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教育研究前沿书系:五元家教法好父母的必修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6 08:45:16

点击下载

作者:孙云晓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孙云晓教育研究前沿书系:五元家教法好父母的必修课

孙云晓教育研究前沿书系:五元家教法好父母的必修课试读:

总序

陈会昌

承孙云晓先生之托,为他所著的丛书“孙云晓教育研究前沿书系”作序,心中不免惶恐。孙云晓先生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儿童青少年研究专家和教育专家,他在国内的影响力,我难以望其项背,让我为他的著作作序,似乎不妥。然如他所言,我们相识多年,算得上是老朋友,尤其在心理、教育研究方面有过多次合作,且在价值观念、理论、观点上志同道合,又是同时代人,因而不揣冒昧,承接此命。

孙云晓先生这套丛书的主题是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很大。约2500年前,我们民族的先圣孔子就在《礼记》中提出了一个从个体发展到家庭群体,再到社会与国家和谐发展之次序关系的伟大思想:“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难看出,在孔子眼里,个体、家庭群体和社会大群体三者,个体最重要,每个人必先做到物格、知至、意诚、心正,才能做到齐家;每个家庭都管理好,国家才能治理好,天下才能得太平。

孔子的这一思想称得上是跨时代、跨文化的真理,直到现在,仍可适用于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每个国家。

孔子把家庭看作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正如现在我们常把家庭比作社会的细胞,在文化的世代传承和社会发展中,家庭的作用毋庸置疑。在全世界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家庭作为个体与大群体之间的中介、纽带和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大,此其一也。

家庭教育话题之大,第二个原因是,我们伟大的国家和民族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独特性的,在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教育事业、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找不出第二个和我们相同或相似的国家和民族。放眼世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发达国家在其发展历程中,经济、教育、科技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而我国在花了30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发展并不同步。具体来说,在我国钢产量、制造业产值、高铁里程、在校大学生人数、居民奢侈品消费总量、每年出国旅游人次雄踞世界前列的同时,在世界排名前一百的大学中,鲜见中国大学的身影;在和家庭教育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遗传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精神病学等学科的研究方面,我国不仅缺乏自己的理论和立足于本国的高水平研究,而且从事这些学科的专业人员及临床医生人数与我国的巨大人口数量远远不成比例。即使在上述各学科的科普方面,真正联系我国当前实际,又能保证科学性的科普读物数量也甚少,一些父母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得不去读外国作者基于他们国家的实际写的家庭教育读物。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所带来的后果。

其一,我相信如果我国的广大父母了解了最近几十年遗传学的研究成果,他们会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如果广大教师了解了这些知识,他们也会调整对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学生的看法,不再生硬地对全班学生做横向比较。父母和教师们将会知道,每个人的基因表达都有自己的时间表,在时机不到的时候不可强求;他们还将会知道,每个人由基因决定的最大限度能力有巨大差异,通过“努力”、“刻苦”、“找个好老师”等主观行动对基因缺陷进行弥补的作用是有限的。

其二,在欧美国家的中小学,每个学区或几个学区,平均每两三千个学生,就能配备一名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他们负责对各学校学生中的心理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和必要时的转诊。平时,他们还负责对教师们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鉴别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以及如何进行早期干预。我们知道,中小学生中的自杀、暴力、致瘾物依赖(包括视频、网络游戏、毒品和烟酒等)等行为背后,大多以心理疾病为源头,而这些源于心理疾病的行为,是一般的父母、教师、邻居、社区工作者无法应对的,必须由专业的心理治疗人员出面,因人而异地加以处置。我国的现状是,即使在东部发达的地区,也不可能为两三千名中小学生配备一名心理治疗医生,更不要说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了。其后果是,如这套书中提到的贵州毕节山区四兄妹集体自杀前,教师和村民想帮助他们而且已经尽力而为了,却不奏效,因为他们既不知道怎样帮助他们,也不知道谁才能真正地帮到他们。而事后的媒体报道和对相关人员的处理,也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家庭教育话题之大,第三个理由是,当代中国的时代变迁,使每个家庭、每个做父母者、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着须臾变化的新情况、新课题和新困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变化之大、变化之快,在世界各国近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由于这种快速变化,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人均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生活与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精神文明却相对滞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导致6000万“留守儿童”的出现;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弊病日益凸显,出国留学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人数快速增加;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溺爱和隔代溺爱、儿童孤独感和独立性、社交能力缺失、失独家庭等);社会生存竞争向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下探”;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做父母、做祖辈者茫然不知所措,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得采用最低级的竞争方式——从众,即随大流,来应对子女教育中的问题。很多教育研究者惊呼,对中国出现的这些情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找不到参考文献!他们不得不旱地拔葱似的“创造”出新的研究课题。

面对快速变化的局面,我们是不是需要一种家庭教育的“新理念”?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是这个“新理念”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一些专家、学者不断地提出各种家庭教育的“新理念”,但是仔细思忖,这些“新理念”其实大多是“拿来主义”。不消说,欧美国家由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丁·路德的基督教改革、工业革命和后工业革命,它们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也走在前面。特别是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他们中很多人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确实曾经推动并继续推动着西方家庭教育的发展,并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所借鉴。但是,如果把他们中的某个人、某个流派或已成为西方主流的一些家庭教育思想拿来,直接用在我国的当下,能行之有效吗?

