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欢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7 06:54:33

点击下载

作者:余秀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无端欢喜

无端欢喜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无端欢喜作者:余秀华排版:昷一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0-01ISBN:9787513330459本书由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壹平常人生也风流❀只要星光还照耀❀

准备好了几天里换洗的衣服:一件红裙子,一条黑裙子,和一件花旗袍。我把它们揉进包里,也把一份倦意一起揉进去。衣服进去了,床上就空了,而倦意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东西,把最稠的揉进去了,淡一点的立刻就生了出来。有时候人被稀薄的倦意包围着,反而有一些安慰。倦意是活物才有的东西,它包围住你了,也是好心告诉你:你还在人间呢。人间不够好,不会给谁欣喜若狂的感觉,但是它毕竟是我们待惯了的地方,其他的地方不熟悉,没有试探的雄心。

这三年,我过上了一段莫名其妙的日子:过一段时间就要出去和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一起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也许他们从来没有感觉到莫名其妙,一个人不做一些事情才是莫名其妙。他们对开始产生的不适小心地接受,直到它合理地成为自己的生活状态。或者反过来是世界看我莫名其妙,想把我锻炼成一个不莫名其妙的人。行李里带衣服、茶杯和一些也许用不上的小东西。我把它控制在我可以背着行走的范围里。想起第一次去北京,我几乎什么也没有带:没有过剩的衣裳,没有护肤品,没有茶叶,也没有多一点的零花钱。但是现在,尽量少带的情况下,回家的时候还是重重的一包——除了一些友好的陌生的情意,还有书啊,茶叶什么的都要一齐背回来。

我的身体有时候好有时候又不好。好的时候我也乐意背多一些东西,不管是不是用得着。心情再好一点的时候,我就把这当作锻炼身体的一个方法,有时候也想把心里沉重的东西物化了背在背上。如果心里所有的重都可以物化了背起来真是一件好事情。背着的东西总有一个卸下的时候,比如到了目的地之后,比如在旅馆睡觉的时候。但是心里的重实在难成背在背上的重:能够转化的事物就是可以解决的事物,但是没有许多能够被转化的事物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首先生死是不能转化的,或者说我们现在对生死的恐惧是不能转化的。最为直观的是我身体的残疾和虚弱是无法转化的。

这是一个应该被忽视但是又不得不悲伤的事情。记得去年,我一个人从北京西站回家,出租车把我放下以后,我七弯八拐去找候车厅,要进候车厅就要上一个很长的台阶。那天我的身体状况不好,包又很重。上台阶上到一半摔倒了,旁边有一些人看着我,但是没有一个人拉我一下,我挣扎了几下,没有力气爬起来,索性坐在地上歇一会儿。这个时候我的羞耻心消失了,它的存在几乎就是羞耻本身。我需要做的事情是走到候车厅,坐上火车,然后回家。如果连这个也不能完成,我的存在就会成为一个拉不直的问号。当然这个问号偶尔能够被拉直,但是那么快,它又会弯曲起来,在人世里跳跃着行走。我在人来人往的台阶上坐着,也在陌生的好奇的冷漠的目光里坐着。如果这个时候感觉不到孤独那肯定是骗人。想着自己掏心掏肺地爱过的一些人,如果他们知道我此刻的处境会怎么想?我肯定不能坐在地上对他们说爱,甚至我也不能坐在摔倒的地上对这个大地说爱,我不允许自己这样,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不允许自己这样。

当然是爬起来了,当然是回家了,但是我怎么也忘不了这个场景:一个人背着重重的包在人群里摔倒却没有力气爬起来的样子。现在我想起来就觉得那个时刻真实可触。一个人在疼的时候才知道疼还在自己的身体里,没有被酒精麻痹,没有被飘到半空里的名誉的、侮辱的东西麻痹。尽管世间种种,我们都不过在寻找麻痹自己的东西:小情小爱的小麻痹,功名利禄的大麻痹。我们没有处处摔倒在台阶上的疼,我们只有无时无刻从半空里垂直打下的虚空。回想起来:这虚空从降临在身体里的那一刻开始,就伴随连绵不断的层层加深的虚空而极尽了一生。从婚姻开始,两个互不相干的人莫名其妙地走在了一起,还有一纸不许随便离开的契约。我们以为两个人在一起就能够增加一倍对抗虚空的力气,从身体到灵魂,从肉体到精神,这是人最初和最后的期许。但是很快就发现,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情:两个身体和灵魂之间有缝隙,发现缝隙的存在就是怀疑开始的时候。怀疑是一种力量,让宇宙的运行都可以倒转,当然缝隙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崩塌。

这些存在的,虚空的,看得见的,摸不着的最后都被背进了包里。它们有等量的质地等量的份额,在虚空和现实里自由切换。我试图把这几年经历的事情理清楚,给自己一个可以相信的交代,但是到现在我还是做不到,如同一个被洪水裹挟的人不知道洪水是在把自己往哪一个方向带。然而再往前,二十年几乎以为无法改变的生活,清楚地看到是绝望把生活带进更深的绝望。什么都模糊了,绝望就异常清晰。当一个人没有力气对付绝望的时候,她就和绝望混为一团,在水里成为水,在泥里成为泥,在地狱成为鬼。当熟悉了绝望,绝望也是虚空的,偶尔奢望被偿还,但是看不到被偿还的途径。有时候感觉肉体也是虚空的,血和肉那么容易损伤,那么容易销蚀。两种都容易被损伤的事物里,是什么在如此积极地支配这一切呢?

或者说:是什么支撑着把余秀华的名字在人世里游荡了四十年?现在想来没有支撑,或者说支撑已经抽离了。没有一个信仰一个可以得到安慰的东西在生命的历程里劝告或者重组,一个名字恍恍惚惚,没有可以得到的也没有可以失去的,在存在和毁灭之间索性玩世不恭。当然,能够做到玩世不恭的人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豁出一切去的决心,更多的人是在玩世不恭和认真做人之间摇摆不止,我们做不到大奸大恶,也不甘心把自己活成一个被许多人瞻仰的榜样。我也做不了一个隐士,当然离真正的俗客又颇有距离,所以做一个平凡的人也有许多干扰和不得志,所以我一次次外出又一次次回来,任其裹挟、冲撞和毁损。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是在被毁损而袖手旁观,一是她认可了毁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和生命共存而且一起向前的一个部分。

一个人的精神里至少有四分之一个孔乙己。我们常常嘲笑的东西往往回过头来完成对我们自身的救赎,许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或者故意回避了这样的契机,但是它一定是存在的。是的,我带了几条裙子出门,但是难堪的是,我坐在那里,怎么样都无法把双腿合拢,疾病的存在也让我丧失了优雅。幸好优雅不是一个人生活的重要部分,甚至不能成为一部分,它不过是一个女人绸缎似的哀愁里的一根丝线。基于随时被抽掉的这一根丝线,我常常让身体里四分之一的孔乙己变成二分之一的孔乙己,它让我在尘世里摇晃的身体有一个靠处。这个靠处是靠着地面的,几乎没有倒下去的可能。这真让我欢喜。

