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力:一本关于治愈、力量、教育与成功的心理学实践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6 21:15:02

点击下载

作者:(法)埃米尔·库埃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暗示力:一本关于治愈、力量、教育与成功的心理学实践书

心理暗示力:一本关于治愈、力量、教育与成功的心理学实践书试读:

对库埃的赞誉

成功来源于“积极的思考”“拥有信念比拥有才能更重要”“我能做到”“假设法则”“你怎样评价自己别人就怎样评价你”“越是倒霉的话越容易成为现实”“想最幸福的事就是最幸福的人”——这是我对如何开创幸福、富有、健康的人生而在自己的书中倍加肯定的观点。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的这些观点来自令人尊敬的库埃先生,是他首次披露一切人生财富的心理根源。我非常喜欢他那句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话,那就是“每一天,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态度决定一切》的作者│罗曼·V·皮尔

埃米尔·库埃博士教会数百万人相信他们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帮助他们改变了自己的身心,过上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在这方面他或许超过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人。他无愧于“自我暗示之父”这个伟大的称号。我敢肯定,读完这本书,你一定会有所触动。公众演说家、励志大师│罗伯特·舒勒

我很尊敬库埃先生,他的理论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灵感。虽然我经常参加学术讲座,但是走在大街上很少人知道弗洛伊德是谁,相反,很少有人不知道库埃博士,他的人气可是相当高呢。他不但创建了罗伦应用心理学学院,还创建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心理暗示实践学会。他是暗示方法的倡导者,也是安慰剂效应的发现者。数以万计人的人生因他不重理论重效果的暗示方法所改变。他践行了一个千古传诵的名言:学以致用,务求实效。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我的老师库埃博士的发现不但提升了法国公民的幸福指数,无数英国公民、美国公民以及其他很多国家的公民的生活质量也因此发生改变。作为他的学生,我觉得有必要,也有责任让他的理论和方法传递给每一个渴望成功和幸福的人。

库埃博士的这本著作真实、全面地记录了他的理论。你不用担心自己对心理学一窍不通,因为这本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即便是只接受过有限教育的人也能够轻松地看懂、学会,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健康、成功和幸福。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克斯

我常常想,如果我的父母在我小的时候懂得一些暗示的知识和方法,也许,我将会有一段更值得回忆的时光。我这样说,并不是否定父母的养育和栽培之情,而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以期自己能够承担起对下一代的教育。

我希望每个父母都要读一读这本书,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指引他们走向一个更美好、更值得回忆的人生。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

查理斯·哈尼尔先生和奥里森·马登先生的成功学方法直接启发了我对致富之路的思考,让我摆脱了靠体力糊口的艰难日子,走向了自己的成功人生。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学训练课程让很多人实现了人生的突破。于是,我不禁思考:“这些成功背后是否有一个更高的法则?”

直到我遇上了埃米尔·库埃先生才找到了答案: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的连锁反应。

库埃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所有成功结果背后的心理学因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得一清二楚。所以,无论你是什么人,来自什么国家和派别,有什么样的信仰,库埃先生这本书都能让你明白一个法则: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坚实的心理学做后盾。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

推荐序 改变了我生活的人

1920年9月是一个不寻常的月份,因为我平生第一次打开了心理学教授埃米尔·库埃先生的书。

我一口气从头到尾才恋恋不舍地把它放下。

我发现一个事实:它是人类的伟大作品,包含了人类最深刻知识的最简单的解读,它看起来相当简单,只是因为这种最伟大的知识竟然包含在每个人的心里,可以为任何人所用,而且,只要付诸实践,它就会产生最伟大的神迹。

库埃先生居住在南锡,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对这个学科痴痴追求,只是为了让人们懂得并利用心理暗示的力量。库埃先生就已经取得了终极的研究成果,把心理暗示的巨大能量完全解析。他知道,每个人都拥有这种巨大的能量。他通过对数千对象的无数实验,证明了潜意识对身体机能的影响,这是前无古人的。这位深厚而谦虚的智者的成就是伟大的,他找到了可以克服可怕疾病,甚至某些被医学专家诊断为没有治愈希望的疾病的灵药。

因为篇幅有限,我只能忍住不去长篇大论科学细节,只来略谈一下这位南锡智者是如何运用他的方法的。他一直在做研究,终其一生从未停止观察,总结出来的精华既简单实用又有效,那就是一个简短的公式,只要早晚重复即可。

我把库埃先生的理论和方法归结为两点:第一个是所有的暗示都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的实质就是众所周知的“想象”或者“心理”行为,这种行为遵守着某种特定规律,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力量;第二个是做自我暗示的时候,不需要意志的参与,相反,意志绝对不能参与进来,因为意志代表了太强烈的意愿和功利的欲望。在做自我暗示的时候唯一需要的是想象,想象是了不起的心理力量,比一切其他心理力量都要活跃得多。

这位顶级的顾问说:“对自己充满信心,绝对相信一切都会非常美好。”确实,对于所有有信心又懂得坚持的人,一切都变得非常美好。

事实胜于雄辩,我会告诉你在遇到库埃先生之前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我回到9月——我第一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书中作者列举了20年间治愈的多种疾病,这些真实的案例让我了解了神奇无比的暗示力!原来那些药物或手术治愈不了的疾病有时候并非是无可救药。这些案例也让我深受启发。在那之前,我的脸部患有严重的神经炎,神经炎和结核病一样顽固。我拜访过四个医生,其中两个还是神经炎方面的专家,他们都如出一辙地宣判我“不必治了!”这四个字让我的希望完全熄灭,让我的心灵遭受着痛苦的折磨。现在我恍然大悟,这四个字对我来说便是最致命的心理暗示,也正是这个四个字让我一直在难以忍受的剧痛中挣扎了两年!

我决定改变自己,我把用来遮盖面部的围巾、围脖、面罩一股脑地扔掉了,清清爽爽地来到花园里,仰头轻闭双眼,任风吹拂在我溃疡的面庞。我温柔地在心中一遍遍重复着“我就快好了,炎症很快就会消失,很快就会消失的……”

第二天,我感觉自己的脸没那么疼了,这顿时增强我的信心。于是,连着四周,我每天都在心中重复上面的信念。没想到奇迹到来得如此迅速,一个月之后,我的脸明显地好转了,原来肿胀的面部已经恢复了健康时的模样,又过了两周,几乎完全好了。没有亲眼见过我的人会充满疑惑地说:“大概是心理作用吧。”确实,这就是心理作用!

对于这个结果我兴奋不已,于是我开始试着用库埃先生的理论处理自己身体上的其他问题。我经常感到精神不济、心情总是充满着忧虑和不安,我的内分泌系统也经常失调,当我继续应用库埃先生的指导,这些症状很快得到明显地好转。

这时我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去南锡,感谢这个让我重新焕发光彩的人。

于是我来到了库埃先生的居住地并见到了这个值得敬仰的人。他纯洁、亲切、善良、谦恭,高贵、慷慨,满怀着对人类的爱。简而言之,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于是我们成了朋友。

如果你想知道心理暗示的神奇作用,读一下由库埃先生亲自撰写的这本书,你就能进一步明白心理暗示的威力。

如果我激发了你拜读这部著作的渴望,或许像我一样,你也会喜欢上这个充满魅力的人,或许跟我一样,你也能重获身心健康,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去尝试呢?M·柏娜特·普罗原文载于1920年12月18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文学、艺术》期刊(Renaissancepolitique,littéraireetartistique)

第一部分 让神奇的天赋自由开启

第一章 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的真相

提词器No.1 暗示是人生来就拥有的武器。No.2 心理暗示在与意志力的冲突中总是获胜。No.3 心理暗示是个咒语,一念天堂,一念地狱。No.4 暗示的两个关键原理:其一,主导人的是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而并非意志;其二,暗示具有局限性,并非无所不能。No.5 催眠是运用心理暗示的一种方法或技术。

自我暗示的真谛

心理暗示的原理对于一个从未听说过这种说法的人来说,显得高深莫测。要知道,每一个新事物在发轫阶段看起来都是复杂的。只要把新的东西普及开来,让大街小巷的普通人都了解它们,那它们就能变得再简单不过了。心理暗示并非我的发现,它如高山大河一样古老,只是没有人告诉过我们怎样认识和如何运用,所以才显得如此神秘。也正因为如此,研究它们显得如此重要。

想想那些在人的面前驯服的自然力量,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探索它们的秘密,并且发明利用它们的方法。同样,在心理领域,我们拥有一种非凡的力量,但是我们对它视而不见,或者只是模糊地意识到它。

其实,早在中世纪时,人们就知道想法、意念的力量是强大而未知的。世界由思想主宰,而人也被意志左右。精神对身体有强大的控制力量,对身体的效果很显著。伟大的思想家们也早就发现了这一点,他们的智慧开启了人们对心理暗示的研究,并创造了辉煌。

托马斯曾说,头脑中的每个意念都是身体的一个命令,这种意念可以引起或者治愈某些疾病。用他的话解释心理暗示,最合适不过。

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也曾教授心理暗示的方法。我们知道,人的身体由神经系统控制,神经系统的核心是大脑,而大脑是思想的源头。换句话说,大脑通过神经系统控制着整个身体,而充满大脑的就是思想。这样看来,通过思想,我们可以影响自己的身体机制,正如同中世纪的思想家所说的一样,思想或者心理暗示可以引起或治愈某些疾病,这很清楚明了。

亚里士多德说得更加明确一点儿,他说:“身体服从自己清晰的思想,从而产生行为。思想可以激活生命的机能。所以,整个身体可以被思想改善。但是,任何思想,无论它多么清晰,也不能改变手、脚或其他器官的形态。”

我非常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话,因为它揭示了我对心理暗示的两个关键看法:一,主导人的是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而并非意志;二,暗示具有局限性,并非无所不能。

不过,人们似乎对以上这些思想家精辟的论述并不感兴趣,总是认为这是心理学家的学术研究,跟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关。我希望把这些智慧中蕴含的生命原理用一些简单通俗的语言解释给大众,以便拯救成千上万个被疾病困扰的人,让他们重获幸福和快乐。而且,我有必要让大家知道,这种暗示力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我们不仅能够改善自己身体的机能,而且还能运用这种力量和方法塑造全新的身心。

了解这种神奇的武器

学习运用暗示力,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心理暗示?其实,心理暗示并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事物,它只不过是人受到外界或他人的愿望、信念、情绪、判断、态度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在无意中接收这种信息,从而作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人们都会受到心理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人们保护和塑造自己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我们自出生之日就在使用。

之所以说我们从出生第一天起就一直在使用这个武器,我没有丝毫的夸张,有一个例子足以证明我的说法。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躺在摇篮里突然开始啼哭。父母把他从摇篮里抱起来,哭泣戛然而止;把他再放进摇篮里,他又立刻咧着嘴哭;当再次把他从摇篮里抱起来时,他又不哭了——如此循环往复。想必,有孩子的家长会对这个例子深有同感。