对这一问题,我经过十几年的观察和思考,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西方家庭教育的好思想、先进理念,必须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好思想、好传统,特别是和当前我国快速变化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变成中国广大父母儿童可接受、易接受、方向正确、讲求实效的理念,才是名副其实的“新理念”。

孙云晓先生的这套教育丛书,正是对这种名副其实的新理念的一种尝试。首先,丛书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如孔子所说的“意诚”和“心正”。已届耳顺之年的作者充满真情地向我们叙说了自己的祖辈、父辈、生母、继母,叙说着自己既有阳光又有个性的童年,叙说着自己曾经接受的平凡但充满爱与关怀的家庭教育,意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其次,丛书引用了大量国外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引用了国内很多教育学者、心理学者、作家的研究成果或感悟,更引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作者努力把这些东西融合起来,变抽象理论概念为普通人所喜闻乐见的道理,使不同的家庭能够从不同的案例中得到启发。第三,作者努力尝试根据自己的长期研究与思考,提出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例如,“五元家庭教育法”,“成功是成功之母”理论,对现代儿童观的思考,儿童习惯培养的原则、方法和关键环节,关于父母教育素养的论述,等等。

丛书的另一特点是作者视野的全方位性,这套书分别涉及童年在毕生发展中的地位、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父母对子女的爱与尊重、父母的自我教育,以及子女的成功与幸福的关系。把这套100多万字的书读完之后,我深感,如此全面地从中国现实出发、手把手地教给广大父母怎样教育孩子的著作,可能是近年来我国出版界中唯一的一套。它虽非完美无缺,但却极具价值。相信任何一位做父母者读了这套丛书,都会有所收获。

在此,我要感谢孙云晓先生,他在年届六十时,不辞辛劳写出这套浸透自己几十年研究心血的好书。这是他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也是献给中国广大为父母者的礼物!陈会昌2015年9月于北京学知园

写在前面

父母教育好孩子的秘诀是什么

孙云晓

有一个现象非常令人纠结:为什么许多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人士的孩子成长问题多多,甚至是危机四伏?而为什么许多普通人的孩子却成长顺利,甚至是捷报频传?这当然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规律,却可以得出一个深刻的启示,即决定一个父母能否教育好孩子的关键因素不是学历、职位和收入,而是教育素养。所谓教育素养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这正是本书探究的核心主题,即什么是父母的教育素养,以及如何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逐步提升父母的教育素养。

实际上,家庭教育指导的根本任务就是提升父母的教育素养。

一位父亲曾经讲过自己儿子的故事:

他的儿子学习成绩中等,想考上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难度很大。这位父亲跟他讲,高考就是“木桶理论”,六门课就是一个木桶的六块木板,最短的木板决定你的高考成绩。一门课有90多分了,想增加几分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而另一门课只有60多分,要提升到80多分则相对容易得多,所以高考复习就是不停将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找出来,加高它,当这个“木桶”所有的木板都不短了,成绩也就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了。

儿子从高二开始按照父亲的“高考木桶理论”去复习,不断找出自己的短板去加高,成绩一步步提升。同时他每天坚持练陈氏太极拳,保持了旺盛的体力;他喜欢玩魔术,边备战高考边练一些自己喜欢的魔术节目,和同学们一起成立魔术社做表演,保持了心情的快乐。

离高考还有半年的时候,儿子对父亲说,自己的字写得太难看了,估计会影响成绩。他们一起上网寻找解决方案,找到了一个专门教人怎么把难看的字写好看的专家,父子一同直奔北京,周日上了一天的写字课程,晚上赶回广州,星期一上课写作文时老师发现他的字体已经像换了一个人写的一样。当然,这个孩子最终取得了优秀的考试成绩。

还有另一位父亲,他是一名新疆的长途货车司机,他只有小学文化,每次一出门就十多天,这种情况下他怎么教育孩子呢?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他利用寒暑假,带着孩子们一起出车,在让孩子们体验自己职业生活的同时,给他们讲述种种人生道理。比如上坡时,他就说:“上坡再难,也要咬着牙冲过去,过去就是一片坦途,泄气就会回到原点。人生也是这样,关键时候就得咬紧牙冲过去。”

新疆的冬天有时零下20多摄氏度。车坏了,他就躺在地上修,手都冻得裂了口子,他也坚持做下去。这一切,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既体会到父亲的辛苦,也知道人生要有责任感支撑,要忍耐,要坚强。三个孩子长大后不但都考上了博士生,而且深知父母的艰辛,读研读博期间都勤工俭学,没用家里一分钱。

有很多人认为,高学历的父母会在教育之路上更加平坦,因为他们有更多先进的理念和知识,但是看到上面这两个例子,这两位父亲的知识储备状态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他们都有很好的教育素养,都教育出了高素质的孩子。其实,我们悉心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两位父亲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都有很强的“教育力”,或者说,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本身就说明了什么是良好的教育素养。

第一,有良好教育素养的父母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和孩子。诚如关颖教授所言,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在父母头脑中的反映,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样的品质皆来源于此。父母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栋梁,认为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如何,父母是否将儿童当作平等的个体对待,等等,都反映了父母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现在很多父母望子成龙,一味重视功利性成绩的培养,却忽略了“做人”、和孩子有良好的亲密关系等才是教育观念的基础问题,实际本末倒置、适得其反。

