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4 09:11:29

点击下载

作者:杜云生,王军利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试读:

概述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从历史上看,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从现代来看,则是相对于专业美术而言的。它的创造者基本上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它在各族人民中产生、流传、发展,是我国民族艺术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庆活动、祭祀活动,很自然地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强烈地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既有传统性又有变异性;它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它与宗教、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不是迷信品;它在艺术创作上集壮美和朴素美于一体,常为专业美术家们所吸取。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编织、服饰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如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戏具、花灯、扎纸、符道神像、服装饰件、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服饰、布置等。

民间美术分布于全国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但它们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另外,它们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但制作技巧高超、构思巧妙,擅长大胆想象、夸张,且常用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手法,积极乐观、清新刚健、淳朴活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第一章 绘画

中国民间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然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先秦绘画已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如周代宫、明堂、庙祠中的历史人物、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帛画等,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秦汉王朝是中国早期历史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大国,疆域辽阔,国势强盛,丝绸之路沟通着中外艺术交流,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尤其是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其墓室壁画及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随葬帛画,生动塑造了现实、历史、神话人物形象,具有动态性、情节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画风往往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粗犷豪放,又细密瑰丽,内容丰富博杂,形式多姿多彩。

源自乡村的民间绘画是绘画艺术之源。民间艺人在劳动生活中获得灵感,运用所能见到的各种工具,如纸、绢、布、木、石、骨等,在建筑物墙壁上、板壁上、生产工具上、生活用具上,随时随地施展自己的绘画才能。民间绘画艺术与其他绘画艺术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民间绘画是民间艺人在特定的物质、文化背景下创造出来的,与普通百姓的生活习俗、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息息相关,具有不同于其他绘画形式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年画

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和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的习俗,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癨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年画是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交流的产物,她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走来,又慰藉着劳动人民的日子,她是传承文明、教化德育、寄托理想的手段,是劳动者最质朴生动的语言。在文化艺术生活匮乏的日子里,她像明亮的烛火,照耀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焦渴的心灵。

年画以快捷、简便、直观的方式解读着复杂多变的社会人生,将民间世象种种卷入这个万花筒,变幻出无数玄妙辉煌的艺术品来。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二三十年里,年画在我国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态势,其产地之多,流行之广,普及之宽,都是前所未有的。贴年画作为春节民俗不可替代的一种方式,红遍大江南北。河北武强、四川绵竹、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等地的木版年画曾在历史上久负盛名,高密扑灰年画、夹江年画、梁平年画等也独具特色。就全国而言,鼎盛时期至少有二十余家大型年画生产地,可谓盛况空前。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大都个性鲜明。

目前,随着时代的变革,年画日渐式微,技艺后继乏人,如今年画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们要通过多方面努力,不能让这种艺术形式失传。

一、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木版年画发源于千年古镇杨柳青(位于今天津市西20公里)。明永乐年间,沟通中国南北水陆交通命脉的京杭大运河开通和天津漕运的兴起,使杨柳青成为南北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加之镇外盛产杜梨木,非常适宜雕刻画版,杨柳青木版年画即随之兴起。杨柳青年画从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行,画样多达几千种。杨柳青镇的戴廉增画店一年生产的成品就达2000件,每件500张,共达百万幅。全镇及周边30多个村子呈现出“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画店鳞次栉比,店中画样高悬,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绘画之乡。

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因此,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于中国气派。杨柳青年画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二、武强木版年画

武强县位于冀中东南部,属衡水市管辖。武强县以刻印民间年画而闻名于世,是著名的民间年画之乡。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是优秀的民间艺术和农民文化,被誉为农耕社会的“百科全书”、民俗生活的“大观园”。

据现存资料考证,武强木版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自宋末到清初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绘画艺术逐步走向成熟。清康熙、嘉庆年间(1662-1820)为武强木版年画的鼎盛时期。到民国初年,由于战乱影响,画业萎缩,从业者仅40余家。四十年代初,武强年画艺人与晋察冀边区的美术工作者一同创办冀中年画研究社,1947年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石家庄大众美术社,使年画艺术得到恢复,并有所创新。解放后,公私合营,将全县40家画业作坊合并为武强画厂。1985年建立了武强年画博物馆。1993年武强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

武强木版年画全部为手工工艺,制作采用木版水色套印而成。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它所反映的题材极为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有古代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特别是描绘人民群众劳动生活,宣扬传统美德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武强木版年画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门画、灶画、中堂、对联、窗花、灯方、斗方、条屏、历画、炕围画等几十种。它们进入城乡千家万户装点节日,吉利红火,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三、桃花坞木版年画

苏州桃花坞年画主要有门画、中画和屏条等形式,其中门画可谓集历代门神之大全。桃花坞年画,系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出来,工艺精美,一幅画要套印四五次至十几次,有的还要经过“描金”、“扫银”、“敷粉”等工序。在色彩上,有桃红、大红、蓝、紫、绿、淡墨、柠檬黄诸色。在艺术风格上,桃花坞年画构图丰富,色调艳丽,装饰性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人物塑造、刀法及设色上,具有朴实、稚拙、简练、丰富的民间美术特色,故数百年来一直畅销于海内外,欧洲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及艺术馆都有收藏。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版年画。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年画达百万张以上。太平天国末年,清兵围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后一直萎靡不振。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苏州市文联组织艺人恢复生产,后又成立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社,才在整旧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吉祥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民俗、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

四、杨家埠木版年画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全以传统手工操作。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代达到鼎盛期,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产品流布全国各地。其中最大的东大顺画店拥有画版300多套,年制画百万余张。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

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兴于清朝,重喜庆、浓彩、实用,多反映理想、风俗和日常生活,构图完整匀称,造型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流畅。根据农民点缀生活环境的实际需要,主要有大门画、房门画、福字灯、美人条、站童、爬童、月光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

这种年画题材广泛,喜庆吉祥是其传统主题。诸如吉祥如意、欢乐新年、恭喜发财、富贵荣华、年年有余、安乐升平等,像亲人的祝福、似好友的问候,构成了农民新春祥和欢乐,祈盼富贵平安的特点。“巧画士农工商,描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不分南北风情,也画古今轶事。”

其制作工艺也别具特色。艺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画印出来后,还要再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以使年画显得自然生动。杨家埠年画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做法是先将画稿勾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别不同颜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后再修版装裱而成。

五、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木版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它是中国年画的一大支流,始于宋代,盛于明清。一般通过起稿、刻版、印墨、施彩、盖花等工序完成。在艺术构思上有着实用性和情节性并重的特点,特别表现在独幅画和斗方,如《三猴烫猪》、《春官偷酒壶》、《老鼠嫁女》、《麻雀娶亲》等,无不呈现出活泼俏皮、诙谐幽默的艺术趣味,反映了四川人民对生活特有的理解方式。绘画者讲究“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的选题原则,不论是历史人物、民间传奇还是戏曲故事,甚至武士神像、动物花果,一律都有吉祥的名称和喜庆的内容,如《寿天百禄》、《岁岁平安》、《永镇家宅》、《如意加官》等。

绵竹年画分红货、黑货两大类。红货指彩绘年画,包括门画、斗方、画条。其中门画制作手法多样:细活有明展明挂、印金、钩金、花金等;粗活有常行、水墨、填水脚等。画条,分中堂、条屏、横推、单条等,供厅堂、居室、走廊及牲畜圈等张贴之用。门画有大毛、二毛、三毛等大小之分,贴大门、厅门、房门、灶门之用。黑货,是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多为山水、花鸟、神像及名人字画,以中堂、条屏居多。

艺术特点之一是绘画性强,线版只是起到轮廓的作用,所有颜色全部靠手工彩绘。独特的“鸳鸯笔”技法更是不同的艺人有不同的效果,同一画师在不同时间作画,其效果也有所不同。特别是两三个颜色、寥寥数笔、大气磅礴的“填水足”技法更属技术娴熟艺人的上乘之作。特点之二是讲求构图的均衡对称、完整饱满和主题鲜明;线条古拙、流畅;人物夸张变形、对比强烈又富于韵律感;色彩艳丽明快。

六、朱仙镇木版年画

据《东京梦华录》等书记载,河南开封木版年画出现于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后于明、清两代,在其城南22公里的朱仙镇兴盛起来。作坊最多时达三百余家。清末民初朱仙镇年画衰落,大多数作坊又迁回开封市内。像“天成”、“云记”、“汇川”等都是名噪一时的老字号。开封地区的年画被统称为“朱仙镇木版年画”,影响深远。

朱仙镇虽然是个小镇,在古代却名列中国四大古镇之一。特别是北宋末年岳飞曾率军在这里大破金兀术,朱仙镇更为国人所知。为纪念岳家军的功绩,在朱仙镇建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岳王庙,而今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就设在这座古庙之中。

