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5 05:32:59

点击下载

作者:吴潜涛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试读:

出版说明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自2010年始,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每年评审一次。入选成果经过了同行专家严格评审,代表当前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水平,体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创造力,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封面、统一版式、统一标准”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1年3月

绪论

荣和辱,即荣誉和耻辱,是评价是非善恶的一对基本范畴。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总会按照自己对于善与恶的认同而行为,总会在心灵深处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产生感受和体验。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其确立的善恶观念时,就会产生自尊、体面的心理感受,就会感到光荣;反之,就会产生自责、内疚的心理感受,就会感到羞耻。荣或辱不仅是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而且是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褒奖或贬斥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当人们按照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主导价值标准、道德要求去行为,并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时,就会被佩戴上社会的奖章而赢得尊敬,反之,就会被社会斥为邪恶而遭到讨伐。凡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都有自己对于荣与辱的看法和理解,但未必是理性的、稳定的。荣辱观与感性的、具体的荣辱观念不同,它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是个别的、零散的荣辱观念的理性升华,是对于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

荣辱观无论是对于个人的自我完善还是对于经济社会的治理和发展,都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功能和作用。一方面,个人有了一定的荣辱观,就会自觉地趋荣避辱,在感到光荣时,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追求荣誉并保护已经取得的荣誉,不断地增强自尊和自信;在感到羞耻时,就会产生良心的不安,改过迁善,雪耻求荣。因此我们说,知荣辱是道德品质养成的前提,是立身处世之本。另一方面,一定社会的荣辱观一旦为广大社会成员所认同,就能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习俗和风尚,保障社会的安定有序和顺利发展,就能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凝聚力,促进国家昌盛、民族繁荣。因此,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政治家、有志之士都极为重视荣辱观在个人成才和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在中国,更是如此。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荣誉和耻辱是一对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基本道德范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根深蒂固地积淀在人们心灵的深处,融入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养育了追求崇高、生生不息的民族性格,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宝贵精神财富。

荣辱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一定的荣辱观总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确定人的价值,“钱”就是社会的奖章。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的那样:“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个人值一万英镑(he is worth ten thousand pounds),就是说,他拥有这样一笔钱。谁有钱,谁就‘值得尊敬’,就属于‘上等人’(the better sort of people),就‘有势力’注1(influential),而他所做的,在他那个圈子里就是举足轻重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是光荣、豪迈的事业,谁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谁就有资格荣获社会勋章;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谁的思想行为符合了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价值要求和行为准则,谁就应该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一、本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书研究是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主题依次展开的。从一般意义上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进行荣辱评价的基本遵循。本书研究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超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般含义,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它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人们思想行为的诉求,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划分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

本书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研究中外荣辱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结构,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功能和作用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依据荣辱观建设的规律,结合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原则、方法、途径,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点人群、重点内容、着力突破点等一系列实践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系统全面研究,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提供学术理论支撑。

(二)研究意义

全面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光辉旗帜,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其一,全面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评价人们思想行为的价值尺度。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迫切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行为选择的正确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人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提倡的社会价值取向,认同社会对于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有利于人们在价值取向、行为选择方面统一认识、正确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二,全面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的精神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应属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相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特征而言,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其内容与要求更为明确、具体,重点更为突出、鲜明。因此,深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三,全面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标尺。目前,一些党员干部腐败堕落、丧失党员先进性,究其思想根源,就是是非不分、荣辱价值观念模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重要的考核与评价尺度,是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强大力量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要保持生机与活力,把自己建设成为经得起任何风险和考验的党,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作用,就必须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保持在人民群众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充分发挥先锋队的作用。

其四,全面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淳化社会风尚的需要。社会风尚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是非善恶界限混淆、美丑荣辱不分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阐明了在我们的社会里,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肯定和褒奖,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否定和贬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有利于激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明确道德理想、提升道德境界,进而形成学习先进、抵制邪恶的良好社会风尚。

其五,全面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与时俱进,明确了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并进一步凝聚成为全体社会成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三)研究方法

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质。马克思主义是本课题研究的指导原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批判继承方法、价值反思法等都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的重要方法。

比较研究法。科学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在中外比较、古今比较、分类分域比较中,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渊源、基础理论及教育运行特征。

