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说成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8 19:55:23

点击下载

作者:胡献国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说成语

医说成语试读:

前言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成语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少于四字的成语,有“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故纸堆”之类,多于四个字的有“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少数。

成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日常民众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等,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睲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不少。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等。

在成语中,许多与医学相关,如法灸神针,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起死回生,出自明·张岱《鲁云谷传》;调理阴阳,出自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一》;面无人色,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病入膏肓,出自《左传》;红杏出墙,出自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等。这些成语在带给人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把中医药知识传播于大众之中,使得中医药知识同文学一样,在人民大众中广为流传,深入人心。有感于此,笔者在遍览成语典籍及文学诸书的基础上,广搜博辑,斟酌筛选,编辑了这本《医说成语》,奉献给大家,使广大读者在了解成语的基础上,知晓中医药知识,起到养身保健,愉悦身心,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作用。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成语中的医学;第二章为成语中的疾病知识;第三章为成语中的养生知识;第四章为成语中的中药;第五章为成语中的食疗。在写作方式上,就题发挥,先列出成语,以此引出该成语的由来以及与该成语相关的中医药知识等,使读者在研读成语时对中医药有大概的了解。

本书适用于成语及中医爱好者使用,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教学工作者等也有实用价值。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众多学者、专家、教授的帮助,尤其是笔者的部分医学同事,对本书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谨表谢意。此外,还参考引用了许多文献,限于篇幅,未能一一标明出处,在此一并致谢,盼请谅解。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以求再版时修正。编著者第一章 成语中的医学

一窍不通

一窍不通,出自《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窍:洞,指心窍。一窍不通,意即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人体有五官九窍,心窍是官窍之一。与窍相关的成语还有鬼迷心窍、三魂出窍、七窍玲珑、七窍冒火、七窍生烟等。

官窍,泛指器官和孔窍,是五官和九窍的统称。官指舌、鼻、口、目、耳等五个器官,简称五官。五官分属于五脏,为五脏之外候。《灵枢·五阅五使》言:“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除五官之外,咽喉也属于官之范畴。《古今医彻》言:“人之九窍,阳七,阴二,皆五脏主之。”阳窍有七,一般称七窍,是头面部(眼二、耳二、鼻孔二和口)七个窍的合称。头面部的七窍,又称上窍、清窍、阳窍。人体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故有“清阳出上窍”之说。阴窍有二,指前后二阴(前阴尿道口和后阴肛门)。二阴,又称下窍,人体气化产物如尿便,皆从二阴排出,故有“浊阴出下窍”之说。

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出自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劳:工作、劳动;逸:安乐、休息。一劳永逸,意即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鲁迅《花边文学·再论重译》载:“‘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正常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不会使人致病。只有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或房劳过度,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过劳

过劳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1.劳力过度:劳力过度主要指较长时期的不适当的活动和超过体力所能负担的过度劳力。劳力过度可以损伤内脏功能,致使脏气虚少,可出现少气无力、四肢困倦、懒于语言、精神疲惫、形体消瘦等,即所谓“劳则气耗”。

2.劳神过度:劳神过度指思虑劳神过度。劳神过度可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纳呆、腹胀、便溏等症,甚则耗气伤血,使脏腑功能减弱,正气亏虚,乃至积劳成疾。

3.房劳过度: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正常的性生活,一般不损伤身体,但房劳过度会耗伤肾精,可致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或男子遗精滑泄、性功能减退,甚或阳痿。

过逸

过逸是指过度安逸。不劳动,又不运动,使人体气血运行不畅,筋骨柔脆,脾胃呆滞,体弱神倦,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还可继发其他疾病。

三寸之舌

三寸之舌,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三寸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三寸之舌,人皆有之。然而,有的人巧舌如簧,口若悬河;有的人则口舌笨拙,言语謇涩。同是区区三寸之舌,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一般人的舌头是无法舔到自己鼻尖的,可印度的某些苦行主义者,却能舔到。我们常形容那些絮絮叨叨、搬弄是非的人为“长舌妇”。要用舌头触及到自己前额,她的舌头肯定不止三寸,也许要六寸,或者九寸。原来这些“长舌”是请外科医生在舌背上施行一次又一次的外科手术,加上几年的痛苦练习,才完成这一愚蠢而毫无意义的奇怪动作的。有一个妇女,经20年的苦练,居然能使舌头舔及自己的发际。她是世界上的“长舌妇”之最了。而在印度的一些地方,谁的舌头长,甚至能触及到自己的前额,却能得到极高的声誉。因为在这些地方的印度人心目中,这是一种近乎壮烈的英雄行为。

人的舌头来之不易,是几万年长期进化的结果。鱼类没有舌头,仅有口腔内的一个黏膜皱襞,能感觉、触觉和味觉。两栖类动物如青蛙的舌头出现了腺体,分泌黏液,不仅可湿润口腔,且可粘住昆虫。舌内也出现了肌肉,使舌能自由伸缩,捕捉昆虫。哺乳类动物如老虎,舌头不但肌肉多,腺体大,还有各种乳头,有的乳头并生有味蕾。舌头不仅能舐取食物,帮助吸吮和吞咽,还能感受味觉和一般感觉。人类能够大鱼大肉、美酒迭进,与舌头上的味觉有密切联系。人类的舌头除有上述各种机能外,还是语言的重要器官。在三寸不烂之舌的不同区域对酸、甜、苦、辛、咸的敏感程度、反应不同。实验研究证实,甜味主要是食物中的糖类所产生的,舌尖对甜味反应最为迅速;苦味主要是一些有机物产生的,舌根对苦味反应最为敏捷;咸味主要是由食盐产生的,舌缘对咸味反应最为准确;酸味主要是由有机酸产生的,舌侧和舌中对酸味反应最为灵敏。辣味是热觉、痛楚和基本味觉的混合感觉。

三寸之舌对酸、甜、苦、辛、咸分辨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但是,也有例外,并非人人都能使“舌尽其职”。味盲者便是徒有其“三寸之舌”之称,对某种味觉不甚敏感或有整个味觉下降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味盲”。美国的阿瑟·福克斯是味盲的发现者,但他自己也是个味盲。1932年,福克斯偶然发现,自己竟对苦味浓烈的苯硫脲毫无苦感,而别人嘴上稍稍沾上一点,便叫苦不迭。然而,他用此药在许多人中进行试验,发现也有少数人与他同病,对苯硫脲食而不知其味。后来,生理学家进一步调查,认为味盲者与遗传基因有关,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生理上的原因或某种疾病也会导致味盲。如人体缺锌,味蕾就会失灵,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中风病人,由于神经系统受损,也会出现偏舌感觉障碍,对香辣美食毫无知觉。

中医认为舌主味觉,心的络脉联系于舌,故有“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之说。观察舌和舌苔是祖国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前2~3世纪的《内经》一书中已有很多关于舌诊的记载。中医认为,心肝脾胃肾的经脉皆通于舌,五脏六腑在舌面上都有分布。因此,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上焦)、舌中(中焦)、舌根(下焦)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因此,小小的三寸之舌可视为五脏六腑的一面镜子,可以了解机体正气的虚实,辨别疾病的性质、轻重,了解疾病的治疗情况和愈后。

小小三寸之舌的作用还远远不止这些。《伊索寓言》讲得好,人的舌头是世上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舌头能唱出世上最优美旋律的歌,讲出最美妙动听的甜言蜜语,表达出最热情的祝愿。舌头还能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建立友谊;舌头却又能诽谤造谣,无事生非,恶言伤人,挑起纠纷,引起战争。

四时之气

四时之气,出自《灵枢·四时气》:“四时之气,各有所在”。四时之气,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在中医理论中,四时之气是指春之风、夏之暑、秋之燥、冬之寒,再加上夏之火、长夏之湿,共组成六气。

六气,又称六元,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六气的变化称之为六化。这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由于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六气的变化相适应。所以,正常的六气一般不易于使人发病。

六气太过,则变为六淫。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当温而反寒,冬季当凉而反热),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寒暴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能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固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是异常的气候变化,并非使所有的人都能发病。有的人能适应这种异常变化就不发病,而有的人不能适应这种异常变化就发生疾病。同一异常的气候变化,对于后者来说,便是六淫了。反之,气候变化正常,即使在风调雨顺,气候宜人的情况下,也会有人因其适应能力低下而生病。这种正常的六气变化对患病机体来说又是“六淫”了。由此可见,六淫无论是在气候异常还是正常的情况下,都是客观存在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们体质的差异、正气的强弱。只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发病。就这一意义来说,六淫是一类因六气变化破坏了人体相对动态平衡,能引起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六淫”又称“六邪”。

五味俱全

五味俱全,出自《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五味俱全,形容调味齐全适宜。如元·关汉卿《窦娥冤》载有:“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那羹本五味俱全。”与此相似的成语还有甜酸苦辣、酸甜苦辣等。五味是中药常用术语,即中药的滋味。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

1.辛: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2.甘: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3.酸: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4.苦: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5.咸:咸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这样的:

1.淡:淡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

2.涩:涩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出自《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五脏六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如姚雪垠《李自成》第十卷第二十八章载有:“牛先生乍到这里,实际情况还不清楚。住久了,五脏六腑里的毛病你就看清啦。”

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又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其清者(精微、津液)由脾吸收,转输于肺,而布散全身,以供脏腑经络生命活动之需要;其浊者(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而废液则经肾之气化而形成尿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饮食物在消化吸收排泄过程中,须通过消化道的七个要冲,即“七冲门”,意为七个冲要门户,《难经·四十四难》言:“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六腑的生理特性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素问·五脏别论》言:“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人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六腑通畅,功能协调,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突出强调“通”、“降”二字,若通和降的太过与不及,均属于病态。

六神不安

六神不安,出自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十二:“凡人卧,头边勿安放火炉,令人六神不安。”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六神不安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如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载有:“今有蔡顺的母亲,病枕在床,俺家宅六神不安。”

神、魂、魄、意、志、断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属于脑的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中医学将其分属于脏腑,成为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总领于心。

1.心藏神:心藏神是指心统领和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魂、魄、意、志四神以及喜、怒、思、忧、恐五志,均属心神所主。

2.肺藏魄: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表现,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无意识活动。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以及躯干肢体的动作、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都属于魄的范畴。气血旺盛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耳聪目明,动作正确协调。反之,肺病则魄弱,甚至导致神志病变。

3.肝藏魂:魂,一是指能伴随心神活动而作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活动;一是指梦幻活动。肝主疏泄及藏血,肝气调畅,藏血充足,魂随神往,魂的功能便可正常发挥。如果肝失疏泄或肝血不足,魂不能随神活动,就会出现狂乱、多梦、夜寐不安等症。

魂和魄均属于人体精神意识的范畴。但魂是后天形成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魄是先天获得的本能的感觉和动作。

4.脾藏意:意,忆的意思,又称为意念。意就是将从外界获得的知识经过思维取舍,保留下来形成回忆的印象。脾藏意,指脾与意念有关。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充盈,髓海得养,即表现出思路清晰,意念丰富,记忆力强;反之,脾的功能失常,脾阳不足则思虑短少,脾阴不足则记忆多忘。

5.肾藏志:志为志向、意志。意与志。均为意会所向,故意与志合称为意志。但志比意更有明确的目标,即志有专志不移的意思。肾精生髓,上充于脑,髓海满盈,则精神充沛,志的思维意识活动亦正常。若髓海不足,志无所藏,则精神疲惫,头晕健忘,志向难以坚持。

6.胆主断: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大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精神心理活动与胆之决断功能有关,胆能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情志。肝胆相济,则情志和调稳定。胆气豪壮者,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不大,且恢复也较快。所以说,气以胆壮,邪不可干。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则易于形成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常可从胆论治而获效。

九回肠断

九回肠断,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九回肠断,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九回肠断中的肠即大肠、小肠,为中医六腑之一。与肠相关的成语还有熬肠刮肚、愁肠百结、愁肠寸断、儿女心肠、荡气回肠、肠肥脑满、兜肚连肠等。

小肠

小肠居腹中,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包括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与心相表里,属火属阳。小肠的生理功能为:

1.主受盛化物:小肠主受盛化物是小肠主受盛和主化物的合称。受盛,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变化、消化、化生之谓。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肠盛受了由胃腑下移而来的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二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精微由此而出,糟粕由此下输于大肠,即“化物”作用。

2.主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精微物质。浊,即代谢产物。所谓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对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并随之分别进行水谷精微和代谢产物的过程。分清,就是将饮食物中的精华部分,包括饮食化生的津液和食物化生的精微,进行吸收,再通过脾之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心肺,输布全身,供给营养。别浊,则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二是将剩余的水分经肾脏气化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大肠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主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属金、属阳。大肠的生理功能为:

1.传导糟粕:大肠主传导糟粕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的作用。

2.吸收津液: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之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安心定志

安心定志,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一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安心定志,指安下心来。中医认为,心主神志,因此,安心可以定志。这里心为中医五脏之一。与心相关的成语还有白发丹心、冰心一片、触景伤心、诚心诚意、粗心大意等。

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心的生理功能为:

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

2.心主神志:心主神志,即是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三: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言:“阴阳不测谓之神。”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无不包含于神的范围。换言之,凡是机体表现于外的“形征”,都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反映。其三,是指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所主之神志,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其上附有脉络,是通行气血的经络,合称心包络。由于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故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中医脏象学说认为,心为君主之官,邪不能犯,所以外邪侵袭于心时,首先侵犯心包络,故《灵枢·邪客》有“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之说。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心藏神的功能异常,如在外感热病中,因温热之邪内陷,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妄言等心神受扰的病态,称之为“热入心包”。由痰浊引起的神志异常,表现为神昏模糊、意识障碍等心神昏乱的病态,称之为“痰浊蒙蔽心包”。

肺腑之言

肺腑之言,出自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肺腑:指内心。肺腑之言,指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肺腑之言的肺为中医五脏之一。与肺相关的成语还有别具肺肠、感人肺腑、焦唇干肺、深铭肺腑等。

肺,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肺与四时之秋相应。肺的生理功能为:

1.肺主气:肺主气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周氏医学丛书·脏腑标本药式》言“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之气”。人身之气均为肺所主,所以《素问·五脏生成论》有:“诸气者,皆属于肺。”

2.肺主行水:肺主行水,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的疏通和调节作用。

3.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4.肺主宣肃:宣谓宣发,即宣通和发散之意。《医学实在易》言“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肃谓肃降,清肃下降之意。肺禀清虚之体,性主于降,以清肃下降为顺。肺宜清而宣降,其体清虚,其用宣降。宣发与肃降为肺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肺位居上,既宣且降又以下降为主,方为其常。肺气必须在清虚宣降的情况下能保持其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等正常的生理功能。

不伤脾胃

不伤脾胃,出自茅盾《子夜》十六:“骂几句不伤脾胃。”不伤脾胃比喻无关痛痒。不伤脾胃的脾为中医五脏之一,脾是中医的脏,胃是中医的腑,不伤脾胃即是要注意调养脾胃。与脾相关的成语还有感人心脾、沁人心脾、痛入心脾等。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景岳全书·脾胃》言:“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当以脾胃为先。”脾胃健旺,水谷精微化源充盛,则精气充足,脏腑功能强盛,神自健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调养脾胃,通过饮食调节、药物调节、精神调节、针灸按摩、气功调节、起居劳逸等调摄,以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脾的生理功能为:

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

2.脾主生血、统血: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3.脾主升清: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

剖肝沥胆

剖肝沥胆,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承变色而起曰:公乃汉朝皇叔,故剖肝沥胆以相告,公何诈也?”剖肝沥胆,比喻开诚相待。剖肝沥胆的肝为中医五脏之一。与肝相关的成语还有侠肝义胆、剖肝沥胆、披肝沥血、破肝糜胃、剖肝泣血、披沥肝胆等。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偏左。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主疏泄、藏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肝的生理功能为:

1.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疏,即疏通,疏导。泄,即升发,发泄。疏泄,升发发泄,疏通。

2.肝藏血、生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肝主生血是指肝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

雕肝琢肾

雕肝琢肾,出自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劝君韬养待征招,不用雕琢愁肝肾。”雕肝琢肾,形容苦心琢磨。雕肝琢肾中的肾为中医五脏之一。与肾相关的成语还有雕心刻肾、刿□肝肾、刿心□肾、镌脾琢肾等。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统。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在四时与冬季相应。肾的生理功能为:

1.肾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

2.肾主水液:水液是体内正常液体的总称。肾主水液,从广义来讲,是指肾为水脏,泛指肾具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作用。从狭义而言,是指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肾主水的功能是靠肾阳对水液的气化来实现的。肾脏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称作肾的“气化”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中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利用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这两方面,均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

3.肾主纳气:纳,固摄、受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吸人之气,必须下归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呼吸才能通畅、调匀。正常的呼吸运动是肺肾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所以《类证治裁·卷之二》言:“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4.主一身阴阳:

肾精,即肾所藏之精气。其来源于先天之精,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为肾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种生理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肾气,肾精所化生之气,实指肾脏精气所产生的生理功能。

肾阴,又称元阴、真阴、真水,为人体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作用。

肾阳,又称元阳、真阳、真水,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

肾为五脏六腑之本,为水火之宅,寓真阴(即命门之水)而涵真阳(命门之火),五脏六腑之阴,非肾阴不能滋助;五脏六腑之阳,非肾阳不能温养。故《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有“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之说。

5.命门:命门被赋予“生命之门”的含义,它是先天之气蕴藏之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命门的生理功能为:(1)命门为原气所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2)命门藏精舍神,与生殖功能有密切关系。(3)命门为水火之宅,包括肾阴、肾阳的功能。(4)命门内寓真火,为人身阳气之根本。

6.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又称净腑、水府、玉海、脬、尿胞。位于下腹部,在脏腑中,居最下处。主贮存尿液及排泄尿液。

赤胆忠心

赤胆忠心,出自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赤:比喻真纯。赤胆忠心,形容十分忠诚。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载有“又有公子一个嬷嬷爹,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一生耿直,赤胆忠心”。赤胆忠心中的胆为中医六腑之一。与胆相关的成语还有放心托胆、肝胆楚越、肝胆过人、肝胆照人、肝脑涂地等。

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府,其形呈囊状,若悬瓠,附于肝之短叶间。胆属阳属木,与肝相表里,肝为脏属阴木,胆为腑属阳木。胆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调节脏腑气。胆的生理功能为:

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别称精汁、清汁,来源于肝脏。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贮藏、浓缩,并通过胆的疏泄作用进入小肠,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

2.主决断: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大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3.调节脏腑气机:胆合于肝,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气机,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肉,升降出入,纵横往来,并行不悖,从而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

刮肠洗胃

刮肠洗胃,出自《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刮肠洗胃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刮肠洗胃中的胃为中医六腑之一。与胃相关的成语还有不伤脾胃、破肝糜胃、搜索肾胃、洗肠涤胃、饮灰洗胃等。

胃是腹腔中容纳食物的器官。其外形屈曲,上连食道,下通小肠。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与脾同居中土,但胃为燥土属阳,脾为湿土属阴。胃的生理功能为:

1.胃主受纳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之意。胃主受纳是指胃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

2.胃主腐熟水谷: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胃主腐熟指胃将食物消化为食糜的作用。

中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谓胃气,其含义有三:一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胃为水谷之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这些功能和特性的统称,谓之胃气。由于胃气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营养来源。因此,胃气的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存亡,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临床治病时,要时刻注意保护胃气。二是指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有从容和缓之象。因为脾胃有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而水谷精微又是通过经脉输送的,故胃气的盛衰有无,可以从脉象表现出来。临床上有胃气之脉以和缓有力,不快不慢为其特点。三是泛指人体的精气。《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有“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之说。胃气可表现在食欲、舌苔、脉象和面色等方面。一般以食欲如常,舌苔正常,面色荣润,脉象从容和缓,不快不慢,称之为有胃气。临床上,往往以胃气之有无作为判断预后吉凶的重要依据,即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谓保护胃气,实际上保护脾胃的功能。临证处方用药应切记“勿伤胃气”,否则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挨肩擦背

挨肩擦背,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常常走到厨房下,挨肩擦背,调嘴弄舌。”挨肩擦背,意即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挨肩擦背虽是形容人多拥挤,但擦背却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方法。《红楼梦》中有很多擦背这方面的描写。例如在贾府中,丫环们就经常为贾母、王夫人等人擦捶背,使她们感觉松快和在病中减轻症状。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写道:“宝玉见晴雯将雀裘补完,已使得力尽神危,忙命小丫头来替她捶着,彼此捶打了一会儿。”书中虽没说捶的什么部位,常识可知,是捶的背部。第五十七回描述黛玉听到宝玉失去知觉,眼直手脚凉的消息后,“哇”的一声,将所服之药,一口呕出,抖肠搜肚,炙胃扇肝的,哑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得抬不起头来。紫娟忙上来捶背。

其实,擦捶背是一种早已流传在民间的健身法。在农村和一些居民区,常可看到有些老年人叫儿孙给自己捶背,捶得直打嗝,顿觉轻松愉快,与儿孙谈笑逗乐。捶背与民间流传的“刮背疗法”有相同作用。传说西汉武帝天汉元年,中郎将苏武受命率将士前往匈奴议和,议和未成,反被牵连到谋反事件中,受到匈奴提审,苏武深感有辱君命,气极之下,拔出佩刀向胸部刺去,昏倒在地。抢救医生忙命人掘出一个大坑,坑中置火,苏武被放在坑上伏卧着,医生拍他的背部,引出瘀血,把苏武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这就是“拍背急救法”的奇特疗效。

