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式生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3 13:34:58

点击下载

作者:米泽创一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项目管理式生活

项目管理式生活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项目管理式生活 /( 日)米泽创一著. 袁小雅译 .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7

ISBN 978-7-5596-3193-0

Ⅰ . ①项… Ⅱ . ①米… ②袁… Ⅲ . ①思维方法-通俗读物 Ⅳ . ① B804-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9) 第080062 号

北京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号:01-2019-3132 号

PROJECT MANAGEMENT TEKI SEIKATSU NO SUSUME by Soichi Yonezawa.

Copyright © 2017 by Soichi Yonezawa. All rights reserved.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Japan by 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 Inc.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Rights arranged with 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

Inc. through East West Culture & Media Co., Ltd

项目管理式生活

作 者:(日)米泽创一

译 者:袁小雅

责任编辑:昝亚会 夏应鹏

版权编辑:张 婧

特约编辑:丛龙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3 号楼9 层 100088)

北京联合天畅文化传播公司发行

天津旭丰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新华书店经

销 字数:172 千字 880mm×1230mm 1/32 印张: 7.75

2019 年7 月第1 版 2019 年7 月第1 次印刷

ISBN 978-7-5596-3193-0PART 1缩短“制作咖喱饭”所需的时长序言

我从2008年庆应义塾大学研究生院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科(简称“庆应SDM”)设立之初开始担任讲师,主要负责“项目管理”这一课程。本书将其中一部分教学内容—“项目管理式生活”书面化,并参考学生们在课上及课后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说明,从而以更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我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幸福。

我坚信灵活运用我所负责的“项目管理”和“本质把握”课程里的知识,能使人生更为丰富、幸福。如果本书能助各位读者的幸福生活一臂之力,那我将会感到无上的喜悦。

本书想要告诉大家:将项目管理技巧,尤其是时间管理技巧,融入生活,灵活运用后文详细阐述的“本质思维”和“幸福思维”等思维方式,人们将能更幸福地生活。

但是,说起“项目管理”等,有的读者可能会觉得不太好理解。所以,我将以常见的制作咖喱饭为例,对项目管理的效果和概略进行说明。

或许读者会感觉有些意外。事实上,对于烹饪这样的数个操作步骤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事物,项目管理的技巧也是行之有效的。

关于项目管理,我将在后文中做具体的阐述。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项目管理,那就是“使想做的事情能够顺利进行的秘诀”。在后面这个案例中,使用自己拥有的烹饪器具,遵循既定菜谱,快速制成咖喱饭,就是“想做的事情”。

项目管理的技巧到底是如何运用于制作咖喱饭的,请大家拭目以待。挑战“制作咖喱饭”项目

项目:制作4人份的咖喱饭。

所需食材:肉、洋葱、马铃薯、胡萝卜、咖喱块、黄油、浓缩汤料、大米。

已有器具:菜刀、砧板、炒锅、电饭煲、盆、燃气灶,装盘用的盘子、汤匙。(很遗憾,没有真空保温锅。)

还有一份既定菜谱。制作咖喱

1.切食材(用时:洋葱5分钟,胡萝卜5分钟,马铃薯5分钟,肉5分钟)。

2.将黄油和洋葱放在炒锅中,将洋葱炒至焦糖色(用时:15分钟)。

3.将肉下锅,继续翻炒(用时:5分钟)。

4.在锅中加入水、浓缩汤料、胡萝卜和马铃薯,炖煮(用时:30分钟)。

5.在锅中加入咖喱块,继续炖煮后完成(用时:5分钟)。烹煮米饭

1.淘米(用时:5分钟)。

2.在电饭煲内胆中加水,泡米(用时:20分钟)。

3.煮饭(用时:40分钟)。

将咖喱和米饭做好后装盘即完成。装盘的时间未包含在上述工序所需时长中。接下来,我想在遵循这份菜谱的条件下进行巧妙的安排,看看能否缩短整体用时。

在试着缩短时长前,我们先确认一下这个项目的制约条件。

该项目中有两个制约条件:①不改变菜谱上既定的制作方式。②不改变费用支出(仅使用现有的烹饪器具)。

在实际的操作项目中,也有类似的制约条件。有一些制约条件在项目最后的环节或许可以通融,因此,在有多个前提条件的情况下,确认各项工作的优先顺序很重要。

首先,我们在不做任何思考的前提下,对所有工序进行串联式(直线式)排列。“制作咖喱”需要75分钟,“烹煮米饭”需要65分钟,合计需要140分钟。

按照上面的顺序排列之后,我们知道了这个项目所需的最大时长。

接下来,我们在各道工序的排列方式上下功夫,甄别出导致整个流程耗时过长的工序,并尝试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便缩短整体所需时长。图1-1 先做好咖喱再烹煮米饭,需用时140分钟

在这个项目里,为了展示项目管理的效果,我们将尝试将所需时长缩为最短。事实上,只要能将所需时长缩短至容许范围内,这个项目管理计划就会被欣然接受。说得极端一些,未经任何思考的串联式排列的计划,只要在客户的容许范围内,就有可能被客户接受。

诸如此类的有多道工序的情况,为了缩短整体用时,首先要确认其中有无徒劳的工序。在这个案例中,因为按照既定菜谱操作是前提条件,所以该步骤从略。在实际的项目中,某一工序为何一定要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来进行,有时似乎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理由。

比如,明明是其他工序完成以后才能进行的收尾工作,但在相当早的阶段就开始被各种探讨,最后又不得不重新探讨。

另外,也有这样的情况:误读各工序之间的依存关系,某道工序启动得过晚,导致其后的工序不能按时完成。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在做计划之际要进行充分的探讨。哪些操作能并行处理

在确认不存在徒劳工序之后,我们要寻找为缩短整体用时而能并行处理的工序。就烹饪而言,就是寻找厨师无须守候一旁也能进行的操作。比如,淘米后浸泡大米时,可以进行其他操作(切菜等操作)。煮饭也只用在开始的时候按下开关,之后电饭煲就会自动工作,其间可以进行其他操作。列举的这两道工序均可与其他操作并行处理。

