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分寸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5 21:14:08

点击下载

作者:章岩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活需要分寸感

生活需要分寸感试读:

自序

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渴望活出自我的价值,渴望实现深藏内心的梦想,没任何一个人甘愿平凡庸碌地虚度一生。可是,面对繁琐的日常生活考验时,我们却会惊慌失措,不知何去何从。犹如宇宙中的星体,我们不知自己的生活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轨道运行。

什么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呢?如果你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有时候会发现不同作者的观点竟存在矛盾和冲突。针对一个观点,人们可以从正面和反面来论证它。我曾经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见过两本书,一本书名叫《30岁前,一定要结婚》,另一本叫《30岁前,千万别结婚》。翻开看看,两本书都说得冠冕堂皇,貌似都很有道理。然而,这两本书就像两个相互厮杀的人,我们到底应该听谁的呢?答案不在别处,就藏在“分寸感”三个字中。

世人普遍存在人性弱点一一一有时会走极端,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大都如此。喜欢一个人,我们恨不得把他捧上天;讨厌一个人,恨不得离他远远的。事实上,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都违背了中正平和的原则。如果以此作为生活的准则,必定会让你犯下一大堆的错误,让你的生活不知不觉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常言道:“呼唤什么缺什么。”有些人缺少分寸感,做人做事要么过头,要么不及,所以儒家才倡导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分寸感”。千百年来,分寸感是指导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生活准则,早已烙在中国人的骨髓里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分寸感”绝非西方的产物,它是我国从古至今土生土长的一门人生哲学,从头到脚都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关于从“中庸之道”引申而来的“分寸感”,近代文学家、思想家林语堂推崇备至。他在《谁最会享受人生》的文章中如此写道:

生活的最高典型终究应属子思所倡导的中庸生活,他即是《中庸》作者,孔子的孙儿。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古今哲学,还不曾发现过一个比这种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酌乎其中学说。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做工,或是可以称心如意地资助朋友;钢琴也会弹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文章也写写,可是寄给《泰晤士报》的稿件一半被录用一半返回总而言之,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生活,是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里把这种生活理想很美妙地表达出来: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崖,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金裳半素半轻鲜,肴馍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一半让予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奸,

半机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所以,我们如把道家的现世主义和儒家的积极观念配合起来,便成中庸的哲学。因为人类是生于真实的世界和虚幻的天堂之间,所以我相信这种理论在一个抱前瞻观念的西洋人看来,一瞬间也许很不满意,但这总是最优越的哲学,因为这种哲学是最近人情的。我们承认世间非有几个超人改变历史进化的探险家、征服者、大发明家、大总统、英雄不可,但是会快乐的人还是那个中等阶级者,所赚的钱足以维持独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过一点点事情,可是不多;在社会上稍具名誉,可是不太显著。只有在这种环境之下,名字半隐半显,经济适度宽裕,生活逍遥自在,而不完全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人类的精神才是最为快乐的,才是最成功的。我们必须在这尘世上活下去,所以我们须把哲学由天堂带到地上来。

通过阅读上述文字,字里行间足见林语堂将“中庸之道”这种分寸感推崇为至高无上的生活准则,认为这是最为人性化的中华哲学思想和人生指南。我赞成他的这种理解,但对他的某些描述却持保留意见。比如我们在职业奋斗方面,如果学习他的差不多法则,很可能就变成了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最终导致一事无成。比如他说的“钢琴也会弹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这样一来,不就成了什么都不精通的“二流子”了吗?事实上,他的这种理解是违背子思在《中庸》书中所倡导的分寸感之要义的。关于人生奋斗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中庸》第二十六章中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意思就是,唯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我的本性和自我的潜能。可见,《中庸》作者所谓的分寸感,并非“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混日子态度,他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梦想全力以赴,尽心尽性做到极致。

那么,真正的分寸感到底是什么样?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分寸感?我们应该如何将分寸感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呢?诸如此类一系列问题,正是我创作本书的缘由。所以,我在参阅中华书局于2008年12月出版的《大学中庸译注》(王文锦译注)权威版本基础上,结合当下人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人生困惑,力求对中庸之道进行接地气的阐述。我所理解的中庸之道,就是我们现代人要践行的分寸感。它囊括了我们生活所面临的各个方面,从人性本质到人格魅力的修炼,以及职场、亲族关系的维系,无一处不需要分寸感的参与。

分寸感是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关于这一点,著名导演伍迪·艾伦说:“我们缺少领袖和一致的计划,没有精神中心,在宇宙中随波逐流,出于挫折感和痛苦,互相施以骇人听闻的暴力。幸好,我们还没有失去分寸感。总而言之,未来显然机会无限。”的确如此,这个世界虽然残酷,但正因有了分寸感,一切都有了希望。

可以说,一个人要想获得美好生活,离开分寸感是万万不可能的。分寸感虽然只有简单的三个字,但即使书写千万言也不能穷尽其冰山一角,所以我对分寸感的解读只能是管中窥豹,其更丰富的内涵隐藏于每个人的生活深处。如果你用心观察学习,必能感知它的人性温度,必能从中受益无穷,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分寸感,在生活中收获成功、享受幸福。第1章 所谓分寸感,就是中和之道1.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人类从没停止过对“自我”的探索。比如,在西方文化中,雅典有一座祭奠太阳神阿波罗的德尔菲神庙,在它斑驳破旧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句流传千古的话:“人啊,认识你自己!”在东方文化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任凭语言、文字阐述上怎么千变万化,但最终的思想核心可概括为八个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何为“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简单来说就是看清自己的内心,了解自我本性。因为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自然天性有了透彻的认识,才能够修心养性,提升自我修为,从而建立家业,进而治国平天下。在《中庸》第一章中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意思就是,人生下来天然具有的命根禀赋叫作性,顺天性去行叫作遵道。修心明道、修己修人的行为则叫作教化。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可以离开的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在这句话中,“天”和“性”两个字需要着重跟大家解释一下。这里提到的“天”,并不是物理界中的天体之天,而是指天然的、自然的;“性”又是指什么呢?生命本有的自性,包括天性、人性和物性。