中医认为,擦捶背可行气活血,舒经通络。背部脊柱是督脉所在,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共有50多个穴位,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捶打背部可以刺激这些穴位,促使气血流通和、调节脏腑,治疗某些疾病。例如,刺激背部的肝俞穴,能治肝、胃、眼病和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刺激胆俞穴,可治胆囊炎、口苦、胁痛等。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人的背部皮下有大量功能很强的免疫细胞,由于人们平时不容易触及背部,所以这些有用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休眠”状态。捶背时,刺激这些细胞,激活了它们的功能,于是它们就“醒”过来奔向全身各处,投入杀菌和消灭癌细胞的战斗行列中。

捶背的手法用拍法与击法。拍法,即用虚掌拍打患者的背部;击法,即用虚掌、掌根、掌侧叩击患者的背部。施用手法、动作要求协调、灵巧,着力要有弹性,每分钟60~100次,用单手或双手均可。捶背可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确实是简便易行,不花分文的健身法。

不知头脑

不知头脑,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又恐怕因此惹恼了他,连自己身子立不勾,却又不见得李参军触恼他一些处,正是不知一个头脑。”不知头脑,意即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犹不知所措。不知头脑中的脑为中医奇恒之腑之一。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总称为奇恒之府。奇恒,异于平常之谓。脑、髓、骨脉、胆、女子胞,都是贮藏阴精的器官,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奇恒之腑。与脑相关的成语还有肥肠满脑、浮头滑脑、肝脑涂地、鼓脑争头、昏头搭脑、虎头虎脑等。

脑,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为元神之府。脑的生理功能为: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2.主精神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功能,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神明功能异常。

3.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

病入骨髓

病入骨髓,出自《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病入骨髓,意即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病入骨髓中的髓为中医奇恒之腑之一。与髓相关的成语还有恨入骨髓、浃沦肌髓、龙血凤髓、敲骨剥髓等。

髓是骨腔中的一种膏样物质,为脑髓、脊髓和骨髓的合称。髓由先天之精所化生,由后天之精所充养,有养脑,充骨,化血之功。髓的生理功能为:

1.充养脑髓:髓以先天之精为主要物质基础,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分布骨腔之中,由脊髓而上引人脑,成为脑髓。故曰脑为髓海,脑得髓养,脑髓充盈,脑力充沛,则元神之功旺盛,耳聪目明,体健身强。髓海空虚,则出现头晕耳鸣、两眼昏花、腰胫酸软、记忆减退,或小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身体矮小、智力动作迟钝等症状。

2.滋养骨骼:髓藏骨中,骨赖髓以充养。精能生髓,髓能养骨。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骨髓的滋养,则生长发育正常。若肾精亏虚,骨髓失养,就会出现骨骼脆弱无力,或发育不良等。

3.化生血液:精血可以互生,精生髓,髓亦可化血。

病骨支离

病骨支离,出自宋·陆游《病起书怀》诗:“病骨支离纱帽宽。”支离:残缺不全,引申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病骨支离,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病骨支离中的骨为中医奇恒之腑之一。与骨相关的成语还有功成骨枯、刮骨抽筋、刮骨去毒、骨软肉酥、钢筋铁骨、骨肉团圆等。

骨,泛指人体的骨骼。骨具有贮藏骨髓,支持形体和保护内脏的功能。骨的生理功能为:

1.贮藏骨髓:骨为髓府,髓藏骨中,所以说骨有贮藏骨髓的作用。骨髓能充养骨骼。骨的生长、发育和骨质的坚脆等都与髓的盈亏有关。骨髓充盈,骨骼得养,则骨骼刚健。反之,会出现骨的生长发育和骨质的异常变化。

2.支持形体:骨具坚刚之性,为人身之支架,能支持形体,保护脏腑。人体以骨骼为主干,骨支撑身形,使人体维持一定的形态,并防卫外力对内脏的损伤,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3.主管运动: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肌肉和筋的收缩弛张,促使关节屈伸或旋转,从而表现为躯体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骨及由骨组成的关节起到了支点和支撑并具体实施动作等重要作用。所以一切运动都离不开骨骼的作用。

脉脉相通

脉脉相通,出自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脉脉相通,意即血管彼此相通,比喻关系密切。脉脉相通中的脉为中医奇恒之腑之一。与脉相关的成语还有急脉缓灸、一脉相通、一脉同气、一脉相传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是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二是指脉象、脉搏。三是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是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脉的生理功能为:

1.运行气血: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之中运行不息,而循环贯注周身。血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使之沿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饮食物经中焦脾胃的消化吸收,产生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脉中气血数量减少,营养亏乏,就会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若脉中气血运行速度异常,运行迟缓则血瘀,血行加速,血液妄行则出血。

2.传递信息: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脏腑组织与血脉息息相通。脉与心密切相连。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脉搏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不仅与血、心、脉有关,而且与全身脏腑机能活动也有密切关系。因此,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是全身信息的反映。人体气血之多寡,脏腑功能之盛衰,均可通过脉象反映出来。所以,通过切脉来推断病理变化,可以诊断疾病。

体无完皮

体无完皮,出自《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体无完皮,意即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体无完皮中的皮即皮肤。与皮相关的成语还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相之见;顽皮赖骨;寝皮食肉;皮笑肉不笑;体无完肤等。

皮,皮肤的简称。皮毛是皮肤和附着于皮肤的毫毛的合称,包括皮肤、汗孔和毫毛等组织。皮肤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呼吸和抵御外邪等功能。一般习惯上常常皮与皮毛混称。皮的生理功能为:

1.护卫机体:皮肤是体表防御外邪的屏障。卫气行于皮毛,助皮肤以保护机体,使皮肤发挥抵御外邪的屏障作用。若卫气虚弱,皮肤疏缓,皮腠开,则外邪易于侵袭而致病。

2.调节津液代谢:汗为津液所化。汗是津液代谢的产物。汗主要通过皮肤的汗孔(玄府、气门)而排泄,以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卫气功能之强弱,皮肤腠理的疏密,汗孔之开合,可影响汗液的排泄,从而影响机体的津液代谢。如汗出过多必损伤津液,轻则伤津,甚则伤阴、脱津。

3.调节体温:脏腑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少火,是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阳气。少火达于皮肤,使皮肤温和,保持一定的温度。汗孔(又称鬼门、气门)是阳气藏泄的门户。正常的出汗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的作用。皮肤通过排泄汗液,以调节体温并使之保持相对恒定。

4.调节呼吸:肺为呼吸之根源。肺合皮毛,皮毛上的汗孔有呼吸吐纳之功,故又称汗孔为玄府。

情同骨肉

情同骨肉,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与公覆(黄盖),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情同骨肉,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情同骨肉中的肉即人体肌肉。与肌肉相关的成语还有割肉补疮、骨肉相残、皮开肉绽、寝皮食肉、娇皮嫩肉等。

肉,肌肉的简称,泛指解剖学的肌肉、脂肪和皮下组织。肌肉外层(皮下脂肪)为白肉,内层(肌肉组织)为赤肉,赤白相分,界限分明,故称。肌肉具有主司全身运动之功。肉的生理功能为:

1.主司运动: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均需肌肉、筋膜和骨节的协调合作,但主要靠肌肉的舒缩活动来完成。肌肉收缩弛张,始能动作。

2.保护脏器:《灵枢·经脉》言“肉为墙”。墙,障壁之谓,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称之为墙。墙具有屏障作用。“肉为墙”,意即肌肉起着屏障作用。肌肉既可保护内在脏器,缓冲外力的损伤,又可抗拒外邪的侵袭。

筋疲力竭

筋疲力竭,出自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筋疲力竭,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筋疲力竭中的筋即人体的肌腱和韧带。与筋相关的成语还有剥皮抽筋、抽筋拔骨、骨软筋酥、刮骨抽筋、钢筋铁骨等。

筋,指人体肌腱和韧带。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作用:在经络学说中,筋为经筋之简称。筋的生理功能为:

1.连结骨节:筋附于骨而聚于关节。筋连结骨节肌肉,不仅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而且还有保护和辅助肌肉活动的作用。

2.协助运动: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的。筋附着于骨节间,起到了骨连结的作用,维持着肢体关节的屈伸转侧,运动自如。肢体关节的运动,除肌肉的舒缩外,筋在肌肉、骨节之间的协同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巧舌如簧

巧舌如簧,出自《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巧舌如簧中的舌为人体五官九窍之一。与舌相关的成语还有瞠目结舌、笨嘴拙舌、唇枪舌剑、斗唇合舌、齿亡舌存、齿落舌钝等。

舌内应于心,司味觉,与吞咽、发音有密切关系。舌象(舌质和舌苔)是望诊的重要内容。舌位于口腔底部。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根;舌之中部谓之舌中;舌之尖部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之肌肉脉络组织称为舌体、舌质。舌分上下两面,上面称为舌背、舌面,其上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附着在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称为舌苔,又名舌垢。舌的下面称为舌底、舌腹,舌的下面正中有一黏膜皱襞为舌系带。舌下静脉丛及舌系带称为舌系。舌系带两侧静脉上有两个奇穴,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舌有感觉味觉、协助咀嚼、吞咽食物和辅助发音的功能。舌为司味之窍,声音之机。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辅助发音而表达语言。舌的味觉和语言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如心的生理功能异常,便可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舌强语謇等病理现象。

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心经的经筋和别络,均上系于舌。心的气血通过经脉的流注而上通于舌,以保持舌体的正常色泽形态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察舌可以测知心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时,如心阳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心尖红赤;心脉瘀阻,则舌紫,瘀点瘀斑;如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可现舌强、舌卷、语謇或失语等。

仰人鼻息

仰人鼻息,出自《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仰人鼻息,意即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如陈毅《水调歌头·四游良口》词载有:“百年梦,国势弱,叹蹉跎。仰人鼻息,奴才思想奈天何!”仰人鼻息中的鼻为人体五官九窍之一。与鼻相关的成语还有鼻端生火、鼻孔朝天、异香扑鼻、耳满鼻满、一鼻子灰等。

鼻,又名明堂,为肺之窍,是呼吸清浊之气出入的门户。鼻与嗅觉有关,也是外邪入侵之门户。鼻,隆起面部中央,上端狭窄,突于两眶之间,连于额部,名为颓(即鼻根),又名山根、下极、王宫。前下端尖部高处,名为鼻准,又名准头、面王、鼻尖。鼻准两旁隆起部分,名为鼻翼。鼻之下部有两孔,名为鼻孔。鼻孔内有鼻毛(又名鼻须),鼻孔深处称为鼻隧。颊以下至鼻准,有鼻柱骨突起,名为鼻梁,又称鼻茎、天柱。鼻的生理功能为:

1.气体出入的门户: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及肺等器官共同组成的,其中,鼻、喉、气管及其分支构成气体出入于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鼻为呼吸道的起始部,下连于喉,通过气管而直贯于肺,助肺而行呼吸,是气体出入之门户。

2.主司嗅觉:鼻子辨别气味谓之嗅。鼻为司臭之窍。鼻窍通利,则能知香臭。因肺气通于鼻,故鼻之嗅觉灵敏与否,与肺气通利与否有关。所以,肺的病变,可见鼻塞、鼻煽、流涕等症状。

3.协助发音:喉上通于鼻,司气息出入而行呼吸,为肺之系。鼻具有行呼吸和发声音的功能。鼻与喉相通,同属肺系,故鼻有助喉以发声音的作用。

4.外邪入侵之门户:鼻与自然界直接相通,为外邪侵袭机体之门户。孔窍为外邪侵人人体的重要途径。鼻为肺窍,故鼻为外邪犯肺之门户。

5.肺开窍于鼻:鼻为呼吸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的功能。肺司呼吸,故有“鼻为肺窍”之说。鼻还有主嗅觉的功能。鼻的嗅觉和通气功能均须依赖于肺气的作用。肺气和利,则呼吸通畅,嗅觉灵敏。鼻为肺窍,故鼻又为邪气侵犯肺脏的通路。所以在病理上,外邪袭肺,肺气不利,常常是鼻塞、流涕、嗅觉不灵,甚则鼻翼扇动与咳嗽喘促并见,故临床上可把鼻的异常表现作为推断肺脏病变的依据之一。

闭口不言

闭口不言,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闭口不言,意即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闭口不言中的口为人体五官九窍之一。与口相关的成语还有闭口藏舌、冲口而出、唇干口燥、出口入耳、闭口无言等。

口,指整个口腔,包括口唇、舌、齿、腭、咽等。口,下连气管、食道,为消化管的起始部分。食物经咽至食道,口是饮食物摄入的门户。口唇,又名唇、唇口、飞门,位于口之前端,分上唇、下唇两部分。上唇表面正中线上有一浅沟称为“人中”,其中上1/3交界处为人中穴。唇为脾之外候。口的生理功能为:

1.进水谷辨五味:口腔为消化管的始端,具有进饮食、磨谷食、知五味、泌津液、助消化的功能。

2.助呼吸发声音:口腔也是气体出入之门户,有助肺呼吸和发声音的作用。

3.脾开窍于口:脾开窍于口,饮食、口味等与脾之运化功能有关。脾主运化,脾气健旺,则津液上注口腔,唇红而润泽,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得以泌津液助消化,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口唇与脾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腐熟水谷、输布精微的功能。脾主肌肉,口唇为脾之外候,故脾的生理病理常常从口唇的变化反映出来。

扼喉抚背

扼喉抚背,出自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扼喉抚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咽喉是人体器官之一。与咽喉相关的成语还有咽苦吞甘、狼吞虎咽、祝咽祝哽、食不下咽、骨鲠在喉、喉长气短、开口见喉咙、铁板歌喉等。

咽喉,一是咽和喉的总称;二指口咽部。咽喉上连口腔而通于鼻,下通肺胃,又是经脉循行之要冲。喉在前,连于气道,合声门称作喉咙,通于肺脏,为肺之系。咽在后,接于食道,直贯胃腑,为胃之系。咽,又名嗌、咽嗌,古称咽。一指口腔后部,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现代解剖学的咽,可分为鼻咽部(包括鼻后至软腭上部)、口咽部(包括软腭以下至舌骨平面处)、喉咽部(包括舌骨平面以下至环状软骨下缘)。二指食道。咽喉的生理功能为:

1.行呼吸发声音:喉为清浊之气,呼吸出入的要道。喉既是呼吸道,又是发声器官。声音的发出是在肺气的推动下,由喉咙、会厌、舌、口唇、悬雍垂等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

2.通利水谷:咽是消化管从口腔到食管的必经之路,也是呼吸道中联系鼻与喉的要道。咽是消化和呼吸共用的器官,通利水谷为其主要生理功能。

光彩夺目

光彩夺目,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解开来,只见一团绵裹着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夺目:耀眼。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光彩夺目中的目为人体五官九窍之一。与目相关的成语还有贵耳贱目、过目成诵、光华夺目、刮目相待等。

目,即眼、眼睛,又称精明、命门。眼由眼球、视路和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组成,为视觉器官。眼又是望诊察神的重要器官。中医学认为,目主要由白睛、黑睛、瞳仁、两睑、两眦五个部分组成。眼的生理功能为:

1.主司视觉:目具有视万物,察秋毫,辨形状,别颜色的重要功能,为脏腑先天之精所成,后天之精所养。

2.心灵之窗:眼之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谓之有神;活动迟钝,目无精彩,目暗睛迷,为无神;若目光突然转膏,为假神,乃“回光返照”之象。因此,望眼神成为望诊中望神之重要内容。

历历在耳

历历在耳,出自宋·陈文蔚《祭朱先生》:“念昔暂违,今焉永诀,历历在耳,言犹未绝。”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历历在耳中的耳为人体五官九窍之一。与耳相关的成语还有耳鬓厮磨、耳聪目明、耳根清净、耳红面赤、耳目一新等。

耳位于头面部之两侧,属清窍,为听觉和位觉(平衡觉)器官。耳为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由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咽鼓管等)和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组成。耳之外壳称为耳郭,又名耳壳,耳郭前凹后凸。耳郭的游离缘卷曲,称为耳轮。耳轮前方有一与其平行的弓状隆起,称为对耳轮。对耳轮向上分为两脚,分别称为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两脚之间的凹陷部,称为三角窝。在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浅沟,称为耳舟。在对耳轮前方有一陷凹,称为耳甲。它被耳轮脚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耳甲艇,下部为耳甲腔。耳甲腔前方有一突起,名为耳屏,又名耳门、蔽。在对耳轮下端有一结节状突出,与耳屏相对,称为对耳屏。耳屏与对耳屏之间有耳屏间相连。耳甲腔向内经外耳门(又名耳孔)可通入外耳道。耳轮之垂下处,名为耳垂、耳坠、耳垂珠。耳膜,即鼓膜。人体各部位和脏器在耳郭上有一定的“反映区”,在反映区出现的敏感点,称为耳穴。耳郭的外部形态为耳针定穴的标志。另外,耳也是人体的平衡器官。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其与肾的关系较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高。反之,肾精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耳鸣耳聋。

方便之门

方便之门,出自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维摩见柄,盖申方便之门;道安谢归,思远朝廷之事。”方便之门,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人体的方便之门便是前阴和后阴。

前阴,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外生殖器,又名阴器)及尿道的总称。前阴与排尿和生殖有关。男性的前阴,即男性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内有睾丸、副睾和精索等)和阴茎。女性外生殖器,称为女阴、子户(包括阴道等),阴道名为廷孔、庭孔、阴户,阴道外口称为阴门(也称阴户)。女性的前阴包括阴道和尿道:前阴具有排尿和生殖功能,女性的阴道还是排泄月经和娩出胎儿的通道。

后阴为排泄大便的器官。后阴即肛门,为大肠的下口,又称魄门、谷道,简称肛。魄门为粕之通道、魄门即粕门,饮食糟粕由此排出体外,故称。后阴的主要功能是排泄大便。

光华夺目

光华夺目,出自《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其花大如丹盘,五色灿烂,光华夺目”。光华夺目,犹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如钱钟书《围城》五载有:“(这女人)颈里一条白丝围巾,身上绿绸旗袍,光华夺目。”光华夺目,形容鲜艳耀眼。人体五脏也有光华在外,即心其华在面、肺其华在毛、脾其华在唇四白、肝其华在爪、肾其华在发。

1.心其华在面:心其华在面,是说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可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心主血脉,面部血脉极为丰富,全身气血皆可上注于面,所以面部的色泽能反映出心气的盛衰,心血的多少。心功能健全,血脉充盈,循环通畅,则面色红润光泽;反之,心脏功能失调,可引起面部色泽异常。如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面白无华;心脉瘀阻,则面色青紫。

2.肺其华在毛:毛为附在皮肤上的毫毛。肺主皮毛,肺宣发卫气和津液于毫毛,则毫毛光彩润泽。若肺气失调,不能行气与津液以温养毫毛,毫毛之营养不足,就会憔悴枯槁。

3.脾其华在唇:唇指口唇,位于口之前端,有上唇下唇之分。唇四周的白肉称之为唇四白。口唇的肌肉由脾所主。因此,口唇的色泽形态可以反映脾的功能正常与否。脾气健运,气血充足,营养良好,则口唇红润而有光泽。若脾的功能失调,口唇的色泽形态就会出现异常的变化。脾失健运,气血虚少,营养不良,则口唇淡白不华,甚则萎黄不泽;口唇糜烂为脾胃积热;环口黧黑,口唇卷缩不能覆齿是脾气将绝之兆。

4.肝其华在爪:爪指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爪甲赖肝血以滋养,肝血的盛衰,可以影响爪甲的荣枯。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若肝血不足,则爪甲软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或脆裂。爪甲色泽形态的变化,对于判断肝的生理病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5.肾其华在发:发,即头发,又名血余。发之营养来源于血,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壮而润泽,故又说肾“其华在发”。由于发为肾之外候,所以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与肾精的关系极为密切。

谋如涌泉

谋如涌泉,出自《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援奉诏西使,镇慰边众,乃招集豪杰,晓诱羌戎,谋如涌泉,势如转规。”谋如涌泉,意即谋略像奔涌的泉水一样多。涌泉除表示泉水奔涌外,在针灸学上,涌泉表示穴位。

涌泉穴为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涌泉穴养生法由来已久,宋代在民间就已盛行,《苏东坡文集》中有这样的记载:闽广地区很多人染有瘴气(疟疾),有个武将却多年安然无恙,面色红润,腰腿轻快,后来人们发现,他每日五更起坐,两足相对,热摩涌泉穴无数次,以汗出为度。之后,很多人仿效此法,不仅很少得病,而且有多年痼疾的人也不治而愈。涌泉穴养生治病的方法很多,有用药物烘烤,有用灸炙,也有用膏贴的。现简介如下:

△擦涌泉穴法:每日早晚,用一手握足趾,一手摩擦涌泉穴,至足心发热止。常用此法可使中年人步履轻捷、足胫强健,并可促进睡眠,使大小便通畅。

△火烘涌泉法:用中药川乌(或草乌)100 g,樟脑10 g,共研为细末,用醋调制成弹子大小,置于足心,足下放微火烘烤,温度以人能耐受为度,用衣被围住身体,使汗出如涎,即生效。此法可治足、膝等关节风湿疼痛。

