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前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3 14:52:28

点击下载

作者:刘小青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日本学前教育

日本学前教育试读:

作者简介

刘小青

196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教于北方工业大学。1988年赴日本留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1年回国。在旅居日本期间曾担任日本横滨海豚保育园PTA理事,日本横滨平和台幼儿园PTA理事以及日本横滨小鸽学童保育园PTA理事等社会职务。

现担任中国数字图书馆副总裁兼学前教育事业部主任。并兼任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艺术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14年担任全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研究“十二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与应用”总课题组专家。2015年应邀担任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艺术教育特别项目”总策展人。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日本学前教育/刘小青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10

ISBN 978-7-5039-6212-7

Ⅰ.①日 Ⅱ.①刘 Ⅲ.①学前教育-日本 Ⅳ.①G619.31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56476号

日本学前教育

著者 刘小青

责任编辑 齐大任

封面设计 马夕雯

版式设计 李鹏

出版发行 文化藝術出版社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100700)

网址 www.whyscbs.com

电子邮箱 whysbooks@263.net

电话 (010)84057666(总编室) 84057667(办公室)(010)84057691—84057699(发行部)

传真 (010)84057660(总编室) 84057670(办公室)(010)84057690(发行部)

经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刷 北京荣宝燕泰印务有限公司

版次 2017年1月第1版

印次 2017年1月第1次印刷

开本 71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张 20.75

字数 100千字 图片220幅

书号 ISBN 978-7-5039-6212-7

定价 58.00 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印装错误,随时调换。

文前插图

日本幼儿园的入园仪式幼儿园入园仪式标志牌早晨师生相互问好和家长一起做年糕和社区老人一起做游戏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消防队孩子们在挖白薯参加社区夏日盂兰盆节活动在小学校体验

导言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民族崛起的关键。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前教育不仅是决定一个民族整体教育水平的关键,而且也决定着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走向。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日本也有句俗话“三つ子の魂百まで”。意思就是说,三岁时培养的性格,到100岁也不会变。这些俗话都形象生动地体现出学前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逐渐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学前教育的数量扩张还是质量提升,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和进步。但是,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民教育发展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趋势相比,学前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并且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空间。尤其是面对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中国的学前教育必须尽快与世界接轨,赶上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步伐;必须系统规范地、全面适应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理念。

因此,在中国教育事业全面进入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的经验,从世界各国学前教育事业中汲取营养,使之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教育所必须面对的。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根据在日本20余年学习、工作、生活的积累,深入全面研究梳理了日本学前教育的特点及规律,向读者系统介绍和分析日本学前教育的理论、实践及特点,力求以此书为我国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思考与借鉴,并为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老师指导下棋盘对弈参加园外保育活动周末幼儿园对社会开放

本书将从日本学前教育的体制、师资队伍建设,日本幼儿园教育理念及教育内容,日本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特点与案例,日本残障幼儿教育的开展,日本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方法,学前教育与产业的关系以及幼小衔接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介绍与分析。

由于中国与日本两国的国家性质与体制不同,社会结构不同,人口状况、教育环境、教育条件也不相同,因此对于两国学前教育的政策机制本书不做重点分析。笔者力求着重从日本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梳理、介绍可以借鉴参考的经验,从而为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研究与实践提供相应的支持。园长颁发毕业证书幼儿园庄重欢快的毕业典礼老师们在毕业典礼上

第一章 日本学前教育概况

日本在其颁布的《儿童福利法》里定义:幼儿是指1岁到升入小学前的儿童。所以在日本,学前教育就统称为“幼儿教育”。日本的幼儿教育一直是以1岁到升小学前的儿童为对象的,但近年逐渐前移到0岁的婴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确立了幼儿园和保育园的二元学前教育体制。虽然幼儿园和保育园同属学前教育机构,但是幼儿园的任务主要是以为小学以及之后的义务教育做准备为主,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而保育园的任务则被定格为以弥补家庭保育不足为主,是一种社会福利的设施。所以幼儿园和保育园是归属完全不同的政府管理体制。幼儿园是学校机关,归日本文部科学省管辖,而保育园是福利机构,由日本厚生劳动省管辖。