朱仙镇木版年画用色讲究,曾用矿物、植物精心熬制成染料,印出的年画色彩鲜艳,久不褪色。这种年画有五大特点:一是线条粗犷,粗细相间;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三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四是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五是门神、神码多,严肃端庄。朱仙镇年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神癨画,如灶君神、天地全神等,另一类是门神类,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主,还有各种文武门神。文门神有五子、九莲灯、福禄寿三星等。武门神常是戏曲中的忠臣义士和各类英雄好汉。不同人的房门常贴不同内容的门神:已婚子女辈房门贴《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门贴《加官进禄》、《步步莲生》;老年人房门贴《松鹤延年》和《寿星》之类;少年儿童居室房门贴《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等。

七、高密扑灰年画

高密扑灰年画在画坛上被称为民间写意画。作画时,先用柳枝炭棍打好草稿,然后用毛笔勾描,再用白纸拓印,一稿可拓扑多张,“扑灰”由此得名。扑灰后的画稿,要加手绘的多道工序才能成画。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传扑灰年画形成于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最初是一部分人迫于生计,临摹一些文人画和庙宇壁画出售,后经借鉴文人画和庙宇画进行创新,开创了最早的扑灰年画。从清代乾隆到咸丰年间是扑灰年画发展成熟期。嘉庆年间,又引进了天津杨柳青、潍县杨家埠的木刻版印年画技术,加之民间艺人的再创造,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扑灰年画派系。在构图与色彩上,细腻清丽,颇有工笔味道;粗狂泼墨,毕现写意格调。涵括这种地域画风的画诀流传至今:“刷刷刷,一溜栽花。大涮狂涂,描子勾拉。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花。”扑灰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画种,反映了当地社会文化及风土人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八、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佛山木版年画是中国岭南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家家户户年节必备之物,在东南亚及世界各国华人聚居地都有一定的影响,是华南地区年画产地的代表。

佛山木版年画源远流长。据《广东文物》描述:“前门刻有神荼郁垒,高与檐齐。”证明在汉代时的广州、佛山一带已流行贴门神的习俗。佛山木版年画生产以清乾隆、嘉庆至抗日战争前为盛。这是民间艺人、工匠创作并通过雕版、套色印刷和部分再加手工绘制而成的版画,分原画、木印、木印工笔三种。内容主要包括门画、神像画和岁时风俗画,用于祭祀、祈福和装饰环境等。

与其他各地年画相比,佛山木版年画吸收了佛山剪纸、铜凿金花、金漆木雕等传统工艺的精髓,以红、绿、黄、黑四色木版套印。用工笔绘彩、勾金粉等技法表现,使画面更显富丽堂皇、熠熠生辉。其形象精细、饱满,线条粗犷有力,红彤彤的色彩热烈艳丽、寓意吉祥,因而又有“万年红”的美誉。

九、凤翔木版年画

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凤翔,是我国知名木版年画产区。凤翔南肖里村邰氏祖案上记载,明正德二年(1507年)前,邰氏家族已有八户从事年画生产,距今已五百多年,前后沿递了二十代。至1950年,木版年画尚有690多种,分为五大类:即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神码画。最盛时年产销达600万张。

风翔木版年画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线条手法,同时吸收了历代寺庙壁画、石刻笔法、刀功特点,以线刻为主,线条刚劲有力,简明质朴,生动大方;色彩以红、绿、黄、紫为主,再衬以黑色线条,对比强烈,生活气息浓郁,形象丰满逼真。印刷时先用颜色印染天地,再开红光、涂胭脂、加重彩,后套黑线主版。画面既和谐朴实,又生动别致。全以手工雕版,土法印制,局部手工染填,套金套银而成,色彩对比强烈,造型饱满夸张,保留了古版年画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数百年间畅销于陕、甘、宁、青、川广大地区,深受民众喜爱。

风翔木版年画内容,首先以人物为主,以门神见长。门神中有历史名人、神话人物,如秦琼、尉迟敬德、包公、赵公明及天官赐福、福禄寿三星等。其次是《西游记》故事和花鸟虫鱼。无论人物还是花卉,造型都优美大方,生动逼真,各有情态。特别是门神中的秦琼、敬德,从体态到神情,都能给人一种既慈祥善良又杀气腾腾、颇具镇妖除邪神威的感觉。

十、平阳木版年画

山西平阳(今临汾)民间木版年画始于宋金,盛于元明,明清时期成为它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古代印刷史》称平阳民间木版年画为年画的“始祖”,《中国版画史》称“版画之头,平阳启之”。宋金时期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义勇武安王位》两图出自平阳,为我国最早的民间张贴画的珍品,郑振铎先生称其为世界版画精髓。

其色彩艳丽明快,造型夸张生动,风格粗狂豪放,刚健凝练,形式有中堂、条屏、窗画、门画、灶画、春联等多种。其题材大多以戏曲故事、民间风俗、神话传说和人物花卉等为内容。

第二节 剪纸

我国剪纸历史悠久,据考证,商代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接空刻花制作装饰品。西汉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席,食不甘味,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为其招魂,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我国剪纸流派众多,如西北的淳朴浑厚,江南的妩媚流畅,河北的绚丽多彩,广东的金碧辉煌,陕西的古拙雅趣,扬州的别致灵秀。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剪纸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民间剪纸的题材十分广泛,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现实生活题材。剪纸作者多为农民,其作品题材大部分是取材农村的生活,如家禽家畜、田园风光、瓜果蔬菜、花鸟虫鱼等。(二)吉庆寓意题材。民间剪纸在题材上的一大特点是采用托物寄情的寓意手法。谐音法——以音象形的表现手法。比如花公鸡,就在公鸡身上刻几朵花;梅花鹿,就在鹿身上刻几朵梅花;刻上莲花和鲤鱼就寓意“连年有余”,以莲谐“连”,以鱼谐“余”;谐形法——将某一形象进行简化作为代表。比如:刻上一朵云彩,就表示是天空;象征法——借某一物象来表示一个概念。如桃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鸳鸯象征爱情、松树象征长青不老、牡丹象征富贵、喜鹊登梅象征喜事临门。(三)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人们常用剪纸表达对神话故事、戏剧故事、传说故事中人物的爱与憎。如“白蛇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老鼠嫁女”等故事的情节,都通过剪纸这一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出来。

一、河北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而驰名,所谓“阳刻见刀,阴刻见色,应物造型,随类施彩”而成。

蔚县剪纸的工艺流程别具一格:第一步是“熏样”,即把原纸样或设计的草图,帖在一张白纸上,然后点燃蜡烛进行烟熏,使其在白纸上留下一个清晰“黑样”。现在这道工艺人们已采用晒图的方法。第二步是“闷”,就是将刻窗花用的宣纸剪成将要刻制的画幅大小,因为剪纸层数一般是三十到五十为宜,所以要用水淋湿,用手压实,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以待刻制。第三步是刻制。由剪纸剪刀换成刻刀,其优点不仅在于生产的数量多,更主要的是,刻刀能更好的发挥艺人的艺术思维。第四步是着色,行话叫点染。点染所用的颜色要事先用酒调合,剪纸的原料是宣纸,用酒调色可以使色彩浸润而不渗透,色彩效果极佳。因此,蔚县剪纸有“三分刀工七分染”之说。

据说,最早的一位蔚县窗花的民间艺术家叫刘老布。接着下来的,是蔚县城里吕家和翟家。吕家是刻戏人的,翟家是刻花卉的。当时刻的戏人,叫做“口袋戏”——因为刀工粗糙,人物呆板,像个口袋一样。刻的花卉,叫做“五大色”——因为着色简陋,搭配不匀,只有单调的原色。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出了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窗花大改革家——王老赏。他对当时那种比较粗糙的“口袋戏”、“五大色”窗花感到很不满足,便把吕、翟二家的窗花样子千方百计地搬过来,重新加工、修改、润色。经他再创作了的窗花戏人,造型优美,性格鲜明,场面生动,刀法凝炼。现在的大部分窗花戏人的样子,差不多都是经过王老赏那一代著名艺人加工过的。

二、陕西安塞剪纸

大凡喜庆的日子,安塞妇女都要铰剪纸、贴窗花。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围在一起,早早就为春节剪纸,临近年关,家家户户新糊的洁白的窗户纸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剪纸。安塞民歌《迎亲歌》中有一句:“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看谁家女子是否聪明灵巧,总是要与剪花连在一起。

安塞剪纸不仅造型美观、剪工精致,而且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在安塞的四条川道,有着各自不同风格的剪纸,沿河湾的杏子河川以白凤兰(猴吃桃),王占兰(猎手)为代表。剪纸的外形和内部装饰都比较简练、概括、纯朴。高桥、砖窑湾的西河川,以曹佃祥(狮子),常振芳(凤鸡)为代表,剪纸的外形简练古朴,而内部装饰的比较繁丽,多采用线面结合的手法。化子坪的延河川以胡凤莲(鹤)、余步英(虎)为代表,在剪纸的装饰上多为抽象的纹理。郝家坪至王家湾的平桥川(高如兰的娃娃坐莲花),造型、内容都较为古朴,以块为主,和石刻画像的造型颇为近似。