△灸涌泉穴法:《扁鹊心书》指出:“涌泉二穴,在足心宛中,治长年脚气肿痛,或脚心连胫骨痛,或下肢腿肿,沉重少力。”用艾条或艾炷灸涌泉穴20~30分钟,每晚临睡前灸一次即可。

△敷涌泉法:吴茱萸30 g,研为细末,加面粉15 g,用米醋调成糊,贴敷于涌泉穴处,用纱布裹住,一日一换,可治手足厥逆之证。若患者阴虚火旺,咽喉肿痛,可用中药附子一个研为细末,用米醋调成膏,贴于涌泉穴上,可引火下行。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据临床观察,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据统计,推搓涌泉穴疗法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大便秘结等50余种疾病。

唇齿相依

唇齿相依,出自《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唇齿相依,意即像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由此引出的成语很多,如唇亡齿寒、唇竭齿寒、唇齿辅车、辅车唇齿、辅车相依等。

唇与齿,是谓近邻,均是人体的门户,分别有“飞门”、“户门”之称。“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这则广告上说的是它们与进食、消化机能的直接关系。唇与齿还与气息的出入、发声的强弱关系密切。《灵枢·忧恚无言》言唇为“音声之扇”,齿为“音声之出”,说明它们具有辅助发音的功能。唇与齿,在生理上为邻为友、互相依存,在病理上难舍难分、互相影响。

作为人体对外的窗口,望唇、望齿可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中医有望唇、望齿诊断疾病的经验,通过观察唇与齿的病理变化,可对一些疾病做出诊断,判断预后。因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望唇能够了解脾胃的病变。正常的口唇,颜色红润,气血调匀,是机体胃气充足的反映。口唇变为白色,为气血不能上荣之象,或患有贫血之症,或突然大量失血;口唇变为淡红色,多见虚证、寒证,或为体质虚弱之人,或是久病气血虚弱;口唇变为深红色,多见实证、热证,红而干为热极,红而鲜为缺氧;口唇变为青黑色,多见于寒盛、血瘀或疼痛或缺氧,也见于危症或重症。口唇干裂为津伤,不论实热伤津还是阴虚内热均可有此表现;口唇糜烂,有阴虚火旺和脾经湿热之别,须结合全身特征辨证治疗;口内唇边生出白色的小点,是谓“口疮”,多由心、脾二经积热上熏而致,实火则色鲜红,虚火则色淡红;小儿满口白斑如雪片者,称之为“鹅口疮”,系胎中伏热蕴积心脾所致;小儿滞颐(俗称小儿流涎),口角流涎,是心经积热或脾胃虚寒所致。口唇红肿发痒,痛如火灼者为“唇风”,是胃火上攻的表现。

齿为骨之余,而骨为肾所主,其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根据经络的关系,还涉及到胃和大肠的一些病变。在正常情况下,牙齿色白润泽、亮丽坚固,这是肾气充足的外象表现。如牙齿出现色黄而干燥时,常是热盛伤津的特征,多见于温病的极期;若牙齿色暗枯槁,则是精气内竭的象征,或责之于阳明热盛,或责之于肾阴枯涸;牙齿松动,齿根外露者,多是肾虚所致;齿缝出血,痛而红肿者,是胃火伤络;牙龈红肿者,属胃火上炎;牙龈萎缩且色淡者,或胃阴不足,或肾气虚乏……望唇、望齿诊病,学问颇大,要结合全身表现综合分析后才能定论。

唇、齿为病,临床上并不少见。唇病中,除唇干、唇裂、唇破等常见病外,最严重的莫过于唇腭裂,唇腭裂是口腔额面部常见的一类先天性畸形,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唇裂是指患儿的上唇没有能像正常人一样形成一个完好的整体,而是形成一侧或双侧的裂隙。轻者只出现上唇红唇部的小裂隙,严重的可以出现从红唇到鼻底部的全层裂开。此时,因患儿的上唇被分裂两瓣或三瓣,外形酷似兔嘴的形状,故又俗称为兔唇。腭裂是指患儿口腔里的上腭部(俗称天堂或上堂)出现裂隙。轻者仅表现为软腭部的悬雍垂(俗称小舌头)裂开,严重者则表现为从软腭到硬腭的整个腭部裂开。此时,患儿的口鼻腔之间已没有了正常人的口盖来封闭,形成所谓的“狼咽”。唇裂与腭裂可各自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唇腭裂病人中有家族史的人占4.3%以上,近亲结婚的人中发病率更高。世界上丹麦是此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大约为1:665。通常情况下,当父母双方有一方患此病时,其子女发病的危险为12%;当父母双方均患有此病时,其子女发病的危险为45%。此外,母亲怀孕期间营养缺乏、使用激素、药物影响、病毒感染、放射线伤害、精神因素等,也都与该病的形成有关,积极预防是减少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民俗中说此病的形成与孕妇怀孕期间吃兔肉有关,这是毫无根据的。实际上,吃兔肉对增加孕妇营养、促进胎儿发育是有益的。对已患上唇腭裂的孩子可进行修复术,一般效果都比较理想。

齿病除常见的牙颌畸形、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等牙齿本身的病变外,还与许多重要的脏器疾病相关,常见的有三叉神经痛、上颌窦炎、女性月经不调、肺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千万不能小视。它们或因牙病引发,或由疾病影响到牙齿,因此,当患了牙病时,不要简单地对症治疗,而是首先要查明原因,然后才能准确的施治。也就是说,既不能因视牙病为“小病”而泰然处之,也不能盲目误治而耽误或掩盖了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

口唇是娇嫩的,任何强酸、强碱刺激都会使它灼伤,长期吸烟和不恰当地使用化妆品也会造成其过度角化,乃至干硬出血。喜欢化妆的女士,要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口红。牙齿也是娇嫩的,任何过硬和锐利的器物、过酸的食物都会把牙齿损伤。要限食糖果,讲究口腔卫生,正确掌握刷牙方法,科学选择牙膏,及时防治牙病,保持牙齿的健康状态。一句话,唇齿相依,更与全身机能相依,护唇爱牙,可牢固机体门户,维护身体健康。

泪眼汪汪

泪眼汪汪,出自《新编五代史评话·梁史》卷上:“黄巢听得凭地说,不觉泪眼汪汪。”汪汪:满眼泪水的样子。泪眼汪汪,即两眼充满泪水。

泪为肝之液,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泪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即可大量分泌,此时泪眼汪汪,起到清洁眼目和排除异物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则可见泪液分泌异常。如肝的阴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常现两目干涩;如风火赤眼,肝经湿热,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此外,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涕泪交流

涕泪交流,出自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是何微类,误我至尊,乞明验于奸人,愿不容于首恶。兴言及此,涕泪交流。”涕泪交流即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与涕泪交流相关的成语还有涕泪交零、涕泪交集、涕泪交垂等。从医学角度来看,涕泪交流是感冒症状。

涕为肺之液,涕是由鼻内分泌的黏液,有润泽鼻窍的功能。鼻为肺之窍,五脏化液,肺为涕。在肺的生理功能正常时,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肺感风寒,则鼻流清涕;肺感风热,则鼻流浊涕;如肺燥,则鼻干涕少或无涕。

泪为肝之液,泪液产生后,濡润、保护眼睛,一部分从鼻泪管下溢润滑鼻腔。感冒后,鼻腔阻塞,鼻塞流涕,鼻泪管阻塞,泪液不能下流而从眼睛溢出,从而出现涕泪交流现象。

馋涎欲滴

馋涎欲滴,出自唐·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宋·苏轼《将之湖州》诗:“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涎:口水。馋涎欲滴,意即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极其贪馋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红。如清·姬文《市声》第二十六回载有:“此时听得子肃说有那样的好烟,不觉馋涎欲滴。”

涎为脾之液,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涎具有保护和清洁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或闻到食物的香味,或听别人讲到食物时,涎液会分泌增多,故而有“馋涎欲滴”之说,涎液可湿润和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和消化。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

高枕无忧

高枕无忧,出自《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高枕无忧,意即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载有:“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从医学角度来看,“高枕无忧”只适用于某些病人,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高枕”则就未必“无忧”。

一般说来,睡在枕头上,头比躯干略高一些是符合生理需要的。如果不垫枕头或者枕头过低,头部就会过分后仰,颈前部皮肤、肌肉牵拉痉挛,容易“落枕”。同时,颈部肌肉被动性紧张,使大脑皮层得不到很好休息,又影响睡眠效果。如果睡眠时,枕头垫得过高,就会改变人体脊柱的生理曲线,尤其是颈椎。时间长后,还会导致颈椎损伤,骨质增生,压迫神经血管,引起大脑供血不足。清晨起床时,就会使人感到颈部僵硬,头痛,头晕,肩臂和手指麻木,还容易引起咽干、咽痛等症状。如果患有动脉硬化的老人,枕头垫得太高,颈部过于屈曲,会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容易形成脑血栓。休克、麻醉、昏厥病人,平卧在床,不能用枕头,可使脑部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只有心脏功能不全和哮喘的病人,高枕而卧,才能无忧。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肺部郁血,减轻气急症状。“高枕无忧”对他们是再合适不过了。

清代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早就指出:“枕不可过高,高令肝缩;过下又令肺缩。”那么枕头以多高为好呢?一般以卧床时,头与躯体保持水平为宜。通常可用自己握拳的高度作为选择枕头高度的标准,或者以自己一侧肩宽为标准。从生理角度来讲,以8~15 cm为好。这样,不仅睡起来舒坦自然,而且头部可处在高于心脏的位置,胸部也随之适当抬高,下半身的血液回流心脏速度减慢,大脑供血量相应减少,肺的呼吸也就舒畅了。再者,头部稍向前弯曲,颈部肌肉也可感到松弛舒适。此外,枕头的硬度也要适中。过硬的枕头,与头的接触面积减少,压强增大,头皮会感到不舒服,而枕头太软,难以保持一定的高度,会导致颈肌过度疲劳和影响呼吸的通畅,不利于睡眠。枕头只有柔软又不失一定硬度,才能减少与头皮之间的压强,又保持不均匀的压力,使血液循环可从压力较小的地方通过。

枕头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古今中外枕头的名目可真不少。纳凉祛暑的竹枕,清热消火的芦花枕,高热惊厥用的冰枕,祛病延年的药枕,催眠用的音乐电子枕等。《红楼梦》中引枕、玛瑙药枕、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等石枕和药枕比比皆是。

人的一生中有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枕头可以说是相伴时间最长的一个伙伴。选用符合人体力学设计的枕头不仅能够保障高质量睡眠,而且关乎人生2/3时间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低枕并不可取,高枕也并非无忧。选择一个软硬适度,高低合宜的枕头,不仅有利于获得良好的休息,且与延年益寿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张敞画眉

张敞画眉,出自《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抚。”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画眉,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载有:“假如张敞画眉,相如病渴,虽为儒者所讥,然夫妇之情,人伦之本,此谓之正色。”

汉宣帝在位时,任命毛遂自荐的张敞为京兆尹(首都行政长官)。张敞为官秉直公正。他首先处治了小偷强盗,然后开始惩办那些胡作非为的公子王孙。然而,他的做法得罪了皇亲国戚、高官显爵,他们就上书皇帝,诬告张敞“风流,轻浮”。原来张敞深爱妻子,有时夫人早晨端坐梳妆时,张敞亲自为她描眉。汉宣帝向张敞查问此事,张敞义正词严。汉宣帝见他说得在理,又知他治理长安很有成绩,便笑笑了事。后来,人们遂用张敞画眉、京兆画眉、张敞画、京兆画、张敞眉、京兆眉等来表现夫妇恩爱之情,用画眉张敞、画眉夫婿、画眉张、画眉敞、画眉客等形容多情丈夫。

把眉确定为美容的对象,是因为它是人面部惟一处于静态的、又与面部颜色有明显反差的部位,通过对它的美化可以增加人的外表美,并表现人的性格,“眉目传情”、“扬眉吐气”、“眉飞色舞”等成语中所表现的含义,都蕴含有这样的道理。有研究认为,眉具有显著的遗传性,与人的性格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形态直而粗的眉,人的性格多直率、爽朗;弯而细的眉,性格多文静、温柔;眉梢上扬的,性格多果断、自信;眉梢下垂的,性格多沉着、孤傲多疑等。眉与人的面部布局有密切关系,其是否与脸型相称成为面部美的重要标志之一。画眉、修眉、纹眉,都是人企图通过改变眉的粗细、长短、形状、位置来改变与生俱来的缺憾或使面部锦上添花的手段,以达到重塑面部美的目的,操作适当,则顿添秀色,操作失当,则求美得丑。关于画眉的恰当标准,不少人都在进行研究,由于在审美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上要达到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适当的化妆是必要的,但也要有度。澳大利亚的美容学家在经过对2000多例患者的调查后发现,在化妆上过于追求或喜欢过分打扮的人,会逐渐由自我欣赏变为“自恋狂”,慢慢地脱离周围和社会,最终走向孤独。“化妆上瘾也是病”,正成为不少专家学者的共识。

气味相投

气味相投,出自明·冯惟敏《天香引·送陈震南》:“气味相投,风情迥别,议论通玄。”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气味相投,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载有:“前者妹子同表妹舜英进京,曾与此女中途相遇,因他学问甚优,兼之气味相投,所以结伴同行。”在中药学中,气指四气,味指五味。合称气味,即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性”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患者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述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疔疮,热疖,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大便秘结,舌苔发黄,或有发热等,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中草药的药性,通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绝大多数已为人们所掌握,如果我们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疗热以寒”和“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用药。一般情况是,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为平和,称为“平”性。由于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正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男欢女爱

男欢女爱,出自晋·陆机《塘上行》:“男欢智倾愚,女爱衰避妍。”男欢女爱,为男女亲昵欢爱之词。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五载有:“这般会合,那些个男欢女爱,是偶然一念之差。”从医学角度来看,男欢女爱,有益健康。美国及德国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男欢女爱,规律的性生活对人体有益。具体表现如下:

1.锻炼身体。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的研究认为,性生活相当于做慢跑运动。如以每星期做爱3次计,一年相当于慢跑120.7公里,燃烧的热能是7500卡。

2.增加吸氧量。过性生活时由于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呼吸,从而增加了细胞内获得的氧气量,促进了体内各脏器和组织的功能。

3.增加雄激素的分泌。脱氢雄甾酮是需要经常补充的雄激素,能够增强男性的肌肉和骨骼组织。做爱期间(特别是在性高潮和射精前),体内自然释放的雄激素比平时高3~5倍。

4.提高雄激素的分泌水平。有规律的做爱能增加妇女的雌激素水平,保护女方心脏及使阴道组织更柔韧,还能防止骨质疏松(需加服钙剂)。

5.保护前列腺。定期射精能帮助清除前列腺内堆积的前列腺液。注意:不要突然改变做爱的频率,否则可引发前列腺疾病。

6.降低胆固醇。有规律的做爱能少量降低体内总胆固醇水平,并能调整对身体“有益的”和“有害的”胆固醇的比例。

7.缓解疼痛。性生活(尤其在高潮期)可以减轻外伤引起的疼痛、关节痛、腰痛和头痛,性兴奋和性高潮时释放的内啡肽能提高忍受疼痛的阈值。

8.减轻压力。和谐的性生活对男女双方都是最有效地减轻精神压力的途径。

9.使男女之间更亲密。研究表明,亲密的接触能使垂体后叶分泌“结合激素”,这种激素能促使夫妻“爱”得更深,且更加频繁地做爱。

10.有益女子:男性的精液中含有一种重要的抗菌物质,即精液胞浆素,精液胞浆素能像青霉素、链霉素一样杀灭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其他致病菌。通过100位结婚已经30年以上,每周有1~2次和谐性生活的妇女作妇科检查,结果发现,这些妇女患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妇科病者仅占10%,大大低于较少有正常性生活的妇女。研究还发现,精液在保持妇女体内激素的平衡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防止或减少某些癌症的发生。美国研究人员对300名已婚妇女进行的长达6年的调查表明,年龄在35~65岁,其丈夫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妇女中,乳癌发生率比服用避孕药及其他方式避孕的妇女高5倍。他们还发现,精液对肠癌也有预防作用,性生活中男性使用避孕套避孕,女性直肠癌的发生率比使用其他方法避孕的妇女发病率高得多,精液胞浆素的抗菌作用可能与防癌作用有直接关系。

喜怒哀乐

喜怒哀乐,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意即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如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载有:“虽是海外之邦,不过言语不同,衣服有异,那喜怒哀乐的人情,原是一样的。”喜怒哀乐是中医常见的内伤致病因素,它与“悲、恐、惊”合称为中医“七情”。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合称为五志。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作为病因,七情是指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的情志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的情志活动。因七情而病称为因郁致病。此外,由于某些慢性疾病,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引起人的精神情志异常,称为因病致郁。七情不仅可以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可促进病情的好转与恶化。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七情损伤,可使脏腑气机紊乱,血行失常,阴阳失调。不同的情志变化,其气机逆乱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一般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怒则气上:气上,气机上逆之意。怒为肝之志。凡遇事愤懑或事不遂意而产生一时性的激怒,一般不会致病。但如暴怒,则反伤肝,使肝气疏泄太过而上逆为病。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可见头晕头痛、面赤耳鸣,甚者呕血或昏厥。肝气横逆,亦可犯脾而致腹胀、飧泄。飧泄又名水谷利,大便呈完谷不化样。若克胃则可出现呃逆、呕吐等。由于肝肾同源,怒不仅伤肝,还能伤肾。肾伤精衰,则现恐惧、健忘、腰脊软等症。

喜则气缓:气缓,心气弛缓之意。喜为心之志。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表现为健康的状态。但是喜乐无极,超过正常限度,就可导致心的病变。暴喜伤心,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乏力、懈怠、注意力不集中,乃至心悸、失神,甚至狂乱等。

悲则气消:气消,肺气消耗之意。悲忧为肺之志。悲,是伤感而哀痛的一种情志表现。悲哀太过,往往通过耗伤肺气而涉及到心、肝、脾等多脏的病变。如耗伤肺气,使气弱消减,意志消沉。可见气短胸闷、精神萎靡不振和懒惰等。

悲忧伤肝:肝伤则精神错乱,甚至筋脉挛急、胁肋不舒等。悲哀过度,还可使心气内伤,而致心悸、精神恍惚等。悲忧伤脾则三焦气机滞塞,运化无权,可现脘腹胀满、四肢痿弱等。

思则气结:气结,脾气郁结之意。思为脾之志,思考本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思虑太过,则可导致气结于中,脾气郁结,中焦气滞,水谷不化,而见胃纳呆滞、脘腹痞塞、腹胀便溏,甚至肌肉消瘦等。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思虑太过,不但伤脾,也可伤心血,使心血虚弱,神失所养,而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多梦等。

恐则气下:气下,精气下陷之意。恐为肾之志。恐,是一种胆怯、惧怕的心理作用。长期恐惧或突然意外惊恐,皆能导致肾气受损,所谓恐伤肾。过于恐怖,则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见二便失禁、精遗骨痿等症。恐惧伤肾,精气不能上奉,则心肺失其濡养,水火升降不交,可见胸满腹胀、心神不安、夜不能寐等症。

惊则气乱:气乱是指心气紊乱。心主血,藏神,大惊则心气紊乱,气血失调,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气短,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

惊与恐不同,自知者为恐,不知者为惊。惊能动心,亦可损伤肝胆,使心胆乱,而致神志昏乱,或影响胎儿,造成先天性癫痫。

饮食起居

饮食起居,出自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四十九回:“劳航芥又喜欢架弄,一切都讲究,不要说是饮食起居了。”饮食起居,指人的吃、喝、拉、睡等日常生活。饮食失宜也是中医常见内伤致病因素。

饮食是健康的基本条件。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气血,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保证生命生存和健康的基本条件。正常饮食,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之气血阴阳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饮食失宜,常是导致许多疾病的原因。饮食物主要依靠脾胃消化吸收,如饮食失宜,首先,可以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失常,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其次,还能生热、生痰、生湿,产生种种病变,成为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饮食失宜包括饥饱无度、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饮食失宜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为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饮食不节:饮食贵在有节。进食定量、定时谓之饮食有节

1.饥饱失常: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过饱均可发生疾病。明显低于本人的适度的饮食量,称为过饥;明显超过本人的适度的饮食量,称为过饱。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终致气血衰少。气血不足,则形体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易于继发其他病症。反之,暴饮暴食,过饱,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可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故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说。

饥饱失常,在小儿尤为多见,因其脾胃较成人为弱,食滞日久,可以郁而化热;伤于生冷寒凉,又可以聚湿、生痰。婴幼儿食滞日久还可以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哭、脘腹胀满、面黄肌瘦等症,称之为“疳积”。成人如果久食过量,还常阻滞肠胃经脉的气血运行,发生下利、便血,痔疮等。过食肥甘厚味,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

总之,不宜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宜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饮食过多,则生积聚;渴饮过多,则聚湿生痰。

此外,在疾病过程中,饮食不节还能改变病情,故有“食复”之说,如在热性病中,疾病初愈,脾胃尚虚,饮食过量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常常导致食滞化热,与余热相合,使热邪久羁而引起疾病复发或迁延时日。