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两种学前教育机构也在全国得到了相应的普及。据统计,目前日本0至5岁的幼儿约有640万。全日本90%3至5岁的幼儿分别就读于保育园和幼儿园。未满3岁幼儿在保育园的入园人数是80万,3岁以上的幼儿保育园在园人数为140万;幼儿园的在园幼儿约160万(日本《2013保育白书》统计)。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产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日本的家庭结构也从“男人奋斗职场,女人建设家庭”慢慢转向“夫妇双双进入职场”。为此,家庭收入打破了绝对依靠男人单方支撑的结构。妇女走出家庭,迈入职场。妇女就业率随之日益提高,由此导致日本社会对幼儿园以及保育园的需求快速增大。为使适龄的幼儿都有机会享受较平等的学前教育,2006年,日本开始开设一种新型的保教机构——“认定儿童园”。它力求将幼儿园与保育园的保教职能融为一体,并以这三种学前教育机制覆盖日本的学前儿童,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入园接受教育。

在学前教育设施的运营上,日本有国立(国家设置并运营)、公立(地方各级政府设置并运营)和私立(民办学校法人设置并运营)的形式。尽管运营形式不同,但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开设保育园、幼儿园都有资金上的鼓励政策。为了普及和充实幼儿园,日本文部科学省曾经实施过3次“幼儿园整备振兴计划”。

第一次振兴计划是在1964年到1970年。这个计划是要求在七年中力争在凡是人口1万人以上的市、町、村(相当于我国的市、区、县)范围内基本普及5岁幼儿入园,其入园率的目标为60%以上。

第二次振兴计划是1972年到1982年。要求在十年内实现凡有入园要求的4—5岁幼儿都能入园。

第三次振兴计划则是在1991年到2001年。要求十年内,在第二次振兴计划的基础上实现凡有入园要求的3岁幼儿也都可以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

日本为促进更多的幼儿接受教育而采取的另一项措施是,国家对收入低的家庭有完整的保育费减免政策。力求以这样的管理政策最大限度地保证更多家庭的幼儿都能够获得相对平等的学前教育机会。比较好地体现了幼儿教育既是教育事业,又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日本社会的老龄化以及少子化的速度日益加快,日本的大学、高中甚至小学的附属幼儿园逐年增多,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日后学生的来源。特别是国立大学的附属幼儿园承担着为专家们研究和探索新的教育理论提供实验基地的重任。这类幼儿园在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新理论并通过对教育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经过专家的鉴定、总结与指导,形成日本学前教育理论向广大幼儿园推广的经验。学校开办附属幼儿园既提升了大、中、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品牌,保证了良好的生源,又对其他幼儿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学前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幼儿教育中的软件工程。教师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受教育儿童的成长。特别是保育园、幼儿园,是孩子一生中最早受到正规教育的场所。在日本,幼儿教师所要学的课程是系统的,幼儿教师的选考是严格的。其中保育园教师(在日本称为保育士)需要通过国家保育士的资格考试后,方能取得正式的保育士资格。国家保育士资格考试的形式、内容、日程以及对报考人的资格审核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对幼儿园教师的资格要求则在日本国家颁布的《学校教育法》里与小学、中学老师归属同一系列,并有等级之分。其中最高级教师要求为研究生毕业,其他级别的教师也要求毕业于有幼儿园教师专修课程的两年以上的大专或大学,或者毕业于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定的专门学校,或者毕业于国家指定大学的函授教育学部。应考者一经拿到保育士或幼儿园教师的资格开始工作后,过去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也不能一劳永逸。在职培训、知识更新对于日本的幼儿教师是不可缺少的。在日本《教育公务员特例法》的第四章(21—25条)中对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也有明确的规定:在职的培训可以由各县(相当于我国的省)教育委员会主办进行,也可以在由县教委派遣的研修指导员的指导下,在幼儿园内进行。比如,日本茨城县教育委员会规定:“在职培训是以加强教师实践的指导力和使命感为目的,县内的幼儿教师一年中可以在园外参加8天的研修,也可在园内参加10天的研修。参加研修的人员包括国立、公立、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同时也鼓励并欢迎在保育园工作的保育士参加。”

虽然日本幼儿教师的工作相对来讲比较辛苦,但是他们有一笔相对稳定的收入,并且收入的标准也是相对统一的。据日本《2013保育白书》统计,日本幼儿园老师的平均月收入为22.3万日元(按1万日元=600元人民币计算,约合人民币13,380元),在职的平均工作年数为10.5年;而保育园老师的平均月收入为17.8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710元),在职的平均工作年数为7.8年。

