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未来已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3 22:39:44

点击下载

作者:物联网智库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物联网:未来已来

物联网:未来已来试读:

序言

物联网是什么?

啊,物联网,前些年好像挺火,不过现在不记得了。是不是用互联网思维搞物流啊?这是一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同学和我聊天时反问的问题。

哦,物联网,就是和互联网差不多的概念吧。我们公司最近也开始引入互联网改造了,很快也能够接入你说的物联网了吧。这是我一位做汽车配件的叔叔的回答。

呵,物联网啊,现在互联网的概念股涨得厉害,比新能源还厉害,物联网的概念股也许未来不错,但可能比不上互联网强势吧。这是我曾经的一位股民同事所下的结论。

噢,物联网呀,我听过,是不是很多前沿科技和高新技术那些,终结者啊,黑客帝国这样的,超级厉害的。这是我一位好哥们儿的小女朋友和我聊天的第一个话题。

嗯,物联网,就是工厂里面的机器都会上网了是吧,那以后也要和大数据分析结合啊。这是我一位程序员朋友的想法,他们公司有块儿业务,做淘宝客户分析。

更多的朋友会问:“物联网和互联网有什么不一样啊?”

关于这些问题,我总会恭恭敬敬地回答,并竭力以他们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来告诉他们我正在做的事情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要做的事,就是尽力剥去物联网的层层外壳,让它裸露在大家面前。这无关乎面子,毕竟,裸露的科技也很性感。何况,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如果你有兴趣,多知道一点并没有什么坏处。

本书的主题是未来已来,这就是物联网的状态,那些本来发生在科幻小说里面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等应用都与物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物联网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技术或方法,就像我们说互联网不能用网站、电商、客户端等这样的词去描述是一个道理。

本书将带你逐步了解什么是物联网,在此基础上了解我们即将到来的新生活中各种新应用与物联网的关系,并对其目前的状态进行一些分析。希望能抛砖引玉,读者们多多批评指正。同时,感谢以下专家(排名不分先后):柏斯维、关雪峰、刘彩俊、罗杰、彭昭、沈海寅、王新霞、王震军、温江涛、吴冰玉、吴艺、许永硕、颜苑、张建宁、赵小飞、周洪波、周培良。

第1章 邂逅物联网,打开另一扇窗

你视而未见,但大门已经开启

我们说物联网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所以我们先来谈谈时代。什么是时代?比如我告诉小侄子,我在他这么大的时候还没见过手机,他会给我嫌弃并勉强带着一丝同情的眼神,这大概就是“时代”这两个字最佳的注释。时代怎么前进?好比现在我对手机的了解,已远远超出他那有限的知识范畴,但他到我这个年纪却会感慨2015年的智能手机是多么愚蠢。

我没见过台风,但知道台风经过的地方都会被它破坏殆尽,然后人们在废墟上建立起新的家园。生活中的台风离我们多数人很远,但一场风暴正在通往我们生活的路上。这在很多人看来或许只是一个适合喝茶看书的下午,但空气里已经流动着风暴前奏来临的躁动气息。这场即将来临的风暴,应该比台风平和而瑰丽,它已悄悄酝酿了十几年,它叫物联网。

先放一张我绘制的物联网的裸照,见图1-1。图 1-1

美国一位气象学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我们抓不住那只肇事的蝴蝶,但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在龙卷风抵达前预测它的轨迹,从而避免与其正面交锋,然后好好利用它所带来的丰沛的雨水,并作为下一个明朗的午后与朋友喝茶的谈资。

现在,属于物联网的那只蝴蝶已经扇动了它的翅膀,风暴即将来临,你可以选择抬头看透这场风暴并且从中借力为你所用,你也可以选择低头蒙在鼓里,然后随波逐流。

如果你选择抬头看透,接下来可能要花掉你一杯茶的工夫,来梳理对你来说或许属于常识的东西,但这样的梳理对于你理解物联网的概念会很有帮助。

为了让大家像明白打雷会下雨一样,无障碍地去了解物联网,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人类都是怎么在种种偶然和必然中走到今天的。

首先是火,它照亮了人类蒙昧的双眼,让人类有了和自然抗争的能力。人类用火做烧烤的时间超过150万年,如果说具体年代的话,很不幸:不可考。但我们知道,人类为了能够用上火,已经在更加原始的状态下进化和生活了千万年。这之后才得以摘取这第一枚果实,从而开启了文明之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

和火一样重要的是语言,语言让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信息的交流:年轻的原始人可以在眉目传情之余用声音表达爱意,而部落里的巫师可以假借神灵的名义统治部落。语言出现的蛛丝马迹很难寻找,我们应该还要往历史长河的上游再游上一段才能找到,人类对语言的使用比对火的使用更早。

我们可以从火和语言的使用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火是人类单凭身体的能力不足以对抗自然的情况下而使用的工具,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物理形态;语言则是大脑产生的信息需要被交流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语言是信息的一种形态。这二者表面上八竿子打不着,但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互通的。火的颜色、温度、亮度等是现实存在的信息属性,而人在说话的时候主要依靠声波来承载和传播。

于是,物联网的起源就出现了,一边是火,一边是语言。

上面有些不正经了,但把火和语言这两样东西结合起来使用,确实是物联网的基本思路。顺着这条思路,我们继续在历史的长河里回溯。

人类第二项重大发明是轮子,它出现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时光里。为此,人类至少准备了能够制作轮子的工具,还准备了一堆需要用到轮子才能解决的问题。同期出现的还有另外一样伟大事物,那就是文字。

再往后,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增多,人类发明出了越来越多的工具以便能够更好地探索和改造世界。其中,珍妮纺纱机、蒸汽机、发电机的发明在某种意义上算是人类征服物理世界的发明,而印刷术、信件、打字机、个人电脑等是人类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体现。

这二者不是孤立的,信息传递的发展有赖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比如火车取代马车从而加快了书信的传递速度并降低了传递成本,使人们交流更便捷;而最近一次技术爆炸是计算机革命,互联网时代随之而来,然而这一次革命与前两次不同:前两次革命是人类在物质文明上的巨大进步并进而影响人类的信息传播(在这里暂不讨论文化与生产力的互相影响),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一直以来,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都是共同发展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很紧密,但是也有各自的界限。比如,古人用火烧烤食物,并将这种方法告诉其他人,这就是一个袖珍的物联网系统的雏形:感知火、生成信息、传递信息、运用信息控制火。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人去完成的,信息离开了人就无法形成闭环。而在未来的物联网系统内,这一切都将是系统自发完成的,信息和控制能够自动形成闭环从而将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