2.饮食无时:按固定时间,有规律地进食,可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脾胃则可协调配合,有张有弛,水谷精微化生有序,并有条不紊地输布全身。自古以来,就有一日三餐,“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之说。若饮食无时,亦可损伤脾胃,而变生他病。

饮食偏嗜

饮食结构合理,五味调和,寒热适中,无所偏嗜,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若饮食偏嗜或膳食结构失宜,或饮食过寒过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可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

1.种类偏嗜:饮食种类合理搭配,膳食结构合理,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人的膳食结构应该谷、肉、果、菜齐全,且以谷类为主,肉类为副,蔬菜为充,水果为助,调配合理,根据需要,兼而取之,才有益于健康。若结构不适,调配不宜,有所偏嗜,则味有所偏,脏有偏胜,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如过嗜酵酿之晶,则导致水饮积聚;过嗜瓜果乳酥,则水湿内生,发为肿满泻利。

2.寒热偏嗜:饮食宜寒温适中,否则多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症。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或酿成痔疮。

3.五味偏嗜: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资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人肾。如果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该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之可以按五脏间相克关系传变,损伤他脏而发生疾病。如多食咸味的东西,会使血脉凝滞,面色失去光泽;多食苦味的东西,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的东西,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的东西,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东西,则骨骼疼痛而头发脱落。此外,嗜好太过,可致营养不全,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而殃及脏腑为病。例如,脚气病、夜盲症、瘿瘤等都是五味偏嗜的结果。所以,饮食五味应当适宜,平时饮食不要偏嗜,病时应注意饮食宜忌,食与病变相宜,能辅助治疗,促进疾病好转;反之,疾病就会加重。只有“谨和五味”才能“长有天命”。

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会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出现腹痛、吐泻、痢疾等;或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寸白虫等,临床表现为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症。若蛔虫窜进胆道,还可出现上腹部剧痛、时发时止,吐蛔,四肢厥冷的蛔厥证。若进食腐败变质有毒食物,可致食物中毒,常出现腹痛、吐泻,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

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望梅止渴,原意是指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载有:“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望梅止渴”是大家熟悉的一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们不切实际的想法,用空想来自我安慰。它出自于三国时期的一个小故事,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中就有叙述。曹操和刘备同来到后园的小亭对饮,曹操说:“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于是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论起天下英雄来。从此,“望梅止渴”一语便流传下来。然而,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望梅止渴”却并非无稽之谈。“望梅”确实能够达到“止渴”的作用,这是人类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一种反应,是条件反射的结果。直到20世纪,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才阐明了它的道理。通过“望梅止渴”巧计足见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个很有学问的政治家、军事家。“望梅止渴”的生理学道理还要从人体的非条件反射讲起。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我们平常用耳、目、口、鼻、舌和皮肤来感觉声音、景象、气味、滋味、冷热、痛痒。这些感觉器官,一旦受到刺激,就会在身体的某些部分引起反应。比如,在黑暗中不提防踩着一只猫,猫猛然叫了起来,你会吓一大跳,马上把脚缩回来;你的手不慎触到一杯滚烫的开水,你一定也会马上把手缩回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反应,是人和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反应,这种反应一般没有通过大脑,只要靠脊髓工作就行了。这在生理学上叫“非条件反射”。

还有一种更复杂的反应,这是在生活中需要经过一定的体验和积累产生的。如俗话说:“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蛇咬过的人,心里总是十分怕蛇,一旦看到跟蛇十分相似的绳子,他就会非常害怕。这种反应都是由感觉器官报告大脑,由大脑发布命令,然后再作出相应的动作。这种反应,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所以叫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吃东西也是那样,比如有人吃大肥肉吃得过量,吐了,以后他一见到大肥肉虽然没有吃,也会恶心厌食,这就是条件反射。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现铃声,然后再给以食物,这样结合多次之后,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所以这时,铃声已转化成信号刺激(即条件刺激),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狗听到铃声后,虽然前面放的只是空盆,它也会分泌唾液,仿佛前面仍然放着秀色美餐。可见,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要形成条件反射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望梅止渴”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因为人们吃过梅子,这圆溜溜、青淋淋的梅子,曾经使吃过它的人牙龈发酸,口齿生津。在人们的大脑皮质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是十分强烈的印象。这样,每当他看到梅子,或者有人给他提起梅子时,他嘴里就会发酸。也许你读到这里,你的脑子里已经作出了条件反射。酸梅,酸梅,你的嘴巴里可能已经口水漫漫了。

现代医学常常利用条件反射来治疗疾病。譬如病人腹部手术后小便憋住了,尿不出来。大夫便将自来水龙头打开,让病人看自来水龙头流水,听水龙头放水的声音,这样诱导病人对流水和小便产生联想,不多会儿,随着哗哗的流水声,病人尿就多起来了。也有些失眠的人,常常在睡前喝杯牛奶,做些医疗体操,这样不久,一喝牛奶,一做动作,就会产生睡意,不再失眠了。

当然,也有的人可因条件反射而诱发疾病。如对花粉过敏的哮喘病人,当他嗅到花粉后就会发病。但有的病人见到假的纸花或者塑料花后,虽然没有过敏源——花粉,但也可能引起气喘。在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如从来没有吃过药,打过针的小孩,看见穿白大褂的医生是不怕的。当他多次看病后,就会把吃苦药、屁股上打针和穿白大褂的医生联系起来,以后他一见到穿白大褂的医生,虽然没有吃药或者打针,也会惧怕,本能地躲避和啼哭。

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注意到“条件反射”现象,在天气炎热,长途跋涉、口干如焚的困境下,使出“望梅止渴”一计,使将士们的口渴感顷刻大减,克服了困难,摆脱了困境,增强了战斗力。可见远在1000多年前,古人就懂得了这条深奥的生理学道理。

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出自《黄帝内经》。扶:帮扶;祛:去除。扶正祛邪即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扶正祛邪是中医常用的治疗原则。

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

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因此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具体情况如下:

1.扶正: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

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

3.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

4.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此时先祛邪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

5.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出自《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饮鸩止渴,意即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载有:“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饮鸩止渴。”与饮鸩止渴相关的成语还有宴安鸩毒、燕安鸩毒、饮鸩解渴等。

屈原在他的不朽之作《离骚》中,也有这样的句子:“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王逸注解为:“鸩羽有毒,可杀人,以喻谗佞贼害人也。”《说文解字》中说:“鸩,毒鸟也。”《辞海》则认为鸩是“传说中的一种毒鸟。雄的叫运日,雌的叫阴谐,喜食蛇,羽毛紫绿色,放在酒中能毒杀人。”

鸩,是曾经存在过,后来绝种了的一种毒鸟呢?还是只是一种传说?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广东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刘逸生先生认为鸩并非是传说中的一种毒鸟,只是“在中国久已绝种”。他在《毒鸟与鸩》一书中写道:大抵当时鸩鸟多产于南方,因此西晋时代,朝廷中有不许鸩鸟过长江的诏令。《晋书》记载,石崇在南方得到一鸩鸟,献与后将军王恺养之,鸟能食蛇。但违反了鸩鸟不许过江的诏令,被司隶校尉傅鸷祗纠举,虽然王恺未因此受罚,那只鸩鸟却拿到大街上公开焚毁,在万目睽睽之下处死,以儆效尤……所以人们一见鸩鸟便立即杀死,久而久之,鸩鸟便已绝种。唐宋以后的史籍,绝少“鸩酒”的真实记载,即使出现“鸩杀”二字,也大抵是用其它毒物入酒,和使用鸩鸟实质上并非一回事。

以鸩鸟有剧毒的羽毛浸过的酒,称之为鸩酒。《汉书·齐悼惠王传》说:“太后怒,乃令人酌两卮鸩酒置前,令齐王为寿。”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鸩鸟黑身赤目,食腹蛇野葛,以其羽画(划)酒中,饮之立死。”《左传》记载,晋侯与卫侯会见时,晋侯密令医生“鸩卫侯”。还有晋骊姬为了陷害太子申生,使人偷偷地在酒中下鸩毒,然后让申生给父亲献酒,以此诬告申生毒杀父亲。清·壮者《扫迷帚第二十四回》也载有:“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竟是自害自的勾当。”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常有七八九,出现紧急状态时,不妨找找亲朋好友、同事领导,深思熟虑之后再进行,千万不要做出“饮鸩止渴”的事而悔恨终生。

缠绵缱绻

缠绵缱绻,出自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蓉娘)情致缠绵缱绻,凡与交者,均不能忘怀。”亦作“缠绵缱绻。”如《红楼梦》第九三回:“(蒋玉函)把这一种怜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极情尽致。以后对饮对唱,缠绵缱绻。”缠绵缱绻形容情意深厚,难舍难分。缠绵缱绻指爱情的柔情蜜意,但在医学上,病情缠绵,则往往难以速愈。

缠绵,是指久病不愈的一种病理状态,邪正双方势均力敌,处于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的状态,是病理过程演变为慢性迁延性的表现。缠绵状态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恋。由于在邪正斗争过程中,正气虽未至溃败,但已因邪气的损伤而削弱;而邪气由于经过正气的奋力抗争,也趋于衰微。因此,邪正双方势均力敌,处于非激烈性抗争的一种相持不下的病理状态。

缠绵状态下,正气不能完全驱邪外出,邪气也不能深入传变,从而使病变局限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具有病变表现不甚剧烈,疾病持久不愈的特点。在缠绵状态下,病势有相对稳定和不稳定的病理过程。其一,虽有缠绵,但病势稳定,经正确治疗和调护,可向治愈方向演变,可视作疾病的一种结局。其二,疾病缠绵而病势又不稳定,且有反复发作,或持续加重,或治疗和护理不当,则病势日趋恶化,乃至死亡。所以应积极进行治疗,设法打破缠绵状态的病理僵局,争取疾病的痊愈或好转。

阴阳交错

阴阳交错,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五回:“闻太师这一回阴阳交错,一时失计。”阴阳交错,指把阴和阳搞差了,后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与此相似的成语还有阴错阳差、阳错阴差。如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与阴阳有关的成语还有阴阳惨舒、阴阳怪气、颠倒阴阳等。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是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其最初含义,很多学者认为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而后古代哲学家将其演变为哲学概念,产生了阴阳哲学概念。从战国到汉代,阴阳概念逐渐渗入中医学内,形成了中医学阴阳概念。

就中医来讲,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以此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具体到我们人体的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是怎么划分的呢?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说明。例如:男为阳,女为阴。以人体部位而言,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以脏腑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以组织结构对功能而言,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气为阳,血为阴。以疾病而言,实证、热证属阳,虚证、寒证属阴。总之,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使事物发展的完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人体内若阳气偏旺,阴气就必然受损;相反,阴气为主,阳气则受抑制。阳气旺盛会产生热证,阴气至极会产生寒证。寒到极点会生内热,热到极点也会生内寒,即寒证。阴阳并非总是对立的,也互相依赖而生。

阴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两者相互依存,也相互克制。一旦阴阳失调,人的身体就会发生变化。

在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时,中医常分为阴邪和阳邪,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概括为阴阳失调。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

那么阴阳失调通常会有哪些表现呢?

阳盛:阳盛则热,故身体机能过度活跃,精神亢进,且热邪损耗体内液体,表现为发热、口渴、大便燥结、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等。

阳虚:身体机能衰退,活动力减弱,阳虚则寒,机体缺乏阳气的温暖,表现为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自汗、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

阴虚:身体阴液不足,阴虚则热,热邪损耗体内液体,会感到口燥咽干、皮肤干燥、贫血、内分泌失调、手足心热等。

阴盛:身体机能衰退,活动力减弱,阴盛则寒,寒性收引,症状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身体疼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

需要指出的是,阴阳并非总是对立的,它们也互相依赖而生。例如,人体的机能活动(阳),必须要有营养物质(阴)的滋养,而另一方面,机能活动又能生产出营养物质,变成身体所需,借以维持生命。

调理阴阳

调理阴阳,出自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调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与此相同的成语还有燮理阴阳、调和阴阳等,如《尚书·周官》载有“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汉书·贡禹传》载有“调和阴阳,陶治万物,化正天下,易于决流抑队。”

调理阴阳,即调整阴阳,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是针对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变化,采取损其有佘,补其不足的原则,使阴阳恢复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从根本上讲,人体患病是阴阳间协调平衡遭到破坏,出现了偏盛偏衰的结果,故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其具体应用为:

1.损其有余:损其有余,又称损其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盛有余的病证,应当用“实则泻之”的方法来治疗。(1)抑其阳盛:“阳盛则热”所致的实热证,应用清泻阳热,“治热以寒”的法则治疗。(2)损其阴盛:对“阴盛则寒”所致的实寒证,应当温散阴寒,“治寒以热”,用“寒者热之”的法则治疗。

由于阴阳是互根的,“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在阴阳偏盛的病变中,如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以扶阳或滋阴之法。

2.补其不足:补其不足,是指对于阴阳偏衰的病证,采用“虚则补之”的方法予以治疗的原则。病有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之分,其治则有滋阴、补阳、阴阳双补之别。(1)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适于阴虚之证,阴病治阳适用于阳虚之候。“阴虚则热”所出现的虚热证,采用“阳病治阴”的原则,滋阴以制阳亢。“阳虚则寒”所出现的虚寒证,采用“阴病治阳”的原则,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以平为期。(2)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临床上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即所谓“阳中求阴”。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谓“阴中求阳”。因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临床上治疗血虚证时,在补血剂中常佐以补气药;治疗气虚证时,在补气剂中也常佐以补血药。(3)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互根的,所以阴虚可累及阳,阳虚可累及阴,从而出现阴阳两虚的病证,治疗时当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辨证的总纲,疾病的各种病理变化都可用阴阳失调加以概括。因此从广义来讲,解表攻里、升清降浊、补虚泻实、调理气血等治疗方法,都属于调整阴阳的范围。

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出自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饮。”杯弓蛇影,意即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如清·黄遵宪《感事》诗载有:“金玦厐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典故几乎人人皆知,比喻疑神疑鬼,造成的一场虚惊。这一现象是对外界事物的错误感知所致,是一种生理性的视错觉,一般都很容易纠正。错觉引起的原因可能是生理性、心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生理性错觉多见于正常人,客观情境的复杂因素使感知对象本身的特征受到掩盖或歪曲,或感官提供给大脑的信号减少,各分析器的信号相互矛盾,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综合便发生困难,即产生错觉。心理性错觉是由于强烈的情感而产生偏见,感觉的清晰度减低,从而产生错觉,如期待、恐惧、怀疑、忧郁、过分欣喜等。病理性错觉是因为感染、中毒及衰竭等因素而使皮质抑制过程减弱,分析综合过程发生障碍所造成的。

生理性错觉常与遇事总闷在心里,不够开朗乐观,不爱与人交谈,常爱捕风捉影,凡事疑虑多端的性格有关,由心理上的恐惧逐渐发展至出现躯体上的功能失调,表现出一些神经官能症的症状,也可发展成无病呻吟的疑病症。这个把角弓之影当成蛇的人所患之病可能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神经官能症、心身疾病,而非病入膏肓的器质性病变。典故中主人一番解释能起“沉疴”立愈,更提示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心理治疗(主人的解释)才会奏效神速。

正常人的错觉是偶然出现的,一般通过验证,能很快被纠正和消除。生理性错觉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可能遇到,比如说深夜你一个人在家,由于企盼爱人早点回家,可能就会把外面的其他人的脚步声当成平时听惯的脚步声;光线不良时,会把墙上的镜子当成透亮的窗户等等。这样的情况一般都很容易纠正。病理性错觉是在人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把输液的橡皮管看成蛇,把白衣天使看作一头白熊等,且信以为真,不能自行纠正,乃至产生一些“防卫”或“过激”行为。这就是精神疾病的范畴了,必须按精神病进行治疗。

因生理性错觉导致心理偏异的人,常有敏感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健康特别关注和要求十全十美的性格特点。他们常细察身体的内在变化,过多地注意躯体感觉,把一些正常的变化当作疾病,盲目求医。有时碰到医生讲话不慎,或受了不正确的卫生宣传而加深怀疑,也会导致疑病症的形成,此时常规的检查结果正常或一般的解释常常不能消除患者的疑虑,于是他们会反复求医,有时一种疑病症状消除了又产生另一种新的疑病症状,如此循环往复,给家人带来沉重的心身负担。这类病人的治疗需要病人、家属、医生的配合,对医生信任,增强信心,调整情绪,安排适当的工作及文体活动,使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外界去,有可能治愈。无病呻吟,空闲无事,冥思苦想和长期休养等,都是对身体有害无益的。

战战栗栗

战战栗栗,出自《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战战:戒惧的样子;栗栗:哆嗦,发抖。战战栗栗,意即因戒惧而小心谨慎的样子。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载有:“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一般人在寒冷的时候会产生寒颤,那是因为人身上热量不足。当皮肤或黏膜的冷觉感觉器受寒冷刺激时,通过神经传入途径,兴奋位于下丘脑部位的“寒颤中枢”,再经神经指挥全身的骨骼肌,引起一阵阵猛烈地紧缩,以产生热量。通常,骨骼肌产生的热量约占全身体热产生总量的25%。当肌肉剧烈活动时,产热量可增加至10余倍。产生寒颤的肌肉,主要是四肢肌、颈肌、躯干肌、胸肌和背肌,外观好像全身都在发抖。这就是成语所说的“战战栗栗”或“股战而栗”。寒颤时,因为肢体的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所以不会表现出动作来。

人在受恐惧的时候,也会战栗不已,外表看上去也是全身肌肉的抖颤。这跟机体受寒时肌肉收缩表现出来的寒颤原因虽然不一样,但也同大脑有关。脑是人体的司令部,由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髓等组成。其中大脑是统帅,全身的各种活动主要由它指挥。间脑、中脑、小脑和延髓等只起助手作用。当人受惊时,大脑首先紧张起来,指挥全身肌肉和各种器官紧急动员,准备应付事态发展。这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释放也增多,导致心跳加快,呼吸加急,皮肤血管、竖毛肌收缩,体表血流减缓,散热减少,毛骨悚然,浑身的肌肉也产生紧缩,轻微的战栗发抖便产生了。如果受惊比较厉害,大脑的紧张活动传达到间脑、中脑、小脑等几个部位,使它们也紧张起来,全脑以总动员来加强指挥。这时,肌肉接到的“动员令”,好像急风暴雨,此刻不但肌肉高度紧张,而且还产生一阵阵的收缩。因此,人自己就会感到战栗发抖,连讲话的声音也会发抖。这就是成语所说的不寒而栗、肤粟股栗。

急中生智

急中生智,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窘,然敌则气作,急则生智。”急中生智,意即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如鲁迅《田原思想》载有:“当我把《语丝》读完的时候,想念《莽原》的心思却忽然增高万倍,急中生智,马上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可爱的表弟。”当危急或紧迫事情突然而至,使人猝不及防时,突然地想出应对危急的好办法,从而化险为夷。人们把紧急情况下产生智谋叫“急中生智”。

人的思维、理解、反应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与大脑的血液供应有关。国外有位科学家为了探索大脑的功能与心脏搏动的关系,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被试者先进行标准认识题测验。然后使他们心跳增加20%,再进行标准认识题测验。结果发现脉搏增快后,测验成绩提高了10%。一定限度内的心跳加快,能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各主要器官如脑、心、肺、肾的血液供应。

人遇到紧急刺激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人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加深,血压升高,血糖含量明显增加,皮肤和腹腔内的血管收缩,而心、脑和肌肉的血管扩张等,这样就会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和营养供应,从而使人的注意力集中,思维、判断、理解、记忆、反应能力大大地提高,出现“急中生智”的杰作。

在日常生活中,常能看到有的人在动脑筋的时候,总爱用手搔头,揉搓自己额角,或者眉头一皱,这无意中的举动都可增加头部的血液供应,从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昼想夜梦

昼想夜梦,出自《列子·周穆王》:“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昼想夜梦,神行所遇。”昼想夜梦一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二指日夜梦想,殷切追求。如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十六节载有:“彼其数十年来吞声饮泪、停幸伫苦、昼想夜梦之事业,一旦涌现于眼前,英雄决心,孰有过此者耶?”

