管理研究院向我们管理学院和政府管理研究院又出了一个新的报告表示祝贺,去年我也参加了,我感觉今年的报告非常好是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比较去年和今年刚才几位专家都说了,我觉得非常大的,除了前面相继跟踪的指数研究,区域的比较,对策等等方面的研究我觉得两大特点非常明显。

第一个是提出了三个陷阱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提法。

第二个我觉得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出了,在报告当中不是以中国民生论中国,而是把它放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范围内,把中国民生跟世界做的贡献做出来,我觉得这是补充了去年研究这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觉得这两个方面非常好的一个很大的明显。

那么对报告当中我觉得非常有启发的三个陷阱,比如说民生的缺失,福利陷阱和这个贫富分化陷阱,这三个陷阱提出来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贫富陷阱研究,报告当中对贫困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论述。其实民生方面一个重要的其实对弱势群体,而弱势群体重要的是贫困,那么我们国家1978年2.5个亿咱们报告里有,中国的贫困人口解决以后世界贫困人口数量大大减少,所以中国的扶贫经验也是值得被世界各国所采纳。

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我觉得重要的我的观点就是说什么呢?第一个就是解决贫困人口,或者中国的扶贫开发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我们都知道我们所有存在的民生问题在贫困人口,弱势人口存在的更加严重,我们没有教育不合理不公平的,我们收入水平它的差距在贫困人口里面更加严重,他的能力等等教育这方面存在的,包括权利更加严重。

那么从三个陷阱来看也是一样,民生的缺失这里面就更多他的制度方面,那么福利方面对贫困地区的覆盖度是更弱,贫困分化里面我们虽然进行调整实行公平的,但是在实施过程当中对贫困对准或者瞄准方面我们也存在很多政策方面的一些缺陷。

比如说灾区的扶贫开发,灾区的恢复重建我们更重要的是给他进行资金的扶持,那么就有一个配套资金你必须达到建房,你必须积极建设得一万到两万,那么贫困人口他就没有,这部分他就是获得不了,所以我觉得就是说贫困,解决贫困问题是中国解决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中国也在此在最近2020年我们有一个大的目标,就是国家制定的就是说在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这个目标是非常大的一个面临难点,那么就是贫困人口消除到一定程度以后它本身难度,本身贫困人口存在的原因,比如说他的病,还有残等这方面人口到一定程度很难解决的,那么这时候就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所以说觉得这个任务是非常重的。

第二就是贫困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不低于全国平均的收入增长,这两项指标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为此我觉得就是说国家在这方面应该是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还是不够,你比如现在提出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14个片区的规划,做的非常好一点的就是把这个规划跟国家的战略规划相衔接,但是我也希望大家一起对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包括我们国家财力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条件,那么就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贫困地区去,这样的话才能达到我们实现我们这样一个目标,才能实现中国民生问题的重大解决,才能有一个重大的进展,所以我觉得报告里面已经体现了这一重要的方面。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在咱们的指标体系里面,三大陷阱体系里面贫困什么都有,但是如果说贫困发生率,或者减贫的指数放进来以后,更能显示出中国民生贫困解决的指数,谢谢大家。

林跃勤:民生不足是中国民生面临的最严重问题《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会今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社科院杂志社经济室主任林跃勤教授称,今天三大陷阱的问题对今天的中国来说一起存在,就是当然最严重的问题依然是民生不足。第二大问题叫做不增的问题,第三个问题可能就是少数过度所谓民生过度的问题,这三大问题在中国都是非常突出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民生不足,应该说是成为威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应该说一个重大的关键的问题。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谢谢王教授,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杂志社经济室主任林跃勤给我们发言。

林跃勤:各位上午好,非常感谢唐院长的邀请有这一个学习的机会,首先衷心的祝贺以唐院长为首的团队,奉献出一本大作,我想应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民生问题应该说确实是从古到今,应该说都是非常重视的问题,古人说过所谓叫做民以食为天,这个食实际上不仅仅只有吃,还应该包括穿衣、住房、保健等等应该是一个大的综合概念,又有说衣食足知廉耻,这个不应该是百姓个人的事情,而且是执政者他维权的出发点和核心。所以我们说叫做国际民生,实际上叫民生国际一点也不为过。

那么从国外的情况看大家知道普京竞选的时候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参与人数有累计上百人数的游行示威,原因也很多,应该说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的民生问题解决不是很好,所以才会有支持率的只有64左右,比上一次掉了14个点,我想民生没解决走向这个应该说不满的重要标准之一。

所以应该说民生问题涉及到天下百姓,同时也是叫长治久安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最近30年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最多的落后贫穷的国家,把赶超发展经济的增长作为一个应该说第一的要务,而这个方面我们国家确实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经济奇迹,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增赋这方面也没有进步,所以今天三大陷阱的问题,我想三大陷阱对我们今天的中国来说一起存在,就是当然最严重的问题依然是民生不足,或者是第一大问题是,第二大问题叫做不增的问题,第三个问题可能就是少数过度所谓民生过度的问题,但是这三大问题我认为在中国都是非常突出存在的问题。

这三大问题尤其是第一大问题所谓不足的,应该说是成为威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赶超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应该说一个重大的关键的问题,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2012年民生发展报告应该是一个具有非常重大显示意义。

第二个就是在理论层面上来说,与一般的发展报告主要是基于具体数据不同,这个是从宏观的理论基础上来讲,从设计提出三大陷阱来讲,从提出省域评价体系都是有非常大的突破和创新。你像我们往往讲民生问题都是从比较抽象的共性的角度来讲,那么我想就是说地方政府使这个问题更加的聚集化,更加的可操作化,为什么?每个人的评价是怎么评价的,可能对我是一个决策各方面政策的选择应该是一个点醒,应该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那么政策的建议在第五章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那么应该对政府改善民生方面有很大的启示或者说意义。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这个发展报告是一个难得的有很大的理论、现实以及决策参考意义的一个成果。

那么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如果说能够再增加一点,可以说与我们国家发展阶段比较相同的,像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等这些进行比较我们处在什么水平上,那有可能更锦上添花,我相信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了,这方面更加充实完善可能能够更有意思。

我再次祝贺这本书的问世,首先继续好好的研读,谢谢。

王雍君:中国政府已是富裕政府公民为其埋单《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会今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微博)称,今天我们政府跟过去比,跟1996年以前来比,1996年以前我们是穷政府那个时候各个方面的优点是政府两个比重下降,那么96年以后下转,那么到今天我们政府已经完全算得上富裕的政府,今年政府保障开支超过了16万亿元,那么各位想象一下过去我们政府总共花的就3000多个亿,这里的事就是我们政府已经完全算得上有钱的政府,这个报告在这里讲的我们中国人不论男女老少每人平均给政府埋单的钱超过一万元,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那么今天民生如果跟不上来我们就没有借口说我们缺钱,当然我们很多还是依然有财政的困难,那么富裕的政府有钱又不能提供民生需要的服务,提供充足的民生服务这是有问题的。第一句话有责任,这本身就是政府的责任。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民生与公共财政密切相关,下面我们有请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教授给我们讲话。

王雍君:各位好,非常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邀请我参加这次高层次的会议,也感谢给我发言的机会,首先我代表中央财经大学研究院热烈祝贺民生报告的成功发布。

我就公共财政和预算的问题对这个报告做一个简单的点评,这个报告提出了三个闪亮的观点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一个是民生不可缺失,这个报告讲的一个陷阱是民生缺失的陷阱,为什么不可缺失?第一就是政府的责任,政府拿人的钱财就应该为人民消灾,这个话表达的意思就是一个问责制,因为中国拿的是人民的钱花的是人民的钱,理所当然应该为人民消灾。那么民生不可缺失体现了深刻的意识责任的理念。

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民生因为政府有这个能力,过去我们的政府比较穷叫穷政府,在那个时代我们的国家穷,政府也穷,但是那个时代我们知道政府还是给民众提供了很多的基本民生服务,毛泽东时代农村三项基本的服务做的非常好,第一项就是农村的水利措施,第二项就是公共的服务体制,第三个就是保障比较高的医疗卫生体系,这三个在那个时候做的是相当好,而那个时候国家是很穷的为什么那个时候花的钱很少又能提供非常高质量的服务呢?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那么改革开放我们进入了新的时代,我们由于民生问题开始削弱了,我表达的意思是这样,今天我们政府跟过去比,跟1996年以前来比,1996年以前我们是穷政府那个时候各个方面的优点是政府两个比重下降,那么96年以后下转,那么到今天我们政府已经完全算得上富裕的政府,今年政府保障开支超过了16万亿元,那么各位想象一下过去我们政府总共花的就3000多个亿,这里的事就是我们政府已经完全算得上有钱的政府,这个报告在这里讲的我们中国人不论男女老少每人平均给政府埋单的钱超过一万元,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那么今天民生如果跟不上来我们就没有借口说我们缺钱,当然我们很多还是依然有财政的困难,那么富裕的政府有钱又不能提供民生需要的服务,提供充足的民生服务这是有问题的。第一句话有责任,这本身就是政府的责任。

