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要学犹太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7 05:04:28

点击下载

作者:赵丁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做生意要学犹太人

做生意要学犹太人试读:

序言

犹太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在公元73年祖国被罗马帝国灭亡之后,饱受迫害,只好四处逃难。在近两千年的恶劣环境下,犹太人逐渐形成了一种生活哲学。他们逐步积累经验,变得尤为聪明,更能适应环境,因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下去,乃至发财致富。

犹太人长期生活在动荡的环境中,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他们身上很多十分独特的品质。他们拥有过人的智慧,在各个领域里都能出类拔萃。他们的生存哲学,他们的商业哲学,甚至他们的生活习俗,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与关注。

美国2003年《福布斯》公布了这样一条消息:世界上300亿美元以上的财富巨人中,犹太人所占比例高达75%。这说明犹太人的经商智慧堪称一绝,他们的经商哲学是值得借鉴的。

本书以生动的例子和精彩的论述,分析了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犹太人的经商智慧。他们把智慧当成是最宝贵的财富,从而智者自得智慧之乐;他们认为金钱是上帝赐予的礼物,所以他们喜欢抓住一切机遇;而且他们懂得怎样去制定明确的目标。

犹太人在商场中的完美表现不是偶然的,是他们的致富品质成就了他们。他们崇尚俭朴,认为俭朴的人接近上帝;他们懂得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知道要获得成功就要付出努力,就要勤奋;他们认为方法总是比困难多;他们认为专注能够帮助你走上成功;他们用自信引导自己的生活;他们更懂得劳逸结合;他们珍惜时间;他们懂得自我管理;他们耐得住寂寞。

犹太人又是一个喜欢冒险的民族,他们凭借勇气改变命运;他们不会随波逐流;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他们认为什么生意都可以做;他们用乐观的态度看待逆境;他们让我们懂得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要善于找到自己擅长的行业;要让自己更有承受力;要做好赢得一切的准备。

犹太人有很强的理财观念,他们认为钱不是攒出来的把钱用在刀刃上;他们提倡关注自己的净值,用时间杠杆来加速创富;虽然他们十分看重金钱,但是他们又是慈善家,他们拒绝成为钱的奴隶。

犹太人的经商思维也是值得借鉴的,他们认为智慧是财富的源头;他们善于果断地作出决定;他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们认为风险和收获是成正比的;他们讲诚信,公私分明……

总之,犹太人充满了神秘感,他们是一个矛盾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想法。本书从理财观到道德观对他们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以帮助读者对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有所了解。

第一章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犹太人

犹太人认为,宇宙与生活是相依生息、相容无悖的。他们把这一看法视作自己的生活法则和精神支柱,并把它活用到谋生、做生意上。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

世界闻名的犹太商人

犹太商人以其独特的经营技巧及众多的商家富甲天下之状,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他们在财富领域的成就让世人刮目相看。有的权威人士就这样告诉世人:“犹太富豪在家打个喷嚏,世界上所有的银行都将引起感冒。而五个犹太财团坐在一起,便能控制整个人类的黄金市场。”对于犹太人的财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说法:“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犹太商人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生在犹太家庭里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们几乎都要求他们回答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母亲问。“钱。”一个孩子回答说。“钻石。”另一个孩子这样说。“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母亲继续问。

孩子们左思右想,却还是找不到答案。

母亲笑了,接下去说:“孩子,你们要带走的东西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你还活着,智慧就永远跟随着你。无论逃到什么地方你都不会失去它。”

在聪颖、精明的犹太人眼里,任何东西都是有价的,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无价的财富。

犹太人珍爱各类书籍,尤其是那些凝聚着先人和贤人心血的犹太商法类书籍,而其中最为神圣的就是《塔木德》。在每一个犹太家庭里,当小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塔木德》,点一滴蜂蜜在上面,叫小孩子吻《塔木德》上的蜂蜜,这样他们就会认为《塔木德》是甜的。

美国2003年《福布斯》公布了这样一条消息:世界上300亿美元以上的财富巨人中,犹太人所占比例高达75%。这说明犹太人的经商智慧堪称一绝。而他们的经商智慧大部分来自《塔木德》,世界超级富豪罗斯柴尔德每个周末都要读一读《塔木德》,尤其爱读“损失与诉讼”的有关部分。可以说是《塔木德》成就了难以胜数的富翁。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犹太民族那样,没有家园,没有土地,甚至没有生存的权利。他们被异族追杀、迫害,四处漂泊、流浪,饱受屈辱、磨难、饥饿和折磨。但也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他们那样在恶劣的环境中,凭着独特的智慧和坚强不屈的精神生存下来并谱写了人类史上璀璨的文明。维特根斯坦说:“在犹太人那里有不毛之地,可是在其绵薄的石层底下流淌着精神和智慧的泉水。”

几乎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商人都受到犹太人经商思想的影响,他们不愧是世界上最闻名的商人。

世界著名的咨询机构麦肯锡也从犹太商法当中提炼出几条创业者的原则:

第一,犹太人的78:22法则(又称宇宙法则)。全世界的78%金钱被只占总人口22%的少数人掌握,所以要想快赚钱和赚大钱就必须同有钱人打交道。另外,商人要想尽快地获得利润,只需要抓住“关键因子”做文章。例如,保护和激励为你带来80%利润的重要部门以及20%的核心员工;加大对那些已经为公司创造80%利润的产品投入;侧重于对主要的经销商和销售渠道的投入,这样就会在短期内获得收益。而要获得长期和稳定的收益,则必须在组织和人的问题上做文章。

第二,电梯法则。这个法则是假设你在电梯中只有30秒时间向一位关系公司前途的大客户推广你的产品和服务,而你必须成功。这条法则是要告诉正在创业的朋友们,我们的任何计划都必须简单而有效。你的方案如果不能使本单位的傻瓜都能够听得懂,那么你的顾客一定不懂,并且他们也不会买你公司的东西。此外,一个计划如果策划人在30秒内讲不清楚,说明计划有问题并且计划不具有操作性;同样,一个员工如果在30秒内讲不清楚公司、所在部门以及他自己的任务分别是什么,那么这个员工就已经不称职了。

第三,创业者千万不要想把大海煮沸,因为企业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只够将一壶水煮开。

第四,摘好摘的果子。因为企业是为取得经济成果而存在的,企业要求每一个员工,在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都围绕着总目标的要求不断提交成果。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企业,他们的成功都是由无数小的成功构成的。所以,一个好企业、一个好员工,总是摘好摘的果子并且做到持续地和稳定地取得小成绩。

第五,不断拿现在的工作与发展的蓝图进行比对,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微调,做到紧扣市场脉搏,全心全意地为顾客的今天和明天服务。

从犹太人的商业哲学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商业法则。如果对其加以提炼总结,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闻名世界的犹太商人,涉及各个领域,比如,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巨头——华纳兄弟、通讯之王路透、美国铁路大王库恩·洛布、《花花公子》杂志创办人海福拉、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等。他们继承了犹太民族的聪明、勤奋与坚持的优点,用自己的传奇人生向全世界展示了犹太人的商业哲学。

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良传统。智者喜欢吸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作为在商场上打拼的人,犹太人的商业法则就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教科书,如果能够透彻理解其内涵,对其进行发展,必能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智者自得智慧之乐

据犹太人说,他们的生活法则就是“78:22法则”,它是犹太人成功致富的根本。所谓“78:22法则”,严格地说,应是“78.5:21.5”,由于小数赘口,故称做“78:22”。这个比数很有哲理,它是以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关系计算出来的。假设一个正方形面积是100,那么,它的内切圆面积是78.5,剩下的面积即21.5。以整数计算表达,便是78:22。

说来也巧,空气中的气体的比例是,氮气占78%,氧气将近22%,其他气体不足1%。人体也是由78%的水及22%的其他物质所构成的。这个78:22的数据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宇宙大自然的法则,人类不能违背这种法则而生存发展。试想,如果空气中氮气占20%,氧气倒过来占80%,人类能生存下去吗?又如,若把人体的水分降至占60%,那定然会干枯而死。因此,犹太人认定“78:22”是个永恒的法则,没有互让的余地。

智者自得智慧之乐。犹太人的精明与他们自小受到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他们注重教育,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无论家庭贫穷富有,他们都尽最大努力供子女上学。有的犹太人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允,则半工半读坚持读完大学。更有突出者,则利用业余一切时间学习科学和技术。

在犹太人眼里,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知识不是天生带来的,是要后天不断积累的。这样的观念促使犹太人勤奋求知。他们知识文化高人一筹,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中,比例最大的就是犹太人。犹太人做生意,同样本着“78:22”法则。经商是为了赚钱,这是法则。他们认为,不赚钱的经商,是不符合“78:22”法则的,因而不能生存下去。欲要赚钱,在经营中就必须懂得核算,这正如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一样,投入的资本,起码要达到一定的利润回报率才合算。如达不到这个比率,就不合算乃至亏本,这样的生意就不能做。放贷赚钱法是犹太人起家的一招。他们在英国和欧洲产业革命之时,瞄准了企业发展急需资金的状况,以高利率把钱借给那些企业,得到的回报率比自己办企业赚钱还多,而风险却相对很小。这是运用“78:22”法则的一种表现。

后来,犹太人又注意到各国经济在不断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发展大项目,而分散的高利贷是形成不了力量的。于是他们又想出办法,把犹太人分散的财富积聚起来,设立正式的金融机构,集中力量投资耗资多的、回报率高的大项目。这样做,既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求,又解决了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难题,自己可从中渔利。正是这样,犹太人在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成为金融寡头。华尔街的银行家中不少是犹太人。18世纪末办起中欧大金融市场的就是犹太人约瑟夫·门德壮。拥有上百亿美元资产的罗思柴尔德金融世界,也是犹太人的资产。

犹太人善于运用资金,靠筹集的钱增多增值,把其用到最佳的位置上,这就是“78:22”法则的活用。犹太人近两千年来四处受到排挤和迫害,他们运用巧妙的处世哲学,以杰出技艺在狭缝中生存、发展,使整个民族不但保存下来,而且成为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民族。

犹太人并不是天生比其他民族的人聪明,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智慧发现一切可以带来金子的不起眼的东西。

智者自得智慧之乐,犹太人是最好的例子,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自己创造财富,从中获得乐趣。

聪明的人都会把智慧当成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因为有了智慧就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可以找到富裕之路,可以收获更多。

一天,三个结伴而行的人遇到了一条宽阔、湍急的大河,他们必须到达河对岸,但都不知道如何才能过去。

第一个人向上帝祈祷:“上帝啊,给我力量吧,让我渡过这条河。”果然,上帝给了他粗壮的胳膊和腿。用了大约两个小时,有几次差点被淹死,他终于到达了对岸。

第二个人目睹了这一情况,便向上帝祈祷道:“给我力量,再给我工具,让我渡过这条河吧。”上帝果然给了他粗壮的胳膊和腿,并给了他一条小船。用了大约一个小时,经过几次危险的颠簸,第二个人也到达了对岸。

第三个人观看了前两个人的过河过程后,向上帝祈祷道:“上帝啊,给我力量,给我工具,最重要的,给我智慧!”上帝也给了他所要的。第三个人在渡河之前,仔细查看了地图,向上游走了几百米,发现一座桥梁横跨在河上,于是他轻松地到达了河的对岸。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智慧往往起关键作用。在犹太人眼里,智慧是永恒的财富,它引导人通向成功,而且永不会贫穷。因此,他们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智慧,在淘金的大浪潮中,始终走在最前面。

犹太人的圣经——《塔木德》

《塔木德》全套共20卷,总计12000页,250万字。书的内容庞杂,头绪纷纭,大至宗教、律法,小至洗浴、睡眠,无所不包。它以《旧约圣经》的箴言为开端,接着是神话故事、诗歌、寓言及道德反省和历史回忆,题材广泛,内容鲜活生动。虽然其中三分之一是米德拉西,即训诫和道德说教,但丝毫不让人觉得生硬和僵化。如果说《旧约圣经》是一部永恒的书,那么《塔木德》则是犹太人日常生活的伴侣,充满着生命的智慧和应付危机的良谋。它不是史书,却在谈史;它不是人物志,却在述说人物;它不是百科全书,却包罗万象。正是它孕育了西方文明的模式,成为犹太智慧的源泉。《塔木德》与《圣经》、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伊斯兰的《古兰经》,并称为影响人类文明的巨著,是真正的传世经典。犹太人喜欢收集书籍,而《塔木德》是犹太人的商业圣经,塔木德的意思是伟大的学问研究。它凝聚了犹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智慧,是10个世纪中两千多位犹太学者的心血结晶,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导航图。在它的哺育下,犹太人在宗教、哲学、科学、商业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塔木德》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

故事一:

拉比(犹太人中被视为智者的人)看见一个人行色匆匆,急急忙忙地赶路,便把他叫住,问道:“你在追赶什么呢?”“我要赶上生活。”这个人头也不回,气喘吁吁地回答。“你怎么知道生活在前面呢?”拉比继续说,“你拼命往前跑,一心一意想赶上生活,可是你怎么不看看四周,问问自己生活究竟在哪儿呢?也许生活正在你的后面追赶你呢,只要你静下心来,它就能与你会合。可是你却越跑越快,拼命逃离了自己的生活啊!”

人生有时候应该静下心想想,自己在做什么,做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故事就是要人们不要盲目去追求,要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制订好计划再去追求,不要一味地往前走。要善于看现在,把握现在,总结过去,才能不至于在往前追赶的过程中走弯路。

故事二:

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同时掉进了一个瓶子。瓶子的瓶口处有一个小口。蜜蜂整日在瓶子的底部转来转去,它每日充满希望地一刻不停地咬啊,叮啊,希望自己可以咬破这个瓶子飞出去。结果,三天之后它死在了瓶子里。苍蝇呢,它在瓶子里转了几圈后,发现四周都很坚固,于是就飞到瓶口处,意外地发现那里有一个口子,就飞了出去。

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方法,关键是要准确地找到方向。如果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上,像蜜蜂一样不停地埋头苦干,虽然极为勤奋,也是徒劳无功,枉费心机。

这只是《塔木德》众多故事中的两个,正是这些小故事透露出了很多大道理。犹太人在生意场上,把这些哲理灵活地加以运用,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优势。《塔木德》在犹太人的眼里是不可取代的宝典,这本宝典里的哲理有通用性,只要认真钻研总能找出自己适用的那个。

金钱是一份礼物

对钱财必须要有爱惜之情,它才会聚集到你身边。你越尊重它、珍惜它,它就会越心甘情愿地跑进你的口袋——这是犹太商人对待金钱的看法。

有了金钱,世界上就不会有饥荒,儿童就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疾病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人们可以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所以,金钱是不是万恶的东西,关键在于想得到它的人是怎样得到的,拥有它的人会怎样利用它。金钱本身并没有错误,我们应该在合法的范围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赚取更多的钱,改善自己的生活。

犹太人的谋钱观念非常不同,认为“只要赚钱就行”。所以他们从不认为钱是肮脏的,反而认为金钱是上天赐予的一份礼物。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抓住不放,让自己从中谋取利益。但是他们不是不择手段的拜金主义者,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们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获得钱财,这也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犹太人是最会赚钱的,他们的经商思想非常自由,认为什么钱都可以赚,把钱加以区分是无聊的事情,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犹太人大多不去做违法的生意。他们认为创办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一旦发现公司的存在不能创造利润时,即使是再舍不得也要忍痛割爱,或拍卖或宣布倒闭。犹太人喜欢创建公司,不过,尽管他们兢兢业业刚在商界中闯出自己公司的品牌,只要能获取高额利润,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将它卖掉。在这点上,他们是铁石心肠,从不会感情用事,表现在经营上就是决策果断。

犹太人之所以会精明,与他们所受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犹太父母会送股票给刚满周岁的小孩,这是他们的民族惯例,尤其是北美的犹太人。小孩三岁时,父母就开始教他们辨识硬币和纸币;五岁时,让他们知道钱币可以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并告诉他们钱是怎样赚来的;七岁时,教他们看商品标识的价格,并加深其“钱能换物”的理财观念;八岁时,教他们可以通过打工来赚钱,并把钱存在银行;十一岁到十二岁,要他们看穿电视广告的假象,并且执行两周以上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的术语……

从犹太人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引导孩子从小知道金钱的重要性,同时更加注重引导他们从小树立一种正确的赚钱之道,这也是为什么犹太人很少会通过违法的事情获得财富的原因所在。

做生意要学犹太人

做生意要学犹太人,这话说得一点没错。犹太人是最精明的商人,他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商之道。作为生意人只要能领会犹太人的这些经商智慧,就能够受益匪浅。

经商是个斗智的过程,交易双方为了取得于己有利的结果,都会采取策动对方的策略。犹太人就十分善于策动人心,有一个故事足以说明这一点。

古时候,有个犹太商人来到一个市镇跑买卖。他打听到几天之后有特别便宜的商品出售,就留在那里等大削价的日子到来。可是,他身上带了不少金币,当时没有银行,走到哪带到哪很不方便,也很不安全。

于是,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一个僻静之处,瞧瞧四周无人,就在地里挖了一个洞,把钱埋藏起来。可是,等第二天他回到原地一看,却大吃一惊:钱不见了。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再三再四地回忆,昨天确实没有人看到自己埋藏金币,为什么钱会不见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这时,他无意中一抬头,发现远处有一间房子,房子的墙上有个洞,正对着他埋钱的地方。他突然想到,会不会是住在这房子里的人,正好从墙洞里看见自己埋钱,然后才挖走的呢?如果事情确实如此,怎样才能把钱要回来呢?

