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产业闯市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2 19:59:28

点击下载

作者:181057:韩双志$${0}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规模产业闯市场

规模产业闯市场试读:

前言

“规模产生效益”。任何产业单打独斗都难成气候。广大农民朋友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发展自己,致富一方,这就要求大家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实际,选准项目,形成规模,以谋求更大的利润空间。

石家庄市栾城县范台村的草莓采摘节,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去,后来解放思想,通过媒体宣传,完善自身,终于引来大量客流;沧州市盐山县兴林养殖中心总经理于林波刚开始借了很多钱养猪,由于技术不精等原因,损失很大,后来他钻研技术、研究市场,2007年销售生猪5100多头,销售收入超过1021万元;唐山迁安乐丫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许晓冰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家承包荒山,起先种蘑菇,因为行情不好,赔了不少钱,没有人想和她合作,后来她利用山区散养柴鸡、建沼气池、养猪,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她的乐丫公司成了带动附近农民走向富裕的龙头企业……为了使农民朋友在发展农业规模产业中有所借鉴,我们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农村创业致富故事编辑成书,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帮助。

由于信息来源及编辑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出现差错,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8年12月

掏市民的钱包 鼓农民的钱袋子——范台草莓采摘节成功运作分析

宋国刚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六,省会王先生夫妇带着孩子开车去了栾城县柳林屯乡范台村草莓基地采摘草莓。那个周末和王先生一家有同样想法的省会人不在少数,他们都带着亲朋好友来到这里尽享春光采摘草莓,品味农家生活的乐趣。

据统计,两年时间,范台村草莓采摘基地共接待了6万多人。虽然范台的草莓价格比市场价格高了约一倍,但500多个草莓大棚内已成熟的草莓被前来游玩的游客“一扫而光”。“去范台摘草莓”,已经成为了省会人们在春天周末休闲娱乐的首选。

范台村的草莓种植户只管种,不管摘,更不管卖。如此“省心”换来的却是高额的利润回报——棚均收入1.8万元左右。这是为啥呢?近日,笔者带着疑问来到了范台村。“逼上梁山”“别看现在我们清闲得很,在这儿坐着就能卖个好价钱。当年刚种植草莓时,我们可也受了罪了。”村民檀玉刚笑着对笔者说。

话还得从20世纪90年代末说起。范台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没有啥工业基础,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累死累活忙一年,年底一算账,剩不下几个钱。

当时范台村两委看到这种情况,开始琢磨着调整种植结构,改变种植品种,以促进村民增收。檀增顺书记说:“想挣钱,必须得有思路。成天在自家那一亩三分地上转悠,根本不行。其实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想干啥、能干啥,就是想出去转转,开阔一下眼界。”

在村里和柳林屯乡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山东寿光、衡水饶阳、保定满城、保定徐水等农业发达地区都留下了范台村村民们的“足迹”。

孔书新去过6次。

檀发凯去过3次。

檀玉刚去过12次。

……

范台村一共2000多人,这几年来,出外参观的就达到了1000多人次。

经过多次考察,村里和大多数村民觉得种植草莓效益比较好。但是,等到了要开始真正种草莓的时候,不少人又犹豫起来。檀玉刚说:“去了有几十个种植户,回来以后,信心都挺高,说引进来试试。但草莓在咱们这儿长不长,能不能发展,谁也没有底。甚至有些上了年岁的村民都没见过这玩意儿,认为草莓是树上结的。”

在家人和村民的一片质疑声中,1999年秋,檀玉刚试种了两分地。由于当时草莓还是个稀罕物,售价达到了6块多钱一斤。檀玉刚两分地的草莓卖了三四千块钱,一亩地合一万多。

草莓种植在范台村一炮打响。

看到能挣钱,范台村民陆续扩大了种植面积。同时,石家庄周边不少县市的农民也看到了这一商机,开始种植草莓。草莓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东西一多,销路就成了问题。

支书檀增顺说:“那时候可真是苦!一到收获季节,一般都是晚上1点多就得出发,有的用三轮车拉,有的几家合租一辆汽车,到石家庄的批发市场去卖。运到批发市场后,价格还得听人家的,草莓这东西娇气,怕挤怕压,不好运输,不耐放,多少钱当天也得出手。”

村民檀玉刚说:“苦点儿累点儿也能挨过去,最难受的是石家庄不允许农用车随意进市,那时候我们的拖拉机、三马车经常被交警查扣。一查住,一天白干,好话说尽,还得托人才能把车要回来。”

柳林屯乡副乡长白玉平证实了老檀的话:“那时候,经常有村民给乡里打电话,让我们去石家庄交警大队要车,有的时候一天跑好几趟。乡里麻烦不说,耽误了农民多少事呀!”

痛定思痛。

在范台村和柳林屯乡的反复商量下,最后决定举办“阳春草莓采摘节”,用农家旅游的形式来销售草莓,从而促进草莓的发展。

2003年,范台村举办了首届“阳春草莓采摘节”。“樱桃好吃树难栽”

一提起休闲、旅游,人们就会想到爬山、看海、逛苏杭,让市民主动来名不见经传的范台采摘草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由于组织松散、知名度不高,首届“草莓采摘节”没有得到省会市民的认可,每天的游客稀稀拉拉。

第一届就冷了场,怎么办?

如果照此趋势继续办下去,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啥也捞不着;停办,又得走回原来的老路,种植户赔钱不说,也许范台的草莓产业会因此而停步不前,甚至萎缩,几年的努力会付诸东流。

村里和柳林屯乡紧急商量后,决定“上门拉客”。在《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等媒体上刊登广告,村里每天派出8辆大客车,免费拉市民前来采摘。

这招还真灵,客流逐渐回升,但远未达到人们初始的预期。

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他就是柳林屯乡乡长杨志新。调任乡长前,杨志新是栾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正是杨乡长利用其与省会各媒体良好的人际关系,打开了范台草莓采摘节的成功之门。“认识媒体的人多只是一个方面,我觉得草莓采摘活动,创新了市民旅游休闲的形式,不用舟车劳顿,不用大把花钱,就能吃好、玩好。这本身就是一个新闻卖点。如果没有这些新闻卖点,媒体的朋友们也不会给咱这么卖力气。”杨乡长笑着对笔者说。

最多的一年,省内有关媒体曾对范台草莓采摘活动集中报道过一周的时间。

正是凭着新颖的形式、旺盛的媒体人气,范台草莓采摘逐渐走向成功。

随着采摘游客的越来越多,在服务上又出现了问题。如种植户漫天要价,采摘景区的厕所脏乱差且数量不足,没有开水供应,给部分老年游客带来不便等。

采摘棚区的入口,一块“草莓统一采摘价:6元/斤”的大标示牌引人注目。檀增顺书记说:“有的农户看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漫天要价,为了防止这种行为,今年我们统一规定了价格,如果有人违反,遭到游客投诉,那马上取消其资格,逐出园区。”

范台村又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景区的厕所进行了改造,建起了几座高标准的公厕,在景区的入口处建了免费开水供应处,大大方便了游客。几点优势

西瓜节、鸭梨节、甜瓜节……这几年节越办越多,让人眼花缭乱,可真正火起来的却没几个。可谓是名字喊得震天响,效益却是见不着。范台村的阳春草莓采摘节为啥就办得这么火呢?