三、山西中阳剪纸

山西省中阳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吕梁地区。中阳民间有这样的俗语,“生小子要好的,穿蓝衫戴顶子;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会生孩子就会剪纸”。从造型上可分为三个区域:南川河流域、刘家坪地区、西山边远地区三大地域。南川河流域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细腻、典雅,是中阳民间剪纸的主流;刘家坪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淳朴、刚健;西山边远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粗犷、浑厚。尽管在造型风格上各有差异,但其共同的特点是,保留了原始艺术淳朴粗拙的特征。内容上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人物、植物、动物、器物造型,反映中阳地区所保留的远古人类童稚古朴的观念和信仰。如大量歌颂鱼、蛙、蛇、兔的主题纹样,即反映了远古华夏先民图腾崇拜的痕迹;各种造型的娃娃组合纹样,又是中华民族生命崇拜心理意识的积淀与表象;一些象征吉祥的纹样,以对神物的崇拜,表达了劳动人民追求幸福、平安、富裕生活的愿望。第二类主要表现人们在不同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中的活动情景,形象地反映出中阳地区农民生产生活的习俗。第三类是以剪纸纹样记录了流传于民间的古老神话、传说和故事,反映了中阳劳动人民朴素的道德观念、纯真的生活情趣和幽默感。

四、山西广灵染色剪纸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剪纸源远流长,可上溯至周成王剪桐封虞的故事。成王把桐叶剪成“圭”形赠给弟弟叔虞,并封他为唐王。这个桐叶“圭”就是最早出现在山西的剪纸,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广灵剪纸初唐时已具雏形,到明代形成独特的风格,遂沿袭至今。广灵剪纸技法主要为刀刻染色,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要经过设计图样、熏、刻、剪、染多道工序;表现形式上,有阳刻、阴刻、折叠、染色、套色、洗色、单色剪纸之分;分门别类,品种繁多。题材选用广泛,有十二生肖、花鸟鱼虫、戏剧脸谱、神话传说、现代人物、自然风貌、旅游景观、劳动生活场景等。剪纸作品巧夺天工,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五、江苏扬州剪纸

在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相观以为乐。唐诗人李商隐所写“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句,称赞了剪纸之美为人们所喜爱。那时的剪纸还是具有迷信色彩。扬州民间剪纸人、纸马及纸钱等,就是用于祭奠鬼神的。大诗人杜甫在《彭衙行》诗中写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之句,就是这种民情风俗的反映。

据传,嘉、道年间,著名艺人包钧就以一剪之巧而声名远扬。在包钧的剪下,花、鸟、鱼、蝶无不神形兼备,引人入胜,因有“神剪”之誉。时人对他的剪艺甚为赞赏,给以“任他二月春风好,剪出垂杨恐不如”的高度评价。扬州剪纸当以一代剪纸艺术大师张永寿先生为杰出代表。他的“写实、变化、概括、夸张”,“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等剪纸要诀,为后辈剪纸艺人留下了创作经典。张永寿一生创作了数千篇作品,特别是《百花齐放》、《百菊图》、《百蝶恋花图》,艺术价值登峰造极,被人们称之为“剪纸艺术中的观止之作”。

六、浙江乐清细纹刻纸

浙江省乐清细纹刻纸发源于乐清民间剪纸的“龙船花”,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代大德年间《乐清县志》记载:“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

细纹刻纸,是在民间剪纸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剪纸艺术的一个独特品种。细纹刻纸,始于元朝,盛于明末清初,是从民间盛行的龙船贴花、窗棂装饰、鞋花、肚花等剪纸花演变而来的。细纹刻纸的主要工具有刻刀和油盘。刻刀刀锋厚度仅0.35毫米,油盘则是在刻纸时垫衬在纸的下面,以便于镂空和剔去不需要的部分。以“刻”代“剪”,使作品的刀法更精妙入微,挺拔有力,线条更明快丰富,构图隽秀优美。因而称之为细纹刻纸。艺人们能在一鲁班寸的纸面上刻出40余根细纹线条,细线纹阔度有的仅有1毫米,每刀间隔不到半毫米,细如发丝,且疏密有致,和谐美观,令人叹为观止。刻制纹样时,不用任何画稿,仅依凭竹刀划了经纬格子线,民间艺人们在小方框内随心所欲地刻剪出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

七、广东剪纸

广东剪纸主要有佛山剪纸、潮阳剪纸和潮州剪纸。

佛山剪纸据说源自中原。20世纪初,与佛山剪纸有关的门钱、童话、符疏衣纸、溪纸、金花、磨花纸、蘸料纸、打铜、铜箔、朱砂年红染纸、花红染纸、染色纸等12行都蓬勃发展,店号数百家,工人近三千人,所生产的蘸料纸、各色染纸都是佛山剪纸的材料来源。传统佛山剪纸以社情民意决定其内容和形式,喜庆吉祥、驱邪纳福、多子长寿等是永恒的主题;潮阳剪纸一般在游神赛会、元宵关灯、中秋拜月、婚俗喜庆、祭祖拜神等活动中用作装饰以渲染喜庆气氛,另外也表现一些日常生活内容,如花鸟虫鱼、动物走兽、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戏曲人物、市井百姓等;潮州剪纸主要分布在粤东地区,流行于明代,繁荣于清代,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现存的一件清雍正年间的作品《蝙蝠》(潮州市司马浦镇)系以棕色丝线剪成,技艺十分精巧。潮州剪纸有一个品种称为“錾纸”,是将图案放在色纸或金箔上,用刻刀錾刻而成。“錾纸”又分衬色剪纸和写料剪纸。衬色剪纸先用金箔或黑纸刻出轮廓线,再用彩纸衬底;写料剪纸则用纯色纸或金箔刻画出形象的线条骨架,再用颜色彩绘衬底。錾纸工艺以饶平县镂金村的色錾纸最为著名,色錾纸俗称“大钱”,用于祭神祭祖等。

八、云南潞西傣族剪纸

云南傣族剪纸主要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傣族剪纸最早见于本民族祭祀所用的纸马,后来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宗教、丧葬、喜庆及居家装饰等方面。傣族剪纸常见图形既有龙凤、孔雀、大象、狮子、麒麟、马鹿、骏马、游鱼及各种奇兽异鸟,也有糯粘花、荷花、玫瑰花、菊花、茶花、杜鹃等花木,还有亭台楼阁、佛塔寺庙等建筑。潞西傣族剪纸以特制的剪刀、刻刀、凿子和锤子为工具,其剪刀和刻刀具有尖、利、仄、薄的特点,一般可剪八层纸;凿子和锤子有稳、钻、灵、活的特点,一次可凿五十余层纸。傣族剪纸分“剪”与“凿”两种方法,剪无需稿样,随手可剪;凿则需稿样,按样制作。傣族剪纸的主要制品为扎、董、佛幡、挂灯、吊幢、板等,多用以装饰佛殿的门窗、佛伞、佛幡及演出道具、节日彩棚、泼水龙亭等。傣族剪纸内容多与傣族所信仰的南部上座部佛教有关,涉及佛经故事、民间传说和边疆风物特产等,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

九、山东剪纸

山东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渤海湾地区粗犷豪放的风格,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一类则是更有特点的山东胶东沿海地区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剪纸,山东各地名称不一,分别称为窗花、窗染花、花儿等,其制作过程称为铰花、抠花。

山东剪纸地方风格多样,韵味独特。栖霞县有些地方还有装饰在窗户上端的“窗飘带”。格子窗窗花则由六幅或八幅剪纸组成;莱州地方春节有作剪纸对联的;门笺,又称挂钱、过门笺、罗门笺、门吊、花纸、吊挂、吊钱、纸挂、活门钱等,是过年贴在门楣上的装饰刻纸。“过门笺”的制作,在清代多为村中巧妇剪制,开始在彩纸上剪上小花或穗头,增添了花样,加大了艺术性。自清末民初以来莒县“过门笺”的刻制工艺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先定好“过门笺”的尺寸,按尺寸设计出图案,用牛皮纸、纸板、厚纸或袋子皮刻成模板,再按照图案的线条找工匠打制出各种刀具,用木板、石蜡和锯末做成一个蜡盘,把彩纸按尺寸裁好,然后把模版放在彩纸上面,最后再放在蜡盘上,用各种刀具刻制,有时也用木槌敲击刀具砸刻。另外还有一种套色门笺。高密等地的套色方法,是在五色纸凿成的门笺膛子中加贴金、银文字。临沂地区南部数县的套色方法名为“挖补”,又称“换膛子”,是把五色纸刻出的膛子花纹取出拆开重新组合。贴门笺时,五色的排列次序因地而异。莒南、苍山、枣庄等地的习惯是“头红二绿黄当央”,水红第四,蓝紫(或蓝)第五。费县、沂南、平邑的张贴习惯是蓝紫、水红、黄、红、绿。五色门笺单取一色张贴也有不同习俗,有喜事全贴红的,有丧事全贴蓝的,灶上方贴黄的,牲口槽、水磨上贴蓝紫不贴红的。