医学研究表明,人人做梦,夜夜做梦,甚至不会说话的婴幼儿,根据客观检查结果,他们睡着时也会做梦。如果你有8小时的睡眠,大约就有90~120分钟是在做梦。人们白天的思虑或者愿望,有时会在梦中出现。因此,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生理学家利用脑电图、肌电图等现代技术对大脑的生理活动进行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脑子发出的电波仍然在活动。这些脑电波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频率较慢的慢波;另一种叫快波。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互相交替出现,一般每晚要出现4~6次。一夜内慢波睡眠只在总睡眠时间中占1小时还不到。快波睡眠时,脑子的血流量比慢波阶段要增加30%~50%,脑电图表现类似觉醒的波形,因此,这时最容易受到记忆、个人周围环境和生活体验(包括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脑海中苦思冥想的),以及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影响,形成欢乐的、忧郁的、奇异的或恐怖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梦境。每次做梦平均时间不到10分钟,有些可持续20~35分钟,个别最长的梦境可达2个多小时。

人的梦境可能与白天耿耿于怀的某些愿望密切相关,尤其是白天所不能满足的愿望。一个学生在考试前夕睡眠时,很容易做有关考试的梦。如果一个人强烈思念着他的亲人,那么在晚上神经细胞仍处于极度的兴奋状态,即使在睡眠时也没有得以充分地抑制,从而继续处于活动状态,因而产生了相应的梦。

做梦还可使你灵感顿发、杰作频出。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看到了他正在研究复杂的苯的化学结构,想出了用六角形的环状结构表示,牛顿常在梦中解决问题,门捷列夫在梦中完成了元素周期表的最终定稿工作,谢灵运梦中得到“池溏生春草”的佳句,笛卡儿在一次梦中构思出一些有关方法论、数学和物理学方面新的基本概念。根据调查,英国剑桥大学有70%的科学家承认在梦中得到过帮助。日内瓦大学的69位数学家,有51位认为梦能帮助解决某些困难的算题。由于这些学者白天长期极度用脑,专心于某一工作,即使他们在睡眠时,工作过的大脑某些部位仍处于兴奋状态,大脑思维可能集中到此问题上来,因此,梦常常使人获得意想不到的“灵感”。这些梦境的“灵感”,都是学者们在清醒时常年累月刻苦钻研、日思夜想辛勤劳动的结果。

梦还和疾病有关,有一个男子连续三晚都做相似的恶梦,他感到自己被人用手或绳子紧扼颈部。经医生检查,原来他的咽喉部长了个小脓肿。这个小脓肿的微小刺激在大脑中引起了反应,所以才有这样的梦。治疗以后,刺激解除,恶梦也消失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恶梦与疾病相连。假如梦中被人追赶,从悬崖跌下等险状而想叫又叫不出来,要当心有隐伏的心脏病变;梦见呼吸困难,要防止肺或呼吸道病变;梦见自己吃臭鱼烂虾,或许是胃肠道疾病的征兆。因为这些梦都可能与身体内部的刺激有关。

桃花流水

桃花流水,出自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如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盘江考》载有:“桃花流水,不出人间。”桃花流水虽比喻春日美景,但医学研究表明,桃花流水可能含有毒素。《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武乡侯四番用计,南蛮王五次遭擒”中载有诸葛亮的军队误饮哑泉之水,孔明求薤叶芸香解之。据历代本草记载,桃叶性味苦平、无毒,有祛风湿、清热、杀虫作用,能治头风、头痛、风痹、疟疾、湿疹、疮疡、癣疮等。但桃树的叶、花经水解后,可产生氢氰酸,人若饮用含有氢氰酸的水,可能发生中毒。因此,在人间四月,芳菲满天,外出游玩时,不要随便喝生水,以免发生中毒。研究表明,历年落叶落花滞留于溪水之中,由于花叶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使水中亚硝酸根、硝酸根类化学物质增加,它们都是强致癌物,与胃、肝、结肠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都有一定关系。

唐·李白《赠汪伦》诗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若李白在天之灵知晓桃花潭水中含有这么多有毒物质的话,该是作何感想呢?

汗如雨下

汗如雨下,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十七:“三冬汗如雨。”汗如雨下,意即汗珠像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〇一回载有:“不防一块石头绊了一跤,犹如梦醒一般,浑身汗如雨下。”

汗是从皮肤汗腺分泌而来,全身各处体表除指甲、趾甲、龟头、嘴唇外,都广泛分布有汗腺,总数约在200万~500万个。平均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有1000~1200个汗腺,额部、胸背部、腋窝处尤多。人人每天都要出汗。成年人在冷天不活动的情况下一昼夜排汗就有600~800 ml。热天一个成年人一昼夜可以出汗10 000~72 000 ml。在非常炎热的情况下,一个人1小时出汗可达1500 ml以上。每毫升汗水约有20滴,也就是说一个人1小时可出汗30 000滴以上。

出汗对人体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生理现象。《灵枢》指出:“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人体出汗是蒸发散热的一种方式。当皮肤温度在34℃时,每毫升汗液从皮肤蒸发,约可以吸收580卡热量。高温情况下,一昼夜通过出汗可以带走热量7 000 000卡。通过汗液分泌和蒸发,不断地散热,使人体在高温环境中,或者运动以后,机体产热增多的情况下,人体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夏天,有的人由于出汗散热不佳,就会引起中暑。

医生常用解表发汗的方法,通过出汗,去除表邪,使高热病人降低体温,也就是这个道理。发汗除退热作用外,还有透疹、利湿、去风等作用。对那些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在抢救治愈后,由于汗腺已被破坏,他们虽然能同正常人一样抵抗寒冷,但是对过热的环境却无从适应,原因就是他们的汗腺被破坏,出汗太少。

影响出汗的因素很多,如人体的活动强度,每个人的不同适应性等。所以,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等都可以影响出汗。汗水中98%~99%是水分,其余1%~2%的物质中,以氯化钠含量最多,每100 ml汗液中就有300 mg。因此,热天出汗多,穿深色的工作服时,往往会结出一层薄薄的白色盐花。汗水中其他物质还有尿素、钾、硫、乳酸等,共达100多种,大多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所以,出汗还是身体排泄废物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医还利用发汗疗法治疗尿毒症,开辟了中医非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的新途径。

死不瞑目

死不瞑目,出自《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瞑目:闭眼。死不瞑目,意即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从医学角度而言,“死不瞑目”是完全可能的。平时人们所说的眼皮,医学上称为眼睑。上眼皮叫上睑,下眼皮叫下睑,上下眼睑在内外侧相联合,分别称为内眦和外眦。两睑之间的裂隙叫做睑裂。眼睑闭合不全,就会露出部分眼球。对正常人来说,闭眼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举动,每分钟眨眼就要十几次。但是有的人却由于某些疾病的影响,不能闭眼,死后当然是“死不瞑目”了。

死不瞑目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面神经麻痹以及某些脑部疾病致使面神经失去控制,眼睑因肌肉失去张力,从而眼裂增大,瞑目困难。二是由于角巩膜葡萄肿,眶内肿物,睑外肌麻痹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患引起眼球突出,从而不能瞑目。三是炎症溃疡,外伤等原因造成眼睑皮肤缺损以及疤痕收缩,造成眼睑闭合障碍,致使终日不能瞑目。有的人活着时,闭眼正常。但在临死前,由于疾病痛苦挣扎,或因格斗等,瞋目裂眦,死后因蛋白质凝固,肌肉僵硬而固定,造成“死不瞑目”现象。

一般人在死后1小时内,肌肉发生松弛,死者如不瞑目,旁人只要用手将死者上下眼睑合几下,也就闭上了。但1小时后,逐渐发展为尸僵,全身肌肉、关节发生强直。若死者此时是“死不瞑目”的话,尸僵后再用多么大的力,也不能瞑目。尸僵经过24~72小时以后,尸体逐步缓解变软,进入“自溶”阶段,这时死者自然瞑目了。

髀肉复生

髀肉复生,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髀:大腿。髀肉复生,意为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载有:“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髀即大腿的意思。髀肉是股腿相接处的外侧肌肉。而刘备所说的“髀肉复生”是指由于久不骑马奔驰,习惯安逸,腿根侧部长了脂肪的意思。

同样体重的人,有的强健有力,肌肉发达;有的大腹便便,肥胖身肿,这是由于他们身上的肌肉和脂肪多少不一的缘故。经常参加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的人,肌肉粗壮有力;而运动过少的人,就会体内脂肪积聚。很多体育运动员就有这样的体会,比赛季节结束后,他们一旦停止苦练,食量仍保持不变,他们的体重可能减轻了。然后,他们身上的肌肉萎缩,脂肪却增多了。这是因为肌肉重于脂肪,所以从磅秤上来看体重是减轻了,而脂肪增加,人反而显得胖了。因此,髀肉复生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缺乏肌肉锻炼。

为什么锻炼能使肌肉发达呢?这要从肌肉的血液供应及肌肉在运动时的变化谈起。人体安静时,参与周身循环的血液,占全身血液量的55%~75%,其余的存在肝脏、脾等器官里。肌肉每平方毫米横断面上有毛细血管4000多条,平时这些毛细血管大多数是关闭着的,流经的血液很少。医学家用显微镜观察了休息状态的肌肉,发现每平方毫米只有30~85根毛细血管有血液流过,其余的毛细血管都处于关闭或半关闭状态。当肌肉剧烈活动时,可有2000~3000根毛细血管开放,比休息状态增加近百倍。说明运动使肌肉的血液供应和新陈代谢加强,可以得到更丰富的营养物质。经常锻炼的肌肉,蛋白质的含量增加,肌纤维变得粗壮,肌肉里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多,使肌肉的体积增大,重量增加。一般人肌肉占体重的40%左右,而经过系统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可占体重的45%~50%,通过锻炼不但能使肌肉粗壮有力,收缩得更快速、更持久,而且锻炼对人体的呼吸、心脏、神经等功能都有增强作用,对疾病的抵抗力也有提高。

有的人认为体力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体力劳动通常占的是一部分肌肉活动,而体育锻炼却是全面的肌肉运动。比如做广播操,可以使全身各部分的肌肉关节都得到适当的运动,并且对劳动前的准备姿态和劳动中局部肌肉疲劳的消除也有好处。因此,经常参加体力劳动的人,还是需要进行体育锻炼的。跑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运动,都是不受条件的限制,人人可行的体育运动。

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出自《国语·周语下》:“夫亡者岂繁无宠,皆黄炎之后也。”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子孙指炎帝和黄帝的后代,即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医学的创始人。

炎帝,古帝名,又名神农,亦称神农氏,烈山氏。清·马骕《绎史》卷四引《周书》载:“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晋·王嘉《拾遗记》卷一载:“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及拾之,以植于囚,食者老而不死。”《史记·补三皇本纪》亦谓:“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纪。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因以火德王,以火名官,故曰炎帝,始教民耕种。”神农氏被后人奉为医药之祖。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流传久远,至今不衰。《史记·补三皇本纪》载:“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晋·干宝《搜神记》卷一载:“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相传他初为部落首领,后因战胜九黎族、炎帝族和蚩尤族而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黄帝族也从西北地区迁居到中原地区。黄帝被认为是医家之祖,是最早向人们传授医学知识的人。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就是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因此又被称作《黄帝内经》。

损有余补不足

损有余补不足,出自《汉书·食货志上》:“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损有余补不足,意即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损有余补不足是中医治疗原则中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有余之证。由于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阳热盛时易于损伤机体阴液。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阴寒盛易于损伤机体阳气。故在调整阴阳的偏盛时,应注意有无相应的阴或阳偏衰的情况存在。若阴或阳偏盛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没有构成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原则。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即采取“补其不足”的原则。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因二者均为实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

斗酒百篇

斗酒百篇,出自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斗酒百篇,意即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载有:“房师孙瑞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斗酒百篇之亚也。”研究发现,适量饮酒,可使人思维活跃,才思敏捷。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酒醉,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及随后的抑制状态称酒精中毒。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此外,还可影响肝内糖的代谢而致低血糖。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3%时(相当于100 ml血液中有30 mg的酒精),会轻微影响到开车功能;0.05%时会中度影响开车功能,其思想、行为和判断都会失去抑制,表现出说话大声、多话和活动过度,甚至造成性或攻击冲动;0.1%时会严重影响驾车安全,也会造成运动失调,说话有点不清楚;0.2%时会造成步态不稳、行动迟缓、难以站立、口齿不清(0.1%~0.2%时的表现即所谓的酒醉状态);0.3%会导致意识不清,身体呈僵直状态;0.4%~0.5%时会昏迷和呼吸抑制;0.5%以上易造成死亡。急性酒精中毒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

兴奋期:欣快感、多语、情感易激动。

共济失调期:语无伦次,吐字不清,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

昏睡期:呈昏睡状,面色潮红或苍白,呼吸减慢,脉细弱,抽搐,二便失禁。并可诱发吸入性肺炎、脑水肿等。严重者因延髓受抑制,引起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发生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而致死亡。

李白斗酒诗百篇,由此句来看,李白醉酒是进入了兴奋期,此期眼睛发红(即结合膜充血),脸色潮红或苍白,轻微眩晕,欣快感,语言增多,逞强好胜,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举止轻浮,有的表现粗鲁无礼,感情用事,打人毁物,喜怒无常。绝大多数人在此期都自认没有醉,继续举杯,不知节制。有的则安然入睡。酒精能刺激主管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右脑,也能麻木主管记忆力和自控能力的左脑,少量饮酒能兴奋右脑使人浮想联翩,而大量饮酒所出现的醉态,则是左脑被麻痹的结果。此时由于酒精的作用,血液循环加快,血管扩张,大脑供血增多,因而使人思维敏捷,话语增多,有的人因此写出天下文章。但随之进入二期或三期,由“长安市上酒家眠”可知,李白由于定向错误,而于酒家中睡起觉来。《本草纲目》言“酒,天之美禄也。曲面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本草求真》言其“温饮和胃,怡神壮色,通经和脉。”因此,我们饮酒应有节制,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过量饮酒,则易引起诸多疾病,如酒精性肝病、酒精性精神病、酒精中毒、酒精依赖、口腔癌、咽喉癌、乳腺癌和肝癌、单侧髋关节疼痛,甚至股骨头坏死或塌陷、胃炎、骨质疏松和中风等。

人老珠黄

人老珠黄,出自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娘子正在青年,翻身的日子很有呢,不像俺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呢。”人老珠黄,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像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如清·吴趼人《瞎编奇闻》第七回载有:“真正人老珠黄不值钱,走了这点点路,果然就吃力起来,我也要回去睡个觉呢。”从生理学来看,人老还真是珠黄。

我们经常用“人老珠黄”来形容人年老的程度,不过这可不是单纯的比喻,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表明:这种现象是我们眼睛中结膜老化的体现。“人老珠黄”其实是眼睛新陈代谢的异常现象。人类眼球表面有一层薄薄的透明膜层,叫结膜。在长期受到紫外线、粉尘等污染之后,就产生色素沉着的不良反应。色素在结膜层集聚成块状黄斑,从表面上看,白眼球出现微微凸起的暗黄色物质,黑眼球变得更加混浊。人类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是日积月累的,老年人更容易产生结膜色素沉着现象,因而,也就有了“人老珠黄”一说。

饥肠辘辘

饥肠辘辘,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饥肠辘辘,意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如高阳《玉座珠帘》上册载有:“这时已错了传膳的时刻,都是天色微明吃的早饭,至此无不饥肠辘辘。”饥肠辘辘虽是饥饿的表现,但饥肠辘辘时不能“饥不择食”!

饥肠辘辘时不能“饥不择食”,是说人饿的时候,食欲强烈。但是如果抓到什么吃什么,急于填饱肚子对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以下食物是不宜空腹食用的,否则会给你的健康埋下隐患。

柿子、西红柿:本品含有较多的果胶、单宁酸,上述物质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凝胶块,易形成胃结石。

冷饮:空腹状态下暴饮各种冷冻食品,会刺激胃肠发生挛缩,久之将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诱发肠胃疾病。在女性月经期间还会使月经发生紊乱。

香蕉:香蕉中有较多的镁元素,空腹吃香蕉会使人体中的镁骤然升高而破坏人体血液中的镁钙平衡,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山楂、橘子:本品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山楂酸、枸橼酸等,空腹食用,会使胃酸猛增,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胃胀满、吐酸水。

牛奶、豆浆:这两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空腹饮用,蛋白质将“被迫”转化为热能消耗掉,起不到营养滋补作用。正确的饮用方法是与点心、面饼等含面粉的食品同食,或餐后2小时再喝,或睡前喝均可。

糖:糖是一种极易消化吸收的食品,空腹大量吃糖,人体短时间内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值,使血液中的血糖骤然升高容易导致眼疾。而且糖属酸性食品,空腹吃糖还会破坏机体内的酸碱平衡和各种微生物的平衡,对健康不利。

酸奶:空腹饮用酸奶,会使酸奶的保健作用减弱,而饭后2小时饮用,或睡前喝,既有滋补保健、促进消化作用,又有排气通便作用。

白薯:白薯中含有单宁和胶质,会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引起烧心等不适感。

焦唇干肺

焦唇干肺,出自《吕氏春秋·季秋纪第九·吕不韦》:“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焦唇干肺,指忧心如焚,肺为之枯干。焦唇干肺即中医临床常说的燥邪犯肺证。

燥邪犯肺证,是指秋令燥邪犯肺耗伤津液,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唇、舌、咽、鼻干燥欠润,或身热恶寒,或胸痛咯血。舌红苔白或黄,脉数。

本证以肺系症状表现干燥少津为辨证要点。燥邪犯肺,津液被伤,肺不得滋润而失清肃,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伤津化燥,气道失其濡润,所以唇、舌、咽、鼻都见干燥而欠润。肺为燥邪所袭,肺卫失宣,则见血热恶寒。若燥邪化火,灼伤肺络,可见胸痛咯血。燥邪伤津则舌红,邪偏肺卫苔多白,燥邪袭肺苔多黄。脉数为燥热之象。

掌上观纹

掌上观纹,出自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可不道状元郎怀中取物,觑富贵掌上观纹。”掌上观纹,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如明·无名氏《怒斩关平》头折载有:“我觑那两员贼将,如掌上观纹,探囊取物,师父放心,某擒拿走一遭去。”掌上观纹,可了解健康,现代医学称之为“掌纹医学”。

掌纹医学包括掌纹诊病学、掌纹治疗学、掌纹预测学、掌纹医学理论研究等。掌纹诊病是掌纹医学的一部分。掌纹诊病是经过许多掌纹研究学者根据传统手相结合自身实践经验验证,总结出诊察手掌纹理、色泽变化和预测人体健康状况的科学方法。掌纹诊病的方法不同于叩脉、听诊、仪器检测等诊断方法及检查手段,是直接对双手掌部纹理进行观察、分析的一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全过程只需在数分钟内便可完成。

掌纹,一部分是不变的,代表家族的遗传基因情况;一部分是变化的,它可以因后天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掌握这种变化规律,就可以利用它来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起到保健身体的作用。掌纹医学诊病是一种无痛苦、无损伤、简便易行的医学诊断模式,它不仅适应于人类健康的需要,而且可以提高对疾病的早期的预见性。观掌纹的基本原则是掌握掌纹的长短、深浅、粗细、弯直、颜色。

濯足濯缨

濯足濯缨,出自《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濯足濯缨,意即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濯足即洗脚,又叫足浴。我国民间素有“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的说法,可见洗脚确有健身作用。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水煎后放入浴盆中浴足,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和药物对局部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叫做中医足浴疗法,简称足浴。足浴疗法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及一些疑难杂症等,其方法简单,疗效确实,副作用少而颇受人们欢迎,尤其是小儿足浴疗法,可减轻小儿对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因而应用十分广泛。

足浴时,水温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冷后可加热或兑入温水再用),每次足浴15~30分钟,当觉得身上有微热感,额上有汗时即可,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气和药液的熏洗和治疗作用,起到疏通腠理、散风除湿、透达筋骨、理气和血等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原理,足上有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的联系,足浴时就如同艾灸这些穴位一样。同时,足浴时毛孔开放,血液循环加强,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发挥治疗效用,起到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的作用,使局部乃至全身症状减轻或消失。足浴疗法虽然疗效确实,应用方便,但仍有一定的适应证,若滥用、泛用,仍可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应予注意。

1.要注意适应证,“外治之理,亦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因此,选择足浴疗法,要注意适应证,不可不加辨证,随意滥用和泛用。

2.要注意配伍禁忌,凡是中医内治视为配伍禁忌的,足浴时也应视为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等。

3.有些药物如芥子等,药浴后可能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有些病人属特异体质,足浴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停用药物,口服或外用抗炎、抗过敏类药物,待皮肤正常后再选用足浴疗法。

4.足浴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防止灼伤皮肤,尤其是昏迷、生活不能自理者,感觉迟钝者更应注意。

5.对发热、出血患儿等,使用足浴疗时要严密观察病情,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意外。体质虚弱者,要加强护理,防止晕堂等晕厥现象及其他异常情况。

6.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一定的毒性,故应在当地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且一般不宜入口。除按规定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外,足浴完毕后,应洗净患处,拭干。

7.实行足浴疗法时,应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明显疗效。

须髯如戟

须髯如戟,出自《南史·褚彦回传》:“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髯:两颊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杆头上附有月牙状的利刃。须髯如戟,意即胡须又长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张着。旧时形容丈夫气概。须髯如戟,美髯飘飘,从古至今,颇有丈夫气概的,可能要数三国时期的“美髯公”关云长了。《三国演义》中写道:关云长“身长九尺,髯长二尺”。当时二尺合现在尺码也有一尺四寸左右,真可谓长也。

关于“美髯公”称呼的来历,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曹操请关羽赴宴,关羽酒醉,撩起长髯说:“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曹操问道:“云髯有数乎?”关羽答:“约数百根。每秋月约退三五根。冬月多少皂纱囊囊之,恐其断也。”曹操捐赠以纱锦作囊,与关羽护髯。次日,早朝见汉献帝。献帝见关羽一纱锦囊垂于胸前,便问何故?关羽奏曰:“臣髯颇长,丞相赐囊贮之。”献帝令当殿披指,过于其腹。献帝说:“真美髯公也!”此后,人皆称呼关云长为“美髯公”。我国古代男子,要是没有胡子或者胡子太少,当时就被认为不美。