一是自然优势。范台村距离省会仅27公里,通往该村的公路路况非常好,开车只需半个小时左右。

另据杨志新介绍,以范台村为中心,方圆3万亩,没有大气污染,没有水质污染,地下水质优良,通过了省农业厅农业环保站环评测试,这里的草莓、蔬菜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二是人文优势。范台村民风淳朴、村内安定团结给举办采摘节奠定了很好的人文基础。如果三天两头和游客发生纠纷,这节肯定是办不好。

另外,范台村两委干部的深谋远虑也对采摘节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没有前期组织大伙出外参观,村民的视野无法开阔,草莓种植提不上日程,现在的采摘节就无从谈起。

三是政策优势。范台草莓采摘节的成功离不开柳林屯乡政府和栾城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初建棚时,有关部门就给予了种植户一定的资金支持。

举办采摘节,“掏市民的钱包”这个主意就是柳林屯乡乡长杨志新想出来的,并且杨乡长还利用其在媒体深厚的人脉,为采摘节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因此也可以看出,没有相关媒体的大力宣传,范台草莓采摘节不会如此红火。

四是硬件优势。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想要长久发展下去,必须得保证草莓的质量。在这点上,范台人下了苦功。

品种最优。现在采摘区品种主要是法国大赛莱可特、日本丰香等,高产、色艳、味甜。

技术最新。草莓大棚里用的是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提供的最先进的滴灌设备,不仅省水60%以上,还省时、省工,且大棚里安装着传感器,草莓的整个生长过程,需水、需肥、温度高低都可以通过传感器反馈到电脑屏幕,依照电脑的指导进行管理。“未雨绸缪”

从第一年的不到千人次,到现在的二三十万人次,“范台阳春草莓采摘节”已达到了顶峰。种植户檀发凯说,现在最发愁的事是草莓太少、人太多。到高峰期时,周六下午草莓就没多少红的了,到周日基本上都闭棚了。

笔者采访檀发凯的短短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有四五拨游客来问“还有草莓吗”,檀发凯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游客在采摘基地待得越长,花费就越大,农户们赚得也就越多。但范台原来只提供草莓采摘项目,游客只是摘点草莓买走。”柳林屯乡乡长杨志新说。范台村支书檀增顺也向笔者表达了同样的看法。看来柳林屯乡和范台村已经考虑到了这一问题。

2008年,在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范台村在举办“草莓采摘节”的基础上,开辟出一块10亩左右的空地,进行了“风筝展演”活动,游客不仅可以购买,还可要求现场制作,现场放飞,尽享乡间野趣。同时还提供吃农家饭、体验农家活动等服务。

支书檀增顺说:“今年我们提供的这些活动,使游客的停留时间从两个多小时延长了一半,最多的一天,一户卖农家饭卖了5000多块钱,看来这是个好路子。我们还琢磨着以后搞钓鱼、野菜采摘等活动,把农家风格做足做透。”

柳林屯乡乡长杨志新告诉笔者,几年下来,“范台草莓”已经被打造成了一个品牌,乡里准备利用这个品牌,吸引更多的城市人来观光旅游,吃农家饭、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现已形成以范台为中心,辛李庄、北屯、城郎及东牛庄村的温室大棚、拱棚、食用菌基地、芦笋基地为依托的3000多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把柳林屯乡的乡村旅游做大做强。

十年树木千秋功 一望青山万里春——记永年县绿洲泉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文社

王节英

漫山葱郁满目景,昔日荒山变绿龙。走进永年县西部山区,原来的秃山荒坡已不见踪影,酸枣树、核桃树、柿子树、刺槐、松树栽满了一坡又一坡、一山又一山,座座山坡身披绿裳,处处鸟语花香。地处山区深处的新安村一改昔日沉寂静默的姿态,村民在山上给树浇水、开山铺路、架设电线、修建梯田,处处欣欣向荣,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告诉笔者,人忙山绿村富完全归功于开发荒山的姚文社。扔掉“铁饭碗”

姚文社生于1955年,永年县讲武乡尚古村人。1970年,由于家境贫困,年仅15岁的他告别了心爱的校园,走进了邯郸轻工机械厂当上了一名学徒工。从进入工厂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定决心脚踏实地学好技术,干好工作,掌握好本领回报父母。为此,工作中,他积极肯干,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并因工作出色逐渐受到师傅们和厂领导的喜欢。没过几年,他便摆脱了学徒工的身份,成了一名正式业务员,之后又当上了业务科长直至1985年当上副厂长。

1990年,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形势下,也正是姚文社可以发挥所长大展身手之时,他毅然作出了一个令全厂人吃惊的决定:辞去副厂长职务下海经办自己的工厂。凭着20年积累的技术知识,凭着20年的工作经验,凭着20年的业务联系,他励精图治、卧薪尝胆、自谋职业、自主创新,在多方支持和配合下,姚文社的化工厂建成了,可由于资金短缺,所用的炼苯炉是旧设备,工艺落后,出现漏气现象,造成安全隐患。为此,他多次请同行专家前来会诊,请求医治之术。可经过4次精心焊接后,炼苯炉仍承受不住高温,一到300℃顶部就会泄气漏气。这样停停干干二十多天,企业仍处于半停产状态。连续几天,他废寝忘食地查资料、看图纸,向省城工程师咨询,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改造炼苯炉的内部结构,使其顶部能够与高温抗衡。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省市专家后,当即遭到了他们的质疑和反对。可姚文社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在专家的陪同下,他自己动手把炼苯炉改为火烧式,通过在炉子内部改变火的走向等方法,成功解决了高温泄气问题,化工厂终于顺利投产了。化工业的同行们听到这一消息后,都纷纷来电来函邀请姚文社为他们的炼苯炉进行诊治。改行当“中医”