十、河南剪纸

河南剪纸历史悠久,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杂钞》中,就有一段是描写汴梁城里,出售剪纸的盛况:“昔京都大街,有剪花样者……一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独擅一时之誉。”由此看来,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

河南民间剪纸的大部分内容,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喜花(结婚时贴用)“鸳鸯戏莲”是表现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白首偕老”;窗花“金虎送钱”(视虎为万能吉祥物),则是期盼“生活富足、金钱遍地”;“牧羊人”、“庄稼汉”、“喂猪”、“拉洋车”,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芸芸众生的生活写真;剪纸“舞狮”的形象表征是舞狮活动,然而民俗内涵则是借舞狮暗喻“子孙繁衍”。舞狮者的性特征为男性,手舞“双绣球”,象征雄性的昂扬,在中原民俗活动中是“祈子”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变革,河南人传统的民俗观念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审美需求,逐渐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间,进入到现代文化的大空间。灵宝剪纸是河南剪纸的优秀代表。

第三节 农民画

最生动的艺术在民间,绘画亦然。走进农民画王国,你的第一感觉或许不是走近艺术,而是生活,活泼泼流淌着欢笑、歌声、叹息、愁苦、美梦的真真切切的日子。农民画从来不故作高深,摆出让你猜不透的架势,它是在用颜料和心灵说话。农民有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逻辑,表现在绘画这种艺术境界里,它就是这样的张狂,奔放,浓烈,质朴,让你感到回家一般温暖和亲切。

农民画源自生活。生活需要他们将炕围子涂上色彩,描上形象,生活需要他们在影壁上做些装饰,生活需要他们描绘祭祀的神灵,生活需要他们剪刻纸扎、窗花……于是当生活需要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搬上纸张的时候,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作为一种较为严格的绘画形式,农民画出现并不算早,大约就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殊的社会氛围下,一些农民拿起纸笔,用他们握惯锄镰的手,开始了他们别开生面的艺术生涯。曾有两幅来自江苏邳县农民画震惊全国,一幅叫《老黄牛告状》,画的是枯瘦如柴的老黄牛到公社状告饲养员苛扣自己的口粮,另一幅叫《飞机撞断玉米杆》,一农民坐在飞机上,飞得极低的飞机把农民的玉米杆都撞断了,含蓄而有力地表达了对当时大跃进的不满。一般认为,这是中国现代农民画的起始。

李可染曾说:“画家画画用方法,农民画画用感情。”朴实、生动、绚丽、抒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地域特色,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勾画等,是农民画共有的艺术特征。农民画是最切近生活和心灵的绘画,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绘画,同时,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绘画。他们极少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一切发自内心,形式往往更别具一格。当代艺术界对我国民间美术的评价喜欢用“当代毕加索”、“中国毕加索”之类词汇,仿佛只能攀附上毕加索才能被社会认可似的。其实这是信息时代的通病,只要见了作品,你就会明白他们就是他们,毕加索就是毕加索,之所以不谋而合,那是艺术本身使然。他们运用的是自己脑子里质朴本真的灵感,与所谓的什么二维空间、三维空间不着边。在当地农民眼里,侧面像可以画上两只眼,一只看这边一只看那边,一只眼神柔和一只眼神狡黠。她心里在想别的事。画家如是说。

有人用什么后现代、抽象、荒诞等学术名词冠之,其实农民心里雪亮,他们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生活,想咋画就咋画,就这么简单。真实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如今农民画越来越受到国际美术市场的重视,大量农民画走出国门,被国际友人收藏。一些地方农民画几乎成为产业,大批本本分分农民拿起画笔,竟然出手不凡,杰作连篇。“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几乎是我国各地农民画的共同境遇。外国人见了喜欢得不得了,以为既原始古朴又现代浪漫,而我们自己却嫌“太土气”。怎样认识这支崭新的艺术之花,看来还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较为客观的审视,这是一种回归还是前瞻?

农民画以及农民画现象给人的启迪还有很多,比如:到底什么才是现代意识?为什么农民画能直入人心?在大红大紫的色彩和匪夷所思的构思里面,蕴含着什么样的艺术信息?农民画将走向何方?

一、辛集农民画

河北辛集农民画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这里的人们就有画、绣、剪、编等民间传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壁画为主要形式的束鹿农民画异军突起,清新质朴,别开生面,受到艺术界关注。它吸取了剪纸、吊挂、民间印染、地方戏曲等姊妹艺术的营养并融入画中,形成了“稚拙纯朴、雅俗共存”的独特风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融汇了现代绘画的艺术营养,作品时代特征鲜明,生活气息浓郁,富有河北淳厚、粗广、稚拙、绚丽的地方特色。

辛集农民画题材丰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构思奇巧,抒发了作者生活的心声;画法细腻纯朴,不拘一格;色彩凝重艳丽,具有无穷魅力。1958年大跃进时期,束鹿县(今辛集市)一度提出“家家诗歌户户画,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1959年束鹿县农民画参加了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六七十年代,农民画发展趋向文雅工细,注意造形,曾出版《河北束鹿群众业余画选》。改革开放以来,辛集农民画这支画苑奇葩更加异彩纷呈,绚丽多彩,耿占雄、王小俊、胡双月、刘国英、赵新妞等一批农民画作者脱颖而出。

二、户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主要分布在关中的户县,陕北的安塞和洛川。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户县有50年的农民画历史,被誉为“农民画之乡”,也是大陆最悠久的画乡,现已拥有2000多名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构图新颖,色彩强烈,颇具大西北地域特征和当地人的强悍气质,在艺术风格上,直观地描绘生活,色调十分和谐统一、恬静,富有天然的情趣和生机,如一首首美妙的田园诗,又如一曲曲清闲琴曲,富有艺术吸引力和哲理。

户县农民画的表现手法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它以大红大绿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风格勾画出了画乡户县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充分体现了现代民间艺术的特点。户县农民画的特点之一在于“写意”,注重传趣、传情、传意,并不完全写实。作者凭借着对农家生活丰富的体验和饱满的热情、大胆的想象力,以及在长期的民族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民间审美情趣,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三、安塞农民画

作为农民画,它起步不算早,却一枝独秀,凭借自己独特的地域风情和艺术气质征服了国内外无数业内人士。首先它不同于江南风情十足的金山农民画,其次也不同于陕西关中大气十足的户县农民画,安塞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艺人们喜欢用和黄土色泽接近的金色来彩绘,气势雄浑,想象大胆,彪悍泼辣。安塞农民画的作者以擅长剪纸的中老年女性为主,那些被称为“中国毕加索”的老太太们,有着非凡的创造力。安塞农民画的艺术性,便在于其无拘无束,天马行空,最大限度发挥作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作品随机性极强,目之所视,心之所想,均能巧妙地化作绘画语言表现出来。安塞农民画是生活艺术化的结晶,也是艺术生活化的结晶。

安塞农民画注重情、意、神,不求形似,线条抽象、夸张、简练、浪漫,刚柔相济,虚实相间,苍劲厚润,粗狂细腻,古朴中有现代,浓烈而不失典雅,浪漫而不失沉稳,生动到极致,别致到极致。看安塞老艺人创作是一种享受,读安塞艺人的作品更是一种享受,安塞农民画于不经意间,将农民画的艺术性发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让人叹为观之。

四、金山农民画

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金山县是上海最古老的成陆地区之一,横跨江浙沪三地,素有“吴跟越角”之称,风景秀丽,土地肥沃,河网交织,历史文化底蕴源远流长。

金山农民画作者以年龄偏高、终身生活于农村、少有上学读书经历、无缘传统书画艺术的农村妇女居多,她们熟悉丰富的江南民俗情态、古老农耕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接触刺绣、剪纸、印染、漆绘、灶壁画、箱柜画等家庭杂艺,目识心记,将其化作自己笔下丰富多彩的绘画语言,创造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现代民间艺术奇葩。

金山农民画具有一般农民画的共同特征:构图饱满、造型质朴、色彩明快,舍技巧、靠直觉、重精神。强调主观感情而不受自然造型和色彩的局限,常用散点或多视点组合将物体平面展开表现空间关系。金山农民画也不受透视原理约束,画鱼塘,按传统西洋画技法,只能画出透视之下的边沿,但金山农民画却把底给翻上来。她的最大特点是不受陈规约束,不求形象逼真,但求童趣和装饰美,从而“以拙胜巧”。金山农民画中不时闪现农民的质朴创意。

金山区近年打出了一张更大的牌,推出特色旅游景点“金山农民画村”——中洪村。中洪村地处吴越古镇枫泾,可以说是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如今,金山农民画村已成为上海乡村游十条精品线之一,中洪村也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命名为“中国特色村”。

