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脾胃分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8 15:56:47

点击下载

作者:张声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脾胃分册)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脾胃分册)试读:

前言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脾胃病分册》(以下简称《脾胃病分册》)是在《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012年发布)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实际最新进展,对其重点内容进行的释义的。《脾胃病释义》是在保留《指南》原文基础上,对15个常见脾胃病的病症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治疗、中成药的选用、其他疗法、调护与预防等内容进行解释、补充,目的是更好地推广和指导《指南》的应用。

参加《脾胃病分册》编写的单位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江苏省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辽宁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等。正文部分呕吐由唐志鹏编写,胃脘痛由吴兵编写,痞满由黄穗平编写,腹痛由刘凤斌编写,泄泻由周正华编写,便秘由刘绍能编写,胃食管反流病由谢胜编写,功能性消化不良由陶琳编写,慢性胃炎由李振华编写,消化性溃疡由赵文霞编写,胃下垂由黄恒青编写,肠易激综合征由钦丹萍编写,溃疡性结肠炎由沈洪编写,功能性便秘由王垂杰编写,急性胰腺炎由李慧臻编写。药物信息表部分由翟胜利、王彦青、任军编写。

本《脾胃病分册》用于临床后的成效还需实践证实,恳请读者将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同意见及时反馈给编者,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张声生2015年5月16日上篇中医病证部分ZYYXH/T25-2008 呕吐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的食物和水液等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的一种病证。前人以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但呕与吐往往并见,故一般合称呕吐。本病的发生常与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脾胃虚弱有关。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位在胃,但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病性分虚实,实者由外邪、食滞、痰饮、肝气犯胃等,致胃气痞塞,上逆作呕,其中有偏寒、偏热之分;虚者为脾胃气阴亏虚,无力行使和降之职,其中又有阳虚、阴虚之别。初病暴病多实,病久损伤脾胃,可由实转虚;亦有脾胃素虚,复因饮食、情志所伤,而呈现虚实夹杂之证。常见于西医的急性胃炎、心源性呕吐、肝炎、肠梗阻、尿毒症等多种疾病。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 诊断要点1.1.1 食物、痰涎等从胃中上涌,经口而出。1.1.2 胃脘胀闷,不思饮食,嗳气有腐臭味。

释义

●如果是饮食停滞者,可以出现胃脘胀闷,不思饮食,嗳气有酸臭味。其他证型不必具备这些症状。1.2 鉴别诊断1.2.1 反胃:呕吐与反胃,均为胃部病变;病机都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反胃往往表现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未消化之宿食,吐后即感到舒适。呕吐往往吐无定时,或轻或重,吐出物为食物或痰涎清水,呕吐量或多或少。1.2.2 噎膈:噎膈之吐大多于进食时发生,伴梗阻不畅,呈进行性加剧,初期哽噎不畅,但尚能进食,继而勉进半流质或流质饮食,甚则汤水不进,食入即吐,病情深重,病程较长,预后不良。呕吐之证,大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若无严重疾病,预后较好。2 辨证论治

本病的基本治则是和胃降逆。应分虚实进行辨证论治,实证重在祛邪,分别施以解表、消食、化痰、理气之法,辅以和胃降逆之品;虚证重在扶正,分别施以益气、温阳、养阴之法,辅以降逆止呕之药;虚实夹杂者宜攻补兼施。

释义

●辨证要点

首辨虚实。实证多由感受外邪、饮食停滞所致,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呕吐量多,呕吐物多有酸臭味。虚证多属内伤,有气虚、阴虚之别,呕吐物不多,常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弱无力等症。对于实证呕吐须分清偏寒、偏热;虚证呕吐须分清阳虚、阴虚。

呕吐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别,根据呕吐物的性状及气味,也可以帮助鉴别。若呕吐物酸腐量多,气味难闻者,多属饮食停滞、食积内腐;若呕吐出苦水、黄水者,多属胆热犯胃,胃失和降;若呕吐物为酸水、绿水者,多属肝热犯胃,胃气上逆;若呕吐物为浊痰涎沫者,多属痰饮中阻,气逆犯胃;若呕吐清水,量少,多属胃气亏虚,运化失职。2.1 外邪犯胃证

证候:突发呕吐,脘腹满闷,如感受风寒,可兼有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楚或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如感受风热,可兼有恶风,头痛身疼,汗出,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如感受暑湿,可兼有胸脘痞闷,身热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外邪犯胃,胃失和降。

治法:解表疏邪,和胃降逆。

方药:外感风寒,藿香正气散加减。

广藿香9g,紫苏9g,白芷9g,姜半夏9g,陈皮6g,生姜3g,厚朴9g,白术9g,茯苓12g。

外感风热,银翘散加减。后下

金银花12g,连翘9g,竹叶6g,薄荷6g,荆芥9g,芦根15g,姜竹茹9g,陈皮6g,半夏9g。

外感暑湿,黄连香薷饮加减。

香薷9g,厚朴9g,白扁豆花6g,荷叶9g,黄连4.5g,陈皮6g,半夏9g。

加减:若兼食滞、脘闷腹胀、嗳腐吞酸者,加神曲9g,鸡内金9g,莱菔子15g以消食化滞。

释义

●本证主要是由感受外邪,侵犯胃腑,使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所致。

●辨证要点:突然呕吐,可伴发热恶寒,胸脘满闷。

●藿香正气散功具芳香化湿、解表和中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中成药

①藿香正气水(颗粒、片、合剂、口服液、滴丸、胶囊、软胶囊)。水剂:口服。1次5~10mL,1日2次,用时摇匀。颗粒剂:开水冲服。1次5g,1日2次;儿童酌减。片剂:口服。1次4~8片,1日2次。合剂:口服。1次10~15mL,1日3次,用时摇匀。口服液:口服。1次5~10mL,1日2次,用时摇匀。滴丸:口服。1次2.5~5g,1日2次。胶囊剂:口服。1次4粒,1日2次,小儿酌减。软胶囊:口服。1次2~4粒,1日2次。