另外第三个就是关系到民众的利益。

第四个就是不仅仅是关系到民众的利益,民生还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息息相关,这一点我们好像有点先天不足。那么在我看来还有一个就是他执政的技巧,人民群众关注的是结果,政府拿我们的钱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我想关注民生最主要的就是结果,结果的本质是最小的,这些结果表示你民生服务的质量,成本及时性、可得性,主要表现这个。

所以政府如果花人民的钱没有实质的结果,那么我们就会说它会削弱政府的执法性,也会削弱政府的执政能力。

另外一个亮点就是闪光的思想,这个闪光的思想就是民生不可超越能力,第二个讲的是民生过度,这个话题我们简单讲一下我们是不是在做超越能力的事呢?民生是老虎,老虎我们放出来很容易再把它关起来就很难了,因为我们知道民生涉及到经济方面的权益,这些方面都是要花钱的,我们现在财政不是一个游戏,大家也知道羊毛是出在羊身上,但是一旦我们在财政社会里把大家的钱集中起来,我们就没有人关注政府花的钱再多有哪一部分是我付到的,这个就叫财政幻觉,如果我们的民生方面如果我们不注意节制,那我们有可能就会破坏可持续性。

那么这个我们生活的负债实际上已经很多了,而且还在快速增长,我做了一下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当一个政府主要的表现就是他有很的多的债,这个时候就要考虑一下在哪个点我们要走向毁灭,走向不归路,我们是不是也在欧洲债务危机的老路呢?这个我们也该考虑,因为今天的统计数据显示我们政府债务这就超过了10万亿,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债务现在还在增长,而且没有绩效表明得到遏制,我们债务到期的时候我们就要许许多多的公文资金来偿还政府的短期,那这样一来政府就有很多的资源不能用来支出,我的意思要关注一下债务,因此我们不能以过度的借债来支持民生,我想这样的报告透露了一个意思就是不能做超越能力的事,政府的债务必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个我想解读应该解读到这一点。

那么这个报告也有第三个闪光点,民生不可不把重点放在弱势群体利益身上,我们是不是应该关注一下政府花这么多的钱这些支出的利益是归到哪一阶段的?如果我们判断是归在强势群体上,那么我们就说是不是步入了第三个陷阱呢?我们花很多的钱在高级治疗上面,那么这些医院门槛很高,往往只有少数人享受到开支的好处。那么社区医院我们也开始重视但是以前我们投资的部分是很少的,而这部分是像阳光雨露一样洒到每一个人身上,第三个陷阱是真实的存在在我们现实中。

因此我也感谢唐院长为主这个团队用心良苦把大量的陷阱提出来,那么概括三个闪亮的思想,第一个就是民生不可获缺,第二个就是民生不可超越能力,第三民生不可不把重点放在弱势群体利益身上,我相信这都是闪亮的思想,我相信各位还有更好的解读。

最后提一个建议,我们报告里提到了闪光的思想,还提到各个省级辖区民生发展指数排序我想这个都是非常好,但是这块我们还要落实到怎么推进民生服务,把民生推到新的阶段,我提一个建议也许我们考虑一下问责制,中国问责制已经发生转型,这是我说的建议,谢谢。

赖德胜:中国总体福利缺失部分阶层福利过高《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会今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表示,中国目前处在“民生陷阱”的边缘上,因为中国在总体福利缺失的情况下有局部的过度福利,或者说是高福利。某些阶层享受到的福利远远比社会其他地区的福利要高。

赖德胜称,民生应该更取决于市场而不是政府,要警惕政府过度介入到民生问题中。最近12年来中国的民生是取得了巨大的改善,靠的是什么?靠的市场发挥了作用,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了作用,就意味着市场激励了每一个个体去创造去选择。

赖德胜:首先我要对这个发展报告表示祝贺,跟去年相比我觉得今年有很重要的进步,就是对民生进行了理论的看法和分析,特别是追溯到三个陷阱,这个确实是新的没听过,这三个陷阱看起来有的是一致的,有的也是矛盾的,比如说确实跟高福利的过渡之间是不是有矛盾。我个人认为中国现在这三个陷阱都有可能性的,一个是缺失,第二个过渡,或者是高福利,我的看法是中国在总体缺失情况下有局部的过度福利,高福利,特别是阶层,某些阶层享受到的福利远远比社会上其他地区的福利更加福利,就是这种总体缺失的情况下过渡的高福利如何来平衡?还有一个分化更加严重。

因此我读完以后感觉到中国处在民生陷阱的边上,还没带下去,因此我们是有两个可能性的,第一个会掉下去,第二个就跨越,就唐老师说的跨越,那么我们美好愿望是跨越,唐老师他们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每一条建议这里面都可以大家来讨论。

我在这里只想说一个民生事情政府跟市场关系应该如何处理?看起来民生好像是政府的事情,其实民生我觉得更取决于市场,最近12年来中国的民生是取得了巨大的改善,靠的是什么?靠的市场发挥了作用,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了作用,就意味着市场激励了每一个个体去创造去选择。

我们现在担心的事情,或者强调最多的是过分强调了政府,我觉得今天怕市场化又回来了,现在很多表现我们政府过分的介入太多的事情。比如说民生是老百姓的事情,那么老百姓主要靠什么?靠的是工资收入,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那么我们的工资收入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价格,那我们劳动力价格是不是反应了市场的需求和共计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那么我们今天无论各个指标都证明我们现在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短缺了,短缺怎么办?要不就提供需求要不提高价值,我们劳动的工资上不去谈什么民生?靠政府的补贴解决不了民生,因此我们今天如何跨越这个陷阱的时候,我的一个建议就是在政府和市场的过程中更应该发挥市场的作用,使得市场真正能够体现价格和要素稀缺性的东西。只要价格发生了变化我们的企业才知道资源配到哪里去,我们的企业才能创新,否则他没有创新。如果说我们要素价格上去了,也许企业只有走创业之路,如果有创新我们经济的增长以及民生的改善就应该是值得可待的事情,这就是我的一个观点。

高功斌:安塞县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目标《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会今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陕西省安塞县副县长高功斌介绍了安塞县发展民生方面的经验高功斌:尊敬的蒋正华副委员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能有幸参加这样一个发布会深感荣幸,我汇报的题目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安塞和谐发展,我汇报一下安塞县的做法和想法。

安塞县总人口17.16万,总土地面积250平方公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人文旅游三大领域,全县上下以建设科学先进县为目标,11年全县生产94.76亿元,实现财政预算收入9.01亿元,农民人口纯收入6936,06年以来连续六年跨入强县行列。近年来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切实解决最现实的问题,增强了群众幸福,逐步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目标。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快三大农村改革步伐,有利的带动了持续发展和快速增收,因此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发展的办法,关于加快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措施,以棚子为例农民每建一大棚补助一万块钱,对这种发展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鼓励发展,建立了合作长效机制,现财政贴息两年努力解决农民负担。

我们把农村建设电网改造十多个项目捆绑在一起,下一步我们将按科学发展的主体思路,到2006年百万头收入和家禽养殖占到收入的80%以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扩大保障,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不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主要改善教育提升条件。近年来累计投入4亿多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高中学历达到90.3%,危房改造,幼儿园企业,校园改造,学校基础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教育,逐步实现高度免付教育,树立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教育工作。我县将进一步扩大教育机制,5所中小幼儿园,积极创建陕西教育强县。

为人民提供医疗保障,着力加强巩固服务体系政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此累计投入7千多万元,医疗卫生积极改善,为农村换有病情提供几次救治。强化绿色改革,医院的综合改革,实行补偿机制,使药品,药品平均价格下降了19.16%,乡镇绿色为中心等为基础的巩固绿色服务网络。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是保证民生,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低保、医保,全面实行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行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对全县所有老年人实施了生活补贴。

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指导思想,近年来我县投资8.2亿元,总建筑面积达到42万平方米,棚户区等改造为主的住房体系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掀起了覆盖网络。强化培训就业能力,免费对下岗事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08年以来累计培训48000多人次,城镇失业率在2.53%以内,支持积极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业政策的优惠扶持力度,带动就业2000余人。

总之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就业压力大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反应不少问题还没进一步得到解决,我们将以这次为契机,认真学习和借鉴各县的经验,将解决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造福人民群众,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高副县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第一阶段就到此结束,我们先茶歇十分钟,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研讨。

地产股春天来临

记者8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即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上下调0.20个百分点,由4.90%下调至4.70%;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下调0.25个百分点,由4.45%下调至4.20%。

另外,从2012年6月8日起,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下调0.10个百分点,由0.50%下调至0.40%;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3.10%下调至2.85%。

从2012年6月8日起,开展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城市,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执行。

此次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调整,基于中国人民银行7日晚间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西安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激增三成多

日前由西安市房管局主办、西安房地产信息网承办的2012年5月西安房地产市场形势预警分析报告会透露,5月份西安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激增3成多。

据了解,今年5月份,西安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11.01万平方米,较4月环比上涨31.44%,同比增长高达50.8%。这是继2011年2月25日西安限购令实施以来,商品房市场月度交易量第3次冲破100万平方米大关,也是限购后的第二高成绩。

