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萍临证思辨辑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3 14:04:25

点击下载

作者:叶一萍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叶一萍临证思辨辑要

叶一萍临证思辨辑要试读:

叶一萍临证思辨辑要叶一萍 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叶一萍临证思辨辑要/叶一萍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

ISBN 978-7-5132-1251-9

Ⅰ.①叶… Ⅱ.①叶… Ⅲ①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86162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三河西华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710×1000 1/16 印张12.25 字数180千字2013年1月第1版 2013年1月第1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1251-9*定价 29.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序

丽水位于浙江西南部,与福建相连。此处群山环绕,多奇峰秀水。山不露土,水可映鱼。离日高照,青峦叠翠,微风习习,百鸟竞鸣。山雨飘摇,云遮雾挡,流水潺潺,无弦弹韵。相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地鼎湖峰下架鼎炼丹。

斗转星移,如今也有一位习医者,生于此,长于此,施教于此,行医于此。得天地之精华,继岐黄之理瀹,攻读经典,苦做临床,凡有所悟,记录在册,笔耕不辍,乐此不疲。

近日,她将其数十年所得,梳理汇编成集,名之为《叶一萍临证思辨辑要》。

叶一萍,1975年就读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前身浙江中医学院。1980年毕业后任教于丽水师专,主授中医学。2002年调入浙江丽水人民医院中医科至今。至今她刻苦钻研中医已达三十余年,并先后获“国家中医优秀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温州市名中医”等称号。《叶一萍临证思辨辑要》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是中医理论研究。发皇古义,链接现代,求证临床是叶一萍理论研究的一大亮点。其中不乏画龙点睛之作。如首篇“天癸论”,针对天癸本源、属性和功能莫衷一是的长期争论,依据《内经·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悟出天癸源于先天,男女皆有,藏之于脑。是肾中精气蓄极,促进大脑发育成熟,由大脑产生的一种客观存在于血液中的微量体液,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功能。它仅限于生命的某一阶段,即在性发育期至性衰竭期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又将现代医学生长发育相关的生殖轴功能和内涵引入天癸,给天癸以全新的诠释,颇有新意。第十篇学习《外感温热病篇》,浅析卫气营血治则,通过对叶天士提出的“在卫汗之可也”的解读,旁征博引,提出此“汗之可也”,非《伤寒论》发汗之法则,而是用辛凉清散之法,清解肺卫郁热,使营卫调和,三焦通畅,津液得布,自然微微汗出得愈。如果没有对中医经典理论的深入思考,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积累,这种恍然而悟是不可能的。

下卷主要是医案。涉及内外妇儿诸多学科36种常见病症。病案取舍,独具匠心。所选病例,或由西医延请,或几经辗转治疗不效而得效者。每案均以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注以心得,其意自明。有灵犀相通之处,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孙思邈曰:“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对照于此,叶一萍医师,为大医也。其著作《叶一萍临证思辨辑要》可为广大临床第一线的中医药工作者提供宝贵的临床经验,也可为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营养和动力。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肖鲁伟壬辰年春书于杭州上篇 医论天癸论摘要:笔者认为,天癸是一种源于先天,男女皆有,藏之于脑,是肾中精气蓄极,促进大脑发育成熟,由大脑产生的一种客观存在于血液中的微量体液。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功能。它仅限于生命的某一阶段,即性发育期至性衰竭期发挥作用。中医学所论天癸,近似现代医学生殖轴内涵,又不能完全等同,可谓是对垂体激素和生殖轴所涉及的多种物质的高度概括。“天癸”始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又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天癸”假说的提出,历代医家对“天癸”的阐发颇多,可谓见解纷呈,莫衷一是。然众说虽殊,却异中有同地都承认天癸的物质属性,并认为天癸与肾气以及人的生长发育、生殖机能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天癸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属性而命名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古代阴阳五行哲学思想认为:宇宙在天地未判之前呈混沌状态,清阳不断上升而形成天,浊阴不断下降而形成地,于是方位有上下之分,指出天位于上为阳,地位于下为阴。因“头为诸阳之会”,“脑为清阳所聚”,部位于人体高巅,故为天。《辞海》“天”解释为人头,巅。如成语天庭饱满、天资聪慧中的天均指大脑。癸为天干第十位,五行属水。因此癸可作为“水”的代名词。如“乙癸同源”一词即表示属木之肝与属水之肾精血互生互化的关系。天癸是肾中精气蓄极,促进大脑发育成熟,由大脑产生的一种客观存在于血液中的微量体液。辗转求之,故命名为天癸。

与天癸相对而言,原文中的“地道”,“地”指“女子胞”,“道”指“冲任督脉”,即肾中精气上行,天真之气下行的通道。肾中精气上行推动天癸至,天癸分泌下行维持着冲任督脉的充盈、蓄溢。尤其是冲脉的循行定位归纳为头-背里-肾下-胞宫,颇似内分泌的性腺轴。如《灵枢·五音五味》指出:“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灵枢·动输》:“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颃颡者,为咽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即软口盖的后部,此处有足厥阴肝经通过。上方即为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脏器功能正常的脑垂体中枢分泌腺。《内经》中如此精确的描述,格物致知,探究医理,随处可见。现代医学发展得越微观,就越能走近中医,越能闪现古代医家的智慧和远见。二、天癸使肾中精气蓄极、大脑发育成熟、天真所降

马玄台《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先天之气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胚胎就有天癸的存在,其发育化生是一个渐进的由量到质的积累过程。人出生后,受到后天水谷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地充盈和成熟。正如张介宾所说:“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气;人之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元气。”天癸的发生是以肾中精气为前提条件.精气充沛,由下而上行,充养脑髓,促使头脑的发育,反过来头脑发育成熟而产生真元之气,又由上而下降,使自己的生殖系统发育,促使骨骼发育,肌肉丰满、皮肤润泽,到十四岁前后,由大脑下降的真元之气越来越多,生殖系统发育成熟,体格强健,五脏六腑功能正常。而有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的变化。天癸,随着肾气的生理消长变化而变化。肾气初盛,天癸亦微;肾气既盛,天癸蓄极而泌;肾气渐衰,天癸亦渐竭以至竭止。人也相应地发生生长壮老的变化过程。

