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院庆纪念文丛 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史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9 13:26:22

点击下载

作者:徐兴无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院庆纪念文丛 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史稿

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院庆纪念文丛 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史稿试读:

前言

总述 一、溯源先河(1902—1913)二、设科建系(1914—1926)三、十年发展(1927—1937)四、弦歌不绝(1937—1945)五、易代之际(1946—1949)六、院系调整(1950—1966)七、十年浩劫(1966—1976)八、复苏振兴(1977—1999)九、风华正茂(2000—2014)

编年

传略 王伯沆先生 苗怀明胡翔冬先生 程章灿吴梅先生 苗怀明黄侃先生 滕志贤汪辟疆先生 金程宇胡小石先生 周勋初 童岭陈中凡先生 吴新雷汪东先生 张宏生方光焘先生 李开黄淬伯先生 张玉来钱南扬先生 俞为民 解玉峰罗根泽先生 周勋初 童岭王气中先生 曹虹卢前先生 解玉峰吴白匋先生 解玉峰陈白尘先生 董健 胡星亮陈瘦竹先生 周安华洪诚先生 柳士镇 许惟贤管雄先生 张伯伟张月超先生 杨正润程千帆先生 莫砺锋赵瑞蕻先生 唐建清俞铭璜先生 汪正龙周锺灵先生 李开鲍明炜先生 顾黔卞孝萱先生 赵益郭维森先生 许结 吴正岚许志英先生 王爱松叶子铭先生 刘俊前言

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历史,始于1914年。其远源可溯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立的三江师范学堂的国文课程和光绪十四年(1888年)成立的基督教会汇文书院的国文课程。1914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设立国文系。1910年,汇文书院等基督教会学院合并成了金陵大学,也于1914年设立国文系。此后,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均设中国文学系。至1952年,金陵大学并入南京大学,组成了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文学院。

一百多年来,众多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如李瑞清、王瀣、胡翔冬、吴梅、黄侃、汪辟疆、胡小石、陈中凡、汪东、方光焘、罗根泽、陈白尘、陈瘦竹、程千帆等先生执教于此。经过几代师生的艰苦创业和奋力开拓,形成了坚持真理而不追逐时尚的学术精神和朴实、严谨、创新的学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院发展迅速。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含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戏剧影视艺术学”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两个学科均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部聘长江学者4名,新世纪人才百千万工程人选多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委员会直属所“古典文献研究所”、教育部语信司与南京大学共建“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江苏省政府2011协同创新基地“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中心”均设立于文学院。这些研究机构具有规模稳定,人才汇聚的学术团队,拥有相关的学术数据库和文献整理等学术资源,并不断推出课题规划与研究成果。

文学院科研条件优越。院图书馆拥有40多万册藏书和诸多特色专业书库。承担过国家“211工程”一期、二期、三期项目和“985工程”一期、二期、三期项目,承担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及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学科地位居于我国高校中文学科前列,在东亚和欧美汉学界也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2014年,文学院举行一系列庆祝建院一百周年的活动并决定编纂文学院百年史,以总结、发扬优秀的学术传统,述史明志,继往开来。2004年8月。南京大学中文系举行系庆九十周年活动之际,时任系主任莫砺锋主编了《薪火九秩——南京大学中文系九十周年系庆纪念文集》等文献,其中就收录了沈卫威、徐雁平等编写的《中文系九十年大事记(1914—2004)》。在此基础上,文学院成立编纂组,组织师生进一步参阅校史文献档案、《南京大学年鉴》、《南京大学报》、中文系行政档案以及回忆录、学人日记等文献,初成一编,分总述、编年、传略三部分,名为《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史稿》。“总述”部分划分百年院史为九个阶段,由徐兴无撰写;“编年”部分逐年述其大事,由徐雁平、董晓、徐兴无撰写,姚松、解玉峰、张宗友、黄发友等补充修订;“传略”部分则由各专业和编纂组讨论,选择二十九位文学院各历史时期的学术前辈,聘请其弟子或后学撰写传记,作者具见《目录》;徐世梁担任编纂组秘书,负责联络、收集图片等工作。编纂过程中,文学院佘卉、葛燕红、魏宜辉、张云召、高子文、蒋钰等教师,硕士研究生侯印国、马健羚、吴钦根等参加了文献档案的搜集、整理及文字校对等工作;校档案馆给予了大力支持;部分传主的家属为《史稿》的编写提供了相关资料和图片;毕业于文学院现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工作的金鑫荣社长和荣卫红等编辑为《史稿》及其他百年院庆文献的编辑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曾担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的朱家维老师审阅了书稿,在此,编纂组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纂时间紧迫,其中不免识见浅陋、体例杂乱、挂一漏万、传闻异辞、讹误失考,校雠粗疏之处,希望读者多加批评,更希望师生校友们抉疑纠谬,献可替否。史稿者,未定之史也,谨以此作为一块朴素无华的纪念碑,为后世存一份实实在在的文献,为文学院开启新的纪元和南京大学的千秋鼎盛奉上美好的祝愿!编纂组2014年9月总述一、溯源先河(1902—1913)