到了火车上,孔乙己就规规矩矩地从身体里撤退,不留蛛丝马迹,等着下一次我对他的召唤。我一般把包放在地上,这样好拿,等下车的时候就不需要别人帮忙我把它从行李架上取下来了。我一直背着朋友送给我的一个包,从来不敢拖着拖箱出门,因为上下台阶的时候,我没有办法拎,这是身体的局限。身体的局限就导致了生活方式的改变,或者不知不觉导致了思维方式的改变,这是我不能知道无法辨别的,而且来路已短,我也无法从另外的路上试图,重组和塑造,这就是人生的局限,是人生本质上的悲哀。一个人上路,生命里可以陪自己的人越来越少,亲人纷纷离世,让人在这样的悲伤里一直回不过神。只能身披悲伤,继续在人世里横冲直撞,完成我们没有完成的人生。

火车从湖北荆门向四面八方奔走,像一个找不到方向的人。我跟着火车向四面八方奔走,是一个寻找方向的人。而方向也如同一次感人肺腑的开悟,迟迟不能到来。在火车上看风景是我坐火车最多做的事情,有时候带上一本书也是没有心思看的,总是盯着窗外,尽管有几段路我已经走了无数遍,但是我还是会看它们,它们在短时间里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我还是想看它们。甚至在夜里,我也望着窗外,我想着在黑暗里可能一闪而过的奇异的风景或者灯火。我不知道这样的灯火能不能安慰我,但是我就那样等待着,像等着一道神谕。风景在风景里重复,可能产生新的风景,夜色在夜色里重复,可能等待的是一道神谕,一个奇迹。尽管像我这样的俗人,无法等到它真正的出现。

上一次去重庆,从荆门到荆州。再从荆州坐高铁去重庆。在荆州转车的时候,司机对我一个人摇摇晃晃背着一个大包很好奇,问我去干什么。我说在重庆有一个项目就把他忽悠了,不然他会怀疑我的脑袋也有问题。至于一个人的脑袋是不是真有问题,这也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或者说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或者说,我就是带着哲学问题出生的一个人。岁月惠人,年纪会给人一些安慰和安全,在我二十多三十岁的时候,如果我这样出门,一定会被误会为受了家暴而离家出走的人,或者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人们不敢接近一个精神病患者,因为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病发了给不相干的人伤害。如今我四十岁了,岁月给了我一张与人无害的脸,让我在大地上行走少了一些障碍。当人们能够用慈祥的目光看你的时候,与之对应的,你已经变得慈祥起来了。一个人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老了,老了的人多少会得到生活和陌生人的宽容,就是说我刚刚迈出脚在大地上游走的时候,我已经老了,这真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但是还能走动,多少抵消了这样的悲伤,相比于一辈子困顿于一个地方而无法迈出脚的人,这无疑是天赐的幸福。

从湖北到重庆,从平原到丘陵再到崇山峻岭。按理说这是一个逐步陡峭的过程,但是拿出地图一看,也就是从大拇指的左侧到大拇指右侧的距离,地图把大地缩小,随便也抹去了人在大地上走动的路途,地图上没有人,也没有入了人眼的花草树木,有的是河流,山的模样,这些都是模模糊糊的,只有路清晰得很。在地图上,一个人会看出自己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但是却不能清晰地知道当时当刻所处的经度和纬度,它们一次次交合,人就在它们无数的交合的点上往前跳跃,我们都是被网住的人,人的一生总想在什么时候突然冲出这个网,但是发现这其实就是徒劳,而人如果没有一点徒劳的精神,也就没有了认识的趣味。

刚出荆州城的时候是平原。想当年刘备借荆州在如此广袤的平原上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勇气,而刘表不过是自己败给了自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笑话嵌在历史的城墙里。这是人的性格和见识的选择,无所谓对与错的问题,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已经无法还原的虚拟,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无一遗漏地呈现。而那些无法呈现的东西恰恰是文学性地被遮蔽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者说也是人性的微妙处。正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才托起了一个国度灿烂的文明。但是火车的行径处,这些能够给人想象的遗址是看不见的,或者从另一个层面上说,人不需要一年年凭吊这些遗址,不说那是已经过去了的无法确定的历史,单单往前看,人类的文明发展到高峰一定会毁灭。我不知道我们现在处于这一段毁灭的什么阶段,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多少自信能够迎来自以为是时候的毁灭。所以,我知道这是一个游戏,从出生开始,就陷进了这个游戏的圈套里,但是除了以无聊对待无聊,又有什么好的途径呢?

平原上能够看到的房子都是平庸的建筑。这个地方这个时代人们已经没有了心思创新,好不容易有一段和平的时期,就抓紧享受吧。所谓的享受就是接受日复一日的平庸,而且把这些微毒的日子在空酒杯里转化为甘露。大多数是二层楼房,灰的红的瓦顶,刷白的墙壁,恶俗的是再在白墙壁的四周刷一圈红色的油漆。这些房子静谧在那里实在是丑,它们剥夺了大地上存在多时的和谐之美。但是另外的和谐又时时刻刻存在着:当一个老人或几个孩子在这样的房子前面坐着、玩耍的时候,你就会看到这些房子的表情微微一动,仿佛微风轻轻吹动二月的树梢,人间之美一下子蹦了出来,让你无话可说。房子周围尽是稻田,从一栋房子到另一栋房子之间都是稻田,这时候稻子已经吐穗完成,正在经历一个饱满的过程,在火车上看不到这些细节,看不到它们从顶部开始黄,开始灿烂,开始在每一阵风里一点点庄重。它们在这里也许已经多年了,每一年都庄严地承担这样的成长和成熟。想想我的村庄,那个叫横店的地方,已经被一种似是而非的新东西所代替:新农村的兴起让我再无法和从前一样推开门就看见这些风里的景物,这些本来就应该置身于农民身边的自然之物。我,这么一个村庄的农民,正在失去能够称之为一个农民的根基,但是另外的看起来更文明的生活方式进入了,我没有办法识别哪一种生活方式更好,但是感觉到一种传统、一种习俗、一种简单而质朴的文明正在失去,而且不可扭转。