关于“性”这个字,《荀子》一书中曰:“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在荀子看来,“性”这东西是与生俱来的,生而就有的,它是不可学、不可事的。另外,东汉大学问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也。”王充认为人性是有善恶之分的,大多数人是可善可恶或者是善恶混合的。

有人说:“性”这个字太奥妙了,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不妨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聊聊“性”。我们经常听到“率性”这个词儿,比如我率性这样做,我率性不那样做,这里的率性之“性”就是一个人本有的天然之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初心之念”,有点类似于西方学说中的直觉或第一感觉。

从哲学角度来说,人的“天性”是指本自清净的自性,它的主要作用是起心动念。具体来说,包括五种心性现象:第一、率尔心;二、寻求心;三、决定心;四、染净心;五,等流心。如果对这五种心性现象进行解释,则需要先说说“等流心”和“染净心”。所谓“等流心“,既指我们内心的心念和思想,它犹如黄河之水滚滚而来,虽然它源源不断,但通常又是清浊不分、泥沙俱下的。为什么说我们的心念、思想是清浊不分呢?比如,当一个人的思想从头脑中涌现出来时是善恶夹杂。这个时候所有的心念、思想是地位平等的,并不会因为这个想法是好的善良的就放它先行,那个心念是邪恶的、不好的就阻止它出现,所以,此时的心性被称为“等流心”;之后就是对所有的心念、思想进行分门别类,将那些纯粹、美好的善心善念,叫作“净心”;而将那些邪恶、消极的心念称之为“染心”,也就是被外界环境侵染了的“污染之心”。

那么,率尔心、寻求心和决定心又是指什么呢?所谓率尔心,既一个人在不思不虑的心境之下,内心突然生出的心念,它来的时候你不知道它来,它去的时候你也感觉不到它的离去。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

某日清晨一觉醒来,在睁开眼的一霎那,突然感觉内心平静如水、清明如镜,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缠绕,犹如仙家进入仙境一般。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时间保持这种明镜般的心境,那就真正达到了“直心是道场”的修行境界。然而,对于我们这些修行尚浅的俗人来说,很难长期保持这种“心清如镜”的至高境界。

由于大众俗人们常达到“率尔心”高度,随之而来的将是“寻求心”。比如我们内心经常出现的追思、回忆的情绪动态就属于“寻”的范畴。那“求”呢?所谓求是指一个人的希望、求索之心。

最后要说的是“决定心”。如果从修行境界来区分的话,世上的人可分为“圣人”和“俗人”两大类,对于那些有修为有素养的圣人来说,无论他们内心出现了哪种心念,都能够做到“一知便休”,当发现有不好的心念来干扰自己时,可以随时令心性回归到清净本然的位置,这正是圣人的决定心所在。而对于一般的俗人来说,当对某一个心念、事情下决心时,就会不停地思索是干还是不干,是去还是不去,由于自身的“决定心”不足,常常被各种世俗的想法纠缠,很难对事情做出决定。

其实,明心见性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我们多多观照自己的本性就可以了。人生奔波劳碌,不知不觉就会迷失,把自己的自性和本心弄丢了,犹如孤魂野鬼一样游荡于荒原之上。《坛经·行由品》中曰:“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需要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问问自己真正想成为什么人,想做什么事情,最想实现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就这样按照自性本心去做,坚持下去,经受各种红尘诱惑,纵九死而不悔,最后往往能修成正果、成就一生。2.慎独——越是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越要谨慎

元朝有个叫许衡的大学者,一日外出办事,正值中午,艳阳高照,天气炎热。这个时候,他非常渴望有人端来一碗清凉的泉水解渴消暑。

当他经过一个村庄时,发现村头有一棵很大的梨树,树上结满又大又黄的梨子。路人们纷纷爬树摘梨子吃,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他走到一户人家,向院子里的老翁讨水喝。

老翁问许衡:“路人都在摘梨解渴,你为什么不去?反而来我家讨这碗无滋无味的凉水喝呢?”

许衡说:“这梨树不是自家的,怎能随便摘树上的梨子吃?”

老翁摇头说:“哎,我看你这人真是迂腐透顶了。如今世道这么乱,就算你把满树的梨子摘光,也没人出来阻止你。更何况,这个地方没人认识你,谁会知道你偷摘梨子的事情呢!”

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说完,迈出老翁家门,继续赶路了。

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会只在有人监督的时候不做坏事,也不会只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做好事,他每时每刻都在严格要求自己。尤其当一个人独处时,君子更要能把持住自己的内心,做到谨慎行事。这就是古人推崇的“慎独”之德。“慎独”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中庸》第一章,具体说法为: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思就是,越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君子越要特别警戒和谨慎;越是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越要感到惊恐和畏惧。一个人的品性、修养,没有比在隐暗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放纵了,而且也没有比在细微之事上更容易显露的了。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要特别小心谨慎,不可因他人看不见而失去自然分寸。

慎独,被儒家称为“入德之方”,不仅孔子极力推崇,南宋学者朱熹也大力倡导。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明显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诚其意’。”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一个人在独处时要小心谨慎,在不明显的地方,在细微的地方,在他人所不知晓的地方,都要像平常一样谨慎,严格要求自己。小的地方如此,大的地方也应如此;明显的地方如此,隐蔽的地方也应如此。总之,表里内外、粗细隐显,没有一个地方不需要谨慎的,这就是所谓的意念诚实。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慎独”,做人做事才会有分寸,一切都恰到好处。如果做不到“慎独”,就会人前人后两个样,当无人监督的时候,就开始分寸大乱,放纵自己。言行如一,说到做到,这是君子对自己品性的基本要求。所以古人不仅在思想上呼吁”慎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以“慎独”的标准来要求自我。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很多因“慎独”而留名千古的人物。比如明代官员曹鼎,就留下了“曹鼎不可”的慎独故事——

曹鼎为明代典史,从官职上来说,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干部。在一次抓捕盗贼的案件中,曹鼎抓获了一名姿色绝佳的女盗贼。办案的地方离县衙较远,走着走着天就黑了,路途中刚好经过一座破庙,曹鼎决定在庙里留宿一晚,等天亮后再接着赶路。当时月光皎洁,女盗贼挠首弄姿,想方设法以美色引诱曹鼎。

