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笛讲电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8 19:42:58

点击下载

作者:张雅笛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雅笛讲电影

雅笛讲电影试读:

与新时代一起成长

黄启成

欣喜地看到我校青年教师张雅笛的新书出版,也乐意借此机会与文艺青年谈谈心。

改革开放40年,深圳已发展成为与北上广比肩的国际化大都市。创办于1986年的深圳艺术学校与深圳一起成长,发展成为拥有钢琴、音乐、舞蹈、影视表演等多个学科和众多专家、名师的省重点名校,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李云迪、陈萨、张昊辰、左章等走向世界,成为国际著名的钢琴家、艺术家。近年来,在教育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深圳艺校全面打造现代艺术教育体系,加强国际化艺术教育合作,与世界高水平的院校、团体,与荷兰海牙皇家音乐学院、奥地利国立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大学、德国吉森现代舞团、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等开展全面合作与交流,走上了与国际同步、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办学道路。特别是去年,学校成立了“黄启成专家工作室”、“但昭义专家工作室”,发挥专家示范引领作用,全校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掀起了青年教师学习、钻研、提升专业艺术的热潮,为培养高、精、尖的艺术专业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是一代代深圳艺校人心存梦想、奋进拼搏的结果。

张雅笛在过去一年里,结合影视表演专业教学,坚持讲评电影,以此把握全球影视发展方向,钻研影视前沿艺术,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辅助教学,值得鼓励。她将文章结集出版也非常有意义,是她的一个成果。《雅笛讲电影》是作者对电影的观察报告和评论专集,有深入浅出的电影赏析,有专业的理论分析,有很多前沿的影视信息,很有艺术价值。从作品字里行间更能清晰地看到作者的梦想、艺术追求、艺术素养和努力的方向。

美国著名教育家本杰明·梅斯博士说:“必须牢牢记住,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并非生活的悲剧,没有目标才是真正的悲剧;没有到达别的星球不是什么耻辱,没想过到达那些星球才是真正的耻辱。”这段话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梦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青年人必须有自己的梦想,特别是文艺青年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只有这样,才能走进辉煌的艺术殿堂,才能获得理想的人生。

当然,我们的梦想必须与时代同步,与中国梦契合,如我文前所述“深圳艺术学校与深圳一起成长”那样,我们每个人应与时代共成长。

有了梦想是第一步,我们还要迈出第二步、第三步,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是怀揣梦想,不停地努力,不停地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也是幸福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时代催人奋进,新时代要求我们焕发新状态,深圳艺术学校以更高的要求、更规范的管理、更创新的体制和更严谨的工作作风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只有勇于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努力拼搏,才能实现共同的宏伟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已成为世界电影大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在十九大新闻发布会表示,中国不但要成为世界电影大国,还要成为世界电影强国,走向全世界。

当今,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看电影已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是大众一种高雅的文化生活。研究电影电视,如何拍好电影,演好电影,提升大众电影欣赏水平也是艺术院校影视课题中应有之义。深圳艺校培养出一大批钢琴家、舞蹈家,势必走出一批电影人才。

艺无止境,不忘初心。在此寄希望于立志艺术教育和从事文艺的青年,不断探索艺术道路,谱写人生多彩的乐章。

是为序。(作者系深圳艺术学校校长,著名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一级编导,国务院津贴获得者)

爱生活,爱电影 —我为什么讲电影

张雅笛

我们每个人都有看电影的经历,当全场切光,音乐响起,一束光投向银幕,我们立刻被电影所吸引。在看电影过程中,我们短暂离开了现实,被电影带入另一个艺术的世界里。我们沉浸在电影的意境中,甚至忘掉了自己。我们成为电影中那个拿着枪的“土八路”,我们就是那个命悬一线的“卧底”,我们也可能是那个失恋的“小城青年”,或者是一个不受待见的“小人物”,总之,我们随着电影情节的紧张而紧张,随着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而感同身受,有时电影中某一个细节,突然会击中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让我们泪流满面。

电影散场了,我们回到现实当中,生活依旧。看电影其实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当然,有的人沉浸在电影故事里时间长一些,有的人会短一些。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经典的电影情节、银幕形象、优美台词和动人歌曲会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他可能是“孙悟空”、“三毛”、“小花”、“秋菊”、“梅兰芳”、“叶问”、“杜拉拉”、“东方不败”,可能是“佐罗”、“007”、“茜茜公主”、“超人”、“蝙蝠侠”、“哈利·波特”,也有可能是“座山雕”、“南霸天”、“火云邪神”、“小丑”、“教父”。我们很难忘记“高!实在是高!”这样的经典台词,忘不了“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样有力量的对话,忘不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爱你—一万年”这样的情话,忘不了《红高粱》中太阳将高粱地染成血色的场景,忘不了《卧虎藏龙》中演员身轻如燕的飞翔,忘不了《可可西里》中原野上飞奔的藏羚羊,而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露丝和杰克站在船头呈十字架飞翔的动作,一度成为现代婚礼中新郎新娘模仿的造型。流传最广的可能是那些电影音乐,《海外赤子》插曲《我爱你,中国》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我们每一次听到都有新的感动,打动我们的还有电影歌曲《美丽的神话》《我心永恒》……

说到这里,看电影已上升到一个审美的过程。生活中,我们处处追寻一些美的东西,美丽的花朵,美丽的景色,因为美丽的东西总能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电影从一百多年前诞生时开始,就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创造美、呈现美。到当代,电影利用了一切的艺术手段,包括戏剧表演、摄影、美术、音乐、服装、布景等等,并借助前沿高科技,将一些美的东西,或相反,一些丑的东西,在光影中呈现出来,让我们审视。

电影成为雅俗共赏的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我和大家一样,爱生活,爱电影。

50—70代出生的那代人,包括我的父母,处在物资匮乏,文化贫瘠的年代,看电影是他们当时最享受的文化生活。为看一场露天电影,往往要走几公里的路。放映的电影无非是《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这几部,他们反复观看,乐此不疲。

正如《芳华》反映的那样,某人举一根雪糕就能让无数人投来羡慕的眼光,可以想象当时文化生活的情况,在如今,孩子们可以幸福地在上百种冰激凌雪糕中进行选择。

非常幸运,我出生在一个冰激凌雪糕任意挑选的时代。从我看的第一部电影《狮子王》开始,到最近看的电影《芳华》,我大约看了2000部电影。更幸福的是我们看电影可以到电影院,也可以在网上,还可以在家庭影院。而所看的电影大多与全球同步上映。

