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8 10:17:20

点击下载

作者:范宸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放下

放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放下作者:范宸排版:吱吱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01ISBN:9787515818177本书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做好人生选择题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将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人的一生,除了出身不能选择,其他的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做好人生选择题,首先要选择好的心态、积极的心态,这样,人在选择时才会找准方向,人生才会处处充满光明;反之,用消极的心态、负面的心态面对人生,人生只会充满灰暗。乐观的心态成就美好的人生

有人说: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所以,用乐观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人生就会充满光明;用消极的心态、负面的心态对待人生,人生就会充满灰暗。

选择的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一个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无惧生活中的任何困难,才能始终坚定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才能拥有美好而光明的人生。

心态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幸福的关键因素。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推销员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天气炎热,非洲人一直都是赤着脚不穿鞋。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这个样子,立刻失望起来,他想:“这些人从他们祖辈开始就赤着脚不穿鞋,现在更不会买我的皮鞋了。”于是他放弃了推销。

而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赤着脚,惊喜万分。在他看来,这些人世代都没有鞋穿,这皮鞋市场就大了。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他竟然打开了非洲的皮鞋市场。

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赤着脚的非洲人,由于推销皮鞋者不同的心态,结果一个人灰心失望,不战而败;另一个人则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相信这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的成功与人生都会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有一位叫塞尔玛的女士陪伴丈夫驻扎在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后来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则留在驻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很热,气温高达华氏125度。刚来到此地时,塞尔玛觉得很新鲜,但过了几天独居生活后,没有人和她聊天——身边只有和她语言不通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她的新鲜感没有了,她变得非常孤独。

塞尔玛写信给父母,发了许多牢骚,想尽快离开此地回家去。她的父亲给她回了一封信,回信很短,只有一句话。但是,这句话却永远留在了她的心中,并且从此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这句话是这样的: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的是泥土,一个看到的是星星。

塞尔玛反复琢磨父亲话中的意思。

几天后,塞尔玛下定决心,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她对当地人的纺织品、陶器很感兴趣,当地人看到她如此真诚,还把自己最喜欢的、甚至都不愿卖给游客的纺织品、陶器送给了她。

塞尔玛研究那些使人着迷的仙人掌和其他各种沙漠植物,还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日落,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这片沙漠还是一片海洋的时候留下来的……

就这样,原来使人难以忍受的环境最终变成了令塞尔玛兴奋、使她流连忘返的奇境。沙漠没有改变,但是塞尔玛的心态改变了,而心态改变了,观念也就改变了。一念之差,使塞尔玛把原先认为恶劣的环境变成了她人生中有意义的旅行。她为每天的发现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本名为《快乐的城堡》的书。塞尔玛终于从人造的“牢房”里望出去,看到了“星星”。

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的选择。”成功的人与一般人的差别就在于成功的人选择了积极的心态,而一般人则习惯于以无所谓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由别人造成的,或是由环境决定的,等等。其实,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都会有一种自由,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干涉的,那就是“选择”的自由。

卡耐基曾说:“人们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大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魅力、某些不具备的东西。”

当一个人对现实心怀不满时,总会找出诸多的借口,要么是他人影响了自己,要么是环境对自己不利,要么是自己出身不够高贵,要么是自己没遇上“贵人”;等等,总之,一切均是外界因素造成。其实,外界因素只是一方面,人真正有所成就、有所成绩主要是靠自己。虽然人有了积极心态并不能保证做事成功,但可以保证生活快乐;而一直持消极心态的人,做事不仅不会成功,人也会处于不快乐之中。

让我们选择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吧。记住,播下积极的种子,会收获成功的果实;播下消极的种子,则永远不会有花开的那一天。人生的“正反面”

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人生其实也有“正面”和“背面”。光明、希望、愉快、幸福……是人生的“正面”;黑暗、绝望、忧愁、不幸……是人生的“背面”。

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会经历“正面”,也会遭遇“背面”。尽管许多人都希望永远生活在“正面”之中,但也往往会遭遇“背面”的“攻击”。当“背面”出现时,你会怎样处理呢?你会怎样将“背面”转化为“正面”呢?

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长大懂事后,他整日以泪洗面,认定这是上天在惩罚他。

他恨上天不公平,为什么别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而他没有?他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后来,一位长者对这个人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这个人听后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对他的特殊钟爱。他开始振作起来,选择当了一名按摩师,刻苦努力,最终成为一名被人称颂的好医师。

有人曾说:“假使我们将自己比作泥土,那么我们就真要成为别人践踏的东西了。”其实,人都会遭遇人生的“背面”,永远生活在“正面”中的人在现实中少之又少,只是人们遇到“背面”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长有短而已。

别人认为你是生活在哪一面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正面”和“背面”,而且,当你处在“背面”时,你是永久生活在“背面”,还是尽快选择将“背面”转化成“正面”,即如何找出自身的优势长处,从困境中走出来。

世上的一切都不会像我们看到、听到的童话世界中描绘或想象的那样完美。有些人认为自己长相一般,但还有人比他们更一般;有些人认为自己路途坎坷,但还有人比他们更“倒霉”。人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完美,就像不要认为自己生活在人生“背面”就抬不起头,只有生活在人生“正面”才算真正过了一生,这些消极思想都要摒弃,因为人无论是生活在“正面”还是“背面”,都要靠自己去争取,都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很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优势,“经营”了自己的长处。正确的选择会让自己的优势、长处发扬光大,会让人超越自卑,学会欣赏自己,这不仅仅是人生的一种享受,还是人有信心面对社会中的磨难的关键。

每个人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的金矿,正确认识自己,就是打开金矿的“钥匙”。

当一个人面对人生的“背面”时,绝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苛求自己。因为一个人如果总对自己要求过高,总是追求完美,总是强迫自己做到尽善尽美,会阻碍自己取得成功,阻碍自己享受成绩所带来的一切欢愉。

当一个人面对人生的“正面”,也不要骄傲自满,忘乎所以,自认为比其他人都高贵、都幸运,此时若不居安思危,“正面”往往也会转化为“背面”。

人要对自己走的路以及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负责。而这就要求自我选择,他人无法代替你做出选择。