在形质上,天癸是一种既以物质为基础,又不同于精血的物质。天癸虽非精非血,但却是决定精、血是否正常发生并应时而至的重要因素。古人虽不能从微观物质结构上精确窥见,但却从月事时下,女子怀春;精气溢泻,男子多情;月事断绝,女子不孕;精液枯竭,男子不育等宏观现象上把握了这种特殊物质的存在。

中医学所论天癸,近似现代医学生殖轴内涵,又不能完全等同,可谓是对垂体激素和生殖轴所涉及的多种物质的高度概括。借助现代医学的生殖内分泌学理论来帮助我们理解天癸的本质和作用,可能会更加生动形象而有趣。

脑垂体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主要的中枢性分泌腺。位于颅底蝶鞍内,呈卵圆形,分前后两叶。垂体激素为垂体前叶分泌,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黑素细胞激素(MSH)、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细胞刺激素(FSH)及促甲状腺素(TSH)。脑垂体前叶分泌的这些微量激素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的正常与否,体质的强弱。现代内分泌学认为,随着肾上腺皮质功能出现,源于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激发了性腺功能,从而导致性腺功能的出现,青春期发动是,大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神经元进一步完善,产生大量的GnRH。促使中枢分泌腺分泌多种激素,促使性腺功能进一步完善。三、天癸-地道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天癸竭,地道不通”。此处的“天”指大脑,癸指天真之气,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阴精;地为厚土,生长万物,女子胞(卵巢、子宫)能够孕育胎儿,繁衍后代,与土相应;道:天真之气由大脑下降于女子胞的通道。如冲任督带之脉。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已初具认知。

现代内分泌学认为,女性生殖系统对月经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丘脑下部、脑垂体和卵巢的激素作用,称为丘脑下部的垂体-卵巢轴。性腺轴的功能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反馈调节实现。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作用称为反馈性调节作用。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对性激素作用的反应性不同。当卵泡不断发育,雌二醇分泌量也持续升高达734pmol/L以上,持续2天能导致GnRH作用骤然增强,血LH和FSH峰形均升高,继而排卵,称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反之,使下丘脑抑制,分泌性激素减少者称负反馈。大量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FSH-RH(负反馈);同时又兴奋下丘脑分泌LH-RH(正反馈)。大量孕激素对LH-RH呈抑制作用(负反馈)。当下丘脑因受卵巢性激素负反馈作用的影响而使卵巢释放激素分泌减少时,垂体的促性腺激素(Gn)释放也相应减少,黄体失去Gn的支持而萎缩,由其产生的两种卵巢激素也随之减少。子宫内膜因失去卵巢性激素的支持而萎缩、坏死、出血、剥脱,促成月经来潮。在卵巢性激素减少的同时,解除了对下丘脑的抑制,下丘脑得以再度分泌有关释放激素,于是又开始下一个新的周期,如此反复循环。雌激素所产生貌似相反的两种现象其实并不矛盾,下丘脑、垂体和卵巢激素彼此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调节着正常的月经周期。而这些生理活动均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可见神经系统在月经周期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由上所述,可认为中医学的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生殖轴与西医学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调节功能相对应。四、天癸与脏腑机能的盛衰《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步行不正而无子耳。”

天癸虽然受肾气盛衰所主导,但其后天的发育,仍有赖水谷精微的滋养,得养者才能如期而至,如期而竭;失养者每多后期而至,先期而竭。可见五脏的盛衰对天癸的至与竭有着重大的影响。清《医宗金鉴·调经门》认为:“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精血水谷生。”天癸蓄极而泌,脏腑机能犹如朝阳;天癸消亡,脏腑机能衰退。因此人的生长壮老过程,必然会受到肾中精气支配和制约。当女子14岁左右、男子16岁左右,在天癸的促发下,男女的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女子“月事以时下”,男子“精气溢泻”,男女各初步具备生殖能力,若此时“阴阳和,故能有子”。当女子20至35岁左右,男子24至40岁左右,肾气更加充盛而平均,天癸的发育也随之达到鼎盛,且处于稳定而持续状态,天癸在这一阶段作用的结果是人的体格发育及性、生殖机能完全成熟,表现为“筋骨隆盛”、“身体强壮”。《景岳全书·阴阳篇》则明确指出:“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当女子年达49岁、男子年达64岁左右,生理上,随着肾气的衰减,天癸衰少,精血日趋不足,脏腑机能失调,或早或迟出现体能、精神心理、性功能等方面的改变,男子则精少,性机能衰退,女子则月经紊乱至绝止,内外生殖器萎缩,颜面憔悴,头发开始斑白,牙齿易碎裂,易倦怠乏力,健忘少寐,情绪易波动等。如大脑神经元失去天癸的保护,将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心血管失去天癸的保护,将出现血脂成分改变、血压升高。骨骼系统失去天癸的保护,将出现骨质疏松、人体逐渐变矮、肌肉关节疼痛。泌尿系统失去天癸的保护,将出现尿失禁、膀胱炎、反复感染。可见天癸的衰竭过程也反应了五脏功能的衰退与失调五、天癸与健康的皮肤

