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经济发展报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4 00:03:14

点击下载

作者:舒云过,张忠祥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试读:

前言

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和外交部“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单位,为了保持和深化非洲经济研究的特色,发挥基地的智库功能,于2014年开始编辑出版《非洲经济发展报告》,本报告是我中心编辑出版的第四份《非洲经济发展报告》。同时,本报告得到上海师范大学社科处的大力支持,受到上海师范大学应用文科振兴计划发展报告项目的资助。

2017年6月24日,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承办了“南部非洲工业化及中国与南部非洲产能合作国际研讨会”,该研讨会得到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的资助。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柯勤飞教授、外交部非洲司杨民大使、南非驻上海总领事陶博闻先生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非发展基金、南京大学、上海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中国莫桑比克农业示范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还有《人民日报》、《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报、南部非洲上海工商联谊会、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林洋集团等企业界和媒体人士,以及来自南非、津巴布韦、博茨瓦纳、贝宁、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的专家学者共计60多人,出席了会议,就“南部非洲工业化的历史与现状、经验与教训”“中国如何与南部非洲国家开展产能合作”“个案研究及其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本报告刊登了部分与会嘉宾的论文,如外交部非洲司官员杨民大使在研讨会上的致辞;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所长、上海社科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主任王健研究员的论文《“一带一路”视域中的中国与南部非洲的产能合作:机遇与挑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南的《中国与南部非洲产能合作的原则和路径》;南部非洲上海工商联谊总会会长姒海先生提供的《在非华商视野下的“南部非洲工业化”》。其余部分论文刊登于本中心另外一份出版物《非洲经济评论(2017)》。

本报告能够顺利出版,得到各位同人的大力支持,他们在百忙中,坚持给我们的报告提供稿件。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舒运国教授在《2016年非洲经济概述》一文中,对刚刚过去一年非洲经济形势作了回顾和总结。胡雨霄和郝睿为本报告提供了《中非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前景——麦肯锡〈龙狮共舞〉报告观点综述》,该文对麦肯锡报告作了归纳总结,梳理出45条观点,并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两位非洲学者塔坦达·普林斯·姆瓦罗沙·塞托韦和阿耶侬·弗里德里克·塔特斯分别提供了《南非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报告》和《尼日利亚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报告》。

此外,刘伟才副教授和赵亮宇同学翻译了《非洲工业化的绿色发展》(下),这对于进一步了解非洲经济形势将有所帮助。在本报告中,我们继续收集和整理了非洲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这项工作今年主要由中心博士生石海龙,以及中心研究生张会杰、邢缘缘、王若琳和孙灿等同学共同完成。

本报告所有的文章包括译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书编辑和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的观点。《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6—2017)》能够顺利出版,还得到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路征远副编审为本报告的出版作出了许多贡献。总之,我们对本报告的编辑出版所作出贡献的各位表示感谢。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当年非洲经济形势最大特点为主题,还要加大向国内外学者约稿的力度,将本报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以期为国内非洲经济研究作出我们绵薄的贡献。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6—2017)》编者2017年7月24日2016年非洲经济述评舒运国一

2016年非洲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经济发展速度显著放慢,经济增长率甚至跌到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个特点可以从非洲大陆层面、次区域层面和非洲国家层面充分反映出来:(一)从非洲大陆层面看,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经济增长率是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2016年,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低迷状态,经济增长从2015年的2.5%下降至2016年的2.3%。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增长放缓,美国、欧洲、日本和世界新兴经济体无一例外。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非洲经济发展也出现低速增加,由2015年的3.7%降到2016年的1.7%,比上一年度减少2%的增长率。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罕见的现象。非洲经济增长率(%)(2005—2014)(二)从非洲各个次区域分析,经济发展速度同样呈现下降态势,但是发展不平衡

在各次区域中,东非继续保持过去三年良好的发展势头,扮演着非洲经济发展火车头的角色。2016年,东非经济增长率相比2015年稍有下降,但是仍然达到5.5%。东非经济增长主要受到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卢旺达和坦桑尼亚经济发展的推动。对于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使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肯尼亚的经济发展同样得益于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此外住房消费的上涨也成为一种动力;卢旺达依靠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增长;坦桑尼亚国内需求上升,制造业和服务业得以发展。

西非的经济发展形势严峻,2015年经济增长率达4.4%,而2016年直线下降至0.1%,成为非洲经济增长最缓慢的次区域(2015年是南部非洲)。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因为油价下降、石油生产减少、外汇短缺和国内消费需求萎缩等原因,经济发展陷入负增长(-1.6%),尼日利亚的经济形势对于西非次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西非另一重要国家加纳的经济形势同样糟糕,由于大选造成了国内的紧张局势,加之油价和石油生产的下跌,2016年经济增长率为3.8%,是过去20年来最低的增长率。令人欣慰的是,塞内加尔和科特迪瓦的经济发展形势尚好,2016年经济分别增长6.3%和8.0%。塞内加尔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均有较大增长,对于能源、基础设施、农业、渔业、旅游、纺织、信息技术和矿业的投资,支撑了经济增长;科特迪瓦改善了投资环境,对于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能源供应的投资,推动了经济发展。