综合研究法。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深入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原则、方法、途径及其发展趋势,科学揭示社会主义荣辱教育观的基本方法和内在规律,大胆探索增强社会主义荣辱教育观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史”、“论”结合的方法。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外荣辱思想中的优秀成果为借鉴。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对中西方传统荣辱思想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荣辱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比较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做到既有客观的历史梳理,又有科学的理论阐释。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理论的层面,必须从“重大问题”入手,紧扣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凸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才能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实现“双重”突破。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种新型的科学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承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荣辱思想,借鉴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有益成果,继承发展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坚持的关于荣辱问题的根本立场。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具有民族眼光,注重从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维度深刻挖掘;必须具有世界眼光,注重从人类文明进步的维度深化思考;必须具有科学眼光,注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必须具有时代眼光,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呼唤。

本书共由八章构成。第一、二章为思想溯源篇,主要追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渊源,主要介绍中国传统荣辱思想、西方传统荣辱思想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荣辱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第三、四章为基础理论篇,本部分在深刻剖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揭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及功能特征。第五至八章为建设篇,本部分主要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原则、方法、途径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和分析,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重点人群(领导干部、青少年和公共人物)与重要着力点(荣誉感培育、道德耻感培育)的依据、原则、方法和途径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概括如下: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中西方传统荣辱思想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思想渊源。本书第一章阐释了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法家、佛教的荣辱思想的具体内容、表现形态及其特征,并对其得与失、继承与超越进行了评析;梳理剖析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荣辱思想、中世纪基督教的荣辱思想、近代西方的荣辱思想以及以耻感为主要内容的日本传统荣辱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荣辱思想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本书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荣辱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荣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书中认为,儒家荣辱思想在中国传统荣辱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儒家关于荣辱问题的论述极为丰富,其影响也极为深远。儒家从荣辱与人性、德性、言行、社会的关系出发,围绕仁、义、礼、智、信来展开其荣辱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将其荣辱思想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儒家对于荣辱观的诸多基本理论问题作了深刻的、多方位的伦理思考,主要包括荣辱的人性根源、荣辱与德性的关系、荣辱与言行的关系、荣辱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其主导的、带有倾向性的观念主要有:“好荣恶辱”是人的自然性情,仁义是荣辱评价的德性基础,言行是荣辱评价的外在根据,教育是“衣食足”与“知荣辱”的必要中介等。以此为依据,可以说儒家荣辱思想具有自然性、道德性、实践性、社会性等特征。法家关于荣辱的思考始终围绕着人性、利益、国家、君主展开,法家在深谙“好荣恶辱”人性的基础上,从实现国家治理秩序、君主统治秩序的价值诉求出发,深入思考个人荣辱与统治秩序的关系,其荣辱思想带有非道德性、强烈的功利性和鲜明的政治性色彩。相对于儒家、法家等学派而言,在荣辱观念上最为特殊、在行动上最为特立独行的是道家。道家以道为贵,崇尚自然、无为,拒绝虚荣,主张处下、“守辱”,不以功名为荣。道家深刻地洞察到荣与辱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并努力实现对于荣辱的超越。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在两千多年的历程中,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佛教承认荣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于荣辱有非常丰富、深刻、独特的认识,其荣辱思想具有重耻、超越性、平等性等特点。以儒家荣辱观为主体的中国传统荣辱思想,对于塑造中国人的道德人格,引导人们的价值追求,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传统荣辱思想的阶级局限、时代局限和思维局限。

书中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荣辱思想的精华,也充分借鉴了西方传统荣辱思想中的有益成分。从总体上看,西方传统荣辱思想的历史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以城邦荣誉为最高荣誉的荣辱思想,到中世纪以罪感、忏悔为核心的基督教荣辱思想,再到近代思想家从哲学、现象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视阈对荣耻思想的探索与分析。