在日本,目前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是以厚生劳动省制定的《保育园保育指针》和文部科学省制定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为基础和依据的。这两份指导性文件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从健康、人间关系、环境、语言以及表现5方面奠定幼儿人格形成的基础,通过身边的环境培养孩子自立的生活能力,使得幼儿不仅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学到一些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逐渐提高孩子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为孩子们以后的小学、中学以至大学的学习奠定基础。日本的绝大多数保育园、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围绕教育要领的内容树立办园理念,制定办园方针。不管是在幼儿园的网站还是招生介绍资料中,都会首先看到保育园或幼儿园对《保育园保育指针》或《幼儿园教育要领》的解读。所以这也成为家长选择保育园、幼儿园时的重要标准之一。除此之外,日本绝大多数的幼儿园为树立自己的形象还会编写园歌,其内容有些是幼儿园理念的通俗解读版,有些干脆就把幼儿园一年四季的活动内容编入园歌里。此外,设计代表幼儿园特征的园徽(logo),也是众多幼儿园突出各自品牌形象的一种普遍做法,包括幼儿园的园服上一般都会印有园徽。

在实际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中,注意幼儿的主体性和教育指导计划性,是日本保育园执行《保育园保育指针》以及幼儿园执行《幼儿园教育要领》精神所必须重视的方面。无论是短期计划、中期计划还是长期计划。在教育计划的执行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反复研究,反思、评价、改善自己的工作,还要注意幼儿体验的多样性和活动间的关联性。这些都是执行《保育园保育指针》、《幼儿园教育要领》精神的重要方面。另外,在保教结合上日本的保育园、幼儿园还特别注意将教育活动与家庭教育以及小学教育链接起来。每个保育园、幼儿园都要建立PTA(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组织,定期与园方进行交流,PTA组织要定期参加或协助园方举办策划活动。孩子在家里给娃娃讲纸板剧

在日本学前教育中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值得特别关注:

1.幼儿与近邻社区的多方面互动。幼儿教育机构通过参加一些社区活动让孩子们接触社会,接触不同年龄层面的人。

2.对残疾儿的保育。在《幼儿园教育要领》的“特别留意事项”中明确规定,对残疾儿的教育指导计划上要联合家庭、医疗、福利机构,针对每个孩子残疾的情况做具体安排。孩子们在观看纸板剧

3.保育园、幼儿园要义务为家长咨询幼儿教育中的疑问,并定期向没有入园的小朋友开放园舍,吸引园外的幼儿来园体验生活。

4.企业对幼儿教育的支援。企业会以专题的形式策划主题活动,使得孩子们能够最直接地受到丰富多彩的科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启蒙教育。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中基础的基础,是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才的长久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其中如何将经典的教育形式、儿童文化的精髓在幼儿教育中代代传下去,是幼儿教育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日本的幼儿教育中,传承了许多日本经典的传统教育形式。像童谣、纸板剧还有手游戏等。许多童谣都是爷爷唱过,爸爸唱过,儿子还在唱,童谣中的内容有的是表现儿童纯真的心理活动,有些便是讲述日本的古老传说。而众多的手游戏(手游戏就像中国民间儿童游戏中的“兵板儿,兵板儿,兵兵板儿板儿”)都是姥姥玩儿过,妈妈玩儿过,女儿还在玩儿。它是通过手的比比画画,再配上押韵的说词,教孩子们认识身边的事物,学习社会常识。纸板剧是一种用一幅幅纸版画讲故事的教育形式。幼儿园老师像放电影似的讲给小朋友听,回家后小朋友会学着老师的样子讲给他们的布娃娃听。

这些传统的教育形式不分地域,在日本全国各地的保育园、幼儿园都可以看到。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让孩子的学习在玩儿中自然进行,自然记忆。

随着日本学前教育的普及,目前已经形成了非常庞大的保育园、幼儿园产业。例如:每个小朋友在入园时都要定做里里外外一整套园服,大大小小的幼儿园专用包和园帽等。非常有服务意识的日本商人总会找到机会将服务转化为商机。比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举行表演会的服装代理制作,小朋友上幼儿园的接送,幼儿园各类日用品的代理制作等等。另外,由于很多幼儿园小朋友的中午饭是自带的,所以不仅家长的厨艺也要在幼儿园里得到“检验”,小朋友使用的便当盒、便当袋和便当盒里的装饰小物件等等也都是企业不会放过的商机。