其实,这个婴儿在暗示他的父母他需要拥抱,并获得了成功。在这件事情上,父母自我暗示说:我每次都要把他从摇篮里抱起来他才不哭。不幸的是,如果这样,父母很可能需要一年或几年的时间把婴儿抱在怀里而不是放在摇篮里,因为怀里比摇篮里更有安全感,也更舒服。婴儿也会告诉自己:我哭了,才会有人抱我。于是他总是在需要怀抱的时候哭泣,不是吗?因为他有着“哭泣=拥抱”这种思维模式。

反之,父母很疲惫,或者在孩子哭泣的时候正在忙其他更要紧的事情,没有时间照顾他,他哭上一分钟、一刻钟、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婴儿就不会再哭了,也没有哭的必要了。因为他受到暗示:哭也没用,哭泣根本换不来拥抱。所以你会在身边看到这种现象:不经常被抱的孩子比经常被抱的孩子哭泣得少得多。

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

比如,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在无意识中,广告信息会进入人们的潜意识。这些信息反复重播,在人的潜意识中积累下来。当人们购物时,人的意识就受到潜意识中这些广告信息的影响,左右你的购买倾向。比如当一个人身处陌生的环境或者危险的境地时,他就会根据大脑中固有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再比如,当人处于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时,就会不自觉地被这个环境感染,因为环境给他的心理暗示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很多梦境都是自我暗示的结果。

因此,人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心理暗示,不管你抗拒或者接收。

俄国著名心理学家巴普洛夫·彼得·伊凡洛维奇认为,“读懂暗示”是人类繁衍变化的结果。在他看来,人类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之下,逐渐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就会将从前的经历转化成个人经验,化险为夷。这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能够读懂暗示的人群,才能够获得更强的生存力。

心理暗示的力量

暗示能够使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发生改变。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人们在陷入困境时,人们会相互安慰“一切都会过去的”,从而可以在心理上减轻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一种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此外,暗示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在实验室里,反复给被实验者喝大量的糖水,经过检验,可以发现其血糖增高,出现糖尿并且尿量增多等生理变化。后来,不给糖水,实验者用语言暗示,同样会发生上述生理变化。

这一实验表明,语言暗示可以代替实物,给人脑以兴奋的刺激,虽然被实验者并未喝糖水,但人脑仍然参加了体内糖的代谢活动。有人曾经做过“人工印记”的实验,用邮票大小的湿纸片贴到被试者的皮肤上,告诉他说,贴上之后这块皮肤就会发烧。不一会儿,揭去纸片,皮肤果然变红了。还有人将一块金属硬币放到暗示者的手臂上,暗示说这块硬币刚在火上烤过,会把皮肤烫起水疱来。没过多久,硬币下面果真“烫”起了水疱,呈现了轻度烧伤的痕迹。

硬币不可能只有一面,暗示也分为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积极的暗示常常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一个被医生诊断为癌症的人,百药无效,反而越来越恶化。后来,他每天祈祷两三次,每次大约五分钟,三个月后居然不吃药而愈。

他的病是怎样治好的呢?就是运用了积极的暗示。通过反复多次的暗示,使潜意识接收了暗示的信号,使病症痊愈。我们都知道那个对自己的记性感到非常骄傲的老太太的故事。不过在很早以前,她也和许多老年人一样,总是丢三落四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问题越发严重,自己也禁不住担心起来。每次丢了东西,她都忍不住想自己是真的老了,脑子不管用了,如此一来,发现自己的记忆力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如此消极的自我暗示怎能不发挥消极作用呢?越来越多的名字和事情开始从她的记忆里溜走,她的记性越来越糟糕,最后几乎到了转身就忘的程度。她感到十分绝望,不过在听了我的课程之后,她终于明白消极的自我暗示是怎样伤害她的了。她决心扭转这一局面。每当她忍不住想要说“我的记性越来越差”的时候,她就强迫自己停下来,坚决不去产生这样的念头。她每天都要进行数次积极自我暗示的练习。她是这样对自己说的:“从现在开始,我的记忆力开始逐步恢复。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无论我想要记住什么事情,我全都能记得一清二楚。我的这一信念明白无误,我将会把它当作事实加以接受。无论我想要回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都会立刻清楚地呈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记忆力正在飞速提高,用不了多久,我的记忆力就会变得比年轻的时候都还要好。”一周之后,她的记忆力就恢复了正常。

但是,如果是消极的暗示,给潜意识输送的就是消极的信息。这种信息重复次数多了,就会形成消极的心态。消极的心态可使一个人多疑、沮丧、恐惧、焦虑、悲伤、受挫,使一个人浑身无力。也就是说,消极的心态会使你看不到将来的希望,进而激发不出动力,甚至摧毁你的自信心,使希望破灭。

消极的暗示对人类能力的发挥有很大影响,对儿童的影响就更大。比如,当孩子算错了数时,父母在一旁责怪说:“你真是个蠢家伙!这么简单的数,都算不对。”当孩子篮球测试不合格,父母说:“蠢家伙,你不能看准了再投篮吗?”“蠢家伙”一词常常被一些父母不自觉地说,这个词就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一旦进入潜意识,孩子就会真的“如你所愿”变成一个“蠢家伙”。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潜意识马上产生反应,“蠢家伙”是做不好的,是不会给人什么惊喜的……这使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做好包括功课在内的一切事情。其根本原因,就是消极的暗示使其产生了自卑心理,使其自认为自己不行,所以就真的不行了。

由此可见,消极的暗示可使一个人产生低沉情绪和自卑心理,限制了人们能力的发挥,甚至能加速人的衰老和死亡。许多生机勃勃的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后(特别是“不治之症”,如癌症等),精神立刻萎靡不振、卧床不起、不思饮食,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在短时期内死去,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心理暗示的缘故。

你已经看到了,心理暗示这种工具有超常的、非同一般的能量,它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毁灭一个人。因此了解并正确使用这种武器对我们是非常有益的。

我帮你认识一个真相

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头脑中的一切想法都能转化成现实。如果你的想法足够强烈——通过心理暗示,它就会变成现实,不过前提是它符合常识——你不能想摘颗星星下来或让亚历山大·米勒兰(Alexandre Millerand,时任法国总统)今天就来拜会你或一夜暴富。

什么是符合常识?我不妨这样说吧,如果某人的一条腿被截肢了,他想让它能再长出来,那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人体生理。虽然章鱼和龙虾的腿都有再生能力,对于人来说,人是没有这种再生能力的。但是,悲伤的念头、身体某个器官运转不正常或某处疼痛,我们只要想象没什么可伤感的,器官会渐渐运转正常,疼痛马上消失,它就真的会发生,因为人在某一定程度上是思想的产物。如果你对这种说法产生质疑,你大可以到南锡来找我,查看我的诊断记录,或者访问我的病人,也可以跟踪治疗过程。

神经衰弱的想法会导致神经衰弱。如果你认为自己被邀请到某某人家中吃饭就会头痛得厉害,如果请帖是星期四,你就会在星期四这天头痛。如果你想“我瞎了”“我聋了”“我瘫痪了”,就足以使你产生相应的问题。我并不是说所有看不见、听不见、无法行走的人都是因此暗示导致的,但是很多有这种想法的人确实如他想象的那样。那些身上产生了所谓的奇迹的人其实也就是根本就没有生病的人。

如果我对医学有什有贡献的话,也是微不足道的。我只是治愈一些根本没有生病的人,但是这种事总是发生。

举个例子,有一个23岁的姑娘来南锡找我。她告诉我,从三岁开始她的左眼就看不见,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你想必可以猜到我会说什么,是的,她来拜访我后,左眼立刻就看见东西了。在场的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因为只有圣经中的耶稣经常有如此壮举。其实,这一点儿都不神奇,我给你解释一下原因,你就会恍然大悟。

她两岁的时候,左眼有了眼疾,一年多她的左眼一直缠着绷带,所以她习惯了不用左眼看东西。当绷带打开时,左眼还保持着休眠的习惯,一直持续了20年。如果她当时没有来拜访我,左眼还会继续休眠下去。我让她相信,她是可以看清东西的,因为她有这种能力。她接受了心理暗示,于是,你看到了,就这么简单。

还有另外相同的案例,或者几乎完全相同。巴黎有一位瘫痪的妇女,人们把她带到我那里的时候,她的右半身几乎完全瘫痪,治疗之后她就能站、能走了,不听使唤的右手可以和左手一样自由地活动。

人们又认为这很神奇,其实原因很简单。一开始她确实真的因为中风瘫痪了,血管中出现了凝块。但是随着自身的修复和合理的康复运动,凝块都会渐渐减少直至最后消失,瘫痪的症状就会渐渐消除。但当凝块完全消失,障碍完全解除后她还是认为“我瘫痪了”,于是她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我让她相信,她能够自由活动,在我的不断暗示和鼓励下,她做到了。

从第一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在不违背常识的前提下,我们头脑中的一切思想都有成为现实的倾向。生病时,我们需要在头脑中输入痊愈的思想,这可以对病情有极大的帮助,病人会很快痊愈;如果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那就需要你继续做心理暗示。但是我们必须需要知道,积极的暗示,会加速痊愈,让痊愈提前到来。

我要补充一下,心理暗示并不和药物与医生相冲突,暗示与医学并不相抵触,而是相辅相成。我平生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把心理暗示引入医学,这将为医生和病人同时带来巨大的好处。

根据我的学生布鲁克斯的统计——他负责我的医案记录,我的成功率为93%,而其他心理医生却不能有如此高的成功率。这是因为我的观点与通常的观点不同。当然,我也并不是神医。当人们来找我诊治疾病之前,都以为会看到一个非同常人,一个有着非凡力量、特殊魔力的人,因为他能带给人幸福、治好多年的顽疾,只需要像这样挥几下手;其实,我完全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我也不是什么神医或者魔法师之类的,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一个非常平凡的人,不过懂得一些心理暗示技巧,如果你愿意接受的话。我的主要工作不是接待患有顽疾的病人,或者接待需要寻求幸福的病患,而是教别人如何自愈,至少改善他们自己的状况,并向他们准确地传达一个信息:他们可以用一种方法来获得他们想要的结果,一种我们一生都在运用却熟视无睹的方法——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

我认为,主导人的不是意志力,而是心理暗示。这是我的方法与其他心理医生的方法重要区别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收获很多奇迹,所以我要重复它:主导人的是心理暗示,而不是意志力。

