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日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8 06:46:26

点击下载

作者:陈鹳潼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花道日常

花道日常试读:

序言一

近年来中国文化中花道、茶道、香道等诸多稽古文化的复兴,也促使了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花道文化被很多人先入为主地认为是日本文化。花道,其实是源于中国六朝时代的佛前供花,兴盛于唐宋时期,而衰败于清代。

大约是隋唐时代,花道由日本当时的(相对应的飞鸟时期)遣隋史小野妹子带入日本。小野妹子回到了日本,驻扎在京都紫云山法顶寺,并修建了六角堂,在那里向全国前来学习的僧侣们传播佛法和花道、茶道等他在中国所学的先进文化知识和政治制度。

当时,他在六角堂旁边挖了一个水池,围绕着水池边,修筑了前来学习的僧侣们住宿的僧寮。相传当时著名政治家圣德太子,还在这个水池里沐过浴,池坊便由此得名。天皇赐小野妹子池坊姓氏,从此之后,小野妹子家族便世世代代供奉六角堂,并更姓为池坊家族,世世代代以传播池坊花道为家族己任,池坊有文字记载(《碧山日录》)至今(2017年)已有555年的历史。如果要从草创的年份算起,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池坊花道,后面不加流与派的字眼,它不可以称之为池坊流,或者池坊派,因为池坊花道是日本花道的本源,之后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跟时代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很多不同的流派。池坊花道,在当今的日本作为花道的主要流派,在全球有两百多个支部,全球的学员已达到几十万人。它的魅力与魔力,可见一斑。

所谓道,其实就是指万事万物中的规律。研习花道,顾名思义,便是在植物中寻找规律,从而达到“一理”的境界。花道的一瓶之花其中不仅蕴含了中国儒家思想,更是自然智慧的缩影。

宋代大儒朱熹提出以“格物”做为儒家学说的根本,在《大学》中有如下语句:“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这样解释格物:格物之格乃尽之意,穷尽事物之理,是为格物。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各种事物都是由气构成,格物就是要穷尽各个事物之理,事物不同,它们各自的理不同,这就是分殊,但这不同的理都源于一个理,这便是一理,这又和佛教中的“一即多”的理论有些相似,只要先穷尽分殊之理,经过积累之后,最终能悟出大的“一理”。在一年四季中,花道的研习过程一直在观察、研习植物的出生、生长、繁茂、枯败,都是在格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研习者不断地通过取舍花枝来判断作品呈现的最终结果,一步步地将自己的意念化繁为简,割除物欲,达到修身的目的。

序言二

儿时生活总是美的,令人难以忘怀,并影响至今。祖父在南方的农业科学院就职,从小我就经常随着长辈去山野采集标本和考察,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归的我,口袋里总会有各色树叶果实或者几朵野花,回家后大人们教我如何制作标本保存它们。在山清水秀中奔跑、玩耍的我,对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尤其对植物,一直非常感兴趣。

在一年四季的变化中,在山间可以寻找到叫不上名来的山涧野花,还有各样的野菜、野果子,久而久之也就在大人们的指导下认识了不少植物,也了解到它们的习性和一些食用方法。枸杞的嫩叶子可以吃,果儿摘回去晾干了之后也是直接吃的;夏秋之季在林中草里寻找树莓,经常满身沾的都是草刺;至今我最喜欢的香蒿,用手摸起来会发出一种特别奇特的香味,它的属名Artemisia来自希腊神话中的月亮与狩猎女神Artemis,也许蒿子散发出的芳香气味与女神一样吧。在大自然中度过了特别难忘的童年,把那时捡拾晾干的植物标本,一直带在身边。长大后考上美院,一直在学习摄影,用镜头感知四季,钟爱拍静物,喜欢那些静止不动的事物凝聚在镜头下,静屹中呈现出它不一样的面貌。