书中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荣辱思想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关于荣辱思想方面的研究,但他们在进行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研究过程中都非常重视道德现象问题,并对荣辱问题作出过精辟的论述。关于荣辱观的实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归根结底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的。恩格斯明确提出了“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注2辱观”的著名论断。在谈及耻感的功能问题时,马克思提出了注3③“羞耻是一种内省的愤怒”、“羞耻已经是一种革命”的独到见解。在谈到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标准时,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的利益与全人类的利益是一致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应成为每一个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行为要求;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应成为各国工人都必须遵循的至高无上的道德和正义准则;“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人必须遵循“社会的利益绝对地高于个人利益”的道德原则;劳动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任何人都不能推脱生产劳动这一责任;科学的力量是一种生产力,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应有效地发挥科学发展对社会生产和道德进步的积极作用;等等。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其荣辱观评价的客观标准,对于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道德、建立在金钱基础之上的婚姻家庭关系、货币拜物教以及雇佣劳动制等进行了猛烈抨击和深刻批判。列宁的荣辱思想是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同各种错误的荣辱思想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荣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列宁的荣辱思想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有: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爱国主义必须与无产阶级利益、国际主义相统一;提倡“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道德原则,抵制“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生活常规;提倡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反对官僚主义;崇尚科学技术,反对狂妄自大;提倡团结一致,反对自私自利;强调充分信任,反对政治讹诈;实行严格的革命纪律,反对党内派别活动;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等等。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对于“荣”和“辱”的根本观点,也是社会主义社会里辨别光荣与耻辱的根本标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同志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从本质上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行为要求,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继承弘扬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道德传统。它是对党的社会主义荣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自身特征,即民族性与时代性、德治与法治、肯定性与否定性、先进性与广泛性、思想性与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教育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等,这些功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挥促进个体人格完善、增强民族凝聚力、清明社会风尚等重要社会作用。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它既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体系,又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评价体系;既有自律性要求,又有他律性规范;既有道德底线的坚守,又有超越自我的追求;既有对人类普遍道德共识和原则的肯定,又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特性的阐发。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必须依据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适合自身的建设原则。书中认为: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个体修养与社会教育、科学性与现实针对性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都必须遵循的主导性原则。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应遵循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这一根本途径,综合运用灌输教育、个体修养、制度管理、榜样示范、环境熏陶等方法,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精神充分发挥出来。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重点人群和重点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艰巨的伟大工程。做好这项工程,需要发挥每个公民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破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做到既重视教育人群的覆盖面,又兼顾教育内容的完整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的工作方法,善于发现和捕捉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抓重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重点人群是领导干部、青少年、公共人物,重点内容则是诚信守法。把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重点人群,是领导干部职业特点及其独特职业身份的必然要求,是领导干部肩负的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领导干部自身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必须遵循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要在“认知”与内化上下功夫,解决好领导干部对荣辱观的认同问题;要着力于“笃行”和实效,解决好模范带头与习惯养成的问题;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机制保障、营造舆论氛围。加强领导干部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要有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把加强领导干部的“三观”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奠定领导干部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理论基础;把完善制度与健全机制相结合,形成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把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重点人群的主要依据是:青少年延续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开创者,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繁荣与昌盛;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的加速发展期,是希望和梦想放飞的时期,也是人一生中最宝贵、最美好、最有价值的黄金时期;青少年正处于由童年向青年、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身体正在逐渐发育,更重要的是心理、思想意识等也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关键阶段,实际上正处于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时期。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注重从小抓起,从小事入手,以身作则,防微杜渐;注重班集体荣辱感建设,充分发挥班级这一青少年重要生活集体的作用;注重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视实际生活中的荣辱体验对于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重要推动作用;注重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合力作用。把公共人物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重点人群,是公共人物独特身份特点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客观要求,是充分发挥公共人物榜样示范和引领社会风尚作用的现实需要,是新时期应对公共人物道德缺弱问题的迫切要求。公共人物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根本路径是:加强公共人物自身的道德操守和综合能力建设,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加强监督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尤其是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伦理导向和舆论监督功能;抓紧制定出台新闻传播法,不断健全完善公共人物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体制机制等。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这一论述,极大地丰富了诚信守法的内涵,赋予了诚信守法鲜明的时代特色。诚信守法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是当今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准则,是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重点内容。诚信守法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自律与他律、文化教育与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多法并举。加强诚信守法建设,一要大力促进培育诚信守法的社会文化氛围,二要大力构筑诚信制度和法律保障,三要探索建立社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四要进一步加强信用行为监督,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五要制定明确的奖惩措施,依法加大惩处力度。

