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男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1 03:44:25

点击下载

作者:张盛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与男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

与男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试读:

前言

在我们的身边,很多父母由于不懂男孩的性格特征,不了解与男孩沟通的技巧,经常会对他们的一些言行大加指责,比如:男孩开心时、生气时、烦躁时、紧张时、感到自卑时、感到紧张时……殊不知,这些指责性的话语会在不经意间对男孩的心灵造成伤害,继而使其丧失学习的兴趣,变得消极、懒惰,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男孩一生的发展。

家庭是男孩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给男孩提供物质生活保障的同时,要注意和男孩说话的方式方法,要时刻记得对男孩的心灵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充分尊重男孩的成长规律,注意说话的细节,就可以实现畅通的亲子交流!

男孩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经能够通过和别人的对照,对自己独立地作出评价。如果家长不注意谈话的细节,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让亲子关系出现不和谐的因素。

许多父母试图搞清儿子的行为,可是,结果经常是事与愿违。凭借本能,父母就能知道女儿的心思,但对儿子却捉摸不透。其实,这里面有一些生物学上的原因:男孩一出生就受到了男性荷尔蒙的影响,这不仅决定了他们的智力和感情形态与女孩是不一样的,也影响着父母该对他们采取的教养方式。因此,只有了解了男孩的思维、行动,及其出现的原因,多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才有利于对他们的抚育和培养。

为了做到一目了然,我们根据不同的场景给6~16岁男孩的家长提供了大量具体可行的方法,比如:男孩开心时,要站在男孩的身边,多鼓励;男孩生气时,要少泼冷水,多说一些宽心话;男孩烦躁时,要正面反面,巧说明;男孩紧张时,要放宽心情,巧解疑;男孩叛逆时,要有的放矢,讲道理……

在本书中,我们选取了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看到这些方法的效果。这些案例,有的正在某些男孩身上发生着,有的已经被男孩经历过,还有一些可能是某些男孩还没有经历过的。相信读了这本书,家长一定会有所收获,一定能在与男孩相处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本书语言平实,容易理解。做男孩的父母,担负着更多的责任与无奈,做男孩的父母需要走的路会更长!相信本书一定能够在家长与男孩相伴的过程中,给家长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马利琴、苗小刚、黄俊杰、薛莎莎、王立群、王华、张良钊、陈金生、张小花、齐开霞、李顺安、王站鹏、王佑灵、张超、张雪梅、李星野、罗文、张丽萍等人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关系与能力所限,书中也会有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编者第1章 男孩开心时,站在男孩身边,多鼓励生活中,男孩都会有开心的时候,例如:男孩在同学中有了面子、考试获得了第一名、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见到了久违的朋友、手里有了私房钱等,每到这时候,男孩的心里都是甜蜜的。现代家庭中,男孩几乎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关系着家庭其他成员的情绪。一旦男孩表现出高兴的情绪,父母就会高兴起来。当男孩开心时,作为父母,就要站在他身边,多鼓励他。1.在同学中有了面子,告诉男孩:“也要给他人留面子”

研究表明:当一个男孩获得了“面子”的力量后,会爆发出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也说明,在男孩的生活和学习中,“面子”是非常重要的。

在男孩的一生中,被人给“面子”的机会可能不止一次,这时候,父母就要站在男孩身边,对他们说:“也要给他人留面子。”

案例1星期五的下午,张峰妈开车来接儿子回家。这是张峰妈每个星期都要做的一件事,因为儿子在一所寄宿制学校上小学,每周上四天半,到了星期五的下午,孩子们就会被爸爸妈妈一一接回家。张峰妈停好车后,径直来到了儿子的宿舍。张峰正坐在自己的床铺上,通过窗户看到了他妈妈,便背着书包等着。上了车之后,张峰妈透过反光镜,看到了儿子热情洋溢的脸,便问:“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吗?”张峰笑了笑说:“妈,我今天特有面子!”张峰妈说:“是吗?怎么了?”张峰回答说:“我们班上的拖把坏了,已经好几天了。老师去库房要,可是人家说,学校的库房也没有了。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让老师帮我去库房要了几根细铁丝和钳子。我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就将这些拖把都修好了。每天修一把,一共修了三把!今天上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儿表扬了我,我感觉特有面子!”张峰妈说:“真不错!不过,在享受别人送给自己的面子的时候,也要给他人留面子,千万不要做有损于他人面子的事。”……

张峰为班集体做了好事,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让他在同学面前觉得很有面子。当他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的时候,得到了妈妈的肯定,同时,妈妈也没有忘了提醒他:要给他人留面子!不可否认,这样做,对男孩是非常有利的。

让他们更加相信自己

被别人给面子,会让男孩获得自尊。这时候,他们就会升起一种对自己的信任,从而更加肯定自己的能力,并会继续努力。

鼓励儿子学会给他人面子

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这样鼓励男孩,当他人做了好事,或者考了好成绩的时候,男孩也会给他人留面子。这样,也有利于男孩的人际交往,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友谊。

案例2周末,强强妈带着强强一起出去买东西。就在他们走到超市门口的时候,看到很多人都围在一起。强强和妈妈走过去一打听,原来是有人偷东西了。各种各样的语言传来:“真是太不像话了,这么小就偷东西”、“真是的,现在的男孩啊”……强强挤进人群,看到了低着头站在一边的男孩。这一看不要紧,原来是自己的同学李祥。很快,李祥爸便走了过来。原来是超市打电话给他的!李祥爸一过来,便一个耳光扇了过去。李祥红着脸,流着泪,无力地为自己辩解着:“没有偷,就是没有偷!”强强被妈妈一把拉进了超市,后面发生的事情也就不知道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强强的同桌丢了一支圆珠笔。当班主任正在寻找小偷的时候,强强对同学们说:“一定是李祥偷的,一定是他!昨天,我还看见他偷人家超市的东西被抓住了。”一听这话,所有的同学都一阵愕然。李祥更是丢尽了面子,一扭头,便跑出了教室。强强以为李祥是想逃跑,便招呼同学一起追了出去,将其团团围住。李祥的爸爸又一次因为儿子的问题被人打电话。不过,这一次,他没有打儿子,而是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老师。原来,那天李祥是和爸爸一起出来买东西的。可是,两人各看各的,最后竟分开了。由于超市的面积比较大,而且又分为三层。李祥找着找着,竟然走出了超市的大门,这时候,报警器响起……等门卫赶到的时候,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款他相中的玩具汽车,于是,前面的一幕便出现了。后来,超市调出了监控录像,确实看到他们父子俩在东张西望地找人,这才为李祥平冤昭雪……强强很为自己的鲁莽感到后悔,回到家里之后,便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对他说:“每个人都有面子,你怎么不给同学留面子呢?以后可一定要注意啊。”

故事中的强强当着同学的面儿说李祥是个小偷,这让李祥脸面尽失,幸亏李祥爸爸出现,才讲清了事实的真相。这个案例再一次告诉我们:一定要提醒男孩,给别人留面子。

作为男孩的父母,要将面子的重要性告诉他们,不仅要让他们为自己挣面子,还要让他们为他人留面子!那么,男孩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告诉男孩,不要贬损别人

贬损他人抬高自己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因为在贬损他人的同时,也会对对方的自尊心造成伤害。为了抬高自己,有些男孩就喜欢这样做。其实,说出这些话的男孩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对方的感受。殊不知,这样做也是在为自己挖陷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父母应该告诉男孩:“不要拿别人的缺点来说事儿,不要贬损别人。”

尊重客观事实,不要以讹传讹

有些男孩喜欢以讹传讹,听到一点儿风吹草动,便会大加渲染,进行传播。在传播一些消息的时候,很容易对他人造成伤害。父母一定要告诉男孩:对于一些没有根据的事情,不要以讹传讹,尤其是涉及一个人面子问题的时候,更不能这样。

透过表象,认识真相

男孩的年龄还小,很容易根据一些表面现象作出错误的判断。父母要鼓励他们积极寻找事实的真相,不被表面现象迷惑。同时,要告诉他们:要透过表面的现象了解到事实的真相,不能武断地根据事实的表象作判断。小警示任何一个人都爱面子,男孩更是这样。当感觉到很有面子的时候,他们便会很开心,心里就像是吃了蜂蜜一样甜。这时候,父母就要告诉男孩:“推己及人,也要给他人留面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不要让男孩拿别人的缺点来说事,不要贬损别人。2.考试得了第一名,告诉男孩:“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俗话说得好,“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每个男孩的心中,分数都是非常重要的。当他们发现自己考了好成绩的时候,一般都会眉飞色舞,即使是比较含蓄的男孩,也会在心里感到甜丝丝的。作为男孩的父母,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多给他们以鼓励。

案例1高爽放学回到家便钻进自己的书房,打开了自己喜欢听的流行音乐。舒缓的音乐响起,高爽便随着节奏扭动了起来,同时,他又推门进了厨房。妈妈明白,儿子肯定是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否则他是不会放这首音乐的。妈妈一边摘菜,一边问:“遇到什么事情了?看把你乐的。”高爽神秘地一笑说:“您猜!”妈妈说:“容我想想,等会儿再告诉你。”说着,一扭身,便钻出了厨房。这时候,爸爸正好下班回来。高爽帮爸爸拿过拖鞋让他换上。爸爸问:“今天怎么了?这么主动?”高爽微微一笑,对爸爸说:“等会儿就知道了。”很快,晚饭便被端上了餐桌。高爽当着爸爸妈妈的面说:“你们猜,我这次英语测试考了多少分?”妈妈问:“考得不错吧,小鬼头!就知道你有好事!”“100分,妈妈,您知道吗?100分!比英语课代表都高!”高爽终于揭开了谜底,“爸爸,真是太谢谢您了。如果您不把学习英语的方法告诉我,我还在那儿苦学呢!”以前,高爽虽然很用功,可是英语成绩一直都不太好。后来,爸爸帮他作了分析,给他介绍了一种学英语的好方法。没想到,还真管用!爸爸听了说:“你小子可不能骄傲啊!光英语成绩上去了,其他科目也要努力啊!而且,这只是一次小的单元考试,只能说明你这个单元的内容学得不错,还要坚持下去啊!”妈妈也附和着说:“找对了方法,好好努力一把,其他科目也一定会赶上去的!”听了爸爸妈妈的鼓励,高爽暗暗下决心:“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高爽经过自己的努力,英语考了满分,他是开心的,这一点,从他的反应就能看出来。爸爸妈妈也为儿子感到高兴,同时还对儿子进行了一些“点化”——“不能骄傲,坚持下去。”爸爸妈妈的这种态度,对高爽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

让儿子明白与人分享喜悦的乐趣

对于正在上学的男孩,都会经历一场场大大小小的考试。虽然,现在有些人认为不能唯“成绩”是举。可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分数依然有着强大的诱惑力,对男孩更是这样。当他们考了好成绩时,第一个想告诉的人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对男孩的好成绩表示肯定,儿子就会获得一种与人分享的满足。

引导儿子不要骄傲、积极进取

好的成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明这个男孩是优秀的。作为家长,当男孩的成绩有了提高的时候,最好对男孩说些鼓励的话,鼓励男孩争取再创佳绩。因为只有不断地积极进取,才能让男孩更具吸引力,并获得充分的自信。

案例2期中考试成绩公布之后,立人挥舞着成绩单,直接奔回了家。可是,当他打开房门的时候,却发现妈妈和牌友玩得正欢。立人看了他们一眼,便回自己的卧室去了。立人将书包放下,直奔厨房。自己煮了点儿方便面,胡乱地吃了几口算是晚餐,然后又踱回了自己的卧室。时间一点点过去,直到听到客厅里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椅子碰撞桌子的声音时,立人才拿着成绩单走了出来,因为他知道,妈妈的牌局已经散了。通过妈妈的表情,立人看得出,妈妈这次没有输钱。他将自己的成绩单递给妈妈并说道:“妈,我这次数学考了98分,比上次多!”妈妈看了一眼,说:“上次是95分,这次是98分,不就多了3分吗?你什么时候能够给我考个满分看看……”立人知道,妈妈又要开始唠叨了。每次让她签字,立人都要经历一次这样的考验!立人拿着妈妈签好的成绩单回到卧室。他躺在床上,心里委屈极了,要知道,这可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可是,一想到妈妈对自己的态度,立人就一阵心寒!