毕业之后做了很多年的摄影师,在高楼中离自然越来越远了,看不见山,又触摸不到四季变化的植物,匆匆忙忙之间连小区花坛里那方寸四季都经常无暇欣赏。我也曾有一个愿望,想去国外学习植物生态学,但文科艺术生的我,对于高数这样的要求无能为力,只能放弃。在北京搬了很多次家,一直都在自己的小空间里面养护植物,每日关照它们,观察它们一点点的变化。

所谓念念不忘便有回响,真让我赶上了。也许是命运的指引,一次游玩日本京都的途中,撞进了池坊花展,那一刻被作品震惊了,原来还有如此鲜活的艺术存在于世间!如饥似渴的我在会场里转了好几圈,仔细地观摩着每一个作品。所有的作品都由鲜活植物进行插置,我用自己那仅有的几个日语单词去努力识别它们的介绍,从清新秀丽的生花,活泼可爱的自由花,到气势磅礴的立花,都在我的脑子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我突然明白,我要学习的东西其实并不是植物生态学,而是植物艺术与文化相结合的插花。

于是,便辞去工作,义无反顾地扎进了插花的研习道路中。在插花的学习中,你会发现,其实它是在研究每一种植物的自然生态、生长方式,观察它的四季变化所形成的不同面貌,发现它们每时每刻的表情,然后进行空间、艺术上的组合创作。刚开始的插花学习是非常枯燥的,因为老师会给你一个限定的严格标准,让你一直在这个框子里面,磨练自己的技术、手感甚至心性,学会与不同植物打交道,要经过数年的学习磨砺之后才可以学习立花。立花是特别像中国山水图卷的插花艺术形式,它宏大的气势所传达出的自然智慧着实让人臣服。制作一个普通立花经常要花费一天的时间,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劳作时,你只处在当下,如同世界没有别人,没有别的事情在脑中萦绕,仅是与植物之间的能量沟通,不知不觉中,你会在当下体味到心的满足,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心传递给双手所表达出的坚定的力量。

研习花道的过程是很枯燥的,但是在学习花道的过程中,你既了解到自然智慧中的规律,也会领悟到很多做人的要领。“天地一木也,万物一花也”,与这个社会相处的方式,会越来越简单明了,让自己坚实而有力地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花很多时间和能量在一些没有必要的琐碎事情和犹豫中。立身与立花是一件事情。

京都是我近几年去得最多的城市,比回故乡还要频繁,在这里不仅能学习花道的稽古文化,还能品尝到最喜爱的日本料理。除了日本文化的精致,其实京都最吸引我的,是它做为千年古都所拥有的两三百座寺庙,每座寺庙都有它供奉的主人和故事,我一直研习的池坊花道亦是如此。池坊所供奉的六角堂,便是花道在日本的发源地,池坊家族世世代代在这里供奉着六角堂,传播插花的传统文化和精神。

很多人都会问我,京都如何游玩?通常我并不玩,我只是找一个游客不多的小寺庙,坐着面对庭院发呆,完全发呆,什么都不想,或着带上一本书描画庭院中的一草一木,度过宁静的下午。偶尔有些寺院可以提供抹茶和和果子,心满意足地补充下能量,被告知要关门了才离开。放空后会倍感清爽,揣着明亮的心情顺着小路溜达,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着,走到天黑,路过一家小馆吃一口热饭,坐上公车,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在京都那些古代文化传承的美景中,经常能找寻到古老中国的身影,可我喜欢京都的原因却是因为她就如同一位迟暮的老人,浑身散发着沉静、凝致的美,我经常就坐在某处静静地看日出与日落,心无杂念,这也是从花道中了解到的,花儿从来只是静静地开放,不去打扰别人,亦不炫耀,不悲凉,就在当下与自己面前的景物同在,便足矣。

研习花道的道路,不仅是对植物的了解和表达,更多的时候是在磨练自己的心性,在心手合一的境界里忘忧无我,在花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插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包含对植物材料的研究,还有立体空间、色彩学、造型艺术等方面的研习,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会经常画出作品的样貌,这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很好地将立体空间与平面之间进行转化。