不过相对于商品房销售面积激增,商品房价格仍相对稳定。今年1月至5月,西安住宅均价总体呈平稳走势,基本在每平方米6600元上下浮动。5月份,西安普通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6792元,环比上涨0.22%。

西安房地产信息网副总经理李宇兵认为,在开发商“以价换量”及首套房信贷松动等多重政策的刺激下,目前西安房地产市场刚需购买力已被逐渐撼动,“金三”“银四”“红五”楼市销量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随着6月份房地产市场传统消费淡季的来临,西安房地产市场销量季节性下行的规律或将再度呈现,加上政策调控松紧度的阶段性变化,房企将不得不面临淡市下一系列的销售问题。

上周A股净流出327亿 逾百亿资金逆市追捧房地产

上周股市继续破位下行,上证综指击穿2300点整数关口并留下跳空缺口,成交量比前周有所萎缩。沪指周跌幅达3.88%,深成指周跌幅达3.85%。从资金面来看,上周沪深两市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出327.51亿元,由此可见,投资者心态已转入极度谨慎阶段,资金离场态度坚决。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市场对实体经济持续调整的担忧。受此影响,即便海外市场反弹、央行降息,大盘也只是高开低走、虎头蛇尾,这表明市场内生性调整压力大,短线难以改观。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和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上周沪深两市资金净流出327.51亿元,其中金融服务、机械设备、化工、采掘等四大行业大单资金净流出明显。

具体来看,金融服务、机械设备、化工、采掘是上周资金净流出最多的行业,累计资金净流出约144.77亿元,占总资金流出的44%。

上周资金净流出超1000万元的个股有2130只,资金净流入超1000万元的个股有174只,而万科A(39.73亿元)、金地集团(28.39亿元)、海通证券(21.1亿元)、保利地产(18.07亿元)、中信证券(16.49亿元)、丹化科技(15.22亿元)、长江电力(12.35亿元)、康美药业(8.96亿元)、新华保险(8.65亿元)、中国人寿(7.63亿元)、北京城建(6.26亿元)、开山股份(6.18亿元)、中煤能源(5.71亿元)、长安汽车(5.66亿元)、长城汽车(5.35亿元)等81只个股上周大单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而在这81只个股中房地产股占15只,资金净流入114.57亿元,成为资金热捧的一个行业。

从全部A股的市场表现来看,260只个股上涨。而巴安水务(32.35%)、*ST金泰(27.4%)、科力远(20.97%)、长青集团(20.13%)、金飞达(19.29%)、天泽信息(17.83%)、蓝帆股份(17.04%)、永清环保(14.2%)、信邦制药(13.46%)、乐视网(12.41%)、通化金马(11.84%)、京能热电(11.14%)等19只个股上周涨幅超过10%。

位居上周大单资金净流出第一名的是金融服务,其上周大单资金净流出约54.58亿元。其中,上周大单净流入超1000万元的个股有12只,分别是海通证券(21.1亿元)、中信证券(16.49亿元)、新华保险(8.65亿元)、中国人寿(7.63亿元)、中国太保(4.88亿元)、长江证券(4.77亿元)、工商银行(1.89亿元)、东北证券(1.07亿元)、宏源证券(1.05亿元)、国元证券(0.57亿元)、西南证券(0.43亿元)、国金证券(0.43亿元)。

从上述个股的市场表现来看,15只金融服务个股上周跑赢大盘,分别是国海证券、中国中期、山西证券、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方正证券、S*ST前锋、工商银行、光大银行、中国平安、交通银行、招商银行、西南证券、国金证券、宏源证券。

潘继泽:中国房地产调控肯定要放松

在新加坡上市的祐玛战略控股有限公司集团主席潘继泽今天在APEC中国工商领导人论坛间隙回答网易财经询问时表示,任何“玩”房地产的都会受到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负面影响,但是长远来看,“玩”中长线投资的就不会受影响。

祐玛战略控股有限公司在大连开发的天城项目已经2008年开盘,这也是该公司在内地主要的房地产项目。对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形势,潘继泽认为,做地产不能看短线,如果按十年循环期来看总是向好的,包括房地产调控的形势也是乐观的。

潘继泽表示,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肯定要放松,“太松了肯定要抓紧,紧了最后也要放,不能永远紧”。但是他表示无法预测房地产调控何时会放松,“时间上不敢说,毕竟需求太强烈了,过去二十年的经验也证明,太热了就需要冷却,太冷了也需要加温,所以肯定会放松的”。

统计局:2012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2012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221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8.5%,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5098亿元,增长13.6%,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0%。

1-5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3036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比1-4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4472亿元,增长22.3%,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4705亿元,增长22.5%,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513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6%,增速比1-4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39036万平方米,增长17.3%。房屋新开工面积72859万平方米,下降4.3%,降幅比1-4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3882万平方米,下降8.2%。房屋竣工面积27306万平方米,增长26.3%,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1815万平方米,增长26.5%。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35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7%,降幅比1-4月份缩小0.6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2620亿元,下降10.0%,降幅缩小3.7个百分点。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88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4%,降幅比1-4月份缩小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3.5%,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4%。商品房销售额16932亿元,下降9.1%,降幅缩小2.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0.6%,办公楼销售额下降8.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3.9%。

1-5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40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1%,降幅比1-4月份缩小1.4个百分点;销售额10259亿元,下降12.1%,降幅缩小3.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962万平方米,下降10.2%,降幅缩小1.8个百分点;销售额3072亿元,下降2.9%,降幅缩小3.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7792万平方米,下降11.1%,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销售额3601亿元,下降5.0%,降幅缩小0.2个百分点。

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0740万平方米,比4月末增加43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278万平方米,办公楼增加6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增加43万平方米。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34171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1-4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6296亿元,增长8.5%;利用外资168亿元,下降36.8%;自筹资金14518亿元,增长16.3%;其他资金13188亿元,下降4.3%。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7926亿元,下降4.0%;个人按揭贷款3343亿元,下降2.9%。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5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4.90,比上月回落0.72点。

附注

1.指标解释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完成投资:指报告期内完成的全部用于房屋建设工程、土地开发工程的投资额以及公益性建筑和土地购置费等的投资。该指标是按照形象进度原则统计累计数据。

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面积(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建筑面积)。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销售额: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价款(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合同总价)。该指标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口径,也是累计数据。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实际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各种货币资金及来源渠道。具体细分为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房屋施工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施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的面积、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以及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房屋面积。多层建筑物的施工面积指各层建筑面积之和。

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新开工建设的房屋面积,以单位工程为核算对象。不包括在上期开工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和上期停缓建而在本期复工的建筑面积。房屋的开工以房屋正式开始破土刨槽(地基处理或打永久桩)的日期为准。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整栋房屋的全部建筑面积,不能分割计算。

房屋竣工面积:指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可正式移交使用的各栋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

土地购置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本年内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面积。

土地成交价款: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土地使用权交易活动的最终金额。在土地一级市场,是指土地最后的划拨款、“招拍挂”价格和出让价;在土地二级市场是指土地转让、出租、抵押等最后确定的合同价格。土地成交价款与土地购置面积同口径,可以计算土地的平均购置价格。

2.统计范围

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

3.调查方式

按月(1月份除外)进行全面调查。

4.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要说明

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遵循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以景气循环理论与景气循环分析方法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多元统计、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为基准指标,选取了房地产投资、资金、面积、销售有关指标,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采用增长率循环方法编制而成。国房景气指数选择2000年为基年,将其增长水平定为100。通常情况下,国房景气指数100点是最合适的水平,95至105点之间为适度水平,95以下为较低水平,105以上为偏高水平。

5.东、中、西部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

6.增长速度计算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为名义增速,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按季进行计算,除1-3月、1-6月、1-9月、1-12月可计算房地产开发投资实际增速外,其他月份只计算名义增速。

降息信号进一步改变房地产调控预期

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而这次降息也是自08年12月来央行首次降息。

首先,货币政策调整本身是国家基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应对,而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降息毫无疑问是一大利好。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来说,降息意味着融资成本的降低,对于市场第一线的购房者来说,降息意味着购房成本的减少,虽然从单次下调来看节省的成本有限,但这依然能提振需求入市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降息信号的放出将一定程度上改变前期市场对调控的预期,这对于打破楼市观望气氛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然,对于房地产业内、尤其是开发企业来说,也不宜将降息的利好过分夸大,事实上本轮调控的核心限购政策还未出现根本上的逆转,非但没有逆转,近期几个意图“调整”限购的城市仍然逃脱不了半途夭折的命运,典型的例子即是石家庄,以此来看,至少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上,中央对于限购红线的坚持依然没有改变。所以,部分一听到降息立刻觉得欢欣鼓舞、似乎好日子已经到了的同仁,现在高兴还稍有些早。

所以,对于本次降息,笔者的看法是政策利好毋庸置疑,但决不足以推动市场短期内的全面回暖。

当然,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本轮调控房地产行业最困难的时期确实已经过去,但这却并不是简单就本次降息所作出的判断。其实早在去年年底,我们就提到过2012年房地产调控高压能否延续的关键是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只要经济层面不出现大的问题,则本届政府在2008年的前车之鉴下,不会允许本轮调控再次出现反复,而一直到今年一季度为止,事情也确实是这样发展的;