当立人拿着自己的成绩单让妈妈签字时,满以为可以得到妈妈的鼓励。可是,立人妈不但没有鼓励儿子,反而还给儿子泼冷水。这样做,会让男孩对自己的努力做出错误的反应。他们会认为,努力也没用!长此下去,男孩就容易自暴自弃。

当男孩考出好成绩时,是需要有人跟他们分享的,同时也是需要鼓励和肯定的。家有男孩的家长,一定要注意男孩的这种心理特点。

和男孩一起分享他们的喜悦

当男孩的成绩得到提高的时候,父母要露出满意的微笑,和他们一起来分享这份喜悦。这样,一份快乐就会变成两份!事实表明:当男孩从父母那里感受到这种开心的时候,心中就会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对男孩的成绩,多肯定

如果男孩的成绩有了提高,至少说明在过去的这段时间,他付出了努力。不管成绩提高多少,都要对男孩的努力做出肯定。这样,男孩就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要坚持!

少给男孩泼冷水

有些家长喜欢给男孩泼冷水,殊不知,这样做非常容易打击男孩的积极性。有些家长为了让男孩更上一个台阶,经常会对他们冷言冷语,即使男孩有了进步,也会讥讽他们。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某种情况下是适用的。可是,它并不适合每个男孩,尤其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的男孩。小警示任何人都需要家人的鼓励,男孩更是这样。当得到大人鼓励的时候,他们会更加开心。在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的激励之下,他们会促使自己继续前进。作为家长,当男孩的成绩有了提高的时候,最好对男孩说些鼓励的话,鼓励男孩争取再创佳绩。3.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告诉男孩:“和家人在一起,最温暖”

最近几年,随着旅游市场的升温,只要有点儿闲钱的人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去转一转、玩一玩。虽然这样做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可是,也很容易让男孩滋生攀比之心。例如:有的男孩没有去过北京,面对去过北京的男孩,他就会觉得低人一等;有的男孩没有去过上海,当有男孩说起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的时候,他们也会心生期盼……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要让男孩明白:旅游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和家人在一起时,最温暖!

案例1寒假到了,明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海南旅游。准备充分之后,一家三口便坐上了去海南三亚的飞机。到了大海边,明喆不是光着脚丫,踏沙戏浪,沐浴着柔和的阳光,就是在沙滩上拾贝壳,充分感受着“东方夏威夷”三亚的魅力,累了,就坐在沙地上开始休息。这时候,爸爸提出了一个建议——一家三口垒沙塔。明喆早就有这个愿望了:“爸,您怎么和我想的一样?”爸爸笑了笑说:“是心有灵犀啊!”于是,明喆便耐心地垒起来,爸爸妈妈都来帮忙……明喆做得很仔细,生怕一不小心就将垒好的塔弄倒了。晚上回到宾馆的时候,明喆已经觉得很累了。洗漱完毕,换上一套新衣服,明喆一家三口便到楼下吃晚餐。这时候,明喆和爸爸、妈妈已经恢复了体力。他们回忆着一整天游玩的情景。明喆说:“爸爸妈妈,今天真是太开心了!明年冬天咱们还来吗?”妈妈说:“今年已经是破例了!明年,到时候看情况再定!”明喆知道,爸爸妈妈都属于工薪阶层,这种自费性的旅游确实不能经常进行,偶尔一两次还行,过于频繁,家里就负担不起了。明喆说:“好,到时候看情况再定!”爸爸听了明喆的话,说:“儿子,旅游并不是终极目的,其实,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是最温暖的。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不可否认,爸爸对明喆说的话,值得我们每一位做家长的深思——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是最温暖的。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爸爸啊!当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一家三口再奢侈一回的时候,他对儿子说出了这样一番对男孩意义深远的话。

不要让男孩太过奢侈

旅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享受。只有一个家庭满足了温饱问题,才会考虑这样的一项室外活动。如果男孩忽视自己的家庭条件而盲目地要出去旅游,势必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明喆爸爸这样说,从某种意义上遏制了儿子的奢侈行为,让他明白了家庭条件允许,就旅游;如果条件不允许,就要适可而止。

要培养男孩的家庭概念

在我们身边,有些男孩缺乏家庭概念,对家人缺乏温情。胆喆爸爸的话等于告诉了儿子:家庭是一个人心灵休息的地方,家人之间的感情才是最温暖的。才是最应该值得重视的!

案例2暑假到了,文宣开始忙乎起来,因为爸爸答应在暑假带着他去桂林游玩,这可是他求之不得的。在他们的要求下,妈妈决定也去。时间一天天临近,这一天,文宣一家三口终于来到了远近闻名的桂林!坐着小舟,文宣一边观看千姿百态的山、蜿蜒曲折的水,一边想起了自己学过的一篇课文“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也就是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文宣才有了来桂林旅游的愿望。文宣努力思索着,他尽量将这些文字在眼前复原——“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可是,就在这时候,妈妈用力推了他一下:“你这孩子怎么了?叫你几声了都不答应!”文宣清醒过来,他知道,刚才自己已经完全进入到了课文描写的环境中。看着爸爸手里摆弄着照相机,文宣知道,他们要照相留影了。……小舟返回来的时候,文宣还是一句话都不说。妈妈则一直都在数落儿子的不是:“要不就别出来玩!我和你爸都出来陪你,你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你怎么老是心不在焉呢?”

很显然,文宣的妈妈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她觉得儿子让她很扫兴!其实,儿子自有自己的乐趣,他是开心的、满足的,可是,家长却完全忽略了这一点。

对于感情,有些男孩比较含蓄。当他们对某一事物表现出好感的时候,会静静地看着它、欣赏它。例如:文宣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家长一定要多理解,不要强硬地让男孩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要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通过行动告诉儿子:“家人在一起,最开心”

出去旅游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带上孩子。这可是培养融洽亲子关系的最佳途径!如果大人只是玩自己的,而让男孩一个人待在家里,男孩就会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如果孩子的课程不是很紧张,可以给孩子请几天假。当然,最好选择假期的时候,这样,他们的时间会充裕一些。

直接告诉儿子:“有了你的参与,才开心”

不管是旅游,还是其他的事情,如看电影、爬山等,都可以给男孩带来一定的快乐,让他们感到开心。可是,一定不能忘了,父母要告诉他们:“有了你的参与,我们才开心。如果没有你,我们看着、玩着也没有什么意义。”小警示一般来说,男孩都喜欢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旅游,一来可以增长见识,二来可以让自己在同学之间更有面子。这时候,父母一定要提醒他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旅游带来的快感,更要体会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要让男孩明白:旅游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家人在一起时最温暖!4.受到老师的表扬,对男孩说:“继续努力,不骄傲”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男孩,鼓励的力量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当男孩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要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戒骄戒躁。

案例1回家的路上,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笑嘻嘻地和妈妈并排走着。妈妈知道,儿子可能遇到了什么好事。于是,妈妈问:“怎么了,这是?”“老师今天表扬我了。”儿子满脸的自豪!妈妈搞不明白了:“怎么回事?”“老师说,我写的字他能看懂了!”儿子不好意思地说。听了儿子的话,妈妈一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儿子的字都非常潦草,不是将字写在格子外面,就是不会安排位置……因此,很多老师都给儿子做了这样的要求:请规范地写汉字!妈妈说:“好啊!这确实是不小的进步,等回去之后,让妈妈看看你的作业本。”儿子点点头。要是在以前,儿子是不会答应的。因为,他写的字只有他自己认识。他也不好意思让别人看。回到家里之后,儿子将自己的作业本从书包里拿出来,展示给妈妈看。妈妈看了看,果然字写得比原来规范多了!老师还在他的作业后面写了一个大大的“优”!这对儿子来说,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妈妈认真地看着:“嗯!不错!你可要继续努力啊!”儿子说:“是!”“更不能骄傲!”妈妈补充说。儿子听了,说:“好,我会继续努力的!”

当得知儿子的书写水平有所提高的时候,妈妈给了儿子鼓励的语言。不可否认,这样的妈妈是智慧的!

让男孩从妈妈的鼓励里看到自己的智慧

作为家长,一定要看到儿子的进步,当男孩受到老师的表扬的时候,要对他们说“继续努力,不要骄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男孩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尽量减少男孩的骄傲情绪

有些男孩在自己做出一点儿成绩的时候,容易滋生骄傲情绪,这是不可取的。妈妈的及时提醒,可以让男孩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成绩。当他们以“不骄傲”告诫自己的时候,更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成绩。

案例2数学课上,老师在认真地给学生讲课。李俊虽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可思绪早就飞远了,他的头脑中又出现了爸爸的身影。原来,在前一天,李俊有一道数学题解题的思路特别棒,老师表扬了他。当他满心欢喜地回家向爸爸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爸爸却不屑一顾地抛下这样一段话:“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不就是一道数学题吗?你表弟每门功课都很不错,也没见他这样过!不害臊!”……“不害臊”、“不害臊”……李俊满脑子都是这几个字。等到他回过神来的时候,老师已经将一道证明题讲完了。李俊甚至怨恨起自己的老师来,如果老师不表扬他,他就不会高兴;如果他心情不好,也就不会和爸爸说,也就没有后面的这些话了。李俊越想越生气,他死死地盯着数学老师,暗下决心:你不是怕我拉后腿吗?我就拉!从那以后,李俊便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成绩一落千丈。

故事中,李俊将对父亲的不满延伸到了老师身上,这对他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其中的原因,就是爸爸说了不该说的话。

男孩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强,当自己的行为受到别人讽刺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出一种反叛的力量。一旦这种力量运用不当,就会走向下坡路。所以说,当男孩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父母要多鼓励,不能装作没看见,更不能诋毁男孩。

当男孩受到表扬时,不能装作看不见

当听到儿子在述说自己做出了什么成绩,或者受到了老师表扬之类的话时,有些家长会将头扭向一边,摆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其实,这时候,男孩是非常需要一个人来和自己分享这份开心的,家长的漠不关心会让他觉得:自己快乐与否与父母无关。这样很容易影响正常的家庭关系。

鼓励的语言要具体

有些家长听说男孩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之后,为了鼓励男孩,会夸大男孩的优点。比如:“真是太棒了!”“你真聪明!”这些大而空的语言,男孩一般是受用不起的。他们会觉得,家长很虚假,是言不由衷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找出男孩的亮点,加以鼓励。

不要拿男孩和其他孩子作比较

当男孩受到表扬的时候,拿他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可以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和别人家的男孩作比较。因为每个男孩都是不同的,毫无意义地比来比去,只会让男孩厌恶自己、远离父母。小警示任何一个男孩都有值得老师表扬的地方,例如:成绩优秀、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当儿子受到表扬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要对男孩多加鼓励,既不能装作没看见,也不能诋毁男孩。一定要看到儿子的进步,促使他们不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5.见到久违的好友,告诉男孩:“与好友常联系,珍惜友谊”

人生最珍贵的感情,就是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每个男孩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好友,他们会一起游玩、一起学习、一起斗蛐蛐……对于男孩的这些友谊,家长要重视起来,千万不要觉得男孩们之间的友谊不算什么。如果儿子见到了久违的好友,父母要告诉他们:“要经常和好友联系,珍惜友谊!”

案例1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浩浩去吃火锅。妈妈美其名曰:改善伙食!浩浩当然乐意了。一路上,浩浩那个兴奋劲儿就别提了,心里一直想着美味的羊肉卷。到了火锅城之后,浩浩妈便径直带着浩浩去找座位了,而爸爸则去给他们准备吃的。看着热气腾腾的场面,浩浩由衷地说:“真香!真想流口水。”这时候,浩浩突然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小江也在和爸爸吃火锅,一连串的问号出现在浩浩的脑中:他不是去上海了吗?现在还没有放假,怎么会回北京来?什么时候回来的?妈妈看到儿子怔怔的表情,问:“怎么了?”浩浩说:“妈,您看,那不是小江吗?”浩浩妈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了小江。她知道,浩浩和小江曾是好朋友,两人整天都形影不离的,后来,由于工作的关系,小江便随着家人去了上海。妈妈鼓励浩浩说:“去和好友打声招呼吧!”浩浩得到妈妈的鼓励,站起身来,走到对面不远的桌旁。小江看到了浩浩也很惊奇:“哎!你怎么也在这里啊?”浩浩说:“我是跟爸爸妈妈一起来的。”浩浩用手指了指妈妈所在的位置。小江说:“我是和爸爸来的。”浩浩问了一声“叔叔好”,然后便说:“回来也不告诉我一声,真不够朋友!”小江急忙解释说:“我这次回来是办事情的。我爷爷几天前住院做手术,我便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回来了。爷爷的手术很成功,爸爸和我都松了一口气,我们已经连着几天没好好吃东西了,路过这里,就想着吃顿火锅。”浩浩关切地说:“爷爷没事了就好!”这时候,小江爸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浩浩,你们小哥俩都两年多没见面了,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不过,现在没时间了,我们得去医院替换小江的姑姑,让她出来吃饭。这样吧,我们三天后才会离开北京,这几天,你可以找小江聊聊。”说完,小江爸便带着小江离开了。浩浩回到座位上,爸爸妈妈已经开始吃了,爸爸说:“好朋友之间要常联系,你和小江的关系不错,一定要珍惜啊!”浩浩郑重地点点头,他决定回到家就给小江打电话。

在火锅城,当浩浩发现了好久不见的朋友时,他心花怒放。这时候,妈妈鼓励他主动去和朋友打招呼,而爸爸则对他说,要常和好友联系、珍惜友谊!不可否认,这样的父母是明智的!