第二,有良好教育素养的父母采用良好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自由与节制兼具。孩子与父母的互动过程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受整个沟通过程的影响。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何种教育姿态来与孩子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能够从父母的素养中汲取的内容。前文的两位父亲一位善于征求孩子的意见,一位向孩子展现了什么是真正的男人,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既在孩子面前有长辈的威严,对孩子又有朋友般的关心与共情,这是有教育素养的父母采取的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他们首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样又能够体察孩子的情绪;其次,他们能够以平等的心态来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够获得身心的自由;再次,他们以身作则,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让孩子知道困苦的环境不一定造就丑陋的灵魂,成长的烦恼不一定就是阻挡前进的拦路虎。具有良好教育素养的父母能够通过自身的优良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第三,有良好教育素养的父母拥有较好的教育能力,懂得察觉孩子的心理需求,了解孩子的特点,并且保护孩子的兴趣与能力。仅仅具备良好的观念而不付诸行动,教育往往会成为一纸空谈。而具备了怎样的金钥匙,才能打开教育的大门,也是天下父母们一直在追寻的。父母的教育素养要求父母有以下的能力:其一,父母要能够理解孩子,也就是知道孩子要什么,并且知道这种需求是否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要求;其二,父母要能够跟孩子关系和谐,既不能跟孩子成为冤家一样的对手,也不能成为连体婴儿一样的家人;其三,父母要能够准确评估自己和孩子,不可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及孩子的表现妄自尊大,也没必要太过压抑、妄自菲薄,理性、客观地表扬和批评孩子,都会让孩子真实地认清自己、认识他人;其四,父母要能够成为孩子最强大的支持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受挫折,但应尽量避免过多的伤害,要让我们的小树苗能够栉风沐雨,但必须让他们远离毁灭性的灾难,平安、强壮地生长在广袤的土地上。

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教育素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三大要点,而这三大要点细分起来,又可以具体分解为五个元素,即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关系,这五个元素是本书重点阐述的五部分内容,它们构成了现代父母的“上岗执照”,是当今每个家庭的父母都应具备的教育素养。引言做好父母需要自觉地持证上岗

今日世界有上万种职业,几乎都需要持证上岗。譬如汽车司机,没有驾驶执照是不敢上路的,即使有驾照,一旦违章,被交通警察扣了驾照,也只好乖乖待着,有车也不敢开。于是,多年前我就万分纳闷,做父母几乎是人世间第一神圣而复杂的职业,为什么就不需要任何执照呢?怪不得许多孩子有问题,原因之一便是父母“无照经营”的结果。

呼吁父母持证上岗是个浪漫的想法,事实上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自觉学习,尽快成为合格的父母。我在全国各地巡回讲演过程中遇到上千万的父母听众,看到了太多太多伤心的泪水和绝望的眼神。于是,我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的同事们开始久久地思考,可否将包罗万象的家教内容,简要地概括为一种方法。

有了40多年从事儿童教育和研究的经历,尤其是做了多年父亲之后,我发现,仅靠某一种具体方法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任何一种方法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再说,思想的不同决定了同一方法的效果不同,这表明任何方法都离不开观念的指导。因此,家庭教育的成功需要一套综合的方法,即将理念、方法、心理、生活方式和关系融为一体,同时又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经过多年积累并与诸多专家学者反复探讨,我们终于总结出了五元家教法。毫无疑问,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这种前素质教育是教子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具体可以归纳为五个元素,即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关系,将这五大元素融会贯通即为五元家教法。

五元家教法的首要元素是现代的教育理念,这是父母教育素质的核心,对家庭教育的目标、方向以及父母的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也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教育理念至少包含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子观等四个方面。儿童观,即父母对儿童本身及其发展的认识,如孩子是人,是走向成熟的人,是终将独立的人,等等;亲子观,即父母对子女与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如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等等;人才观,即父母对人才价值的理解,如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只要做出自己的贡献就是人才,等等;教子观,即父母对自身、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如把人格的培养视为家庭教育的核心,等等。

当面对复杂的家庭教育状况时,父母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教育理念正确与否,这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有的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自己花了许多钱给孩子报了几个特长班,想让他提高竞争力,可他犟着不去或去了瞎混。这个时候,父母应当理解孩子有休闲玩耍的权利,尊重孩子的选择,做童年的捍卫者。事实证明,只有教育理念正确了,家庭教育才能走向成功。

五元家教法的第二个元素是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并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教育的效果。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至少有四点:(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2)教子成功从培养良好习惯做起;(3)父母身教重于言教;(4)让孩子在体验中和群体中长大;等等。

经常会听到父母们烦恼地说,孩子如何贪恋电视和电子游戏,就是不爱写作业,写作业也是坐不住,大人说了几百遍也不管用。此时,父母要深入分析,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唠叨而是具体帮助,理解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的道理。同时,父母要根据需要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方法,如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坚持21天或1个月就能初步养成好习惯,而90天的训练与坚持才能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等等。请记住教育家的忠告: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健康的心理是五元家教法的第三个元素,指父母心理健康才会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要在以身示范的前提之下,引导孩子力求做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而这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父母有自知之明,由自知而自信而自强,不因成功得意忘形,也不因失败惊慌失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稳定情绪,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无穷。

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个突出的倾向,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甚至完全脱离实际。例如,我们在全国调查发现,83.6%的中学生的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在班里要达到前十五名。这种过度竞争的心理是不健康的,也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如果不做出适当调整,有可能造成悲剧。父母要引导孩子扬长避短,走适合自己的路。现代的成功观是人人可以成功,成功就是发展,成功就是选择,成功就是和谐。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五元家教法的第四个元素,这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人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例如,父母读书多,孩子读书也多;父母爱运动,孩子也容易喜欢运动;父母合理膳食,孩子也会深受其益。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摇篮。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方面,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

父母心中要时刻记住几个重要的数字,如中小学生要每天运动1小时,小学生要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要每天睡眠9小时,高中生要每天睡眠8小时,等等。当然,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吃饭、睡觉和运动,还应当包括人际交往和兴趣爱好等内容。当面对独生子女孤僻任性没有朋友的难题时,父母就要提醒孩子不能没有伙伴,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代替伙伴的作用。建议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联合起来,变小家为大家,变独养为群养,引导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体验中快乐成长。