我经常与学生唠叨“学什么就不看什么”,意思是说学习插花就不要只盯着插花这件事情琢磨,而是要了解更多的艺术门类,例如摄影、绘画、音乐甚至舞蹈等,才能将眼界打开,发现生命中闪光的亮点运用于创作。

插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创作源于灵感。多接触不同层面的物质,不经意间的化学反应,也许就会碰撞出绚烂的艺术花火。手绘插花图(立花)手绘插花图(交生)手绘插花图(二种生)手绘插花图(红掌一种生)手绘插花图(丽格海棠一种生)

在日式池坊花道里

其实就是表达植物的初生之美立春凌波仙子来与往

水仙,经常被誉为凌波仙子,一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传统花卉。早在明代张谦德的《瓶花谱》中,就已经被列为一品九命的最高级别鉴赏花了。

记忆里,每当春节前,母亲就会备上一个瓷水盆,买上几株洋葱一样的球茎,让小商贩们切割好几处裂口,回家放几块鹅卵石,稳住它们的位置,放在一碗清水里,静静地看着它们吐出绿叶,开出芬芳的花朵。

那时正值寒假,母亲命我每天去给它们换水,每次把压住它们根部的鹅卵石一个个掏出来,然后将盆里的水倒出来,重新换新水,再用鹅卵石将它们一块块压稳。因为家里是南方,冬季屋子里面比较湿冷,抽芽十分缓慢,每天都看着它一点点地生出,日日盼它开花。终于一日从花蕊的中间长出细细的杆子,上面垂着几个花骨朵,觉得自己没有被辜负。过了几日,在阳光下,它慢慢打开花蕾,金色的花蕊,像一个金色的杯子一般,洁白的六瓣完美地托着金杯蕊。因此,古人就称水仙花为“金盏银台”,确实是非常形象和贴切的一个表述。

每天做完功课,第一件事就是趴在花盆前,用鼻子贴着花朵,吸上几口,那浓郁的香居然也会令人有眩晕感。水仙标志着一个新的年就要开始,给寒冷的冬天里带来了一些春的气息,做为岁朝清供的年花,常被摆放在家里迎接新年。

水仙原产地并不是我国,它是距今1200年前(大约是唐朝时)由意大利传入的,它的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但是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雅士十分偏爱以水仙花作为吟诗作赋的对象。最有名的当数黄庭坚,在得到友人赠送的水仙花后,写了一篇诗文《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称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北方的朋友们经常抱怨把水仙养成了大葱,没有见开花,或是开得十分稀疏,却总是长满了葱葱郁郁粗壮的绿叶。水仙花生长需要的温度不用太高,二十度以下的温度就可以。北方冬季室内温度太高,它就只会把能量生长在叶片上,并且每天要晒够充足的太阳,所以在北方养水仙花需要点耐心,白天挪到阳光下晒日光晚上需要挪到温度低的地方避热,每日换水亦是必备功课。相信为植物所花的时间,总会返还给你惊喜。

接下来要带大家欣赏插花图片里所用的水仙都是日本水仙,请不要奇怪,为什么会加上“日本”二字。因为中国与日本运用水仙作为艺术的表达方式并不相同,所以在品种改良上也会有差异。日本的水仙在经过多年的品种改良之后,它可以长至一米,甚至一米五的高度,枝条挺拔,叶片坚韧,非常适合作为插花的材料;中国的水仙多用于水仙雕刻艺术,所以不会培育出高大的茎杆,最出名的水仙产地在福建漳州。

中国水仙中,不经过雕刻直接水养的称为直仙;在球茎上经简单雕刻的叫笔架水仙,或八字水仙;经过精细雕刻的,叫蟹爪水仙。其中雕刻一般又分为简单雕刻和精细雕刻,精细雕刻的蟹爪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想象力,例如下刀雕刻球茎时的深度和位置,在创作者的心里早已有了预判,这需要大量的经验做为枝撑,因为水仙雕刻后的作品需要在时间中慢慢呈现出来,并不能一蹴而就。