②纯阳正气丸,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2.2 饮食停滞证

证候:呕吐酸腐,脘腹满闷,吐后得舒,嗳气厌食,大便臭秽,或溏薄或秘结,舌苔垢腻,脉滑实。

病机:饮食不节,胃气壅滞。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减。

山楂9g,神曲9g,莱菔子15g,陈皮6g,姜半夏9g,茯苓12g,连翘9g,生姜3g。后下

加减:腹满便秘,加枳实9g,大黄6g以导滞通腑;胃寒,去连翘,加干姜6g,桂枝9g以温胃散寒;胃热,加知母9g,蒲公英15g以清泄胃热。

释义

●本证是由饮食不节或不洁,停滞于胃,使胃气阻滞,浊气上逆所致。

●辨证要点:呕吐酸腐,脘腹满闷,嗳气厌食,舌苔垢腻,脉滑实。

●中成药

①保和丸:口服,每次6~9g,每日2次。

②枳实导滞丸:口服。1次6~9g,每日2次。2.3 肝气犯胃证

证候:呕吐吞酸,嗳气频频,胃脘不适,胸胁胀痛,每遇情志刺激而病情加剧,苔薄白,脉弦。

病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柴胡9g,枳壳9g,白芍12g,姜半夏9g,厚朴9g,紫苏9g,郁金9g,茯苓12g,甘草6g。

加减:气郁化火,心烦、口苦、咽干,合左金丸以辛开苦降;兼后下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g,枳实9g等以清热通腑;气滞冲服血瘀,胁肋刺痛,可加三七粉3g,赤芍9g等以活血化瘀。

释义

●本证是由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所致。

●辨证要点:呕吐吞酸,胸胁胀痛,每遇情志刺激而病情加剧,脉弦。

●中成药

①胃苏颗粒:口服。1次1袋(5g),1日3次。

②胃力康颗粒:口服。1次10g,1日3次。2.4 痰饮内阻证

证候:呕吐痰涎清水,脘闷不适,不思饮食,头晕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病机:痰饮内阻,胃气上逆。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姜半夏9g,生姜3g,白术9g,茯苓12g,桂枝9g,陈皮6g,甘草6g。

加减:痰饮内阻,郁久化热,可去苓桂术甘汤,加黄连温胆汤以清热化痰。

释义

●本证是由中阳不运,痰饮内停,胃气不降,水饮上犯所致。

●辨证要点:呕吐痰涎清水,舌苔白腻,脉滑。

●中成药

二陈丸:口服,1次12~16丸,1日3次。2.5 脾胃虚弱证

证候:饮食稍多即易呕吐,时作时止,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病机:脾虚不运,胃气上逆。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后下

党参12g,白术9g,干姜6g,砂仁6g,陈皮6g,半夏9g,甘草6g。

加减:呕吐清水痰涎,加桂枝9g,吴茱萸3g以振奋脾阳;脘冷先煎肢凉,加附子9g,肉桂6g以温补脾肾。

释义

●本证是由久病劳倦,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所致。

●辨证要点:饮食稍多即易呕吐,面色少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中成药

①香砂养胃丸: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胀满,四肢倦怠。

②附子理中丸: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2.6 胃阴不足证

证候:呕吐量少,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口干咽燥,饥不欲食,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胃阴不足,不得润降。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方药:麦冬汤加减。

麦冬9g,太子参9g,大枣6g,姜半夏6g,竹茹9g,甘草3g。

加减:大便干结,加火麻仁12g,白蜜9g,瓜蒌仁9g以润肠通便;包煎呕吐较甚,可加枇杷叶6g,旋覆花6g以和胃降逆。

释义

●本证是由久病伤阴,胃阴亏虚,使胃失濡养,气失和降所致。

●辨证要点:呕吐量少,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成药

①阴虚胃痛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②养胃舒颗粒:每次1~2袋,1日2次,温开水送服。3 其他治法3.1 单方验方3.1.1 生姜嚼服。适用于干呕,吐逆不止。3.1.2 豆蔻15g研末,用生姜汁1匙为丸,每服1~3g,开水送服。适用于胃寒呕吐。

释义

●孙思邈首先提出生姜为呕家圣药。《备急千金要方·胃腑方·呕吐哆逆》云:“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草豆蔻具有燥湿健脾,温胃止津的功能,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等。

●芦根30~60g,煎汤代茶饮,适用于胃热呕吐。3.2 针刺

主穴:内关、中脘、胃俞、足三里。外邪犯胃者,加外关、大椎;饮食停滞者,加梁门、天枢;肝气犯胃者,加太冲、期门;痰饮内阻者,加丰隆、公孙;脾胃虚弱者,加脾俞、公孙;胃阴不足者,加脾俞、三阴交。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3.3 灸法

脾胃虚寒者,宜灸隐白、脾俞。3.4 推拿

指压内关穴。

释义

●针灸、推拿、按摩治疗呕吐具有一定的疗效,并有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等优势。(1)针刺疗法治疗呕吐历史悠久,除了传统的针灸疗法之外,各种现代技术和器械的针灸疗法如头针、耳针、电针、腕踝针等,在治疗呕吐方面也有突出的疗效。

其中选用内关最多,足三里次之。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善治胃腑病证,具有和胃降逆、解痉止呕的作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针刺可调理中焦,和胃降逆,除胀止呕。(2)灸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能温通经络,补益虚损,故临床多用于治疗虚寒及虚损性疾病。(3)按摩、推拿是使用一定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按摩、推拿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该法在儿科方面治疗呕吐的应用较多,疗效较好。4 调摄与预防4.1 应根据病情和病人的情况适当休息,饮食宜易消化、富有营养,少食多餐。服用止吐药时应少量多次服。频繁呕吐应查明病因并补充体液,防止其电解质失衡。4.2 应注意防止外邪侵袭,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勿暴饮暴食,勿恣食生冷、肥甘,勿饮酒过度,注意调畅情志,适量参加文体活动。ZYYXH/T26-2008 胃脘痛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由忧思郁怒、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感受外邪等导致胃之气机阻滞,不通则痛;亦有因脾胃虚弱,络脉失养,不荣则痛。病位在胃,但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邪气犯胃所致胃脘痛多属急症、实证;脏腑失调,胃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者,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痉挛、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

释义

●中医认为,歧骨(剑突)下的部位为心窝部,胃脘处在心窝之下,两者距离较近。古有“九种心痛”之说,其实大多属于胃脘痛范畴。

●急性胃脘痛多属实证,慢性胃脘痛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胃痉挛”目前无具体西医疾病相对应;对于以胃脘痛为主要表现的,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亦可参照本病诊治。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 诊断要点1.1.1 主症:胃脘部疼痛,包括胀痛、隐痛、灼痛、刺痛、剧痛等。次症: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吞酸、嗳气呃逆、大便不调等脾胃症状,倦怠乏力、四肢酸懒、心悸气短、消瘦失眠等一般症状,部分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呕血、便血等出血变证。1.1.2 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常常突然发病。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中青年居多;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高。1.1.3 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情志不畅、起居失常、劳累过度、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及药物等。