犹太商人打定主意,来到屋前,见了住在里面的一个男人,客气地问道:“你住在城市里,头脑一定灵活。现在我有一件事要请教,不知行不行?”那人一口答应道:“请尽管说。”

犹太商人接着问道:“我是外乡人,特地到这里来办货,身上带了两个钱包,一个放了500个金币,另一个放了800个金币。我已把小钱包悄悄埋在没人知道的地方。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大钱包是埋起来比较安全,还是交给能够信任的人保管比较安全呢?”

房子的主人回答说:“要是我处在你的位置,什么人我都不信任。也许我会把大钱包同小钱包埋在一个地方。”等犹太商人一走,这个贪心不足的人马上拿出挖来的钱包,又去埋在原来的地方。可他抬脚刚走,守候在不远处的犹太商人马上回来,挖起钱包,500个金币一个不少地回到了他手里。

这个犹太商人之所以能够不费周折就拿回了丢失的500个金币,主要原因就是他策动人心的手段十分高明。他知道,偷儿之所以偷窃别人的东西,就是因为有一种贪得之心,而可得之物价值越大,贪心也越大。所以,尽可以借其贪得之心,让他自己吐出已领得之物,也算给他个教训。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犹太人善用法律赚大钱。犹太商人素以守约守法著称。在实际经营活动中,犹太商人同样也会遇到种种法律规则与经营目标发生冲突形成两难的情境。但同一些喜好偏执于一端的他族商人不同,犹太商人的基本策略是化两难为两全。

犹太人自己有这么一个笑话,也许可以作为犹太商人对这一策略的幽默解说。

以色列的住房问题很严重,几个德裔犹太人只好将一个报废的火车车厢作临时住舍。有一个晚上,他们穿着睡衣,在寒风中颤抖不已地来回推着车厢。一个本地犹太人不解地问:“你们到底在干吗?”“因为有人要上厕所,”推车人耐心地说,“车厢里写着:停车时禁止使用厕所。所以,我们才不停地推动车厢。”

虽然这只是一则笑话,但却足以表明犹太人善于变通的智慧。他们在形式上绝不违反法律,但是也不会死守法律,他们懂得变通,把法律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变。作为生意人只要能把这种智慧用到生意中,自然就能够发挥其妙处,赚到大钱。

在生意上,犹太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和气和谐的人际关系。要知道在生意场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较量,如果懂得建立和谐和气的人际关系,对于自己做生意是非常有益的。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就典型地说明了犹太人的这一特点。

一天,拉比召集6个人开会,可是却来了7个,肯定有一个人是不邀自来的,可拉比不知道是哪一个。于是,他只好对这7个人说:“哪位是不邀自来的,请赶快回去吧!”结果,7个人中最有名望、大家都知道一定会受到邀请的那人却站起来,离开了会场。大家都知道,这位有名望并被邀请来的人是在为别人背黑锅。主持会议的拉比心里也清楚,这7个人中必定有人未受邀请,而他既已来到这里,又要他被迫退出,这显然是因为不够资格,这是难以让人接受的。因此,这位有资格的人宁愿自己背黑锅,维护那个不请自来的人的自尊心,所以他挺身而出退出会议。

这个故事宣扬了帮助别人的精神,体现了犹太人和气和谐的人际关系。无疑,这种设身处地想到他人的难处并采取巧妙行动的人及其所行,是犹太人所倡导力行的。在这里我们不能只高兴于没有被邀请者面子的保全,也应看到另一个人所得到的好处,即那位背黑锅的人。表面上他背了黑锅,实质上他因为此事自己的声望更高了。拿到现在来看,这就是一种人际交往中的“双赢”——一个人智慧行事,既便利了自己,又解脱了他人的困境。注重了“和气”,人人都会因之得益。

制定清晰的目标

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求索和前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前进的动力来自于我们对既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这个目标就是我们人生的愿望,是我们追求的人生最佳境界,而愿望的实现就是我们人生价值的体现。因此,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也就成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动力之源。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制定清晰的目,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在犹太人的生意经中,制定清晰的目标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塔木德》中说:“一位百发百中的神箭手,如果他漫无目标地乱射,是连一只野兔也射不中的。”成功的犹太人非常重视明确奋斗目标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功,是世界公认的,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和他一生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分不开的。

他出生在德国一个贫苦的犹太家庭。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加上自己小学、中学的学习成绩平平,虽然有志往科学领域进军,但他知道必须量力而行。他进行自我分析:自己虽然总的成绩平平,但对物理和数学有兴趣,成绩较好。自己只有在物理和数学方面确立目标才能有出路。因而他读大学时选择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爱因斯坦善于根据目标的需要进行学习,使有限的精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他创造了高效率的定向选学法。

由于奋斗目标选得准确,爱因斯坦的个人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在26岁时就发表了科研论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以后几年他又相继发表了四篇重要科学论文。他还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光量子除了有波的性状外还具有粒子的特性的观点,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宣告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变革取得了前人未有的显著成就。

为了阐明相对论,他专门选学了非欧几何知识。这样的定向选学法使他的立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如果他没有意向创立相对论,是不会在那个时候学习非欧几何的。如果那时候他无目的地涉猎各门数学知识,相对论也未必能这么快就产生。爱因斯坦正是在十多年时间内专心致志地攻读与自己的目标相关的书,终于在光电效应理论、布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三个不同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1952年,以色列第一任总统魏兹曼去世后,该国鉴于爱因斯坦卓越的科学成就和犹太人的身份,邀请他接受总统职务。爱因斯坦却婉言谢绝了,并坦然承认自己不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确实,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他终生努力奋斗才实现的目标。如果他当上总统,未必会有多大建树,因为他未显示过这方面的才华,也未曾为此目标做过努力和奋斗。

从爱因斯坦的例子中我们了解到,如果制定了准确的目标,就有可能使自己的命运发生重大的转变。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在什么领域最擅长,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才能有所作为。但选对了方向还只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还要在这个擅长的领域里制定长远而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机会有所作为。

在人生的竞赛场上,没有确立明确目标的人是不容易成功的。许多人并不乏信心、能力、智力,只是没有确立目标或没有选准目标,所以才没有走上成功的途径。《塔木德》上写着:“希望完成自己所能的是人,希望完成自己所希望的是神。”这就是要求世人一定要制定崇高的目标,以超越自我,取得杰出的成绩。

美国潜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如果你是个业务员,赚1万美元容易,还是10万美元容易?告诉你,是10万美元!为什么呢?如果你的目标是赚1万美元,那么你的打算不过是能糊口便成了。如果这就是你的目标与你工作的原因,请问你工作时会兴奋有劲吗?你会热情洋溢吗?”

多年以前的炎热一天,一群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这时,一列缓缓开来的火车打断了他们的工作。于是,大卫·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铁路的总裁,进行了愉快的交谈。1个多小时之后,两人热情地握手道别。大卫·安德森的下属立刻包围了他,他们对于他是墨菲铁路总裁的朋友这一点感到非常震惊。大卫解释说,二十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的。其中一个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大卫,为什么他现在仍在骄阳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成了总裁。大卫非常惆怅地说:“23年前我为1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是为这条铁路而工作。”

如果你为做生意而努力,那么你可能会赚很多钱。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做生意来干一番事业,那么你就有可能不仅赚很多钱,而且会干一番大事。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有可能只能得到一笔很少的收入。但是,如果你是为了你所在公司的前途而工作,那么你不仅能够得到可观的收入,还能得到自我满足和同事的尊重。你对公司所作的贡献越大,就意味着你个人所得到的回报会越多。每个人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即使在做不起眼的工作时,也不要忘了给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也许这份不起眼的工作就是你成功的起点。

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有能力的也是数不胜数,但是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少数呢?不是因为智商不高,也不是因为没有机遇,而是因为没有静下心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只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样奋斗的过程中就会走很多弯路,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也许就放弃了继续奋斗的热情,最终不能成为成功者。因此,从现在开始,不要再糊涂地过日子了,先停下自己的脚步,想想自己最想要什么,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再继续奋斗,你会做得比现在更好的。

第二章 犹太人的致富品质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品质,而犹太人的致富品质是最负盛名的。在商业领域有那么多成功的犹太商人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这与他们民族千年来继承下来的品质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品质决定了他们在商业中的人格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到他们对商业的决策等。

俭朴让人接近上帝

“俭朴让人接近上帝,奢侈让人招致惩罚。”这是一则犹太人格言。

关于节俭,我们看一下犹太人商店陈列的廉价品就知道了。一般的犹太人消费的就是那些廉价品,比如说没有香料的肥皂和没有牌子的化妆品。看一眼犹太人开的店,感觉不到生意兴隆,只有寂寞和哀伤。

犹太人的节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到达了吝啬的地步。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什么缺点,相反,他们为自己的吝啬感到高兴。对他们而言,作为商人,对物品的斤斤计较,对金钱的分毫计算正是本能的反映。

犹太人善于算计每一分钱,节俭是犹太人的特点。犹太人不管多么富有,绝不会随意挥霍钱财。犹太人的用钱原则是:只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花1美元,就要发挥1美元100%的功效。当然,犹太人也不赞成过分地节俭,适当节俭与享受生活是统一的。

世界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就是无数节俭的犹太商人中的一个,在这方面,他可以说是世界商人的榜样。

洛克菲勒小的时候,父亲是个很“吝啬”的人,所以他的每一分零用钱必须靠自己“劳动”才能赚得。有时候为了买一个喜欢的玩具,自己得到田里干活,或者帮母亲挤牛奶。那时候他自己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每次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后,他都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到小本子上,然后和父亲结算。洛克菲勒童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给父母做“雇工”中度过的。他当时很不理解,也觉得父母很不通人情,但是后来才明白,父母这样做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从小就造就自己一个很重要的商业理念,那就是——想花钱先攒钱。因为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所以他在花钱的时候,也格外小心,决不浪费。

洛克菲勒成名之前在一家石油公司做焊接工,任务是焊接装石油的巨大油桶。在焊接的过程中,他发现每焊一个油桶焊条的铁渣正好掉落509滴。他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所以他改进了焊接的工艺和方法,让每次焊接时掉落的铁渣比原来少一滴。这样一来这家大石油公司一年就节约了5.7亿多元。也是因为这件事情,洛克菲勒获得了一次晋升的好机会。

在洛克菲勒自己创业的时候,困难很多,他很快就把自己的积蓄花光了。他苦苦思索怎样才能发财,无意中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关于推销成功秘诀书籍的广告。他非常兴奋,第二天就急忙到书店买了一本。但令他失望的是书上只有“勤俭”两个字。他觉得自己上当了,但是后来反复思考才发现原来真正的秘诀就是这两个字。领悟到了这些之后,他将每天该用的钱加以节省储蓄,同时加倍努力工作,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也想尽一切办法节省自己的开支。坚持了5年之后,他积攒了800美元,并将这些钱用于经营煤油。在经营中,他始终精打细算,把赢利中的大部分储存起来,到一定的程度再把它投入到石油经营中。经过30多年的勤俭经营,洛克菲勒成为北美最大的三个财团之一,其财团属下的石油公司,年营业额可达1100多亿美元。

生活中的洛克菲勒也处处秉承节俭的观念。他衣着朴实,从不铺张浪费。洛克菲勒每次到饭店住宿,从来只开普通房间。侍者不解,问:“您儿子每次来都要最好的房间,您何苦这样?”洛克菲勒回答说:“因为他有一个百万富翁的爸爸,而我却没有。”

洛克菲勒的精打细算让他成为商业巨人,只有懂得简朴的人才能用心计算怎样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怎样把1块钱变成10块钱甚至更多。洛克菲勒的商业观念告诉我们,任何一分钱都是有价值的,要想赚钱,首先得节约。

犹太人特别是犹太商人,不管他们有多富有,也决不会挥霍钱财。他们在宴请宾客时,以吃饱吃好为尚,并不追求排场;在生活中,他们以节俭为尚,不会用光吃光。犹太人测算过,依照世界标准利率计算,如果每个人每天储蓄1美元,88年后就能得到100万美元,虽然88年的时间长了些,但是,如果每天节约2美元,大都可以在实行10年、20年后得到100万美元。所以永远不要小看1美元,日积月累,1美元会变成上千美元甚至更多,派上大用场。

很多犹太老板都是精打细算的人,他们都是节俭的典范。他们节俭的目的就是要节省开支,降低成本,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他们的哲学是“要把一块钱当成两块钱来用,如果在一个地方错用了一块钱,并不只是损失一块钱,而是花了两块钱”。

犹太人亚凯德对一位自称卖蛋的节俭人说:“假使你每天早上收进10个蛋放到蛋篮里,每天晚上从蛋篮中取出9个,其结果是如何呢?”“时间久了,蛋篮就满了!”“这是什么道理?”“因为我每天放进蛋数比取出的蛋数多一个啊!”

亚凯德向我们介绍的秘诀就是要让我们像他告诉蛋商的发财秘诀那样,当我们把10块钱收进钱袋里,但只取出9块钱作为费用时,这表示我们的钱包已经开始膨胀。当我们感觉到钱包的重量增加时,心中一定很有满足感。

人的欲望就像野草,农田里只要有空地,它就能生根滋长,繁殖下去。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人要仔细研究现在的生活习惯,因为有些支出是必要的,有些支出是可以减少的,或者可以取消的。不要以为亿万富翁就可以满足自己所有的欲望,事实并不是如此。当你把自己的收入都用在满足自己的欲望上的话,你就永远没有机会成为富翁,因为首先你没有机会完成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懂得节俭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我们无法左右命运,但也不要被命运所左右。”——《羊皮卷》

犹太人的现实生活,几乎都是处于动荡与逆境之中。犹太民族的苦难历程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情况和条件下,把握自己的命运是至关重要的。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不要指望别人能够带给你幸运与财富。别人永远是不可靠的,只有自己能解救自己,只有自己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上是最愚蠢的。

长期的流浪和居无定所,加上始料不及的歧视和压迫,使犹太人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树立了一种独立的生命意识。犹太人在孩提时就被灌输独立自救的意识,以期能在未来的坎坷人生路上应付自如。这种独立意识的培养,主要来自于父母对孩子“只相信自己,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教育。

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有一颗纯洁的心,他们并不知道世界的真实面目,只觉得世界很美好。他们不仅相信自己,而且信任周围所有的人。如此天真单纯的人,是无法应付复杂的人类社会的。犹太人生来就处于逆境之中,生存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充满荆棘。要适应这个环境,首先就必须懂得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因此,犹太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自己,除了自己,任何人都是不可轻易相信的。为了达到让孩子们不信任别人的目的,父母时常担任“坏角色”,不断地骗自己的孩子,同时让孩子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双亲在骗自己。在这样的教育中,父母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只有自己是最可靠的人。

这种只相信自己的思想,使犹太小孩从小便有独立生活的意识。他们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养活自己,靠别人来生活绝对是天真的幻想。因此,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即使再恶劣的环境也不能消除他们生存下去的勇气。

具有独立意识,只是掌握自己命运的第一步,要把握自己的命运还必须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能经得起困难的考验,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到的,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去做,还有你有没有必须做到的决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杰出的人物之所以能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均能自强不息,并且具有必胜的信念。生活中总有许多人抱怨自己没本事,从而消极平庸,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正如拿破仑所言:“世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只要选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下去,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就一定能成功。

自强不息是犹太人的一个优良传统,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从不退缩。迫害和杀戮也封锁不了他们前进的路。从罗马帝国时起,犹太人便被迫离开故土,流散天涯。在漫长的流亡漂泊岁月中,犹太民族的特性、宗教、语言、文化、文学、传统、历法、习俗和智慧没有因这2000多年的悲惨民族史而分崩离析,他们至今仍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色和凝聚力。千百年来,犹太人人才辈出,精英遍布世界。处境恶劣与成果卓著形成的强烈反差,正是这个民族的旺盛生命意识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的反映。

巴拉尼是个犹太人的儿子,年幼时患了骨结核病,由于家境贫穷,无法医治好,他的膝关节永久性僵硬了。但是,他没有因此而丧失生活的信心,相反,却增加了生存下去和创大业的决心。他立志学习医学,在历尽艰苦后终于学有所成。他对医学研究精深,特别对耳科绝症有独到研究。他一生发表了184篇医学科研论文和两本很有研究价值的论著:《半规管的生理学与病理学》和《前庭器的机能试验》。由于科研成果卓著,他获得了所在国奥地利皇家授予的爵位,并于191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可以说,这些荣誉和奖励是对他的自强不息精神的一种回报。

巴拉尼是一个把握自己命运的勇者,他没有因为自己的疾病放弃努力。他在命运的不公平面前没有低下自己高昂的头颅,反而以一种更强大的姿态去迎接命运带给他的不幸。不幸的人往往拥有比常人更强的斗志和生命力,巴拉尼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气证明了自己是命运的主人。他没有被命运左右,他是战胜命运的强者。

如果将自己的命运交由别人主宰,当别人真的愿意并且有能力替我们安排好我们所要走的路时,或许我们可以不必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得到金钱和荣誉,或许我们可以不必面对所有的挫折,或许我们可以不必再饱尝失败的苦恼。可是在逃避所有的这些责任与打击的同时,我们将失去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自信,被风雨洗礼过后的成熟魅力,还有依靠自己努力获得成功之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如果我们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话,那岂不如同行尸走肉般失去了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如同一碗白开水一样淡然无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命运都把握不了的话,他还能把握什么呢?