为抵制女盗贼的诱惑,曹鼎用纸写了“曹鼎不可”四个大字贴在墙上,以提醒自己克制欲望。大概过了一个时辰,曹鼎心里想:“这三更半夜、荒郊野外的,我就是真把这到嘴边的‘肉’吃了,又有谁会晓得呢!”这么一想,曹鼎将墙上的字撕下,意欲破门而入,痛痛快快地享受男女之欢。

突然,曹鼎意识到此事不妥,利用手中的职权来满足私欲,这可是徇私枉法、不道德的行为呀!想到这里,曹鼎又将四个大字贴到墙上。

又过了半个时辰,曹鼎内心的邪念再次滋生:“她是犯人,就算我对她做了坏事,也只有天知地知,她是不敢说出去的。我傻呆呆地坐在这里,有便宜不占,是不是太傻了呀……”这么想着,曹鼎又一次撕掉墙上的纸,意欲进入女盗贼的房间。

正当曹鼎一条腿迈进门槛时,内心的良知开始警告他:“曹鼎,千万不可!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行为!”于是,曹鼎又一次将四字真言贴在墙上。

就这样贴了撕、撕了贴,一直折腾到天亮。最终,曹鼎凭借内心的良知保住了自身的清白。

从这个描述曲折的小故事可以看出,真正做到慎独是极不容易的,内心的斗争不亚于战场上千军万马的搏斗厮杀。所以,一个人要想做到慎独,首先要顶得住外界的诱惑,让自己的思想、行为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见欲而止于德。”这句话是对人欲望与道德最深刻的诠释,意思是说,一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是一种修行大德。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也不可能将内心所有的欲望都禁止,不过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一定要掌握好“欲望”与“道德”之间的分寸,将内心的欲望控制在道德底线之内。做一个有分寸感的人,一个有底线思维的人!

人是血肉之躯,有欲望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把握分寸感。当一个人独处久了,内心的邪念就会丛生,作奸犯科的想法也会不断膨胀,道德的约束力就会一点点变弱、瓦解。此时此刻,我们不但很难做到“见欲而止”,反而会“纵欲而上”,从而让自己跌入欲望的深渊,走向罪恶之路。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做了某些坏事,或内心滋生了某些邪念,表面上看,似乎没人看见你在做什么,也没人听见你内心真实的想法。事实上,审视我们的眼睛无处不有、无所不在。所以,一个人要想成为有修养、有道行的君子,即使在没人看得见你或听得到你的地方,也不要放纵自我、妄作非为,而应当每时每刻关注内心的意念萌动,不断清扫内心的污浊,让躯壳中的那颗心归还到灵明清净的本位,从而使自己真正达到圣贤推崇的“见欲而止”的慎独境界。3.中和的境界

作为中国人,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应该是什么?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什么?如果非要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中和。那么,什么是中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两个字呢?

关于中和,儒家经典《中庸》第一章中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就是,喜怒哀乐的情绪念头未发动叫作中,一旦发动都恰到好处、切中节拍叫作和。中是普天之下自性的根本,和是普天之下通达至境的通道。如果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各正其位,万物就发育成长。

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所谓中,就是分寸感。不偏不倚,不高不低,不长不短,一切都恰到好处。所谓和,就是和谐,一种像音乐一样调和万物而又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的妙境。对于这里的“中”,不可理解为“中间骑墙派”,也不可理解为不发言、不表态、不左不右的“滥好人”。这里的“中”具有深厚内涵。

下面是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对“中”的理解——“中”很像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道”的观念。有人可能把它理解为做事不要彻底,这就完全错了。“中”的真正含义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比方说由华盛顿去纽约,停在纽约为恰好,走过去停在波士顿为太过,没走到就停在费城为不及。公元前3世纪宋玉描写一位美女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番描写是说她的身体、容颜恰到好处。“恰到好处”即儒家所谓的“中”。

时间,在“恰到好处”的观念中是个重要因素。冬天穿皮袄是恰好,夏天穿皮袄就不是了。所以,儒家常常将“时”字与“中”字连用,如“时中”。孟子说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所以“孔子,圣之时者也”。

通过上述冯友兰的解释,我们知道了“中”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不仅在比例上掌握分寸,而且在时间上也把握分寸,如果谁能做到这种境界,谁就能成为圣贤一样的人物。我们中国人之所以叫中国人,不仅在地缘上位居中土大陆,更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血脉深处含有“中”的基因。

那么,什么是“和”呢?这个字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的政治境界、道德境界,而且体现了中国人的情感境界和艺术境界。从甲骨文来看,“和”繁体为龢,甲骨文的构成本体为龠。具体写法如下:

这个字由上面(张大嘴巴朝下的“口”,吹奏的动作)和下面(用禾类植物制作的多管多孔的排笛),这种排笛具有和音功能。所谓和,本义就是一个人张大嘴巴用乐器吹奏和谐乐曲,从而使不同乐音最终达成一种美妙的调和。

音乐,只有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和境界,听起来才会舒服。做人,只有达到中和自然,才会让人感觉舒服。从中华哲学角度分析,“和”最早来自阴阳和谐观念。看下太极图,我们就知道阴阳是如何和谐统一的,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功夫也是如此,真正的太极功必定圆融一体、刚柔并济。真正擅长人际关系的人,能够将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后来,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将“中和”概念发扬光大,用来教化世道人心,以及治国理政。就这样,从乐和到心和,再到政和,层层升级,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在儒家眼中,一个理想的人格是内心中正平和,一个理想的社会是中正和谐。

下面是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对“和”的理解——

一个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达到恰当的限度,他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在精神上很健康。一个社会也同样,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这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安定而有秩序。

和是调和不同以达到和谐的统一。《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子一段话,其中区分了“和”与“同”。他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以烹鱼肉。”由这些作料产生了一种新的滋味,它既不是醯(醋)的味,也不只是醢(酱)的味。另一方面,同,“若以水济水”,“若琴瑟之专一”,没有产生任何新的东西。同与异是不相容的。和与异不是不相容的,相反,只有几种异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时才有和。但是要达到和,合在一起的各种异都要按适当的比例,这就是中。所以中的作用是达到和。