爱生命,爱自己,爱这个世界,这是人必须学会的一堂重要的人生课,而如何“选择”需要慎之又慎。路到尽头,需勇于选择“转弯”或“回头”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战争中,敌机把家园炸成了废墟。许多人在那里痛哭流涕,悲痛欲绝,唯有一个男子,默默地从废墟中捡出一块块砖,放到一边。慢慢地,他的行动影响了众人,大家不再哭泣,也默默地加入进来,捡起有用的东西。

在生活中,人会遇到许多困难,忧愁、烦恼有时会成为生命中一时难以承受之重。

一帆风顺的人生只是人们心中一种美好的期待。“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忧愁、烦恼,作为困境中人的自然心理反应,在所难免,但人切不可沉溺其中。

当人遇到困难时,需要尽快调整心态和情绪,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变已遭破坏的生活,就像路到尽头,一定要选择“转弯”或“回头”,这样,你会发现当初似乎要压垮你的“困难”,不过是一片“乌云”而已。你会庆幸自己及时地调整了心态,采取了行动,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富兰克林,起初在波士顿城的一家小报馆当印刷工,因为他的哥哥是那家报馆的经营者。有一天,他和哥哥为了一点小事闹意见,还打了一架,于是,富兰克林不得不离开哥哥经营的报馆。

富兰克林离开哥哥的报馆后,想到其他的印刷厂去工作。可是,气急败坏的哥哥却通知波士顿所有的印刷厂,请他们不要雇用富兰克林。同业者不想卷入这场兄弟之间的纷争,于是答应了哥哥的请托。富兰克林四处碰壁,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来,陷入困境。

后来,富兰克林想:“我为什么非要待在这里呢?我为什么一定要在波士顿寻找工作呢?”就这样,他下定决心一个人离开波士顿。后来,他在费城找到一份印刷的工作。那时的富兰克林只有17岁。

在费城,富兰克林成为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人。因为他是新来的,所以有很多的体力活要他去做,但是,富兰克林心想,体力活可能会促进将来的成长!他毫不气馁地坚持工作,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最新的印刷技术。自强、自立使富兰克林成长,他凡事靠自己,去掉了依赖性,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成熟。

在人生诸多关口上,选择有时很简单,有时却很难,甚至要经历无数次的痛苦挣扎、无数次的心碎头痛。

心态好的人,做选择时能够做到不受外界的影响,但大多数人,做选择时会瞻前顾后,左思右量,易受外物左右。人即使人生遇到困境、坎坷,选择时也要尽量以平和心态去对待,因为这不仅有助于让人在选择时头脑冷静,同时选择的质量也会相应高得多。不难想象,方寸大乱、头脑发热之人,做出的选择会多么的不理智。

一位父亲教他5岁的儿子使用剪草机,父子俩正剪得高兴,电话响了,父亲进屋去接电话。5岁的儿子把剪草机推上了父亲最心爱的玫瑰花圃。

父亲出来一看,脸都气青了,眼看他的拳头高高举起。这时母亲出来,看见满目狼藉的花园,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温柔地对丈夫说:“喂,我们现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养孩子,不是养玫瑰花。”

3秒钟后,做父亲的不再生气,一切归于平静。

当人遇到困境时,千万不要一直在里面“转圈”,而要选择突破口;也就是说,当人遇到前方“无路”时,要赶快选择“转弯回头”,仔细想一想,下一步该如何做。例如,当你生气、烦恼的时候,问问自己:我是为了生气、烦恼才活着的吗?当你与爱人发生冲突时,想一想:我是为了吵架才结婚的吗?这样做了,你的心中就不会再生气或烦恼了。“转弯”、“回头”都是灵活应变的思维方式。重新选择、“转弯回头”都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处事能力。能有重新选择、“转弯回头”想法的人,是懂得反省的人。因为生活中任何一切都在选择之列,不把命运交给他人的人,是对自己真正负责任的人。正确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今天的生活源于我们昨天的选择,明天的辉煌与否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人生总是处在选择的关口,不一样的选择,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人的一生永远处于选择之中。从出生开始,父母替孩子选择出生的医院;上学时,父母为孩子选择上什么样的学校;毕业后,孩子选择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谈婚论嫁时,选择对象又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人生选择”。人一代一代延续生命,每一代人都在不停地做选择,选择自己要走的人生之路。

人的每一次选择,既反映了人追求的目标,又影响着人人生的走向,决定着人的未来。人生有时候就是那么关键的几次选择,人假如一次选择做错,就有可能步步皆错,影响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美满。

乔·吉拉德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父亲的打骂中度过的。挨打带来的恐惧使吉拉德从小就很自卑,他8岁时开始有口吃的毛病。

长大后,吉拉德去一家建筑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人,由于表现出色,深受老板赏识。多年后,老板退休,将公司交给吉拉德管理。最初几年,他做得很顺手,不料在从事房地产投资时,他被人骗了,生意一败涂地。除了妻子、孩子和债务之外,他一无所有。

吉拉德认真思考了好几天,他觉得人生中又要面临一次重要选择了,他下定决心,打算重新打鼓开张,走出困境。

吉拉德去一家汽车经销公司应聘一个推销员的职位,经理认为有口吃毛病的他不适合干这项工作,就以“没有带暖气的房间”为由,想打发他走。

吉拉德坚定地说:“假如您不雇用我,您将犯下人生中最大的错误。我不要暖气,只要一张桌子和一部电话,两个月内,我将打破您的最佳推销员的纪录。行吗?”

经理被吉拉德的自信打动,于是,吉拉德在楼上的角落里,得到了一张满是灰尘的桌子和一部电话,开始了他的汽车推销生涯。口吃的毛病对一个下定决心的人来说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用行动改变着自己的现状。没过多久,他的口吃毛病被克服。3年后,吉拉德荣登“世界零售汽车及卡车推销员第一名”的宝座,并将这一纪录保持多年。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他的选择的起点高低。一无所有之人,通过正确的选择,也可能有好的人生发展;而有些人虽然生于富贵之家,锦衣玉食,但如果只选择沉溺于安逸享乐,也可能最后会沦为一无所有。

春秋时期,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搬家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富不了,反而一定会变得贫穷。”

这个鲁国人问:“为什么?”友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光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们夫妻拥有的长处,到发挥不了你们优势的地方去发展,不是要使自己贫穷吗?”