五元家教法的第五个元素是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当然,好的关系首先是夫妻关系,其次是亲子关系,还有三代人的关系等。夫妻关系对亲子关系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没有平等,培养不出现代儿童;没有和谐,建设不成民主家庭。因此,父母不仅应尊重儿童的权利,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个性,真诚地学习孩子身上的优点,使教育过程充满理智之爱。当前,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不是教育而是关系,父母的误区往往在于过于关注教育,却忽略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培育。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校教育是这样,家庭教育更是这样。亲子关系好,家庭教育才能成功;亲子关系糟糕,家庭教育一定失败。关系的好坏决定教育的成败。

也许,有的父母会产生误解,以为一切顺从孩子甚至娇惯孩子的行为就能产生好的关系,这其实是一种有害于孩子的病态的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相互学习的关系。衡量亲子关系好坏的底线是当孩子遇到麻烦或危险的事情时,看他是否敢于对父母说。衡量亲子关系好坏的高线是当孩子犯下严重错误时,看父母是否敢于惩戒孩子以及孩子能否承担责任。家庭教育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对孩子以表扬为主永远是对的,对孩子不能没有批评也永远是对的,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第一章 现代家庭教育需要现代的理念

现代的教育理念是父母教育素养的核心,对家庭教育的目标、方向以及父母的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也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一 给孩子“真爱”(一)父母对孩子要有“真爱”

俞敏洪曾说:“父母所拥有的荣誉、地位和财富与教育孩子的成败没有密切的联系,唯一有联系的就是全心全意地爱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老师培养孩子。”对此,我十分赞成,父母爱孩子是容易的,但要给孩子真正的爱却不那么容易。

2010年,网络上的“父母皆祸害?”之论成为焦点问题,显然是一些青年人在声讨父母对自己的伤害。其实,代沟问题随时随地可以见到。

母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为什么被妖魔化

2005年4月25日,《珠江晚报》刊登了一条消息: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一次近4200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题为“给我一点时间”的作文比赛中,超过70%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共同的题材——被妈妈逼着整天做功课,学习压力大。其中有孩子写道:妈妈是“母老虎”,自己每次出去玩总被她准确地堵回来;妈妈是“变色龙”,自己考了满分她睡着都会笑醒,考差了就会大发雷霆;妈妈是“河东狮”,自己看一会儿电视她就会发作。这样的形容肯定是那些为孩子殚精竭虑的母亲所始料未及的。该报评论称,母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被妖魔化了。

被自己的孩子妖魔化,作为妈妈,谁都会很寒心。妈妈们可能会觉得委屈: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为什么不领情?

我相信那些被自己孩子“妖魔化”了的母亲,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面对现实压力时爱的方法有些失当罢了。可以说,母亲要求孩子好好学习、陪送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要求孩子少看电视多看书、少玩不玩多在学习上花时间,这当然都是因为爱,是因为激烈的社会竞争为孩子的前途考虑。但是,反过来说,这样的爱是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这样带着功利的爱是不是本身就有问题?

近来,连续发生明星、官员和富豪教育孩子失败的案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家庭往往对孩子寄予更高的期望,也有更多的投入,却为什么把万般爱心变成了不堪回首的悲剧呢?

要让孩子做人中人

冷静地观察会发现,明星、官员和富豪教育孩子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往往给孩子一个失真的环境,即似乎一切来得都很容易,这就可能让孩子产生失重的感觉,头重脚轻地漂浮在普通人之上。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普通人最渴望公平正义,一旦触犯众怒,纵然是巨舟也可能瞬间倾覆。

常言道,人是环境的产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人的孩子早摆阔,都是环境的影响。当然,教育的不同,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如果教育不当,穷人的孩子未必能够早当家;如果教育得当,富人的孩子未必炫富。因此,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是教育孩子成败的关键。

明星等所谓成功人士要明智,要谨记教育家陶行知的忠告:不要让孩子做人上人,也不要做人外人,而要做人中人。具体说来,就是不要让孩子像贵族,也不要像成年人,而是像孩子一样生活,和普通孩子交朋友。对孩子的成长而言,酸甜苦辣都是营养,并且是不可缺少的营养。

当一个人的需求被过度满足的时候,他的快乐也会随之被剥夺。如著名思想家卢梭所说,你知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准可以使你的孩子受到折磨?这个方法就是:一贯让他要什么东西就得到什么东西。这样,当他碰到钉子时,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要感到痛苦。所以,父母必须学会对孩子延迟满足乃至适当拒绝。“富不过三代”不是真正的发展规律

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叫作“富不过三代”。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教育失败的现象,而不是真正的发展规律。

对孩子不可过于迁就,而要有坚定的原则,这看起来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实际上恰恰是对孩子发展的保护。卢梭说,一旦他(指孩子)知道你可以随他摆布,他就变成了你的主人,这一下全都完了。我想,全完了就是父母没有原则、没有理智了,就像船儿失去了舵。

现代教育需要金钱,但光有金钱堆不出现代的教育。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身为父母必须审视自己的爱是不是真爱,即是不是有利于孩子的独立生存,是不是有利于孩子养成健康的人格,是不是有利于孩子获得真正的幸福。这是每一个父母都需要交出答卷的。

什么是真爱?我认为以功利的目的来表现自己的爱,或者说要孩子以好好学习作为条件来交换对孩子的爱,这些都不是真爱。真爱是没有条件的。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真爱,就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爱,是以孩子为本的爱,而不是功利的爱,不是让孩子拿高分数和好名次来交换的爱。只有真爱,才会让孩子刻骨铭心,终身受益,而功利的爱极有可能引发危机,成为一种教育隐患。

父母生育了孩子,就有了爱的责任,这爱的唯一目标,应该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除了学习,孩子的成长还要注意体魄、品德、人格等方面的培养。单一注重学习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并不能真正适应未来的生活,因为他们的独立性、动手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不强。我们一直所说的“高分低能”这个词正好能鲜明地形容这种缺陷。还有人认为“高分低能”是独生子女的通病,把原因归结为“独生”。