日本学前教育经过上百年的历练,教育体制相对健全,管理上也比较系统化、规范化。但是如何完善保育园、幼儿园入园奖励补助政策,实现平等入园,最终达到学前教育的义务化乃至无偿化,仍然是日本学前教育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日本学前教育体制

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

目前,日本最主要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由保育园、幼儿园和认定儿童园组成。日本的第一所国立幼儿园建于1876年,第一所保育园建于1890年,而第一所认定儿童园开始于2006年。

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确立了保育园、幼儿园二元学前教育体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如今日本的保育园和幼儿园已经遍及全国各地并且十分成熟。根据201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显示,在日本的近80%的市、町、村都既设置有保育园同时还设置有幼儿园。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随着日本进入经济高度成长期,日本的幼儿园和保育园逐渐在全国得到了普及。但是,当时日本的企业实行的是员工的终身雇佣制,这种体制被日本企业自称为经营三大神器之一(日本经营三大神器:终身雇佣制,劳动组合,年功序列)。正是因为企业的终身雇佣制,所以日本的家庭结构基本上是“男主外,女主内”。一般家庭靠男方一方收入便可养家。女性结婚后辞去工作是值得祝贺的事,被称为“寿退职”,这是一般企业的惯例。所以,职业女性并不是女性的最佳生活方式选择。在日本被视为“胜者”的女性,是那些能找到就职于大公司的白领丈夫,以丈夫的那份不低的收入,来操持家务、带好孩子的女人。因此,当时3岁以前就要送孩子去保育园的家庭,多是母亲需要外出工作,收入比较低的家庭。而日本的幼儿园体制从开始的定位就是属于学校教育体制,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所以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在孩子进入小学接受义务教育之前,送他们进幼儿园既可以体验、适应集体生活,为上小学做准备,又可以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即使家里有专职主妇的家庭也会从3岁或4岁开始送孩子进幼儿园。3岁进幼儿园,在日本叫做“3年保育”,4岁开始进幼儿园叫做“2年保育”。也有些幼儿是从5岁开始进幼儿园,接受一年的幼儿园教育。所以,当时幼儿园与保育园的入园率出现了幼高、保低的倾斜。据统计1966年,日本全国幼儿园的入园率平均为44.3%,保育园的平均入园率只有23.8%。而十年后到了1976年,日本全国幼儿园的入园率已经达到了64.5%,而保育园的平均入园率还停滞在25.4%(1977年文部科学省大臣官房调查统计)。日本幼儿园、保育园设置状况(201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人对家庭的价值观逐渐改变。加上1986年日本《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的出台,使女性在职场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同时终身雇佣的企业结构开始瓦解,男性职员的雇佣趋向不安定化。女性走出家庭与男性共同支撑家庭开支的人越来越多。这样,支撑幼儿教育的保育园、幼儿园的二元体制,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全体入园幼儿日益增多的需求。因此,2006年日本开始了一种新型幼儿教育体制,叫做“认定儿童园”。这种新型的幼儿教育体制的出台,一方面是希望补救日本保育园、幼儿园整体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试图探索一种“保、教”合一的新型幼儿教育机构形式。(一)日本的保育园

日本的保育园最早出现于1890年新泻县的新泻静珍学校附属的托儿所。这是一所私立保育园。当时来静珍学校上课的学生们为分担家庭负担,每天要背着弟弟妹妹一起上学,为了解决学生们上课的问题,时任校长的赤泽钟美先生就将隔壁的教室用来托养背来的小弟弟小妹妹们。随后,日本又相继出现了办在农忙时的托儿所和工厂附设的托儿所。事实上,日本真正的最早的公立保育园是在1919年设立的大阪市西区鹤町第一保育园,这是新泻静珍学校附属的托儿所成立后近30年的事。日本的保育园从开始就源于帮助那些低收入的生活困难家庭,是对那些得不到母亲照顾的幼儿的一种慈善福利事业。所以日本的保育园归属厚生劳动省管辖,保育对象多为1岁到学龄前的幼儿。近年来很多保育园开始接收0岁新生儿。但是因为保育园里很多3岁以上的幼儿要转入幼儿园学习,所以保育园的孩子多是1到3岁。在日本,保育园在法律上称为保育所。也有些城市称公立的保育园为保育所,而私立的叫保育园。据日本《2013保育白书》的统计,到2011年为止,日本的保育园总数为23,202所。其中公立保育园为10,376所,占总体的45%,而私立保育园为12,824所,占总体的55%。

