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的古桥古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9 08:54:27

点击下载

作者:郭艳红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穿越古今的古桥古道

穿越古今的古桥古道试读: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五百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业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的文化纵深,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巧夺天工的古建杰作、承载历史的文化遗迹、人杰地灵的物华天宝、千年奇观的名胜古迹、天地精华的自然美景、淳朴浓郁的民风习俗、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欢乐祥和的歌舞娱乐、生动感人的戏剧表演、辉煌灿烂的科技教育、修身养性的传统保健、至善至美的伦理道德、意蕴深邃的古老哲学、文明悠久的历史形态、群星闪耀的杰出人物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

桥的国度——穿越古今的著名桥梁

天下第一桥——赵州桥

赵州桥建于605年前后,由隋代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和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赵州桥是一座单拱桥,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像一张弓,桥面平坦宽阔,成为“坦拱”,兼顾了水陆交通,方便了车马通行。古人用“初月出云”“高虹横水”“奇巧甲天下”来形容赵州桥的绝妙。赵州桥曾被评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被誉为“天下第一桥”。鲁班兄妹打赌修桥■ 鲁班(前507—前444),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故里在山东滕州。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鲁国土木工匠。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出色的发明家,2000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传说是在古时候,木匠祖师爷鲁班领着妹妹鲁姜走到河北赵州城的南洨河渡口,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河宽水深,风高浪急。

河边上推车的、担担的、卖葱的、卖蒜的、骑马赶考的、拉驴赶庙会的,闹闹嚷嚷,争着过河进城。河里只有两艘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 赵州桥

鲁班看到后,就问他们:“你们怎么不在河上修座桥呢?就不用每天在河里穿梭了!”

人们都说:“这河又宽、水又深、浪又急,谁敢修哇!打着灯笼,也找不着这样的能工巧匠!”

鲁班听了心里一动,和妹妹鲁姜商量好,要为来往的行人修两座桥。

于是,鲁班就对妹妹说:“咱先修大石桥后修小石桥吧!”庙会 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庙会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鲁姜说:“行!”

鲁班说:“修桥是苦差事,你可别怕吃苦啊!”

鲁姜说:“不怕!”

鲁班说:“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烦了。”

这一句话把鲁姜惹得不高兴了。她说:“你别嫌我心笨手拙,今个儿,咱俩分开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比赛一下,看谁修得快,修得好。”■ 赵州桥石栏板望柱 也称“栏杆柱”,是栏板和栏板之间的短柱。望柱分柱身和栏头两部分。柱身的截面,在宋代多为八角形,清代望柱的柱身,截面多为四方形。望柱柱身各面常有海棠花或龙纹装饰。柱头的装饰,花样繁多,常见的有龙纹、风纹、云纹、狮子、莲花、葫芦。

鲁班说:“好,比吧!啥时动工,啥时修完?”

鲁姜说:“天黑出星星动工,鸡叫天明收工。”

一言为定,兄妹俩于是分头开始准备。

鲁班不慌不忙地溜溜达达往西向山里走去了。鲁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动手。她一边修一边想:等着瞧吧!我非赢不可!果然,三更没过,她就把小石桥修好了。

随后,鲁姜悄悄地跑到城南,看她哥哥修成什么样子了。她来到城南一看,河上连个桥影儿也没有。鲁班也不在河边。她心想哥哥这回输定了。

当鲁姜扭头一看,西边太行山上,一个人赶着一群绵羊,蹦蹦蹿蹿地往山下来了。等她走近了一看,原来赶羊的是她哥哥。

哥哥哪是赶的羊群哪!分明赶来的是一块块像雪花一样白、像玉石一样光润的石头,这些石头来到河边,一眨眼的工夫就变成了加工好的各种石料。牛郎织女 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所以,这一天被称为“七夕”“七夕节”“乞巧节”“少女节”或“女儿节”。

有正方形的桥基石,长方形的桥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还有漂亮的栏板,美丽的望柱,凡桥上用的,应有尽有。

鲁姜一看心里一惊,这么好的石头造起桥来该有多结实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个不行,需要赶紧想办法补救。重修来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胜过哥哥吧!