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独生还是非独生,作为“自然人”来到世上,并没有本质的差异,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

例如,现在许多父母认为,独生子女有一个毛病,就是懒。有的孩子五六岁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上小学了还不会收拾书包,上中学了还要妈妈梳辫子……孩子的懒是天生的吗?其实,孩子的懒是后天养成的,因为许多孩子的事全由大人代劳。在许多父母看来,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是成材的唯一条件,而劳动是孩子的负担,参加劳动必然影响学习。孩子的学习父母不能代替,而孩子的劳动,哪怕是自理性劳动完全就由父母来承担了。

另外,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总要在父母的呵护之下才能长好。孩子扫地怕他扫不干净,孩子洗衣服怕他洗不干净,孩子搬东西怕累着他,孩子烧水怕烫着他,动辄嫌孩子笨,动辄就不耐烦。能干的父母经常说:“小毛孩能干什么?别给我帮倒忙,不用你插手!”正是父母的替代、保守的心理让孩子失去了劳动锻炼的机会。你说,长期下去孩子能不变懒吗?“遗传”之说发人深省

1991年8月,我采访参加首届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的一个13岁的北京男孩:“你们与日本孩子相比怎么样?”男孩坦率地说:“不如他们勇敢,也不比他们能干。”“这是为什么呢?”听我这么问,男孩脱口答道:“遗传呗!”见我愣住了,他解释说:“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上一个好学校,让我住在姥姥家。姥姥有‘三不准’:刀不让动,电不让动,火不让动。我长这么大,连火柴都很少划,‘家炊’都不会,怎么会野炊呢?”

对这个男孩的回答,我印象很深,他以“遗传”一词来形容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其实也一针见血地评论了中国的溺爱教育,可谓入木三分。

时隔20多年,这一“遗传”似乎仍没有发生多大改变。

在和父母交流的过程中,我不断发现许多父母溺爱孩子,大到学习、交友,小到吃喝拉撒,什么都要管,什么都想知道,不给孩子一点自由,使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其结果是孩子由感恩变成了腻烦,甚至对父母由爱变恨。

从表面上看,溺爱似乎是为了孩子好,实质上是不了解孩子也不尊重孩子的典型做法,是对儿童意志与权利的一种剥夺。可是,极少有父母想到这一层。按照《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儿童是一个权利主体,拥有包括姓名权、健康权、受父母照料权、娱乐权、闲暇权、隐私权、表达权等几十种权利。如果父母以爱孩子的名义来限制孩子交友、禁止孩子玩耍、不让孩子参加娱乐活动或体育活动、私自拆看孩子的信件或偷看孩子日记等,他们都已经侵犯了孩子的权利。(二)“真爱”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

我们面对正值童年的孩子时,可能会觉得小孩不懂事。比方说,大家经常会感到小孩子有时候老犯错误,甚至有的小朋友经常胡说八道。小孩上幼儿园时、上小学时,最容易胡说八道,有的小孩人越多越爱说话,什么都说,也没什么顾忌。所以有的孩子一张嘴,他父母就说:“闭嘴,你一张嘴我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不许胡说。”

尊重儿童就要宽容童言无忌

有一年的全国少先队代表大会,一位领导带着孩子来了。他那儿子特爱说话,口才特别好,给我们讲故事,讲了一段又一段。我们一听,真好听,这小孩说话怎么这么巧哇!他说完了我们还想听。这个小孩挺爱说,说得还挺来劲,结果就说起他爸爸妈妈的性生活。我的天哪,他是怎么知道的呢?还说得绘声绘色。他爸爸眼睛都直了,几乎要揍这个儿子了。他爸爸是个厅级干部,很有修养,他不可能当众打儿子。但是,儿子把他搞得非常狼狈,脸上红一阵青一阵。

对于我们大人,你们觉得面对孩子的胡说八道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假如你的孩子也有这样的表现,你会怎么对待他们呢?

妈妈一:

我首先会想,他为什么愿意这么来表达?之后我会问他:你那个时候为什么特别想说这些话?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我觉得他那时候说的话我不太爱听,事后我会跟他讲:你这么讲不太好,原因是什么。我这么来引导他,下次他就知道这个话不能说了。我以前有这种经历。

妈妈二:

在我的孩子身上,这种事发生得比较少,但是我想可能这种孩子表现欲比较强。这件事如果让我碰到,可能我事后会跟他说一下,然后可能会跟他有规定。比如,我会跟他说:有些东西不适合说,但当时也不能跟你解释,那么我会给你一个暗示,这个时候,希望你能配合父母。我可能会这样做。

这两个妈妈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我觉得她们的做法都是比较好的,她们都能够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想出一些提醒的办法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我们要尊重孩子,维护童年的权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儿童的未成熟状态。他不成熟,但他的表达是一种权利,这种状态你要尊重。但是有时候父母不这么理解。所谓尊重,就是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尊重孩子的各种权利,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

比如,我们经常会让孩子出去时礼貌地叫人,告诉孩子:“叫叔叔,叫阿姨。”孩子有时很不情愿,或者很被动地叫。看上去我们是在教孩子有礼貌,其实细究起来,其中有对孩子的不尊重。儿童有儿童的表达方式,他可能只是冲对方笑笑,或点点头,就当作打招呼了。而且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孩子比较外向,喜欢跟别人打招呼问好;有的孩子则比较内向,不太善于用语言和别人交往。

如果要带孩子外出,可以在事前告诉孩子:出去见了外人,要跟人家打招呼。这是一种提醒,是一种引导。至于孩子怎样表达,是他自己的选择。如果他不愿意跟人打招呼,可能是他还没有接受这种方式。那么,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他,他的年龄还小,做父母的要学会等待。