日本的保育园有公立也有私立。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分为“认可保育园”和“非认可保育园”。所谓“认可保育园”是指保育园的设立要由日本的都、道、府、县或人口在30万以上的城市政府根据《儿童福利法》进行审批。审批的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包括对保育园园舍的要求即:必备的园舍面积、设备、职工数量和他们所持资格以及保育内容等。认可保育园的设置标准如下:(续表)(日本《2013保育白书》)

保育园获得“认可保育园”资格后即可以得到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运营费补助。同时市、区、町的公立“认可保育园”的老师为公务员。他们在市、区、町范围内享有定期的人事调动机会。公立认可保育园具有工作条件好,园与园之间的差别小,保育方针统一以及资深保育士多的特点,是典型的“公建公营”的保育园。

近些年为缓解入园难的问题也出现了一些“公建民营”的认可保育园。对比公立保育园而言,私立的“认可保育园”在设备、人手等硬件方面与公立没有太大差别,但是保育内容因园而异,园与园之间的差别较大,有些保育园还采取一些保育优惠政策。比如:延长保育时间,接受母亲产假后的婴儿保育等。大多数“认可保育园”是优先招收双职工,即因父母工作不能照看的孩子。

非认可的保育园则是那些在设施设置、保育员设置要求以及其他某些方面不符合国家所制定的标准,多数为小规模经营。所以保育费一般要高于“认可保育园”。这些机构由于是小规模经营,在保育形式上可以有很多的通融。这对于那些有特殊要求的家长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早在1994年由日本当时的文部省、厚生省、劳动省以及建设省四省联合推出的“天使计划”的内容中就提出可以在像东京这样大都市的有轨电车(相当于北京的城铁)站里或附近(要求距离车站步行5分钟以内)修建保育园,俗称“駅型保育園”(车站型保育园)。

在日本虽然私家车早已普及,但因土地奇缺,像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几乎所有的单位都不提供停车场,加上上下班高峰时堵车,所以几乎没有人开车上班。而公交汽车又没有像北京的那种长线运行,一般只来往于住宅小区与电车站之间,这样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有轨电车就是上下班的唯一交通工具了。日本的有轨电车就像北京的地铁四通八达,非常准时。只不过有时在地上跑,有时在地下跑。日本关东地区的电车站网络了东京都以及周边的千叶县、神奈川县、崎玉县的大大小小的交通要道,高峰时间各站停车的慢车、快车、特快车交替运行,利用起来非常方便。近年日本还在上下班的高峰时专门设置了“女性专用车厢”,大大方便了女性乘客尤其方便了孕妇以及带小孩的母亲。虽然”女性专用车厢”没有专门人员的监督,但是绝大多数的男士还是很有绅士风度,他们都会躲开“女性专用车厢”。但是偶尔也有一两个不顾周围诧异的目光愣往专用车厢里钻的“绅士”,他们绝对有“鹤立鸡群”的感觉。日本的电车站车站型保育园

车站保育园的优势是保育时间,服务项目的多样化、弹性化。家长上下班接送孩子方便,保育时间长,一般从早7:00到傍晚的18:00,有的还更晚(当然,延长保育时间是收费的)。周末也照常开园。这为那些有婴幼儿的双职工家庭带来了福音,车站型保育园在日本特别是大都市备受关注。而这种保育园基本上都是国家非认可保育园。

车站型保育园的开园初衷,是为了支援女性进入职场。所以“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投资300亿日元成立了“儿童未来财团”,用来赞助车站型保育园的建设与实施。儿童未来财团对开办车站型保育园的企业或个人予以资金上的赞助。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很多大的电车站的附近,都可以看得到这种车站型的保育园。虽然它很方便,但是因为是在车站附近,所以保育园的场地受到了极大限制。同时在保育环境上、师资质量上也存在问题。这可能也是这些保育园不被认定机关批准作为“认可保育园”的主要原因所在。非认可外保育园设置基准

上表是非认可保育园最低标准,还有一些享受补助费的“准认可园”,这些准认可保育园设备不如认可保育园完善,但是由于由一些地方自治体独自制定认可标准,所以在本地区范围内可以开办。

日本保育园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是按照厚生劳动省制定的《保育园保育指针》进行管理运营。《保育园保育指针》也伴随时代的变迁不断进行改版更新。最近一次改版是在2009年。