1996年,受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行情影响,姚文社又要改行了。他忍痛停产了自己经营6年的化工厂。姚文社苦苦思索和寻觅着,他通过反复学习,对照国家产业政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探索适合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的特色企业。

偶然间,姚文社从朋友那里了解到,离永年县不远的邢台、山东太行山区产有大量的天然酸枣,可由于缺乏用途和销路,大量的酸枣白白烂掉。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能开办一家什么企业呢?姚文社先后往返8次到邢台、山东等地考察天然酸枣资源,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性平味甘酸,营养丰富,有补心安神、敛汗生津之功效,已被列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并收入《中国药典》中,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销路也很广。一面是取之不尽的酸枣资源,另一面是广阔的销售市场,何不把资金投向酸枣仁加工呢?这一想法使姚文社欣喜不已,同时也让他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改行中药生产,设备、厂房、环境要求标准高,自己又缺乏中药方面的知识,怎么办?可从不惧困难的姚文社没有退却半步,认准的事儿,就是再难,他也会下定决心,一干到底。

事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随后的几个月里,姚文社先后十次到省图书馆查阅资料,每次到省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渴了喝自来水,饿了吃口方便面,所有有关酸枣仁中药功效的内容都被他全部翻阅并抄录下来,同时,他还积极向省市中药专家请教,与县中医院专家一起到药都安国参观学习,自学中药有关知识并取得中医资格证书。在对中医有关理论和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1996年底,姚文社开始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投资建起了永年县地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投资兴建厂房,制定了规范的中药材生产流程,实现了中药材酸枣仁从筛选挑拣到炮制生产的规范操作,他的地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也因此获得了省市药监部门颁发的中药材生产许可证,他的中药材酸枣仁顺利投产了。荒山变“金山”

新安村是永年县最西部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地处永年县、邯郸县、武安市交界处,四周的荒山野坡显得荒凉、贫瘠而沉寂,杂乱生长的野草、荆棘在干旱和孤独中与死亡作顽强抗争,新安村170多口人也在期盼和无奈中苦度时光,修建盘山路,打口深水井已成了他们几代人的梦想。

2005年,新安村的世代梦想终于要实现了,因为为他们圆梦的人来了,他就是地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文社。2005年初,姚文社从永合会镇某领导那里了解到,新安村有1万多亩的荒山还没有开发,而且到处生长着野生酸枣树。这一消息使姚文社兴奋不已,因为他知道如果把荒山开发出来种植酸枣,会使自己的地大公司有更为廉价、更为丰富的原材料,又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内心产生了,他发誓要把荒山变“金山”。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姚文社马不停蹄多次到山东、邢台、甘肃等地考察酸枣树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并请专家对永年西部山区的土壤结构进行论证,结果很快出来了:永年西部山区适合优质酸枣生长。当他把这个消息和承包荒山的打算告诉永合会镇领导后,得到了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很快签订了50年的荒山承包合同。

姚文社的绿洲泉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公司的唯一任务就是开发好永年县西部新安村、里本窑、张边三个村外的1万多亩荒山荒坡。唤醒沉睡千年的荒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要修建盘山路,漫山的荆棘杂草丛生,大小石块遍山,对此,铲车、推土机都无从下“手”,一切工作都要靠人们披荆斩棘,把石块一块块搬开来,水泥、砖等物料也只有靠人挑牛驮。这是一项艰苦而又巨大的工程。“别不自量力了,要治理千古不变的荒山,难如登天。”有人给他吹“冷风”。

姚文社淡淡一笑:“不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至今恐怕仍是刀耕火种。我要向愚公学习,只有立下愚公移山志,才能让荒山变‘金山’。”烈日炎炎的夏日,像着了火,姚文社和他的同事们头顶火辣辣的太阳,脚踩烫人的乱石块,搬石建路,衣服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盘山路一米一米地向上延伸。几个月下来,姚文社和同事们磨破了几百双的胶鞋,手上的血泡磨破了,变成厚厚的老茧,近十公里的盘山路终于修成了。

路有了,可水、电、土、苗、人工一个又一个问题接踵而来。开弓没有回头箭,姚文社开始考虑争取多方面的支持。他积极争取林业、计划、水利、土地、畜牧等部门的支持。在这些部门的帮助下,公司引进了优质酸枣新品种3个,建造集雨池6个,打深井2眼,上变压器2台,修山间路30公里,投资600万元建水库2.5平方公里,架设输水管道10万米,坡改梯田1500亩。同时,他实施了“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把新安村、里三窑、张边三个村的1700多人招录为工人,与县劳动局联系,接纳了150余名下岗职工,既解决了自己的人工不足难题,又促进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同时带动了周边1000多户3000多人从事酸枣、小杂粮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到目前,姚文社承包的荒山已种满酸枣、核桃、松树、柏树、黄楝、小杂粮等。他还成立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绿洲泉无公害小杂粮协会,把3000亩梯田承包给300多农户,统一供种、集中收购、小袋包装、超市销售。同时他还发展林下经济,投资50余万元养殖柴鸡20000只,养蜂2000箱。一心把产业做大做强的姚文社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投资1.6亿元实施了万亩优质酸枣小杂粮综合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兴建酸枣、蜂蜜、小杂粮、饲料等项加工厂,项目完成后,年加工酸枣仁600吨,年产小杂粮2000吨、蜂蜜1000吨、鸡蛋720吨,年总产值达9000多万元,年利润3331万元。同时,借助当地佛山寺、凤凰回头看牡丹等自然资源,姚文社打算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安村旅游休闲度假村。此项目已经省发改委备案,并列入永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进行重点扶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由于成绩突出,姚文社先后被市、县授予“民营林业标兵”、“优秀企业家”称号,他的绿洲泉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也多次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集发”果蔬咋就卖天价?

郭庆峰

有一阶段,南方的香蕉几毛钱一斤时,产自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的香蕉却卖到了10元钱一根;市场上的葡萄5块钱两三斤的时候,产自“集发”的葡萄却卖到了5到10元一串;一个重达150公斤的“南瓜王”的万元身价,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同样是种地,收益咋不同呢?北戴河集发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将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有人说,“集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把在室外种植的水果、蔬菜搬进了室内。然而别看一个室内一个室外,农产品的价格却身价倍增。在“集发”的几个智能温室大棚内,所有的水果、蔬菜游人可以自行采摘,各种水果蔬菜也都明码标价:小西红柿2元/斤,大枣3元/斤,香蕉10元/根,葡萄5元/串……虽然高出市场价格好几倍,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游人的购买热情,每天前往集发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而且大都满载而归。采访中,一位女游客在四季果园中花5块钱采摘了一串葡萄,笔者问她值不值,女游客脱口而出:“值!这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呀!”