可能有那么一天,孩子自己会发现:那些喜欢跟别人打招呼的孩子,会得到更多的友善和欢迎,他可能就会变得主动。父母有了这样的态度,才算得上是真正地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不是完全顺从孩子,而是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以看电视和吃饭相冲突来说:孩子是偶尔这样,还是经常如此?如果孩子总是做事没有规律,当然要管,要说服。但有时的情况是:孩子突然发现了一个很不容易看到的节目,特别想看,而且这个节目这次如果不看,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播出。那么对孩子暂时不想先吃饭,就应该理解,不要刻板。孩子做的事情有价值,就有权利和理由做完。其实,成年人不也是如此吗?当孩子痴迷于某件事的时候,他会特别专心,家长如果尊重孩子就不能把他强行拉开。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的家庭是谈判的家庭和协商的家庭,而不是命令式的家庭。

尊重孩子的偶像

以下这个例子,便是对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子喜欢上了篮球。上中学了,学习够紧张的,他却总是忙里偷闲玩上一会儿;我还经常在我们家的书报堆里发现有关篮球的刊物;更有甚者,世界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的大幅照片竟然堂堂正正地贴在了我们家的门上、墙上、书柜的玻璃上;一盘自己录制的纪念“NBA”50周年的录像带,他不知看了多少遍……我从没有因此而指责过儿子,我一向主张孩子应该有自己的天地、自己的兴趣。

平时在家里,儿子的话不多,可是每当谈起“NBA”,谈起乔丹、皮彭、马龙时,他却总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这时候,我全然不是妈妈了,而是儿子的学生。没想到,日复一日,耳濡目染,我也被儿子带入了他的天地,知道了什么是“NBA”,认识了当今世界的篮球明星。我也在这当中了解了儿子,与儿子多了些共同语言。我去香港,给儿子带回的唯一礼物,是一套绣有芝加哥公牛队标志的T恤,儿子好高兴。

今年“NBA”赛事开始后,与往年不同的是,比赛得到了包括我在内的全家人的关注。进入总决赛的公牛队能否蝉联冠军?乔丹会有怎样出色的表演?每一个人的心都被牵动着。在公牛队2∶0领先、爵士队2∶2扳平之后,遗憾的是关键的第五场比赛的实况转播我们都没有看成,但是我们看了电视和报纸上关于这场比赛的每一则报道。我佩服乔丹44分钟夺下38分的出色技艺,更被乔丹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带病拼搏的精神所折服。我学着儿子的话对儿子说:“我崇拜乔丹!”我的“进步”得到了儿子的肯定。我又用自己的话说:“咱看球别光看热闹,也学学人家乔丹的精神!”儿子默许了,这是我在对儿子的说教中,最让儿子服气的一次。

——摘自《少年儿童研究》1998年第1期《我看“NBA”》,作者:关颖(三)怎样的爱才算是真爱

我曾提出一个观点,真爱是衡量父母与教师合格的标准。

人之所以成为人,离不开真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给予的真爱。只有在真爱的关怀下,孩子才能领悟爱的真谛,才能学会如何爱他人、爱父母,懂得爱、付出爱。

教育是爱的事业,可爱心既能造就未来,也能葬送未来,只有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真爱的种子,才是人类真正的希望所在。真爱的种子就是真爱的教育。因此,当你准备在孩子的心田播种的时候,请务必拷问自己:这种子是真的吗?

假种子坑农民毁一季,假种子坑孩子毁一生

正本清源,《全民误读“起跑线”》值得一读。

谈及令人恐慌的假教育,自然会让人想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句话。2015年6月5日,《中国教育报》发表记者杨咏梅对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院士的访谈《全民误读“起跑线”》,正是从这句话开始的。

你赞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当记者随机提问周围的朋友和同事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不赞同,还有人说:“就是这句话让中国的父母都失去了理智,让中国的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已不可考,影响力最大的,当数21世纪之初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院士所提的“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作为生物电子学专家,韦钰有感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紧急调整儿童早期发展政策,提出必须重视早期教育。

韦钰认为:“神经教育学、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发现,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但儿童发展不等于儿童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更不等于提前教小学的课程,而是由父母用爱和陪伴来完成的。”

看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渐渐演变成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甚至提前学小学课程的口号,是被全社会误读了。

宁可少赚钱,也要多陪陪孩子

韦钰认为,错过脑发育关键期,损失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我的观点是建立在科学根据和实证研究之上的,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智力资本和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脑的功能状态,取决于基因和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与人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受到的教育经历有关,尤其与0~3岁的早期发展有关。”韦钰说。

韦钰以20世纪70年代罗马尼亚托儿机构的孩子们为例,证明了这一观点。从1966年开始,罗马尼亚政府为了增加人口,强制要求每个家庭生5个孩子,但许多家庭并没有抚养能力,大约10万名儿童被送进托儿机构。托儿机构的条件很差,每个教养员要照顾10~12个1岁以下或15个1岁以上的儿童,孩子们的生活中没有亲吻、没有逗乐、没有游戏,严重缺乏互动交流的机会。曾参与跟踪研究的美国著名科学家尼尔森教授伤心地回忆道,那些婴儿既不哭也不闹,只是一直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到处是死一般的寂静……

后来,一些科学家跟踪研究这些孩子一直到12岁,发现有些孩子整个脑的体积明显小于受到正常照料的儿童,更多的孩子社会情绪能力发育迟缓或低下,有进攻性行为、多动行为,10%的儿童有类似孤独症的症状。