两种力量的较量中谁先落马

我们通常认为,意志是人的最高领袖,意志是各种命令的发布者,当这些命令被完全执行时,意志的指导作用对世上每个人的价值将无法估量。

然而,让你意想不到的是,其实我们的心灵中存在另一种看似零能量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暗示力。每当意志力与心理暗示发生冲突时,获胜的往往是心理暗示。意志意愿与心理暗示发生冲突的典型时刻,就是我们说“我想做,但是做不到”的时候。当冲突发生,你不但不能达成意愿,反而结果会非常糟糕。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我的观点。“失眠”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之一。如果失眠的人不想睡觉,就不要勉强自己去睡,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他很快就会睡着;相反,如果他非常想睡,努力去睡,结果会怎样?他越想睡就越兴奋,想要的结果就越达不到。他本想睡的,却格外清醒——你瞧,这就是意志力和心理暗示产生冲突了。越想睡越睡不着,估计每个人都经历过。

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夜晚:第二天,你将出席一个重要的派对,你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入睡,好好休息,这样明天就能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会场,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你必须睡个好觉,以便好好应付。但当你躺在床上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在想,如果自己晚睡一分钟,第二天的精力就会减少一分。于是,你努力控制自己,拼命让自己入睡,结果越想入睡,却越不能入睡。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你变得越来越恼怒,每隔一会儿看一下钟表,越看心中越狂躁,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凌晨三点了你才混混沌沌有了睡意,可是想着再过3个小时就要起床了,就剩中间这三个小时能睡了,抓紧时间赶紧睡,岂料一提醒自己,彻底失眠了。“突然大脑短路,忘记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想要对你说什么来着?”“等等,让我想想。”“就在我嘴边。”“天哪,我明明知道的。”“你知道我想要说什么。”“就在我嘴边。”“等一等,等一等,我知道。”……

这是一个典型的对熟知事情卡在嘴边无法想起的例子。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总让人感到无可奈何。就像上面的对白,有时“卡壳”这种事情无妨大碍。但在有些场合,却会让人觉得很尴尬。比如说某个社交舞会上,你和朋友聊得热火朝天。这时一位与你曾经有过多次照面的女士走了过来,你很想将她介绍给你的朋友,通常情况下,你也很乐意这么做。尽管你非常了解她的情况,甚至连她最喜欢什么食物都知道,可你就是想不起她叫什么名字。你可能想起她的名字是以L或M开头,并且名字就在你嘴边,但无论你怎样努力去想,就是想不起来。为了避免冷场和尴尬,你只能快速岔开话题。

如果你不曾忘记过任何人的名字,以后也肯定会碰上,你努力想回忆起某某夫人到底叫什么的时候,却一时想不起来。你知道,越想越记不起来。有时候,如果你放弃费力思索,几分钟后就会想起来。分析这个现象,它就是意志力和暗示力在较量。

由于我们意识中的一切想法都会变成现实,当你有了“我忘了”的想法时,你就很难再想起来。你可以努力回忆,但还是想不起来。你可以去追这个名字,但它逃得比你快,这种情况每个人都曾经或者必将经历。

通常情况下,几分钟之后,你放弃了努力,并告诉自己很快会想起来的,于是这个名字就会很快重新回来。

所以我说,心理暗示主导人类,而不是他的意志力或意愿。你必须明白,我们身上有两层自我:显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与心理暗示直接相通,发出心理暗示。没人可以通过意志力来影响我们身体器官的运转,但是,当意志力休息时,这些器官仍在运行。由此可见,器官是在潜意识的指导下运作的。潜意识不但操纵器官运作,而且操纵着“心理器官”,如果我可以这样说的话。

当两个层面的自我发生冲突,潜意识的自我往往获胜,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操纵它,并通过操纵它来主宰我们自己。这句话极其重要,我有必要再强调一次:操纵着我们的是潜意识,我们必须学会操纵它,并通过操纵它来主宰自己。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是很有效,如果你能学会运用它,你就能成为自己的主人。这种方法简单但很有效,“性价比”完全超乎人们最狂野的想象。如果你跟着我做一个简单实验的话,你就会相信我所说的话。

我将在你的显意识(意志意愿)和潜意识(心理暗示)之间建立一种冲突。请你把双臂僵硬地伸直,把双手尽量压在一起,用尽全力去压。然后对自己说:“我想分开双手,但是我做不到。”你会发现你的手合得更紧,甚至能感觉到双手在颤抖。

这是因为当我们的潜意识中有某种想法时,该想法就会非常有力,我让你握紧双手,暗示并让你接受“我不能分开它们”的心理暗示。然后再让你把手分开,如果你觉得手越来越紧,那么我的实验就成功了。反之,实验宣告失败。不过,它很难失败。

你可以避免被伤害

正如我前面说的,自我暗示是一种武器,我们一生都在用它,但是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用它。它被正确地使用时,就会产生奇妙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称之为奇迹。它被错误地使用时,结果同样很奇妙,我们称之为意想不到的灾难。

不了解心理暗示,只是茫然不知所措地运用它,就像与狼共舞。当它高兴时,你就获益;当它不高兴了,便招来不幸。我写这本书的重要目的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掌握这种力量,如何自觉掌控它的知识,让它不再是可怕的力量,让它不再伤害你,而是让它成为你驯服和利用的能量。你认真阅读这本书之后,你就会明白,利用它是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简单得超乎你的想象。

你有一个心灵,你应当知道怎样使用它,这里有创造一切的原动力。

你的潜意识是能量的发源地。在这里你能够心想事成,你也会厄运连连。这一切在于你心理的工作方式——想好事会吸引好事,坏事会招来不幸。一旦潜意识接受了一个想法,它就开始执行,不论这个想法是好的还是坏的。所以,你要总是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它就会给你带来沮丧、失败和不幸。如果你的想法是美好的、和谐的,那你就会经历健康、成功和一切美好的事情。我有一个熟人曾到印度去找过一个有名的占卜师,他想要算算未来。这个女占卜师告诉他说他有心脏病,并且预言他活不过下个月。他吃了一惊。他打电话给家里每个人,告诉他们这个预言。他去找律师准备遗嘱和料理后事。我试图劝他不要相信这个说法,他却反复跟我强调那个占卜师的话,并对此深信不疑,而言谈之中流露着深深的恐惧。时间渐进,他越来越焦虑和害怕。前一个月还是个活蹦乱跳的正常人,现在却病恹恹的。所谓的“大限”那天,他果不其然,因为心脏病而失去了性命。他死了,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会死。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听到过类似的故事,又有多少人在听到这些故事后,会为操纵这个世界的神秘力量而战战兢兢?是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力量,但是这些力量既不神秘也并非不可控制。我的这个朋友自己允许了一个强大的消极暗示进入潜意识,并且全盘接受这个暗示,是他自己杀死了自己。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来了解一下我们是怎样让潜意识发生作用的。不管信息对与错,潜意识都会接受并且遵照执行。当他去见占卜师的时候,他正处在一种极易受暗示影响的状态中。占卜师给了他一个消极暗示,他就立马完全接受了。他恐惧不已,不断地想到即将到来的死亡。他把这事告诉了每一个人,并且开始准备后事。置他于死地的,是他自己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他的潜意识对自身死亡状态的接受。

其实,那个占卜师身边除了有几块石头和几根木棍外,什么力量也没有。暗示本身并没有致死的力量。发生这种不幸的原因是他自己的心理被恐惧和死亡的暗示绑架了。如果他知道自己大脑运作的规律,就完全能抵制这种消极暗示,那么,女巫的话对他来说也就不过是耳边风。他本来可以拒绝消极暗示伤害自己的,然而由于不了解意识的相关知识,他放任来自外界的暗示杀死了自己。

对你而言,他人的暗示本身没有任何影响力。倘若说这些暗示拥有任何力量,那么这都是你自己给的。你要是不在精神上认同它,你要是不乐意接受这些念头,它们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只要你点头批准了,这些思想就变成了你自己的,潜意识就会随之发生作用,将它们付诸实践,化成现实。

你的潜意识无法与你争论。因此,如果你给它的是个错误的建议,它也会接受,并产生相应的结果。过去在你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基于你潜意识中的想法,它是你信仰的结果。

如果你传递的是错误观念,现在想把它改过来,你可以不断地重复一些有建设性的、和谐的和健康的思想,你的潜意识就会重新接受新的思维习惯,因为它是你习惯生成的基地。

你的意识所进行的习惯性思维在潜意识中留下了深深的“槽沟”。如果你想的都是些健康的、有意义的东西,这对你是很有好处的。

如果目前你已深陷恐惧、担忧和一些灾难性的想法之中,要想改变并不困难。向你的潜意识发布命令,让它接受自由、幸福和健康的想法,很快你就会有自由、幸福和健康的感受。

可以说,我们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快乐和健康都离不开一个意念。心理暗示是个咒语,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请记住,你有权选择:选择生命,选择快乐,选择健康!

解开催眠之谜

催眠术是怎么回事?科学家已对这一现象研究了多年,但到底也没能弄清楚其真谛。有的理论家认为,催眠术打开了通向潜意识的大门,有的倾向于认为,恍惚是非睡非醒的心理边缘状态。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催眠必须借助暗示才能实施,催眠师必须借助暗示的力量,才能将被催眠者带入催眠状态,才能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心理治疗。因为,人在催眠状态下最容易接受暗示,大脑和身体开始被暗示力操纵后,可以做出一些不由自主的事情。

个人接受暗示的能力是催眠实施的基础。不过,不同的人接受暗示的能力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受暗示,儿童比成年人和老人更容易接受暗示,老人则是最不容易接受暗示的群体。

在催眠状态下,暗示的治疗作用主要是由于催眠造成病人的意识阈狭窄,其思维与联想受限,分析批判能力减弱,所以被催眠者容易无批判地接受施术者的指令——暗示。也就是说,施术者发出的指令其实就是暗示。

实施催眠术有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你要向病人说明这种催眠术的性质、意义、方法与要求,让病人认真遵嘱去做。同时,你还要先测定病人的“暗示性”高低,如催眠师用语言暗示病人“身体向后倒”,看病人是否有暗示效果(是否向后倒),然后判断这个人是否容易接受心理暗示。重要的是,催眠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一般需要在一个非常安静的室内进行,除了催眠师和接受催眠的人,不能有第三人在场。接下来,就要让接受催眠的人自己调匀气息,放松心情和肌肉,凝视某个物体,然后催眠师对病人进行语言的诱导性暗示,这通常需要反复耐心进行,接受催眠者才能进入催眠状态。

催眠的深浅有所不同,最低层次的为浅度催眠,被催眠的人肌肉松弛,不想动,无力睁眼,呼吸深而缓,有随意运动,解除睡眠仍可记得;中度层次的催眠,睡意较强,不能够随意运动,四肢僵直难屈,催眠解除只保留部分记忆;深层次的催眠,被催眠的人只听见施术者的声音,痛觉减弱对针刺不起反应,解除催眠后完全遗忘。