日本保育园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点:(1)保育园的教育活动是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保育士主持开展的(2)保育园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支援家庭教育(3)根据幼儿发育过程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4)通过创设环境进行保育(5)保教一体化

而保育园的各个发展阶段的教育内容都是参照当时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的。

早在1909年,日本首先推出的保育园教育内容的三方面是“手工、唱歌、游戏”。

1918年将教育内容改为“游戏、唱歌、谈话、手工”。

1947年随着《日本儿童福利法》的颁布,保育园的教育内容又修改为“自由游戏、音乐、节奏、绘画、制作、谈话、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和集团游戏”。

19 6 5年,保育园的教育内容已经开始按年龄段不同而各异。2岁以前的内容为“生活、游戏”,2岁到3岁的教育内容为“健康、社会、游戏”,3岁到4岁的教育内容又增添了“语言”。4岁以上的教育内容就完全与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相同的。

1990年《日本儿童福利法》修改时,将2岁以前的教育内容再细分为6个月到1.3岁,1.3岁到2岁。

1999年在原本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保育园老师与幼儿交流方式与态度”,根据这些内容老师在制订长、中、短期保育计划时,必须有目的地开展保育活动是日本保育特点之一。

保育园教育内容的变迁:

1890年保育园首创

1909年手工、唱歌、游戏

1918年游戏、唱歌、语言、手工

1947年自由玩耍、音乐、节奏、绘画、制作、谈话、自然观察、社会观察、集团游戏

1965年2岁生活、游戏

2—3岁健康、社会、游戏

3—4岁健康、社会、游戏、语言

4岁以上 与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同

1990年细化了6个月到1.3岁以及1.3岁到2岁的保育内容

1999年增加了“保育园老师与幼儿交流方式与态度”

在保育园的开设上,从2000年开始,日本取消了公立保育园必须由市、町、村和社会福利法人为设置主体的限制,允许公司、非营利法人以及学校法人等多方面参与办园事业。

并且对那些保育量增大的市、町、村,日本政府允许将闲置的学校、小区公有空间出租,以此来配合保育园的运营。同时延长了保育时间,增加了节假日以及周末的“假日保育”,并延长保育时间从晚6点到晚10点的。虽然这些延长保育都是收费的,但是对于有需求的家长来说还是求之不得的。

为了对实施假日保育以及延长保育的保育园进行鼓励,2000年日本劳动厚生省推出了《保育对策等促进事业费补助金纲要》,随后又经修改,在2010年的版本中,规定对延长保育时间以及节假日不关门,且在210人以下的保育园年补助1,176,000日元,210人以上的保育园每递增70人补助金额还有增加。不同设置主体2007—2012年的认可保育园统计(日本《2013保育白书》)保育园延长保育统计(日本《2013保育白书》)

日本保育园的运营费大约60%费用是个人负担,剩余40%的金额如果是私立保育园由国家政府负担1/2,地方政府负担1/4,市、町、村政府承担1/4。如果是公立保育园,就由市、町、村政府承担。作为公平入园的措施,只要是“认可保育园”,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市、町、村政府依据国家提示的保育费征收金额标准,按照入园儿童家庭收入的多少以及幼儿的年龄来确定。国家保育费征收标准(2011年)(日本《2013保育白书》)

对于家庭收入在一定金额以下的困难家庭,只要提交所需收入证明即可享受不同程度的保育费减免政策。在日本“认可保育园”的报名手续不在保育园办理,而是在保育园所在区役所(相当于中国的街道办事处),办理手续时需要提交家长的在职证明。由于保育园招收的人数供不应求,所以一般都要按报名顺序排队入园。

而非认可保育园的保育费则不因家庭收入多少而变。入园手续也直接就在所申请保育园办理。一般“认可保育园”的月保育费平均在2万—5万日元,而非认可保育园的月平均保育费则需7万—10万日元。大约相差2到3倍。

日本“认可保育园”的老师是需要通过国家“保育士”考试取得上岗资格的。考试的内容、形式都已经系统规范化,这是保证保育园保育、教育质量的关键。国家设定保育园保育士数量配置标准,对保育园里不同年龄班的老师设置也有明确的规定。保育园保育士配置最低标准的改善过程注:括号里不是最低标准,是运营费的定员数 (日本《2013保育白书》)(二)日本的幼儿园