举例来说,一台机器的运作过程,其中就包含了人类对生产过程控制信息的整体运用。我们按照图纸制造机器,机器按照图纸生产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将信息融入到系统中。但是,信息离开了人便无法形成闭环,比如机器无法自动根据订单需求安排原料采购量和每日产量,也难以在其他机器发生故障影响生产的时候,自动接手任务并提升自己的产量以保证正常的产出。

当然,想要达到完全脱离人的作用且实现信息闭环是不现实也没有太大必要的。互联网可以看作是人的信息化,而物联网则是整个世界的信息化。在未来的物联网系统里,人更多的是承担创造性的工作,而将流程性和分析性的工作交给机器或者人工智能去完成(当然,我们也可预见人工智能将拥有创造性,我们在此暂不讨论)。而系统的自动升级和自我监测及维修也十分重要。

以往的各个行业、各个公司的系统都是分散的,就连公司内部的系统都可能是分散的,有些公司甚至专门为了管理内部各式各样的系统而建立一个管理系统。这不但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而且对客户、员工以及供应商来说都很难有好的体验。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信息流需要人为处理的节点较多,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未来的物联网系统应该会是全行业的大融合,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凡是会产生信息的地方都能够以某种方式接入到网络中。与现在的互联网的概念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些信息的采集将不再依托于人的感知,更多依靠设备本身的感知能力。在过去,我们对各种信息的运用更多是直接的,未经处理的。而在未来,跨行业的信息调用和分析可能变得普遍,这也将导致一种有趣的物联网蝴蝶效应的发生:你今天买了一种口味的饮料,可能导致非洲某个国家总统候选人落选(当然,如果你喜欢,我下次会写成别的什么国家都好)。

与现在谈论的蝴蝶效应不同,这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万物联网的系统内所发生的事都是有迹可循的,虽然在有心寻找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海量的影响因素反而陷入困境。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物联网的概念了。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于物联网的定义,都有各自的道理,没有正误之分或者高下之别,我在此并不打算引入新的概念去描述什么是物联网,毕竟,本书要做的只是引导大家感受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而不是对物联网的知识进行深入挖掘。

我理解的物联网,其本身并不是一个行业或者技术,而是将人类过去的科技成果集大成而达成的一种全新的未来生活状态。它的影响是将过去分散的、无法自我表达的一切事物注入灵魂,放到一个互通的网络里进行交流、分析并产生更大的价值,其最终的落脚点是让人们享受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

这其实是个缓慢的过程,并非通过一朝一夕之力就能够完成,也不是一两项关键的技术所带来的结果。就像前几次工业革命一样,虽然是由某些关键的技术引领的,但它更是整个社会文明通过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与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不同的是,物联网时代你将能切身感受到这一张网的存在,只是你不会刻意去留意它的存在。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你喝水的前一刻,水温、口味乃至于与你健康息息相关的营养素已经为你贴身准备好,而这个结果是通过你的衣服、睡眠、运动和生活习惯等相关数据在云端处理后所得到的。

是的,它正在到来,在你不曾注意的每一个地方将来都会有它的身影,这就是物联网!你看得见,但也可以选择视而不见。

比特、原子大碰撞,触手可及物联网

前篇内容,可能会让部分朋友发懵了。或者会问,你把物联网说得这么高大上,真的不是夸大其词吗?毕竟自从物联网概念提出之后,其进入公众视野也很久了,但一直达不到大家对它所期许的状态。其实,这样的现状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物联网只是忽悠人的概念。那么,这一章,我们先来谈谈这个概念是怎样形成的。

要谈物联网,我们得把“物”“联”“网”这三个字拆开来谈。

那么,我们一起来谈谈“物”和“网”的基本构成:“物质”和“信息”。

以一支铅笔为例,铅笔是由木材、石墨、油漆等构成的,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物质”;同时,这支笔的颜色、重量、长度等属性组成这支铅笔的基本信息;铅笔上的商标图案、铅笔的用途等就是我们对基本信息处理之后,再加上我们自身拥有的知识而形成的新的较为复杂的信息。

同样的道理,人的身体是由水、蛋白质、糖类等物质构成的,人的身高、体重、音色等就是构成人的基本信息,而人的外貌、气质、谈吐等则是我们通过分析这些信息而得出的新的信息。

换作机器也一样,机器本身由金属、塑料等物质构成;机器的重量、颜色、高度等就是基本信息。对机器而言,其产能、产出的产品等复杂的信息是人预先设定好的。

众所周知,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而信息是人为定义的,是可传送和处理的,但是无法触摸。了解这两个概念后,下面我们来谈谈什么是“联”。

例如,我们通过眼睛感受外界信息,大脑则通过对眼睛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知道铅笔的长短、颜色等属性,进而可以分析得出“这是一只××牌的快用完的铅笔,我只能用它写几行字了,以后还是用自动铅笔好了”这样复杂并有意义的信息。在这里,“看”这个动作就是从“物质”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就是一种“联”,而从“看”到“想”这个过程也是一种“联”。

我们可以看到,大脑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就是一个“网”的角色,这就是“物质”“联接”“网络”的过程。当然,上面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并不代表物联网的模型,但对我们的读者理解物联网的概念应该会有所帮助。

有了这个概念后,我们再来谈谈什么是原子,什么又是比特。其实,这两个概念也是简单易懂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当然,很早之前我们就知道原子还有更微观的构成部分,但在此我们不做讨论。

那比特呢?比特是信息的基本构成单元,是一个计量单位。这里拿来直接和原子进行比较是有些不合常理,但这并不影响读者理解物联网。

就像不同的原子构成世界一样,比特构成了信息。比特的概念本身是人们在计算机领域提出的,但这里我们也可以这样看:我们说的话、看见的景色、闻到的花香传到我们大脑里,能让我们去感受和理解信息,其基本单元和计算机领域的比特概念可以说是一样的。