要想解除深度催眠,同样需要借助暗示的力量。接受催眠者往往在催眠师的再三暗示下才能醒过来。由此可知,暗示力贯穿了整个催眠过程。

催眠术通过对知觉施加影响会对一个人的生理过程起到作用,这个观点不止一次得到了证明。有一个女士的更年期精神紊乱,感觉浑身疼痛难忍。经做几次催眠治疗后,其更年期“推迟”了五年,不仅不再浑身疼痛,而且变得格外精神。一个音乐学院的女学生来找一个催眠师,说自己演出的时候有些怯场。催眠师在给这个女学生做催眠时暗示她,说她是个天才的钢琴家,并让她对此深信不疑。这个催眠暗示大大增强了女大学生的信心,让她在音乐会上的演出大获成功。

科学家认为人在接受催眠时会分泌更多麻醉物——内啡肽。哈佛医学中心的教授还发现了催眠术的另外一个不可思议的属性:病人处在恍惚状态下,骨折和外科手术的伤口能更快愈合。那些接受过催眠的患者要比接受一般治疗的患者早半个月下地行走。一些生物化学家认为这是内啡肽影响的结果。内啡肽是人体内合成的一种麻醉物,据说患者在接受催眠过程中会分泌得更多,从而减轻了愈合过程中的痛苦。因为它能给人带来精神愉快,所以有一种无痛感觉。

而另一个新研究证明,催眠通过改变大脑特殊区域的活性能够有效地避免认知冲突的发生。研究者用一个经典方法让受试者说出书写字迹的墨水颜色。面对用蓝墨水书写的“绿”字,受试者在回答“蓝色”时往往会犹豫和犯错。如果相同的受试者在经过催眠后再看这个字时,就会把这个字视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符号。认知神经学家在最初的行为研究中发现,面对字义与颜色的冲突,那些接受了高度催眠的受试者比暗示影响较浅的受试者判断得更为准确。这意味着催眠可以用来激活和关闭特定的大脑区域。

由此可见,催眠是心理暗示的一种方法或技术。

但是催眠和心理暗示有本质的区别:暗示可以在催眠下进行,也可以在觉醒状态下进行。催眠必须让人完全失去显意识,也就是将潜意识暴露出来,这种技术只在心理医生或者专门的催眠师那里才可以实现,并且催眠还有着一定的危险性——被没有道德的施术者利用做一些粗野的事情或者催眠不当而醒不过来;而心理暗示相对则简单得多,你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实施,不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更经济的是,你也不必支付一笔不菲的治疗费,更不用担心会发生什么危险状况,所以,我认为,这种方式应该得到更大的普及。

第二章 心理暗示的吸引魔力

提词器No.1 吸引力法则真正起作用的关键和秘密就是运用暗示力。No.2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精神力量的作品。No.3 开启你积极暗示的按钮。No.4 气场是每个人的精神名片,对暗示力的注意会唤醒对气场的认识。No.5 或许现在还没形成你想要的气场,但是心理暗示的种子已经播下,在适当时候就会发芽成长。

你为什么能够心想事成

“具有金钱意识的人经常吸引金钱,而具有贫穷意识的人总是引来贫穷。通过你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它们将为你所意识到的事物打开道路,无论富有或贫穷,都恰如你所想的状况那样满足你”。这是吸引力法则的精髓。通过学习它,我们了解到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吸引来的,它们是被你心中所保持的“心象”吸引而来,它们是你所想的,不论你心中想什么,你都会把它们吸引来。你的思想、意识或者信念就是一些精神导线,这种精神导线中蕴含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暗示的力量,我们所思所想的事物就是借助这种力量的引导找到了通向我们的道路。

吸引力法则专家包伯·道尔认为,吸引力法则的原理是“同类相吸”,也就是说“同类”会吸引“同类”。因此当你脑中出现一个思想,也会吸引其他的同类思想过来,生活中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

你的心情曾经被某个不愉快的事情打扰了,随后,就似乎越想越不愉快,甚至觉得天空一片灰暗,心情糟糕到了极点,精神萎靡不振,干什么都没有兴致,这就是因为你的思想持续了这种不愉快的想法,因而带来更多的同类思想给你。

你或许曾经在听一首失恋的歌曲,那种忧伤的旋律不觉让你柔肠百结,不觉想起那个离开你的爱人。你会发现自己莫明奇妙地更想他。你想要摆脱脑海中那首歌,而歌词和旋律会在你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是因为听那首歌的同时,你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全部的注意力,于是,吸引法则开始发挥威力,一直带来更多类似的思想。

借由这个最有力的法则,思想就可以变为实物。我们通过实践,知道只有让“我想要”那种思想持续保持,让它清晰地呈现,才能开启吸引力法则,从而让自己成为你最想成为的人,得到你渴望得到的事物。不管你现在的生活美好与否,这一切都是你过去思想的映现。如果能在心中默念着你想要的,并且让它占据你的整个脑海和心灵,那么你就会把你渴望的事情变成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然而,大多数人不了解的是,思想是怎样变成实物的。思想是具有磁性的,有着某种频率,你必须运用暗示的力量,才能把思想渗透到你的潜意识里,才能散发出磁性和某种频率,吸引同质的东西。

让吸引力法则真正起作用的关键和秘密就是——运用暗示力,因此你必须不断地对自己发出暗示。比如在心中想象你站在拥有数万听众的演讲台上,想象自己光彩照人地出席了一场社交晚会……当你在想象的时候,思想就会发出一种持续的频率,它的磁力讯息会将相同的事物吸引过来。事情就这么简单。但是最明显的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过着梦想中的生活呢?答案就在这里:大多数人其实都在想着他们不想要的事物。人们之所以无法拥有他们想要的,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对不想要的想得比想要的还要多。聆听你内在的心灵,看看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你就会明白我所言不虚。

当你有愿望的时候就会在做事情的时候按着自己愿望的方向做,这样在潜意识里就促进了事情按愿望的方向发展,也就有了这个一般的定律,这个定律就是心理暗示。当然,太不切实际的东西也不会实现的,比如你想象上天摘星,水中捞月都是徒劳无功的,这也是一个定律!所以,运用吸引力法则时,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你发出的暗示必须是你内心和潜意识中真正想要的,否则,你就会堵塞实现你梦想的道路。

如果你以前错误地认识和运用了吸引力,别灰心,现在就调整自己的信念,为自己描绘一个目标实现时的好的情景,让自己带入那个情景,成为梦想的主人,详细描述它的每一个部分,触发自己心底真实的感受……某一天,你也许能有力而清楚地决定自己的生命轨迹。

思想的磁性

以大部分人的理解来说,“个人磁力”这个词语是指一种由我们自己发射出的类似磁场的物质,而一切处于这个场中的人和物质都会在这个磁场的吸引作用下被拉到我们的身边来。这种说法虽然不严谨,但是也包含着某些真理的种子。我们确实能散发出来一种不可名状的、吸引人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不是一种物理学上的磁力,只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准确地表达出来,只好用“磁力”这个词语来比喻了。

我们创造出来的所有思想,不管它们是强还是弱,是好还是坏,健康还是不健康,都会向外面发射自己的电波,而它发射出的电波影响的范围,或多或少都会跟我们有点关系,或者,是和我们头脑电波的频率能发生共振。思想电波就像我们向池塘里扔一块小石头在水面上激起的波纹一样,它们会以一个点为中心一圈接一圈地向外扩展。当然了,如果我们想让这种波纹成为某种特定的形状,就需要给它一个引导。

我们头脑产生的思想如同电波一样能够振动和传播,每个思想强弱不等,而它们的强度大小是由产生这种思想时我们加在它们上面的推动作用力决定的。一个强大的思想能在强有力的能量的支持下一直履行自己向外扩张的职责,而且它的力量足以压倒其他人头脑中的本能的抵抗力,取而代之以你的思想,并且去引导其他人思想的走向;而一个疲弱的思想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攻破别人头脑的堡垒,它甚至连一个入口都找不到——当然了,如果这个堡垒的主人根本就没有用心去守护他的领域,结果就又不一样了。而如果我们一直坚持一种思想,我们就能一直不断地沿着相同的路径发射我们的“思想电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比它们强度大得多的思想都无法攻陷的坚壁也有可能被冲开一个入口。这种现象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可以得到清晰的验证。

这种推动作用力其实就是心理暗示力。暗示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而且是蕴含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巨大的能量。除非我们能够明白这个事实,我们才能够获得最为强大的力量,但是对于这种力量的本质我们一无所知,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甚至根本就不承认这种力量的存在。反过来说,一旦我们弄清了这种奇妙力量的本质和主导它的法则,我们就能够让它为我们所掌控,从而把它变成我们的强大制动力。

在大部分时候,人们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别人思想的影响。我并不是说我们会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而是指他们的思想会在举手投足的暗示中对我们产生影响。暗示除了对别人施加影响,我们的思想还能在暗示力的作用下影响到我们自己,而且这种影响不是暂时性的,而是会持续施加作用的。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子,最终我们就会成为那个样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精神力量的作品。

你知道,如果你愿意,可以很容易地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忧郁,反过来也一样。但是你不清楚的是如果我们一直按照一种方式重复类似的暗示,这种思想就不仅仅会在我们的性格上体现出来,而且还会在我们身体的变化上体现出来。这个事实是很容易得到证实的,你只要环顾四周就能轻而易举地发现活生生的例子。

你一定注意过一个人的言辞行动是怎么样渗透到他的日常行为和他自己的性格里,从而形成一种坚不可摧的习惯的。决定习惯形成的根本因素,你怎么看呢?其实这不过是暗示力在起作用。如果你换了常用语和改变了日常行为,那么你会随着思想习惯的改变养成新的性格和习惯。这是因为你的新的言辞举动在你的脑海中暗示了一种新的思维的到来。不管你承认与否,事实就是如此,而你只需要稍作留心就能证明我没有胡乱下结论。

一个渴望变得激情四射的人就会更有活力。一个希望勇往直前的人就能变得勇气十足。那些坚信“我一定能行”的人们就能做到他想做到的,而那些想着“我恐怕不行”的人们就会远远地落于人后。

你会认同我说的话,但也会疑惑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的发生。思想的暗示——只有你的思想能做到这些。神奇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有怎样的暗示,就决定你有怎样的力量。

事物的两面性

在和你探讨事物的两面性这个话题之前,我先给你讲一个黑猫和白猫的故事。

一只黑猫和一白只猫,在同一天被同一个主人收养。可是白猫整日愁眉苦脸,懒懒地趴在角落里,想自己的心事,它觉得环境太陌生,主人也不如原来的旧主热情细心。生活好无聊,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猫了。