这个寓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选择的重要性。

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经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像服装穿着、交通工具、电视节目、休闲方式等等。比如,如今,人们要从众多种洗衣机中选择洗衣机,要从几百种啤酒中选择啤酒,要从上千种化妆品中选择化妆品,要从上千种香烟中选择香烟,要从上万种衬衫中选择衬衫,要从各种牌子的矿泉水中选择水喝……

选择在事业中也很重要。正确的选择有时比努力做事还要重要。人们在做选择时并不难,难的是选择正确,因为一旦选择有误,人再努力也会变成是在做“无用功”,结果更会是南辕北辙,“费力不讨好”。

诚然,成功者个个都很努力,但努力者不一定个个都能成功。其中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在于选择是否正确。正确的选择会决定未来的成功;而错误的选择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最终的失败。

寻欢作乐、游戏人生是一种选择;孜孜不倦、争分夺秒、埋头苦干也是一种选择;边干边玩是一种选择;闲看花开花落、优哉游哉也是一种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把人们引向不同的人生方向,因此,人一定要慎重对待选择!冷静是面对选择的最好态度

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要走的“最佳途径”。有时这种寻找会很顺利;有时则“众里寻她千百度”,却不知“她在何处”。很多时候,在不知该怎样选择的时候,冷静思考、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往往是最佳选择。

从前,有一位禅师叫乐山。

有一天,乐山指着一荣一枯的两棵树问他的弟子:“这两棵树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一弟子回答:“荣的好,欣欣向荣,有朝气。”

乐山说:“灼然一切处,光明灿烂去。”

另一位弟子回答:“枯的好,枯树苍桑,有韵味。”

乐山又说:“灼然一切处,放教枯淡去。”

这时,正好有另一位禅师走过来,乐山又问他这个问题。

这位禅师回答:“枯者任它枯,荣者任它荣。”

枯者任他枯,荣者任他荣。这就是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态度。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是指人处在一种环境中能够安然淡定、满足于现状的情况。人生中奋勇争先,固然是应该的,但暂时的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保持一种平和怡然的心态,然后奋发上进,是具有良好心理调节能力的一种表现,这需要有超脱、豁达、宽广的胸襟。这种胸襟,与人遇事冷静、理智看待问题的性格极为相关。

有位来自发达地区的女士,到不发达地区旅游,坐当地人已经觉得不错的卧铺火车嫌脏,在火车上上厕所觉得下不去脚,竟“呜呜”地哭起来,抱怨自己不应该来。

落后地区的卫生条件差是事实,想要改变需要各种条件,单说这位女士,既然去了,就要做到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否则真的不要去。

在现实生活中,人如果一味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行事,与自然法则对抗,那么,很可能遭遇失败。就像人类对大自然“宣战”,不切实际地改造自然,向自然一味索取,其结果是人类的行为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这种危机可能最终葬送全人类以及整个地球生命体系。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并不是消极、颓废的心理,它是人冷静思考中的暂时放下的一种表现。

1971年,美国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可是,就在迪斯尼乐园即将对外开放之际,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连接还没有具体方案。为此,设计师格罗培斯心里十分着急。

一天,格罗培斯乘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里漫山遍野都是农民的葡萄园。当车拐入一个小山谷时,他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原来这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人们只要往路边的箱子里投5法郎进去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当地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无力料理而想出了这个办法。谁知道这样一来,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园里,她的葡萄总是最先卖完。这种给人自由、任人选择的做法,使设计师格罗培斯深受启发。

回到驻地,格罗培斯给施工部下了命令:撒上草种,提前开放。在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迪斯尼乐园绿油油的草地被踩出许多条小道。第二年,格罗培斯就让工程人员按这些踩出的道路痕迹铺设了人行道。

有时候,人们在不知道下一步如何走时,急于想改变现状,于是贸然行动,这种行动往往是盲目的,结果难以理想,自己的内心也难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会产生焦躁、焦虑、焦急情绪,人也会处于不安之中。因此,当选择处于两难时,冷静思考、暂时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冷静是面对选择的最好态度。顺境与逆境没有好坏之分

顺境与逆境,犹如白天与黑夜,无法评价其孰好孰坏。人生路上,顺境会遇到,逆境也会“碰到”;有的人顺境多一些,有的人则逆境多一些。当然,人们都希望遇到顺境,而逆境则是人们都不愿意“碰到”的。

顺境能让人心情愉快,做起事情来得心应手;而逆境则被人们视为“霉运”,视为不顺。逆境中的有些人做事事事碰壁,于是总羡慕那些他们认为生活在“顺境中的人”。实际上,很多在外人看来处在“顺境中的人”并不是完全顺的,他们也会有烦恼、悲伤,甚至“霉运”。

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太顺利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可能会让人有点飘飘然、自得、自大、骄傲自满,看不到潜在的危机,努力奋斗的心态会逐渐懈怠,浮躁、专横等不良问题会越来越大。因此,人越是在顺境中,越应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这样才能将顺境牢牢把握住。

人无论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有可能成功,也都有可能失败。关键是看人自己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顺境和逆境,尤其是选择什么样的行动去改变逆境,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去把握顺境和逆境。

李自成轻而易举地攻下北京后,骄傲自满达到了顶峰,自以为天下无人敢挑战于他,于是他失去了警惕之心。他对于满族的威胁视而不见,做事不再谨慎,自己忙着称帝,忙着给将领们封官加爵,而将领们忙着“占地划圈”,士兵们则忙着抢掠民财。结果,一个多月之后,李自成就被吴三桂率领清兵赶出了北京。