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统一,在其中,有各种才能、各种职业的人都有适当的位置,发挥适当的作用,人人都同样地感到满意,彼此没有冲突。《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大也。”

这种和,若不只是包括人类社会,而且弥漫全宇宙,就叫作“太和”。易乾卦《彖辞》说:“大哉乾元!……保合太和,乃利贞。”

从冯友兰的理解来看,“和”是一种完美调和的状态,无论是五味杂陈,还是人的欲望和情感,都要既有所混合,又要有所独立,最后按照适当的比例调和出一种全新的平衡之美。这就是和谐的统一。放在社会角度来说,大一统的集体主义与创造性的个人主义完美结合在一起,犹如宇宙深处日月星辰的平衡,这就是一种“太和”的境界。一道菜做到和谐,必定是美味可口;一个人做到身心和谐,必定是健康无病;一个国家做到上下、内外和谐,也必定会国泰民安。

如何抵达“和”的境界呢?按照《中庸》的说法,我们要以“中”为前提。如果忽视“中”的分寸感,做什么都走极端,这样怎能达到“和”?正因为此,《论语》才倡导“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观点,即佛家提倡的“去执”。一个人如果过于偏激,势必距离中和的境界越来越远。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所以才容易受到情绪的掌控。情绪这东西是人的自然天性,没有情感的自然流露那就不是人了,是僵尸和机器人。人情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体现。然而,人的情感犹如滔滔洪水,如果不加以节制和约束,势必泛滥成灾,所以需要理性的约束。约束的标准就是“中”,掌握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如果你做到了这种分寸感,那么就很容易抵达“和”的美好境界。这正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你的情感没有失去压抑,也没有放肆,一切都刚刚好,如此和谐畅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什么?其实无非是“致中和”三字而已。

如果你领悟并做到“中和”境界,你的身心必将一团和融,人际关系必定如鱼得水,家庭必定会“家和万事兴”,事业也必定会一路亨通、蒸蒸日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中和”境界,就会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一切都秩序井然,人人都安居乐业,万物共生共荣、和谐统一,实现人类大同之终极理想。第2章 分寸感是君子和庸人的分界线1.你是君子还是庸人,就看分寸感

在中国古代,评价品德高尚、博学多才、谦逊温和的人为“君子”。而与之相对的人就被称为“庸人”。最初时候,君子指的是贵族,庸人代表平民,两者之间并无道德的划分,因此在《论语》中,虽然用德行是否高尚来区分这两类人,但其中的“君子”和“庸人”的区别,还残留着一些社会地位的因素。

哪怕到了现代,“君子”也代表着德行高尚的人,我们夸一个人为“君子”的时候,就相当于认可了他的德行,赞美他的人品。然而,君子与庸人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中庸》第二章中说: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意思就是,孔子(字仲尼)说:“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因为他的言行遵守了中庸之道;庸人之所以是庸人,因为他的言行违背了中庸之道。”

你看,《中庸》里用来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方法很简单,就看两者之间的分寸感,可见分寸感多么重要!不过,这里的“小人”指平庸之人及斤斤计较的小格局之人,并非像现在常说的奸诈阴险之人。

为什么你是碌碌无为的平庸者?原因就出自分寸感上。正所谓“过犹不及”,没做到位和做过分了,都是不行的,唯有把握住两者之间的平衡和分寸感,才是真正掌握中庸之道,达到君子的标准。而作为平庸普通人是很难把握分寸感的,总是喜欢走两个极端。不仅普通人很难做到,即使是圣人的徒弟,也经常会犯分寸感方面的错误。

春秋时期的鲁国,曾经制定了一条政策:人们可以到国库里领赏,但前提是需要将流落异乡、不慎沦为奴仆的同胞们赎回。有了这条奖励,人们见到落难的同乡人后便会出手援助。但孔子的徒弟子贡自视清高,他认为拯救同胞是应该做的事情,不该获得相应的奖励。于是他在国外重金赎回奴仆,但不肯去国库里领赏。孔子得知后训了他一顿:“你这么做,以后还会有人为奴仆赎身吗?”

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君子作风的理解。孔子认为子贡自视清高,表面看是做了好事不求回报,慈悲心肠,比君子还君子,实际上是做过头了,没有把握住分寸感,最终结果违背了君子之道。既然鲁国制定了这样的规矩,那就说明这是鼓励大家赎回奴仆的奖励。但子贡私自破坏了这个规矩,起了个带头作用,因为有子贡这个模范,谁都不好意思去领赏。长此以往,以后谁还会做这种“赔本买卖”呢?这样下去,不正是好心办了坏事吗?过头和不及,都丧失了分寸感,都不能达到君子的标准。我们只有看清君子和庸人的界限,时刻把握住其中的平衡点,做事不偏不倚刚刚好,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过分和不及实质上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之道的标准。分寸感就是过分和不及之间的临界点,你没达到中庸之道的标准,不能称之为君子,如果用力过猛,不小心越过了这个临界点,那也不是君子的作风。君子比起庸人来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能掌握这个微妙的分寸感,而庸人就难以做到分寸感。

古代的许多人都描写过关于分寸感的字句,比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的标准美女——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意思就是,增一点太长,减一点太短;擦白粉太白,涂抹赤色又太红(再名贵的口红也没有她的天然红唇自然)。总之,这个人无论是身高还是肤色,都恰巧达到刚刚好。生得如此和谐完美,我们才看着舒服,所以称之为“美人”。你看,一切都恰到好处,这才叫分寸感!