但是当我们抱着已经失去的东西哭,信誓旦旦地说它比我们正在接受的东西要纯正要好是不是也是矫情的?我们凭什么就判断失去的东西一定比正在接受的东西好呢?这是不是中国式的田园梦的自我催眠?这其实不是我能够想明白的问题,这些大问题就不应该让我这样没有追求的人想明白,甚至我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正在经历的一些事情都想不明白,又何必想这些虽然在我身边甚至正在改变着我但是依旧无法触摸的事情呢?我喜欢看窗外,看这些我曾经看过了许多遍的风景。常常是这样一个人在路上,也习惯一个人在路上。常常是一个人看到整个平原,也就成了一个人的平原。但是我真的不了解我看到的风景正在发生的事情,日子在这样的走马观花里度过,原本应该深入的一些细节和了解还是原封不动地存放在它们一直待着的地方。当然平原上很少有孤寂荒凉的地方,人们从山上下来,为一种安稳来到了平原上,如同河流里的一些石头在水流缓慢的地方聚集了起来。我不知道房子里人群里有没有我前世走失的亲人和仇家,我不知道庞大的人群里有没有明晰的主线或者一种结构。如果是随意地组合,是不是又在期待着一种意外或者另外一种次序的发生。有时候从眼底一晃而过的仿佛很熟悉但是其实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或者一座房子会让人心里一震,但是记忆已经模糊,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地方找到自己前世的影子或者分身。即使找到了,也不过是两个影子重复一种孤独。想想,如果两个身份:一个高雅富贵,一个贫穷庸俗,它们一旦重合会不会让虚无更虚妄,让怀疑像深井一样在人的周身打转,而再也不会有让人喘息的时候?而我呢,我的前半生和现在就如同两个完全不同的影子,它们却硬生生地重合在了一起。一个人不幸的一种是清楚地看清楚了自己的处境,你只能看着,却对这样的处境无能为力。

但是这一点也不能成为一个人哀叹人生的理由。人活着哪怕千重不幸,但是存在着,存在就抵消了不幸带来的一切毁损,所以生命是在宏大的结构里保护着生命的本身。火车一路西行,平原过去,就是山区了。山是不讲道理的,忽视了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候就平地而起,直冲云霄。火车开到湖北的边上,开到张家界,就可以看到连绵不绝随处拔地而起的山峰。海子的诗说: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这是多么美好温暖的一件事情。但是我觉得取名字边上有重要的事情,我常常想如果一个人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无论大山小山,陡峭的山还是平缓的山都去走一拨爬一遍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如我般在火车里看着这些山怎么够呢?如果不亲手摸一摸山上的树木和石头怎么够呢?尽管这样不一定就被山接纳了就消除了这样的陌生。我期待的不是和谁自己消除这样的陌生,我只是期待触摸一下它们实实在在存在的山体和树木。

有时候在山脚下,或者在山腰一块大一点的平一点的地方就会有一户人家,如同从天而降恰恰看准了一块可以盖房子安家的地方。山的衬托下,房子是那么小,人就更小了,人的复杂的行走路线,复杂的人际关系血缘关系,复杂的心理结构就更不值一提了。人更像山衍生出来的一个副产品,是无关紧要的一个附属。如果我在那样的房子里住上一年半载的,我将以什么方式抵抗比山更重的孤独?就是说我在这样的山里会产生新的孤独?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难道所有的孤独不是一个孤独吗?不,孤独是有层次的,我试图用这样愚蠢的理由来解释我新产生的疑问。我过于强调孤独了,自己的孤独和别人的孤独,这似乎是我理解自己和别人的一种简单而粗暴的方式。可是在这孤独的遮蔽下,还有多少深海一般的思想和际遇呢。

这几年,我在大地上走来走去,仿佛在补偿我前半生无法行走的缺陷。但是我们那个村子,他们最多把不能去许多地方当成遗憾,而且是无关紧要的遗憾,它从来没有可能上升为一种缺陷。他们困于一隅,也完成了既定的贫穷或者稍稍富足的一生。也许见多识广对这样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人们对见多识广却一直期待和向往,他们可以以此炫耀,未必会意识到它充盈了生命的底蕴。而我来来去去,不过是为了完成别人的一些意愿,他们的事情做到一半,感觉到还差一颗弯曲的钉子。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他们在人多的地方,幻想爬到人堆的顶端。卡尔维诺写的《看不见的城市》里有一百多个形态各异的城市,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危险!面临随时消失的危险,其实很多已经消失了,只留下一个遗址或者一个幻想的遗址在秋风里进一步走向毁灭。而我们这个时代,我们那么多城市,几乎找不到不一样的两座城市了,它们千篇一律,建筑一样,设施一样,人的表情一样。人们再不需要创新的能力,人们只需要做一个好公民就可以好好地享受。于是人们想拯救这样的状况,但是不知道从何入手,想来想去,文化才是城市的根源,也是人的根源,于是越来越多有一点文化梦想的人做起了文化事业,他们树立起了自己的文化品牌,开通了自己的文化公众号,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试图沉静下来,也让一些想要沉静的人一起跟着沉静,但是不知不觉,还是被时代的泡沫吞了进去。但是手淫的方式已经建立,手淫的快感无法忘记,所以就要硬着头皮往前走。我这几年接触到了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怀揣梦想,最后看着梦想活生生地憋死在自己的怀里。

我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从来就没有。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无非是像这样的上午,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家里的电脑前打字,风从窗户吹进来,麻雀在阳台上鸣叫,这就是我以为的理想的日子,其实也就是田园似的日子吧,我就觉得这样挺好。我对城市的生活没有任何向往,一个人的日子还是要一个人完成,那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怕也不能给谁壮胆。我每次外出,就是从乡村到城市,从一个人的日子到许多人共同组织起来的虚幻。我常常想这种虚幻是从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是从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项目,从不想笑却要刻意去笑的场合,从夜晚走进酒吧或者走进一个咖啡馆,从面对一个陌生人而封闭起的一部分心扉?从对电与水的占有?从对文化的企图还是想把自己从人群里拎出来的焦虑?说到底,人的欲望就是太多的人聚集在一起首先对公共资源的占有欲而形成的。我去城里,偶尔会觉得自己需要一些晕头转向,反过来这也是对在乡村里吹动的风的一种尊重。

看起来,人似乎被这样的日子给撕裂了,除非你能够从自己的生活镜像里跳出去,以旁观者的眼光看着自己这个奇怪的人,甚至当你跳离开去再不把自己当一个人看的时候,许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但是我从来不会把任何事物当成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我就是问题的本身。在来来往往之间,一些情意会慢慢产生,人与人之间除了沮丧的部分也有温暖的部分,否则人不可能走到今天,何况是如此和平的一个时期。人产生的情意如同一层薄膜轻轻地裹住这个时代,轻轻地给这些沮丧的人一些安慰。我每一次外出也是安慰和被安慰的过程,即使没有人安慰我,这路途上的山山水水也安慰了我。只是我没有机会在那样的深山,那样的长水边待长一点时间,没有能够获得额外的富足。现在想来,这些人首先带给我的是一程程山水。想来他们也是看够了山水的人,所以才能选一座城市居住下去,嬉戏下去。但是别人的生活总是与自己无关的,因为这来来回回里,也没有和一个人建立多深的关系。这是足够寂寞的,而且是足够浅薄的寂寞。