释义

●对长期反复发作的胃脘痛病,伴有消瘦、黑便等症时应行电子胃镜等检查以除外胃癌等恶性病变可能。

●有的胃脘痛表现为典型的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发作的特点,多为消化性溃疡所致。1.2 鉴别诊断1.2.1 真心痛:真心痛部位常在左侧胸膺,痛彻胸背或向左臂内侧放射,疼痛如绞,或如割如刺,突然发病,其痛剧烈难忍,常伴胸憋汗出、心悸气短,甚则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甲手足青紫、大汗淋漓、脉细或结代等危急病证;多见于老年人,一般病情较重,预后较差。胃脘痛始终在上腹胃脘部,疼痛不如真心痛之剧烈,同时伴有胃胀、纳差、嘈杂、嗳气、呃逆、泛酸或呕吐清涎等脾胃证候,多见于中青年,一般病情较缓,预后良好。部分真心痛患者,以胃脘痛为主诉而到医院就诊,对中老年的剧烈胃脘痛患者应作心电图、肌钙蛋白(TNT)及心肌酶谱检测以排除心痛证,可参照冠心病篇。

释义

●真心痛患者早期有时仅表现为胃脘部疼痛,甚至伴有恶心、呕吐,并无明显胸憋汗出、心悸气短等兼症,易与胃脘痛混淆。因此,对于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突然发作的中老年胃脘痛患者,建议行心电图、肌钙蛋白、心肌酶等检查以除外真心痛。1.2.2 胁痛: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部发生疼痛为主的病证。有时也可出现和胃脘痛相似的症状,但两胁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循经所过,故胁痛多与肝胆胰腺疾患有关。一般疼痛较剧,多因油腻饮食诱发或加重,临床常伴有寒热往来、口苦心烦、胸闷纳呆、目黄肤黄等症。胃脘痛病变在胃,虽肝气胃痛可痛连两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

释义

●因肝气郁滞,横逆犯胃所致的胃脘痛,常伴有两胁的胀满、疼痛,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而胁痛则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吞腐。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1.2.3 腹痛:胃脘痛的病位在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部位较局限,病变在胃,常伴有嗳气、泛酸、纳差、呕吐等症状。腹痛的病位则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腹部发生疼痛,疼痛范围较广,可见于多种疾病,除腹部疼痛外,可伴有腹部痞硬胀满等。由于胃腑位于腹中,与肠相连,故胃脘痛可影响及腹,腹痛也可牵连于胃,有些病例也可胃脘痛和腹痛并称,临证之时,要详问病史、细心检查,以辨析病情。2 辨证论治

胃脘痛病因虽有寒凝、食积、痰饮、湿热、瘀血阻胃,或肝气犯胃,或阴虚、阳虚,胃失所养等不同,但终致胃之气机壅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则是共同的病机。理气和胃止痛是治疗胃脘痛的根本大法。要结合具体病机,采用相应的治法。主要有疏肝和胃、散寒温胃、泻热清胃、消导泻胃、补虚暖胃、滋阴养胃、化瘀通胃、清化醒胃、芳化胃浊、疏通胃气、升降调胃、补中益胃、止血护胃、化痰顺胃、驱蛔安胃等,临床可灵活运用。

释义

●胃脘痛辨证首辨虚实,实证见寒邪客胃、肝胃不和、中焦湿阻、饮食停胃、胃络瘀血等,虚证见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等。

●次辨病机,胃脘痛病因虽有寒凝、食积、湿阻、瘀血阻胃,或肝气犯胃,或阴虚、阳虚、胃失所养等不同,但究其共同病机则是胃之气机壅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或脾胃虚弱,不荣则痛。

●辨疼痛性质:冷痛多为寒邪客胃,胀痛多为肝气犯胃,闷痛多为痰饮停胃,剧痛饱胀多为饮食伤胃,热痛多为湿热蕴胃,刺痛多为瘀血阻胃,隐痛多为脾胃虚弱,灼痛多为胃阴亏虚。

●治法上常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但须审症求因,审因论治。邪实者以祛邪为急,正虚者以扶正当先,虚实夹杂者又应邪正兼顾。临证时要结合具体病机,灵活运用健脾、益气、化湿、温中、活血、养阴等治法。

●古有“通则不痛”之语,但在辨治胃脘痛时,不能把“通”狭义地理解为通下之法,而应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如《医学真传·心腹痛》曰:“所痛之部,有气血阴阳之不同,若概以理气消导为治,漫云通则不痛,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2.1 寒邪客胃证

证候:胃痛暴作,遇冷痛重,得温痛减,纳呆口淡,或兼寒热表证,泛吐清水,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弦紧。

病机:寒邪凝胃,气机阻滞。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香苏饮加减。

高良姜6g,香附9g,紫苏12g,荆芥穗9g,荜茇6g,厚朴12g,生姜6g。

加减:兼风寒表证者,加防风12g,羌活12g以疏风散寒解表;若寒热错杂者,加黄连6g,吴茱萸3g,法半夏9g以辛散郁热,苦降后下蕴火,温化寒邪,调和阴阳;若寒夹食滞者,宜加枳实12g,大黄6g,焦三仙各9g以消食导滞。

释义

●本证以胃脘冷痛,遇冷加重,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焦三仙指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

●中成药

①良附丸:口服,1次3~6g,1日2次。

②香砂养胃丸:口服,1次8丸,1日3次。

③温胃降逆颗粒:口服,1次1.2g,1日3次。2.2 肝气犯胃证

证候:胃脘胀痛,痛窜两胁,嗳气频作,气怒痛甚,胸脘痞闷,嘈杂吞酸,喜太息,舌边红,苔薄白,脉沉弦。

病机:肝气郁滞,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醋柴胡12g,炒白芍15g,枳壳12g,延胡索12g,炒川楝子3g,炙甘草6g。