图片(图一、图二)中所展示的花道流派为日本池坊花道,水仙的优美在其中的大量作品中得以很好的表达。

池坊花道,作为日本花道的本源,距今(2017年)已经有555年的历史了。我们通过赏析其作品来了解这个花道流派如何在插花领域进行文化的传承。

所谓生花,在日式池坊花道里,其实就是表达植物的初生之美,通常生花使用的材料不会超过三种。池坊花道有严谨的要求和苛刻的格式,正与朱熹所提出格物修行有相通之处。

在日式花道里,水仙也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在研习水仙花的作品中,采用完全不同于其他植物的插置方法。水仙生花的作品,由两株到三株水仙组成,分别都有四叶一花。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叶片,被花道师按着叶片自然生长的规律,将叶片与花的高低错落位置重新组合,把理想之美传达给观赏者,整个作品传达出水仙挺拔清雅的春之韵。图一 水仙一种生泊船图二 水仙一种生

这幅作品(图三)传达出冬末初春交替的愿景,大家可以看到更加现代的线条的张力,还有更加明艳的颜色,这便是池坊插花随着时代的潮流发展出的生花新风体。这里的水仙,是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亭亭玉立在整个作品中间,形成了一个骨干,与飘逸曲线的雪柳形成春天最美的线条。细密的白色小花,在一阵春风之后,飘荡在空气当中,犹如细密的雪花。白色在这个作品中与水仙花中的白色花朵相互呼应,还有那一丛几颗红色小果的南天竹,载承着冬之味正向生机勃勃的春奔去。作品有了重点色,整个作品色彩和谐而富有变化。

这幅(图四)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饱满的插花作品,就是池坊的立花,在花道中这个花型有着自己的名字,叫水仙一色。在这个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水仙那优雅曲直的线条,在整个作品中有秩序地四散开来,犹如一瓶正在绽放的烟火。

这一瓶(图五)亦是池坊的立花,在这个作品中,各色冬末的花材,例如贴梗海棠、茶花,还有水仙,其间穿插着常绿的植物松柏。年末年始之际,人们都等待新年万物生发,而又赞美留恋着严冬,这些不畏寒冬依然屹立开放的草木,将人们的心情展现在这一瓶当中。图三 生花新风体水仙三种生图四 水仙立花正风体图五 立花正风体雨水西域使者

说到春天里的西域使者,郁金香当仁不让。郁金香原产于中国西藏和新疆地区,经过园艺家长期的杂交培育,全世界已拥有8000多个品种,被大量生产的大概有150种,红色、黄色、紫色是比较常见的品种。正常的花期,一般在4月到5月,由于近年来采用大棚种植,所以售郁金香的花期整整提前了三个月左右,在初春时节,可以看到花市上有大量的郁金香上市,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剑山是近现代插花中最为常见,也最为普及的花留。所谓花留是用于固定花材工具的统称。目前较为常见的花留有剑山和花泥。东方花道中多使用剑山。经常用于各类插花活动中,通常是以钢或者铜所铸成。有很多种不同的型号和不同的形状,进行组合,放置在不同形状的花器中使用。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反复使用,且不会污染水源,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花留。

花道专用剪刀叫“蕨手剪”也叫“池坊铗”,因为它的把手处,有两个卷起来的形状,像蕨类植物生出的新芽。蕨手剪没有普通剪刀的外圈环,所以使用时它的受力点与普通剪刀不同。花道中的剪刀的刃口和我们家中普通的剪刀的刃口,在设计上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蕨手剪在剪花材时不论是木本还是草本花材,都会让你觉得得心应手,会感到非常轻松。

另一个要介绍的就是白色的石子,很多人会奇怪,插花为什么会用到它?白色石子通常是为了垫高剑山而使用的,因为很多时候花器较深,会使插花者插花时手伸不进花器里,造成诸多不便,同时石子也起到稳定花器的作用。