南部非洲的经济增长率从2015年的2.5%降为2016年的1.0%。南非是南部非洲最大的经济体,2016年经济增长率跌至0.6%。近年来,南非经济发展的形势不佳:商品价格下降、遭遇干旱、电力缺乏以及财政收紧,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南非劳动生产率自2011年以来一直下降,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南部非洲的另一个国家安哥拉由于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尤其是油价的下跌,使经济发展受到冲击,2016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8%。相比之下,毛里求斯和莫桑比克成为南部非洲经济发展的亮点,2016年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3.6%—4.2%。

中部非洲2016年经济增长率为2.4%,比2015的3.4%下降了一个百分点。中非地区各国的经济增长也不平衡。喀麦隆为5.3%,中非共和国为5.1%,乍得1.1%,加蓬3.2%,刚果共和国1.6%,赤道几内亚为-4.5%。其中,喀麦隆、乍得、加蓬和赤道几内亚都比2015年有所下降,而中非和刚果共和国则有所上升。喀麦隆、加蓬和赤道几内亚因为油价和石油产量的下降而拖累了经济增长,乍得因为政局问题而受到干扰;而中非共和国得益于政治稳定,刺激了对于消费的投资,刚果共和国则因为成为新的产油国,有了新的财源,推动了经济增长。

北非2016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6%,比2015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下降主要因为阿尔及利亚、埃及和摩洛哥经济增长放缓。阿尔及利亚受到低油价的牵制,使公共投资和私人消费下降;埃及的旅游业不景气加之外汇收入减少,而摩洛哥则因为遭受干旱打击,农业生产受灾,同样制约了经济增长。(三)从国家层面看,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呈现增长的趋势

2016年,大部分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下滑,以2015年和2016年的经济增长率比较,阿尔及利亚从3.9%降为3.6%,安哥拉从3.8%降为0.8%,埃及的同类数字为4.2%和3.4%,摩洛哥为4.5%和1.7%,喀麦隆为5.7%和5.3%,莫桑比克为6.3%和4.2%,科特迪瓦为8.8%和8.0%,埃塞俄比亚为10.2%和5.4%。

值得指出的是,少数国家逆势而上,经济依然呈现增长。比如,塞内加尔2015年经济增长率为5.1%,2016年上升至6.3%,肯尼亚由5.1%增为6%,中非共和国由4.1%上升到5.1%。二

众所周知,非洲经济的致命伤就是单一经济结构。所谓单一经济结构指国家主要依靠生产和输出一种或几种农矿原料产品来维持国民经济的运行。单一经济结构是一种畸形的经济结构:其一,单一经济结构实际上就是一种片面的生产结构,整个国民经济仅仅建筑在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上,因此,缺乏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其二,这几种产品与国内消费市场无关,主要销往世界市场,因此,世界市场的供需关系与产品价格的涨跌将直接影响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单一经济结构虽然是西方殖民统治的产物,但是巨大的历史惯性至今仍然给非洲国家的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害。单一经济结构使非洲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处于附属地位,世界经济的消长对于非洲经济往往产生巨大影响。2016年非洲经济的下滑又一次证明了这种关系。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16年世界经济仍然没有摆脱不景气状态。世界各类经济体(欧美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因此,世界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显得疲弱。2015年世界贸易增长2.4%,而2016年下降至1.8%,是过去30年这第三个低增长率。外国直接投资2016年也下降了15%。世界有关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

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世界市场对于非洲产品的需求必然下降,于是对于非洲大陆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原先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自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逐年下滑,2012年和2013年经济增长率为5.5%,2014年为5.1%,2015年为4.5%,2016年为4.4%。众所周知,近年来,非洲大陆的经济发展与新兴经济体关系密切,新兴经济体是非洲产品的重要市场,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必然对于非洲产生不利影响。以中国为例,中国是非洲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非洲对中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27%,非洲的原料产品有83%出口中国。中国经济发展近几年因为结构调整而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其后果之一是双方的贸易数量有所下降。2013年,中非贸易总额达1160亿美元,而2015年研究下降到690亿美元,几乎减少一半。中国对非贷款,2013年为170亿美元,2014年研究下降为136亿美元。

世界经济不景气,也导致外部资金对非洲的流入出现下降。与2015年相比,2016年的证券投资流入减少60%,官方发展援助下降2%,侨汇减少0.3%。

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商品需求疲弱,导致商品价格下降。2014年世界市场的商品价格出现下跌,至2016年初,经历了二年的下跌后才开始趋稳回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商品价格指数在2016年1月达到最低点,为83.05,之后开始恢复,至2016年12月,商品价格缓慢回升,达到114.69,但是仍然低于2014年的平均价格。全球原油指数2016年初跌至谷底,为56.05,之后因为欧洲和中国需求上升,价格有所回升。金属的价格指数一直在120上下。2016年铜、镍、铀价格继续下滑,而铝、铁、锌价格有所上升。农产品和食品价格指数都稍有上扬。整体而言,商品价格在2016年仍然处于低位。