加减:肝郁化热,嘈杂反酸明显者加吴茱萸3g,黄连6g以清泻肝胃之郁热;兼脾虚者,脘胁胀满,腹痛便溏者,加太子参12g,陈包煎先煎皮9g,炒白术15g以健脾疏肝;呃逆者加旋覆花12g,代赭石先煎15g以顺气降逆;吞酸甚者,加海螵蛸15g,煅瓦楞子15g或煅牡先煎蛎15g以和胃制酸。

释义

●本证以胃脘胀痛,窜及两胁,气怒痛甚,舌红苔薄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气滞胃痛颗粒:开水冲服。1次5g,1日3次。

②达立通颗粒:饭前服,1次1袋,1日3次。

③胃苏颗粒:1次1袋,1日3次。15天为1个疗程。

④胃逆康胶囊:饭前口服。1次4粒,1日3次。

⑤复方陈香胃片:口服,1次2片,1日3次。2.3 痰饮停胃证

证候:胃脘痞痛,胸腹堵闷,呕吐痰涎,口黏不爽,肢体沉重,口淡不饥,舌白厚腻,脉弦滑。

病机:痰饮中阻,胃失和降。

治法:温化痰饮,理气和胃。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减。

茯苓15g,桂枝9g,白术12g,法半夏9g,陈皮12g,枳实12g,荜茇9g,甘草3g。

加减:痰饮化热,加黄芩12g,黄连6g以清热泻火;湿重口黏较甚,加薏苡仁30g,佩兰12g芳香化湿;兼肝郁脾虚,脘胁胀满,加太子参15g,厚朴12g以健脾疏肝。

释义

●本证以胃脘痞痛,呕吐痰涎,舌白厚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二陈丸:口服,1次12~16丸,1日3次。

②二陈合剂:口服,1次10~15mL,1日3次。

●若脾虚日久,湿邪中阻,痰饮内停,可用参苓白术颗粒(丸),1次1袋,1日3次。2.4 饮食伤胃证

证候:胃脘疼痛,脘腹饱胀,厌食拒按,嗳腐酸臭,恶心呕吐,吐后症轻,大便不爽,矢气酸臭,舌苔厚腻,脉弦滑。

病机:饮食积滞,阻碍气机。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和胃。

方药: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加减。后下

枳实12g,莱菔子15g,大黄6g,焦三仙各9g,鸡内金6g,厚朴12g,半夏曲9g。

加减:停食感寒兼恶寒发热表证,加紫苏叶12g,荆芥穗15g以疏解表邪;兼胃气上逆,呕恶呃逆明显,加橘皮12g,姜半夏9g以降逆止呕;食积郁热,加连翘15g,黄连6g等以清泻郁热。

释义

●本证以胃脘胀痛,嗳腐酸臭,舌苔厚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枳实导滞丸:口服,1次6~9g,1日2次。

②保和丸:口服。1次1~2丸,1日2次。

③加味保和丸:口服。1次6g,1日2次。

④健胃消食口服液:口服,每次10mL,每日2次,在餐间或饭后服用。2.5 湿热蕴胃证

证候:胃脘热痛,胸脘痞满,口渴口黏不欲饮,身重纳呆,烦闷嘈杂,肛门灼热,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内蕴,阻滞中焦。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连朴饮合六一散加减。

黄连6g,厚朴12g,栀子9g,法半夏9g,吴茱萸3g,广藿香12g,包煎六一散15g。后下

加减:偏热甚者,加黄芩12g,大黄6g以加强清热泻火之力;偏湿甚者,加薏苡仁30g,佩兰9g以增强祛湿之力;肝胃郁热,迫血先煎后下妄行,加水牛角15g,生地黄15g,牡丹皮9g,大黄6g苦寒清热,凉血止血,火降气顺,则血自止。

释义

●本证以胃脘灼痛,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枫蓼肠胃康颗粒:开水冲服,1次8g(1袋),1日3次;胶囊1次2粒,1日3次。

②三九胃泰颗粒(胶囊):颗粒开水冲服,1次1袋(10g),1日2次;胶囊1次2~4粒,1日2次。

③香砂平胃丸:口服,1次1瓶(6g),1日1~2次。

④清胃止痛微丸:口服。1次3.2g,1日3次,6周为1疗程。2.6 瘀血阻胃证

证候:胃痛如割,痛久拒按,痛处不移,入夜痛甚,痛彻胸背,食后痛重,或见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涩。

病机:瘀血阻络,气机壅滞。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和胃。

方药: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包煎包煎

丹参15g,蒲黄12g,五灵脂9g,檀香5g,枳壳9g,三七冲服粉3g。

加减:肝胃郁热迫血妄行,加黄芩12g,牡丹皮9g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弱,属脾胃虚寒,脾不统血,烊化加党参9g,黄芪15g以益气健脾;出血量多,加阿胶15g,白及9g,地榆炭9g,或十灰散以加强止血之功。

释义

●本证以胃脘刺痛,拒按,痛处不移,入夜痛甚,舌质紫暗或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涩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复方田七胃痛胶囊:口服,1次3~4粒,1日3次。

②荜铃胃痛颗粒:1次5g,1日3次。

③胃力康颗粒:口服,1次10g,1日3次,6周为1个疗程。

④元胡止痛片:口服,1次4~6片,1日3次,或遵医嘱。2.7 胃阴亏虚证

证候:胃脘灼热隐痛,口干舌燥,烦渴思饮,食少干呕,似饥不食,空腹症重,或有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无苔,脉细数。

病机:胃阴不足,络脉失养。

治法:养阴生津,益胃止痛。

方药: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北沙参12g,麦冬12g,生地黄15g,玉竹12g,白芍12g,淡竹叶12g,天冬12g,陈皮6g,甘草6g。

加减:胃脘灼痛,嘈杂反酸,加黄连6g,少佐吴茱萸3g以疏泻肝胃郁热;肝火伤阴,加牡丹皮12g,栀子9g以清泻肝热而养阴;肝胃火盛,灼烁肾阴,加黄柏9g,知母9g,熟地黄15g以泻火滋阴;胃先煎后下火盛者,加石膏15g,大黄6g以清胃泻火。

释义

●本证以胃脘灼热隐痛,舌红少津或有裂纹无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养胃舒胶囊(颗粒):胶囊1次3粒,1日2次;颗粒开水冲服,1次1~2袋,1日2次。

②摩罗丹浓缩丸:口服,1次8粒,1日3次。

③阴虚胃痛颗粒(胶囊):颗粒温水冲服,1次1袋,1日3次;胶囊1次4粒,1日3次。2.8 脾胃虚寒证

证候:胃凉隐痛,喜按喜温,遇冷痛重,得食痛减,纳少便溏,畏寒肢冷,口淡流涎,舌淡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迟。