首先要注意的是,我们裁剪郁金香的叶片时,要从中间的茎杆处剪开,这样我们就能得到完整并且带有茎杆的叶片,为插花提前准备好材料。

想要把花插得美,就必须在知道花的个性后,根据各种花的个性来插花,要非常重视让花活着,不过多破坏花的自然姿态和原有的美,要将自己的心神凝聚在花上。插花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心来插,而且必须一口气插好,如果用很长时间插来插去,花就会被整死,所以说插花不是用手,而是用心。要把爱花的心传达给花,这样才能通过花儿把这心传给看花的人,这也是插花中最难的地方,而插花作为一种以心传心的艺术形式,就需要有余韵和余情,这也是日式茶道大师千利休枯寂的真髓。准备工具 剑山、蕨手剪、花器各一个,白色石子准备花材 郁金香、雪柳

步骤一 将雪柳截至花器直径的2倍到2.5倍的高度,斜剪切口,并在根部剪出“十”字切口(见P44),便于插置固定在剑山上。

步骤二 多选几枝雪柳,将它们在剑山插置成大概的圆形固定好,这一组雪柳的高度可以差不多,建议整组雪柳的高度近乎一致,底下靠近花器部分的枝条可以用剪刀修剪干净,让花与叶尽量呈现在这一组雪柳的上半部分。

步骤三 将剪取好的郁金香插置在雪柳的下半部分,可前可后可左可右,分布在雪柳的这些空隙当中,注意,郁金香不要进入到雪柳的枝条和花叶的空间当中。这样,两种花材在整个作品上下空间中的分布大致呈现出来了。

步骤四 将剪下来的叶片在郁金香的空间中继续插置填补。通过这些大的叶片,对裸露在外面的枝条部分有了很好的收紧与遮挡作用。

步骤五 依然围绕着由雪柳形成的环形插口,将更多的叶片进行空间的补充插置,让整个作品在下半部分呈现出丰满的造型,这样整个作品就不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了。惊蛰桃红又见一年春

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公元前10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这也说明桃树已经不再是自然生长,而是由人工进行培育,在花园中种植了。经由古丝绸之路,桃树从新疆经由中亚传播到波斯,再由那里传到了欧洲大陆,慢慢传播到世界各地。而日本种植桃树的历史就非常短了,1876年,日本冈昌县园艺场从中国上海、天津,分别引进水蜜桃的树种,从此桃在那里生根发展起来。

早春的桃花也是古诗词名家们颇爱的题材。例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有这样的描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早春,寒冬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表露出来。江南的春色,美景何止万千,实在是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词人选择了最能代表春天景物的桃花与杨柳,仅以“灼灼”与“鬖鬖”两个词,就概括出二者的特色。

春季赏花时桃花是主角之一,各种层次的粉色在蓝天的映衬下十分明艳。

这一节里教大家插置的是一款自由花。在花道里,自由花顾名思义便是自由创作的花,自由花没有太多的规则和规范,是花道史上近现代发展出来的花型。由于更多的外来植物物种来到东方,奇特的花形、艳丽的色彩给花道艺术带来了很大的视觉冲击和更丰富的素材,古朴、清静、雅致的花道作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和审美需求。

自由花创作便由此发展起来。在自由花的创作中,创作者本身的意图在作品中得以很好地展示凸显。当然,它对作者综合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例如色彩、空间、造型、审美趋势和艺术造诣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花泥

花泥是一种海绵体絮状体,使用时,将它静置在放慢清水的盆中,不要用手去刻意按压它入水,要让它慢慢地自己吸够水分,沉入盆底。花泥轻盈方便,可以用刀切出各种形状,装在器皿中。要注意的是:在传统花道中,绝对不可以使用花泥插花。准备工具 花泥、花器和一把蕨手剪