从小受电影的熏陶,“爱生活,爱电影”成为我的一种选择,我大学幸运地上了电影学院,从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以后,一直在艺术院校担任教师,承担表演、台词、影视赏析专业课的教学。

对影视的关注是我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长期研究的方向,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摄影大师罗伯特·卡帕有一句至理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句话对于一切审美艺术似乎都很管用,对于电影也是这样。如果你不走近她,怎能发现欣赏她的美?我希望把影视赏析课讲好,将大量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讲电影之中,希望以这种形式走近电影,发现电影的真谛。

当今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各种新思维、新信息、新文化、新技术层出不穷,在互联网的应用上表现尤为突出,网络已成为即时传播的重要工具,成为传播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公众分享我对电影的学习、研究成果,我创办了“艺术微视听”工作室,“雅笛讲电影”是其特色栏目,在腾讯网(微信、视频、企鹅号、天天快报)、优酷(影视、大鱼号)、百度(百家号、文库)、爱奇艺、新浪、搜狐、豆瓣影视等网络上开办了“艺术微视听”同名的自媒体平台,将之作为观察了解电影前沿资讯的一个窗口,学习交流影视艺术的一个平台,服务艺术教育并为大众所共享的“艺术课堂”,致力于从专业角度对电影的剧作、导演、表演、摄影、特效、制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把握电影发展的脉搏和前进的方向,为大众电影消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客观的评判。

承接多年来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国电影迅猛发展,看电影、谈电影,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电影,不仅带给我们美的艺术享受,还带来思想、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启发,并拉动了文化、传媒、娱乐、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战狼Ⅱ》票房56亿元,相当于一个中型企业一年的产值。电影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全世界全人类最容易看懂的语言,电影大到承载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化品位、文化素养的提升。

大学时读过余秋雨教授的著作《舞台哲理》,至今这本书仍是艺术院校学生的必读书籍。余秋雨先生在论中国戏曲时,指出:“剧本的成功远不是戏剧生命的最终实现,还必须考察以演员为中心的舞台体现;舞台体现也不是戏剧生命的最终实现,还必须考察舞台前观众的接受状态;观众接受仍不是戏剧生命的最终实现,还必须追踪观众离开剧场后对演出进行自发传播的社会广度;一时的社会传播面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考察它历史过程中延续的长度……总之,戏剧是一种以剧本为起点的系统行为,它必须以社会性的共同心理体验为依归。这样一个思维构架也包容了戏剧学的研究范畴。”一口气读完这段话,是不是觉得茅塞顿开?我研究电影一直尊崇这一原则,并作为指南,但越来越体会到电影是超越艺术本身的宏大社会文化形态。“艺术微视听·雅笛讲电影”已开办1年,讲电影100期,有与电影放映同步的“电影推介”,提前向观众介绍一些优秀的电影;有稍微专业一点的“电影赏析”,从专业的角度对电影进行“审美”和“审丑”,旨在提升电影欣赏水平;还有对电影市场的预测和判断,涉及电影发展的趋势。其中《红色影视也需要浪漫主义—兼评成龙主演的电影〈铁道飞虎〉》、《电影〈战狼Ⅱ〉艺术解构》、《神奇编剧引领网络剧走向远方》等图文、视频的阅读、播放量都在2万以上。我运用电影《海外赤子》插曲,结合国庆节前天安门广场的美丽画面,制作的音画视频《我爱你,中国》播放量达17.5万次,受到网民的欢迎。

在每天都有几部电影同时上映的当下,我们去看哪部电影真也有点犯难了。由于电影是即时消费产品,购买电影票后,这种消费就产生了。一部电影在放映之前,观众无法知晓电影的内容,也就无从判断电影的好坏。观众看电影,一般看一下评论或者听一下周围人的议论,那么,电影评论和网上评分就对电影消费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给大家推介一些好看的电影,我尽量参加电影的首映式和点映式,掌握翔实的资料,准确地客观地推介电影,并根据自己的观影体验,写一些电影赏析文章,拍摄成视频,提示大家不要错过一部好电影,同时对一些烂片及时预警,给大家“排雷”。“雅笛讲电影”有较强的时效性,对电影有自己的个性认识,因此可能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我的愿望只有一个:为大家讲好电影,带来美好的享受。

应广大网友的要求,我将一些精彩的文章进一步充实,整理完善,结集出版。

感谢那些支持“艺术微视听”成长的艺术家的鼓励,感谢那些一直关注“雅笛讲电影”的网友的支持!我一直在努力!并继续努力!2018年元月于深圳第一辑综合述评2017,那些从我们眼前飘过的电影—中国电影年度观察报告

2017年是中国电影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得益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红利,中国电影行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院线上映电影503部,国产片413部,院线总票房达559亿元,电影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银幕总数达5万块,成为世界上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战狼Ⅱ》票房过56亿元,创造了国产片多项票房纪录,也进入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前100名的好成绩。

观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看电影已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热门选择,电影在成就导演、演员的同时,为电影投资人带来巨大的利润,并形成一个闭环的产业链,这也使得电影成为当下中国文化艺术领域最“热门”的行业。

中国电影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与好莱坞长期相伴与抗争,依靠市场规模,形成了相应的市场引力和对外张力,正在改写世界电影格局,使中国成为今日世界当之无愧的“电影大国”。

中国电影以前称为事业,现在更多人叫行业、产业,事业显然包含着一种责任担当,行业、产业突出了类型和产品性质,不管是叫事业,还是叫行业,中国电影业与好莱坞泛娱乐化有明显的区别,中国电影诞生时起,就承载着使命、希望和梦想,这也是中国人为什么看重电影的缘由,而今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使命,电影也有望成为文化振兴的先锋。第一章2017年度中国电影创作备忘录

2017年国产电影类型更加丰富多样,主题更加鲜明深刻,内容更加精彩生动,文化更具价值传承,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既有《战狼Ⅱ》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动作片,也有《芳华》这样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艺术片;既有重现历史大事件的《建军大业》,也有都市情感喜剧《羞羞的铁拳》;既有关注当代青年成长的《乘风破浪》,也有小城摇滚喜剧《缝纫机乐队》;既有中外文化交融的《功夫瑜伽》,也有聚焦民族风俗的《冈仁波齐》;既有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故事片《西游·伏妖篇》,也有关注历史问题的纪录片《二十二》。