(五)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着力点——荣誉感培育和道德耻感培育

荣誉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估量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处境时所产生的内心情绪体验,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出于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而生发的情感。荣誉感与人们的道德责任、道德良心、主体精神存在密切关联,从本质上看,它是个体道德责任的自觉担当,是道德良心的情感标识,也是道德主体精神存在的情感体现。荣誉感具有催化、激励、凝聚等功能,正当的荣誉感可以催生道德行为,升华道德境界。充分发挥荣誉感的功能,有利于促进积极道德行为的发生,有利于预防和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出现,有利于促使人们优良品质的发扬。培育荣誉感应坚持公正原则、淡泊名利原则以及荣誉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道德荣誉既包括外在的道德评价形式(社会的荣誉制度、荣誉机制),又包括人们内心的道德荣誉感及关于道德荣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荣誉观),因此现实的荣誉感培育的基本路径亦应从社会和个人两个维度展开,既要建立道德荣誉培育的制度及机制,又要涵养和培育个体的道德荣誉观、道德荣誉感。

道德耻感是行为主体在进行自我评价或接受社会评价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否定性情感体验。它是行为主体特殊的个体自我意识能力、道德选择能力以及道德评价能力的特殊情感表现。从本质上看,它是人的存在本质和道德良心的情感体现。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先天性与后天性的统一,伦理的普遍性与道德的个别性的统一,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继承性的统一,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统一。当前我国社会强调公民耻感培育是我国公民道德状况的客观要求,也是遵循现代道德教育规律、承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优秀成果的迫切需要。从个人的层面看,培育耻感美德应增强个体的道德认知,实现道德认同,体验道德生活,确立道德信仰;从社会的层面看,则应实现制度伦理,优化道德环境,深化耻感教育。因此,深化耻感培育,培养民众的道德耻感,升华其道德境界,提高其道德觉悟,既要重视对其进行教学式的耻感道德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形成知耻尚荣的价值观念,树立科学正确的荣辱观,又要重视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和制度安排的强大教育功能,使耻感教育和社会管理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耻感培育的全过程。

三、本书的学术创新和应用价值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继承中国传统荣辱思想与借鉴西方荣辱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荣辱观运用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荣辱观的中国形态和时代体现。其倡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具体化。本书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及精神实质等关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科学界定,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领悟马克思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中华民族是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民族,在历史上积淀了丰富的耻论资源,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耻感文化。本书对中国传统荣辱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刻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特征。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既要坚持党一贯倡导的思想道德要求,也要正视和解决我国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突出的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本书对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的安定和进步离不开伦理道德文化的引领。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给人们指明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为公民提供了检验自身道德状况的重要标尺,更重要的是,它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自我完善的精神动力。本书结合我国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耻感缺失、荣耻颠倒等社会现象,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重点人群(领导干部、青少年、公共人物)和重要着力点(荣誉感培育和道德耻感培育)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剖析,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为领导干部、公共人物以及每个公民的道德行为明确了规范,也为社会风尚的改善确立了目标,体现了道德文化本身的育人功能,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第一章中外荣辱思想溯源

中西方文化传统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荣辱思想,它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宝贵思想文化财富,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发展的思想资源。因此,全面、系统地梳理分析中西文化传统中的荣辱思想,应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的起始点。第一节中国传统荣辱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儒家、道家、法家、佛教等多种学派相互争鸣,百花齐放,形成了极其丰富、系统、深刻、独特的荣辱思想,其中许多思想观念具有宝贵、恒久的价值,但也有一些思想观念有其时代、阶级的局限,需要我们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和观点,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对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在承接前人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前人的超越。

一、儒家荣辱思想

儒家荣辱思想在中国传统荣辱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儒家关于荣辱问题的论述极为丰富,其影响也极为深远。儒家从荣辱与人性、德性、言行、社会的关系出发,围绕仁、义、礼、智、信来展开其荣辱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将其荣辱思想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中国传统荣辱思想的主体成分,儒家荣辱思想对于塑造中国人的道德人格,引导人们的价值追求,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有重要意义。

(一)儒家荣辱思想的基本内容

儒家荣辱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董仲舒讲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就是说:一个人的言行符合仁、义、礼、智、信就是光荣,否则就是耻辱。

1.仁:“仁则荣,不仁则辱”

儒家评判荣辱的根本标准,就是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仁爱精神,认为“仁”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孟子非常明注4确地把仁与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仁则荣,不仁则辱”。注5司马光说:“圣人以道德为丽,仁义为乐。”