日本幼儿园是依据《日本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学校”体制设立,归属文部科学省管辖。《日本学校教育法》第22条规定:“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为今后的义务教育奠定基础,提供适合幼儿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日本最初的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创立于1876年(现在的茶水女子大学附属幼儿园),严格地说它是第一所日本国立幼儿园。直到现在这所幼儿园仍然是日本幼儿园的名门,对日本幼儿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方法的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幼儿园开园时的教育理念依据的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使用的玩具也都是沿用福禄培尔开发的玩具。由于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的成功开办是出自当时文部省官僚的支持,所以幼儿园成立初期的主要服务对象多是富人子弟。在这一点上其实并不符合福禄培尔为一般民众办园的教育初衷。

随着100多年幼儿园历史的变迁,日本幼儿园从体制、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内容上都有了不断的更新。幼儿园的入园率也不断提高。幼儿园也不再只为富人子弟服务。据统计,日本全国5岁幼儿的入园率已达到97%,4岁幼儿的入园率为94%,3岁幼儿的入园率也已经达到75%(2008年日本教育指标的国际比较统计数字)。

在运营体制上幼儿园和保育园一样有公立和私立之分。据2013年《日本保育白书》统计,到2012年为止日本幼儿园总数为13,170所,其中,国立幼儿园49所,公立幼儿园4,924所,私立幼儿园8,197所。私立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60%,而私立幼儿园的幼儿人数占所有在园幼儿人数的80%。虽然在幼儿数量上私立幼儿园占绝大多数。但是私立幼儿园的学费大约是公立幼儿园学费的2—3倍,还是比较贵的。除了学费,很多私立幼儿园还要按人头向入园的孩子家长征收赞助费,虽然赞助费在名义上可交也可不交,但是考虑到家长之间及与幼儿园互相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很少有人不交,因为这已经成为默认的规则。金额一般最少都要交2人份(1人份10万日元或者20万日元不等)。所以在日本送孩子进私立幼儿园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为了鼓励更多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学习,最大限度地扩大学前教育的受众面,文部科学省出台了《私立幼儿园入园奖励费用》的政策,2008年当年的这笔预算额是243亿3,800万日元,希望以此来尽可能拉平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的费用差距。

无论是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与保育园一样幼儿园也有“认可幼儿园”与“非认可幼儿园”之分。认可幼儿园是按照国家幼儿园设置标准,经过审批的幼儿园。设置标准的内容比较详细。

日本认可幼儿园设置标准

1.年级的幼儿数

原则上在35人以下

2.园址、园舍以及运动场地

园舍原则上2层楼以下,如特别需要3层时,保育室、游戏室、洗手间必须设置在1层,运动场地原则上与园舍设置在同一场地内

3.设施及设备

下列设施为必备设施(如有特殊情况,教室和游戏室,教师室和教室可以共用)(1)教师室,教室,游戏室,保健室,洗手间,饮水设备,洗手设备,洗脚设备(2)教室数量不得少于年级数量(3)饮水设备必须与洗手及洗脚设备分开(4)饮用水的水质必须具有卫生上无害证明

4.园具及教具

幼儿园必须依照教育、保健以及卫生安全上的需求备有园具、教具并且经常进行改善和补充

5.其他设施设备

幼儿园要努力争取设置以下的设施设备:广播设备,放映设备,游泳水池,幼儿清洗设备,幼儿餐制作设备,图书室,会议室

6.园舍的面积

一学级 180㎡

二学级以上 320+100X(学级数-2)㎡

三学级以上每学级增加100㎡

7.运动场面积:

二学级以下320+30X(学级数-1)㎡

三学级以上320+100X(学级数-2)㎡

四学级以上每个学级增加80㎡

另外,政府还有一些辅助的规定,比如幼儿园的名字必须与幼儿园的教育性质相符,本地区已有的幼儿园名字或非常相近的名字不可以使用以及必须有专任主干教师等。“认可幼儿园”的优势在于可以得到政府的运营费的补助,所以在认可幼儿园工作的老师比其他类型的幼儿园老师的工资待遇更好,享受福利更高。然而“认可幼儿园”的一天开园的规定标准时间只有4小时,一年开园的标准时间是35周。这对于那些双职工的家庭,4小时的幼儿园时间就意味着无法利用。而绝大多数非认可幼儿园又得不到运营费补助,规模、质量都受影响,老师的稳定性也差一些。

在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的确定上,日本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

1876年,日本第一所幼儿园成立时,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物品课、美丽课、知识课”。