勤劳与努力必不可少

犹太人认为对于勤劳的人,造物主总是给他最高的荣誉和奖赏,而那些懒惰的人,造物主不会给他们任何礼物。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努力的民族,这种顽强的精神不知道成就了多少犹太富翁,这些杰出人物无不具备这样顽强忘我的奋斗精神。勤劳与努力是一个人达到成功必须具备的品质。努力了并不一定成功,但是如果没有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羊皮卷》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哈德良皇帝看见一个老人正在努力工作,种植无花果树。他问老人道:“你是否期望自己能够享受果实?”

老人回答说:“如果我不能活到吃无花果的时候,我的孩子们将会吃到。或许上帝会特赦我。”“如果你能够得到上帝的特赦而吃到这树的果实,”皇帝对他说,“那就请你告诉我。”

时光流逝,果树果然在老人的有生之年结出了果实,老人装了满满一篮子无花果来见皇帝。见到皇帝时,他解释说:“我就是你看见过的那个种无花果树的老人,这些无花果是我的劳动成果。”

皇帝命他坐在金椅子上,把他的篮子装满了黄金。可皇帝的仆人反对道:“您想给一个老犹太人那么多荣誉吗?”

皇帝回答说:“造物主给勤劳的人以荣誉,难道我就不能做同样的事吗?”

皇帝说得很对,对于勤劳的人,造物主总是给他最高的荣誉和奖赏,而那些懒惰的人,造物主不会给他们任何礼物。懒惰的人永远体会不到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种植的果实有多么香甜可口,也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只有通过勤奋努力得来的成果才是最有价值的。《羊皮卷》这样劝告世人:“最无聊的工作是无所事事,最愉快的工作是人们在忙于工作。”在犹太人看来,懒惰使人一事无成,上帝和人们都奖赏勤勉的人。因此,犹太人的生存之法是培养勤勉的习惯,因为这才是人生的关键。犹太人家庭很注重对自己子女的勤勉教育,他们会从一些日常的小事中教育子女让他们知道通过勤奋努力就能获得金钱,懒惰的人是没有机会的。他们的父母经常会给他们一份清单:“吉米拖地赚15美分,收拾好自己的床铺赚10美分,清除花园的杂草赚20美分。”“玛丽插花赚10美分,洗碗赚10美分,收拾房间赚30美分。”

而且告诉孩子们这就是他们的零花钱。想要零花钱就必须自己好好地干活,不然就不能得到。如果想得到更多的零花钱,那就只有在家里干更多的活。而他们的父母之所以不会随便给他们钱,目的就是鼓励他们多干活。犹太人父母们这样做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孩子们知道只有努力地干活才可以得到收获,懒惰的人是什么也得不到的。这样,等到这些孩子长大了,就慢慢养成了勤勉的习惯,也懂得了在工作中要多多努力,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犹太人认为,很少有人一生下来就是辛勤的工作者,也很少有人是天生的懒惰虫,而大多数人的勤勉或懒惰都是习性所致。只有通过后天的培养,不断增强自己的勤勉意识,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勤勉的人。

世界上最终能够功成名就的往往不是那些有显赫家庭背景的人,而是那些白手起家,用勤劳与努力打拼出来的人。

电报业巨子萨尔诺夫小的时候,家里十分清贫,没有机会读书。读小学的时候,就不得不利用放学时间及假日做工,挣点钱贴补家用。在他小学快毕业时,父亲又因为长年辛苦而积劳成疾,过早地去世了。他没有办法继续他的学习了,只好辍学做了童工。

15岁的萨尔诺夫就开始步入社会,并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他一边赚取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一边开始自学。几经周折后,他在一家邮电局找到了一份送电报的工作。他工作异常辛苦,一天要送20份电报,而为了一份电报,有时候要跑上几英里路。每天当他回到家的时候,都已经是深夜两三点了,又累又饿,几乎不能再多走一步路。于是吃完一点儿饭他就赶紧睡觉,第二天又不得不在早晨五六点钟的时候赶到电报大楼。

但萨尔诺夫始终没有忘记将来要做一番事业的愿望。于是,他开始学习当时几乎没有几个人掌握的国际莫尔斯电码操作方法。他减少了每天送电报的时间,把时间挤出来用于学习。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要学习这样的先进技术,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他凭着惊人的决心和毅力学会了这项高难度的技术,从而被破格提升为报务员。

在公司的研究所,他完成了电气工程学学业,成为当时世界功率最强的电台——马可尼无线电公司的收发报员。在1912年4月震惊世界的大型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遇难的时候,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收到沉船信息的人。他连续72个小时守在电报机旁,不间断地收传信息。长期的电报工作让他敏锐地发现,无线电技术的市场化具有广阔的前景。公司认为他具备了经理人的思维,于是他在30岁那年,升任这所特大型高科技公司的总经理。这样卓越的成绩,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这些都要完全归功于他的勤勉与努力。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工作也异常的勤奋。他常常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有的时候,甚至一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而他的一生中平均每周工作76个小时,经常是别人下班了,他还在工作。他说,如果什么都不想干,那一天工作8个小时就可以了,可是你如果想干点什么,那么你下班的时候,正是你工作的开始。别人问他怎么能一天工作20个小时,他却说:“一天工作20个小时怎么可以,我需要一天工作48个小时。”人们看到他的时候,他总是在忙于工作,于是人们说洛克菲勒只有睡觉和吃饭的时候不谈工作。这位世界级的大富翁就是这样紧张而勤奋地工作着的。

如果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一般性的奋斗很难让你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在成功的路上一个人要付出的努力与勤奋也许会超乎你的想象,能不能真的做到比别人努力几倍甚至几十倍,就是决定你能比别人成功几倍几十倍的重要条件。只有更早地比别人付出了这份努力,你才有机会比别人更早达到理想中的自己,也才能有机会比别人更早地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方法总比困难要多

《塔木德》中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凡事都有解决的窍门。”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即使在你觉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仍然有一种方法在等着你去发现,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发散思维,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有时候,克服困难要出一些怪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有一天,两个女人来见所罗门王。其中一个说:“陛下啊,这女人跟我住同一个屋子,我在家生孩子的时候,她正住在那里。我生了一个男婴,两天后她也生了一个男婴。这屋子里只有我们两个,没有别人。一天晚上,她不小心压死了自己的孩子,就半夜起来,趁我熟睡时抱走我的孩子,放在她床上,然后把她那死了的孩子放在我的床上。第二天早晨,我醒来要给孩子喂奶,发现他已经死了,再仔细一看,才知道那并不是我的孩子。”

另一个女人说:“不!活着的孩子是我的,死的才是你的!”

第一个女人回答:“不!死孩子是你的,活着的是我的!”

她们在所罗门王面前就这样争辩起来。

所罗门王心想:“既然她们都说活孩子是自己的,死孩子是对方的,那么……”他对左右说:“拿一把刀来!”左右的人把刀拿进来,所罗门王下令说:“把这活着的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这个女人,一半给那个女人!”

那孩子的母亲心疼自己的儿子,就对所罗门王说:“陛下,千万不要杀这孩子!求你把他交给那女人好啦!”

另一个女人却说:“不必给我,也不要给她,把这孩子分成两半吧!”

所罗门王说:“不可杀死这孩子!把她交给第一个女人,因为,她才是孩子真正的母亲。”

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是关于谁在说谎的故事。从她们的争论中很难看出真相,但是聪明的所罗门王却想出了一个怪招。他正是利用了人性的特点,把这个看似困难的案子解决了。

我们常说方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是没错的,关键在于你怎样能够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塔木德》中的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们答案:“开锁不能总用钥匙;解决问题不能总靠常规的方法。”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两个儿子大了,犹太富翁老了。

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遗产呢?富翁始终拿不定主意。

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时代,他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考验他们的好办法。

他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难题,谁答得好,就让谁继承遗产。

他交给他们一人一串钥匙、一匹快马,看他们谁先回到家,并把宅门打开。

马跑得飞快,所以兄弟两个几乎是同时回到家的。

但是面对紧锁的大门,两个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试右试,苦于无法从那一大串钥匙中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弟弟呢,则苦于没有钥匙,因为他刚才光顾了赶路,钥匙不知什么时候掉在了路上。

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

突然,弟弟一拍脑门,有了办法。他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子就把锁砸了,他顺利进去了。

自然,继承权落在了弟弟手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遇到困难时,不要把赌注都押在已经在自己手中的钥匙,要通过思考寻找更多的方法。手中的钥匙可能因为某些意外打不开你想打开的那扇门,但是意料之外的那块石头正好是你打开大门时所需要的。所以遇到困难时,不要因为自己没有拿到钥匙就气馁,因为除了钥匙之外,能打开大门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就看你的智慧能不能帮你找到合适的工具。

在西方谚语里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每制造一个困难,也会同时制造3个解决它的方法。所以,世上只要有困难,就会有解决的方法。更多时候让你头疼的也许只是你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而已。合适方法的获得需要有活跃的思维,并善于打破常规。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好的结果,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海湾战争打响的时候,美日矛盾激化,杰恩作为日本凌志汽车在美国南加州的销售代理,深刻意识到由于这场战争,美国人可能不会再跑来买凌志汽车了。杰恩分析,如果人们因为战争和社会稳定问题,不来参观凌志汽车的车型的话,那他肯定会失去工作。杰恩放弃了通常销售人员惯用的在报纸和广播上做大量广告,等着人们来下订单的做法。他是个思维很活跃的人,在分析了当时问题的关键之后,列出了若干条可以实现的办法,最后确定了其中最妙的一个,作为改变销售形势的策略。

对于这个问题,杰恩是如此分析的:假设你开过一辆新车,然后再回到自己的老车里,你会感觉到你的老车怎么突然之间有了那么多让你不满意的地方。或许之前你还可以继续忍受老车的诸多缺点,但是忽然之间,你知道了还有更好的享受,你会不会决定去买辆更好的车呢?想清楚问题的关键之后,杰恩立刻落实他所想到的那个新对策。他吩咐若干销售员工户外工作,让他们各自开着一辆凌志新车,到富人常出没的地方——乡村俱乐部、码头、马球场、比佛利山和韦斯特莱克的聚会等——然后邀请这些人坐到崭新的凌志车里兜风。这些富人享受完新车的美妙以后,再坐回到自己的旧车时,真的产生了很多抱怨声。在那之后,陆陆续续开始有人购买或租用新凌志车,并且生意也没有因为战争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种方法与那些在报纸和杂志上做广告的方法比起来,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因为在报纸和杂志上做广告,消费者并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这种车的优点并没有切身体会。杰恩的方法正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给消费者一个切身的体会,让他们亲身体验新车的优势。这样自然会达到更好的广告效应。推而广之,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善于打破常规思维,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机会。

方法永远是多于困难的,即使人们认为最完美的东西也有漏洞,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在这完美的外表下找到那个漏洞,而这个漏洞往往就是你解决问题的关键。

所以,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最愚蠢的表现就是手足无措,乱了方寸。智者不会一味害怕困难,而是在困难到来的时候,运用自己的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运用专注的力量

专注,就是当你确定了一个目标以后,要全身心投入其中,心无旁骛地完成自己的目标。人总是会有很多目标的,但是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要被那些无所谓的琐事牵绊住前进的脚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在琐事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就不会有更多的时间关注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一定要专注于自己已经下定决心要做好的事情。《塔木德》中写道:“得到太多,必有所失。把你的心(思想)专注在一个地方。”

在《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人找到智者约瑟,看到约瑟正在树上摘苹果。“尊敬的约瑟,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这个人喊。“我现在不能下树回答你的问题,因为我今天受雇于这里的庄园主,我的时间是属于他的。”

约瑟因为在树上说了拒绝回答问题的一句话,影响了摘苹果,收工之后主动向庄园主提出扣下一点工钱。

由此可见做事专注,集中精力也是犹太人的一个特征。如果一个人要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必须要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有更大的机会走上成功之路。

聪明人能够专注地干一件事,直到成功,勒韦就是这样一个聪明人。

勒韦是美国的著名医师及药理学家,1936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勒韦1873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从小喜欢艺术,在绘画和音乐上都有一定的水准。但他的父母是犹太人,他们对犹太人深受各种歧视和迫害心有余悸,不断敦促儿子不要学习和从事那些涉及意识形态的行业,而专攻一门科学技术。他们认为,学好数理化,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

在父母的教育下,勒韦进入大学学习时,放弃了自己原来的爱好和专长,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学习。

勒韦是一位勤奋志坚的学生,他不怕从头学起,他相信专注于一必定会成功。带着这一心态,他很快进入了角色,专心致志于医学课程的学习。心态是行动的推进器,他在医学院学习时,就被导师的学识和专心钻研精神所吸引。这位导师叫淄宁教授,是著名的内科医生。勒韦在这位教授的指导下,学业进展很快,并深深体会到医学也大有施展才华的天地。

勒韦从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在欧洲及美国一些大学从事医学专业研究,在药理学方面取得较大成绩。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奥地利的格拉茨大学于1921年聘请他为药理教授,专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在那里他开始了神经学的研究,通过青蛙迷走神经的试验,第一次证明了某些神经合成的化学物质可将刺激从一个神经细胞传至另一个细胞,又可将刺激从神经元传到应答器官。他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乙醚胆碱。1929年他又从动物组织分离出该物质。勒韦对化学传递的研究成果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在药理及医学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1936年他与戴尔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尽管勒韦是杰出的教授和医学家,但也如其他犹太人一样,在德国遭受了纳粹的迫害。当局把他逮捕,没收了他的全部财产,并取消了他的德国国籍。后来,他逃脱了纳粹的监察,辗转到了美国,并加入了美国籍,受聘于纽约大学医学院,开始了对糖尿病、肾上腺素的专门研究。勒韦对每一项新的科研,都能专注于一。不久,他在几个项目上都获得新的突破,特别是设计出检测胰脏疾病的勒韦氏检验法,对人类医学又作出了重大贡献。

勒韦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方向,然后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医学事业。他没有半途而废,而是一直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他也没有让任何事情扰乱自己的脚步,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他也明白要在这个领域做到最好就要一心一意,不能被其他的事情牵绊。