中国电影我们最熟悉的类型有两种:一是故事片,二是纪录片。随着电影的丰富,现在人们把电影分出一些类型,如战争片、动作片、爱情片、警匪片、惊悚片、文艺片、动画片、剧情片等等。类型的划分并没有严格的标准,所谓类型本身就是电影人从好莱坞拿来的东西,它像是一种标签,比较适合网络时代传播的需要。美国电影因为有分级规定,好莱坞电影分类规矩多一些。事实上,中国电影创作时编导们也没有把类型作为框架,这样有一个好处,创作起来不受束缚,更有自由度。许多电影融入了多种元素,比如《战狼Ⅱ》表面看起来是一部战争片,有许多战斗场面,实质上它是一部动作片;《芳华》有青春,有爱情,也有战争场面,把它归于哪一类都可以,但也都不准确。中国电影喜欢将多重元素和类型组合在一起,这种创作方法有人称为杂糅法,有人叫嵌入法。还有的电影标明“剧情”类型,认真想一想哪部电影没有剧情呢?电影都有剧情,将“剧情”作为标签无非是提示观众电影的“剧情”很精彩。

中国电影在创作时没有完全遵循类型要求,那么我们赏析电影也就不能只看类型,讲评电影单从类型角度来讲,也就不精准了,但为了叙述的方便,我还是用类型来归类。一、类型片之动作片

动作片是当下比较受观众欢迎的电影类型,有可能是观众最喜欢的类型。

动作电影最能体现电影的实质,电影是什么?早期电影就是流动的绘画,现在加上了声音。而电影中那些场景是不能动的,“活动”其实就是演员的动作。

2017年上映的进口大片,《极限特工:终极回归》《生化危机:终章》《金刚:骷髅岛》《攻壳机动队》《速度与激情8》《摔跤吧!爸爸》《银河护卫队2》《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蜘蛛侠:英雄归来》《雷神3:诸神黄昏》等都是贴着动作标签的电影。

在国产片中,开年的动作大片就是成龙主演的电影《功夫瑜伽》,在大年初一上映。

从创作来讲,《功夫瑜伽》将中国功夫和印度瑜伽结合在一起,构建了较大的创作空间。中印两国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可以反映的东西非常多,电影将两个国家文化中最灿烂的明珠“功夫”和“瑜伽”,像珍珠一样串起来,非常耀眼。这是首先值得肯定的地方。这部片子是按照成龙的风格打造的,成龙在剧中饰演一位考古学家,一个多年未踏出校园的教授,印度美女博士用一张千年前的地图诱惑他,于是有了一次“寻宝”冒险,剧中展示了成龙的功夫——在迪拜和土豪飙车,在昆仑雪山潜入冰穴,在印度大战土狼,和印度贵族比舞。影片展示了成龙的功夫外,也展示了瑜伽的“一字马”等高难动作。成龙饰演的教授是研究出士文物“色彩”保护的专家,生活中也表现出“好色”的一面,开篇博物馆馆长即让印度美女去看他“非常整洁的床”,影片中不乏这样的“小幽默”,显示了成龙电影一贯的“动作+喜剧”的风格。影片中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古印度的版图、中国兵马俑、印度寺庙等这些意象展现出来,显示一些神秘的东西,需要探险的东西,顺理成章地把沿途风光、民族风情带出来。影片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概念,可以说编导创作时是很在意中国舆论大环境的。影片中也展现了一些宏大奢华的场面,如几十辆价值千万元的跑车、冰雪覆盖的极地风光等。

尽管有的观众认为《功夫瑜伽》与成龙2016年主演的《绝地逃亡》一样存在概念化,情感交流不够深入等问题,但电影整体创作是成功的,存在一些小问题并不影响观影的效果。

紧接着春季档,有徐静蕾导演的动作片《绑架者》,麦兆辉、潘耀明导演的动作片《非凡任务》。这两部电影都是警匪题材的动作片,本书有单篇介绍,在此不多赘述。《非凡任务》反映的是缉毒警察打入贩毒集团内部进行卧底,最后铲除大毒枭的故事。该片由庄文强编剧,麦兆辉、潘耀明导演,麦兆辉曾与刘伟强共同执导警匪片《无间道》系列,对于警匪片、动作片驾轻就熟,编故事的能力也非常强,问题在于禁毒故事讲得非常多了,每年“6.26”国际禁毒日,都曝出很多惊险、精彩的禁毒故事,同是香港导演林超贤2016年根据“湄公河大案”拍摄的电影《湄公河行动》,取得很大成功,影片放映延期到2017年,成为票房黑马。应该说《非凡任务》有许多丰富的想象,难忘的镜头,但现实总比故事更精彩,《非凡任务》最终只取得1.56亿票房,无论是剧作还是观众欢迎程度,与非虚构的《湄公河行动》确实存在差距。

在“5·1”档,邱礼涛导演,刘德华主演的警匪动作片《拆弹·专家》来了。之前,我们看过美国电影《拆弹部队》,反映在伊拉克战场一支拆弹部队的危险状况和心理压力,该片胜过《阿凡达》,夺得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大奖。《拆弹·专家》则反映的是警察队伍中拆除炸弹装置的人。在香港以往的警匪动作片中,重点放在警察和匪徒火拼,这次把镜头对准了威胁城市安全的“炸弹”,显然,“爆炸”的威胁更大,更有冲击力。影片聚焦城市反恐题材,有新意和看点。

有恐怖分子放置炸弹,就会有防暴警察、拆弹专家来拆除炸弹。拆弹专家是非常危险的职业,也被称作是“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他人生命”的人。该片中,刘德华饰演一位警队的拆弹专家,工作上他胆大心细、严谨高冷,是拯救百万生命的英雄。香港电影在刻画硬朗人物形象过程中,注重表现人物家庭温情的另一面,做得比较好。影片中动作戏、飙车戏比较多,展现炸、撞、爆的镜头,对演员是极大的考验,场面也极具视觉冲击。《拆弹专家》最终不负众望,取得4亿多的票房成绩。

下面,我要说年度最火的动作片《战狼Ⅱ》了。《战狼Ⅱ》的推介、新闻、评论非常多了,但《战狼Ⅱ》是讲评电影不可回避的,本书也有单篇文章赏析,在此只从电影创作角度叙述。

2015年,吴京导演动作片《战狼》取得小小成功之后,就决定拍摄《战狼》续集,仍然反映中国特种兵的故事,之后,其团队创作了《战狼Ⅱ》和《战狼Ⅲ》剧本大纲,其Ⅱ是维和,其Ⅲ是撤侨。据《战狼Ⅱ》联合编剧刘毅披露,《战狼Ⅱ》实际上采用了《战狼Ⅲ》的剧本。因为在一年多时间里,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2015年3月29日,一艘中国海军护卫舰停靠也门港口亚丁,撤离中国公民。新闻有报道,美国使馆因提前闭馆,有几位美国公民没有来得及撤离,最后是被中国军舰救出的,因此中国这一撤侨行动在海外的影响很大。吴京创作团队敏感地抓住这一点,将《战狼Ⅱ》镜头聚焦“撤侨行动”,有先见之明。