另一方面,在只有一位厨师的情况下,不可能同时实现切胡萝卜和切马铃薯这两项操作。至少我没有双手持刀的绝技,可以右手切胡萝卜、左手切马铃薯。我在向这种操作挑战的时候,发现双手持刀反而比单手持刀更费时间,而且切不好,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下面再举一个烹饪之外可并行处理的例子。

比如,灵活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并行处理。至少在虽然拥挤但可以读书看报的电车里,通勤的行为和读书、看报、听英语这样的行为可以同时进行。如果是驾驶汽车或骑自行车的话,能与其并行处理的就只有听语音,但这将提高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所以不推荐。驾车这个行为是不适合与其他行为并行处理的。

图1-2中,有背景色的操作步骤,都几乎不需要操作人员守候一旁。也就是说,没有背景色的操作和有背景色的操作可以并行处理。图1-2 区分需要人员守候和无须人员守候的操作

另外,因为器具的数量可能也是一个制约条件,所以我们追加了关于器具的信息。

比如,在只有一口锅、没有电饭煲的情况下,如果必须用锅来煮饭,那就不能在做咖喱时煮饭。煮饭和煮咖喱这两项操作在操作的性质上是不需要厨师一直守候在旁的,但因锅具的数量有限,所以这两项操作不能同时进行。

在这个案例中,出场人物及使用的器具种类都为数不多,操作顺序并非很复杂,所以可以手动管理。事实上,大规模的项目若不使用专业的管理工具则难以管理。

如果数百名成员进行成千上万项操作,各自的操作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且使用资源也有限,那么进行最合适的配置是一项难度非常高的工作。

现在我们确定了各项操作可否并行处理,并为各项操作匹配了使用的器具。接下来我们对各项操作进行重新排列,以便进行并行处理。

首先,“制作咖喱”和“烹煮米饭”这两道工序显然是各自独立的。因为直至最后装盘,“制作咖喱”和“烹煮米饭”之间都不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两道工序所使用的器具也不相同,唯一共通的要素是厨师。在一系列操作之间存在共通要素时,那个共通的要素哪怕只有一瞬间超越了使用极限,这个计划就不可能完成。

在现实生活中,本来每天正好完成一人份工作量的员工有时会被上司额外分配半人份的工作量。原本每天正点下班、无须加班是公司职员的正常状态,但其上司看到这种情形之后会觉得“你完成得很轻松”,从而赋予员工更多的工作。这是因为上司简单地认为,新增加的工作只有半天的工作量,员工只要努力一下就会完成吧。

为了完成新增的半天的工作量,在理论上,员工每天要多工作4小时。在完成既定的一天的工作之后,再开始额外半天的工作,能保持同样的工作效率吗?而且,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话,员工还能保持与之前同样的工作效率吗?

在新增半天的工作量之前,只要是血肉之躯,尚且会因身体欠佳,导致工作效率下降,遇到这种情况,员工有时要依靠加班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量;然而,在增加要靠加班才能完成的半天的工作量之后,员工就没有那样的余地了。长时间地多做半天的工作,在消耗当事人体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当事人健康状态崩溃的风险。

在那些认真且具有很强的责任感、积极改进工作方法以便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人身上,这种悲剧时常发生。

因为当事人已将工作效率提高至极限,再没有提高的余地,新增的工作即便需要三个小时才能完成,于公司而言也是净增。而平时没有认真对待工作的人,因原本一天的工作还有改善的余地,就不会受到认真对待工作的人所受的那么大的伤害,而且被赋予新的工作任务的可能性也很低。我们绝不应无视这种认真对待工作的人反而毫无道理地遭遇此等悲剧这个问题。注意各项操作之间的依存关系

回到“制作咖喱饭”这个项目。

我们需要着眼于操作的性质和厨师。第一步,对无背景色的操作进行配置,确保无背景色的操作步骤不被并行处理。如果两项不同的操作需要使用同样的器具,则在配置时要保证这两项操作不在同一时间段进行。

我们只是通过并行处理,就使整个流程所需时长瞬时缩短为80分钟(见图1-3)。而不做任何思考将操作串联排列的时候,整个流程用时140分钟。仅仅改进操作方法,所需时长就缩短为80分钟,你不觉得了不起吗?图1-3 考虑到厨师人数受限,制作咖喱与烹煮米饭同时进行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读者能领会到项目管理在缩短咖喱饭制作时长上发挥的作用。

另外,“淘米”后“泡米”这一操作与“煮饭”这一操作可以在整个流程开始5分钟之后进行,即“淘米”完成之后马上开始,也可以在20分钟之后即切完洋葱之后再开始,都同样能满足咖喱饭的完成时间。

只是,与其在切菜过程中,抽出手去“泡米”,不如先迅速完成“泡米”这个操作,再去切菜,所以这里采取了这样的配置方式(见图1-3)。

另外,还有一种不多见的突发情况:电饭煲因故障而无法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早些完成“泡米”操作,然后可以用其他的煮饭方式来应对突发性故障。

这在项目管理领域被称为“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提前预估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杜绝其发生,或是做相应的准备以减少其发生后所造成的危害。

在实际的项目中,要考虑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其发生的概率、其发生后所造成的危害、减轻这种危害的策略及成本,并将它们融入计划,还要探讨预测之外的事情发生时应在日程和预算上做好哪些准备。

关于风险管理,后文将有详细的阐述,这里只需理解其大致概念。

目前,由于操作顺序的变更,并行处理成为可能,使咖喱饭的制作时间缩短为80分钟。通常来说,有这样的改进足矣,但我们还要继续向更短时长发起挑战。

现在,制作咖喱需要75分钟,烹煮米饭需要65分钟。因为在开始制作咖喱的前5分钟要淘米,所以合计需要80分钟。

与此案例相似,在项目完成前有多个操作工序的情况下,我们要着眼于耗时最长的操作工序(制作咖喱)。厨师人数增至2人,明确分工

我们详细看一下在制作咖喱的过程中存在的依存关系。图1-4 “制作咖喱”的过程中的依存关系

很显然,“切洋葱”和“炒洋葱”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不完成“切洋葱”这项操作就不能“炒洋葱”。另外,在洋葱变成焦糖色之后会加入肉片继续炒,所以“炒洋葱”和“炒肉”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当然,“切肉”与“炒肉”之间也存在着依存关系。