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天癸、生殖和皮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素问·上古天真论》“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肾中精气旺盛,天癸蓄极而泌,生殖机能、脏腑功能正常,皮肤容润光泽。除此之外,皮肤的健康,一方面需要气血充盈,另一方面需要气血畅达,在生理上保证气血清爽易行。现代内分泌学认为腺垂体和性腺轴分泌的激素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大脑神经元,促进骨骼发育,防止骨质流失,维持各脏器功能协调外,性腺激素和其他活性物质一起把皮肤的生长更替管理得井井有条。性激素调节控制皮脂腺的分泌。雄激素能促进皮脂的分泌,雌激素则起相反的作用。女性的雌激素,使皮肤角质层较薄,油脂均衡分布,看起来平滑细腻面富有弹性。随着肾中精气自然衰竭,大癸分泌亦微,五脏中其他四脏也会随着出现生理性衰老,从而不可避免地使气血化源和运行受到影响,新陈代谢滞缓,代谢产物堆积,气血痰瘀病理产物停留。故更年期以后皮肤逐渐失去营养而衰老,皮肤黯淡,色素沉着,皮肤松弛干燥、憔悴、瘙痒,皱纹横生。六、天癸竭,地道不通与绝经前后垂体激素水平的变化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在此年龄阶段,在生理上,随着肾气的衰减,天癸衰少,精血日趋不足,肾的阴阳失调,或早或迟出现某些与肾生理变化有关的现象,如月经紊乱至绝止,颜面憔悴,头发开始斑白,牙齿易碎裂,易倦怠乏力,健忘少寐,情绪易波动等。

由于卵巢功能的继续衰退,卵泡生长减少,雌激素分泌量亦减少到最低水平,垂体缺乏雌激素的反馈作用而分泌大量的促性腺激素。绝经前期在大多数周期中促性腺激素FSH增高,而LH还保持在正常水平,绝经后2~3年内可达最高水平,FSH可上升10~15倍,LH可增高3~5倍,经过多年后可逐渐下降。下丘脑GnRH变化与LH平行。绝经后少量的雌酮、孕酮、雄激素主要是来源于肾上腺。

由于雌激素为女性生殖道的主要促生长因素,因此绝经后各生殖器官均会受到影响。即形坏而无子表现为:①内外生殖器萎缩、阴道上皮萎缩、黏膜变薄、弹性消失、分泌物减少,易招致细菌感染引起老年性阴道炎。②尿道及膀胱发生萎缩性变化,尿道及周围组织厚度减少、血管供应不足、支持力下降、括约肌松弛,可常见尿频、尿急、尿失禁。③皮肤变薄、丧失弹性、出现皱纹,皮肤色素沉着。④绝经后骨质快速丧失,使骨量明显减低,使身体变矮或产生驼背现象,容易发生骨折,等等。

目前,对天癸的认识尚不统一,天癸不等同于性激素,更不能与月经同等看待。我们要学习和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结合现代研究,进一步探讨、认识,使天癸学说更加充实、发展,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1】程泾.妇科疑难病现代中医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李美芝主编.妇科内分泌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精选.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4】王庆其.内经选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杨丽平.“天癸”本质及其作用探讨.河南中医,2003(6):3.探求冲任督带证治理论摘要:脏腑为奇经八脉之本。冲任督带的生理活动是通过其蓄藏的脏腑气血实现的。《难经》将奇经比作“深湖”,“沟渠满溢,流于深湖”。当脏腑和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便溢入奇经。脏腑十二经脉气血的旺盛是冲任督带功能正常的基本条件。经带胎产之疾是脏腑气血病变在冲任督带局部的具体反应。如叶天士“阳明络脉空虚,冲脉无贮”“病属下焦肝肾内损,延及冲任奇经”,故前贤有“病在冲任二脉,责之肝脾肾三经”“调气血即调冲任”“补肝肾即调冲任。”冲任督带的治疗,绝不可能脱离脏腑气血,调理和补益脏腑气血是治疗奇经病证的根本之图。李时珍谓“医不知此,罔探病机”。奇经理论始见于《内经》,但记载专论,是从《难经》开始的。《难经》第二十七难说:“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二十八难即论述奇经八脉的起止路线,二十九难则讨论奇经之为病,故论述比较完整。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霶濡妄行,流于湖泽。此发灵素未发之秘者也。然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引自《奇经八脉考》)。奇经的生理功能:①调盈虚正经如江河,奇经如湖泽,江河水满则溢入湖泽,故湖泽有含蓄水量和调剂江河之水的作用,奇经八脉能够维系和调节十二经气血,其原理亦正相同。②主温濡十二经脉载营卫气血而周历人体,流转不息。奇经则涵蓄人身精血和阴阳真气,灌溉于体内组织,起着内温脏腑、外濡腠理的作用。一、冲任督带的循行部位、功能1.冲任二脉循行部位、功能《内经》对冲脉的描述较多,现将有代表性的描述如下:《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将冲脉在头部的阴阳协调作用和人体上下的阴阳协调作了详尽的描述。《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者,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唇口,故须不生焉”。《灵枢·动输》“冲脉者十二经脉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冲脉的主要循行定位为“脑-背里-肾下-胞宫”。王冰“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是对冲任生理的高度概括。《素问·骨空论》“冲脉起于气街……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医家王叔和补充,任脉为病“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冲脉为病“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绝孕,遗矢溺,胁支满烦也”等证候。2.督带二脉循行部位、功能《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心悸脉沉细为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其少腹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说明督脉属肾络脑,贯心与冲任二脉共同协调主持月经与孕育。除此之外,督脉还具有调节经气,维护阳气,卫外御邪,敷布命门之火,温煦脏腑,养脑益髓等作用。与任脉同出于会阴,上交与“龈交”穴,督主一身之阳,任主一身之阴,调节着人体阴阳脉气的平衡。《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其女子不孕”“督脉为病,肾强而厥”,后世医家叶天士“凡冲气攻痛,从背而上者,系督脉主病”督脉为病,大多可见阳弱而形寒怕冷,腰背酸痹,甚则伛偻状,带下清冷,宫寒不孕等。