电影聚焦现实感很强的事件最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即使是历史事件,高明的导演也尽量想方设法从现实的角度来讲述,以拉近电影与观众的距离。电影《泰坦尼克号》是最好的教科书,《泰坦尼克号》是从当代一支探险寻宝队打捞沉船上的宝藏开始的,继而引出百岁老人“老露丝”讲述1912年“冰海沉船”的爱情故事。《铁道飞虎》讲述“铁道游击队”是从一个小男孩参观老式火车开始的。《战狼Ⅱ》撤侨的故事更新颖,更有吸引力,是讲述中国“强起来”最好的故事,更能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不出所料,《战狼Ⅱ》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当然,《战狼Ⅱ》的成功有多种因素,吴京抵押了房产,有背水一战的勇气。编剧刘毅在广州讲课时说,《战狼Ⅱ》创作时采用了九宫格的方法,即将电影分为9个部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在讲课时曾提到姜文在创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时使用“卡片法”。在电影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好莱坞,电影制作时普遍采用以时间轴每分钟为一个单元的创作法,在哪个时间节点该有一个高潮,哪个时间节点该有转折,哪个节点该催泪了等等。20世纪初著名电影编剧理论家阿契尔曾说过:“电影创作没有规律可遵循,只需提出一些反面的忠告——不要如何如何即可。”阿契尔处于工业化的中期,现代科学还未兴起。到21世纪初,电影创作领域已形成系统理论和方法,电影借助各种现代科学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从混沌到有序。编剧刘毅并非科班出身,他说看电影是他的必修课,他看电影时既看电影也看观众反应,并将观众每一刻的表情记录下来,电影放映到这儿时观众为什么会笑,为什么会打瞌睡。

姜文、吴京、刘毅们显然在学好莱坞经验,探索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电影。

电影《逆时营救》以中韩合拍的形式出现,电影披着科幻的外衣,设计了很多高难动作戏,成龙出任监制,杨幂、霍建华主演,剧中有高速公路追逐、实验室大爆炸、高空“跳楼”、铁架上搏斗、激烈枪战等动作戏码,杨幂成动作“打星”。《心理罪》和《杀破狼·贪狼》这两部电影有很多动作戏,拍的也很成功,其罪案侦破的情节更浓一些,因此将它们放在“犯罪类型片”中讲述。

2017年,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企业家马云主演了一部动作电影《功守道》。这部电影除了马云,汇聚了袁和平、洪金宝、程小东、李连杰、甄子丹、吴京、邹市明、朝青龙、托尼·贾、向佐、刘承羽、李晨、黄晓明等国内外20多位动作影星,堪称豪华阵容,被称作“最贵”的电影。《功守道》实际上是一部电影短片,只有20 分钟,在优酷网首播,因此也是“最便宜”的电影。10月28日,马云在他个人“微博”中发布《功守道》海报,写了六个字“那一夜,那一梦”。马云绝对不是做明星梦,而是以此传播“太极功夫”,弘扬“太极文化”和哲学思想。《功守道》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独特最有趣的一页。二、类型片之青春、爱情片

2017年度,青春、爱情片数量跟往年差不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青春、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也是电影最想表达的内容,何况青年是电影观众的主力军,即使到了暮年,人也会怀旧,正如冯小刚导演在《芳华》宣传发行会上所说的:“谁没有热血青春呢?”

世界电影史上,经典的青春、爱情类型片不胜枚举,华语电影有台湾的青春、偶像、言情剧的成功范例,大陆有海岩、王朔的青春、爱情、犯罪题材剧的火爆,前几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何以笙箫默》《小时代》《栀子花开》《七月与安生》等留下良好的口碑,这些都激励了电影人对青春、爱情类型片的创作热情。

青春、爱情类型片的素材一是来自畅销书,根据名家名作改编的电影是其中的翘楚;二是来自网络小说,互联网的繁荣首先催生了爱情和奇幻这两种题材小说的肆意生长,其中一些点击量很高的故事被挖掘出来拍成了电影;三是大批青年编剧、导演创作了他们熟悉的青春爱情电影,这种类型拍摄门槛不高,投资成本也可以放得很低,因此也成为青年导演的集中营。

青春、爱情类型片拍得好的话,成为小清新,性价比是非常高的。但这一类型实在太庞杂,优秀影片几乎百里挑一。

2017年国产青春、爱情类型片仍然有一些让人惊喜的地方。元月份上映的《乘风破浪》,由青年导演韩寒执导。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可以说韩寒完成了从青年作家到青年导演的转身。电影故事反映90年代小镇青年的似水年华,故事有明显的编造痕迹,但主题和表达方式确实用心琢磨过,青年成长过程中那种渴望得到父辈的承认,得到同龄人认可的内心世界表达很真切,那份青春的燃情,那份兄弟的温暖,那份爱情的萌动,表达也很充分。4月份上映的爱情电影《喜欢你》,是陈可辛、许月珍继电影《七月与安生》后共同监制的第二部作品,由许宏宇首执导演筒,金城武、周冬雨等主演,影片改编自蓝白色的小说《终于等到你》,讲述了一对不搭调的男女因美食结缘的爱情故事。电影宣传语中说道:有人说这是一个爆笑无码的爱情故事。其实……不全是。有人说这是一个女汉子华丽逆袭的故事。其实……不全是。有人说这是一个“高冷”男最终变身忠犬男友的故事。其实……也不全是。影片带着明显的互联网基因,网生代观众(90后、00后)比较喜欢。

港片《春娇救志明》是彭浩翔导演的志明春娇系列电影的第三部,由杨千嬅、余文乐主演,其第一部《志明与春娇》,第二部《春娇与志明》,名词颠来倒去,恋人间的“亲密关系”从甜蜜走向幻灭,到需要拯救。电影仍以温暖的情话见长,到第三部加入了喜剧元素,票房1.75亿,这在爱情类型片中是较高的,但在艺术上观众用“一鼓作气,二鼓衰,三鼓竭”,形容这三部电影的衰竭比较恰当。

内地和香港合拍的青春类型片《闪光少女》在宣发阶段,曝出宣发团队集体下跪的照片,用力过猛,受到诟病,但看了《闪光少女》后,觉得这部青春片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闪光少女》讲述了一个音乐附中神经质女孩,恋上校草,为证明自己不一样,组建二次元民乐团,青春也闪光的故事。