但一切都在5月份之后发生了改变,4月份的经济数据之差出乎所有人意料,进出口呈现断涯式下滑,投资增速也正逼近20%的关键指标,虽燃年初时2012年的GDP增长目标已经预先调低至7.5%,但目前经济回落的速度显然已经超出了北京的忍受范围,事实上,在本次降息之前,央行已经连续三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发改委已经加速重大工程项目的审批,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也已经重新确认了保增长的重要地位,所以,综合来看,宏观经济的问题在此次降息前早已充分体现。那么,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实际上的支柱产业,其政策面逐渐趋松早已是板上钉钉,即便今年之内限购政策依然不会有正式取消的可能,但笔者相信市场仍能在有限的操作空间内寻找到上行的机会。

那么,站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上,作为开发商应该做出怎样的应对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建议企业应迅速做出战略调整,将工作重心从营销端切换到投资端,在行业基本面趋好的大方向下,我们不敢说短期之内市场就会立刻掉头向上,但从中长期、未来两三年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及时做好新一轮扩张的准备,相当一部分自2011年以来拿地策略偏保守的企业,当前这个时间点应重点关注各自的土地储备。至于在营销端,我们郑重提醒各大开发企业,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上就随势涨价仍有可能会招致新的政策风险,即便要考虑利润空间,也应更多着眼于未来。

地方楼市微调进入活跃期 房地产政策底部初显“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但市场还在冬季,调控还在继续。”政策能否真正微调,关键参照指标是二季度经济数据。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日前在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百强榜发布会上对房地产市场做出以上判断。这种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认同。

各地楼市进入微调期

昨天,有市场传闻称,福建省拟对限购进行松绑,该消息随后被福州市房管局公开辟谣。不过,根据记者了解,福建省确实在近期调整了户籍制度,而户籍又是与限购直接相关的重要准购条件。根据福建省公安厅的介绍,未来福建省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镇落户政策放松:在县(市)城区以外建制镇申请落户的,不要求暂住证或居住证;办理暂住证或居住证只需满2年,即可在县(市)城区申请落户;办理暂住证或居住证只需满3年,即可在福州厦门外设区市申请落户。年限要求比之前有所降低。

对此,政府部门的解释是,福州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户籍管理制度。厦门市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户籍管理制度。

业内分析,如果放松是福建省这次调整户籍制度的主基调,福州市对户籍制定的调整必然影响其限购政策。比如,如果某福州非本地户籍家庭已经拥有一套住房,按限购要求则不可以购买第二套房,但若被批准落户,则可以购买第二套房。

不过,这种假设目前还没有在福州出现。当地房地产界人士称,目前福州限购政策尚未有所改变。

这是在扬州新政获得有关部门认可后,又一地方出现楼市调控放松迹象。

5月初,扬州宣布对购买精装修房进行补贴。在此前类似补贴性新政被叫停的情况下,市场称之为又一个可能被叫停的“短命新政”。不过,事过两周后,扬州迎来了官方肯定。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梁小青不久前表示,“扬州新政”并非救市,而是针对住宅产业化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应当予以支持和肯定。

扬州新政是否助力房地产销售,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截至4月末,扬州市区商品住宅可售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而在4月末总计11550套可售商品住宅中,近七成可售住宅为120平方米以上高端物业或大户型。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扬州此次补贴目标瞄准了精装修房和豪宅市场。

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显示,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北京、上海、杭州、重庆、厦门、武汉、合肥、南京、常州、吉林、中山、长春、芜湖、从化、马鞍山、沈阳等33个城市,从不同角度出台了楼市微调政策,政策微调内容涉及限购政策、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多少都与“松绑”有关。而自扬州新政被肯定后,业内普遍预期,将有更多城市以补贴精装修房或其他方式对楼市成交进行刺激。虽然从力度来看,目前五花八门的放松政策并没有动摇限购这个最高的门槛,其拉动楼市的效果有限,但这种努力背后,是地方政府受困于房地产低迷而积极托市的动力。

部分开发商称政策底部初显“又一次看到了总理讲话中出现了‘稳增长’、‘更加重要的位置’的提法,看来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又要向扩大内需的方向开始微调了。而且在讲话中对房地产巿场调控政策也用了‘稳定’二字,要求‘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是否也预示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也会出现‘微调’呢?”

这是周忻在5月20日晚间发出的一则微博,且被转发上千次。当天,新华社发文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市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因此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提到房地产市场时,温家宝总理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字字珠玑”的今天,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引发了包括周忻在内的房地产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这标志着房地产政策可能出现转机吗?”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共同的问题。

表面来看,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并未有明显的放松之意,但“稳定”二字还是给了市场很多想象空间。他们的判断来自总理几次讲话的对比。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目标的表述是“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此次,总理强调“稳定”二字。那是否意味着房价回归的短期调控目标已经实现,进而房地产业将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在一些房企看来,没有再次强调房价回归,代表着没有更严格的政策预期,这就是利好。也就是,房地产业的政策底部已经出现。”一位房地产业证券分析师表示。

对于中央“稳定房地产调控”的表态,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表示,从4月份的房地产运行情况看,房价下行,成交价低位盘整,同时新开工面积等指标回落,及其对今后两三年市场发展的影响等都需要高度关注。温总理指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及此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尽管不是针对房地产市场,但货币政策的宽松、实体经济的发展都会对房地产调控产生影响。

地方政府鼓励房企“降价跑量”

不过,政策口径的微妙变化绝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大方向有所变化。“市场还在冬季,调控还在继续。最坏日子已经过去,但未来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因此,‘以价换量’依然是未来的主旋律。还是快卖房,还是不拿地,还是现金为王!而政策是否出现真正的‘微调’,关键还要看二季度经济数据。”周忻表示。

这一判断得到了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认同,包括地方政府。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庞元称,当前,上海正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贯彻落实差别化的住房信贷、税收和住房限购政策,促进上海新建住房价格稳中有降。“目前房地产行业同样面临着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当前,商品房的库存压力增大,行业竞争加剧,相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尤其是代表行业的上市房企能够认清形势,顺应市场,以价换量,主动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取得长足的发展。”庞元表示。

而一位房地产企业高层告诉记者,上海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明显,区级政府拉动投资意愿强烈,非常希望企业能够拿地。但此时,企业反而更加谨慎。“毕竟资金链太紧张了,每投一分钱都要仔细考虑。”这位开发商称。

根据中房协百强上市房企研究报告,2011年房地产企业资产总额均值为270.61亿元,比上年减少了36%。净资产均值为80.67亿元,同比下降3.35%,营业利润均值同比下降3.9%。这是中国房地产业进入黄金十年以来,鲜少遇到的全行业利润下滑。另外,由于负债率过高,房企资金链紧张仍是业内共识。2011年房地产上市企业负债均值为64.82%,净负债率均值为55.60%,为历史新高。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企业普遍感到风险系数加大,拿地趋于保守。

而对于是否应该及时放松楼市调控,各界说法不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称:“目前房产整体价格水平相对于老百姓而言还是偏高,泡沫还很多,虽然房地产市场对拉动经济发展来得快,但拉动经济不能靠泡沫,一旦泡沫破裂,一、二十年经济都恢复不了。牺牲眼前的一点利益对长远有好处,要扛得住。房地产价格不能出现大幅反弹,不能让前期的调控功亏一篑。”

但另一些市场人士从实际经济状况出发,得出了不一样的预期。“从经验来看,影响中国房地产调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是经济信号,而经济信号的核心是保增长还是防通胀对房地产业来说非常关键。现在又重新把保增长放到了中国经济的首要位置。”周忻说。

深圳启动土地改革试点:小产权房有望确权

深圳将在土地权益的确认和明晰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累经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酝酿两年的《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改革方案》)3月底已获得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政府的联合批复。25日,深圳将召开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和改革试点启动仪式。

此次土地改革亮点是产权制度创新,包括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机制创新,调控手段围绕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改革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两大重点。

根据《改革方案》,深圳将以“产权明晰、市场配置、节约集约、科学调控”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原则,先行先试,建立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新模式,推动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土地利用高效化和土地管理的法制化。

此次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将分两步推进,2011年~2015年的近期计划和2016年~2020年的远期计划。

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和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已经酝酿了很久,此次改革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宋丁表示,高度城镇化的深圳,土地国有化并不完善,大量国有土地被小产权房、旧城村和地面物业所占据。政府处理每一块土地都面临着具体的协调工作。土地改革政策既要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保证整体城市发展的需要,也要兼顾历史遗留的现实问题,关键是找到两者的平衡点。

而此次深圳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望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破题。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1年底,深圳小产权房违法建筑达到37.94万栋,建筑面积达4.05亿平方米,是深圳市总建筑面积的49.27%。

针对这些建立在宅基地上的集体产权房,如何实现权益,保证土地资源市场化,深圳拟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推进原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实践工作,加强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如,原农村土地“依现状、依改造”进行确权;在“房地合一”体系内,探索房地权利分离条件下的管理制度,探索土地权益书、作价入股等补偿模式等,破解确权难题。