五、萧县农民画

萧县绘画,有别于陕西户县、上海金山的农民画,它是以“中国画水墨写意”著称于世的。1993年,萧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萧县位于安徽最北部,距徐州23公里。秦始置县,历史上一直隶属于江苏,1955年划归安徽。被国画大师李若禅誉为“国画之乡”的萧县,出土大量的新石器和良渚文化的玉雕、彩陶;汉代以形写神的画像石刻,是萧县绘画的第一个高峰;历经南朝的书画,唐宋元三代的折枝花鸟虫鱼,到明代尤其是清中叶水墨写意的活跃,饮誉徐淮;20世纪是萧县水墨写意最为辉煌的时期,30年代走出了王子云和他的学生刘开渠、王肇民、朱德群以及萧龙士等多位艺术大师,此后吴燃、郭公达等80多名萧籍高级书画家分布在全国各地。长期工作在本土的欧阳南荪、刘惠民、刘梦笔、冯雨村等老一代书画家及其学生、晚辈郑正、闫梓昭、欧阳龙、薛志耘、祖爱民等书画家,经几代人的努力,水墨写意和书法已在全县普及。

六、青阳农民画

青阳农民画艺术,有别于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安徽萧县农民画,它是在接受青阳县及周边地区古代砖雕、石雕、木雕、剪纸、墙饰画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绘画艺术,具有文人画与农民画互补的特点。青阳农民画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题材,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色彩丰富、线条细腻、构图独特著称于世。

青阳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腹地,古来文人墨客留连往返于此,酬唱答和,挥毫泼墨,文化积淀深厚,史有“诗文之地、书画之乡”美称。据《青阳县志》载,明、清时期,邑人林恒山等人,以画交友,甚是热和。到了清代,乡村出现了书画爱好者群体;同治年间,乡人张家顺等组织民间画社,广交雅士,书画相习。乡民求画者也是纷纷不断。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县内崛起一批农民书画家:张平安、吴秀玉、罗国良、李八寿、许正强等,他们的画,不仅为当地百姓所喜爱,且开始登上大雅之堂,不少作品在市、省及全国展览中获奖。

第四节 内画

相对于农民画,以鼻烟壶为代表的内画艺术从一开始就是少数人的专利。壶嘴仅容小虫通过,却要在里面勾勒乾坤,在民间有“鬼画壶”的说法,称绘画者化身为狐仙,能钻到鼻烟壶内部作画。内画使鼻烟壶工艺达到“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艺术效果,使鼻烟壶工艺达到精美绝伦的水平,被世界称为“不可思议”、“鬼斧神工”的艺术。

鼻烟是明万历九年(1581)利玛窦传入中国的,到清代仍非常流行。相传嘉庆、道光年间一个外地小吏来京述职,寄宿在庙里,因鼻烟快吸完了,就用烟签刮烟壶中剩下的鼻烟,小竹棍在壶的内壁留下刮痕,颇有国画的线条感。庙里的和尚看到后,就将其拓展成内画壶的技艺。当时鼻烟流行,而鼻烟壶就像今天的打火机,俨然身份象征。因此内画鼻烟壶一出现,就受到达官贵人们的追捧。到18世纪末期,北京内画壶技艺达到了高峰,出现了周乐园、马少宣、叶仲三、甘桓、丁二仲等大师,堪称鼎盛时期。不过,这手艺轻易不外传,加上纸烟的流行取代了鼻烟,内画壶技艺也因此受到影响,除叶仲三外,其他大家基本都没传下来。

早期的马少宣长于肖像与书法,他的作品曾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荣誉奖,他有两个儿子,弟子不多,技艺没外传。周乐园长于草虫山水,亦无传。丁二仲文学修养深,把内画壶技艺带进了大雅之堂,但也没传人。叶仲三擅人物,他传给了两个儿子叶晓峰和叶奉祺。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被工艺美术厂聘用,带徒传艺,并带出了王习三、刘守本等高徒。总的来说,京派画大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他们的内画作品具有很强的“文人味”,内涵深远,意境无穷。京派内画大师的最相通点是笔力严谨,画风苍劲有力。

这个北京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曾震惊天下,对于其制作工艺,内画壶诞生200年以来,同时代掌握此工艺的画家从没超过百人,如今北京仍坚持创作的已不足10人,且传人寥寥。

冀鲁粤三大派皆京派后裔。目前冀派内画在王习三的带领下发展最好,办了学校,开了博物馆,学徒较多,价位也低,在旅游市场所占份额较大,但作品良莠不齐。

在京、鲁、冀、粤四个流派中,对内画鼻烟壶创作影响最大的,便是冀派内画鼻烟壶了。冀派内画鼻烟壶的选题以人物肖像见长,特别是婴戏图和百子图最能反映出冀派内画鼻烟壶的艺术特点。另外,在临摹中国古代名画方画,冀派内画匠师们也颇见功底。冀派内画的主要特点是立意深远,气韵生动,布局巧妙,线描设色浑雅丰富。

新一代冀派内画传人刘艺子发起并倡导了“新内画艺术”,为传统内画的形式与内容注入一股新风。新内画艺术的主旨是“强调内画艺术化,旗帜鲜明反叛内画民间工匠传统,以现代人的艺术语言诠释新内画,潜心研艺,不断求变。以自由的创造精神打破内画抄袭摹仿和庸俗化的现状。”(艺子语)。提倡个性化语言和书写性灵,更强调艺术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内画艺术也需要具有“时代精神”。

山东地区及其周围有玻璃和水晶产地,是制作内画鼻烟壶最常用的原材料,虽然山东博山的玻璃鼻烟壶曾经很有名望,但山东的内画鼻烟壶出现的却比较晚。有的研究者认为,在清代光绪年间,博山人王凤浩在北京的内画鼻烟壶名家周乐元那里获得了画鼻烟壶工具,回博山开始了内画摸索。所以,王凤浩可谓是鲁派内画鼻烟壶的创始人。山东有着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豪放粗犷的山左风情、黄河之滨的乡土气息和淳美质朴的审美观念,这一切深深地影响了鲁派内画鼻烟壶的创作。鲁派内画鼻烟壶常选用的题材有水浒一百零八将、百骏、百兽等,其作品粗犷豪迈,风格泼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粤派内画鼻烟壶以艳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著称于世,也是一个年轻的派系。粤派在广东汕头。代表人物为吴松龄。

虽然中国内画鼻烟壶的四个主要流派各有其风格特点,但又不是泾渭分明,互不相容的。内画大师们经常互相交流,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所以,经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这一点,也正是内画鼻烟壶得以在中国古代鼻烟壶发展史上异军突起,并释放着辉煌光芒的重要因素。

第五节 藏族唐卡

在藏族民间美术的殿堂里,唐卡是最值得大书的一笔。它与壁画一起作为是藏族绘画艺术的典范,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唐卡是藏语音译,意为布画,主要反映的是宗教的内容,包括了藏族传说中世界的形成,藏族的起源,量理学,工巧明,医学,天文,历算,文学,诗歌,戏剧,美术,民间传说故事等等,包罗万象,以画言史,以画叙事,几乎是藏族人民的史诗和百科全书。

唐卡的创作人员绝大多数为宗教人士,在西藏历史上,唐卡绘画艺术家以各寺院的比丘(喇嘛)为主,宗教僧侣画师,也大都不愿将绘画技艺传授给在家俗人。唐卡的使用功能主要是服务于宗教生活的。寺院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中心,多数的唐卡,特别是一些名品佳作,主要聚积在寺院,主要的功能是悬挂后供信徒顶礼膜拜,满足他们的宗教生活需要。民间留存的唐卡,也主要用于佛教教徒布置自己的经堂、佛龛,而作为一种美术装饰作品的作用,并不主要和明显。

唐卡分类方法较多,按大小和张挂方式,可以分画片唐卡和卷轴唐卡;按色泽可分为彩(色)唐、金(色)唐、黑(色)唐、红(色)唐、淡(色)唐、浅(色)唐六种;按制作方法又可分为绘画唐卡、堆绣唐卡、刺绣唐卡、印刷唐卡、织锦唐卡和缂丝唐卡六类。唐卡画芯一般都用彩缎装裱,画面上多用大小相同的丝帛覆盖,丝帛上端连于天杆,悬挂唐卡时将其掀起。丝帛盖面在卷起唐卡时,能有效保护画芯不被磨损。

现在能见到的较早的唐卡作品,是11世纪在著名高僧阿底峡临终前,其弟子格西·那措译师托尼泊尔画师绘制的阿底峡肖像“无越马”(dbu-yon-ma)的一幅唐卡,并在唐卡背面撰有赞颂词80句,由那措译师亲自编写,该唐卡过去作为热振寺的镇寺之宝一直保存在寺内。热振寺还有一幅噶当派开宗祖师钟·杰瓦穷乃时期的唐卡,据说该唐卡能抗火。唐卡上画的是四臂观音,周围有八位随从,画风吸收了尼泊尔画风的量度,是11-13世纪唐卡和壁画盛行的风格,也是西藏美术艺术得到广泛普及的一段时期。