这些关系用图来表示,就是图1-4。

为了缩短“制作咖喱”用时,我们思考一下“切洋葱”“切胡萝卜”“切马铃薯”“切肉”“炒洋葱”这几项操作可否同时进行。

由于这些操作的性质,一个人是无法并行处理的。

为了能并行处理,就需要增加成为其制约条件的厨师人数。

因为前提条件是不能增加费用支出,所以我们假设恋人或家人可以帮个小忙。

乍一看,这种情况下的制约条件是厨师、砧板、菜刀等。但很显然,“炒洋葱”操作中所使用的锅、燃气灶是切菜操作中不使用的。“炒洋葱”操作中也不使用菜刀和砧板。

也就是说,在“炒洋葱”的过程中,另外一位厨师可以使用菜刀、砧板来切菜。这样的话,只需增加一个厨师,让其操作15分钟,就可以使并行处理成为可能。通过巧妙地分配工作,器具将不再是制约条件。

厨师人数暂时由一名变为两名,为了不重复操作同一步骤和重叠使用器具,我们来思考如何分配操作。

若其中仅15分钟可由两名厨师同时操作的话,可使“制作咖喱”的时长缩短为60分钟(见图1-5)。

原来的厨师在切完洋葱之后,将砧板和菜刀交给新增的厨师。新厨师继续切胡萝卜、马铃薯和肉。这期间,原来的厨师将洋葱炒至焦糖色。

新厨师在完成切菜的操作时,炒洋葱的操作也完成。这时可以在已变为焦糖色的洋葱中加入肉继续翻炒。

当然,新厨师将洋葱炒至焦糖色,原来的厨师切胡萝卜、马铃薯和肉也没关系。考虑到切菜操作的连贯性,由原来的厨师担任切胡萝卜、马铃薯和肉的操作比较好。这个案例中,考虑到后续工序翻炒中的两项操作—将洋葱炒至焦糖色和加入肉继续翻炒—合计需20分钟,为了使新厨师的参与时间缩短至最小限度,采取了如图的分配方式。图1-5 厨师人数增至2人,各自分担一定的职责

虽然从全部完成所需时长的角度来看,无论哪一位厨师从事哪一项操作,结果都是一致的,但考虑到各项操作的相似度与连贯性,减少无效的切换动作,尽量缩短新厨师义务帮忙的参与时间,会提升咖喱饭的品质和参与人员的满足感。

参与项目的都是凡人,只要是有人参与的事情,就理所应当地要考虑当事人的情绪和心理感受,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改变工序,关键路径也随之改变

虽然“制作咖喱”的时长缩短为60分钟,但“烹煮米饭”仍需65分钟,所以“制作咖喱饭”的所需时长仍为65分钟。在缩短“制作咖喱”的时长之后,“烹煮米饭”所需时长则将影响整体所需时长。

在项目管理领域,耗时较长的系列操作影响整体所需时长,被称为“关键路径”。

在只有一个厨师的情况下(图1-3),因“制作咖喱”耗时最长,所以“制作咖喱”这一系列操作是整个流程中的关键。增加厨师人数(恋人或家人前来帮忙)后,“制作咖喱”的时长得以缩短,于是,“烹煮米饭”这一系列操作转而成为关键路径。

严格来讲,原本的关键路径是“淘米”和“制作咖喱”的一系列操作。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当厨师人数为一人的时候,由于受厨师人数的限制,两者之间被视为具有关联性:一个人操作的情况下,不完成“淘米”操作,就不能进入切菜环节。

关键路径这个概念在本书后半部分会有详细的阐述,现在只要记住这个名词就好。

把“制作咖喱”和“烹煮米饭”并列来看就会发现,通过灵活安排新厨师,“制作咖喱”系列操作中的“切洋葱”环节可以和“淘米”环节同时进行。然而,“淘米”之后“泡米煮饭”的过程需要60分钟,所以最终无法再缩短时长。要想使新厨师的参与时间最短,所以难以再缩短整个流程的时长。

严格来说,在“制作咖喱”系列操作中,最后两道炖煮操作和煮饭期间,几乎不再占用厨师的劳动力,厨师在厨房里可以在监督炖煮的同时做出另外一道菜,比如,灵活利用这35分钟可以做道蔬菜沙拉。总之,关于制作咖喱饭,在新厨师只协助15分钟的条件下,65分钟完成已是极限。

这个案例如何?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制作咖喱饭的经验。图1-6 “制作咖喱”所需时长比“烹煮米饭”所需时长短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知道,不做任何思考,将所有的操作都按串联方式进行时,需要140分钟;仅改变操作顺序,所需时长可以缩短为80分钟;如果进一步请家人或恋人帮忙15分钟,所需时长可以缩短至65分钟。

本书阐述的项目管理技巧主要以时间管理领域的问题为中心,也包含如何降低成本、如何使成品让人满意、如何做得更拿手等技巧,等等。

缩短了所需时长的咖喱饭制作工序是怎样的?如何比较其他替代方案以及判断基准是什么?本书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加以介绍。

接下来,我将阐述项目管理技巧及灵活运用这种技巧的过程中的重要思维方式。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做一番自我介绍,我将简要介绍一下我走过的人生路、为何对项目管理及时间管理有兴趣,然后通过运用这些方法享受到怎样的成果,诸如此类。PART 2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实现幸福项目管理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不可或缺

我从京都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后,作为新人入职世界级的综合顾问公司埃森哲,到2017年1月末已工作近27年。在职业生涯的后半段,我作为总经理,历任公司内部多个组织及项目的负责人,入职时完全拿不出手的英语水平也因常驻海外而有所进步。我成长为这家跨国企业在日本的负责人,在每周举行数次的电话会议中是核心人物。

另外,我还是这家跨国企业的教育事务负责人,负责设计和推进教育课程。可以说,是在埃森哲的职业经历成就了今天的我。在埃森哲初识项目管理

作为程序管理/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系统开发方法论、CMM/CMMI(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倡的模式)和品质管理方面的专家,我从高难度项目负责人、品质保证负责人等立场与项目管理产生过各种关联。

以项目管理为首,本书所阐述的软件工程和品质管理等方面的技能都是我在埃森哲工作期间掌握的。你也许会认为这是因为我在大学学得不够认真,但我想说的是,即便我在大学学得足够认真,在埃森哲收获的也堪称大学时代所学的数百倍以上。

