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4 02:00:47

点击下载

作者:郑承军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试读:

序一

* 侯惠勤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郑承军博士的学术著作《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即将出版,这本书是在他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我作为他攻读博士期间的导师组成员,参与指导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并主持了他的博士论文答辩。今天,他的著述即将问世,当老师的当然十分高兴,也欣然应邀作序。

理想信念是当下人们忙忙碌碌之中已经有些遗忘和淡漠的东西,承军能够重新审视理想信念,提出引领与建构的意义和路径,难能可贵。

理想信念失落是当代中国最为突出的挑战之一。“信仰失落”问题不仅在社会上严重存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内,“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也成为党在今天存在的首要不适应问题。那么,造成这种状况是由于社会矛盾和意识形态冲突的新变化,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缺陷?如果是前者,那就是教育和学习的问题,而如果是后者,那就是思想理论的再选择的问题。其实,当我们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时,就意味着我们认定马克思主义不仅可以解决民族的生存出路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民族的精神需求和个人的精神健康问题。但是,无可否认,近年来也出现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缺陷”上找原因的动向,认为“在马克思之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所提出的两个重大问题。其一,是作为最终价值的‘信仰’问题(马克思以宗教为精神的‘鸦片’,对信仰加以绝对否定,并不能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其二,是理性异化所展示的‘现代性’问题(在马克思那时,还没有显露因而没有被他注意)”〔2〕

。这种观点实际上认为马克思主义属于传统理性主义,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复杂的信仰和人的精神需求问题,尤其是个人信仰问题。其实,解决当代中国的信仰问题,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

首先,要准确把握我国当前的信仰问题。信仰问题既有普遍性,同时又有特殊性;既有群体性,又有个体性。从我国今天的情况看,信仰问题集中在两个尖锐的问题上:其一,个人能否真正超越自我、获得生命的不朽和永存。其二,共同理想和个人生活目标能否真正统一。从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上看,共同理想和个人生活目标的统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认为个人和社会是对立的,如果把共同理想视为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统治和控制,那么两者就是截然对立的。

其次,要准确理解公民信仰自由问题。马克思主义不仅坚决反对动用国家力量解决宗教信仰问题,而且主张国家必须保护公民的信仰自由。但是,不能因此发生两个误读:一是共产党在宗教问题上可以无所作为、听之任之,以“宗教是个人的事情”为由否定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引领作用;二是把“信仰自由”窄化为“宗教信仰自由”,使其成为抵御科学世界观宣传的挡箭牌。

再次,信仰是超越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精神追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和精神状态,其实质是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追求生命的“不朽”和永恒。这种追求是虚幻还是真实,不取决于其本身,而取决于其所追求的“不朽”的根据。宗教把“不朽”的根据归结为超自然的存在(“神”),这就决定了其无论有多少存在的理由,但终究是虚幻的、消极的。马克思主义把“不朽”的根据归结为历史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无限性,因而投身于人类解放事业,个人就能超越自我、获得有限生命的不朽价值。

最后,马克思主义在信仰问题上实现的突破和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以前,这一趋势在对信仰的把握上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方式:一种是把信仰视为与理性格格不入的心灵体验,从而将其纯情感化、心理学化,这样信仰就作为一种不依赖于理性认知的、无法精确加以梳理的直觉和情感体验,因此是理性和知识永远无法企及的领地,只有祈祷和爱才是信仰的主要表达方式。另一种则是把信仰纯理性化,力图通过纯粹理性认知的方式来建构信仰。这一从黑格尔发端,包括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在内的德国古典哲学思潮,尽管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野,但在信仰问题上的共同点就是把人性等同于神性,真理等同于上帝,超越有限性等同于返回自身,区别仅在于黑格尔的理性是逻辑化的“绝对精神”,而费尔巴哈的理性则是感性化的“类本质”。这种理性主义的方式无疑忽视了信仰的特殊性并夸大了知识的作用,它在神化了理性的同时也就保留了神的地位,不可能走出宗教信仰的羁绊。马克思主义把信仰所依托的“生命不朽”和终极关怀奠立在历史发展的不朽,以及个人通过自我超越与历史发展相一致的现实可能上,归结为共产主义理想。这一信仰方式解决了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可知和未知、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的统一问题。二是生命不朽与终极关怀的现实根据问题。个体生命将在献身人类解放实践中获得不朽和永生,这不仅是价值真理,也是事实真理。个人将在自由全面发展中不断超越自我而获得无限性,这同样不仅是价值真理,也是事实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信仰,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信仰是与社会理想内在地联结在一起的。马克思指出,人只有成为社会的人,他才是真正的人;同样,社会只有成为人的社会,它才是真正的社会。因此,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信仰和社会发展的理想相统一,将自己人生的有限融入社会发展的无限中,在自己人生的有限中体现社会发展的无限,他才能拥有一个崇高的人生。马克思主义作为有别于其他信仰的信仰方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马克思主义将个人生命的不朽奠定在历史发展的无限性上。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实现生命不朽的基本方式是投身于人类的解放事业。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信仰不是心灵的自发需要,而是源于社会责任感,因此学习成为信仰的核心问题。