鲁姜悄悄地回到城西动起手来,在栏杆上刻了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织女、丹凤朝阳。什么珍禽异兽、奇花异草,都刻得像真的一样。刻得鸟儿展翅能飞,刻得花儿香味扑鼻。

鲁姜瞅着那精美的雕刻简直满意极了,她又跑到城南去偷看哥哥。■ 赵县赵州桥■ 赵州桥附近的鲁班祠蓬莱 又称为蓬莱山、蓬山、蓬丘、蓬壶、蓬莱仙岛等。实际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莱”作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经传开了。“蓬莱”作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记载见于唐代杜佑的《通典》:“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

乍一看哪!她简直惊呆了。天上的长虹,怎么落到了河上呢?她定睛再仔细一看,原来哥哥把桥造好了,只差安好桥头上最后一根望柱了。

鲁姜怕哥哥赢了自己,就跟哥哥开了个玩笑。她闪身蹲在柳树后面,捏住嗓子伸着脖子“咕咕哏”地学了一声鸡叫。

她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里的鸡也都叫了起来。鲁班刚刚装饰好桥的中部,忽然听到鸡叫,真的以为是天亮了。他为人最讲信用,并谨遵约定,他赶忙把最后一根望柱往桥上一安,桥也算修成了。

这场兄妹建桥比赛,两人各有千秋,大石桥以工程巨大而领先,小石桥以栏板雕饰而更胜一筹。哥哥鲁班虽然输了,但他为妹妹的精湛技艺而感到十分高兴。

这两座桥,一大一小,都很精美。

鲁班修的大石桥,气势雄伟,坚固耐用。鲁姜修的小石桥,精巧玲珑,秀丽喜人。赵州一夜修起了两座桥,第二天就轰动了附近的州衙府县。

人人看了,人人赞美。能工巧匠来这里学手艺,巧手姑娘来这里描花样。每天来参观的人,像流水一样。赵匡胤(927—976),宋太祖赵匡胤,大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我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蓬莱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他就骑着毛驴,兴冲冲地赶来看热闹。他在路上遇到了推车的柴王爷和拉车的赵匡胤,于是三人一同来到洨河畔观桥。看过赵州桥后,三人无不暗暗惊叹鲁班的精湛技艺。

为了考验鲁班,张果老与鲁班打赌,如果他们三位能顺利过桥,而桥不倒,从此便倒骑毛驴。鲁班心想:这座桥,骡马大车都能过,三个人算什么,于是就请他们上桥。

三人走上桥时,张果老转身施法术,聚来日月星辰,装入身上的褡裢里,柴王爷和赵匡胤也运用法术聚来了五岳名山,悄悄放在了独轮车上。

由于载重猛增,三人还没有走到桥中间,大桥就经受不住了,开始摇晃起来。

鲁班一见不好,急忙跳进水中,用手撑住大桥的东侧,大桥才转危为安,张果老三人顺利地走过了大桥。张果老当面认输,只好从此开始倒骑着毛驴子了。■ 张果老 姓张名果,隐于襄阳条山。唐代武则天时已逾百岁,多次被武后、唐玄宗召见,还被唐玄宗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以后他以“年老多病”为由,又回到恒州山中去了,是当时有名的道士。后来他被神化了,成了八仙之一。

因为鲁班撑大桥时使劲太大,大桥东拱圈下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桥上也因此留下了驴蹄印、车道沟、柴王爷跌倒时留下的一个膝印和张果老斗笠掉在桥上时打出的圆坑。

大桥是鲁班建造的传说以及张果老倒骑毛驴的故事,被民间口口相传,流传十分广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小放牛》这样唱道:

赵州桥是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

什么人骑驴桥上过?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

赵州桥是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过,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阅读链接传说五代时期后周皇帝柴荣听到鲁班在赵州修桥的消息后,他为国家有这样的贤良能人而感到十分高兴。他化装成普通百姓,推上独轮车,并由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拉车,到赵州桥考察封赏鲁班。柴荣的小车将至桥中,因为车沉桥陡,柴荣脚下一滑,单膝跪在桥上,在桥面上压了一个膝印和一道车沟。鲁班看出这人是世宗皇帝,急忙上前跪拜。柴荣说:“你为民修桥有功,任你挑选,朕要封你为官。”鲁班拜谢圣意,表示愿做工匠一世,别无所求。柴荣大喜,当场书写“鲁班仙师”匾额一块,赐予鲁班。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鲁班在赵州修桥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真实的情况其实是这样的:隋代统一我国后,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分裂、兵戈相见的局面,大大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赵州桥影壁墙涿郡 公元前201年分广阳郡南部、巨鹿郡北部及恒山郡一部,置涿郡,直隶于汉代朝廷,治所在涿县,就是后来的河北涿州,辖涿县、范阳县等21个县。583年,隋文帝撤涿郡,所辖区域并入幽州。

在当时,河北的赵县是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从这里北上可到达重镇涿郡,南下可抵达京都洛阳,因此,这里的交通十分繁忙。

但是,赵县这一交通要道在当时却被城外的河流所阻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交通往来,而且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

鉴于这种情况,605年,当地官府决定在洨河上建造一座大型石桥,以结束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的状况。于是,官府就选派造桥匠师李春负责大桥设计和施工的主要工匠,在洨河建造大桥。

李春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

在石拱砌置方法上,李春均采用了纵向的砌置方法,就是整个大桥是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的。拱厚皆为1.03米,每券各自独立、单独操作,相当灵活。■ 李春铜塑像■ 赵州桥远景

每券砌完全部合龙后就成了一道独立拼券,砌完一道拱券,移动承担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

这种砌法有很多优点,它既可以节省制作“鹰架”所用的木材,便于移动,同时又有利于桥的维修,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了,只要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就行了,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李春还根据自己多年来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严格周密的勘察和比较,他选择了洨河两岸较为平直的地方建桥。拱券 是一种建筑结构,简称“拱”,或“券”,又称“券洞”“法圈”“法券”。它除了竖向荷重时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还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其外形为圆弧状,由于各种建筑类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略有变化。

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刷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黏土层。

根据后来测算,这里的地层每平方米能够承受45~66吨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米50~60吨,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李春选定桥址后,便在上面开始建造地基和桥台。■ 赵州桥美景图金刚墙 是指券脚下的垂直承重墙,又称“平水墙”,它是一种加固性质的墙。古建筑对凡是看不见的加固墙都称为金刚墙。此外,梢孔内侧的金刚墙一般做成分水尖形,故称为“分水金刚墙”,梢孔外侧的叫“两边金刚墙”。

桥台是整座大桥的基础,必须能承受大桥主拱圈轴向力分解而成的巨大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

李春在建造大桥时,采取了低拱脚,拱脚在河床下仅半米左右。还采用了浅桥基,桥基底面在拱脚下1.7米左右。还建造了短桥台,由上至下,用逐渐略有加厚的石条砌成5米长、6.7米宽、9.6米高的桥台。

这是一个既经济又简单实用的桥台。为了保障桥台的可靠性,李春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固基措施。

为了减少桥台的垂直位移,就是由大桥主体的垂直压力造成的下沉,他采取了在桥台边打入许多木桩的措施,以此来加强桥台的基础。这种方法在后来的厂房、桥梁的建造上还经常采用。

为了减少桥台的水平移动,就是由大桥主体的水平推力造成的桥台后移,李春采用了延伸桥台后座的办法,以抵消水平推力的作用。圆弧拱 是取某圆周的一部分构成巷道拱部的形状。其拱形圆滑一致,并且在巷道周围压力作用下不易产生应力集中,支护结构受力状态好。此断面利用率较高,可减少开挖工程量,施工技术亦较简单,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断面形式。

为了保护桥台和桥基,李春还在沿河一侧设置了一道金刚墙,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流的冲蚀作用;另一方面金刚墙和桥基、桥台连成一体,增加了桥台的稳定性。

这些措施保证了大桥具有坚固的桥台,提高了大桥的坚实程度。

李春及其他工匠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技术上的创新方案,他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了。

