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视新闻采访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4 21:13:25

点击下载

作者:赵淑萍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当代电视新闻采访教程

当代电视新闻采访教程试读:

前言

今天,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范围的扩大,如同神话般的魔法,瞬间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产、工作、学习、交流、娱乐的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媒介融合新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电视技术的新发展又将电视传播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对于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来说,无疑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看到:专业频道不断被打造,新闻直播常态化,台网联动机制化,网络视频等传播平台与渠道在日益扩大。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正在面对竞争超级激烈的局面:记者采访的强度与速度、报道的力度与深度是过去无法比拟的;新闻编辑部门似乎每天、每时、每刻都处于更高、更快、更强的工作状态。

我们还看到:卫星电视、有线电视、高清电视、数字化制作、数字化摄录、微波与卫星结合、卫星与电缆结合、小型卫星采访车(SNG)、公共信号等技术已从概念变为现实。先进技术的应用带动了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变革:改变了记者的采访方式、采访手段;促动了电视新闻报道的新形式、电视节目的新形态与新样式的形成;丰富了电视新闻理论研究范畴;开启了电视新闻一线记者实践的新思维;新闻编辑部门似乎每天、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新的理念流变。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不但继承了采访活动的历史遗产,而且展现了现代采访的新潮流。

从世界范围看,电视采访促动了即时进行的全球性信息传播。电视采访能够在瞬间记录并再现当代历史事件,促成了各种观念的形成。

半个多世纪以来,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对人类历史进程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深入的电视报道本身就很可能影响在一段时间内发展[1]的许多事件的结局。”双向交流的采访,启动了新闻传播同观众的“输通系统”。电视采访不但作用于人类社会,而且影响了电视媒介自身的变革。

电视采访不仅仅是新闻报道的基础,还作用于报道手法、结构方式、报道体裁、节目样式等各个方面,成为电视新闻传播形态的表现特征。

电视采访改变了记者传统的形象;电视塑造了职业记者的屏幕形象。亿万电视观众能够认出电视记者,从记者采访过程中审视记者的思想、能力和个性。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自从电视诞生以来,记者采访就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手段,奠定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当人们谈到某个事件、庆典、灾难的时候,与其说是在谈事件本身,倒不如说是在谈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所见所闻。观众在电视上看到活生生的画面,就像是种种事件的参与者,受众在电视上感受、经历了更多的超过自身体验的事物——欢乐、悲痛、胜利、失败、战争、和平……收看电视新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正是因为有了电视记者的采访,才提供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

电视记者每天向人们提供大量的新闻报道,影响和改变了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和观念。

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媒体融合的媒介环境,向电视记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科技、新观念、新思维、新发展将继续影响、作用于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能否紧紧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发展思维能力,接受新的理念,提高采访技能,成为现代电视记者能否胜任创造性采访工作的先决条件。

本书的写作过程,正是处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特定历史时期。在媒体融合引发一系列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笔者经过五年多的思索,对这本教材的框架、结构、体例、内容进行新的构思,不断调整、充实、完善。有所感悟的是:电视新闻采访这门学科永远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新的姿态、新的视角加以学习、总结、归纳、提升;这个过程就是成熟、进步的过程。

希望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兴趣和快乐,并在兴趣与快乐之中理解、消化、掌握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技能。[1]汤姆·贝塞尔:《传播新闻》,载《传播媒价之职能》,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1984年版,第28页。

第一章 职业记者的由来与采访活动的演变

新闻记者,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在广义上泛指新闻从业人员,如记者、编辑、评论员、编辑部主任、广播或电视台台长等;在狭义上特指从事采访报道的专职记者。在西方,广义的记者称谓是journalist,狭义的记者称谓是reporter。本书所谈及的记者是指狭义的记者。

新闻记者,作为一种社会分工,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这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记者的新闻采访活动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

一、职业记者的采访活动

追根溯源,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末期。

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既体现着现代采访的突出特征,同时,也使得传统的采访活动得到历史性延续和拓展。

1.近代记者的采访活动

职业记者的新闻采访活动是伴随着近代化报纸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活动。近代化报纸的产生是职业记者采访活动得以存在的媒介环境。

近代报纸的产生的社会环境则是由于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滋生蔓延,商品经济开始呈现异常活跃的势头,增长了对信息沟通的需要。可以说,信息沟通的社会需求是采访活动产生的社会基础。

简要概括起来,近代记者的采访活动大致经历了如表1-1所示几个阶段。(1)萌芽时期

公元15世纪末至16世纪末,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滋生蔓延,商品经济开始呈现异常活跃的势头,增长了信息沟通的需要。在这一特定的时期,手抄新闻、活页小报开始出现。于是,专门从事采集消息、信息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早期记者开始了比较随意的采访活动。

信息沟通的社会需要是采访活动产生的社会基础。伴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分工的扩大,商品生产的增长和国外市场的形成,首先在地中海沿岸具备了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报纸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必备条件。在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的威尼斯首先出现“手抄新闻”。

威尼斯是个有名的商港,交通便利,商业贸易繁荣,成为当时欧洲的经济中心。云集于威尼斯的商人要扩大市场,迫切需要了解外部情况;在此游玩消遣的贵族乐于知晓各种奇闻轶事;乘船往返的旅客希望及时了解船开船到的准确日期……上述各方面对信息沟通的需求和威尼斯所具备的政治、经济、文化上升发展的客观条件,构成了早期记者开始新闻活动的社会基础。同时,来往的旅客把各处发生的消息带到威尼斯,汇集了大量的消息来源。于是,专门为提供新闻与信息的“手抄新闻”便出现了。后来,印刷、造纸术的发展又把“手抄新闻”变成印刷品,这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报纸。

继“手抄新闻”变成印刷品之后,印刷商开始印刷不定期的小册子和活页小报,上面登载宫廷庆典、王公葬礼、灾难战役、奇闻轶事、宗教论战、政治论战等内容。

从内容上看,当时的新闻并没有侧重于新近发生的动态性的新闻事件。显而易见,萌芽时期记者的采访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交通技术不发达等社会条件及新闻业本身处于萌芽状态的限制。

萌芽时期的记者实际上也是编辑、出版者和发行人。他们采集的新闻并不像今天一样讲求迅速、及时,许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当时交通、通讯很不发达,相互隔离的世界仍然对用今天标准衡量是“旧闻”的东西感到新鲜。此外,他们采集的奇闻轶事大多是在码头上、大街小巷、餐馆酒店听别人转述的,许多内容可能有所夸大、有所遗漏,甚至完全失实。当时还没有形成严格的新闻报道原则,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讲,萌芽时期记者是尽着“有闻必录”的职责,他们的采访活动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随意的。(2)开创时期

17世纪初至17世纪末,定期印刷报纸诞生;专门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近代记者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分工;记者的采访活动成为有组织、有意图的社会活动。

这一时期,记者对一些重大政治、军事事件进行了采访报道,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定期报纸的诞生促使记者采访视野进一步拓宽,开始面对广阔的社会舞台。

记者的采访活动从萌芽时期过渡到开创时期经历了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进程。

1609年,世界上第一家定期出版的报纸《通讯及报道》在德国的斯特拉斯堡问世。它的问世,标志着近代化报纸的诞生。

所谓近代化报纸,在含义上是指定期印刷出版拥有一定发行量的报纸。《通讯及报道》是一份定期出版发行的周刊。在它之前,无论是活页小报还是新闻纪事小册子均不是定期出版物。

继《通讯及报道》之后,西方国家印刷报纸纷纷采取周刊形式发行。例如德国的《法兰克福新闻》、英国的《每周新闻》及《每周匈牙利新闻》等周报相继问世。

到17世纪末,由于社会需求,报纸得以增多、发展和廉价出售。周刊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军事、经济事态,偶尔发表言论。这一时期,记者的采访活动对一些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进行了涉猎。

定期报纸的诞生促使记者的采访视野进一步拓宽,由于记者采访触角开始面向广阔的社会,新闻报道对社会的影响逐步扩大,使得定期出版的报纸开始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3)成熟时期

记者职业的专门化分工标志着采访活动进入成熟时期。

18世纪初至18世纪中期,日报出版发行;记者从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分离出来,成为专门采集新闻的专职记者。

日报使报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纸”,同时带动了专职记者的进一步较细的分工,产生了政治新闻记者、经济新闻记者、军事新闻记者、体育新闻记者以及驻外记者等。

在这一时期,报纸作为新闻媒介开始成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

1704年,世界上第一家日报《波士顿新闻通讯》在北美洲问世。同周刊相比,日报缩短了出版周期,扩大了内容容量和读者面。日报使报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纸”,同时带动了记者采访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记者采访活动随着日报的发展走向成熟。在这个历史阶段,记者完成了与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分离,成为专门的采集新闻的专职记者。同时,专职记者自身根据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区分逐步实行了较细的分工,对政治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军事新闻、文教新闻进行了专门化的分类和采访报道。

促成记者专门化工作分工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造纸、印刷、交通业的迅速发展给报纸提供了大量出版发行的物质技术条件,使报纸成为有利可图的企业,因此采用少数人包揽采、写、编、排、出版、发行的全部工作状态显然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二是新闻传播的社会功用日益扩大,报纸成为广为流传的读物,因此需要一支数量众多的专门采集新闻的记者队伍;三是新闻报道形式、体裁多样化发展和新闻报道领域的不断扩大,需要记者采访报道多覆盖、多渠道、多侧面,因此,职业记者自身必须实行较细的分工。

记者职业的专门化分工标志着记者采访活动进入成熟时期,到18世纪中期,记者的采访活动又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更加完善。记者的采访活动对社会生活不断产生影响,作用于历史发展进程。

2.现代记者的采访活动

追溯近代记者采访活动的历史,我们看到:近代报纸是社会需要的产物,职业记者是新闻业发展的产物。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的百余年间,记者采访活动处于萌芽时期;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的又一个百余年间,记者采访活动进入开创时期;从18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又经历半个世纪时间,记者采访活动才步入成熟时期。

在这25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报纸记者作为职业记者的先驱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采访经验,形成了一定传统。报业的经验和传统奠定了现代记者采访活动的基础,有些经验和传统仍然沿用到今天。

依照时间顺序,现代记者的采访活动经历了如表1-2所示几个发展阶段。(1)巩固提高时期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报纸记者采访活动进一步巩固提高,形成一定传统;通讯社诞生,标志着记者职业大军形成,意味着“新闻托拉斯”的垄断即将来临;记者采访视野不断拓宽,采访更加讲求时间效率。

这一时期,报纸的形式、内容已经形成一定规范,采访速度、节奏开始加快。通讯社记者的采访构成庞大的采集系统,形成密集化的特点。

1776年,在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前不久,伦敦已有50多家报纸,欧洲大陆国家有近40家报纸,北美殖民地的报纸超过30家。到18世纪末,报纸的形式、内容已经形成一定规范。记者的采访速度、节奏加快,报道质量不断提高,新闻视野进一步拓宽。

1835年,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法国的哈瓦斯通讯社成立,带动了记者采访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之后,1848年美联社在芝加哥成立,1849年德国沃尔夫通讯社成立,1850年英国的路透社成立。由于通讯社具有“新闻采集托拉斯”的特性,各地记者的采访活动构成庞大的新闻采集系统,因而可以提供大量的内容广泛的新闻。(2)飞跃发展时期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报纸、通讯社新闻业务形成世界性格局;电讯新闻诞生,促使记者采访报道进入飞跃发展时期,新闻采访不断探索自身的规律。

这一时期,报道形式、新闻文体形成一定风格;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准确的报道原则得以确立;新闻五要素、导语写作、倒金字塔结构等新闻写作要领和结构在电讯新闻的带动下得到确认;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等报道规则逐步明确起来;报刊的言论与客观报道逐步分开;新闻语言也逐步趋向于简洁、明白、具体、清楚;报道方式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这一切变化和发展对记者的采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世纪中期,通讯社记者发出的电讯新闻标志着记者采访进入时效竞争的开端,现代记者的采访活动伴随着电讯新闻的出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及至19世纪40年代末,沃尔夫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先后尝试用电报发送新闻,从此引发了电讯新闻的诞生。

电讯新闻的诞生使记者的采访速度、报道方式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由于当时电报业务因各种原因时而发生中断,记者必须以最简洁的语言、最直接的方式报道新闻,因此,提出了导语写作必须包含新闻五要素的“定律”,导致了倒金字塔结构的运用,奠定了新闻文体及写作风格的形成。

此外,由于通讯社新闻向许许多多的报纸提供新闻,为了让更多的报纸采用通讯社的新闻,通讯社向记者提出采写新闻力求客观,不渗透个人意见,不偏袒任何一方的要求,这一要求奠定了新闻报道客观性标准的原则。

当时,许多报纸有政党色彩,政治倾向性很强,报纸内容充满了形形色色的政治意见,通讯社采取不偏不倚态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例如,1856年美联社驻华盛顿记者劳伦斯·戈布赖特曾这样阐明这一原则:我的职务是传送事实。我接到的指示不允许我发表任何评论。我写的报道是送给各种政治态度的报纸的。因而,我只报道我认为是正当的新闻,而且力求真实和不偏不倚。

此后,通讯社这种客观报道新闻的观点也被报纸所接受。报纸的意见观点逐步同所谓的纯新闻报道分开,意见发表在社论版,采用不署名形式。读者、特约撰稿人、专栏作家发表的意见采取署名形式,登在与社论对页的专栏版。记者采写的消息以报道事实为主,新闻中尽可能避免发表意见。

随着记者采访报道实践经验的积累,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便得到了确立。

可以说,在工业化时代,是报纸、通讯社记者大显身手的时代。

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对记者的新闻采访活动提供了科学技术条件。蒸汽印刷机、双面印刷机、自动排版机、新闻摄影等技术的发明改善了报纸排版、印刷程序,提高了版面效果;电报的发明加快了新闻的传递;交通业的发展加快了报纸发行。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在工业化时代,无产阶级记者的新闻活动揭开了新闻事业发展历史的崭新一页。1848年6月1日,马克思主办的《新莱茵报》在欧洲革命高潮中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卢森堡、李卜克内西等革命先导的新闻实践活动,为无产阶级记者树立了典范。

在工业化时代,记者的采访活动由巩固提高到发展飞跃,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演变。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大体在19世纪中期完成。现代记者采访活动的发展演变恰好与这个时代的发展同步。(3)激烈竞争时期

20世纪20年代,报纸的繁荣已不容置疑;通讯社业务遍及整个世界;以美国卢斯·哈登在1923年创办的《时代》周刊为代表的新闻杂志相继问世;新闻文摘、画刊纷纷出笼;文字记者汇集成浩浩荡荡的采访队伍,占领世界新闻传播的阵地。

然而,正当文字记者称雄天下的时刻,广播记者伴随着无线电广播的发展应运而生。1920年11月,美国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在匹兹堡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它的创办标志着广播媒介的诞生。

广播媒介诞生的初期被认为是娱乐工具,广播新闻采访报道与文字新闻采访报道几乎不能相提并论。文字新闻采访报道已经积累了400多年的历史经验,而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广播最早播出的节目基本上是音乐、歌曲等娱乐内容。受众依赖报纸获得信息已经养成了固定的习惯。

广播记者采访活动是在数十年后才开始的。原因在于初创时期的广播被看成是娱乐消遣的工具,早期的口播新闻仅仅是从报纸、通讯社那里转发的简明新闻。此刻,通讯社、报界记者的采访活动自然而然独领风骚。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完善,广播自己采集新闻的愿望呼之欲出。以美国为例,1932年,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成功报道了总统竞选活动。广告商开始把目光转向广播,报纸收入明显下降。为了抵制广播的挑战,美国报刊人发行协会决定不再向广播提供新闻,美联社、合众社和国际社也做出相应决定。报界和通讯社采取的行动迫使NBC和CBS于1933年秋天开始自己组织力量采集新闻。

广播记者的诞生是同文字记者竞争的产物,因而从一开始广播记者的采访活动就蒙上了竞争色彩。CBS新闻部主任前合众社记者怀特发起组建正式的CBS新闻社,并同国外一些新闻机构谈判交换新闻。报界、通讯社看到广播咄咄逼人的势头,又一次发起进攻,迫使广告商取消做广播广告的计划。双方势不两立的局面驱使广播、报纸、通讯社三家于1933年12月在纽约举行联合会议,达成一项“和平”协议。

这项协议实质上是限制广播新闻发展,条款极其苛刻:第一,解散CBS新闻社;第二,NBC不再组建新闻社;第三,由广播网提供经费成立报纸广播局,以便向电台提供简明新闻,每条新闻不超过30个字,必须在早9:30播送5分钟,晚9点或稍晚再播5分钟;第四,电台评论员不能评论现场发生的新闻,新闻事件发生12小时后才允许电台播发、评论。

由于广播新闻受到如此严格限制,好几个独立新闻社随之成立,自愿向广播提供新闻。报纸广播局认为独立新闻社破坏了“协议”精神,应该取消,但一直未能办到。最终,反广播“协议”逐渐失效、瓦解。

广播采访报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异军突起,因而,广播采访报道初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阻力。

1936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开播。1939年4月30日,美国纽约世界博览会展出电视机,罗斯福总统在电视上发表讲话。电视机进入家庭,电视大面积传播已经指日可待。不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迫使电视进入“冷冻”时期,但是却使广播记者采访报道进入了黄金时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播记者利用无线电短波技术,先于报纸从现场发回战事新闻,令文字记者望尘莫及。“新闻联播”报道形式在“二战”前夜诞生,开创了广播新闻自成一体的风格。现场录音实况报道、现场记者口头报道等形式在战争期间特别受到听众欢迎。“二战”中广播记者的采访报道扩大了广播新闻的影响,使广播媒介进入了“黄金时代”,广播具有的新闻传播功能被受众进一步认识。广播记者利用无线电短波技术从战场发回了带有真实声音元素的同步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比文字记者略胜一筹。“二战”的广播报道以CBS记者爱德华·默罗《这里是伦敦》的广播最为著名。默罗因现场广播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一举成名,他的引起震动的《这里是伦敦》等现场广播极大地促使当时保持中立的美国政府和人民领悟到战争的性质。他独创了美国战地现场广播、连续广播报道等口语广播形式。美国广播界认为:他不仅在形式上发挥了广播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使广播成为公认的合法、严肃的新闻媒介,改变了人们一直把广播只看作为是消遣娱乐工具的看法。他的新闻实践奠定了CBS客观报道的理论基础。

广播记者队伍经过“二战”的洗礼,锻炼成一支素质较高的队伍,其中以爱德华·默罗组建的全明星记者队伍最为优秀。报纸、通讯社对广播不能再等闲视之,许多记者在战争期间和战后流入广播界。客观地讲,文字记者流入广播界,为广播记者采访活动打下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广播通过摸索、比较,逐步探索出广播新闻采访的特点。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60年代,广播新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广播节目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广播采访报道也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电视采访报道开始与广播、报纸展开竞争。电视在60年代末开始尝试更多的新闻采访报道,涉足了很多领域,采制技术和传播手段的进步使电视新闻发挥了更大的优势。“二战”之后,电视“复苏”。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日本等国家先后开办了电视广播。194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将黑白电视机投放市场,电视机进入家庭,电视广播有了收看群体。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1960年,日本播出彩色节目。1967年,英、法、苏、联邦德国相继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在电视新闻节目开办的早期,电视新闻仅仅是新闻电影纪录片和广播新闻的结合物。当时的电视记者多数是从报纸、电影系统请来的摄影师。电视新闻摄影队通常由2—3人组成,使用好几百磅重的设备。电视新闻制作采取“分割式”剪接方法。先出字幕,再出图像,然后配上声音、解说。尽管设备沉重,电视记者仍然拍下了一些持续发生的事件和预知的新闻,如灾难、战争、奠基典礼、选美比赛、体育比赛、军事演习、总统竞选等。由于这些报道提供了真实的活动图像,弥补了广播和报纸的不足。一个真实的画面往往胜过一组报纸图片,胜过一千字的文字描述。

经过数十年摸索,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有了长足发展。磁带录像可以同步录制画面和声音,“并行剪接法”技术手段使得文字、解说、画面融为一体。电视记者的采访触角开始延伸,哪里出现新闻热点,哪里就有电视记者的足迹,电视记者的采访后来居上,格外引人注目。

面对电视的挑战,文字记者注重深度报道、解释分析、视觉新闻,对于记者的采访功力、报道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面对新的竞争,广播新闻开始探索新的路子,开创了新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广播开启了全球广播报道。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纷纷开办国际广播,形成一股咄咄逼人的力量,美国、苏联等国家在全球广播的竞争中形成了电波战。记者的采访活动也蒙上了强烈的竞争色彩。广播新闻传播形成了新的格局,广播新闻采访报道并没有因为电视的兴起而消失,仍然发挥着作用。

可以说,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四大传媒形成相互并存、相互竞争的格局。

在四大传媒激烈竞争时期,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记者采访活动发生了戏剧性变化,记者采访活动蒙上了激烈竞争色彩。

在新闻编辑部,新闻的产生过程已完全实现现代化。从手写到使用打字机,再到应用电脑、电子传真机、国际互联网,这一切新的技术都对记者的技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这一时期记者采访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利用新技术手段,加速新闻采访节奏;二是发挥各自优势,向采访报道的深度广度拓展。

新闻时效一直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四大传媒记者采访活动竞争的制高点。无线电波发射技术使广播能够同步播出记者在新闻现场采录的音响;卫星通讯技术使电视实现了同步传送现场画面和声音;电子通讯技术使通讯社的电传新闻以电子信号形式传到世界各国用户手中,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电子排版印刷技术加快了报纸发行的节奏。

在一定程度上讲,四大媒介在新闻时效上的竞争标志着记者采访进入即时通讯时代。(4)媒介融合新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上的新闻平台以神奇的速度发展,形成了新的网络新闻媒介和新闻发布通道。网络新闻影响之广泛、速度之快、势头之迅猛,铺天盖地涌来,改变了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四大媒介的传播格局。

互联网具有强大的信息汇集功能和灵活快速的发布优势,这无疑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截至6月2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019人遇难,373573人受伤,失踪18627人。很多人都在竭尽全力寻找亲人下落,新浪网以强大的信息汇集和整合能力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合作,推出了寻人、报平安平台。截至5月21日21时,已经有将近12万人的平安信息汇总到该数据库中,成功率达到77%。《纽约时报》在地震后第二天发表的文章,肯定中国政府官员和救援人员做出的迅速反应,赞扬了中国政府对信息采取的公开透明举措以及媒体的及时报道: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其英文网站上,大量报道此次地震灾难,并且定期更新,其中包括最新死亡数字。

震后一周,中国政府宣布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三天举国哀悼,各大网站均以黑白色作为主页色调,并以醒目的大标题来悼念汶川地震中去世的同胞。

互联网技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既提出了挑战,又提供了新的平台,其最大的特征是:可以同其他媒介融合。

我们看到,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四大媒介正在同新型的互联网平台相互融合、相互利用,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建立了各自的媒体网站。

在建立各自的媒体网站同时,通讯社、报纸媒体开拓网络视频业务,改变了传统的文字、图片新闻采访活动;广播媒体利用互联网,探寻视听广播形式,改变了单一用声音元素传播新闻的方式;电视打造网络电视台,整合电视节目资源,采取电视与网络视频同步直播形式等,进一步拓宽了传播渠道及传播范围。

我们还看到,手机从单一的通讯工具变成具有多种功能的信息载体,手机报纸、手机电视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平台。

职业记者队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不断扩大,媒介融合的趋势使记者采访活动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在某种意义上讲,采访方式同报道形式同步呈现成为对所有媒体记者的新要求。因为,采访报道同步化、重大事件直播报道、现场口头报道等形式已经不是广播、电视独有的“专利”,网络视频、手机电视都可以采用。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媒介环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媒介融合时代。世界未来学家认为,在未来世界中,不管社会结构发生什么变化,职业记者的采访活动将继续进行下去,因为全世界的人们永远需要了解和他们生活有关的新情况、新变化、新信息。

毋庸置疑,职业记者的采访活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沟通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今天的媒介环境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未来的媒介格局将成为一个新系统。

3.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

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比西方记者晚200多年。如果从17世纪初定期印刷报纸诞生算起,西方国家记者采访活动经历了四个世纪的历程。中国的近代化形式的报纸在19世纪初才出现,而且是由传教士率先创办的。因而,中国记者早期的采访活动不但比西方记者起步晚,而且活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人办报意图的限制。

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真正有所发展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时至今日,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的经验已经系统化、理论化,构成了一门独立的实际应用新闻采访学科。

按照时间顺序,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大致经历了如表1-3所示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

1815年8月5日,第一张中文近代化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出版。创办人是第一个到中国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主编是另一个英国传教士米怜。中国人梁发,又名梁亚发,担任刻版、印刷、发行工作。

在我国新闻史上,梁发以第一个广义上的新闻记者身份占有一席之地。梁发原来是一个刻工,应募为英美传教士刻印宗教书籍。1815年随米怜到马六甲,转年受洗礼入基督教。在《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出版期间,他曾以“学业”的笔名为该报写稿。但是,由于这份报纸的内容首为宗教,次为伦理道德,再次为科学知识,梁发的新闻活动必然受到该报办报意图的限制,因而他的新闻活动并不是狭义概念上的采访活动。

从1815年始到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海外和中国境内创办了多种中外文报刊。创办人多是熟悉中国情况或通晓中文的传教士和商人。报刊的内容从宗教宣传起始逐步拓宽到商业活动、文化信息、时事新闻、社会新闻等。例如:1828年创办的《天下新闻》突破书本式装订,采用活版印刷、散装发行,主要刊载中国和欧洲新闻。1832年创办的英文月刊《中国丛报》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政府机构、法律条例、朝廷要员、中外关系、内外贸易、山川海港、军队装备、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做了相当详尽的介绍,同时也广泛报道了西方商人、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该报文体多样,有论文、游记、消息、通讯、书信等。文章的主要撰写者大多为西方在华的知名人士,中国人梁进德等也曾为之写报道。