集发农业观光园位于北戴河入海处,往南走不远就是蔚蓝的大海,每年北戴河大量的游客拉动了当地购物、住宿、娱乐等旅游消费。为了抓住旅游带来的商机,20世纪末“集发”走上了规模化农业生产的道路,陆续兴建温室大棚,种植生态瓜果,供游客采摘品尝。随着游人不断增加,原有的种植业已不能满足需求,集发农业观光园又陆续推出了农家乐餐饮、民俗表演等项目。

借助旅游观光,发展现代农业,“集发”把农产品的附加值发挥到了极致。“集发”生产技术部的负责人刘贺昌说,每年仅集发观光园的门票收入,就达到了500万元左右,这其中还没把采摘的收入算进来,具体采摘的收入一年能有多少钱,他们还没具体统计过。他举例说,一般农民种植一亩西瓜,一年收益在5000元至7000元左右,而通过农业观光采摘,一茬西瓜的收益在25000元左右。“集发”宣传部负责人吴连军说:“2008年五一期间,一个杏就卖到了5元钱,一棵杏树就收入了5000元;前不久,产自我们四季果园中的菠萝蜜,一个就卖到了50元,而在南方才几元钱。”

依靠观光农业,“集发”的水果蔬菜身价倍增,其高身价的背后更多则是科技赋予的“含金量”。在集发的四季菜园、四季花园、四季瓜园、四季果园4个智能温室大棚内,植物都种在PVC管中,实现了无土栽培,在几个智能大棚中都设有防虫网、沾虫板、排风扇、遮阳网等设备。集发生产科技部的刘贺昌说,集发的水果蔬菜都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来进行生产,从肥料、农药、环境,都按照绿色AA级食品来进行操作。每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农科院的专家教授,专门上门辅导。2008年,集发公司又被秦皇岛市政府指定为2008年奥足赛秦皇岛赛区蔬菜供应企业。

在采访中,集发的亚热带植物观光园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亚热带观光园建成后,南方的椰子、槟榔、杨桃、巴乐等热带作物将在园中开花结果。刘贺昌说:“农业只有搞出特色来,才能走出一条致富路!”

养殖业的带头人——记盐山县兴林养殖中心总经理于林波

王洪胜

33岁的于林波是望树镇于庵村一位普通农民,又是盐山县兴林养殖中心总经理。当地人都熟知这位养猪能手和他的兴林养殖中心。是生猪养殖业改变了于林波的人生,也正是从事了这项事业,才让人们更深层次地认识了这名朝气蓬勃的农村青年。

于林波1992年初中毕业后,当过木匠,学过修车,后来买了部半挂车跑起了运输。从2003年11月开始他在跑运输的同时,又搞起了养猪业。从起初的自繁自养,到后来购买几十头、上百头,再到存栏1600多头,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而当初让他最头痛的并不是劳累,而是缺乏资金和养殖技术。为了养猪,他将家底及跑运输挣到的钱全部投了进来,还向亲朋好友借了十多万元。那时候,他家的日常生活开支几乎为零。没有钱可以想法解决,而当时因不懂养殖技术造成的损失令于林波痛苦不堪。2004年他投资十多万元买回了25头母猪,可待母猪分娩后所产仔猪有许多死胎、弱胎,即使存活下来的仔猪也频繁发生水样腹泻,那时,于林波心疼得直想哭。

一次次难过,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养猪也要讲科学、讲技术。就这样,于林波和妻子开始认真学习养殖技术,请专家、教授上门现场指导,参加培训班学习,买来书本边干边学,跑运输时将养猪资料一同带上,一闲下来就“啃”上两页。2007年5月他的饲养规模超过了1000头,养猪就成了于林波的专职,运输车由他人代管。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于林波终于掌握了一整套生猪养殖技术。他对养殖场进行科学规划,做到种猪舍、分娩舍、仔猪舍、肥猪舍等区分设置,并坚持做到定期消毒、定期驱虫、定期防疫、合理配置饲料。这样一来,从2005年至今,他的兴林养殖中心从未发生饲料中毒和感染疫病死亡现象,并且养殖成本降低,养殖周期缩短,资金回收加速。

于林波不但研究养猪技术,而且还注重研究市场,摸准市场脉搏,做到有的放矢。不管是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及2007年4月份以后,价格一路走高,还是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年初价格低迷,他基本预测到了,都能够及时应对。由于于林波饲养的杜长大、三元良杂杜洛克等优质猪种适销对路,安徽、浙江等地的客户慕名上门收购,供不应求。于林波总结出了自己的养猪致富经验:能坚持、善管理、品种优、肯投资、盯市场。几年来,虽然市场价格不稳定,但是,他按照自己的养猪秘诀从不放弃养猪,坚持走规模化饲养之路,采取科学的养猪方法,养猪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建成标准化猪舍3500多平方米,资产总额已达到640万元,固定资产512万元,2007年销售生猪5100头,销售收入达到1021万元,今年他还将借助国家扶持政策,再扩建猪舍1800平方米。为顺应市场发展规律,于林波今年1月组建了兴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有42家养猪户入社,他通过合作社完成了整个养殖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工作。一社员深有体会地说:“兴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对社员在饲料、育苗、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降低了我们的饲养成本,避免了市场风险。”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硕果累累。于林波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养殖专业户”荣誉称号,他的兴林养殖中心被沧州市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西红柿远销俄罗斯

袁占青 刘建飞

有人口1160人、耕地1934亩的肃宁县万里镇西辛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从1996年几户种露地蔬菜开始,到目前已发展到大棚蔬菜1300亩,高标准育苗温室11个,蔬菜新品种30多个,其中西红柿远销俄罗斯,育苗室年出售优质种苗1000多万株。全村仅蔬菜一项年收入就超过1500万元。