但是一切不过如此。我不能不外出,我不能不在生活允许我嬉戏的时候浪费这样的机会。生活没有教会我顺从,但是我知道要顺其自然。火车在张家界的地域里前行,一个山洞接一个山洞,风声呼啸而来,又无声隐匿下去,每一次进山洞,我的身体都微微一颤,我以为山体里藏着一些秘密:宇宙的,人类的,群体的,个体的,人的,神的,鬼的……大地上的事情会在这个地方融化,它让人敬畏。一些鬼神的故事都和山有关系,甚至与开凿的火车隧道有关系。从荆州去重庆的隧道里,很多是没有安装灯的,窗外黑漆漆的,窗户上映出火车里的灯光和自己的脸。我常常想如果我的亲人——父亲和儿子,甚至已经去世的母亲,如果他们坐在火车上经历这样的时候,他们会想什么呢?儿子一定会看手机,也许会想一些事情,这是我不知道的。父亲母亲如果能找到和自己聊天的同座,就会聊一下七七八八的事情,人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就是有许多话要说的。我想象我喜欢的一个人,如果他在此刻的车上,他会做什么呢?他会不会盯着窗外的夜色发呆,还是只顾着手里的书本看?他读了那么多,他也带着书本天南地北地走,他会不会和我一样永远不会对窗外的风景厌倦?

我是一个容易厌倦的人。这么多年,除了文字没有让我产生厌倦,什么都让我产生过厌倦,包括对一个人的感情。曾经以为的天长地久的情意那么容易就被自己的厌倦击碎,再也没有把它收拢的耐心。现在我对这个人的喜欢是如此隐晦,如同暮色掩盖下的大山:花草树木,鸟语泉声,老虎害虫都被深深地遮蔽起来了,当然是自己遮蔽了自己。我却在这样的遮蔽里得到了温暖,不具体的大而不当的温暖。常常想象他也在不同的地方行走,不同的是他是从一个城市出发到达另外一个城市,而回去的还是他原来的城市。如果他也是喜欢山水的,想来获得的就会比我多出许多了。但是我们,我和他,在命运的运行里,已经失去了交融的可能性,有时候也不会觉得这就是哀伤。仿佛这无法交融的苦痛产生了新的更辽阔的空间,我说不清楚这空间在哪里,是什么形态,但是我感觉到了它的存在。

火车突然停了下来,在一个陌生名字的小站。很小的一个站台,几个修路的老年人把铁锹栽进土里,对着车上的人笑着、猜测着。这猜测给了这些常年在深山的人一些趣味,他们瘦削的皱纹密布的脸上一缕缕笑飘了出去,在一盏昏暗的灯光下让人觉得恍惚。小站外面就是陡峭的山沟,如果谁在路边一个恍惚掉下去了准是没命。我们眼里的风景哪一处不隐藏着危险?想想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看起来四平八稳的日子不知道哪天就一声惊雷。从车窗望远一点,就看见对面山上一处小小的昏黄的灯火,小心翼翼又满怀信心地嵌在半山上。但是如果从这个地方走过去,又不知道需要多久,经历怎样的困难?距离远远超出我们以为的距离。

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看见了挂在天上的一片星星。它们出现得很突兀,仿佛一下子从天空里蹦出来挂在那里的,那么大那么亮。它们的光把黑漆漆的天空映蓝了,黑里的蓝,黑上面的蓝。我的心猛地颤抖起来,像被没有预计的爱情突然封住了嘴巴。在我的横店村,也是可以看见星星的,在我家阳台上就能看见它们,但是许多日子我已经没有在阳台上看星星了。一个个夜晚,我耽搁于手机里的花边新闻,耽搁于对文字的自我围困,也耽搁于对一些不可得的感情的纠葛,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星星了。

但是此刻,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在这与乡音阻隔了千山万水的火车上,我欣喜地看到了这么多这么亮的星星。我几乎感觉到星光的流动,它们在流动里互相交汇而又默默无言。如果有一些天文知识,就会知道它们的名字,也会知道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但是这些名字和关系对于它们都无关紧要,那只是别人给它们的名字,而不是它们本身就存在的称呼。如同我,一辈子带着余秀华这个名字行走,如果我愿意,我也可以换成任何一个名字,所以名字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我在这些不知道名字的星星的映照下,几乎屏住了呼吸,我的一次呼吸就像一次破坏,如果这个时候我说一句话,那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幸亏身边没有可以说话的人。

这一刻,我是寂静的,身边的人变得无关紧要:我不在乎他们怎样看我,也不在意我脸上的表情是不是让他们觉得奇怪——这些,仿佛成为了一个生命体系上最可以忽视的东西了,但是我一直那么在意过。我不祈求同类,也不希望理解,我还是那么在意过,这实在是一件悲伤的事情。这星天,这大山,把一列火车丢在这里,如此随意。火车上不管戴着多少光环的人同样被遮蔽在大自然的雄伟里。想想不出几十年,这些人包括我都无一例外地化为尘土,但是大山还在,从大山上看到的星空还在,想到这里,我感到喜悦,一种永恒的感觉模模糊糊地爬遍全身。而我,我受过的委屈,我正在承受的虚无也化为一粒尘土。我们向往庞大的事情:荣誉,名利,爱情,这些都是枷锁,是我们自愿戴上的枷锁,也是我们和生活交换一点温暖的条件,是我们在必然的失去之前的游戏。

火车停的时间不长,但是望星空却是足够了。在不可避免的污染里,还能看到这样的星空,真好。当然星空一直在那里,我们自己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我们在一次次跋涉里不知道自己的去向,后来也忘记了自己的来处,但是去向和来处都还在,它们不会丢失,只差一个转身的看见。想到这里,温暖渐渐覆盖了内心的荒凉。❀可怕的“永恒”❀

泰国电影《永恒》,当初我怀着对所谓伦理的好奇看了一遍,当时的感受我忘记了。前一段时间想起来又看了一遍,如果再进行划分,这部电影就会被我划分为恐怖片了。

故事是这样的:风流多情的伯父在社交场上认识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女子美丽,对动荡的社会厌倦,有一双看透世事而还不至于绝望的眼光。她的气质一下子就吸引了阅人无数的老男人,把她带回了森林。但是森林里,年轻的女子和年龄相仿的侄儿一见钟情,终于用肉体的融合证明了这样的钟情。伯父发现了两个人的私情,用了一个特别的惩罚方式:用一条铁索把两个人拴在了一起。