解决信仰问题的大思路就是必须坚持以培育共同理想作为引领个人信仰的根基。应当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前途是共产主义)不仅是全体人民共同的政治基础,而且是全社会保持健康精神追求的思想源泉。还要看到,历史观决定价值观,价值观的主动权来源于历史观的力量,拥有道德制高点的关键是拥有历史制高点。以上两点说明,共同理想高于并决定了个人信仰的走向。如果我们不能从超越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中汲取力量,实际上认同了资本主义不可超越,那就必然丧失历史的方向感。

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进行综合创新。理想主义的大旗绝不能丢弃,而对物质诱惑的抗拒力必须加强。我们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革命功利主义”或“人民功利主义”,即出发点不是自利的最大化,而是超越自我、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但同时不回避利益的计算,而把这一计算从纯物质利益扩大到思想政治利益,从单纯个人利益扩大到家庭、民族、人民和国家,也就是说,把利益的“个人计算”和“社会计算”结合起来。把个人信仰和共同理想相结合、物质利益原则和精神引领原则有机结合,既不夸大也不忽视精神因素,是我们解决信仰问题的基本思路。

本书选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性。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尖锐、复杂,尖锐的是许多思想观念都是针锋相对、底线碰撞,甚至直冲底线;复杂的是当下许多错误思潮和观点并不是以赤裸裸的反动话语表现出来,而是以价值观表现、文化消费、生活方式等隐蔽的方式悄然渗透而出。本书以理想信念为题,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具有针对性,显示了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价值观渗透是具有颠覆性的。本来,观念是对现实的反映,现实是生活的原本,观念是生活的副本,但当商品拜物教这一世俗的异化力量消解了“原本”的时候,副本就可以取代原本,使人们习以为常地生活在幻想中。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警觉和清醒!

研究价值观要注意一些错误倾向:不能唯价值观而忘却了世界观和真理观,离开世界观和真理观谈价值观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是毫无立场的空洞话语。研究价值观,首先要谈价值事实,首先要弄明白历史规律,弄清楚什么是历史必由之路。卡尔·波普所著《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把马克思最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视为“历史决定论”而进行了貌似有力的批评,实际上是对历史真实性的回避,是对把握历史规律的胆怯。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历史而把握将来、预言未知,那支撑我们走向未来的除了幻觉和梦想,还能有什么?不讲历史的真实和未来的可知,脱离历史必由之路去谈价值理念,只能陷入“普世价值”一类话语上的自欺欺人,彰显其精神上的贫乏和无奈。

对于我们而言,消解历史观去谈论价值观,就必然会承认西方价值观是所谓“普世价值”,必然会把正在过时的资本主义文明当做未来,这确实如邓小平所说,必然走上“邪路”。其结果,从政治上说,共产党的宗旨必然被抛弃,我们必然无法抵御西方的“西化”“分化”图谋,思想防线、政治立场和道德底线的丢失在所难免,变质也就在所难免。从社会上说,我们必然重蹈西方国家的老路,陷入知识与信仰、科技与道德二元分裂状态,加之没有宗教信仰传统诸因素,陷入持久而严重的精神危机就在所难免,不仅祸国殃民,而且危及世界的安宁与发展。因此,马克思早就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汲取自己的诗情。它在破除一切对过去的迷信以前,是〔3〕不能开始实现自己的任务的”。与此相应,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是重中之重”,“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可见,消解历史观的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价值,从而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目的。因为政治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内核,而政治价值观的核心则是政权性质问题,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不仅是当代中国解决个人信仰的出路,而且是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这也就说明,在中国,不能离开道路的选择去谈论个人信仰问题的解决,这是中国信仰问题的特殊性之一。