另外,我多年任职大型组织的负责人,在组织运营流程的改善、提升成员能力的培训、与合作伙伴的关系的改善及商业扩张还有新技术的取舍等方面积累了各类经验。埃森哲是一家真正的跨国企业,在这里,员工能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同事们紧密联系,密切沟通。

我记得,在我入职时,公司的名字还是安盛咨询公司(于2001年更名为埃森哲公司),在全世界有2万名员工,在日本只有600名左右的员工。现在,埃森哲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42万名员工,在日本约有9000名员工,成长为遍布世界上55个国家、200个城市的巨型企

(1)业。在员工被常规性地要求成长的同时,公司也给了员工成长的机遇。埃森哲公司内部很好地平衡了自由和纪律,尤其对需要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年轻人而言,埃森哲是一片极佳的天地。埃森哲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量优秀、相互激励的同事—不同于那些徒有虚名的跨国企业,它是一家真正的跨国企业—在职期间构筑起的牢固友谊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经营业余兴趣爱好,乐享人生

入职之初,我像公司所倡导的“Work Hard, Play Hard”(努力工作,努力玩)那样,狂热地工作,没有任何被迫或不愉快的体验。同时,我也会在生活中从容经营自己的兴趣爱好,直至现在也是如此。

为了让读者了解我的禀性,我觉得谈谈我个人的兴趣爱好是最好的途径,我想在此占用书中少量篇幅。

我从40多岁开始正式打高尔夫球,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最大的(2)爱好。我父亲是单差点球员,几乎每周都去享受打球的乐趣。我记得在我的孩提时代,父亲不去打球的周末似乎很罕见。我曾蓦地想过“我成年之后也要去打球吧”,也知道父亲渴望和我一起打球。

工作之后,我北上东京,难有和父亲一起打球的机会,父亲则渐渐上了年纪。那时候我从不主动去打球,有时因为工作上的事,不得不去参加一些数年举办一次的高尔夫联谊活动。当然,每次打球的总杆数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那些超高的数值的确令我感到脸上无光,在心里认定那就是天文数字)。我对同场打球的人们满怀歉意,全然谈不上乐在其中,也就自然而然地与高尔夫拉开了距离。

在我35岁那年的冬天,父亲因脑卒中病倒,半身不遂,再也不能享受打球的乐趣了。我一想起父亲从此与最爱的高尔夫无缘,便不再想去打球。那时,我一度认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享受到打高尔夫的乐趣了。

在我40岁那年的冬天,父亲辞世。几年后的一天,公司要举行内部高尔夫联谊活动。换作以往,我完全不感兴趣,而那一次不同,因为活动之日恰逢父亲的忌日。我冥冥之中感到父亲对我说“你要享受高尔夫的乐趣!”,于是报名参加了联谊活动。虽然打球的总杆数还是老样子,但不知为何,我体会到了以往无法比拟的乐趣。我尽情地欣赏美好的景色,与一起打球的伙伴愉快地交谈。

自那以后,再受到邀请时,我开始应约去打球。约五年前,我开始主动邀请朋友去打球。我制订了一项计划来提升球艺,本打算成为单差点球员,不料计划被大幅度推迟,抑或说遭遇了挫折,但我对高尔夫的热情始终没有冷却。

虽然高尔夫在此处占用了较多篇幅,但除了高尔夫,我还有许多让我乐在其中的爱好。人生的目标:幸福和永远幸福

总体来说,我喜欢美食和美酒,尤其喜爱日本料理和日本清酒。我觉得(用海带和鲣鱼煮出的)汤汁是足以享誉世界的大发明。另外,通过并行数次发酵这种考究且高难度的酿造工艺制成的日本清酒,也是足以享誉世界的大发明。

20多岁时,我在常去的一家居酒屋喝到了石川县的名酒菊姬的山废纯米,并为之倾倒,从此喜欢上了清酒。我当时很感慨,这种清酒酒劲居然如此强劲且回味绵长。我开始精通清酒是远在那之后的30多岁。菊姬的山废纯米是我爱上清酒的契机。后来,当我知道菊姬的山废纯米出自现代名匠、备受尊重的农口尚彦之手时,我激动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现在,“喜好清酒”成了我的个人标签。顺便说一下,如今我喜欢滋贺县高岛市的名酒不老泉。

对美食的喜爱愈演愈烈,我会亲自烹饪,为了做下酒小菜甚至会使用烟熏制法。通过烟熏这种复杂的制法,廉价的食材也可以华丽地变身为美味的佐酒小菜,这着实令人感动。

毫无疑问,我最喜欢清酒,但我也非常喜欢红酒、威士忌和啤酒,我喜欢各种酒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

我也非常喜欢音乐,欣赏、演唱时,都乐在其中。我喜欢西方音乐和日本音乐,从流行音乐到摇滚乐,从硬摇滚到重金属音乐,喜欢的种类广泛。另外,我在48岁的时候购置了一把电吉他,试图克服长年不会演奏乐器的自卑感,虽然目前还不能精彩地演奏。

我也爱运动,从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开始看世界杯足球赛,从还没有日籍选手的时代就开始观看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赛事。我曾在初中和高中时代打排球,在大学时代打棒球(守备位置:投手)。

大学时代,比起学习,我似乎在麻将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连续四年每年打麻将的局数超1000半庄(日本麻将的计数单位),四年里合计打了4500半庄。每半庄平均耗时1小时,所以计算下来每年耗时1000余小时,四年累计耗时4500小时。据说一件事要做到马马虎虎的水平最少需要练习1000小时,如若将打麻将的时间用来学习语言的话,我可能会掌握四五门外语。但我没有用来学习语言,而是打了100回役满(日本麻将最高分数的计数方式),遗憾的是,无人因此称赞我。

我也很喜欢像麻将这样需要动脑的其他桌游和纸牌游戏。每当发现有趣的游戏,即便没有游戏对手,我也会买回来。我对益智类游戏的痴迷就是到了这种程度。

虽然现在老花眼日益加重、反应变慢的我早已技不如前,但作为50多岁的大叔,我在飞镖游戏中自认为还是强手。有一种名为计数的练习式玩法,据说达到500分为一般水平,达到700分则是相当高的水平,我的最高得分是1000多分,而且曾多次得到1000分以上。要想得到1000分,投掷的24次飞镖里得有19次以上投中靶心。虽有自诩的嫌疑,但我认为自己具备相当的水平。