1833年,中国境内第一张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办,此报以宣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兼载宗教文化、行情物价。该报关于酒徒打人致命的报道、关于105岁老翁同22岁女子结婚并生子的报道是近代中国报刊中最早的社会新闻。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近代化报刊发展初期都是外国人垄断,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不可能不受到历史的局限。梁发、梁进德等人的新闻活动仅仅是一般性的写文撰稿。即使是外国人,他们的工作主要是编撰文章,专职采访记者寥寥无几。

从根本上看,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意图是为其文化宣传渗透服务的。但在客观上,这些报刊引入了西方新闻业的经验,展现了中国新闻业初期发展的一方天地。(2)开创时期

19世纪50年代,中国人打破了洋人完全垄断中国新闻业的格局,自己开始创办报刊。

1858年11月15日,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报刊《中外新报》在香港创刊。起初为双日刊,很快改为日报。该报新闻来源大多译自外报或转录清朝的《京报》。此外,向社会征求社会新闻的来稿。同时,注重商业行情和交通信息,另外还印《行情报》,随《中外新报》一并发送。值得一提的是,《中外新报》发行期间,提出“叙事必求实际,持论务期公平”的报道原则。由此可见,中国人自己办报伊始就开始遵循一定新闻报道规则。

继《中外新报》之后,中国开始进入自己开创新闻业的新阶段。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了中国境内的中国人自办报纸《昭文新报》。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王韬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个政论家,他以报纸为武器,每日刊有论说一篇,鼓吹变法自强,开我国报刊重视政论之先声,成为康有为、梁启超所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的思想先驱。《循环日报》不但以政论闻名于世,还由于刊载京城、羊城、海外新闻及交通信息而受到欢迎。

甲午战争后,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整个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共创办了30多种报刊。他们利用报纸宣传维新变法,在中国新闻史上掀开新的一页。

在中国人自己开创新闻业的同时,外国人在中国办报又有所发展。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等在上海创办《申报》,《申报》一开始就设有两个“访员”,专门采集社会新闻。1874年,《申报》派人奔赴台湾,实地采访日军侵台战事,刊出中文报纸上最早的军事通讯;1882年1月16日,登载了发自天津的我国第一条国内新闻电讯;1884年8月6日晚7时,发出了报道福州海面法国舰艇动态的第一张中文号外。从上述新闻事件的报道可以看出,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范围正在逐步拓宽。

在报纸记者的新闻采访活动迈出新的一步之时,外国通讯社业务也在中国开始经营。1872年,英国路透社最先在中国发稿。此后,日本东方通讯社、同盟社,法国的哈瓦斯社,美国的合众社,德国的电报社等,都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从此,电讯新闻开始在中国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和西方世界的信息沟通。

从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创办了近200种报刊,占我国当时报刊总数的80%以上。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这样一个历史条件的限制。可以说,能够打破洋人办报一统天下,开创中国人自己的新闻业是十分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职业记者队伍形成比较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3)发展时期

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真正得以发展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了120种报刊。据统计,到1912年5月,全国报刊总数增加到近500种。随着新闻业的快速发展,职业记者进行了较细分工。在民国初期,报刊内容基本上做到不漏掉重大新闻事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以采写政治通讯,披露政治事件内幕而闻名的杰出记者黄远生。

黄远生(1877—1915)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个著名记者。在黄远生之前,一些著名新闻工作者都是政治家。黄远生采写的政治通讯语言文字流畅生动,他善于采访,经常能采集到一般记者难以获悉的消息。他提出一个好记者应有“四能”:能想、能跑、能听、能写。当时,《东方杂志》和上海的《申报》都大量登载他的通讯,后起的新闻记者有不少深受他的影响。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开始后,报刊想利用他的文笔和声望,一面要他写文章,一面要他出任筹备出版的《新亚细亚报》上海的总撰述。由于黄远生的改良主义世界观,不能断然拒绝这种收买和利用,写了一篇自以为“似是而非”、“并不怎么赞成帝制”的文章,同时也担任了总撰述的名义。袁世凯并不满意,叫人授意他再写。这时,他觉得“再无可转身了”,于9月3日离开北京转到上海乘船去美国。结果12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被人当成帝制派暗杀,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悲剧事件。

五四运动带动了中国现代报刊的发展,一批以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为内容的报刊先后出现。同时,出现了邵飘萍、范长江等著名进步记者。

邵飘萍(1884—1926)早在1908年就担任《申报》特约通讯员。1915年初,是他最早把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秘密协定通报国内。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邵飘萍被《申报》聘为特派记者去北京,以发表“北京特约通讯”而驰名国内。1918年7月,他创办新闻编译社,成为国人在北京自办最早的通讯社。同年10月5日,创办《京报》。1919年10月5日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新闻学研究会讲师,主讲新闻采访学。邵飘萍的讲学对许多中国进步青年产生过深刻影响,毛泽东曾对他的讲学留下深刻印象。在邵飘萍的新闻生涯中,其主体思想倾向进步革命,曾经披露段祺瑞政府卖国罪行,赞颂十月革命,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支持反帝反军阀斗争。1926年4月26日,被奉系军阀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逮捕,惨遭杀害。

范长江(1909—1970)以《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引起轰动。他1933年下半年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写稿。一年之后,成为《大公报》撰稿人。1935年7月,他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了西北地区考察采访,历时十个月,足迹遍及川、陕、甘、内蒙古等地区,全程四千余里。他的旅行游记陆续在《大公报》发表,引起轰动。这些游记汇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几个月内连出七版。1936年8月他去西部采访,写出通讯集《塞上行》。“西安事变”后,他从宁夏到延安,与毛泽东做了通宵长谈,促使他思想发生重大转变。他所写的《陕北之行》,打破蒋介石新闻封锁,报道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实况。1939年5月,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

黄远生、邵飘萍、范长江三位名记者的采访活动标志着中国职业记者采访活动的深入发展。

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中国报纸记者采访活动进入发展阶段的同时,中国民办通讯社、官办通讯社也先后开展了新闻报道业务,广播事业也开始发展。

1904年,中国人自办的民营通讯社——中兴通讯社在广州成立;1924年,国民党中央政府在广州创办中央通讯社;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创办红中社;1923年,美国人奥邦斯在上海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广播电台;1927年,北洋军阀政府在天津创办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8年,国民党中央在南京创办中央广播电台;1940年,中国共产党创办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追溯中国记者采访活动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记者采访活动是同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及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

为什么中国职业记者的采访活动比西方记者晚200多年?一是闭关自守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经济闭塞;二是政治上统治阶级控制严密,旧秩序不肯改革,压制言论自由;三是思想文化上没有感到封建文化的束缚。此外,整个社会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没有沟通的需要。(4)壮大时期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新闻事业有了空前规模的发展,记者的采访活动也发生了历史性演变。

建国以来的60年,记者的采访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不可否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新闻事业发展速度、规模都是解放前所达不到的。记者队伍扩大,素质提高,涌现了很多精彩、高水准的好新闻。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历史原因,记者的采访报道自然也会受到时代局限,例如1958年“大跃进”的报道、“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报道等违背了新闻规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新闻界总结历史经验,记者的采访活动发生了深刻演变,无论在采访上还是在报道上都在探索新闻自身的规律。

报纸记者随着报业结构的变化其采访活动不断朝着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过去,中国报纸是党报独揽天下,报纸种类基本上是综合性为主。现在,报业结构形成多层次格局,群众团体、民主党派报纸先后创刊。报纸种类呈现比较齐全的可观前景,中央、地方,综合、专业报纸全面发展。报纸新闻从业人员占全国新闻业务从业人员的一半左右,记者素质和业务水平随着社会进步和新闻教育发展进一步提高。

通讯社记者的采访活动随着中国通讯社业务的发展而不断开拓。新华社提出新的目标,要把新华社建成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为达到这一目标,新华社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加速人才培养,拥有一批能洞察国内外事务,纵论世界风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名记者。新华社在国外建立诸多分社,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讯社抄收新华社的对外新闻。中国新闻社的业务也发展较快,采用中新社电讯、专稿和图片的海外报刊已有数百家,遍及世界五大洲。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来,通讯社记者的采访活动真正打开了世界性的局面。

广播记者采访活动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朝着“自己走路”的目标迈出新的一步。过去,特别是“文革”期间,我国广播新闻报道主要是依靠通讯社和报纸。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播记者逐步改变这种被动局面,自采、自报、自编的新闻数量增加。录音报道、现场报道等广播特点鲜明的采访报道形式运用越来越普遍。

中国电视自1958年正式开播,虽然比西方国家晚了20多年,但却是四大新闻媒介中唯一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事业。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电视的发展一度搁置,直到70年代中期后才真正有所发展。

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后来居上”,在人民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1984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试验通讯卫星,随后卫星地面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可以当天同全国观众见面。目前,我国电视已基本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无线到有线,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电视传播网络。电视新闻日益成为人们获得新闻的重要来源,电视记者队伍迅速形成壮大。

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不但继承了传统,而且进一步丰富发展。许多电视采访报道自身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新闻;许多采访报道对推进社会改革和进步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追溯中国记者采访活动历史,可以对现状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会伴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开拓前进。

二、电视媒介特征与采访新拓展

电视采访的基本含义是:既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集、发现、挖掘事实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之一;还是许多广播电视节目表现形态的突出特点,成为一种节目样式。

电视采访的发展历史既是一个在短时期内迅猛发展、变化的惊人历程,又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促动、相互催化的复杂过程。

说其惊人,是因为它历史短、变化快、影响大;说其复杂,是因为它的采集手段与方式比其他媒介更为依赖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1.划时代的突破

从时间流程上看,电视采访在每一个年代都有历史性的飞跃。

30年代,电视采访由单一的转播发展到流动采拍。

40年代,电视采拍由使用35毫米胶片过渡到使用16毫米胶片。

50年代,电视采拍开始尝试使用达到实用水平的磁迹摄像机。

60年代,通讯卫星将电视报道推向最高水准——同步化;同时,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在60年代末问世。

70年代,ENG的普遍推广,使电视采拍在诸种媒介中确立了优势——声画同步。

80年代,ENG更新换代,一体化摄像机又使电视采访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CNN有线电视新闻网24小时全天候的新闻报道,带动了全球电视新闻的采访活动。

90年代,数字化金属磁带使画面质量达到更高的标准;卫星直播电视、大型电缆电视、电视节目频道化,促使电视新闻节目多样化发展。

进入21世纪,高清晰电视开始普及;无磁带硬盘录像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大、中、小型数字化卫星转播车灵活运转;新闻直播节目朝着常态化发展。

国际互联网推广使用,带动了电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电视与网络结合,打造了新的传播平台;台网互动,充分利用了电视的信息资源;网络视频直播,进一步彰显电视图像的优势。

可以预见,媒体融合的新时代对电视的影响和作用将是巨大的,这无疑对电视记者的采访也将产生始料不及的影响。

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电视记者的采访要紧紧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发展思维能力和采访技巧,才能胜任富有创造性的电视采访活动。

2.根本性的变革

电视采访根本性的变革,首先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引起的变化又带动观念的更新。

——从采访拍摄技术上看,电视采访的关键性突破是采用ENG技术,ENG对采访拍摄的作用是:加快采集速度;扩大采集范围;同期采录图像和声音;记者进入画面采访,采摄开始分离。

——从传播方式上看,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关键性突破是采用卫星通讯技术。卫星通讯技术不仅仅使新闻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而且改变了电视节目的播出、制作环节,改变了节目的形态,也改变了记者采访报道方式。卫星通讯技术对记者采访报道的作用是:现场报道可以通过卫星进行直播,远隔万里拍摄的画面可以通过卫星传送;前方记者与后方可以进行视频连线;记者的报道可以在卫星转播车里进行现场画面切换、现场传送。

——从采访的应用范围看,电视采访由专门的新闻报道全面渗透到各类节目之中。电视综艺节目中的采访介入也已经成为新的走向,引起社会的特别关注。传统上,新闻与娱乐是不能相互渗透的,如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节目形式在电视综合性特征的效应中相互渗透,产生了始料不及的社会效果。自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引入现场采访以来,历年晚会的高潮场面大多是由采访来启动的。老山前线归来的英雄的婚礼,棋圣聂卫平姐姐一家对小保姆的爱心,从台湾回到大陆的李大维、黄植成等新闻人物的出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和金牌运动员的出场,汶川大地震赈灾义演的现场采访……令观众难以忘怀、历历在目。中央电视台历届的“三一五”晚会之所以产生巨大社会反响,主要在于晚会上披露的事实真相震撼人心,以及现场同步采访的真实可信。

——从采访的时效上看,电视采访一度因为设备繁重行动不便,对突发事件束手无策,预知性新闻的采访也十分有限。然而,通讯卫星的上天和微波通讯网络的形成以及直播卫星与电缆电视的结合,转眼之间将电视采访的时效带入了与事件同步进行的轨道。采访的过程即是报道的过程,也是观众目睹的过程,已不是什么神话。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全世界的观众在同一时间目睹了这场战争的发生、发展及结果。传播学家认为,这样的采访报道在人类战争史和传播史上创造了奇迹。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奥运史上第一次全部采用高清晰度电视转播技术,不但为全世界的观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现场画面,而且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有关奥运现场赛事的节目和重要报道都进行了直播。

——从采访的深度和广度上看,过去,因为技术条件的制约,电视采访往往是浅尝辄止。今天,电视记者的足迹遍布于全球。即使人类难以涉足的南极、北极乃至月球,也留下了电视记者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采访记录。以往,电视采访在深度报道方面有所局限。现在,电视采访已经在现场报道、调查报道、精辟透彻的人物专访、夹叙夹议的述评、解释分析的专题报道、记者的现场即兴采访与点评、大型的特别报道等报道形式上大显身手,独树一帜。记者采访与报道形式的相互催化,促动了电视报道的纵深发展。

——从采访的方式上看,电视采访由单一的画面拍摄发展到多种形式。有些采访方式作为固定的报道形式、特有的节目样式而大受欢迎。如现场报道、人物专访、快速提问、讨论、辩论、谈话等展示的都是完整的采访进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视采访还将采访对象和观众引入了屏幕,增强了采访的可视性和参与性,产生了双向交流与双向互动的效果。

3.创造性的开拓

自从电视诞生以来,采访就作为记者工作的基本手段,发挥着巨大作用,奠定电视节目传播的基础。“当今新闻工作最有价值和最具[1]独创性的成就,通常都是从采访中得来的。”

电视采访的作用日益得以显现,确是不可估量。应用范围的不断延伸,体现了创造性的开拓。

——以采访插入方式而论,新闻、社教、服务、体育、综艺、谈话节目等等,在各档节目中往往插入采访片段或展示采访过程。采访不但是节目内容的采集手段,而且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正如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部经理鲁文·弗兰克所说:“采访[2]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基本工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

——以节目内容而论,其质量高低依赖于记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准及采访的深入与否。现在,电视发达国家的电视机构仅一个频道每天播出18—24小时的节目;电视发展中国家播出10—12小时的节目。1年365天,电视节目的吞吐量之大近于天文数字,难以估量,然而,绝大多数节目内容的传播依赖于采访的拓展;节目质量、数量的保证也同样离不开采访的深度和广度。“智力竞赛节目、游戏节目、广播电视论坛节目都是从问答形式演变而来。当然,新闻节目[3]更是离不开采访。”

——以节目形态特征而论,电视采访不但成为一些新闻节目表现形态的突出特征,而且成为谈话节目的主体构架。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出镜采访成为节目形态的突出特征;在《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谈话节目中,节目的架构主要是由采访支撑的。在凤凰卫视的《风云对话》、《问答神州》、《锵锵三人行》等节目中,把问答、交谈的采访方式转化成节目的形态。

——以传播效果而论,大凡能够对社会产生广泛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新闻传播内容,大都是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观众的现实题材。而“三贴近”题材的选择,往往来自深入的采访。美国畅销书《杀人犯和其他友好的人们》的作者丹尼斯·布赖恩认为:“我们对我们同时代人的最生动的印象是通过采访得来的,这种情况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明显。几乎每一件重大的事件,都是通过一个人问另一个人才让我们知道的。因此,采访者处在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力和影响[4]的位置上。”

——以采访的功用而论,且不说以采访为基础的新闻、时事节目,即使是影视剧中引起观众共鸣的作品,往往也是深入生活观察采访的结果。从《新闻启示录》到《新星》,从《十六岁的花季》到《外来妹》,从《凡人小事》到《大考之年》,从《编辑部的故事》到《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无论是故事性还是纪实性的电视剧创作,其成功都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采风”。美国是“电影王国”,可是美国公众却从来没有根据哪一部电影的生活方式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然而,一些医院利用电视剧中的“模型”开展集体疗法业务确是当今美国社会的事实。评论家们认为,由于电视剧题材大多贴近现实生活,为许多观众提供了替代疗法。观众把剧中人物遇到的问题、障碍、麻烦、矛盾同他们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由此可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节目创作,必然要以深入生活观察采访为途径。

——以节目制作的流程而论,采访是节目制作环节的第一道工序。对此,可以用图1-1来表示。图1-1 节目制作流程

通过上述的分析、归纳,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电视采访的历程、变革和作用。

电视采访的历史演变,可以说是由模仿到自成一体的探索历程。“电视拥有巨大的潜能,但要发挥它的威力,必须依靠人的主观能动[5]性,有赖于电视工作者对电视特性的不断认识和开掘。”中国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虽然起步晚,但技术手段已达到现代国际水平;一支稳定的职业记者队伍已经形成;采访实践已积累了半个世纪的经验;采访的触角不但遍及全国,而且伸向了世界;电视记者所到之处,受到社会的重视……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电视记者的采访已经进入了创造性的成熟时期。[1]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2]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3]肯·麦茨勒:《创造性采访》,第3页。[4]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第2页。[5]洪民生:《回顾引起的思考》,载《中国中央电视台30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4.媒介优势的强化

在信息化时代,人类的信息传输速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媒介新闻的先发优势越来越强化,抢占第一时间的先机,意味着控制新闻报道的话语权。

在各种新闻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功能日益扩大的情形之下,电视记者采访报道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强化媒介优势,扬长避短。(1)权威信息,时效第一

提及电视媒介的优势,首先想到的是声画并茂,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采摄分工越来越明晰的今天,画面的拍摄主要由摄影记者承担,这对于现场画面的捕捉,发挥电视声画并茂的优势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作用。

对于承担采访任务的电视记者来说,则需要用权威信息和抢时效来强化电视媒体的优势。一般来说,现代电视记者在采访中要考虑的首先是时效。

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工具,任何新闻报道都会讲时效第一的原则,电视也不例外。电视的最大优势是传播速度快,现在新闻直播形式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因而,采访最突出的变化是体现迅捷、快速。这一点同过去采访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快速采访是电视记者应具备的基本功,快速采访也是记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巧,这也是由新闻传播特性所决定的。

对于不同传播媒介的记者来说,电视记者的新闻采访应该更加注意迅速及时。如果能在迅速及时上把握主动,电视记者的采访就可以说成功了一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互联网的神速发展使报纸、通讯社、广播媒体的记者能够快速将采访的新闻上网传回编辑部。而电视记者则要先拍摄画面,然后通过卫星或网络传送画面,同时还要在网上传送稿件。正是由于新闻采访、拍摄、传送的环节较为复杂,记者必须练就一套迅速采访的过硬本领,而练就这种本领,则离不开长期的摸索、锻炼。

快速采访要求记者反应灵敏、判断准确。记者要掌握快速采访的技巧,前提是要经过长期周密的研究、冷静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方能达到迅速准确的判断。

时效第一是现代新闻竞争的制高点,电视记者应学会迅速处理复杂信息,迅速采集新闻事实,迅速报道出去。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从灾难发生到灾后重建,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共同抗击地震灾害。在整个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媒体发挥出巨大作用,起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5月12日14时46分,新华社在尚未确定震中、震级的情况下,发出第一则地震报道:“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

14点53分,新华网发出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后地震级别修正至8级)。

5月12日15时,中央电视台在整点新闻中播发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的消息,距地震发生的14时28分仅32分钟。随后,在第一时间派记者赶往现场,第一时间与四川当地媒体联系。

15时20分,中央电视台开启全天24小时滚动直播《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特别节目。这是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进行全天候直播的重大突破。迅速出动的多路记者赶赴各受灾地点,通过记者连线、现场口头报道、记者观察等形式传回最新消息。

凤凰资讯台评论员坐镇演播室,同地震部等部门联动,报道地震区交通、医院、居民房屋安全等问题。

四川卫视也停止了原有的节目安排,在第一时间插播灾区的最新消息。许多记者不顾生命危险,坚守在灾情最严重的地区。

5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直播节目,募集捐款超过15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电视台24小时滚动直播《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特别节目中,最大限度地强化了时效第一、权威信息的电视媒介优势。表1-4是从5月12日到27日期间播出的部分重要信息和前方记者的多角度报道。

CCTV及时、公开、透明地传播重大突发灾害事件的信息,主动掌握灾情发布的话语权,提高了中国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增强了在世界受众中的影响力,国外媒体广泛采用了央视国际频道的信号报道灾情。(2)采访报道同步化

电视现场报道方式带动了采访报道同步化的发展趋势,是强化电视媒介优势的重要体现。

在某种意义上说,现场报道的水平高低与记者的业务素质高低成正比。面对一件突发性新闻事件,记者要做现场报道,往往要采访、报道同时进行,采访的过程就是报道的过程。因此要求记者掌握采访报道同步化的特点和技巧,这也是电视记者不同于报纸记者的显著区别之一。

文字记者体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要在其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叙述现场细节,抓住现场中有代表性的事物和人物,换句话说,就是在文字上下功夫,使其新闻报道具有现场感或富有立体感。电视记者用口述描述新闻的现场,难度很大。

举例来说,记者报道一件突发性新闻事件,文字记者要用最快的速度进行观察、采访、写作,然后把稿件发回编辑部,或者直接用电话口述传稿。电视记者有时需要先拍摄记者出镜,然后再拍摄现场画面,最后还要有文字解说;有时记者的出镜报道要完整,构成一条独立的口头报道。因此,记者要在口头、笔头、拍摄三个方面下功夫。

现场报道是强化电视优势的最好报道形式之一,往往体现记者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思维的敏捷、判断事物的准确以及对人的感召力等等。

现场报道是检验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最好尺度,记者出镜首先得具备较好的口才。所谓口才并不是指音质多么纯正、声音多么动听、吐字多么清晰,而主要是指表达准确、生动、恰当、深刻。电视记者不仅能用笔头、镜头来表达事实,还要具备口头表达的能力。

记者应像训练文字能力、拍摄功夫一样,训练自己的口才。在实践方面,可以有意识地用口头叙述新闻的导语、主体、结尾。

此外,可以对日常见到的事物或人物进行模拟口头描述训练,测试自己是否有能力用口头表达事物、表达思想、表达所目睹的细节。

最后要多留意听一听那些颇能打动人心的各种演讲,研究一下成功的演讲到底靠什么,是怎样抓住受众心理的,是怎样激起受众的热情的。在理论方面,记者可以看一些有关讲演学方面的书,注意研究讲演学理论。

随着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相互竞争,电视日益强调强化媒介优势,因此对电视记者采访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向是:记者的现场观察叙述和口头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其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事实上,记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同观察采访能力是分不开的。从世界范围看,几乎所有电视事业发达的国家,挑选电视记者大都具备现场观察、口头播报新闻的能力。从国外电视机构挑选电视记者的标准中可反映出来:既重视采访能力又不忽略口才,两者的分量相等。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记者的口头报道反映出记者多方面的综合性能力。

由于电视的接收系统、传播系统越来越方便,一天24小时都可以收看新闻,人们一般获取突发性事件的新闻,往往是首先想到电视,希望从电视中得到准确、权威的信息,这是电视的一大优势。记者要有强化媒介优势的意识,顺应采访报道同步化的趋势。

在2008年四川汶川震灾报道中,数百家中外媒体记者不顾余震的威胁,活跃在第一现场采访报道。以张泉灵为代表的一批亲临地震灾区现场采访的电视记者,较好地发挥了电视媒介采访报道同步化的优势,及时将地震灾区的最新情况、政府的救灾措施、社会的反应等信息向全球实时传递。媒体的关注形成一股合力,影响着社会、公众和政府。

三、实例解析:《国庆50周年特别报道》的创造性开拓

解析CCTV国庆50周年的特别节目,可以进一步理解电视采访发生的根本性变革与创造性拓展。以下是本书作者以采访的方式所进行的对第一手资料的梳理——对话CCTV时政新闻部资深直播节目总导演陈征。

陈征是CCTV资历最深的时政新闻直播的导演。她的直播导演经历是伴随着CCTV时政新闻的直播节目开始的,从1987年至今,已有20多年的直播导演经验。在采访中,她认为自己导演的最有创造性的直播活动是《国庆50周年特别报道》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别节目》。

问:请您先简要谈谈CCTV时政新闻直播的历史及其变化。

答:这些年,中国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和重要会议的直播都由时政新闻部来操作。1984年国庆35周年,CCTV开始尝试大型纪念活动的直播。但是,作为时政新闻的直播起始于1987年的两会。当时在国际上产生很大的反响,这是从电视传播角度体现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观众第一次同步看到两会的进程,收视率很高。

问:在你做直播导演的过程中,直播的题材有哪些变化?

答:从1987年开始,时政新闻的直播开始起步。前些年,重大的会议直播较多,我们不间断地做了两会的开幕、闭幕、记者招待会、演讲等。党的十六大召开,我们也作了直播,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首次电视直播,在国际上也引起震撼。后来,也做了十七大召开的直播。

此外,做了改革开放5周年、10周年、20周年的直播。还有一些国际会议的直播,如达沃斯论坛、欧亚论坛、东盟会议、世界科技大会等。

最为感动的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回收、天地对话的直播,引起全世界关注。后来又做了“嫦娥探月”,这些既是科技题材,又是重大的事件,同时也是显示国家实力的时政新闻。

我们还对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直播,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香港回归10周年、国庆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等等。

这些年,时政新闻所有的直播我几乎全部参与了,基本上也是由我做的总导演。

问:从直播总导演的角度来讲,哪些直播对你的触动最深,哪些直播最具有开创性?