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注6注7注8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仁者无不爱”,注9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韩愈以注10“博爱”释“仁”,认为“博爱之谓仁”。仁爱是一种出于公心的爱,而不是一种出于偏心的爱。宋代程颢、程颐提出:“仁之道,要注11注12之只消道一公字。”朱熹说:“公而无私便是仁。”仁爱还是一种生生之德。周敦颐以“生”释“仁”,把仁看成是一种富有生命力性质的东西。他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注13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

2.义:“辱莫大于不义”“仁”所蕴含的原则就是“义”。古代学者多以“应该”或“宜”注14解说“义”,扬雄认为“事得其宜之谓义”,韩愈认为“行而宜之注15之谓义”。后来逐渐引申为道义,指的是人们应当遵守的道德准注16则。不守道义就是一种耻辱,“辱莫大于不义”,“轻重荣辱惟义注17与否”。

孔子崇尚道义精神,把“义”作为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准注18注19则,主张“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行义以达其

注20注21道”,认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要求君子要见义勇为,认为“见义不为”是“无勇”的表现。孟子主张一切唯义是从,视“义”为裁别是非的标准,领导人发政施仁的尺度,指导一般人立身修养做人、做事的原则。注22注

在义利问题上,孔子要求人们“见利思义”,“见得思义”23注24注25,“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荀子认为注2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儒家甚至把“义”置于比生命还要重要的高度,认为如果一定要在“生”与“义”之间做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地舍生取义。孟子说得很清楚:“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注27也。”

3.礼:“礼乐为荣”

礼是依据仁爱、道义而制定出来的具体行为规范。礼是立国的根注28本,“礼,国之干也”,“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注29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孔子主张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不应当是政令与刑罚,而应当是道德与礼制。他说:“道之以政,齐注30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31

礼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孔子说:“不知礼,注32注33无以立也。”“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知礼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守礼就能够让自己在社会上立足,人们要做到注34“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⑤。一个人如果能够遵照礼制的规定行事,就不会给自己招来耻辱,注35这就是有子讲的“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此,学礼、知礼、注36守礼就是一种荣誉,“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是知礼者,品汇之璇衡,人伦之绳墨,失之者辱,得之者荣,造物已还,不可须臾离注37也。”

4.智:“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智”的本义是“知”,即知道、认识,引申义是聪明、智慧。古注38代“知”与“智”相通,“知者不惑”,“智,知也,无所不知也”注39注40,“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者也”。

知识与智慧的获得并不是由上天赋予的,而是人在后天通过自身注41的勤奋学习而得到的。因此,喜好学习、勤奋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一种荣誉。孔子认为那些不好学、知识匮乏的人在道德上、性格上、行为上必然会有种种缺陷,“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注42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知识、智慧是人生的资本,是财富、地位、荣耀、幸福的重要源泉,博学多识的人往往是众人崇拜的对象。张衡勉励自己“不耻禄之注43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增广贤文》中有许多劝学名句:“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5.诚:“养心莫善于诚”“诚”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准则,指一个人要做到真实无妄,言而有信,不自欺,也不欺人。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注44之道也。”荀子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注45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宋代周敦颐更把“诚”提到“五常之注46本,百行之源”的地位。

立身处世不可不在“诚”字上下功夫,一定要诚实不欺,言行一注47致,办实事,求实效。君子应当“言忠信,行笃敬”,“与朋友交,注48注49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说:“君子耻其注50注言而过其行。”“卑而言高,能言而不能行者,君子耻之矣。”51程颢也说:“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志;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注52怨。”

(二)儒家荣辱思想在家庭生活、政治生活中的体现

儒家强调知行合一,在阐明其荣辱主张的同时,将其荣辱思想贯彻于家庭生活、政治活动、社会交往等各个领域。

1.儒家荣辱思想在家庭生活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荣辱观念表现在家庭关系上,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以光宗耀祖为荣。做长辈的期望子孙有德有才,为家族增注53光。“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教子是第一件事,注54盖子孙之贤否,不惟关自一生之休戚,还关祖宗之荣辱。”子孙则力争光宗耀祖,不要给长辈、祖先带来耻辱。