至于带脉,在妇女生理功能上,虽不如冲任督三脉同等重要,但也不可忽视。《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顀,出属带脉。脉为足带少阴之经别,它必然源于肾经,即从肾别出,走入内脏”。《难经》“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为病腰腹纵容,如囊水之状”。带脉从横的方面约束,上行下走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起到枢机纽带的作用。《明堂经》补带脉为病“……妇人少腹痛,里急后重……月事不调,赤白带下”。二、脏腑为奇经八脉之本1.理论基础

奇经的生理活动是通过其蓄藏脏腑气血实现的。《难经》将奇经比作“深湖”、“沟渠满溢,流于深湖”。当脏腑和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便溢入奇经。脏腑十二经脉气血的旺盛是冲任督带功能的基本条件,如离开脏腑功能活动,奇经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用难成,脏腑中以肝脾(脾胃)、肾与冲任督带的关系最为密切。《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明代,张景岳“血气之化由于水谷,水谷盛则血气盛,水谷衰则血气亦衰,是水谷之海又在阳明……是以男精女血,皆由前阴而降。可见冲任之血,又总由阳明所化。”由此可见冲任督带均受气于阳明,脾胃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冲任督带的功能才能正常。《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可见足厥阴肝经与冲脉督脉交汇于颃颡,精血相通。所以,后世医家叶天士在前贤的基础上,提出了“八脉隶于肝肾”“冲脉隶于阳明”“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学说观点。2.冲任督带脉的生理功能与肝肾脾胃的关系

冲脉 冲脉上渗诸阳,下灌三阴,与十二经脉相通;与胃经交会,得后天水谷的滋养;与肾经交会,得先天之气濡养;与肝经相连,肝血之有余纳入冲脉。故冲脉受肝血的调养、肾精的资助,并与任脉同源相资。

冲脉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脉之海”、“血海”。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完善起着重要作用。血海气血调匀与蓄溢直接关系月经的来潮与乳汁的生化和妊娠。

任脉 任脉为“阴脉之海”主人体一切阴液,凡精血津液皆由任脉所生。任脉在女性生理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是“任主胞胎”。任脉受脏腑之精血,与冲脉相资,得督脉相配,任承阴血津液以养胞胎。所以王冰曰:“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相资,故能有子。”

督脉 督脉为“阳脉之海”,与任脉上交于“龈交”穴,下交于会阴,循环往复,调节阴阳脉气的平衡,督脉属肾络脑,贯心与冲任二脉共同协调主持月经与孕育。高希言总结督脉具有调节经气,维护阳气,卫外御邪,敷布命门之火,温煦脏腑,转输阴精,养脑益髓参与生化,运行营气的作用。

带脉 带脉为足少阴之经别,它必然源于肾经。《难经》“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带脉从横的方面约束上行下走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起到枢机纽带的作用。因其络胞而过,故与冲任督三脉联系更加密切。三、调理和补益脏腑气血阴阳是治疗奇经病证的根本

由于奇经的气血是脏腑气血之有余而溢,经带胎产之疾是脏腑气血病变在冲任督带局部的具体反应。如叶天士“阳明络脉空虚,冲脉无贮”,“病属下焦肝肾内损,延及冲任奇经”,因此冲任督带的治疗,绝不可能脱离脏腑气血。调理和补益脏腑气血是治疗奇经病证的根本之图。冲脉隶于阳明,阳明为水谷之海,脾胃为生化之源,所以调冲者首重脾胃。任脉隶于少阴,少阴属肾,肾为先天之本,故理任尤当补肾。故前贤有“病在冲任二脉,责之肝脾肾三经”,“调气血即调冲任”,“补肝肾即调冲任”。奇经虚证非血肉填精,难以起废。虚损之证,起于劳欲房室,伤在肾肝八脉,是下元亏虚,精血耗竭之证。非同一般的脏腑功能不足,而可用寻常草木之品治疗者。叶天士指出:虚损之证“非草木攻涤可却”,因为虚损之证,虚在精血,而“精血皆有形,以草木无情之物为补益,声气必不相应”,须用“血肉有情,栽培身内之精血”,其“精气未旺者……当以血肉充养”。叶天士治疗虚损病证的基本思路是以大量的血肉有情之品填精补髓,培补肝肾之精血。常用药物有鹿茸、鹿角胶、龟板、龟板胶、紫河车、阿胶、鳖甲、牛乳、人乳、羊肉、鲍鱼、淡菜鸡子黄,以及猪、牛、羊肉峻补肝肾精血,以期气血迅速充溢奇经。

历代医家对奇经之药均有论述。如叶天士“鹿性阳入督脉,龟体阴,走任脉”。龚商年“冲脉为病,用紫石英以为镇逆;任脉为病,用龟板以为静摄;督脉为病,用鹿角以为温煦;带脉为病,用当归以为宣补。”《傅青主女科》“用白果、巴戟以通任脉;扁豆、山药、莲子以益冲脉。”《得配本草·奇经八脉考》“入任脉为龟板、丹参;入冲脉为巴戟天、香附、川芎、鳖甲、吴茱萸、槟榔、黄芪、鹿衔草;入带脉为当归、白芍、川断、艾叶、升麻。”

根据中医的辨证,八脉空虚、精血不足之证常有:1.任督空虚,阴阳俱虚

症见月经稀发,遂致闭经、不孕、消瘦少气,头晕耳鸣、腰腿酸软、精神萎靡等症。常用鹿茸与阿胶、当归、肉苁蓉、乌贼骨等配伍,以填精养血助阳。2.冲任亏虚,精血不足

可见女子月经过少、闭经、不孕,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心悸,毛发不荣,形体消瘦等症。常用紫河车、鹿角胶、阿胶,配伍当归、山药、山茱萸、杜仲等药,以补肝肾,调冲任,填精补血。方如归肾丸加紫河车。3.冲任不足,阴虚火旺