可是,和它一起来的黑猫却每天都很快乐,主人并没有对它额外照顾,甚至有些怠慢它,因为黑猫没有白猫乖巧可爱。可是黑猫并没有因此而觉得不公平,它忙得很,自己东游西逛找乐子,还常常会转着圈儿追赶自己的尾巴,玩得高兴极了。白猫很不理解地问它:“你怎么有那么多高兴事儿?”黑猫说:“快乐是要靠自己找的,如果你愿意找,尾巴上就有很多快乐哦。”

小白猫听了后也试着转着圈儿追赶自己的尾巴,果然觉得很快乐有趣。

这道理谁都明白,可年轻的时候我就是搞不清楚这个道理对我有什么用。因为我伤心悲痛的时候,事物的两面性对我没有任何用处,因为我依然忍不住想到伤心处就会嚎啕大哭!我的大学老师也会忍受不了我们上课闹哄哄的样子而大发雷霆,大声呵斥我们这些叛逆的青年。很显然,事物的两面性对这个老师来讲也毫无用处,事物的两面性对他来讲只是他讲授的哲学课程而已。

自从毕业之后,开始跟着里博尔特博士学习催眠术,后来不断实践、开始研究暗示与自我暗示方法的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事物的两面性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积极的心态能让人登峰造极,而消极的心态却能把人带向幽暗的深谷”“积极的心态能创造一切,而消极的心态却只会摧毁一切”,这样的话并非是成功励志大师用来激励人心的演讲词那么简单。这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不管是心理学还是社会学,都能证明心态对人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被同一种心态持续地笼罩下,效果更加明显。

所罗门曾说:“他的心怎样思量,他的为人就是怎样。”而人心中的这种思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人的心态。心态是我们命运的控制塔,因此心态决定成败,选择了积极心态的人就会启动积极暗示的按钮,就容易在内心中产生一种正向能量,激发你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行动;而选择了消极心态的人,启动的是消极暗示的按钮,很容易激起那些有害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消极暗示的受害者。

曾经有一个好运连连的老人。她获得好运的秘诀是,每天早上出门,如果天气晴朗,她就自我暗示说:“啊!多么阳光灿烂的一天啊!”如果遇到雨天,就暗示自己说:“啊!多么有情调的天气啊!”外出旅游的时候她会想:“啊,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一天!”她跟人们打招呼的时候,总是露出慈祥的微笑。于是,好运就这样如影随形。

遵照吸引力法则,当我们把注意力持续放在事物好的一面时,我们会吸引来更多同频同质的能量场,从而进入能量的良性循环;当我们把注意力持续放在事物不好的一面时,我们同样也会吸引来更多同频同质的能量场,也是同样地进入能量的循环,不过那可是一种不好的循环,那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的倒霉样儿。

所以,我们要掌控好自己的注意力,把它放在我们想要的那一面(谁也不想倒霉跟着不是)。在吸引定律的“同频共振同质相吸”之下,你会吸引来更多同频同质的东西。那些想要转运的人,首先要学会珍惜、感恩你目前已经拥有的,或你正在追求的。其次你可以准备一个记事本,在上面写下你想象中的美好故事。我鼓励你写下完整的剧情故事,这样,每当你想起这段故事的时候,可以很快激活你的感觉与情绪,帮助你尽快开启积极暗示的按钮!

你的精神名片

很多人问我:“库埃先生,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你有那么多的追随者和崇拜者吗?难道你给他们施了什么魔法?”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总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正如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无法用言辞去描述的事情一样。被人无数次地追问之后,我必须给大家一个像样的交代。我思考了很久,觉得有一个词是再也合适不过的解释,那就是“气场”。“气场”这个词在最古老的中国典籍中就出现了,它被引入西方后,因为“气”和“atmosphere”“air”这两个词相对应,所以我们很自然地就把这个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了,本来之前一直用的是“aura”。

这个词可谓是包罗万象,气场可以是吸引力、魔力,也可以是影响力、亲和力、压迫力、气质的综合,等等。大脑的运转速度、身体的姿势、眼神的力度、面部的表情、语言的气势,都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气场。气场是每个人的精神名片,不需要你亮明身份就能让对方感知的力量。

弗洛伊德先生的心理学理论虽然没有事实依据,而且并不能用像研究化学、物理学那样的数据进行证明和测量,但却合理地解释了气场的本质,气场就是你的语言和肢体中传递出来的身心状态。强大的气场散发着一种积极的、强大的魅力,带给周围的人或事物一种有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于是,我开始在法国各处演讲和授课,将我的发现传播出去,结果,我的学生们都获得了很大的益处。

你应该注意到了,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这种强烈的气场。他们总感觉自己能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他们就像拿破仑一样,感觉自己是上帝的宠儿。这发自潜意识的、本能的表现,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力,并且将其发挥到极致。

气场具有神秘的磁场效应,像任何思想一样能产生波动,发出一定的频率,产生振动并在他人身上产生回应。这种振动力通常是短波形式,但在近距离与人交往时对人施加影响也可能是长波振动形式。

也许你对身边那些在交际、职场中如鱼得水的人心怀羡慕之情,看到他们被朋友喜欢、被客户认同、被上司欣赏、被同事敬佩,你心中除了向往和忌妒估计不会有其他的感受了。

这时你的内心可能蠢蠢欲动地告诉你:“伙计,你也可以做到的。”但是你马上就会否定掉这种念头:“怎么可能?我没有他那种气质和风度。”你一时这么想不要紧,如果你总是不停地这么想,那么估计你的这一辈子都会被别人的气场所笼罩,你的气场也显得那么暗淡无光,倒霉的事情仿佛也会接二连三地跟着你。

本质上,气场因人而异。从广义上来讲,可以说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气场。有很多人在此方面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虽然他们是无意习得或者他们自己也不知晓自己有如此巨大的能耐。很多这样的人坦诚自己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何会对别人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们虽然知道自己具有这种能力,却不知晓其实质及其规律。

事实上,你的气场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你内心的信念。每个人内心的信念都会产生吸引力,你内心的信念暗示什么,你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气场。气场也会产生吸引力,积极的气场吸引积极的能量,在积极能量的聚集下,你的气场会形成一个七色光环;消极的气场吸引消极的能量,在负能量的累积下你的气场就会变得暗淡无光。

在某些人身上,对暗示力的注意会唤醒对气场的认识。某些人却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慢慢唤醒这种认识。对此,我要说,或许现在还没形成你想要的气场,但是心理暗示的种子已经播下,在适当时候就会发芽成长的。

第三章 让心理暗示全力以赴的关键所在

提词器No.1 重复是所有进程的基础旋律。No.2 暗示力不会去管你的感受如何,也不会管你想不想要它,它只是回应你的思想。No.3 你的潜意识开不起玩笑。所以,在你的头脑中一定要重复那些可以给你生命带来积极力量的想法和思想。No.4 暗示是一种目标追寻机制,一定要给以清晰的指令。No.5 问题解决不了就随它去吧。No.6 如果你决定把事情进行到底,就不必在精神上逃避。

有效地实施暗示的四个关键

自我暗示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对人的作用非常大。它所携带的强大的力量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我们盲目地对待它,就会被它所伤;反之,如果我们用充足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它,我们就会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获得想要的幸福、健康与安宁。另外,它还能够给那些精神上偏离轨道的人带来新生。

可以说,自我暗示是一种很好的拯救自我、重塑自己的方法,但它并不总是有效。

首先,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意识状态下给自己足够强烈的暗示,使之渗入潜意识。通常,思想上一个不留神就会阻止暗示进入潜意识,导致前功尽弃。

其次,人们的目的性和功利心态强大,欲念不可控,就会特别在意得失。在人们的思维中总是有着“付出一定要有所收获的模式”,所以在暗示上付出了很多精力,就会患得患失,或者抱有怀疑的态度,就会在脑海中出现“这真的可以实现吗”“好像我没有什么变化啊”的念头。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与暗示初衷相抵触的事情上,暗示就会被潜意识拒之门外,所以你必须学会在实施了暗示之后忘记它。

另外,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想象力,要么无法想象出自己所渴望的美好画面,要么就去想象疾病、灾祸等反面的事物。

所以说,学会如何支配我们的想象,从而自由地做任何想做的事才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

更安全、更有效、更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你自如运用暗示力。我根据心理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实施暗示的关键点。

关键一:不断重复

你知道多米诺骨牌吗?1849年,意大利传教士多米诺从中国回到阔别八年的米兰。他拿出一件又一件的礼物给家人,但他的女儿小多米诺只喜欢一套28张的骨制产品,也就是中国所说的牌九。她男友阿伦德是个性情浮躁的人,小多米诺就让他把28张牌一张一张竖起来,不许倒下,还规定时间完成,如果不成功就限制他一周不许参加舞会!经过一个半月的重复练习,阿伦德变得性格坚强,做事稳重,让人大吃一惊。于是,传教士多米诺为了让更多的人玩上骨牌,制作了大量的木制骨牌,并发明了各种的玩法。不久,木制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传播,骨牌游戏成了欧洲人的一项高雅运动。

重复是所有进程的基础旋律,这是一个科学结论。有一位物理学家专门制作了一组特殊的多米诺骨牌,共13张。最小的一张非常精致,它9.53毫米长,4.76毫米宽,1.19毫米厚,还没有指甲大。后面的12张按照1:5的比率逐一扩大。

之所以采用这个比率,是因为按照数学计算和物理原理,一张骨牌倒下时能推倒的最大骨牌是自己的五倍。所以依次算下去,最大的一张牌相当于一张普通扑克牌那么大;厚度是扑克牌的20倍。

在经过精确计算间距后,轻轻推倒第一张,其他依次倒下,当最后一张牌倒下时,其释放的能量是第一张牌倒下的二十多亿倍。之所以产生巨大的能量,是因为这种能量是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增长的。

同样的道理,一句话重复一百遍就能变成真理,一句真理重复一百遍就能根深蒂固地植入人的思想。某些话,也许你第一次说的时候,可能激不起任何涟漪,但是多次重复,就会产生掀起风浪的力量。

持续不断的语言重复会使人产生精神疲劳,当人们精神脆弱时,意识就会退去保护力,潜意识占了上风,就容易接受和顺服某事。

不断重复的暗示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深层区域——这里是我们的行为动机形成所在。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植入暗示的主张者,只会对不断重复的暗示本身深信不疑。

拿破仑曾经说过,极为重要的修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复。一件事情通过不断重复就会在头脑中生根,最终能够使人把它当做得到证实的真理接受下来。

其实,人类在原始社会就在用这个原理。他们祈祷、跳舞和鼓舞士气的时候,使自己的精神与大自然沟通,然后身体里就能启发起一种保护意识,生成与生老病死对抗的力量。如今,心理治疗师治疗病人的时候,也是在运用重复暗示的原理。