男孩子长到14~15岁时,由于睾丸发育成熟,雄性激素分泌增加,脸部上唇的细毛渐渐变粗变黑,首先出现胡须。胡须、阴毛、腋毛都是表示第二性征的显现。如果像古代太监那样切去睾丸后就不会有胡须了。胡须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生理功能,只是作为男性第二性别所特有的象征。胡须的多少及分布因人而异,有的稀疏、有的浓黑,有的集中于口唇周围,有的则连及两腮。随着年龄的增加,胡须逐渐变灰或变白。这些都是一般的生理差别,不足为奇。胡须的分布、数量、色泽还和种族、年龄、遗传等有关,例如美洲印第安民族的男子竟然根本不长胡子。胡须的横切面呈类三角形,直径一般在0.0125~0.0159 cm。按人体毛发自然生长的条件下,胡须一般可长达30 cm。美髯公关羽“须长二尺”,“过于其腹”,可谓长也。但是世界上古今中外最长的胡子是挪威人兰斯特,1927年他去世时,胡子向左右两边拉开的距离是1丈6尺。1967年这束珍贵的胡子由其后人赠给美国的史密斯森学会保存。

我国古人很早就对胡须和健康的关系有着研究。认为胡须多少及色泽的好坏与气血的盛衰有关。2000多年之前的医学著作《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指出:“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全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

现在,临床医生还能根据胡须来帮助诊断疾病。若女性长出了小胡子,说明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雄激素分泌过多,常见于库欣病、肾上腺皮质肿瘤、肢端肥大症、肾上腺性征异常症,以及长期应用大剂量睾丸酮、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人。

深刺腧髓

深刺腧髓,出自《四库全书·文山集》:“首尾二千余言,其辞谆复恳切,深刺腧髓。”深刺腧髓,意即穿穴入骨,形容深透理解。腧,人体上的穴道:腧穴、肺腧、胃腧。深刺腧髓中的腧即腧穴。《内经》论及穴名约160个,并有腧穴归经的记载。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记载周身经穴名349个,除论述了腧穴的定位、主治、配伍、操作要领外,并对腧穴的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为腧穴学理论和针灸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王惟一对腧穴重新进行了考定,撰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载了354个穴名。元代滑伯仁所著《十四经发挥》载经穴穴名亦为354个,并将全身经穴按循行顺序排列,称“十四经穴”。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载经穴名359个,并列举了辨证选穴的范例,充实了针灸辨证施治的内容。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定经穴穴名361个,并延续至今。人体的腧穴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这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和所属脏腑病证的共同作用,因此,归纳于十四经脉系统中,简称“经穴”。十四经穴共有361个,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2.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因而未归入十四经系统,故又称“经外奇穴”。历代对奇穴记载不一。目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经穴部位》,对48个奇穴的部位确定了统一的定位标准。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义,《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对腧穴命名。了解腧穴命名的含义,有助于熟悉、记忆腧穴的部位和治疗作用。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即根据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下的颧髎,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

2.根据治疗作用命名。即根据腧穴对某种病证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的水分、水道,治面瘫的牵正。

3.利用天体地貌命名。即根据自然界的天体名称如日、月、星、辰等和地貌名称如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状况而命名,如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沟、曲泽、涌泉、小海、四渎等。

4.参照动植物命名。即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攒竹、口禾髎等。

5.借助建筑物命名。即根据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作用特点而命名,如天井、印堂、巨阙、脑户、屋翳、膺窗、库房、地仓、气户、梁门等。

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即根据腧穴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命名,如阴陵泉、阳陵泉、心俞、三阴交、三阳络、百会、气海、血海、神堂、魄户等。

强嘴硬牙

强嘴硬牙,出自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花永喜娘们,胆大心尖,强嘴硬牙,老花说不过她,干仗总是吃败仗。”强嘴硬牙,指能说会道。医学观察发现,强嘴硬牙中的硬牙,确有其事。

牙齿是由釉质(俗称珐琅质)、牙本质(俗称象牙质)、牙骨质和牙髓等组成。牙釉质包盖在牙冠的表面,虽然不厚,但却十分坚硬,它比钢铁等金属都要硬得多,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牙本质是构成牙齿的主体,它也是一种很硬的组织,由很多本质小管组成。管内含有无数的神经末梢。牙髓质包在牙根的外面,其硬度与骨的硬度相似,每平方厘米最大能承受2100 kg的压力强度,而花岗石只能承受1350 kg的压力,橡木只能承受424 kg的压力。有人做过试验,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的平均咀嚼压力,男子前牙为29 kg,后牙为45.5 kg;女子前牙为27 kg,后牙为41.5 kg。训练有素的杂技演员,咀嚼压力可比一般人大几倍,达90~120 kg的力量。据计算,一个成年男子全口牙齿的最高垂直咀嚼压力,总计可达1000多公斤。1974年4月4日,比利时的约翰·马希斯,仅用牙齿咬住马勒,运用全身力量,能将铁轨上的重80吨的两节客车拉走。美国人格连斯坦一口就能将钉子咬断。他还曾经用牙齿把筷子粗的铁链条咬成两半。所以成语说的“强嘴硬牙”是有一定道理的。

牙齿的中心是一个腔,内含软组织,称为牙髓。它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等。牙髓有形成牙本质、营养牙体组织以及感觉和防御等功能。当牙本质表面因龋蚀或外伤等原因受到损害时,髓腔的壁可形成继发性牙本质以保护牙髓。当牙髓因坏死或除去后,牙本质及釉质就会因缺乏足够的营养和水分而变得脆弱,牙齿就易于破裂损伤。严重的龋齿,产生深而大的龋洞和患有牙髓病,使牙冠遭到严重的破坏时,吃坚硬食物或吃饭碰到石子时,会损伤牙齿。另外,有的人因患佝偻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或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时,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也可影响牙齿的坚硬性。

牙齿虽然坚硬,可它不像皮肤,碰破了能够重新长好,它是不会再生的。如果我们用牙齿随便咬坚硬的果壳或汽水瓶盖,或者使牙齿受强烈的撞击,牙釉质就会受损,这种牙齿就更容易发生龋齿。因此,我们要洁净口腔,爱护牙齿。

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出自元·无名氏《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自言自语,意即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自言自语是精神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在下列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孩子3岁时,父母都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他总喜欢一个人嘟嘟囔囔对着玩具说话,这些情况常使父母担心,但专家表示:自言自语是3岁孩子中很普遍的正常现象。3岁,正是幼儿语言发展从外部语言过渡到内部语言的关键阶段,自言自语其实正是他将外部语言转为内部语言的一种表现,这其实是他们把内心思考的内容用语言表达了出来。3岁孩子的思维能力正在飞快地发展,但并未成熟,所以他们无法像父母那样只用大脑思考就可以了,她需要具体地用语言来帮助自己思考,慢慢地理顺思路,从而出现自言自语现象。

自言自语还可消除紧张情绪,有利身心健康。心理学家认为自言自语有如下好处:

使人镇静:自语的音调有一种使人镇静的作用,有一种安全感和人际交往的效应。

调整思绪:自我大声对话可以调整大脑中紊乱的思绪,尤其是在紧张、劳累时。

缓解矛盾:自语有利于澄清问题的是非,缓解矛盾冲突,比较各种解决方法的利弊,避免盲目冲动。

消除不良情绪:许多不良情绪如焦虑、紧张、忧虑和担心,若能讲出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压在心中的石头就会被搬掉,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一位美国医学家研究发现,老年人多说话应值得鼓励,哪怕没有人听话,老人在家里自言自语地说一通,对健康也很有益。多说话能刺激大脑,促进大脑功能的进化,对增强大脑功能各项功能,特别是对思维能力有好处。老人经常自言自语,还能抵抗脑神经退化和衰老,增强记忆力。老年人经常发牢骚,也是宣泄苦闷、求得心理平衡的好方法。

改善睡眠:冥思苦想和各种不良情绪可导致和加重睡眠障碍,自语摆明真理就可终止思虑,减轻消极情绪,从而达到改善睡眠之目的。

改善社交能力:各种消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社交能力,使社交能力受损,质量下降。自言自语可疏泄不良情绪,使心理保持平衡,进而提高社交能力。

总之,自言自语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能不加判别地认为是精神病的表现。

老之将至

老之将至,出自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网罗。”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民间对“老之将至”有多种顺口溜,其中有一首为:“近事记不起,远事特清楚;近处看不见,远处特清晰;原来射得远,近来打湿脚;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上面有想法,下面没办法。”这句顺口溜,可能是“老之将至”的典型表现。你可对照下列几条,看你是否是“老之将至”。

身高和体重下降:身高下降的原因,多数是体内钙代谢失常,骨质疏松所致,是早衰的重要征兆。由于骨钙缺少,椎间盘磨损,脊椎弯曲度逐渐增加,脊椎骨扁平化,下肢弯曲,故身高有所下降。骨钙缺少所致的骨骼变化,伴以肌肉萎缩;体内代谢失常,使脏器、组织脱水;疾病或精神心理原因造成体内营养缺乏,都会导致体重下降。

皱纹和色斑渐生:早衰的现象会在皮肤上显现出来。当皮肤随机体老化而老化时,弹性减弱,皱纹增多,色斑渐生。最能体现早衰的是从口至颧骨出现沟样皱纹,并伴有眼睑肿胀和眼球凹陷;在颜面和颈部出现单个的黄褐色斑点。皮肤皱纹越多,纹沟越深,斑点越多,斑色越深,其衰老程度就越严重。

头发和牙齿脱落:早衰一出现,人的牙龈便逐渐萎缩,使牙根外露,牙齿缺少依附而变得松动,最终导致脱落。在中年期和中年后期,除外伤和特殊疾病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外,早衰便是主要原因。头发开始成片发白,并在洗头及睡觉后有较多头发脱落,更是早衰的征兆。

听力和视力减退:对听力减退的认定,除了对音量的敏感度降低,最重要的是对音阶或音频的分辨力下降;对视力减退的认定,除了视物距离缩短,最重要的是暗视适应力下降和视野变窄。有很多早衰者,最初便是从出现音频或音阶辨识力下降、暗视适应力下降和视野变窄开始的。

思维和语言迟钝:人在正常情况下,从50岁开始到70岁止,脑神经细胞会较此前减少20%左右。衰老出现得早,脑神经细胞就减少得快,大脑萎缩的进度也增快。如果在中年后期便出现思维迟钝,语言表达力不从心,并伴有多疑、焦虑、啰嗦,也是早衰发生的迹象。

性能力下降:有人用“微机”名称表示性能力,比较风趣:二十“方正”,三十“奔腾”,四十“微软”,五十差疲(XP)。老之将至时,由于性激素分泌减少,男女都可能出现性能力下降的表现。男子表现为勃起不坚,不能持久,或早泄,阳痿,女子则可能出现性欲下降,或无性欲表现,阴道干涩等。

你可利用国内医学界普遍使用的自测法测一测自己是否变老了。

1.自测方法:在下列问题中,认为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打上“√”。

2.自测内容(1)你是否已经不大容易结交朋友了?(2)你是否认为年轻的一代日趋衰败,毫无希望了?(3)你是否老是谈起过去的好日子?(4)你是否对一些琐碎的小事存有偏见?(5)你是否发觉自己日渐自私?(6)你是否感叹人生太没有意思了?(7)你的东西,是否谁也不能挪动?(8)你是否觉得手脚有些不听使唤?(9)当你下棋时,是否觉得力不从心?(10)你是否对加入保健协会很感兴趣,也很积极?(11)你是否高昂着头走路,以适应你的老花镜?(12)听到水龙头的滴答声,你是否总要想去解小便?(13)你知道得很多,但是否没人来向你请教?(14)你关灯时想到的,是否只是节约电费?(15)你是否不再期盼过下一个生日?(16)你是否今天才记起,昨天是你的结婚纪念日?(17)登楼梯时,你是否一步只能登一级?(18)为了看清报纸的小标题,你是否不得不把报纸拿得远远的?(19)上街时,人们是否都会给你让路?(20)当你用手碰到雪时,你是否感到被冷得受不了?(21)用餐时,你是否埋怨夫人没把肉煮熟?(22)你喝酒时,是否觉得酒似掺了水,没有以前那么有味?(23)面对儿孙,你是否常告诫他们车子不要骑得太快,有了病应马上去看医生?(24)你是否常常叮嘱儿孙们多穿衣服,以防感冒?(25)在家中,你是否极力反对家人开窗户?

3.评析与判定

你在上述25个问题的回答中,若打了18个以上“√”,则预示你已经变老了;有10个以上“√”,证明你正在逐渐变老,要加强锻炼和保养,以延缓衰老的过程;若“√”在5个以下,证明你还年富力强,比较年轻。

不足齿数

不足齿数,出自《汉书·孙叔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足:值得。不足齿数,意即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如鲁迅《呐喊·阿Q正传》载有:“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从人体生理学来说,不足齿数,意即到了萌牙年龄,牙齿仍未长出。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早在母亲孕育胎儿的第二个月,乳牙牙胚就在颌骨内开始发育。婴儿6个月时,下前牙最先萌出,2岁半左右乳牙长齐,共有20颗。恒牙的发育从母体妊娠4个月开始,主要是在婴幼儿期进行,所以在这一时期特别是2岁以内所患的各种疾病,如高烧、佝偻病、败血症等,以及营养不良,对恒牙的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大约在6岁左右,在最后一颗乳牙后边,有颗新牙悄悄萌出了,这是第一恒磨牙,通常又叫“六龄牙”。通常在这个时候,乳下前牙也开始松动,恒下前牙即将长出。随后,孩子就进入了换牙期,乳牙从前向后陆续脱落,恒牙陆续萌出。恒牙共有28~32颗,12~13岁左右最后一颗乳牙脱落,13~14周岁左右长出28颗,有的人会在18~20岁左右长出第三磨牙即智齿,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颈根牙”。

有些小孩子到了换牙年龄,往往恒牙已经萌出,而相应的乳牙未脱落,形成“双排牙”。应当及早到医院拔去乳牙,以免妨碍恒牙正常就位。一些儿童因为乳牙脱落得早,习惯用牙龈咀嚼食物,慢慢地,牙龈变得坚韧,致使恒牙萌出困难。应到医院检查、治疗,采取措施帮助恒牙萌出,以免出现“不足齿数”。

回光返照

回光返照,元·杨暹《刘行首》第三折:“阳台雾锁,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回光返照,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如老舍《茶馆》第三幕载有:“我看这群浑蛋都有点回光返照,长不了。”回光返照原为佛教、道教用语。我国民间引申其义,将临死时忽然稍微精神振作者称为回光返照。

回光返照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当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时,由于日落时的光线反射,天空会短时间发亮,然后迅速进入黑暗。过去没有电灯,人们点香油灯或煤油灯,当灯里的油即将燃尽时,也会突然一亮,然后熄灭。那是因为最后的一滴油,失去了油的附着力或拉力,上升得特别快,所以会突然一亮。现在用电灯,在灯丝寿命将尽时,钨丝燃烧,电灯也会突然一亮,于是灯泡报废。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回光返照现象。人在临死之前也有回光返照现象。例如,昏迷多时的病人突然清醒,甚至与亲人进行简短的交谈;食欲丧失、不吃不喝的人会突然想吃东西。这些病情“减轻”的现象,是一种假象,给人一个错觉,误认为病人转危为安,而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这是回光返照,是病人向亲人诀别的信号。

人在临死前为什么会回光返照呢?医学科学告诉我们,主要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所致。肾上腺是一对非常重要的内分泌腺体,按结构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其中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应急”,它能通过抗炎症、抗毒素、抗休克、抗过敏等作用,迅速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肾上腺髓质则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皆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因此能够挽救休克。人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下,迅速指示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分泌以上诸多激素,这就调动了全身的一切积极因素,使病人由昏迷转为清醒;由不会说话转为能交谈数句,交待后事;由不会进食转为要吃要喝,这些皆是在中枢神经指挥下的内分泌激素在起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毕竟是短暂的,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治愈疾病,所以还免不了死亡。这可以看作是为延长生命,人体所做的最后努力。

回光返照在临床上有一定意义。如病人急于想见的人尚在路途中,可延长一段生命以实现病人的夙愿;病人尚有话没有交待完毕,也可延长一段时间让病人把话说完。如能争取更多的时间,使“治本”的药物生效,则将能从根本上挽救病人的生命。那么就会变“回光返照”为“起死回生”,这是医生们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

互为表里

互为表里,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董允传》:“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互为表里,意即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一对纲领。

表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躯壳与内脏而言,躯壳为表,内脏为里;就脏与腑而言,腑为表,脏为里;就经络与脏腑而言,经络为表,脏腑为里等等。从病势深浅论,外感病者,病邪入里一层,病深一层;出表一层,病轻一层。这种相对概念的认识,在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中尤为重要。以上是广义之表里概念。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为外,这些部位受邪,属于表证;脏腑、气血、骨髓为内,这些部位发病,统属里证。表里辨证,在外感病辨证中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察知病情的轻重,明确病变部位的深浅,预测病理变化的趋势。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了解病的轻重进退,就能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治疗上的主动权,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1.表证:表证是指六淫疫疠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一般起病急,病程短。表证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外感时邪,表证是由邪气入侵人体所引起。二是邪病轻,表证的病位在皮毛肌腠,病轻易治。

2.里证:里证是疾病深在于里(脏腑、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它与表征相对而言,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疾病。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表邪内传入里,侵犯脏腑所致;二是外邪直接侵犯脏腑而成;三是七情刺激,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因素,损伤脏腑,引起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致病。里证的范围甚广,除了表证以外,其他疾病都可以说是里证。里证的特点也可归纳为二点:一是病位深在;二是里证的病情一般较重。

3.半表半里证: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其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虚虚实实

虚虚实实,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虚虚实实,意即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载有:“此诗虚虚实实,何能逆料就是才女。”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证反映人体正气虚弱而邪气也不太盛。实证反映邪气太盛,而正气尚未虚衰,邪正相争剧烈。虚实辨证,可以掌握病者邪正盛衰的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实证宜攻,虚证宜补。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攻补适宜,免犯虚虚实实之误。

1.虚证: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和疾病耗损等多种原因。各种虚证的表现极不一致,很难全面概括,常见有的: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或为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虚红数等。

2.实证: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堆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实证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邪侵入人体;一是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积于体内所致。由于病因不同,实证的表现亦极不一致,而常见的表现为: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淋沥涩痛,脉实有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等。

痛下针砭

痛下针砭,出自《清史稿·艺术传·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痛下针砭,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痛下针砭中的针即针刺,砭即砭术。

针灸疗法,包括针刺疗法和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传统疗法之一。针灸是被国际医学界所称誉的神奇的外治疗法之一,是世界民族医学的瑰宝。针灸应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通过腧穴的作用,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可使脑啡肽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可以起到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达到祛风湿、通经络、调气血、止疼痛的作用。针灸治疗,通常以患部及循经取穴为主,也可采用阿是穴(中医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部位的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

砭术是中国最古老的医疗保健方法,是针灸的前身。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医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中医的完整构架包括砭、针、灸、导引、按跷、中药。由于制作砭具石料的匮乏,东汉以后,砭术从史籍中消失,唐代颜师古说:“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以至于现今只保留砭术分支的一些石疗及刮痧术。

讳疾忌医

讳疾忌医,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北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也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讳:避忌;忌:怕,畏惧。讳疾忌医,意即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如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载有“患着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糊涂,误认他为肥胖。”讳疾忌医就是害怕或不喜欢说自己的病或毛病缺点。齐桓侯讳疾忌医的表现,一是不承认或不知道自己有病;二是怀疑医生的真诚和医德,他们说的“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的话可证。如《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请华佗治头风一事也是例证。

时过境迁,历史发展虽然已经到了2l世纪,而齐桓侯、曹操的悲剧还在上演,讳疾忌医的情况依然相当普遍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并且已酿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后果。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糖尿病几乎成了如今社会的流行病,从1980年到1996年,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5倍,全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在3000万人以上,但可悲的是,没有经过诊断和治疗的人数竟高达80%。也就是说,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的人只有患病人数的1/5。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上海市金山区中老年人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率往往不足50%,原因主要是对于轻型高血压未予治疗,而引起了数倍于重度高血压病的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降压药应用不合理。这虽然不排除其他方面的因素,但讳疾忌医肯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心理、精神类疾病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通病,正常人群中已有40%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和心理障碍,在每年死亡的28.7万自杀人数中,他们是主要的对象,这已成为我国第5大死亡原因。而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承认自己有这类疾病的人极少,敢到医院去检查治疗的人数更是凤毛鳞爪,这不能不说是讳疾忌医的表现。男性更年期已严重威胁到男人的健康,而大多数男人不知道或不承认这一现实,男性的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女性,冠心病、糖尿病、胃溃疡、高脂血症等30多种疾病的发病时间比妇女提早了10年,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仅死于前列腺癌的男性已上升了17%,而男性看医生的频率比女性低28%,这不是讳疾忌医又是什么?