这个老男人对人性的了解让他的阴谋没有意外地得逞:两个年轻人开始欣喜若狂,他们要的就是两个人永不分离的爱。这根铁索不是特别短,两个人有大约1.5米的活动距离。但是没有多久,他们的分歧出现了,生活里一些琐碎的事情再也不能以爱的名义统一,痛苦出现了,一天天加深,最后到无法忍受,女人开枪打死了自己。

老男人的惩罚在这里就恶毒起来:他依然没有打开他们之间的铁索。他的潜台词可以理解为:既然如此爱,还在乎生死吗?他的侄子看着爱人腐败的尸体,疯了。一个女人可怜他,一刀砍下了女人拴着铁索的那只手,侄子就拖着那只手在森林里疯跑。故事在这里落下帷幕。

这个故事看起来凶残,不近人情,震撼人心。但是我觉得它的逻辑性是准确的:两个拴在一起的人,故事里的结局是唯一的结局,没有第二种。为什么如此震撼人心,因为它说出了我们共同的人性:爱在人性面前简直就是一个谎言。

一个人的悲哀之处在于,她在追寻爱情的时候依旧保持着对爱情的警惕,爱情的欢愉无法超过她对爱情本身的怀疑。(希望上帝原谅我如此悲观,如果影响了不谙世事的青少年,我很抱歉。)当然,四十岁的我再说到爱情很是不合时宜,因为对爱情的需要已经低于我对其他事物的需要。

我理解的爱情是通过不同的一个人找到通往这个世界的另一条途径,所以对这个人的要求是苛刻的:地球上的人太多了,但是看上去都不对。有时候看上去似乎是对的人,结果也不对,所以这是很烦人的一件事情。但是当一个人在家完成了打开世界之路的途径,爱情就不重要了。

从这个故事看来:两个人在一起形影不离,他们的生命形态就单一起来,他们的生命角度被迫单一,而双方没有能力给对方不一样的营养和喜悦,生命就此枯萎。问题是,如果是一个人在这样的生命角度上,是完全可以承受的,甚至可能一个人过得诗情画意。两个人不行,绝对不行:我们以爱的名义可以接受一个人分享生命,但是分享,不是入侵。任何被迫的连接都有入侵的成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爱情不是万能的,至少它在被固定的距离里就出现了局限性。

一个女人爱着一个男人,在她年轻的时候,整整爱了十年,她曾经以为可以一直爱下去,所以在任何场合,她都说过她爱他。但是十年以后,她的爱已经不在了,她不知道为什么以为永恒的爱居然消逝得一干二净,爱情的秘密永远在,在你以为看破、以为了解的时候它依旧清晰地存在,对你的答案宽厚地嘲笑。

而周围的朋友觉得她不爱他了,是她变心了,是她的生活环境好了,她的心就不纯粹了。问题是她来不及变心,爱就退让了;来不及喜新厌旧,旧的就自己躲起来了;这个过程里没有谁失声叫出口。幸运的是:爱情是一件虚无的事情,我们高兴的时候可以为虚无的事情活一活,不高兴的时候,虚无和我们毫无关系。

可是,说到这里,我否定了爱情,难道是崇尚一个人的生活,难道一个人过下去?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也许比爱情更短暂。头有些疼,如同一个人下象棋,左手把右手的将逼至一角,而右手失去了还手之力。

但是我喜欢“永恒”这个词语,喜欢这样的词语当然有一些自欺欺人的感觉。不过自欺欺人比别人欺骗你似乎要好一些。想象一下:两个人没有了爱情还被铁索捆在一起,我们能不能以人性的宽容允许一个人出现在自己的生命一角。答案是:不可以!生命的尊严就在于它的不可侵略性。生命里的许多东西无法跟别人分享:我不想成为别人,别人也休想成为我!结论:爱情不能侵略生命的自由!

有一首诗是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个诗看起来很完美,但是结论不一定正确:肯定,自由是第一位的,没有自由,其他的都是见鬼。我的排序是这样的:自由,生命,爱情。当然更科学的排列,生命就应该在最前面,不过在自由面前,我认输一回。

我想说什么呢?我想说人的天性:永恒的事物一定是绝对的,不可重复的。如此说来,我希望生命不是永恒,甚至可以轮回,不过轮回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佛说:参破!好,这个问题解决了,不过参破如果是一个谎言怎么办,因为它可以无限延伸,让人永远参不破。而爱情,它存在,它的确定性并不是两个不变的人的确定性。爱情一直在,不过爱的对象发生了变化,这似乎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这几天,各个地方都在下雪。我这里没有,但是空气冷冽。遥想泰国的那一群人已经消失在岁月里了,一些为爱赴死的人也理所当然地消逝在历史里了,风在那个森林里呼啸,并不曾为谁的委屈招魂。

人间允许我活着,而且一时感觉不到危险,这已经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了。爱情嘛,可以另外计较。❀馈赠❀✎1

竟然觉得:当你心有幸福的时候,幸福就已经悄然光临。这时候,幸福似乎也成了天赋和能力。而这能力不是你努力得到什么东西的过程,不是你能够使出的力气、心机和技巧。恰恰相反:它是把一切形而上的努力放在一边,用一双旁观者的眼睛看着这些的时刻:把什么都放下了,手里无沙,心坦然在此刻,在天地之间。当能够放下一切的时候,放下的过程就是获得。

诚然,我不知道此刻我放下的是什么,我能够放下什么,也许,我也不曾放下什么,但是幸好没有影响我此刻的喜悦:阳光亮堂堂地照在院子里,照在旧了的瓦片上,照在屋脊和垂下来的瓦檐上;总是有一些小麻雀跳来跳去,在屋顶上,或者在院子里,这时候的阳光也是动态的,麻雀儿的翅膀一扇,阳光就一圈圈地扩散开了,和另外扩散开的阳光交织在一起,纠缠在一起,院子里就有了细微而密集的声响。晾在院子里的毛巾已经旧了,颜色已经毁得看不见当初,但是看着它,感觉安心,仿佛日子正晾在藤子上,把霉斑和漏洞都袒露给阳光。

这样的时刻一直被我热爱,由衷地热爱。当我第一次感觉到它的美好的时候,这热爱便从来没有间断。它一定无数次抚慰了我的悲伤和迷茫,在我不经意的时候;它一定许多次给了我不动声色的希望,让我一天天从床上跳起来。对阳光,对大自然的热爱一定是人的一种天性,它让我们不会背离自然很久很远。

这时候,如果想在这样的美好上锦上添花,就是沏一杯热茶,打开电脑,打开一个崭新的文档,让文字一个接一个地蹦上去。当然,这些文字的排列顺序不一定让人满意,可是白纸黑字看着总让人愉快。

有人总在问:你为什么写作,写作对你意味着什么。其实当你喜欢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是根本不需要理由的,我无法判断所谓的理由是否总是带着一种不愿明说的目的性。喜欢一样东西,我说的是骨头里的喜欢,一定带上了先天性的属性,和生命的染色体有关。我始终觉得:写作的过程就是写作的目的!因为在这个过程里,你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喜悦。写作的过程带来的喜悦远远超过了发表或出版带来的快乐,这是一个人能够把写作持续一辈子的唯一理由。

感谢上天赐予我写作的心愿,这心愿的存在就是喜悦的存在。✎2

你为什么写作?