由此可见,过头和不及都不是中庸之道,唯有把握住了两者之间的分寸感,才是真正做到中庸之道,这个人才是真君子。以此标准衡量一下,你是否总是做过头和不及的事情呢?你距离这种分寸感的境界还有多远呢?2.君子言行合宜适中,庸人言行肆无忌惮

2500年前,孔子在鲁桓公的祖庙里看见了一个倾斜的瓦罐,孔子很好奇,这个瓦罐为什么会歪成这个样子,而且没人扶它?于是他就去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这个瓦罐扶正呢?”守庙人回答说:“这个瓦罐名为‘佑座之器’——欹。无水状态下会倾斜,装上一半水的时候就能正过来了,但如果是装满了水,反而又会倾倒了。”孔子恍然大悟,从中悟出了中庸之道。

这个故事出自《荀子·宥坐》。关于中庸之道,孔子研究很深,一直被他用来区分君子和庸人,看他们的言行是否有分寸感。《中庸》第二章中说: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意思就是,君子之所以做到了中庸,是因为天性纯良的君子顺性而行,时刻处在中和的境界之中;而庸人之所以违反中庸之道,因为丧失了自性分寸,从而言行肆无忌惮、放肆猖狂。

无论古今中外,我们都可以发现很多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成就一番事业都源于他们的高度自律,对自己的言行要求严格,做得不够显得散漫,做得过了反而虚伪。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控制在刚刚好的地步。这需要极高的情商和自控力,这才使得他们被后人称为君子。

春秋时期,卫国国君的夫人叫南子,是个著名的美女。南子喜爱博学多才的人,当她听说孔子路过卫国之时,便想邀请他来做客。孔子也对南子的美貌有所耳闻,他其实非常想见这个女人,但又怕自己的行为过分,被学生说闲话,可是已经被邀请了,假装不去倒像个虚伪的人。孔子可愁坏了,左右为难。后来他想到鲁桓公庙里的瓦罐,于是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平衡的解决方法。

孔子欣然赴约,但时刻与南子保持距离,两人只谈论琴棋书画,但在优美的乐曲中,两人却心意相通、彼此欣赏。

毫无疑问,孔子是个聪明人,他的这种做法,既没有拒绝南子而驳了一国之后的面子,同时又没有被外人传闲话,跟南子的距离始终保持一种刚刚好的分寸,所以孔子达到了君子的标准,一直被后世称之为“圣人”。

然而,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在历史上经常有人因为越过这条界限,活生生地从一个受人赞扬的君子堕落为遭人唾骂的人。王莽学习周公的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当年帮助周武王一起攻伐商纣。周朝建立不久,周武王便去世了,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但由于年纪太小,由周公摄政,摄政期间深受百姓爱戴。七年之后,周成王长大成人,而周公则主动退位,丝毫没有越权之举。

反观被称为“周公再世”的王莽,出生于名门望族,虽然年幼丧父,但王莽并没有借此消极堕落,他在艰辛的环境下刻苦读书,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司马,深受百姓的喜爱。人们都觉得他天资聪慧,为人谦虚,简直就是第二个周公。可没想到,当王莽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这个位置上坐久了,野心也就逐渐显现了出来。由于皇帝是他外甥,在公元8年,他成功谋权篡位,还杀了反对自己的亲儿子,气死了亲姑姑,一下子从人人称赞的君子变成了人人唾骂的恶人,最后他咎由自取,被各地的起义军消灭了。

周公的行为的确是君子之风,摄政的七年里他丝毫没有动谋权篡位的想法,没有越过那条界限,言行谨慎适宜,美好的品德也流芳百世。而王莽前期也是个君子,可是他达到了君子的标准后还不满足,动了邪念,放肆自己的行为,最终迈过了那条界限,从君子变成了恶人。

中庸之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许多人原本是温润的君子,却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从而越过那条规定的界限。中庸之道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一念之差,可能就让你分寸大乱。它仅仅存在于不及和过分的分界线附近,如果你不恪守职责,不规范你的言行,那就很容易越界。

所以,你想要成为君子,首先要控制自己的言行,还未达到君子标准的就要努力去做,而达到标准的则要时刻警惕自己。我们要牢记——千万不能越过那条分寸界限,否则就会变成被大家厌恶唾弃的人。第3章 分寸感是至高无上的品德,做到者必是人中龙凤1.分寸感至高无上,极少人才能做到“分寸感”这个词并非今日才有,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现在所谓的分寸感,通常指一个人在做人做事时能掌握界限,不偏不倚刚刚好。

分寸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情商高低,以及一个人的自控能力。一般来说,具有分寸感的人,做人更有亲和力,做事会更加细心,成功概率也会更高。《中庸》第三章中说: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意思就是,孔子说:“中庸这种法则真是至高无上了,但却是很难掌握的,需要一个人长时间修炼,民众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

所谓分寸感,就是做人做事不偏不倚刚刚好。可以说,凡是能做到分寸感的人,必定是非凡之辈。一旦失去分寸感,即使是名扬四海之人也将跌落凡尘。关于分寸感,《战国策》里曾记载过孟尝君的故事——

孟尝君从小天资聪慧,做人做事知进退、有分寸,而且待人和善,尤其对待自己的门客,更是宽容。他在老百姓中也拥有良好的声誉。这人一旦出名了,惦记的人就多了,秦昭王听闻孟尝君高尚的品德,想邀请他去秦国做官,孟尝君本想一试,但他的宾客们都不看好,并纷纷劝阻。孟尝君听从了众人的劝告,再三思考后,决定放弃这个机会,继续过他的小日子。

孟尝君本可以过着平淡的日子,安度晚年,但他最后还是抵不住诱惑,跑去秦国做了官,途经赵国的时候,被赵国的平原君热情相邀,赵国人对孟尝君的名声早就耳闻,都想近距离观瞻这孟君子的相貌。结果一看,大家发现孟尝君矮小瘦弱,于是开始发笑,纷纷议论起来:“本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原来是个瘦小的男人!哈哈哈。”孟尝君听后大怒,一下子斩杀了几百个赵国人。这个时候,他就开始丧失分寸感了。后来,孟尝君排除万难,终于回到了齐国,谁知却被齐王所猜忌,将他贬到边境,几年后孟尝君就病死了。

你看,刚开始的时候,孟尝君很好地把握住了分寸感,所以做人做事人人称赞。然而,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坚守下去,后来受不住诱惑,跨过了那条界限,踏上了秦国的朝堂,还因为别人的讥笑滥杀无辜,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彻底丧失分寸感,毫无君子风度可言了。失去分寸感,又如何能落个好下场呢?