商品价格下降使各类非洲国家受到影响,2016年,非洲石油输出国经济增长率下降0.8%,石油进口国下降2.5%,矿产资源国下降2.2%。

众所周知,非洲的单一经济结构对于世界市场具有巨大依赖性,世界市场的商品价格消长对于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明显。近年来,世界市场商品价格出现持续的下降,对于非洲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非洲的主要的出口商品,比如能源和金属原料和农产品价格,都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原油价格从2014年1月的每桶114.8美元,降至2016年1月的28.9美元,以后尽管有所回升,2016年的原油平均价格仍然只有43美元,相比2015年下降16%。除原油外,金属原料产品2016年比2015年下降6%,农产品价格稍有下降,农业原料的物价指数从2015年的83美元降为2016年的80美元。原油价格的下滑使非洲的石油出口国的出口收入大大减少,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比较典型的如乍得的经济增长率为-3.4%,利比亚为-8.1%,赤道几内亚为-8.2%,尼日利亚为-1.5%。

非洲国家自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单一经济结构,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造。每个国家以生产和销售一、二种原料产品为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产品销往世界市场,销售所得成为国家最重要财政来源。比如,石油占尼日利亚出口的70%和政府收入的70%,铜产品占刚果共和国和赞比亚出口总额的57%和78%,镍占马达加斯加出口的23%,铝占莫桑比克出口的34%。2010—2015年间,非洲的出口商品中,55%是燃料,9%是金属与矿产,2%是农产品,也即2/3出口的是原料产品。在非洲国家,依赖单一产品出口的现象十分普遍,据统计,25%的非洲国家只依靠1—2种原料产品出口,而其收入占总收入的75%。有60%以上的非洲国家依赖5种左右的原料产品出口。由于单一经济结构对于世界市场具有巨大的依赖性,因此,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必然冲击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一)非洲国家在商品贸易持续下降

非洲国家的商品贸易直接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非洲国家的商品贸易就一度下降;2010年后,因为世界市场形势的好转,尤其是中国对于原材料需求的上升,非洲国家的商品贸易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2011年,商品贸易增长17.1%,2012年继续增长4.5%。之后,世界市场商品价格下跌再次冲击非洲国家的商品贸易;2015年,非洲商品贸易下降29.6%,是全球下降最快的地区。以非洲对美洲的商品出口为例,2010年,占21.5%,2015年已经下降到11%。(二)财政赤字上升,外债增长,通货膨胀明显

财政收入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几年,非洲国家的税收收入有所减少,2014年为4990亿美元,2015年为4650亿美元,2016年减至4440亿美元。2016年,收支不平衡,财政赤字上升。2016年,财政赤字占GDP的5.9%。从非洲各次区域看,财政赤字也有上升:东非从2015年的4.0%增加到4.6%,西非从1.8%上升为2.8%,中非从5.1%增加到5.6%,石油出口国从6.2%增加至6.5%。

财政收入不平衡,非洲国家的外债必然上升。2015年外债占GDP的27.8%,2016年研究上升到31.1%,估计2017年将继续上升到32.4%。

财政赤字的扩大使非洲国家的货币受到压力,不少国家实行贬值,非洲的通货膨胀有2015年的7.5%,上升到2016年的10%。除了东非和中非略有下降外,北非有2015年的8.3%上升为2016年的8.7%,西非由8.6%上升至13.0%,南部非洲由6.6%增加为11.4%。一些重要国家,如尼日利亚由9.6%攀升到15.2%,加纳由13%增加至18.1%。(三)资金短缺直接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

在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数量读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尚有6.45亿人口缺乏电力,只有1/3的农村居民拥有不足2公里的全天候公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指标是非洲的2倍)。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基础设施的落后状态,估计每年需要投资500亿美元。然而,非洲国家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个投资。无论是经济发展或者是经济转型,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据专家研究,近十年来,非洲每年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应该达到940亿美元。然而,近年来由于财政收入的减少,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是逐年下降,2014年为566亿美元,2015年为498亿美元,2016年继续减少至497亿美元。

2016年非洲经济下滑,再一次向非洲国家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尽快改造单一经济结构,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将继续受制于外部经济环境。只有尽快摆脱单一经济结构的束缚,非洲经济才能独立自主发展。三

2016年,非洲经济发展尽管遭受了内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但是我们仍然不难发现非洲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亮点。(一)经济转型渐显效果,非洲大陆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趋好

经济结构转型,是非洲国家摆脱单一经济结构、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并且迈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非洲国家近年来注意经济转型,并且采取了许多措施。