如果不用“我喜欢”来潦草,也是直截了当的回答,就很可能变成一个绕来绕去的哲学问题。当然说到哲学,也不必大惊小怪,“哲学”两个字也不过是一个笼统的命名,它并不对它命名的事物负责。我邪恶地想:我也不一定对我的文字、对我说过的话统统负责,因为我也许就是借用了哲学两个字完成了我人生的一些问题。

但是从根本上,我相信人生是没有问题的。我总是为求方便,把要饭的、当官的、贫穷的、富甲天下的看成一体。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他们同时注意到了“人生”这件事,并在这件事上努力了,上天会赐予他们相等的财富。这财富是:喜悦。是和我一样在看到阳光的时候感受到的喜悦。

是的,写作也是在消除差距,不是贫富差距,不是所谓的社会地位的差距,而是心理的差距,对幸福感知能力的差距。我觉得这是人的根本差距。衡量幸福的标准就是衡量一个人对庸常的日子爱的方式、爱的部位。

写作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我总是觉得所谓看破红尘、突然躲到某个寺院里去修行的人有一些逃避的意味,但是修行肯定不是逃避,而是深入地理解,这深入的理解就是“看破”了。有人说诗歌和生活是分开的,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分的,文字就是一个人日常的思想,怎么可能分开?这只能说明他们对诗歌不够喜欢。

我不喜欢的一种说法是:用生命写作。这肯定是本末倒置了。生活永远是根本,如果写作能够救赎生活,那也是上天安排的心性,自我的觉醒救赎了一段泥泞的岁月。到现在,我也不会以为,写作是对我的救赎,因为我的写作是一种天性,哪怕要饭,我也未必能够舍弃。那时候在温州打工,没有电脑,没有桌子,我是趴在床上写了半个本子。这与所谓的坚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是喜欢,骨子里的喜欢。

人会在书里找到丢失的自己,

就如同在一个缝隙里感觉到春天的气息。

最贫瘠的人生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没有一个持续的爱好,想想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了。感谢上天,给了我写作的爱好,并让我从中获得扎实的欢喜,这是多么美好的馈赠。✎3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会突然撞进人们的视线,为什么被许多人接纳和认识,为什么人生的聚光灯会一下子打在我这连配角都不是的人身上,我何德何能?这样想的时候,我对那些无端侮辱、谩骂我的人就没有那么多恨意了:这是我原本就应该承担的苦难,不过是在这样热闹的时候到来了,它也许来的时间不对,让我手忙脚乱,但它注定是会到来的。

因此我对自己也有怀疑:我没有做什么好事,如果说荣誉,我担心配不上这样的荣誉。我不过在独善其身,而这独善其身的过程还伴随一些愤愤不平。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说假话,不是不想说,是一说自己就不舒服,感觉亏待了自己。难道上天就看中了这一点?未免过于厚道了吧。

2013年,我从错综盘结的事情和情绪里爬了出来,但是我依旧无法得到解脱,许多问题我知道症结,知道答案,问题是我不甘心:我觉得是我的残疾毁了我的人生,毁了我可能拥有的生活,那时候别说是骂人了,杀人的心都有。当然最后杀了我自己。怎么办?必须活下去啊,那时候的心情是:暂且活着,试试看。看什么我不知道。

一个偶然的契机,我开始了写小说。每天不写多,只写两千字,但是坚持写。写了一段时间,我的心情好了,莫名其妙地好了,许多事情放下了,我想我真的是通过文字完成了自我救赎。写作一定给了我重新认识自己的契机:你得承认残疾带给你的一切!通过文字的自我梳理,我重新面对自己:你就是残疾,上天给你的残疾就是为了剥夺你可能获得的幸福。

那么反过来:我认为的那种幸福就一定是幸福吗?难道不是别人有而我没有所形成的嫉妒?我一遍遍思考我的性格,我能够承受的东西,再把这些与整个人生格局结合,我觉得:好了,这就是我应该承受的。上天给了我一副残疾的身体,我不为它承担一些,总是说不过去。✎4

今天,2016年1月21日上午,又是一个大好的晴天。昨天有人说今天要下大雪,居然变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儿子窝在被窝里玩手机,我早上起来洗了衣服,衣服晾在屋外的阳光里。干脆把没有洗的衣服也拿出去晒了。然后按朋友的要求给他写了一行字:让诗和爱在大地上放歌。他说可以按照我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我觉得这几个字就足够好了。诗歌和爱,我相信,会永远在大地上放歌,哪怕这个世界满目疮痍。

2015年,我每一个月至少出门两次,有时候在外面待半个月。诗歌带着我天南地北地跑,我没有想到它有这么大的力量。然而无法否认:它的力量超过了我的想象。诗歌在这里体现着它的价值:它被人认可,被人接纳了。许多原来不读诗歌的人开始读诗歌了,到现在,我终于肯定了一点自己的价值:我把诗歌带出了家门!所以,对我毁誉参半的评价,我就觉得无所谓了。

有人问,你这一年到过了许多地方,想法和写作会有什么改变吗?其实不然。诗歌的本质是向内走的,外界的变化如果达到了引起内心的变化,才可能引起诗歌的变化,那些走马观花似的聚散,我还没有能力将其深入内心。而世界以及世界的变化不过是我们观照自己的一个参考,如果一个人指望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肯定是靠不住的。一个人为什么能够吸引别人,当然是他内部的气质外溢而出,这是独特的,外部的世界具有太多的共性,我们都知道,所以就失去了吸引。

我从来不指望吸引别人,我觉得这样很浅薄,我得吸引我自己,让我对自己有了热爱,才能完成以后一个个孤单而漫长的日子。我的这个心愿,是对自己最好的馈赠。❀礼赞❀

几日的艳阳被遮蔽起来,春节也就结束了,当然一些过于热闹的日子也不适宜久留,热闹只属于热闹本身,如同一件一次性衣服,过了一夜就穿不起来了。可是,也唯有短暂的热闹让我们沉醉,相比于长久的孤独。而孤独是一个书面化且高贵了一些的词,用在杂乱无章的生活上,如同给癞子穿上了一件华美的衣裳。

昨夜风起了,树枝相互纠缠,摔打,折腾出层次不同的响声:树枝高一点的,声音清脆一些,下面一点的或者被挡住的,声音就沉一点。风和树达成的共识里,有巨大的宽容,一些宽窄不一的形容词进进出出,落到地上又返回枝头。关了手机,我却怎么也睡不着,春天的一些情绪先于春天进入了我的身体。