可以说,原子是真实存在的,而比特则不是,它只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构造出来的概念。而物联网要做的,就是在宏观上将二者结合起来,你不用看、闻、听也能获得信息,乃至不用自己处理信息和亲手操作也能让很多事物为你服务。这个过程,将不再由人类自身来主导,而是通过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来实现。

这就是所谓的原子与比特的碰撞。我们当然做不到从微观上来控制信息和物质,但在微观结构上,物质世界和信息世界二者都是由各自最基础的结构建立起来的。我们人类可以联网,那么理论上由物质组成的一切都可以联网。

这就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一个差异。可以说,物联网是在“人联网”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更加宽泛的一个概念,而其核心也将继续围绕人类的活动。

我们再来谈谈“联”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这里可以分为“感知”“传输”“应用”三个部分来看。

首先,我们需要“眼睛”,这样才能“看见”,这就是物联网感知层作用的原理。其主要使用的是传感器。传感器其实由来已久,非但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反而可以说是“老古董”。那让我们试着揭开传感器的面纱让它更性感一点:古代工匠在造房子的时候要确认每根柱子都是笔直的,于是用一块石头悬在棉线上确认地心方向,这就是把我们看不见的重力转化为我们看得见的棉线;再来看看体温计,它把温度这种我们人类自身难以通过感官来量化的信息转化为看得见的汞柱长度;同样,古典的照相机也是一种传感器,它能够把镜头传入的光信号转化为对底片的刺激,最终留下影像。

虽然现在的传感器已经做到精致小巧,但是其本质上仍然在做着类似的工作。不同的是,它们无须把感受到的信息直接传达给人,而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转化成信号,交给其他后端设备来处理,之后再进一步进行利用。

很多传感器的感知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感受世界的能力,甚至比人类更加精准,就感受物质世界而言已经甩了人类好几条大街了,“千里眼”“顺风耳”等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更重要的是,大多传感器产生的结果处理后可以用数字来计量,并可以直接用计算机能懂的语言进行传输,最后被用于数据分析。当然,也有些诸如图像、语音等难以用简单数字来计量的信息,这也相应地对后端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使用传感器的好处在于,我们人类自身的感知能力有限,很多我们需要的信息是无法感知的,传感器的存在刚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能够让人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成为我们的第六感官。

其次,我们需要“神经”才能“传输”,这是物联网的网络层的运作方式。传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当我们的信息采集好了之后,如果不能传输,那么信息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就像你手上有一批上好的丝绸,但是需在异地进行加工和贩卖,如果没有通过运输工具将其运输到目的地,置放在原地的丝绸是多余的。在丝绸运输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一个运输的通路,我们用公路、铁路甚至运河来运输;运输目的地是下游的加工厂,那里可以把丝绸做成衣服再卖钱。那么,这里将丝绸比喻成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而运输工具相当于能够承载这些信息的载体,而河就是传输时用的网络,加工厂就是最终数据处理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船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各大厂商虽然形成了多种联盟或平台,但是依然争相抢夺对智能家居或者智能硬件的标准的定制。往简单的讲,其类似于“码头”“车站”“运输公司”之间的关系,当你选择用船运输的时候,你就不需要上公路去跑。当然,事实上你可以选择多种运输方式同时运用,信息本身是不变的,关键是看哪种更方便、更经济。

而诸如电信、移动、联通等公司则更偏向于扮演“运河”或者“铁路”这样的角色,是用来承载运输用的“船”或“车”的。现在物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网络的发展,铁路不多,运河不宽,车船的载重能力都决定着我们这张“网”的发展。当然现在我们的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等相关参与者也正努力着,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带给大家全新的体验。

最后,我们在工厂加工“信息”,是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这方面就是我们说的“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现在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能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丰富,大有“互联网+”所有传统行业的劲头,但是基于物联网开发的应用将会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虽然“智能”二字已被玩坏,但真正的智能时代的大门才刚刚打开,未来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那么,在物联网时代的网是怎样的网呢?主要是边缘计算和云计算。这跟以往的计算方式很不一样。我们知道,PC时代,对个人而言,计算中心是在个人家庭电脑端,对企业而言是在自家的服务器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弱化了一部分人的计算需求。而未来更多有计算能力的设备会加入到这个行列,如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冰箱等。

现在提出边缘计算的概念,是希望调动所有设备参与计算,让其自己通信和组织计算,而不必借助网络后台。就像你本来要把丝绸运去加工,但是你在运输途中遇见了一位识货的商人,他在中途就买下了你的货物直接给了你钱,这样就省去了很多麻烦;或者你突然发现你的小伙伴手艺不错,直接就可以把丝绸做成衣服了。当然,这里面其实更复杂,实现起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举个例子,你并不知道把你拦下来的人是想买你货的商人,还是拦路的强盗,或者只是一阵泥石流。

然后就是云计算了,云计算现在已经比较成熟,相信很多朋友也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但这里还是做个简单的类比。你的丝绸送到码头就有人帮你打包了,你不必费神在运河另一端去建立丝绸加工厂。他们把丝绸送到了专门集中加工丝绸的地方,把大家的丝绸集中做成衣服,再送到各自指定的位置。当然,他们更多是建立产业园,除了加工丝绸,也会做一些棉布、牛仔或者化纤的产品。

在物联网发展初级阶段,有赖于感知技术的发展,对物联网的理解重点在于将真实存在的物品信息化;随着人们理解的加深,事件也被作为信息化的对象,比如购买、借款等行为,而这里采用的信息技术更多偏向于传统互联网的采集方式;再往后,一些人提出加工流程、知识产权等没有具体形态的信息,也可以被当作实物一样进行处理和管控,这即是对“物”的定义进行了扩充,将任何可以控制和采集信息的对象都纳入广义的“物”的范畴。至此,“物”的概念和“信息”的概念边界已经模糊,目前这个观点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我们在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

我们以往的应用多半是在手机上,以APP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而未来的应用将依托于“物”给我们自动提供。

物联网思维决胜未来

通过上一篇的内容,我们对物联网有了基本认识。这篇我们一起试着探讨,在物联网的背景下,需要怎样的思维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总有很多朋友问我“物联网”与“互联网”有什么不同。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难解释得一清二楚,虽然前文我也对此做了简单的分析,但估计有一些朋友还是不太明白。因为二者太像了,而且关系如此微妙复杂,物联网简直像是互联网概念衍生出来的炒作概念。但事实究竟怎样呢?