本书选题角度有所创新,对当前学习贯彻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尤其是以理想信念为视角,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三位一体的研究角度有一定的创新,提出了“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是从个人自发到社会自觉”的较新观点,并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构、内容和构建路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本书另一个创新是深入到学理关系来探讨理想信念问题。本书提出了理想信念——价值观——意识形态、信仰——信念、阶级意识——集体无意识、主体——主体间等几对关系,有的探讨得比较深入,有的只是提出后一笔带过。无论怎样,说明作者已经注意到这些关系,有创新的闪光点,虽然仍需深入挖掘下去。

当然,作为一个较新研究领域的探索者,成书中仍有稚嫩、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要更多地关注和吸取意识形态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于相关难点问题仍需加大解释力。然而看得出来,这是一本作者努力了、下了工夫的书,可以视为当前纪念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4]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五周年的致敬、献礼之作。

但愿承军以此书为起点,真正成为深受青年学生欢迎、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合格导师。

是为序。注释

* 侯惠勤: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哲学学部主任。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转引自《人民日报》,2009-09-28。

〔2〕《中国哲学年鉴(2003)》,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7页。

序二

* 赵智奎

近年来,理想信念、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问题成为学术界十分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郑承军博士对此问题倾注了极大的学术兴趣,并在他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成了这本学术著作《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作为他的博士生导师,我十分欣慰他一点一滴的学术进步,也对他用刻苦和勤奋换来的学术成果即将出版表示祝贺。

郑承军博士的这本书从解读理想信念入手,通过对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内在关联分析,探讨理想信念的基本内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分析理想信念、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他没有仅仅从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角度说教,而是力图从学理上说明理想信念与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关系,从学术上说明理想信念的树立是意识形态的内在需求、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并对理想信念、核心价值从自发到自觉的形成过程、所受社会思潮影响、构建路径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该著主要探讨了以下七个学术观点:

一、理想信念、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三者的关系,从概念逻辑上是由小到大的。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意识形态在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的意识形态,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尤其是反映社会形态主导——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价值观内化于意识形态之中,是意识形态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在意识形态理论功能和现实功能的发挥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最高层次与核心内容,是人类价值意识的高级形式,理想信念的形成,标志着人们的价值观从感性层面上升到了理性层面,形成了一个完整、自觉的观念和形象系统,并且同知识和理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指导和推动实践活动的精神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顺应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国家价值观的融通,是国家意识形态深入人心的必由之路。

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起确定方向、规范引导作用的,并且是相对稳定的价值意识、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体现党和国家“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命题,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本质、制度和实践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的确定。作者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结构: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伦理价值基础、全面发展理想七个方面所构成。

四、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在支持和拥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同时,也曾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漠视,甚至是轻视,出现“认同但不关注,了解但不理解,拥护但不维护,践行但不宣传”的现象。作者对大学生价值观中的“功利化取向、淡化政治、崇尚多元、信仰缺失”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和阐释。他认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不可能一躇而立,还需要一些过程和经历,因此,理想信念出现层次性和反复现象是十分正常的,要加强引领和构建,帮助大学生处理好远大理想、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三者的关系。

五、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应该是一个从个人自发到社会自觉的过程。自发性是人在没有认识和掌握事物本质和规律情况下的一种自然状态,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盲目性,具有丰富性、情感性、趋利性等特点。但自发性和自觉性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同时产生并互相包含的。列宁说“‘自发的成分’,实质上正是自觉性的萌芽状态”。自觉性可分为个体自觉性和社会自觉性。所谓个体自觉性,就是社会活动中的“个人意图和目的”;所谓社会自觉性,则是“个人意图和目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表现,是许多单个人的自觉活动的结果。个人自觉在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中具有导向性、自愿性、主体性、自我超越性。社会自觉是在个体自觉的基础上升华演变而来的,具有社会整体性、科学预见性,社会自觉更加强调每个主体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如果个人自觉是强调主体性,那么社会自觉就更加强调主体间性。社会自觉强调集体在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且社会自觉首先是从阶层自觉开始的。