与李自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毛泽东。在革命即将成功之时,毛泽东多次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实际上就是教育人民的军队越是在顺境中越要谦虚谨慎。因为提前打了“预防针”,所以在进驻北京城时,毛泽东很有信心地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当然,并不是处于顺境中的人就一定经不起考验。人如果在顺境中一直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利用顺境中的各种有利条件,踏踏实实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就,容易取得成功。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她们从小生活在科学名门之家,可以说一生下来就处于顺境之中。但她俩并不坐享父母的科学成果,而是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居里夫人的长女伊伦娜是核物理学家,与丈夫约里奥因共同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则是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夫于196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人会发现,高速公路并不是一直笔直无限延伸的,相反,道路在设计时会设计许多弯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高速公路如果过于笔直,司机会产生驾驶疲劳,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高速公路设计者设计了许多弯道以保证驾驶员驾驶安全。

逆境有时就像高速公路的弯道,时时提醒人们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那么,碰到逆境应该怎么办呢?首先,一定要积极应对;其次,不能消沉;再次,要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勇敢前行,因为逆境前面就是通途。

一次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败,也决不意味着总是处于逆境之中,有时尽管人们一时没有达到目标,但只要坚持、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而如果不坚持,绝望了,放弃了,那最终肯定是一无所成。人生要“有意识”地选择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他的行为,他的行为又常常决定他会有怎样的命运。

常言道:“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生是“有意识”地认真思考的选择。人每时每刻都在对自己的人生做选择、做决定,但很多人的选择并不是在认真思考下做出的,而“有意识”选择,即认真思考下做出的选择,往往才是正确的人生选择。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4岁时家境没落。父亲为了养活一家人,在大阪一所聋哑学校做杂务工,一家人得以勉强维持生活。松下幸之助上小学四年级时,被迫中断学业,远离亲人,到大阪一家做火盆买卖的店里当学徒。后来,他又在一家自行车店当伙计,干了6年。

当时正是日本电器事业迅速发展的阶段,不仅有了电灯,街道上也开始跑电车了。电在城市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渐渐地,松下幸之助感觉到电器时代即将到来,他暗暗下定决心:今后要干一份与电器有关的工作。

1910年,17岁的松下幸之助进入大阪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当了一名安装室内电线的练习工,后被提升为检查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成为战场,物资奇缺,日本的产品成了抢手货,这大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日本国内工商企业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松下幸之助萌生了独自办企业的念头。他拿出全部积蓄,加上他的两位老同事森田延次郎和林伊三郎、他的妻子和内弟井植岁男,一共5个人,办起了工厂,生产松下幸之助设想中的改良电灯灯头。

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生产出一部分样品之后,却推销不出去。他们拿着样品,走遍了大阪的大街小巷,问遍了每一家销售电灯的商店,一天最多只能卖出10只灯头。

出师不利,两位同事都自谋生路去了。松下幸之助夫妇和内弟3个人仍苦苦地支撑着。那段时间异常艰难。从1917年4月13日到1918年8月,松下幸之助十几次将他妻子的衣服、首饰等物品送进当铺抵押借钱。

就在松下幸之助绝望之际,同事森田延次郎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一家北川电器器具制造厂对他的产品感兴趣,看过样品之后,要订购1000只电扇底座,并且不需要任何金属配件。这对松下幸之助来说,无疑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松下夫妇和年幼的内弟一起投入紧张的生产,大约10天工夫,完成了全部订货。不久,幸之助收到货款,扣除成本,获得毛利基本收回了当初开业时的投资。

第二年年初,松下又接到2000只电扇底座的订单。松下幸之助意识到必须扩大规模,小小的家庭作坊地方太小了。于是,他决定租赁一座新建的两层楼房,楼上住家,楼下开厂。从此,松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松下电器器具制造厂诞生了。

松下幸之助是个善于思考、善于动脑、善于发明、勇于改进的人。他紧紧抓住“研制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这一主线。他的主要产品“电灯改良插头”和“双灯用插头”市场渐渐扩大到东京、名古屋、九州乃至日本全国。

虽然松下幸之助的事业有了发展,但他的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生产能力都还很小。松下幸之助深知,要想超过同行,就要研制新产品。

那时候,自行车已成为日本的日常交通工具,而城市的市政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和路灯跟不上,人们夜间骑车面临着照明的问题。虽然用干电池的车灯已经问世,但电池使用时间太短,仅有3个小时,所以,几乎没有实用价值,人们夜间骑车极为不便,车灯成为一直困扰人们骑车的重大难题。

松下幸之助经过半年的试验,终于制造出一种炮弹型电池车灯,使用时间接近40个小时。这种车灯设计巧妙,价廉物美,投放市场后深受人们的喜爱。

此后,松下电器开始迅速发展。松下幸之助不断地把新产品推向市场,相继生产出电熨斗、电炉、电热器、真空管和收音机等。他以“高于他人的质量,低于他人的成本,优于他人的服务”为宗旨,在日本国内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他的工厂多次扩建,并先后购并一些私营企业,到20世纪60年代,松下电器公司一跃成为日本电器制造业的“霸主”。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从松下幸之助成功的经历来看,“有意识”地认真思考的选择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世界著名小说《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有一个典型的思考习惯,即每当她遇到什么烦恼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她就对自己说:“我现在不要想它,明天再想好了,明天就是另外的一天了。”实际上,这种“明天再想”,就是一种给心灵“松绑”的方式,也是一种将事情“放一放”,让思想“有意识”地认真思考、再选择的过程。

当你情绪低落时、心情郁闷时、内心压力大时,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如访友、旅游、跳舞、就餐、运动、唱歌、独处等,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的情绪处于平和之中,然后再做“有意识”地认真思考的选择,这是正确的方法,这样做出的选择也容易使人走上正确的道路。“有意识”地思考是一种好的习惯,它首先是认真思考;其次是在“放一放”中的冷静思考。这种方式能克服人在急躁、烦闷以及喜怒哀乐中产生的各种不良或极端情绪,使人在冷静、理智中做出选择。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准确自我定位,自我反省,正确评价自己,是人应时时去做的一件事。比如,初出校门找工作,需要定位自己的职业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方向;再比如,让自己往更高的职业岗位提升,需要重新给自己定位,认识自己新职业的要求。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有个叫贝尔·艾伦的人,他一心想成为公司的王牌推销员。

有一天,艾伦买了一本杂志阅读,其中的一篇《化不满为灵感》的文章时,令他非常振奋,文中作者教导读者,如何利用积极的态度,实现自己的梦想。艾伦仔细地反复阅读,并在心中默念着,或许有一天可以将这个观念灵活运用在工作中。

有一年冬天,艾伦在工作上遭遇困难,让他有了试验这个观念的机会。

那时,艾伦在威斯康辛市区里沿街拜访,推销保险,然而,他一直在吃闭门羹。心情烦闷的艾伦想起了《化不满为灵感》的文章,于是兴冲冲地将文章找了出来,仔细地重温其中的要诀,他告诉自己:“明天我一定要按这篇文章中的方法试一试!”