科学家们把一些孩子送到合格家庭中去养育,发现2岁以前养育条件得到改善的,脑发育可以恢复;2岁以后再改善,脑发育的恢复就很难。

韦钰还提到20世纪末在美国启动的一项有关儿童时期不良经历(ACE)的流行病调研工作。调查结果表明,那些儿童时期曾受过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或生长在酗酒者、吸毒者、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者、母亲受虐及有犯罪成员家庭的成人,极容易有服用毒品、暴饮暴食等健康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后遗症。“许多慢性疾病、行为上的不良倾向以及成年后遭遇的厄运,甚至于遗传到后代的基因,都会与幼年时期受到的不良经历、虐待有关。”韦钰强调说,诱因可以追溯到其幼年的不良经历,以及由此造成的脑发育延迟和失常。

情感忽视也是一种虐待吗?韦钰举例说,枯燥、单一、缺少关爱、频繁更换教养者,会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影响孩子身体、智力、语言、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比如,有的父母自己忙着上班,请保姆照顾孩子,但每个保姆都做不长,更换保姆期间又求父母来帮忙,于是孩子被迫不停地适应教养者,分不清到底谁是“妈妈”,就很难建立“温暖的、细心负责的、语言丰富的、稳定安全的互动关系”。

韦钰认为,幼儿的直接教养者最好是父母,但无论是父母还是祖父母或保姆,都要和幼儿建立温暖的、细心负责的、语言丰富和稳定安全的互动关系,为幼儿提供成长和学习的良好社会环境。

对于一些忙着赚钱而疏于陪伴孩子的父母,韦钰建议他们宁可少赚一些钱也要多陪陪孩子。由于脑的发育是连续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传递的感知刺激和语言刺激,后期的发育需要在前期发育的基础上进行,等赚够了钱再来陪伴孩子就晚了。错过脑发育的关键期,损失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

缺乏睡眠、精神紧张会降低学习效率

韦钰认为,社会情绪能力才是人生是否富有成就的决定性因素,孩子今后能否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人生能否幸福快乐,是由情绪能力(而不是智商)决定的,但目前大部分父母却只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忽略了其情绪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时不仅是忽略,还常常出于善意而伤害。

什么叫社会情绪能力?韦钰解释说,社会情绪能力大体上分成两类:一是应对压力的“内部自知智力”,即个人在变化、挑战和失败的压力下,能否正确、全面地了解自己,协调地构建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反映到价值观上就是乐观、自信、进取、负责任等品质;二是社会交往的“人际智力”,即了解他人的能力,比如合作和团队精神、有效表达和交往的能力、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等。“中国单子家庭的特殊情况、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和动荡,使得培养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情绪能力尤显重要。”

韦钰指出,情绪是智慧、道德和自尊的基础,是创新的驱动力,是影响生活质量和活动范围的核心因素,也是许多暴力行为和精神疾病的成因。人脑中与情绪有关的脑区的发育,在出生后的头两年十分关键。具备社会情绪能力,意味着能正确地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依据这种认识引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是一切心智技能顺利发展的基础。

如何培养社会情绪能力呢?韦钰认为,这种能力可以说是在孩子们对食物和玩具的争夺与分享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模仿、观察。模仿与观察是和镜像神经元系统对应的行为,镜像神经元存在于动作、语言、社会性学习系统中,和模仿、观察的学习过程有关。

韦钰举例说,儿童需要家庭提供温暖而且稳定的生活环境、合适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缺乏睡眠、饥饿、恐惧和长期的精神紧张,会降低儿童学习的效率。比如6个月大的婴儿看到父母争吵,就能意识到情况不妙,会变得紧张,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压力激素分泌过多等现象,而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环境中的孩子,较难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比如,缺少睡眠会产生多方面的副作用,身体的发育情况、语言、社会情绪能力、认知、气质、依恋关系、脑的发育和功能、精神健康问题等所有能够测量到的指标都会变差,还会对以后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

再比如说精神紧张,孩子学习时如果有好的情绪,大脑消耗的能量少,就可以集中精力学进去;如果没有好的情绪,处于压力之下,反而学不进去。

童年不快乐会有什么后果?看看那些厌学、挂科的大学生也许就明白了。如果童年一直被父母逼着学习,孩子18岁以后就一心想着轻松,上了大学也没有上进的热情,不愿意发奋读书。或者急功近利,希望一夜成名;或者想嫁个大款,不想经过自己的奋斗取得成功。

我国中小学生的睡眠普遍不足,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父母不了解脑发育的特点,盲目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这种出于无知而做出的教育行为,最大的伤害是让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对学习和生活没有热情的人,一辈子都很难过得快乐,也很难有成就。

作为父母,如何记住韦钰院士的忠告,如何用真爱来点燃孩子心中求知与仁爱的火花?我的建议是:

1.给孩子无私的爱。当你给孩子提供各种良好条件时,首先要想一想,你是否有私心?你是否希望孩子借着这个条件达到你所希望的某个目标?当然,要父母根本没有目标也是不可能的,关键是父母要端正心态,要想好如果孩子没有达到你所设定的目标,你将怎样对待他。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你就给孩子一张笑脸,孩子成绩不好你的脸上就冷漠无情,这说明你对孩子的爱不是无私的,是有条件的。

2.给孩子理智的爱。给孩子无私的爱,并不意味着对于孩子的所有一切都全部包办,对孩子过度保护。但现实中有的父母总是觉得孩子的一切事务都是自己的责任范围内的事情,因此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朋友,怕孩子受别人欺负;不允许孩子有零花钱,怕孩子上当受骗;不允许孩子使用火柴和剪刀,怕孩子伤了手指……这些爱都是不理智的。建议要尊重孩子,适当地对孩子放放手,不要对孩子管得过严过细。如果你非要强制孩子一切按你的规定办的话,这样的生活对于孩子而言几乎和牢狱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务必尊重孩子,让孩子多一些自己的选择和安排。

3.给孩子需要的爱。什么是孩子需要的爱?就是把孩子当作一个真正的人,尊重和引导他走向成熟。如当孩子摔了跤时,不是禁止他继续往前走,也不是抱着他走,而是鼓励他站起来,继续向前走,让他学会自立,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因为孩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就是一个走向独立的过程,剥夺这个过程的后果是具有灾难性的。二 以开放的心态养育孩子(一)将科学探究精神融入现代家庭教育理念

你的孩子对科学感兴趣吗

你的孩子喜欢探究事物吗?你是否知道孩子的科学素养将影响其一生的学习与发展?