当下,大多数国产青春片,无非是走两条路径。

一种路径是把青春的迷茫、痛苦、孤独、惆怅等一些负面的东西单独抽出来刻意强调,渲染青春的残酷,这种路径,是不是受海岩剧的影响,不得而知,作家海岩因警察的经历,有接触青少年犯罪的有利条件,作品将青春成长与犯罪案件结合起来叙述,将青春的残酷讲到了极致,并挖掘出非常深刻的人性光芒。但现在大多数青春片没有做到后一点,只是片面模仿,表达了青春期有意放纵和叛逆的一面,忽视了青春昂扬向上的一面。

第二种路径,主要是对青春逝去的一种怀旧。致敬也好,缅怀也好,都把青春过多描绘成“阳光”、“灿烂”的样子。忽视了青春的痛感,有的虽有提及,也是以中年人的口气讲的,一种过来人的满不在乎的样子。这种青春片似乎是中年人拍,给中年人看的。《闪光少女》讲述了青春的迷茫,却并不是撕开伤口,而是温柔地将其抚平。也讲述了青春期的爱恋,但并不是爱得死去活来、撕心裂肺的那种,而仅是中学生情窦初开,羞羞答答的这种,男生女生之间有较强的异性吸引,但也有边界。讲述了同学间也有嫉妒、互害的小心思,但很有分寸。也有打架,但转身就和好了,比较珍视同学间的友谊,这些都符合青春的特点。

电影《闪光少女》收获了6472.7万票房。

当前,国产青春片鱼目混珠,大多在电影院出现“一日游”的情况,惨淡收场,票房超过一千万的就算不错了。同样反映中学生校园生活的《李雷和韩梅梅》,以初中英语教科书中的两个人物出现,收获了4072万元的票房,台湾电影《“吃吃”的爱》由徐熙娣、林志玲主演,收获2750万元票房,港片《原谅他77次》收获7548万元票房。这些电影都在某一方面有特色,或者演员有吸引力,获得观众支持。

2017年最佳青春、爱情片出现在岁末贺岁档,一部是冯小刚导演的《芳华》,青春、爱情、战争多种元素叠加,堪称经典之作,票房14亿元。电影《前任3:再见前任》从2017年底至2018年初跨年度时间上映,至元月11日本书截稿时,该电影票房已超过17亿元,从排片量预测有望达到20亿元。让一些影评人猝不及防,大跌眼镜。网上有人说:“现在的青年人为什么不关心现任,而关注前任呢?”仔细地扒一扒,这部电影精准地把握了青年人恋爱心理,流行元素,社交习惯,有很强的带入感,迎合了青年观众。三、类型片之战争、历史片

战争片是观众非常喜欢的一种类型,但因拍摄的成本高,特别是枪炮、飞机、坦克、军舰等军事装备调度困难,还有烟火、爆炸等场景需要大场面,拍摄比较困难。

美国战争大片开头几乎都是一架直升机升起,飞快地掠过海面,飞过高山湖泊,主人公跳伞或者索降下来,打出片头,接着是坦克、悍马战车行进,甚至有航空母舰撑场……这样的镜头不说对观众有没有吸引力,拍得好不好,但是恨得我们的导演们直咬牙,因为我们没有。

美国近年拍摄的一部战争片《血战钢锯岭》,当时导演租下了澳大利亚的一座农场,布置成“钢锯岭”,电影拍摄完,农场几乎被炸平了,可见战争片的消耗。

冯小刚拍摄的《芳华》,有6分钟的战争戏,剧组砸下了700万元,冯导说这是最贵的一场戏。

过去拍摄的战争片只有飞机大炮的战争场面,现在观众已嫌老套了,战争片也不能像电视剧那样在影视城拍摄,也不能完全靠制作特效,只有逼真,观众才叫好。

2017年,国产电影战争片有几部是可圈可点的,《建军大业》《血战湘江》《龙之战》《空天猎》等等。前3部都是根据历史事件创作的电影。《建军大业》是纪念建军90周年献礼片,与前两部《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被称作是“建国三部曲”,与前两部不同,《建军大业》反映了我党通过组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建立革命军队的过程。电影忠于史实,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来讲述,穿插了事件中当事人(包括一批伟人和军队将领)的展示,人物众多,并由一些青年演员担纲,藉此赢得年轻观众对“红色经典”的关注,总体感觉不错,影片中“牛行火车站激战”、“三河坝战役”很多战斗场面,视效有新意。这也是观众将这部电影归为战争片的缘由。《血战湘江》是根据红军长征开始时“湘江战役”史料创作的,“湘江战役”红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十分惨痛。敢于触碰这样的题材,已是不易。电影在还原战争惨烈场面的同时,展示了红军向死而生的勇气。《龙之战》是一部古装战争片,取材于晚清反抗西方列强侵略,取胜的唯一一场战争“镇南关大捷”。电影《空天猎》反映空军空战题材,电影展示了我军各种主力战机,但由于电影没有很强的故事来依托,略显平淡。四、类型片之喜剧片

国产喜剧片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从年初的《大闹天竺》《疯岳撬佳人》《欢乐喜剧人》,到暑期的《绝世高手》《缝纫机乐队》《羞羞的铁拳》,到岁末《我要幸福》,都拍出了喜感。

喜剧片最大的看点就是喜感,效果要以笑为目标。创作上要巧妙挖掘出生活中可笑的现象,创造喜感的人物和喜剧化的环境,夸张处理,引人发笑。喜剧片难点是必须精准把握观众心理,满足观众娱乐需求。《大闹天竺》将西游故事的内核与现代社会背景结合起来,电影想走《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套路,设置了一些“囧事”、“囧态”作为发笑的材料,但点燃笑点的火候不够,观众没有笑起来。