第二天,艾伦到公司向其他同事报告昨天的情况。当他报告时,其他与他遭遇相同的同事,个个都是垂头丧气的模样,只有艾伦精神饱满地说明昨日进度。

最后,艾伦做了这么一个结语:“放心好了,今天我还要再去拜访昨天那些客户,今天我的业绩一定会超越你们!”

后来,艾伦真的实现了他的诺言。他又来到昨天到过的那个地区,再度拜访了每一位客户,结果,他签下了33份新的意外保险单。

积极的态度,准确的自我定位,帮助贝尔·艾伦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更让他重新燃起了自信心。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找准自己生存发展的坐标,同时,心态要积极,内心要充满活力,即使遇到突然下起的“暴雨”,也要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甘霖”。事业成功的人面对再大的困难都不以为意,他们认为困难是生活给出的一道道必须要解的题,他们确信,只要选择正确方法,这些难题终将迎刃而解。

新西兰的一个机构有一年印刷了大量的宣传小册子,但不幸的是,小册子上的一个免费电话号码是错误的。结果,当小册子分发到全国各地后,错误电话号码的所有者——一家通讯公司遭到了公众电话的“狂轰滥炸”,公司上上下下都极度气愤。

后来,这家通讯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灵机一动,将这个令公司苦不堪言的问题转变成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他打电话给那家印刷机构,将那个错误的电话号码卖给了它。此举不仅解决了两个组织的难题,而且这名销售人员从他人的错误中为公司促成了一笔买卖。

清醒地认识自己,是选择时重要的因素。一个人有多少力量,有多少智慧,在做选择时,都能表现出来。生命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是自己做出选择,而不是他人替自己选择。自信让人生更加美丽

自信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人们常说:人无信不立。“信”除了包含信任、信念,更包含信心。一个自信的人,无论其能力大小,本领高低,永远都坚信自己可以创造奇迹;而缺乏自信的人,总是自怜自怨,做事畏首畏尾,与人相交战战兢兢,甚至走路都低头俯身。

在生活中,有些人并不是真的没有优点,没有可爱之处,只是因为他们缺乏信心。因为不自信,他们连自己都开始不信任,于是干起事来没有任何底气,说起话来也总是看人脸色。其实,自信是一种力量,一种能够战胜自我的力量。有自信的人无论做事还是与人交往,总是洋溢着坦然、从容,显得魅力无穷。

传说,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烛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烛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急忙说,“您的思想光辉得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说,“我需要一位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能帮我寻找或发掘一位传承者吗?”“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恭敬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苦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为老师四处寻找传承者。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婉言谢绝。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摸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接着说,“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更没有勇气推荐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了,你不知道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世界。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后悔、自责了半生。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其中深刻的寓意却让我们每一个人感慨至今。

缺乏自信是人最大的一个缺点,它会让人丧失许多成功的机会。很多时候,人们因为不敢相信自己,总是认为别人比自己要强很多,于是,附和他人意见,奉承他人思想,总希望用他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有一个圆,丢了一部分。它总想找回完整的自己,它认为完整的自己漂亮,无缺憾,而现在丢了一块,它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很不自信。于是,它到处找寻着自己丢失的部分。由于它不完整,滚动得非常慢,因而领略了沿途鲜花的美丽、四季的风采。路途中,虫子们和它聊天,使它充分感受到世间的新奇;每一天它都慢慢行走,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大地的广阔。它一路上发现许多不同的碎片,但都不是自己那一块。它坚持找寻着……直到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身体中的那部分。

然而,当它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后,它滚得太快了,以至于错过了花开的时节,听不到虫鸣鸟叫,看不到黑天白日……许多天后,它突然觉得自己这样下去生活没有意义,它总是不停地滚,停不下来。它失去了享受生命、欣赏生活的机会,最终它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终于有一天,它毅然放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找回的那块碎片,又成了一个慢慢滚动的有缺角的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即使是生活在缺憾、不完美中,也要永存自信。自信是人立身处世的“法宝”,自信不会因为人是否完美、有无缺憾而丧失,自信来源于人坚强的性格和乐观的心态。实际上,人只要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不用别人的判断来“扼杀”自己,自信就会建立起来。自信让人生变得更加美丽。第二章人生是一次次选择的结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间却是在不断流逝的。不要把生命浪费在哀愁、沮丧与迷茫中。人生是一次次选择的结果,好运不是“坐等”来的,要靠自己去争取;厄运是可以改变的,要靠自己去解决。痛苦和快乐在于一念之间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老太太找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目光。可是男主人开朗乐观,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陷。

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账单,老太太发现比原来谈妥的价钱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呢?”油漆匠回答说:“我跟您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所以减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对他表示的一点感谢,因为他使我不再把工作看得很辛苦!”