但是往往有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有很多目标,但是对每个目标都不能专心致志。今天看股票,明天搞房地产,想做的事情很多,也做了很多事情,但终究没有在哪个领域做到很好。

有一位房地产商人,居然记不清自己手头到底有多少宗交易。他先是做一座建筑物的生意,接着增加到两座,后来信用更大了,终于扩展到别的业务。他回忆说:“刺激得很,我在试验自己的极限。”

有一天,银行来了通知,说他扩张过度,冒了太大风险,并停止给他信贷,这位奇才于是失败了。

起初他怨天尤人,埋怨银行,埋怨经济环境,埋怨职员。最后他说:“我明白我没有量力而为,欲速不达。”

答案是重定目标,找出他最拿手的生意——发展地产。他熬了好几年,终于又慢慢振作了起来。如今,他又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做事也更有分寸了。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翁,从开始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后来的只专注于一个目标,这是值得赞扬的。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症结所在,而且用实际行动改正了不专注的错误。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生活中有一些人之所以没有什么成就,原因之一就是经常确立目标,也经常变换目标,所谓“常立志”者就是这样一种人。

要相信专注的人更加容易成功,专注能够创造奇迹,专注也更能激发人的潜能。如果你还在自己的各种天花乱坠的想法中左右摇摆,那么,现在就停止吧!把自己最想做又最适合的事情当成现阶段的目标,然后专注于它。这样你会体会到成功带给你的满足感,你也会变得更加有自信。

让自信指引生活

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辉煌呢?犹太人会告诉你自信地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自信指引生活。犹太人也常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说:“相信自己,便会攻无不克,不能每日超越一个恐惧,便从未学得生命的每一课。”

缺乏自信者办事时总是畏畏缩缩,结果许多易于完成的事都中途作废。而信心充足者,做事时可令自身潜能得到超常发挥,结果时常变许多“看似不能”为“居然成功”。自信令其屡败屡战,直至成功;自信引发他信,他信助其成功。在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商界,自信之重要尤甚。

有的人,自信好像是天生带来的一样,他们总是保持着自信的笑容,即使遇到困难也一样。而有的人则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可能从小就有一种自卑感,渴望从别人的赞扬中得到自信。但是往往自信是要靠自己确立的,别人的赞扬与肯定也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

黛比出生在一个有很多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从小她就非常渴望得到父母亲的赞扬和鼓励。但是由于孩子多,父母根本就顾不上她。这种经历使得她长大成人后依然缺少自信心。后来她嫁给一个非常成功的高级管理人员,但美满的婚姻并没能改变她缺乏自信的心态。当她与朋友出去参加社交活动时总是显得很笨拙,唯一使她感到自信的是在厨房里烤制面包的时候。她非常渴望成功,但是鼓起勇气从家务中走出去,作出决定去承担具有失败风险的羞辱,对她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终于认识到自己要么停止成功的梦想,要么就鼓起勇气去冒一次险。黛比这样讲述自己的经历:

我决定进入烹饪行业。我对妈妈爸爸以及丈夫说:“我准备去开一家食品店,因为你们总是告诉我说,我的烹饪手艺有多么了不起。”“噢,黛比,”他们一起道,“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主意。你肯定要失败的。这事太难了。快别胡思乱想了。”你知道,他们一直这样劝阻我,说实话,我几乎相信他们说的。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不愿意再倒退回去,再像以往那样犹犹豫豫地说:“如果真的出现……”

她下决心要开一家食品店。她丈夫始终反对,但最后还是给了她开食品店的资金。食品店开张的那一天,竟然没有一个顾客光临。黛比几乎被冷酷的现实击垮了。她冒了一次险,并且使自己身陷其中,看起来她是必败无疑了。她甚至相信她的丈夫是对的,冒这么大的险是一个错误。但是第一步已经迈出了,冒险旅程已经开始了,黛比决定继续走下去。

一反平时胆怯羞涩的窘态,黛比端着一盘刚烘制的热气腾腾的食品在她居住的街区,请每一个过往的人品尝。有件事使她越来越自信:所有尝过她的食品的人都认为味道非常好。人们开始接受她的食品。今天,“黛比·菲尔茨”的名字在美国众多的食品商店的货架上出现。她的公司“菲尔茨太太原味食品公司”是食品行业最成功的连锁企业。今天的黛比·菲尔茨已经成了一个浑身到处都散发出自信的人!

是的,也许你曾经是一个自卑的人,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可以自信地面对身边的人。但是请不要气馁,你要知道只有自信才能让你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你的自信从何而来?就是要做出一些足以让自己变得自信的事情来,所以,让自信来指引你的生活吧!走出自己的自卑,相信你也可以和黛比一样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在犹太人看来,自信是一种信念,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自信会让他人尊重并信任你,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信不过自己,怎么指望别人去信任你呢?当你遇到挫折时,如果你认为自己被打倒了,那么你就真正地被打倒了。如果你认为自己仍屹立不倒,那么你就真的屹立未倒。如果你想赢,但又认为自己自惭形秽,那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强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要依靠自己,相信自己,挖掘自己,发挥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主宰自己。

犹太人伊莎贝拉由于看到房产销售的一片大好,就决定投资活动房产销售。当时很多人都告诉她不应该这样做,说她不可能做得好。因为当时她仅有3万美元的积蓄,而最低的资本投资额是她积蓄的许多倍。“你看竞争多么激烈呀!”她的理财顾问这样告诉她,“此外,你在销售活动房产方面又没有多少实际经验,更别提业务管理了。”伊莎贝拉女士没有听从她顾问的意见,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她承认自己的确缺少资金,而且该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自己也缺乏经验。“但是,”她接着说,“我收集的资料显示,活动房屋这个行业正在扩展,我也彻底研究了我可能遇到的竞争。我知道我在销售方面可能不比人家好。我也预料到会犯一些错误,但我会很快赶上别人。”

于是,她毫不动摇地行动了。她的信心赢得了两位投资者,也赢得了几乎不可能的优惠——一家活动房屋制造商答应,在不需要现金的条件下,供应她一些很少量的存货。就这样,伊莎贝拉大获成功。当年,她卖出了超过100万美元的活动房屋。这一切的成果都归因于她对自己的信心。

可见,一个人必胜的信心会给自己加入成功的砝码。一个人只要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是每个有自信的人都能成功,但是成功都属于有信心的人。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多给自己信心吧!告诉自己可以成功,然后专注地努力,相信,你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会休息,才会工作

我们都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勤勉的人,他们喜欢让自己沉浸于忙碌的工作中。但是,他们也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在他们看来,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不能因为忙碌的工作放弃欣赏生活美景的权利。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如果为了工作放弃享受生活的机会,这与工作的初衷就相去甚远了。所以永远不要以工作为借口,放弃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放弃在温暖舒适的沙滩上欣赏美景的权利。《塔木德》中说:“一张弓如果一直绷着,即使是钢做的,也会失去弹力。”所以,人要学会在工作与休息中寻找平衡,不能一味地贪图清闲,无休止地休息;但是也不能让自己长久地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因为长期的紧张疲劳反而会降低工作的效率,远不如劳逸结合的方法合适。

在古代,只有犹太人在每周能拿出一天时间来休息。这在当时的外国人看来是非常奇特的事情,其他民族都没有安排定期的休息日。即使偶尔有休息,也是在镇上的神殿举行祭礼或是个人举行庆祝宴会的时候。

犹太人多是商人,商人同普通人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忙。他们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定时,随时都有事,只要他愿意,干一辈子也干不完。工作耽搁了,钱就减少,犹太人绝不浪费一分钟时间。但是,对于犹太人来说身体健康是根本,而身体健康需要休息。休息必然和工作相冲突,怎么办?这时犹太人毫不犹豫地放弃工作,选择休息。假如你不理解,可以向犹太人提问:“你们工作一小时可赚50美元以上,如果每天休息一小时,一月就少赚1500美元,一年少赚1.8万美元以上,这值得吗?”

犹太人会比你算得更快:“假如一天工作8小时不休息,一天可赚400美元,那我的寿命将减少5年,按每年收入12万元计算,5年我将减少60万美元收入,假如我每天休息1小时,那我除损失每天1小时50美元外,将得到5年每天7小时工作所赚的钱。现在我60岁,假设我按时休息可活10年,那么我将损失15万美元,15万和60万哪个多呢?”

犹太人总是能够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找到最合适的解释,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精明与智慧。

犹太人主张,在休息日,一定要把平日里工作中堆积的压抑与不满发泄出来,让自己的心灵真正获得释放。这样才能保证再次投入工作时保持旺盛的精力,从而保证高效率的工作。

犹太人非常注重吃的享受。吃得好,身体自然就健康,健康是犹太商人最大的本钱。犹太人亡国了两千多年,浪迹天涯,处处遭人歧视和迫害,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断了种,这不能不归功于他们的养身有术——注重健康。还有和饮食对健康有相同功效的就是充分的休息,对这一点犹太人也是非常注重的。

俗话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那些不重视休闲生活的人,总是以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为由,来自欺欺人。实际上不走出办公室,是无法体会到海边沙滩日光浴,或爬山所享受到的大自然风情对消除身体疲劳的好处的。这些人总是浪费自己的休息时间,把它们用在工作上,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做法一点也不可取。

越是工作忙时,越应该合理地休息。俗话说:“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所以必须学会强迫自己休息。工作繁忙的公司总经理们,就非常注意休息,常常把自己的休息安排得适当合理,哪怕有时只能放松几个小时,也要坚持。我们应该把休息列进作息时间表,与工作同等对待,坚持执行。如果你决定下午抽一个小时来锻炼的话,就应该丝毫也不动摇,绝对不让其他事情来占据。

为生命加快脚步

“生命有限,时光荏苒,只有奋斗不已,方能生生不息。”——《羊皮卷》

勿浪费时间,是犹太商人的格言之一。不浪费时间,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为生命加快脚步。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成功只属于那些不停向前奔跑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理想不断奔跑。如果停止奔跑,我们就可能被别人甩在身后,更可能因此而失掉积极进取的斗志,最终会被社会淘汰出局。

犹太人认为时间就是金钱,他们常以一分钟多少钱的概念来工作。假设一个犹太人的月收入为20万美元,那么他一天的收入就是8000美元,一小时则是1000美元,一分钟为17美元。当然在其他工作时间内,他不愿为会见一个无聊的人而耽搁一分钟。这时,倘被耽搁5分钟,即相当于他损失了85美元。

犹太人所尊奉的法则就是丛林法则,竞争意味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只要竞争存在,我们就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否则只能被淘汰出局。而竞争本身也是我们不停向前奔跑的动力。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

挪威的渔民出海去捕沙丁鱼,他们将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抵达码头时,如果鱼仍然活着的话,就可卖很高的价钱。但是,沙丁鱼却很容易在抵达港口前就死掉,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要让鱼活着回海港。

但是,除了一个渔船外,其他渔船的种种努力均告失败。这艘渔船的船长一直不公开他的秘密。直到他死了以后,人们去参观他的鱼槽,秘诀才被揭开:鱼槽里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而已。

为什么放入一条鲶鱼,就能让沙丁鱼活下去呢?

原来,鲶鱼放进鱼槽内,由于环境陌生,便会四处游动,处处挑起摩擦和骚动。而大量的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自然就紧张起来,于是便不停地游动。这样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被运到了港口。

这就是“鲶鱼效应”。它告诉人们,只有不停地游动,生命才会顽强地延续下去。同样地,我们要加快生命的脚步,才能不被生活淘汰。

犹太人有极强的时间观念,认为消沉和坐以待毙不但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更是白白浪费掉了有限的宝贵时间,将可能的财富和机会拱手让时间冲走,这不但可悲,而且可恨。

施特劳斯是著名的梅西百货公司的创始人,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美首屈一指的富豪。然而,他最初不过是一个贫困家庭的苦孩子。他生于德国,后移居北美。由于贫困,他不得不在读完初一后就辍学,当了杂货店的童工。他读书不多,但深受犹太人传统教育的影响,幼小的心灵已播下了人生奋斗的种子。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去开拓自己的事业,为此,他一刻也没有停息过。

施特劳斯14岁时,便白天在杂货店干活,晚上自修文化。他勤奋聪明,干事也十分利落,老板很赏识他,他从勤杂工转为记账员,又升为售货员,再到售货经理,直至最后当上了公司的经理。虽然有了可观的收入,但他并不满足也毫不松懈。接着,他利用自己的积蓄开设了自己的小百货店,取名为梅西百货公司。由于自己的努力和经验,再加上广泛的供销渠道,梅西百货公司发展迅速,几年时光,便成为一个很有名气的中等百货公司。

但施特劳斯仍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决心将梅西办成全美乃至世界一流的百货公司。于是,他主动研究市场,马不停蹄地大搞市场调研,得出在北美这样的买方市场上应该执行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手段的论断。一方面,他要求公司的销售人员要对公司的商品有足够的了解,真诚为顾客着想,争取让顾客最满意;另一方面他又推出了“给消费者赠品”、“有奖销售”、“新产品用户试用”、“产品当场演示”、“时装表演”等多种促销手段。

施特劳斯的不断探索为公司赢得了成功。在当时,梅西百货公司的业绩和信誉远远领先于别的公司。正是在这种不断进取的30多年经营中,梅西百货公司由小变大,最终成了世界一流的百货公司,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而施特劳斯在30年代就已经逝世了。

施特劳斯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不满足现状,不停为自己的目标奔跑的人,才能达到人生中一个又一个高峰,创造成功的奇迹,那些沉醉于一时的成功或安于现状的人最终会落后于别人,从而走向平庸和失败。

我们在长跑时,常会有这种感觉:如果中途停了下来,休息一下再起跑的话,就会觉得没有刚开始的那种劲头了,而且休息的次数越多就越不愿意继续往下跑。但是如果我们一直跑下来,面对越来越近的目标,我们便会充满力量。在中国古代的作战中有这样的说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就是说在向目标进攻时,最好要一口气完成,不能接二连三地发动进攻,这样只会降低士兵的斗志。人就是这样,只有在不断的奔跑中才不会失去力量,只有在不断的奋斗中,才不会削弱自己的斗志。有位著名的登山家被记者这样问道:“你已经是登山者中最成功的一位了,为何还要去登那座无人敢登的山呢?”他淡淡地说:“因为山就在那儿。”的确,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停地奔跑,就在于向更高的山峰发起冲锋。

犹太人的人生观就是,人生就像我们从救火场里抢东西,我们从里面能够抢出的东西越多,我们的人生就越有价值。犹太人做生意的名言就是:要在两列火车迎面错过时做交易。用金钱买时间,用智慧换效率。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如果不注重速度,机遇便会转瞬即逝。这是一个竞争的年代,在这个年代中已经不能找到一个不存在竞争的领域了。有竞争就意味着自己有被对手打败出局的危险,一旦你的脚步慢下来别人就会超越你,你就会处于劣势,等发现了这种劣势再去补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浪费时间。为了自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快你的脚步吧!