先从产品的角度举个现实的例子:现在有某品牌智能空调,你到家之前可以先用手机开启它,它能保证你回家的时候家里室温刚好是你提前设定好的温度,而离家之后也不会因为忘了关空调而心疼电费,因为你随时可以在手机上把它关掉。同时,它还能自己除甲醛,控制空气湿度和氧含量,这种体验当然不赖。

但是,这其中还有一些问题。第一是空调无法自动感知环境,就是说你需要自己关注空调的运行状态而且亲自去操作,这其实是你对“空调工作状态”及“家里空气状态”这样的信息进行了判断和处理;第二就是手机只能实现对空调的控制,而不能同时调节通风装置和窗户、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设备来让室内空气达到最好的状态。

对物联网有深远影响意义的Nest恒温器正在改变这种现状,从Nest和智能空调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基于互联网的思维与基于物联网的思维有什么不同。

这里简单介绍下Nest。2014年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Nest公司被认为是智能家居产业爆发的信号。Nest里面集成了很多类型的传感器,能够不间断地监测它周围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等环境的变化。比如它可以判断房间中是否有人及人是否有移动,并以此决定是否开启温度调节设备。更重要的是,Nest具有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用户每次在某个时间设定了某个温度,它都会记录,再经过一周的时间,它就能根据用户的日常作息习惯和温度喜好,利用自身算法自动生成一个设置方案。只要用户生活习惯没有发生变化,就不再需要手动设置Nest恒温器。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产品由遥控到自控的转变,这也体现了智能家居1.0到2.0的升级。当然,后续还有互联互通的3.0模式,这也是现在所有从业者努力的方向。现在Nest及旗下智能摄像头Dropcam已经和智能门锁、电灯、电扇、汽车系统等十数件产品开始联动了,其无感化控制让人们体验真正的智能生活。我在此并不是要否定遥控,任何事物的转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来慢慢打磨,毕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走在最前列。真正的物联网时代来临,我认为将达到无控状态,这在后面将会展开来讲。

回到产品上,开发Nest的思维与传统的家电企业是不同的。这也是物联网相对于互联网的一个巨大优势:感知层的运用。我们的互联网应用开发,很多时候在思维上缺乏这样的认知。这和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因为互联网发展至今,人都是最主要的参与者。互联网信息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的,比如在淘宝买东西,用户在终端给淘宝信息,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如果没有了用户,那也就没有了交易,淘宝也就没有意义了。

同样的道理对打车等O2O软件也适用,这就导致为了争抢成为用户进入的入口的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始烧钱,给各种补贴来让用户养成消费习惯。互联网信息传输有两个特点:一是信息产生的主动性,我们的需求是由我们主动提供给网络服务商的,服务商无法提前知晓或预判;二是信息上传的主动性,我们通过各类网站、APP和客户端向这些服务供应商提供自己的需求信息。

而对物联网而言,这些信息的产生和传输很大程度上是主动的。人将更少地参与到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大量不必要亲自关注的信息交给设备和网络去处理,从而能够将人从信息爆炸的困局中解脱出来。

我们先来谈“互联网的思维”是什么。百度词条的解释是:“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不局限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企业。这里指的互联网,不单指桌面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是泛互联网,因为未来的网络形态一定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手机、手表、眼镜等。”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互联网思维”本身是基于把“终端”联接到网络上。虽然“互联网思维”自身在不断演进,但终归并不适合未来的物联网的网络形态。

首先,“终端”的定义是模糊的,搜索该词条可以看出,目前对终端的理解更倾向于互动性很强的终端设备。对互联网思维而言,终端就是入口,就是用户。终端是现在互联网的信息接入入口,信息的传递依赖于终端。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企业,会在与用户终端的交互上苦下工夫,这就是传统的入口思维,就是流量的思维。这也是我们现在手机热、手表热、手环热、APP热、公众号热等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运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其演变可形成全新的商业模式。往后就是互联网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原创内容)应用兴起,Facebook、Twitter、天涯、知乎、人人、微博等。这一批UGC引领了互联网的一个时代,将人们线下的交流搬到线上,让人们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大量垃圾信息充斥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一些你毫无兴趣的广告推送,你还不得不忍受。其实商家也很郁闷,花大价钱撒广告,结果只引起少数人关注。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改变这一现状,这背后其实是信息交换的问题。商家不能掌握用户喜好,用户也不知道商家到底有什么产品,两边抓瞎,传统广告都是靠蒙。

接下来的就是小米一再强调的“参与感”。为什么需要“参与感”?我认为这就是社会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但又不对称造成的。“粉丝经济”能解决一部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也是流量经济的一种。它与以往的形式不同的是,用户能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并能提供自己的体验以供设计者参考。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且信息能够即时传播,这是互联网的红利,但仍受互联网的限制。

再来说说现在火热的众筹经济,这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演变,它将信息变得更加对称了。这也是一个需求表达弱化的过程,变成选择。但是,由于用户掌握的信息始终有限,而有针对性的选择并不能给一个既已成形的方案提供太多参考,用户或许更加具有“参与感”,而对项目人来说,是缺乏“参与感”的。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参与某个项目的众筹用户已经对该项目本身有较高认同度,很难再对项目提出改进意见或者提出自身不同的需求。众筹能将想要聚集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项目粉丝,但其项目的起源很可能来自于一个突发的灵感或一场朋友间的头脑风暴,其需求仍不是发自用户自身的。这可以看作是粉丝经济的一种新的延续,是由一个中心去吸引一批用户。我们知道每个人的需求跨越不同维度,而很多需求都是个性化需求,最后选择的可能是一种折中方案而不是对自己而言最好的方案。我们知道著名的二八理论和长尾理论,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两种理论可能对产品将不再继续起作用,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能够被针对性地满足。

物联网的技术与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在于信息传递的方式,需求表达这一过程将被弱化,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会将商业模式引向哪个方向呢?虽然在技术手段上,一系列的“互联网+”达到的效果与物联网已经接近了,但其思路还是存在差别的。