南京为中国东南重镇,清代两江总督驻节于此,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这一地区也是清代的人文渊薮。李瑞清《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同学录序》云:两江本江南、江西地,本朝以来,名儒硕彦,飙起云兴。江

宁程廷祚,扬州阮元、汪中,金坛段玉裁、高邮王念孙,常州孙

星衍、洪亮吉、庄存与、刘逢禄,长洲宋翔凤。徽歙之间,则有

汪绂、江永、戴震、凌廷堪、程瑶田、金榜之属。宣城有梅文鼎。

方苞、姚鼐,起于桐城。江西则有魏禧诸子、王源、刘继庄、谢

秋水、朱轼、李绂、裘曰修。或显或晦,皆笃学异能之士也。故

中国之言文学者,必数东南。

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清廷惩战败之痛,实行变法,创办新式教育体系。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二十六年(1900年)9月,清廷诏令“人才为政事之本,兴学育才为当务之急……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二十八年(1902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筹办江南省学堂大略情形折》;同年,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筹办三江师范学堂。二十九年(1903年),张之洞奏请创建三江师范学堂,同年6月开学。三十年(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设置优级师范学堂作为高等教育。三十二年(1906年)年,三江师范学堂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停办初级师范。“中国师范学校之建立,(1)以两江为最早。”三江师范学堂初级师范完全科课程和两江师范学堂本科公共通识课程中均设有“中国文学”。

两江师范时期,学监李瑞清聘请柳诒徵、王瀣(字伯沆)、刘师培等担任两江师范学堂文科教习。在他们的悉心培养和精神感召之下,胡翔冬、胡小石、陈中凡等毕业于两江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公共科,成为我国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戏曲史等文史研究领域具有开创地位的重要学者。

1888年,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就在南京创办了汇文书院(The Nanking University);1891年,美国基督教会基督会在南京创办了基督书院(Nanking Christian College);1894年,美国基督教会长老会创办了益智书院(The Presbyterian Academy)。1906年,益智书院并入基督书院,成立了宏育书院(The Union Christian College)。1910年,宏育书院并入汇文书院,成立了“金陵大学堂”(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简称“金大”)。金大初创之时仅设文科,其中设有国文课程。同年,金大在鼓楼西南坡购得土地,营建新校区,1916年陆续迁入,1921年全部竣工。是为1952年金大并入南京大学之后,南京大学校区的主要部分。

1954年6月16日,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南京大学校史自三江师范学堂建立算起,以三江师范学堂和金陵大学作为南京大学的两个源头。文学院的历史是南京大学历史的一部分,两江师范学堂和金陵大学的国文课程,开启了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先河。(1) 李瑞清《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同学录序》。二、设科建系(1914—1926)

南京大学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语言文学科系建制肇始于1914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两江师范学堂解散。1912年至1913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教育部陆续颁布《大学令》等一列教育法令和规程,史称“壬子癸丑学制”。其《师范教育令》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规定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1914年8月30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南高师”)在原两江师范学堂校址上成立,设国文、理化两部和国文专修科。国文部主要科目有:伦理学、心理学及教育学、国文及国文学、英文、历史、美学、古语学、体操。国文也是全校必修课程。

同年,金大改组文科。将文科学科的科目分成四组,每组以系命名,即语言学系、社会学系、数理学系、宗教学系。语言学系包含国文、英文等科目。不久又撤销四个组系,以学科科目为系,设国文、英文、历史、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系。1924年,胡小石任金大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26年,陈中凡应聘任金大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金大与南高师以及此后的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中文学科之间,往往互聘师资,转相授受,师友弟子,错综其间,学风非常接近。

1915年,南高师国文部招收本科生36名,专修科招收27名。王瀣应校长江谦之请任国文部主任。刘伯明也受聘为金陵大学国文系主任,继受南高师之聘,教授哲学、哲学史、文学、教育学等。1919年,国文部改为国文史地部,刘伯明担任主任。1920年1月,校长郭秉文将国文史地部与数学理化部合建为文理科,下设国文、英文、哲学、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地学八个系,系科建制已臻综合性大学规模,突破了师范格局。同年12月,北洋政府通过南高筹建大学议案,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简称“东大”)。1921年,东南大学正式招生,南高师停止招生,等在读学生全部毕业后并入东大。