要鼓励儿子与人正常交往

父母对儿子的肯定,可以让儿子明白:与朋友的正常交往,是可以得到父母的首肯的。当男孩和同学的交往得到父母肯定的时候,他便会对自己的交往行为进行审视,进而结交更多、更好的朋友。

要引导儿子与不常见的朋友多联系

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有些好朋友会分开,比如:孩子跟随父母到另外一座城市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就会淡漠。每到这时,孩子们之间多年积淀下来的伙伴关系就会中断。如果父母鼓励他们加强联系,就可以让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得以延续。

案例2暑假里,爸爸妈妈带着儿子宏文来到湖南的农村老家,这是儿子长大之后第二次离开家。爷爷家那儿没有网络游戏,没有旱冰鞋……有的只是一块块的麦田和一个个土里土气的小男孩。由于当地的很多青年人都出外打工了,因此,很多男孩都是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的。听说宏文来了,很多男孩都来凑热闹,一张张小灰脸出现在了门口。宏文仔细辨认着:“狗蛋!”他发现了这张熟悉的脸。狗蛋是宏文第一次来这里时结交的好友,那一年,他7岁。有一次,宏文在路上走着的时候,被一只小黄狗追赶。狗蛋出来帮忙,救了他。从那以后,两人便成了好朋友。由于狗蛋家没有电话,所以,平时两人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联系。宏文早就将自己要来这里的消息告诉了狗蛋。宏文想和他们一起出去玩,可是却被妈妈叫住了:“玩什么?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宏文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央求着:“他们是我的好朋友。”妈妈听了不解地说:“跟这种男孩交朋友,不把你带坏了才怪呢?不许去!”

其实,在每个男孩的心里都有一块属于朋友的地方。一旦失去了友谊,男孩就会陷入孤独的境地。当男孩的心灵感到孤寂的时候,不仅精神会变得空虚,还会失去上进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长们应该鼓励男孩珍惜友谊。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男孩之间的友谊

男孩之间的友谊一般都是纯洁的。有些成年人经常会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男孩之间的友谊,觉得男孩结交的朋友必须是日后对自己有帮助的,必须是对自己有利的……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父母要正确看待男孩之间的友谊!

鼓励男孩与朋友保持联系

如果男孩因为一时的倦怠而忽视了好友,父母就要提醒儿子:珍惜友谊!这样,在家长的鼓励之下,男孩才会对这份友谊重视起来,并彼此保持长久的联系。小警示友谊是一种超越身份和地位的一种东西。当很久不见的朋友再次相见的时候,一定要让男孩珍惜这份友情,不管对方的家庭背景如何。对于男孩的这些友谊,家长要重视起来,千万不要觉得男孩们之间的友谊不算什么。6.得到了想要的名牌,对男孩说:“内在品质更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男孩开始追求名牌的衣服、鞋子甚至袜子、皮带、书包……当男孩得到自己想要的名牌时,父母要对男孩说:“内在品质更重要!”

案例1嘉志从小就喜欢踢足球,每天放学之后,都要在校园里玩一个小时才回家。由于喜欢足球,因此,嘉志也特别喜欢运动装、运动鞋,尤其是名牌的。其实,嘉志早就想买一款适合自己的耐克球鞋了,但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他并没有向父母张口。虽然每次看到其他的学生穿着名牌球鞋,自己也很羡慕,可是他还是觉得买名牌有点儿不太实际。可是,在他12岁生日这一天,妈妈却将一双耐克球鞋交给了他。嘉志接过球鞋的瞬间,幸福之感溢满了全身。这时候爸爸说话了:“其实,我们早就知道你想要一双耐克球鞋。可是,你却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没有跟妈妈爸爸提起……”妈妈接着说:“其实,名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我们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是一个乐观豁达、谦虚谨慎的人。”

作为男孩,嘉志也像其他男孩一样,渴望完美,渴望有一双属于自己的运动鞋。这种心理,在同龄孩子当中,是很常见的。当妈妈将一双耐克球鞋送给他的时候,不忘了和他说一句:“其实,名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嘉志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而妈妈也是一位智慧的好妈妈。

让男孩懂得,心灵美比外在美更重要

一个人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在美,其二则是内在心灵美。要让男孩懂得:心灵美比外在美更重要!对男孩来说,内在美才是最可贵的,也是最根本的。

让男孩了解自己的优点,从而继续发扬

在恰当的时候像嘉志妈妈那样说也是对男孩内在优势的一种肯定,比如嘉志具有善良、懂事等优点。从而可以让他进一步明白:只有加强内在的涵养,才会让自己具有持久的魅力。当男孩对此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便会对这些优势进行进一步的发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案例2凯安的家庭状况很一般,爸爸妈妈都是普通的打工族。可是为了挣面子,从小到大,妈妈给凯安买的吃的、用的、穿的都是名牌。虽然这笔开支占去了两人收入的一半,可是爸爸妈妈却认为很值得!每次遇到亲戚朋友,当对方说出“凯安长得真帅”的时候,凯安妈心里就会美滋滋的。就这样,一眨眼,凯安已经长成了一个十二岁的大小伙子。由于从小就接受了“名牌”的洗礼,凯安对任何普通服装都看不上眼,每次买衣服的时候都要选名牌。可是,随着凯安心理逐渐成熟,他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他偏激地认为:贵的才是好的!因此,买衣服的时候,非贵不买!在凯安的挥霍之下,家里的经济条件是一天不如一天。可是,看到儿子的品位越来越高,凯安妈却依然乐此不疲,千方百计地满足着儿子。

不可否认,凯安妈的做法是错误的。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虚荣心,男孩更是如此。每一位当父母的,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多的机会,将最好的送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人瞧得起。可是,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仅仅依赖名牌是达不到任何目的的,只能让男孩越陷越深。对于儿子的名牌意识,父母一定要正确看待。

和男孩商量,定好规则

很多时候,家长并不会对男孩的零花钱作出具体的要求,既不会对男孩说平时哪些钱该花,也不会对男孩讲应该花多少。因此,男孩花钱的随意性比较大,想花多少就花多少,完全按照自己的性子来。

为了消除儿子的名牌意识,父母就要和男孩多沟通,比如:每个月需要多少零花钱,将需要花钱的地方详细列出来;每个月给男孩固定的零花钱让他自由支配,如果超出预算,就不能再向父母要等。

对于男孩的无理要求,尽量不要满足

当想要某件名牌的时候,有些男孩会无理取闹。为了息事宁人,许多家长都会答应男孩的要求。殊不知,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妥协,才让男孩变得任性、执拗。

如果男孩提出了无理要求,父母要坚决拒绝。需要注意的是,对男孩的每一次任性,都要以同样的态度来解决,而不是有时限制男孩,有时放纵男孩,给男孩留下可钻的空子。

不要对男孩提出太高的要求

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穿着得体,能够让自己有面子,便开始无限制地满足儿子的无理要求,这就造成了男孩爱慕虚荣、学习不上进。要让男孩懂得:鸟美是羽毛,人美是学问,真正的尊重并不在于是否有钱,更不在于是否穿名牌。小警示今天,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男孩都极力追求名牌,崇尚名牌。绝大多数的男孩都对名牌情有独钟。可是,父母却不能任由他们的性子来。即使男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名牌,也要提醒他们:内在的品质更重要!不要为了所谓的名牌,而丢失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7.手里有了私房钱,告诉男孩:“学会使用这笔钱”

当男孩上学的时候,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给他们一些零花钱,由他们自己支配。可是,这些阶段的男孩子缺乏计划的能力,对自己的这笔钱并不能作出很好的规划,因此,他们会看到什么就买什么,很容易将自己的钱花完。当男孩手里有了私房钱时,父母要告诉他们:“学会使用这笔钱。”

案例1智峰是个正在上初一的男孩,脑子里还没有钱的概念。有一次,爸爸开着自己的出租车去接他。回来的路上,智峰看见一个卖烤肉、烤鸡翅的小摊,非要吃。于是,爸爸便把车停靠在了路边。智峰从车里钻出来,就在小摊上买烤肉吃。本来已经吃饱了,但禁不住老板的诱惑,智峰又和爸爸要了钱,买了一些烤鸡翅、烤年糕之类的,说是回家吃。回到车里,智峰便和爸爸说起这件事,而且还很自豪地说:“我吃饱了,晚饭可以省下了。”这件事让智峰爸意识到:必须关注儿子零花钱的使用情况。他便借着这件事教育儿子:“你身上带了钱,该花时爸爸不反对,但是一定要学着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比如:你有10元钱,很想看一部电影,可是钱又不够,你就可以用3元钱买一张光盘。这样既省钱,又可以随时看。不是更好吗?”从那以后,智峰的爸爸妈妈允许他每天只带10元钱,作为应急之用,其他的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挣。定了这个规矩之后,一个学期下来,智峰反而节约了200多元钱。

不可否认,故事中的智峰爸爸的做法是正确的。

引导儿子认清哪些钱是该花的,哪些是不该花的

男孩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些钱是必须花的,比如买作业本、买圆珠笔时;可是,有些钱就是可花可不花的,比如作业本只使用了一半、圆珠笔还有水时,就可以不买新的;有些钱则是最好不要花的,比如:看到街边的小吃、零食时可以不买……智峰爸的话对儿子花钱的意识做了正确的引导。

让儿子学会计划用钱

在智峰爸的引导下,智峰在使用钱的过程中必然会多一些计划。当他想买什么东西的时候,一定会权衡利弊,想办法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让男孩形成一定的计划性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他们盲目乱花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给孩子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如果男孩使用不当,则会使男孩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父母在给男孩零花钱时,一定要注意控制一定的“量”,千万不能要多少就给多少,而且还要让他们学会使用这笔钱。

案例2赵涛是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男孩。他的爸爸在上海工作,平时和妈妈住在一起。妈妈非常溺爱这个儿子,只要是儿子提出的要求,她一般都会答应。赵涛性格活泼,爱吃爱玩,爱问为什么。每次只要一看到学校附近的小店新进了什么东西,他都会第一个购买。一天,赵涛看中了一部玩具对讲机,据说,几十米之内还可以通话。他非常喜欢,就问店老板:“多少钱?”店老板说:“17元。”赵涛翻翻自己的衣兜,发现钱不够。他想,跟妈妈要这笔钱,就可以买了,他问:“能不能先欠着?”由于是常客,老板便答应了。赵涛拿着这部玩具高兴地来到学校,课间一有时间,就和同学们玩。庆幸的是,回到家里之后,妈妈就给了他这笔钱。正是这个原因,赵涛每次走到小店门口,看到心仪的玩具,都会以赊欠的方式先买下,然后再还钱。终于有一天,妈妈实在受不了了,因为赵涛相中了一款学习机,报价580元。妈妈没有答应,赵涛好说歹说,妈妈就是不肯松口。最后,妈妈的冷漠激怒了赵涛,他强行去拉妈妈的钱柜。妈妈极力阻拦,可还是没有挡住他,赵涛趁机抢走了妈妈的钱……

6~13岁的男孩,由于涉世不深、天真烂漫,他们的自制能力、自控能力都相对比较薄弱,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便会迷失方向。因此,赵涛虽然才读小学五年级,却已经学会了乱花钱。

赵涛的例子,有着一定的典型意义。这种类型的孩子,一般都有着比较多的零花钱,可是,由于不会计划着花,所以,到手的钱很快会花完。妈妈发现了,却不加以制止,直到儿子学会了抢钱。这样的例子是惨痛的,如果还是不加以重视,就会养成物质第一、贪图享受、诚信缺失的不良习惯。这种男孩可能还会为了钱而铤而走险,甚至走上不归路。

现在的男孩,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平常使用的零花钱也比较多。但是,很多男孩却不能合理地使用零花钱。作为父母,应该培养他们正确花钱的习惯,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

让男孩具有一定的劳动意识

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男孩都有参与劳动的渴望。而且,绝大多数的男孩也和成人一样,希望通过劳动来体现自我的重要性。所以,父母要给男孩分配一些家务劳动,让男孩从中体会到一定的快乐和幸福。这时候,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奖励。比如,男孩做了某种家务劳动,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零花钱给男孩一定的奖励,让男孩形成劳动光荣的观念。

培养男孩合理的消费观念

花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如果男孩自己没有掌握零花钱,不会使用零花钱,他们就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合理消费,这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独立生活是非常不利的。在父母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来消费,才能让男孩做到合理消费,培养出男孩正确的消费观念。为了培养男孩合理的消费观念,就要让男孩对家庭的实际消费承受能力多一些了解。因为只有让他们清楚自己家庭的经济账,他们才能明白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并学会量力消费。

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男孩学会独立生活

虽然有些男孩不会合理使用零花钱,可是,并不能因此就不给男孩零花钱。因为,使用零花钱是男孩的“成长需要”,这可以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在男孩七八岁时,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给男孩提供一些零花钱。同时,家长要帮助男孩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如消费、储蓄等。小警示在每个男孩的手中,几乎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零花钱。父母要让男孩学会使用这笔钱。如果今天玩个网游,明天买件喜欢的玩具……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笔钱就会被花完。在给男孩零花钱时,父母一定要注意控制“量”,千万不能要多少就给多少,要让他们学会使用这笔钱。8.成了一名义工,对男孩说:“做义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义工不仅仅是一种义务劳动,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把关怀带给了社会,同时也将爱心传递给了他人。当男孩想做义工时,父母一定要鼓励他;当男孩已经是一名义工时,父母也要给予积极的支持!