拥有自我管理的特质

要想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责任。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了解自己是建立尊严的基础。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

人都有一个劣根性,就是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过于计较,认为别人的错误不可原谅。对自己却又过分宽容,即使犯了大错,也总是找借口为自己辩护。这就是缺乏自我管理的素质。人总是能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妻子、儿女、同事、朋友、下属,唯独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因此,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以身作则、从我做起。《羊皮卷》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人们介意他人身上些微的皮肤病,却睁眼不见自己身上的重病。

人有两片耳朵一张嘴,就是要人凡事应多做少说。

同时,《羊皮卷》也这样来比喻领导者:

身体从头开始。

没有船长的船,就如同没有舵,全然不知方向。

能以微笑回答别人非难的人,是领袖之才。

犹太人认为,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是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去做的。要想让别人信服自己,就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然后才可以要求别人。路要自己去踩,才真正算是走自己的路。自己不走,叫别人走,是毫无道理的;而踩着别人的脚后跟走,其实是替别人走路,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犹太人有很高的自我管理素质,他们凡事从自己做起,善于自我反省,慎独自律。在商业中,他们信守合约、遵守法律。犹太商人严格遵守契约合同,哪怕这种约定是口头上的。在他们看来,只要双方达成了某种一致,就要严格地执行,这样才符合道德。也就是说,不管如何,都要求自己遵照契约的约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享用自己的权利。他们相信,只有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这方面去执行合约,才能真正体现契约的精神——按照约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两方都按约定来要求自己,这样契约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否则,一方不从自己做起,却要求对方做到,那契约的执行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双方都想着用契约去牵制别人,那么这个契约就可能要破产。在与犹太人的商业往来中,根本不存在犹太人不履行契约的情况,除非是契约本身有问题。犹太人这种严于律己、信守承诺的品质让他们在商界赢得了很高的赞誉。

同样,犹太商人在管理自己企业的过程中,也是以身作则,自己先做好表率,然后以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影响别人,而很少有只严格要求别人对自己放松要求的情况。

如果说遵守规章、履行契约、从我做起只是犹太人自我管理的比较浅层次的表现,那么犹太人内心深处的“慎独”精神,就是很珍贵的了。他们总是去问自己做了什么、做对了什么、应该做什么,却很少去要求别人该怎样。

犹太民族弘扬“慎独”精神,但绝不意味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绝不提倡“独善其身”式的“隐士”,而是教导人们要和大众生活在一起。

有个拉比,行为高洁,为人亲切而仁慈,对神虔敬,做事审慎,因此他理所当然成为受人景仰爱戴的人。

过了80岁的某一天,他的身体突然变得虚弱了,并开始很快地衰老下去。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已经临近,便把所有的弟子叫到床边。弟子到齐了之后,拉比却开始哭了。弟子十分奇怪,便问道:“老师为什么要哭呢?难道您有忘记读书的一天吗?有过因为疏忽而漏教学生的一天吗?有过没有行善的一天吗?您是这个国家中最受尊敬的人,最笃敬神的人呐。并且您对政治那肮脏的世界从没有插过一次手,照理说老师您没有任何哭的理由。”

拉比却说:“正是因为像你们说的这样,我才哭啊。我刚刚问了自己:你读书了吗?你向神祈祷了吗?你是否行善了?你是否做了正当行为?对于这些问题,我都可以作肯定的回答。但当我问自己,你是否参加了一般人的生活时,我却只能回答:没有。所以我才哭了。”

以后的拉比们常用这则故事来劝说那些不愿意参与大众活动的人,让他们能够走出家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魅力。

可见,犹太人自我管理,并不是与集体或别的个体相游离的。它的意义在于提升了自己,却又影响感化了别人,这比单纯地要求别人要强得多。正如在犹太复国运动中体现出来的那样,犹太人不论贫富、地位如何,一律为着心中的以色列建国而积极努力。他们从没有想过要求别人为重建国家做些什么,而只是想着我能为祖国的重建做些什么。正是这种先从自己做起的理念和精神升华了犹太民族的集体感和凝聚力,使他们能够在四散各地的情况下紧密相连,并最终促成了以色列的再生。

小事中决定命运

永远不要轻视小事的力量,它往往能让你的生命发生转折。因为从小事中,人们能够发现一个人的做人态度,也能改变对一个人的看法,而这些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

20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什么人,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

其中,有一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映很冷淡,因为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轻人的冷漠,未曾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脱下帽子,也向传教士道一声:“早安。”

好几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执政。

这一天,传教士与村中所有的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在下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有一个手拿指挥棒的指挥官在前面挥动着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边的是死路一条,被指向右边的则还有生还的机会。

传教士的名字被这位指挥官点到了,他浑身颤抖,走上前去。当他无望地抬起头来时,眼睛一下子和指挥官的眼睛相遇了。

传教士习惯地脱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虽然没有过多地表情变化,但仍禁不住还了一句问候:“早安。”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最后的结果是:传教士被指向了右边——意思是生还者。

就是这么简短的一句问候,让传教士转危为安。一件小事,也许并不需要你去刻意表现,只是习惯性地做出来就能给别人带来些许感动,更能够给自己种下福音。所以永远不要以为小事就无足轻重。《塔木德》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大卫王从来对蜘蛛不屑一顾,认为它是随处结网、龌龊无比、毫无用处的怪物。

然而,在一次战争中,他被敌人包围,逃跑时遁入了一个洞窟之中。这时洞窟入口处正好有一只蜘蛛结起网来。一会儿,追兵到达洞口,在此逗留良久,见洞口有蜘蛛网便告撤退,大卫王因而得救。

另一次,大卫王潜到敌人将军卧室,打算夺其佩刀,并于次日向其示威:我既然能夺你佩刀,杀你自然易如反掌。但佩刀被压在将军脚下,大卫王找不到下手的机会。百般无奈之时,一个蚊子盯在将军脚上,将军不由地挪动双腿,大卫王于是夺得佩刀。

还有一次,大卫王被敌人包围,情急之中,心生一计,故意装作一个披头散发的疯子。敌军没有料到这个疯子会是国王,便自然退去。

这就启示我们,不要轻视微不足道的小事的力量,这些小事往往会成为一个人人生的转折点。

在商业中,有所作为的人,都会从小事做起,因为他们明白小事能够表现出一个人在做大事时可能会表现出来的作风。如果小事都做不好,何以成就大事呢?

犹太人哈同1872年来到中国上海谋生。当时24岁的他年轻力壮,但身上除了穿着外,几乎一无所有。他立志来中国赚钱发财,但自己却一无资本,二无专业知识和技术。他决心从一个立足点开始。因为长得身体魁梧,他在一家洋行找到一份看门工作。这在别人是不愿干的,相貌堂堂,年轻高大,怎能屈于当站门雇员?而哈同却不那么想。他认为看门赚来的钱是一种报酬,并没有丢脸和失掉身份。另外,他更有深层次的考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份工作上找到个立足支点,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积蓄力量,最后终要找到能赚更多钱的路子。

哈同在当看门工时,工作非常认真,忠于职守。晚间,他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阅读各种经济和财务书籍,知识增进很快。老板觉得此人工作出色,脑子精灵,便把他调到业务部门当办事员。

哈同一如既往,工作业绩不错,逐步被提升为行务员、大班等。这时他的收入大为增加了,但早怀壮志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认为自己创业的时机到了。1901年,他找理由离开了打工岗位,自己开始独立经营商行。

哈同自办的商行取名为“哈同洋行”,以经营洋货买卖为主。洋货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品不多,消费者难以“货比三家”,因此他的经营获得了高额利润。

几年间,他赚了许多钱。

随着资本的增多,哈同没有放缓自己追求,而是开始从事土地买卖和放高利贷业务。他买入的土地往往从一些急于等钱用的人那里获得,所以他把价钱压得很低,卖主不得不就范。接着,他将低价买入的土地租给别人造屋,到一定年限后收回,这样连房产也归他所有了。另外,他自己也投资建造楼房供出租,从中获取惊人的利润。就这样,他成为大富豪。

哈同就是一个注重把小事做好的人,他也是在这些小事中,让自己的人生慢慢实现跳跃的。我们从成功的人身上能汲取的是,他们对小事也能够尽心尽力,从不会因为自己做的是不起眼的小事而感到大材小用。要知道,没有谁会一开始把关键的事情交给一个还没有任何表现的小人物去做,小人物只有在自己简单小事情中表现出大将风范,才有机会被领导器重,实现人生的转折。

注重小事的处理,不仅能够提高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拉近你和别人的距离,密切彼此的关系,为你的成功铺平道路。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从小事做起。“魔鬼隐藏在细节中,幸运隐藏在小事中。”关注生活中的小事,你就能够赢得更多的幸运。

耐住寂寞是一种能力

如果我们不能忍受独自一个人,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好好珍惜我们从生到死的唯一的伙伴:我们自己。

在没有人在意你的时候,你做的什么事情往往就意味着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要轻易放弃每一次可以私下努力的机会,不要放弃如金子般可以自己利用的时间。

耐住寂寞是一种能力。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低谷,不管是事业还是生活。当你的看法没有人赞同时,你的主张没有人支持时,当你的愿望没有人理解时,当你发现与你同行的人寥寥时,你能不能尊重你的意愿,能不能仔细聆听来自你内心深处的声音,而不是被周围的声音所淹没,或者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呢?当你专注于一件事情时,你能不能不受外界干扰?你能不能禁得住其他事情的诱惑?当你决定要用很长时间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时,你会不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当你没有鲜花、掌声,而只得到嘲笑、挖苦时,你是不是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执著努力?没有人管理你时,你能不能自觉有效地管理自己?当你暂时没有竞争对手时,你是不是一样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当你进入了一种近似四面楚歌境地时,你能否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你能否继续努力?如果你能够做到不放弃,那么你就具备了耐住寂寞的能力。虽然不是每个耐得住寂寞的人都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首先要是一个能耐得住寂寞的人。通用电气的创始人爱迪生是犹太人中很有成就的一位,但是他的成就不是一帆风顺得来的。他从没有因为一时的失意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城的一个劳动人民家庭。他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因“愚钝糊涂”被勒令退学了。

爱迪生最早的兴趣是在化学方面,当时他收集了200来个瓶子,并节省每个小钱去购买化学药品装入瓶中。12岁时,他到火车上去卖报挣钱。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爱迪生利用火车的便利条件办了一份小报来传递战况和沿途消息。他一人兼任记者、编辑、排字、校对、印刷、发行的工作。小报受到欢迎,他也从紧张的工作中增长了才干、知识和经验,还挣了不少钱,得以继续进行化学试验。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左耳,并将他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6岁。

挫折并没有使爱迪生灰心,在这之后他又迷上了电报。经过反复钻研,在1868年他发明了一台自动电力记录器,这是他的第一个发明。后来他又发明了两种新型的电报机。1877年他发明了碳精电话送话器,使原有的电话声音更为清晰。此外他还发明了留声机。人们都称他为“魔术师”。

爱迪生的才华并不是一开始就得到人们的肯定的,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没有别人的欣赏而自暴自弃,他把自己的多数时间都用在研究上,没有浪费生命,没有害怕孤独,而是在孤独寂寞中积累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成功储存能量。

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必须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研究、思考,这就意味着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也许别人在咖啡店享受咖啡的时候,你却在骄阳下为了自己的梦想四处奔波;也许别人在享受海滩日光浴时,你要在办公室思考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目标实现得更快……所有的一切,都意味着在你成功之前要与寂寞为伴,要和孤独相随。

怎样看待寂寞?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有自制力的人会把寂寞当成是对自己的考验,用一种轻松的心态对待它。确切的说是自己的梦想在心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根本无暇去顾及寂寞的存在。在别人看来是寂寞的事情,对他而言反而是最好的状态。有的人虽然有梦想,但是害怕寂寞,不愿放弃那些所谓的享受,所以到头来只能在平庸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犹太人中有很多成功的商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他们在自己低谷的时候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继续努力,坚持自己的梦想。在得不到别人支持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孤立无援的,反而会更加有斗志,更加渴望成功。所以寂寞对于他们而言并不可怕,只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伙伴罢了。他们了解,要想成功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包括承受更多寂寞。

既然选择了要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价值,要做理想中的自己,要在有限的人生中看到自己辉煌的一天,那么就不应该惧怕孤独和寂寞,而是要习惯它,或是漠视它。这些寂寞的时候,也许正是你的机会。

明朝吕坤有句话被人修改得很好:工夫尽在冷清时,力量尽现浓艳间!当你觉得冷清,觉得寂寞,觉得无助和孤单的时候,也许正是为明天积蓄能量的时候!

第三章 犹太人的冒险精神

既然是做生意,就难免有风险,要在商场上有所作为,冒险精神必不可少。犹太人就非常富有冒险精神。他们认为风险越大,意味着利润越大,所以他们愿意冒险。

凭借勇气改变命运

犹太商人历来就是喜欢冒险的人。那些常人看来一定会失败的事情,他们却往往能创造奇迹,从冒险中获得利润,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犹太商人不喜欢干坐着等“驱逐令”之类的厄运到来,也不喜欢毫无准备地使自己措手不及。他们善于主动出击,喜欢凭借勇气做出改变自己命运的举动。

做任何事必然有两种结果——成功和失败。当失败的可能性大时,却偏要去做,那自然就成了冒险。但是世界上很多事情,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它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所以这些事情都是有风险的。有的人就是因为害怕风险而没有勇气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人注定一生平庸,无所作为。犹太人则正好相反,他们喜欢冒险,他们有勇气去面对可能出现的失败。他们喜欢凭借勇气改变命运。而他们这种乐观的风险意识,常常能让他们发大财。犹太大亨哈默在利比亚的一次成功冒险,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当时,利比亚的财政收入不高。在被意大利占领期间,墨索里尼为了寻找石油,在这里花了大概1000万美元,结果一无所获。埃索石油公司在花费了几百万收效不大的费用之后,正准备撤退,却从最后一口井里打出油来。壳牌石油公司大约花了5000万美元,但打出来的井都没有商业价值。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到达利比亚的时候,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出租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放弃了的利比亚租借地。根据利比亚法律,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他们的租借地,如果开采不到石油,就必须把一部分租借地还给利比亚政府。第二轮谈判中就包括已经打出若干眼“干井”的土地,但也有许多块与产油区相邻的沙漠地。

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参加投标的公司,有很多是“空架子”,他们希望拿到租借地后再转租。另一些公司,其中包括西方石油公司,虽财力不够雄厚,但至少具有经营石油工业的经验。利比亚政府允许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参加投标,因为它首先要避免的是遭受大石油公司和大财团的控制,其次再去考虑资金有限等问题。

哈默虽然充满信心,但前程未卜,尽管他和利比亚国王私人关系良好。但是,他不仅这方面经验不足,而且同那些一举手就可以推倒山的石油巨头们相比,竞争实力悬殊太大,真可谓小巫见大巫。但决定成败的关键不仅仅取决于这些。

哈默的董事们都坐飞机赶来了,他们在4块租借地投了标。他们的投标方式非同一般,投标书用羊皮证件的形式卷成一卷后用代表利比亚国旗颜色的红、绿、黑三色缎带扎束。在投标书的正文中,哈默加了一条:他愿意从尚未扣税的毛利中拿出一部分钱供利比亚发展农业用。此外,还允诺在国王和王后的诞生地库夫拉附近的沙漠绿洲中寻找水源。另外,他还将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亚找出水源,他们将同利比亚政府联合兴建一座制氨厂。

最后,哈默终于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强大的对手大吃一惊。这两块租借地都是其他公司耗巨资后一无所获而放弃的。

这两块租借地不久就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他钻出的头三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孔,仅打井费就花了近300万美元,另外还有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交纳的不可告人的贿赂金。于是,董事会里有许多人开始把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甚至连哈默的知己、公司的第二股东里德也失去了信心。

但是哈默的直觉促使他固执己见。在和股东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的几周里,第一口油井出油了,此后另外8口井也出油了。这下公司的人可乐坏了。这块油田的日产量是10万桶,而且是异乎寻常的高级原油。更重要的是,油田位于苏伊士运河以西,运输非常方便。与此同时,哈默在另一块租借地上,采用了最先进的探测法,钻出了一口日产7.3万桶自动喷油的油井,这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接着,哈默又投资1.5亿美元修建了一条日输油量100万桶的输油管道。而当时西方石油公司的资产净值只有4800万美元,这足见哈默的胆识与魄力。之后,哈默又大胆吞并了好几家大公司,等到利比亚实行“国有化”的时候,他已羽翼丰满了。这样,西方石油公司一跃而升到了世界石油行业的第八位。

哈默的一系列事业成功,应当归功于他敢于冒险的勇气。一般的人可能都没有勇气下这么大的赌注,但是哈默做了,他成功了。这正是应验了犹太人常说的那句话:“风险和收获往往成正比”。《塔木德》中写道:“当压力出现,迫使我们改变自己的法规时,我们要不顾一切地战斗,即使面临强敌也要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就是要人们有足够的勇气接受命运的挑战,只有有勇气面对命运,才可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塔木德》中有许多历经磨难而终成正果的例子。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磨难,尽管没有谁愿意经历磨难,但最终几乎人人都因此而变得坚强。磨难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因为他们把磨难想象得太强大,自己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更不要说去克服了,所以很多人注定了平庸的一生。《塔木德》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勇气去面对生活,无论生活带给你的是幸福还是不幸,都要勇敢面对,让幸福变得更长久,让不幸变成幸福。

决不随波逐流

“不去自己思考和判断,就是把自己的脑袋交给别人让别人帮你看管。”——《羊皮卷》

犹太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他们善于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不会听别人的摆布。他们对事情的看法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决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当一个犹太人的小孩上学的时候,他就被鼓励提问。放学回家之后,妈妈就会问他:“鲍比,你今天在学校里向老师提问题了吗?提的是什么问题?”小孩子说:“我问老师,为什么鱼是用嘴巴呼吸不是用鼻子呼吸,它的鼻子在哪里?我过马路的时候为什么红灯总是亮的?为什么玛利老师今天穿了一件咖啡色的裤子?”开始的时候,他们的问题让人觉得幼稚可笑,但是时间一长,他们的问题就已经让人很难回答了,甚至一些专业的教授也会为难。