近几年,“亚健康”问题越来越明显地突出出来。中华医学会对全国33个城市、33万人的一项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亚健康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70%。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即肌体内出现某些功能紊乱,但未影响到行使社会功能,主观上有不适感觉。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它的主要表现可概括为“一多三退”,即疲劳多,活力、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减退,经常出现全身乏力,腰酸肢软,心悸气短,头晕耳鸣,动辄汗出,食欲不佳,失眠健忘,心烦意乱,皮肤瘙痒,没精神或感觉生活没有意义等一系列症状,难以用某种疾病命名定性,因而人们把它形象地称为“半健康”、“灰色状态”、“病前征兆”、“疾病前期”等。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人70%属于亚健康人群,而其中的70%左右都是知识分子。另外30%的人中,真正健康者只占15%,还有15%的人已经患上了各种疾病。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把“亚健康”列为职业病。有关专家认为,解决“亚健康”的方法,除了均衡营养、保障睡眠、善待压力、培养兴趣、增加运动、平衡心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禁烟限酒、节制房事等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请医生帮助诊断和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是防治亚健康的有效措施。对于如此庞大地生活于“亚健康”状态下的人群,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医者认识不足,患者基本上不认识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难怪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度的调查结果是,国人的健康状况呈普遍下降趋势。原因尽管很多,讳疾忌医可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除上述情况外,讳疾忌医的现象还表现在诸如一些患者生病不求医生,只相信自己;对疾病盲目做出自我诊断;吃药不经医生,自己随便买药吃或跟着别人或媒体广告吃药;不遵医嘱,自己随意改变治疗方案或更改药物;对医院缺乏信任,把必要的检查手段视为“医院要赚钱”等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严格地说,这些都是对自己身体健康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人的一生中,缺点和错误总是难免的,必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教育与帮助,包括批评。人吃五谷杂粮,生活在自然界中,疾病也是难免的,必须求助于医生和使用各种医疗手段,包括健康指导和治疗。人生是美好的,生命只有一次,讳疾忌医是人生旅程中最危险的敌人。

同声相应

同声相应,出自《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同声相应,意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如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一回载有:“此外都是同声相应,日夕过从,纵谈甚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之说,在中医脏器食疗学中尤有体验。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动物脏器或和中药,利用动物脏器的食疗、食补作用或和药物的治疗作用,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并使疾病康复的一种治疗方法,称为脏器疗法,是中医食疗法的一种。中医食疗学认为,动物的大部分脏器均可入药,如动物心,可以心补心,安心,宁心,养心;动物肝可以肝补肝,养肝;动物肺可以肺补肺,止咳,提肺气;动物的皮肤,骨胳,肌肉,血液等都可以用来补益和治疗疾病。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应用马茎、狗外肾、牛胆、狗胆等动物脏器治疗疾病的记载。隋朝著名中医学家巢元芳曾在医著中载有:“人有昼而睛明,至暝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言其如鸟雀,暝便无所见也。”巢氏认为“此乃肝虚所致”。提倡用羊肝治疗,此即脏器疗法的具体运用。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用羊肝补益人肝,故可以治疗“雀目(夜盲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夜盲症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A所引起的,而动物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故用来治疗夜盲症疗效甚佳。

脏器疗法的理论渊源于中医“以脏补脏,以形治形”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形成,是与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分不开的。《周易·乾封·文言》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所谓“同气相求”,就是说:凡是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只要在属性上相同,它们之间就一定存在某种形式的联系性和顺从性,可相互感应,相互作用。脏器疗法的理论即源于这种“同气相求”说。中医食疗学认为,动物与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机体通过能量交换和物质代谢,达到内外环境的平衡与统一,人与动物均造化于自然,而与天地相应,在人与动物之间,从皮肤、肌肉、骨髓乃至内脏,其结构、功能,甚至病变都十分相似,故可借彼之形补人之器,以彼之脏养人之虚。当人体内脏、组织、器官发生疾病时,可以用相应的动物脏器来治疗,这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相通”。尤其对一些慢性虚损性疾病,气血不足,百脉空虚,脏腑亏损,非气浓之品,不足以复其形;非味厚之物,不足以填其精。动物脏器,俱为血肉有情之品,气味醇厚,有相通互补之妙,培益濡润之功,草木金石,望尘勿及。从现代医学解剖和实验原理来看,动物内脏不仅与人体内脏的外观形状、解剖位置相似,而且其细胞结构、生化功能的质也相似,这与中医脏器疗法的理论不谋而合。

生机勃勃

生机勃勃,出自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生机勃勃,是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小儿充满生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方面,都是在不断地、迅速地向着成熟、完善方向发展。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在年龄越是幼小的儿童,表现越是突出,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的速度越快。《颅囟经·脉法》言:“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这里,“纯”指小儿先天所禀之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纯阳”学说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纯阳”,是我国古代医家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学说之一。不能将“纯阳”理解成正常小儿为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正如《温病条辨·解儿难》说:“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纯阳指小儿先天禀受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因而成为后天生长发育的动力,使儿童显示出蓬勃的生机,迅速地发育成长。

柔筋脆骨

柔筋脆骨,出自明·宋濂《〈王君子与文集〉序》:“士之有志于文者夥矣,抽青媲白,组织文绣,柔筋脆骨,点缀形似,徒夸艳乎。”柔筋脆骨,意即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软无力。柔筋脆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脏腑即五脏六腑。娇:指娇弱,不耐攻伐;嫩:柔嫩。形是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肌肤筋骨、精血津液等。气指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等。充,指充实。柔筋脆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说小儿时期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都未曾成熟,生理功能都是不完善的。

小儿初生之时,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需赖先天元阴元阳之气生发、后天水谷精微之气充养,才能逐步生长发育,直至女子二七14岁,男子二八16岁左右,方能基本发育成熟。因此,在整个小儿时期,都是处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状态。而且,柔筋脆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在年龄越是幼小的儿童,表现越是突出。

从脏腑娇嫩的具体内容看,五脏六腑的形和气皆属不足,但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表现尤为突出。肺主一身之气,小儿肺脏未充,主气功能未健,而小儿生长发育对肺气需求较成人更为迫切,因而称肺脏娇嫩。小儿初生,脾禀未充,胃气未动,运化力弱,而小儿除了正常生理活动之外,还要不断生长发育,因而对脾胃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之气的要求则更为迫切,故显示脾常不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内寓元阴元阳,甫生之时,先天禀受肾气未充,需赖后天脾胃不断充养,才能逐渐充盛,这又与儿童时期迅速长养的需求常显得不敷所求,故称肾常虚。

清代医家吴鞠通通过长期临床观察,从阴阳学说出发,认为小儿时期的机体柔嫩、气血;未充、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可以归纳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这里,阴,指体内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阳,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稚阴稚阳学说进一步说明,小儿时期,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娇嫩和未曾完善的,必须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才能不断地趋向于健全和成熟。第二章 成语与疾病

五劳七伤

五劳七伤,出自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糊突虫云:我会医五劳七伤。”五劳七伤,泛指虚弱多病。人们经常用“五劳七伤”来形容人身体虚弱多病。其实,“五劳七伤”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形成因素也包含着多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五劳七伤”实际上是经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会“积劳成疾”。

五劳,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劳损。二是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不论哪种解释,都是因劳逸不当,活动失调而引起的几种损伤。

七伤的说法不同,一般认为其意有四。一是指七种劳伤,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所指的“一曰大饱伤脾;二曰大怒气逆伤肝;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曰形寒饮冷伤肺;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六曰风雨寒暑伤形;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二是指男子肾气亏损的七种表现,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所指的“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备急千金要方》谓七伤:“一曰阴衰;二曰精清;三曰精少;四曰阴滑;五曰囊下湿;六曰腰胁苦痛;七曰膝厥痛冷不欲行,骨热,远视泪出,口干,腹中鸣,时有热,小便淋沥,茎中痛或精自出。”三是《云笈七签·卷九十一》所载道教对修道者所指出的七种禁忌:“一带真行伪,淫色丧神;二外形在道,心抱阴贼,疾能妒贤,毁漫同学,攻伐师友;三饮酒洞醉,损气丧灵;四心忿口净,嗔喜失节;五不依科盟,漏泄天真;六身履掩秽,气扰精混;七啖食畜肉,臭气充于脏腑。”四是七情内伤之说,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变化,其直接伤及内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是也。

面无人色

面无人色,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面无人色,形容十分恐惧之状,也形容病危时的脸色。宋代朱熹《答谬子晦》:“东坡在湖州被逮时,面无人色,两足俱软,几不能行。”《歧路灯》一七回:“举灯看时,面无人色,眼往上翻顺口流涎……”我国人正常面色微黄、红润而有光泽,如患病时色泽异常,即称为“病色”。人体的内脏,如心、胃、肾等都与脸部的不同部位有特定联系。内脏机能的好坏会在人的脸部反映出来,因而观面色,可知疾病。

面色苍白,是气血虚的表现。多见于营养不良、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过度疲劳、剧烈精神刺激、急性大出血、休克等均可使面色苍白或呈青灰色。面部有白斑或白点,可见于肠道寄生虫病。

面呈黄色,是由于胆红素在血浆内增多而使皮肤及黏膜变黄。如黄色鲜明为阳黄,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黄色暗晦为阴黄,多见于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变、肝癌等。淡黄见于血虚,可见于脾胃虚弱和消化吸收不良、肠道寄生虫、贫血等。

面色青紫,多由缺氧或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疾患,如二尖瓣狭窄、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患,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梗塞、肺癌及重症肺炎等;中毒性休克或由于人体感受寒邪、身体某部疼痛所致的气血不通、经脉阻滞。

如小儿高热,面部出现青色,为将发惊风之征。

面色棕黑,由于色素异常沉着而使皮肤呈棕黑色者,可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砷中毒及黑色棘皮症等。

鼻子发红,或在鼻尖上出现红色血管,可见于肺热熏蒸,若整个鼻子通红,那就是心脏负担过重了,应立即放松、休息并戒烟,少吃脂肪。

眼圈发黑,眼神无光可能是肾负担太重,或性生活过频,或失眠。应注意修身养性,调整睡眠。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如发现面色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出自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据唐朝孟綮《本事诗画·情感》载:“唐人崔护,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见一人家桃花绕宅。崔叩门求水,一女子予之,两人一见倾心。第二年,崔又去该地,但人未见,门已锁。崔即题诗于左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来人们以“人面桃花”形容男子怀念一见钟情后不能再度相见的女子。“人面桃花”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但在现实生活中,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桃花映红姑娘的脸庞,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然而桃花时节给人带来的难言的苦恼,却也让人叹惜。这就是医学上称之为“桃花癣”的皮肤疾患,往往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光顾到姑娘美丽的面容上。

桃花癣名风癣,是单纯性糠疹、脂溢性皮炎及春季皮炎一类皮肤病的总称。临床表现为脸上、四肢和身上出现细小的脱皮,有瘙痒和干痛的感觉。发病多因春季太阳紫外线较强,加之风多、空气干燥引起的。也有人认为是与使用劣质润肤品及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癣,也是皮肤病,由霉菌引起,多发生在夏秋天气炎热潮湿之时。这时候,霉菌繁殖得相当快。患了手癣和脚癣的人出现局部糜烂、起疱、脱屑和皮肤增厚,抓之甚痒。一般使用癣药都有效果。但桃花癣不能使用癣药。可内服复合维生素B片,外擦5%的硫磺软膏。中医治疗以祛风去湿为主,可煎服消风散,处方为当归、生地、防风、蝉衣、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10 g,甘草,木通各5 g,水煎服,每日1剂。另外,病人应少吃多脂肪多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少吃有刺激性的东西,尽量避免风吹日晒,停用劣质润肤品。

山简醉酒

山简醉酒,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山简)为荆州,时出酣扬。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罡。举手问葛疆,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疆是其爱将,并州人也。”《晋书》中也有《山简传》一篇,大意与前同。由此典演化出的成语如“醉倒山公”、“山公酩酊”、“山公倒载”、“醉酒高阳”、“高阳饮兴”、“山简醉”、“山翁醉”、“山公马”、“习池饮”、“醉习园”、“高阳池”等,大概有20多个。

山简醉酒表现的是山简的醉态,似乎是非常潇洒的,历史上也有不少文人与山公同举,常以醉酒为自豪者。唐代诗人李白就是著名的代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诗中有不少都写到了与饮酒、醉酒内容有关的事,仅引用这一典故的就有多处,如“高阳小饮真琐琐,山公酩酊如何我”、“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如泥”、“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山翁今已醉,舞袖为谁开”等。现实生活中醉酒之人所表现出的姿态,多有居山公之上的。往往清醒者不多,丑态百出的不少。客观地说,酒可以喝,但还是不醉者好。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酒醉,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及随后的抑制状态称酒精中毒。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此外,还可影响肝内糖的代谢而致低血糖。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3%时(相当于100 ml血液中有30 mg的酒精),会轻微影响到开车功能;0.05%时会中度影响开车功能,其思想、行为和判断都会失去抑制,表现出说话大声、多话和活动过度,甚至造成性或攻击冲动;0.1%时会严重影响驾车安全,也会造成运动失调,说话有点不清楚;0.2%时会造成步态不稳、行动迟缓、难以站立、口齿不清(0.1%~0.2%时的表现即所谓的酒醉状态);0.3%会导致意识不清,身体呈僵直状态;0.4%~0.5%时会昏迷和呼吸抑制;0.5%以上易造成死亡。急性酒精中毒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

兴奋期:欣快感、多语、情感易激动。

共济失调期:语无伦次,吐字不清,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

昏睡期:呈昏睡状,面色潮红或苍白,呼吸减慢,脉细弱,抽搐,二便失禁。并可诱发吸入性肺炎、脑水肿等。严重者因延髓受抑制,引起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发生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而致死亡。

除急性酒精中毒外,饮酒还可引起许多疾病。酗酒除了显而易见地会增加交通意外事故,鼓动闹事的情绪和冲动,造成伤亡之外,也会间接造成相当多家庭纠纷及暴力行为,更会造成许多的精神及身体后遗症。目前趋于一致的看法是,嗜饮白酒易带来以下相关的疾病:酒精性肝病、酒精性精神病、酒精中毒、酒精依赖、口腔癌、咽喉癌、乳腺癌和肝癌、单侧髋关节疼痛甚至股骨头坏死或塌陷、胃炎、骨质疏松和中风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酒精对生殖细胞产生的毒害作用,肯定会给后代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西方一些国家的夫妇习惯在周末度假时饮酒作乐,结果生下一些迟钝笨拙的低能儿,人们称其为“星期天婴儿”。据报道,欧洲一些国家秋天收获葡萄酿酒后饮酒极为普遍,此时受孕出生的儿童智商也普遍偏低,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患有痴呆症。不仅如此,若长期饮酒,还会导致性功能下降,延长男性性成熟期。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经常摄入酒精的小雄鼠有明显的性成熟不全现象,其生殖器官较对照组明显小,畸形精子增多,生育率极其低下。同时,女性饮酒也会导致胎儿畸形,美国学者琼斯和史密斯教授明确指出,慢性酒精中毒者生的子女,发育迟缓,个头小,面部畸形,相貌丑陋,称“胎儿酒精中毒综合征”,活产儿只有1%~3%,死胎发生率和出生后死亡率都比较高。

中医认为,酒有活血通脉,引行药势,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志,使人轻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少量饮用白酒特别是低度白酒可以扩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故对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有利。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喝啤酒以半瓶为宜,葡萄酒、黄酒以100 g为宜,白酒每日绝对不要超过50 g。尽量喝度数较低的酒如葡萄酒、黄酒、啤酒,少喝或不喝烈性酒,不要空腹喝酒,喝酒后不要服药或驾车。

头昏眼花

头昏眼花,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瞿耐庵到任不多几日,不要说别的,但是本衙门的开销,什么差役工食、犯人口粮,他胸中毫无主宰,早弄得头昏眼花,七颠八倒。”与头昏眼花相关的成语还有眼花缭乱、眼花耳热、头晕眼花、眼花雀乱、眼花心乱等。头昏眼花虽说是头脑昏晕,眼睛发花,但现实生活中确有老花眼。

老花眼是因年老后水晶体(晶状体)硬化或部分硬化,对光感调节不足,致进来光线的焦点不能准确聚集在视网膜上,而落在视网膜后面,使近视或阅读不清楚。研究表明,若能长期坚持以下四法,可有效防治老花眼。

1.丹田三嘘息:松静站立,将两手从身体两侧缓慢地、掌心相对地向腹前丹田(肚脐下1.5寸)处聚拢,双手相叠,左手在下按在丹田处。用鼻吸气,舌抵上腭,两手稍松;呼气时,舌头放下,两手稍按紧。一吸一呼,要慢、细、匀、长,反复8次。

2.丹田三开合:松静站立,双手轻缓地稍离丹田,并在丹田前左右分开,同时两手变成手背相对,当向两侧分开至稍宽于胯时,将两手翻转成掌心相对,并缓慢拢向下丹田。如此一开一合,反复3次。

3.移视:站在事先选定的距离5 m远平视绿色目标处,闭目做丹田三嘘息和三开合后,两手可抚在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或期门穴(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处,慢慢睁眼,由远经鼻内收视线,而后眼球由右而中而左,再由左而中而右地移视,移视时头也随着转45°,然后再轻闭双眼做1遍三开合。如此重复3遍。

4.摩肝熨目:双手重叠按摩肝区(右侧期门穴),做正反各24转,再做丹田三嘘息、三开合,重复3遍;两手劳宫穴(轻握拳,中指尖下处)轻轻相擦4~8下,而后分别捂住两眼片刻,两手降回中丹田收功。

肚里蛔虫

肚里蛔虫,出自《金瓶梅》第六十二回“潘道士法遣黄巾士,西门庆大哭李瓶儿”:“你是你爹肚里蛔虫?俺每这几个老婆倒不如你了。”蛔虫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理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蛔虫,是人体胃肠道常见的寄生虫。

蛔虫病是人类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我国科研人员在马王堆出土汉墓古尸中,就查出过蛔虫卵。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约有55%~75%的人受过蛔虫感染,儿童感染率最高。调查显示,城市小学生中蛔虫感染率为45%,农村小学生则高达70%~80%,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蛔虫是怎样侵入人体的呢?原来,雌蛔虫体内含有大量的虫卵,每条约含2000万个以上,通过粪便每天排出20万个。调查发现,农村粪坑中93.6%含有蛔虫卵,房屋及街道土层中48%含有蛔虫卵,平均每10 g土里可找到3~7个虫卵,当人们吃了被虫卵污染的水,或用被虫卵污染的手抓取食物,虫卵便经消化道侵入人体,尤其是小孩常玩泥土,满地滚爬,更易招致虫卵污染。

蛔虫有钻孔的特性,它受到不适当使用打虫药、温度或其他因素影响时,便会到处乱钻乱窜。若钻入胆道或胆囊,便会发生“胆道蛔虫病”,此时患儿腹部剧烈绞痛,满床翻滚,严重呕吐,不能进食;或钻入阑尾,便会发生“蛔虫性阑尾炎”,此时病人右下腹疼痛,发热,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阑尾穿孔,导致“腹膜炎”,病人严重腹痛,腹肌紧张,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严重时还可危及生命;或钻入肝脏,就会发生“肝脓肿”,病人高热,黄染,肝脏肿大难以治愈;或通过膈肌钻入肺脏,就会发生“肺脓疡”,此时病人高热,胸痛,咯腥臭脓痰或咯血。蛔虫太多还会交结成团,堵塞肠管而发生小儿外科常见急症“蛔虫性肠梗阻”,此时病儿腹痛,呕吐,便闭,腹胀,或不及时治疗,可因蛔虫团对肠壁血循环阻断而发生缺血性肠坏死,或继发腹膜炎而危及生命。对昏迷患儿,有时可因蛔虫从喉部钻入气管,堵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蛔虫还可损害儿童智力。英国和牙买加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蛔虫可严重影响儿童的听觉、短期记忆、长期记忆、速读和回忆能力,而一旦将蛔虫驱逐掉,上述功能便可逐渐恢复,九星期后,包括长期记忆在内的相关的其他功能都可恢复到正常孩子的水平。相比之下,只接受安慰和强化训练,但仍然满腹蛔虫的儿童,则没有什么改善。

把好病从口入关,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要吃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瓜果、蔬菜等,消灭苍蝇、蚊子等,可有效地预防蛔虫感染。因此,驱杀蛔虫,不仅有益于小儿身体健康,还有益于小儿智力。

鸡胸龟背

鸡胸龟背,即凸胸驼背。出自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鸡胸龟背是小儿佝偻病的典型表现。

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及钙,使钙、磷代谢紊乱,钙盐不能正常成形于骨骼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小儿发病早期,常见症状为夜惊、睡眠不安、多汗,易烦躁。病情较严重者,肌张力降低、关节松懈、腹部膨大,生长发育也受影响。骨骼的改变,是佝偻病的主要表现。头部早期只是颅骨软化,7~8个月后出现方颅,囟门关闭晚。胸部可见肋串珠、鸡胸或漏斗胸,脊柱畸形,从而形成鸡胸龟背。腕部和踝部骨骼粗大,形成手镯、脚镯样变化。另外,由于骨质软化,可出现膝内翻O型)或膝外翻(X型),即俗称的罗圈腿。

轻度骨骼畸形在治疗后可自行恢复或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患鸡胸、漏斗胸或脊柱弯曲者,在佝偻病治愈后加强体格锻炼,如扩胸运动、俯卧撑、抬头等运动,一日2~3次,可加速畸形的矫正。严重下肢畸形至4岁后尚未自行纠正影响行走者,可考虑手术矫正。

孤芳自赏

孤芳自赏,出自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孤芳:独秀一时的香花。孤芳自赏,意即把自己比作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九》载有:“然而忆到这孤芳自赏,别有怀抱的句子,又不禁喜悦的笑了。”与此相关的成语还有顾影自怜、自命清高、自惭形秽等。孤芳自赏属精神疾病的一种,在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中多见。

据报载:一位母亲发现她14岁的女儿近一年来特别喜欢照镜子。清晨梳理打扮不说,就是在白天也经常会对着镜子看,先是正面看,后是侧身看,一照就是几十分钟甚至1小时。有时还对着镜子不停叹息,说右眼比左眼小,脖子也有些歪了,脸上还长有小痘痘,鼻子上有个黑点等。母亲对女儿的行为举止非常担心,不知道女儿究竟得了什么病?