油漆匠对老太太的丈夫的推崇,使老太太流下了眼泪。因为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也只有一只手臂。

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诸如亲人不幸死亡、夫妻离异、朋友分手、自身患病等等,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要看你怎样对待,于你会不会构成致命的创伤。其实,人最致命的创伤来自于自己的心灵深处,即是选择痛苦还是选择快乐,是选择乐观还是选择悲观。因此,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你就会知道痛苦是选择的结果,快乐也是选择的结果,幸福更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追求的结果。

一个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老艄公救上了船。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

少妇哭诉道:“我结婚五年,丈夫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不幸病死。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艄公问:“五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说:“那时候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艄公问:“那时候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少妇说:“没有。”

艄公问:“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五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

少妇听了艄公的话,心里顿时敞亮了,她告别艄公,跳上了岸。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心态就像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都会受它的牵引。”而思想就像轮子一般,使我们朝特定的方向前进。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心境,选择积极心态,使思想的轮子拉着我们朝快乐的方向前进。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不幸,不幸也就不那么可怕了;以快乐的心情取代痛苦,痛苦也就不会让人心碎了。痛苦和快乐、乐观和悲观完全在人的一念之间。苦难是人生旅途中的“别样风景”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旅途上的一道“别样风景”,是走向幸福的推动力。任何人都会与苦难“握手”,很少人有着所谓的“一帆风顺”。

当你遇到苦难时,选择坚强的意志、奋发的精神,是对付“苦难”的有力武器。因为,坚强包含着坚定、坚忍、坚守、坚持,最简单的就是当苦难来临,要坚强地“活下去”,不被苦难击垮。

罗斯福于哈佛大学毕业后不久,便正式开始了政治生涯。他先是于1909年参加纽约州参议员竞选获胜;继而于1912年积极为威尔逊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和为威尔逊竞选总统出力奔走。

威尔逊当选总统后,罗斯福被任命为海军助理部长。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斯福与民主党支持的詹姆斯·杰拉尔德竞争联邦参议员职位,结果党内提名遭到失败。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作为海军助理部长的罗斯福于1918年赴欧洲战场考察,目睹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1920年,在总统选举中,罗斯福被任命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结果被共和党候选人柯立芝击败;同年,罗斯福回到纽约重操律师旧业,暂时退出政坛,积蓄力量,准备东山再起。

正在此时,一场意外的大灾难降临到了罗斯福的头上。1921年8月10日,他在他的海滨别墅扑灭了一场林火后,汗流浃背地跳入海中游泳,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一场严峻的考验摆在了39岁的罗斯福面前,它比生死的考验更为残酷,也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刚开始,罗斯福还竭力让自己相信病能够好转,但实际情况却是在不断恶化。他的两条腿完全不顶用了,瘫痪的症状在向上身蔓延。他的脖子僵直,双臂也失去了知觉。最后膀胱也暂时失去了控制,每天需导尿数次,每次都痛苦异常。他的背和腿也疼痛难忍。

卧床不起,事事都需别人照料,当医生正式宣布他患的是小儿麻痹症时,妻子埃莉诺几乎昏过去,而罗斯福只是苦笑了一下。

当母亲急匆匆来到罗斯福的床前时,他以微笑迎接母亲,还宽慰母亲说:“妈妈,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好的。说真的,我实在想亲自到船上去接您呢。”

为了重新走路,罗斯福让人在草坪上架起了两根横杠,一条高些,一条低些。每天,他接连几个小时不停地在这两条横杠中间挪动身体。他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是能走到离斯普林伍德1/4英里远的邮政街。每天,他都要拄着拐杖在公路上蹒跚着朝前走,争取比前一天多走几步。他还让人在床正上方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两个吊环,他靠这两个吊环坚持锻炼。到第二年开春,他已经日见好转,甚至能够到楼下和孩子们玩,或者接见客人了。

1922年,医生第一次给罗斯福安上了用皮革和钢制成的架子,这副架子他后来一直用着。

经过艰苦的锻炼,罗斯福的体力增强了。1922年秋天,他重新回到病前任职的信托储蓄公司工作。

1924年又是总统选举年。罗斯福决定出席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以发出他本人重新返回政界的信息。在儿子的协助下,他撑着拐杖走上讲台,这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罗斯福巧妙地控制着讲演的节奏,完全把听众吸引住了。他呼吁大家团结起来,还充满激情地号召大家:“要牢记亚伯拉罕·林肯的话:‘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所有的人都充满友善。’”

罗斯福最终赢得了这次选举,坐上了总统宝座。他的胜利在于他那非凡的毅力和超人的意志。苦难没有使他绝望,相反,他坚强地“站”了起来,“走”了出去,并最终得到了民众们的一致认可。

世界上,只有经受过苦难的人,才能懂得生命的宝贵,懂得人生的宝贵;只有经受过苦难的人,才能懂得平淡生活的意义,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只有经受过苦难的人,才能懂得自由的珍贵,懂得曾经拥有却不珍惜的可贵;只有经受过苦难的人,才会发奋努力,为自己赢得幸福的机会。

人在遇到苦难时,要保持心境不受外物左右,要心态积极;而在摆脱苦难时,尽管想“快”一些,也要让心“慢”下来,这样才能找到“苦尽甘来”的成功之法。选择积极,“不幸”就会远离

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

一个男人被一只老虎追赶,掉下悬崖,庆幸的是,在跌落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长在悬崖边的小灌木。此时,他发现,头顶上那只老虎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低头一看,悬崖底下还有一只老虎,更糟的是,两只老鼠正忙着啃咬悬着他抓住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须。

绝望中,这个男人突然发现附近长着一簇野草莓,伸手可及。于是,他用另一只手拽下草莓,塞进嘴里,自言自语道:“真甜啊!”

在生命进程中,当痛苦、绝望、危难等种种“不幸”向你逼近的时候,你是否能向上面故事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在危险包围中,享受一下“野草莓”的滋味?你是否还能理智地运用头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名叫伊丽莎白·康黎的女士在庆祝盟军在北非获胜的那一天收到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她的侄儿,她最爱的一个人,死在了战场上。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决定放弃工作,远离家乡,把自己永远埋在孤独和眼泪之中。

正当唐黎清理东西,准备辞职的时候,忽然,她发现了一封早年的信,那是她侄儿在她母亲去世时写给她的。信上这样写道:“我知道你会撑过去。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曾教导我的:不论在哪里,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我永远记着你的微笑,像男子汉那样能够承受一切的微笑。”唐黎把这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似乎侄儿就在她身边,用一双炽热的眼睛望着她,问她:“你为什么不照你教导我的去做?”