答:一般来说,重要会议的直播,政治责任较大,要分外小心。但是,从直播的导演和技术环节来讲,难度不是很大,基本上都有一定的程序。这些年,我自己触动最深的是担任国庆50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直播的总导演。可以说,难度大,发挥创造的余地也大,手法也多。这两次直播,非常有创造性,有人比喻为是中国的大片。

问:这两次直播确实很有震撼力,看得很过瘾,请您谈一谈这两次直播的部署和实施。

答:先说国庆50周年的直播。首先,这个直播是超大型的。4个系统、36个机位、二级切换,一般的直播一级切换就可以。

虽然,国庆50周年的活动集中在天安门和长安街,但是分布的范围很多。天安门城楼、广场中央、广场两侧都有人的活动。此外,很多的活动都是在行进之中,这些活动的程序是以分秒来计算的。特别是天上、地下的动态活动同时进行,难度更大,地面的活动在行进之中还有很多图案的变化,这一切都给直播带来挑战。

问: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难点、如何部署的?

答:首先是找好机位的角度和架设的位置。长安街把广场和天安门城楼隔开,这样就不能穿越长安街来拍摄。我们分了A、B、C、D四个区域系统,每个区域9个机位,一辆微波车。具体的分布是:A拍摄天安门城楼上的活动,B拍摄游行队伍的活动,C拍摄广场上的群体活动,D纵向拍摄阅兵仪式。除了这四个区域外,我们还部署了5个单边高点的机位。这样形成了4个系统,5个单边的布局,画面通过现场的微波车直接回传,总导演台上是18个画面切换。这些机位和系统的部署动了很多的脑筋,通过多方的协调。

问:一般来说,直播首先要有技术上的支持,有了技术还必须有好的机位,才能保证完整展现现场的活动。作为导演,你期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你要从哪些主要方面进行构思?

答:首先,我要从宏观上考虑用什么样的布局,才能比较全面地把现场的活动拍摄下来;第二步,确保重要活动拍摄到位,我期望尽可能地拍到好的画面;第三步,希望能够拍到有意义的生动的细节,做到这点需要有细致的观察力;第四,我必须要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考虑,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机位。因此,经过多次的预演和设计,几乎每一天都有变化,每一天脑子里装的都是如何稳妥地把控现场。在正式转播前,每天睡觉很少,即使睡着了,脑子都好像还是醒着的。

问:在这次直播过程中,您最担心的是什么?

答:最担心的是时间的把握。因为直播所有的程序在预演的时候都是严格按照现场活动的时间来调度的,但是到正式开始的时候,很难说分秒不差,这种情况事先无法预测,一旦变化,涉及的机位、画面长度、前后段落衔接的顺序都要调整。

问:这次直播有哪些惊险的经历?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答:最惊险的是拍摄飞机编队从天安门飞过的那些画面。国庆35周年时,当时因为天气变化和飞机编队没有经验等原因,观众只听到飞机和解说的声音,看不到飞机,这件事成为CCTV的遗憾。可以说,到国庆50周年,我们决心要弥补这个15年来的遗憾。为了搞好直播,台里专门派出9个人到法国观看法国110周年国庆的直播。当时,我们看到法国的飞机编队都是低空飞行,从凯旋门顶上飞过,就像在头顶上飞过一样。他们用直升飞机在飞机编队的上方拍摄。我们回来后也设计了这样的方案,但是,中国的飞机编队还缺少一定低空飞行的经验,直升机在上方拍摄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这个方案没有实施。这样,我们选择在人民大会堂顶上高位拍摄,当时还请了3个空军的摄像,他们拍飞机有经验。

经过预演,一切都落实好了,国庆前的头天晚上半夜一点,我突然想到万一飞机提前或推迟进场的话,地面和天上的活动画面切换就会有冲突。因为画面切换的脚本是按照正常的时间表排列,导弹编队行进之后,飞机进入。我们的直播安排是先给导弹编队的画面,然后切入飞机。要是飞机提前进来,我们没有切换,错过那一瞬间,将无法再捕捉。

假设飞机真的提前进入,地面的导弹编队还没有进入,行走的是不对的方阵,他们将按照正常的顺序行进,指挥不会停下来让我们先拍飞机,再拍部队。

我想,无论飞机提前还是延迟,直播的画面都必须保证让观众看到飞机。我赶紧起来,搞了两个提前和延迟的预备方案。这两个方案主要是调整画面的切换时间和间隔时间,调度相关的机位,轮流切换天上和地下的活动,压缩地面活动画面,把天上飞机的画面穿插切入。第二天,果然飞机提前进入了,幸亏有了这个预备方案,才保证直播飞机拍摄、画面切入有惊无险。直播的前一夜,我只睡了一个小时。

问:当时的情景一定是惊心动魄,请您讲讲具体的细节。

答:实际上,飞机编队提前进入不是飞机没有按时间表起飞,而是导弹编队没有按原定时间进入。为什么呢?当时导弹编队是安排在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之后进入,领导的讲话稿的时间长度是按一般的语速计算的,但是到正式讲话的时候,实际的语速较慢,时间延长了4分20秒,检阅行进队伍的顺序也就往后推了4分20秒。但是,飞机的编队却不能错后进入,因为他们在河北省的上空待命,按照事先定好的时间起飞到一定的高度,再飞往天安门广场。飞机的编队、起飞不可能像安排地面活动那样自由,起飞的时间经过严密的计算,一秒都不能差,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间是三个小时,按照一定的路线编好队形,飞过天安门广场。当时,我们也是按照大会提供的时间表来安排直播内容的顺序。当飞机进入的时候,导弹编队还没有进入,地面上行进的是部队的方阵。

问:那么,飞机进入的时候,画面的拍摄和切换是如何处理的?

答:当时,部队是8个方阵,当他们经过天安门广场时,我们的画面安排36秒切换一个方阵,每个方阵要留出足够的画面时间,因为大场面的动态活动,直播的画面拍摄需要固定机位作长镜头的处理,才能显出部队的阵容和气势。另外,每个方阵出画面的时间都是经过计算的。

飞机在部队方阵行进的时候提前进入,我们提前预备的方案是把地面一组36秒的画面压缩到10秒,挤出26秒的时间给飞机。这样,我们交错切换天上飞机和地面部队这两组画面。切一个部队方阵,再切一个飞机编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飞机一共是10个梯形的编队,我们一个也没有丢掉。

部队的方阵之后是导弹车的编队,这时飞机还没有过完。我们把导弹车的镜头也压缩到10秒,不出特写,只出中、全景,因为镜头不能太碎,10秒出一个导弹车的全景也可以了。

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应该是相当震撼,当时我们很紧张,过后看了也是非常激动。

问:这样处理,有没有留下遗憾?

答:遗憾还是有的。地面上部队方阵中的很多战士没有看到自己的身影从天安门走过,都哭了。他们参加国庆的检阅,非常骄傲,练习了半年结果没有看到自己。这确实是一个遗憾。不过,后面的导弹编队的画面也进行了压缩,这都是为了给飞机足够的画面所做的调整。假使我们丢掉飞机的画面,那就是更大的遗憾。

问:为什么飞机的画面时间要给得长一些?

答:首先,因为飞机是梯形的编队,飞行员在空中还要变换队形表演,画面切换必须要用一个完整的镜头才能表现。其次,拍摄飞机在空中的活动,难度相对较大,飞机是一飞而过,速度很快,镜头短了很难衔接,表现的内容就不完整,观众看了也不过瘾。

问:在这次的直播中,还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答:还有很多。比如前期的准备和策划过程。镜头的脚本修改了无数次,每一次演练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所有的活动要一个一个过好几遍,修改、调整的地方数不清。我作为总导演,最后修改的脚本堆起来有一米多高。

我们8个导演、一个总导演,从7月11日开始准备,到10月1日正式直播,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开会开了1000多次,工作到晚上两三点钟是经常的事。可以说,准备充分、策划先行为这次直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问:这就是说事先做好各种准备,正式直播心里才不会慌张。这其中有哪些规律可以总结?

答:实际上,预知性的大型活动,尽管事先的脚本做得很细致也不能完全等同现场。因为,有些画面只有真正到了现场才能看到效果,才能判断如何使用。作为总导演,虽然有一定的经验,但是每一次直播也都是一次创作的过程。举例来说,直播现场有的镜头演练的时候是看不到的,因为多个机位的拍摄要通过二级切换后才到总导演的台子上。也许拍到的画面预演时没有反映出来,也许现场的活动有一些变化,也许摄像记者又捕捉到更好的画面等等,这些都是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要求导演在总导播台上果断处理和调度。

问:具体来讲,这次直播有哪些难忘的精彩画面是临场调度、拍摄、切换的?

答:最精彩的画面是在观礼台上A系统的一个摄像机位拍到观礼台角上有一个战士表情凝重的特写镜头,当时飞机正好在天上飞过接受检阅,我们就把这个战士的特写镜头作为前景,同飞机飞过的画面叠在一起作了叠画切换处理,出来的效果真是太漂亮了,这就是现场的创作,是现场直播的艺术魅力体现。作为导演,看到这样的亮点是最兴奋的。

问:还有哪些操作层面的难点?

答:从操作层面讲,直播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导演要懂一定的技术,还要从艺术效果上加以发挥创造。大型活动的直播,难点是如何通过镜头对一些有变化的活动进行加工处理,把这些活动的艺术效果表现出来,同时还要把这些活动的内涵、寓意和现场的氛围充分体现出来。比如,这次少年儿童的编队,他们往天安门行进过程中组成7朵葵花,走到中间变成发光的红太阳。我们很想抓拍到变化的这一瞬间,但是难点是找不到人来协调,我们无法掌握孩子们走到天安门城楼前变换图形的准确时间,现场的指挥根本不可能单单为电视直播来调度安排,指挥最要紧的是把握现场的节奏。电视直播也只能是要根据现场的节奏来调度。怎么办呢?我们反复地看预演的画面,发现孩子们的图形是跟着音乐来变化的。这样,我们就根据音乐来找准剪接点,可以说,直播的操作要花很多时间来对画面。因为画面要对得很准,才能使解说和现场活动吻合。我们决定根据音乐先提前出一段少年儿童组成葵花的画面,这样到变成太阳的时候,观众可以看到变化的过程。这组画面的切换很到位,效果很好。

问:大型的纪念活动本身就有艺术创作的成分,直播要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是不是一种挑战?

答:是的,是一种挑战。我们在现场通过肉眼看到的东西搬到电视屏幕上是要经过创作的。现场的感受和在电视机前的感受多少还是有区别的,从创作层面上讲,直播就是要不断地给观众呈现看点。这些活动都有组字、图案、队形的变化,我们就要在变化前找好剪接点,提前切换到位,否则瞬间即变的图形就无法表现,没有变化的过程很难构成精彩的画面。这里面有一些规则,除了经验还要发挥创造力。

比如,少年儿童奔向天安门的画面,我们使用大摇臂移动拍摄,城楼上江泽民总书记在挥手,地面上孩子们欢呼着涌向天安门,上下呼应。这可以说是拍摄技巧,也可以说是构思设计,确实是一种二度创作。

问:与以往相比较,国庆50周年的直播还有哪些值得自己欣慰的亮点和突破?

答:这次直播在天门城楼前的国徽下边安置了遥控摄像机,用于拍摄金水桥前和广场正面的活动。过去没有这样做过,主要靠观礼台的机位往下拍,有许多的局限。

另外,这次在天安门城楼前下方还安装了20台电视机,城楼上的人可以看到电视画面,国家领导人过去看不到同步的直播,这次他们都说好,很高兴。

前边我们说到的D系统,主要负责纵向拍摄检阅部队,在实战时,出于安全考虑,事先安排的D系统取消了,改为直接在台里切换。摄像机的机位架设在人民大会堂的楼顶上,从高处往下拍,直接回传到总切换台。这样,总台上的监视器就增多了,切换画面就更紧张。这还不是最难的,难的是长安街上有很多树和电线杆子,镜头移动时树上的树杈、电线杆会挡住镜头,我们必须要保证江泽民总书记的检阅车和部队的画面干净,这是一个难题。还有其他问题,检阅部队中有一些打着旗子行进,旗子飘扬时会挡镜头,画面还出现闪光、划道。情急之下,想到用全景画面打隔断来衔接。马上调度历史博物馆上的机位拍摄全景画面,这样切换才能使画面有内在的逻辑。我们专门派人死盯监视器,筛选干净的画面,遇到不干净的画面就切换全景。整个检阅过程没有出现一个闪光的划道镜头,也没有出现树杈、电线杆遮挡的镜头。

问:对于电视传播来讲,大型纪念活动的直播也是一种二度创作。

答: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二度创作。前期的构思、设计要在现场规定的时间同步完成,需要各个环节的衔接、调度。

从前期的策划到最后的落实,每一环都不能出错,都要进行周密的布局和构思。包括机位的角度、高度;摄像师的技巧和现场抓拍;一级切换同二级切换的配合;对直播现场的宏观整体控制;每一组画面与表现内容的吻合;画面切换与画面衔接的内在逻辑;地面的群体活动与天安门城楼上的领导人和观礼台上的嘉宾之间的相互呼应;现场的氛围营造如何蕴含历史意义和时代感等等。

总的来说,国庆50周年直播获得的传播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作为总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本章重点

1.电视采访的基本含义是: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集、发现、挖掘事实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之一;还是许多广播电视节目表现形态的突出特点,成为一种节目样式。

2.在即时通讯时代,技术的进步可以使电视记者用过去难以想象的方式、手段、速度进行采访报道。采访的含义、作用、方式等已突破了传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拓展。因而,学习电视采访,不但要继承采访活动的历史遗产,而且要关注现代广播电视采访的新趋向。

3.追根溯源,职业记者的采访活动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公元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就出现了以传递消息为主的手抄新闻、活页小报,专门从事采集消息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早期记者开始了较随意的采访活动。

4.17世纪初至17世纪末,定期印刷报纸诞生,专门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近代记者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分工。18世纪初至18世纪末,日报出版发行,记者从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采集新闻的专职记者。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通讯社诞生,标志着记者职业大军形成。

5.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电讯新闻诞生,促使记者采访进入了飞跃发展阶段。新闻报道原则得以确立;新闻文体形成一定风格;新闻报道手法、写作要领、采访方法进一步得到确认。这一切变化和发展对记者采访提出了真实、准确、快速的要求。

6.20世纪20年代,广播诞生;30年代,电视诞生;记者采访活动进入了电子化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通讯卫星、微波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使记者的采访进入了即时通讯时期。这对记者的采访时效、采访技巧、采访手段以及自身条件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7.电视采访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在短时期内迅速发展、变化的惊人历程。从时间流程上看,电视采访在每一个年代都有历史性的变革,其主要表现是;加快采集速度,扩大采访范围,同期采录图像和声音,记者进入画面采访报道,采访、拍摄进行分工。

8.电视采访的作用突破了以往的范围,不但是新闻报道的采集方式,而且成为一种表现手法;不但是报道的基础,而且成为报道的一种形式;不但是报道中插入的内容,而且成为一种结构方式;不但应用于新闻节目之中,而且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节目之中;不但是一种有效手段,而且成为节目的突出表现形态;不但展现记者提问的技巧,而且树立了记者形象;不但在固定场所进行采访,而且可以活动采访;不但以画面形式表现,而且可以弥补画面的不足,构成特定的画面内容;不但进行前期采访策划,而且能够同报道同时进行,使采访的进程与报道的进程同步化。

思考题

1.电视采访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职业记者采访活动的历史演变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3.记者职业大军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电视采访的拓展在时间流程上都有哪些阶段性的飞跃?

5.ENG技术手段的采用,对记者采访起到什么样的根本作用?关键性的突破是什么?

6.电视采访的广度与深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同电视节目发展有什么关系?

7.采访作为表现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8.记者进入画面起到什么作用?

9.电视采访报道同步化的优势有哪些?

10.为什么说采访是记者行业的基本工具?

第二章 电视采访的共性与个性

所谓共性,是指事物共同具有的性质;所谓个性,是指事物自身具有的特殊性质。

电视采访的共性,即是新闻采访活动共同具有的性质,也就是共性规律。

电视采访的个性,即是电视采访自身固有的特殊方面,也就是个性特点。

作为电视记者,必须要遵循采访的共性规律,在这个前提下,把握好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不可忽略任何一个方面。

电视采访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是如何体现于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之中呢?

从整体上看,电视采访可分为共性和个性两个组成部分。

在共性方面,电视采访同文字采访一样遵循采访活动的基本规律并运用基本的方法,只不过最后对事实材料处理的手段有所不同。报纸记者将事实材料以文字符号形式展示给读者;广播记者将事实材料以声音符号形式诉诸听众的听觉;而电视记者则将事实材料转化为画面、声音、文字,以流动的画面和声音进行传播,诉诸观众的听觉和视觉感官。

在个性方面,电视采访同文字采访的最大区别是录音和镜头前采访。这种直接展现声音和画面的采访,发挥了电视媒介的独特优势,将记者的采访由单一的采集手段拓展为一种表现手法、一种结构方式、一种节目形态。

需要说明,电视记者采访,包括静态采访的准备工作和到事件现场的动态调查研究。

电视采访正是作为节目内容的采集手段——采访活动的共性体现,同时又作为电视节目内容的表现手法——采访活动的个性体现,这两者的相互结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采访活动的共性特征

以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来考察,采访活动是主体认识客体的活动。

因此,采访活动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作为记者,这种社会活动的广泛性和调查研究的特殊性是怎样体现于采访之中的呢?

总括起来,社会活动的广泛性主要体现于记者的采访使命、采访视野、采访认知之中;调查研究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于采访目的、采访时效、采访任务之中。

1.采访使命

记者的采访使命是记录今天的历史。

记者的特殊使命,决定了采访的范围无限广阔——以整个人类社会为舞台。

由于记者行使着记录今天历史的使命,新闻采访活动才得以影响人类社会的进程;

由于新闻传播发挥着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记者的采访报道成为历史研究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的文本资料。

据美国权威资料记载,在华盛顿的记者每天拥有的受众超过记者人数的一千倍。西方一些传播学家认为,记者拥有的受众人数比世界上任何传教士、教师和政治演讲家的都要多。拿破仑曾说过一句名言,记者一支笔,能抵三千毛瑟枪。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全世界共有3000多名记者云集香港,报道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国中央电视台进行了72个小时的直播报道;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进行了60个小时的直播报道;香港无线电视台进行了48个小时的报道。可以说,香港回归的报道是一次世纪性的报道,众多媒介的记者的采访活动也是一次世纪性的活动。从中可以看到,记者记录历史的使命是神圣而光荣的。

采访使命也是对记者履行职责的一种考验。

1998年8月,中国遭受特大洪水袭击,长江沿岸九江段4号闸门附近决堤,《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冒着生命危险第一个赶到出事现场,一边协助部队营救灾民,一边拍摄照片,同时用手机向报社不断报告情况。他以现场目击的方式,向报社发回8条消息,虽然总共只有700余字,但是现场感与紧迫感动人心魄,引起很大反响,获得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新闻一等奖。

在一定程度上讲,贺延光对长江主堤最大险情的报道,是中国新闻界对重大自然灾害报道的一次突破——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实情。我们可以从下述的报道中进一步理解记录历史的意义,看到记者的使命感。

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 两千余军民奋力抢险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6时5分电(记者贺延光)今天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与5号闸之间决堤30米左右。洪水滔滔,局面一时无法控制。现在,洪水正向九江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堤口的市民被迫向楼房转移。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6时35分电(记者贺延光)现在大水已漫到九瑞公路。据悉,决堤时,一些居民还在睡午觉。现在在堤坝上被洪水围困的抢险人员大约上千人。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7时5分电(记者贺延光)国家防汛总指挥部的有关专家正在查看缺口。专家们决定用装满煤炭的船沉底的办法堵缺口。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7时15分电(记者贺延光)记者已赶到缺口处。汹涌的江水正从30米宽的缺口涌向市区。南京军区两个团正在国家防总、省防总有关专家的指挥下现场抢险。现在有一条100多米长的船无法靠近缺口,抢险队正在想办法。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7时40分电(记者贺延光)专家们拟定了三套抢险方案:1)将低洼处的市民转移到安全地带。2)市区内的军队、民兵组成一道防洪线。3)全力以赴堵住缺口。

现在,一条大船装满煤,正由北向南岸靠近,准备堵缺口。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22时5分电(记者贺延光)截至记者21时撤离时,决堤口还没有堵上。一条装满煤炭的百米长的大船已横在距决堤口20米处,在其两侧,三条60米长的船已先后沉底。数千军民正在沉船附近向江里抛石料。水势稍有缓解。

目前,留在决堤处抢险人员总计有2000多人。防汛总指挥部组织抢险人员正在市区的龙开河垒筑第二道防线。

据悉,市中心距决堤处的直线距离约5公里。市区内目前还未进水。记者赶回市区时看到,一些店铺还在营业。市民们的情绪较下午平稳了一些。路上,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市政府已在电视上发出紧急通知,告诫市民,凡家住低于24米水位的住户,要迁到更高的楼上。

本报江西九江8月8日零时15分电(记者贺延光)记者刚刚与前线指挥人员通话:现在沉船部位上端水流有所减弱,但船下的漏洞水流仍然很急,缺口处洪水不见缓解。抗洪军民仍在连夜奋战。

本报江西九江8月8日零时45分电(记者贺延光)记者刚刚得到消息,从昨天下午4点开始,万余名解放军战士正在龙开河连夜奋战,构筑一道10公里长、5米宽的拦水坝,作为市区的最后防线。至发稿时止,仍有大批军车赶往此地。

记录历史,对记者采访提出了一个基本性的前提要求:记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整个人类社会为舞台,才能完成这种特殊的使命。这个前提,决定了记者的采访视野应该是无限广阔的。

2.采访视野

记者的采访视野是瞭望整个人类社会。

世界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认为,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许多自然科学家可以在一间斗室创造出人间奇迹,马克尼、贝尔、爱迪生等发明家如痴如狂闭门不出潜心钻研实验,发明了无线电、电话、电唱机。然而,记者采访绝不可能关起门来专心致志研究某一特定领域的物质现象,就能够透视整个社会。《60分钟》是美国CBS的名牌电视新闻节目,该节目以其报道题材广泛,面向整个社会,报道内容深刻,具有力度,报道手法引人入胜,深入调查等特点,成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代表性节目。《60分钟》节目被看作是“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美国一些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要了解美国当今社会的状态及人们的思想情绪,较好的途径之一是看《60分钟》。《60分钟》节目成功有许多因素,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是记者的调查采访深入,范围宽,视野广。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焦点访谈》节目虽然推出时间不长,但很快引起受众普遍关注。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节目具有深度和广度,切中时弊,审视了社会生活的诸多重要方面。

值得提及的是,正是由于《新闻调查》、《焦点访谈》节目的记者采访活动深入广泛,才奠定了节目内容质量的基础。

在某种意义上讲,电视新闻报道作用于人类社会,首先是以记者瞭望整个人类社会为前提的。记者的采访视野必须面向整个人类社会,才能够发掘和再现具有时代特征的客观物质世界。

3.采访认知

记者的采访认知是主体认识客体。

认知是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通过这种反映得出一定的看法。

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这种认识活动是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理论依据的。

确认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并不是说记者的采访是盲目的、消极的、无意识的。恰恰相反,采访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因而也是积极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

依照唯物主义认识论,记者采访的认识路线应该是: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先有采访,后有报道。

记者要在头脑中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念;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采访认知是第二性的。

在某种程度上讲,采访活动始终有一个思想方法问题,记者应该把握好认识与反映客观事物的主从关系。

1991年全国电视社教节目一等奖作品《南极与人类》用生动的画面语言,向观众展示了南极那神秘壮观的极地世界。浙江电视台记者历尽千辛万苦,拍摄了6集系列片。在节目中,他们不但拍摄了南极那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而且站在全球的高度,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揭示了南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节目中特别强调,南极属于全人类,是一块没有国界的圣地。为了人类和平是南极条约的宗旨,全世界的人们都应该为明天、为和平保护这块极为神圣的净土。

可以说,这部6集系列片的报道水平取决于记者、编导的认识水准。在第二集《白色》中,揭示出发人深思的对南极的再认识:

许多人看来,这毫无生机的白色世界是被遗忘在天涯海角的太古荒野,它远离文明世界,与人类社会绝缘。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全部科学的成就充分证明,正是这遥远的白色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整个地球系统的运转。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白色世界和绿色世界一样,制约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控制着人类的未来。

因此,在工业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呼吁要保护绿色世界的今天,极地科学家急迫地提出,要重视白色世界的存在。

今天许多科学家投身风雪严寒的动力,已不再仅仅是对神秘的白[1]色世界的好奇,更多的是对于人类未来的责任感。《南极与人类》虽然是一部科教系列片,但是由于创作者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角度去挖掘、去发现,使节目具有深刻的内涵。节目中解剖人类社会在建设工业文明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恶果,以此来强调保护南极的重要性;同时,深层次地多角度地分析解释南极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从而体现出南极的价值。

这部系列片,记者在许多个层面上对南极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认识。极地采访不能不说是艰辛的,然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能不说是复杂的、支付心力的思维活动。

我们主张,记者采访首先要在正确的认识路线指导下,花大力气,开动脑筋,全面客观、深刻细致地认识客观事物。[1]《1991年优秀电视社教稿选》,中国广播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4.采访目的

记者的采访目的是:传播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社会。

记者采访的目的决定了记者职业的突出特征——社会活动家。

作为社会活动家,记者采访方式具有特殊性,其主要表现是:

记者采访常常以同人打交道的与人交往的方式进行,但其性质不是纯私人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活动。

记者代表的是所属的传播媒介,采访对象也不仅仅是代表个人,而是作为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的代表而被采访的。

记者采访的着眼点是采访对象的社会联系以及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情况,双方接触不是为个人,而是为社会。

采访的最终结果,必然超出个人的圈子,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举例来讲,某歌唱演员偷税漏税的问题,曾几次在媒体上报道。虽然记者采访披露的是该演员个人的问题,但她是作为这类社会现象的一个代表而被采访的。采访的结果,必然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可见记者采访是在传播信息,这种目的和作用是相互关联的。

我们知道,新闻的产生是基于社会对信息沟通的需要。记者采访的目的同这种需要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人们不但需要获得信息,而且还需要信息交流。这对记者的采访提出了新的标准,“创造性的采访,不但能够传达信息,[1]而且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虽然有多种渠道,但通过记者采访所交流的信息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因而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

美国著名的名人专访记者芭芭拉·沃尔特斯非常善于在采访中进行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并非是仅指记者同采访对象之间的交流,而是让信息流动到公众方面,并带着公众关心的问题提问。

一次,沃尔特斯采访总统尼克松,尼克松对她说,希望在他夫人生日之时多谈谈他的这位配偶。沃尔特斯首先同意总统的要求,但当他们谈了一会儿后,她对尼克松说:“总统先生,我们已经谈了您的家庭,现在我们来谈谈困扰着美国这个大家庭的问题吧。”接着她就提出了越南战争和吸毒等问题,尼克松都做了回答。事后,沃尔特斯对同事说:“我不能够让40分钟的电视采访时间都来谈论他的夫人,我应该谈一些观众想谈论的问题。”事实上,观众想谈论或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人们需要交流的内容。

简而言之,记者采访的目的及其功用主要是传播、交流、沟通。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来报道、反映客观事物,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1]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第94页。

5.采访时效

记者的采访时效是分秒必争。相对来讲,记者的采访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讲求时间效率,有时甚至要与事件的发生同步进行。

截稿时间、播出时间对记者采访时效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要求,这种时间上的压力往往可以锻炼记者采访的速度。

有时候,记者处在一种刻不容缓的状态,心理上会产生较大的压力,这时镇定的态度、纯熟的技巧往往可以减轻这种压力。

时效性也使记者采访蒙上了激烈竞争的色彩。对此,可以从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事件的报道中略见一斑。

1963年11月22日,美国达拉斯时间12点30分,肯尼迪总统的车队的最后一辆车——第六辆上的合众社记者梅里曼·史密斯听到一声枪响,职业敏感使他立即抓住车上的无线电话向合众国际社达拉斯分社报告了这一消息:“总统车队遭到枪击。”同在第六辆采访车上的美联社记者听到枪声也迅速反应过来,他想抢过史密斯的电话,结果两个人抱在一起滚作一团。最后史密斯拼命抱住电话不放,连续报道他认为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条新闻。事后,随总统采访的新闻车安装上了两部电话。枪响4分钟后,史密斯报告的消息就在合众国际社电传打字机上啪嗒啪嗒响起来,迅速向电台、电视台、报纸发布新闻:“合众国际社达拉斯11月22日电:肯尼迪总统的车队今天在达拉斯商业区遭到三枪。”

12点36分,唐·加德纳在纽约ABC电台播出了这条消息,时间离枪响只过了6分钟。

肯尼迪总统被送到白克兰德医院。史密斯紧跟着到医院,他看到倒在血泊中的软弱无力的总统身体,立即跑到医院的一个公用电话间,向达拉斯分社发出第二条消息。这条简讯在12点39分在合众国际社电传打字机上打出并传向四面八方:“肯尼迪总统伤势严重,或许很严重,或许遭到暗杀子弹的致命伤害。”

一分钟后,CBS的沃尔特·克朗凯特突然出现在系列片《当世界改变时》节目中,打断正常播出,根据这两个简讯报告说;“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有三枪射向肯尼迪总统的车队。第一次报道说,‘总统伤势严重’。”

几分钟后,广播、电视的听众和观众一片恐慌和震惊。

1点35分,人们听到总统已经离开了人世。这时人们都把目光转向了电视,了解事态的发展。

以后的4天,电视连续报道了这一事件及事件引起的反应和变化,肯尼迪遗体的运送、副总统约翰逊的声明、有关凶手的情况、各国政府首脑的抵达、葬礼的准备和进行。三大电视网联合报道了肯尼迪葬礼,动用了50部摄像机,通过卫星传向世界。

在电视连续报道这一事件时,一些观众在3天中只睡了6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守在电视机旁。

这一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授予了肯尼迪遇刺的报道,充分反映了新闻传媒的时效性,也反映了记者采访活动分秒必争的共性要求。“抢新闻”这三个字形象刻画了记者采访的状态。对于采访动态性新闻的记者来说,时间好比是催促的动力,时刻要想到截稿的时间在等待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

在某种意义上讲,时效性集中体现了记者采访的难点——在有限时间内挖掘到新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和事实。

6.采访任务

在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中,采访主要有这样三项具体任务:采写公开报道的新闻;采写不公开报道的内参;建立信息网络。(1)采访公开报道的新闻

采访公开报道的新闻是记者日常工作最基本的任务。

公开报道的新闻一般包括这样一些内容:社会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动态、事件、问题、面貌、成就、经验、人物、思潮、趋势等。

记者履行新闻报道的职责,在日常采访活动中就要迅速地了解到真实的、典型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故此,对记者提出这样一些要求:

其一,必须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标志社会发展趋向的事物;

其二,必须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发现新生事物的萌芽;

其三,必须胸有全局,对国家、政府的方针大计有透彻的领会;

其四,对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实际情况有深层次的认识;

其五,必须对世界风云密切关注,对国际形势有透彻的分析;

其六,必须考虑受众的因素、民众的利益,对社会弊端予以披露。

在记者日常的采访报道中,有下述几个关键点需要把握。

第一,注重事实。

哲学家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说服人,文学家靠形象说服人,统计数学家用数据说服人,新闻记者靠什么说服人呢?依靠事实。因而,记者采访一定要能够捕捉到构成新闻事实的材料。

具体来讲,构成新闻事实的材料有这样十个方面: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例证、观点、数字、引语、原因、结果。

第二,讲求速度。

记者采访的特点之一就是讲求速度。新闻之所以是新闻就在于是新鲜的事实,而新鲜的事实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来才能成为新闻。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速度成为新闻竞争的焦点。这就是记者采访为什么要“抢”新闻的原因。

第三,判断准确。

概括起来,记者采访就是要迅速地捕捉到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一位美国新闻学家说,新闻报道无非是两个字:一个是真;一个是快。这两个字道出了新闻采访的难点,既要快,又要准确。因而,记者判断事实的准确程度关系到记者的新闻生涯的声誉。任何一个记者,担心出错主要是事实判断上的失误。(2)采写内参

记者出去采访一般都是根据一定新闻线索,有目的地为公开报道而采访。但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还有一个职责,采写对国家、政府工作有参考价值的不适合公开报道的内参。所谓内参就是内部情况参考材料。

记者采写的内参可以直接递交有关领导部门,也可以刊登在新闻机构自编的情况汇编上,这些情况汇编一般递交上级主管部门。

一篇内参稿的作用,不一定比一篇公开报道的作用小。记者采写的内参对解决实际问题往往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实际工作起很大的推动作用;许多情况通过内参形式反映到领导机关,对领导者了解民情和社会动态,对决策机关制定政策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内参的内容,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国家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偏向、错误和缺点;

其二,各阶层民众的要求、意见;

其三,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工作中的障碍;

其四,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潮;

其五,社会上的不良倾向、不正之风;

其六,某个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详情;

其七,不够成熟、带试验性的经验、做法;

其八,国际上的有参考价值的情况。(3)建立信息网络

一般来说,记者采访到哪里,就应该把信息网络扩建到哪里。

建立信息网络的作用一是扩大新闻线索,二是沟通和受众的联系。

具体讲,建立信息网络包括这样几项工作:同采访对象保持联系;同通讯员理顺关系;同受众搭建桥梁。

同采访对象保持联系对于记者来说是搞好连续报道的纽带。许多新闻可能是发生在某个事件数年后,记者重又进行采访的人所提供的。例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篇报道就是事情发生数年后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采写的。

同新闻联络员理顺关系对于记者来说是保持新闻线索来源的重要渠道。一般说,记者采访总是同新闻联络员打交道比较多,联络员就是负责某个部门、单位新闻报道的具体人。

同受众搭建桥梁对记者来说也是了解情况和增强信任感的重要一环。具体讲,在工作中应重视受理受众来信。例如:美国《60分钟》节目三分之一线索来自观众来信。节目主持人都要选择来信亲自回信,不能回信的由专门人员负责答复观众。

记者的信息网络建设得好,采访越容易深入、打开局面。

自觉有意识地同人建立联系、广交天下,往往是世界上优秀记者身上的共同突出特点。例如李普曼、范长江等著名记者在谈及记者生涯时,都将同人打交道、交朋友视为记者工作的重要一环。

从上述三方面具体职责看,记者每到一地采访,既要结合上下,又要联系左右,才能达到沟通社会、传播新闻的目的。

每个记者都会为自己所做的新闻报道传播范围广引起社会注意而兴奋;每个记者都会因自己写的内参解决了问题、推动了实际工作而欣慰;每个记者都会为其社会联系广泛、朋友众多而感到快乐和高兴。

记者工作之所以吸引人,有“诱惑力”,正是因为记者行使的职责是令人兴奋的。

7.采访工序

从整个新闻传播的程序看,采访是第一道工序,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第一环节。这个过程,可以用图2-1显示。图2-1 新闻传播流程

有经验的记者在谈到采访和写作关系时认为,七分采,三分写;或者八分采,两分写。意思是说,如果记者采访的时间或者精力所耗为十分,那么七分或者八分应该花在采访上,三分或两分花在写作上。因为,没有采访,哪来的“原料”?没有“原料”,又何以“加工”?

道理如此简单明了,但初学采访的记者往往容易本末倒置。我国著名记者艾丰在一次讲学中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一个记者采访后得到的材料在报道时用上了80%或50%以上,那么这个记者的采访是不深入的。一般说,记者采访后报道用上的材料只占全部材料的很少部分而又能说明问题,那么记者的采访是下了功夫的。

强调采访是报道的基础并不是说写作或制作就不重要。早在80多年前,我国著名记者邵飘萍在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就强调,构成一张报纸的最要原料为新闻,而新闻之取得乃在采访。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采访与报道关系亦是如此。如果采不到有价值的事实材料,即使“妙笔生花”,制作技巧“花样百出”,也是无济于事的。

中外新闻佳作,名记者成功,往往都离不开高超的采访能力,我们应该从前人的实践中汲取、消化他们的经验。

不会采访就不会当记者。这是中外新闻界同仁一致的看法。翻阅一下国外新闻学著作,从20世纪初美国报人休曼所著《实用新闻学》到40年代末哈里斯等人写的《全能记者》,再到70年代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等书,都是把新闻采访作为新闻报道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来阐述的。

我国20年代初出版了邵飘萍的著述《实际应用新闻学》,任白涛的著述《应用新闻学》,这是最早的新闻学著作,书中把新闻采访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阐述。40年代的《综合新闻学》(任白涛著)、《新闻学讲话》(恽逸群著),再到80年代的《新闻采访方法论》(艾丰著)、《新闻记者入门》(孙世恺著)等等,也都是把新闻采访作为重要的环节加以研究的。《纽约时报》的一位总编辑在美国一所新闻学院讲学时曾声称,新闻学院只要开好一门课——新闻采访,就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记者了。他的话虽然讲得过于绝对,但强调了采访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存在着共性的规律,他们在采访使命、采访视野、采访认知、采访目的、采访时效、采访任务、采访工序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的特征。

电视记者应该看到:文字记者从公元15世纪中叶就已开始了采访活动,对于他们的经验和传统,不但要加以继承,而且还要丰富和发展。

西方新闻界有这样一种观点:优秀的记者应该具有哲学家的头脑;文学家的眼睛;历史学家的深沉;侦探的机警;法官的明智。

为什么记者要具有如此高的水准和智能呢?

原因在于记者采访活动的对象是变化万端的大千世界,记者的采访是广泛的社会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马克思说:“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不应该从外部施加任何压力,必须承认它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它不能也不应该由于专横暴戾[1]而丧失掉。”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社会现象,采访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内在规律。在这一点上,我们也要学习外国记者所积累的好经验,用辩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借鉴,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1]马克思:《〈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和〈科伦日报〉》,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0页。

二、电视采访的个性特征

论及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不能脱离电视媒体自身的特质。

电视能够在诸种传播媒介中后来居上,在于它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声像世界”。而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正是围绕这个“声像世界”的展现而形成的。

毋庸置疑,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是由电视媒介的特点而决定的。归纳起来,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采集手段、采访形式、思维方式、表现元素、形象画面报道、采摄分工、集体协作等几个主要方面。

把握电视采访特点,在思想观念上不能僵化。下述几个重要的前提,需要特别强调。

其一,现代电视采访的个性是有条件地、相对地存在着的。因而,不能将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绝对化,或者固定化。

其二,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也是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因而,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断演变的可能性。进步的同时或许会甩掉落后的东西,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其三,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在相互比较下而存在的。因而,电视采访反映出它自身特殊性,它不可能离开采访活动的共性而独立存在。

其四,电视采访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潜在的功能还有待开发利用。但是,过分地夸大或绝对化地强调其个性特点,势必会给实践带来严重的损失,也会使思想认识走入误区。因而,正确地、客观地、全面地认识电视采访的个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运用电视采访的优势,关注并开发电视采访的潜在功能,才能够在观念上、认识上、行动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电视采访的个性。

1.现代的采集手段

手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

电视记者离开现代电子化的采集手段,就无法将活动图像素材“记录”、“再现”。

现代电子化的采集手段,是电视记者采访的必备“工具”,离开它们,就无法“生产”,这是同其他传媒记者采访首要的区别之一。

传统上,文字记者采访手段非常简便,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就可以走出去采访。即使是现代文字记者使用步话机、录音机采访也比较轻便。广播记者携带一个小型录音机就可以搞录音报道,有一台短波发射机亦可以进行同步现场口头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播正是以快捷、及时的优势,进入了“黄金时代”。美国CBS著名记者爱德华·默罗也正是以《现在请听》、《这里是伦敦》现场广播报道赢得了“美国民族英雄”的称号。当时,他所配备的设备仅仅是短波发射机和话筒。

对于电视采访来说,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配备一整套的系统的采集传送设备。1984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首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实况,一共动用了22台摄像机、200多人,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转播活动,并通过卫星向国外发送。

作为电视记者,必须掌握现代化电子采集技术手段,并熟知与之相配套的各个技术环节,否则就不能适应电视采访的特性规定和要求。

一般来说,常规的采访离不开摄像机、话筒、灯光等起码的技术手段;大型的采访活动则要动用转播车、卫星以及成套的人马,包括摄像、灯光、录音、切换、视频技术等人员。所有这一切技术设备和人员都是为传送电视活动图像而设置的。而电视记者则要通过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采集以画面的方式报道出去。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采集手段的进步也是现代传播的突出特征,可以说电视采访展现了现代采访的新潮流。

电视在瞬间向亿万人传播具有永恒历史意义的图像时,也为人类留下了一大传播奇迹,使亿万人惊讶、震动、思索。那些具有全球意义的电视画面,不正表明人类用自己创造的奇迹,为后人留下了珍贵无比的活动的历史画卷么?

电视诞生数十年以来已经为全人类留下了一幅幅精美绝伦、奇特无比、内涵深刻、悲痛欲绝的活动画卷,这些画卷早已深深印在亿万人的脑海中。

现代采集手段,不但是电视记者采访的特点,而且代表着现代传播的发展走向。对此,可以从人类登月的电视报道过程略见一斑。

人类登月的实况转播是世界电视史上最壮观的场面之一。在人类着手登月之前,电视就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向月球发起挑战。

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空中试验始于1968年底;同时宇宙飞船上安装了电视播控室和发射机。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号首次载人飞行绕地球163次,观众从电视上看到了这一奇观。人们看到了月球的景色,看到人在月球上行走时似乎没有重量。一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宇航员缓缓飘浮在他们的小演播室中,对着摄像机说,“抓住这些家属送的卡片和信件”,这是真实的画面。

同年12月底,宇宙飞船第一次绕地球飞行时,观众和宇航员同时看到了荒凉而令人生畏的月球表面。宇航员詹姆斯·A·洛弗尔小心翼翼地在宇宙飞船中走动时说:“看起来好像烧石膏或像一种灰色的海滩沙子。”

1969年7月,人类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一艘叫“鹰”的宇宙飞船将要把两个人带到月球“安宁海”上。宇宙飞船飞行一周前,报纸登了如下文字。

当阿姆斯特朗从“鹰”号宇宙飞船舱口连接月球表面的九级云梯走下来时,电视史上最伟大的节目拉开序幕。阿姆斯特朗从云梯上端走到第三级时,宇航员会用左手拨出一个g形手柄,打开一个贮藏机舱,里面一台黑白电视摄像机就会把镜头对准这一切。

阿姆斯特朗的双脚小心翼翼地从云梯上往下移动。不一会儿,地球上的人就看到在月球上行走的人。

电视实况转播使无数人的心脏与事件同步跳动。阿姆斯特朗终于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他站在月球上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大飞跃。”

此后观众看到第二个宇航员埃德温·奥尔德森加入了阿姆斯特朗的行列。他们架起了第二台摄像机。观众在地球上看到两个人在月球上跳跃行走,很像一对大袋鼠,收集着石块儿。他们把用尼龙和硬质塑料做成的美国国旗放在月球上,以使它在失重时永远飘扬。

之后,电视屏幕的另一面上出现了尼克松站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镜头。总统深情地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富有意义的一次通话。”

在总统办公室里,摄像机拍下了尼克松在地球上和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通话的双画面镜头。

尼克松接着庄重地说:“由于你们所完成的业绩,太空已经变成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并且,由于你们从‘安宁海’和我们通话,这就激励我们要加倍努力把和平与安宁带给地球。”

阿姆斯特朗回答道:“谢谢你,总统先生。我深感荣幸,来到这里不仅代表美国,而且代表所有国家热爱和平的人们……”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森在月球上停留了2个小时21分后,返回机舱,向地球飞回时,电视网开始报道来自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反应和评论。

这次宇宙飞船发射吸引了50万人到发射现场观看发射景象。这些人中有新闻记者、外交官、各国名人。这是一次奇特的大集会,有的人乘坐飞机,有的乘坐私人飞机或直升机,有的坐火车,有的驾驶高级轿车,还有的骑着自行车或步行从美国、从世界各地赶来观看人类史上的这一伟大的奇迹。

自此之后,无论探险家们走到哪里,都有电视摄像机伴随着他们,向全人类展示他们的活动。

2.独有的采访形式

屏幕上用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的采访是电视采访的独有形式,也是同其他传播媒介采访形式的最大区别之一。

由于有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电视采访不但能够传达信息,而且能够传达印象。为此,电视采访必须要考虑比文字、广播采访更多的问题。

电视采访要能够捕捉“感觉”,并能在特定的现场环境氛围中引出信息。观众通过屏幕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某人在回答问题时的神情,这些神情有时比言语还能说明问题。观众也可以从采访的地点环境的展现过程中,获得许多从属信息。

电视采访必须给人以不紧张、事先没有摆布的真实感。“最好的采访是忘记了布景、摄像机和所有一切,完全沉浸于谈话及所有敏感[1]的问题之中。”有时候,明明是真实的东西,由于掺杂了摆布的因素,会给观众一种造假的感觉。因而,电视采访引入屏幕,应格外留意屏幕效果。

电视采访以人的活动为主体,记者必须能够在大庭广众的现场环境中同人打交道,同时要以快速采访提问交谈的技巧在几分钟内得到通常要花几小时才能得到的东西。有时候,大庭广众下的快速采访并不十分简单,既要传达有用的信息,又要传达某种印象。

电视采访不允许使用深奥难懂的语言作口头叙述或采访问答,那样就会排除广大观众。“如果采访忽略了观众,那么这种采访就是失[2]败的采访。”不使用深奥难懂的语言,并非意味着电视采访是浅显的、初级的,而是要求简洁、通俗、易于理解。

电视采访要设法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同时要注意采访的态度、语气、举止乃至服饰。因为观众在检验着记者的一举一动,从记者在屏幕前频繁露面的过程中逐渐了解记者的主张、思想、能力、风格、个性。

1996年3月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水均益采访了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这次专访从几个方面体现出电视采访的特点。

正式采访前,节目拟定以对话方式来进行采访,并用中国老百姓的问题提问。出乎意料的是,在街头的采访中,许多人对联合国以及加利本人似乎都不了解,提不出什么问题。有些人反问道:“加利是谁啊?”“他是干什么的?”“联合国?联合国没什么作用吧?”

可见街头快速采访并不简单,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需要花费很多的心思。

水均益等三人从天安门转到北京展览馆附近,在外交学院门前遇到了一队小学生。水均益问一个小女孩:“假如你见到联合国秘书长,你想问他什么问题?”小女孩想了想说:“我想问他:联合国有多大?您的官有多大?”另外一个小男孩在一旁插过来说:“叔叔,我想问他,现在好多国家都在打仗,能不能让他们别打了?”

孩子们这些天真的问题给了水均益很大启发。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讲,联合国以及国际事务似乎太遥远,人们对这些事既不太了解,也不甚关心。正因为这样,对加利的采访就更应该由浅入深,让观众易于理解。

其次,创造和谐的气氛,有利于采访的顺畅进行。水均益和加利刚一见面,就用阿拉伯语问候他,并作自我介绍,说自己曾经在开罗当过驻站记者,并采访过加利。加利听后,脸上的表情由惊讶变成了亲切。

在正式采访时,水均益用小女孩的话作为切入点,他对加利说:“秘书长先生,请允许我告诉您,今天在这里采访您的除了我本人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关心联合国,关心您个人的中国人,因为我也带来了一些我问观众的问题。现在我想先从一位北京的小学生给您的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采访。这个小女孩请我问问您,联合国有多大?您的官有多大?”