案例1文强妈开了一家个体服装店,专门经营中老年人的服装。她是一名义工,平时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到附近的孤儿院、养老院做义工。每次,文强都会跟着去,不是给老人带些好吃的,就是给老人们带些衣服过去。在儿子的心目中,妈妈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文强也想像妈妈一样,于是,便对妈妈说:“我想和您一起去做义工。”听了儿子的话,文强妈说:“好啊!可是,你的作业怎么办呢?”文强回答说:“我会将功课都集中在一天来写,反正一个星期有两天的休息时间,剩下的一天,我就和您一起去做义工。”妈妈想了想,觉得儿子的想法不错,便说:“好,那就从这个星期开始吧。你可不要反悔啊!要记住:做义工是一件好事!”文强满口答应着:“知道,这句话您都说过好几遍了!”

所谓义工,就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的人,他们没有任何物质报酬,主动为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文强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或许是受到了妈妈的影响,文强也想和妈妈一样去做义工。妈妈答应了,因为这确实也是一次历练儿子的机会,不过她不忘提醒儿子:“做义工是一件好事!”

培养儿子的责任感

任何一个人都对自己的家庭、国家担负着一定的责任。鼓励儿子当义工,可以有效地培养儿子的责任意识,从而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发奋学习。

鼓励男孩学会劳逸结合

在这个重视分数的时代,为了让儿子取得好成绩,有些家长就大包大揽,儿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故事中的文强妈再一次告诉我们:在学习之余,要鼓励儿子多做些事情。因为,劳逸结合更能让儿子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

案例2十月的一天,陈波和同学、老师一起,从中山广场出发,清理沿途的垃圾。和以往跟随爸爸妈妈游玩不同,这一次,陈波知道自己是以义工的身份出来的,工作内容就是捡路边的垃圾,是在做保护环境的事情。这一次义工,让陈波意识到以前自己偶尔随便扔垃圾的做法是不对的。那天,同学们都特别兴奋。他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烟头、纸屑、塑料制品,最重要的是,走了那么远的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一回到家里,陈波便和爸爸妈妈说起了自己做义工的事情。他还提醒爸爸说:“爸,以后出去的时候,不要乱扔烟头了!你知道捡烟头多累吗?”听了儿子的话,妈妈大叫起来:“怎么,你还去捡被人丢下的烟头?你丢不丢人啊?什么义工,这不是糟践人吗?去!明天就跟老师说,不做义工了!”陈波反驳说:“是我们学生自己组织的,跟老师没关系!”妈妈极力争辩:“没关系?上课的时候不好好上课,去捡垃圾,还说没关系!我看应该向教育局好好反映一下!”……

不可否认,陈波妈也太小题大做了。当今社会,男孩的学习和生活压力都非常大,平时除了学习外,很少再有接触社会的时间,对社会的了解与认知也相对少了很多。然而,做义工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很多家长都认为,做义工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当你真正做过一次,有了深刻的亲身体验之后,也许就明白它的意义所在了。那么,当儿子想做义工的时候,父母要鼓励支持。

主动给儿子提供一些帮助

当男孩打算去做义工的时候,父母可以问问他:需不需要帮忙?比如:如果孩子想去孤儿院,你可以买些小礼物送给那些小朋友,让儿子帮忙带去;如果孩子想去敬老院,可以买些老人需要的物品,让儿子帮忙带去。

同时,在财力上,家长可以给予支持。这时候,如果儿子需要,就要积极地拿出这笔钱。因为,这是在做善事,也是对儿子的一次教育。

不给男孩做义工的事情泼冷水

有些家长比较现实,对于有报酬的事情,自己才会主动去干,可是,如果让自己去给别人白干,很多人就不乐意了。这种想法,也影响到他们对男孩的教育,他们会对男孩说:“有利可图的事情,可以去做;如果一点儿钱都挣不到,就不去做!”

这些家长一旦发现儿子有了做义工的热情,就会否定儿子。要知道,一旦孩子的这股热情被浇灭,以后是很难再重新燃起的。所以,当儿子有了做义工的热情的时候,千万不要泼冷水!

让男孩亲自实践,决定去留

有些家长发现儿子要去做义工的时候,会和儿子展开一场口水战,因为他们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其他的都是无用的。可是,结果往往却不能尽如人意,反而还会影响到亲子关系。

其实,当男孩提出打算做义工的时候,家长可以不表态,因为毕竟做义工是件好事。具体到儿子适不适合做义工,要让男孩自己去实践。时间长了,他就知道自己究竟适合不适合,是否能够坚持下来了。小警示义工,不仅可以帮助男孩认识自我,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为男孩提供不同的学习、发挥所长的机会。不要看到男孩捡垃圾就心疼男孩。这种经历也是一种人生的历练。当男孩想做义工时,父母一定要鼓励男孩;当男孩已经是一名义工时,父母也要给予积极的支持!9.被选为班长,告诉男孩:“要做好本职工作,多努力”

一般来说,当班长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事情。一旦当上了班长,男孩一般都会觉得幸福无比。可是,要想当好班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同学之间有了矛盾,需要做好调解;同学遇到了问题,需要及时帮忙处理……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都是班长要做的工作。做家长的就要及时提醒他们,让他们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案例1最近一段时间,陈明都美滋滋的。陈明正在上小学五年级,这次班级选举他被选上了班长。这几天,不管做什么事情,陈明都会全力以赴。看到这个同学不守纪律,陈明会及时提醒;看到那个同学忘带文具盒了,他会主动为其提供帮助……陈明每天都过得快乐而充实。妈妈看在眼里,心里也非常高兴。这天,妈妈问陈明:“当班长的感觉怎么样?”陈明笑了笑说:“美!”妈妈接着问:“为什么?”陈明说:“同学们都听我的,都不敢和我顶嘴,在班里我最有说话的权利……”听了儿子的话,妈妈说:“要想当好一个班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好本职工作,多努力!”陈明明白妈妈的意思,说:“放心,我绝对不会翘尾巴的。”

五年级的陈明被同学们选举为班长,当妈妈问他“当官”的体会的时候,他感到心里很美。这时候,妈妈却劝说儿子:“要做好本职工作,多努力!”无疑,这样的话对“当官”的男孩是最有利的。

要让他们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当班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简单地发发“官威”就能解决事情的。妈妈的话更能督促儿子做好本职工作。在妈妈的引导下,当儿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会积极想办法加以解决的。

有效地引导儿子戒骄戒躁

一旦被选为班长,男孩往往都会沾沾自喜,这时候,很容易滋生骄傲的情绪,有些男孩甚至还会变得浮躁起来。有了妈妈的引导,相信陈明一定会引以为戒,不断提升自己,做个好班长的。

案例2这天,赵小天陪着爸爸来看爷爷。一进门,赵小天便兴奋地对爷爷说:“爷爷,我当班长了!”爷爷笑呵呵地拍拍孙子的肩膀说:“我家的小天不错嘛!好!像你爸爸。”看到孙子来了,爷爷奶奶到厨房一阵忙乎。很快一桌美味的大餐便摆上了饭桌。吃饭的时候,赵小天还是对当班长的事情念念不忘,不是说为同学帮了个忙,就是说带着同学去做了某件事情。看到儿子这样,爸爸说:“我小时候也当过班长,甚至还当过三连冠呢,也没有高兴成你这样!”小天听了爸爸的话,说:“您怎么不体会一下当班长的乐趣呢?”爸爸说:“作为班干部,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你去做,仅仅帮同学几个忙就以为做得很好了?”听了爸爸这样说,小天顿时像霜打的茄子般耷拉下了脑袋。

男孩当了班长,是很开心的,这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戒骄戒躁。

一旦当上了班长,就成了老师的小帮手,同学们也会对其敬畏三分。班长是一班之长,班长可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正是这个原因,才让那么多的男孩想当班长。这时候,家长就要及时提醒男孩,让他们尽最多努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让儿子为自己制订一份计划

作为班长,除了学习好之外,还要在很多方面作出突出的表现,比如: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心胸开阔、尊敬师长、不迟到早退等。为了帮助男孩做好班长这份工作,父母可以让他们为自己制订一份计划,看看自己应该往哪方面发展,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一些。

将计划做好了,父母就要督促他们严格执行,绝不能偷懒。一旦男孩将计划中的所有项目都做到了,能够用班长的标准来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他们的班长之路就会走得很顺利。

让儿子养成及时做工作总结的好习惯

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让儿子养成及时做工作总结的好习惯。在工作总结中,既可以记下自己的工作失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记下工作成功的地方和好的经验。有了这些总结,男孩就会不断地提高自己,进而激发他们做一个好班长。

把他人的经历讲给男孩听

家长可以给男孩讲一些其他孩子做班长的一些事情,以此来为男孩提供帮助,比如:遇到同类的事情,他人是如何解决的?男孩可以从这些人和事中及时吸取人家的经验“为我所用”,这对他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家长自己本身在学生期间也当过班干部,可以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让他们明白:如何才能杜绝好心办坏事,如何才能不误解同学,如何才能不得罪同学,如何才能为老师提供正确的帮助……

让儿子遇到问题多想办法

作为班长,每天都会遇到一些事情,这时候,父母就要让儿子勇于面对,不要退缩,要让他们的大脑活动起来,积极想办法,这样才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班里要召开家长会,班长该做些什么;班里要组织演讲比赛,该如何作安排;班里有同学打架,该如何做好两人的工作……这些都是需要班长来解决的。

遇到类似的问题,一定要让他们积极想办法解决,千万不要做个“甩手掌柜”,一推六二五,什么都不管。小警示当了班长,男孩是快乐的、开心的,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告诫他们,要戒骄戒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辜负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信任。同时,还要提醒他们,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受大家敬佩的好班长。10.毛衣终于织好了,对男孩说:“要心怀感恩”

现在的男孩,从小就被爸爸妈妈安排好了一切,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当他人为男孩做好了某件事情时,父母要及时对儿子进行适时的感恩教育。

案例1秋天到了,随着天气一天天地转凉,科科妈决定为儿子织件新毛衣。刚开始的几天,由于天气还不太凉,科科妈织毛衣的速度也比较慢。可是,天气说变就变,一个星期之后,气温居然下降了10摄氏度。为了不让儿子受凉,科科妈一边将去年穿过的旧毛衣拿出来让儿子穿,一边加快了织毛衣的速度。可是,科科却不愿意穿旧毛衣,非新毛衣不穿。妈妈没办法,只好连夜赶工,连着几个通宵,终于将毛衣织好了。这天,科科妈给儿子试穿,科科很高兴。可是,或许是由于织得太着急了,毛衣的袖子有点儿短了。科科伸了伸胳膊,没好气地说:“这么短!让我怎么穿?”妈妈用手抻抻,确实短了点儿,她说:“要不这样,你先穿旧的,这件我再改改。”科科听了妈妈的话,说:“连一件毛衣都织不好,您整天在家里待着做什么?”妈妈被儿子一顿数落,心里很难过。爸爸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觉得儿子很不像话,便对儿子说:“你妈连夜给你赶织,你非但不表示感谢,还埋怨!怎么连一点儿感恩之心都没有?”儿子看了看爸爸,不敢说话了,因为在家里他最怕爸爸。爸爸接着说:“其他同学都能穿旧毛衣,为什么你就不能穿?要是在其他人家里,才不会有人急着给你织毛衣呢。你妈已经够累了,虽然是待在家里,却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可是即使这样,她还抓紧时间给你赶出来一件!”科科知道自己错了,他说:“对不起妈妈,刚才我不该那样对您说话。这件毛衣您先改改吧,我就先穿几天旧的。”看到儿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爸爸说:“不要觉得爸爸妈妈为你做事是天经地义的,要学会感恩啊!”