西辛庄村刚开始种植蔬菜时,由于品种少,无特色,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准,往往是今年种这个品种赚钱,明年就一哄而上,结果造成价格低、菜难卖、收入少等问题。2000年,该村的王玉怀带领大家打破了僵局。王玉怀之前曾在邻县流满乡蔬菜批发市场搞蔬菜销售,与海南、广州、香港等客商建立了关系。1998年,他大胆尝试,与本村王保台、尹路东等4人到海南承包耕地300亩,种植冬季露地菜,利用季节差发展蔬菜生产,效益很好,同时也积累了一整套蔬菜种、管、销的经验。他致富不忘家乡,2000年回村就任村支部书记。他认定了发展蔬菜大棚,同村两委干部一道,组织本村菜农成立了西辛庄绿苑蔬菜经济合作社并多方筹资建起了西辛庄蔬菜批发市场,首先解决了销路问题,使该村大棚蔬菜面积大大增加。为了解决种菜的技术问题,2002年5月份,他带领群众到山东寿光参观学习先进的蔬菜生产技术,并请来蔬菜专家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使菜农的技术素质大大提高。接着该村引进了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的“百利”西红柿新品种,示范种植了100亩,效益高出其他品种2~3倍。该品种高产、抗病、抗热、耐贮运、易管理,当年全部出口马来西亚、东南亚,产品供不应求,于是从2003年开始大面积推开。2003年10月,该村投资二十多万元建起标准化育苗温室2个,每年可为菜农育苗300多万株。同时投资70万元建起了蔬菜冷藏库一座,为客户夏季收贮提供方便。为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该村把“发展高新农业、进攻科技前沿”作为发展蔬菜的目标,先后与以色列海泽拉公司、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瑞士先正达种子公司、美国NHB种子公司4家跨国公司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4年秋,该村在本镇代刘庄村东建起占地120亩的万里镇绿苑科技示范园区,总投资380万元,一期工程占地80亩,建成春秋大棚42个,示范种植西红柿、茄子、圆椒等30多个新品种。他们还在蔬菜大棚里引进了雄蜂授粉新技术,生产出的果实个大、果正、品质好、无公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园区二期工程在园区东北部,占地40亩,建冬暖式育苗温室8个,育苗联栋温室一个,中心处建起了一个蔬菜交易大厅。园区成为一个集示范、种植、推广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示范园区。该村的西红柿新品种远销到俄罗斯。近年来,河北省内十几个县市领导带种植户多次前来参观学习,省、市领导在西辛庄召开了荷兰“百利”西红柿出口基地现场会,保定、衡水、承德、邯郸等地都纷纷聘请西辛庄技术人员前去指导,“百利”西红柿的推广遍布河北大地。“百利”西红柿在河北省廊坊交易会上被评为省名优产品,肃宁县被河北省命名为“西红柿特产之乡”。

该村还发展壮大蔬菜育苗基地。到2008年,建有标准化蔬菜育苗温室50亩,每年可为菜农培育优质蔬菜种苗1500万株,除了满足本地蔬菜种植户外,还销往衡水、邢台、保定、秦皇岛和张家口等地区。他们还每年引进30多个国内外蔬菜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示范,择优推广。为了保证蔬菜育苗的质量,他们进行土肥配兑、温度控制;为了保证育苗用的水无污染、无公害,他们在育苗进水口修了水池,水池内放养了金鱼,若水质不好金鱼生命体征就会出现异常。大棚内温度适宜,却无煤气熏鼻。他们全部采用的是锅炉供暖。凡外地来购买育苗的都提前预交订金,这成了交易规则。该村的马景东家一年的蔬菜种苗就可向客户提供300万~400万株。西红柿种苗单株平均价格是5角钱,比夏季大田繁育的种苗高出10倍。

如今的西辛庄村依靠规模产业闯出了市场,村民收入倍增,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现该村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花香庭院美,路平街灯亮,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景象。

阜平大枣为啥越来越“红”?

张宝程 任宝丽“这些枣树就是我家的摇钱树,不仅帮我改善了生活条件,还帮我供出3个大学生,帮大儿子在保定买了房……”这是保定阜平县北果园乡贾沟村农民李庆芳的真实感受。在阜平,像李庆芳这样靠大枣致富的农民已有3.4万户、13.5万口人。阜平大枣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全县常年红枣收入5000万~60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20%。近几年来,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红枣业,该县大胆创新山地开发模式,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加强枣农培训,大枣越来越“红”。靠创新扩大种植规模

经调查,在该县东南部大枣主产区,还有50多万亩沟谷、缓坡适宜发展枣树。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扩大枣树规模,2005年该县在造林整地模式上大胆创新,首次实施了“机整地、路上山;集水窖、自流灌;统一治、分户管”的山地开发新模式。采用挖掘机直接上山整地,改变过去“炸药崩,人工清”方法;开辟梯田路,改变以往枣树管理过程中靠人背肩扛的方式;摒弃“扬水上山”灌溉理念,采取在山顶建水窖、山腰修水渠、山下建塘坝的办法,实现“蓄水在山,自流浇灌”;按照“县里筹一点,农民出一点”原则统一整治林地,治理完毕,分包到户,明确产权,确保治理效果。

目前,以东城铺、福子峪等8个村为示范区,已完成高标准水平沟整地3万余亩,栽植枣树7000多株。东城铺村一名张姓农妇高兴地说:“俺一直寻思着多补栽些枣树,却没处栽。这下好了,政府帮俺辟了两亩多荒山,能种百十棵树,俺终于也有机会发‘枣财’了。”靠科技提升红枣质量“俺家共有1000余棵枣树,以往因枣的质量差,只能卖万数块钱。前年在县林业局的帮助下,对挂果枣树实施了树体改造,锯掉了许多枝干,去年大枣产量虽然下降了,但枣的质量好了,每公斤可卖到8~20元,2000多公斤大枣少说也能卖3~4万块钱,还真是减产不减效啊!”说起县林业局推广的大枣管理新技术,城南庄镇福子峪村种枣大户赵更山满脸的喜悦。

为进一步提高大枣质量和产量,2005年,该县林业局大力推广了“树开心、枝拉平、精细管、肥平衡、无公害、质先行”的提质增效管理技术,建立了福子峪、南漕、小花沟、东城铺等8个示范点,示范面积1万余亩,综合改造树体二十多万株。实施新技术管理后的枣树由于树体变低、旁枝减少、光照充足、营养供应相对集中,大枣结得多,结得好。2007年,该县大枣虽遭遇了风灾,干枣产量仍突破了6000万公斤,产值超亿元,无论红枣的产量和质量都创了阜平历史最高水平。靠培训提升枣农素质

早在2003年,该县就成立了百人枣树管理技术服务队,每年定期深入各乡镇、村,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00多场次,培训枣农上万人次,在大枣主产区抓科技示范样板点40多个。同时,积极与大专院校挂钩,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田间地头为枣农讲课、现场指导、接受枣农咨询。全县枣农的技术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枣树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红枣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据统计,仅从1995年到2005年间,全县红枣产量由3000万公斤增加到6000万公斤,产值由4000万元增加到7000万元,红枣的产量和产值都翻了将近一番。