藏族传统绘画风格主要分为三个较大的流派:一是由门拉邓珠嘉措创立的“门唐”画派;二是由钦则钦莫创立的“钦则钦莫”画派;三是由南卡扎西创立的“噶玛嘎孜”画派。

一、卫藏勉唐画派

勉唐画派是15世纪以后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主要流行于卫藏地区。该画派的创始人是勉拉·顿珠嘉措,出生于洛扎勉唐(今山南地区),勉唐画派由此而得名。他曾经拜萨迦一带的画师多巴扎西为师,苦心钻研,在绘画艺术领域取得了很深的造诣。他根据《续部》编写了绘画理论专著《造像画度如意宝》,并创立了勉唐画派。该画派造像法度精严,与传统的块面表现相比,尤其注重线条的运用,线条工整流畅,色调活泼鲜亮,变化丰富。

二、甘孜噶玛嘎孜画派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东连阿坝藏族自治州和雅安地区;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毗邻;西隔金沙江与西藏昌都地区相望;北邻青海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内地连接边疆的纽带和藏区与内地经济文化频繁交往的地区。“噶玛嘎孜”画派形成于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走向繁荣。盛行于整个康区,创始人为南喀扎西,他以汉地的丝轴画为范本,用明代工笔画表现手法绘制唐卡,并采用大量中原题材入画。开创了噶玛嘎孜画派的一代新风。继后,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亦热衷于嘎孜画法,他从一套汉地罗汉丝绢唐卡组画中吸取了明代青绿山水画和界画楼台的技法作画,并有所创新,而在康区广为流传的新噶玛嘎孜画派则是由高僧司徒·曲吉迥乃首创。后期,噶玛嘎孜画派艺术得以西进卫藏,对整个藏区绘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山南钦泽派

钦泽画派15世纪中期以后流行于后藏和山南地区,创始人是贡嘎岗堆·钦泽切姆。他自幼酷爱美术,他所创立的钦泽画派是在传统藏传尼泊尔派的基础上,吸收中原汉地、印度等地的绘画技法而成。钦泽画派和勉唐画派的出现,给以前流行于卫藏地区的尼泊尔绘画样式画上了句号。钦泽画派在构图上保持了藏传尼泊尔绘画中主尊较大的特点,但在风景表现上开始吸收汉地的绘画风格。这个画派尤其擅长表现具有阳刚之美的忿怒像,坛城的绘制精彩绝伦。

第六节 纳西族东巴画

东巴画是纳西族最具特色的纳西族美术遗产,流传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地区,主要有木牌画、经卷图画、纸牌画和卷轴画等形式。

纳西族东巴在做仪式时,要绘画各种各样的佛神、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对他们进膜拜与祭祀,这种服务于宗教活动的各种绘画,统称为东巴画。东巴绘画艺术具有象形文字经典所具有的五个艺术品特性,即贝叶经的形式、优美的线条、美丽的色彩、动态的表现和特征的摄取。

绘画以纳西族民间信奉的神灵、传说中的祖先以及动物等为主。经卷图画包括东巴图画文字、封面装帧画、经书扉页和题图;木牌画绘在简制的木牌面上,用于纳西族插地祭祀活动,与两汉时期中国西北部古羌人“人面形木牌”有渊源关系。纸牌画以自制的土纸为载体,有两类:一类绘制神像,或竖于神坛祭拜,或戴在祭司头顶;另一类是绘画谱典,或用于对绘画者的规范,或用作绘画传承时的教本,种类多,自成体系;卷轴画多绘于麻布或土布上,四周用蓝布装裱,上有天杆,下设地轴,绘画内容多为纳西族信奉的神祗。卷轴画是在继承了纳西族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借鉴了藏、汉等民族的绘画技法,吸收了佛、道文化元素,特别是吸取了元、明以来藏族唐卡造像艺术的特点,兼收并蓄形成的一种新的绘画艺术形式。卷轴画中的神路图是东巴绘画艺术中的煌煌巨制,全长十几米,由一百多幅分格连环画组成。直幅长卷,共描绘了360多个人物、动物形象,场面宏大,气势壮观,技艺高超,反映了纳西族灵魂不灭的生命意识和完善人生的伦理观念。

东巴画的内容主要表现古代纳西族信仰的神灵鬼怪和各种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各种世俗生活。东巴画中,以布卷画《神路图》最为有名。《神路图》一般长达14米多,宽二十六厘米左右。分为地狱、人类世界、自然天国、天国四个部分,画面色彩鲜明、艳丽,人物造形生动、个性鲜明,既受藏传绘画艺术影响,又具有纳西族传统风格和特色,是东巴绘画艺术中的珍品。《神路图》主要用于丧葬时超度死者亡灵仪式中,描述了死者亡灵要经过的地狱、人间、自然界、天堂等各阶段的具体场面,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

东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样,也是一种宗教文化,即东巴教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其祭司叫“东巴”,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换语之,东巴文化就是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像,后来有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像写在纸上。由于东巴才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为东巴文。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东巴绘画以木片、东巴纸、麻布等为材料,用自制的竹笔蘸松烟墨勾画轮廊,然后敷以各种自然颜色,历经数百年而不褪色。纳西族东巴绘画具有强烈的原始绘画特征,刻画形象以线条为主,色彩多用原色,鲜艳夺目,以写意为主,不太注重事物外形的结构比例。作品朴实生动,有法自然的写实,也有抽象的写意,笔法娴熟,构思奇巧,造型古朴稚拙,奇异诡谲,野趣横生。许多绘画亦字亦画,保留了浓郁的象形文字书法特征,是研究人类原始绘画艺术的“活化石”,是我国乃至世界原始绘画中的精品,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七节 其他

另外,软木画、瓷版画、铁画、指画、火笔画、漆画、麦秸秆画、苇编画、布糊画、炕围画……举不胜举。民间绘画花团锦簇,不同的材质、工具,不同的绘画场所,不同的绘画形式。限于篇幅,这里只选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略作介绍。

一、福州软木画

福州软木画问世于20世纪初,发源于福州东郊西园村。软木画与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并称为福州三大宝,是福州千年木雕在现代发展的一种重要产物和标志。

相传在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有人从德国带回一帧类似“木画”的作品。当地民间雕刻艺人陈春润、吴启棋、郑立溪等深受启发,遂在福建工艺传习所工读时,用从西班牙、葡萄牙及阿拉伯进口的栓皮栎树木栓层作主要原料,把这种质地轻松、富有弹性且纹理细润的软木切削成薄片,运用我国各种传统雕刻技法,以刀代笔,用手工加以精雕巧镂,制成纹理纤细的复杂画面,并利用画框内有限的空间,使景物的形象立体化,安排上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各种亭台楼阁等,使之成为一种独树一帜的崭新艺术形式。

软木画具有雕画结合、色调纯朴、工艺精细、形象逼真、意境深邃、造型新颖的特点。适于表现山水风景、亭台楼阁、园林建筑、花草鱼虫等,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品种繁多,有雄伟壮观的屏风、挂屏、大摆件、小摆件以及与实用结合的产品、旅游纪念品等,达二三百种规格,四五百个花色品种,作品行销全国各地及欧美、日本、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南昌瓷板画

南昌瓷板画是江西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是在中国传统绘画法、陶瓷彩绘和西方摄影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绘画艺术与烧瓷工艺的巧妙结合,具有浓郁的赣文化特点。

南昌瓷板画,诞生形成于古都南昌,主要流传分布在南昌市、景德镇、九江等及邻近省市。南昌市是历史文化古城,旧有豫章、洪都之称。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南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理环境,使之成为历代商贾文人流连之地,而邻近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则促进了瓷板画的发展。

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当时的瓷画艺人致力于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因此瓷板画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重要的商品瓷。嵌瓷屏风无论是围屏、插屏还是挂屏,都经常会见到上边镶嵌有装饰意味浓厚的瓷板画。品种非常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等,纹饰内容涉及面也很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鱼藻以及吉祥图案。南昌瓷板画逼真的摄影、古典油画的效果,是绘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芜湖铁画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

芜湖濒临长江,交通便利,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来冶铁业就十分发达。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锻技,为芜湖铁画的创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条件。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铁画诞生于芜湖,始创于清代康熙年间的芜湖人汤鹏。而溯其源,乃是长江之滨,以拥有250万年古人类活动,数千年古代铜铁冶炼历史而著称的人类“火文化”重要发祥地芜湖之杰出代表。由明末清初祖籍徽州的铁匠汤天池与徽州画派著名画家肖云所创立,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

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国画中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崛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区别其他、独具风格的艺术。