第二,以守孝为荣。“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注55养。”“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注56可谓孝矣。”

第三,在男性与女性关系方面,主张以男性为尊,以女性为卑,男女授受不亲,以淫乱为耻。女子可以无才,但必须有德,要“谦让注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57注58。“淫奔之耻,国人不齿也。”“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注59由父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佚也。”

2.儒家荣辱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政治生活中的荣辱观念主要表现在对君主和官员的荣辱要求上。

在对君主的荣辱要求方面,儒家认为,第一,以开疆拓土、国家强盛为荣,以国力衰弱、立“城下之盟”为耻。“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注60如之!”第二,以尊贤下士为荣。“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注61注62“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注63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第三,以刚愎自用为耻。“世主之患,注耻不知而矜自用,好愎过而恶听谏,以至于危。耻无大乎危者。”64

在对官员的荣辱要求方面,儒家认为,第一,以忠君报国为荣,以欺君辱命为耻。“入帷幄之中,参庙堂之上,不能为主画规,以谋注65社稷,君子所耻也。”“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注66关于以欺君为耻,王阳明说:“夫饰非以欺其上者,不忠;矫辞以诬于世者,无耻;不忠无耻,亦所以为不孝。若使臣父果有纤毫可愧于心,而臣乃为之文饰矫诬以欺陛下,以罔天下后世,纵幸逃于国宪,天地鬼神实临殛之。臣虽庸劣之甚,不忠无耻之事,义不忍为也。”注67第二,以恪尽职守为荣。晏子说:“为臣忠信而无逾职业,则事治注68注69而身荣。”王阳明认为,“以良贵为重,举职为荣”。“夫尽己注70之职,为国为民而得罪,君子不以为辱,而以为荣。”第三,以清廉为荣,以贪墨为耻。“世之所不足者,理义也;所有余者,妄苟也。民之情,贵所不足,贱所有余。故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注71绳,愈穷愈荣。虽死,天下愈高之,所不足也。”“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注72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仕宦虽称显贵,若官箴有注73玷,亦未见其荣。”

(三)儒家荣辱思想的基本特征

儒家对于荣辱观念的诸多基本理论问题做了深刻的、多方位的伦理思考,主要包括荣辱的人性根源、荣辱与德性的关系、荣辱与言行的关系、荣辱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其主导的、带有倾向性的观念主要有,“好荣恶辱”是人的自然性情,仁义是荣辱评价的德性基础,言行是荣辱评价的外在根据,教育是“衣食足”与“知荣辱”的必要中介。由此可以说,自然性、道德性、实践性、社会性等是儒家荣辱思想的基本特征。

1.自然性:“好荣恶辱”是人的自然性情

在儒家看来,荣辱是社会中一种非常普遍、十分自然的现象,追求荣誉、避免耻辱是人的自然性情,是人之常情。在权力、财富、才智、道德、声誉等方面达到理想的高度,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赞许,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的;同时,人们又在尽力避免被否定、被责备、被羞辱的境地。

儒家对于人的“好荣恶辱”本性表示高度认同。一方面,关于对荣誉的追求,《左传》里讲,“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注74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们希望通过“立德”、“立功”、“立言”来追求不朽的声誉。孔子认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注75“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另一方面,关于避免耻辱,儒家强调“愧耻”、“有耻”、“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主张发掘、培育人的知耻之心以达到良好社会秩序的实现。《尚书》中说:“其心愧耻,若挞注76于市。”孟子认为人都有“羞恶之心”,这是一种人性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人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注77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追求荣誉、避免耻辱是人的自然性情,这在荀子那里被表述为“好荣恶辱”,荀子说:“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注78同也。”他认为:“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为君子则常安荣矣,为小人则常危辱矣。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辱,故唯君子为能得其所好,小人则日注79徼其所恶。”

2.道德性:仁义是荣辱评价的德性基础“好荣恶辱”的人性只是人的自然倾向,是一种可能性。在儒家看来,实现这一可能性要靠德性的力量。德性是荣辱评价的基础,而注80人的最基本的德性就是仁义。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注81孟子说:“仁则荣,不仁则辱。”儒家把荣辱与道德结合为一体,使荣辱打上深刻的道德印记。