此外,为解决果农在管理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该县于2004年聘请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科技处处长刘孟军等人,成立了科技专家工作站,用合同把专家和农民捆绑在一起,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据统计,截至目前,专家已帮枣农采取“给枣树输液”的方法,治疗病树5000多株,采取刮皮、涂白、挖蓄水坑等技术,对枣树干旱焦化、枣缩果病、多雨烂果病等灾害进行人为控制和有效抵制。

靠创新突破奶牛规模养殖困局

钱柱金 王艳君

这是滦县新诞生的一个存栏奶牛上千头的规模养殖场。

这是滦县探索创新奶牛养殖模式的试验场。

这里的“亮点”在于:养殖场不仅是养殖大户的致富场,也是普通小养殖户的生财地,养殖大户和普通散养户由于利益关系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增收致富。

位于茨榆坨镇草塘坨村的滦县军英养殖场,正因为富有成效的养殖模式试验而引人注目。试验缘由

草塘坨村是一个奶牛养殖专业村,全村共200多户,几乎家家户户养奶牛,平均每户养殖4头左右,原来采用清一色的散养方式。

以前,奶牛养殖在给村民带来了诱人钞票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环境污染严重,庭院里、街道上到处脏乱不堪,蚊蝇乱飞,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另外,散养效益比较差,发展受到制约。在面积狭小的家庭庭院里养牛,最多不过养五六头,防疫灭病难度大。怎么办?出路自然是规模化养殖。欧阳晓军、欧阳春英是这村一对30多岁的夫妻,他们近些年靠贩奶、经营机械化挤奶厅挣了钱。2007年初,他们想延伸产业链,萌生了建一个规模化养殖场的想法。

此时,滦县正在积极推广规模科学养殖。当年年初,全县奶牛存栏破天荒地突破了10万头大关,在唐山市名列前茅,但散养依然占大多数,为此县畜牧水产局决定选树典型进行示范带动。

于是,在县畜牧水产局和茨榆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欧阳晓军夫妇成功租借到村外国有林场的土地,投资860多万元建起了一个占地150多亩的军英养殖场。按县畜牧水产局的思路,该养殖场在欧阳晓军夫妇自己规模养殖的同时,还大量吸引本村及附近村的散养户进场养殖,从而成为一个新养殖模式试验示范场。模式内容

军英养殖场2007年6月10日开始建设,经过50天的施工,从当年7月底起陆续进牛开展养殖。

这家养殖场采用了“五统一分”的运作模式,即统一管理、统一挤奶、统一草料、统一防疫、统一档案、分户喂料的模式。

为了吸引越来越多的散养户进场寄养,养殖场对赶牛来场的寄养户,不收场地费、水电费,但是寄养户必须从本场购买草料,必须把牛奶卖给本场。可喜收效

这种模式受到了许多寄养户的欢迎。

好处一:寄养户能得到高水平的技术指导。场主聘请了荷兰泰高集团两位硕士毕业生进行技术指导,把每天喂料次数由3次增加至4次,把挤奶次数由3次改为2次,通过改革喂料挤奶方式,在不减少单牛平均产奶量的基础上,奶牛的体质明显改善,基本避免了奶牛乳腺炎等疾病的发生。

好处二:寄养奶牛所产牛奶的质量显著改善。由于改吃养殖场购买配置的优质草料,在为牛治病时不打青霉素等对奶质影响较大的药剂,牛奶含蛋白等有益成分的比例提高,相应每公斤牛奶的售价比原来提高0.4元左右。

好处三:避免了家庭庭院散养造成的环境污染。

好处四:为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打开了空间。

好处五:寄养户不负担建规模养殖场的投资,却使用了养殖场的设施。

正因为新模式益处多多,所以吸引了一个又一个散养户牵牛进场养殖。到目前,全场共存栏奶牛1020头,其中散养户牵进场的有300多头,比例达到30%。

佘庄村养殖户佘德民、阚庄村养殖户阚立春去年分别“牵牛出村进场养殖”,到目前养殖规模都增长了10头以上。他们高兴地说:“这下可再也不受场地窄小的限制了!”

祖传熏肉手艺 带富一方乡亲

宋国刚

2007年12月6日,保定定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内,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定州市消费者协会、新宗产品推介会正在这儿进行。推介会上,省消协秘书长孙长军向定州市新宗食品有限公司颁发了“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的证书。

在定州市及周边县市提起新宗熏肉,那可是鼎鼎有名。王宗刚继承和发扬了祖传手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他致富不忘乡邻,利用自己公司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了周边县市养殖业的发展,让大家共同致富。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王家就开始利用祖传的手艺制作熏肉、酱卤肉。由于王家的熏肉制品风味独特、味道纯正,生意异常红火。王宗刚说:“那个时候我家的熏肉好卖得不行,甚至好多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人专门开车到这儿来买。后来我琢磨着,总靠着小作坊生产,生意再好,每天也就卖个千数来斤,好东西捂在家里,可惜了!”

1996年,在家人的帮助下,王宗刚毅然投资30多万元,买来了设备,上了真空软包装流水线,进行现代化的肉制品生产。同时不断改进熏肉产品工艺,把祖传秘方里的十几种名贵中药材,增加到了50多种,让“新宗熏肉”这一有着千年历史的精湛技艺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2005年,王宗刚又投资了2000多万元建设了新厂区,组建了定州市新宗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散包装酱卤肉制品、生冷鲜肉、真空软包装熏肉和火腿肠4大系列、200多个品种。新公司占地60余亩,拥有现代化屠宰生产线和熟食生产线各一条,年生产能力2万吨,年产值达8500万元。

新宗公司董事长王宗刚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自己富了不算啥,让大伙都富了才是真本事。”

新宗公司采取了“公司+基地+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了定州及周边县市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采取不同的形式帮扶和支持养殖大户的发展,对口规模养殖场30多个,养殖专业户3万户。因为新宗公司主打产品是猪肉产品,对生猪的需求量较大,为保证养猪户的利益,公司同养猪户签订了合同,约定生猪价格“随高不随低”,即当市场价格低时,按合同约定价格收购,市场价格上涨时,按市场价格结算。孔会同村的养猪户王同会说:“多亏和新宗签有保底合同,要不猪价大跌时,我非得倾家荡产不行。”

王宗刚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他自己被评为“河北省突出贡献企业家”,新宗公司曾被保定市、定州市评为“重点龙头企业”。

新农民秦和平

郭庆峰 郭俊峰

时进五月,金黄的杏子挂满枝头,香花槐随风摆动,嗡嗡的蜜蜂在花间追逐。“老板,你放心,进度绝对没问题……”这个裤腿、鞋上沾满泥巴,拿着手机打电话的人叫秦和平,是泊头市西新店乡秦村的农民。