加利听后满脸布满了笑容,他首先表示,在回答这个问题前,他要向这个小姑娘说一句话。加利用中文说:“我们都是朋友。”在场的人全都笑了。

笑声过后,加利说:“联合国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就像这位小姑娘的家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一样,联合国这个大家庭一共有185个成员。联合国就是这185个成员的家。联合国秘书长的权力并不是很大,他不过是这个大家庭的仆人。他就像一个大管家,负责保护这个家,每天早晨开门、打扫卫生……而且他要努力让这个家的每一个成员彼此和睦相处,如同亲兄弟一般。因为这个家里经常会出现一些争论,秘书长的作用就好像是个调解人,他的角色是解决争论,平息争吵……”

加利慢慢地述说着,他身后的背景是黄色的墙壁,身边放着一杯热茶,茶杯里冒出的热气在脸旁慢慢散发着。这样的气氛就好比在温暖的房间里愉快地谈天说地一样。

水均益作为采访记者,产生出这样的感受:“在我看来,此时的画面就像是冬日里壁炉旁的一幅图画,一位祖父在向自己的孙女讲述一个童话故事。他是那样的耐心,那样的循循善诱,那样的投入。加利真正进入了一个我们为他设定的角色。此时此刻,我无法想象坐在我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当今联合国最高行政长官,是一位全球知名的‘国际法专家’。他虽然享誉全球、满腹经纶,但是他却如此慈爱,如[3]此平等地对待一位中国首都的小学生。”

在某种程度上讲,创造和谐的气氛,并能够捕捉特定感觉,从中引出信息,对于采访对象和记者本人都是十分有益的。

水均益对加利的采访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加利十分坦率地谈到了联合国的改革、目前的处境、未来的前景、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等重要问题。水均益也不失时机地借观众的问题问了如何制止某些大国利用联合国干涉其他国家内政、联合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等问题,最后还问了加利的家庭生活和今后的打算。采访自始至终沉浸在谈话和交流之中,无论是轻松的话题还是敏感的话题,都给人以不做作、不紧张、不生硬的印象。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电视采访不仅传达信息,而且还能够传达某种印象和某种感觉。

由于电视所具有的独特的采访报道形式,它将人的活动直接带入了电视屏幕,因此人的活动成为电视报道的主体。举例来说,人物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讲话、神态、举止同记者的对话在新闻里的作用是很大的。当电视报道重大事件、新闻人物时,观众期待的是有关人士的发言、反应,期待着看,也期待着听。

日本电视工作者认为,电视与报纸对新闻的报道具有不同手法;报纸是遵循五个W的原则,倒金字塔的结构,用导语概括事实,而电视新闻则要着重表现人的活动。前苏联《新闻学概论》一书认为:讲话在电视里的作用是很大的,既然有效地交流思想是电视这种表现手段的肯定长处,那么,讲话在报道中就占有重要位置,由于这一点,新闻人格化比其他新闻工具有更多的特殊意义、要求。

作为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要始终树立这样一个观念:人的活动是电视报道的主体。因为人是电视新闻中最活跃、最生动、最有力的表现因素。

可以说,电视带动了记者采访方式多样化发展,同时也使受众更加直观地认识记者,判断记者的采访能力、报道水准。在这个意义上说,电视记者接受着受众的最直接的监督、检验。[1]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第102页。[2]《创造性采访》,第102页。[3]水均益:《前沿故事》,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84页。

3.形象的画面报道

形象的活动画面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电视记者主要是通过画面来报道事实的,而不是单靠文字叙述、描写新闻事态。这是电视传播特点,也是电视采访特点。

在文字新闻中,事件的现场、细节、人物的表情往往要作详细的描写,而在电视新闻中则要运用画面、特写镜头来表现,文字只起从属作用。形象画面报道要求记者在采访时必须有能力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有特色的画面,而记者若要捕捉到有价值、有特色的画面就必须在头脑中强化屏幕意识。

所谓屏幕意识,就是电视记者对电视特色的感觉、认知、思维体现过程的总和。这种思维过程应该每时每刻体现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之中。它要求记者全面理解形象画面报道的特点,真正调动视觉语言的力量。有的初学者往往以为采访拍摄回来的画面素材、剪辑后播出的图像新闻都是形象画面的报道。其实那些没有价值、没有特色的画面仅仅具有直观画面属性,而不具有形象性。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的机器轰鸣、马达飞转、麦浪滚滚、蓝天碧野、鼓掌欢迎等“万能”画面,无论配上什么样的解说都可以使用,不论哪个年月的事情也能搭配,这样的新闻看上去有画面,其实没有形象感。可见,电视记者要在采访中树立屏幕意识才能发挥形象画面报道的优势。

具体来讲,电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能当机立断地选择抢拍到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力争达到在新闻中运用形象画面来说话的最佳效果。前苏联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总编辑在区分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异同时认为,新闻总归是新闻,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它们的区别也不少。如果说,在广播新闻里是用广播语言来描述所发生的一切的话,那么,在电视上要使观众能在同一时刻既看到事件,又看到事件的参加者。因此,电视记者应当尽可能少用文字语言,以免重复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映的事物,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这位总编所谈及的电视特点往往也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常常忽略的,不注重让画面说话是许多不认识电视特点或不花心思搞报道的记者常犯的通病。

电视记者应该牢固树立这样的观念:电视新闻强调形象,利用形象的手段传递信息,让图像叙述事实。

以下这条新闻特写较好地注意了电视的特点,形象生动,节奏感强。香港各界群众热情欢迎解放军进驻香港

导语:今天早晨,天空下起了大雨。进驻香港部队的数百辆军车依然阵容整齐地通过各个口岸。

记者出镜:各位观众,你们现在看到的是香港各界群众冒雨欢迎解放军进驻香港的热烈场面。

今天清晨6点25分,记者随部队在新界看到,驻军沿途经过的公路两旁挤满了欢迎的人群。近万名香港市民涌上街头,挥动着国旗和区旗,向驻港部队表达真挚的感情。

采访同期声(香港市民):我们是香港华侨华人总会的文艺队伍。我们今天早上3点钟就起来了,很兴奋,一定要接到我们最可爱的亲人解放军。这是我们香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情之一,所以大家都很兴奋。

解说:有着光荣爱国传统的新界群众,向驻港部队赠送了一块刻有“威武文明之师”的牌匾,表达了他们对人民解放军的企盼和赞誉。

这是中央台记者从香港发回的报道。

4.特定的思维方式

电视采访,要求记者运用连续画面的形象思维来构思报道。这一特定的思维方式即是蒙太奇的思维方式。

蒙太奇,法语montage的音译,它原意是建筑业上的装配、构成的术语,即将个别材料根据总体计划组合装配。后来,法国电影艺术家将蒙太奇一词引入电影创作中的画面组接环节之中,蒙太奇就成了画面组接的代名词。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前苏联电影艺术家又将蒙太奇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蒙太奇理论——电影艺术独有的、区别于其他艺术的表现方法。电视问世以后,蒙太奇自然而然成了电视的表现手段。

随着电影艺术不断提高,蒙太奇理论不断得到扩充、丰富。现在,对蒙太奇这一概念的含义既有广义的理解运用又有狭义的理解运用。

狭义蒙太奇是指画面组接艺术的章法技巧;广义蒙太奇是指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体完整的创造性思维。蒙太奇从狭义到广义的延伸,表明它自身的发展由开始单纯作为局部的镜头组接的艺术技巧,扩充为叙述方法、创作方法。

对电视新闻报道来说,蒙太奇开始于记者采访构思之中,体现于记者的拍摄方案或节目台本上,最后完成于编辑台上。

蒙太奇,贯穿于电视记者采访的全过程,是电视记者不同于其他媒介记者在思维方式上的独特要求,电视记者在采访选择拍摄画面时,必须对整个片子的画面做通盘考虑。

首先,在采访和确定主题的过程中,电视记者便开始了蒙太奇思维。在这一阶段,电视记者一方面要同文字、广播记者一样广泛了解各方面情况,研究材料,挖掘事实;另一方面,在主题思想逐渐明确的同时,头脑中对画面的构思也开始了。记者要构想用什么样的画面来表达主题、说明主题,怎样开头、过渡、结尾。经过反复的蒙太奇思维,电视片的结构、画面的构想等就会逐步清晰起来,为下一步拍摄画面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记者在正式拍摄画面过程中也要进行蒙太奇思维。每当拍摄一个画面,记者头脑中就要思考这个画面说明什么,拍多长,用在什么地方,怎样构图效果更好。如果遇到突然变化,或者原来的构想不够贴切,那么记者必须进行新的蒙太奇思维:想一想已经拍了什么画面,正在拍的画面和想要拍的画面之间能否有机联系起来。

最后,记者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后期编辑剪接上的处理。要注意画面与画面之间的承上启下作用,时间顺序和活动空间的展现是否顺理成章。

蒙太奇思维贯穿于记者选材、采访、拍摄、编辑、制作的全过程。具体地讲,就是在采访报道过程中连续不断地在脑海中“过画面”,这个“过画面”的过程就是蒙太奇思维的过程。

5.综合的表现因素

电视声像结合、视听兼备,是最具综合表现特色的传播媒介。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学会调度各种综合表现因素,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概括起来,综合表现因素即是画面、声音、文字相结合。

具体分解开来,综合表现因素包含着多种成分。画面可以包含现场环境、背景画面、人物活动以及图表、静止图像等;声音包含同期声、解说、音乐、现场自然声以及记者的画外提问、屏幕前的采访等;文字除文字广播新闻外,包含节目片头标志字幕,新闻内容提示标题,记者、主持人、采访对象身份交代字幕,时间、数字的说明以及重点强调的引语、评述、翻译等。

通过上述具体分解,我们看到每一种表现因素都包含着多元的呈现方式,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周密考虑调动综合表现因素,发挥电视优势。

6.特殊的工作方式

传统上,记者工作被看作是独立性较强的工作,因而特别强调具有独立采访能力的重要性。作为电视记者,同时要强调集体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协同工作与采摄分工是电视记者采访区别于其他媒介采访的突出特点的又一体现。(1)协同工作

电视采访是以集体协作方式进行的,记者所报道的新闻绝非是个人的作品。相比之下,文字记者单枪匹马能够搞出重头报道,广播记者也可以独自一人口授或采制重大新闻。电视报道除了简单的新闻记者一个人可以应付以外,绝大多数报道都是集体协作的成果。

一般情况下,日常新闻电视采访组成采访小组共同工作。采访小组人员少则2人,多则3至5个人,包括记者、摄像、灯光等人员。

特殊情况下,重头新闻电视采访组成报道班子共同工作。报道班子包括领队、主持人、记者、编辑、摄像、灯光、录音师等有关人员。如果是现场直播,牵涉人员则更多。在我国,领导人重大出访活动,外国首脑的重大交往活动,党和政府的重大会议,国家的重大纪念日活动,以及复杂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都是组成报道班子进行报道。例如:1988年11月李鹏总理对澳、新、泰三国的正式国事访问活动报道,中国7家新闻单位组成23人记者团,中央电视台报道班子由11人组成,几乎占记者团人员的一半,其他6家一共才12人。

在国外一些电视机构,报道班子由制片人、编导、主持人、记者、编辑、摄像、灯光等人员组成。例如:1987年9月,美国NBC为制作播出大型专题节目《变化中的中国》,除了派遣前期拍摄工作人员外,从9月25日到10月2日为期一星期的现场报道、同步播出就派出140多人,约占新闻部总人数1/3。

集体协同工作方式对电视记者提出了特别要求。

其一,是要坚守好自己的位置。在集体采访过程中,记者是采访报道的主要角色,负有采访构思、口头报道职责,日常采访中还有调度一班人马的职责。

其二,记者还要熟知其他人的位置。正如美联社总编基思·富勒所比喻的那样,记者好比职业球队队员那样,不仅必须站到自己该站的位置上,还应知道其他每一个队员应站的位置。记者也好比一个职业歌剧女高音一样必须了解自己的声音和其他歌手的声音。必须学会像读字一样迅速读音乐,必须练到将所有的音符、音调把握连同作曲家的意图一起习惯性地反映出来。

其三,电视记者工作更为突出地体现着一盘棋精神,集体协同工作方式还要求记者要有协作精神、有全局观念。相比之下,集体协作精神比独立工作要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因此,电视记者必须学会站在全局方位上考虑各种意见,协同一致才能融洽地合作。(2)采摄分工

在ENG问世之前,电视记者长期肩负着采访、拍摄集于一身的工作。ENG的普及运用,解决了拍摄中的声画同步录制问题,电视记者走上屏幕进行现场采访,现场报道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有效形式。因此,采访与拍摄逐步开始分离,由“采摄合一”过渡到“采摄分家”。

现今,电视记者分工已同摄录人员完全分离,记者负责采访报道,摄录人员负责拍摄录音。

社会分工的专门化标志着社会发展进步,电视记者工种的采摄分工无疑也是新的发展进步。发展进步的过程往往是兴利除弊的选择,“采摄合一”之所以被“采摄分家”所取代,正是电视记者工作兴利除弊的选择。“采摄合一”对电视记者采访主要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弊端。表现之一是记者在现场往往为了拍摄画面抢镜头而忽略了对采访的各个环节的考虑;表现之二是记者在采访之中往往不能全力深入挖掘事实,搞出的报道水准不高,容易流于表面、一般化;表现之三是不利于搞“成套新闻”,记者难于进入画面,也难于进行画外讲述;表现之四是记者采访时往往无法合理支配时间、精力、注意力,容易造成程度不同的疏漏。

由于“采摄合一”的上述弊端,“采摄分家”便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采摄分家”使记者有时间、有精力全神贯注于挖掘事实,同时记者进入屏幕,以出画面形式参与报道之中,不但搞活了报道,而且使观众对电视新闻的信任感增强。对于摄录人员来说,也可以专注于拍摄录音,精益求精,讲求速度和质量。

毫无疑问,“采摄分家”是采访、拍摄分工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一个电视记者没有必要掌握拍摄技巧。事实上,搞电视报道如果不能理解画面,不懂拍摄技巧是不称职的,也无法调度、组织采访。我们主张,电视记者应该具备多方面的本领,起码对电视采访的基本拍摄、方法、技巧要能够运用自如。也就是说,“采摄分家”作为具体分工是行之有效的,但并不排斥记者一专多能。

7.复杂的工作环节

电视记者的采访报道不仅在采集手段、思维方式、工作分工等方面具有个性特点,而且在工作环节上较之报纸、广播更为复杂。

一条新闻从发现线索到实地采拍,再到编辑合成至最后播出,记者对每个环节都必须熟悉。在有些电视节目中,记者往往参与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通过对电视新闻特征及电视采访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电视记者必须既能运用传统新闻采访报道规律,又要能够掌握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个性特点。

电视将记者带入了一个讲求技术采制手段、采访报道技巧、画面表现艺术的综合、复杂、多变的新闻报道境地。这一特质又使电视记者工作环节形成了独特方式。

电视采访看起来简单,实际非常复杂;电视报道常常非常简短,而制成成品都要经过许多环节;电视记者工作富有创造性,因而远无止境。

电视记者除了要完成文字记者所做的一切采访工作外,诸如准备、提问、观察、写作等环节,还要亲自动手参与后期制作、编辑画面、混录、合成等。如果亲自主持节目,那么还要参与制定报道方针,构思节目内容和形式,并且亲自上屏幕报道播出。

一般而言,电视记者工作环节以前期和后期划分成两个阶段。我们用图2-2展示一下电视记者工作环节。图2-2 电视记者工作环节

图2-2清楚地告诉我们,电视记者工作环节集现代、多样、复杂于一体。

作为一个电视记者,对前期、后期两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要能够熟悉,才能基本胜任工作。而要有所成绩,有所发挥创造,则要下一番功夫、花一番心血。新闻采访应是电视记者必须给予重视的,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在熟悉自己工作环节的同时,电视记者还要对编辑部门整个新闻报道流程有清楚的了解,这样才能通晓自己工作在报道中的作用以及怎样进行采访报道。

8.“投入”与“产出”的流程

电视新闻报道的流程,即是电视新闻采访、制作的“投入”和“产出”过程。这其中也体现出电视采访的特殊性。(1)电视新闻流程的基本环节

在不同的电视台,电视新闻的“投入”和“产出”过程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编辑部运作机制和对新闻的审查把关协调环节。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的“投入”、“产出”大体经过图2-3所示几个基本环节:图2-3 电视新闻流程的基本环节

图2-3所述六个步骤是电视新闻“投入”、“产出”的流水线,是电视新闻流程的基本环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式多样,不同节目形式新闻流程基本环节虽然相同,但具体工作环节却不尽相同;各个国家电视机构体制不同,新闻部运转机制亦不尽相同;新闻部门内部工作分工不同,具体工作配合也不尽相同。因而,了解电视新闻的“生产”过程,从微观上把握电视新闻的流程,就必须对不同节目形式、不同新闻部运转机制、不同内部工作分工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两者结合,才能够从整体上掌握电视新闻的流程。(2)电视新闻编审部门的运作机制

首先,分析不同国家电视机构的新闻部门的不同运转机制。

在欧美等国家,新闻部门运转机制大体上分三个层次:上层是由电视网或电视台的副总经理分管新闻事务;然后是新闻部经理、副经理统管各个新闻节目;最后是各个节目组成的编辑部主管各自主办的节目。一般来说,新闻部门负责所有新闻性节目。

在我国,中央和省级电视台的新闻部运转机制大体上分五个层次。以中央电视台为例,上层是广电总局副局长分管新闻事务,同时局长对电视新闻特别有影响的节目也参与直接审查;然后是电视台副台长主管新闻;副台长下面是新闻中心主任、副主任等统管新闻各个编辑部;中心下面是国内、国际新闻编辑部,然后是各个节目编辑组负责具体的节目。我国电视新闻部门运转机制是五个层次,此外,中宣部对电视新闻还有宏观上的指导。这种机制同前苏联等国家大体上相同。

国外电视网或电视台属于官办政府性质的也不同程度受到政府部门具体的管控,商业性的一般不受政府具体的控制。

第二步,分析新闻节目编辑部具体工作分工。

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般以一档新闻节目组成编辑部。人员设置以节目为主轴。例如《CBS晚间新闻》、《NBC晚间新闻》、《ABC晚间新闻》都是自成一体的编辑部,编辑部主任均是节目主持人。在人员设置分工上同我国不同。所有节目人员就是为这档节目工作,其分工是节目制片人、总编导、主持人、记者、编辑、撰稿人、摄像、资料员以及助理人员等。

我国新闻节目内部人员组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节目为主轴,中央台的《东方时空》、《新闻30分》、《经济半小时》的主持人、记者、编辑基本固定。另一种是固定时间的每日新闻节目,《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早间新闻》这些节目工作人员设置分为采访部、编辑部、播音部、录制部,每个部门又分成不同的组,如时政组、日常采访组、联播组,晚间、午间、早间新闻编辑组。工作分工基本上分为记者、编辑、主持人、制片人、部主任等几个职别。

第三步,再来分析不同形式的新闻节目对电视新闻的具体处理方式。

总体上看,电视新闻节目形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一是固定时间播出的每日新闻,美国分为早、午、晚、夜间新闻,我国也已开办早、午、晚、夜间四个时间段的新闻节目。这类新闻节目内容主要是动态性的新闻事件,故此又叫新闻联播型节目。联播型节目新闻具体处理方式各个国家基本相同,都要从多种渠道获取新闻来源。一般情况下,分为前期、后期两大块工作,或叫“投入”和“产出”。前期的“投入”即是记者采访,派往国内、国外记者从不同地点采集新闻或不同场合做现场报道。后期“产出”即是选择编排制作播出。

第二大类型的节目是时事新闻节目、杂志型新闻节目、专题性新闻节目。这类节目通常每星期播出一次,节目内容相对来讲具有一定深度,采访节奏比起联播型节目要缓冲一些。节目工作人员在“投入”、“产出”过程中,具体分工较细,但新闻来源主要是自己定选题,而不像联播型节目要从多渠道获取新闻。制片人、编导、主持人、记者、编辑等人员一般都参与前期和后期工作。

以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电视新闻流程的基本环节和具体工作协调环节。

作为电视记者,其采访活动必须同节目编辑部以及电视台整体节目传播紧密配合。因而,电视记者在加强自身业务修养的同时,还应熟悉并关心编辑部整体工作运行。在这方面,比较文字、广播记者,或许需要把握的环节更多一些。

三、实例解析:《支建煤矿淹井事件报道》时效的突破

电视新闻直播代表了即时传播的发展方向。今天人类能够对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形成全球性关注的潮流,很大程度上是电视的直播促成的。

2007年8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直播的方式成功报道了河南陕县支建煤矿淹井事件,这一举动开创了中国强势媒体对突发性灾难新闻进行直播报道的先例。

由于直播报道的时间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因此所面临的挑战无论怎么形容都是不为过的。

这一灾难事件最终的结局创造了奇迹,遇险的69名矿工全部获救。直播报道在呈现事件现场的同时,弘扬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生命的负责态度和科学抢救的精神。

从传播效果的层面看,此次的直播报道引起了全社会强烈的震撼。这对于中国电视新闻直播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来说,具有开拓意义和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次直播报道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1.强烈的直播意识与强势媒体作用的互动

面对突发性的灾难事件,CCTV新闻决策者和记者们表现出的强烈的直播意识,即是一种发挥强势媒体作用的意识。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电视新闻直播经验来看,直播的理念根植于媒体的重视。换句话说,直播代表媒体对所报道内容的重视,也是媒体对报道采取呈现方式的一种视角。同时,直播还表明媒体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直播的新闻是媒体希望观众应该关注的新闻。

可以说,CCTV对河南陕县支建煤矿淹井事件的报道,取得了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在强烈的直播意识与发挥强势媒体作用的互动方面树立了典范。

作为CCTV新闻中心的采访部,为什么要冒着未知的极大风险直播河南陕县支建煤矿的淹井事件?

因为电视新闻直播是一种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电视的优势。在一些电视发达国家,直播报道是一档新闻节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直播的标志也成为提示观众注意收看的符号。直播不但体现出电视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的实力,而且成为电视媒体相互竞争的一种手段,也是衡量其报道水平的重要标准。

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次直播报道创造性地发挥了CCTV作为强势媒体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是由于强烈的直播意识与不懈的坚持促动的。

通过直播形式报道突发性的灾难事件,不仅仅是在直播业务实践上的尝试,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CCTV作为强势媒体的作用的一种体现。

这种意识是一种创新的意识。为什么强烈地要求直播?因为直播也是一种媒体传播新闻的诉求方式,说明媒体不但对报道内容重视,同时表达媒体认为观众应该关注这个事件的态度。

2.推出以频道为平台的灵活直播模式

河南陕县支建煤矿淹井事件直播报道的成功,得益于调度配置了核心资源。这个核心资源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的配置和频道资源的开掘利用。

支建煤矿淹井事件是由于矿山上方的雨水形成的洪流流入矿井引发的,事故发生的时间是7月29日。采访部的负责人和记者们就开始以特有的职业敏感预测探讨这一突发事件直播的可能性。值得特别赞扬的是,提前配置人力资源,从四面八方调遣记者,部署前方多条采访线路。在没有得到直播指令时,提前调度卫星车,为直播准备技术支撑。同时,不断和决策部门沟通,最后终于在8月1日实现了直播,把矿工获救的惊心动魄的现场同步呈现给观众,所取得的传播效果不言而喻。

我们知道,现代新闻竞争的制高点是人才的竞争。这次直播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出人的作用以及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最终形成核心资源。这个核心资源是围绕直播形成的,其中包括CCTV主管新闻的决策者和部门负责人的整体运筹,前方7路记者的全方位部署采访,后方编辑、主持人、技术等15个系统的紧急启动。

在形成核心人力资源的同时,CCTV新闻频道利用频道平台,推出灵活的直播模式。8月1日午间12点《新闻30分》直播了现场救援的最新动态和进展;12点半新闻频道打破常态编排,推出“救援直播特别报道”,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对矿难事件救援过程进行现场直播。从午间12点到24点的12个小时中,新闻频道的整点新闻、《新闻联播》、《东方时空》、《共同关注》、《360度》等节目以直播提供的核心信息为报道主线,制作编排了达100分钟的独家报道。随后,《新闻调查》、《社会记录》节目进一步展开深度报道。

创新的概念包含开发利用新的资源。可以说,CCTV新闻频道围绕这次直播在人力资源的配置和新闻资源的开掘上有所突破和创新。采访部的出镜记者和专题记者提前奔赴现场,现场记者后面还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在配合。因此,从一定意义讲,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最为核心的是对人力资源的重新审视和开发,对记者本身来讲,也是发挥潜能的一种创新。

3.发挥现场目击传播效果

创新是以比较为前提的,衡量创新的标尺是以变革和进步为尺度的。这次直播报道在形式上没有仪式化的痕迹,真正发挥出现场目击的传播效果,优化了直播的呈现方式。

从理论上讲,直播是一种承载新闻的播出方式。直播作为呈现方式,不是内容,也不是目的。那么,为什么中外的电视传播媒体都在运用直播的方式,追求直播的效果呢?以美国的直播经验而论,媒体追求直播的目的和效果集中体现的是:引领观众和记者一起进行现场目击。因此,记者和摄像机目击的范围也锁定了观众对现场目击的范围。这样,记者在现场直播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报道和采访。如果渲染了形式,游离了内容,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播。

CCTV对河南陕县支建煤矿淹井事件的直播报道,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播报道,就是让观众目击现场的动态,摆脱了以往带有仪式化痕迹的直播框架的束缚。

其实,作为观众来讲看的就是现场,看这个现场就是想了解这个新闻事件。突发事件的直播不同于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那种预知性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带有仪式化色彩的直播。虽然直播的调动有些混乱,但是没有把内容淹没,反而体现出现场的真实。如果形式大于内容,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就直播的形式而言,所谓的时效第一,实际上就是直播本身的特点。直播是现场加报道,是置身现场的记者带着观众去目击,首先是记者到了现场,然后把观众带到了现场。记者到现场不是做一个简单的直播,而是直播加报道,两者合一。正是因为有了记者到现场的报道,这个直播才有可能成立,否则这个直播仍然是一个形式、是一个外壳。在直播加报道这个层面上,这次的直播可以说是一个突破。从新闻采访部的角度来讲,强烈地追求直播的效果,就是发挥这种时效第一和记者现场报道的优势。

直播不是目的,直播是手段,是属于形式的东西。河南陕县支建煤矿淹井事件的直播报道呈现出全方位的报道内容,这样的直播可以说是对形式的优化。

4.采访基调、取材方向的突破

从选题上讲,这次报道打破了突发性灾难新闻直播报道的禁区,为中国电视的直播报道拓宽了题材,具有开创性意义。

然而,更值得称道的是选题立意、报道基调、取材方向的突破。直播突发性灾难事件虽然人都活着出来了,实际还是一个灾难报道。对这种悲剧事件做直播,同“挑战者号失事”、“9·11”事件同属一种类型,只是事件的大小程度不同。

面对河南陕县支建煤矿遭遇淹井这种悲剧事件,其选题立意、报道基调的确立决定取材的方向。CCTV新闻频道将直播报道的基调定位在科学救援之上,这也是观众最为关切的焦点。这种报道的基调不但表明媒体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同时非常客观地体现出选题的立意——弘扬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遇难矿工生命的关注和全力的营救。

直播的内容实际上也是取材方向的把握。支建煤矿淹井事件是突发性的,结果是未知的。直播报道基调和取材方向的定位,就是找到一条主线——科学救援。作为直播的现场报道,没有一条主线就无法支撑,这条主线决定取材的方向。

记者做现场报道,没有一条主线没有办法展开。CCTV的记者在现场找到科学救援的三个点——堵、排、送,使这条主线非常明晰,有了这条主线选题的立意和报道基调才能体现出来,否则报道的基调很难确定。

从事件本身看,确实是一个由悲剧性的突发事件发展到皆大欢喜的结局,客观上也确实体现出政府和社会的作用。

但是,从直播新闻的取材方向来讲,仍然是报道了事实的真相。因为事实本身就是如此,不必渲染。所以说,这次报道的选题立意、报道基调、取材方向的依据是事实本身,它的突破是准确地把握了时机和预感的正确。

多少有一点遗憾的是,直播报道的主体结构缺少进行方式的节奏感。

5.理智面对灾难事件,强化采访意识

从整体上看,记者面对悲剧事件,达到了理智的报道水平。达到理智水平是突发新闻直播报道对记者的较高要求,因为观众要从报道里面寻求答案。这次的报道没有使观众留下什么疑问。因为是一个灾难性事件,观众还要寻求安慰,这次的报道也做到了,不但给观众以明确的答案而且给予精神安慰。

此外,记者在现场的采访达到了创造性采访的标准。西方电视媒体对创作性采访的定义是:不仅传达信息、交流信息,还要传达印象和感觉。实际上,观众通过目击现场产生感觉和印象,许多人脑海里面一定会留下煤矿工人走出来的画面,这就是电视自己的东西。

我们看到,现场的几个记者采访意识很强烈,特别是在事件进行之中采访政府的官员比较成功。如果没有记者,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声音怎么会出现呢?在现场的这种紧张抢救状态下去采访高层人物,有一定的挑战性。比如河南省长拿着喇叭,说完话后拿着毛巾擦汗,这个动作老百姓看了印象很深。现场的记者采访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遗漏,但是达到了这种感觉,就是成功的。

这个报道的挑战性确实是非常强的,因为不知道现场会发生什么,矿工出来以后还不会说话,人架出来为什么不给他担架等等,现场记者告诉观众说他们能走,回答了观众的担心。这些细节都反映了记者的专业素质。