最初的喜剧电影来自卓别林演的默片,“滑稽小丑”的形象深入人心。中国戏剧很早就有“丑角”的角色,“丑角”的表演一般会引人发笑,引人发笑的原因就“丑角”的“痴”、“傻”、“呆”、“萌”。《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傻得可笑,《人再囧途之泰囧》中“王宝”呆得可笑,这两部影片将人物的喜感拿捏得比较准确,到了《大闹天竺》中“武空”,呆傻稍稍过了点。《缝纫机乐队》有东北二人转似的“幽默”,有生活中常见的“吊丝”气质,有《煎饼侠》的惯性,这部片子最成功的地方是接地气,将现实的拆迁创作成喜剧已很难得,当然,该片逻辑关系不那么顺,搞笑有点“粗俗”。我们看喜剧片,就看喜感这一点,如果剧情各方面都很完美,那样当然更好了。《羞羞的铁拳》是难得的喜剧佳作,该片根据“开心麻花”团队上演的舞台剧改编,剧本比较成熟,想象力丰富,把喜剧元素杂糅进拳击运动当中,上演“我挨打,你好笑”的笑点。本书后面的章节专门讲到《羞羞的铁拳》这部电影,在此不多讲。《疯岳撬佳人》《欢乐喜剧人》《我要幸福》都与德云社有关,相声演员转战电影大市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相声“抖包袱”与喜剧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三部影片带来喜剧轻松的风格。影片分别取得了6396万元、6698万元、1788万元票房的好成绩,但观众对影片的褒贬不一,在此,雅笛再讲一次:看喜剧,能够发笑就够了。五、类型片之奇幻、惊悚片

开年的奇幻大片《西游·伏妖篇》由周星驰监制,徐克导演,影片讲述在唐三藏收服三个徒弟后,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斩妖除魔的一系列遭遇。创作上继续颠覆《西游记》原著,承接了上部《西游·降魔篇》剧情,但有破有立。《西游·伏妖篇》在艺术风格上也延续前作的黑暗,人物造型更加花哨,动作更加刁钻。“周星驰+徐克”的组合,显示了强大的创作能量。

奇幻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2D/3D/IMAX三种格式制作,CG效果唯美,在一些电影院还布置了桃花阵进行宣发,主演刘亦菲、杨洋大量“粉丝”拥趸,影片最终收获了5.3亿元票房。

岁末奇幻大片《妖猫传》,讲述了唐朝长安城接连发生妖猫灵异事件,演绎出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影片设置了重重悬念,展现了大唐盛世极致之美,万使来朝的“极乐之宴”,场面铺排很大,色彩很艳丽,音画都做得很好。《妖猫传》最终取得5.2亿元票房。该片由中日合拍,在海外的票房可期。《悟空传》改编自网络小说,主角悟空与小说《西游记》中人物及性格一致,还增加了几个人物,重新填充了内容,为主角们写了爱情戏,悟空恋爱了?!《悟空传》除了电影特效,动作和情感戏也不错,台词有现代意味。《悟空传》拍出了不一样的地方,取得了6.9亿票房。

这4部奇幻大片,可以说是大投入,大产出,《西游·伏妖篇》收获了16.5亿票房,后3部票房过5亿,但与预期还是有些距离,比起动不动就上10 亿的电影,有人说这几部是观众“错杀”的电影,但要记住一句话:观众看电影时眼睛一直是睁着的。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观众对这类灵异的奇幻片的兴趣在消退,奇幻片在慢慢降温。

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成功后,“西游”被挖掘、演绎出各种五花八门的故事,戏说的、恶搞的、延伸的……以改编“孙悟空”的最多,于是有“一只猴子拯救中国电影”之说。

周氏“西游”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众多的小成本制作的所谓奇幻电影、所谓“西游”电影,像一片云从我们眼前飘过,没有留下任何印记。

好莱坞的科幻大片与我们的奇幻片不同,里面虽然也有些奇幻的内容,但主要是科幻的东西。阿西莫夫写了近500本科幻小说,多篇小说改编成电影,他刚开始写机器人小说时,机器人尚未研发出来。他的机器人小说多以“人类创造机器人,又为机器人所毁”为主题,类似《终结者》这样的情节。阿西莫夫的创作名言:写能预知未来的东西。好莱坞的科幻片多少有点预知未来的东西,《生化危机》最开始上映时,提出“克隆人”这一概念,因此赢得观众。

国产惊悚、恐怖、悬疑这种类型主要是一些小成本、小制作的电影,这类电影数量还不少。惊悚、恐怖类主要是受到20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鬼片”的影响,在创作中,基本上将故事、人物和环境与现实剥离,设置在“密室逃脱”这样的空间里,然后制造出一些或灵异,或恐怖的情节来吓人,有的也设置了悬念,但没有让人信服的解开悬念的过程,最终回到是自己吓自己的幻觉中来。

曾询问过电影的编导和制片人,他们为什么选择此类题材,答案是来源于网络,互联网上各大文学网站都有“奇幻、恐怖、悬疑”类的征文,排名靠前的小说点击量高得吓人,他们因此选择了一些好故事,改编成电影。但是小说是一回事,电影是另一回事,比如小说中的“无脸鬼”在电影中怎样表现?最终电影变成自娱自乐的形态。

这种类型片并非一无是处,每部电影中大概有5到10分钟的精彩片段,只够拍一部微电影的容量。六、类型片之犯罪、推理片

犯罪、推理片有许多经典之作,《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人证》《砂器》等,前两部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后两部分别改编自森村诚一、松本清张的作品。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2017年度有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上映,这是该篇第5次拍成电影。森村诚一和松本清张是日本推理、犯罪题材小说的代表人物。2017年度有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作品改编的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上映。

我国犯罪推理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成就一直优于电影,据说原因之一是电视剧的容量大于电影。

2017年度电影《心理罪》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带来推理片希望之“光”。电影是根据公安作家雷米犯罪小说《心理罪》改编,雷米是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法学教师,精通犯罪心理学和刑侦学,他“洞悉形形色色的罪恶,甚至超过自己的掌纹”。以《心理罪》(网络原名《画像》)等犯罪心理小说闻名于网络,粉丝无数,被称作十年来最经典的推理小说。但拍成电影后,《心理罪》中动作戏优于推理过程,有点变味。血腥的东西多了点,人性的东西看不到。《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表现人性的东西多了起来,电影表现犯罪黑暗的时候,看到了“光”,创作中所谓的“带金边的乌云”。

东野圭吾的电影终于来了,没有想到的是它是由新锐导演苏有朋带来的,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在3月上映。喜欢推理小说的人都知道,看现代推理小说绕不开日本,看日本推理小说则绕不开东野圭吾。东野圭吾创作了《秘密》《白夜行》《暗恋》《信》《幻夜》等60多部推理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史无前例地获直木奖、本格推理奖,日本三大推理小说年度排行榜第一名。2016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东野圭吾排名第2位。《嫌疑人X的献身》在多个国家改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很有意思的是东野圭吾要求每个版本电影情节不应相同。中国版本《嫌疑人X的献身》在电影一开始,就将嫌疑人的身份暴露,电影叙事的重点是在推理解谜环节,在“献身”的情感和情怀上。电影很烧脑,也有悲伤、有感动,完美地诠释了东野圭吾原著的情感。《杀破狼·贪狼》是由叶伟信执导的警察动作片,讲述了香港警察李忠志远赴泰国寻找女儿,不料卷入了政治黑暗纷争的故事。电影设置了有很多动作,也就是打戏,但没有陷入动作片,而是较注重故事逻辑和人物情感,对感情的刻画特别细腻,带着一种类似悲剧的压抑的情绪。第二章2017年度中国电影导演艺术启示录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导演用演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艺术风格,电影作品也最能体现导演的性格和艺术风格。