核心价值观形成和树立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朴素情感到深刻认识、从原始趋利到科学理解、从盲目幻想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的思想过程。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从自发性开始的,在朴素的自发阶段,价值观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是不稳定的、可变的;而当价值观逐步从自发向自觉形成时,它的建立和形成开始从单一的情感基础向情感与理智相结合的过程过渡,最终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主要是在理智基础上建构,而且从不稳定、易变逐步达到稳定、恒久的状态。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自觉性是在自发性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它是对自发性的超越和升华,是在情感驱动下通过学习、积累,从感性了解到理性认知的认同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每个人的个人自发的基础上开始的,当这种个人自发进化为个人自觉,然后又“集体无意识”地上升成为社会自觉时,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便形成了。

六、在我们大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同时,也受到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的冲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该著选取了对当代大学生影响较大的三种思潮即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消费主义予以分析和阐述,并就宗教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七、根据理想信念、价值观、意识形态三个概念在逻辑上由小到大的学理,作者认为在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上,应该在宏观层面上加强意识形态的引领和掌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中观层面上加强价值观的教育和构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借鉴国际优秀经验的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在微观层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理想教育新形式,不走过场、不摆花架,不说空话、不做虚功,讲实话、察实情、明实理、出实招、办实事,使大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理想教育,从内心深处领会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和内化相结合,教师引领与学生主体参与相结合。从个人自觉到社会自觉,除了正面强势的引领,还需要润物无声的教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既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又要打造“文化代码”,创新“话语方式”;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毫不动摇;既要借鉴西方构筑核心价值体系的经验,也要冷静清醒地意识到西方推广普世价值、实施“软实力”战略是推行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霸权的图谋;既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中加强正面引导和“灌输”,也要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形式,使引领与渗透相结合,说服力与感召力相结合,教化力与亲和力相结合,规范引导与兼容并包相结合。

本书的结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主导,社会发展就会迷失方向;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没有理想信念,人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将来。理想信念、核心价值,既是灵魂的教育,也是教育的灵魂!我们要加强正面教育和人文关怀,为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备军极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郑承军博士的上述观点既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思考的结果,更是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他的深入思考和学术探索,难能可贵。他作为北京语言大学的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对大学生的情况非常熟悉,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他对国内外关于此问题的研究状况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我认为,正是这些决定了该著应有的学术价值和成功。

郑承军攻博期间,思想敏锐、善于思考、勤于钻研,具有扎实的学术积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然,浏览全书难免有些地方还不成熟,尚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但作者在学术征程中毕竟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可喜可贺!但愿郑承军博士把出版该著作为一个新的开端,继续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汲取前辈和同仁的学养和经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也是为师者的最大心愿。注释

* 赵智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点学科”带头人。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国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深入人心?如何得到人民群众的真〔1〕正认同和拥护?面对国家意识形态和人民群众个体这两极,其间需要架设一座桥梁来沟通,这座桥便是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是真正的理解和支持。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影响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关键性因素。当国家意识形态真正融入了个人价值观,当人们的价值观能够自然地呼应国家意识形态,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这样的意识形态教育才是真正的入心入脑,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国家价值观的融通,是国家意识形态深入人心的必由之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要求。基于这种思考,便产生了本选题。为了使本选题更具针对性和实操性,笔者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专门选定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发展、逐步成熟、趋于定型、可塑性仍有较大空间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4]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2005年1月17日至18日,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所有大学生都明白,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这充分说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我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由此,理想信念教育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已成为当今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力图对意识形态、价值观与理想信念的内在关联、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基本架构、形成过程、面临问题、构建路径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研究价值观问题首先要研究价值。价值,本是经济学概念,价值一词最早是用来反映商品中凝聚的人的一般劳动,属于经济学的特定范畴。它是事物的一种属性,反映为一种事物满足另一种需要的事实和程度。价值不在事物自身,而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一事物对他物的用途的表现。马克思在批评瓦格纳经济学著作时说:“‘价值’这个普通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2〕的。”由此可见,价值是人(主体)的需要与满足人的需要的外界物(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的主体只能是人,任何价值都是对于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人生在世,“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自然就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但由于人的社会性、群体性、依存性,人最需要的东西就是人,即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这是价值关系中人的特殊性所在。由此我们把价值分为三大类: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但是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抽象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价值概念后来泛化到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指能带给人们的某种实际功效或利益。