1.非洲国家在结构转型中,十分注意规范市场环境

为了改善投资环境,非洲国家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肯尼亚为例,自2015年,先后制定了《经商法》,它包括公司法、经营登记服务法、破产法。此外,还制定了金融法、经济特区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不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尤其是制造业),而且成为他们在肯尼亚投资活动的指南。根据《2016年非洲治理的易布拉辛指数》(2016 Ibrahim Index of African Governance)的统计,非洲在经商环境和市场治理方面都取得了进步,70%以上的非洲居民的生活地区的治理都得到彻底不同的改善。市场环境的改善,直接促进了外部投资的增长。2007—2015年间,肯尼亚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766.6%;2016年,肯尼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占全非的12.44%,投资主要投向金融服务、商业服务、通讯、软件和不动产。

2.经济结构得到一定的合理调整

首先,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从业劳动力比例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仅2000—2010年间,非洲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口减少10%,同一时期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人口增加2.15%,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人口增加8.23%。这说明传统的农业部门劳动力逐步向新兴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

其次,非洲国家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多样化道路,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下降。比如,尼日利亚是个产油国,近年来,采取了产业多元化的政策,原油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逐步下降,2000年原油产值占国家GDP的25.6%,而现在已经降为10%。又如,在2015年非洲发展速度最快的5个国家中,没有一个是依靠自然资源而发展的富资源国,它们都是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依靠经济结构调整,改造单一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综合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埃塞俄比亚、科特迪瓦和卢旺达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0.2%、8.8%和7.1%。以埃塞俄比亚为例,其自然资源并不丰富,该国政府大力建设工业园区,以此作为国家2025年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园区中重点建设纺织、皮革、农产品加工和药物项目。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力争成为非洲轻工业制造中心。2016年开张的哈瓦萨(Hawassa)工业园区,包括36家制造基地和一家纺织厂,全部采用绿色能源和创新技术,园区已经吸引了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和本国的15家重要制造业公司,园区计划雇佣6万名工人,产品的出口收入每年达10亿美元。

再次,投资趋于多样化。原先外国投资大部分投向富资源国和油气等采矿业,然而,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2016年,对于煤、气、油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14%,而对于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通信技术的投资则大大增长,如对于建筑业的投资增长300%,交通运输业增长300%,交通运输业增长40%。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非富资源国得到的外国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从2009年的24%增加至2015年的33%,预计2017年继续增长为40%。2016年,外国直接投资主要进入埃及、摩洛哥、安哥拉、加纳、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南非、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等国家,既有富资源国,也有非富资源国,投资的国家和领域趋于更加广泛和平衡。

令人赞赏的是,非洲国家严重依赖农、矿原料产品的局面逐步改善。近年来,非富资源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逐步赶上和超过富资源国。比如东非国家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等国,2015年和2016年的经济增长率均有很好表现,以及超过了许多富矿国的经济增长率。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经济转型的重要指标。非洲国家在经济转型中,劳动生产率有所上升。我们可以列出一些数据,如工人人均生产产品的增长率,2014年为4.0%,2015年为1.2%,2016年为2.3%,而全球平均水平是2.3%。又如制造业的生产率2000—2008年增长7.3%,但是2009—2014年降为3.5%;服务业生产率也存在同样情况,2000—2008年增长率为7.5%,2009—2014年为3.0%。其中,一些非洲国家包括科特迪瓦、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加纳、尼日利亚、卢旺达、利比里亚、塞拉里昂和赞比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达到4%—4.7%,已经接近印度水平,高于阿根廷(1.1%)、巴西(0.8%)。(二)非洲国家的国内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非洲人口增长推动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1990—2015年间,非洲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6%,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在同一时期,亚洲、拉美与加勒比地区人口增长速度都在下降。据统计,世界最高生育率(每个妇女生育5个以上的孩子)国家共21个,其中,19个在非洲。7非洲总人口目前已经达到10亿以上,其中,中产阶级研究达到3.5亿。估计到2050年,非洲人口将占全球人口的20%。人口是消费的主体,人口增长势必推动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据估计,非洲的消费总量将从2008年的6800亿美元上升到2030年的2.2万亿美元。消费市场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私人消费的增长。2010—2016年间,非洲国家的私人消费年均增长3.7%,专家预见,在2017年和2018年,私人消费年均增长仍然达到3.5%。

非洲城市化同样有效扩展了国内消费市场,也改变了消费方式。1990年,非洲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1%,而至2035年,这个比例将提高到49%。城市的消费业态正在发生变化。在肯尼亚,200多个超市和10个大型综合卖场的销售量相当于9万家小商店,它们承担了30%的肯尼亚食品销售。超市在东非和南部非洲研究占据了10%的食品销售市场,预计在2040年将达到30%—50%。在摩洛哥,为改造城市中的棚户区,政府制定了城市无棚户区计划(Cities without Slum Programme),将在54个城市里消灭棚户区。为此,政府推出三种改造方案,一是把棚户区居民迁至新的公寓楼;二是政府提供一块空地,让棚户区居民自建住房;三是对棚户区进行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改造和升级。这项计划有力刺激了私人建筑的需求,加之政府提供了一些抵押保证和资金补贴,使摩洛哥的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三)经济一体化不断进展