病机:脾阳亏虚,寒自内生。

治法:益气健脾,温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

黄芪15g,党参12g,桂枝9g,白芍12g,干姜6g,延胡索12g,甘草6g。

加减:泛吐痰涎者,加陈皮12g,姜半夏9g,白术15g以健脾化先煎痰;嘈杂反酸者,加海螵蛸15g,煅瓦楞子15g,吴茱萸3g以暖肝先煎制酸;内寒盛者,加附子6g,蜀椒1g,改桂枝为肉桂6g以温中散寒。

释义

●本证以胃凉隐痛,舌淡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迟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温胃舒胶囊(颗粒):胶囊1次3粒,1日2次;颗粒开水冲服,1次1~2袋,1日2次。

②虚寒胃痛颗粒:开水冲服,1次1袋(3g),1日3次。

③附子理中丸:口服,1次1丸,1日2~3次。

④黄芪建中丸:口服,1次1丸,1日2次。

⑤胃复春片:口服。1次4片,1日3次。

其他临床常用中成药:

①荆花胃康胶丸:饭前服,1次2粒,1日3次,4周为1疗程,适用于寒热错杂证胃脘痛。

②健胃愈疡片:口服,1次4~5片,1日4次,适用于肝郁脾虚、肝胃不和证胃脘痛。

③安胃疡胶囊:每次2粒,每日4次(三餐后和睡前),适用于虚寒型、气滞型胃脘痛。3 其他治法3.1 单方验方3.1.1 海螵蛸、川贝母等份研细末,口服,1次服3g,适用于胃脘痛泛酸明显者。3.1.2 香附6g,高良姜3g,水煎服,适用于胃脘痛寒凝证和气滞证。3.1.3 三七粉3g,白及粉4.5g,大黄粉1.5g,混合均匀,每服3g,适用于胃脘痛瘀血证而见呕血、黑便者。

释义

●宜用海螵蛸、浙贝母等份研细末,取乌贝散之意。3.2 针刺

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寒邪客胃者,加神阙、梁丘;肝气犯胃者,加期门、太冲;痰饮停胃者,加脾俞、丰隆;饮食伤胃者,加梁门、建里;湿热蕴胃者,加内庭;瘀血阻胃者,加膈俞、血海;胃阴亏虚者,加胃俞、太溪、三阴交;脾胃虚寒者,加神阙、气海、脾俞、胃俞。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

释义

●脾胃虚寒针刺主穴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中脘直刺1~1.5寸,施呼吸和提插补泻之补法;内关、公孙直刺1寸,足三里直刺2~3寸,均施捻转补法)。

●寒凝胃痛针刺主穴上脘、梁门、足三里、内关(上脘直刺1寸,梁门直刺1~1.5寸,施呼吸补泻之补法)。

●肝气犯胃主穴中脘、足三里、太冲、章门(中脘、足三里刺法同前,章门直刺0.3~0.5寸,太冲直刺1寸,均施捻转泻法)。

●食滞胃痛针刺主穴内关、天枢、足三里、内庭(内关、足三里刺法同前,天枢直刺1.5~2寸,用提插泻法,内庭刺向足心方向1寸,施捻转泻法)。

●针刺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3.3 灸法

寒邪客胃和脾胃虚寒者,中脘、气海、神阙、足三里、脾俞、胃俞施行艾条灸法或隔姜灸(中脘、气海、足三里还可施行温针灸)。

释义

●隔姜灸宜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为0.2~0.3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穴位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3.4 刮痧

在上脘、中脘、下脘部和前胸胸骨柄及脊椎两旁,用纱布擦干汗后以75%酒精消毒,然后用酒精擦过的钱币或汤匙蘸油或酒由上往下刮动,反复20~30次,用力均匀,轻重适当,以皮肤出现紫红色皮下出血点为准,适用于热证、实证之胃脘痛;虚证、寒证体质,十分虚弱者不宜选用此法。

释义

●其他治法还包括耳穴疗法、热熨(热敷)疗法等。

●耳穴疗法:取穴胃、脾、肝、神门、交感、皮质下。每次取2~3穴,局部消毒,用毫针刺之,疼痛剧烈时用强刺激,疼痛缓解时用轻刺激。或王不留行籽压之,两耳交替进行。

●热熨(热敷)疗法:将小茴香、大茴香、粗盐(海盐)炒热,盛起装入布袋内,用毛巾包裹后趁热熨贴于胃脘部疼痛处,适用于虚证、寒证。4 调摄与预防4.1 胃脘痛发作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和寒温不适、劳累过度有关,因此需要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调摄护理。4.2 患者须保持精神愉快,注意劳逸结合;少食多餐,饮食清淡易消化;居室要整洁通风,光线柔和,环境安静;保证睡眠时间;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释义

●饮食护理:①少量多餐,定时定量。②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③禁忌肥甘厚味;禁忌过食辛、酸及易产酸、产气食物等;禁忌寒凉生冷食物等;禁忌坚硬的食物。④选择细软易消化食物。

●心理调护:针对胃脘痛病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理。通过下棋、看报、听音乐等消除紧张感,还可配合性格训练,如精神放松法、呼吸控制训练法、气功松弛法等,减少或防止胃脘痛的发生。告知病人情绪反应与胃脘痛的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提高病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激能力;全面客观地认识胃脘痛病;告诫病人重视不良行为的纠正。ZYYXH/T27-2008 痞满

痞满是指胃脘部痞塞不通、胸膈满闷不舒、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的病证。为多种内外因素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而成。病位主要在脾、胃、肝等脏腑,其中与脾胃的关系尤为密切。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常见于西医的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慢性胃炎等病症。

释义

●中医学认为,痞满是由外邪所犯、饮食损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脾胃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而成的胸腹痞闷胀满不舒的病症。按部位分胸痞、心下痞。古代文献所称的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称为胃痞。这种上腹部的胀满只是一种自觉症状,用手触按柔软、无形、无痛。本节所指的痞满特指脾胃病证中的胃痞,多见于西医的慢性胃炎(包括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急性胃炎也可有痞满发生。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 诊断要点1.1.1 以心下(胃脘部)痞塞,满闷不舒,外无胀大撑急之状,按之柔软,但满不痛为主要特征。1.1.2 常见于误服涌吐、泻下药物,或过用寒凉克伐药物之后。有外感风寒史,或有忧思恼怒史,或有饮酒史,或有暴饮暴食史,或有进食生冷油腻史。