李春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我国古代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作“券”。■ 具有“神桥”之称的赵州桥■ 赵州桥的桥面石桥 即用石料建造的桥梁。有石梁桥和石拱桥,历史都很悠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石梁桥有洛阳桥和虎渡桥。由于石梁抗弯能力较差,现已只能在人行桥或涵洞中使用。石拱桥不仅在历史上有过辉煌成就,在现代铁路和公路桥上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但在洨河上建桥跨度很大,从这一头至那一头有37.04米。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18.52米。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

还有就是施工不利,半圆形拱石砌石用的脚手架就会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险性。

李春设计大桥的券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降低了桥的高度,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很像天上的长虹。

李春把桥的主孔设计成净跨度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5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非常的平稳,车辆行人也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李春还采用了敞肩的方式进行设计,这是李春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他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敞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

李春所设计的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敞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古代河流往往每逢汛期,水势较大,对桥的泄洪能力就是个考验。

李春设计4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后来根据计算4个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大大降低了洪水对大桥的影响,提高了大桥的安全性。

其次,李春采取敞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能够减轻桥身的自重。后来根据计算,4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26立方米,并能减轻自身重量700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的稳固。

再次是增加了造型的优美。4个小拱均衡对称,大拱与小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显得更加轻巧秀丽,体现了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 赵州桥全景■ 赵州桥护栏石刻桥墩 在两孔和两孔以上的桥梁中除两端与路堤衔接的桥台外其余的中间支撑结构称为桥墩,也即是多跨桥的中间支承结构部分。桥墩分为实体墩、排架墩等。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矩形墩、尖端形墩、圆形墩等。建筑桥墩的材料可用木料、石料等。

最后是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敞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从而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我国古代,传统建筑方法是,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

但是,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这可是我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为了加强各道拱券间的横向联系,使28道拱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连接紧密牢固,李春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他采用了每一拱券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方法,使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以防止拱石向外倾倒。

在桥的宽度上,他采用了少量“收分”的办法,就是从桥的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宽度,从最宽9.6米收缩至9米,以加强大桥的稳定性。■ 独具特色的赵州桥

李春还在主券上沿桥宽方向均匀设置了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并在4个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铁拉杆起同样作用。

李春在靠外侧的几道拱石上和两端小拱上盖上护拱石一层,以保护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设计有钩石6块,钩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固。■ 赵州桥近景赵县 古称赵州,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商朝时,为方国一圉之地。战国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汉为平棘县,西晋时,平棘治所移到棘蒲,属赵国。北魏置赵郡,曾为赵州治,隋改为赵郡。唐代改赵郡为赵州,明清恢复为赵州。后改为赵县。

为了使相邻拱石贴合在一起,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穿有“腰铁”,把拱石连起来。

而且每块拱石的侧面都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整个大桥连成一个紧密整体,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赵州的洨河上修建起了一座石桥,于是当地的老百姓就叫它“大石桥”。石桥位于赵县的城南,飞跨在洨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州”,所以人们又叫它“赵州桥”。有史记载:■ 冬季的赵州桥■ 赵州桥

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意思是赵州桥制造奇特,人们都不知道它是怎样建成的!隋末越王杨侗在皇泰初年,就是618年,总结赵州桥的营造经验时,称赞李春为“圣人”。阅读链接在很久以前,很多到赵州柏林禅寺参访的人,都要从赵州桥经过。相传当时有个人想以贬低赵州桥来讥讽赵州的禅法,他说道:“久仰赵州大石桥,怎么我只看到一座小小的独木桥?”赵州和尚问:“你只见独木桥,未见到大石桥?”这人说:“是啊,大石桥是什么样的?”赵州和尚答:“渡驴渡马。”是这样的,赵州桥默默无语地为南来北往的行人和车马服务,以佛心方便行人,承受驴马践踏;以佛心普度众生,无论高贵低下。赵州桥渡过了多少生灵?古桥不语,流水无言!雕塑艺术与历次修缮

赵州桥不仅是一座实用性的交通大桥,还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大载体,又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

赵州桥建筑结构独特,唐代中书令张嘉贞称其为“奇巧固护,甲于天下”,它被誉为“天下第一桥”,在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赵州桥■ 赵州桥石栏板