2014年5月27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小学生科学兴趣状况调查的五个主要发现》的报告。报告显示,虽然我国中小学生对科学感兴趣,但从事科学技术职业的意愿不强,并且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随着年级升高而降低,中小学生对课外科学活动的需求未得到满足,非正规科学教育需要加强。另外,报告还显示我国女生、农村学生及西部地区学生科学兴趣不足、科学素养较低。

该课题自2013年9月启动,并联合美国、日本、韩国共同开展高中生科学兴趣的比较,旨在通过国际比较,评估中国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学习与活动参与以及科学素养状况,以期为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素养提供政策建议。

调查数据显示,89%的中国中小学生对自然或科学相关的内容感兴趣,83.1%认为科学的学习有趣;85.5%认为科学学习的内容即使和考试没有关系也很重要;77.5%表示当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样时会查询原因(探究意愿),56.2%表示会对感兴趣的科学内容进行研究(自主学习动机)。中小学生最希望增加的科学学习内容,第一是去大自然中学习(75.7%),第二是去科技场馆学习(55.4%)。

小学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中国的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得不到发展。目前小学生的核心课程是语文和数学,这虽然非常重要,却不是世界知识的本体,科学课作为小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不仅小学生在学校的科学兴趣受到忽视,他们在家里所表现出来的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也往往被父母当作不务正业而被阻止和压制,父母希望他们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书本知识的学习上。

少年儿童天生对科学有好奇心,而且他们通常喜欢动手操作,喜欢通过实验进行学习。然而,学校的科学课程并未能很好地适应少年儿童的这些特点,对于发展他们的兴趣和优势没有很大帮助。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小学科学教师大多缺乏相应的学科背景和培训,在开展科学教学时信心和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科学教育也处于应试教育的支配之下,由于科学课不是主课或核心课程,因而在一些学校不被重视,甚至被视为“副课中的副课”;而且科学实验等内容很难在评估体系中得到反映和承认,教师只能选择那些能得高分的内容和方式,而放弃了那些能够提升学生科学兴趣的活动。

非正规科学教育对于激发少年儿童的科学兴趣来说则更为重要。兴趣小组、参观展览及其他课外项目在设计时就秉持着激发学习者对科学的兴趣这一宗旨,以求参与者能在交流互动中使兴趣得到升华,激发其追求更多知识的意愿。课外科学活动还有助于少年儿童在参与科学实践中理解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技能、引发科学反思,并建立科学认同。因此,校内科学教育和校外科学教育相结合,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习者的科学素养。这就对父母提出了一定的教育要求,父母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孩子的衣食住行上,对于孩子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启迪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

2015年7月15日,英国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与美国权威科普期刊《科学美国人》合作,集中推出了几篇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文章。《自然》指出,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只要从小就给他们合适的科学教育。为了培养21世纪的科学家,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孩子“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合作”等软技能。

北京市西城区科技馆特级教师、中国科协青少年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周又红老师曾经在接受《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专访时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父母是科学教育的启蒙者。

父母可以说是孩子感兴趣的问题的第一发现人。父母可以在与孩子一起聊天的时候,发现孩子对于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观察与质疑。比如,有一次我与我的孩子一起走路的时候,孩子发现路边有一棵树死了。

我跟孩子有了这样一段对话:“妈妈,你看那棵树死了。”“为什么死了呀?”“你说为什么呀?”“也许是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太近了。”“它们之间的距离并不近哪。”“也许是因为树是冬天种的。”“你怎么知道是冬天种的呢?”

……“那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于是,我就和孩子一起先数了数这一片到底死了多少棵树。数了之后,发现一共是138棵树,死了29棵。我们又跑了几个地方,找到了种树的人,了解到树的正常死亡率应当是6%。很显然,这块地种的树的死亡率超出了正常死亡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们给每棵死了的树都拍了照片,发现有的树旁有小摊贩在经营,他们把脏水都泼在了树下;有的树上挂着洗了的衣服;有的树被人们拉着锻炼身体……这些树都不是自然死亡的。

为了对比,我们对另外一片树的死亡率做了统计。我和孩子一起画了一张平面图,标上哪儿有树,哪儿的树死了。因为是做自己发现的课题,孩子特别有兴趣。我女儿那时候学习很不认真,做作业坐不住,但是那天她和我一起坐了6个小时,做这些表格类的东西。

孩子的这个小调查还被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小学科学课教材的案例。

孩子的兴趣点有时老师很难发现。在这方面,父母有优势,所以父母要经常启发孩子观察身边的环境,找到生活中存在的不被人们关注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就是研究。

——选自《少年儿童研究》2013年第15期《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体验快乐的同时培养科学素养——访周又红》,采写:刘秀英(二)和“数字土著们”分享e时代生活

而今,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在数字时代是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工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被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也受到同样的影响。利用电子产品、网络教学和生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相对普遍的生活途径,父母应该以客观、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一代“数字土著”的生存环境,并找到正确的引导路径。

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父母要区别对待

第一,目前电子游戏等新媒体产品已经成为父母和孩子冲突的主要来源之一。孩子们喜欢电子游戏,父母们很矛盾,持支持态度的就非常少了。

美国心理分析学会会员库罗什·迪尼(Kourosh Dini)博士在《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