在经济和生活领域,重复暗示同样起着重大的作用。当人们不断说类似“市场形势不好”“很多企业都破产了”“生活难以为继”这样的话,就会逐渐相信并最终产生恐慌心理。很多国家的经济大萧条都是因为人们的恐慌心理而引发的。

一个国家的形象是它所有公民心中所想的样子,一个人的形象也是自己思考的映像。如果我们渴望某种品质,或渴望去除某种品质,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我给你支一个既简单又实用又有效的招数——那就是早晚重复即可。我们只要经常重复,那么,我们迟早就会获得想要的结果。为了获得整体生活的幸福,每天早晚都重复这个公式“每一天,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即可。

这一句话每次重复20遍,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找一串有20颗珠子的念珠串,它可以帮助你自动重复这句话,而自发的重复正是暗示起作用的重要条件。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不能让任何杂念侵扰你的思想,不论是疾病还是生活中的麻烦,只保留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愿望。

有一位叫作修德的男士曾向我求助,他认为是自己暴躁易怒的坏脾气导致事业和家庭双双亮红灯。他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却无法控制。但凡别人指出他的缺点,他就会觉得周围的人似乎都在和他作对,他会更像一只怒发冲冠的斗鸡,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为了帮助他战胜消极自我暗示,我建议他开始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的早上、中午和晚上睡觉前对自己重复如下这段话:“从今天开始,我将增加我的幽默感。快乐、幸福和和谐是我生活的主旋律,我正变得越来越友好,受人欢迎。我是周围人的快乐和友好的中心,我美好的信念会给每个人都带来幸福。从今天开始,这种快乐、幸福和和谐充盈我的内心。对此,我深怀感激。”

一个月之后,他变得随和,容易相处起来。他的太太和同事都对他的改变感到欣喜。

重复是说服潜意识最好的方法之一。无论是小声默念还是大声吟诵这些重复的话语,你必须相信一切真的能够被改变。

关键二:输入的信念必须集中其本身

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学习利用暗示也是这样。有些化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如果将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会产生水;如果将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结合,会产生一氧化碳——那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如果再加一个氧原子,就会成为二氧化碳,成为无毒气体。这是化学反应的规律。

心理暗示的规律是什么呢?心理暗示的规律就是信念,换句话说,潜意识的本质是靠信念起作用的,你相信的和坚持的东西就是你潜意识的内核,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暗示力不会去管你的感受如何,也不会管你想不想要它,它只是回应你的思想,因此如果你只是看着堆积如山的债务,对它感觉糟糕透顶,那你就是自己暗示说:“我真的感觉很糟,因为有这么多的债务。”这样一来,你让自己确定了它的存在,会得到越来越多这种感觉。

你所有的经历、环境、言行都是你的潜意识按照你的想法做出的反应,不是你所信的事物本身,而是你心中所信的产生的结果。为了消除你内心的困惑,我干脆这样说吧,每个事物都会给潜意识输入两个目标——“想要”和“不想要”。然而,经常地发生这样的状况:当你认为自己正在思考你渴望得到的东西时,而事实上你思考的是你渴望的对立面。也就是说“我要准时到达,不要迟到”“我要身体倍儿棒,不要生病”“我要生活优渥,不要囊中羞涩”“我要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结婚,不要茕茕孓立”。而现实情况却是“迟到了”“生病了”“没钱了”“找不到合适的对象”等等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是:你心中所想的与你获得的没有在心灵感应上匹配。当你想着你想要的事物,并且将专注力置于其上,吸引力法则会当你把焦点放在你想要的事物上。然而,你往往不是把你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愿望本身上,而是把产生愿望的对立形式作为你思考的焦点,这时,吸引力法则就听不到你“想要”的呼唤,只会不断地出现“不要”回应。

比如,你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提不起兴致,你觉得每天上班就像一种苦役,你特别期望能换一个让自己充满激情的工作,所以换工作的愿望在你心中升腾起来。于是,你的心灵接受了这个想法并让你如愿以偿。但是,你发现自己的激情很短暂,因为你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新的工作上,而是仍然停留在被你辞掉的工作上,并不断地提醒自己“原来的工作让我觉得很痛苦”。这时,你的注意力又调头回到那个令人痛苦的工作上面,而对你这个梦寐以求的新工作完全忽略了。如此一来,你的心灵频率始终无法与新工作带来的感觉的频率一致,你始终无法处于接受模式,感应你渴求的那种感觉。

如果进行深入分析,你将发现自己现在运用的过程以前常常在运用,比如,忧虑。忧虑时,你首先会在想象中栩栩如生地描绘一种不希望出现的后果或目标。你忍不住对它思来想去,把它作为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描绘给自己。你反复认为它真的可能发生。

这种不断重复、对可能性的不断思索,会让最终结果变得似乎越来越真实。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产生与其相应的情绪(如恐惧、焦虑、沮丧),所有这些情绪都与你不想看到、你所担心的那一最终结果对应。

所以,你要记住的是,暗示力对你的“要”与“不要”并无偏好,你专注什么,就会召唤什么。如果你想要如愿以偿,必须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的事物上时,并且持续集中,在那个时刻你才能明白什么是暗示的魔力。

关键三:选择积极的思想

我们的潜意识不懂得分身术,只能在同一时间内主导一种感觉,用一个新的思想反复地灌输给大脑中的潜意识,原来的思想就会被挤压,慢慢地衰弱、萎缩,继而新的思想就会占上风。就像你换了新衣服,原来的衣服就会被自然取代是一个道理。

我们的神经系统其实就是一个呆头鹅。你肉眼看到一件令人喜悦的事时,它会作出喜悦的反应:看到令人烦恼的事,它会作出忧虑的反应。当你说“我做不到”“我已经不再年轻”“我不了解实际的情况”时,你的脑子里就充满了消极思想,你的潜意识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实际上,你的梦想实现之路是你亲手断送的,并亲手把遗憾、限制和挫折引入了你的生活。

无可置疑,你的潜意识是全能的,它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但是,它自己并不知道这一点。它不会跟你争吵,不会跟你交谈,它也绝对不会拒绝你给它留下的任何暗示。我要说的是,你要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不要说“我要失败了,我要失业了,我没钱付房租”。你的潜意识很天真,开不起玩笑。它会把这些话都当真的。所以,在你的头脑中一定要重复那些可以给你生命带来积极力量的想法和思想。

潜意识虽然不会分辨你说的话,但是却最懂得那些带有强烈情感的语言。想要潜意识帮你的忙,你就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向它提出诉求,跟它合作,那它才会永远为你服务,照顾你,保护你。

想成功就要给予正面积极的暗示,这类的语言一定不要带有否定词,如果你说“我不会害怕……”这时候,消极的陈述很难完全改变潜意识里的想法——你可能还是觉得有点恐惧。

你必须用另外一种新的而且积极的言辞来代替,比如“我充满自信”之类的肯定语句,并且投入所有的情感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接受积极的暗示,运用一些自我激励式的语言,让它们悄悄地进入潜意识之中,就能对我们的心理、行为和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产生这种效果的语言很多,比如说“我一定能干好这件事”“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当然对自己充满信心”“我一定会康复的”等,或者在本子上写上自己最期待的一句话或富有挑战的话,比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反复地运用这些语言进行自我暗示,就能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你愿意的话,每天清晨在心中注入愉悦的思想吧!

关键四:要有清晰的目标

暗示力既能作为一种导致失败的力量,也能作为一种促使成功的力量,成为二者的几率是相对等的。至于成功还是失败,那取决于你提供什么样的心理图景、在潜意识中设定什么样的目标。从本质上讲,心理暗示是一种目标追寻机制。许多人都无意识地用消极思维、习惯性地在想象中描绘失败,来设定失败的目标。

弗洛伊德曾经在试验中提出:一个人给予自己的潜意识的指令越是清晰,它就给人的帮助越多。给潜意识设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始终保持这样的想法并付诸行动,那么你的目标终有一日会实现。

你的目标越是清晰和肯定,潜意识收到的信号就会越清晰,而潜能量也就越能迅速地迸发,帮助你实现目标。

大家是否知道出租车行驶最危险是在什么时候?

答案是:没有乘客的时候。

为什么呢,因为有乘客的时候,司机有目标,他就会全神贯注地驾驶,同时想方设法尽快到达目的地;而没有乘客的时候,他是盲目的,走到十字路口左转右转犹豫不定,同时左顾右盼精力分散。

一句英国谚语说得好:“对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没有目标,我们的暗示便是无的放矢,无处依归。有了目标,才有斗志,才能开发我们的潜能,也才能去为之寻找到达的方法。

就像一位跳高运动员,如果他的前面不放一根横杆,让他漫无目的自由地跳高,可以肯定,永远也跳不出好成绩来。正确的方法是:在他面前设定目标,放置一根横杆约束他,让他不断地超越,横杆也就不断升高。甚至会有这样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横杆越高,跳得就越高;横杆很低时,他也跳不起来。因为,没有目标(横杆很低)时,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很多人心中都有梦想,但是永远只是一个天真的梦想家,从来不会实现。显然,这样的人缺少的不是梦想,而是没有把这些梦想转化为真实的目标并付诸行动。如果在潜意识中梦想不够坚定和清晰,那么潜在的能量就不足以将这种潜意识转化为理想目标,所以就很难实现这种目标。

弗洛伊德在研究潜意识的时候说:“你必须要让你的潜意识确切地知道你想要什么,必须要引导它给你提供一种实现目标的力量。”也就是说,当你知道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的时候(不是那种突如其来的念头),潜意识就会帮助你朝着这个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前进。所以,当你的脑海中不断生成一种对奋斗目标的暗示的时候,你会发觉你的潜能能量正在迸发,而目标也会变得十分清晰,潜能随时都能够为之付诸实践。这样一来,你在工作中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就会取得相应的成就。

也还你记得“潜意识对你提供的信息并不进行推理或提出质疑,而只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并作出相应反应”这个法则。要想让暗示效应扩大,就搞清你想要什么、选择想要实现的目标、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目标而不是不希望实现的目标上,所期待结果才会有最终实现的可能性。

持续关注

我们可以从作家、发明家以及其他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的经历中看到:创造性想法并非通过有意识思考,在清醒状态时想出来的,而是自动自发地产生,有点“无心插柳”、“神来之笔”的意思。

这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神来之笔”的结果并非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胡乱产生。一切证据都支持这样一个观点:要想获取某种“灵感”,人们必须首先需要对解决的问题产生特别浓厚的兴趣,并一直付出不懈的努力,考虑过各种解决的可能,然后放松。尤为重要的是,心中一定得怀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而不是一味地对问题焦虑、担忧。