经济一体化是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至目前为止,非洲区域经济共同体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上十分有限。据统计,非洲大陆的内部贸易仅占其贸易总额的16%。试看下列非洲国家各类贸易数量表:非洲各经济共同体的贸易比例(%)(注释:1.(1)与共同体成员国贸易所占比重;(2)与其他非洲国家的贸易所占比重;(3)与非洲之外国家的贸易所占比重。

2.SADC,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ECA,东非共同体;ECOWAS,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IGAD,政府间发展组织;COMESA东南非共同市场;CEN-SAD,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UMS,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ECCAS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非洲大陆经济发展进一步处于边缘化。非洲国家在实践中认识到非洲大陆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015年,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签署了三方协议,决定成立自由贸易区,这个自贸区囊括了1/2以上的非洲国家、人口和GDP。有分析认为,在这个自贸区取消关税后,将扩大30%以上的区域间贸易,有利于非洲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将促进非洲国家的出口多元化。

建立全非自由贸易区(CFTA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的谈判已经于2015年6月启动,非盟要求在2017年底前结束。非洲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创立一个全非洲的单一市场,这个市场包含了10亿多人口,超过3万亿的GDP.据估计,非洲自由贸易区建立后,非洲内部贸易可以增加52.3%,工业品贸易也能够提升53.3%。2016年的2月和5月已经制定了谈判指南,成立了技术工作小组。这标志着非洲大陆的经济一体化有迈上一个新台阶。

毫无疑问,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趋好,随着非洲大陆经济转型的进一步深入,今后二年,非洲经济发展将逐步回升,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时期。据IMF估计,2017年和2018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4%和3.6%;发达国家为1.6%号1.9%;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4.5%号4.8%。世界经济的回暖,无疑对于非洲经济发展是一个利好的信号。因为外部环境的改善,有助于非洲经济发展。鉴此,对于2017年和2018年非洲经济发展的预期还是十分乐观的。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作了下述预测:对于2017年和2018年非洲经济增长率的预测(%)

可以预测,非洲经济的前景看好,但是经济发展的道路仍然是不平坦的。非洲大陆的经济将在不断克服困难和调整中前进。在“南部非洲工业化及中国与南部非洲产能合作”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杨 民

尊敬的柯勤飞副校长,尊敬的南非驻上海总领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天我很高兴作为外交部非洲司的代表来到上海师范大学,出席由外交部非洲司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承办的南部非洲工业化及中国与南部非洲产能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我首先感谢上海师大非洲研究中心为承办这次研讨会所做的大量的、精心的准备工作,同时感谢南非驻上海总领事先生,来自非洲的各位朋友和关心中非合作事业的各位中方代表出席这次研讨会。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下面,我代表外交部非洲司就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发表三点意见。一、关于开展中非产能合作的几个问题(1)为什么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因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近40年,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积累了一定优势。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大量企业希望到海外谋求新的发展。(2)为什么要开展中非产能合作?因为非洲各国积极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亟须引进外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中非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产业梯次高度匹配,双方互有优势、互有需求,开展产能合作具备良好基础,面临历史性机遇。(3)中非产能合作可行吗?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非洲国家大多面临基础设施落后和人才不足两大制约瓶颈,丰富的自然资源潜能难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汇集人民的成果,人口红利不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中非产能合作的本质是“授人以渔”,帮助非洲建立健全自主工业体系,增强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中非产能合作也是帮助中国自己,借助于外部市场消化优质富余产能,实现经济平稳转型升级,从国际产业链中端向高端迈进,推进经济实现更好的再发展。产能合作是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中非伙伴关系的最好诠释。二、关于秉持中非五大合作理念落实论坛峰会成果,推动中非产能合作

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取得巨大成功,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新思想、新理念,宣布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出了未来3年中非重点实施以非洲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牵引的“十大合作计划”,并为此提供600亿美元资金支持,引起非洲与会各方的强烈共鸣。中非领导人共同绘就了中非关系发展新蓝图,开启了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

这次峰会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非洲并不缺少合作机制和国际会议,缺少的是兑现承诺和落实行动。中国历来重信守诺、言出必行。峰会结束后,中方立即积极行动起来,同非方密集对接,充分调动中非各方的积极性,一道推动峰会成果落实工作取得进展。

推动中非合作发展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为了安全、有序、有效推动落实论坛的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确保中非合作可持续发展,防止冒进或无效投入,给非洲国家带来新的债务危机和财政负担,给中国投资者带来风险,针对中非合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方结合自身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同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开放发展等五大合作发展理念。这五大合作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符合非洲国家的普遍愿望和中非合作实际,已成为中非双方合作发展的新共识。(1)共同发展是双方一致追求的目标,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正确义利观。习主席关于正确义利观的核心要义,就是把中国发展同非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合作成果最大程度惠及中非人民,推动世界更加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倡导的共同发展既与西方殖民掠夺有着本质区别,也不同于对某一方的援助安排,而是谋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2)集约发展是中非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先进的合作发展理念。1.要坚持先行先试,集中资源和优势优先打造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国,并在示范国中优先打造示范区或产业带,以成功的实践带动非洲改革开放,为扩大中非合作发展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2.要坚持以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和自主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坚持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同谋划、共推进,实现两者良性互助,增强非洲自主可持续发展与偿债能力,防止盲目投资融资,力避非洲出现新的债务风险和财政负担。(3)绿色发展是中非合作共同努力的方向,体现了中国负责任态度和自觉性。有人怀疑中国同非洲开展产能合作会污染破坏非洲的生态环境。针对这种不实言论,中国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显示中国政府致力于中非环境友好型合作的信念,将保护非洲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贯穿于中非合作的全过程,绝不会走西方强取豪夺的殖民老路,也不会以牺牲非洲的生态环境和长远利益为代价。