四、铁岭指画

辽宁省铁岭指画,又称指头画或指墨。即以手指代笔,蘸墨、着色,在各种纸张或丝绢等载体上作画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造型艺术。指画家在做画时直接用手的各个部位,指甲、指肚、指肉、指背、指关节、掌、拳等都可作画。几指齐用如同多管齐下,变幻莫测,奇趣横生,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观赏性,作品兼具中国画和民间美术的双重特质。

创始人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铁岭籍画家高其佩。高其佩以名门望族而身历宦海,历知州、员外郎、署运使、刑部侍郎。虽为高官,但却以工指画以名显。一生画作甚丰,精妙独到。凡花木、鸟兽、鱼龙,人物靡不精妙。作品达五六万幅之多,代表作品有《怒容钟馗图》、《水墨杂画册》等传世,其作画大都题款以“铁岭高其佩指画”或“铁岭高其佩指头生活”等字,时人尊称为高铁岭。现铁岭银冈书院存有其《猫蝶牡丹图》和《风竹图》。著有《且园诗钞》。

五、安徽火笔画(烙画)

“火笔画”,又称烙画、烫画。古代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宫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下诏旨,定“烙画”为朝廷贡品,史称“火针刺绣”。后来由于连年灾荒战乱,烙画工艺曾一度失传。直到明末清初,才真正走进民间并且逐步流传开来。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浙江、辽宁等地的烙画都很出名,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烙画艺术家。

关于火笔画的起源和发展,民间传说很多。相传明宣宗年间,坐落于巢湖岸边的四顶山庙中有一位和尚,他在每日诵经拜佛之余,曾以燃香作笔,烙制一些线条画作小品,修身养性、消遣自娱。此法传入民间后,有艺人改用铁钎炙红后在木、竹器上作画,并流传开来。安徽火笔画主要用于民间床柜、桌椅、妆奁、烟具乃至折扇、餐筷等生活实用器具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安徽火笔画是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1916-1991)及其弟子刘凯等为代表的安徽“火笔画”通过作画工具的革新命名、作画新材料(器具)的使用以及本土题材、内容的创新而形成独自的流派。

六、灵璧钟馗画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垓下古战场,汴河流经地,是著名的钟馗画之乡。灵璧钟馗画、灵璧奇石、虞姬墓并称为“丑、奇、美”,“灵璧三绝”。灵璧县钟馗画是中国民间民俗活动中用于驱邪祈福,带有吉祥意味的纯手工绘制民俗年画,民间视为降魔消灾之符图,被尊为“灵判”。它是中国民间美术殿堂里的艺术瑰宝。

灵璧钟馗画由民间除夕和端阳节悬挂钟馗画焚香祈祷、驱邪祛病祈福的民俗活动演绎而来,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它本缘于吴道子粉本,经过长时间民间艺人的传摹、创新和杨斐、高其佩等文人画的熏染,形成了灵璧钟馗画特有的风格。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里就写道:“由吴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脱于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

灵璧钟馗画蕴雅于拙,寓美于丑,“土而不陋,俗不伤雅”,朴素自然而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承载着中华民族“正义不屈”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七、凤阳凤画

“凤阳凤画”是凤阳民间流传的龙凤画简称,后渐以画凤为主,600多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是对远古图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凤阳县位于淮河中游,是远古东夷集团的发祥地,其图腾就是凤凰。

凤画形成约在元末。明初,朱元璋于凤凰山之阳营建中都皇城,定家乡名为“凤阳”,使凤阳成为“龙凤之乡”。部分宫廷画师落户凤阳以画谋生,把建筑雕绘的龙凤图像改为纸画屏幅出售为生,后经历代画师不断创作,形成了宫廷与民间艺术融入一炉的画风,进而产生了属于民间传统年画系列中的龙凤专业画。可能是因为龙有善恶,只有凤凰象征着和谐、美好和吉祥,龙画在岁月的流淌中渐渐消失,凤画却一直延续下来。晚清时凤画最为兴盛。凤画成为贡品,过新年时,皇宫内都是悬挂着凤画以示吉祥。

凤画属于“重彩工笔画”,以画凤凰为主,翎毛花卉为辅。传说的凤画其造型、配色、衬景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无论凤凰在飞、鸣、食、宿等,都有蛇头、龟背、九尾十八翅、鸡爪、如意冠等基本特点。凤画以色彩分类有三种即全彩凤画、素彩凤画、全水墨凤画。传统的凤画作品较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阁》、《武凤图》、《飞凤赶麒麟》、《带子还朝》、《百鸟献寿》八种。

八、襄垣炕围画

襄垣炕围画是主要流布于山西襄垣县及相邻县区的一种实用性民间美术形式,宋代已有雏形。襄垣炕围画是一种有别于其它地域炕围画形式的,本地独有的,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全套型”组合式炕围画。其种类形式多样,具有色调明快艳丽的特点。在内容上一般选择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与内容,聚人物、风景、花鸟、瑞兽、书法、图案于一身,整体上采用象征隐喻手法,多取福瑞喜庆、如意吉祥纹样,反映驱邪纳祥、喜庆欢愉、道德教化等愿望,渗透了民间普通百姓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形式上仿壁画绘法,风格上具有建筑彩绘画风。炕围画大致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多用于青年人结婚嫁娶,制作高档,做工精细,一般叫夔龙架,也称硬架炕围,其中又有“单层楼”与“楼上楼”之分。中等适宜中老年人用,称汉纹景架,也叫软架炕围。下等是普通的,叫“三栏边”,图案简洁大方。这种全套型炕围画分中心炕围(边道、花边、池子、内心)、靠背、条屏和地围四个大部分。在山西襄垣县,人们把炕围画的单位叫“盘”,制作炕围称“打”,把制作全套型炕围叫做“打一盘炕围”。

九、江都漆画

江都漆画,是由传统绘画艺术和古老髹漆技艺完美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民间美术,传承千年,自成体系,别具风格,具有神秘的东方之美,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江都漆画艺术与古代彩绘漆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国古代彩绘漆画大多依附于各种漆器,主要表现于漆碗、漆盒、漆案、漆屏风、漆壶和漆器家具等各种漆器用具上。建国后,江都出土了大量西汉时期的漆器文物,其中彩绘漆器最发达。这些出土的文物珍品说明,江都的漆画在汉代就已十分精美。隋唐后,发达的经济文化推动了漆画艺术的发展。江都漆画艺术深受扬州古代彩绘漆画的影响和熏陶,古时江都彩绘漆画运用骨石镶嵌、平磨螺钿、刻漆、雕填、彩绘五个门类的技艺都很纯熟。

江都漆画艺术全面继承了古代彩绘漆画的各种传统技法,同时又巧妙地应用了多种绘画技法,如工笔画、水墨画、油画、水粉画等等,通过提炼升华,从而形成了“润、雅、彩、美”的艺术特征,在艺术效果上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既具有古朴的民族风味,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真正实现了工艺和美术的有机结合。

第二章 雕塑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属于造型艺术。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塑在中国民间美术里占据着极大的比重。且不说历史上留下来多少珍贵的玉器宝玩都是雕塑艺术的结晶,单单穿越两千余年的时空隧道巍然屹立的秦始皇兵马俑泥塑群,就足以使我们叹为观止了。

雕塑按使用材料可分石雕、玉雕、木雕、根雕、牙雕、漆雕、铜雕、锡雕、面塑、泥塑、砖雕、冰雕、核雕等,种类繁多,举不胜举。雕塑的基本形式有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等。①圆雕。所谓圆雕就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②浮雕。所谓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③透雕。去掉底板的浮雕则称透雕(镂空雕)。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古代许多事物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已荡然无存,历代的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

第一节 石雕

石雕亦称“石刻”,是中国古代的石雕、陶雕、木雕、铜雕、泥雕等五大传统雕塑之一,它与其他雕刻一样,有着辉煌的历史。

中国石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石雕艺术日趋成熟,出现许多杰出的石雕艺术品。1950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商朝的虎纹石磬,刻石磬上虎造型优美,刀法纯熟洗练,线条流畅自然。

秦汉至唐代是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从秦汉的纯朴粗犷到精致完美的唐代石雕艺术,诞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顶礼膜拜的石雕精品。雄壮威武的秦陵兵马俑、精致完美的菩萨立像、高大雄健的昭陵六骏、出神入化的赵州桥浮雕双龙献珠等,均闻名世界,被誉为人类历史宝库中的明珠。简而言之,石雕历史是艺术的历史,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人类文明进化史。

一、寿山石雕

福建寿山石雕是以寿山石为材料的传统雕刻艺术,被誉为“榕城三宝”之一。

产于省会福州北峰的寿山石,有“石帝”、“石后”之称,彩石具有“细、结、润、腻、温、凝”之六德,其石质、石色、石形、石纹丰富多彩,晶莹滋润,储藏品种丰富,硬度为摩尔2.5-2.7之间,是上等雕刻彩石,有“贵石而贱玉”之说。福州先民早在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就已将它打磨成石珠、石镞了。目前已出土发现寿山石雕刻品距今已1500年了。南宋时,寿山石矿已规模开采。经元、明、清发展,形成了独立的寿山石雕产业。