拿破仑·希尔在写作《思考致富》的时候,出版商给他施加了很大压力,让他在24个小时内提出一个恰到好处的书名。希尔对这本书该如何命名已经苦思冥想了好几个月,寝食难安,但总是不得要领。截止日期那天,出版社的编辑提醒他,只剩下24小时的时间了,他必须在24小时之内想出好主意,否则,这本书就会按照编辑推荐的书名《你的智商帮你赚钱》去付印。希尔反对这个书名,认为这一名称太露骨,也太不上档次,有点像小报上的文章标题。他认为这个糟糕的名字会让他辛辛苦苦创作的东西湮没在茫茫书海之中。

希尔试图想有意识地想出新题目,但又很快放弃,因为他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于是,他决定把整个问题交给潜意识,它想出什么结果,就用什么结果,随它去吧。接着他小睡了一会儿,醒来时想出一个题目。

德国化学家柯库尔在试验室里做了很多年的实验,他想了解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如何构成苯分子,但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有一天睡觉的时候,他的潜意识突然向他显示:一只蛇在咬自己的尾巴,变成环状。他醒来之后,想起了这个梦,便灵光乍现,将碳元素链的末端相连成环,因而就发明了苯的构造,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奖。

1700年,弹药制造技术很落后,导致制定过程很长,价格很贵,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瓦特一直设法改进技术而不得要领。一次,他工作了很长时间,精疲力尽,他觉得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不觉睡着了并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走在雨中,雨滴落在地上时并没有迅速散开,而仍然是圆圆的小球儿状。醒来后他兴奋极了,设想出了“铅雨”的构想,如同梦中的雨滴一样,依旧保持圆球状。于是他设计出了制造铅雨的方式:从一栋高耸的建筑物,通过滤网倾泻铅雨,铅雨在空中凝固,落地后变成大小相同的圆形弹药。制造弹药的方式在一夜之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如果你也面临着某个难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详尽深入地思考它,持续关注它,所关注的内容被写进大脑的潜意识,在这段时间快结束时,把这个问题先放一放。由于此前高度集中的意识催生的潜意识,潜意识也会开始工作,帮你解决问题。即使显意识暂时没法给出答案,也一直在不断工作,直到帮你解决掉那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换言之,当你解除了通过有意识思考迫使答案出现的压力时,伺服机制能作为一种自动成功机制自由运转。

放松的状态下进行

每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自动成功机制”自由运转,但它的运行不能靠压力和强迫,因为你通过显意识努力和干预,你的显意识就会扯你的后腿,你的身体和大脑就会过分紧张,你的暗示就无法进入潜意识。你必须舍弃清教徒式的努力工作的思维。

因为如果你通过有意识地努力,必然会使用掉大量的意志力能量。意志力像肌肉一样,过度使用就会疲劳。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醒着的时候把大约1/4的时间用来抵制各种欲望。除此之外,如果还要完全依靠有意识思考和意志力去做事情,人们就会变得精神紧张,过于焦虑,生活的节奏也会更加紧迫。我一直认为,人生不必处在重压之下。

你的潜意识是在没有意识、不需要过分关注和努力的情况下运作的,所以你放松下来,让暗示的语言顺其自然进入到潜意识,让潜意识纯粹地运行,才能获得成功。

当你在重复着你的习惯语“每一天,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时,千万不要尝试着集中思想,你必须完全放松。

思想的集中对于意识行为是非常有价值和有必要的,但是对于自我暗示来说,这却是致命的。别认为你一定要强加你的自我暗示,如果你硬要强加,它将会转化为一种意识意志,这必将会在潜意识和暗示间设置一道障碍,并且会阻碍后者注入潜意识。

在实施暗示的时候,你最好先放松一下,去除一切紧张和压力。

如果有必要,最好闭上眼睛,让自己的思想自由漂浮,你可以进入美好的回忆,也可以憧憬未来,可以用任何方式思考任何问题。

这样,你就会进入一种被动接受状态,你的脑袋里的精灵都会安静下来,通往潜意识的大门也会徐徐打开。这时便是实施暗示的最佳时机。

紧张和焦虑都会干扰你的潜意识,所以花点时间放轻松,真正的松弛是非常重要的,偶尔也可以让自己轻松一下。

冥想是最有效的放松之道,你可以这样做:

找一个很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试着去注意自己地呼吸,慢慢地呼吸,慢慢地吸进来,轻轻地呼出去,慢慢地吸进来,轻轻地呼出去,慢慢地吸进来,轻轻地呼出去……然后注意自己呼吸的同时试着去注意自己的心跳,持续一小段时间然后调节身体的平衡,把身体地重量均匀地分配到两腿、两脚、两只胳膊、两只手上,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持续。

最后在做上面三件事情的同时,在心里暗示自己,对自己说“放松,放松……”

OK,你轻松了些吗?眼睛是不是挺舒服,很明亮?如果感觉困倦,说明你最近很累,去休息一下吧。

你可以对着一片树叶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具体做法是:

凝视面前的树叶(或其他物体),反复、仔细地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纹理脉络,然后用手触摸它的表面质地,再闻闻它有什么气味。闭上眼睛,放松肌肉,排除杂念,想象进入了一片大森林。那么,想象一下,林子里什么样子?你感觉到了什么?想象自己走出了森林,回到你所在的位置,把你在森林中所见所闻在脑海中默念一遍,然后做十个深呼吸,慢慢数十下,睁开眼睛,你会感觉到神清气爽。

当然,你也可以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

平躺于垫子上或床上,双臂置于体侧,全身充分放松,慢慢地调整呼吸频率,慢慢地深呼气、深吸气,脑子里什么都不要想,只要从头到脚想着正在放松的部位。这时,你心里可以反复默念“静下来”,静下来,你就会心如止水。

信得过自己的“期望”

你要明白自己才是能量之源,你可以凭借自己的天赋成功。一般来说,人们习惯将那些自我肯定表现得言之凿凿,因为这样更容易被自己接受,会对自己渴求的东西更加充满自信。所以,在你每次给自己暗示时最好这样对自己说:“我要给我的潜意识健康和力量。”当然,也不一定是这两样,你也可以说一些别的。比如说:“我希望我全身的器官都能服从我的智慧,参与到我的社交、家庭和工作事务的点点滴滴中去。”

努力思考那些我们所渴望的东西吧,那些成功、健康、富有和快乐。我必须再一次强调,不管你怎么想,不论你是随意的还是机械的,都可以引起我们精神和肉体的平衡改变,而且那些积极的思想、坚定的意识,可以增强自我暗示的强度,从而加快效果的产生。

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我很好,我很快乐。”做到上面这一点,并不能万事大吉,固然人们热衷于表达,但是往往在心中并没有认可自己的这种充满力量的表达,心中充满芜杂的思想来干扰你的暗示过程。

你可以走进屋内,关上门,让心情安静下来,放松身体,思想上消除杂念。对周围的一切,你关闭了“心窗”,慢慢地转向对内在(潜意识)的恳求,充分相信内在的智慧和动力是会满足你的请求的。

最重要的是,想象所求事物的结局,感受它的存在,无限的生命力就会按照你的选择和祈求做出反应。相信你已经获得,你就会获得。

祈祷是暗示的一种方法,是意识和潜意识为了达到一个特定的目的,受到引导后所产生的和谐作用。在进行祈祷时,你意识到你的想法或想象中的画面,通过感受它的实际存在,传递给你的潜意识。当你能对你的这种精神态度保持忠诚,你的祷告就会得到回应。假设你打算采用祈祷法来解决一个困难,你意识到你的问题或疾病(不管什么问题)都是由于一些消极的想法引起的,是你潜意识中的恐惧等思想在作怪。如果你能成功地清除这些不良想法,你的问题就解决了。

因此,你将想法传达给潜意识,相信它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它无所不能。你心里不断地注入你想要的快乐和爱,你的身体里每一个细胞就会接受这些暗示。当暗示与你融为一体的时候,潜意识就会释放愈合的力量。

你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给自己许多不同的暗示,可以是健康、成功或快乐等任何你渴求的东西。不过,我要强调的是,当你暗示的时候,你一定要充满自信,心无杂念。

消除一切抵制想法

焦虑情绪在筹划并确定某个行动过程中应该有用,但是,一旦决定做出,就应该不要怀疑和担忧,只关注结果就行。总之,不要破坏你对自己、对暗示法则的信仰,不要让一些无谓的想法将你的目标转换掉。如果你怀疑自己绘制的图景,为“看见”的画面担心,这些都是些不宜的想法,它们可能会成为一种抵触的暗示,不但会使你渴望暗示的东西无法实现,更糟糕的是还能毁掉这一切。

最好的办法是,在你没有进入暗示过程之前,要将所渴望的东西明确一下。当暗示开始之后,就要开始把精力集中表达在你的渴望上面来,同时放松你的身心,这样才能让意识处于开放的状态,不会拿起武器抵制暗示的通行。

威廉曾告诉马尔茨博士他在拉斯维加斯时是如何玩转轮赌博机的,他说,许多人在投注之前,看起来一点都不担心自己下的赌注。不过,只要轮子开始转动,他们便目不转睛,开始担心下的赌注数量与自己的期望是否相符。他们非常迫切地想推算出成功的几率。这真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在游戏开始前,他们完全可以推算一下,让投注的数量尽可能达到最佳,或者决定根本不去冒险。但是,一旦筹码放在桌子上,轮子开始转动,此时再苦思冥想没有半点好处,反而会浪费精力,不如好好享受游戏的过程。

马尔茨博士思考到自己是不是在事业或个人生活中与他们的行为一模一样。他认为自己经常在不经过充分准备、不考虑所有相关风险和最佳可能替代方案的前提下,便仓促作出决定,或者着手实施行动。但是,如同赌博一样,轮子转起来之后,便不停地担心这个、焦虑那个。这样反而会把事情搞砸。所以他决定改变:在决策之前,把自己的担忧和有意识思考全部进行完毕;一旦作出决定,就要“完全抛弃一切牵挂和对结果的担心”。这样做之后,他感觉好极了,不但睡得更香、工作更有动力,而且事事顺利,简直像是幸运的发言人。

同一原则也适用于心理暗示的实施。如果你决定真要运用心理暗示,就要消除一切跟目的相反的想法,没必要在暗示已经开始进行之后焦虑、贪心和急于求助,或者当你觉得暗示了半天却不见成效时从心理上老想逃离和放弃。

第二部分 “内心”是健康和快乐的真正操控者

第四章 用内心扫描仪找到问题

提词器No.1 拿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就是给自己一个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产生一种己不如人的自卑感。No.2 行为和情感都源于信念。要想根除促成情感和行为产生的信念,就要问自己根除它的原因。No.3 如果你等着被人冒犯,你几乎从不失望!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象,你才不会轻易受伤。No.4 让“内心批评家”闭上挑剔的嘴巴,设计一个恰当的开场白,不断地进行自我肯定,直到你疲倦为止。No.5 “曾经失败过,将来还会失败”的结论是错误的逻辑,必须打断这种僵硬的推理模式。

不拿自己和他们的标准比

人们往往拿自己和某种人对比,从而排斥和贬低自己。他们希望在眼前不输给某位同事、亲友或邻居。许多人其实在对自己说:“正因为太瘦、太胖、太矮或太高等,所以我一无是处。”或者说:“正因为我没有她那么苗条、那么有钱,所以我只是一个零。”我认为,正如约克公爵夫人曾经说的那样:“你永远也不是最苗条或最有钱的人。”不过,那些得了厌食症(通过自我意象体现出来的一种生理疾病)的人可不这么看!