2017年,资深导演冯小刚、陈凯歌、唐季礼、徐克、吴天明、许鞍华、贾章柯、刘伟强、邱礼涛、叶伟信、王晶等,继续呈现他们本年度的艺术佳作。新锐导演吴京、王宝强、韩寒、赵小丁、杨磊、路阳、宋阳、张迟昊、李晨、谢东燊、钱人豪、郭子健、郭柯、张杨等,也呈现了他们的晋升之作。一、艺术片的坚守或商业片的转型

北京电影学院苏牧教授将电影形态分为金字塔结构的三个层次:金字塔底部的第一层为商业片,产量巨大,如果有100个人看,每人可能只看一遍;中间层次为艺术片,产量较小,可能只有10个人来看,但这10个人可能每人都看10遍;处于金字塔顶部的第三层次为探索片,看的人更少,可能只有1个人来看,但这个人可能看100遍。

冯小刚导演早年的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天下无贼》《非诚勿扰》,尽显冯氏的喜剧幽默风格,成为贺岁片的一种类型,商业片味道更浓。从电影《集结号》开始,冯小刚更加关注现实中的苦难,文艺色彩更加深厚,更多体现了一个导演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在电影《唐山大地震》《温故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中,记录了民族的苦难,社会发展带来心灵与肉体的阵痛,悲剧的成分在增加,体现了他内心的转变和对文艺精神的回归。作为一名大导演,冯小刚在电影《老炮儿》中出演了“老炮”角色,说明冯小刚不但有艺术情怀,还有非常重的怀旧情结——对青春缅怀。

这两种感情,出现在了电影《芳华》里面,冯小刚在《芳华》里铺排了“青春”、“战争”两个元素,表现手法上,一是运用了白描手法,以文工团员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几组镜头,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文工团员的生活过往,这与《我不是潘金莲》中的叙事如出一辙,当然,文工团员本身就是年方二八的青春少年,舞蹈的姿势就是美的图画。经过筛选和细节剪裁,电影从看似平淡如水的叙事中跳出来,这表现在男主角离开文工团大院时,转身“回望”里表现出了依依不舍,表现在战士血洒疆场的悲壮。二是运用了旁白的表现手法。《我不是潘金莲》采用的是人物叙事,用圆形画面,给人一种“管窥”的感觉,电影《芳华》“旁白”,可以看作是文工团中某个队员在讲述。“旁白”也来自小说里第一人称叙事,在电影里串起了几个人物的命运走向。三是用了点题与首尾呼应。用了大家熟悉的电影《小花》中的插曲《绒花》,是对逝去的那个年代那群人的认定。《芳华》较好地展现了冯小刚创作的艺术特色,也成为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年度电影。

陈凯歌导演本年度呈献了电影佳作《妖猫传》。

陈凯歌从导演《黄土地》开始,确立了人文主题的创作路线和方向,之后执导了文艺片《霸王别姬》,古装剧《吕布与貂蝉》,历史片《荆轲刺秦王》,人物传记片《梅兰芳》,古装片《赵氏孤儿》。这些作品奠定了陈凯歌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的地位。

在这期间,陈凯歌还放下身段拍摄了剧情片《搜索》、《和你在一起》,惊悚片《致命温柔》,奇幻史诗片《无极》,奇幻片《道士下山》等,其中《无极》让观众大跌眼镜,被网民“恶搞”。

从后几部电影来看,所谓的剧情片、惊悚片、奇幻片其实就是商业片,《致命温柔》在宣传时说该片是陈凯歌以好莱坞模式拍摄的首部电影。

那么我们从中看到陈凯歌实际在“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切换,有探索,有失败,有困惑,有摇摆。《妖猫传》可以看作是陈凯歌向商业电影转型的成功之作,也可以看到他找到了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的结合点。

实际上,陈凯歌的困惑,也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集体困惑。

第五代一般北京指电影学院20世纪80年代导演系毕业生为主体的一批导演,后来涉及摄影系,美术系等,包括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李少红、胡玫等。

这批人经历过“十年浩劫”,有的当过兵、下过乡,又经历改革开放的年代,考入电影学院接受了专业训练,他们是带着创新的激情和远大抱负走上影坛的。

第五代导演刚出来时拍的片子《黄土地》《红高粱》《盗马贼》《黑炮事件》《立春》等,无论是电影表达的深度和广度,电影所触及的现实问题,还是电影的艺术形式、美学思维,都有全面的创新和开拓,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中国大陆的电影可以和20世纪80年代香港“新浪潮”、台湾“新电影”以及日、韩等国的新兴电影并肩而立,乃至超越。

这其中,尤以张艺谋的贡献最为突出。他的作品《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秋菊打官司》《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长城》等,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视觉构图,都创造了个性张扬、色彩鲜亮、画面唯美的电影风格。张艺谋还导演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杭州G20峰会文艺晚会,以及北京冬奥会宣传片,也都运用了这种电影风格,完美而惊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影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市场扩大开放,中国电影受到美国电影的冲击,好莱坞电影的极端商业化,影响全球电影进入商业投资运营主导的时代。第五代导演首当其冲,体制转轨虽在20世纪90年代早已完成,但面临商业转型的选择是痛苦而漫长的,是继续坚持拍艺术片,还是商业片?这是一个问题。艺术片与商业片是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这也是一个问题。这些都成为第五代导演的困惑。二、香港导演“新浪潮”来临

在导演群体方面,香港导演以实力呈现了一批艺术精品,从他们擅长的动作片、喜剧片,到红色经典影片,全面丰收,显示出他们对题材的把握越来越娴熟,对市场的判断越来越精准,标志香港导演已深度融合内地电影行业,并在华语电影圈找到自己的价值。

周星驰从《大话西游》开始,之后推出《西游·降魔篇》,似乎要打造庞大“西游”系列,将“西游”进行到底。本年度由周星驰监制、徐克导演的《西游·伏妖篇》,可看作是《西游·降魔篇》的续集,在创作中仍然还是借用《西游记》中人物的符号,继续发挥新奇的想象,对唐僧师徒西游取经进行改写,电影将“周星驰式的搞笑”和“徐克式的特效”发挥到了极致。