当发现妈妈给自己织的毛衣袖子有点儿短时,科科开始了抱怨,还用语言嘲笑了妈妈。妈妈无言以对,因为她是爱儿子的。可是科科却不依不饶,认为妈妈做错了事情。这时候,爸爸站出来了。爸爸不仅给科科讲述了妈妈织毛衣的辛苦,还让儿子要学会感恩。不可否认,这位爸爸是一位称职的好爸爸!

要教育儿子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很多时候,男孩都会忽视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妈妈给他做好了饭,可是他一口都不吃;爸爸给他修好了书架,可是他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如果父母能够像故事中的爸爸一样,及时地给儿子指出来,便会更有利于儿子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要让儿子懂得感恩

感恩之心,任何一个男孩都有,只不过,有的表现了出来,有的则被男孩压抑在了心里。当家长鼓励男孩将感恩的话说出来的时候,他们也会懂得感恩。因为,人性本善!很多时候,并不是男孩不懂,而是因为父母没有给他们指出来。

案例2张涛的爸爸是个个体老板,妈妈是名会计师。由于平时两人都很忙,便将10岁的张涛托付给了保姆。这个保姆已经在他们家工作了三年,平时主要负责家里的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接送张涛上下学等工作。这天早上,张涛正在收拾东西,只见保姆拿着一件衣服过来:“已经熨好了,快穿上吧!”张涛接过衣服,突然发现衣服的袖口上有点儿墨迹没洗干净,便不快地对保姆说:“你是怎么干活的!连件衣服都洗不干净,要不就别干了!”保姆见自己犯了错误,急忙向小主人道歉。可是,张涛却叫来了爸爸,想让爸爸为自己撑腰,将保姆辞掉。爸爸走过来之后,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说:“怎么搞的,一件衣服都洗不干净!”张涛说:“爸爸,我今天不穿这套衣服了,让她重洗。”爸爸接着说:“这个月的奖金扣除!”张涛直言不讳地说:“你是我们花钱雇的,既然拿工资,为什么不把工作做好?”保姆一阵脸红。

当发现保姆没有将儿子的衣服洗干净的时候,爸爸对保姆进行了惩罚。不难想象,这样的爸爸会带出怎样的儿子。保姆也有尊严,也需要他人的尊重。一定要让男孩学会感恩,不要斤斤计较。

不管对方的身份如何,都要让男孩学会感恩

现在有些男孩很势利,对地位高的、有钱的、有能力的,他们会心存感激,而对一些地位普通的人则心生厌恶。比如:同样是得到别人的帮助,这类男孩可能会对西装革履的人说声“谢谢”,而对普通的劳动者就会心生厌恶。

这时候,父母就要告诫男孩: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是对方给自己提供了帮助,就要心存感激。

让男孩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当今社会,很多男孩都不懂珍惜。妈妈给他补好了衣裤,他不懂珍惜,几天之后,又将其弄破;爸爸为他修好了自行车,可是,有些男孩为了让爸爸给自己买辆新的,便会偷偷地将修好的自行车重新弄坏……这些都是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表现。父母要提醒男孩:这些成果都是他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一定要加以珍惜,不要肆意破坏。

父母自己更要学会感恩

父母要想让儿子学会感恩,首先自己就要懂得感恩。在教育儿子之前,做家长的首先就要问问自己:当别人主动给自己提供帮助的时候,自己是如何做的?小警示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是对方给自己提供了帮助,就要心存感激,要记得人家的好。让男孩学会感恩,有助于男孩良好品格的形成。父母要教男孩学会感恩,感激给予他帮助的同学和朋友,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第2章 男孩生气时,少泼冷水,多说宽心话生气是一个人情绪的一种正常发泄,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男孩更是如此。引起男孩生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心爱的小狗不见了、邻居没有将椅子借给男孩、没吃到想吃的红烧肉、“自留地”被侵占、遭遇了恶意的报复等。由于男孩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往往会为一点儿小事大闹别扭。这时候,做家长的就要少泼冷水,多说一些宽心话。11.小狗不见了,对男孩说:“不要着急,积极寻找”

现在很多男孩都是独生子,为了减少孤独感,家长就会给他们买一些玩伴,比如:一只小狗、小乌龟、鹦鹉……

不可否认,这些小动物确实给男孩单调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可是,由于这样那样的疏忽,有些小动物会自己跑丢。这时候,男孩往往都会伤心、生气。当这些玩伴出现了问题时,父母一定要让男孩平静心情,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是任何一位家长都应该做的。

案例1陈亮是家里的独生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平时父母都忙于工作,为了让儿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感到寂寞,妈妈便买了一只小狗和陈亮做伴。平常,如果父母不在家,陈亮就带着小狗出去玩。陈亮和小狗的关系特别好,还给它取名叫欢欢。陈亮爸妈也非常喜欢这只狗,给它配备了最优质的狗粮。欢欢是一只很通人性的狗!每当陈亮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他便会对欢欢诉苦;当陈亮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他也会当着欢欢的面将事情的经过说一遍……对于陈亮来说,欢欢就像是自己的兄弟一样。可是,一天,当陈亮放学回到家里,却没有找到欢欢。陈亮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陈亮发现,有扇窗户还开着,猜想可能欢欢就是从这扇窗户跑出去的!陈亮非常生气,因为他觉得,正是由于父母的不小心,才让欢欢跑丢的;如果他们走之前关好窗户,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爸爸妈妈回来之后,陈亮对他们又哭又闹,晚上睡觉之前,才平静下来。这时候,妈妈对他说:“儿子,小狗丢了,我们也很难过!可是,生气是没有用的,要想办法寻找啊!现在,你爸爸正在打印寻狗启示,明天我们就贴到附近的小区。万一有人捡到了,会知道是我们丢的。”陈亮说:“我也要去张贴!”妈妈说:“明天你还要上课,这个任务就交给你爸爸吧。你爸爸说了,他明天请假休息一天,专门帮你找小狗!”听了妈妈的话,陈亮便同意了。

不可否认,当心爱的小狗丢失之后,男孩一定会失望、生气。可是,一味地发脾气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爸爸妈妈及时地对他进行了劝慰,使男孩明白了:只有积极寻找,才能给自己带来希望。

爸爸妈妈的这种做法至少可以给男孩带来两方面的好处。

可以让男孩学会遇事要冷静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需要用冷静的心态去面对。当儿子的小动物丢失之后,他往往是最焦急的,如果能够及时地给予安慰,对儿子安静下来是非常有好处的。一旦男孩学会了遇事冷静,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就会逐渐养成遇事沉着的习惯。

可以引导儿子想办法解决问题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味地呆坐在那里抱怨是没有用的,唯一的方法便是积极寻找。如果男孩明白了这个道理,在失去一些心爱的物品的时候,就会多一些智慧,少一些无谓的担心。

案例2肖飞今年13岁,上初中一年级。肖飞从小就喜欢汽车,因此,到现在,他的卧室里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汽车玩具。不管是在商场里,还是在玩具店,只要是一看到新颖的汽车玩具,肖飞都会买下来。妈妈很反对儿子这样,因为她怕儿子耽误了学习。而肖飞有自己的压岁钱,每次买都不需要开口和妈妈要钱。这几年,肖飞的零用钱几乎都花在了这个上面。一天,肖飞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又发现了一款新的汽车玩具。肖飞非常喜欢,看看价格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便将它买了下来。肖飞出了超市,坐上公交车便回家了。一路上,肖飞心里美极了,他想象着自己和这些汽车玩具玩耍的情景,不禁一阵发笑。一个急刹车,车停了下来。肖飞看看已经到站,急忙从车上跑了下来。肖飞一路小跑回到家中。当他将手中的购物袋打开的时候,却发现装汽车玩具的袋子不见了。肖飞又重新走到汽车站,可还是没有找到,肖飞生气极了。回到家里,妈妈数落起来:“不就是一个玩具吗?至于吗?我已经说过多少次了,不让你买了,你偏买!你看……”。肖飞本来就挺生自己的气,听妈妈这么一唠叨,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狠狠一甩门,躲进了自己卧室。

每个男孩都有值得自己珍视的东西,有的男孩喜欢汽车,有的男孩喜欢手枪,有的男孩喜欢飞机……当某一件心爱的东西丢失之后,男孩们一般都会伤心生气。这时候,如果像故事中的妈妈一样奚落男孩,就会伤害到男孩的感情。

男孩的感情一般很内敛,他不像女孩一样,有了不良情绪就会及时表现出来。当男孩的情绪无法发泄出来的时候,时间长了,便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构成不良的影响。那么,当男孩将自己心爱的玩具、小动物、玩偶等丢失之后,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不要奚落男孩

心爱的东西丢了,任何一个人都会着急、难过,更何况一个小男孩。男孩的感情是内敛而脆弱的,家长的一句奚落会深深地伤害到他们的感情。这样的话最好不要说:“丢就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个×××嘛,值得这样大惊小怪吗”等。

多理解男孩

当男孩失去了心爱的东西的时候,最需要的是理解。如果家长能够说一些表示理解的话,男孩的心里也会得到稍许的放松。父母们可以这样对男孩说:“×××丢了,我们也很难受”、“不要难过了,再耐心找找,可能会找到”。

即使你当时没感到难受,也知道这个丢失的东西已经找不到了,也要这样说,因为从这些话里,男孩可以获得一种理解的力量。当他们发现,父母和自己是站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少一些孤独感,多一些勇气和力量。

帮男孩积极寻找

任何东西丢了,都有一个积极寻找的过程。如果有时间,就要和男孩一起寻找。实在找不到,还可以在附近贴一些寻物启事。当将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做了之后,即使找不到,男孩也能从这些事情中看到希望。小警示每个男孩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如玩具、小动物等。当这些心爱的东西不见了之后,他们就会急躁、生气。家长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将儿子及时从痛苦的情绪中拉出来。研究表明:当男孩的情绪无法发泄出来的时候,便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构成不良的影响。12.没有路人帮助乞丐,对男孩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值得可怜”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男孩对事物的了解较过去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他们接受的信息,往往都是一些文字性的东西,真正亲身经历过的,却少之又少,比如:职业乞丐。这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要让男孩增强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案例1陈俊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平时忙于课业,所以很少有时间上街。这天,妈妈要出去买东西,陈俊也想出去透透气,便跟着妈妈一起出去了。外面阳光普照。走着走着,陈俊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对母女从停车场走出来,很显然,她们也是来超市购物的,可是没走几步,便被一个小男孩给拦住了。小男孩看起来有八九岁的样子,身上脏兮兮的,一手端着一个掉了瓷的大碗,一手伸出来向这位母亲索要东西。那位女士似乎见惯了这种场面,抱起自己的女儿,快走几步。可是,小男孩紧追不舍,一把抓住了女士的腿。女士停下了脚步,腾出一只手摸出了手机:“再不走,我就报警了!”这时候,正好有警车开过来,小男孩可能是害怕了,便急忙松开手,跑开了。看着这对母女走进了超市,陈俊不禁生气地叹息道:“这个人真可气,她那么有钱,给人家一点儿怎么了?”妈妈问:“你觉得那个乞丐可怜吗?”陈俊说:“当然了!但却没有一个人帮他!”妈妈说:“在生活中,我们都提倡真善美。可是,社会中有很多阴暗面你还没有看到。这些小乞丐可不是普通的要饭的,他们一般都是职业要饭的。也就是说,这是他们的工作,而不是简单地要饭充饥。或许,这些小乞丐的父母比咱们都生活得好!……”听了妈妈的话,陈俊瞪大了眼睛:“职业要饭!”