想起傍晚时候,从田野上走回来,经过屋后的竹林,听见一片热闹的鸟雀的叫声。家的周围搞新农村建设,这些鸟儿能够去的地方就少了,所以一时汇聚到我家的竹林里了,这些可怜的鸟儿,幸亏人们现在还无法占领天空。

风起起落落,仿佛每一根竹子上都站着一只甚至更多的鸟。我不敢走进去看个究竟,在这个世界上,许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局外人。当然,做一个局外人也没什么不好,我们的快乐并不是一定的参与,而是适当的参与。想起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一个话题:不一定你的高曝光度就意味着世界接纳了你。

我想,只要不是刻意曝光、时时而为,也不一定就是坏事。而这个世界是否接纳你并没有确定的标准:何为接纳何为不接纳?你能够来到世间,就已经被世界接纳了,世界哪有那么狭隘,它不是一直宽容各种各样的人兀自生存吗?哦,你说的是被社会接纳,是被一种所谓的“成功”裹挟。但是我不受这样的裹挟,这样的接纳于我就是毫无意义的。

世界首先不是个人的吗?接纳是一件基本的事情,然后是融入,是能不能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的问题。而“处”就关系到人际关系了,我觉得一切让人不愉快的人际关系本身就不是我所需要的,何必为它多花费心思?

世界能不能接纳一个人是次要的,首先自己能不能接纳自己才是根本。因为快乐从来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接纳这个不接纳我的世界,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常常见到一些遗世独立的人,他们已经从自身获得足够的快乐,加之以山水物景给予的,这一辈子就能够自给自足了。我们即使不能做一个遗世独立的人,但时常保持一颗遗世独立的心也是好的:在我们不被接纳的时候,在外面被抛弃的时候,依然能够安度余生。

比如我家屋后的那些鸟儿,它们的到来就从来没有想过是不是被接纳,它们只是为了完成对生命的礼赞,而对生命的礼赞除了生命本身其他的都是虚设。基督教里有一首歌唱得非常不错,它对田野的野百合是这样说的:也不种,也不收,天父尚且养活它。老子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有局限性,其实它正好说的是生命本质的事情。

这些日子,我就在想:我被这个世界接纳了?那么多人知道了我,认识了我,甚至了解了我,我真的被这个世界接纳了吗?其实我并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而且我觉得想这个问题很矫情,它与我的日常生活没有一点关系。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才是生活,除此以外,不过有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和这些事情带给我们的回应,如此而已。

退一步讲,就算这个世界真的接纳了你,又怎么样呢?你所过的还是日常日子。我们不可能也没有理由消费这个世界过多的热情。

今天的风还很大,和昨夜一样。无所事事的人心也不踏实。风把香樟树摇得很厉害,仿佛也不知道该把自己怎么办,摇一会儿放一会儿,乐此不疲。天色阴沉,房间里的光线也不明朗,横七竖八的书乱摆着,被这些书包围,如同无限的虚空里手里还有一根可以抓握的稻草。

看到余秋雨说的一句话:平庸是一种被动又功利的谋生态度。这句话让我喜欢,因为余先生的意思好像是:平庸不是一个人的本质,而是一种谋生态度。但是谋生就是平庸吗?一个谋字已经足够艰辛啊。而人在世间,除了谋生还能干什么?文化和艺术不都是在谋生的过程里创造出来的吗?我想如果谋生的过程已经完成了生命的喜悦,这就是人的最高价值了。

庸俗总是让人怜悯。我们在庸俗里耗尽一生,没有几个人能摆脱庸俗,但是我们又不能与庸俗为敌,除非是与生活的本身为敌。但是我觉得只需要一点好的心情就可以给庸常的日子锦上添花,这心情首先就是平常心,然后就是平常心上的一点爱好,只有爱好才是能够真正取悦自己的东西。其实庸俗好像一个地基,因为没有比它更低的东西了,有了庸俗做基,我们可以构建出许许多多的事物,如此多好。

说了半天,我是想安慰我正过着的庸俗的日子:而四十年过去了,我已经失去了逃离它的欲望,我已经有了一颗和它纠缠在一起的心。一梦惊醒:啊,四十年就这么过去了,我还没有准备好呢。而人生是不会留给你准备的时间的。不过好在人生从来就不是一场比赛,它不要求你的速度,只要求你把这一段路走完,甚至允许走弯路,因为所谓的弯路最后来看都是顺理成章。

吃了中饭,风还是那么大,叶子落在院子里,扫了一层又落了一层,时间斑驳,所有的事物都静谧在风中,只有风在自我喧哗。日子已经旧了,再旧一点也不过是今天的颜色。❀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1

借严明的这个书名,在这段时间少有的安静夜晚里,敲几个字,芬芳自己。院子无月色,月在我心;月季无花朵,花在我心;我爱这幽寂的,清愁暗锁的夜晚。如同从一个热闹的场合里出来,回家的路上是大块的青石板,一些玲珑的屋角翘起古色古香,茶花怒放,猫步轻盈。

大地依旧宽容地收留着我,让我放纵,让我安静;给我沉迷,给我清醒。横店浓郁的气息在我骨骼里穿梭,油菜花浩浩荡荡地开着,春天吐出一群群蜜蜂。✎2

有人自远方来,叩我柴扉,许我桃花。我无法知道我和命运有怎样的约定,我唯一能做的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地活,某一天也是顺其自然地死。骨葬大风,无须祭奠。而现在,我在一个梦境里。人生是一个梦境套着另一个梦境,大梦如真。

真实的是和刘年QQ里的只言片语,我戏称他刘教授。他叫我小鱼老师,似乎看见他嘴巴蠕动了几次,齿缝里的气流,卷舌音不那么顺滑。然后是他那疑似八字胡蠕动的样子。有一次他说:你现在说话比我清楚啊。我大笑。✎3

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角色,有人喜欢把自己看成导演,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野心。我一直尽力配合命运,演好自己的这个丑角,哭笑尽兴。该活着的时候活着,该死的时候去死,没有顾忌。只是现在,命运的错位里,聚光灯打在了我身上,我能如何?我本来就是这个角色,本真即为表演。

一直有人问:你现在成名了,生活有什么改变?天,让我怎么回答?生活是什么,是一个接一个的细节,我参加的那些活动、节目怎么能叫生活?我虽然不会对这美意警惕,但是的确无理由欣喜若狂。我爱这浪漫,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我心孤独,一如从前。✎4

这一场变革里,“恩人”多了,“朋友”多了。而我身上的光芒如此小,不够任何人来匀摊。好几个论坛都说我是从他们论坛走出去的,其实我上好多论坛,我根本不知道我是从哪里走出去的。一些人称自己是“恩师”,也不知道人家文能为师,还是德能为师?