近年来,我对日本历史和日本传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我频繁出入美术馆和博物馆,阅读了大量书籍。

我还喜欢看电影,每年会看20至30场电影,有时会把喜欢的电影看两三遍。我也喜欢话剧和音乐剧,尤其是《歌剧魅影》,兴致盎然地在国内外观赏了六七次。

可能与出身于关西地区有关吧,我也喜欢看搞笑类节目,收看电视机播放的搞笑节目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列举的兴趣爱好都比较典型,除此之外,我还有其他许多乐享的兴趣爱好,我自认为是个享受人生的人。因为人生仅此一次,在可能的范围内享受自己喜爱的事物是我秉持的关于幸福的价值观之一。

遵循各自关于幸福的价值观去幸福地生活,是人生头等大事。当然,对于工作人士而言,工作也很重要。只是,即便事业上如愿以偿,但若自己或者家人并不幸福的话,也不能说这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在事业、家庭、恋人、爱好、朋友、社会贡献及个人成长等各种要素之中,既要平衡保证自己幸福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又要为此付出努力。希望这些能为你实现个人幸福带来些许启发。职业生涯从“掉队生”开始

我从京都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后入职埃森哲(当时尚名为安盛)。那是泡沫经济余力尚存的时代,求职市场完全是卖方市场。我以咨询行业为主展开了求职活动。关于我对咨询行业如何心向往之,后文会做描述,此处从略。我相信缘分,也一向重视缘分。而我和埃森哲之间就有缘分。在找工作时,我记得在埃森哲的进展非常顺利。彼时埃森哲的知名度还不高,也有人奉劝我说“应该还有更匹配的公司吧”,父亲却很高兴。每逢有大事件发生,父亲就教导我说:“现在已经不是只考虑日本的时代了。”父亲的这句话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之中。我自身也对入职外资企业完全没有违和感,不仅如此,我甚至觉得外资企业更富有魅力。于我而言,父亲的影响非常大。

我满怀希望、干劲十足地入职埃森哲,却突然遭遇强大的障碍。当时埃森哲的新员工要使用全球通用的教材,学习名为COBOL的计算机语言和埃森哲独有的系统构筑方法论及工具。毋庸置疑,使用的是英语教材。我从学生时代起就不擅长英语,入学考试的英语科目虽然勉勉强强地通过了,但我还远远不能在工作中使用英语,而且对计算机知识我完全不懂。

原本我就禀赋平平,学新东西时总是学不好,学英语就是如此。刚读初中的时候,我对英语心驰神往,对英语喜爱至每晚睡觉时都要把英语课本放在枕边。但一上英语课,我就完全跟不上进度,没多久就掉队了。我不知道应该在何处动脑思考、应该默记哪些东西。而没有认同感,就很难取得进步,这常使我的思维陷入停滞状态。

我从前就最不能接受“不管怎样先默记下来”这种学习方式,入职埃森哲之后,类似读初中时遭遇的悲剧在十年后再次降临。

我入职埃森哲时的新员工培训模式是,完成为期数月的国内培训后,去位于芝加哥郊外圣查尔斯的培训中心接受最后的演练。这是为期三周的封闭式培训,日程非常紧张,周一至周六期间每天从早上8点培训至晚上10点,周日从中午12点培训至晚上10点。世界各国分公司的新员工集聚于此。培训中心的场馆是由先前购买的一所大专学校翻建成的,然后扩建了食堂、酒吧、洗衣店、健身房、台球室等设施。我当时深为其场馆规模和国际氛围所震撼。

当时我们被安排为两个人住一个房间,而且要求同宿的两人必须是不同国籍。我与一个研究生毕业、隶属中国台湾分公司、年长于我的台湾男子共处一室。英语靠不住,对中文一窍不通,我非常担心沟通上会很辛苦。不过,可能是因为彼此是有同样志向的同事吧,我们很快就能做到心领神会了。

然而,培训是艰苦的连续作战。讲课与练习均是使用英语进行的,而且学习内容都是真材实料的编程知识。到培训结束时,普通的学员能做完两个课题,优秀的学员能做完三个课题,而我根本没谱,不知道自己能做多少(直至现在也全然不知)。最后我完全抄袭了不知是谁的答案,总算在规定期限内勉强完成了培训。

实际上,在培训期间,因为我实在是所知甚少,培训的讲师曾向当月的培训负责人提议说:“创一的理解能力太差了,他在这里参加培训也是浪费时间,送他回日本如何?”

毫无疑问,培训期间我得到了最差的考评。

当时埃森哲分配新员工的方式是,由各项目组向人事部传达人员需求,然后人事部尽量将具备相匹配的技能和资质的人员分配至各项目组(现在已有更高效的方法)。彼时,日本分公司里九成以上的员工都是做COBOL方面的工作。图2-1 作者入职后一年内的幸福曲线

没有一个项目组会喜欢在新员工培训中表现最差的我,更不用说点名要我了,于是我成了多余的人。虽说如此,公司也不能因为新员工能力低下就不予分配工作。碰巧我符合伦敦分公司(地点在日本)的工作要求,就被分到那个项目组。工作内容需要在当时尚属罕见的类似UNIX环境里使用C语言,数据库也与新员工培训期间学到的内容截然不同。与英语及编程的恶战

我在培训时虽然已掉队,但对学到的内容还尚知一二,而被分到项目组后,我发现自己对工作中接触到的内容浑然不知。而且该项目组的核心人物来自伦敦,英语是项目组的官方语言。我的英语水平不可能突飞猛进。我同时收到用英语编写的C语言入门书和程序规格书,毫无意外地遭遇了挫折。用赛马来形容的话,那种感觉就是在闸门打开的一瞬间我就从马上跌落了。我每天早晨第一个上班,自以为已尽最大的努力,但却完全没能成为项目组的战斗力的一部分。

我认为自己对项目组的贡献只有两个:一个是头文件的输入,这项工作任何人都能胜任,只用将手写文件的内容输入电脑。我打字速度极快,所以得以胜任。只是,我对自己是否为这项工作创造了知识附加值心存疑问。