在市中心区房价动辄两三万元/平方米的背景下,小产权房以每平方米4000~6000元的价格成为很多城市夹心层的购房选择之一。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确权标准如何设定非常关键,标准太窄容易引发小产权房所有者的不满,标准宽泛则会鼓励违建,甚至推高小产权房房价。

对此,《改革方案》中提到将“依现状、依改造”等路径确权。

此外,深圳将研究和探索限房价竞地价、不设定条件的挂牌出让等多种方式。健全土地供应体系,探索租赁、作价入股等土地有偿使用方式;未来深圳将创新土地金融工具,展开土地金融政策研究;在土地收购回购上,将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土地收购模式和多元化补偿方式,探索实行政府部门对土地的优先购买权。

房地产行业:降息重大利好 政策放松预期兑现

中国人民银行于7日晚公告,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5个BP,同时扩大利率浮动空间,其中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由之前的基准利率的0.9倍进一步下调到了基准利率的0.8倍。

降息通道开启,政策放松预期开始兑现。强烈维持我们今年1月提出的12年地产股绝对收益下限50%的观点,维持前期“地产股行情远未结束,任何调整都是买入机会”报告中的预判。降息将支持地产股的估值修复和上涨,不必怀疑未来行业政策将局部放松,不必怀疑政策放松将带来基本面改善。降息将直接刺激于地产购买力的上升和真实需求的释放。以25年期100万贷款计算,降息直接促使月供下降2.2%,159元。

贷款按揭利率下限大幅度下调对地产和地产股构成重大利好。按揭利率下限下调对地产和地产股构成重大利好,意味着首套房下限可从此前85折降到8折(二套房贷利率暂仍上浮1.1倍),目前仅少数重点城市首套房利率普遍优惠9折,且此次5年期存款利率降40BP有利于鼓励银行按8折、85折利率放违约风险很低的首套房贷。

贷款按揭利率下限大幅下调对打折发放首套房贷有指导意义,未来贷款利率的普遍打折优惠对真实购买力的提升更为明显。同样以25年期100万贷款计算,按贷款利率打8折计算相较降息前的不打折利率月供下降幅度达到14,995元;即使按85折计算月供下降的幅度也达到了11%、791元。

我们在此前报告中多次提及政策面反转路径开始逐步应验。宏观货币信贷实际宽松(11Q4)——地方政府行业政策局部松动(12Q1)——中央政府行业调控政策合理修正(12Q3)。

2012年下半年行业向上走势明确,预计行业政策面将不断合理修正、持续转好,行业基本面在货币信贷、行业政策双向转好的基础上不断上行,抬升行业估值,股价仍将呈明确的上行态势。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继续超配,看好销售爆发性强的一二线龙头。12年下半年政策面与基本面的关系将从矛盾走向一致向好,地产股将迎来趋势性机会,绝对收益超过50%,行情远未结束,任何调整都是买入良机,继续超配,选股方面以一二线龙头为核心配置。

建议配置高杆杠的一二线龙头,一线地产排序为利地产、金地集团、招商地产等;二三线建议配置高杠杆的优质公司,譬如首开股份、中南建设、金科股份、鲁商置业、福星股份、阳光城、荣盛发展等。

央行和银监会双双否认房贷政策放松

央行、银监会和发改委均否认“涉房”报道

6月14日 央行回应:

个别媒体称“央行特急文件规定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七折”,有意曲解央行政策意图,有市场炒作之嫌。

6月14日 银监会声明: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为50%,与现行监管规定相一致。近日,有媒体称,银监会降低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纯属误解。

6月12日 发改委声明:

针对6月10日有报道“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第二张牌”,国家发改委表示:“经查该部门最近没有人接受过该媒体记者的采访,有关报道纯属捏造。”

央行称“特急文件”政策意图被误解“楼市回暖,贷款利率七折时代又已来临”,在部分媒体报道“央行特急文件规定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七折”后,不少开发商打出此类促销口号。对此,央行新闻发言人昨天表示,央行文件是要明确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不再进一步放宽,此次仍保持基准利率0.7倍不变。个别媒体有意曲解央行政策意图,有市场炒作之嫌。【微讨论:你最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楼市政策出台?】

央行上周发布的“银发[2012]142号”文件显示,在降息同时,下调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至基准利率的0.8倍,并表示“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7倍”。部分媒体将此解读为7折利率受到监管部门力挺,房地产信贷政策放宽,将利好房地产市场。

央行新闻发言人昨天表示,文件内容是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调整利率浮动区间,央行调整利率次日生效,历来都向银行系统发一特急文件予以说明,以保证商业银行必须在政策当晚完成全行计息系统调整,次日可按调整后利率正常营业。

文中提到“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7倍”,是要明确在允许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放宽至基准利率0.8倍的同时,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不再进一步放宽,此次仍保持基准利率的0.7倍不变。“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对个人住房贷款一直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审慎性监管。个别媒体称央行特急文件规定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七折,曲解央行政策意图,有市场炒作之嫌。”该新闻发言人称。

事实上,监管层从未叫停过首套房利率7折优惠政策。2008年,央行出台政策将首套房的房贷利率下调至基准利率的0.7倍,之后的几轮宏观调控央行多次调整房贷政策,但都指向首付比例,并未取消首套房利率最低0.7倍的优惠政策,一直是由各家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和市场情况自主定价。目前,各地首套房贷款利率以8.5折为主。

银监会否认下调个人房贷风险权重

同日,银监会也发布声明,否认近日发布的新规定中降低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称个别媒体的报道“纯属误解”。

银行资产风险权重,是指对银行资产加以分类,根据不同类别资产的风险性质确定不同风险系数。今年6月8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明确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为50%。银监会昨日在声明中表示,该权重与现行监管规定相一致,未做任何调整。

据悉,去年8月发布的上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对住房抵押贷款区分一套房和第二套房给予差别风险权重,一套房贷风险权重为45%,第二套房贷风险权重为60%。此前有媒体据此称,管理办法调整了征求意见稿里二套房贷的风险权重,降低了二套房贷的资金成本,可能会促进银行发放二套房贷款,客观上支持了房贷放松。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昨日表示,上述改动是在征求意见时听取各家银行意见所作出的“制度性安排”,并没有任何松动房地产贷款的意图。“各家二套房贷款质量还是不错的,所以没必要做风险细分”。

交通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刘堃昨日表示,之前之所以考虑细分首套房和二套房的风险权重,是为了配合当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在讨论中各方认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实行好多年,不能只以现行房地产政策为准,且二套房因此决定维持此前50%的规定。他还表示,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程度和是否是一套房或二套房无关,而是与房产价格、市场状况、评估情况以及申请者的按揭成、资信状况、工资收入等有关,因此差异化管理没什么必要。而对于市场上的“误读”,他表示可能是有人意欲借此推高房市。

发改委否认曾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第二张牌”

发改委在网站发表声明称,发改委最近无人接受过《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有关“地产松绑或是救市第二张牌”的报道纯属捏造。《投资者报》10日报道,发改委内部人士表示,调控房地产引发的经济真空比预想的情况还要严重。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通胀可能比通缩更好应对,此次开闸放项目,意在拉动快速回落的经济。但该人士也强调,如果这些方法还是不行,那么未来不排除给地产项目“开口子”。

业内分析

一厢情愿猜政策恐失望

针对近期多个部委连番否认楼市和房贷政策松动,高策地产服务机构董事长陶红兵认为,市场上购房需求还是有的,购房者对于未来市场的预期就显得非常重要。很多有购房需求的人仍然在持续观望,就是因为担心未来房价会下降。一些政策的出台,如果能够改变购房人的预期,结束观望出手买房,就会对市场上的成交起到支撑作用。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衍奎表示,现在很多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政策进行解读,例如金融政策的放松是针对宏观经济的,很多人却把金融政策的放宽,解读成对于房地产的松绑。“由于房地产市场受到政策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现在大家都在猜测政府对于地产的态度,我个人认为调控的口径是不会改变的,如果开发商产生未来房地产调控会放松的预期,很有可能会失望。”

房地产:政策微调+成交放量仍是基本着力点

成交数据概要

45个重点跟踪城市周度成交概要

上周(5月12日-5月18日),45个重点跟踪城市整体成交面积469.8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24%,同比上升28.83%。

其中4个全国一线城市商品房整体成交9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0.06%,同比上升17.82%;9个典型二线城市商品房整体成交188.89万平方米,环比上升0.91%,同比上升54.46%;32个其他重点城市商品房整体成交183.9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0.88%,同比上升14.91%。

上周45个重点跟踪城市中,商品房成交面积实现环比上升的城市有18个,占比40%;商品房成交面积实现同比上升的城市有29个,占比64.44%。

45个重点跟踪城市月度成交概要

截止上周45个重点跟踪城市5月累计成交商品房1185.61万平方米,同比上升38.09%;实现同比上升的城市有37个,占比82.22%。其中4个全国一线城市商品房整体成交230.6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6.46%;9个典型二线城市商品房整体成交469.0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64.05%;32个其他重点城市商品房整体成交485.88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9.7%。