1899年,教育内容就扩充到了“游戏、唱歌、语言、手工”。

1926年,在这个基础上又增加了“观察”。

1947年,日本幼儿园正式进入日本学校体制,教育内容又做了大幅度更新。1948年更新后的内容包括“语言,绘画,制作,自然观察,模仿,娃娃游戏,戏剧游戏,木偶戏,健康教育,年度活动等”。

直到1956年当时的日本文部省正式制定并推出了《幼儿园教育要领》,明确规范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提出了:(1)教育内容与小学教育的一贯性。(2)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化。(3)明确幼儿园教育指导上的注意点,同时将当时制定的教育内容简化为“健康,社会,自然,语言,音乐节奏,绘画制作”。

之后《幼儿园教育要领》又在1964年、1989年、1998年以及2008年进行了四次改版更新,幼儿园教育内容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得到了充实。

目前,日本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为五大领域,即:“健康,人间关系,环境,语言,表现”,这是在1989年《幼儿园教育要领》改版时正式确立下来的,并且着重强调了幼儿教育需注重幼儿的发育过程,教育内容既需要与小学教育连接,同时还要看到它与小学教育的根本不同。

近十年后的1998年又在上述的五项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五点注意事项。(1)积极开展促进身心健康的活动(2)注意直接的接触自然的体验,社会体验以及重视具体的生活体验(3)明确幼儿期符合智育发育的教育(4)细微处理幼儿期自我萌生的特点(5)注重在集体中的自我实现

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求幼儿园强化家庭、地域、幼儿园三者综合的幼儿教育功能,并在充分理解幼儿生活的连续性,身心发育和学习的连续性的基础上充实幼儿教育。

近年来,日本幼儿教育的专家们提出现代幼儿园形象与功能应该是:(1)幼儿一生中最早的集体生活场所(2)可以得到在家里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的场所(3)家长育儿的咨询场所以及幼儿园附近地区的幼儿教育中心地

在日本,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活动首先是以幼儿园内活动为核心,融家庭教育和地区社会教育在其中,力争将幼儿园教育扩大为多方位的社会幼儿教育。

其次,幼儿教育的振兴除了表现在增加幼儿园数量之外,还重在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怎样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方面,日本的专家们认为有三点是不能忽略的:(1)充实教育活动以及教育环境;(2)提高老师的综合资质和专业资质;(3)加强幼儿园内部检查、外部评价以及幼儿教育信息共享的机制。

作为幼儿园的制度的特征和经营改革的最后一点,就是充实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指导计划。从而在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地区社会教育相互连接的基础上,确保幼儿日常生活的连续性、身心发育和学习的连续性,由此使幼儿教育成果可以顺利地衔接到小学义务教育中。(三)认定儿童园“认定儿童园”制度,是依据2006年日本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为学龄前儿童提供综合的保育、教育设施的法律,开始实行的一种“幼保一元化”的新型学前教育体制。它的产生是受当时日本的社会发展的背景的影响。当时,已经成熟的日本“幼保二元”体制,原则上在保育园偏重于幼儿保育。多数保育园在孩子入园前要求家长提供在职证明,并在所属的区役所登记,按登记顺序的前后排队入园。而在幼儿园则偏重于教育,同时幼儿园不接收3岁以下的孩子。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逐步变更,一直以来被称为日本企业经营三大神器的“终身雇用,劳动组合,年功序列”制度逐渐瓦解,家庭的收入结构也从男人一人养一家变为夫妇双职工,双收入。随之也带来了社会整体的“少子化”现象。因为孩子数量的减少,以及原有制度对保育园和幼儿园的限制,保育园出现了不够用而幼儿园出现了利用率不高的双向问题。同时“少子化”的社会问题也使得一些专职主妇在育儿问题上产生困惑和烦恼,而不能自主解决。因此,家长对保育园、幼儿园的需求就变得比以前更加多样化。基于此,身兼保育园和幼儿园双重职能的“认定儿童园”便应运而生。“认定儿童园”由文部科学省和劳动厚生省联合设置的“幼保衔接推进室”主管。“认定儿童园”兼顾了保育园以及幼儿园的双重职能,招收学龄前幼儿的年龄可放宽到0—6岁,保育时间加长,孩子的入园也与家长是否就职无关。最重要的是,“认定儿童园”的认定权限下放到了地方,即各都、道、府、县。认定儿童园的职能如图所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