由此可见,君子和庸人的区别在于分寸感,很多时候就在一念之间。的确,分寸感是很难做到的,只有极少数人才得其法。大多数人穷其一生,都不得其门而入。也有些人,天生悟性不错,加上头脑灵活,很容易就能正确把握分寸感。遇到尴尬的场面,他也能凭借自己的创意轻松化解。下面请看这则案例——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曾举办一个宴会,邀请文武百官前来参加。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带着自己的儿子诸葛恪也来了。宴会上,孙权喝的有点多,看着诸葛瑾的脸,笑着让人牵来一头毛驴,他在毛驴身上写了“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四个字。百官看着这头驴,又看了看诸葛子瑜的脸,别说还真有点像,于是都哈哈大笑起来。诸葛子瑜没有笑,他觉得很尴尬,但又不能发作。

这个时候,他的儿子诸葛恪认为吴王玩笑开过分了,于是站起来说:“请大王允许我在毛驴身上加两个字吧!”诸葛恪在后面写下“之驴”两个字,这两个字加的甚是巧妙,既没有打孙权的脸,也保住了父亲的颜面。见到诸葛恪如此才思敏捷,而又极其有分寸,孙权决定把此驴赏赐给他。后来,孙权一天比一天喜爱信任诸葛恪。公元245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公元252年,孙权病危,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

单就这件事而言,诸葛恪的做法很有君子风度,他掌握了君臣之间微妙的分寸感,既没有侵犯孙权的威严,又帮自己的父亲化解了尴尬。乃至后来孙权喜爱他,也是因为他恰到好处的分寸感。他的聪明才智既可以帮助孙权巩固王位,又能让孙权不忌惮他,可以放心地重用,说明诸葛恪早期深谙中庸之道。可惜的是诸葛恪在后来也犯了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错误,背离了分寸感的正道。

分寸感就像一件趁手的武器,能帮助你在复杂的世界上走得更加顺风顺水。当然,分寸感这把武器并不好掌握,大多数人都用它来伤了自己。要知道,世界上的诱惑太多,不定哪天就会越过禁忌,丧失分寸感,招致恶果。

从古至今,各种事例都体现出分寸感至高无上的好处,却很少人有人能从一而终地坚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并坚守分寸感,从而让人生更加完善。2.范蠡的分寸感——商圣的启示

你知道中国的“商圣”是谁吗?我国被称为“商圣”的只有三个人:范蠡、白圭和胡雪岩。其中,最为公认的一个就是范蠡。范蠡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总能在乱世中找到谋生之路。他先是助越王成就一番大业,随后功成身退,投身商海,成为当地的首富之后却又三散家财。他的故事被后人广泛流传,成为美谈,然而在羡慕之余,你是否能从他的故事中悟出什么人生道理?他为何能如此成功?其实,他靠的就是玄之又玄、妙不可言的分寸感。

虽然分寸感很难做到,很多看似很精明的人都没有坚守到底,但范蠡的所作所为诠释了分寸感的博大精深。

最开始,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他陪着越王败落又东山再起,忠心耿耿地助他成就霸业。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无脸面对列祖列宗,想要以死了结,范蠡劝越王向吴王求和,并陪越王一起在吴国作奴伏罪,同时贿赂吴王身边奸臣。吴王听信谗言,便放走越王勾践回国。越王勾践为了一雪前耻,卧薪尝胆,没日没夜地锻炼自己,磨练意志,就是为了某一天能将吴国灭了报仇。中间有几次机会,越王想进攻吴国,范蠡说:“不可。”越王一忍再忍,七年之后,终于完成了复仇大任,灭了吴国。吴国的使者来向越王求和,越王于心不忍,想要放他一马,范蠡说:“吴国必须除掉,这是上天把吴国送给越王的,不遵从天意会遭报应的。”越王心软,范蠡便替越王杀了使者,吴王听说后便自尽了。

越国慢慢强大起来,开始进军横扫其他国家,越王成为当时的霸王,整个国家安居乐业,越王奖赏有功劳的人,范蠡却在此时提出辞官隐退。越王身边另一个大臣文种对此不解,问范蠡为何这么做?范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个可共苦却不能同享乐的人,我劝你也快走吧,小心受害啊!”文种不信,继续做他的官,结果被范蠡言中了——文种被越王忌惮,自尽身亡。

范蠡在助越王成就一番霸业之后,并没有贪图荣华富贵,反而将人性、局势看的很清楚,越王已经无人能挡,当他的对手都被消灭的时候,他就开始忌惮身边的人了。范蠡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他放弃了地位、权力,辞官回家,一身轻松,还免去了杀身之祸,实在是高明。他的行为,深刻体现出分寸感的真意。

辞官以后,范蠡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据说他携带美女西施遨游江湖。后来,他化名为鸱夷子皮,做起了商人。他白手起家,凭借聪明才智,很快就成为当地的富豪,但是他把自己的家产都分给了当地的百姓,用来救济穷人,自己辗转到了下一个地方,再次成为首富。最终,他三散家产,留在了陶地,被后人称为陶朱公。范蠡说:“我做官只做到宰相,白手起家能挣到千金,我不是为了钱财而来,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经达到了极点。”他深谙物极必反的道理,每次达到极点的时候,就分散家财,可没想到几年以后又成了大商巨贾。

可以说,范蠡的一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官场上,范蠡做到了相位;在商界,三次成为首富;在爱情上,据说俘获了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芳心,二人泛舟湖上,浪漫而逍遥。《老子》第九章中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又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范蠡的所作所为正是道家的体现,遵循了老子所推崇的天道人心,因从自然,时刻把握进与退的分寸感,这才获得了从政、经商、爱情的三丰收。

分寸感看似很难做到,其实也很简单。我们看范蠡,他所做的事情,都能让自己达到某个领域的巅峰状态,可是他又不留恋于高处的快感,每每到了极点,就迫使自己降落重头再来。他从不让自己超越高峰的那个临界点,分寸感把握得刚刚好,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代“商圣”,人生事迹被后世传颂至今。第4章 为什么我们常常失去分寸感——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缘由1.不要聪明过头,也不要愚不可及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聪慧之人,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众人的认可和赞美。然而,很多人却无法把握好分寸感,总是让自己的聪明过于显露,最终把好端端的一生给砸锅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此外,世界上还有一些人,自身存在各种短板、缺陷,但他们却总是无法真实地认清自我,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不但不努力提升自己,反而把自己当作智慧的标杆,处处丢人现眼,简直达到“愚不可及”的地步。