荣辱评价既包括来自外部的组织、他人的评价,也包括来自个人内心的自省式的道德评价,二者之中,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是荣辱评价的根本和主导。荀子认为荣辱有“两端”,即荣辱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内在的荣辱即“义荣”、“义辱”,外在的荣辱即“势荣”、“势辱”。他说:“有义荣者,有势荣者;有义辱者,有势辱者。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荣。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是荣之从外至者也,夫是之谓势荣。流淫污僈,犯分乱理,骄暴贪利,是辱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辱。詈侮捽搏,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藉注82靡后缚,是辱之由外至者也,夫是之谓势辱。”荀子主张做君子就要追求“义荣”,注重自身内在的意志、品德和智慧;同时不能有“义辱”,不能贪婪、淫邪、无礼、傲慢。“势荣”是指来自外部的功名利禄,“势辱”是指外在力量对于个人的身心打击。“义荣”、“义辱”完全可以由个人的修养和意志所能把握和决定,而“势荣”、“势辱”不是完全由个人的修养和意志所能把握和决定的。君子应当以“义荣”为荣,以“义辱”为耻;而不必以“势荣”为荣,以“势辱”为耻。正因为此,“义荣”、“义辱”应当作为个人进行自我荣辱评价的德性基础。对人的荣辱评价不能根据外在的“势荣”、“势辱”,而应根据内在的“义荣”、“义辱”。《论语》中孔子对身陷囹圄的公冶长的评价正是暗合了荀子“君②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的观点。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注83“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朱熹解释说:“长之为人无所考,而夫子称其可妻,其必有以取之矣。又言其人虽尝陷于缧绁之中,而非其罪,则固无害于可妻也。夫有罪无罪,在我而已,岂以自注84外至者为荣辱哉?”也就是说,孔子主张荣辱感从根本上是取决于个人品质的,公冶长虽在牢狱之中,但他是无罪的,自己不必感到耻辱,他人也不应做对他有耻辱评价。用荀子的观点来评价的话,公冶长有“势辱”但无“义辱”。

荀子关于“义荣”、“势荣”的区分,明显是受到了孟子区分“天爵”与“人爵”的启示。“爵”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荣誉、一种奖赏、一种高度。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注85终亦必亡而已矣。”“天爵”是“仁义忠信”的产物,与“义荣”相对应;“人爵”是政治权位的象征,与“势荣”相对应。冯友兰说:“天爵都是在价值世界里才能够达到的境地,至于人爵都是人类世界注86里纯属世俗的概念。”孟子强调不能舍本求末,不能舍“天爵”而求“人爵”,应当通过修“天爵”来得到“人爵”,更不能得了“人爵”而抛弃“天爵”。

3.实践性:言行是荣辱评价的外在根据

在儒家看来,荣辱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人的内在品质必然会通过自己的言语、举止、作为等表现出来,个人言行的方式、言行的结果便成为荣辱评价的外在依据。孟子说:“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注87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韩非认为:“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注88乎人。”

荀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材、性、知、能”方面没有什么差别,都“好荣恶辱”,都“好利恶害”,其差别在于求荣、求利的行为方式,君子的荣誉是行善而得到的奖赏,小人的恶名是作恶的自然报应。他主张:“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为君子则常安荣矣,为小人则常危辱矣。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辱,故唯君子为能得其所好,小人则日徼其所恶。”注89他还说:“小人也者,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注90不遇其所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

儒家强调知行合一,把荣辱认知与荣辱践履统一起来,一个人应当在履行自己的家庭责任、政治责任、职业责任的行动中获得荣誉。人们既然非常在意社会对自己的荣辱评价,那就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要慎言慎行,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周易》中说:“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注91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这就是说,人是通过言行来“参天地之化育”的,言语能够招来祸患,行动能够引来耻辱,君子的言行因而不能是轻率的和随意的;言行对君子来说就如“枢机”,言语一旦讲出,行动一旦作出,必然导致荣或辱的结果。

4.社会性:荣辱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密切关联

与道家、佛教所追求的出世、超越不同,儒家荣辱思想注重荣辱的社会性。儒家认为荣辱感不仅与人性有关,也不仅与个人的修养和言行有关,还需要适当的社会外在环境。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财富的充裕和教育的介入。

个人尊严与荣辱感的建立需要以较为充裕的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作为基础。如果物质财富极度匮乏,饥寒交迫,就会陷于野蛮的、无序的“丛林社会”境地,无暇顾及荣辱。俗语讲“笑贫不笑娼”、“穷山恶水出刁民”等,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孟子讲的“恒产”与“恒心”的关系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孟子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注92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孟子论证的逻辑是,国家治理要“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注93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财富充裕之后,民众就不必担心“养生丧死”的担忧,理想的“王道”治理秩序就有望实现。相反,“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④义哉?”