另一个是,因为有外国客户,所以项目组每周五的傍晚要举行名为“感谢上帝,周五到了”(Thank God It’s Friday)的联谊活动,我负责采买。不过,这能否被称为工作?略尴尬。总之,我只被安排做这两项工作。

在同年入职的新员工中,我是第一个被项目组退回的。作为接收新人的项目组,大家都明白新人所能胜任的工作不多。但大家也都明白培养新人的重要性,就那样简单地将新人退回,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大概是因为我的能力低到尤为突出的程度吧。我记得项目组最后给我的考评简直不能更糟糕了。

更让我痛苦的是,因工作能力极低,我发现人们都在渐渐离我而去。

在每个人都竭力做事、紧张竞争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无暇顾及他人。假设看到有人溺水,如果去施救,就很可能会导致自己也跟着溺水,人们就会不得不选择坐视不管。而如果眼看有人溺水却不去施救,善良的人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于是,出于无奈,人们会选择离开总是处于溺水状态的我。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至少我是这样感觉的),我感到了强烈的孤独,痛恨自己的悲惨境地,也对那些离我而去的同事满怀歉意,因为我知道原因在于我自己。偶然间学到的新技术,竟成新时代主流

被项目组退回后,我怀着巨大的沮丧和对自己的失望,和当时的人事部部长进行了面谈。我打算就自己辜负公司的期待而向人事部部长致歉。然而,在我致歉前,人事部部长开口说:“米泽,很抱歉,我知道可能会是这样一种结局,但当时必须派一个人去那个项目组,派你去就是凑人数。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呢?”

我回答说:“现在再去COBOL项目组肯定还会掉队,我好不容易积累了一些C语言和关系数据库的经验,如果有能学习这两种技术的地方,我想去。”

没有哪个客户的项目组肯接纳我,最后我被公司内部一个研究彼时尚不知名的UNIX系统的组织所接纳。我深感自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严重欠缺,于是将可支配收入的大部分花在购买计算机相关的书籍和杂志上,且如饥似渴地阅读。每个月我最多购买并阅读约20本杂志。公司内部组织的前辈也给予了我热心的指导。

这期间,我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之前相互独立的知识点开始有机结合,就像由点成线、由线成面那样形成体系,我开始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技术内容了。

在理解技术内容之后,我也愿意与周围的同事交流了。每个周六,志同道合者齐聚一堂,举办学习会。虽然我们当时还是用记号笔在投影机的透明胶片上画图来进行说明,但是学习会令我受益匪浅。

我还以演练新技术的形式组织了UNIX和C语言的培训。为了能向他人讲解,我必须做到准确地理解讲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说明。我觉得组织培训的经历使我对UNIX和C语言有了相当深入的理解。

这时候,时代发生了变迁,主流技术居然从“主框架+COBOL+阶层式数据库”变为“UNIX+C语言+关系数据库”这一组合。

这个组合正是我于偶然之中接触到并在公司内部组织中学习过的内容,甚至可以换个说法,时代终于跟上了我的步伐(笑)。这只是幸运而已,完全事出偶然。

其结果是,前辈们从现在开始必须迅速掌握的新技术,我恰巧提前学到了,因此开始得到一些工作上的机会。之后,在较长的时间内,我因为掌握了新技术而被年轻的同事们视为至宝,有了一展身手的天地。

之前正是因为我是“无人可比”的掉队生,所以未能从事当时的主流工作,只能走向非主流。做非主流的工作也未能善终,我很不光彩地在同期新人中第一个被项目组退回。在那之后,我在接纳我的组织中的确很努力。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之后事业顺利发展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我偶然学到的新技术,恰好成为新一代的主流技术。

只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我的能力只是一般程度的差的话,我肯定就成了一个半斤八两的COBOL程序员,数年后放弃从事的工作。正因为是一个无人可比的掉队生,我才有了接触新技术的机会。我不知道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只能庆幸,在最坏的情况下,我没有自甘落后吧。或许正因如此,我相信自己邂逅的新技术很可能为我带来好运,于是也乐于迎接这项挑战。

我的职业生涯始于危机。但是,如果没有那场危机,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即便乍一看,我似乎有陷入不幸或落后于潮流的时候,但只要不甘消沉,继续前行,不利因素便有可能转化为意想不到的幸运降临的契机。这是我入职后不久体会到的一个重要哲理,而且对我影响至深。

我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才能在成为新员工培训负责人后,对在培训中没能发挥能力的年轻后辈做到现身说法。

事实上,我能在庆应SDM设立之初就担任讲师,正是缘于当时埃森哲一个仰慕我的新员工将我介绍给其学生时代的恩师。这真是不可思议的缘分。

我很珍视这样的缘分,今后也会一如既往地珍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危急时刻不甘消沉,尽全力向前冲,可能就会遇上好运。珍视缘分。图2-2 这是什么图形的剪影呢?日本面临的超级难题:人口问题和少子老龄化社会

此处稍微改变方式,做一个简单的智力游戏。

请猜猜图2-2中这三个剪影分别是什么。

这三个剪影都是非对称图形,有些许变形。从高度上来讲,B比A高,C比B高。B的面积最大,其次是A,C的面积是B的三分之二。

乍一看,A和B像海螺,C像在南方常见的一种贝类(凤凰螺的同类)。但是,这个判断完全失误(当然啦)。

我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时,有几名学生很快就回答说这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但没有学生能全部回答正确。当时我没有描述上述三个剪影的高度和面积,所以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以回答。

事实上,A、B、C均是以日本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为基础绘制的图形。

A是以1960年的数据为基础,B是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C是以2060年的预测数据(由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使用的出生中位数和死亡中位数的数据统计而成)为基础。

A是经济高度发展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真正呈金字塔形状,暗示之后的劳动人口将不断增加。在高度发展时期,日本经济得以实现迅速增长,理由之一当然是支撑那个时代的一代人(正是我父母那一代)努力工作,但事实上主要原因是人口的不断增长。