康黎打消了辞职的念头,一再对自己说:“我应该把悲痛藏在微笑下面,选择继续生活,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我没有能力改变它,但我有能力继续生活下去。”

人在遇到“不幸”时,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个人沉沦下去还是依然微笑生活的重要关口。许多人迈不过“不幸”的这道“坎”,于是当面临各种“不幸”时,生病者有之,抱怨者有之,沉沦者有之,甚至自杀者有之。但是,真正的强者会选择振作,选择积极行动,于是,“不幸”会过去,新的生活会来到,阴天会被阳光重新取代,生命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艾柯卡靠自己的奋斗当上了福特公司的总经理,但是在1978年7月13日,被大老板亨利·福特开除了。

在福特工作了32年,当了8年总经理,一帆风顺的艾柯卡突然间失业了。艾柯卡痛不欲生,开始酗酒,整日自怜自怨。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彻底完了,要崩溃了。

就在这时,艾柯卡接受了一个新挑战——应聘到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任总经理。艾柯卡振奋起来,扔掉了酒瓶子。凭着他的经验、智慧、胆识和魅力,艾柯卡上任了。他大刀阔斧地对克莱斯勒进行了整顿、改革,他向政府求援,舌战国会议员,取得了巨额贷款,重振企业雄风。

在艾柯卡的领导下,克莱斯勒公司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推出了K型车的计划,此计划的成功令克莱斯勒起死回生,成为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的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1983年7月13日,艾柯卡把面额高达8.13亿美元的支票交到银行代表手里,至此,克莱斯勒还清了所有债务。而恰恰是5年前的这一天,亨利·福特开除了他。事后,艾柯卡深有感触地说:“奋力向前,哪怕时运不济;永不绝望,哪怕天崩地裂。”“不幸像一把犁,它一面犁破了你的心,一面掘出了生命的新起源。”古人讲:“不知生,焉知死?”引申到“不幸”上,就是人不知“不幸”,又怎能体会到“幸”呢?其实,要让自己幸福非常简单,那就是,在身处“不幸”时,懂得从“不幸”中求快乐,不让“不幸”成为生命的毒药,“幸”就会来到。

人的“幸”与“不幸”要辩证地看。当时运不济时,要奋力向前;当面临绝望时,要敢于面对、敢于挑战,哪怕天崩地裂;当一帆风顺,被幸运笼罩或幸福绕身时,要慎之又慎,分享幸福、幸运;当位高权重时,要居安思危,经常省观内心,时时校正自己航行的方向。感谢人生中的“对手”

在生活中,爱一个值得自己爱的人,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恨一个让自己恨的人,也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难的是去爱自己的“对手”。

遇到“对手”,尤其是遇到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我们往往会有恨不得把他立刻击翻在地的心态。这是因为,人对威胁到自己的东西,心里本能会产生一种抵抗心理。但是,在生活中,人不可能没有竞争“对手”,而有“对手”也不能说是坏事。很多时候,“对手”能让人不懈怠,努力奋发,更加有进取心。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羚羊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羚羊每分钟快13米。而东西两岸羚羊的生存环境和属类都是相同的,饲料来源也一样。

于是,动物学家在东西两岸各抓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往对岸。结果,送到东岸的10只羚羊一年后繁殖到14只,送到西岸的10只羚羊则变得体弱多病,最终只剩下3只。

实验结果证明: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么一群“天敌”。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壮大。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同样存在。“敌人”的力量会让受威胁的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

今天,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充满了竞争,许多成功人士都是通过竞争而逐渐脱颖而出,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佼佼者的,他们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坚忍毅力,他们勇于拼搏,不断进取。

有些人在面对“竞争对手”时,不敢与对手“交锋”,或躲避逃离,或自甘失败,这都是不敢面对常态人生的错误举措,也是缺乏自信的典型表现。有“对手”是生活和事业的常态,俗话说:强中更有强中手。有些人在面对“竞争对手”时,常常哀怨自己命运不济,没有“贵人”帮扶,自甘失败,自认“倒霉”。然而“竞争机制的存在或引入,目的就是要优胜劣汰”,必然要求人具有更好的心理素质。事实证明,敢于挑战自我,勇于接受“对手”的挑战,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如果你已是一个成功者,那么,你只要仔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真正促使你进步、成功的,不单是自己的能力,不单是朋友和亲人的鼓励,更多的时候,是你的“对手”激发了你的潜能,促使你不断发掘潜力,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生活中、事业中的“对手”虽然可能会伤害你,欺骗你,但是更会磨炼你的性格,激发你的心智,增长你的智慧,砥砺你的人格,增强你的意志,“对手”促使你更加勇往直前,自强不息。“对手”无处不在,但打败你的不是“对手”,而是你自己。相信“没有不可能”

如果你相信你能行,你就行;如果你相信你不行,别人再怎么说你行,你也会觉得自己不行。

拿破仑·希尔年轻的时候就想当一个作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知道自己必须精于遣词造句,字词将是他写作的“工具”。但由于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接受的教育并不完整,因此,朋友就“善意”地告诉他,说他的作家梦是“不可能”实现的。

年轻的希尔存钱买了一本最好、最全、最漂亮的词典,他所需要的词都在这本词典里面,他决心完全了解和掌握这些词。但是他做了一件奇怪的事,他找到“不可能(impossible)”这个词,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然后丢掉,于是他有了一本没有“不可能”的字典。

以后,希尔把他整个的事业都建立在“可能”这个前提之上。他最终成为人类学家,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人。

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即使有,也要经过尝试,没有尝试就下结论的人或根本不去尝试的人,永远享受不到最终“可能”的喜悦。

汤姆·邓普西就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一个典型例子。

汤姆·邓普西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父母一直鼓励他,从来不让他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不安。结果,任何男孩能做的事,他也能做,如果童子军团行军10里,他也能同样走完10里。