价值观是对价值的立场、看法和观念,指人们对认识对象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是价值关系的观念反映。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为意识形态的发端、形成与构建提供了评价标准,是意识形态内容的主要表现,是影响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又反过来影响价值观的形成和构建,它为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规范规定了性质和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有什么社会形态的意识形态,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尤其是反映社会形态主导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在现实中,总是有落后、超前,甚至逆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另类价值观,需要加以引导、调控、规范和教化。主流意识形态要求构建核心价值观,以此来主导、决定和支配社会文化体系和个体的行为和观念,这是统治者所倡导并极力构建的,以此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优势和权威地位,希望能够引导、影响、左右或控制更多个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使分散的价值观都集中到主导价值观的判断、定向和规范中,从而保证社会价值目标能够比较顺利地得以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存在,也意味着非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意味着边缘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统一于社会生活的价值观体系中,统一于多元的价值空间和价值判断中,统一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过程中。当两者在价值导向上基本一致时,并不冲突,可相得益彰、相互补充、共存共荣;若两者不一致时,就势必冲突,相互抵制、相互消长,或者地位相互转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构建社会主义性质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打造和引领。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宝贵的人才资源,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责任十分重大、意义十分深远。应该看到,当前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构建中,主流是健康向上、积极有利的,但是,无须讳言,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有的还相当突出,比如:淡化政治、崇尚多元、功利取向、信仰缺失,等等。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主观的原因,也有社会生活客观的因素,特别是当前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有相当的影响和危害,比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消费主义,等等。宗教对大学生信仰的冲击和影响也不小。究其根本,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在构建过程中,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入得还不够。在当代,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务必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需要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形式。

这便是本论文选题的由来。

当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理想信念的引领与教化、核心价值观的整合与构建成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非常重要的工作和任务。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和价值观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尤其是对将来肩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说:

①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影响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关键性因素,是评价意识形态的主要因素。核心价值观是人生观的内核,是人生观最根本的体现。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的发展和新的需求。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而且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练到一个更新的水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标志着对我们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和贴近现实。

③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人们生活丰富、思维活跃、需求广泛、观念多元的具体国情下,总结过去不足而提出的,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视域中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彰显了大学生的发展、成才与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性。

⑤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视域中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对当前几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科学判断和正确对待。

⑥当前理论界对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有不同角度的论述和研究,但从理想信念的角度入手,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梳理和分析,尚不多见。本论文结合笔者在高校任教多年的实践,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视域中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问题,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领与构建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力图有一点创新。

从现实层面来说:

核心价值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重要保证作用。微观到大学校园,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与和谐文化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证。

①核心价值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载体。

②核心价值观规范了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内涵与要求。

③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和主导大学校园思潮的基础。

④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自发和自觉之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自发到自觉的构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同的过程。

⑤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操作性研究:探索路径选择。二、研究现状

本文是在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价值观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二者重叠部分的专门研究,并按照理论指导实践的治学原则,以理想信念为视角,对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出笔者的观点和看法。当前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三个领域研究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以及研究成果为本文“三位一体”的综合分析、交叉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

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必须溯本寻源,必须参考借鉴。(一)意识形态方面

意识形态是一个内涵非常复杂且颇具争议的概念。从思想史上看,“意识形态”一词最初是由法国人特拉西于1796年提出的,并创立了“关于观念的科学”,力图把法兰西建成“理性的和科学的社会”。拿破仑蔑视特拉西等人的行为,称他们是ideologues,即“空想理论家”、“不切实际的幻想家”,赋予了ideologie这个术语完全否定的意义。“意识形态”一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也是发展变化的。最初也和拿破仑一样,充满贬义和否定,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马克思最初认为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的歪曲反映,是唯心主义;继而从一般意义上指出它是代表一个阶级或阶级集团的社会意识;还指出意识形态的形式是包括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在意识和存在的关系上,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理论体系及其制度体系,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得到了国家法律的承认,成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以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逐步生成,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和理论指导的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形成、发展、创新和完善。