关于“聪明过头和愚不可及”有失分寸感的行为,《中庸》第四章中说: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意思就是,孔子说:“中庸之道之所以没能在社会上广泛实行,我知道原因何在了:聪明过头的人超过了中和的分寸,而愚蠢的人则无法达到中和的分寸。一个过头,一个不足啊!”“过犹不及”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都应遵循这个道理,使自己言行举止不要过于“左”,也不要过于“右”,而是做到“不偏不倚”刚刚好的分寸。

人的智慧有大智慧和小聪明之别。小聪明的人机关算尽、锱铢必较,不顾大局和长远,一味追求眼前利益。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自以为是,从来不知道反省。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工于算计的“聪明人”,她就是辣妹子王熙凤——

王熙凤的确是聪明绝顶、才华出众,不仅伶牙俐齿,而且机智灵活,尤其是算计功夫更是滴水不漏。可惜她格局太小、眼光太短,太擅长打个人算盘、追逐个人私利。凭着贾母对自己的宠爱和信任,大权在手,专横毒辣。凡经她算计的人,不是惨死就是暴亡。而且她的心胸过于狭隘,不够宽容。比如,她的老公贾琏在外有了别的女人尤二姐,在古代也算合法正常之事。就算你不同意,最多把人家弄走就算了,何必非要把人家活活折磨至死?还有喜欢自己的一个书生贾瑞,就算人家地位低、配不上你,但看在人家喜欢你的份上,也不至于精心设计“相思毒局”把人家害死。如此工于心计、聪明过头,下场必定非常悲惨。所以,王熙凤最后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她唯一不求回报大方施恩的人就是刘姥姥,虽是为了哄贾母开心,但这笔大方的施恩日后换来了回报——王熙凤在病重将死之际,她的女儿巧儿被人偷走拐卖,正是刘姥姥救下并养大。你看,大方慷慨、不算计的人生,迟早会让你迎来意外惊喜。可以说,正是由于王熙凤的小算计、小聪明,才进一步加速了贾府的灭亡。对于王熙凤,书中评价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真可谓一针见血!

人人都称赞王熙凤聪明,但如果聪明过头了,那就变成了小聪明,就会缺乏全局观和大局观,目光短浅,就像下棋,只看到一步或两步,赢了当下,输了长远。这样的人,称得上“聪明一时,糊涂一世”。

在古代,格局狭隘、注重眼前的商人比比皆是,很多商人为了赚取丰厚利润,不惜向市场兜售伪劣产品,有的甚至在食品、药品中掺入有毒物质,有的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如此过于算计,对客户斤斤计较,为牟取个人利益心黑手辣、不择手段,这样的聪明过头迟早会换来巨大的教训!

上了年纪的老人爱说一句俗语:“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给子孙。”什么意思呢?古人有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精明过头,下一辈后人没有福报,所以做人别太精明,要让自己傻三分,这是为子孙积攒福运。一个人不要过于精明算计,也不要到处炫耀聪明,否则就会为自己招来无穷厄运。与聪明过头的人相比,那些精通藏露之道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他们洞察世态万象,但却不会轻易暴露自我,更不会处处显露比别人聪明,从而人缘好到爆棚。

生活中,除了自以为是的聪明人,还有很多不自知的“愚蠢者”。这类人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自知之明,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总是盲目去做与自己能力、身份不相符的事情,最终导致自己的人生一败涂地,遭受众人的嘲笑、讽刺和厌恶。关于愚不可及,曾有这样一则生动的寓言——

一只乌鸦从皇宫上空飞过,看到一只黄莺快乐地生活在皇宫之中,深受国王的宠爱,十分羡慕。

乌鸦问黄莺:“你是如何讨国王欢心的呢?”

黄莺说:“有人将我带到皇宫,我闲着没事就在皇宫中唱歌。国王发现我唱歌好听,就非常欣赏我,给我最美味的食物吃,拿最名贵的珍宝来装扮我。”

乌鸦听后心想:“我如果像黄莺那样每天唱歌,国王也肯定会喜欢上我。”于是,乌鸦就飞到国王寝宫窗户旁,大声叫起来。

国王正在睡觉,突然听到乌鸦难听的叫声,吓得从睡梦中惊醒。国王让仆人看看外面是什么鸟儿在叫,仆人报告说是一只乌鸦。

国王非常生气,就吩咐仆人把乌鸦抓来,然后拔光了它身上的羽毛。

被拔光羽毛的乌鸦忍着疼痛飞走了,心里恨透了黄莺。从此,乌鸦每遇到一只鸟,都会气愤地说:“我变成这个样子,都是被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听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想,乌鸦那么一副破嗓子,竟然还想靠唱歌出人头地,太没自知之明了吧!然而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像乌鸦这样“愚不可及”的人。这类人大都才华有限、能力一般,却为获得与别人一样的成就,总是一味地模仿别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最终弄巧成拙、一败涂地,受到众人的嘲讽。即便这样,他们仍不懂得反省、审视自己,而将所有的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没人帮助等外在原因。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别人,又知道自己,才称得上是明智之人。一个人必须掌握这样的分寸感,否则就会聪明过头,或者愚不可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是智慧。你是石头就是石头,是金子就是金子,一个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摆正自己的位置,留住内心的本真,每天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聪明过头或愚不可及,都是有失分寸感的行为,我们务必要力戒这种错误!2.不要贤德过头变虚伪,也不要无品无德不像样

一日,学生子贡问孔子:“我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呢?”

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而子夏则经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

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周礼要求是不是好一些?”