症见闭经,烘热汗出,潮热,盗汗,烦躁,情绪激动等类似更年期的一系列症候群。常用龟板、熟地、冬虫夏草、旱莲草、女贞子、桑寄生、潼蒺藜等。方如大补阴丸。

调冲任督带可说是妇科的特有治法,它既是妇科的具体治法,也是其他妇科治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只是中医妇科的治法中尚未形成系统的冲任督带治法及方药。我们要学习和继承中医学遗产,结合现代研究,进一步探讨、认识,使奇经学说更加充实、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1】吴章穆主编.百家名医临证经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精选.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3】清·傅山著,欧阳兵整理.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傅青主女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王庆其.内经选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钱远铭主编.《奇经八脉考》研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8】王安禄.奇经汇海辨证论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病在冲任二脉,责之于肝脾肾三经

“病在冲任二脉,责之肝脾肾三经”是前贤对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总结。其临床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肝脾肾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1.肝脏功能失调影响冲任为病

肝经起于大趾丛毛际,循阴股入阴器中,绕阴器,抵少腹,散布胁肋,乳头为其所辖。肝经与任脉交会于“曲骨”厥阴肝经与冲脉督脉交汇于“颃颡”,精血相通。肝脏具有调节血量和贮存血液的作用,全身多余的血液藏于肝。肝血之有余,下注于血海,滋养冲任,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两精相合,胎孕乃成。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月经的排泄,乳汁的分泌,促进受孕的作用。由此可见女性的经孕胎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肝脏有密切的关系。故叶天士《临证指南》有“肝为女子之先天”之说。

病理上,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则血为气滞,冲任失畅,血海蓄溢失常,可引起月经先后无定期;胞脉阻滞,可引起痛经、闭经等。若肝郁化火,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可引起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等。若肝气犯脾,湿热蕴结,下注任脉,带脉失约,可引起带下病、阴痒等。若肝气犯胃,孕期冲气盛挟胃气上逆可致妊娠呕吐;甚则肝风内动,发为妊娠痫证。2.脾胃功能失调影响冲任为病

冲任二脉直接或间接和脾胃相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月经之本。如薛立斋所说“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妇人上为乳汁,下为月水”。脾经与任脉交会于“中极”。冲脉与足阳明胃经关系十分密切。《难经译释》“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明确指出冲脉与阳明经会于气街。故有“冲脉隶于阳明”。胃为多气多血之府,胃中谷气盛,则冲脉之血亦盛。《灵枢经脉》“足阳明之脉……夹口环唇,下交承浆”说明任脉与胃经交会于承浆。

病理上,若脾气不足,则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冲任不固,胎失所载,可致胎动不安、胎漏、堕胎、小产等;冲任不固,系胞无力,可致子宫脱垂。若脾虚血少,化源不足,冲任血虚,血海不按时满盈,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等;冲任血虚,胎失所养,可致胎动不安、堕胎、小产等。若脾阳不振,湿浊内停,下注冲任,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可致带下病;湿浊内停,孕期冲脉气盛,挟痰饮上逆,可致妊娠呕吐。3.肾功能失调影响冲任为病

肾为冲任之本,天癸之源,冲脉出会阴至气街,其下行支与足少阴肾经相并而行。得先天肾精资助;任脉为阴脉之海,在腹部与足少阴肾经交会于“关元”,故冲任二脉与肾直接或间接相通,冲任二脉的功能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它的通盛和衰竭都以肾中精气的盛衰为前提。

天癸是一种源于先天,男女皆有,藏之于脑,是肾中精气蓄极,促进大脑发育成熟,由大脑产生的一种客观存在于血液中的微量体液。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功能。

病理上,冲任不调,首先责之于肾。若肾气不足,则冲任不固,系胞无力,可致子宫脱垂;冲任不固,胎失所系,可致胎动不安;冲任不固,封藏失职,可致崩漏;冲任不固,血海失司,蓄溢失常,可致月经先后无定期;冲任不固,不能摄精成孕,可致不孕等病。若肾阴亏损,则精亏血少,冲任血虚,血海不按时满盈,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冲任血虚,胞脉失养,可致经断前后诸证;冲任血虚,不能凝精成孕,可致不孕。若肾阴亏损,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则致月经先期、崩漏等。若肾阳不足,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可致妊娠腹痛、胎动不安、不孕等。

综上所述,冲任二脉的生理病理现象均依附于肝、脾、肾三脏。因此,冲任不能独行经。由此不难引出“病在冲任二脉,责之于肝、脾、肾三经”的结论,证之临床,即有“调经肝为先,疏肝经自调”,“治血先治脾”,“胎漏、无子多从肾治之”。二、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

气血调和是女性健康的根本,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依赖于气血,气血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彼此协调、互为作用的。《圣济总录》记载:血为荣,气为卫,内之五脏六腑,外之百骸九窍,莫不暇此而致养。妇人纯阴,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在上为乳饮,在下为月事。女性的生理特点便是月经和妊娠,这两项功能都要依赖气血才得以完成,月经主要为气血所化生,而妊娠则是需要气血的濡养,胚胎才可以生长发育;分娩靠的是血濡气推,而产后需要气血转化成乳汁喂养婴儿。而女性通常会因为经、带、胎、产的原因消耗更多的肾精气血。《灵枢五音五味》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于血也”1.血分为病

病理上,若失血过多或大病久病,产多乳众或脾虚化源不足或七情过度,暗耗阴血等因素引起冲任血少,而见月经过少、闭经、痛经、不孕、乳汁缺乏等。若经期、产褥期不注意卫生,失于调摄,经血与邪气相搏,因而成瘀,而致痛经、闭经、崩漏、恶露不绝、癥瘕、不孕等。若经产之际、外寒入侵,客于胞中,使胞宫、胞脉、冲任功能失调,常见痛经、闭经、产后腹痛、不孕等。若素体阳盛或感热邪或五志化火或过服辛燥,血中蕴热,迫血妄行而致月经先期、崩漏、胎漏、经行吐衄、产后发热、恶露不绝等。2.气分为病