在现代的思想家中,无产阶级的代表者马克思,资产阶级的代言人马克斯·韦伯、涂尔干·埃米尔等,都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对于一个社会的维系和良性运行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围绕全球化的意识形态研究更成为热门话题。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将其意识形态战略的实现方式做了调整,不但坚持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且以更加隐蔽和富有欺骗性的方式,变本加厉地否定和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趋同论”与“终结论”。如提出趋同论的经济学家熊彼特(J. A. Joseph Alois Schumpeter)和社会学家索罗金(Pitirim A. Sorokin),他们有意回避各种制度以及两种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可以相互妥协、缓和即趋同的观点。提出“终结论”的是萨缪尔·亨廷顿(Huntington. Samuel. P)的《文明的冲突》、弗兰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声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已经终结,意识形态之间的争论已经成为过去;主义、制度之间冲突的历史已告结束,自由民主将成为人类发展的唯一选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斗争将转化为自由与奴役、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斗争的结果必将是自由民主制度的胜利;随着“冷战”的结束,两大制度、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已经结束,接下来的国际关系争论和斗争的焦点将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美国学者埃里克·方纳在其《美国自由的故事》中一语道破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推广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天机:当前世界上“其他国家中的许多人也把美国看做是自由的化身,并竭力仿效和追求美国的价值观以及那些支撑这些价值观的体制——包括民主政府、自由的市场〔3〕经济、基于平等公民权之上的法律制度等”。

我国学者在关注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意识形态问题时,更多关注的是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内斗争的特点、方式的新变化。有的学者详细分析了“冷战”后西方推进自由民主、进行人权外交、实施“新干涉〔4〕主义”这些对外政策中的反共主义因素;有的学者指出,通过话语霸权和网络技术“于无声处”推广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全球化〔5〕时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特点。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有的学者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的新特点进行了梳理,概括为“五个特征说”、“五个特点说”、〔6〕“四个统一说”、“两个统一和两个结合说”等。有的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四个挑战(全球化、西化与“分化”、网络延伸扩展、社会转型),六个特点(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并存、先进性与层次性并存、批判性与建设性并存、开放性与包容性并存、继承性与创新性并存、法治性与德治性并存),建设中要注意四个问题(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意识形〔7〕态在继承上的创新、积极推进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是尖锐、复杂的。尖锐的是问题直指底线、全部是对社会主义基础的底线碰撞;复杂的是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者并不直接用纯粹直白的语言来攻击社会主义,而是乔装打扮,用价值观渗透、文化消费、生活时尚等来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和思想。当下,普世价值成为意识形态领域讨论的热门话题。意识形态的本质是集体性话语、党派性话语、阶级性话语,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强制性话语。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转而开始叙说意识形态的人类性话语,寻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表达全民性意愿和价值的可能性。无须讳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可以表达全民性话语,但是一定要注意边界。这种全民性话语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也就是说,如何看待普世价值,“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以下三点是基本点:一是马克思主义并不笼统地否定‘普世价值’的存在,但指明它的基础在于人类共同利益,如果缺乏共同利益的支撑,‘普世价值’只能作为一种美好的愿望或幻想而存在(例如关于‘世界大同’及各种乌托邦的追求),不具有真正的意义。二是由于阶级社会的利益分化(从世界范围看,我们现在仍然没有超越这一历史阶段),人类性话语和普遍利益的现实表达只能通过处在上升时期新阶级的阶级意识,……而工人阶级由于根本区别于以往的任何阶级,因而开拓了一种通过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表达人民性乃至人类性的现实可能。三是在今天,通过否定阶级性话语而抽象地谈论‘普世价值’,本质上是西方话语霸权的表达,是其‘西化’、‘分化’我国图谋的具体方式,也是当代中国产生价值混乱的一个根源,其目的是割断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与〔8〕社会主义的联系”。(二)价值观方面