45个重点跟踪城市年度成交概要

截止上周45个城市2012年累计成交6749.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95%;实现同比上升的城市有14个,占比31.11%。其中4个全国一线城市整体成交128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7%;9个典型二线城市整体成交2711.65万平方米,同比上升8.32%;32个其他重点城市整体成交275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58%。

浙商地产观点

5月12日-5月18日,45个重点跟踪城市整体成交469.9万平方米,环比微幅下降4.2%,同比上升28.8%,成交量仍在相对高位,有利于助推商品房销售的“红五月”。据国家统计局5月18日公布数据,70大中城市4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或持平的有69个,同比下降或持平的有47个,显示在宏观调控作用下,商品住宅的价格处于“稳中有降”的局面。我们认为,在房企“去库存”的背景下,当前稳步放量的商品房成交不会使房价有明显回升的态势,缘于“回笼资金”是房企的第一要务。与此同时,“稳中有降”的房价,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微调”提供了政策空间(“微调”不重内容,重态度。);尤其在宏观经济处于下滑探底过程中,保持投资的合理规模将是管理层必然的选择,即“投资拉动经济、货币配套投资”的模式有其必要性。我们维持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房地产宏观调控“微调”及商品房成交继续放量,将构成板块行情的双轮驱动。

多方面连续刺激地产股 券商建议五主线布局

近日,发改委内部人士表示,调控房地产引发的经济真空比预想的情况还要严重。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通胀可能比通缩更好应对,此次开闸放项目,意在拉动快速回落的经济。但该人士也强调,如果这些方法还是不行,那么未来不排除给地产项目“开口子”。

然而在上周7日晚间央行突然宣布降息,这对于深陷调整的A股而言无疑是一帖强心剂。研究机构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降息对于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还有一个传导过程,但从中可见管理层稳增长的决心,有助于A股投资者信心恢复。从受益行业看,利率敏感型的周期性行业与房地产行业将受到实实在在的推动。

中金认为,压市场对于政策全面放松房地产的乐观预期,市场的情绪面可能因此受到影响。但总体而言,市场对于降息、基建投资力度加大、房地产“挺刚需”等正面预期依然存在,股指仍有支撑因素。

国信证券表示,建议继续持有,若在当前估值水平下出现调整可逢低加仓,选股把握5条主线:①商业模式特殊、利用业务线协同效应获得与地方政府议价能力的个股,如有招商引资优势的华夏幸福、工程换土地的中南建设;②受益土地市场复苏的云南城投、黑牡丹;③高杠杆进攻品种首开股份、中天城投、苏宁环球等;④今年销售好或业绩锁定性强的品种,如中南建设、金地集团(除了销售好、业绩锁定性强,还将受益于下半年政策松动引发的改需放量)、招商地产、华侨城(销售好、受益于下半年政策松动引发的改需放量)、金科股份、华夏幸福等;⑤区域概念或题材:金科股份(重庆板块)、世茂股份(横琴概念)、招商地产(前海和城市更新)、重组及资产注入的招商地产、广宇发展、宁波富达、津滨发展。上述个股中兼具多条投资主线特性的华夏幸福、中南建设、招商地产、金科股份,我们认为表现会更强、更持续。

长江证券表示,展望未来三个月,我们认为地产股仍将呈现震荡上升的走势,反弹动力关键来自于政策的进一步刺激。在经济加速恶化的情况下,政策鼓励很可能从首次置业扩大到首次改善;即便未有实质动作,政策放松预期也会更加强烈。销量方面,重点城市近期销量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信贷政策的边际改善和开发商低价入市的推盘策略,对刚性释放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而购房者在楼市人气起来后增强了置业的信心。在政策和开发商推盘策略不变的情况下,6月有望延续5月的人气,而7-8月的销量能否维持将取决于是否有进一步的刺激政策。

我们维持行业的推荐评级,建议逢低介入。选股思路方面,我们看好在行业利润水平下滑背景下能实现高周转的公司,同时对一二线城市销量的复苏持更乐观的态度。仍然建议重点关注:招商地产、荣盛发展、金地集团和首开股份。

国泰君安表示,维持行业增持评级,继续超配,看好销售爆发性强的一二线龙头。12年下半年政策面与基本面的关系将从矛盾走向一致向好,地产股将迎来趋势性机会,绝对收益超过50%,行情远未结束,任何调整都是买入良机,继续超配,选股方面以一二线龙头为核心配置。

建议配置高杆杠的一二线龙头,一线地产排序为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招商地产等;二三线建议配置高杠杆的优质公司,譬如首开股份、中南建设、金科股份、鲁商置业、福星股份、阳光城、荣盛发展等。

地方楼市微调进入活跃期 房地产政策底部初显“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但市场还在冬季,调控还在继续。”政策能否真正微调,关键参照指标是二季度经济数据。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日前在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百强榜发布会上对房地产市场做出以上判断。这种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认同。

各地楼市进入微调期

昨天,有市场传闻称,福建省拟对限购进行松绑,该消息随后被福州市房管局公开辟谣。不过,根据记者了解,福建省确实在近期调整了户籍制度,而户籍又是与限购直接相关的重要准购条件。根据福建省公安厅的介绍,未来福建省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镇落户政策放松:在县(市)城区以外建制镇申请落户的,不要求暂住证或居住证;办理暂住证或居住证只需满2年,即可在县(市)城区申请落户;办理暂住证或居住证只需满3年,即可在福州厦门外设区市申请落户。年限要求比之前有所降低。

对此,政府部门的解释是,福州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户籍管理制度。厦门市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户籍管理制度。

业内分析,如果放松是福建省这次调整户籍制度的主基调,福州市对户籍制定的调整必然影响其限购政策。比如,如果某福州非本地户籍家庭已经拥有一套住房,按限购要求则不可以购买第二套房,但若被批准落户,则可以购买第二套房。

不过,这种假设目前还没有在福州出现。当地房地产界人士称,目前福州限购政策尚未有所改变。

这是在扬州新政获得有关部门认可后,又一地方出现楼市调控放松迹象。

5月初,扬州宣布对购买精装修房进行补贴。在此前类似补贴性新政被叫停的情况下,市场称之为又一个可能被叫停的“短命新政”。不过,事过两周后,扬州迎来了官方肯定。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梁小青不久前表示,“扬州新政”并非救市,而是针对住宅产业化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应当予以支持和肯定。

扬州新政是否助力房地产销售,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截至4月末,扬州市区商品住宅可售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而在4月末总计11550套可售商品住宅中,近七成可售住宅为120平方米以上高端物业或大户型。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扬州此次补贴目标瞄准了精装修房和豪宅市场。

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显示,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北京、上海、杭州、重庆、厦门、武汉、合肥、南京、常州、吉林、中山、长春、芜湖、从化、马鞍山、沈阳等33个城市,从不同角度出台了楼市微调政策,政策微调内容涉及限购政策、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多少都与“松绑”有关。而自扬州新政被肯定后,业内普遍预期,将有更多城市以补贴精装修房或其他方式对楼市成交进行刺激。虽然从力度来看,目前五花八门的放松政策并没有动摇限购这个最高的门槛,其拉动楼市的效果有限,但这种努力背后,是地方政府受困于房地产低迷而积极托市的动力。

部分开发商称政策底部初显“又一次看到了总理讲话中出现了‘稳增长’、‘更加重要的位置’的提法,看来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又要向扩大内需的方向开始微调了。而且在讲话中对房地产巿场调控政策也用了‘稳定’二字,要求‘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是否也预示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也会出现‘微调’呢?”

这是周忻在5月20日晚间发出的一则微博,且被转发上千次。当天,新华社发文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市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因此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提到房地产市场时,温家宝总理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字字珠玑”的今天,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引发了包括周忻在内的房地产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这标志着房地产政策可能出现转机吗?”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共同的问题。

表面来看,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并未有明显的放松之意,但“稳定”二字还是给了市场很多想象空间。他们的判断来自总理几次讲话的对比。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目标的表述是“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此次,总理强调“稳定”二字。那是否意味着房价回归的短期调控目标已经实现,进而房地产业将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在一些房企看来,没有再次强调房价回归,代表着没有更严格的政策预期,这就是利好。也就是,房地产业的政策底部已经出现。”一位房地产业证券分析师表示。

对于中央“稳定房地产调控”的表态,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表示,从4月份的房地产运行情况看,房价下行,成交价低位盘整,同时新开工面积等指标回落,及其对今后两三年市场发展的影响等都需要高度关注。温总理指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及此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尽管不是针对房地产市场,但货币政策的宽松、实体经济的发展都会对房地产调控产生影响。

地方政府鼓励房企“降价跑量”

不过,政策口径的微妙变化绝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大方向有所变化。“市场还在冬季,调控还在继续。最坏日子已经过去,但未来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因此,‘以价换量’依然是未来的主旋律。还是快卖房,还是不拿地,还是现金为王!而政策是否出现真正的‘微调’,关键还要看二季度经济数据。”周忻表示。

这一判断得到了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认同,包括地方政府。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庞元称,当前,上海正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贯彻落实差别化的住房信贷、税收和住房限购政策,促进上海新建住房价格稳中有降。“目前房地产行业同样面临着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当前,商品房的库存压力增大,行业竞争加剧,相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尤其是代表行业的上市房企能够认清形势,顺应市场,以价换量,主动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取得长足的发展。”庞元表示。