B比A晚50年,此时人口总数接近日本历史上的峰值。与年轻人口相比,中年人口和老年人口也接近峰值。C比B晚50年,老年人口占很大的比例。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接近A图形的国家,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有望实现经济发展。A模式能确保足够的劳动力,并能照顾占比不高的老年人口。纵观历史,这样的国家因劳动力成本低,有机会承接来自世界各国的生产任务,其主要生产模式是少数品种的大规模生产。

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与B相似的国家,老年人口超过年轻人口。与A模式国家相比,B模式国家支撑老年人口的劳动力数量相对不足。在从A模式向B模式演变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教育设施随之进一步完善,但带来的结果是,劳动者薪资水平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致使该国的劳动力成本失去国际竞争力。同时,(因教育设施完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与A模式时相比)生产劳动中的脑力劳动比例有所上升,生产模式由少数品种的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多个品种的少量生产。另外,因年轻人数量不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与日俱增,而且老年人口的照护问题也日趋严重。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年龄人口因需要照顾老人而不能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力本就不足的情况下,照护问题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严重。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将成为世界首个“倒金字塔型”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为C的国家尚不存在。日本估计会是世界上第一个接近这个图形的国家。在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国家里,如果实施与目前同样的制度,将发展成为“少数劳动年龄人口支撑多数老年人口”的模型。

照护问题将更为深刻,很多人尽管身体健康,具备劳动能力,却有可能因肩负照护义务而无法充分参加生产劳动。那个时代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工作模式必须是育儿、照护和工作(夫妇双方均工作)三者并行。

目前,各种公共机关实施的调查均将65岁定义为(前期)老年年龄。这是因为,1960年调查结果公布时,男性平均寿命为65岁(女性平均寿命为70岁)。考虑到目前的平均寿命远远高于1960年左右的平均寿命,应该对“老年人口”这个定义本身做相应的调整。

也就是说,按同样的逻辑,现在将“老年人口”定义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不足为奇。只是,这个逻辑是否正确另当别论。从本质上讲,应该从“健康寿命”(不存在健康问题、生活能自理的年龄)来考虑。顺便说一下,2013年日本男性的健康寿命为71岁,女性的健康寿命为75.5岁。

比较目前的健康寿命与平均寿命即可看出,人们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往往是需要被照护的。假设人们平均30岁起开始育儿,由健康寿命推算,人们从70~75岁开始需要得到照护,而此时,子女处于40~45岁,正值事业高峰期,是在公司担当重任的年龄。也就是说,子女们需要在事业高峰期的重要时刻兼顾父母,同时,下一代正值10~15岁,他们在青春期的教育问题也是另一个重担。为了兼顾育儿、照护父母和工作,如果不从现在便开始探讨合理的制度和工作方式,将很难拥有一个从容的未来。

然而,我们目前好像并没有对将来接受照护的群体采取相应的措施,不仅在身体层面上如此,在精神层面上也如此。人们年轻时兢兢业业地工作,晚年离开了工作第一线,在未来的日子里还将失去共同生活多年的伴侣,成为孤家寡人。为了能让这个群体坦然面对巨大的环境变化,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顺便说一句,即便我们不针对老年人口精神层面采取相关的措施,我相信,大家只要能掌握本书所阐述的“幸福思维/幸福导向”,就能从容且妥善地面对晚年生活。

即使年龄超过平均健康寿命,只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来保障身心健康,就不会给下一代带来困扰。然而,目前几乎没有一家公司或自治体针对50岁以上的群体制定相关对策和援助措施,事实上,这些措施很有必要且应该立即开始实施。

70岁后再开始努力延长健康寿命的效果是有限的。然而,若能提前10~15年开始,则足以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每个人都应该尽早开始准备。每一位国民都不应把这些问题寄希望于他人,而是将其作为自己即将面临的问题,周密地思考并付诸行动。有与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形状相匹配、合理且高效的工作方式。在人口持续减少、老年人口超过劳动人口的时代,国家不应该采取与人口持续增加、经济持续增长的时代同样的政策。从平均寿命和健康寿命的角度考虑,正值盛年的40~45岁开始照护父母的可能性比较高。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探讨能使育儿、照护父母和工作同时进行的制度和工作方式。将来接受照护的群体现在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为了晚年身心健康,如果能从50岁开始做准备工作的话,效果可期。

顺便说一句,课堂上有一个学生回答说A是印度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虽然他没有答对,但其目光相当敏锐。印度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与日本196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形状接近。另外,日本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会与中国2050年的人口金字塔形状类似。在人口结构方面,中国的短期未来将如实显现出之前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

根据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统计,日本的人口在2048年将跌破1亿,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38%(2017年占比为28%)。2048年,8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5.8%,即每6~7个人中就有1个人年龄在80岁以上。80岁以上人口占比在2017年为8.7%,在2048年将翻番。届时,如果我仍在世的话,我将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的一员。

毫无疑问,在世界范围内,日本将最早面临超老龄化社会。虽说医学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将促使人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发生变化,但是,除非采取相当大胆的移民政策或提高生育率等政策措施,否则,未来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形状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一人口变化趋势是必然的,而且日本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形状将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如果继续与目前同样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日本将成为一个老年人口非常多、活力欠缺的国家。

作为世界一员的日本,届时无论从人口方面还是从经济方面,都有可能远不如现在。虽然国际地位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国民是否幸福。我认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在几十年后的日本,能幸福生活的人将是极少数。没有人会期待一个那样的未来。

对于几十年后将切切实实到来的深刻问题,我们似乎并没有严肃对待。因此,从此刻起,所有人有必要将其作为自身将面临的问题,开始认真思索,采取相应的行动。日本在不远的将来,将迎来迄今为止人类未曾经历的超老龄化社会。面对切实到来的深刻问题,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无从选择。所有人都有必要从即刻起,开始认真思索,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发展教育,才能让更多的人实现幸福

我认为,在所有投资行为中,教育是回报率最高的,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的教育,效果非常显著。考虑到目前的平均寿命,20岁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如在人生中持续运用,至少可以持续60年。除了教育,没有第二种能够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持续发挥积极影响的投资行为。

教育可以成就一个年轻人的幸福,这个年轻人会向周围的人和子女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之后,他的下一代也同样会因良好的教育而生活得更幸福,并将此人生经验向其子女传授,如此这般代代相传下去,从长远来看,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幸福人士的数量增长将有助于提升国家整体的魅力。另外,幸福的状态能提高生产效率。