古今中外对价值和价值观的研究都十分丰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哲学家们围绕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进行讨论和研究,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在西方哲学史中,毕达哥拉斯认为价值的本质是数;柏拉图认为价值是理性的本质,即理念,人们通过直观所察知;亚里士多德认为价值在于人的兴趣,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目的,并且都趋于至善,因而至善是一切事物的最高价值;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就是价值;斯多亚学派认为德行才是价值;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认为上帝是最高的价值;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以追求人的尊严、自由、平等、过理性的生活为人的价值。现代西方的许多哲学流派都研究价值,尼采提出推翻一切以前的价值,代之以超人的价值观念;文德尔班提出普遍价值学说(即规范论),认为在一个人的特殊价值判断之外,有一种共同承认的普遍价值,哲学就是关于普遍价值的学说。以文德尔班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的价值论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价值哲学的集中体现。此后的价值论大致可分为下述不同的观点,即客观的价值、主观的价值、兴趣的价值、情绪的价值、实证的价值、实用的价值、主客观反映的价值、存在主义的价值等。E.哈特曼与席勒认为有一种理智的有等级的价值世界;培里把价值看成是任何有兴趣的对象;摩尔认为价值来源于直觉;迈龙认为价值是人对外界世界的反映,并认为有四种类型的价值观;刘易斯认为从人与世界的联系看,价值有五种形式,即对于某种目的的有效性、外在手段的价值、固有的价值、内在的作为目的的价值、作为整体的一部分的参与价值;杜威同意刘易斯的分类价值,但强调人的主观评价是价值的关键;石里克从主观的评价出发,认为价值是相对的;萨特认为价值是从人的存在的处境中发现的,因〔9〕而价值是存在主义的、经验的、相对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尽管含有丰富的“价值”性内容,但他们是通过一般语词,如“需要”、“利益”、“理想”、“目的”、“意图”、“崇高”和“伟大”等用语,而内蕴地和间接地表达出来的,没有正面和系统的论述。〔10〕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通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11〕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当代中国的学者们对价值和价值观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者们对价值的本质主要有三种相互区别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以李德顺、袁贵仁为代表的主客体关系论,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方法论上持“关系说”;另一种观点是以赖金良为代表的人道价值论,认为价值的本质,尤其是人的价值的本质在于主体本身的属性和性质,在方法论上持“属性说”;还有一种是以张华夏和黄海澄等为代表的广义价值论,它试图解决主客体关系论和人道价值论的逻辑矛盾,黄海澄认为,价值是关系范畴,也是属性范畴,关系和属性是可以统一的。

有一批学者通过对价值观念的研究,对西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进行对比研究,并进一步扩展到对价值冲突的研究。在全国第三届价值哲学讨论会上,有学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核心是个人主义或个人本位,主要表现是金钱至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其核心是集体主义或集体本位,主要表现是自觉地为人民谋幸福。兰久富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一书指出,现代文明所遭遇的困境是价值观念的困境,现代文明的问题不在于科学技术,而在于方向,方向性是价值观念的一个显著特征。价值冲突就是价值观念之间的彼此否定和相互竞争。对一个价值体系而言,最主要的是主导价值观念。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价值标准多元化,人们失去了可靠的价值标准,主导价值观念失落,传统权威受到挑战。江畅在《价值多元化与价值冲突》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个体主义的出现,使得价值主体多元化,从而导致价值多元化,最终导致价值冲突凸现。但价值冲突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并不必然导致社会混乱。要正确认识当代价值冲突的实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马俊峰在《应重视对价值冲突问题的研究》一文中,分析了价值冲突出现的原因,指出当前价值冲突普遍化,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价值冲突问题。关于价值冲突问题的探讨,对于克服目前社会生活中呈现的某种无序状态,树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念的主导价值观念地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有些学者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价值观的研究,逐步展开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研究。李德顺的《毛泽东的价值观》认为,毛泽东的价值观是人民主体论的价值观,以人民为最高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近年来,理论界对邓小平的价值观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代表作有王玉樑的《邓小平的价值观》,袁贵仁、方军的《邓小平价值观研究》和李德顺的《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思想研究》等,这些著作对邓小平价值观的哲学实质和精髓、价值主体、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袁贵仁认为邓小平价值观的主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李德顺把民主与法治作为邓小平价值观思想。有的学者认为,人民根本利益既是“三个代表”的价值主体,也是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检验共产党人一切言行的最终价值标准。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江泽民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最终实现人的全面〔12〕发展的价值实现途径。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为热点,学者们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结构、底蕴等进行了研讨。有的学者认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理念、社会价值尺度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基于现时代党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把握四个关键词,即人本、公正、民主、和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13〕扬,突出表现在社会的意识形态宣传和社会制度安排上。有的学者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追求;与自由一样,道德也是人的本质存在,道德不仅关乎自身,更关乎他人、社会。自由与道德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印证着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实践着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各阶层的和谐中外化着核心价值观。就此而言,自由与道德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14〕底蕴。(三)理想信念方面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其认定的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渝的信赖和执著的追求,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不论哪个时代、哪个社会,人总要有信仰,所不同的只是对象和方式而已。之所以理想信念常常相提并论,因为信念就是对理想的肯定与坚持。信仰是对理想信念绝对的信赖和依附,是矢志不渝的信奉和追求。有学者非常有针对性地提出市场经济与信仰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商品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即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其实这三者是相通的,核心是对货币的崇拜,即拜金主义。如果把拜金主义当做自己的人生信仰,金钱就成了万能的上帝。本来,货币并不神秘,它只是在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金钱本身是清白的。德行或罪恶,都归于人们对它的态度。我们的前人早就揭示过一个简朴的真理:金钱是个好仆人,坏的是主人。但是现在很多人仍然拜倒在金钱的脚下——这固然与商品交换离不开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有关,但是也说明这些人的信仰还停留于一种很低级的水平。马克思认为拜物教表明人执著于对‘物’的崇拜,是没有超出动物对于世界的把握水平。它不能使人实现精神的超越,不能超越人自己动物式的欲望,这种拜物教作为一种低级的崇拜缺乏神圣感和精〔15〕神价值。”