若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过劳耗气,气虚不能固摄冲任,而致月经先期、崩漏、经行感冒、胎动不安、堕胎小产、产后自汗、乳汁自出、子宫脱垂等。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冲任经脉不利,血海蓄溢失常而见月经不调、不孕、痛经等;若气逆而上,而见经行吐衄。若肝胃不和,冲气上逆而见恶阻。

总之冲任的生理活动是通过其蓄藏脏腑气血实现的。未孕时,气血下行为经水;胎孕时,气血主于任养;产后,气血随冲脉之气上行化为乳汁。脏腑十二经气血的旺盛是冲任功能的基本条件,如离开脏腑功能活动,冲任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用难成。三、如何调理脏腑气血以治冲任为病

经带胎产之疾是脏腑气血病变在冲任督带局部的具体反应。如叶天士“阳明络脉空虚,冲脉无贮”“病属下焦肝肾内损,延及冲任奇经”,因此调冲任不可能脱离脏腑气血。试举例如下:1.肾阴虚,血分蕴热

症见:冲任不固,可见月经先期、量多、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等。

治拟:滋肾养阴,清热凉血,方如两地汤,保阴煎,二至丸,固阴煎等。2.脾肾气虚,冲任不调

症见:不能制约经血,可见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

治拟:健脾益气,补肾固冲。方如举元煎,肾气丸,归脾汤,补中益气汤。3.肝肾亏损,气血虚弱,或肝郁血虚而导致冲任不足

症见:月经稀发,闭经,不孕,痛经等。

治拟:补肾养肝,益气养血,疏肝解郁。方如归肾丸,四物汤,圣愈汤,逍遥散等。4.肝郁气滞,寒凝血瘀,冲任阻滞

症见:月经后期、闭经、痛经、不孕、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下等病证。

治拟:疏肝理气,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方如温经汤,生化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5.脾虚肝郁,湿热下注,任带不固

症见:带下病。

治拟:健脾除湿,疏肝理气,方如:完带汤。6.精血亏耗,冲任不足,督脉空虚

症见:月经不调、不孕、虚劳等病证。

治拟:补肾调充,填精益髓。方如:人参养荣汤,内补丸等。

冲任督同时虚损往往是由于脏腑内伤,病久入深,非血肉有情之品,难以起废,可取阿胶、紫河车、羊肉、龟板峻补肝肾精血,以期气血迅速充溢奇经。

参考文献【1】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2】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王庆其.内经选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补肾调冲与中医美容摘要:健康的皮肤源于性激素,生殖健康与皮肤息息相关,同盛同衰。笔者临床上通过调经调带、补肾助孕等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治愈不孕症、月经病、盆腔炎症的同时,使患者皮肤重新焕发光彩,可见中医中药在美容方面有很广的前景。现代内分泌学认为,随着肾上腺皮质功能出现,源于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刺激了性腺功能,从而导致性腺功能的出现,女性生殖系统月经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丘脑下部、脑垂体和卵巢的激素调节作用,称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性腺轴的功能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性激素反馈调节实现的,性激素是由卵巢产生,主要有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众所周知,雌激素、孕激素能调节月经的正常来潮及生殖功能,维持正常的性功能。除此之外,雌激素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大脑神经元,防止骨质流失。对皮肤而言,性腺激素和其他活性物质一起把皮肤的生长更替管理得井井有条,性激素调节控制皮脂腺的分泌。雄激素能促进皮脂的分泌,雌激素则起相反的作用。女性的雌激素,使皮肤角质层较薄,油脂均衡分布,看起来平滑细腻而富有弹性。但是因为女性皮脂的分泌相对少,在拥有水嫩肌肤的同时角质层薄,皮肤的锁水功能较差,对外界不良刺激的防御功能低,因而他们的皮肤更容易失水和衰老。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天癸、月经、生殖和皮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素问·上谷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皮肤的健康关系到肺、脾、肾、肝四脏,皮肤的营养一方面要气血充盈,另一方面要气血畅达,在生理上保证气血清爽易行,面色荣润光泽。随着肾中精气自然衰竭,五脏中其他四脏也会出现生理性衰老,从而不可避免地使气血化源和运行受到影响,新陈代谢滞缓,代谢产物堆积,故妇女更年期以后皮肤逐渐失去营养而衰老,皮肤黯淡,色素沉着,皮肤松弛干燥、憔悴、瘙痒,皱纹横生。在病理上,五脏精气亏损,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痰瘀病理产物停留,导致妇女经带疾患的同时,可伴有皮肤的疾患。笔者临床上通过大量的病例观察,调经调带、补肾助孕等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治愈不孕症、月经病、盆腔炎症的同时,使患者皮肤重新焕发光彩。

常用补肾调经调带、同时有美容中药:黄芪

美容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古籍论述:《本草备要》:“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

现代研究: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延缓衰老。白术

美容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驻颜去靥。

古籍论述:《本草汇言》:“面色萎黄,此胃虚不运,脾虚蕴湿之证也,以上诸疾,用白术总能治之……溃疡之证用白术,可以托脓。”《药性论》:“主面光悦,驻颜去靥。”

现代研究:有抗菌消炎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山药

美容功效:补脾益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润肤悦色,延年驻颜。

古籍论述:《神农本草经》:“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现代研究:有降血糖作用;山药、熟地、菊花、牛膝四药合剂能显著延长家蚕寿命,抑制黑色素细胞分泌。杜仲

美容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延衰驻颜。

古籍论述:《神农本草经》:“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久服强身。”

现代研究: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可使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强,水提液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菟丝子

美容功效: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驻颜增白,润肤悦色。

古籍论述:《神农本草经》:“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靥。久服明目,轻身延年。”《本草正义》:“菟丝为养阴通络上品。”