2016年10月5日正式通车的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即是中非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例证。亚吉铁路穿越埃塞阿瓦什国家公园,为维护当地生态环境,中方公司精心勘测,在设计中尽可能少地改变铁路沿线地区的地貌,并通过建立动物“立交桥”等方式,让沿线野生动物可以自由迁徙。铁路在通过东非大裂谷的高原台地时,会遇到许多低洼地,雨季会产生大量积水,按照一般做法,为保证铁路运行安全,需要设计相应工程把积水排掉,但考虑到这些水源是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用水,中方公司通过特殊设计,兼顾了运行安全和保护水源两种需求。(4)安全发展是合作发展的重要前提,旨在实现两者彼此互促,体现了中国综合安全观。中国愿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边防、军警、海关、税务等执法部门能力建设,提升国防、维和维稳能力,共同为中非合作发展营造持久和平、有序稳定、利益安全的合作环境,又以可持续发展维护非洲发展的持久和平。当然,我们也希望非洲国家改善和维护投资合作环境,切实维护和保障中国企业和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5)开放发展是促进和谐、和平发挥的重要动力,展示了中国人的博大胸怀和自信力。中方愿本着积极、开放、包容的态度,同国际社会一道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为非洲和平与发展汇集合力,支持非洲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共同促进非洲实现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共享和平与繁荣。三、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

上个月(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核心内涵,总结了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出要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一带一路”,并宣布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景目标和一系列重大务实举措,引起国际社会热烈反响和积极响应。与会各方就共建“一带一路”达成诸多共识,一致通过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并达成270多项的成果清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指导和支撑。

非洲很多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只要赞同“一带一路”的精神和理念,都可以成为携手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寻求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再平衡,最终目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同“一带一路”倡议原则相通、目标相同。我们可以把“十大合作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更好结合起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使“十大合作计划”有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持久的动力。通过实施“十大合作计划”,把“一带一路”的理念落到实处。

目前,中非在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埃塞俄比亚总理和肯尼亚总统来华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全程参加论坛相关活动。许多非洲国家也表达了同中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的强烈愿望。比如,南非希望借“一带一路”同中国开展产能和海洋经济合作;坦桑尼亚希望成为“一带一路”连接非洲的重要节点,并将巴加莫约港打造为桥头堡;马达加斯加认为这一倡议能够更好地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希望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进一步促进马达加斯加发展;莫桑比克希望在中莫产能合作框架内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毛里求斯等非洲国家对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表达了兴趣。

中国已分别同南非、马达加斯加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同南非签署《中南关于加强海洋经济合作的协议》,同莫桑比克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创意框架内加强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南非工业园、北汽集团南非工厂、中国和莫桑比克液化天然气和石油开采合作等中非产能合作重大项目正稳步推进,并已取得早期收获。中方欢迎更多非洲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共享发展红利,实现和平、发展和繁荣。

2017年5月31日,由中国提供融资、建设和运营服务的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至首都内罗毕标准轨铁路建成通车。蒙内铁路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十大合作计划”的重要早期收获,是中非“三网一化”和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2030年远景规划》的旗舰项目,是东非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东非交通大动脉的开通,对促进肯尼亚和地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东非地区互联互通、加快非洲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走进非洲腹地,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产能合作涉及方方面面,是个系统工程。中非开展产能合作并无先例可循,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外交部作为国际产能合作的牵头单位之一,将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外交引领和牵线搭桥作用,为中非产能合作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提供高效、实用的外交领事服务。“一带一路”视域中的中国与南部非洲的产能合作机遇与挑战王 健

在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基于这一新的视域,结合2015年12月第二届中非峰会上基于中国经济呈现结构调整“新常态”以及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而确立的峰会主题之一——“中非产能合作”,如何围绕“一带一路”和中非产能合作深化中非合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一、中非产能合作的客观需求和现实可能性(一)中非产能合作是中非双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在经过了过去持续30多年高速发展的长周期后,如今进入了以调整经济结构,寻求新的发展动力的中高速增长“新常态”阶段。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要实现结构性转型。与此同时,前期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些政策也产生了大量的过剩产业亟待消化。相比过去高速增长对原材料的强劲需求,中国对原材料以及油气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有所下降。