6.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直播对应急采访报道的考量

中国电视新闻直播在近些年的发展比较迅速。然而,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传播观念、操作层面、呈现方式以及技术支撑等各个环节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主要的差距是:电视新闻直播还没有成为一种常态的报道方式;选题方向基本上侧重于预知性的重大新闻事件;突发性新闻事件的选题主要侧重在社会新闻方面;对直播技术的掌握和操作还未普及到新闻部门;一些直播报道似乎还要兴师动众。

这次对河南陕县支建煤矿遭遇淹井事件的报道引发了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中国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的思考。

直播在一些电视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常态的新闻节目的报道方式,比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一档新闻节目的前三条基本上是直播,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所有的新闻都是同步的。比如新闻播出时间是5点整,现场的一些画面可能是2点钟拍摄的,但是记者要等到5点钟才出镜,观众看到记者置身于现场,这时的直播报道仍然是一种进行式的结构,先前拍摄的画面可以作为解释说明性的材料回放,这需要一个统筹的编排。

作为直播来讲有一些规则,记者到了现场,要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先拍素材,然后传回。记者的直播意识在里面,就是判断这次直播应该给观众看什么内容。可能播出时间延迟,但是给编辑部的包裹一定起到让观众看到现场的作用。

直播的概念就是你永远在现场。一般来讲,记者到现场要尽快找到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引起观众共鸣的点。

河南陕县支建煤矿遭遇淹井事件的报道还有一些业务上的经验值得总结,就是找到了救人这个点,找到人电视就好拍,人的命运和生命危在旦夕最能引起共鸣点。

在我国,新的技术在一定层面上推动了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同时电视新闻直播所产生的影响已经变成了一种广泛的社会行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呈现出技术标准化、报道水平规范化的发展趋势。

在西方,微波转播车和直升机相结合的采访、拍摄、转播、直播的传送方式,已经成为新闻部门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他们对技术的开发、掌握,在操作层面处于领先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讲,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依托于技术条件,同时,在操作层面依托于对技术条件的掌握和开发,在这方面,中国的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在技术操作层面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河南陕县支建煤矿遭遇淹井事件的直播报道在选材取向上突破了预知性新闻的局限,开始了涉及重大的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尝试;在时效上凸现了电视新闻时效第一的原则;在报道时间上延伸了时空,打破了节目播出时段的限制;在传播效果上,获得了多重的社会意义;在启动应急直播的机制上,给予理论界和实践界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本章重点

1.电视采访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共性方面,电视采访同文字记者的采访一样要遵循采访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在个性方面,电视采访同文字记者又有许多区别,主要体现在对事实材料处理的手段、方式、表现元素、报道形式等方面,特别是记者的话筒前采访直接展现在节目中,将采访由单一的采集手段拓展为一种表现手法、一种结构方式,以至成为一种节目形态。

2.以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来考察,采访活动是主体认识客体的活动。因此,采访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的目的是采集事实、传播新闻,所以要讲求时效,体现现场感,用事实来说话。这就要求记者以最快的速度采集到有新闻价值的、典型的、真实的、具体的事实材料,并以客观手法将材料处理好,准确地传达出去。

3.记者的采访使命是记录今天的历史。记者的这一使命,决定了采访的范围无限广阔——以整个人类社会为舞台。记者的采访视野是瞭望整个人类社会。因而,记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让新闻报道发挥出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记者的采访是把握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不是借助客观表达主观意向的活动,而是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理论依据,以辩证思维的思想方式来认识客观世界,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采访认识是第二性的。

4.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传播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社会。记者的采访时效是分秒必争,有时采访报道同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步进行。记者的采访任务是:采访公开报道的新闻;采写不能公开报道的内参;建立信息网络。记者采访是新闻传播的基础,因而是第一道工序。可以说,不会采访就不会当记者。

5.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是由电视媒介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归纳起来,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现代的采集手段、独有的采访形式、特定的思维方式、综合的表现元素、形象画面的报道、不同的工作分工等几个主要方面。

6.特定的现场背景作衬托的采访是电视采访的独有形式,也是同其他传播的最大区别。由于有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电视采访不但能够传达信息,而且能够传达印象。为此,电视记者要能够在现场捕捉“感觉”,并能在特定的现场环境氛围中引出信息。同时,这种采访必须给人以不紧张、事先没有摆布的真实感觉。另外,电视记者的现场出镜采访还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语气、举止乃至服饰,观众可以从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其思想、能力、风格、个性。

7.形象的活动画面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电视记者主要是靠采拍画面来报道事实的。因而,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有能力捕捉到有价值的、有特色的、表现主题的画面。这就需要记者强化屏幕意识。所谓屏幕意识,就是记者对电视特色的感觉、认知、思维体现过程的总和。

8.电视采访要求记者运用连续画面的形象思维来构思报道。这一特定的思维即是蒙太奇的思维方式。对电视报道来说,蒙太奇开始于记者采访构思之中,体现于记者的采拍方案或节目的脚本上,最后完成于编辑台上。蒙太奇思维贯穿于记者选材、采访、拍摄、编辑、制作的全过程。

9.电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考虑调动综合表现元素,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综合表现元素即画面、声音、文字相结合。分解开来,画面可以包含现场环境、背景画面、人物活动、图表、图片等;声音包含现场自然背景声、采访提问及回答、解说、音乐音响、人物活动的声音等;文字包含节目片头字幕、标题、内容提示、人物身份交代、时间和数字说明、重点强调的引语、评述观点、翻译文字等。

10.协同工作和采摄分工是电视记者的工作方式。首先,电视采访是以协作方式进行的,记者所报道的新闻绝非是个人的作品。特别是一些重头报道,更是要多个环节的协调才能够完成。电视记者采访拍摄的分工又是明确的,由“采摄合一”过渡到“采摄分工”。ENG的运用,解决了拍摄中声画同步录制的技术问题,记者的镜前采访、现场报道成为可能。故此,采访和拍摄得以分离,其目的是发挥电视的优势。思考题

1.电视采访的共性与个性是一种什么关系?

2.新闻采访的共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电视采访的个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电视独有的报道形式对记者采访有哪些特殊要求?

5.电视的综合表现元素对记者采访有什么要求?

6.电视记者的思维方式与文字记者的有什么不同?

7.形象画面的报道对记者采访有什么要求?

8.电视记者采摄分工有什么优势?协同工作方式对记者有什么要求?

9.电视新闻流程的“投入”和“产出”环节对记者采访提出什么要求?

10.电视记者的采访认知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方法?

11.电视记者采访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第三章 采访策划

策划,是围绕确定什么选题以及如何采访报道所进行的多维性思维活动。

一般来说,采访策划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报道而言。记者首先从选择题材、确定采访意图入手;然后获取新闻线索、追踪社会信息;接下来判断选题的新闻价值取向;最后确认选题的主题、角度、报道形式。

英国电视学家罗伯特·蒂勒尔认为:“采访和许多艺术形式一样,[1]是一种同时发生、多层次的活动。”为了使采访工作进行的顺利,罗伯特·蒂勒尔主张记者必须首先搞清楚自己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他的作用能够正当地发挥到什么程度。

那么,记者应发挥什么作用呢?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怎样才能客观、公正、准确、真实地向公众报道事实。

记者怎样向公众报道事实?首先取决于记者怎样采访,怎样将事实挖掘出来。而怎样采访,往往要根据事先的周密策划来进行。

一、报道题材的选择

题材即是采访报道的题目或对象。

选择题材是采访报道的前提、开端。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进行采访报道,取决于三个方面:编辑部的报道思想;记者掌握的新闻线索;记者凭借新闻敏感所做的判断。

1.明确报道思想

记者采访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在一定思想支配下进行的。因此,选择采访报道题材首先要明确报道思想。

记者的采访活动受到时代大背景、媒介环境、社会趋向的影响。换句话说,记者选择的报道题材同时代的变迁、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

举例来说,2006年春季,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显现,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最终导致全球金融风暴。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已经成为世界热点问题,几乎所有国家的媒体都进行着持续的报道。

针对全球金融风暴,各国媒体的新闻编辑部都要根据特定时期的变化来确定报道方向,出台报道方针,形成报道思想。

因此,作为采访记者,必须要领会编辑部的报道思想。(1)报道思想的含义

报道思想是新闻编辑部在一定时期或阶段内,为达到预期的新闻传播目的而制定的新闻报道的设想、意图。一般来说,报道思想包含一个时期的总体设想和具体的报道提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3个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向驻外记者提出了总体报道设想和具体报道提示。下面是经过提炼的要点。CCTV新闻频道“我们的奥运”部分报道设想、提示

从5月上中旬起推出各国运动员积极备战北京奥运,以及各国祝福北京奥运的系列报道,主题是“我们的奥运”。各驻外记者站协助采访全球知名运动员、政要、体育人士和华人华侨。

系列节目实施时间计划:

4月中旬到4月底或5月初,确定采访对象名单。

4月底起到5月上中旬,采访拍摄。

5月上中旬至奥运开幕,节目播出。

采访对象选择:

选择参加北京奥运并在有代表性的运动项目上有能力获得奖牌的运动员。被采访的运动员应该有知名度、好成绩。选择政要、体育界人士、华人华侨,请他们祝福北京奥运,反对将奥运政治化。每个国家采访人数大致确定为运动员3个,知名人士2—3个。

采访拍摄要求:

运动员训练场面、个人成绩、比赛资料、与记者交流、对北京奥运成绩的期待;知名人士对北京奥运的祝福,语言应精炼,有个人特色;拍摄画面素材尽量丰富,记者出镜采访最好有反打镜头。

根据这一报道设想和提示,CCTV驻布鲁塞尔站记者采访了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韦尔布鲁根、荷兰王储、比利时奥运领队小罗格。拍摄了曾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上连续两次获得马术盛装舞步个人金牌,被誉为“世纪骑手”的荷兰马术运动员安吉·范格隆斯文,世界排名第一的荷兰女子曲棍球队的现场训练,71岁的荷兰柔道金牌教练德科泰率领选手冲刺训练。(2)报道思想的形成

报道思想的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向和一定时期的新闻热点、重点。

新闻编辑部门制定总体报道设想首先要符合媒介上层制定的带有方向性的新闻传播目的、意图。

在这个前提下,根据特定时期的新闻热点、重点进行总体部署,各个节目部门提出的具体报道提示则是根据总体部署确定形成的。

当媒介面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往往会根据事态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进行部署,形成前期报道思想、后续报道思想。有时候,报道思想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一般来说,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阶段,新闻媒体经过策划,推出具有时代特征和意义的特别报道。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美国CBS新闻部联手《时代》周刊推出大型电视系列报道《20世纪100人》。每期节目的长度15分钟,报道3—4个人物。

100个人物的确定不但经过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新闻界专家的讨论,而且还请观众来信推荐。

那么,最后选定100个人物的标准是什么呢?CBS与《时代》周刊确定的报道思想是:100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改变、影响了20世纪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

在《20世纪100人》电视系列节目中,介绍的人物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娱乐等各个领域。有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互联网巨头比尔·盖茨、福特汽车创始人、波音公司创始人、希尔顿连锁酒店创始人、麦当劳创始人、美国郊外住宅之父、流行音乐代表人物猫王等等。(3)报道思想是选题的依据

报道思想是选择题材的依据和出发点。报道思想指明采访的方向、范围、内容、重点;是记者判断事物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能否发稿的依据;也是报道角度选择和主题立意构思的参照。

明确报道思想有利于记者从整体来考虑问题。CCTV记者在采访拍摄荷兰女子曲棍球队现场训练时,看到训练程序非常严格,主教练十分严厉。训练前、训练期间教练、球员都不能同记者交谈。为了体现“我们的奥运”报道思想,报道运动员对奥运会冲击金牌的期待,记者在雨中站了两个多小时,等待训练结束。通过耐心向主教练解释,最后采访了教练和运动员。他们的声音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奥运”的报道意图和设想。世界排名第一的荷兰女子曲棍球队强化训练冲击奥运奖牌

导语: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世界排名第一的荷兰女子曲棍球队的训练进入了每周训练7到9次的最后冲刺阶段。7月13日,本台记者在荷兰海牙拍摄了这支球队在雨中进行强化训练的场面。

记者出镜:“在这次北京奥运会上,荷兰女子曲棍球队是最具实力的获得奖牌的球队之一。”

解说:荷兰的女子曲棍球队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银牌,是2006年世锦赛冠军,在2007年世界女子曲棍球冠军杯赛中获得冠军。

作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球队,荷兰队令对手生畏。她们的主教练拉莫斯还获得了2007年度最佳教练的称号。

记者在训练现场看到,队员们在两个小时的训练中几乎没有休息,天空始终下着小雨,主教练拉莫斯非常严厉,一直在现场冒雨指导着球队的训练。训练结束后,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采访同期1(荷兰女子曲棍球队总教练拉莫斯):“荷兰现在的天气不太好,和北京的气候不大一样,不过我们的训练进行得很顺利。每天训练4个小时,上午2小时,下午2小时。为了强化训练,我们有时和男队比赛,有时和其他国家的球队进行比赛。因为我们在欧洲,经常与德国队和英国队进行比赛。我们现在每周训练7到9次。”

解说:这次北京奥运会,荷兰女队与目前世界排名第五的中国队、悉尼奥运会冠军澳大利亚队和亚洲劲旅韩国队同分在A组,面临着强劲挑战。但是,主教练和运动员们对冲击奥运奖牌充满信心,并做好了赛前的各项准备。

采访同期2(荷兰女子曲棍球队主教练拉莫斯):“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虽然我们很难模拟北京的天气,但是我们去年到北京实地考察了现场,队员们感受了北京的天气。这次我们还将在比赛前12天到达北京,做实验性的训练。这次比赛将会非常激烈,因为12支球队水平都很高,我们和中国、韩国、澳大利亚分在一个小组里,这几个队的实力都很强,所以我们的出线将会面临很大挑战。我们对获得奖牌充满信心,但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首先打好第一场比赛,我们的第一个比赛对手将是韩国队。我们现在训练首先考虑的是小组赛出线,然后才能考虑半决赛和决赛。”

采访同期3(荷兰女子曲棍球队员):“我们小组的中国队和韩国队实力都很强,但是我们会尽力打好比赛。先进入半决赛,最后进入决赛。我们当然希望赢得奖牌。”

解说:曲棍球是较早进入奥运会的项目之一。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9届奥运会起,曲棍球成为常设比赛项目已有80年的历史。

需要指出,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不能将报道思想变成框框,无论什么题材都生拉硬扯,注意不要为了体现报道思想随意找个例子套上观点,强扭报道角度。[1]罗伯特·蒂勒尔:《电视新闻的采制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页。

2.确定采访意图

确定采访意图一般从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思考:一是主导的传播意向;二是具体的报道目的。

主导传播意向是根据节目编辑部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报道思想而确立的;具体采访目的是根据报道提示而确定的。

从2005年开始,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新闻媒体的重头报道。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系列报道,《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东部新跨越”、“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等专栏。

围绕这些栏目,担负各个栏目报道任务的记者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中心工作、全局和实际情况,经过通盘考虑,确定主导传播意向和具体采访意图。(1)主导传播意向

采访策划首先要根据编辑部的总体报道思想明确主导的传播意向。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电视节目具有综合效应的优势。因而,采访报道的每一项具体任务都是为达到主导传播意向而确定的。

新中国成立4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推出《弹指一挥间》专栏;中国改革开放20年之际,《经济半小时》节目推出《20年20人》专栏;改革开放30年之际,《新闻联播》节目推出《改革在你身边》专栏。这些特别专栏节目都以系列报道的方式构成,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播出,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近几年,《新闻联播》节目先后推出《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经典中国》、《创新中国》等专栏。每个栏目的策划的出发点都是落实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从国家全局和实际情况考虑而确定主导传播意向的。记者只有很好地领会栏目的主导传播意向,才能在采访中不迷失方向。

可以说,报道思想是选题的理论依据,是采访策划的出发点。记者进行采访策划,只有在明确了主导传播意向的前提下才能确定选题。(2)具体采访目的

明确具体采访目的就是搞清楚此次采访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种作用能达到什么样的传播目的。具体讲,就是要搞清楚所要进行的采访属于哪一种类型,是透露信息还是揭示个性,是碰触思想观点还是披露事件原委,是肯定赞扬还是否定批评……

采访报道目的是依照具体的报道提示而确定的;具体报道提示是根据总体报道思想而形成的。“采访目的越明确,采访越容易取得成[1]功。”一般来说,搞清楚具体采访的目的,有助于明确采访的方向、重点。《弹指一挥间》专栏的开篇报道《共和国的核工业》从选题确立到采访报道都是在十分清楚采访目的的情形下进行的。《弹指一挥间》的主导传播意向就是报道建国40年来各条战线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核工业这条战线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值得大书一笔。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同核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分不开的。核工业报道主线以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核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这三个方面为报道主要内容,突出了重点。

报道中的第一个画面截取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爆炸成功,9秒钟内只有原子弹爆炸的长镜头展现,从而用具有极大震撼力的事实把观众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人回忆、沉思、激动。原子弹爆炸成功划时代的意义是:它雄辩地证明曾被鄙视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民不仅屹立于世界东方,而且显示出强大的潜在力量。这样的安排,目的非常清楚,极大地提高了报道的分量和档次,故此在众多的选题中排列于首位。

从表3-1所示的报道例证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记者明确采访目的的作用。

采访目的对于判断截取有价值的报道内容以及确立报道角度有着重要参照作用。有经验的记者在策划采访的过程中,如果对采访目的还不十分清楚,是不会盲目进行正式采访的。[1]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第16页。

二、线索与信息的获取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在这个新社会秩序[1]里,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大多数人要处理信息……”电视采访报道本身就是传播信息,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处理信息的工作。具体到采访策划中的信息集合,主要是获取采访线索和追踪社会信息。

记者明确了主导传播意向和具体采访目的,接下来就要考虑集合信息。集合信息一方面是为了获得采访线索,一方面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选题的社会意义。

1.获取新闻线索

什么是新闻线索呢?新闻线索就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

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和报道。它的特点是比较简略、笼统,没有细节、过程,最多告诉记者一个片断或一个由头。

线索是选题的具体指向,线索的作用主要是告诉记者到哪里采访,帮助记者确定报道对象。

由于新闻线索比较简略,甚至一鳞半爪,与事实有出入,因此新闻线索可能在采访中肯定,也可能在采访中否定。有经验的记者往往能够由小见大,追根溯源,挖掘出重要、完整的新闻事实。

记者从什么渠道获得线索呢?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来源。

其一,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决议、指示和领导人的讲话。这个来源可以使记者了解当前政治、经济形势总的情况,政策动向和新任务,最近一个时期内将要进行的事情。例如,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讲话,就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性指导方针,讲话本身成为世界性新闻。大凡站在一定历史高度,放眼世界的记者,自然要对这个讲话进行深入的研究。

其二,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映。记者平时参加各种行业的会议和学术会议,翻阅各种简报、情况反映,要特别留意从中发现新闻线索。1979年全国好新闻《救活鸳鸯换回外汇》就是记者在全国财贸大会上听到的线索。

其三,报纸、通讯社、广播、杂志的报道。电视采访报道的选题并非都是硬性的突发事件,许多采访线索是从报纸、通讯社、广播、杂志的报道中再次发现的。例如,电视纪录片常常选择已经发生并不同程度地得到传播的事物,加以“包装”,以新的视角和视觉形象手段进行传播。

其四,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是获得新闻线索的有利时机。有些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本身就是重要新闻,有经验的记者不但能够完成采访任务,而且善于从中发现其他可供进一步挖掘的线索。

其五,记者的日常观察。记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发现采访线索。一个优秀的记者应该具有优秀作家般的观察能力,作家观察生活是为创作积累素材,记者观察生活要以新闻视角透视生活、反映生活。例如,《长江三峡自然景观遭破坏》的电视报道,是记者通过自己眼睛观察,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发出警告,使问题得到国家重视并得到解决。

其六,记者的信息网络。记者在日常采访活动中同各界人士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同通讯员保持着经常的往来;同电视观众有着直接的传达关系。美国《60分钟》节目每天收到观众来信200多封,其中1/3选题是观众提供的。总编导唐·休伊特(2004年退休,2009年去世)认为,《60分钟》得到了观众最伟大的投票。

社会各界人士、通讯员、电视观众构成了记者的信息网络。记者的朋友多,信息网点多,记者的耳目就灵,采访线索就永远不会枯竭。[1]约翰·斯奈比特:《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页。

2.追踪社会信息

记者的采访活动不是孤立的,是人类社会信息流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记者的采访不但要获取直接的新闻线索,而且要汇集广泛的社会信息。这样,记者的采访活动才不会脱离现实,脱离时代的大背景。

记者追踪社会信息,有助于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对现实社会的形象模式。现实形象有些是看得到的,有些是听得见的,有些是可以触觉到的,有些是能够预感到的。这些形象集中到一起,形成记者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采访置于具体的时间、地点、环境之中,置于个别与周围事物的关系之中。

记者策划一次采访,确定某个选题,必须有意识地将要传达的内容同周围的社会信息海洋的变化联系起来,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

1991年12月2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节目播出的《会海大透视》专题报道,较好地追踪了各种相关的社会信息,找到了会议成灾的根本原因。其中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中国会议成灾的表面现象似乎是会议太多,实际上同国际相比较并非是会议过多。美国每天召开的会议比中国多8倍,如果按人均计算,比中国多50倍。中国会议成灾的真正原因并不在数量上,而是在质量上、效益上、会风上。《会海大透视》通过各种典型的会风不正的事例和各种无效益质量低的例证,有理有据地剖析中国会议成灾的症结,并用讲效益讲质量讲会风的事实具体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措施。看了这个节目,能够使观众茅塞顿开,排除以往认识上的误解。如果节目创作人员在策划过程中,不将采访的题材放到现实社会和国际对比的背景下,就很可能流于表面现象的肤浅认识。在信息流动日益朝着缩短流程的发展趋势下,采访策划更要强化信息意识,只有时刻追踪社会信息,才能制作出反映社会现实、推动历史前进的作品。

三、新闻价值的取向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对于电视采访策划来说,所有的新闻、娱乐、教育、服务节目中的采访都离不开提供信息、沟通社会、服务观众、指导生活的原则。因而,新闻价值观念依然可以作为记者判断事物、确定选题的参照和依据。

1.观念与尺度

新闻价值观念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由于当时报纸成为广为流传的读物,因而读者兴趣成为判断选择新闻的“试金石”。围绕读者兴趣,逐渐形成了衡量事实的价值尺度。(1)新闻价值要素的构成

兴趣——新闻能否引起受众普遍兴趣,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面对什么样的读者。

影响——新闻能否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其影响程度。

接近——新闻能否产生影响、引起兴趣同受众接近程度有直接关系,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接近性因素。

及时——新闻必须要及时,否则成为旧闻。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时间因素。

显要——新闻人物的显要程度往往能引起普遍关注,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人物知名度。

异常——不寻常的事、重要创举都具有异常性,记者判断事实时可以看看是否具有“空前”、“绝后”、“唯一”的因素。

冲突——战争、犯罪、政治争端、竞赛等都包含程度不同、意义不同的冲突,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社会冲突这一因素。

上述八个要素作为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反映出记者判断事实所依据的尺度。

需要指出的是,记者判断事实在新闻价值要素取向上的考虑并不是没有主次的,有些新闻可能取向其中某几个要素,在这几个要素中必然有一个是主要的取向。

下面的新闻是1997年浙江电视台记者采访的,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主要是影响、接近两个要素。百万群众大转移(现场同期声切入)

气象人员:“如果这样来看,就是在温岭附近,(登陆)时间大约在9点半左右。”

今天下午4点,省气象台专家最终确认,今年11号强台风,今晚9点前后在我省沿海登陆。此时,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25到30公里的速度向我省海岸扑来。窗外狂风呼啸,大雨滂沱,省防汛指挥部内气氛凝重。

省委书记李泽民、代省长柴松岳等党政军主要领导正在召开紧急对策会议。省委书记坐不住了。(同期声 省委书记现场讲话片断)

李泽民:凡是台风登陆经过的地方,我看要下死命令,该转移的转移,该撤退的撤退。

副省长刘锡荣当即操起电话,给几个市县一一下达了紧急撤退命令。一场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大动员、大转移十万火急地在沿海各地迅速展开。

部队官兵上去了,党政干部上去了,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等一切手段开始高速运转……

时间在分秒流逝,台风在步步紧逼。下午6点,离台风登陆只有3个小时了,焦急不安的省委书记打电话给省电视台:新闻播出是否可以打破常规,时间不等人呐!