寿山石雕刻艺术品精巧绝伦、巧夺天工。明、清时期,寿山石雕的印钮技法已达到极高的境界。明、清后期,对寿山石印章情有独钟,康熙等皇帝用寿山制宝玺,寿山石印章成为帝王权力的象征。寿山石特别是田黄石身价也随之倍增,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

寿山石雕的社会影响面极广,具有“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之艺术魅力,深受国内外鉴赏收藏家们好评。

二、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一起,被称为“浙江三雕”。

青田石雕是以青田石为材料的传统石雕艺术。青田石雕因取石料于浙江青田县所产优质叶腊石而得名。青田石质地温润、脆软相宜、色彩丰富、花纹奇特,既是篆刻艺术的最佳印材,又是石雕艺术的理想石料。

青田石雕发端于距今1700多年的六朝(222-589)。青田石雕因材施艺、因色取巧,雕刻技艺极为精湛,尤以镂雕技艺见长;雕刻题材广泛,鱼虫花鸟、山水人物均精雕细刻、神形兼备;表现手法多样,圆雕、镂雕、高浅浮雕、线刻交替使用,基调写实而尚意,精妙而大器,工艺规范,自成一格,雕刻皆循相石、开坯、雕琢、封蜡、润色等工序。

三、昌化鸡血石雕

昌化鸡血石是中国六大“国石”之一,昌化鸡血石雕技艺独特,被誉为“国粹”。

昌化鸡血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市大峡谷镇玉岩山山麓。自战国时期开采和雕刻起,已有2300多年历史。至清朝中期,鸡血石雕民间艺人在产地落户,施展技艺,传承弟子,逐渐形成独特的鸡血石雕艺术流派和以家族传承为主的传承方法。

昌化鸡血石石质珍贵,昌化鸡血石是自然界200多种宝玉石矿中色彩最为丰富、最富于变化的宝石。“因色取巧、按材施艺”,是昌化鸡血石雕最具特色的风格之一。昌化石雕充分利用其血色、质地,烘托主题,所雕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润、细、腻、温、结、凝”,是昌化鸡血石之六德。色、质、形、景、纹、图、意,卓然杰出,其质地细腻、温润、通灵,色泽之丰富和娇艳,是其他石材难以望其项背的,其雕刻造型意象更是千变万化,恰似一幅幅立体画。

四、曲阳石雕

曲阳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大理石资源蕴藏丰富。两汉中期,曲阳石雕已初具规模,曲阳被汉武帝誉为“雕刻之乡”。唐时,曲阳成为我国北方汉白玉雕像的发源地及雕造中心。到元代,曲阳石雕已享有盛名,涌现出杨琼、王道、王浩等当时一批杰出的民间雕刻艺人。明清时期,曲阳石雕工艺更加精巧,清末曲阳人雕刻的“仙鹤”、“干枝梅”等作品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第二名,时有“天下咸称曲阳石雕”之盛誉。新中国成立后,曲阳石雕艺人先后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会堂、天安门修复等北京十大建筑工程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兴建。

五、惠安石雕

惠安石雕工艺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又融汇汲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以及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外来文化的技艺精华,并与建筑艺术相生相伴,历经1000多年的繁衍发展,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宋元时期,惠安石雕工艺就十分发达。明末以后,惠安石雕工艺更趋成熟,并成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南派石雕进入鼎盛时期,十几万石雕艺人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历代名师辈出,从南宋以来就有谱系传承记载,流派众多,风格独特。惠安石雕含碑石加工、环境园林雕塑、建筑构件、工艺雕刻、实用器皿五大系列,其工艺包括圆雕、浮雕、线雕、沉雕、影雕五大类上千个品种,主要为实用型艺术品。

惠安石雕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影响了中国石雕艺术的半壁江山,并较早传播到海外,在台湾及东南亚国家备受推崇,国内雕塑界普遍认同“南有惠安,北有曲阳”之说。

六、菊花石雕

菊花石又名石菊花,仅产于湖南省浏阳市东区永和、古港、沿溪等乡镇,这种岩石与众不同,它色泽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显现着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状白色花纹,其花纹洁白晶莹,花纹奇趣天成。这种天然的菊花石花瓣自然镶嵌于河石之中,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矿石资源,发现开采已有260多年历史。经采料、选料、开花、造型、设计、雕刻、上漆封蜡、制作座底、包装等12道加工工序,雕刻成一种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菊花石雕作品。

据地质学家考察,浏阳菊花石是一种以燧石结构为核心的碳酸钙集合体。其花萼部分是坚硬的硅质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钙沿石灰岩裂缝填而成的放射晶状集合体。

七、嘉祥石雕

山东嘉祥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800多年前的武氏墓群石刻,集东汉画像石刻艺术之大成,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史学界誉其为“汉代历史百科全书”,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一对石狮是中国目前最早的石狮。大隋开皇三年隋碑、五代后唐时期的石佛、金代刘宽墓的陵墓石雕、明代的曾庙宗圣殿立柱雕刻、清代的乾隆御碑、青山寺的石雕龙头等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石雕石刻艺术珍品,无不昭示着嘉祥石雕艺术的辉煌。

嘉祥石雕以天青石为主要雕刻原料,辅以大理石、花岗石、汉白玉等石料,作品以人物、石麒麟、石狮、石碑、石桌、石塔、石亭、龙柱、大型牌坊、仿古器皿为主。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透雕、线雕、平雕、影雕等。嘉祥石雕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派石雕艺术风格,崇高威严、古朴浑厚,线条刚直简洁,人物凝重端庄。

八、甘孜格萨尔彩绘石刻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属于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以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最有代表性。

色达县位于蜀西北,传说曾是岭国长系部落居住的地方,又是岭国名将尼崩达尔雅和阿奔布益盘达的故里,故格萨尔文化的积淀十分深厚,有“格萨尔艺术之乡”的美誉。格萨尔彩绘石刻是藏族美术史上一个创举,它以英雄诗史《格萨尔》核心内容为表现对象,融精湛的刻石技艺和传统绘画为一体,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再现了格萨尔王及其岭国众将士为民造福、不畏邪恶、英勇奋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格萨尔彩绘石刻就是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草原上孕育出来的。

色达县泥朵乡格萨尔彩绘石刻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刀法精细、取材考究,表现了岭国格萨尔王,岭国30员大将,80位将士的前世,天竺80大成就者和中阴百位文武尊神的形象。该石刻无论从数量上、谱系的完整性上、以及艺人技艺的传承性上都具有代表性,它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刻绘工艺体系。

第二节 玉雕

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从出土玉器考证,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太湖流域良诸文化,均发现不少玉器。玉石历来被人们当作珍宝,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

玉,实际是优质的石。玉石的种类非常多,俗有千样玛瑙万种玉之说,有白玉、黄玉、碧玉、翡翠及玛瑙、绿松石、芙蓉石等。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玉雕制作的艺术含量最高,工艺难度最大,是人围绕材料进行的创作活动,分为相料、清料、开料、设计、磨活、抛光等多道工序。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就显示了中国玉雕的高超技艺。

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地有北京、上海、广州、辽宁、江苏、新疆等地。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自文明之始,以迄今日,无论中国文化经历过何等巨大的激荡,崇玉与爱玉的民族情怀,仍是根深蒂固,玉雕艺术也绵延不绝。

玉作为装饰品,作为信物,作为法器,作为礼物,都是实用的,都与人类息息相关。玉的美感源于此,终于此。玉的美学追求歌颂的,是自然的象征,是精神,是意念,是理想,更是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和升华。

一、北京玉雕

北京玉雕兴于元代,祖始为元道人邱处机(道号长春),至今在北京著名的白云观中还树有一块“玉行长春会馆碑记”碑。明代“御用监”下设有玉作,召全国良师荟萃京城。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当时帝都玉雕业盛况。清代时,由于皇宫贵族和民间都崇尚、风行玩玉、藏玉,致使北京的琢玉工艺达到历史最高峰。1911年以后,北京宫廷玉雕业解体,民间玉雕业则进入兴旺期,当时著名的玉雕艺人潘秉衡、何荣、刘德瀛、王树森被称作北玉的“四怪”。1950年以后,北京先后成立了玉器总厂、二厂等,从业人员达几千人。北京玉雕人才荟萃、技艺精湛,曾制作了四件翡翠国宝——“岱岳奇观”、“含香聚瑞”、“四海欢腾”、“群芳揽胜”,受到国务院嘉奖。北京作为我国著名的玉雕产地之一,所制玉雕精湛细腻,造型雄浑厚重,端庄典雅,装饰明丽质朴,素有“工精料实”的信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