作为小男孩,他们内心还比较纯洁,而且,教科书里教给他们的是要乐于助人,家长告诫他们的也是与人为善。所以,在遇到案例中这种情形的时候,陈俊作出生气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这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要让男孩擦亮眼睛,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增强男孩分辨是非的能力

由于年龄的限制,男孩对社会的认识往往比较少,而且,由于整天埋头于书本中,就造成了男孩对社会认知的缺乏。这时候,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地提醒他们,便可以让他们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误的,哪些人是值得信任的,哪些人是不值得信任的。

让男孩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将一些社会现实告诉男孩,可以让他们在今后遇到同类事情的时候多一份思考。这对培养男孩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是有好处的。

案例2晓明今年10岁,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晓明的父亲是个私企老板,他知道知识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因此,晓明一上小学,父亲便花高薪给儿子聘请了家庭教师。儿子不负众望,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在晓明的眼中,爸爸是一个威严而和善的人,因此他非常崇拜爸爸。可是,这个伟大的形象却因为一件事情而倒塌了。晓明9岁生日那一天,爸爸给他订了餐厅,妈妈给儿子穿戴一新,他们一起坐上了爸爸的车。每次过生日,爸爸妈妈都这样:妈妈负责收拾,爸爸则当司机。一路上,晓明和妈妈都有说有笑的,沉浸在无限的快乐之中。可是,就在他们将车停好之后,一下车就被一个小女孩拦住了。小女孩看样子有七八岁,穿得破破烂烂,脏兮兮的。妈妈一下车,便拉着儿子急忙向后躲,可还是被小女孩抱住了大腿。爸爸锁好车门后,过去一把拉开她,说:“滚!小心我抽你!”或许这个小乞丐根本就没有想到后面还有一个大男人,因此被吓得浑身哆嗦了起来,松开了小手。爸爸妈妈拉着晓明向餐厅走去。晓明回头看了看,心中生起一种无以名状的怜悯之情,同时对爸爸的行为很生气,整个生日庆祝也被搞得死气沉沉的。一回到家里,妈妈便唠叨起来:“这孩子,生日都不好好过!给谁甩脸子?”晓明在家里最不怕的人就是妈妈,便和妈妈顶撞起来:“真小气!一个小女孩,怎么就不能给她点儿钱?”妈妈笑笑说:“我以为你今天怎么了?原来是为这件事啊。”晓明说:“我爸今天身上带了现钱,为什么不给她?”爸爸看了看儿子,说:“小孩子懂什么?”晓明大声说:“再小!我也知道帮助别人,没想到您那么自私!”这可是儿子有生以来第一次顶撞爸爸。爸爸听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不给怎么了?我就不给!小小年纪不学好!当乞丐!”听了爸爸的话,看着爸爸生气地进了洗手间,晓明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可爸爸在晓明心中的形象却倒塌了。

或许是由于做生意的关系,晓明爸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或许晓明爸有过被职业乞丐缠住的经历;或许晓明爸对于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存在偏见……可是,不管怎样,都不能和儿子对着吵。

由于心理和生理都还不成熟,男孩在为人处世的方式上和大人是不同的。他们处理事情的时候,往往会靠着自己的片面观点来行事。可是,即使这样,他们也还是会接受大人的解释。这时候,父母最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当他们明白了真相之后,就会认同大人的行为了。

告诉男孩职业乞丐有很多种

职业乞丐的出现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家长要将职业乞丐的种类告诉儿子,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让男孩增强分辨是非的意识

不可否认,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乞丐群体中,有些人确实是需要别人来帮助的。要让男孩增强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比如:多看一些法制性的节目和报纸。毕竟,有困难的人还是存在的,不能因几个职业骗子,把男孩的爱心变麻木。小警示社会上,有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当男孩遇到的时候,要耐心地和他讲明白。男孩都是明理的,他们会表示理解的。千万不要和男孩对着干!要让男孩增强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这样才能让男孩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13.面对拒绝,告诉男孩:“正在使用的物品,别人可以不外借”

生活中,很多男孩都会遇到类似于这样的情景:想跟同学借橡皮用用,可是人家只有一块,也要用;想借同学的圆规用用,可是人家正在用;想借同学的课外书看看,可是人家也要看……这时候,父母就要告诉男孩:“正在使用的物品,别人可以不外借。”

案例1星期天,周明在家里过生日。由于正好赶上了休息的时间,因此,周明便邀请同学们来家里玩。或许是由于平时的学习压力太大了,每个学生都希望获得片刻的放松,很多同学都接受了周明的邀请。周明和爸爸妈妈做了充分的准备,吃的、喝的、玩的……一切应有尽有。为了招待好这些同学,周明还陪着妈妈进行了一次大采购。可是,还是有些细节被他们忽略掉了——椅子准备得不够!周明家一共有四把椅子,加上客厅的沙发上能够坐几个人。看同学来得越来越多,周明急忙出去借凳子。周明来到了邻居王叔叔家。当他说出了自己的需求的时候,王叔叔却说:“我家里有三把椅子,可是我约好了牌友来打牌,他们马上就要来了。”周明从王叔叔家跑出来,心里恨恨地说:“真小气!”……虽然椅子不够用,同学们却不在乎。大家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其乐融融。周明度过了快乐的一天!王叔叔的态度却让他耿耿于怀。他对爸爸说:“那个王叔叔真小气!一个凳子都不借!”然后便将借凳子的整个经过和爸爸说了一遍。爸爸听了之后说:“如果人家真的正好也要用,是可以不借的。”周明说:“我怎么知道他不是在说谎话。他是不是还在记恨我那天打了他们家的猫?”爸爸听了说:“怎么会呢?王叔叔可是个大好人,过去帮过咱们不少忙,这次,肯定是人家也需要。”

当周明出去借凳子而没有借到时,他有点儿生气了。可是,爸爸却用自己简短的几句话回答了他,爸爸的这种做法是明智的!

让男孩学会体谅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当男孩出去寻求帮助而遭到拒绝时,说出这句话——“正在使用的物品,别人可以不外借”可以让男孩学会体谅别人。

让男孩做个有度量的人

周明没有借到凳子,心里不太高兴,说明他是一个比较斤斤计较的人。爸爸的话可以引导他做个有度量的人,相信父母的点滴教育会让周明在未来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宽容他人、理解他人。

案例2晚上一回到家,鹏飞便将自己锁进了书房,到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出来。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为了不打扰儿子的学习,大人们就会先吃饭,然后给他留出来单独吃。妈妈收拾停当之后,便将饭菜给儿子端到了书房。可是,儿子这时候却没有写作业,而是在盯着班级相册画圈圈。上面的一个同学被儿子用钢笔涂得黑漆漆的,已经分辨不出是谁了。妈妈关心地问:“怎么了?”儿子开始的时候不说话,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说:“今天考试的时候忘带橡皮了。我悄悄地对同桌说,借他橡皮用用。可是,他却向我摆摆手。”妈妈问:“你怎么又忘带橡皮了?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儿子说:“我……”妈妈接过儿子的话,说:“你同学也是的,不就是一块橡皮吗?至于吗?又不值钱!这种人,以后还是少交往为好!”儿子不说话了。妈妈说:“以后去学校的时候,你就多带几块,如果他也忘带了,你也别借给他!”

可以想象,这样的妈妈教育出来的男孩会是怎样的。其实,男孩是非常在意同学之间的友谊的,对于这种事情一般也不会一直耿耿于怀,或许到了第二天,两人又成了好哥们儿了。

妈妈的这种言辞,只能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扩大化,让男孩对自己的同学失去信任和信心。这样下去,男孩还怎么和这个同学相处?当你想借东西的时候,正好是人家正在使用的时候,人家拒绝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事情,家长一定要给男孩分析清楚,否则对男孩未来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让男孩学会体谅他人

现在,男孩的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一切都从自我为中心。他们觉得,大人让着他、满足他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这就使得他们对别人少了一些理解和关怀。

当他人没有给男孩提供帮助的时候,要让男孩体谅他人的难处。如果对方和男孩的关系本来就不错,一时没有帮上男孩的忙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男孩为此耿耿于怀,只会为自己的人际交往多放几块绊脚石,也容易让男孩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让男孩主动帮助人

一个喜欢旁观的人,一般是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同的;一个冷漠的人,经常会受到他人的排挤。要想在关键时刻得到别人的帮助,首先就要学会帮助别人。比如:当发现同学圆珠笔没水的时候,可以借给他一支用用;如果同桌忘记带抹布,要借给他使用一下;如果同学忘记带伞了,当下雨的时候,可以和同学共打一把伞回家。小警示每个人都有东西不外借的权利,尤其是对方正在或者正要使用的时候。不能因为一次不借,而让男孩对对方产生偏见,要将其中的道理和男孩讲清楚,要让男孩学会体谅别人,不能斤斤计较,否则,不利于男孩与他人之间的交往。14.和妈妈一起做家务,对男孩说:“男孩也要做家务”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喜欢让孩子做家务,尤其是男孩。其实,如果父母都是上班族,让孩子学会做家务是一种现实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家庭里,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果男孩不愿意和妈妈一起做家务,就要对他们说:“家是大家的,男孩也要做家务。”

案例1每个星期天,妈妈都要将家里打扫一番。由于平时忙于工作,所以,很多家务如洗衣服、拖地板等,只好安排到周末的时候来做。而且,这一天下来,妈妈都累得腰酸背痛,似乎比上班还要累人。在晨风的记忆中,似乎每个星期天妈妈都是这样。很多次,妈妈想让儿子来帮忙,可是,晨风都会找借口躲开。这一天,晨风很晚才起床,因为前一天是星期六,正好有场足球联赛,他看到很晚才睡。晨风来到洗手间,里面的洗衣机隆隆作响,似乎在向他抗议。晨风才不会理会这些,因为他的肚子已经在抗议了。可是,就在晨风打算穿过客厅走进厨房的时候,发现妈妈正气喘吁吁地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拖布,客厅的地板已经新如明镜。妈妈看到他,说:“过来,等会儿和妈妈一起擦玻璃。两个人一起干,会快一些!”晨风则说:“什么?擦玻璃?”晨风露出了几分不悦。可他还是胡乱扒拉了几口饭,找了几块抹布擦起玻璃来。妈妈看到了,呵呵一笑:“怎么了,不愿意了?”晨风被妈妈说得不好意思了,自顾自地擦着。妈妈走过来,递给他一块棉质的抹布,说:“这种材质的抹布好擦,给你一块!”然后,便和儿子一人一面擦起来。一边擦,妈妈一边说:“其实,男孩也是应该做家务的!”晨风生气地说:“男孩将来是要做大事的!怎么能做家务?”妈妈回答说:“你还挺大男子主义!现在社会竞争这样激烈,女人也要上班,怎么能将所有的家务都包揽下来?而且,男人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有必要承担起一定的家务劳动!”晨风问:“可是,爸爸为什么不做?”妈妈说:“谁说的?每次,洗完衣服,可都是你爸和我一起晾晒的,而且,只要你爸在家休息,整个拖地的任务都是他的!只不过你经常出去玩,看不到这些。”听了妈妈的话,晨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耐心地擦起玻璃来。

当妈妈在做家务的时候,想让晨风帮忙,可是他却不乐意,因为他认为“男孩将来是要做大事的”。妈妈及时对他的观念做了引导。

不可否认,妈妈让男孩做家务是一项明智之举。

让男孩体会到一定的成就感

做完一件事,或多或少会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比如:看到干净的家心里很舒服。其实,做家务可以让男孩的精神放松下来,并且产生一定的成就感。

让男孩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男孩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既然将地板踩脏了,就要自己拖;自己将衣服穿脏了,就要自己洗……经常让男孩做家务,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

案例2一天晚上,吃完晚饭之后,陈女士忙着收拾起碗筷来。儿子心疼妈妈,便主动帮妈妈端起了桌上的筷子和盘子。可是,等他走进厨房的时候,妈妈却说:“快!去书房写作业去!男孩做什么家务?这里不需要你!”儿子说:“作业写完了!”妈妈说:“写完就和你爸看报纸去!你看,你爸不是已经坐在客厅里了吗?”儿子看了看客厅里悠闲自得的爸爸,又看了看拿着抹布擦桌子的妈妈,有点儿生气了:“爸爸,您一个大男人,怎么就不帮我妈做点儿家务?”爸爸听到儿子在说自己,就回答:“你说什么?家务是男人要做的事吗?”儿子说:“我妈白天要上班,早上要做早餐,晚上回来还要做饭、收拾……您怎么就不能帮一点儿忙呢?”爸爸回答说:“男人主要是在外挣钱养家的!家务都应该是女人做的!”这时候,妈妈走了过来,说:“是啊!家务就应该是由女人来做,让你和你爸两个男人来做家务,传出去,还不被人笑死!”