天渐渐黑了,风更大,雨更急。

台州报告:部队的2艘冲锋舟和3艘橡皮艇已成功靠上了蛇盘岛;温州报告:正在南海钻井平台作业的96名中外技术人员,安全撤回了龙湾基地。

放心不下的柴松岳匆匆赶到了钱塘江一线海塘,他要亲自看一看群众是否已真正转移了。听说海塘内的部分养殖户死守、不愿撤离时,他下了死命令:对那些真正不肯走的,要采取强制措施,架也要把他们架走。

晚上9点30分,11号台风在台州登陆,其强度之大为我省历史所罕见。虽然只有短短的5个多小时,全省却突击转移了近百万群众,人员伤亡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今天,传播媒介花许多时间和篇幅报道同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只具有接近性一个要素。为适应新的变化,现代新闻学将传统新闻价值标准加以浓缩、扩充,概括成更加简要的几个要素。(2)新闻价值要素的变化

传统上,新闻价值的要素主要是:兴趣、影响、接近、及时、显要、异常、冲突等。随着大众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发展,出现了“生活方式”报道形式,新闻价值要素又得以浓缩和补充。

1984年,美国出版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制作》一书,将电视新闻的价值要素归纳为四个:影响(impact)、兴趣(interest)、信息(information)、可视性(visual)。

分析开来,可以发现这四个要素是围绕着现代电视传播的功用而形成的。前面我们提到,提供信息、沟通社会、服务观众、指导生活是电视各档节目策划的出发点。影响、兴趣、信息、可视性这四个要素同四个具体功用的发挥是紧密相关的。

影响——新闻对受众产生的普遍影响,不单纯指政治影响,对受众生活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更能产生效果。记者在判断事实时需要考虑对哪些受众产生影响,是否会立即产生影响,直接影响有多大,间接影响有多大。

趣味——新闻对受众是否具有一定趣味。趣味并不是指俗不可耐、毫无意义的趣味,新闻趣味正日益向高级趣味发展。因而,记者判断事实时需要考虑向受众传播什么情趣的内容既能让人们产生兴趣又能让人们有所回味。

信息——新闻对受众能否提供有用的信息。信息包括各种信息,特别是同人们生活贴近的信息更能产生普遍关注的效果。记者判断事实时需要考虑新的信息不仅仅是受众想知道的而且还应是受众应该知道的。

上述三个要素在一条新闻中可能全都具备,也可能只具备其中一个或两个。一般来说,具备信息+影响或信息+趣味两个要素比较多。

可视性——对于电视新闻来说,还有一个可视性要素。不言而喻,可视就是让观众看到新闻图像。由于电视新闻可视性要素,有些广播、报纸采用的新闻,电视不能报道;有些广播、报纸略提几句的报道,电视可能报道30秒或更长。例如,一场火灾报道,广播、报纸只报简要消息,而电视则要展现火灾现场,必要时可能做连续报道。

新闻价值标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反映了新闻价值观念上的发展。

事实上,关于新闻价值要素的构成历来都是新闻学最难下定义的,因此记者在判断事实时对于新闻价值取向也很难确立标准尺度。

不过,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要素和现代的新闻价值标准要素可以为记者判断事实提供具体的依据和参照。

从世界范围看,今天的电视传播用很多时间报道同人们生活有关的内容,告诉观众怎样消费、怎样保健、怎样工作、怎样娱乐、怎样对待人生、怎样认识人类社会……西方传播界将这种报道称为“生活方式”报道,我国电视界称之为“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在一定程度上讲,电视在传播信息和新闻方面的发展变化,打破了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念。

今天的采访报道已经不能完全用传统的价值尺度来衡量。例如,许多报道中往往不包含冲突,也很少猎奇,人物并不显要,一些新闻没有明确的时间,许多报道只有接近性,接近往往使人们发生兴趣,进而产生影响。

种种变化表明,电视采访策划既要看到外部世界的发展,又要看到电视传播的发展。这样,才能以新的价值观念判断事物。

事实上,新闻价值要素的构成历来都是新闻学最难以下定义的,因而记者判断事物是不可能完全依照某一个标准尺度的。一般来说,记者判断事物,确定选题往往取向于某一个突出的要素,兼顾考虑其他要素,而不是将所有要素等量齐观。

那么,记者凭借什么能力来判断事物,进而确定价值取向呢?这就是敏锐而正确的新闻判断力。

2.判断与选择

中外电视界有经验的资深记者都有相同的共识:一个记者要想让别人承认自己真正胜任工作,就必须向别人证实自己确有新闻才干和新闻敏感。

所谓新闻敏感,即是记者的职业素养。具体讲,是记者对社会现象的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辨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具备准确的新闻判断力,它是记者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

准确的新闻判断力特指记者判断什么事物值得采访报道的能力。通常,可以参照下述八个要点进行判断。

第一,判断某个事物能否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

第二,判断同一事件的各种事实构成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之。

第三,判断某些看来不太显著的社会信息和新闻线索能否引发出重要新闻。

第四,判断某个已经报道的新闻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深层的内容。

第五,在地方新闻中或其他消息中发现适合全国性报道的内容。

第六,在全国性新闻中发现适合地方进一步扩展报道的内容。

第七,在一般性新闻中迅速发现特写、专题报道的角度。

第八,察觉、预见到一些将会构成重大新闻的迹象。

新闻判断力作为记者的职业素养,应该是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的,从中外优秀记者经验来看,其主要的途径有下述三条。(1)积累、研究

其对象是:形势、情况和知识。

我国新闻界前辈邵飘萍、范长江等著名记者认为,一个有潜力的记者应该对政府,对记者所在地区的实权人物,对支持所在地区的经济工商界人士,对学校及地方名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都比较熟悉;对人、政府、艺术、政治、教育、科学、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有关知识的掌握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唯有如此,才能为发展新闻判断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989年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作品《我国耕地人口承载力已经处于临界状态》,就是记者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记者平时对国土、耕地、人口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关系这一问题比较关注。

1989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宣布:4月14日,我国人口将突破11亿。听到这个消息,记者感到报道的时机和新闻由头都具备了。于是,以人物专访的形式采访了国家土地局局长,揭示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与耕地日益减少的矛盾,并提出了综合治理解决矛盾的办法。(2)学习、比较

其对象是: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

敏感与判断的天敌是疏忽,不懈地学习和精细的比较,是通往成功的途径之一。“发展新闻判断力的最好方法之一,是把那些老资格的新闻工作者的直觉同你的直觉相对比。”“发展新闻判断力的另一个基本通例——也是为了站稳脚跟——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在会上第一次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名称,而没有用北京政府这个过去的说法。在场的记者没有注意到这个名称上的变化,成为新闻史上记者疏忽大意的一个“奇闻”。

2009年3月31日,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荷兰海牙开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等73个国家的代表、10个国际组织代表以及6个观察员组织的代表出席会议。4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记者对会议进行采访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上午11点会议召开前宣布,美国将为阿富汗大选捐资4000万美元。欧盟负责对外关系政策的委员瓦尔德纳宣布,欧盟将为这次选举捐资6000万欧元。

这一举动,完全超出了一般国际会议的程序,表明美国、欧盟在阿富汗大选问题上的态度,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世界各大媒体迅速对这一举动做出反应。此次会议另一个特别关注点是:伊朗代表接受美国邀请,出席此次会议,实现了美国、伊朗两国之间30年来的第一次接触。许多国家的媒体都以之为头号新闻进行报道。

阿富汗问题一直是国际安全中的瞩目问题。在海牙举行的本次会议,是第十次阿富汗问题的国际会议,也是历届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很多媒体都以头条报道。

但是,这次会议却没有引起国内媒体的重视。会议警备森严,只有少数媒体记者持特殊许可证件,才允许拍摄几分钟现场画面。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是做视频连线。CCTV海外记者同节目部门联系两次,均没有回应,这样的疏忽是一个教训,是缺少新闻敏感的表现。(3)思考、预见

其对象是: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

记者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顿悟性思维活动。顿悟,即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极为敏锐的直觉、灵感。西方新闻界之所以称新闻敏感为“新闻鼻”,就是形象地说记者要有职业嗅觉。这种嗅觉近乎于人对外界的直觉感受,只要一碰触就产生某种特定感觉。记者应“坚持不懈地、全神贯注地对带有新的信息的新的事实进行搜索和追踪,并对冒出这种事实的‘生长点’和‘临产状态’进行规律性的探索,以[2]求预测新闻事实的发生”。

198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面对疲软的市场》评述节目,从不同角度对市场和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对观众迷惑不解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正在蔓延的疲软趋势进行预测,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提出见解。从后来市场发展看,节目中的观点、分析、预测是能立得住的。如果记者缺少思考和预见能力,就不可能对转眼之间市场由抢购到疲软的大起大落的突变形势有清醒认识,并把握住时机及时进行评述。在某种程度上,记者的预见力往往反映出记者对周围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准。

1971年9月13日,林彪仓惶出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之后,首先是法新社驻北京记者在15日向世界报道了这一事件。这位记者从哪得知这一消息呢?没有任何人向他透露。他是根据平时对中国形势、情况的研究、积累,再通过他对北京当时一些“反常现象”的思考,终于判断挑起危机的当事人是林彪。

这位记者用几年时间搜集林彪的有关材料进行研究,在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时,他就已经猜测林彪并不是像当时人们以为的那样忠于毛主席。1971年8月,毛主席接见某国领导人,林彪当时在场。但是,《人民日报》却一反常规,在头版上方发表了一张毛主席会见外宾的照片。在同一版下方,发表了林彪单独会见外宾的照片。这一情况引起他的注意,同时他联想到当时报刊上发表许多批修整风的报道,他预测中国共产党内要出大事。“9·13”事件发生后,他感受到北京紧张、神秘的气氛,经过反复思考,他向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危机,而危机的挑起人是林彪。

以上例证足以说明新闻敏感的培养、提高是记者通过不断积累、研究、学习、比较、思考、预见才形成的。这12个字理解起来十分容易,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并非易事。

斯坦利·哈伯德在其《电视与广播时代》一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人不可能在新闻学院学到新闻敏感。新闻学院可以使学生做好准备,将来在一家电台或电视台的新闻编辑部工作,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新闻报道业务技巧,但掌握技巧绝不意味着已具备新闻敏感或新闻判断力了。哈伯德的论点说明新闻敏感并不是先天具有的,也说明新闻敏感不是靠别人教授能够学到的东西。那么,新闻敏感从何而来呢?结论是:依靠自己在新闻实践中培养、提高。

新闻敏感来自新闻实践,并不是说一个记者有足够年头的实践自然就具有较高敏感了。实践确是可以使人获得经验,但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必须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培养提高新闻敏感,才有可能获得更大成功。

虽然在学校课堂上无法教授新闻敏感,但我们在理论上应该有明确认识,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实践中有意识地去进行自我培养、提高。[1]特德·怀特:《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制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2]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82年版,第139页。

四、具体选题的确认

记者在采访策划过程中,经过对报道思想、采访意图、新闻线索、社会信息、价值取向等进行通盘考虑之后,就可以确认具体选题。

选题确定下来,记者的多维性思维活动并没有告一段落,还要考虑主题、角度、形式。

采访报道同步化已成为电视传播的发展趋势。因此,记者确认具体选题时不能不对主题、角度、形式加以综合思考。

通常,在采访策划过程中,对主题、角度、形式的思考仅仅是初步的,是否切合实际还有待在采访深入过程中加以验证。

1.对主题的思考

新闻学中的主题、主题思想、主题意义等概念是从文学创作的概念借鉴而来的。一般而言,文学创作的主题是指作品的中心思想;主题思想是指作品内容的思想内涵;主题意义是指作品赋予的人生哲理、时代意义。

新闻报道的主题是记者在反映客观事物时,通过具体报道的内容所表达的中心观点、中心思想;主题思想是指报道内容具有的核心价值;主题意义是指报道具有的普遍社会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有主题。单纯的信息类、咨询类的新闻往往没有中心观点、中心思想,也不具有思想意义。一些标题新闻、简明新闻主要是传达信息。

但是,记者对电视专题、系列报道、连续报道、调查报道、深度访谈、评论、长消息等新闻的采访,基本上都要提炼主题。(1)主题与问题

主题不是记者在报道中提出的主要问题,而是记者对问题持有的观点和评价。

近些年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许多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2005年,新闻频道推出系列报道《“清理”官员办煤矿》,以采取积极举措的正面报道揭示出煤矿生产链条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社会问题。

1988年全国好新闻评奖,其中35个获奖的电视作品有三分之一是揭示社会问题的。例如,《振兴开封座谈会开成催眠会》、《乱开发票成为干扰物价改革的一大公害》、《迎接检查菜场三天迟开业》、《四平农科所科研成果越多单位越穷》等,这些新闻中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报道主题,主题是记者对问题的看法。

记者的看法、评价既可以画龙点睛地明确表露,也可以让观众根据事实自己得出结论。《振兴开封座谈会开成催眠会》就明确点出:“像这样无意义、无效率的会议,还能让它继续下去吗?”《玛纳斯县在抗洪期间组织跳舞引起公愤》则是让观众自己下结论:“参加舞会的除了部分水利职工外,还有在这里组织抗洪的上级有关的负责同志。事后,还有同志为他们四处奔走,希望本台不要播出这条消息。”(2)主题与内容

内容是报道对象、报道范围、主要事实,主题是通过这些内容表达的某种思想、主张。

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05年推出《社会公德》系列报道,节目中不但采访拍摄了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而且示范了符合社会公德的举止行为。通过不文明、不道德行为与文明、道德行为的对比,引导公众树立社会公德意识。

江西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红孩儿”现象》通过揭露“避邪服”这种愚昧迷信的思想行为说明:“它污染了孩子圣洁的心灵,这能叫爱孩子吗?”

1979年全国好新闻作品《周末一条街夜市受欢迎》较好地把握了事物的意义,记者抓取有特色的事例构成新闻的主要内容,很好地表现了开办夜市方便群众的主题:

11日晚上,骤雨初歇,凉风习习。南京山西路各商店职工精心组织的周末一条街夜市里,商品琳琅满目,人群熙熙攘攘,顾客们在选购商品。一位老教师买到一张波浪式折叠椅后,又走进茶香飘逸的茶座,高兴地对人说:“这样的夜市布局合理,我们可以挑挑拣拣买件合意的商品,真是便民有方、生财有道啊!”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社会对商品经济的概念理解还处于朦胧阶段,开办夜市曾经一度引起争论。《周末一条街夜市受欢迎》的报道,在当时较好地把握了大方向。(3)主题与标题

主题与标题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其表现形式是:

其一,标题直接揭示主题。举例来说,CCTV《时代先锋》专栏节目以《一位严谨科学家的求实精神》为题,报道了两院资深院士侯祥麟,标题中的“求实精神”四个字直接揭示了主题。1989年优秀电视新闻《开国大典受阅师四十年保持英雄本色》、《首都元旦市场繁荣》、《河西区尊教重教蔚然成风》等,这些标题都直接揭示了主题。

其二,标题暗示主题。《“财神爷”捡破烂》、《儿童节不见儿童片》、《一年造坟五万座侵占良田近千亩》等获奖新闻的标题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题,但观众从题目上能够对报道包含的主题思想有所意会和理解。

其三,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引导观众关注主题。1987年优秀电视新闻《空运到京货物积压严重》、《福建省文物仓库5万件珍品危在旦夕》、《广州30万退休工人没有专门活动场所》等标题都比较有吸引力,引起观众的格外关注,在社会上反响较大。

标题是报道的眉目。贴切、简洁、新颖的标题能够给观众以深刻印象,获得较理想的收视效果。

记者在思考主题时,不但要搞清楚主题同问题、内容及标题的关系,而且要在理论上对主题形成的基本过程和主题的提炼与表现有透彻的认识,进而才能指导实践。(4)主题形成的基本过程

通常,主题形成大体经过三个阶段:采访前期对主题雏形的考虑;采访进程中对主题雏形的验证;采访后期对主题的深化。

中外新闻界确认:报道主题形成的最好时机是在采访之中。

新华社资深记者李峰认为,提炼主题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对大局的了解;二是对报道对象的调查研究;三是报道的目的性。这三个因素就是依照唯物主义认识论,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从认识事物的角度说,全局和采访的事实之间的关系是个等量和被等量的关系。没有全局观点,对所采访事实,就分不清轻重,弄不清它是不是[1]具有普遍意义及其意义大小。”(5)主题的提炼与表现

记者在提炼主题、表现主题的时候,一定要切记: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主题具有客观性。

为此,提炼主题一要从全部事实材料出发,二要把握事物个性,挖掘事物本质,抓住事物特殊点。

表现主题忌贪大求全,而应以小见大、鲜明、集中。前面列举的优秀新闻作品在主题的提炼与表现上都抓住了事物的突出特点,准确、生动地加以表现。

前面提到美国CBS《48小时》节目,节目切入点都是从一个人、一件事的内外在联系中深入挖掘,将报道主题上升到普遍的社会意义上来。比如,对火灾、吸毒、艾滋病、离婚、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的剖析;对美容、健身、急救、器官移植等社会时尚和现象的透视……每一个报道选题都是站在社会和人类现实与历史发展的高度上进行反映和再现。每次节目虽然侧重报道一个问题,时间只有几十分钟,但提供的信息之多、涉及的人物事件之广泛,令观众心灵受到震撼。可见,深刻的报道主题具有普遍意义。

电视报道质量的高低、价值大小,其决定因素就在于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正确深刻的主题应该是对全部事实材料思想意义的概括,记者只有把握事物意义所在,才能提炼出鲜明的主题思想并集中予以表现。

需要指出,记者对主题进行思考时要注意避免脱离实际,主题先行。在新闻报道中,主题先行和报道夸大是“常见病”,这两种通病往往是相互影响的。为什么这两种毛病时有发生呢?除了记者有意拔高的因素外,主要的原因是记者的认识方法违反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从根本上讲,采访报道要避免主题先行,就必须端正认识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客观事物,表现客观事物。主题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却又看不见摸不着,它必须从事实中提炼,但又不能拔高。[1]李峰:《谈谈提炼主题的几个问题》,载《新闻采写经验谈》,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99页。

2.对角度的选择

“角度”一词,源于摄影,指从不同的位置拍摄人像和景物,以展现不同的特征和意境。

借鉴到采访报道之中,含义特指记者发掘事实和表现事实的角度。换言之,即是记者发掘事实和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电视采访报道的特性,决定了发掘事实与表现事实的角度相互交织、同步流动。因此,记者确认选题必然要考虑角度的选择。(1)角度与客观事实

选择角度,首先取决于客观事实本身具有的特点。

以北京奥运会报道为例,不同国家媒体的报道往往都会对本国的有关内容进行侧重报道,选取的报道角度也有所不同。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国运动员学习中国文化礼仪》的报道选取独特视角,展示奥运会文化交融的特色。美国运动员学习中国文化礼仪

导语: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不仅是各国运动员比赛竞技的场所,也是各种文化交融碰撞的舞台。在北京奥运会来临之际,美国奥委会特意为本国运动员组办了一次特别的培训课程,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礼仪,熟悉中国人文风情,从而令他们的北京之旅更加愉快。

现场同期声:“现在你们能说中文了,一起说——谢谢。”“谢谢。”“就是英文thank you的意思。”

解说:这里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美国奥委会总部,这里正在举办有关中国礼仪文化的培训课,参加培训的不是普通的学生,而是准备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资深礼仪专家埃斯塔尔正向他们讲解中美文化的差异。

埃斯塔尔说,这样的培训非常重要,因为很多美国人不了解外国文化,经常以本国文化为中心;而中国文化又是如此深远,更值得年轻人去好好学习。

美国奥委会的一名官员说,从以往的奥运会来看,美国运动员在参加比赛的同时,对各主办国的人文风情也非常感兴趣,美国奥委会由此感觉很有必要在每届奥运会举办前,为本国运动员提供相关信息。同时也希望经过培训,运动员们在出征异国赛场之时不失礼仪,成为美国的良好形象大使。

运动员们认为,形象与成绩同样重要。他们表示,多了解中国文化和风俗礼仪,将有助于他们熟悉环境,在赛场上发挥出好成绩。

美国运动员:这个培训非常有帮助。我们刚从中国参加测试赛回来,觉得学学这些礼仪很有帮助。

记者出镜: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已经让这些美国运动员有了很大的收获,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期待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真正走进中国文化,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2)角度与报道形式

选择角度,与报道形式密切相关。

现场报道、人物专访、纪录片、特写、动态新闻等不同报道形式对角度有不同的视角要求。

美国CBS的《48小时》节目是以社会问题纪录片形式进行的深度报道。《48小时》节目中关于艾滋病的报道,采用纪实手法从不同侧面对一个人、一件事进行记录,层层分析。节目以一个女病人因看牙医被医生传染艾滋病向法院起诉的事例为由头,然后展开揭示艾滋病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艾滋病人的痛苦、病毒的传染渠道、病人同周围人的关系、带有病毒的医生的职业道德与生存手段的矛盾、病人公开病情与个人隐私权的法律纠纷、医疗界面临的困境、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及面临的难题。这个节目选取了各个不同侧面的典型事例,从中可以看到社会问题纪录片独特的视角。

同样是有关艾滋病的报道,1989年优秀电视新闻特别奖作品《我国首次从大陆性病患者中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以专访进行的报道,角度选择同纪录片就有所区别。记者得知信息后,了解到患者已经出国,便当即采访了全国艾滋病防治组组长,从人物选择角度上就具有权威性。消息的后面还专门介绍了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和相关知识,从全球角度来认识艾滋病的危害。

上海南浦大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上海电视台邬志豪等记者从百姓的视角出发,选择上海市民在大桥上走动的画面作为典型的背景画面,以现场采访、报道的形式表达了老百姓对大桥的期待心情,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南浦大桥成为上海人民心目中的丰碑

上海市民做了100多年的大桥梦,今天终于实现了。他们纷纷涌向大桥,争睹这座跨越423米,名列世界第二的斜拉桥的英姿风采。

记者在大桥上看到一位盲人在同行人的陪同下,正用脚步丈量着大桥的宽度。接着他用手细心地估量大桥钢索的直径。

记者:欢迎你们到南浦大桥参观。

市民1:谢谢!太高兴了!太高兴了!我眼睛也看不清楚。

记者:是吗?你虽然眼睛看不清楚,但是你用手摸、脚量,你就能感受到这座桥梁?

市民1:是啊!

市民2:原来是小舢舨、小轮渡。现在啊,大桥,这大桥啊,我像站在云里、天上一样那么高,看到那房子、看到那新公路,心里非常的高兴。(笑声)我非常高兴啊!今天,在大桥上,我拍了五张照片留念,我看到那些照片,我非常非常高兴。我要教育子女,遇到邻居我都要讲,把大桥的雄伟告诉他们,中国人民有志气!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这个……我心里非常激动(笑声)……(3)角度与电视特色的发挥

电视报道以现场背景作衬托,因此地点环境、时间、人物的选择都可以构成不同角度;采访方式、拍摄方位、报道手法都不能脱离角度的选择。

2008年7月25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召开还有10天,许多国家的运动员开始抵达北京。一时间,媒体大量报道有关为运动员壮行的新闻。CCTV记者采访拍摄了《希腊奥运冠军为邻国选手壮行》,这条为运动员壮行的新闻不但角度新颖,而且以新闻特写的方式发挥出电视特色。希腊奥运冠军为邻国选手壮行

导语:随着奥运会的临近,许多国家都陆续为运动员壮行。在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该国奥委会采取让运动员同希腊奥运冠军近距离接触的方式壮行,目的是为本国奥运团队树立榜样,激发征战奥运的士气,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塞奥运奖牌零的突破的梦想。

解说:本台记者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的奥运壮行会上采访了雅典奥运会艺术体操吊环金牌得主——希腊体操王子塔帕尼斯。他是应塞浦路斯奥委会特别邀请,前来为邻国的运动员助威加油。

塔帕尼斯在雅典奥运会上以9.862的成绩夺得吊环冠军,完美动作曾经轰动一时。他还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银牌得主,2003年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希腊是塞浦路斯的邻国,这位体操王子在塞浦路斯也是家喻户晓的奥运明星。

采访同期(希腊体操王子、奥运冠军塔帕尼斯):“我应塞浦路斯奥委会的邀请来这里为塞浦路斯出征最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助威加油。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一起比赛,相互竞争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人性化的象征,是世界团结的体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多元中的一体化。”

解说:塞浦路斯奥运选手同塔帕尼斯亲切交流,近距离接触奥运冠军,感受着奥运冠军的拼搏精神和榜样的力量,壮行会洋溢着和谐、奋进的气氛。

塞浦路斯1980年开始独立组团参赛奥运,还没有获得过奥运奖牌。在这次北京奥运会上,只有82万人口的塞浦路斯共和国将派出17名运动员参加射击、帆船、游泳、田径、体操等项目的比赛,有望实现奥运奖牌零的突破。

塞浦路斯奥委会新闻官员对记者透露,北京奥运会对塞浦路斯具有历史性意义,该国运动员如果获得金牌,国家将进行高额的奖励。(4)角度选择的着眼点

我国知名记者艾丰将角度选择的着眼点归纳为四个方面:接触事实的角度、观察事实的角度、解剖事实的角度、选取事实的角度。

艾丰对角度选择着眼点的阐述是十分到位的,无论是文字记者还是电视记者都须从这四个角度着眼,以便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视角挖掘和表现事实。

他认为:“接触事实的角度和观察事实的角度,是着重研究记者同事实如何发生外部联系以便于开采新闻价值的问题;解剖事实的角度和选取事实的角度,则是侧重于研究记者从何入手,揭示事实本身[1]和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于表现新闻价值的问题。”

对于电视记者来说,还须综合考虑发掘和表现事实的角度,因为电视采访报道中的许多形式是同步进行的。

1986年优秀电视新闻《喜鹊沟家家户户添新秤》报道一个贫困山村经济生活的变化。用过去村里只有两杆秤和今天家家有新秤的事实来说明改革以来贫困山区农民生活的提高。虽然这个村的生活水平在全国仍属于较低的状况,但记者选择的角度新颖而且符合实际,报道具有说服力,反映了某一个生活侧面的变化。

选取最佳的角度好比开设一个理想的“窗口”,能够让观众把目光聚集到最有价值的地方。

1988年优秀电视新闻《珠龙乡喜办“托牛所”》报道农村承包以后学龄儿童弃学放牛,“托牛所”的开办使孩子重新回到课堂。这条新闻的“窗口”特别新鲜,既有新闻价值又具有可视性。[1]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第154页。

3.对形式的考虑

形式是指事物的状态、结构等。新闻报道形式即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报道形式。

在记者日常工作中,基本上是固定于某一个节目编辑部,承担分派的或专线的采访报道任务。电视节目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报道方式,例如《新闻联播》节目以动态消息新闻为主,《焦点访谈》节目以深度专题报道与评述为主。

一般情况下,采访任务下达之时就规定了报道形式,比如《望长城》等纪录片。这样看来,记者对形式的考虑是不是可以不动脑筋了呢?不然。电视报道中还有许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表现的内容,有些题目有几种形式可供选择。