由徐克担任编剧兼制片人,袁和平执导的《奇门遁甲》可以看作是香港武侠电影最后的回旋。该片的3D效果和特效场面值得称赞,打斗场景有袁和平一贯的快、准、狠,但是故事老套也成为一种惯性,无法超越《新龙门客栈》《新蜀山剑侠》《龙门飞甲》的套路。

除了以上提到的周星驰、徐克、袁和平,香港导演麦兆辉、潘耀明导演了《非凡任务》,刘镇伟、江约诚导演了《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邱礼涛导演了《拆弹·专家》《原谅他77次》《常在你左右》,彭浩翔导演了《春娇救志明》,许鞍华导演了《明月几时有》,刘伟强导演了《建军大业》,冯德仑导演了《侠盗联盟》,叶伟信导演了《杀破狼·贪狼》,王晶、关智耀导演了《追龙》,李子俊导演了《狂兽》,古德昭导演了《天生不对》等。

邱礼涛一年内有3部导演的作品上映,都很精彩,称得上是奇迹。刘伟强执导了《建军大业》这样的红色经典电影,说明香港导演对重大历史题材把握已炉火纯青了。

值得一提的是许鞍华导演的《明月几时有》,该片以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真实事迹为蓝本,讲述了小学教师方兰和她青梅竹马的男友李锦荣、游击队长刘黑仔等人在被日军占领的香港顽强抗争的热血故事。这本是一部抗日剧,许鞍华却拍出了文艺范的小清新,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说到“不一样”,正是香港80年代新浪潮电影的特色。

香港新浪潮电影的源起是一班在电视台出身的年轻导演各自开始拍摄风格新颖的电影。新浪潮虽然没有宣言,但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理念,那就是拍出“不一样”的电影,最后涌现出章国明的《点指兵兵》、徐克的《蝶变》、许鞍华的《疯劫》、翁维铨的《行规》、梁普智的《夜惊魂》、方育平的《父子情》、严浩的《夜车》、谭家明的《名剑》、区丁平的《花城》、唐基明的《女人风情话》等一批清新的电影。

而今,大批香港“新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导演,不约而同地选择北上,他们依托内地演员、资本和市场资源,拍出了更多“不一样”的电影。三、新生代导演崛起

中国电影导演第六代后,导演不再是学院派一统天下,来自各个行当,很难区分,再叫第七代、第八代,似乎意义不大。人们通常就把第六代之后的青年导演称为新生代导演。

展开2017年电影日历,除第五代导演除陈凯歌有作品外,张艺谋等导演都缺席,第六代导演除贾樟柯有个短片外,管虎等都缺席,那么2017年的电影票房,大部分是新生代导演支撑起来的。

2017年,吴京、徐静蕾、韩寒、路阳、宋阳、王宝强、杨磊、董承鹏、郭柯、卢恒宇、李姝洁、苏有朋、田羽生、李晨等新生代导演都呈现出自己的年度作品,新生代导演中还包括徐峥、郭敬明、乌尔善、张猛等早已成名的导演。

新生代导演以不同的姿势崛起,或高调地进入导演行列,或不动声色地,悄悄地开拓自己的河床。

吴京、徐峥、徐静蕾、王宝强、董承鹏、李晨等属于“演而优则导”的导演,吴京以《战狼Ⅱ》的高票房,被全社会所关注。

王宝强首次执导电影《大闹天竺》,达到7.5亿票房,第一部电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能不说是成功的。李晨也是第一次拿起执导筒,导演由空军支持拍摄的空战大片《空天猎》,作品也被指“空泛”,但也取得了3亿的好成绩。不管怎么说,他们首次执导电影的起点非常高,观众对他们还是非常期待的。

韩寒、郭敬明是从作家、网络领袖转到导演行业中来的,他们带着人数众多的粉丝群、带着资金、带着社交文化理念进入电影导演行列。郭敬明凭借自编自导的《小时代》系列电影,成为新生代导演。韩寒2014年导演第一部电影《后会无期》,被“吐槽”,2017年执导第二部电影《乘风破浪》,被叫好,可见其在争议声中成长。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科班出身的导演路阳2017年执导了个人第四部电影《绣春刀·修罗战场》,杨磊执导了奇幻电影《鲛珠传》,都以商业化模式运作,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郭柯执导的电影《二十二》,是一部关于在日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幸存的“慰安妇”长篇纪录片,也是中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纪录片”。该片拍摄时跨越5个省,拍全了22位“慰安妇”幸存者,展现出她们的生活现状。全片无解说、无历史画面,音乐仅片尾响起,旨在尽量客观记录。由于发行费用不足,郭柯在公益平台上众筹,得到响应。电影不但取得了1.7亿的票房,而且有效地完成了“慰安妇”这个实事的传播与表达。

卢恒宇和李姝洁是动画导演组合,代表作有:网络动画《十万个冷笑话》《尸兄》《镇魂街》和《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等,专注于二维无纸动画,制作出让观众喜欢的动画作品。2017年上映的动画片《十万个冷笑话2》获得1.3亿元票房,是国产动画片中票房最高的。

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一般从电影事业单位成长,从导演助理、副导演、导演一步步晋升,业务上有传帮带,一点点积累,成长起来比较缓慢,青年时有体制优势,当然之后体制机制也成为束缚他们的东西,从时间上他们先入为主,占据了制高点。新生代导演成长不像第五代、第六代导演那么中规中矩,但从上百名青年导演涌来争取一份导演创作扶持计划,可见新生代导演成长异常艰难。新生代导演成长带着明显的“草根性”,也带着互联网野蛮生长的特点,表面看起来没有那么多的艺术情怀,更多的是商业气息。新生代导演在商业化道路上更坚决,更彻底,更足智多谋,成长路径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世界上伟大的导演不都是天生的,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原来想成为父亲一样的诗人;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童年时对马戏团的小丑情有独钟,甚至“玩失踪”想当一名“小丑”;美国导演伍迪·艾伦被大学开除后是一位给报社专栏投稿的写手;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对建筑的热爱不输电影,但这不妨碍他们成为大导演,这些经历最后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

这些故事,激励着新生代导演前进,他们手执导演筒,走向摄制现场,走向电影领奖台。第三章2017年度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呈现

电影中看不见导演的那只手,我们看到的是演员的表演。电影最终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呈现的,通过演员来叙事,通过演员来塑造人物形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对电影中的情节慢慢模糊,或随着看的电影越来越多,我们对一些情节或许会混淆,但记忆里对电影中的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