但是,从严格的逻辑意义上讲,尤其是从个人德性修养的意义上讲,“衣食足”、“有恒产”并不是“知荣辱”、“有恒心”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衣食足”不一定会产生“知荣辱”的结果,如“为富不仁”、“饱暖思淫欲”就是证明。同时,“衣食不足”不一定会导致“不知荣辱”的局面,如孔子称赞学生颜回能够超越贫穷的困扰,一心向学,致力求仁。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注94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就属于注95孟子所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这样的知识分子具有超越精注96神,不以“恶衣恶食”为耻,即使衣食不足,也能够做到“知礼节”、“知荣辱”。

在孔子的思想中,“衣食足”不会自然导致“知荣辱”,“衣食足”与“知荣辱”应该有个中介,此中介就是教育。《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注97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正因为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才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广收门徒,并且因材施教,一直诲人不倦。在这个问题上,孟子的观点与孔子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孟子主张在“制民之产”的同时,还要有“庠序之教”的跟进,使民众懂得“孝悌之义”。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注98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论及儒家荣辱思想的特征时,阶级性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儒家荣辱思想有其必然的、明确的阶级性,属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为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服务。儒家荣辱思想是中国传统荣辱思想的阶级性的一般的、主要的形式,其核心思想就是以“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为荣,而“五常”被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视为永恒不变、世世代代都要遵守的真理。如果人们都普遍遵循仁、义、礼、智、信,都不去犯上作乱,尊重剥削阶级确立的等级秩序,天下就会永久太平。儒家荣辱思想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以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秩序为荣,以破坏剥削阶级的统治秩序为耻。

二、道家荣辱思想

相对于儒家、法家等学派而言,在荣辱观念上最为特殊、在行动上最为特立独行的是道家。道家以道为贵,推崇自然、无为、无欲,主张处下、卑弱、守辱,不尚功名,拒绝虚荣。道家深刻地洞察到荣与辱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换,并努力实现对于荣辱的超越。

(一)道家荣辱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家荣辱思想的核心是“尊道”与“贵德”,由此衍生出对于自然、无为、寡欲、知足、守辱等人生姿态的崇尚,以及对于钱财、权位、虚荣、功利、享乐等世俗追求的贬斥。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方面:

1.“尊道”与“贵德”

与儒家“以仁为荣”的主张不同,道家的主张是“万物莫不尊道注99而贵德”。对于儒者以仁爱为荣的思想,道家认为圣人不应该崇尚仁爱,因为仁爱是大道废弃的产物。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注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00注101“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家强调,以“道”为尊,依“道”而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注102字之曰道。”在老子看来,“道”先于天地而存在,是世界的本注103原,生生不息,为“万物之奥”。道创生万物的机理或过程是注10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正是因为“道”的伟大,才值得人们去崇敬、领悟、遵从、践行,正如《通玄真经》所说,注105“圣人不耻身之贱,恶道之不行也”。

在讲以“道”为尊的同时,道家之所以主张以“德”为贵,几乎把“道”与“德”置于同等高贵的地位,是因为二者具有内在的、根本的一致性。“德”是“道”的体现,无形的、抽象的“道”表现在每个具体的事物之中便体现为“德”;“道”表现在每个人身上就成为人的德性,即符合“道”的原则的德性。这就是说,一个“尊道”的人必然会“贵德”,一个“贵德”的人必然要“尊道”。

道家和儒家都很注重把德性作为荣辱评价的基础。道家的“德”以“道”为核心,儒家的“德”是以“仁”为核心。虽然道家和儒家在对于“德”的阐释上存在很大差异,但两家都把荣辱置于德性的基础之上,都认为有德性的人就会获得“荣”的评价,没有德性的人就会获得“辱”的评价。相比较而言,儒家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儒家的世界就是一个被道德化的世界,天地是有德性的,生活在天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