此外,即使是事先已经确定形式的选题,也还要考虑如何表现。《我国耕地人口承载已经处于临界状态》和《我国首次从大陆性病患者中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两条新闻都是在《新闻联播》中播出的动态新闻,但采取的形式是人物专访,如果换一个形式就不能够很好地体现权威性和可信性。由此可见,记者确认选题时对报道形式的考虑基本上已趋于成熟。

电视记者考虑报道形式,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要考虑进去,就是采访的具体方式。

有时,采访方式对于电视报道来说起着结构全篇的作用。“在这些‘视觉’新闻节目中,新闻采访是主要形式之一,它是传递信息,[1]使新闻更生动活泼的一种手法。”

一般来说,采访在报道中结构全篇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展现全部采访过程;二是插入采访片断。

人物专访、现场报道、谈话讨论、以采访活动为拍摄主线的电视纪录片等报道形式,展现的是采访的全部过程。这种采访形式可以从广播中屏幕上十分清楚地了解其基本过程。

动态新闻、现场快速采访在屏幕上展现的是采访片断,受众往往难以了解其全部过程。为此,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电视报道中采访的基本特征。

1984年,美国诺普公司对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中的采访专门进行了多方面分析,所得到的分析结果提供了这个未开发领域中的新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动态新闻采访的一般特征。

其一,采访以片断插入形式结构全篇报道。诺普公司对三大电视网三个星期周一至周四的《晚间新闻》播出的612条新闻进行了统计,其中191条新闻中至少有一次采访,191条新闻中含有的总采访次数为514次,分为657个片断插入报道之中。

其二,报道中的大多数采访插入只有一个片断。ABC的117次采访,86%只有一个片断;CBS的214次采访,72%只有一个片断;NBC的183次采访,79%只有一个片断。

其三,采访的形式以快速、简短为主,采访时间从几秒钟到1分30秒左右不等。其中21%在5秒钟以下,有的采访只有一句话。采访的时间总长度平均占节目总时间的15%左右。

其四,采访人的角色主要由主持人和记者担当。主持人的采访时间持续相应长一些,并且出图像和声音。记者的采访有5%以上经过剪辑处理,只将采访对象推向屏幕,记者不出图像和声音。这是因为动态新闻的长度有限,剪辑后的采访片断往往突出主要信息。

其五,采访的地点大多是在演播室以外,ABC占97%;CBS占96%;NBC占94%。剩下的23次采访,12次采用以下三种形式的一种:在演播室内;从演播室连接到户外;从演播室连接到另一个演播室。此外还有11次采访由于插入极短的片断无法确定地点。

其六,采访的背景环境大多是街上、海滩、体育活动场馆等公共场所、办公室、家庭、户外自然环境等。10%左右的采访是在一般工作场所进行(指工厂、公司、医院等,不包括办公室);30%左右的采访是在整洁安静的办公室内进行;15%左右的采访是在户外自然环境中进行;6%的采访是在政府大厦走廊、门口、会议室外面进行;7%的采访是在家庭中进行;24%的采访是在公共场所进行;9%的采访在街上、海滩、体育活动场所等进行;2%左右的采访是在演播室内进行;另有10%左右的采访无法确定环境。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对电视报道中的采访特点略见一斑。事实上,采访的地点及环境的分析也体现了电视采访整体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电视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重视将采访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加以应用。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期间,广大观众不仅仅对比赛的结果表示关切,而且对记者的场内外采访产生浓厚兴趣。特别是中国运动员拿到金牌之后,现场记者穿插进行的即席采访、场外专访以及国内记者对有关亲属、教练和观众的采访,成为本届奥运会立体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之下,对外国运动员的采访显得十分薄弱。虽然在比赛过程中,主持人对运动员作了具体简洁的介绍,掌握的材料也比较充分,但是比赛结果出来之后,我们的记者几乎没有对金牌得主以及教练员和其他具有新闻热点的运动员进行采访。而许多外国记者则蜂拥而至,争先恐后提问。从奥运会报道的经验和不足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采访对于单个报道来说起到结构全篇的作用,对于整体报道来说起着纵深开掘的作用。

总而言之,电视采访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报道手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记者在采访策划之时应该将采访的具体方式与报道形式一同考虑,不可忽略任何一个方面。

如果说技术手段是采访报道的“硬件”,那么策划则是采访报道的“软件”。在拥有了“硬件”的条件下,“软件”往往成为主宰采访报道的指挥系统。[1]库亨:《美国商业电视网中的新闻采访》,载《外国电视研究译文》,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

五、实例解析:《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报道》的精心策划

1997年11月8日,长江的历史发生了变化,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人类又一次显示出伟大的创造力。CCTV对这次截流进行了全面、生动的同步报道,向观众展现了持续14小时的大江截流汹涌澎湃的气势。这次报道,是CCTV新闻直播报道的一次重要起点,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1.总体策划 节目定位(1)节目定位

大江截流报道的节目定位是:具体、生动展示大江截流,充分解析三峡工程意义,达到报道三峡工程、展示十五大成就、振奋民族精神,并且提升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报道水平的目的。

党的十五大以后,三峡工程作为全国民众最瞩目的一件大事,围绕三峡工程产生过许多争议。因此,节目定位首先要明确三峡工程意义。

节目定位是采访报道策划的核心。电视直播报道如何才能做到同步、全面、生动?大江截流在整个三峡工程中占据什么位置?人们对大江截流最关心、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如何从报道内容上加以体现?

这些问题是节目策划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从CCTV的报道内容上,可以看到报道策划、节目定位的具体体现。(2)报道内容构成

报道内容构成是:从公众关心的角度报道三峡工程的伟大意义、巨大作用;三峡工程科学的决策依据;崭新的建设模式;展示三峡建设者的风采;三峡库区的风光和名胜古迹;名胜古迹今后的新姿等。(3)节目形态 报道方式

以现场直播记者采访报道为主体,采取主持人串联方式加以呈现;

运用消息、专访、访谈、纪录短片等新闻报道形式传达主要内容;

穿插欣赏、抒情的电视音画、音乐电视轻松表现元素;

围绕截流进展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性的推进式报道。

2.技术系统实施方案(1)设置24个摄像机机位

这次报道在技术方面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合理设置摄像机机位。由于受现场条件的制约,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设置摄像机机位,才能充分满足节目编辑的需要。

为了设置科学合理的转播技术系统,技术系统负责人对涉及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方方面面进行严格的技术论证,最后确定了24个摄像机位。

在24个机位以外的、远距离、无法用电缆也无法用微波传送信号、无法实现实况直播的场景中,采用ENG设备摄录磁带,专门分段派车向直播中心提供画面,由直播中心采用录像重放解决。(2)合理分配切换导播机位

针对中央电视台新闻导播的实际切换控制能力,设计了二级切换的直播方案,采取节目导播发令,技术人员执行切换操作的方式。

二级切换模式的采用,减轻了各级切换导播的工作负荷,便于切换导播集中精力,搞好所分担的通道信号的选择和处理,提供比较理想的节目总体信号源。

节目导播发令,技术人员执行切换的工作方式,使节目导播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监视画面上来,根据报道意图,下达具体的画面机位指令。技术切换导播则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操作上,根据节目导播的指令正确操作。(3)稳定机载摄像机 实现飞机实况直播

信号传送系统包括:固定机位、地面活动机位传送、船载机位传送、飞行机位传送、系统之间传送、三峡至北京传送、备份传送措施、防干扰措施。

三级调音的声音系统包括:三级调音,各负其责;无线话筒一发两收,互为备份;严格制度,协调配合,确保声音安全;主持人按约定规则播音,确保声音信号完整;坚持信号传送标准,确保传送信号不失真。

通讯系统包括:采用中央电视台现有的450MHz频段的无线单工对讲系统,并根据电视直播系统实行二级切换的指挥方式与技术、导播、指挥需要独立通话、避免互相干扰的要求,开设了三套通讯系统,即导播通讯系统、节目指挥通讯系统和技术通讯系统。

由于三峡工地位于山区峡谷,地形比较复杂,地面均为施工现场,有线通讯极为困难,车辆外形高大,架线杆、缆线很不安全,所以通讯采取以无线通讯为主、有线通讯为辅的方式。(4)直播演播室 直播中心 制作中心

直播演播室:演播室在“东方皇后”号游船后甲板临时搭建,由简单实用、左右两个景片组成,两个景片中间开口,主持人坐在台前,摄像机通过主持人位置,可以透视背后相距约600米的三峡截流合龙口。

直播中心:利用“东方皇后”号游艇4层的会议室临时组建,使用了中央电视台购置的数字EFP制作系统,视频系统主要由切换器、录像机和测试信号源组成。

制作中心:设置于“东方皇后”号游船4层,由5对编辑设备、两套电脑字幕机、一套多媒体制作设备、两套配音设备组成,充分满足了编辑插入磁带的需要,从而保证了全方位报道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方案的实施。

3.具体报道内容播出(一套)

11月8日8:22—8:32

船上演播室主持人方宏进对照图板讲解:大江截流报道阵容。

11月8日8:45—9:11

船上演播室: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合龙启动仪式。

11月8日9:56—10:07

船上演播室切入现场:截流施工一小时。

11月8日10:56—11:06

从摄影船拍摄龙口;

张恒在龙口现场报道、采访韩乔生;

截流施工两个小时后进展。

11月8日11:49—11:53

指挥船上采访、指挥人员总结上午截流情况。

11月8日12:36—12:51

船上演播室切入张恒在龙口现场报道、采访于炳泰;

瞿树杰在摄影船上现场报道;

章伟秋在指挥船上报道、采访葛洲坝集团副总经理陈飞;

陈文耀在纵向围堰上报道;

曹荭在导流明渠右岸报道;

杨晨在主席台报道;

船上演播室切入:截流施工进程过半。

11月8日13:34—13:49

船上演播室切入:直升飞机航拍整个三峡工地、空中看截流。

11月8日14:36—14:51

船上演播室切入张恒在龙口现场报道;

瞿树杰在摄影船上现场报道;

章伟秋在指挥船现场报道;

陈文耀在纵向围堰现场报道;

曹荭在望水坪群众观礼台现场报道;

杨晨在主席台上作现场报道;

合龙仪式即将开始。

11月8日14:58—16:35

船上演播室切入主席台: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合龙仪式。

11月8日16:40—18:25

记者瞿树杰在摄影船上报道;

记者孙宝印在下流围堰报道;

船上演播室切入现场;

曹荭在合龙处报道;

陈文耀在纵向围堰报道;

长江正式改道,下流围堰合龙。

11月8日21:35—21:50

船上演播室切入现场;

陈文耀在三峡坝区的体育馆前现场报道;

船上演播室切入:焰火晚会。

4.重大新闻现场报道的创新开拓(1)把演播室、播控中心搬到新闻现场

这是这次直播报道的特色,也是CCTV新闻报道上的一次突破。

演播室以截流事件核心地点——合龙口为背景设立。实景演播室打破了室内演播室的封闭局限,演播室与新闻现场有机联系在一起,带给观众真实感、及时感、现场感、亲近感,真实的现场背景音响效果是室内演播室无法比拟的。

另外,首次把播出总控制中心也搬到了新闻现场。整个系统成功的播出表明:不但能在国内任何地点进行各种直播信号的传送,还能够进行长时间的、完整形态的节目播出。(2)大范围、多角度的机位设置

这次报道机位设置多、范围广,因此可以大范围、多角度展示现场全景和细部。大范围、多角度的机位设置,使现场处于摄像机的拍摄范围之下,观众可以全方位感受新闻现场。直播中有宏大施工场面的展示;有施工人员和机械的特写;有运石车的轰鸣;有石料倒入江中激起的水声。(3)现场记者全方位多侧面跟进事件进程与变化

大江截流是一个不断推进、不断变化的过程。但是,同一场景不断出现在画面上,难免单调和枯燥。如果采取常规报道方式,显然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是工程类新闻事件的报道难点。

在此次直播中,共设置了8个现场报道记者,用以配合和烘托工程进展的变化。直播报道不仅把观众带进了现场,还通过记者的生动描述帮助观众感知现场。多路记者的现场报道十分鲜活,每一次都给观众带来新的信息。(4)百科全书式的背景报道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特别报道融合了三种类型的节目呈现方式。节目直播作为主体内容,专题报道、演播室话题有机配合。专题报道的资料翔实,采访深入,权威性和可视性兼备,丰富的背景使14个小时的连续直播更加立体化,内涵更为丰富,犹如一部三峡工程的“百科全书”。(5)主持人在更高层面上驾驭新闻事件

在这次报道中,主持人走了出来,驾驭事件、驾驭节目的功能发挥得比较到位。例如,12段演播室话题都成为专题节目的重要补充,通过演播室话题的形式报道背景,比之专题报道更加灵活。(6)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特别报道的启示

全面把握整个节目的总体构思;对现场所有机位的作用了如指掌;熟悉多点机位镜头的运用;提高现场报道的应变能力。

本章重点

1.策划,是围绕确定什么选题以及如何采访报道所进行的多维性思维活动。就采访策划而言,主要围绕题材选择、信息集合、价值取向、确认选题来通盘考虑。

2.选择题材是采访的开端,题材即是采访报道的题目或对象。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主要取决于编辑部的报道思想、采访意图、新闻线索和记者的判断。

3.报道思想是编辑部在一定阶段或时期内,为达到预期的新闻传播目的而制定的新闻报道的设想、意图。报道思想一般包括一个时期的总体设想和具体报道提示。

4.明确报道思想有利于记者从全局来考虑问题,报道思想往往是选题的依据和出发点。

5.新闻线索是选题的具体指向。线索就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简明讯息和信号。线索的特点是比较简略、笼统,没有细节、过程,最多告诉记者一个片断或一个由头。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记者要在采访过程中加以核实。

6.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新闻价值可以为记者判断事物、确定选题提供参照。传统上,新闻价值要素主要包括:兴趣、影响、接近性、及时性、显要程度、异常性、冲突等。现代的新闻报道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新闻价值观念上的变化是:影响、兴趣、信息、可视性。新闻价值要素构成历来是新闻学最难以下定义的。记者判断事物,确定选题往往取向于某一个突出要素,并兼顾考虑其他要素,而不是将所有要素等量齐观。

7.新闻判断力是指记者判断什么事物值得采访报道的能力。具体讲,主要体现是对社会现象的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辨别能力;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

8.新闻报道的主题是记者反映客观事物时,通过具体内容所表达的中心观点、中心思想。主题不等于问题,而是记者对问题持有的观点和看法。主题也不等于内容:内容是报道对象、报道范围、主要事实;主题是通过这些内容表达的某种思想和主张。新闻主题不同于文学作品,其报道主题具有客观性。为此提炼主题一要从全部事实材料出发;二要把握事物个性,抓住事物的特点。表现主题要以小见大,鲜明集中,不要贪大求全。

9.报道角度是指记者发掘事实和表现事实的角度。换言之,即是发掘事实和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新闻采访报道对角度的考虑和选取,首先取决于客观事实本身具有的特点;其二取决于特定报道形式的要求;其三还要考虑电视特点的发挥。思考题

1.为什么说采访策划是多维性思维活动?

2.选择题材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3.什么是报道思想?

4.总体报道思想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5.新闻线索的特点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6.什么是新闻价值?主要有哪些要素?

7.记者的新闻判断力在采访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什么是新闻报道主题?主题同报道内容是一种什么关系?

9.怎样才能表现好报道主题?

10.什么是报道角度?选择角度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

第四章 采访准备

采访的具体选题确定之后,首要的工作是准备和计划,这一步可以视为是采访的战略部署。通常,采访战略部署的具体着眼点是:多项层面;确定重点;研究背景;设计问题;拟定方案。

一、多层面的充分准备

全面准备可以给予记者一种安全感。“采访前宁可准备过头,而[1]不要准备不足。”不做充分准备就去采访,好比没有领航员的驾驶员开飞机一样,或许也有可能到达目的地,但却要冒极大风险。

在理论上,中外新闻界对采访准备的重要性不存在任何的异议,然而许多初出茅庐的记者以至资历颇深的记者却都曾因程度不同的准备不足造成采访的失误。

记者采访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同记者的采访风格可以是多样化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采访前的周密准备。

周密准备是采访成功的前提保证,准备的作用在于缩短主体认识客体的距离。采访准备没有捷径可走,但却有方法可循,即准备不是单项的,而是多项的。

1.理论准备

采访活动是一种认识和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活动。记者每次采访接触的客观对象都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的,即使是一些老题目和熟知的领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采访记者不掌握与报道选题相关的理论,就无法客观、准确、高水准地反映再现客观事物。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成为焦点新闻。如果记者要报道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相关问题,那么首先要从理论上搞清楚什么是次贷危机、什么是金融危机。记者必须要从理论上廓清一些基本的概念,对其定义、模型、原因、发展、影响进行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前提下,记者才能对所要报道的具体题目有较为深层的理解和认识。

在某种程度上,记者理论水平和报道水平的关系是成正比的。

美国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丹·拉瑟在做白宫首席记者期间,曾经感到报道水平停滞不前,他向电视网最有学识的资深记者约翰·钱塞勒请教,约翰·钱塞勒给他的忠告是——到哈佛大学进行理论学习。可见,理论准备有助于记者从宏观上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报道水准。

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作品《辽宁省一些盲目建设的农贸市场已荒弃》是一条具有深度的批评性报道。1988年,辽宁电视台记者从开业仅一年全省最大的农村一级农贸市场的失误中看到违背商品经济规律的后果,通过潜心研究市场经济理论,在节目中提出农贸市场的建立要遵循市场流通长期形成的习惯和规律。这条新闻主题挖掘较深,并用对比手法来表现,因而具有一定深度和说服力。[1]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第50页。

2.政策准备

政策准备有助于确定采访报道的基调。不掌握同采访题目相关的政策,记者就难以确定采访报道的基调。

1984年,李大维和黄植诚作为从台湾回到大陆的代表人物,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节目。在晚会上,怎样将他们介绍给观众,如何对他们进行现场采访都直接关系到政府对台湾的态度和政策。过去,我们对从台湾回到大陆的人物报道基调是弃暗投明。然而,及至1984年,政府已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如果按过去的报道口径介绍他们,就不符合中央的新决策精神。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黄植诚、李大维的行为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

毋庸置疑,记者平时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不断学习、领会,才能在采访活动中不迷失方向。具体到一次采访任务,还要对报道选题相关的各项政策有所把握。不了解政策,采访报道往往缺少针对性。轻则不痛不痒,重则闹笑话甚至出大错。

需要指出,记者对政策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还要通过研究实际情况,搞清楚为什么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政策。

如果做问题性分析报道,记者还应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政策性的问题。问题性分析报道具有一定难度,要求记者全面掌握客观事态,预测事件的发展势头,并且从政策层面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记者的报道或许影响新的政策制定或者促动原有政策的修改。

全国优秀电视新闻《浙江省盐业生产面临危机》不但具有深度,而且从政策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1988年,浙江电视台记者得知一些地区抢购食盐的信息后,用半个多月时间了解全省盐业生产情况,分析盐民大批外流、盐田荒芜严重、生产工具落后、劳动力结构老化的原因。在了解大量情况的基础上,终于搞清了问题的关键,即原盐税价政策不合理挫伤了盐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连锁反应。记者将拍摄采访重点定在盐业生产连年下跌的岱山盐区,用对比手法深刻揭示出问题的症结。新闻播出后,引起的社会反响很大,省政府很快调整了原盐收购价格并采取了其他措施,全省盐业生产日趋萎缩的局面得到扭转。

3.情况准备

情况准备有助于记者找准采访的切入口,确定采访的重点,尽快同采访对象搭起沟通的桥梁。

情况准备对于揭示重大社会问题与现象的深度报道不仅仅具有间接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采访的入手点和拍摄的切入点。

采访前,如果能对报道的人、事件、问题的相关情况和内在外在联系有较透彻的了解,头脑中将会形成十分清楚的立体线条,采访时就能知道从什么角度去接触事物、表现事物。

例如记者去采访农业丰收问题时,对全国农业有了宏观上的认识,知道某种农作物亩产的最高产量是多少,所采用的主要先进耕种、施肥、收获方法、工具等等,这样记者就能对眼前报道的题目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提出有见地的、内行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情况准备对于人物采访和深度报道更具特殊意义。我们不妨分析两个流传于国际新闻界的例证,看看情况准备之于人物采访的作用。

例证之一:

美国记者埃·杰·利布林采访赛马骑术师埃迪·阿卡罗时,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左脚的马镫比右脚的马镫高多少?”阿卡罗对这个内行的知情问题反应极为热烈,兴致油然而生,不厌其烦地回答了记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例证之二:

1939年,举世闻名的电影《乱世佳人》放映之时,女主角费雯丽从英国飞抵美国以示祝贺。按惯例,费雯丽到达纽约机场后在记者室接受采访。一个初涉新闻界的记者问道:“你在《乱世佳人》中扮演什么角色?”回答是:“我无意同你这样无知的人交谈。”这个拙劣的提问被作为新闻在《纽约时报》上披露,从此这个例证成为告诫记者采访要做充分准备的反面“经典教材”。

对比分析:

上述两个典型的例子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出采访前情况准备充分或不充分的结果。事实上,利布林提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他采访的侧重点,他用这个对采访对象知之甚微的问题开头,目的是引发采访对象的兴趣,以便为触及实质性问题打下交谈的基础。那位向费雯丽断然发问的记者,或许并不是一个“又傻又笨”的记者,他的失误在于情况准备上的疏漏。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做好人物采访的情况准备,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博得采访对象的好感,而是为了卓有成效地使他谈透所触及的问题。这对于准备采访某位专家的新手来说尤为重要,[1]因为专家是不屑于同新手交谈的”。

一些西方记者采访前对情况准备的重视程度和所下的功夫值得借鉴的。法拉奇、克朗凯特、华莱士这些国际著名的采访专家,往往为报道一个重大事件、采访一个重要人物而不惜花费一年半载的时间搜集研究大量情况。[1]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第52页。

4.知识准备

记者不可能成为精通各类问题的专家,但却应该对采访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复杂概念事先进行学习,以求获得正确理解。否则,就难以同采访对象进行双向交流。“采访对象如果认为记者对所谈的问题十分熟悉,不必一面谈一面对所涉及问题进行一番解释,那么他[1]就可能爽快地、充分地谈。”

我国资深记者黄钢采写的报告文学《亚洲大陆的新崛起》是新闻作品的典范佳作。然而,黄钢第一次采访李四光时,由于事先对地质学知识的准备不足,致使采访难以深入。李四光不断地对地质学理论概念进行基本常识性解释,两个人交谈很不投机。李四光送给黄钢一本《地质常识》,建议记者先看看书,然后再采访。之后,两人的交谈达到了双向互动的效果。试想,如果不是黄钢这样一位老记者而是一个新手前去采访,李四光一定会对记者的能力产生怀疑,或许不再接受采访。

著名记者徐迟采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数学家陈景润像许多科学家一样,既有个性又特别珍惜时间,是一位难以得到采访机会的人物。徐迟在采访前对数学基本常识、术语以及陈景润研究课题的复杂概念进行学习、消化、理解,正式采访时高效率地利用了难得的采访时间。由于徐迟在知识性问题上没有遇到难以理解的障碍,采访得以顺畅进行。

电视新闻报道是以分秒计算的,记者的口头采访经常需要同步拍摄,开机拍摄采访具有一定的规则。电视正式开机采访拍摄,不能像文字记者那样就某些专门术语进行询问。那样不但会打断采访对象的思路,也会破坏整个报道的结构。因此,采访前对专业性知识必须从概念上有一个基本的领会,才不致在屏幕前出漏洞。[1]布赖恩·布鲁克斯:《新闻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72页。

5.心理准备

采访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活动,记者同采访对象接触的过程中,有一系列心理活动在起作用。“采访是一个不能完全控制的过程,我们或许还可以掌握某些变化的因素,但有两个最关键的因[1]素我们是无法掌握的,这就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记者在采访活动中,遇到人为和自然的障碍是不足为奇的,记者在采访前要有一定心理准备,才能应付各种突然变化和克服各种困难。

通常,记者采访在心理上的准备至少要考虑这样三个因素:一是估计采访对象合作的程度;二是估计可能达到什么样的预想结果;三是估计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

以硬性采访著称的美国资深记者华莱士对尼克松总统任内的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的采访就是一个较典型的例证。霍尔德曼以管理白宫井井有条而得“铁首相”绰号,又以参与推卸“水门事件”罪责而得“柏林墙”绰号。

华莱士在采访前花了大量时间在旁征博引的证据材料上准备,并且进行了事先的预演。华莱士咄咄逼人的提问享誉美国电视界,他以为霍尔德曼这道“柏林墙”并不是攻无不克的。

凭借多年的采访经验,华莱士胸有成竹地开始正式采访。想不到霍尔德曼在屏幕前表现出温和的态度,无论华莱士提出多么尖锐的问题,他都以笑嘻嘻的方式避重就轻地巧妙应付,迫使华莱士处于被动难堪的境地。这次采访在美国电视界曾成为轰动一时的谈论话题,评论家们对华莱士的采访评头论足。

华莱士采访的失误,主要原因不是事先研究不透彻,也不是提问技巧不高超,而是对采访对象不予合作的程度估计不足,以致心理准备不充分。华莱士的教训告诫我们,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记者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在采访心理准备的环节上都不可掉以轻心。

1987年5月,我国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全国重要新闻机构都派出记者前往现场采访。由于火灾顷刻之间使当地政府和百姓的财产毁于一旦,从上至下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心理情绪,记者采访遇到了人为障碍。稿件无法通过邮电部门传出,有些记者拍照时受到围攻甚至拳脚“相待”,个别记者还被关了“禁闭”。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大多数记者没有打“退堂鼓”,而是想尽办法,克服困难,耐心解释,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采访。

可见,搞新闻采访特别要具备应付复杂局面的心理素质。如果记者忽视了心理准备,往往对采访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束手无策。[1]布赖恩·布鲁克斯:《新闻写作教程》,第71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