一些著名学者认为理想与信仰是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李崇富先生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一经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有了现实基础和土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在这现实土壤中自发产生,它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的坚持、发展和创新。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实践及其现实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多方面、多层次内容,其关键和核心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

〔16〕念。刘建军在《马克思主义学术视野中的信仰概念》中认为,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系统中的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宜放弃这一概念的使用。信仰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方面的概念,更是一般哲学层面的概念;它不是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概念,而是一个中性的学术概念。信仰概念可以用来指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信奉和追求。信仰、信念、理想、理想信念是同一序列的概念,其中信仰是上位概念,应摆正四者的关系,使之各安其位,相互配合,〔17〕共同反映人类这一复杂的精神现象。当然,理想信念也有层次性,把握理想信念的引领与教化也有规律可循。有些学者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总结为六大规律,即“社会主义信念形成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整体性规律;社会主义信念的内化与外化的运动性规律;社会主义信念形成由低到高的渐进性规律;社会主义信念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规律;社会主义信念形成过程中个体、群体、社会的统一性〔18〕规律;社会主义信念形成的承继性规律。”对我们把握理想信念极有启发意义。(四)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方面

随着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4]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理论界和学术界也开始重新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探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极具指导意义。

一些学者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大学生价值观和心态变得更加复杂、开放、多样。特点为:在人生价值目标上,普遍追求健康、事业、爱情与家庭,但也存在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的现象;在人生价值评价上,普遍有模糊认识,评价标准具有矛盾性和双重性;在人生态度上,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在人生价值手段与途径上,具有求真、务实精神,但同时存在着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与个人奋斗和自我完善意识的矛盾冲

〔19〕突。

一些学者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信念,确立奋斗的理想目标,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树立〔20〕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些学者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学者提出: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和深刻变革引起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猛烈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学生的价值观因此而产生新的变化:价值观基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价值判断标准从理想主义转向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因此,高校要从抓根本、抓目标、抓核心、抓途径、抓机制、抓联系、抓建设等几个方面下工〔21〕夫,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积极、科学的核心价值观。三、主要内容及结构

本论文旨在运用价值观理论分析工具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要指针,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原则,以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引领和构建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为视角,摆正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的一致性,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本论文力图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原理、观点出发,从解读理想信念的概念入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本质、基本构架、形成过程、面临问题和实现路径进行详细的探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核——理想信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自发到社会自觉的形成过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的理论梳理,并对当前流行的几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影响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践经验和教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进行了探索。本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第二、三、四章为第二部分;第五章为第三部分。

第一大部分主要是从解读理想信念入手,通过对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内在关联分析,探讨理想信念的基本内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厘清理想信念、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关联,从而得出“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最高层次,是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的观点。理想信念是人类价值意识的高级形式,具有自觉的理性思维和观念化的特点,能够较多地吸收和凭借知识的成分,比较直接地构成一定目的明确、系统而完整的社会思想形式,并且用以指导实践。意识形态、价值观、理想信念三个概念在逻辑上是由大到小的,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点、观念、概念的总和,具有群体性、综合性、系统性、历史性,对人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价值观内化于意识形态之中,是意识形态的核心构成要素,在意识形态理论功能和现实功能的发挥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最高层次和核心内容,是人类价值意识的高级形式,理想信念的形成,标志着人们的价值观从感性层面上升到了理性层面,形成了一个完整、自觉的观念和形象系统,并且同知识和理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指导和推动实践活动的精神力量源泉。这一部分以第一章内容为主,为下面部分的论述奠定基础。

意识形态是一个内涵非常复杂且颇具争议的概念。但是,它又从来就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更是一个关乎一个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社会稳定、关乎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奠定一个国家的政权的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之一,是维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和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是维护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从培根的“四假象说”自觉不自觉地为日后的意识形态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始,托拉西的“观念科学”作为一门新科学的“意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