除此之外,很多企业虽宣称重视培训,但业绩不佳时,常常率先削减培训开支。其理由是培训成果转化周期长、回报难以明确计量等。此外,好不容易实施了培训,可如果员工将来另谋高就,投资就无法产生收益,也成为企业削减培训开支的理由之一。然而,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上的优秀人才增多终归不是坏事,所以“担心员工离职”不能成为企业忽略培训的理由。而加强培训,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成长,员工也就不会那么想离职了。

不过,我认为目前的企业培训依然有所欠缺。目前的企业培训完全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为了追赶欧美诸国而实施的培训。而在当下这个年代,出现了很多新的不确定因素,不应再继续实施与之前几十年相同的培训。目前企业培训中的主要内容依然是传授既有经验,而我们更需要思考、提高的,其实是在哪里、怎样开辟出新的道路。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相比,如今的时代背景、国际关系、信息技术水平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条件都发生了变化,所以旧的培训模式早已不再适用。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时代发生了急遽且显著的变化。人类历史上虽然也曾发生众多变化,但近十余年的变化尤甚。如果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那么只要掌握对应的解决方案,无论该问题出现多少次,我们都能应对自如。但如果是以往未曾出现的全新问题在未来接踵而至,我们就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借鉴了。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一种能帮助我们找到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学会思考,学会准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代在变,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也得变。解决方案可循环利用的可能性很低,但思维方式可以循环利用和有效运用。开创更美好的未来所必需的三要素

我认为日本有其他许多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征,如文化(不仅限于传统文化,也包含动漫文化)、自然风光、干净的环境、做事精确的习惯、较高的生活文化水平、良好的治安、较高的国民基本教育水平等,不胜枚举。

日本个别方面虽然正渐失其优势,但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只是,日本的这些优势似乎未能恰如其分地为海外的人们所知。

为了向外国友人传播日本的优势,每位日本国民必须先充分理解祖国的优势。因为对自己都不认同的事情,是很难做到让他人认同的。发扬优点、承认不足、改正错误—这些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的确需要切实地坚持做下去。

我希望日本未来能成为比目前更受尊重和重视的国家。而且,我们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国家,能聚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我认为,这是解决人口问题、劳动力不足问题的关键。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拥有比现在更好的生活,我们有必要多多思考并付诸行动。

实现这个愿望的关键,我认为,是本书所阐述的项目管理技巧、本质把握能力、幸福思维/幸福导向。我相信,通过掌握这三个要素,大家能建立新时代所需要的思维模式和决策模式,奠定发挥优秀执行力的基础。教育才是切实地拥有美好未来的唯一途径。掌握项目管理技巧、本质把握能力、幸福思维/幸福导向以应对新时代,本书即为起点。

(1) 编注:作者所列数据为日文原书出版时即2017年年底的。

(2) 编注:“差点”是用来描述高尔夫球员水平的专有名词,指球员打球水平与标准杆之间的差距,差点数值越低,代表球员的水平越高。“单差点”是指差点值是个位数,属于“低差点”的水平。PART 3何为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式生活的三大支柱

本书内容有三大核心支柱。

第一根支柱是实施项目管理所需的技术支柱—项目管理技巧。项目管理技巧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人物即项目经理(简称“PM”)所必需的,同时也是参与项目的全员所应具备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务虽不能被称为项目,但项目管理相关的技巧中有很多都可以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项目和项目管理技巧

究竟什么是项目呢?

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定义,项目是“为了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及成果而在一定的时间内实施的工作”。我把它简单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并非所有的公司常规业务都可以被称为项目,但如果设定了特定的目标和完成期限,常规业务也可以被视为项目。我们的人生和生活,只要有特定的目的、目标和期限,就能被视为项目。将人生和生活视为项目,灵活运用项目管理技巧。

我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期限是一生。通常我们可以将人生分为几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设置特定的目标。

应试学习和资格考试备考可以是项目,个人爱好也可以是项目。比如,假设最近10场高尔夫球的平均总杆数是100,于是,设定一个“一年内将最近10场球的平均总杆数降至90”的目标,这也是一个值得为之一搏的项目。

因此,为了实现一年内的这个目标,当前应制订一些中间目标,比如“半年以内,一场球的界外次数不超过1次”或“半年以内,把推杆数控制在30次以内”等。同样,为了实现小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也可以被视为项目。

设定目标之际,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 目标必须是具体且清晰的,无须详细解释(比如“高尔夫取得进步”这样的内容就需要详细解释,而“最近10场球的平均总杆数”这个内容较为具体,如果进一步定义球场难易度的话,则无须进一步解释)。

●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判断目标是否实现时,不是通过主观判断,而是通过总杆数、推杆数、界外次数等标准来衡量)。

● 目标必须具有可实现性(设定的目标必须是借助可利用资源和人才可以实现的,否则就失去了设定目标的意义)。

● 目标要反映人的积极追求(幸福是一个宏大的目标,设定一个令人心生不悦的目标有悖情理)。

● 目标需具有明确的期限(明确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当然很重要)。

选取上述五个要点的英文单词—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time-bound(有时限的)—的首字母即构成单词“SMART”,因此,这些要点也被称为“SMART法则”。虽然构成“SMART”的具体单词有多个版本,但其本质(目标应具备的特征)是相同的。遵循设定恰当的目的、目标的原则。(SMART法则/原则)

掌握了上述原则,我们会发现,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可以被视为项目。

而且,如果说所谓的项目管理技巧就是为了使某个项目顺利进行所需的技巧的总称,那么,项目管理技巧还有很多发挥影响力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将提高球艺视为一个项目来进行分析。

如图3-1所示,在201×年1月份这个时间点,打高尔夫球的平均总杆数是115杆,以“5年后将平均总杆数降至90杆内”作为项目目标。因此,项目的期限和目标如下:

● 期限:自201×年1月起5年整。

● 目标:在难度指数70以上的球场,将最近10场球的平均总杆数控制在90杆以内。

在我的记分牌上,记录着每个球洞的发球台开球(第1杆)的结果、界外次数、沙坑击球次数、罚球数、推杆数等。通过收集这些信息,我能认识到自己在哪个方面有何种程度的不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