犹太人喜欢思考,因为他们觉得善于思考是智者的表现。不会思考的人,就不会学习,也不会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思考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去做一件事情,做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他们所探求的是一件事情根本的原因,而不是那些浮在表面的东西。在商业中,他们也继承了这种品质,所以他们总是能够做得很好。

由于轻信和盲从,人们总是习惯于服从大多数人的建议和看法。大多数人赞成的看法就会被认为是对的。用既成的眼光看待问题,追求大众的判断,就很难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突破,要有所成就也就很困难。

犹太人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即使看起来很神圣的东西也不会不问是非地加以信任。他们总是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他们认为对的,即使没有人支持,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所以在他们眼里,没有所谓的偶像,他们看重的是他们自己看到的东西,自己思考的东西。

在生意场上,犹太人也总是能够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在竞争中获得胜利。他们不会随波逐流,做别人都在做的事情。他们总能让自己的生意比别人更有新意。

犹太巨富威尔逊在筹备他的旅馆时,就决定把自己的旅馆建成第一流的旅馆。他在房间里使用了空调,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家有空调的旅馆。

每个房间都有电视,这样可以使外出旅游的一家人在饱览了沿途风光后,还能享受到有趣的电视节目而不至于感到寂寞。他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游泳池,增加了不少照顾孩子的服务项目,甚至还设计了供旅客的小狗居住的免费狗舍……所有这些,在当时都是前所未见的。

房间里光线明亮、空气流通、色调柔和,温馨的居住环境让旅客充满了亲切的感觉。于是别人的旅馆冷冷清清,而他的旅馆却总是挤得满满当当。

威尔逊“假日客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没有沿用当时的大众经营方式,而是另辟蹊径,让自己的旅馆在众多的竞争者中独树一帜,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任何东西都必须拥有个性,“个性才能生存”被各类企业一直验证为商界金律。

在犹太人看来,生意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观念是否跟得上时代的潮流,盲目地从众心理必定会带来失败。在这个商品琳琅满目的时代,没有个性,就意味着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对于犹太人的这种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犹太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是这样解释的:“因为我拥有犹太人的两个天性——怀疑和思考,所以我发现自己没有受到偏见的影响,而其他的人在运用他们的智力的时候却受到了限制。作为一个犹太人,我随时都准备反对和拒绝附和‘大多数的人’的意见。”他的这些话深刻地说明了犹太人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事情,因而他们从来不受社会既定成见的影响,而是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想象力。即使他们处于少数派的地位,也不愿意放弃思考的权力。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够有独到见解的少数人。

不要总相信权威

《塔木德》说:“两个犹太人就会出现三种意见。”对于不安定的犹太人而言,骨子里面流动的都是叛逆的血液。他们讲究独立,崇尚创新。权威对于他们而言,是毫无轻重可言的框框。他们从不照本宣科,也从不生搬硬套,大多数成功的犹太人都是自成一家的。像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正是他具有活跃的思想,才能够写出一部伟大的社会经济学著作。由于犹太人善于经商,很多人开始把犹太人的经商策略和经商模式视为权威,并加以分析和学习,想从中归结出什么经商真理。对于此,犹太人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本身不信奉权威,即使当自身取得成就的时候,也拒绝成为权威。

对于普通人而言,倘若得到了权威人士的否定将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犹太人而言,那和普通人给的否定意见没什么区别。犹太商人相信,即使你是权威,你也不可能永远持有正确的观点,对或不对,只能通过实践来确定。因此,犹太人对于权威的否定,大多采取中立的态度,不会给予太多的反驳,而只是默默地实践,用结果来证实到底谁是正确的。因此,在犹太人之中,产生了很多所谓的“奇才”。他们敢于向禁锢了人类思想几千年、影响了社会经济几百年的一些所谓真理挑战,在不断的斗争中,使人类社会的文明一步步向前发展。

回顾犹太人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一路走来历经了各种磨难的民族。历史给了犹太人天生的抗磨难精神。对于他们而言,恶劣的环境反而使他们更能坚强地生存。因此,看那些犹太富商,无论面对媒体的恶意批判,还是面对权威人士的否定,他们都有着强悍的承受能力。因为从他们出生以来,他们生存的环境就是一种逆境,在这种环境中,他们自然会生长出一种反抗精神。即使批评家说的都是所谓的客观真理,如果没有犹太人自身的验证,他们也不会在意这种评论的真实度。

我们需要从犹太人身上学习这种“不信权威”的精神。相信只有逆境,才能磨炼出人才;只有锻造,才能生产出钢铁。所以面对各界权威的负面否定,有时候也并不是一件痛苦、没有意义的事情。权威负面的打击反而会使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坚持到底才能用结果来反驳那些权威的言辞。所以说,对待权威,一方面不能全盘否定它,因为权威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先锋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也不能全盘承认它,因为即使是权威也是存在片面性的。没有永远正确的东西,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处在变化之中的。要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

如今的经济市场,一波“炒股”大浪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炒股大军,有的甚至连股票的基本原理都不懂,也忙活着要插一腿。华尔街的某一条“股训”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真正地了解股市,那就当股票是娱乐吧,不要随之投入全部的血本。跟着所谓的股票权威走,只不过是入套而已,一个不小心就会血本无归。而权威人士也只不过会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过去罢了,谁会理睬你掉入股市的全部家产?

不要相信权威,但要相信自己的努力。据统计,几乎全部的犹太富翁都曾遭受过数次银行信贷部门的拒绝。专业的信贷评审员或许会直接否定了你的创业计划。这时候,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要像犹太商人一样坚持不懈,转向别的信贷机构继续寻求帮助。因为所有的信贷评审员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不行”,所以倘若由于他们的一个否定,你也否定了自己的计划,那么请不要再计划新的方案了,因为即使一个再完美的方案,也会面临被拒的可能。当你没有实践它之前,请像犹太人那样给自己信心,不要被权威的话蒙蔽了心智。

犹太人相信,对于他们的经济计划书,是肯定可以找到一家明智的银行信贷机构完成申请的,只不过那或许出现在几次否定和抨击之后。

事实上,逆境才能锻造良才。犹太人的成功证明了这个道理。看那些成功的犹太人,哪一个不是遭受了众多批评家的批判而依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可见,有时候,权威人士否定的立场反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刺激力,遭受批判的人表面上或许不闻不问不答,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背后,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准备反抗。这种批判成为一种可贵的动力。

曾有一位犹太人开玩笑地说,某一位批判家对他的批判犹如预言家一般准确,只要他否定的计划书,无一不顺利完成,同时带给他巨大的收益。可见,权威有时候也会犯错,也会因为众人的逐波随流而自负满满。当出现那些与之逆道而行的人时,他们习惯于拿出权利来否定,希望借此打击那些“逆道”之人的行为。

倘若一个人对自己没有信心,就会把这些否定信以为真,就会从经济对战中撤退,继续生活在权威错误的统治之中,永远属于平庸一族。而那些反叛的犹太人,就是喜欢听这些权威的否定,这一方面对于个人经济计划的改进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斗志,燃烧起他们反驳的欲望。

我们要学习犹太人正确的处理方法,正确地看待权威人士的指点。不能骄傲自大,更不能妄自菲薄。要像犹太人那样,谨慎而且认真地对待他人的建议,分清是敌是友。善于从对方的言论中得到有益于个人的信息,这样才不枉费和评论家的一番舌战。

一位犹太学者指出:成功者,不论其智力如何,都会比不成功者受到更多的批评。所以如果你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有一个可执行的计划,那么不要过于相信别人的否定,坚持下去,让事实替你说话。

敢于打破一切常规

《塔木德》中说:“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

一个典型的犹太人案例:犹太人有个规矩,安息日不能工作,只能在家虔诚地休息,学习典籍。可有个别商店的老板却照常营业,亵渎了安息日。一次讲道时,拉比对这样的店主大加挞伐。可是,礼拜结束后,亵渎安息日最甚的一个老板,却送给拉比一大笔钱。到第二周礼拜时,拉比对安息日营业的老板指责得就不那么厉害了,因为他指望这样一来,那个老板给的钱会更多一些。

谁知结果他一个子儿都没拿到。

拉比犹豫了好一阵子,鼓足勇气来到这个老板家里,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十分简单。在你严厉谴责我的时候,我的竞争对手都害怕了,所以,安息日只有我一个人开店,生意兴隆。你这次说话一客气,恐怕下周大家都会在安息日营业了。”

可见,只有敢于打破常规的人,才能获得额外的收获。这个聪明的犹太人正是看透了常规下的漏洞,知道只有彻底地垄断市场,才能生意兴隆。

俗话说得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吃得最有滋有味的人。现在的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有一条真理,那就是:只有那些最先从事该行业的人才是真正发财的人。当一窝蜂的人都从事这行的时候,钱已经难挣了。这时候,聪明的投资者又开始转移到新的投资领域去了。所以只有敢于打破常规,寻找创新的投资才能实现真正的财富。《塔木德》中说:“不要害怕保持与其他人不同的立场。”正是这句话,鼓舞了众多犹太人敢于向非常规的计划经济挑战,慢慢地脱颖而出。

在一个偏僻的村落中,村人都是以大葱作调剂品的,而外商都拿大葱过来与当地人交换羊皮,没有人对这笔交易产生过疑问,似乎大葱换羊皮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后来,有一个犹太人路经这个村落,看到他们的交易以后立马就发现了商机。他迅速地收集了很多大蒜,打算到村中高价交易。开始很多人对犹太人的做法很是怀疑。他们觉得村子中的人常年拿羊皮换大葱,也习惯了吃大葱,怎么可能现在又来交换大蒜呢。

犹太人坚持自己的看法,将大蒜运进了村落。犹太人向村民讲述了大蒜的美味和大蒜富含的营养元素,并亲自调制了大蒜酱演示给村庄看。部分大胆的村民尝了以后,大大赞赏这种新的调味品,于是大蒜在村中流行起来。而这个眼光独特的犹太人就因为这小小的大蒜便稳赚了一笔。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从犹太人那里学到一点:在激烈的竞争中,市场主动权永远属于那些敢于打破常规,首先迈出独特的一步的人!只有那些敢于打破常规的人,才能抢占市场,抢夺先机,才能不断从市场中获得沉甸甸的“金子”。而那些守旧的商人只能永远地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拾一些零碎的小“铜子”,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富人的。

犹太人对于富人有着明确的定义:富人,不是拥有很多金钱的人,而是可以用少数的金币换来尽量多的金币的人。而要想变成真正的富人,独到的眼光、敏锐的市场嗅觉、不同于普通人的胆量,都是必备的条件。

很多失败的商人总是把失败归结于市场不景气、运气差等因素,可是即使某些行业的市场确实不景气时,依然会有一些商人得益。为什么呢?关键是商业策略的选取。看那些精明的犹太商人,无一不是具有敢于挑战常规的勇气。或许打破了一贯执行的策略,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打破常规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体现。犹太人从小时候起就表现出杰出的创造能力。有一群国籍不同的孩子在一起学习画画。有一天,教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这帮孩子当场画一幅画,但没有作具体要求。有的孩子便开始头痛了:没有要求画什么呢?因为以前老师都会布置好作业,让画圆,或者画个房子,现在没有了要求,反而不知道如何画了。

只见这些孩子有的依然是画以前画过好多遍的图形,有的还在踌躇到底要画什么,有的甚至模仿旁边的小朋友画。而再来看那个犹太小孩,他饶有兴致地在那画着没有任何规则的图画。当老师问他画的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一脸激动地说,这是未来的汽车,这是未来的飞机……

按照常规的判断,这个犹太孩子画的画或许是最难看的,最没有逻辑的,可是我们不得不惊叹他的自主思考、自主发挥的能力。只有这种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才最有可能带来让人吃惊的成就。而一味地随波逐流或者落于俗套,只能换来平庸。

走别人走过的路,又怎能看到新奇的风景?吃别人剩下的饭,又怎能吃得津津有味?

所以,要培养自己敢于创新的思维模式,敢于打破俗套,像成功的犹太人学习,才能迎来一片新鲜天地。

冒险是创富的捷径

勇于创新、善于冒险已经成为很多商人的座右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风险本来就处处可见,如果你对于风险畏头畏尾,那么你永远不可能走在市场的前端,财富永远是在别人的口袋中。敢于冒险不仅仅凭借冲动,更要凭借着你精心的准备和大无畏的精神。一般而言,根据经济学的风险理论,风险越大才能受益越高,所以冒险绝对是一条创富的捷径。

一直以来,犹太人就被称为“险境中的冒险家”。犹太人的这种冒险,绝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寻求刺激,他们的冒险都是建立在完备、精确的评估之上的。在进行一项冒险之前,他们都预先策划和思考,预先模拟和估计可能的损失,从而做到万无一失。和一般的商人不同,勇敢的犹太商人具备更多的胆量和智谋。如果是一个胆小的人,即使具备了所有的优势,也无法完成宏伟的事业。

1930年乔治·索罗斯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1944年,索罗斯一家在布达佩斯的地窖中躲避纳粹的侵袭。索罗斯从这段磨难中总结出两条生存的技巧,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他此后的金融生涯:第一是不要害怕冒险,第二是冒险时不要押上全部家当。而索罗斯能从一名普通的金融业者成为令人羡慕的金融大鳄,凭的就是他敢于冒险、善于冒险的精神。

20世纪50年代,带着5000美元,索罗斯来到了纽约。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成了一名专事黄金和股票的套利商。虽然在后来,套利已成为最火暴的金融赌博形式之一,但是在60年之前,它却是非常萧条的。没有人愿意投入大额股份,以期从公司的接收股中赢利几百万美元。在生活很单调的那个年代,像索罗斯这样的生意人,只能通过小心翼翼的研究,利用同一种股票在不同市场的微小差价,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来赢利。不过那时欧洲人只同欧洲人打交道,美洲人只同美洲人接触。这种地方观念使索罗斯有利可图,也使得他在欧洲证券方面大有作为。

1960年,索罗斯第一次对外国金融市场进行了成功的试验。通过调查,索罗斯发现,由于安联公司的股票和不动产业务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的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雷福斯购买了大量的安联公司的股份,但其他人并不相信。事实上,索罗斯对了,安联股票的价值翻了三倍。索罗斯名声大振。

所以说,对于犹太人从事的商业运作而言,他们不是在简单地做交易买卖,而是在进行风险管理。他们的“风险意识”让他们有了敏锐的商业直觉,能够及时嗅出风险和利益的到来,及时找出对策,化风险为利益,从而在生意场上游刃有余。

什么是冒险?明知道危险很大,还要去做,那就成了冒险。在商家的战场上,危险越大,战绩可能也就越大。所以,当机会来临的时候,那些胆小的,躲避它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犹太人有着乐观的风险意识,安逸的商业环境会使他们厌恶。所以他们不停地寻找着风险,一次次地向他们宣战。

犹太富商哈同是靠经营“两土”起家的,这“两土”一为土地,一为烟土。土地和烟土在旧上海是两样利润丰厚的大宗商品。烟土的利润正常情况下为30%左右,而土地的利润则更高。从1865年到1933年,土地的价格平均上涨90多倍。当时上海外商做这两宗生意的多得是,而像哈同这样由一文不名的穷小子而成百万富翁的却仅此一个,这不能不归功于他有勇有谋敢于冒险的精神。

哈同从进入沙逊洋行供职,手头略有结余之时起,就放起高利贷来。以后职位高了,薪水也高了,加上高利贷利滚利,手头资金多了之后,便开始涉足房地产。

1883年,中法战争全面爆发后,法国军队分海、陆两路进攻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租界,特别是法国租界内的外国侨民非常恐慌,纷纷外逃。沙逊洋行的老板,面对这样一片混乱状况也慌了手脚,在外逃与滞留之间犹豫不决,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哈同这时已担任该洋行的地产部主管之职,见此便向老板献策。