很多家长,在儿子在家的时候,出于对他的宠爱,一般情况下几乎不需要他插手家务,但并不是说他不会做或者不肯做。

实际上,对于男孩来说,做家务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做家务来说,男孩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可以让他们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比如:可以让七八岁的小男孩帮着刷盘子洗碗筷,帮父母买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其他的复杂事情来做。将来,男孩也许会离开父母自己生活,这就需要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做家务。

让男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些家长喜欢大包大揽,儿子脱下了衣裤,她会赶紧抢过去洗干净;儿子吃零食,扔了一地,她会拿来笤帚赶快扫掉;儿子吃饭时,主动给儿子盛米饭……这样的家长,恨不得替儿子做好所有的事情。

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把男孩的事情都大包大揽下来,应该指导和督促男孩靠着自己的劳动来解决。比如:让男孩每天自己洗袜子、洗手帕;替换下来的衣裤,除了大件难洗的、质料高档的之外,一般也应由男孩自己动手来洗。

让男孩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

在家里,男孩一般都会受到妈妈的照顾。自己要穿衣服了,妈妈会给他从衣柜里取出来;想喝饮料了,也要妈妈到冰箱里取出来……这样,会养成男孩懒惰的习惯。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要指导男孩,凡是自己活动过的地方都要及时动手整理。比如:早晚要让男孩自己叠被、摊被;做完手工作业,要让男孩把剪在桌上、地上的纸屑、木屑及时打扫干净……这种习惯的形成,对男孩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让男孩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引导男孩从事家务,不在于男孩干活多少,而在于男孩的参与过程。男孩所做的事情,在成人眼里虽然是些微不足道的简单家务劳动,但对男孩来说,却有着重大的意义。要男孩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比如:在洗衣机旁给家长做个帮手;在家长下班较晚的情况下亲自淘米烧饭;在家里扫扫地、拖拖地板;有兴趣的,还可以让他们学学烧菜等。小警示一般来说,很少有男孩做家务的。其实,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要引导男孩积极和家长一起做家务,因为他们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对家庭负有责任。男孩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可以让他们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要指导男孩,凡是自己活动过的地方都要及时动手整理。15.没吃到红烧肉,告诉男孩:“他人很忙时,少提要求”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给他人提出要求或者帮助。有些时候,由于对方忙着自己的事情无法应答,这时候,就应该表示理解,千万不要埋怨别人。由于年龄的原因,男孩可能对这些方面了解得不多。

做家长的,一定要将这个与人交往的道理告诉男孩,当其他人在忙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最好不要向对方寻求帮助,要找个有空闲时间的人来问,也可以稍微等一下。

案例1李飞是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爸爸是个酒店经理,而妈妈则是一个图书作者。李飞妈做得一手好菜,将自己的老公和儿子喂养得一个个都很壮实。李飞尤其喜欢妈妈做的红烧排骨,每次李飞都要吃去一半。这天早上离开家的时候,李飞对妈妈说:“妈,咱们晚上吃红烧肉吧。”李飞妈笑笑说:“小馋鬼!又想吃肉了!可是,我这几天都很忙,不确定有没有时间。”等到晚上李飞回到家里的时候,妈妈还没有回来。要是在往常,妈妈准比他回来得早。李飞爸只好当起了“二厨”。一想到爸爸做饭,李飞就不想吃。爸爸平时很少做饭,所以做饭不拿手。更重要的是,李飞平时吃惯了妈妈做的饭,对其他口味不喜欢。李飞胡乱吃了几口就进了卧室。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直到妈妈回来了。妈妈推开门,走进了李飞的卧室。李飞还没有睡着,发现妈妈进来了就一把掀开头上的被子,说:“为什么不回来给我们做红烧肉!”妈妈吃惊地问:“你们还没吃饭?”李飞生气地说:“吃了!”妈妈问:“谁做的?”“还能有谁?老爸做的!难吃死了!”李飞说。听了儿子的抱怨,妈妈说:“今天下班的时候,公司老总开会。你是知道的,我们公司开会都要求关闭手机,所以,也就没能及时通知你们。对不起啊!”儿子还是不理妈妈。李飞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已经跟你说过,我最近很忙,不确定有没有时间。你要知道,当别人在忙的时候,最好不要提实现不了的要求。你明明知道我没有时间,还让我晚上回来做红烧肉,这不是无理取闹吗?”

李飞很想吃妈妈做的红烧肉,可是,由于公司开会,妈妈便耽误了,李飞很生气,对妈妈心生怨恨。这时候,妈妈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将其中的缘由告诉了他,最主要的是还对他说:不能对别人提对方实现不了的要求!

这样对男孩说,好处有两方面。

可以让男孩学会等待

如果男孩不是很着急,可以学着等一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男孩学会等待。少一些急功近利。

可以让男孩做个理解他人的人

当男孩让他人去做一件事情,他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提供帮助时,如果男孩能够多一些理解,他人就会因为男孩的理解而更加认同男孩。这时候,他人反而会因为自己帮不上忙而心存愧疚。此后,当男孩再提出要求的时候,那个人一定会尽力帮忙。

案例2这天中午,老李出来办事,正好经过儿子所在的寄宿制学校。他临时起意,决定买点东西进去看一眼孩子。可是,就在他走到儿子宿舍的时候,儿子正和一个同学扭作一团。老李看到,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中午,这个同学来宿舍拿饭盒准备吃饭的时候,儿子懒得动,就想让他帮忙打点儿饭。可是,这个同学因为当时有人在外面等他,没来得及说“抱歉”就跑了出去。结果,儿子在宿舍里等着,直到这个同学吃完饭后回到了宿舍。儿子说对方不够朋友,对方则说自己确实是有事!两人互不相让,就这样两人扭打在了一起。老李看了看儿子,说:“你就不会自己出去打饭吗?长手有什么用?再说了,人家同学不愿意为你打饭,你还赖着人家!干吗啊?你怎么这样不争气……”老李的嗓门越来越高,引来了很多围观的同学。最后,宿舍的老师也赶了过来。儿子经爸爸这样一闹,觉得很丢人!便头也不回地跑出了校园。

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一般来说,应该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学会放手,即使要插手进去,也要多进行积极的引导,故事中的老李显然做错了!而且,那位同学确实是因为自己有事,所以,才没有给他儿子打饭,这也不能全怪人家。

男孩一般都喜欢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指令,当遭受别人拒绝的时候,他们会心灰意冷,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家长一定要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每个人都有忙碌的时候,当别人忙于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无法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即使这件事他是很容易办到的。

那么,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该如何做呢?

不要给孩子帮腔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被拒绝之后,会言不由衷地说一些帮腔的话,这是非常不正确的,也是相当危险的。

一般来说,男孩遭到别人的拒绝,面子上会过不去,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帮腔,说诸如“我早就知道,×××一定不会帮你的”,或者训斥孩子说“你明明知道不可能,为什么还要那么做”之类的。这样的话,会伤到男孩的心,更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正常交往。

要将其中的道理讲给孩子听

很多人拒绝为别人提供帮助,一般都是有原因的,或许是自己正忙着,或者是由于自己确实不会做。要让孩子懂得体谅别人的难处,不能一概而论。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用恶言伤害对方!

让孩子学会等待

如果孩子想让别人提供帮助,而对方现在没有时间,可以让孩子先等一等。等到对方有时间了再向对方寻求帮助。这时候,对方也会因为孩子的理解而心生好感。当然,如果这件要办的事情很着急,那就不要再等了,要试着问问其他人。小警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为对方提供方便或帮助,只有自己有能力或者有时间的情况下才能办到。一旦对方时间紧张,就很难为别人办事。做家长的,一定要将这个与人交往的道理告诉男孩:当寻找帮助的时候,最好找个有空闲时间的人。16.儿子的“自留地”被侵占,对男孩说:“不要往坏的方面想”

农民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支配的土地,称为“自留地”。在这块田地里,他们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想收什么就收什么。在每个男孩的心中也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自留地”,当儿子发现,自己的“自留地”被侵占之后,一般都会很生气。这时候,父母要将事情的真相告诉孩子,以免孩子胡乱猜疑。

案例1晚上,一回到家里,张朋便一头钻进了自己的卧室。他看到自己的日记本果然躺在这里,心里一阵发笑。原来,昨天晚上,张朋写完日记之后,忘了往书桌里锁了。这个日记本里记录的可都是自己的小秘密,张朋还特意给它加了把锁。张朋将日记本拿起来,可是这时候,他忽然想起,这个日记本昨天晚上是被自己放在枕头底下的。张朋意识到,一定是妈妈偷看了自己的日记,便抱着日记本走进了客厅,愤怒地对妈妈说:“您怎么能偷看我的日记!”张朋妈是个全职太太,在家里主要负责丈夫和儿子的生活起居。听儿子这样一说,张朋妈生气了:“凭什么这样说!”“就凭日记本被挪动了位置!”张明一脸肯定。妈妈也生气了:“是啊!不挪日记本,怎么能给你换床单?总之,我就是没看!我一天到晚在家里忙忙碌碌的,你不感激倒也罢了,怎么也不能给我栽赃啊?”妈妈觉得委屈,眼圈都红了。看妈妈动了情,张朋意识到自己可能误会了妈妈,便扭头转进了卧室。这时候,他才发现,卧室的床单确实是新换上去的!爸爸回来之后,家里已经恢复了平静。晚上睡觉之前,爸爸走进了他的房间,说:“你的日记本忘锁了吧。小子!这么小就有秘密了?今天上午,你妈给我打电话,说看到了你的日记本,问该怎么办。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偷看!你已经懂事了,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的妈妈呢?不要任何事情都往坏的方面想,你想想,我和你妈是那样的人吗?”

当发现自己的日记本被翻动了之后,张朋便来向妈妈兴师问罪。妈妈虽然说并没有偷看他的日记,可是他却不相信。直到爸爸回来,才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在我们身边,有些男孩经常会说,父母总爱追问他们的行踪,偷看他们的短信和日记,对他们的隐私权毫不尊重。其实,对孩子们来说,他们希望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来自由飞翔和探索。告诉男孩,不要事事都往坏处想,这不失为一种正确的做法。

不要伤害男孩的自尊心

当男孩发现他人偷看了自己的日记,或者发现了自己的秘密被泄露的时候,就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父母如果能够将事实真相告诉他,当他发现自己的“领地”没有被侵犯的时候,会激发起一种强烈的自尊——家人是信任我的。

避免男孩的胡乱猜疑

当发现他人动了自己的东西时,男孩一般都会心生猜疑:是谁干的?对于男孩来说,胡乱猜疑可不是一种好习惯。如果家长能够对儿子及时做好引导,就可以将儿子的猜疑之心消灭在最初的萌芽状态。

案例2星期天,妈妈走进儿子的房间,准备给儿子打扫卫生。可是,儿子还没起床。妈妈一把掀开被子,儿子光光的身子顿时露了出来。妈妈一笑,儿子却急忙拉过被子,开口说:“妈妈您进来干吗?出去出去!”“你看看你的房间脏成什么样了?”妈妈不理会儿子的抗议,只管拖起地来。儿子似乎有点生气了:“您不要随便进我的屋子!要进来也应该敲门呀!我自己会把房间弄干净的,您出去吧!”妈妈脸上有点挂不住,说:“你这孩子,怎么跟妈妈说话呢?”“妈妈,您应该尊重我啊,我也是大人了呀!”看着儿子一脸厌烦的样子,妈妈很无奈地走出了房间。妈妈难过极了,自己的孩子这么会这样?