赵州桥的玉石栏杆分列两侧,每侧各设21块栏板和22根望柱。布局是中间每侧设蛟龙栏板5块,蟠龙竹节望柱6根,两侧为斗子禾叶栏板和宝珠竹节望柱。

赵州桥的雕饰主要集中在中间部分的栏板和望柱上,龙雕是其精华。蟠龙 我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其形状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一些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在桩梁上以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大桥中部每侧有5块蛟龙栏板,6根蟠龙竹节望柱,内外均是龙的形象,每侧有28条龙,两侧共计56条龙。如果再加上主拱券顶部两侧的各一个蚣蝮,总计58条龙,从而形成了一个气势恢宏的群龙阵图。

大桥上面的蛟龙奇兽或盘或踞,或飞或腾,跌宕多姿,引人入胜。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既有粗犷豪放的写意,又有精致细密的工笔。布局详略得当,既有局部的变化又有整体的统一,形成苍劲古朴、浑厚豪放的艺术风格。张嘉贞(927—976),字嘉贞,能诗善赋,以五经举世闻名。他历仕武则天、唐睿宗、中宗和玄宗四朝,官至中书令,累封河东侯,是唐代颇有影响的大臣。

赵州桥除了具有传说中的仙迹以外,还有玉石栏板和大石桥铭,人们称之为“三稀”,十分有名。饕餮 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它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它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了。

赵州石桥上的栏板大都仿照隋代以前的栏板而建筑,栏板上的龙图案是仿照隋朝图案而雕刻的,隋代的龙身上无鳞,尾巴细长,四爪和身体短健有力。

大桥上所雕的群龙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位于桥巅的饕餮。饕餮是传说中一种贪吃的怪兽,此兽以贪吃和凶险为特征。

赵州桥上的饕餮占据了大桥顶部最中间位置的整块栏板,毛发分披,两耳竖起,两只大眼凶光毕露,欻欻开合,怒视前方。

此恶兽形象与两旁飘逸的蛟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使人望之生畏,不敢久留,这样就不会因桥上滞留多人而发生事故,从而达到通济利涉的目的。此乃以恶兽示警,实现劝善目的。

1086—1096年,宋哲宗赵煦在北巡途中,深为赵州桥的雄奇壮丽所动,于是赐赵州桥正名为安济桥,是取“利贯金石,强济天下,通济利涉,安全渡过,万民以福”之意。■ 赵州桥护板■ 赵州桥龙纹石刻

赵州桥南桥头下还有一块汉白玉的标志牌,牌上刻着“安济桥”3个大字,这就是赵州桥的正名,也是官名。这正是北宋时哲宗皇帝赵煦所赐,所以赵州桥的正名叫“安济桥”。

在1563年,因为卖柴者在赵州大石桥下烤火,火势延烧,致使桥石出现小的缝隙,但因为有腰铁锁着,桥上照样有载重车马通过。看见这种情况,当地由居敬兄弟出面向知县李方至请求修缮石桥。李景梅 字魁春,号仙原。明代嘉庆年间,任赵州知州。他为官数载,不但清正廉明,福泽一方,而且才华横溢,是当时颇负盛名的大书法家。最为世人称道的,便是他为“赵州桥”题写的“古桥仙迹”4个匾额大字,风神潇洒,令人羡叹!

居敬兄弟也就是张居敬、张居仁,他们俩是明代举人张时泰之子,兄弟两人也是为官的,他们各捐资数十金,并倡导大家捐资,还从赵州境内募捐数千缗,把赵州桥修葺如故,颇得知州、知县和远近百姓称颂。

1821年,知州李景梅让庠生王元治负责修缮赵州桥。李景梅率先捐资数十缗,在他的带动下,赵州境内众百姓纷纷出资,筹资很快完成。■ 赵州桥辅桥

修缮工程竣工后,知州赐予“急公好义”的匾额以表彰王元治的事迹。

赵州桥建成至今已有1400多年,它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但丝毫都没有遭到破坏。

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在古代有“吞齐跨赵”的说法,地处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交通十分繁忙。大桥自建成后,就一直作为实用性交通大桥而使用,车马行人摩肩击毂,日夜不息。