哈同提出,紧张局势不会持续多长时间,上海的市面很快就会重新繁荣,现在人心不定,地价暴跌,倒反是低价购进地皮的大好机会。所以他劝老板大批购买地皮,多造房屋。老板将信将疑,但还是接受了哈同的意见,照此办理。中外商人见沙逊洋行的这番举动,也渐渐定下心来。不久,中法战争结束,法国殖民势力进一步渗入中国领土,这不仅使原来迁出租界的人流返了回来,而且浙江、福建等地又有许多人移居上海,进入租界。这样一来,房地产价格连连猛涨,沙逊洋行仅这段时间里的房地产获利就高达500多万两银元。而哈同自己也凭借这期间低价购进的地产涨价,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

事实上,所有的决策,无论是商业上的还是战场上的,实际上都是冒险。因为我们不可能具备十足的把握,保证没有任何意外,一定能够成功。犹太人在冒险方面尤为杰出,因此他们成为众商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但是冒险精神是学不来的,是需要自身建立的。

我们要培养犹太人这般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不过冒险不是埋头往前冲,在冒险之前,一定要调查好,准备好,做一个有装备的冒险家,才能踏上捷径。

敢于冒险并不是赌博

提起犹太人的冒险精神,也许很多人都忍不住举起大拇指,一边赞扬一边羡慕,而有的人则表示不以为然。他们觉得犹太人的那种冒险无非就是一种合法化的商业赌博,只不过是犹太人的运气好,在大多数情况下赌赢了而已。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冒险绝对不像赌博那般肤浅或者简单。

冒险,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就是我们常说的“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中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它并不是像赌博那般,只要把钱押在某一件事情上就好了。它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包括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所以说,这里的冒险,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过程,不能狭隘地理解为金钱赌博。

赌博是不经大脑的冲动,是不需要胆量的,而冒险绝对不是冲动的后果,它是需要胆量和智慧来完成的。所以说,无畏的精神和大智慧是犹太商人的特征。或许是他们若干年来艰难的流离生活给了他们富有勇气的血液,以至于让如今的他们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大冒险家洛克菲勒的传奇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洛克菲勒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在一家名为休威的公司做书记员,这是他精于计算的良好开端。

在休威公司的第三年,他已经对中间商的生意掌握了十之八九,并且对这个行当跃跃欲试。在这一年,他未经老板同意,就自作主张地做起了小麦粉和火腿生意。不久,新闻媒介报道的饥荒在英国发生了,使他的计划得以付诸实施。

由于他的冒险建议,使休威公司囤积在仓库里的食品货物发往欧洲饥荒蔓延的地区,赚得了巨额利润。为此,洛克菲勒要求公司为他加薪到800美元,但是被拒绝了。于是,洛克菲勒决定辞掉这份工作,创办自己的公司。

1859年3月18日,在克利夫兰街32号,洛克菲勒与人合伙经营的“谷物牧草经纪公司”开张了,其时洛克菲勒不过19岁。在这个经纪行里,他仍然主要干老本行——经营各种与数字联系密切的资金项目。由于他的敢作敢为,公司一直处于赢利状态。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以后,很多人忙着保命,但是洛克菲勒却密切地注视着战争形势的发展,这再一次成为洛克菲勒发财的契机。

据说,他的墙上挂满了战况图和各种从华盛顿传来的政治新闻以及前线的最新动态。他不时用笔在内容丰富的墙上点点画画,或埋头记录着什么。他通过对战争形势的分析,使生意做得非常红火。

要想挣钱,必须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这个风险需要你做一个事前的评估,否则你的风险投资就真的变成了赌博。

根据犹太人的经商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风险管理虽然不是赌博,但是也具备赌博一般的不定性。对于这个不定性,即使我们做再多的准备,也是无法抵消的。所以我们就要承认这点,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最坏的情况发生。

如果你留意,你就会发现那些胆小的投资者都是不可能成为巨富的。作为冒险家,我们可以从赌徒身上学习他们那种无畏的精神。敢于迈出危险的一步,才有可能迎来新的天地。

现在很多人都迷上了彩票投资,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也在进行风险投资。事实上,这些人在彩票投资前没有进行过任何的衡量和评估,仅仅想凭借运气一夜骤富罢了。一位犹太富翁指出,一周只是投入1美元、2美元或10美元,获得奖金的可能性是多少呢?一张彩票要1美元,要买几百万张彩票才有一张中到100万美元的彩票。所以,你赢的机会是几百万分之一。比如说,共有450万张彩票,你买了一张,你赢的机会是450万分之一,而你的期望值只有100万美元。按照风险与回报之比,大多数彩票游戏是顾客包输的游戏。

所以说,大多数的彩票游戏无非是一种小价钱的赌博。经过调查发现,在所有各种净资产类型中,千万富翁在过去的30天中玩过彩票的可能性最小;而在同样的30天中,非百万富翁玩彩票所占的百分比最高。如果这些沉迷于彩票的人把收入中更多一点的钱积累起来,用于真正的投资,那么,他们是不是也可能会成为百万富翁了呢?

有人专门问过1000位高收入者一个简单的问题:“合理的经济风险对于你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有多大的重要性呢?”净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百万富翁中有41%人回答:“非常重要。”而净资产在100万到200万美元的高收入者给出同样回答的,仅有21%。

可见,愿意承担一定风险,迎来合理回报的人才是真正明智的投资者。那些把自己经济上的成功归功于冒经济风险的人,在投资方面并不是瞎撞,而是有根据地投入。这些真正的投资者认为,赌博是放纵自己同时又浪费资源的愚蠢的行为,比如在玩彩票中,是否能赢全靠运气。大多数富翁是没有时间去玩彩票的,他们把时间放在了分析市场行情上,争取找出新的投资点。所以说冒险和赌博不是同种性质的活动,要敢于冒险,远离赌博,走上真正的致富之路。

什么生意都可以做

职业不分高低,不分贵贱,做生意也是如此。只要有商机,合法而又可以挣钱的,那就是一笔好生意。看那些成功的犹太人,从小商品倒卖,到石油运输,再到钻石行业,无论大大小小,只要是有利可图,他们统统都囊括在了自己的范围内。

有的人对生意挑剔得很,嫌弃这项生意辛苦,嫌弃那项生意奔波,有的甚至嫌弃生意伙伴的身份低下。这听起来很可笑对吧?可是我们很多人却都有这个毛病。

有一位犹太人在一个公众场合演讲,他拿起了20美元,高举过头顶。“看,这是20美元,崭新的20美元。有谁想要?”结果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

然后,他把这张纸币在手里揉了揉,纸币变得皱巴巴的了,然后又问观众:“现在有人想要这20美元吗?”所有的人又举起了手。

他把这张纸币放在地下,用脚狠狠地踩了几下,钱币已经变得又脏又烂了。他拿起钱来,又问:“现在还有人想要吗?”

结果还是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于是他说:“朋友们,钱在任何时候都是钱,它不会因为你揉了它,踩了它,价值就会有任何的变化,它依然可以在商店里花出去。”

其实生意跟钱是一个道理。生意本身是价值的代表,即使再脏再苦的生意,它也是可以给你带来利润的。生意本身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如果你硬是觉得从事钻石生意的比从事水泥生意的人来得高贵,那只能说你的意识玷污了生意,而生意本身的价值是没有减少的。像故事中的钱一样,即使它又脏又破,甚至被撕成了两半,它的价值依然隐藏在那里。所以不要对生意分级,无论什么生意,只要可以带来价值和利润,那么就应该放手去接。

一直以来,犹太人就是秉承这样的态度从商的。无论他们现在身价多高,只要让他们发现了可以挣钱的生意,无论多么小的生意,他们也会毫不犹疑地放手去干。犹太人的一条生意经便是:不问钱来自何种生意。这句生意经的含义便是:要想创造和积累财富就不能挑三拣四,要大大小小的生意通吃,钱自然会越滚越多。

犹太人的挣钱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在传统观念上,职业有高低之分的。所谓的三教九流就是根据职业的高低和贵贱对人群所进行的极为不公正的分类。而对于犹太人而言,或许由于他们民族一直以来遭受歧视,他们本身反而冲破了这种畸形的观念。他们不会认为搬砖头、磨剪刀等体力活儿就低级,也不会觉得当老板、做指挥就高尚。事实上,钱无论是如何挣来的,只要它能为自己消费,价值是没有区别的。

因此,我们要向犹太人学习,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生意,或者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不要觉得低贱。要把心态放稳,不卑不亢,面对能挣钱的买卖没有不做的道理。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个徒步旅行的习惯。有一次,他准备从火车站返回公司总部。他来到加州地区的一个又脏又乱的小车站,在候车室靠近门边的座位上等车。由于长途跋涉,他显得很疲惫,一脸倦容地望着来来往往的人。

列车进站了,乘客们站起来,拥向检票口,洛克菲勒也不紧不慢地站起来,准备往检票口走。忽然,从候车室外走来一个胖女人,她提着一只很重的箱子,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显然也要赶这班车。可箱子太重,累得她呼呼直喘。她左顾右盼,好像是在找人帮助她一下。胖女人一眼瞅见了沾满污泥的洛克菲勒,冲他大喊:“喂,老头,你给我提一下箱子,我给你小费。”

洛克菲勒看了一眼箱子,完全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于是便拎起胖女人的箱子,和她一起朝检票口走去。

上车以后,胖女人庆幸地说:“还真是多亏了您,不然我非误车不可。”说罢,掏出一美元递给了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微笑着接过钱,放在了随身的口袋中。

一会儿,列车长走过来,恭敬地问洛克菲勒需要什么服务。在洛克菲勒道谢的同时,只听见那个胖女人惊讶地叫道:“上帝,我竟让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来为我提箱子!居然还给了一美元小费!”

于是她连忙向洛克菲勒道歉,并诚惶诚恐地请洛克菲勒把一美元小费退给她。洛克菲勒笑着说:“我已经挣过很多次一美元了,如果退给您的话,我不就白给您提箱子了吗?”

这就是典型的犹太商人。

对于他们而言,通过自己的努力挣来的钱,都是平等的,而且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挣钱的机会。

闻名英国的亚伦刚移居英国时,身无分文。他从打工开始,用积蓄的一点小钱做些小生意。由于生意的扩大,他需要资金周转,不得不向钱庄或银行借钱。他在自己的实践中发觉,向别人借钱的代价确实太高,往往与商业经营获得的利润相差无几。他想,自己辛辛苦苦经营全为银行打工,而且风险比银行还大,倒不如自己从事放债业务合算。

几年后,他开始了放债业务。他一边维持小生意经营,一边抽出部分资本贷给急需用钱的人。另外,他又从银行贷来利率相对较低的钱,以较高的利率转贷给别人,从中赚取差额利润。有些等钱应急的生产者或个人,宁愿以月息20%借贷,这样,等于100元放贷1年,可获得240%的回报率,这比投资做买卖更能赚钱。亚伦就是盯着这个赚钱的路子,迅速走上发迹之路的。亚伦63岁逝世时,留下的钱财在当时英国是首屈一指的。

可见,要想赚钱,就必须打破以前的错误成见。只要能够挣钱,同时合法并能达成协议,那么生意就可以进行。

逆境是上天的礼物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候,挫折和错误反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从事的工作内容,使我们收获更多。

当我们处于逆境的时候,我们能逃避吗?不能。挫折摆在前进的路上,是让我们运用智慧来克服的,我们只有在克服挫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成长。不要对迎面而来的困难表示厌恶和恐怖,相信逆境其实是上帝赐予自己的礼物。这份礼物只能接受并且需要细细去分析去琢磨,不要抱怨上天在故意整你,其实与困难同来的还有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当这个困难是你的囊中之物时你会发现,你获得的远比那些安逸的同伴要多很多。

法国作家圣西门曾经说过:“我的生活每况愈下,但它没有过错,因为我不仅没有跌倒,反而始终斗志昂扬。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每一次下降,并没有使我退回到出发点。”

从他的言论中可以看出生活的本身就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生活中既有波峰也有波谷,但相信它的总趋势是呈线性上升的。困境与低谷无非是生活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说逆境中的你,才会成长得更快。

巴尔扎克曾把逆境视为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补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逆境——这个集困难、失败、苦难为一体的产物,才是对人才的真正筛选和锤炼。困难在面对不同的人群时,所展现的“面孔”和“威力”是不一样的,它总是欺软怕硬,遇强则弱,遇弱则强。所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处理困难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你是否能从中获得能量的关键。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我们正是在无数困难中一路走来,才演化成了万灵之长,才有了如此灿烂的今天。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100个人分成A、B两个组。A组的人所处环境舒适,可以打高尔夫球,有大轿车接送,打桥牌、吃西餐。总之,他们的一切需求和欲望都可以不费气力地得到满足。而B组却无论干什么都会遇到重重障碍。这样过了6个月,A组的人整天昏昏然,精神疲倦,而B组的人却精神抖擞,提出了许多新的设想。

俗话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逆境不过是社会淘汰机制下的一个关卡而已,是否能够挺过去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倘若你能经受住逆境的考验,那么你就是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那个强者,就能成为优秀的人。所以说,当遇到逆境的时候,人生的分水岭就出现了,有的人成功了,从此优秀成为他的习惯;有的人放弃了,于是碌碌一生,默默无闻。

从大多数成功犹太人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商机往往隐藏在了逆境中,关键是看你是否能够透过逆境的遮盖看到它们。19世纪中叶,发现金矿的消息从美国加州传来。许多人认为这个发财机会千载难逢,于是纷纷奔赴加州。17岁的犹太人亚默尔也成为这支庞大的淘金队伍中的一员。

淘金梦的确很美,做这种梦的人也比比皆是,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纷至沓来,一时间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却变得越来越难淘。

不但金子难淘,而且生活也越来越艰苦。当地气候干燥,水源奇缺,许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没有圆致富梦,反而丧身此处。亚默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大多数人一样,不但没有发现黄金,反而被饥渴折磨得半死。

一天,望着水袋中一点点舍不得喝的水,听着周围人对缺水的抱怨,亚默尔忽发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还不如卖水呢。于是亚默尔毅然放弃对金矿的努力,将手中挖金矿的工具变成挖水渠的工具,从远方将河水引入水池,用细沙过滤,成为清凉可口的饮用水。

然后他将水装进桶里,挑到山谷一壶一壶地卖给找金矿的人。当时有人嘲笑亚默尔,说他胸无大志:“千辛万苦地到加州来,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起这种蝇头小利的小买卖,这种生意哪儿不能干,何必跑到这里来?”