撂下电话,秦和平自言自语地说:“是福建的老板催进度了。”

秦和平的书桌上摆放着“酥记食品公司彩色花生种植五年计划书”,计划书的落款是福建省石狮市酥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计划书中除老总、副总外,彩色花生种植科研部总监赫然写着秦和平的名字。经常“跳槽”的秦和平

只要心里有奔头,身上就会有劲头,这是秦和平对生活的态度。为了心中的奔头,秦和平经常“跳槽”,而且跳的是自己的“槽”。

1976年,秦和平在本乡的一所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月工资10块钱,外加工分。

为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些,5年后,秦和平辞去教师工作,在一个建筑队当小工,每天能挣3块钱。头脑灵活又有点文化的秦和平,两年多就成了手艺熟练的瓦工师傅,一天能挣9块钱。

当泥瓦工是两头不见太阳的辛苦活。可不管多累,秦和平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因为外面的信息会使他觉得更有奔头。为了这,秦和平还在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就订阅了《农家乐》、《河北科技报》、《中国农业报》等七八份报刊。

一次,老秦在报上看到北京昌平一个养鸡户发了家,北京农业大学要办养鸡学习班的消息。老秦如获至宝,骑着自行车,花了17个小时,边走边打听到了北京,交了几百块钱,学了7天的蛋鸡饲养技术。

当时妻子直埋怨:“好好的泥瓦工,说不干就不干了,再说咱农村养鸡还用学?”老秦说:“要都会养鸡,那大学还办啥学习班。”

回来后,老秦先是考察了泊头市及周边的鸡蛋市场,越琢磨越觉得养鸡有奔头。在当时的泊头市科委的支持下,秦和平拿出多年的积蓄,跑到天津买回500只雏鸡,办起了泊头市第一个半机械化的蛋鸡笼养场。

秦和平的养鸡方法与其他村民不一样,大家瞧着都新鲜。因为老秦喂鸡,讲究的是下多少蛋,喂多少含蛋白质的饲料。一年忙活下来,老秦挣了5000块钱,老伴服气了。

养鸡着实让秦和平赚了几年钱,这也使他形成这样一个习惯:不论干什么,得先看市场,还要把技术学到手,心里才会有底气。

几年后,蛋鸡市场开始委靡,秦和平又在报纸上看到种苹果效益好。于是,他买了几本果树方面的书籍,每天抱着书本研究。后来,他又跑到外地考察市场,行情确定后,老秦又动了种苹果树的念头。这念头一动,可不是十棵、二十棵,而是几百棵。

但当时秦和平家只有4亩地,而且地块分散,无法形成种植规模。秦和平作出了一项对农民来说很有远见的决策:把地集中起来,搞规模种植。

如果拿好地换好地,没人跟他换,因为换地后,别人的地也分散了。秦村西头有块地,土质盐碱,坑洼不平,常年半荒。看来,只能选择这里了。

主意拿定后,老秦就跟家人商量,结果立刻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妻子还跟他急了眼:“用咱家的一亩好地,换别人家的一亩荒地,这不是犯傻吗?”看着秦和平这样“败家”,妻子一气之下,带孩子回了娘家。老父亲也觉着不能让儿子瞎折腾了,又是说,又是骂。“离婚也要换”,秦和平的倔劲一上来,牛都拉不回来。把自己的地换完后,还差半亩多,秦和平又想拿老父亲的水浇地换。他死缠着二叔去给父亲做工作。最后老人拗不过他,把地给了他。随后,老秦又承包了邻村的10亩坑沟地,总算凑足了成方连片的14亩地,开始了一个人与14亩地的“战斗”。建起科技种植园

媳妇回娘家了,家里的鸡还得喂。种田的地没了,还得靠养鸡过日子。

秦和平用兄弟翻盖房剩下的檩条,盖了4间“砖包皮”,又把700多只鸡“迁”过来。他在荒地上一镐一锨地填大坑,平壕沟,拔荒草……

整整半年时间,老秦才把地平整好。这年春节,秦和平也是在他的园子里一个人过的年。

为尽快让土地见到效益,秦和平到北京果树研究所,买回了300多棵当时市场上少有的红星、红富士树苗,栽种在荒地上。

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刚栽上树苗1个多月,一场暴雨袭来,冲出一条20多米宽的壕沟,树苗也被冲得七零八落。老秦又把冲走的树苗一棵一棵拾回来,看着再次坑洼不平的地,一向坚韧的秦和平这次真的哭了。但是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念:“再难也得挺下去!”

看到老秦这么折腾,有人看了不理解,还说风凉话:“老秦,你学大寨哩?”老伴儿也心疼他,晚上偷偷搬了过来。俩人没黑没白地干了两个月,一点点地把沟填平,沟边栽种了芦草、杜梨树,防止再次被冲毁。

随着苹果树开始挂果,进入了成熟期,园子里生机勃勃。秦和平靠着这300棵苹果树狠赚了一把。

永远比别人快一步,不种“大路货”,是老秦总结出来的经验。后来,市场上相同品种的苹果越来越多,秦和平的果树效益也随之下降,他又搞起了贴字苹果,印上“福”、“寿”、“恭喜发财”什么的,卖到了北京的大超市。

后来,秦和平又从山西果树研究所买来100多棵枣树,嫁接了冬枣、梨枣、无核枣、雪枣等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但好吃,市场价又高。

而这时,苹果的市场价格下滑严重,秦和平果断地把还能挂果的苹果树全部刨掉,又搞起了大棚苜蓿,春节前后上市,一斤30多块钱。另外,他还买来25棵筷子粗的杏树苗,搞起了大棚苜蓿、杏树间作。

老秦这么折腾,大伙瞧着都新鲜:“这树也能在大棚里种?”杏树长起来后,比普通杏早上市20多天,又让老秦给“逮”住了。

老秦在新品种的引进上没少下工夫,有时可以说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前几年,他得知外地一个专家培育黑色花生。他马上拜访专家,想买点回来自己试种,可人家说什么也不卖给他。秦和平每年去两趟,像走亲戚似的,捎上几瓶“十里香”。最后,专家被他的执著打动了,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卖给他60公斤。回来种了3亩地,当年秋天,每亩收入了600多斤的黑花生。

秦和平种的红薯一亩地能产9000多斤,是普通红薯产量的2倍,口感又好,效益是普通红薯的5倍。当别人从老秦这里买秧苗的时候,老秦又不卖红薯了,开始专门育秧卖。

按老秦的说法是“物以稀为贵,新鲜是法宝”,种地、种树也得像工厂一样,淘汰一代,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存一代。建设中国彩色花生科技开发园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面前,酒香也怕巷子深。秦和平种的东西品种多、价格贵,一斤枣卖到10块钱,一斤黑粒花生20块钱……他是怎么卖的呢?