你自卑感的产生不是来自“事实”或“经验”,而是来自我们对事实的结论与对经验的评价。例如,你不擅长唱歌和跳舞,你没法设计巴黎的美丽的碉堡,但是,这并不是说你是个“不行的人”。这全部决定在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自己,拿什么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拿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就给自己一个消极的心理暗示,会产生一种己不如人的自卑感。在这种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心理暗示下,我们会因此变得焦虑不安,根据这个愚蠢的逻辑,你会进一步得出:我没有“价值”,我不配得到拥有成功。

你身为一个人,不必与别人比较高下,因为地球上没有人和你一样。你是一个人,你是独一无二的,你不“像”任何一个人,也无法变得“像”某一个人,没有人“要”你去像某一个人,也没有人“要”某一个人来像你。

上帝并没有创造一个标准人,他使人类有个别独特之分,犹如他使每一片雪花有个别独特之分一般。

我有一封伊笛丝·阿雷德太太从北卡罗来纳州艾尔山寄来的信。“我从小就特别敏感而腼腆,”她在信上说,“我的身体一直太胖,而我的一张脸使我看起来比实际上还胖得多。我有一个很古板的母亲,她认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她总是对我说‘宽衣好穿,窄衣易破’。而她总照这句话来帮我穿衣服。所以我从来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动,甚至不上体育课。我非常害羞,觉得我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完全不讨人喜欢。”“长大之后,我嫁给了一个比我年长好几岁的男人,可是我并没有改变。我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满了自信。他们就是我应该是而不是的那种人。我尽最大的努力要像他们一样,可是我办不到。他们为了使我开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只是令我更退缩到我的壳里去。我变得紧张不安,躲开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坏到甚至怕听到门铃响。我知道我是一个失败者,又怕我的丈夫会发现这一点。所以每次当我们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我都假装很开心,结果常常做得太过分,事后我会为这个而难过好几天。最后不开心到使我觉得再活下去也没有什么道理了,我开始想自杀。”

出了什么事才改变了这个不快乐的女人的生活?只是一句随口说出的话。“一句随口说出的话,”阿雷德太太继续写道,“改变了我的整个生活。有一天,我的婆婆正在谈她怎么教育她的几个孩子,她说,‘不管事情怎么样,我总会要求他们保持本色’。”“‘保持本色’,就是这句话!在那一刹那之间,我才发现我之所以那么苦恼,就是因为我一直在试着让自己适合于一个并不适合我的模式。”“在一夜之间我整个改变了。我开始保持本色。我试着研究我自己的个性,试着找出我究竟是怎样的人。我研究我的优点,尽我所能去学色彩和服饰上的学问,尽量以能够适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我主动地去交朋友,我参加了一个社团组织——开始是一个很小的社团——他们让我参加活动,把我吓坏了。可是我每一次发言,都能增加一点勇气。这事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可是今天我所有的快乐,却是我从来没有想到可能得到的。在教养我自己的孩子时,我也总是把我从痛苦的经验中所学到的结果教给他们‘不管事情怎么样,总是保持本色’。”

保持本色的问题,像历史一样古老,也像人生一样普遍。不愿意保持本色,即是很多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潜在原因。上帝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人,他并不偏好某一个。

归根结底说起来,所有的艺术都带着一些自传体:你只能唱你自己的歌,你只能画你自己的画,你只能做一个由你的经验、你的环境和你的家庭所造成的你。不必羡慕别人的美丽花园,因为你也有自己的乐土。也许你的花园不如别人的漂亮名贵,但你的花园可能给人类提供许多观赏以外的价值,这便是别人的花园没有的优势。你了解这个简单、明显的真理之后,接受它,相信它,你才能真正自信起来。

扭转阻碍进取的信念

我们也许猜想,有多少人希望获得完美的终身事业(当问到是否希望时,总有人会给出肯定的答复),但是却又能立即找出一大堆原因,说明他们为什么无法做那些成功人士所做的那些事。这些“原因”其实根本不是以当前理性思维为基础的原因,而只不过是信念,是易受改变的信念而已。

还记得吗?行为和情感都源于信念。要想根除促成情感和行为产生的信念,就要问自己根除它的原因。对于那些“做不到”的事,为什么不扪心自问“为什么”呢?“为什么我相信自己做不到?”然后问自己,“这一信念是建立在确切的事实上,还是基于某个假设,或者说以一个错误的结论为基础呢?”

接着,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1.这种信念的产生有没有合理的原因?2.我固执地坚持这一信念会不会犯错?3.在类似情况下,如果别人是我,我会不会对他们得出相同的结论?4.如果并没有说得过去的原因让我信奉它,为什么我必须表现得、感受得就像它是真的一样?

不要心不在焉地放过这些问题,而要认真考虑它们,怀着感情去思索它们。你是否发现你在自欺欺人、你在低估自己,其原因并非某个“事实”,而只是由于某个不合理的错误信念?如果是这样,不妨试着激起自己的某种愤慨甚至怒火。愤慨和怒火有时候可以作为一剂释放的良药,让你摆脱错误的想法。

艾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对自己、对他的老师“发疯”,从而得以摆脱对自己的消极定义。一位老农说,他永久戒烟的那一天,是因为发现自己把香烟丢在家里,而要回家拿烟又要走上两英里。走到半路时,他觉得自己在被某种坏习惯所“利用”,这让他很觉丢脸。他疯了一样调头就往回走,一直走回地里,此后再也没有吸烟。

美国著名律师克拉伦斯·达罗说,一天,他企图拿一件物品作抵押,想换2000美元买一套房子。他说,那一天让他发疯,也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当天这桩交易即将顺利完成时,债主妻子对债主说:“别傻了,他根本挣不了那么多钱赎自己的东西。”达罗本来也对这件事的真实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但一听到对方这句话时,“某种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他变得非常愤怒,这种怒火既对那个女人,也针对他自己。于是他决定要当一个成功者。

我有位朋友也有过一段类似经历。年届四十仍然毫无成就的他总是为将来怎么办而担忧、为自己无能而懊恼,但又不放心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每一项投机业务。怀着恐惧而焦虑的心情,他想通过赊账买一台机器,但被对方的妻子拒绝。这位女士并不认为他将来还得起借款。一开始,他因希望破灭而沮丧,但随后便开始义愤填膺。这种场面唤醒了他身上的“某种东西”(即某个“新我”)。他立即发现:这个女人的话(以及他的自我看法)是对“这种东西”的公然冒犯。他的确没有钱、没有商业信誉,也没有办法实现自己想实现的目标,但却找到了一条蹊径。不出三年,他就获得了自己从未奢望过的成功——不在单单一项业务上,而是三项业务。如此看来,“发疯和被激怒”不失为扭转习惯性信念的好办法。

抵制外来的消极暗示

几乎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各种消极的暗示就开始一股脑地向我们涌来。由于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些消极的暗示,我们只好接受它们的影响。

以下就是一些常见的消极暗示:你办不到的。你这个没有出息的家伙。你不能这样做!你这个失败者。这怎么可能呢?你错了。没用的。关键不在于你的能力有多强,而在于你的关系有多硬。经济形势真是糟透了。有什么意义呢?反正也没人在乎。这么努力干吗?你已经老了。事情越来越糟糕了。生活的磨难真是无穷无尽啊!你输定了。当心,别让自己生病了。人心隔肚皮,千万不要相信任何人。

如果你相信了上述这些外源暗示的话,你的生活就一定会变得如此。

你完全可以运用建设性的积极自我暗示,重塑过去形成的人生观。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自己明白,外源暗示在自己身上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如果你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它们将继续影响你的行为,制造失败和痛苦。而建设性的积极自我暗示则能够帮助你从他人强加的负面阴影中走出来,重新形成良好的习惯,克服困难,甚至创造奇迹。

随便拿起一张报纸或者转到某个频道,你都会发现无数消极的报道。这些报道不断在你心中播下焦虑的种子,叫你寝食难安,如临大敌。你的内心一旦接受了这些信息,就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充满悲观和绝望。但是一旦你有效地抵制了这些信息,你就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向你敞开了通往康庄大道的大门。你完全可以依靠自己内心的力量来把这些有害念头拒之门外,而你需要做的,不过是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而已。

要经常反思一下,他人都给了你哪些消极暗示,你是不是很容易就被这些消极的外源暗示影响到。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或多或少地遭遇过这种情况。你好好想一下的话,很容易就会回想起,你的父母、朋友、亲人和同事都曾给过你很多消极暗示。好好研究研究他们都对你说了些什么,以及这些话语到底暗示了什么。你会发现,他们对你发表的那些所谓言论不过是一种宣传,其目的是为了吓到你,然后才能控制你。

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象

许多人被细小的针尖刺一下,或者受到我们所称的“社交中的怠慢行为”打击,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每个人在家庭、办公室或朋友圈中都认识这种人:他们脸皮特别薄、非常敏感,以至于别人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生怕在无意中说出什么话或做出什么事,冒犯了对方。

容易因别人无心的言行而生气的人,其自尊心最脆弱,这是心理学上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伤害我们的东西,在我们眼里看起来,都会对我们的自信或自尊构成威胁。

自尊心很健康的人对某些空想中的情感攻击也许并不注意,但就是这些虚构的攻击,却能将自尊心脆弱的人搞得心力交瘁。即便是能给自尊心脆弱者造成极大伤害的、真正的挖苦和辱骂,也不能引起自重者的注意。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怀疑自己真实能力以及自我评价不高的人,动不动就会变得嫉火冲天。有些人打心眼里怀疑自己的价值,内心深处有一种不安全感,总是无中生有地感到自尊心受到威胁。这种人倾向于夸大和高估现实威胁的潜在破坏力。

每个人都需要某种感情上的韧性和自尊心上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自己免受真正的以及想象中的威胁。如果让我们的肉体像乌龟那样,完全被一层坚硬的茧或壳覆盖,那样也许是不明智的。那样一来,尘世间的一切快感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的身体确实有一层外壳、一层表皮,作用就是保护我们免遭细菌、小肿块和伤痕以及其他一些外伤的侵蚀。表皮很厚很硬,足以提供抵御小伤口所需的保护,但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