释义

●痞满的诊断要点包括:①胃脘胀满感,但压之腹软不痛,望之无胀形的症状特点;②起病可慢可急,症状易反复发作;③发病常与饮食(包括药物)、情志、起居、外邪等诱因有关;④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如胃镜与活检病理、上消化道钡餐、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可明确诊断及病因。

●胃镜及活检病理是慢性胃炎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询问病史和幽门螺杆菌检测可帮助发现病因。

●上消化道钡餐可明确有无胃下垂。

●腹部B超可排除肝胆疾病。1.2 鉴别诊断1.2.1 胸痹: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病证,临床上以胸闷、胸痛、气短为三大主症。痞满则是以心下(胃脘部)痞塞满闷不舒为特征,虽然也可影响胸中清阳流通而出现胸膈窒阻不利,但不会出现胸痛症状,以此为辨。1.2.2 胀满:胀满是指腹内胀急,外见腹部膨隆、腹满拒按、按之则痛;痞满则是指心下痞塞满闷不舒,而无胀大疼痛拒按之状。1.2.3 胃缓:胃缓是指中气下陷,升降失常,胃体弛缓,失于固托,而出现脘腹胀满、嗳气、胃痛等症;一般多在食后出现症状,并伴见脘腹中辘辘有声、重坠隐痛、站立或剧烈活动时明显。而痞满虽有胃脘痞塞胀满感,但无坠痛、腹鸣及食后或活动时加剧的表现。1.2.4 结胸:结胸是指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的一类疾病。而痞满则但满而不痛,手亦可按。1.2.5 鼓胀:鼓胀是指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甚则腹皮青筋暴露为特征的疾病。痞满则是自觉心下满闷不舒,而外无胀大撑急之形,更无皮色苍黄及腹壁青筋外露等症状。

释义

●与胸痹的鉴别要点:两者都可出现心下痞闷不适,但胸痹可兼有胸痛、气短等表现,结合现代医学心电图、心酶学、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可明确冠心病诊断。

●与胀满的鉴别要点:两者都可出现胀满不适,但痞满主要集中在胃脘,且无明显胀痛,胀满可伴有腹部胀大膨隆疼痛,腹部平片可见肠管扩张,甚则有液平等肠郁积、肠梗阻征象。

●与胃缓的鉴别要点:两者都可出现胃脘胀满,但胃缓可伴有餐后或活动后胃脘疼痛不适,上消化道钡餐可发现胃下垂。

●与结胸的鉴别要点:结胸指心下至少腹间硬满疼痛的病症,痞满指的是胃脘胀满不适,两者主要症状不同,可结合腹部B超、腹部CT等协助排除胰腺疾病。

●与鼓胀的鉴别要点:两者都可出现腹部痞满不适,但鼓胀可兼见身目尿黄、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等表现,结合现代医学肝功能检查、腹部B超、腹部CT等检查可明确肝硬化腹水的诊断。

●除需与以上的疾病鉴别外,尚需与胃痛、胆胀相鉴别。与胃痛的鉴别要点:两者病位都在胃脘,但痞满主要以上腹部满闷不舒为主,疼痛不明显;胃痛则以疼痛为主,或伴有胀满。可结合胃镜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诊断。胆胀也表现上腹胀,但多偏右上腹,胆囊区压痛,腹部B超、腹部CT可协助诊断。2 辨证论治

痞满应先分虚实。实证治以清热消痞、消食导滞、祛湿化痰、疏肝解郁等法;虚证治以益气健脾、升清降浊等法。应该强调指出的是,痞满多呈慢性经过,病程迁延,反复发作,虚实相兼,寒热错杂者尤为多见,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及治疗用药,虚实寒热之间会不断发生消长与转化,故治疗上又以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扶正祛邪为常用之法,不可拘泥于一法一方。

释义

●辨证痞满需首辨邪之有无,即虚痞还是实痞。有邪者为实,无邪者为虚。其次应辨寒热属性,但是寒热虚实可相互兼杂、相互转化。本病关键病机是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职,故治疗上应本着“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分别施以泄热、消食、化痰、理气、温补脾胃等法,如是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复杂证候,可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先祛邪后扶正,或者攻补兼施、寒热并用。2.1 实证2.1.1 邪热内结证

证候:心下痞满,胸膈满闷,按之濡软不痛,烦躁,口渴欲饮,或见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病机:热郁胸脘,气机不利。

治法:清热消痞,破结除满。

方药:泻心汤加减。

大黄6g,黄连6g,黄芩9g。

加减:胸闷心烦甚者,加瓜蒌9g,栀子9g,淡豆豉6g以宽中行包煎气,清热除烦;兼见恶心呕吐,加竹茹12g,旋覆花9g以降逆止呕;口渴欲饮甚者,加天花粉15g,石斛12g以生津止渴;腹胀便秘,加

冲服芒硝6g,枳实12g以软坚通便,行气消胀。

释义

●邪热内结证以心下痞满,烦躁,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病机是中焦湿热阻滞,治疗也可选用连朴饮或清中汤加减以清热理气和中,常用中药有黄连、厚朴、石菖蒲、法半夏、黄芩、茵陈、芦根等。

●口服中成药的选择可使用:三九胃泰颗粒,每次1包,每日2次;胃热清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胃肠康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2.1.2 饮食积滞证

证候:胸脘满闷,痞塞不舒,嗳腐吞酸,不思饮食,或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中宿食积滞,舌质淡红,舌苔厚腻,脉弦滑。

病机:食积伤中,胃失和降。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合枳术丸加减。

焦山楂18g,焦神曲15g,法半夏9g,茯苓9g,陈皮12g,连翘9g,枳实6g,白术12g,炒莱菔子12g。

加减:食积较重,痞满胀甚,加焦槟榔12g,厚朴12g,炒谷麦芽各12g以消积下气;食积化热,烦躁口渴,加栀子9g,黄连6g以清热除烦;便秘,加大黄9g,槟榔12g以导滞通便;湿浊内盛,舌苔厚后下腻,加苍术9g,薏苡仁15g,豆蔻6g以燥湿健脾。