赵州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车马重轧,战乱之祸,地震水患,风雨侵蚀,却一直安然雄居于洨河之上,在桥梁建筑史上堪称一大奇迹。阅读链接由赵州桥贯穿的历史古道,过去老百姓一直把它叫作“皇道”。在隋代时经由赵州桥这条南北大通道,向南可直达东都洛阳,向北则贯穿涿郡,直通北京城。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3次所走的陆路,都是从赵州桥上经过而南下的。乾隆帝第一次是奉皇太后之命巡幸中州河洛之地,是为君临嵩岳之行;后两次则是著名的“南巡”之举。乾隆三过赵州,并在柏林禅寺为这块土地留下了可观的诗作和笔墨。

苏州第一桥——宝带桥

宝带桥始建于816—819年,它是由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的,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宝带桥位于江苏省苏州京杭大运河边,跨澹台湖口玳玳河,为历代纤道所经。宝带桥用坚硬素朴的金山石筑成,桥长316.8米,宽4米,桥孔53孔。

宝带桥是我国最长的一座古代多孔联拱石桥,其中的3孔联拱特别高,用来通大船,两旁各拱路面逐渐下降,形成弓形弧线。宝带桥构造复杂而又结构轻盈,风格壮丽,奇巧多姿,成了江南名胜。仙女玉带化作宝带桥

相传在很早的时候,天庭里面住着一位仙女,她看似每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有时感到十分寂寞。

每当她感到百无聊赖的时候,就会去找其他仙女聊天,聊着聊着就听说人间有一个地方叫姑苏,那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们安居乐业,过着天堂般的生活。

有一天,仙女终于动了凡心,便悄悄地离开了天庭,驾着祥云来到了姑苏太湖的上空。此时250平方千米的太湖,风平浪静,72个岛像散落的珍珠一样镶嵌在湖面。这时天色已接近黄昏,湖面上白帆点点,正是渔民满载鱼虾归航的时候。■ 太湖公园■ 苏州宝带桥

仙女就向东飞过天平、灵岩两山,来到了姑苏城上空。仙女放眼望去,只见湖的两岸,聚集着南来北往的过客,行人车马熙攘,丝竹管乐隐约可见。

当地的人们,因为苏州太湖的湖水澹澹,因此又称它为“澹澹湖”。仙女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澹澹湖,然后拨转云头,不一会儿就来到澹澹湖上。天庭 也就是天帝的宫廷。指天地形成前的时期天斗统治三界,但天斗未称帝,并非天帝,故而三界的中央权力中心称之为“天庭”。主要管辖仙界,相对来说对“灵界”和“冥界”的管辖还停留在形式上。自玉帝统治三界之后,三界的中央权力中心称为“天庭”,三界都归其所管辖。

澹澹湖虽小,但湖面上却是白浪滚滚,让人觉得十分险恶。仙女忽然看见一艘小渡船,在巨浪中艰难地搏击着行进。

仙女看着船夫焦急的神情,便动了慈悲恻隐之心,于是她解下腰间的玉带,随手抛向了湖面。玉带在风中飘飘荡荡,落到了湖上,瞬间便幻化成了一座53孔的石桥。

湖水顷刻变得风平浪静了,原来是玉带化作的桥梁镇住了湖中兴风作浪的湖怪。两岸的人们欢呼雀跃,他们第一次步行走过了澹澹湖。■ 横卧于澹澹湖的宝带桥

从此以后,村民的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可是由宝带变化而成的大桥,它的桥孔经常变化无常,让人们都感到十分惊恐。当地的一个渔民为了防止发生不测,便想了个办法,他带上100根竹签,依次在每个桥孔下放上一根,最后剩下46根。

从东望去,仙女抛下玉带化成的石桥,背衬青山,下托绿水,恰似一条宝带飘卧在澹澹湖口,宝带桥的美名便由此而生了。

尤其到了中秋之夜,澹澹湖面,宝带桥旁,当皓月高挂夜空,人们就会看到桥孔倒映,恰似圆月,就会忘了自己是在人间,还是进入了仙境。宝带桥犹如“长虹卧波”,横卧在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阅读链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