未来会产生更多的终端并不是需要用户去互动,而是实现自动地、智能地直接为人服务。在前面笔者提到边缘计算,也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一个不同之处,物与物之间能交流、会通信是物联网的重要特征,这个过程应该不再有人参与其中。这是物联网未来的思维模式,由于信息传输通道的碎片化和多样化,新的商业模式将在此基础上产生。举个例子,物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实现由用户到制造商的逆向定制,这是智能制造技术和供应链发展的一大方向。大规模定制意味着更贴近用户需求,而且可根据市场反应实时调整产品策略。

第2章 物联网在身边,突然袭来的浪潮

它们“偷窥”着什么

说到物联网,前面讲了那么多,必然有所了解。接下来就来说说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基础:传感器。就像前面说的一样,传感器好比人的眼耳口鼻,但又不仅仅只是人的感官那么简单,它甚至能够采集到更多的有用信息。既然如此,就可说这些传感器是整个物联网系统工作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传感器,物联网系统才有内容传递给“大脑”。

在过去,传感器更多应用于工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它已经慢慢走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手机、手环都安装有多种多样的传感器,比如手机GPS随时能够感应你的地理位置,就是因为手机里面有位置传感器,手机能够根据你使用的方向切换横屏竖屏是因为含有重力传感器,苹果手表能测心率是因为有光电传感器,甚至楼道里面的声控灯很多都是因为含有光传感器:它们能让灯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不受声控。

现在的声控灯在市场上很火,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声控灯可以看作是智能家居的鼻祖之一。其操作简单,作用巨大,价格也便宜。如果像声控灯一样没有APP,也能够实现基本的智能控制,那岂不是比市面上很多其他智能灯产品还要符合人们的期待?不过,声控灯毕竟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产品,其虽能解决一部分控制问题,但仍旧需要触发开关,即人的声音。而且,它并不能区分环境的声音和人的声音,更难以识别主人的声音,所以应用场景有限,用起来也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在声控灯上存在的不足,正是传感器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最基础、最底层的部分,是一切物联网上层应用实现的基础。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将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最大区别所在,其将直接导致我们很多互联网思维到了物联网时代变得不再适用。互联网是基于人的网络,我们的信息在某种意义上是靠人来采集和分析的。比如,我们的电器坏了,于是你用手机在网上报修,快递人员上门取件,帮你把电器送回去返修,这是互联网。

而物联网时代又是如何实现即使人不参与其中电器本身也能完成整个过程的呢?当电器可能坏之前,安装在电器里面的传感器已经检测到了异常,于是主动报修,在技术足够发达的前提下,你的家用机器人和快递公司的无人机已经帮你返修电器,并同时给你安装好备用的。而在此前你毫不知情,只是等你回家后,会得到电器返修的通知,这时你自己可以正常使用备用电器。重要的是,你完全不必担心个人数据遗失或泄露,因为你的数据基本储存在云端服务器里,备用的电器跟你以往的电器一样好使。

这样的生活场景得归功于传感器和机器智能。因为传感器的存在,电器才能监测到自身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让你享受更好的体验。当然,机器智能在这里也十分重要,在后面再展开讲。

传感器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对于自身工作状态的监测将有助于我们完成从卖产品到服务的转变。当能够很好区分是用户造成的故障还是机器本身故障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以服务的方式向用户出售我们的产品。比如,我们以前买一个冰箱,用旧了就丢掉,造成的浪费可想而知。而在物联网时代,厂商提供的将是“冷冻保鲜服务”而不再是“冰箱”,如果有了新的技术和产品被开发出来,厂商可以直接为用户更换新的产品,而用户无须额外掏钱。用户花的钱就相当于支付享受冰箱所带来的服务的费用。

由于传感技术带来的便利,未来基本上每一件物品都将被感知。就像你在超市买东西,扫条码付款一样,RFID技术将为更多物品编码。比如一盒鸡蛋进入冰箱后,冰箱就知道有多少个,价格多少,是哪家超市买的,甚至是哪个农场那一只母鸡产的。

未来的空调和温控器等设备一定是装有温度传感器的,而电灯等照明系统一定是有光传感器的,同时门窗等地方有红外传感器,而你随身携带的手机、手环等穿戴设备则集成了更多传感器。

五花八门的传感器可以采集有关于你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它知道你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知道你的体温以及每天的运动量,甚至是你每天吃什么,口味偏好是什么,喜欢什么款式的衣服。这看上去好像你的生活将暴露在一堆智能设备之下。

当然,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一些尴尬。比如你现在使用智能手机,很多APP总会询问你是否开始位置服务,手机的找回服务也是基于位置的传感。你每天形成的信息其实早就暴露在智能手机的监控之下了。棱镜门事件告诉我们,你更多的信息可能正在被监控、被窃听、被分析。

这是从互联网时代就开始的事,到物联网时代将会有更多的关于你的信息被感知。如果说互联网时代,你还可以选择隐瞒的话,那么在物联网时代,你可能无处遁形。我们可以来看看发生在美国的案例。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有一位女性声称自己被强奸了,但结果却因为在法庭上提供伪证而遭到起诉。推翻她的陈述的,就是一款叫Fitbit的手环跟踪记录的她的个人信息;法庭的控诉书上显示,这位女士在整晚都保持着清醒,包括她告诉警察她在睡觉的这段时间实际上她并没有睡着。这些信息,全部是由她身上佩戴的健康跟踪设备提供的。这些信息指向的证据表明,这位女士并没有如她宣称的那样遭受了强奸。而在另一起事件中,Fitbit手环同样被用来作为证据。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的私人教练,将Fitbit中记录的数据作为证据,控告了一起人身伤害案件。在这起案件中,Fitbit里的数据用来作为比较基准,衡量了这位私人教练和与她相同年纪的其他教练身体素质方面的区别(腾讯科技报道)。

这两起事件中的Fitbit手环的生产商是美国一家专门做智能穿戴的企业,于今年6月18日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上市当天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了约50%。这款手环本是一款针对健康和运动而设计的手环,结果在法庭上却成了呈堂证供。对于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本身的应用,已经远远超过了它设计之初的目的。而这些数据,在需要被用到的时候,警方也是可以调用的。