现在,类似的事情在许多家庭中不断地发生着。对家长来说,有时候这些事情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家长们总是理直气壮地认为,他们有权干预孩子的一举一动,因此会经常干预孩子的世界。

要知道,作为家长,仅仅是爱孩子,给孩子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是不能赢得孩子的心的。要想保持孩子对自己的依赖与信任,家长就要做到保护孩子的“自留地”,这样孩子才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

男孩有了隐私,许多做父母的总会千方百计地去侦察,比如:翻抽屉看日记、拆信件,甚至打骂训斥。殊不知,这种做法会伤害男孩的自尊心,造成男孩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敌意和反抗,并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锁和防备措施,导致父母与男孩关系的恶化。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男孩的隐私权,也就是尊重男孩的人格,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并非放任自流,对男孩的隐私要给予充分的关注、积极的引导。

用平等的态度和男孩多交谈

父母要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男孩多交谈,比如:父母可以谈谈在与他同龄时是如何想的、怎样做的,甚至,还可以谈一些当初的隐私,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

同时,父母还要倾听和征求男孩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成为男孩可以信赖的朋友。一段时间后,男孩就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了。这样做,才能了解和掌握男孩的隐私,给予必要的指点和教育。

培养男孩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旦获取了有关男孩隐私的信息,即使有些越轨和不良因素,父母也不必大惊失色,更不能殴打辱骂,可以与男孩一起讨论理想、事业、道德、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引导男孩自己悟出为人处世的真理,提高男孩按规范要求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这种自我教育能力,一些隐私中的危险倾向,男孩都有可能自己解决。小警示男孩渴望有这么一块属于自己的“自留地”,当儿子发现自己的“自留地”被侵占之后,一般都会很生气。9岁以后,随着青春期的逐渐到来,男孩的独立意识就会增强,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家长应该与男孩多沟通,给男孩留出适当的个人空间。17.被同学误解,对男孩说:“和同学多谈谈,化解误会”

男孩之间,在很多时候都容易出现误会。如果不及时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就越积越深,必然会影响到他们日后的正常交往。当男孩被同学误会的时候,父母要引导男孩,让他主动和同学聊聊,化解误会。

案例1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中午烈日炎炎,等到下午四点的时候居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李凯望了望窗外,同学们已经被家长一一接走了,可雨还在下着……这时候,爸爸撑着雨伞走了进来。李凯背起书包,走进了爸爸的雨伞下。到了校门外面汽车旁边之后,爸爸打开车门,李凯一猫身子便钻了进去。就在爸爸刚刚关上车门的时候,周详用头顶着书包跑了过来。周详和儿子是同学,他们两家住在同一个小区,平时交往不错。李凯爸急忙打开车门:“周详,快进来!”周详听到声音,停住了,可是当他看到是李凯爸的车的时候,一低头就跑了。回到家里之后,爸爸问李凯:“周详今天怎么了?”李凯说:“今天他都没理我!”爸爸问:“怎么了?”李凯说:“今天早上周详忘带作业了!然后,便在校门外买了个新作业本,抄课代表的作业。可是,由于太过着急了,很多字都是连笔。老师在课上问他是什么原因,我就告诉了老师,说他是抄的作业……”爸爸听了,说:“你做得对,你可是为他好!他怎么能怨你呢?”李凯说:“人家课代表都没说,我就说了……”爸爸说:“课代表之所以不敢说,主要是因为周详是抄他的作业。你之所以要说,是为他好!你应该多和他谈谈,化解误会……”听了爸爸的话,李凯决定明天和周详好好谈谈!

当发现儿子和同学之间出现了问题的时候,李凯爸劝儿子和对方谈一谈。不可否认,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

化解孩子之间的矛盾

在男孩之间,很容易为了某些小事而出现矛盾,如果疙瘩结得紧了,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之间的正常交往。当男孩被同学误解时,鼓励他们和对方多谈谈,可以有效地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

让男孩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管是什么问题,都有最终的解决方法。通过沟通,男孩就会发现问题出在哪里,就会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当男孩和他人出现了问题时,父母要鼓励他们多和对方谈谈。

案例2希瑞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从小是在父母的棍棒之下长大的,因此性格比较文弱。一天,希瑞的爸爸被老师叫到了学校,因为有学生反映希瑞偷了同学的钱,可是,希瑞却不承认!希瑞爸觉得很丢人,回到家里之后,对儿子又是一顿的棍棒教育。希瑞哭喊着:“我没偷,同学冤枉我!”可是,爸爸的棍子却没有停下来。爸爸一边打,一边痛骂着:“小小年纪,不学好!偷人家钱!不争气的东西!”希瑞想辩解,可是,经验让他知道,这样的辩解是没有用的。……第二天,希瑞依然按部就班地上学。可是,他对同学却失去了往日的热诚。不管哪个同学和他说话,他都一句话都不说。就连老师讲课,他都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终于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希瑞背着自己的书包,拿起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坐上了西去的火车……

当希瑞被同学误会的时候,爸爸非但没有安慰他,反而还对他施以棍棒。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事实也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希瑞离家出走了!

这样的结果是惨痛的,是任何一个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虽然,希瑞的爸爸平时老用棍棒教育他,可是我们相信:他是爱儿子的!如果不爱,怎么会打?可是,正是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让儿子离开了家。

被同学误会之后,任何一个男孩的心里都会感到极其委屈。当孩子与我们讲同学的事情的时候,作为家长,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才是上策呢?

仔细倾听,适当回应

当男孩向自己讲述心中的委屈的时候,父母要竖起耳朵仔细聆听,让孩子叙述得详细点,中间尽量不要打断孩子的话。在男孩讲述的过程中,可以用一些过渡性的语句作回应,比如:“哦,是吗?”“你说的意思是……”“是的,你接着说……”等,这样,孩子就会感到被重视、被尊重。

尽量去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并真诚地表达出来

当男孩被同学误解的时候,一般都会生气、绝望,这时候,家长就要尽量去理解儿子的内心感受,并真诚地表示出来。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男孩就可以获得一种理解的力量,心中也会释然很多。

孩子自己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主

当男孩被他人误解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厢情愿地为男孩想办法出气。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一定有可以解决的办法,父母可以与男孩商量出孩子认为好的方式、方法,让男孩自己去处理他自己的事,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不要好心办坏事

切记,不要因为父母的一点不当,给男孩造成伤害,尤其是孩子做好事却被误解时。其实,很多时候,家长也会好心办坏事。如果哪天男孩不再与你说学校的事情了,你就应该反思一下,你所采取的方法是不是已经对他造成了伤害。小警示在孩子与同学的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被误解的情况。当男孩被同学误会的时候,父母要引导男孩,让他主动和同学聊聊。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孩子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还可以让男孩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孩子日后的交往。18.遭到恶意的报复,告诉男孩:“思己之过,吸取教训”

生活中,当孩子在班里遭受委屈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站在孩子的一边。不可否认,这时候,孩子是需要安慰一下的,可是,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多说一些孩子中听的话就能解决问题。父母要告诉男孩,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案例1林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直以来,他的成绩都名列前三位,因此,连任了几届学习委员。升入五年级以后,班上又进行了民主选举,可是,林凡却以一票之差而失利。林凡知道,一定是赵虎搞的鬼。林凡很生气,可是也无可奈何。回到家里之后,林凡生气地对爸爸说:“爸,我想转学!”爸爸问发生了什么事,林凡便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原来,昨天早上,赵虎没有完成作业,想借林凡的作业来抄。林凡不乐意,便拒绝了他。赵虎怀恨在心,联合班里的“好哥们”私底下达成了协议——不选林凡当学习委员。林凡以为他们只是说说玩的,没想到,今天的班委选举果然没选他。爸爸问:“你怎么知道赵虎他们没选你?”林凡说:“投选票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对我讥笑。而且,放学的路上,他们一直都跟着我,在后面说:‘就不选你,臭不要脸’。”爸爸听了,回答说:“就因为这个要转学?”儿子点点头。爸爸接着说:“其实,在这件事情中,你也有责任。你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同学没完成作业,你应该督促他完成。如果是因为不会,则应该主动帮他。可是你呢?只管自己,对其他同学不管不顾,也难怪同学会有意见。”林凡听了,为自己辩解道:“班上那么多同学,我管得过来吗?”爸爸说:“可是,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在做什么?”林凡不说话了。爸爸接着说:“不可否认,赵虎联合其他同学不选你,是不对的。可是,你也应该从这件事里明白,你在同学的心目中怎么样。如果大家都信服你,单单的一个赵虎又能耐你何?你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得不足……”听了爸爸的话,林凡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林凡被同学报复的时候,林凡爸没有站在儿子的一边,而是替儿子分析了其中的缘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可否认,这样的爸爸是明智的。

引导男孩发现自己错在哪里

如果男孩遭到了恶意的报复,肯定和他本身有关系。这时候,父母就要让儿子多想想自己的问题,吸取教训,不要把责任都推到对方的身上。这时候,男孩就会发现自己的过错,从而加以改正。

避免让男孩陷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误区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走出家门后,家长们往往会担心:孩子会不会被欺负?被人欺负了怎么办?对男孩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避免男孩陷入“以牙还牙”的误区。这对男孩的成长是有利的。

案例2强强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脾气特别古怪、报复心很强。仔细想想,他现在的坏毛病可能是家长一手造成的。由于长得比较瘦小,爸爸妈妈以前老担心他被人欺负,所以从他上幼儿园起就告诉他:“别人要是打你,你也打他。”爸爸妈妈原本以为,这样做可以避免孩子被欺负,而且孩子小,打打闹闹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可是,随着强强一天天长大,问题也来了。妈妈不止一次从他的同学口中听到“强强经常推我”、“强强抢我的东西”之类的话。后来,妈妈还从老师口中得知了强强在学校的一些让人生气的表现。一次,强强妈正在上班,班主任打来电话。原来,强强跟班上的另一个男生争当领操员失败后,常常在下课休息时找那个孩子的麻烦,不是找机会推人家,就是咬人家。老师曾找强强谈心,没想到强强却说:“谁让他当了领操员。我不服气,就要报复他。”听了老师的转述,强强妈很震惊,自己的宝贝儿子怎么变成这样?当天回到家后,强强妈按捺住怒火把强强拉到房间,告诉他打人咬人是不对的。结果,儿子回了句:“你们不是叫我别被人欺负吗?那同学本来就不如我好,看着他就讨厌!打他咬他后,我就没那么生气了。”末了还说:“老师怎么老跟家里告状!真讨厌。”强强妈气得差点儿扇他一巴掌。

案例中,强强的人际不适并不是从上小学开始的,而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有。强强妈并没有帮助儿子战胜自卑,而是把他保护起来,由于缺乏自我校正的过程,因而变得浑身是“刺”。

小学阶段的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没有形成,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很容易产生挫折感。有时甚至一件极小极小的事情,也容易使他们如同大难降临般感到无法承受,从而产生严重的情绪反应。

男孩报复心强,虽然只是一个人性格的问题,但是究其原因,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这是男孩道德感发展碰到问题的一种表现。那么,父母该怎样帮男孩改掉这个缺点呢?

给家庭环境做一些改善

孩子报复性行为的形成,大都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有关。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过分的娇宠无意间会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解决孩子的不良行为时,父母首要的一点就是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早发现,早纠正

当孩子第一次出现报复倾向和行为时,父母要及时予以纠正。因为刚开始发现的问题,纠正起来一般都比较容易,一旦错过这个时机,以后解决起来会相当麻烦,有时甚至花费数倍的时间和精力也未必能解决好。

提高男孩的抗挫力

现在的男孩多是独生子,总是被父母和其他长辈捧着、爱着,他们几乎很少遇到大的挫折,因此才在遇到一点点小问题时,便像天塌下来一样诚惶诚恐,甚至会心生报复。父母多给男孩一点儿挫折教育,他的内心才会更坚强。

降低对男孩的要求

有的时候,家长对男孩过于严厉的要求,很容易使男孩产生挫折感,适当地降低对男孩的要求,根据男孩的实际情况来要求男孩、评判男孩,会减少男孩的挫折感。小警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有些男孩会受到他人的恶意报复。父母一定要摆正心态,将问题的解决方法告诉他们,千万不能鼓励儿子去报复,更不能参与儿子的报复行为,也不能去为儿子“出气”。由于性别的关系,男孩不服输,常常报复别人。这时候,父母要多让男孩想想自己的过失,吸取教训,千万不要让男孩以牙还牙。19.强行被拖起床,告诉男孩:“要想早起床,就要早点睡”

生活中,很多男孩都有晚睡的习惯,这就使得他们在早上的时候不能按时起床。即使勉强起床了,也是浑浑噩噩的,哪有精力上课学习?为了让男孩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父母就要督促他们早睡早起。

案例1周品是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生活比较懒散,每天早上都是闹钟响过几遍之后,他才会起床,然后,急匆匆地穿衣服、洗脸、刷牙,急急忙忙地赶去学校。由于每次来学校的时候都是风风火火的,同学们便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风火虫。其实,周品之所以起床晚,主要是因为每天晚上睡觉太晚。每天晚上不到11点,他肯定不睡。爸爸妈妈说过他好几次了,可是他依然如此。这天早上,闹铃又开始响了,一遍,两遍,三遍……可是,周品并没有动身子。妈妈听到铃声赶了过来,她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便一把掀开了周品的被子,将儿子从被子里拖了出来:“起床!”周品嘟嘟囔囔地说:“我不是正要起吗?”说着,便睡眼惺忪地穿起衣服来。可是等他来到客厅的时候,却大喊一声:“妈,怎么不早叫我啊?您看都几点了,今天肯定要迟到了。老师说,今天有领导要来学校检查,无论如何都不能迟到!”显然,周品生气了。妈妈走过来,说:“想要早起床,就要早点睡!你又不是铁人!”周品还是不乐意。妈妈接着说:“从上学的第一天起,你就早上不起床,为什么?因为你晚上睡得太晚,总是玩游戏,你就不能少玩会儿……现在你都上三年级了,长此以往,肯定会吃苦头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