而一位房地产企业高层告诉记者,上海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明显,区级政府拉动投资意愿强烈,非常希望企业能够拿地。但此时,企业反而更加谨慎。“毕竟资金链太紧张了,每投一分钱都要仔细考虑。”这位开发商称。

根据中房协百强上市房企研究报告,2011年房地产企业资产总额均值为270.61亿元,比上年减少了36%。净资产均值为80.67亿元,同比下降3.35%,营业利润均值同比下降3.9%。这是中国房地产业进入黄金十年以来,鲜少遇到的全行业利润下滑。另外,由于负债率过高,房企资金链紧张仍是业内共识。2011年房地产上市企业负债均值为64.82%,净负债率均值为55.60%,为历史新高。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企业普遍感到风险系数加大,拿地趋于保守。

而对于是否应该及时放松楼市调控,各界说法不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称:“目前房产整体价格水平相对于老百姓而言还是偏高,泡沫还很多,虽然房地产市场对拉动经济发展来得快,但拉动经济不能靠泡沫,一旦泡沫破裂,一、二十年经济都恢复不了。牺牲眼前的一点利益对长远有好处,要扛得住。房地产价格不能出现大幅反弹,不能让前期的调控功亏一篑。”

但另一些市场人士从实际经济状况出发,得出了不一样的预期。“从经验来看,影响中国房地产调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是经济信号,而经济信号的核心是保增长还是防通胀对房地产业来说非常关键。现在又重新把保增长放到了中国经济的首要位置。”周忻说。

社科院房地产蓝皮书:部分城市楼市限购条件或变

社科院24日发布《房地产蓝皮书》,预期2012年部分城市具体限购措施可能有所变化。同时,蓝皮书指出,2012年房地产调控将加大对自主性需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体现差异化、精准化;对首套住房的金融支持力度将加大,对改善性住房需求限制也有可能逐渐松绑。虽然这仅是研究机构的一家之言,但折射出房地产调控的复杂性。

房价大幅降价可能性小

蓝皮书指出,2012年房地产市场继续维持盘整态势,房产交易量将相对萎缩,房价可能略有回落,但大幅降价可能性很小。“由于需求低迷,几乎不存在房价上涨可能性,但由于当前房地产开发成本特别是土地购置成本很高,大幅降价将意味着多数开发项目面临亏损,在经济和政策前景明朗前,多数开发企业将选择观望态势,不情愿轻易降价,房价将延续上年的盘整态势。”蓝皮书副主编、副研究员李恩平说。

他分析指出,2012年商品房总体交易量仍将持续低迷,保障性住房将加快上市。由于房价继续维持盘整态势,投资投机性需求和自住性需求仍将保持谨慎观望,商品房市场总体交易量仍将继续低迷,但由于近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2012年可形成可观的现实供给。

限购条件可能有所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在房地产调控尚处在关键时期,蓝皮书首次对房地产调控做出“松动”预期。

蓝皮书认为,2012年我国房地产政策将继续巩固已有的调控成果,调控政策将不断优化和提升,但是调控难度也不断增大。巩固调控成果,抑制投机性需求仍将是本年度房地产调控的中心任务。

然而,“部分房企和地方政府面对市场低迷将不断寻求调控政策松绑,积极寻找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突破,导致调控政策执行和实施难度增大。”李恩平说。

蓝皮书预期,2012年部分城市具体限购措施可能有所变化。“如对首套住房定义放宽、对二套住房限购放开、对非户籍人口常住人口限购放宽,限购手段也可能从硬性的交易限制转向信贷限制。”李恩平说。

另外,蓝皮书认为,对于房产税,2012年不排除上海模式或重庆模式在其他城市实施政策推广。但考虑到房产税影响深远,所需的信息技术要求较高,面向整体存量市场并过渡到持有房产作为征税对象的房产调节税很难在2012年出台和推广。

首套住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蓝皮书还预期,今年房地产调控措施将进一步体现差异化、精准化。即在继续维持对投机性需求紧缩抑制政策的同时,今年对首套住房的金融支持力度将加大,对改善性住房需求限制也有可能逐渐松绑。“应在完善家庭住房信息库、准确甄别首套购房者的基础上,在政策制定时规避对首套自住性商品房需求者的误伤,在保障普通商品住房供给的同时,对购买首套自住性商品房的首付比例、利率等优惠政策实现长期化、稳定化、制度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李恩平说。

北京楼市成交量创限购后新高 均价再回2万元大关

虽然出现量价齐涨的局面,但中原地产张大伟表示,由于调控政策和房企库存等压力,楼市尚不具备大幅反弹的基础。

5月,北京的楼市和最近越来越热的天气一样持续升温,量价齐升的局面也再次出现。

成交走出谷底

根据北京住建网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5月内北京商品房住宅签约套数为6673套,较4月同期的5791套上涨15.2%。二手房住宅签约8076套,较4月同期的6201套上涨30.24%。中原地产研究部就预计,整个5月,北京新建住宅签约在9000套左右,二手房住宅签约在1.2万套左右,剔除因为税费变化和保障房签约集中影响的2011年12月份,今年5月份北京楼市成交量将创出限购后的新高。

在成交量大涨的同时,北京5月楼市的均价也出现了上升的势头。

市住建网的数据显示,5月北京新建住宅均价为20106元/平方米,较4月份的19364元/平方米上涨了3.8%,再次突破2万元大关。并且,进入5月后北京的绝大部分项目也都收窄了优惠幅度。

而从年初到5月22日,今年北京商品房住宅签约总套数为32568套,与2011年同期的32952套基本持平。这也意味着在经历了1-2月份的成交低谷后,市场在3月已经逐渐复苏,成交量基本稳定在限购后的高点。

不会大幅反弹

除北京外,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还显示,全国典型的54个城市5月中上旬商品房住宅签约套数均创出年内新高,总成交量达到了141362套,较4月同期的115111套上涨22.8%。

这也意味着全国主要城市的住宅成交已经连续三个月回暖,市场正在走出谷底。虽然4月主要城市新建住宅成交量出现了今年首次的环比回落。但4月的成交量仍是2011年调控以来的次高点,成交量同比增幅也达到了25%。如扣除5天假期的影响,4月的月均成交值与3月的月均成交值基本相当,而5月中上旬的成交量则进一步显现了楼市复苏的趋势。

中原地产张大伟认为,目前信贷紧张的局面逐渐得到缓和。从整体数据看,全国主要城市在4月份的首套房信贷额度及利率优惠都有加大,这使得刚需在房价下调的情况下,借助信贷购房的能力增加。同时,降价项目在目前的价格段已经换来成交量,再次调价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其他未降价项目为了销售量可能会跟进降价,在政策底部已经出现的情况下,部分刚需盘出现了相对高的性价比,预计5-6月份市场将继续维持成交量上行的趋势。

不过,他也表示,目前楼市不存在大幅反弹的基础。“限购等调控政策执行力度仍然很大,再加上开发商的高库存量和未来的潜在供应,市场不太可能出现大幅的局面。”张大伟这样认为。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记者8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即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上下调0.20个百分点,由4.90%下调至4.70%;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下调0.25个百分点,由4.45%下调至4.20%。

另外,从2012年6月8日起,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下调0.10个百分点,由0.50%下调至0.40%;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3.10%下调至2.85%。

从2012年6月8日起,开展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城市,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执行。

此次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调整,基于中国人民银行7日晚间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6月券商投资策略

六月又到政策破局时

4月份各项经济数据反映我国经济仍处在寻底阶段,在全年时间接近过半的时候,“稳经济”又到了需要政策发力的重要敏感期。正是“政策破局”市场预期的形成,促使5月末的A股再次寻求反弹。

政策破局,无非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三个方面。从财政结合产业方向来看,由于加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见效最快,以及中国经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性,因此,基于“稳增长”的迫切性,结合经济结构转型的大方向,与民生需求和产业升级相结合的投资领域应该是后期稳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昨日,国务院出台《“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其中的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其他行业如水利、核电、军工,电网升级、光缆进户、高铁等,都可以关注。

从货币政策着力方向来看,不只是放松货币供给那么简单。一方面,由于前十年货币投放过度,已经很难继续保持货币供应总量的过度扩张;另一方面,海量的民间资本因经济预期不佳导致风险偏好下降,进而成为了固定收益市场的食利族,在经济层面上形成了明显的资源错配。

在4月份利率再次回正之后,预计未来至少3个月时间内的CPI将继续下行,正利率将有望得到持续,这为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转向价格型调控创造了基础条件。在经济疲弱时期,如果利率持续为正无疑会鼓励社会资金继续享受固定收益,也更不利于社会消费需求的释放。因此,一方面需要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包括降低地方融资平台的成本压力)、促进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与经营的进取心;另一方面,需要降低固定收益市场的收益预期,把囤积的资金部分“赶出”食利市场,更多地作用于实体经济领域。同时,为了在不扩张货币供应量情况下更好地稳经济,降息已经成为下阶段调控手段的不二选择!