现代研究:可提高免疫功能;加强生殖功能;抗衰老,可防粉刺、皮肤粗糙、皮屑增多等。天冬

美容功效: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生津止渴,润肠通便,驻颜养肤,乌须黑发,坚固牙齿。

古籍论述:《药性论》:“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令人白净,头不白。”《滇南本草》:“补肺,润皮毛,悦颜色……久服乌须黑发,面似童色。”

现代研究: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所含天冬酸有抗氧性,可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可在化妆品和药品中用作维生素E的稳定剂,易被头发吸附,提高抗静电性和梳理性;所含谷甾醇有明显的抗炎性,抗氧性,与维生素类营养物质配伍用加入护肤品中,可调理效能,延缓和治疗皮肤的角质化,保持皮肤的柔滑和湿润。地黄

美容功效: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驻颜润肤,乌须黑发,坚固牙齿。

古籍论述:《药性论》:“久服变白延年。”《本经逢原》:“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

现代研究: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对某些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常用其养血之作用与润燥药配合而达润肤止痒之效,治疗血虚所致之瘙痒性疾患,如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熟地黄

美容功效: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古籍论述:《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现代研究:延缓衰老,保持皮肤的柔滑和湿润,可防粉刺、皮肤粗糙、皮屑增多等。黑芝麻

美容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延年益寿,润肤乌发。

古籍论述:《本草备要》:“明耳目,乌须发,利大小肠,逐风湿气。”

现代研究:延缓衰老,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持皮肤的柔滑和湿润。白蔹

美容功效:消痈散结,敛疮生肌,润肤泽面。

古籍论述:《药性论》:“治面上疱疮。”《本草纲目》:“同杏仁研涂,去粉滓酒齄。”

现代研究:对某些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含泻根酸外用可刺激皮脂分泌,因而能显著改善皮肤状况,适用于因皮脂分泌过少而引起的皮肤干燥、粗糙。白芷

美容功效:祛风燥湿,消肿排脓,通窍止痛,止痒,生肌润泽,去斑,洁齿香口香身。

古籍论述:《神农本草经》:“白芷长肌肤,润泽颜面,可作面脂。”

现代研究:白芷对多种细菌和皮肤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扩张动脉的作用,用治功能性头痛、白癜风、银屑病;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进而达到美容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并可去除面部色斑,治疗皮肤疮痍疥癣等。刺蒺藜

美容功效:祛风明目,平肝疏肝,止痒,行气活血,去斑白面,固齿乌发。

古籍论述:《神农本草经》:“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本草纲目》:“洗面黑去,治瘢痕。”《御药院方》:“治牙齿动摇疼痛。”

现代研究: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对某些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血虚所致之瘙痒性疾患,如慢性荨麻疹;配活血行气药亦常用于气血不和所致色素脱失之疾病。白僵蚕

美容功效:祛风止痒,止痛,息风止痉,解毒散结,化痰软坚,增白悦色,灭瘢痕。

古籍论述:《神农本草经》:“灭黑,令人面色好。”

现代研究:白僵蚕含有氨基酸、维生素E及活性丝光素等成分,可调节性激素分泌,清除自由基,对于内分泌失调而引起的黄褐斑、抗脂质氧化形成的老年斑等,均具有不错的祛斑疗效,同时它还可以加速细胞代谢,改善皮肤微循环,祛除肤色暗沉、晒斑,增加皮肤弹性。茯苓

美容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驻颜泽面,增白。

古籍论述:《本草纲目》:“日食一块,至百日肌体润泽……延年耐老,面若童颜。”《本草品汇精要》曰:“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

现代研究:可加强机体免疫功能;对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抑制作用。薏苡仁

美容功效:清热排脓,健脾渗湿,去疣消痤,防晒增白。

古籍论述:《神农本草经》:“久服轻身益气。”

现代研究:有镇痛、解热、抗炎、抑菌作用。现代用治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提取物用于发用化妆品可营养毛发,防脱发,光滑、柔软头发,用于膏霜,对炎症性及粗糙皮肤有明显疗效,有防晒作用。外用薏苡仁内酯可加速皮层的血液循环,有抑制黑色素形成作用,柔滑和调理皮肤。白附子

美容功效:祛风痰,逐寒湿,止痉,灭瘢除皱。

古籍论述:《本草从新》:“阳明经药,能引药上行,治面上百疾。阳明之脉荣于面,白附子能去头面游风,可作面脂,消瘢疵,祛风痰。”《本草正》:“其性升,能引药势上行……面鼻游风,风刺,去面痕,可作面脂。”《本草蒙筌》:“治面上百病,可作面脂……并灭瘢痕。”玫瑰花

美容功效:行气解郁,和血散瘀止痛,养颜悦色。

古籍论述:《本草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

现代研究:能提高全身代谢;并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柔滑和调理皮肤。玫瑰花含丰富的维生素A、C、B、E、K及单宁酸,能改善内分泌失调。槲皮苷、脂肪油、有机酸等有益美容的作用。当归

美容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增白,润泽皮肤,排脓生肌。

古籍论述:《本草纲目》:“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止血。泽皮肤,去瘀生新,温中养血,活血舒筋。”

现代研究:能提高全身代谢;抗维生素E缺乏;有抗炎、镇痛及抗损伤作用;并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提示可能有延衰作用;有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丹参

美容功效:活血祛瘀,止痛调经,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古籍论述:《日华子本草》:“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

现代研究:有镇静、催眠和止痛作用;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对皮肤过敏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丹参酮有抗雄性激素及温和的雌激素活性。可防粉刺、皮肤粗糙、皮屑增多等。益母草

美容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润肤祛皱,增白。

古籍论述:《神农本草经》:“主瘾疹痒……久服轻身。”《开宝本草》:“入面药,令人光泽。”