释义

●饮食积滞证以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多因暴饮暴食,饮食不节导致饮食积滞脾胃、中焦运化失司,纳降受碍,气机不畅,治疗也可选用越鞠饮、四磨饮、枳实导滞汤。

●口服中成药可选用:保和丸,每次6g,每日2~3次;越鞠保和丸,每次6g,每日3次;健胃消食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2次。枳实导滞丸,每次6~9g,每日2次。2.1.3 痰湿内阻证

证候: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恶心欲吐,痰多或咯出不爽,口淡不渴或泛吐清涎,头重如裹,四肢倦怠,舌质淡红,苔浊厚腻,脉滑或弦滑。

病机:痰湿阻遏,气机郁滞。

治法:化痰祛湿,理气宽中。

方药: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

陈皮12g,半夏9g,茯苓15g,甘草6g,苍术12g,厚朴12g,生姜6g。包煎先煎

加减:气逆不降,嗳气呕吐,加旋覆花9g,代赭石15g以化痰降逆;胸膈满闷较甚,加薤白6g,枳壳12g,瓜蒌15g以理气宽中;咯痰黄稠,心烦口干,加黄芩12g,黄连6g,浙贝母12g以清化痰热。

释义

●痰湿内阻证以胸脘痞塞,恶心欲吐,头重如裹,苔浊厚腻,脉滑为辨证要点。如果有寒湿之邪侵袭中焦脾胃,气机壅滞,胃脘痞满,也可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以辛温散寒、芳香化湿,用药如下:藿香15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5g,法半夏15g,厚朴15g,紫苏梗15g,甘草8g。如果痰湿化热,口苦、舌苔变黄腻,宜用温胆汤或黄连温胆汤。2.1.4 肝郁气滞证

证候:胸脘痞满,胁腹作胀,郁郁寡欢或心烦易怒,时作太息,嗳气,纳差,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病机:肝气郁结,气机阻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消滞。

方药: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

柴胡9g,枳实12g,白芍12g,甘草6g,苍术12g,香附9g,川芎9g,神曲12g,栀子9g。

加减:气郁化火,口苦心烦,加龙胆草6g,川楝子6g以清肝泄火;兼湿浊内盛,大便溏泄,舌苔厚腻,加茯苓15g,薏苡仁24g以健脾利湿;痰多胸闷,或咯痰不爽,加半夏9g,陈皮12g以理气化痰;素体虚弱而兼肝郁气滞,宜用四磨饮加减化裁以顺气扶正。

释义

●肝郁气滞证以郁郁寡欢或心烦易怒,时作太息,脉弦为辨证要点。治疗也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小柴胡汤加减。

●口服中成药可选用:气滞胃痛颗粒,每次5g,每日3次。达立通颗粒:饭前服,1次1袋,1日3次。胃苏颗粒:每次5g,每日3次。金佛止痛丸:每次5g,每日3次。厚朴排气合剂:痞满较重兼便秘者可试用,中病即止,每次25~50mL,每日2~3次。2.2 虚证2.2.1 脾胃虚弱证

证候:胸脘痞满不舒,病情时重时轻,饥不欲食,喜热喜按,倦怠懒言,气短乏力,大便溏稀,舌质淡红,舌体胖大或兼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或虚大无力。

病机:脾胃虚弱,中焦失运。

治法:益气健脾,调气运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12g,黄芪24g,白术12g,当归9g,升麻6g,柴胡6g,甘草6g,陈皮12g,枳壳12g,麦芽15g等。先煎

加减:脾阳虚弱,畏寒怕冷,加附子9g,干姜9g以温阳散寒;湿浊内盛,脘腹满闷,舌苔厚腻,加苍术12g,薏苡仁15g,茯苓15g后下以化浊利湿;纳呆食少,加砂仁6g,神曲12g以醒脾开胃;气滞较甚,脘腹胀满,加木香12g,香橼9g,佛手9g以理气宽中,消胀除满;兼肝气郁滞,两胁胀痛,加川楝子6g,郁金9g以疏肝理气;命门火先煎衰,腰膝酸冷,大便溏稀者,加肉桂6g,附子6g以温补肾阳,脾肾同治。

释义

●脾气虚弱证以胸脘痞满不舒,纳少,大便溏稀,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舌苔薄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临床常用的健脾和胃、理气消痞方药还有:香砂六君子汤:木香10g(后下),砂仁5g(后下),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5g,陈皮5g,法半夏15g。如出现以胸脘痞满不舒、胃纳少、喜热喜按、怕冷、大便溏稀、舌淡、舌苔白、脉沉为主的脾阳虚弱证,应以温中健脾、理气消痞为法,可选用理中汤:党参15g,干姜10g,白术15g,炙甘草5g;或用丁蔻理中汤加减:丁香10g,白蔻仁10g(后下),党参15g,干姜10g,白术15g,炙甘草5g。

●口服中成药可选用:枳术宽中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香砂六君丸:每次9g,每日2次;香砂养胃丸:每次9g,每日2次;胃乃安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2.2.2 肝胃阴虚证

证候:脘痞胁胀,胃中灼热,呃逆嗳气,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或光红无苔少津,脉细数。

病机:素体阴虚,或郁热伤阴,致肝胃阴虚,气机不利。

治法:柔肝益胃,疏利气机。

方药:一贯煎合益胃汤加减。

北沙参12g,麦冬12g,当归12g,生地黄15g,枸杞子15g,川楝子6g,枳壳9g,玉竹9g。

加减:肝气郁滞,胁脘胀满,加佛手9g,香橼9g,绿萼梅12g以行气解郁;胃脘灼热,加牡丹皮12g,栀子9g以清化郁热;胁痛泛酸较甚,加黄连9g,吴茱萸3g,海螵蛸15g以清肝泄热,制酸和胃;口燥咽干欲饮,加天花粉15g,石斛12g以生津养阴;大便干结,加火麻仁12g,杏仁12g,枳实15g以润肠通便。

释义

●肝胃阴虚证以胃中灼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可选用:养胃舒胶囊,每次3~4粒,每日2次。摩罗丹浓缩丸:口服,1次8粒,1日3次。2.3 虚实相兼,寒热错杂证2.3.1 寒热互结证

证候: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呕恶欲吐,口渴心烦,脘腹不适,肠鸣下利,舌质淡红,舌苔白或黄腻,脉沉弦。

病机:寒热互结,气机壅滞。

治法:辛开苦降,和中消痞。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法半夏9g,黄芩9g,干姜9g,党参12g,炙甘草6g,黄连6g,大枣9g。