其实,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大都会关心自己的容貌,这是随着性发育的成熟而出现的正常心理反应。但像以上那位女孩过多过久对镜顾盼,就有问题了。从心理学上讲,过分“照镜子”是一种“自恋”现象。

有“自恋癖”的人对自己的容貌常常过于挑剔,追求完美,有时她可能独自对镜“孤芳自赏”,有时会因发现一点儿“瑕疵”而黯然神伤。患者觉得头形不匀称、瘪扁凹凸、五官位置不正、左右不对称等等,也有的感到四肢长短不一、上下肢过长或过短、躯体变细等。其实这完全是一种主观想像。有“自恋癖”的人多有怕见生人、性格内向、多疑等特点。患者自我闭锁不敢见人,无法控制的紧张情绪,总觉得别人在观察自己的容貌,于是认为“我一定很丑,他们才讥笑我、议论我”。这种人有时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但一遇到人多的场合就低头掩面,不敢正视他人。他们非常痛苦,急于寻医觅药,甚至要求外科整容,改头换面。

不少孩子其实知道不该有这种感觉,但又无法控制,这属于“人格解体性神经症”。当他们越照越觉得镜中的她(他)是真实的,这种偏执心理不容他人劝解,加之伴有孤独、退缩、傻笑自语,以及莫名其妙的紧张、怀疑、暴怒和冲动等,那就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步入青春期孩子过去没有照镜子的异常举动,现在突然频频照镜子,并且不愿与人沟通,整日沉默寡语,或者长时间对镜顾影自怜、凄然泪下。此时家长或教师应当警惕,最好能及时咨询心理医生或请精神科医生诊治。

无精打采

无精打采,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言毕,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采的,不像往日高兴。”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如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载有:“打过二更他才无精打采地回到房里。”无精打采、闷闷不乐,可能是患了心身疾病。

据报载:小建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喜欢交际,热心帮助同学。可近半年来,他经常独自发呆,上课时心不在焉,课后完不成作业,与同学们疏远,连平时要好的同学相邀也懒得一起去玩,变得无精打采、闷闷不乐。每天早晨要家人反复督促数次才起床,上学迟到、早退是常事,有时干脆旷课。他越来越懒,一改平时爱讲究的习惯,衣服不换洗,起床不叠被,有时独自一人沉浸在自我之中,无故微笑。后来经医生检查,原来小建患了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大多发病于青壮年,青少年多以小建这种隐匿方式起病,使一个原先学习用功、成绩优异、聪明活泼的学生无端地倦怠、懒散、孤僻,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传统习惯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应该表现为“疯”症,但观察发现,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人并没有“疯”症表现,而是像小建那样无精打采,与世无争。临床上,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人起病缓慢且隐匿,诱因也不明显。开始时,病人变得日益孤僻,对周围一切都不感兴趣,对人冷漠无情,甚至对亲人也缺乏感情。他们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生活懒散,不修边幅,时常发呆,这些都是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或核心症状,即阴性症状群。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有的说话颠三倒四,并可出现许多古怪的逻辑推理,令人啼笑皆非;有的疑神疑鬼,想入非非,令人费解;有的沉溺于自我世界,时哭时笑;有的冲动骂人、伤人毁物……这些都是精神分裂症的附加症状,常称为阳性症状。

并非每个精神分裂症病人都有附加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阴性症状越来越少者,阳性症状将日趋突出。因此,当患者出现阴性症状时,不要轻易地认为是不求上进、懒散孤僻、性格怪异等而放任自流,最好尽早到专科医院诊断治疗。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心烦意乱

心烦意乱,出自《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意:心思。心烦意乱,意即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载有:“袁绍回冀州,心烦意乱,不理政事。”研究发现,心烦意乱是精神疾病的一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焦虑症。

焦虑症(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常伴有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其紧张或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符。国外报告一般人口中发病率为4%左右,占精神科门诊的6%~27%。国内发病率较低,平均为7‰。战时焦虑症占战时神经症的1%。常于青年期起病,男女之比为2:3。本病可起病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前发病为多见。本病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发作:突然出现强烈恐惧,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患者突然恐惧,犹如“大难临头”或“死亡将至”、“失去自控能力”的体验,而尖叫逃跑、躲藏或呼救。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或不适、眩晕、呕吐,出汗,面色苍白、颤动等。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1月可数发,间歇期可无明显症状。

2.慢性焦虑症:又称普遍性焦虑或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自己不能控制的,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感觉到有某种实际不存在的威胁将至,而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样的痛苦体验。还伴有颤动等运动性不安,胸部紧压等局部不适感及心慌、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出汗、尿频、尿急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症状。在慢性焦虑症的基础上可有惊恐发作。

焦虑症病程长短不一,部分患者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女性患者、病程短、病前性格良好、症状变化不多者,预后较好;躯体症状明显者,预后较差。但经适当治疗,大多预后良好。本病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使患者认识疾病的本质,解除其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辅以各种形式的松弛训练,尤以系统松弛治疗方法为主。气功就是自我松弛治疗方法之一。适当选用抗焦虑药既能稳定患者的情绪,又有助于心理治疗。

目不斜视

目不斜视,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目不斜视,意即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如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载有:“这些在走过以后,还要扭头看一看,但改霞目不斜视。”目不斜视比喻为人行止端方,若目已斜视则就是疾病了。

正常人的两眼视物应是正而平行的,当注视一个物体的时候,此物体的影像即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视黄斑中心凹上,再经过大脑的融像能力,才使两眼所见的影像合而为一。斜视的病人因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个物体时,此物体影像于正常眼落在视网膜中心凹上,斜视眼则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如此视物就会出现复视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丧失两眼之单一视机能与立体感,有的还会导致视力发育不良而造成弱视。因此,斜视不仅是美观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若不及时治疗,常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视觉功能异常与弱视。斜视分内斜、外斜和垂直斜视。

1.内斜视:一般俗称斗鸡眼。眼位向内偏斜。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斜视。在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左右,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非调节性内斜视则和调节力与屈光状态无关。

2.外斜视:即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持续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份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尔在阳光下或疲乏不经心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儿童为了避免外斜眼位引起的复视,在太阳下常会闭一只眼睛。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持续性外斜视,而偶尔出现外斜视的情形变成终目持续的外斜视。

3.垂直斜视:即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一般较少见,垂直斜视常常并有头部歪斜的情形。

斜视的治疗方法,因斜视的类别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是以手术的方法调整外眼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使眼位趋于正常。先天性内斜视与垂直斜视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非调节性而且斜度大的斜视通常亦需要借助手术的方法来矫正。

并非所有的斜视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只要戴上适当的远视眼镜或双光镜就可以矫正。如果并有中高屈光异常,亦常需配戴眼镜来矫正,另外可借助轴矫正训练的方法来帮助两眼单视能的恢复与增加融像能力。例如以视轴矫正训练机来训练,或者配戴棱镜镜片等。如果并有弱视,则弱视的训练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疗。

乐极生悲

乐极生悲,出自《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乐极生悲意即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载有:“谁知乐极生悲,一朝触犯了朝廷,阖门待勘,未知生死。”现实生活中,因乐极而生悲者比比皆是。

据报道:一位50岁的中年女士起床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麻痹,并迅速加重,发展到无法讲话。医生确诊为右侧大脑出血,原来她前两天打麻将时间太久,休息不够,脑血管紧张过度,从而导致脑中风。

据报道:48岁的黄某患有高血压5年,一直服用复方降压片,国庆节放假期间,从10月1日至3日整整3天在茶馆里打麻将,通宵达旦,由于时运好,赢了钱,牌友不服输硬是拖着他不准下桌,打昏了头的黄某也忘记了按时服药,10月4日凌晨1时40分,黄某突然头昏眼花一头栽倒在麻将桌下,茶馆老板忙拨通“120”急救电话将他送进医院,经CT检查为脑出血,2天的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后半生可能会在床上度过了。

在临床上,中风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出血性脑中风,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发病特点是起病急,来势凶险,往往迅速危及生命,多见于原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另一种是缺血性脑中风,是由于脑血管发生痉挛和脑血管内发生血凝块堵塞血管而引起的中风,又称脑梗塞。中老年人连续长时间的搓麻将,会对人体的脑力和体力造成高度的损伤。搓麻将时人的情绪高度兴奋,精神非常集中,一旦和牌或放铳都会导致情绪剧烈改变,致使血压突然升高,从而引发脑血管破裂而发生出血性脑中风。加之搓麻将往往一坐就是半天,甚至连喝水和上厕所都顾不上,对于血压不高的老年人在精神和情绪紧张的情况下,又容易引起脑血管痉挛,血液黏度增加,发生脑血栓而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因此,我们在玩乐时应有张有弛,欢乐有度,这样可有效地防止乐极生悲。

鼾声如雷

鼾声如雷,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第九章:“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鼾声:熟睡时发出的鼻息声。鼾声如雷形容睡得很深,鼾声很大。

鼾声又称“鼻息”,俗称“呼噜”。鼾声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人在睡眠时,肌肉松弛,呼吸道的气体通过口腔比鼻腔更多,这时气体就容易引起口腔顶部和后部的软腭和悬雍垂(俗称小舌头)来回颤动,同时引起面颊、舌、鼻孔的震动,这些颤动和震动发出来的声音就是鼾声。我们可以自己试一试,捏住鼻孔用力吸气,这时就会发出与打鼾一样的声音。打鼾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统计表明,平均三个成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睡眠时打鼾,其中男性比女性多,老年人比年轻人多,胖子比瘦子要多。日本一位学者对鼾声进行了研究,他把鼾声分成30余种类型,有机关枪型、爆破音型、猛兽型、松虫鸣型等。

打鼾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是在睡觉时习惯用嘴呼吸;有的是中风病人昏迷时引起;有的是因为患有气管炎、鼻炎、感冒、鼻甲肥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呼吸道疾病而引起的呼吸道不通畅;有的是仰着睡觉时,肌肉放松,口腔中悬雍垂更为下垂,阻塞了部分呼吸道引起的;有的是因鼻腔中有较多分泌物和黏液、鼻涕,空气通过时,振动这些分泌物而产生尖锐的呼声;有的因为枕头过高或过低,挤压咽喉腔,使气流通过受阻,震动软腭引起的;老年人因肌肉松弛,且多有呼吸道疾患,也就特别容易引起打鼾了。

研究发现,鼻声如雷,与一种叫做“阻塞性睡眠期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疾病有关。每夜睡眠过程中每次呼吸暂停超过10秒钟,呼吸暂停次数超过30次者,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睡眠中呼吸暂停,可导致不同程度缺氧,时间久了,可引起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神经调节功能失调,血黏度增高,影响全身微循环,从而造成多种系统、组织器官的损害。打鼾重者,除了声音较响外,极易发展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病(OSAS),导致低氧血症。对心血管系统损害甚大,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肺功能衰竭,并易引发夜间猝死。

为了防止打鼾,最好侧卧睡觉,枕头高低要适合,不要用嘴巴呼吸。有呼吸道疾病时,要及时治疗,只有把病根治好了,才能使打鼾现象消失。有些人睡觉时,鼾声大作,是由于他们口腔、鼻腔或咽喉部的结构特殊或功能上的某些特点而引起的,这就不容易防止了。

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又叫不服水土,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水土不服,意即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曹操由于水土不服,终于酿就赤壁之败。那么,水土不服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

人的身体健康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均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气候、声音、饮食习惯等。但是,人也有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因人而异。当人们由于改变了地理环境而发生的身体不适,如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睡眠不好,甚至腹泻呕吐、心慌胸闷、皮肤痛痒、消瘦等俗称为“水土不服”。这种情况在旅途中非常多见。如从平原到高原,由于空气稀薄,气压下降而出现的不适;从南方到北方,由于温度、湿度的改变而产生的不适;从乡村到城市,对噪音、灯光不适而出现疲乏、失眠等等,均属于水土不服。

分析“水土不服”的原因,是由于人体对新的气候、地势、水质、食物及风俗习惯等条件的一种不适应反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体的大脑、心脏等许多器官的活动都是通过生物电现象来进行的,当环境的大气电场发生变化时,既可以影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播,又可影响到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它既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又是建立机体和外界环境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指挥者和协调者。在平时已经适应的环境中,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是保持相对平衡的,人体对周围的环境保持着习惯的条件反射。当突然调换了新的环境后,原有的条件反射被打乱,人体与外界间的联系就可能发生紊乱,从而破坏了神经活动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导致了一系列水土不服的症状。例如,在平原住惯了的人,乍到高原,由于空气稀薄,气压下降,温差增大,湿度降低,会使人体的各个器官来不及适应新的环境,因而出现一系列不舒服的感觉。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紧张,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是由于环境突然改变而产生的身体不适应。有的人只要休息几天,熟悉一下周围环境,让人体生理功能作相应的调整,逐渐适应新的环境,这些不适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如症状比较明显,长时间不能消失,可服用少量药对症处理。如睡眠不好,少量、短期服用镇静安眠药物;如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可服用保和丸、江中健胃消食片等帮助消化,提高食欲;如呕吐、腹泻可服用藿香正气液,诸葛行军散等;皮肤瘙痒可服用乌蛇止痒丸等。只要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紧张心理,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这种水土不服是可以克服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癣疥之疾

癣疥之疾,出自《吕氏春秋·直谏》:“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癣疥:两种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和小毛病。如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六回载有:“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此三路不过癣疥之疾。”癣即癣病,以足癣居多,疥即疥疮。

1.足癣:足癣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足癣南方较多见,它比手癣的发病率高10倍,约占癣病的50%~60%,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足癣再感染到手部和其他部位,足癣患病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是足跖部皮肤没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霉菌的脂肪酸。二是足跖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三是足跖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质蛋白为霉菌生长的营养物,此外,由于穿着鞋袜,局部环境闷热,脚汗难于透发而潮湿,从而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以下三型:(1)水疱型:多发生于足弓及趾的两侧,为成群或分散的小水疱,破溃或吸收后有少量鳞屑,随着水疱的增多,可以相互融合成半环状或不规则之脱屑性斑片。反复发作可致皮肤粗厚。入冬以后症状缓解,少数可发生皮肤皱裂,如持续感染则水疱可变成脓疮,疼痛灼热或伴全身症状。(2)脱屑型:多发生于趾间、足根两侧及足底,表现为角化过度,干燥、脱屑、皱裂等,常由水疱型发展而来。(3)糜烂型:发生于趾缝间,尤以第3、第4趾间较多见,表皮浸渍发白,有渗液,如将表皮除去后,露出红色创面,伴有剧烈疼痛,并有特殊臭味。

上述三型,可以互相转化,也可以同时存在,不过一个时期常以一型的表现为主,此外,糜烂型和水泡型易继发感染而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或丹毒而出现全身症状。

2.疥疮:是由疥螨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它通过与患者握手、同卧等直按感染,是冬季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如指缝与指侧、腕肘关节的屈侧、腋窝前后、乳房下、阴部、脐周、大腿内侧、而不侵犯头面部(婴儿除外),皮疹表现为丘疹、疱疹和隧道,隧道为一灰白色、浅黑色或普通皮色的细线纹,微弯微隆起,长约半厘米以内,多出现在指缝和腕屈面,疥虫常埋藏在其一端,而经常沐浴的人或皮肤颜色较深的人,往往不太显著。患者感觉奇痒,而这种痒往往在夜间或夜卧睡后遇热时更甚。故夜半身发痒,尤其是奇痒难忍时,应当心疥疮侵袭。由于奇痒而瘙抓,常出现抓痕、血痂,并可继发感染而出现脓疱、疖肿等。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出自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病把他吓傻了,她还不满十八岁,怎么会……衰竭?”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致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临床以慢性心力衰竭多见。

慢性心力衰竭又叫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功能不全。系指心脏失去了代偿能力以后,心室舒张期末的容量超过一定限度,心室的排血阻力增加,心脏收缩无力,静脉回流心脏的血液不能充分排出,心输出量减少,动脉系统内血液供应不足,静脉系统内瘀血,发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者,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分为四级三度。

一级(功能代偿期):虽有心脏病但体力劳动不受限制。

二级(心力衰竭一度):体力劳动轻度受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事的劳动可引起症状。

三级(心力衰竭二度):体力劳动明显受限,稍事活动即可出现症状。

四级(心力衰竭三度):病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即使在休息时亦可出现症状。

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上腹部胀满:是右心衰竭较早的症状。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上腹部胀痛,此多由于肝、脾及胃肠道充血所引起。肝脏充血、肿大并有压痛,急性右心衰竭肝脏急性瘀血肿大者,上腹胀痛急剧,可被误诊为急腹症。长期慢性肝瘀血缺氧,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最终发展为心源性肝硬化,肝功能呈现不正常或出现黄疸。若有三尖瓣关闭不全并存,触诊肝脏可感到有扩张性搏动。

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竭的一个较明显征象。其出现常较皮下水肿或肝肿大为早,同时可见舌下、手臂等浅表静脉异常充盈,压迫充血肿大的肝脏时,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此称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水肿:右心衰竭早期,由于体内先有钠、水潴留,故在水肿出现前先有体重的增加,体液潴留达5 kg以上时才出现水肿。心力衰竭性水肿多先见于下肢,卧床病人常见有腰、背及骶部等低垂部位水肿明显,呈凹陷性水肿,重症者可波及全身,下肢水肿多于傍晚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减轻或消失,常伴有夜间尿量的增加。此因夜间休息时的回心血量较白天活动时为少,心脏尚能泵出静脉回流的血量,心室收缩末期残留血量明显减少,静脉和毛细血管压力的增高均有所减轻,因而水肿减轻或消退。少数病人可有胸水和腹水。胸水可同时见于左、右两侧胸腔,但以右侧较多,其原因不甚明了,由于壁层胸膜静脉回流至腔静脉,脏层胸膜静脉回流至肺静脉,因而胸水多见于全心衰竭者。腹水大多发生于晚期,多由于心源性肝硬化所引起。

紫绀:右心衰竭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紫绀,最早见于指端、口唇和耳廓,较左心衰竭者为明显。其原因除血液中血红蛋白在肺部氧合不全外,常因血流缓慢,组织从毛细血管中摄取较多的氧而使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有关(周围型紫绀)。严重贫血者紫绀可不明显。

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神经过敏、失眠、嗜睡等症状。重者可发生精神错乱,此可能由于脑瘀血、缺氧或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心脏体征:主要为原有心脏病表现,由于右心衰竭常继发于左心衰竭,因而左、右心均可能扩大。右心室扩大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在三尖瓣听诊可听到吹风性收缩期杂音。由左心衰竭引起的肺瘀血症状和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因右心衰竭的出现而减轻。

痛心疾首

痛心疾首,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疾首:头痛。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这种痛心绝气、痛心疾首、急痛攻心的症状,类似现代医学的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一种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典型症状是胸痛位于胸骨后上中段或心前区,疼痛可以放射至左肩、左臂、左颈部,疼痛多为绞痛并带有压迫感或窒息感,或为针刺痛或为刀割样痛,疼痛时间一般仅3~5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重者出冷汗,呼吸困难,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内缓解。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诊断手段有很多:在心绞痛发作时,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出现相应的ST-T段改变,运动负荷试验也可有阳性表现,但临床上也有少数冠心病人不出现上述心电图表现,给明确诊断带来困难。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不要慌张,可以就地而坐,迅速拿出冠心病急救药盒。将硝酸甘油片1~2片咬啐,含在舌下,过1~3分钟,疼痛即可缓解。如果疼痛严重,服用硝酸甘油片也不缓解,可把亚硝酸异戊脂小瓶裹在手帕或棉花中,捏碎后放到鼻前吸入。它的作用比硝酸甘油片快,吸入后半分钟即可奏效。但它能产生血压下降等副作用,一般不常用。

心痒难挠

心痒难挠,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着小生迷留没乱,心痒难挠。”心痒难挠,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其实,“心痒”也是一种过敏性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对鸡蛋、鱼虾等含有异种蛋白的物质过敏,有些人会对虾、黄鳝等含有组胺的食物过敏,也有人会对泥螺、灰菜、油菜等含有卟啉类日光敏感物质的食物过敏,但这些过敏虽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对心脏的影响就鲜为人知了,新近研究发现,过敏更“伤心”,医学家将过敏对心脏的损害称之为“心脏荨麻疹”,也称“心肌血管神经性水肿”,这就是“心痒”,即心脏荨麻疹。

大家知道,进食过敏食物后,会立即出现皮肤发痒,风疹块,发热,头晕,恶心呕吐等,甚至会诱发支气管哮喘,导致呼吸困难;有的人会出现酒醉样反应,或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有的人进食含有日光敏感物质的食物后,再经日光照射,会出现日光过敏性皮炎,并有发热、头痛等症状,有的人吃了大量鲜荔枝后会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悸,四肢乏力等,这些都出现在皮肤黏膜上。其实,过敏性物质在皮肤黏膜发生反应的同时,对人体心脏也产生了侵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