现代研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硒具有增强免疫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对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血栓形成、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以及提高机体防御疾病功能之作用;锰能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防衰老、抗疲劳及抑制癌细胞的增生。牛膝

美容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引血下行,驻颜润肤,乌须固发。

古籍论述:《神农本草经》:“逐血气……久服轻身耐老。”《滇南本草》:“退痈疽、疥癞、血风、牛皮癣、脓窠。”《名医别录》:“填骨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现代研究:有抗炎和镇痛作用;有抗老延衰作用。珍珠

美容功效: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白面。

古籍论述:《名医别录》:“敷面令人润泽好颜色。”

现代研究:含二十余种氨基酸,大量碳酸钙,微量元素。其中的微量元素如硒,能抑制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防止皮肤衰老和色素沉着,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的免疫机制和新陈代谢,直接影响人体生理活动。冬瓜

美容功效:利水,消痰,清热,解毒,悦泽驻颜,令人不饥。

古籍论述:《日华子本草》:“除烦,治胸膈热,消热毒痈肿,切摩痱子。”《本草纲目》认为用冬瓜瓢“洗面澡身”,可以“祛黑斑,令人悦泽白皙”;冬瓜仁能“令人悦泽好颜色”。《食疗本草》:“热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熟食练五脏,为其下气故也。”《本草纲目》载,冬瓜能益气除烦,“欲得体瘦轻健者,则可常食之,若要肥,则勿食也”。《神农本草经》记载:冬瓜仁能令人“面容生辉”。《大明本草》说它能治愈皮肤炎症,令肤色润泽。

现代研究: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抗老延衰。冬瓜中富含丙醇二酸和胡芦巴碱。丙醇二酸能有效控制体内的糖类转化为脂肪,防止体内脂肪堆积,还能把多余的脂肪消耗掉,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减肥有良好的效果。此外,冬瓜的美容功效与它含有大量丙醇二酸也有很大关系。胡芦巴碱主要存在于冬瓜瓤中,它能帮助人体新陈代谢,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也是冬瓜中减肥降脂功能因子之一。莲花

美容功效:镇心,益色,驻颜。

古籍论述:《日华子本草》:“镇心,益涩精气,色驻颜。”《本草纲目》:“莲子,交心肾,厚肠胃,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

现代研究:本品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铜、锰等矿物质及荷叶碱,极具营养价值。具强身补气,保护肠胃,止泻及祛湿热的效果以及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何首乌

美容功效:温补脏腑,祛逐风冷,利腰膝,强筋骨,黑髭发,驻颜容。

古籍论述:《本草纲目》:“何首乌,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气血太和,则风虚、痈肿、瘰疬诸疾可知(除)矣。”《本草正义》:“首乌,专入肝肾,补养真阴,且味固甚厚,稍兼苦涩,性则温和,皆与下焦封藏之理符合,故能填益精气,具有阴阳平秘作用,非如地黄之偏于阴凝可比。”《何首乌录》:“主五痔,腰腹中宿疾冷气,长筋益精,能食,益气力,长肤,延年。”

现代研究:具有抗衰老作用,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保肝作用。青蒿

美容功效:清热,解暑,除蒸,截疟。

古籍论述:《食疗本草》:“益气,长发,补中,明目,煞风毒。治骨蒸。烧灰淋汁,和石灰煎,治恶疮瘢靥。”《日华子本草》:“长毛发,发黑不老,兼去蒜发,心痛热黄,生捣汁服并敷之。泻痢,饭饮调末五钱匕。”

现代研究:青蒿素还可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细胞免疫作用。青蒿琥酯可促进Ts细胞增殖,抑制TE细胞产生,阻止白细胞介素及各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黄精

美容功效: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

古籍论述:《本经逢原》:“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强坚,皆是补阴之功。”

现代研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黄精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玉竹

美容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古籍论述:《本草拾遗》:“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本草经疏》:“葳蕤,详味诸家所主,则知其性本纯良,气味和缓,故可长资其利,用而不穷。正如斯药之能补益五脏,滋养气血,根本既治,余疾自除。夫血为阴而主驻颜,气为阳而主轻身。”

现代研究:阻止白细胞介素及各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进而达到美容、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樱桃

美容功效:补血益肾。

古籍论述:《滇南本草》:“治一切虚证,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

现代研究:樱桃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糖、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均比苹果、梨高,尤其含铁量高,常用樱桃汁涂擦面部及皱纹处,能使面部皮肤红润嫩白,祛皱消斑。蜂蜜

美容功效: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

古籍论述:《本草纲目》:“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

现代研究:蜂蜜中含有的多种酶和矿物质,发生协同作用后,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能杀灭或抑制附着在皮肤表面的细菌,还能消除皮肤的色素沉着,促进上皮组织再生。人参

美容功效: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古籍论述:《神农本草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

现代研究:增加皮肤细胞活力,延缓皮肤衰老,防止产生皱纹,对皮肤细胞具有激活作用。抑制黑色素产生。其中,人参皂苷、人参多糖能清除氧自由基,提高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对脂褐素的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皮肤光洁,滋润白细。枸杞子

美容功效:养肝,滋肾,润肺,驻颜。

古籍论述:《延年方》:“长肌肉,益肤色。”《太平圣惠方》:“中用枸杞配地黄,治疗面部黑斑。”《本草经疏》:“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现代研究:含有蛋白质、糖、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类A、B、C等及微量元素Zn、Cu、Fe等。枸杞根皮,称为地骨皮,有润泽乌发的作用。枸杞子用于面部化妆品,具有营养皮肤的作用,可使颜面皮肤细嫩、光滑。刺五加

美容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古籍论述:《名医别录》:“疗男子阳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

现代研究: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延缓生命衰老过程,延缓皮肤衰老。刺五加苷能调节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功能。刺五加的提取物可制作营养霜、润肤霜、防皱霜、护发露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