亚默尔毫不在意,不为所动,继续卖他的水。哪里有这样的好买卖?把几乎无成本的水卖出去。哪里有这样好的市场?因为所有的淘金者都需要喝到用以救命的水。结果,淘金者都空手而归,而亚默尔却在很短的时间内靠卖水赚到几千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了。

犹太人的民族史给了他们适应逆境的天性。在那漫长的奔波流离中,他们学会了发掘,学会了忍受,学会了如何从逆境中找出积极因素,改变痛苦的局面。当这种大智慧应用于商业中时,犹太人就成了有钱的商人。

犹太实业家路德维希·蒙德学生时代曾在海德堡大学同著名的化学家布恩森一起工作,并发现了一种从废碱中提炼硫黄的方法。后来他移居英国,将这一方法也带到了英国。几经周折,他才找到一家愿意同他合作开发的公司。结果证明他的这个专利是有经济价值的。蒙德由此萌发了自己开办化工企业的念头。

他买下了一种利用氨水的作用使盐转化为碳酸氢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他参与发明的,当时还不很成熟。蒙德在柴郡的温宁顿买下一块地建造厂房。同时,他继续实验,以完善这种方法。实验失败之后,蒙德干脆住进了实验室,昼夜不停地工作。经过反复而复杂的实验,他终于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1874年厂房建成,起初生产情况并不理想,成本居高不下,连续几年企业完全亏损。同时,当地居民由于担心大型化工企业会破坏生态平衡,拒绝与他合作。

犹太人在逆境中的坚忍性格帮助了蒙德,他不气馁,终于在建厂6年后的1880年取得了重大突破。产量增加了3倍,成本也降了下来,产品由原先每吨亏损5英镑,变为获利1英镑。后来,蒙德建立的这家企业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生产碱的化工企业。

所以说,当事情遇到不顺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地放弃。要看清困难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能否找出策略对应。如果经过分析以后发现真的是条死路,那么也不必要非得在这一棵生意树上吊死,要及时地转移目标,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也许这个转移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说,放弃是一件非常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是在特定的场合中,放弃绝对是顾全大局的果断和胆识。该放手时就放手是明智之人的选择,不要觉得放弃就是失败,轻易放弃不可取,但是慎重的放弃是我们摆脱困境的首选。

在商业领域,犹太人的灵活是闻名世界的。他们懂得坚持,懂得放弃,在一张一弛中,尽现光芒。

英国犹太人詹姆士原来沾染了恶习,在把父亲给他的一笔财产花光了后,生活也难以为继。这时,他醒悟了,立誓改掉以前的毛病,从头开始。

他从哥哥那里借来一点钱,自己开办一间小药厂。他亲自在厂里组织生产和销售工作,从早到晚每天工作18个小时,把工厂赚到的一点钱积蓄下来扩大再生产。几年后,他的药厂办得有点规模了,每年有几十万美元的赢利。

后来,詹姆士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后,觉得当时药物市场的发展前景不大,而食品市场倒是前途光明。因为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食物。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作出了令人震惊的选择:放弃经营药厂,改行从事食品加工。很多亲戚朋友非常不解,觉得他这是败家的行为。

而他毅然出让了自己的药厂,又向银行贷得一些钱,买下“加云食品公司”的控股权。

这家公司是专门制造糖果、饼干及各种零食的,同时经营烟草,它的规模不大,但经营类别不少。詹姆士掌控该公司后,在经营管理和行销策略上进行了一番改革。他首先将产品的规格和式样进行了扩展延伸,如把糖果延伸到巧克力、香口胶等多个品种;饼干除了增加品种,细分儿童、成人、老人饼干外,还向蛋糕、蛋卷方向发展。这样就使公司的销售额迅速增长。

接着,詹姆士在市场领域上下工夫,他除了在法国巴黎经营外,还在其他城市设立分店,后来还在欧洲众多国家开设分店,形成了广阔的连锁销售网。

随着业务的增多,资金变得雄厚起来,詹姆士又随机应变,把英国、荷兰的一些食品公司收购下来,使其形成大集团,声名鹊起。

你从詹姆士的成功中领悟出真理了吗?作出正确的选择,适时舍得放弃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很多人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以后就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这其实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詹姆士的成功,正是在于他没有被眼前的小成绩蒙蔽了双眼。他能够积极地对前景进行分析,及时舍弃当前的药品生意,转向食品行业。所以说,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才是从商的一种大智慧。《羊皮卷》有这样一句话:暂时地放弃一些利益,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这就是放弃的艺术。

所以,在做生意的时候,我们要学习犹太人这种勇于大得大失的气魄,要用脑子来做选择,而不是人云亦云。要坚定自己的看法,懂得什么是发展的,什么是有生命力的。

以传统思维来考虑,总以为生活的继续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收获。我们一般都喜欢高喊:坚持住,而很少对放弃加以考虑。所以,很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摇晃不定,结果延误了好的时机,赔了夫人又折兵。

虽然说放弃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但是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也发现放弃最需要的是思考。在作出一番选择之前,必须冷静下来想想放弃以后的结果,衡量一下得失。否则莽撞地放弃绝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懂得舍弃,就是不安于现状的表现。詹姆士不安于现状,于是他成了名震英国的“食品大王”;亚默尔不甘于现状,于是他成了富人。

对于犹太商人,他们的发迹都是缘于他们对当前生活的不满足,他们下海从商,首先就是想摆脱当前贫困的生活。于是他们从一个事业起步,当他们逐渐有钱了以后,他们就变得越来越“不安分”,他们逐渐放弃旧目标,在不停地更新换代中,追逐下一个更加绝妙的商业投资。在这样选择、放弃、再选择、再放弃的过程中,他们的财富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商人学习。

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擅长的行业

让一个擅长计算的科学家进行长跑,让一个长跑冠军进行科学研究,双方的结果肯定都是不乐观的。所以,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擅长不擅长之分。要想摆脱默默无闻的现状,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世界上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擅长的行业。《塔木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农夫,由于庄稼种得好,生活过得很惬意。村子里的人都夸他聪明,并有人断言只要他做生意,肯定能发大财。

农夫的心就痒痒了,和妻子商量要做生意。他的妻子是个明白人,知道他不是做生意的料,就劝他打消这个念头。

但农夫主意已定,妻子怎么说都不行。见劝说无用,妻子就说,做生意总得有本钱吧,你明天就把家中的一只山羊和一头毛驴牵进城去卖了吧。妻子说完就回娘家了,找来三个人,对他们如此这般地叮嘱了一番。

第二天,农夫兴冲冲地上路了。他妻子找来帮忙的人偷偷地跟在他的身后。

农夫贪睡,第一个人乘农夫骑在驴背上打盹之际,把山羊脖子上的铃铛解下来系在驴尾巴上,把山羊牵走了。

不久,农夫偶一回头,发现山羊不见了,忙着寻找。这时,第二个人走过来,热心地问他找什么。

农夫说山羊被人偷走了,问他看见没有。第二个人随便一指,说看见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从林子中刚走过去,准是那个人,快去追吧。

农夫急着去追山羊,把驴子交给这位“好心人”看管。等他两手空空地回来时,驴子与“好心人”自然都没了踪影。

农夫伤心极了,一边走一边哭。当他来到一个水池边时,却发现一个人坐在水池边,哭得比他还伤心。

农夫挺奇怪:还有比我更倒霉的人吗?就问那个人哭什么。

那人告诉农夫,他带着一袋金币去城里买东西,走到水边歇歇脚洗把脸时,却不小心把袋子掉进水里了。农夫说:“那你赶快下去捞呀。”那人说自己不会游泳,如果农夫给他捞上来,愿意送给他20个金币。

农夫一听喜出望外,心想:这下子可好了,羊和驴子虽然丢了,如果到手20个金币,损失全补回来还有富余啊。他连忙脱光衣服跳下水捞起来。当他空着手从水里爬上岸时,他的衣服、干粮全都不见了!

当农夫回到家,惊奇地发现山羊和毛驴竟然还在家中,他的妻子说:“看来你还是适合老老实实地在家从事农业,瞬息万变、人心叵测的商场不适合你去做啊!这些基本的风险都预料不到,你又怎么能在商海里征战呢?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家中种地吧!”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虽然行业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可是当人和行业的搭配出现了错误时,结果恐怕是非常悲惨的。

无论多么聪明的人,倘若入错了行业,也不会取得成就。《塔木德》中说:“没有哪种行业比另一种更好,适合的便是最好的。”闻名世界的犹太商人之所以总是能够成功,就是在于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做什么才能赚取更多的钱。所以说,关键不在于你干什么,而是取决于你善于干什么。

在蒙特利尔市有一条很著名的街道叫圣劳伦斯街。在这条街上,有一家同样著名的熏肉店。据说它是早年从波兰或罗马尼亚过来的犹太移民所开。这家熏肉店在当地既不占先机,也不占主流,但却开得很有特色,很有名气,成了城市的一个亮点。不仅当地的食客很多,外地来的也不少,很多旅游方面的杂志甚至把它列为蒙特利尔市的一个重要景点。于是近处的、远处的,东方的、西方的,有钱的、没钱的,都拥到了这里,使这里每天都要出现排队候餐的盛况。

这家犹太人的熏肉店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快餐食品店。这里可供选择的主食也真是简单得很,除了面包夹熏肉的三明治食品,还有烤牛排或牛肝,但最出名的当然还要数熏牛肉。这些东西的价格很便宜,也就在4-7个加元之间,这在当地也就是一个汉堡包的价钱。此外,它既是老外们可以接受的主流食品,又与当今最流行的汉堡包风味迥然不同。

据说,这家店的犹太人做熏肉非常拿手,堪称“蒙特利尔一绝”。店里做的熏肉,都是选上等牛肉为原料,制作过程也相对复杂。犹太人要先将牛肉腌10天以上,然后再熏10个小时。由于配料用的是祖传秘方,因此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不过该店做出来的肉的确很香,很嫩,也很松软,嚼在嘴里感觉它很快就化渣了。

这家犹太人的熏肉店在竞争激烈的饮食界傲然挺立,已传了三代,生意一直都很火。

有人曾经问犹太老板,为什么不加开很多连锁店呢?他笑着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擅长做熏肉吃而已,对于开连锁店,确实不太适合。”

所以说,对于任何行业,都不可强求,否则张冠李戴,反而达不到以前的成绩。精明的犹太人以自身的例子告诉我们,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是自己擅长的就要坚持下去,肯定会取得成功的。“从事自己擅长的职业”已经成为一条众所周知的真理了。看看我们仰望的那些名人,他们都是所从事行业的专家。为什么是专家?因为他们适合做这一行,也爱做这一行。从地产专家李嘉诚,到航运百科全书包玉刚,都是因为善于本行职业才成为一名佼佼者的。

一家国外调查机构曾就“职业与兴趣”对1000名人士进行调查,结果令人惊讶:竟有38%的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而其中,最终能脱离不感兴趣职业的人不足3%。

事实证明,由于擅长,就会对它特别敏感,同时对它兴致高涨,即使困难重重也能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不会轻易灰心丧气。

爱迪生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他以罕见的毅力完成了2000多种发明,仅1869年~1910年间经正式登记的发明就有1328种,被世人誉为“世界发明大王”。

爱迪生能够成为“发明大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了解自己、认识自己。通过各种试验,爱迪生认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和才能,认识到在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下,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从事自己擅长的事业,才会获得成功。

如果一个人擅长某一件事情,往往正是其天赋之所在,事业之所在。美国曾对2000多位著名科学家进行调查,发现他们中间很少有人是为了谋生而工作,他们大多出于对某一领域的强烈兴趣。所以说,他们的成功,与他们的擅长之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比常人更具有承受力

有一个犹太人被访问到成功的秘籍时,他笑了,说:“没有什么所谓的秘籍和技巧,如果非要等一个答案的话,我只能真诚地告诉你三个字,那就是——承受力。”

只有具有强大承受力的人才会是成功的人,承受力包括了我们常提到的毅力。只有能够吃非常之苦,冒非常之险,忍非常之辱,立非常之志,承非常之重,才能干非常之事,从而成就一番非常之业。

冒多大的险,成多大的事;登多高的山,看多远的风景。倘若害怕自己无法承受而不付诸行动,那么虽不会痛苦,也永远不能成就事业。战场上没有常胜的将军,不可能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承受能力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因为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前怕虎,后怕狼,没有一点承受力,那么肯定中途就止步了。

再来看犹太人的历史:犹太人的历史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他们在近两千年里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处处流离失所,饱受各个外族的压迫。

一方面,犹太人流散于世界各地,有利于犹太人吸收当地先进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取得重要的成就。另一方面,犹太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都受到迫害、歧视、劫掠和残杀。迫害犹太人的历史从公元1世纪罗马人的严酷统治开始,经过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对犹太人的劫掠、欧洲各国对犹太人的歧视压抑,直到二次大战期间发展到了顶峰——纳粹集中营数百万的犹太人被残杀。这一事件公之于世后,全世界才对犹太人受迫害的遭遇有了一致的同情。就受迫害的程度与历史之久而言,犹太人是世界各大民族中最悲惨的。但是,正是这一悲剧成就了他们无法比拟的承受力,也赋予了犹太民族自强不息、超赶他人的最大动力。《塔木德》告诫世人:“要承受发生的事情,要忍耐贫穷带来的变故。”回忆你的过去,或许过去对于你,只是一个个悲惨的成长故事。在读这些故事的时候,你依然感到你的心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不要怀疑你的未来,你的心已经变得坚强百倍。如果你比常人具有更高的承受力,那么当相同的挫折来临时,你便能相对轻松地克服,那么胜利的彼岸也离你不远了。

承受力,其实就是你的一种人格力量。看那些犹太人,即使丧失了国家,丧失了家园,在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以后,他们唯一没有被剥夺,也是不可能被剥夺的,就是这种伟大的、强盛的人格力量。他们在遭受了无数的排斥和歧视后,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这就是承受力给他们铺设的路。

如果在遭受了失败之后,就一蹶不振,那么你的承受力真的是少得可怜,连一个普通人的水平都没有达到。这样你还如何妄想成为一个超越常人的伟人呢?

保持强大的承受力,就要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要雄心不减、进步向前,不失望、不放弃。像犹太人那样,向世界宣告:你的人格之高、勇气之大,是可以超过你的损失和灾祸的。

如果你已经失败过很多次了,你开始怀疑你的能力了,那说明你的承受力还是不够强大。你可以怀疑你的选择,但是你不能怀疑你的能力。选择错了,可以放弃再来,但是把自己否定了,人生便没有希望了。所以即使你已经摔倒过很多次,你还是要继续前进。对于那些意志力坚强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失败可言,不过是还没有到达成功而已。

当犹太人连自己的国家都失去了的时候,他们失去信念了吗?没有。事实证明,他们是世界上最坚强、最勇敢的民族,所以如今他们又重新站起来了,而且受到羡慕和钦佩。“什么是失败?”一位犹太拉比说,“不是别的,失败只是走上较高地位的第一台阶。”

所以说,有的人虽然一直在失败中前行,但是他却是一步一步往高处走着;而有的人一直在温室中成长,渐渐地,他的承受力就会消失在了这种安逸的生活中,一旦风雨袭来,他就可能被彻底击垮。“温水煮蛙”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

有两只大锅,一只锅放着滚烫的热水,另一只锅放的是舒适的温水。然后把两只青蛙同时放入两只锅中。只见,放入滚烫热水中的青蛙,迅速从热水中跳了出来。因为它以前的生存环境练就了他活跃的身体;另一只青蛙则开始在这舒适的温水中游来游去,时间长了,它的承受能力减退,它适应了这种舒适的环境。于是,实验者开始缓慢地增加水温,这只青蛙逐渐感到了危机,它试图跳跃,可是它已经变得不再灵活,无法从这慢慢加热的锅中跳出来了。

最后,只能是在温水的锅中煮死了青蛙。

恶劣的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承受恶劣环境的能力。无法从中逃离的时候,只能等待死亡到来。所以说,要想成功,成为人上之人,就必须锻炼自己比常人拥有更多的承受力。

准备赢得一切

机会总是会留给有所准备的人,只有准备好了,才有可能赢得你想要的成绩。

做好准备,就是要先瞄准再开枪,想好再行动,这样才能赢!《塔木德》中说:“每个人的机会都一样多,但是每个人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能力是不同的。”有准备的人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识别出机会。

下面这个小故事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准备的重要性。

一个黄昏,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领着他的三个弟子来到一片麦田前。“现在,你们到麦田里去摘取一颗自己认为最饱满的麦穗。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采摘了就不能再换。”

三个弟子欣然前行。第一个弟子没走多远,就看到一颗大麦穗,如获至宝地摘下。可是,越往前走,他越发现前面的麦穗远比手中的饱满。他懊恼而归。

第二个弟子吸取前者的教训,每看到一个大麦穗时,他总是收回了自己伸出去的手:更大的麦穗一定在前头。麦田快走完时,两手空空的弟子情知不妙,想采一颗,却又觉得最饱满的已经错过。他失望而归。

第三个弟子很聪明。他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去识别怎样的麦穗才是饱满的麦穗,第二个三分之一的路程去比较判断,在最后的三分之一的路程里他采摘了一颗最饱满的麦穗。他自然满意而归。

如果把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归类,那么显然第一个是属于“先做了再说”之列。“先做了再说”,省略了思考过程,必然会导致行为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其结果当然“懊恼而归”。第二个当属于“等等再说”之列。“等等再说”,总是在思索、观望这个台阶上停滞不前,“只想未做”必定两手空空,“失望而归”。第三个弟子则是“先准备后做”。对事物有了充分的认识以及足够的判断之后,才不慌不忙地出手,他当然能够“满意而归”。

可见,准备是事情进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步骤,如果毫无准备,莽撞行事,肯定是空手而归。所以在做事情前,讲究三思,无非是提醒我们要做好准备,把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情况都分析好,这样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才能有备无患。

所谓的三思,无非包括一思:做什么,二思:怎么做,三思:怎么做到最好。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接下来就要思考怎么做,就是做事的方法,如果做事方法得当,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犹太人的杰出代表爱因斯坦曾说过:“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里的“准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商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经验,就不能够对瞬息万变的商机准确把握;二是基本策略的准备,通过阅读资料,学习成功商人的经商之道,储备基本的商业策略;三是对风险的预测,未来是变化多端的,风险也是无时不在的,要时刻准备迎接风险的来临,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事实上,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准备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情要学会把握时机,同时在决策前还要多去思考。这样的人才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