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想不明白,不过是看透虚无,让自己活得更无畏。

人生如戏。本真就是一个角色,你再多表情和台词,真的,不划算。

戴假面具入土,你会后悔吗?✎5

去北京,总感觉是回家,《诗刊》在那里,刘年在那里,出版社在那里,杨晓燕在,范俭在,董路,天琴……这些名字让我心疼,让我短暂依偎,虽然无法预计以后的事情,但是此刻,我想起了。

人生是一次次遇见又别离的过程。谢谢苍天。

武汉,成都,昆明,我都遇见过我的亲人。✎6

我不知道上天为何厚待于我,我如何有被如此礼遇的资本?我没有。我只是耐心地活着,不健康,不快乐。唯一的好处,不虚伪。

有时候非常累,但是说不出累从何来。有时候很倦怠,又提醒自己再坚持一下。

其实,此刻若死,无憾。✎7

灵魂何处放?

这个倒霉的问题多么矫情,但是我的确不知道。我说:人生是一场修行。

难道修行没有欲望?去掉欲望的本身又是新的欲望啊。

我修行不为世俗名,我修行不为好婚姻,我有何值得?

我求心安。(写到这里,突然云开月出。)✎8

于是想到诗歌的功效。

许多人说我的诗歌是个人抒情,不关心国家社会。亲爱的,关心是要实际付出的,我们不能在一个高大上的话题上粉饰自己。比如灾难,诗歌有什么用?比如腐败,诗歌有什么用?

诗歌一无是处啊。

但是,诗歌通向灵魂。灵魂只能被自己了解,诗歌不写自己能写谁?

一个满心疮痍的女人

如何把自己重新嵌进这个世界而不感觉到疼呢?

一个生命里背负了这么重的人

依靠什么才能让自己重新安身立命呢?❀活着,拒绝大词❀✎1

第一个词:苦难。

这一年里,我到过了许多地方,见过了许多记者以及和我一样喜欢诗歌的朋友,他们或者在采访的时候,或者是在我演讲的时候提出问题:你是怎样把苦难转化成为诗歌的?是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苦难?

说真的,“苦难”这个词的确会让人陶醉:好像一个经历过苦难的人就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的生活态度不会错到哪里去。苦难之所以成为苦难,它已经去伪存真了。还有一个意思仿佛就是:我是从苦难里出来的,我经过的苦太多了,我以后再犯错也是可以被原谅的。有多少人在苦难之中始终保持自省,有多少人经历过了苦难之后依旧不会自怜呢?

我对“苦难”这个词充满了敬意,但是如果说我的生活本身是苦难的,我则有了警惕。

是的,生活很苦,也很难,这个难是困难的难而不是灾难的难。我以为活着的、还在呼吸的人,无论什么样的际遇都不能叫“灾难”。因为选择权在你的手里,你随时可以逃之夭夭或者自杀,没有人强迫你在这个世界上一直活下去。

苦难能够被转化为诗歌,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它给了我们书写的可能性和途径。但是反过来,苦难依旧是苦难的本身,我们的书写并不会减少它,不会让它得以改观。生活的难处对一个人心灵的影响就形成了苦难,书写出来只是说出来而已,但是它依旧在那里。

有一些时候,我觉得苦,苦不堪言,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我,于是非常绝望。而人之所以会绝望是因为她有过希望,而希望往往是求而不得的欲望。往往这个时候我就会用生命的本质来劝解自己:活着,有饭吃,有衣穿。好了,这就够了,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了。既然最重要的事情还在,其他的就不要那么计较了。人,不能贪心。

这个世界上,活得痛苦的人太多了。而所有的痛苦都是有根源的,这个根源其实很容易找到。很容易找到的东西当然不会有多好了。我们的痛苦还在于我们生命的短暂,在于这个短暂的过程里生命值不能被最高限度地利用。而苦难是从另一个方面成全了生命的价值,所以,谢谢命运的安排。

我十分想问:你以什么标准来判断我的生命就是苦难的呢?首先是因为残疾?对,残疾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词,它左右了一个人的身体,因而也改变了一个人灵魂的走向。我觉得人的身体如同一个实验体,它提供了不同的版本,看看能够把灵魂往哪个方向带。

不可否认:残疾的身体带来了许多麻烦,失去了许多的可能性。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公平的:这个身体里的灵魂对外界的感受不会比别人少,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真正的喜悦都是来自灵魂深处,而不是外界。

但是正因为这没有削弱的感悟能力,加上身体的困扰,就形成了深深的哀愁。我想,生命里有无法拒绝的哀伤,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这哀伤还是如影随形。但是这是苦难吗?不是。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哀伤呢?

所以,我没有太多的苦难告诉你,你也不可能在我身上找到打发苦难的方法。我只想活着,咬牙切齿,面目狰狞。✎2

第二个词:坚强

这个词不是一个贬义词,而如果用在一个女人或者一个残疾女人的身上,它肯定就不是一个褒义词。从这个词的词性和组合来看,它坚硬而冷漠,它是两只盯着你看而没有任何表情的眼睛。如果这个词盯着你看的时间长了,你一定会紧张、厌恶。

生活是一件自然不过的事情,而“坚强”是强加在一个人身上根本说不清楚的感觉。而什么样的人的表现会更容易给人这样的感觉呢:首先肯定是生活困难的人,比如我。我太符合这个标准了:我身体残疾,婚姻不幸,生活在农村;而现在,我妈妈病了。说真的,这些事情我也无能为力,我也只能望着它哭,我甚至想逃离这所有的事情,脱胎换骨。

我能怎么办呢?我根本没有办法,毫无办法啊。但是我还不想死,我得活着。因为活着,我就必须承担这些事情,这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选择。没有谁会主动选择困难,除非那个人是神经病。因为这样,我就坚强了。

坚强这个词是赞美,但是翻开被赞美的对象,有哪个不是鲜血淋漓呢?坚强不是别人能给你的一顶桂冠,而是你面对生活迫不得已实实在在的一种态度。

一个坚强的女人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不幸的。因为她柔弱的肩膀得不到任何依靠,如此,甚至说她的生活是失败的了。幸运的是生活的失败既不可耻也不可怕,正因为这样的失败,她的人生就明明白白地摆在了那里。而我们的人生不是为了给谁看,也不是为了取悦谁。

所以,坚强关乎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灵魂的对照。而这里的坚强就摒除了外界的看法和自以为是。我们所坚持的东西一定是我们喜欢的,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坚持久了就成了坚强。

我突然想到,当别人说我们坚强的时候,我们还是默默认了吧,没有什么好辩论的,也没有必要无聊到让别人来了解你那些破经历。你的经历不可能成为榜样,也犯不着让人来嘘唏叹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