从智能手环的案例我们看出,传感器可不仅仅是备用方便为我们提供服务那么简单。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基础的、简单的,但是这些数据一旦被应用起来,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对这些数据的应用基本发生在网络层,这个网络并不一定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我倾向于将其理解为具有运算能力的层面。它们就像人的大脑一样,具有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比如说,智能空调能够自动根据家里的气温和是否有人控制温度。它获得的只是气温的数据,而提供的是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个过程并不是非要放到网上不可。

再举个例子,你家里种了一盆绿色植物,智能的花盆能根据花的生长状况对其进行浇水、施肥(如果你仅仅是想美化环境,而不是侍弄花草的话),而这些数据也将被传给家里的空气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等环境控制系统,让它们也配合花的生长状况,提供良好的空气和光照等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家里如果养了一只鸟、两只金鱼,它们需要的环境又不一样,温控器应该听谁的呢?而主人在家的时候需要的环境又不一样,可怜的环境控制系统要为谁着想好呢?如果我们加上主人的钱包等因素影响,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可是,我们的物联网不是要让生活更简单舒适吗?

所以,我们的家庭控制中心肯定不能太笨,它懂得把所有的一切管理得井井有条,这里就涉及一个人工智能强度的概念,会在第6章展开讲,现在我们继续回到传感器上。

目前,对于我们所产生的数据,只有5%真正地被利用起来,基本上利用这些数据的初衷是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但是,更多时候这些数据被采集后,我们并没有办法直接去处理或者应用这些数据,而是通过委托其他设备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服务。这些数据,将有一部分被公开甚至被人用来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被坏人利用,将引起更加难以想象的恶果。

所以说传感器在这里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发生的概率极低,但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当然,你也可以说,我不用这些智能设备就好了。这就像你现在说你不用互联网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你说把那些烦人的传感器拆了就好了,但就像前面讲的,传感器是物联网设备工作的基础,没了传感器,它们就像失去了感官无法工作了。

那么,能不能不上网呢?不上网,它们会安全许多吧。当然可以!事实上,我们现在很多智能家居设备内部是可以自组网的,如果有一个足够智能的控制中心,它们也能够很好地工作。但这个概念就像我们现在在电脑上的单机游戏一样,我们的家庭控制中心很难不上网,它得与外界保持联系,才能知道你什么时候回家,帮你订食物,帮你收快递等。

如此说来有些危言耸听了,似乎我是在宣扬传感器阴谋论了。但我提出来的这些情况都很有可能发生,离开传感器我们当然能够生活,但是只有有了传感器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举个例子,比如现在已经非常成熟的位置传感器,你在使用团购网站寻找美食的时候,跟着地图走就好了。你在陌生的城市也不会迷路,只要是地图上有的地方你基本都可以到达。而你打车的时候,打车软件帮你匹配距离近的空闲车辆,司机很快就能找到你并载你去目的地。

暴露位置比暴露你的体温危险多了,不是吗?那我们使用手机位置服务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多大危险呢?老实说,没有,对吧?

所以,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带给我们的危险其实微乎其微,而更多的是舒适便捷的服务。继续以地图为例,我们能够快速找到心仪的美食,商家能够吸引到更多的顾客。而如果更多的数据被加入进来,商家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年龄、口味喜好,制作出卖得更好的菜品。

继续延伸下去,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大数据了。大数据的应用就是将各种相关的数据加以开发和运用,而这些数据的基础,一则是互联网时代丰富的资源库,二则是未来物联网时代真正来临的时候,入网设备机器产生的数据,与目前的互联网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现在互联网的大数据尚且不能很好地被运用起来,到物联网时代可见还有很长的路要慢慢探索。

所有这些数据产生的基础,也就是物联网的基础:无所不在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不仅仅会在你的家里,公共场合和市政设施可能用得更多。比如自动售货机,比如公交站牌,比如红绿灯等。我们的生活无处遁形几乎会成为一种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失去隐私。

现在我们缺乏的是对这些数据的监管机制。美国现在已经计划对一些犯罪率高的城市使用全覆盖的智能监控系统,任何地方发生犯罪,警察都能很快赶到处理,从而遏制犯罪。据说这套系统也是美军发现拉登的功臣,同时被用在中东战争中监视恐怖分子的活动。

看上去不错,这里我提出的个人观点是:其实很多组织和机构对你的隐私并不那么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数据背后的价值。比如,你的睡眠状况和运动量对你来说是隐私,对医学研究来讲只是一个样本,对保险公司来说可能会是你保险合同的参考指标,而对你的社区医生或者心理医生来讲,价值相对就会高一些。

很多时候,这些数据是为我们提供服务用的。有些是我们主动寻找的,比如美食,有些却是我们被动接受的,比如淘宝的新品推荐。这些数据的价值是难以衡量的,你没法说你一天的步行数据对一家公司价值几何。但海量的数据肯定潜藏着巨大价值,当它们被运用的时候,将有部分人从中受益,而这些数据提供者往往成了被服务对象,要为此付钱。从现今的状况以及目前的趋势来看,确实是这样。好在国家已经开始加强了立法等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数据的应用进行了监管和规范。但我认为,监管是不够的,还需要想办法切实加强数据的流通,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为此,我们必须肯定个人数据的价值,并肯为此买单,而不是打着提供服务的幌子,免费使用用户的数据。

现在很多O2O公司或者APP喜欢搜集用户电话号码,支持一键注册,甚至为此催生了一批专门做短信验证码的公司和线下地推的公司。这些公司的特点在于,它们为取得用户的有效联系方式而支付一定的等价物,而现在互联网行业内亦有取得每个有效用户需要的成本的算法。这些有效用户的取得,更多来源于信息的收集。不过现在依托的是互联网的方式,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而未来,当每台设备都具有数据收集价值的时候,或许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以传感器网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数据世界,将基本上和现实世界的物体与虚拟世界的数据一一对应,而现实世界里面看不到、摸不着的许多量将在这个世界被一一抽出来进行分析和应用,再通过网络反过来操控现实世界的设备和仪器。最后达到的结果就是,每个人、每台机器都被构建精准的数据模型,并且事务和流程将变得可处理、可操控,从而使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完全合为一体。

别人撞衫,我撞表

随着智能硬件的增多,联网设备在外形和功能上愈发趋同。特别是智能手机在这两方面的同质化表现得更加明显。外形同质化,即某个被市场认证的产品的演变,在外观和界面设计上愈发趋向同质化。功能同质化,即某个产品一旦被市场验证,若其中某项功能得到市场认可,那么将会有很多跟风者模仿甚至换个牌子直接生产。

当然,说起来就是山寨。于是很多朋友立刻会想到深圳,想到华强北。其实,这种抄袭之风并非中国专有,苹果和三星不也是经常打专利官司?在智能硬件领域也不太平,同样是做手环的Jawbone多次起诉Fitbit侵权。而在国内,腾讯和阿里也是老冤家,来来回回在我们的手机里隔空打擂。更不用说现在的很多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其功能基本都相似,很难有什么出彩的地方。那么,这些产品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呢?