加减:脘痞腹胀较甚,加枳壳9g,厚朴12g,大腹皮12g以行气包煎除满;恶心呕吐,加竹茹12g,旋覆花9g以降逆止呕;脾阳虚甚,先煎中焦虚寒,畏寒腹痛,加附子9g,吴茱萸3g以温经散寒;下利湿包煎重,舌苔厚腻者,加茯苓24g,车前子12g以利湿止泻;脘闷纳差,加神曲12g,焦山楂12g以消食导滞。

释义

●寒热互结证以心下痞满,口渴心烦,舌质淡,舌苔黄腻,脉沉为辨证要点。半夏泻心汤所治之痞源于《伤寒论》,该方有寒热并用、消痞散结之功效。方中半夏散结消痞、降逆止呕,故为君药;干姜温中散寒,黄芩、黄连苦寒,清热消痞,故为臣药;党参、大枣甘温益气,补脾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各味相配,共奏辛开苦降、平调寒热、理气消痞之功,是治疗寒热错杂痞满的良方。

●中成药可选用:荆花胃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2.3.2 水热互结证

证候:心下痞满,按之不痛,呕恶心烦,口渴不欲饮,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舌质淡红,苔白腻偏厚或滑腻,脉沉弦或虚大无力。

病机:脾胃虚弱,水热互结,中焦失和。

治法:调补脾胃,化饮清热。

方药:生姜泻心汤加减。

生姜9g,炙甘草10g,党参12g,干姜6g,黄芩9g,黄连3g,半夏9g,大枣9g。

加减:嗳气频作,其味酸腐,加炒谷麦芽各12g,神曲12g以消食化积;脘腹痞满较甚,加枳壳12g,厚朴12g,大腹皮12g以行气除包煎满;肠鸣下利较甚,加茯苓30g,车前子9g以健脾化湿止泻。胃气虚弱,气滞成痞,纳谷不化,腹中雷鸣下利,心下满闷,干呕心烦,用甘草泻心汤以调中补气,和胃消痞;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气逆不降,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用旋覆代赭汤以益气和胃,降逆化痰。

释义

●水热互结证以心下痞满,呕恶心烦,口渴不欲饮,肠鸣下利,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弦为辨证要点。《古方选注》言:“泻心汤有五,总不离乎开结、导热、益胃,然其或虚或实,有邪无邪,处方之变,则各有微妙。”生姜泻心汤乃因胃阳虚不能行津液而致痞者所立,因生姜辛而气薄,能升胃之津液。干姜、半夏破阴以导阳,黄芩、黄连泻阳以交阴,党参、甘草益胃安中,培植水谷化生之主宰,仍以大枣佐生姜发生津液,不使其再化阴邪。全方破滞宣阳,亦是泻心之义。

●以上各中医证型中提供的代表方剂为基本处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调整加减,并参照相关法规和临床经验确定药物剂量。3 其他治法3.1 单方验方3.1.1 槟榔烧存性,为末,口服,1次5g,温开水送下,1日1~2次。适用于脘腹痞满有积滞者。3.1.2 白萝卜汤:用白萝卜适量,煮汤服,顺气化痰,消除痞满。3.1.3 枳术丸口服,1次6~9g,1日3次。适用于脾虚气滞者。3.2 针刺

实证,取穴足三里、天枢、气海、中脘、内关、期门、阳陵泉。针用泻法。虚证,取穴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针用补法。3.3 熨法

麸皮30g,生姜渣15g,拌匀炒热后用布包裹,揉熨患处。适用于脾胃虚弱,中寒痞满者。

释义

●外治法在痞满治疗中疗效满意,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痞满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选择穴位艾灸法、穴位贴敷法、中药(莱菔子、吴茱萸、厚朴等)热奄包外敷法、穴位中频电刺激法等治疗。

●艾灸治疗能很好地改善痞满的临床症状,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或脾胃虚寒者。选取穴位有上、中、下三脘,足三里;有恶心、呕吐、嗳气者加膈俞。以上多采用艾箱灸的方法,较为方便、省力。4 调摄与预防

饮食有节,食宜清淡,勿恣食生冷、肥甘之物,或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滞气酿痞。调节情志,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刺激,以免气机郁滞。起居有常,预防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以免外邪犯胃,导致痞满。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释义

●痞满一病,饮食调护尤其重要,正如李东垣所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痞满患者,饮食宜清淡,少食难消化食物如炒粉、糯米、红薯、芋头等,对于脾胃虚弱者应尽量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和水果如苦瓜、生菜、芥菜、西瓜、梨、山竹等。同时,保持心情愉悦,气机调肠则胃腑安和。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伴有上皮内瘤变的痞满者要积极干预并定期随访和复查胃镜和病理,以防癌变。ZYYXH/T28-2008 腹痛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基本病机。病变的脏腑涉及肝、胆、脾、肾、膀胱、大小肠等。临床实证多,虚证少,亦可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者。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肠梗阻、腹膜炎等多种疾病。

释义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虚弱、跌仆手术等引起,导致脏腑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病性有虚实寒热之分,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热郁、食积、气滞、血瘀等。病位主要在脾、胃、肝、大肠、小肠,并与足少阳经、足三阴经、手足阳明经、冲脉、任脉、带脉等密切相关。

●西医学认为,腹痛是一种常见和潜在高风险的临床表现。腹痛临床发病率较高,易反复发作;且可发生在许多西医疾病中,涉及内、外、妇、儿、急救等,轻者可为一过性或功能性,重者可致死,临床诊疗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本节内容属于内科腹痛的范畴,对于妇科腹痛、外科腹痛、儿科腹痛应参照相关内容进行诊治。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 诊断要点1.1.1 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特征。1.1.2 常伴有恶心呕吐、泄泻或便秘、纳呆等兼症。1.1.3 病性属急性发作,亦有久痛反复发作者。

释义

●腹痛临床表现复杂,可出现不同位置、性质、持续时间等,并伴随其他消化系统、心理精神或全身系统性症状;应注意与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及性别、年龄、居住环境、职业、活动强度、天气、饮食、情绪、体质等对疾病诊断的影响。

●兼症是判断中医证型的重要参考依据,故腹痛兼症并非局限于上述描述,在各证候中的次要症状均可列入兼症范畴。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对腹痛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液分析、生化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