孔子回答:“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很显然,孔子与子贡在这里讨论的正是“过与不及”的分寸感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孔子认为过与不及都丧失了分寸感,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在这里他明确提出“过犹不及”这样的论断。

关于“过犹不及”,孔子不仅在生活中这样教导学生,在学问研究中同样持此观点。《中庸》第四章中说: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意思就是,为什么中庸之道不能昭明流行?我知道原因何在了:一方面是贤能过头的人越过了中和的分寸,而德才不足之人又无法达到中和的分寸。

孔子想通过这句话告诉大家,一个人如果贤能过了头,一味追求好名声,处处逞能,炫耀自己的贤德,那就变成了虚伪,就会让人讨厌呕吐;反之,如果一个人无品无德、无恶不作,将会变成众人诛杀、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开悟之前,有一次遇见道家高人蔡蓬头,认为必须抓住机会拜师问道。他连忙赶到蔡蓬头身边,又是跪拜,又是作揖,可是蔡蓬头假装没看见他。王阳明继续追在高人身后,终于在一个亭子边拦住他,并再次跪拜。这次蔡蓬头开口说话了,他说:“你的礼仪虽然隆重,但贤德过了头,官气和虚伪之气太重,修仙炼道的缘分还未到啊!”此时的王阳明就是贤德过头,没能循着自我本性天道把握分寸感,抵达一种中和的放松自在境界。

说起“贤者过之”之人,我们不得不提汉文帝刘恒。在众人的印象中,汉文帝求贤若渴、爱国爱民,可谓是一代明君,历代君王的楷模。然而,就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君王也有自己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过于追求贤德的好名声。

汉文帝刘恒本来是刘邦诸多儿子中的一个,母亲地位低下,他能够登上皇帝宝座,纯属撞上了“狗屎运”。刘恒登基做皇帝后,群臣劝他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他却假惺惺地说:“诸侯王和功臣家的弟子这么多,何必要立我的儿子呢?如果我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别人一定会认为我有私心,偏爱自己的儿子,而不为天下百姓忧虑。”

做一代贤君是好事,但当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感觉汉文帝刘恒在假惺惺地装高尚,故意在模仿尧舜禹在禅让天下的行为呢?事实上,他不可能真的这么做,一切也都是做个样子而已。也许有人会说,只凭立太子这件事就说汉文帝好名,太过武断了吧?下面我们再来看汉武帝是如何刻意表现自己“仁慈”的。

淮南王刘长是刘邦最小的儿子,从小生活在吕后身边,养成了骄横跋扈的品性。汉文帝即位后,刘长仗着皇帝是自己的哥哥,开口闭口就称汉文帝为“大兄”,并擅自做主杀掉了功臣审食其(刘邦的同乡,吕后青梅竹马的伙伴)。由于汉文帝也不喜欢审食其这个人,也就没有问罪刘长。从此,刘长仗着有汉文帝护身,更加肆无忌惮,后来竟派人私通匈奴,意图谋反。其造反证据确凿,事发后被流放蜀郡。在流放路上,刘长绝食而死。汉文帝知道消息后,泪流满面地对大臣爰盎埋怨道:“当初你劝我不要将弟弟流放,我没有听你的话,现在倒背上了杀害亲弟弟的罪名,真是后悔莫及呀!”

此时的汉文帝悲痛流涕,真的是因为心痛弟弟吗?当然不是,他真正难过的是自己从此背负了“杀弟之名”,这可跟他一直追求的仁慈之名是相违背的呀。他一直用心打造的“慈爱、仁德”的好名声怎么能毁于一旦呢!这以后让他如何以一位贤明君王的形象示人呢!

见此情景,爰盎(又名袁盎)安慰说:“天意如此,不必为此难过。”文帝一听自己的名声不会受到损害,就破涕为笑了。由此可见,汉文帝对弟弟刘长的兄弟之情是虚假的,他真正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名声罢了!对于汉文帝这一行为,当时有民谣讽刺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为进一步标榜自己是仁德贤君,之后他封刘长的四个儿子为列侯,不仁之罪终于被掩盖了。从此,他可以安心当一个“爱国爱民”的好皇帝了。

在汉文帝即位期间,他向着好名声一路狂奔,虽然贤德过头有虚伪的嫌疑,但也确实使出了十二分的力量治理国家,客观上做了不少好事,使国力蒸蒸日上,百姓们安居乐业,对汉朝江山的延续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常言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样是从事皇帝这一职业,汉文帝一门心思地把自己往“贤德”的方向刻意标榜,而隋炀帝杨广则把自己打造成了“无道昏君”,将自己的昏庸演绎得彻彻底底、淋漓尽致。那么,杨广究竟做过哪些无德之事呢?隋唐末年,祖君彦在号召天下人讨伐隋炀帝杨广的檄文中,有理有据地历数了杨广的九大罪状(有一定的抹黑之嫌):

1.杀父夺权,皇位继承不合法。

2.沉湎酒色,不勤政事。

3.修建宫殿,奢侈无度。

4.徭役赋税过重。

5.巡游频繁,劳民伤财。

6.讨伐高丽,导致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7.不听谏言,陷害忠良之臣。

8.政治腐败,贿赂成风。

9.有功者不赏,失信于人。

从祖君彦罗列出的九大罪名中可以看出,隋炀帝是一位十恶不赦的暴君,他的各种无德无品之举,令百姓恨之入骨,爱国大臣们恨其不争。可以说,好好的一个大隋,就是被这个荒淫无道、放荡不羁的隋炀帝给玩完的,这也正是大隋帝国一步步衰败灭亡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在国家的治理上,还是在为人处世上,我们都要掌握一定的分寸感。很多时候,当一个人刻意追求贤德的称号,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反而会离目标越来越远。还有很多人放松自己对道德的追求,过于放纵自我,最终丧失做人的底线,使自己的人生崩溃瓦解、一败涂地。一个人要想活得本真快乐,就要按照本心有分寸地做人做事,从而达到中正平和的状态。总之,分寸感是一种微妙的法则。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切都靠内心的把握。

然而遗憾的是,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分寸感,但却很少有人能够体悟其中奥妙。对于这一点,《中庸》第四章中说: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意思就是,分寸感犹如一种饮食,人们没有谁是不吃不喝的,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感知体悟其中的滋味。孔子说:“中庸之道恐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