首先说来,是同样功能的产品确实有利于初期市场的培育,但抄袭绝对不是做产品的态度。我认识一位做智能水壶的朋友,他曾说过,他们的产品被另外一家公司从工业设计到APP全部照搬抄袭。这种恶性抄袭已经脱离了竞争的范畴,变成了赤裸裸的牟利手段,抄袭别人产品的公司本身对产品、对技术并没有加深理解,而被抄袭的公司则不得不面对市场份额被蚕食的命运。

冯仑说中国民企是在野蛮生长,而对现在中国的创业热潮来说,同样也是适用的。记得有位极客说,他们玩极客的开发新产品、研究新技术多半是出于兴趣,而在极客这个群体的身后总会有一些创客跟着,把他们做好的东西拿出来重新弄一下,变成产品去融资。而创客们呢,又要面对大公司的竞争。一些项目本身是巨头自己在做的项目,而另一些项目,巨头们则在看到了前景后毫无节操地跟着做。在都是新硬件、新市场的情况下,在专利上很难对对手进行完全的阻击,而面对经验更丰富、产业链更完善的大公司,初创企业几乎没有竞争力。

这种局面下,诸如腾讯、阿里等企业开始投资一些创业公司,并且将这些初创企业纳入到自家的“生态系统”里面来。而不同生态圈也将会推出各式功能相似的产品。现在的智能穿戴产品多集中在眼镜(头盔)、手表、手环上,也有衣服、鞋子、戒指等产品,而功能基本是协助健康、运动、观影、遥控等。其实,从产品的角度来讲,这些市场远未成形,很多都只是实现了基本功能,人们并不习惯使用它们。

这与智能家居的情况类似,尽管东西确实为人叫好,用户体验也不错,但最终买单的并没有那么多。虽然各大咨询公司、投资机构、电信运营商等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物联网的分析报告,指出未来市场前景多么广阔,但未来毕竟还未到来,现状其实并不令人满意。

这里面原因非常多,前面也讲过,主要是产品功能、需求和价值三者之间的脱节造成的。对物联网产品而言,功能趋同不是一个良好的信号。因为我们都说万事万物皆可互联互通,我们有那么多产品可以开发,产品功能趋同则意味着创新的缺失。

我们不否认像手表、手环这样的产品,开发者趋之若鹜是由于人的手腕将占据很关键的位置,而传统手表佩戴的位置也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所以大家都愿意选择这些方向作为产品开发方向,为此推出针对各种各样人群的产品,市场一再被细分,智能硬件领域涌入巨量的开发者。曾经的蓝海市场已经逐渐变成一片血海。而对另一些相对较小的市场,受开发者的关注程度就小很多。

总结起来,这些产品的功能趋同,一是市场决定,二是创新缺失。产品开发者选择的路只认钱,短期内或许对市场培育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一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二是造成了真正的创新得不到保护,容易遭受恶性竞争,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缺乏创新活力,沦为国外科技公司的产品搬运工,最终面临因为专利问题难以走得长远的问题。

当然,创新者也有机会引领异常革命,比如大疆的无人机已经走出国门,占领美国市场,成为无人机行业当之无愧的巨头,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创新能力。但随之而来的后来跟风者开始和大疆争抢市场,并向中低端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发起冲击,而大疆的策略是继续保持其在高端无人机市场的优势,从而不与其他后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正面交锋。

就像我们的手机、手环、无人机一样,功能趋同也会由于市场策略等因素从而将市场变得多样化。现在智能硬件的竞争将面临的是类似于智能手机的竞争,智能手机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但还是有很多厂商涌入。而未来以手环、手表为代表的智能硬件竞争情况也将类似。

或许有读者会提出质疑,即现在智能硬件市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根据调查显示,现在智能手环产品将近四成用户平均佩戴时间不到一个月,跟手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笔者看来,这其实并不是市场原因造成的,而是我们产品层面上的问题。当我们很多企业把精力花在做手表上的时候,其他东西做的人就少了。

物联网最大的优势在于物物相联,试想我们只有一个手环,除了测测运动状态、监控下睡眠质量就没有别的实际应用事情可做了的话,用户估计也不会太买账。小米和美的联合发布了一款空调,就是采用小米手环作为主人的位置感应器,这样,手环就有了应用的场景。而在未来,随着更多的设备的联网,类似的应用场景将会越来越多。穿戴设备作为与主人实时联动的产品,将可能变成未来其他产品与主人交互的入口。这也是我们现在发展可穿戴产业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但可穿戴现在能够提供的基础功能更多是围绕着人的身体做文章,在缺乏更多智能产品联动的状态下,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玩具。所以,现在兴起的智能硬件风潮,应该去关注的是那些还不具备联网能力的市场,这样反而比较容易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只有能够横向运用的物联网设备足够多,整个产业才会兴盛。只抓住几个点不放,对传统的设备加以改造或跟风把某种产品竞争带入不良发展轨道是本末倒置了。

物联网的很多其他市场其实都还是一片蓝海,扎堆智能硬件、可穿戴并不是聪明的举动。如果没有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产品,我劝做这块的朋友们还是务实地把能力和精力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吧。

智能产品的加减法

谈起智能家居,被人吐槽最多的就是“智能”二字。难道用手机实现了家电的远程控制就是实现智能家居了吗?远远不是!但这是目前智能家居的最大卖点。

最近国内一位物联网企业董事长提到:智能家居一定要去掉“智能”两个字。智能家居对我们来说还是新概念,当我们像提智能手机一样不需要提智能的时候,那么智能家居就真的普及了。

这不禁勾起了我的回忆。回想过去两年,我断断续续听见智能家居一定要“去智能化”的声音。智能家居应该怎么去掉“智能”呢?这其实又回到了最重要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用户来说智能家居究竟意味着什么?用户到底最关心什么?