而在非洲方面,也在积极摆脱原料出口的单一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加快工业化建设。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已先后出台了包括《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The New Partnership for Africa's Development-NEPAD,2001年发布)、《加速非洲工业化发展行动计划》(2008年发布)、《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宣言》(2013年发布)。非洲国家于2015年年初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了第24届非盟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非洲2063年发展规划及其第一个十年发展计划。非洲2063年发展规划将在促进非洲经济多元化和工业化发展、促进技能培养和商业环境变革、释放青年创造力和能量、加大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转型、实现非洲粮食自给等方面设立多个项目。2015年,非洲联盟发布的“非洲2063发展议程”明确提出,到2063年非洲制造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50%以上,吸纳新增就业50%以上。

非洲各国对中非产能合作充满期待,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1.希望中非产能合作能够对接“非洲2063发展规划”。目前,非洲已经在全非洲、次区域以及国别三个层次制订了发展规划,并列出非洲未来发展的七个优先领域。中国优势产能转移能够对接非洲需求,帮助非洲发展培育本土配套工业,打造高端制造业。2.希望中国加强对非洲的农业援助。中国发展的经验表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是工业化的前提,这在非洲已经形成广泛共识。因此,中非产能合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农业产能化。中国能够在对非农业援助过程中注重种植、仓储、加工、市场推广相结合。3.希望扩大中非教育合作。非洲工程技术教育水平低,90%受教育人才为人文科学背景,工业化建设所需的自然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类人才极度短缺。深化教育合作、加强技术培训是产能合作的基础。

由此,中非合作出现了新的合作空间,中国可以利用长期以来在工业化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成熟适用的技术和性价比很高的装备,以及傲居世界第一的充裕外汇储备,在对内调整结构的同时,加强与非洲国家的产能合作。中非产能合作符合中非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具备发展的强大基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到了工业化中后期,在钢铁、水泥、光伏等优势产业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富余的产能,受国内需求变化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走向海外,谋求更大的发展。而大多数非洲国家则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对钢铁、水泥等产品需求旺盛,基本全部依赖进口,因此渴望引进这些产能,加快工业化步伐。非洲有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中国则拥有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经验。中非产能合作历史性对接的条件已经成熟。(二)中非产能合作也具备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强大意愿和动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总理李克强近年来多次访问非洲,提出了推动非洲建设“三网一化”(即助力非洲的铁路网、公路网和区域航空网络等“三大网”及非洲工业化建设)的发展目标。2015年12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和发展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巩固和夯实中非命运共同体。在新形势下,中国将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方针和正确义利观,推动中非友好互利合作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指出:“将优先支持非洲工业化进程作为新时期中国对非合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为龙头,以点带面,助推非洲加快工业化进程,为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积极有序推进中非产业对接与产能合作,助推非洲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进程,提高非洲国家生产、生活和就业水平。支持非洲国家建设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筑巢引凤。引导、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在非洲共同建设经贸合作区,作为推进中非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开展本土化经营,增加当地就业、税收和创汇,促进产业转移和技术转让。”非洲国家也热情期望在中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潮中加强与中国的产业合作。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主题为“助力非洲 工业发展”的第四届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大会上。非洲驻华使团团长、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维克托·希科尼纳表示非洲国家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优惠的投资政策,欢迎中国企业赴非投资,非洲国家大门为中国投资者敞开。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1—9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包括非洲在内的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653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882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7%。2016年,中非贸易额达到1491亿美元,中国继续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16年,中国对非洲新增直接投资达到32亿美元,涉及工程建设、制造业、服务业、矿业、农业及基础设施等众多领域。(三)中非产能合作还获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

例如,中国和南非早在2015年就签署了《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谅解备忘录》。非洲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中非合作,特别是产能合作将得益于倡议框架的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亚欧互联互通,同时对非洲、拉美等其他地区开放。“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倡议,为各国深化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取得了积极成果,未来将为各方带来更多福祉。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非洲2063年议程等明确列入与倡议沟通协调的国际、地区和国别合作框架。二、中国与南部非洲产能合作的战略意义

南部非洲地区,指非洲大陆南部地区及周围岛屿。通常包括安哥拉、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科摩罗13国及留尼汪(法)、圣赫勒拿岛(英)及其属岛阿森松岛与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人口总量达2.58亿,全年GDP总值达4710亿美元,共由15个成员国组成,它们分别是: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民主共和国、莱索托、马达加斯加、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塞舌尔、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赞比亚以及津巴布韦。中国与南部非洲的产能合作不仅是中国与非洲产能合作的重要部分,而且对推动南部非洲的工业化,非洲经济一体化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虽然南部非洲国家是目前非洲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但近年来有所退步,中国南部非洲产能合作能够推动其工业化转型升级

据《2015年非洲工业化前景指数报告》,在15个非洲工业化优良前景的国家中,按地理划分,南部非洲国家占了4位,分别是第2位的南非、第6位的安哥拉、第8位的毛里求斯和第12位的博茨瓦纳。如果按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则除以上4国外,还有坦桑尼亚、塞舌尔,分列第11位和第14位。但相对以往在非洲的一枝独秀,南部非洲国家,特别是南非的工业化前景有所退步。北非国家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由于和欧洲市场接近,与欧美政治经济关系密切,经济开发时期长,工业化走在了前面。一些东非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也很迅速。因此,与中国的产能合作有助于推动南部非洲的工业化升级发展。