后来汤姆要踢橄榄球,他发现,他能把球踢得比任何在一起玩的男孩子都远。他要人为他专门设计了一只鞋子,参加了踢球测验,并且得到了冲锋队的一份合约。

但是教练尽量婉转地告诉汤姆,说他“不具有做职业橄榄球员的条件”,让他去试试其他的事业。然而汤姆申请加入新奥尔良圣徒球队,并且请求给他一次机会。教练虽然心存怀疑,但是看到这个男孩这么自信,对他有了好感,因此就收下了他。

两个星期之后,教练对汤姆的好感更深,因为他在一次友谊赛中踢出55码远得分。这使他获得了专为圣徒队一队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他为一队赢得了99分。那一次,球场上坐满了六万六千名球迷。球是在28码线上,比赛只剩下几秒钟,球队把球推进到45码线上,但是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时间了。“邓普西,进场踢球。”教练大声喊道。

当汤姆进场的时候,他知道他的队距离得分线有55码远,是由巴第摩尔雄马队毕特·瑞奇踢出来的。

球传接得很好,汤姆一脚全力踢在球身上,球笔直地前进。但是踢得够远吗?六万六千名球迷屏住气观看,接着终端得分线上的裁判举起了双手,表示得了3分,球在球门横杆之上几英寸的地方越过,汤姆的球队以19比17获胜。

球迷们狂呼乱叫,为踢得最远的一球而兴奋,这是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的手的球员踢出来的!“真是难以相信。”有人大声叫道,但是汤姆·邓普西只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们一直告诉他的是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他之所以创造出这么了不起的记录,正如他自己说的:“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我有什么不能做的。”

永远不要在做之前就消极地认定事情会有“不可能”出现。首先,你要认为“可能”,然后去尝试,最后你就会发现事情不仅“有可能”,而且确实“能”。

汤姆·邓普西作为一名职业球员如此,经营企业的管理者更是如此,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是一个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人。他说:“一个人在面临困难的时候,逃避不是办法,只有鼓起勇气予以解决才是最重要的。”

1961年,松下幸之助到松下通信工业去,他们正好在开会。

松下问他们:“今天开的什么会?”

有人苦着脸说:“丰田汽车要求大幅度降价。”

原来,丰田要求从松下通信购买的汽车收音机的价钱自即日起降低5%,半年后再降l5%,总共降价20%。丰田这种要求所持的理由是:面临贸易自由化,与美国等汽车业竞争的结果,日本车售价偏高,难以生存。丰田为了降低售价提高竞争力起见,希望供应汽车收音机的松下通信工业也降价20%。

在了解情况之后,松下问:“目前我们的利润如何?”“大约只赚3%而已。”“才这么一点?3%实在少了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降20%,那怎么得了!”“就是因为这样大家才开会研究。”

会议是要开的,不过松下想这个问题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解决。目前也不过才赚3%,如果再降20%,那岂不是要亏l7%?就一般常识而言,这种生意根本不能做。

所以松下指示大家说:“在性能不可以降低、对设计必须考虑对方需要这两个先决条件下,大家不妨设法全面更新设计。最好是不仅能够降低成本20%,而且还要有一点适当的利润才可以。当然,在大家完成新设计之前,亏了本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不光是为了降价给丰田,而且关系到整个日本产业的维持及发展问题,无论如何是非做不可的,希望诸位能够努力完成任务。”

一年后,松下又问到有关这件事情进行的情况,结果松下通信不仅做到了如丰田所希望的价格,而且还能获得适当的利润。这可以说是因大幅度降价压力而激发出来的一次成功的产品革命。后来松下幸之助说,这才是一种正确经营事业的态度。

由此,松下幸之助总结道:“不管是经营事业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只要是抱着‘这根本不可能办到’的想法,我想任何事情永远都不会成功。反之,碰到事情总是想‘应该可以办到,问题只是要如何去做而已’这样的话,很多困难的工作乍看似乎不大可能解决,结果却做成功了。”

世界上有不少事情都是因为个人的努力不懈才获得良好成果的。因此,当你下决心做事情的时候,应选择坚持“做一做”,这样“不可能”也许就成了“可能”。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除非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人生最怕自己困住自己,成与败之间往往也只有一步之遥。开动脑筋去思考,换一种角度,就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不可能”不会成为前进的阻力,相反,会成为他们奋发图强、走向成功的动力。人与其为“不可能”而悲观沮丧,自怨自怜,不如变“不可能”为动力,使“不可能”走向“可能”。敢想敢做也许就可以走出一片通途。求人不如求己

人生在世,遇到难解的问题、麻烦、困难等,不同的人,态度会截然不同。有的人愿意乞怜,有的人自暴自弃,有的人习惯诉苦,有的人则奋力自救。你选择了怎样的态度,也就选择了你最终的结果。

愿意乞怜之人只会让他人“怒其不争”。

习惯诉苦之人只会暂时博得他人同情,但从内心已让自己矮了一截。

自暴自弃更是下下之策。这样的人,从此,人生陷入低谷,再没有机会奋发。

求人不如求己,勇于抗争、奋力自救是人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求得自己,才能求得海阔天空的生存空间。别人只能帮一时,只有自己才会永远帮自己。

一个名叫保罗的小伙子从祖父手中继承了一个森林庄园,可是,没过多久,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就将森林庄园化为灰烬。面对满园焦黑的树桩,保罗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绝望。年轻的保罗不甘心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决心倾其所有也要修复庄园,于是他向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但银行无情地拒绝了他。接下来,他四处求亲告友,依然是一无所获。

所有可能的办法保罗都试过了,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好方法。保罗的心在无尽的黑暗中挣扎。他知道,自己以后再也看不到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了。为此,他闭门不出,茶饭不思,日渐消沉,他甚至后悔当初从爷爷手中继承这份遗产,让祖辈创业得来的成果付之一炬。

一个多月过去了,保罗的外祖母获悉此事,把他找到家里,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可能看得见希望呢?”

保罗在外祖母的劝说下,从家里走出去,走上了深秋的街道。他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忽然看见一家店铺的门前人头攒动,他下意识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些家庭妇女正在排队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忽然让保罗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里,保罗雇用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加工成优质的木炭,分装成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售卖,结果,木炭被一抢而空,保罗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