用户最关心低价吗?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价格永远不是最决定性的因素。用户关心的是体验,而且使用智能家居的体验要远远高于使用传统家居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击穿大量用户群体。

哪种转变能带来智能家居体验的大幅提升呢?这还得反思我们在使用智能家居过程中的整个操作过程。如果你也玩过市面上的各种智能家居产品,让我们一起回想一下。比如你想打开一盏智能LED灯,开灯的智能化途径就是通过手机上的APP应用。通过掏出手机、激活屏幕、找到应用、等待应用加载连接等一系列操作,才完成开灯的步骤,整个过程最起码得花掉10秒钟的时间。这个时间,足够直接操控LED开关无数次了。

你发现问题的根源了吗?我们现在提到智能家居,第一个蹦出的词是“操作”或者“控制”,而不是“无感”。真正的智能家居应该让我们忽视它是智能产品,而不是将所有设备的操控和数据集中到用户的手机,这样的话迟早有一天会瓦解崩溃。

我不禁反思构成智能家居产品的三个要素,俗称“铁人三项”:硬件+云+APP(见图2-1)。这里似乎有地方出了问题。图 2-1

你也发现问题了吗?APP的存在让我们把使用智能家居当成一种“操作”和“控制”。智能家居产品真的需要APP吗?

借用一段调查数据:

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俨然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67%的手机用户会发现,即使自己没有感觉到手机响铃或震动,也会时不时地去检查手机的信息、通知和呼叫电话。9%的用户表示,手机的存在让他们很难脱离工作,这一现象在高收入家庭中最常见。

经调查表明,我们平均每天都会检查手机27次,填充了每个空闲的时间,而不是去构思或者畅想新的打算或计划。

在如此高的使用频率下,我们总不能在查收邮件时为了切换歌曲而退出智能家居界面去寻找音乐软件界面,或是为了给朋友开门而中断通话吧?要是如此,只会让生活变得更混乱。

所以,手机并不是智能家居的完美遥控器,未来智能家居的中心也不会是手机。只有“砍掉”手机中的APP,智能家居才能脱离被动控制的状态,从而实现自己控制自己,这才是甩掉“智能”的第一步。

如果智能家居砍掉了APP,会是什么样子?你梦想的场景将会产生。有一天你家里不知不觉地买了一个能上网的电视机,而且只要有人在家还能定时开启、关闭,还可以自动选到你经常看的频道,甚至还可以用于健身、打游戏。你家里的阳台和卫生间都换成了感应灯泡,人来亮人去灭,不但方便还可以节能。你家里的机器人能跟你进行对话,理解你的手势和意图,像调酒师一样帮你“调配”家居场景。从此,你再也不用掏出手机“控制”个没完没了。

智能家居不应该再痴迷手机中心化的思维,抛弃“铁人三项”,专攻两项:硬件+云(见图2-2),足矣。图 2-2

现在连手机界出身的小米在谈智能家居的时候,都不把手机放在第一位强调了。从今年6月底小米与美的共同推出的“i青春”空调可以看出,与以往的思路大相径庭,开始弱化了手机的作用,将小米手环与空调进行了绑定,空调可根据手环佩戴者的位置实现自动控制。

在这里截取一段雷军的微博原话:

今天下午,美的和小米联合发布美的i青春空调,全面兼容小米智能家庭平台,小米手机可直接管理。到家时,空调能识别你的小米手环,自动开机,睡着了能自动调整温度,再也不用冻醒迷迷糊糊关空调了,还能和刚刚发售的小米智能家庭套装搭配出新玩法。说说你对智能空调还期待什么功能?

看来雷军已经意识到,智能家居再围绕手机讲故事已经讲不下去了。

关于智能家居,一种观点认为家用机器人会成为控制中心,代替人对整个家庭里面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能享受智能生活的便利。这当然是未来的大方向,也是很多业界朋友为之努力的目标。这个过程不会太短,一则机器人普及比较困难,加之机器人占用空间问题和与主人位置关系的问题,要直接做到这一步,对于从互联网时代迈入物联网时代来说步子可能有点大。二则是语音控制和脑电波控制。这两者目前都已经取得很多进步成果,完成了很多我们过去认为不可思议的事,但它们更多还处在实验室里。

我个人认为,对未来智能生活场景而言,物联网的“物”和“网”紧密联系但各自又有明确分工。“物”的层面既是感知层,作为网端的入口,又是一个执行层,执行网端反馈回来的指令进而发生诸如开关灯、播放视频等应用场景。而“网”的层面则是对感知层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运用大数据乃至人工智能工具对“物”端下达指令(见图2-3)。图 2-3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或云端智能代替人做出抉择,帮助人控制设备,从而将人解放出来。真正对人起服务作用的是“物”端的设备,这些设备直接为人提供各种服务,满足人们五花八门的需求。

那么,是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交由网络或者人工智能来处理呢?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一些私密性比较强的操作或者临时性的操作还是需要人自己来完成。毕竟人的行为非常难以准确地预测,机器的智能没办法总是知道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所以,需要将“物”进行一种简单的分层。一层是诸如照明系统、温控系统、供水系统等提供给我们基本生活所需的设备,可以通过用户使用习惯等数据实现自动的智能化操作,这类设备可以交由人工智能代为管理;另一层则是诸如电视、电话等设备,和我们的精神、社交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主观需求更强,这些设备再智能也很难满足我们连自己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改变的需求。

第一层设备随着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最终实现无控化操作并实现智能生活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并不需要人太多介入其中。而对第二层设备,我们则需要一个可供人机交互的操作平台来接入。那么,这类物联网系统就会变成由人下达指令,而非由控制中心下达指令,人的思考将主导设备的运行,而不是由人工智能来主导。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生活更加称心如意(见图2-4)。图 2-4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