原来,老秦每年都要参加一些农产品展销会,在廊坊的一次展销会上,他的花生一块钱一粒被抢光。老秦还经常带着农产品到北京、山东、河南等地的农业研究所,向专家推销,由专家给推荐。

还有,老秦自己写新闻稿,向报社投稿,自己种植成功了什么新品种,写上一篇介绍新品种的稿件,作为报道稿投给一些报刊,让他们宣传。

这些年,秦和平少说也搞了50多个新品种,给他带来了不少实惠。可老秦总觉得全国市场那么大,自己的力量又太小。要想同大市场连接起来,得靠有实力的大企业才行。有一次,中央电视台一个农业栏目的笔者从报纸上看到秦和平种植彩色花生的消息后,主动联系他,给他做了几分钟的节目。

节目一播出,除吉林、湖北、福建等地的农民、商户通过邮购的方式买了不少种子外,福建省石狮市酥记食品有限公司的老总也被吸引来了。总经理苏阿山来到他家,专门考察了彩色花生种植,认为大有市场,于是就跟秦和平达成开发规模种植彩色花生的协议,并聘任他为该公司的副总经理。

福建的公司把泊头作为种植基地,同老秦一起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

2007年投入7500斤花生种子,老秦先同秦村的村民签订种植面积200亩的彩色花生回收协议,预计产量4万公斤以上,2万公斤作为科研留种子,另外2万公斤供给公司营销部投入市场;2008年,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产量20万公斤,15万公斤加工销售,带动当地农闲妇女1000人就业……到2011年,产量将达到500万公斤以上,带动当地3500农户,1500人就业。

老秦深有体会地说:“农业非得走企业+基地+农户的路子,才有奔头。按中央的说法,就是通过农业产业化,走出现代农业的路子。”

有了大公司的支持,老秦的奔头更大了。他正忙着在当地建一个彩色花生生产基地,相关手续快办完了,设备正在订购,还计划在全国2000多个城市开设彩色花生相关产品的销售网点,理想是打入美国的沃尔玛超市,并要在上海、福州、舟山、厦门投放4~5个相关产品。

秦和平的基地名字也新鲜,叫“泊头市酥记彩色花生家庭作坊”。老秦说:“我们生产的产品,就是要接近原汁原味的,名字是为了带点儿绿色味,吸引大城市的消费者……”

建起“托牛所”好处真是多——涞水县寺皇甫村推行奶牛规模化养殖见闻

张宝程 杨志民

在保定市涞水县义安镇寺皇甫村“托牛所”里,笔者看到一头头牛儿在阳光下悠闲地“散步”。现代化的挤奶房里机器鸣响,一辆辆等候装运鲜奶的汽车停在一旁……“这个养殖场有800多头奶牛,2007年我开始承包管理,目前正在酝酿扩大。”站在牛栏旁,38岁的“托牛所所长”孙博龙告诉笔者。据他介绍,寺皇甫村不大,却有着多年的养奶牛历史。国家号召发展特色经济,政府积极引导,全村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118户中有近一半的人家养殖奶牛或肉牛,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村。“过去,家家都是三五头散养,不好管理,还污染环境,进村到处是牛粪,一年四季气味熏人,特别是防疫难到位,有一年竟然死了50多头牛。此外,挤奶方式落后,造成牛奶卫生不达标,销售困难,人们不得不含泪把卖不掉的奶倒掉。”提起当年养牛之难,孙博龙的脸上浮起一层阴影。“卖奶难让许多人心冷了,奶牛养殖数量一度大量减少。”“发展特色养殖,科技是必不可少的保证。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咱认识到科技养牛的重要,于是便下工夫学科技,参加培训,找专家请教,订杂志报刊,以书本为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渐渐也就入了门……”孙博龙回忆说,“开始建立‘托牛所’,不少人信不过,加之科学养殖不到位,经营困难。凭着科技给咱壮胆,我承包了这个养殖场。接手后,我先到北京、定州等养殖发达地区学习科学养殖方法,借鉴其经验着力抓好科学管理。接着从张北请来兽医专家,制定科学防疫措施,养殖场渐渐有了起色。”“科技养牛道道挺多,饲料要合理配比,才能多产奶保证质量;天气变化、季节变换都要注意;牛产奶少就要及时淘汰。挤奶也一样,操作不当就会影响奶质。尤其是夏天,不能及时降温奶就会变质。我从瑞士引进最先进的挤奶设备,十几分钟就能使奶温降到3摄氏度以下。”说起自己的养牛经,孙博龙侃侃而谈,“坚持科学饲养,奶产量大大增加,有的奶牛一天产奶近百斤。奶质提高,收购商主动上门收购,价格也上去了,一头牛一年挣六七千块不成问题,真正成了乡亲们致富的‘摇钱树’。2007年,全村靠奶牛养殖人均增收1000多块。看到养牛能致富,大伙儿发展科学养殖的积极性更高了。”“养殖业的兴起,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牛粪作为有机肥料,用于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每亩可创收近万元;三分之一的农户使用上了沼气,街头巷尾的柴草、牛粪不见了,卫生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义安镇镇长李艳霞接过话头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让科技照亮农民致富的路。”

容城县芦笋产业发展侧记

宋国刚 张宝程

容城县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腹地,有区位交通优势,土地肥沃,但人均耕地少,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少。当地农民巧换思路,扬长避短,调整种植结构,种起了“洋蔬菜”——芦笋,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如今开车走在容城县的乡村,闪过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绿油油的芦笋田。

我们来到芦笋种植专业村——容城镇马庄村,村主任赵东联一家正在整理为芦笋搭架子用的布条。“我们村人多地少,我一直在琢磨怎么在那一亩三分地上做文章。”赵东联说,“开始时想引种甘蔗,到农业局一问,他们说不行,建议我们种植芦笋。”“芦笋是啥?听都没听说过。农业局的人说芦笋被称为‘蔬菜皇后’,属于高档蔬菜,效益绝对好。”时任村支部书记的刘铁锅说,“种这种新鲜玩意儿的风险太高了,开始时大伙儿心里都没底,积极性也不高。”“想让老百姓认可,必须得先让他们见到效益。”刘铁锅说。

2002年,赵东联、刘铁锅等村干部尝试着小面积种植。第一年下来,每亩收入了2000多块,现实的效益让村民信服了,种植芦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