大宗商品价格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持续下行,有助于中国企业经营成本的进一步回落。进入下半年,企业在去库存结束后又产生补库存的新需求,结合稳经济的政策开始发力,以及“降息窗口”的打开。6-7月份的A股有望出现企业景气度弱复苏、利率水平下行的“双拐点”,市场环境可望出现实质性好转。因此,我们看好三季度行情。

随着政策趋于松动,行情底部得到夯实,市场预期开始好转,多主题轮动或是后阶段乃至整个三季度行情的主要曲谱。经济基本面中长期仍是平淡趋势,目前整体还缺乏清晰的复苏主线,三季度行情的性质还只是经济弱复苏与政策作用下的周期性反弹性质,难有清晰的核心投资主题。因此,目前的基本策略是增加配置比重。交易策略是:把握一个主题可以享受到三季度行情的平均收益;“车轮战”策略则可以享受到三季度行情的超额收益。可关注的政策性主题有水利建设、核电建设、铁路复工、电网升级、光缆进户、新一轮汽车与家电消费刺激等,市场性主题有中报题材、文化传媒、金融创新等。单就6月份来看,可以中报主题再复合其他行业主题重点配置。

长城证券:政策扭转悲观预期 股指或创出年内新高

投资建议:

债券与股票收益率的切换特征显示,未来股票资产收益率有望赶超债券资产。欧盟放宽紧缩条件与增加流动性作用下,欧债风波有望再度平息。基建与十二五重大投资项目进程加快,全面鼓励民间投资释放出改革信号。利率下行与增量资金推动继续催化股指上涨。配置方面围绕早周期行业展开。

回顾:

5月份,欧债危机加剧、国内经济超预期回落,双重打击导致风险溢价水平重新扩张,A股指数见顶回落。长城证券研究所股票组合抗跌优势突出,5月份收益率为1.45%,基准收益率(沪深300*80%)为0.18%,组合领先基准1.27%。其中大类资产配臵贡献0.002%、行业配臵贡献0.2%、行业选股贡献1.248%。1-5月我们的组合累计收益为10.23%,基准收益率为(沪深300*80%)9.77%,组合领先基准0.46%。

大类资产:

政府启动的扩张性刺激政策,加快了库存周期见底的速度,伴随政策扩散效应,经济在2季度触底之后逐季缓升概率较大。经济触底弱复苏的景气特征,提升了股票资产配臵吸引力。11年9月末,利率步入回落周期,债券行情启动,根据股债收益率轮动特征,未来股票资产收益率有望赶超债券资产。监测各类理财品种的收益变化,信托、银行理财产品回报率开始回落,股票资产隐含的回报优势更加突出。延续超配股票资产的建议,建议持仓权重90%。

市场趋势:

影响市场趋势的核心驱动指标6月份依然呈正向变化,我们认为股指震荡向上且创出年内新高的可能性在增大。制度红利方面,QFII与保险资金开户数大幅攀升,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将继续推动股指重心上移。无风险利率方面,CPI回落为企业减负创造了降息条件,从降准到降息意味流动性环境得到实质改善,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继续下行,A股估值吸引力再度提升。风险溢价水平继续扩张的空间有限。国内“兜底”政策扭转了对经济的悲观预期,欧盟放宽紧缩条件与增加流动性注入力度成为新看点,我们更倾向于欧元区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市场底部领先经济6个月左右,年初以来股指的底部特征更为牢固。

配置:

配置思路方面,经济增速触底回升,增加了周期类行业的配置吸引力,根据各行业景气的复苏进程与政策受益的强弱程度,我们6月份超配煤炭、建筑建材、非银行金融、汽车、房地产、家电、机械、医药与商业零售业。6月份我们提高了煤炭、房地产、机械、医药、有色金属、计算机软件的配臵权重,降低了非银行金融、石油石化、食品饮料、商业零售等行业的配臵权重。

东方证券:6月A股探底概率大 还差最后一跌

政策面和技术面在5月下旬产生共振,多部委出手刺激增长的时点恰恰是在沪综指触及2132-2242点上升趋势线的时候,说明A股仍有一定内生性支撑。目前A股所处的环境依然复杂,国内经济下滑和政策刺激的博弈、国外欧债危机加剧与经济预期的博弈等等,令A股出现趋势性走势的概率有限。从行为博弈角度而言,5月见小底、6、7月见大底的概率不小。

政策力挽狂澜

技术派都清楚,一旦年初以来的上升趋势线击破,那么A股考验2132点的概率非常大。如果配合国内经济预期持续下滑、全球避险情绪回升、资本外流、巨型ETF上市的潜在赎回潮,空头有足够多的筹码进一步肆虐。然而上周末政策组合拳的推出起到了挽狂澜于既倒的作用。与以往零星的政策不同,此次政策组合拳出台的力度和规模都具有一定政策底的雏形。国务院召开会议应对经济下滑、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都出台相关措施,意味着政策正式转向保增长的信号逐步明朗。客观而言,在微观环境恶化和欧债风险释放的背景下,相比2008年底时的政策组合拳,此次以“稳增长、促转型”为核心的组合拳更像是绵绵细雨,不是市场所期望的滂沱大雨。但对于信息和预期近乎干涸的A股市场而言,绵绵细雨亦能起到作用,至少可以唤起市场对于滂沱大雨的预期。

映射到A股市场,各地项目陆续批复开工缓解了经济下滑预期,带动铁路、建筑等传统行业企稳,而这些行业恰恰可以稳定指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多领域、确定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可以激起游资对于小盘股炒作的热情,带动市场人气。本周A股出现连续两天的价增量升走势,令短期警报解除。

中期见底还差“最后一跌”

短期警报解除并不等同于中期见底,笔者维持之前对于A股中期见底前仍有最后一跌的判断。首先,政策底仍在酝酿中。无论是高层官员对于“小四万亿”的辟谣,还是各项细则的财政配套,都只能说明政策仍处于量变向质变的过渡期,在此阶段其对A股的利好效应有限。市场的反应也验证了这一判断,2008年底V型反转时量能连续放大的幅度超过100%,而本周量能放大程度仅50%,甚至没有创下年初以来的天量,说明资金认可程度有限。其次,企业盈利恶化仍有一定惯性。以国际油价和煤炭为例,5月油价的跌幅接近16%,月跌幅将创2008年12月以来之最。国内主要港口“煤满为患”,动力煤价格降幅扩大。作为经济先行指标之一的油价和煤炭价格低迷,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未来经济仍有下滑的空间。一旦6月经济数据进一步下滑,市场对于中报的担忧可能进一步加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真正可供政策腾挪的空间有限,甚至低于预期。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严重,大宗商品价格普遍高出2008年底50%以上,若故伎重施很可能产生滞涨的情形,这也是为何此次市场对政策憧憬强烈,而高层却相当谨慎的原因。既然是稳增长和促转型,那对于经济数据的刺激肯定会逊色不少,对于A股的短期刺激也必然有限。

回到估值上,代表微观盈利的深成指和中小板估值仍偏高,中小板动态PE高达30倍,较2008年的溢价率达100%,深圳A股的动态PE也高达27.8倍,溢价率也接近100%。这样的估值在经济下行周期,尤其是PPI和GDP同时快速下行阶段并无安全边际可言。若结合微观企业经营状态普遍差于2008年的情况来看,不排除中期见底前又一次集中的结构性调整出现。

未来看点在“民间红利”

现有经济模式行至临界点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民营经济的积弱难返,在垄断红利极致化的背景下,鼓励民间资本是转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关系到转型能否顺利的关键。此次政策组合拳也充分意识到了这点,目前已表示对民间资本开放的领域包括铁路、医疗、西气东输、国企重组和改制、证券期货、银行业。开放民间资本可谓“一石三鸟”,一者有助资金回流实体行业重获增长,二者利于国民经济“去地产化”转型,三者启“国让民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但进程将是渐进的。正是因为这个过程是必需的,也是渐进的,这恰恰为日后市场主题选择提供了一个思路,即那些在民间资本具有一定优势、切合政策导向的行业机会更大,如现代服务业涉及的证券期货、医疗服务、网络信息、装饰装潢、园林绿化等都值得密切关注。

政策主导行情仍将延续 迎接今年最好的投资时期

投资项目加快以及消费刺激重启的推动,对于缓和经济下滑态势,稳定经济增长作用巨大,因此我们判断,二季度经济见底的概率仍然很大。

当前政策力度阶段性的加大必将伴随至经济增长稳定,达到管理层认可的增长速度,这种稳增长的政策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政策是权宜之计,而非宏观调控政策的根本转变。因此对短期的过度刺激政策不应抱有幻想宏观流动性目前是底部区域的判断应该相对明确。外汇占款进一步减少,存准率有望继续下调随着投资项目的审批和项目资金的下达,银行信贷有望进一步松动。银行资金目前相对充裕,预计6月市场资金仍有望维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格局。根据我们对资金供求的预测,6月份相比5月份资金缺口进一步收窄。随着政策逐步更加积极,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也在增加。

上市公司业绩预期持续下调,随着工业生产的减速,上市公司业绩二季度将继续下降。基于对经济增长二季度见底的预测,我们依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