例如,随着南非经济近些年进一步与全球经济接轨,南非制造业的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南非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南非制造业曾在1993年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9%,2014年这个数据下滑至13.9%。在这样的背景下,南非感谢中国公司的到来,为南非制造业带来了急需的技术、投资和工作机会。而中国企业近年来对南制造业投资已涉及汽车、家电、建材、光伏等多个行业。2013年,海信南非家电产业园开普敦工厂举行开业仪式,工业园可年产电视和冰箱各40万台;2014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在东开普省曼德拉湾市的库哈工厂举行了首辆重型卡车下线仪式;2015年,中国中车南非工厂完成了首批95台电力机车的全部组装;此外,2014年6月底正式开工建设的冀东发展集团南非曼巴水泥厂如今已提前8个月建成,并有望很快投产运营,投产后日产水泥熟料2800吨。

坦桑尼亚工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9%左右,坦中产能合作将帮助坦桑尼亚提高工业水平。坦桑尼亚是第一批加入中国国际产能合作进程的非洲国家。目前,中坦产能合作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坦桑尼亚走在中非产能合作的前端。2011年,中坦贸易额不足20亿美元,投资额仅7亿美元;2014年,分别提升到43亿美元和40亿美元。另外,中国还为坦桑尼亚亟须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项目提供20多亿美元优惠贷款。中国已成为坦桑尼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国,中资企业中的坦桑尼亚员工人数超过15万人,有超过35万坦桑尼亚人从事与中国贸易相关工作。中资企业在坦桑尼亚投资的各行业中,基建算是最大的一块。中资目前几乎占据了整个坦桑尼亚基建市场的70%。此外,电信、制造业、矿产也成为中资企业的优势产业。民营企业河北壮大玻璃公司在坦桑尼亚多多马市建设年产60万重量箱玻璃项目并投产。(二)中国与南部非洲的产能合作还可助推非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由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和东非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市场等三个非洲次地区经济组织合作而成的非洲最大自由贸易区宣布于2015年5月顺利启动,而自贸区建立的第一阶段就将高度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市场一体化等三个领域,而这三个领域都与中非关系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战略蓝图(如“三大网建设”和“产业对接”等)高度契合。中国与南部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合作方面大有可为。2013年,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举办了基础设施投资大会,涉及道路、铁路、港口等49个基建项目,投资额约为163亿美元。此外,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正在计划寻求融资640亿美元,用于在未来五年中改善交通、能源和其他基础设施。

据了解,纳米比亚计划2015—2020年投入2230亿纳币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半投入运输领域,1/4投入建筑领域。2015年1月,纳米比亚发布国际物流中心总规划,希望发挥区位优势,成为南部非洲国际物流集散中心。4月,发布未来三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预算,总计约35亿美元,主要用于新公路、公路与机场升级、住宅等项目。7月,计划在靠近安哥拉边境的奥希坎戈工业园区投资710万美元建设集装箱码头,主要用于向邻国安哥拉出口货物。9月,毛里求斯批准兴建10个大型建设项目,投资额约合14.3亿美元,涉及智慧城市、光伏能源、物流业等诸多领域,其中,仅智慧城市项目就将带动商业地产、住宅开发、医疗服务、休闲产业等一系列配套项目建设。同月,纳米比亚公路局发布2015—2018年发展规划,宣布将优先保障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与维护,在维护升级现有道路和新建道路网络间取得平衡,并力求与纳米比亚第四个国家发展规划及2030远景相契合。12月,南非政府发布基础设施建设预算,计划投资556亿美元用于为期三年的公路、铁路、公共交通、供水和供电等基础设施项目,其中,约187亿美元将被分配给交通项目。莫桑比克计划在2015—2019年的5年间铺设2100千米的道路,建设、维修和维护57座桥梁,维护2万千米道路。此外,在电力、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方面,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2015年可再生能源及能源效率现状报告》指出,2012—2027年,SADC将在发电领域投资1140亿~2330亿美元。纳米比亚计划2015—2020年投入2230亿纳币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4投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2015年7月,南非公共部门计划引入电子政务系统以配合推进南非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8月,津巴布韦确定强制性电信基础设施共享规则。9月,纳米比亚从德国银行贷款4500万欧元用于发展可再生能源,主要用于鲁阿卡纳电站的改造和电网扩建。同月,在奥特宗朱帕省新建一座由3.5万块太阳能电池板组成,建筑成本约1000万美元的太阳能发电厂。11月,马拉维计划在2020年前增加155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其中,2016年,将实施一个太阳能项目,升级改造特扎尼电站、恩库拉一号电站和齐祖马水电站等。12月,南非政府发布未来三年基础设施建设预算,计划投资额556亿美元,其中,116亿美元用于供水和供电能源基础设施。同月,莫桑比克规定电信企业必须共享电信基础设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