准备花材 从左至右,分别是木贼、爱丽丝、桃花和绿色的康乃馨

步骤一 将三枝木贼弯折成大小高低不同的三角形,插在花泥上,注意插作时将木贼交错分散,使其呈现出一种空间感。木贼为中空植物,易折叠且韧性好。

步骤二 选取一枝鸢尾花,高度约30厘米左右,插在花泥的左侧,然后再选取一枝鸢尾花,高度剪至第一枝鸢尾花的1/3,插在花泥的右侧,和第一枝呈对立的局面。

步骤三 将绿色康乃馨剪短,一枝插在花器最前面,第二枝比第一枝略长,插在花泥的左侧,第三枝比第二枝又略长,插在花泥的后侧,三枝康乃馨的位置呈三角形趋势。

步骤四 选取一枝略长的桃花,高度剪至比第一枝鸢尾花略短,插在第一枝鸢尾花的左侧,第二枝桃花剪短,与康乃馨高度相当,插在康乃馨的前面。春分花红柳绿

花毛茛是西式花艺中常见的品种,株形低矮,花茎挺立,花色丰富;花朵硕大,层层叠叠,花型似牡丹花,因此也叫洋牡丹;叶似芹菜叶,故常又被称为芹菜花。此花原产于欧洲东南部和亚洲西南部,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荷兰等地引种栽培。

因为是近现代引种的品种,在东方插花史上不曾寻到它的身影,正如上一篇我们所介绍的自由花,西方外来品种的发展为插花的选材、形式开拓了新的空间。

近现代插花花材的色彩搭配和选取,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这一节里加入一些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让大家对它有所了解,并对未来的创作打下基础。

色彩学是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因形、色为物象与美术形象的两大要素,故色彩学为美术理论首要的、基本的课题。它以光学为基础,并涉及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等学科。

色彩在现代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渗透至每个人生活的角落,小至生活细节的颜色,大至四季更替的色彩,无不传递着个人的信息与宇宙的语言。植物也是因为盛开着缤纷的花果而吸引人注目。各种不同颜色的花朵,不但带给人们快乐愉悦的感受,又能激发人们对美产生更深刻的体会。

一般来说,黑、白、灰称为无色彩;赤、橙、黄、绿、蓝等颜色,则称为有色彩;而金色、银色这样的金属色,则称为独立色;还有锐目荧光的色彩称为特种色。色彩在视觉上可以产生轻重、远近、冷暖、缩张的感受,甚至在心理学上,色彩所造成的联想、回忆等情绪状态,也是相当直接的。

花卉色彩常会深深影响插花作品的优劣、美感与趣味,一件插花作品,若仅具有美妙的造型,却缺乏合理的配色,则称不上是完整的好作品,因此深入了解色彩的本质及配色原理,是任何一位学习插花者的必修课程。

色相、明度、纯度,称为色彩三要素。

色相,广泛指称各种色彩的名称,例如红、橙黄、墨绿、天蓝、鹅黄等等。

明度,又称明暗,用以分别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越高,色彩越浅,明度最高者为白色,明度最低者为黑色。

纯度,又称为彩度,用以诠释色彩饱和的程度,彩度愈高者色彩饱和而纯粹,色彩最高者为纯色,色彩最低者为无彩色。

以天气变化情景作一番比喻,很容易感受到色彩三要素在大自然中的显现。

晴空万里时,天空中呈现一片宛若瀚海的湛蓝,云朵如白雪般洁白(蓝与白便是色相)。这个天气中色彩的纯度很高,明度也十分高。人们的心情会觉得明亮清澈。

而日暮时分,天空与云彩绽放出橘色的霞光,遇暖而深邃,这种天气色彩的彩度很高。

当北京天气阴霾时,则满天密布灰色。天空明度纯度都十分低,心情自然会阴沉低落下来。

一般称红、黄、蓝为色彩三原色,将其中两种原色等量混合,例如红+黄=绿,黄+蓝=绿,蓝+红=紫,我们称为“三间色”。两种以上的色彩搭配称之为配色,配色手法的优劣,在于配色的效果是否和谐,所谓色彩和谐,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若期望在两种色彩之间维持均衡且有美感,那就必须将色相、明度、彩度三要素纳入配色思考范畴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