南高师和东大时期,从国内外延揽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当时有“孔雀东南飞”之誉,国文系也颇具规模。1921年,陈中凡任系主任,吴梅任词曲国文教授,陈去病任诗赋散文教授,顾实任国文教授,邵祖平任国文助理。1924年,姚明辉任东南大学国文系主任。1925年,胡小石兼任东南大学教授、文科主任。而刘季平、李详(字审言)、姚永朴等也曾受聘于东南大学国文系。

南高师和东大以“诚”为校训,其人才培养宗旨,既在培养优秀的教师,又在培养专门学者,追求通才与专才的平衡。国文系不仅注重知识传授和学术训练,而且注重文学创作与鉴赏能力的培育;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而且组织课外学术与创作活动,聚会结社,建构师友生活,以道德、精神和才艺相感召,奠定了南京大学各个历史时期中文学科的教育理想与教学传统。1922年,南高师和东大师生成立国学研究会。指导教授有陈中凡、顾实、吴梅、陈去病、柳诒徵。分为经学、小学、史学、诸子学、诗文学五部,邀请校内外学者如梁启超、柳诒徵等举办国学讲座十多场,编辑整理《国学研究会演讲录》,创办《国学丛刊》。1924年春,吴梅组织东大国文系师生成立词社“潜社”,每月在秦淮河多丽舫集会,赋词畅饮。

南高师、东大和金大的国文系为中国语言文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如语言学家张世禄,古典文献学家段熙仲,戏曲学家卢前、词曲学家王玉章、唐圭璋、王起(字季思)、吴白匋,版本目录学家赵万里以及作家,我国第一位女性电影编导濮舜卿(又名濮傍)等。

南高师和东大也奠定了南京大学各个历史时期中文学科严谨求真的学术理念和以继承发扬中国文化为己任的价值取向。在当时,这样的学风甚至与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相对峙。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日刊·〈诗学研究〉号一》刊登师生旧体诗作,引发了郑振铎、周作人、沈雁冰、叶圣陶等提倡白话文的学者的批评和南京高师、东大师生的反批评。1922年1月,《学衡》杂志在东南大学创刊。创办者东大英文系主任梅光迪、英文系教授吴宓、生物系主任胡先骕等人,在美国留学期间受到美国文学评论家、哈佛大学教授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1865—1933)新人文主义学说的影响,反对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学衡》杂志为中心形成的人文学术群体被称为“学衡派”。国文系王瀣、王易(字晓湘)等均为该杂志撰文。1919年,北京大学刘师培、黄侃等创办《国故》月刊,与《新青年》、《新潮》相抗衡。陈中凡、吴梅等南高师学者就曾担任特别编辑。1923年3月,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创办《国学丛刊》,顾实撰写的《发刊辞》以“整理国学、增进文化”为宗旨。并刊登旧体诗文、词曲作品。但是东大国文学科对于白话文决不排斥,而是开展了科学的研究。国文系设有国语组,开设了“国语语法”、“国语语音学”、“国语问题”、“国语教学法”等十门课程,以研究、推行国语运动。胡先骕说:“当五四运动前后,北方学派方以文学革命整理国故相标榜,立言务求恢诡抨击不厌吹求。而南(1)雍师生乃以继往开来融贯中西为职志。”毕业于南高师的中央大学教授张其昀说:“世人多称南高学风偏于保守,这是一种误解,与其称为保守,不如称为谨严较近事实。南高的精神中科学成分极重,他们不囿已见,不狃私意,发言务求正确,不作妄诞之辞,最富于自由空气与真挚的精神。”“时人称南高居于保守,另一证据,即当白话文势力盛行以后,南高学人仍多以文言文述学论事……南高虽分为许多部,但有一共同倾向,即注重国文,注重科学的国文,且认为是造(2)就优良师资的先决条件。”

禀持上述学术理念和文化自觉,南高师和东大国文系的学者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如陈中凡出版了《古书校读法》、《诸子书目》、《经学通论》。顾实编纂和撰写了《老子解诂》、《说文解字简笺》、《老子列传考释》、《中国文学通史》、《文学学纲要》、《诗学入门》等讲义和著作,出版了《汉书艺文志讲疏》、《中国文学史大纲》。1922年,南高师文学研究会与哲学研究会创办了《文哲学报》。

自三江师范至南高师、东大、金大的师生,不仅承担着中国传统士人的道德节操和淑世精神,而且在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培养起追求民主、科学、自由的崇高理想和救国救民的牺牲精神,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在国家危难之际,均能挺身而出。1919年5月南高师等十三所学校联名致电北洋政府,要求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5月9日,南高师和金大师生一起参加南京学界“国耻纪念会”,南高师教务主任陶行知等人在会上作“国耻史”报告。13日,南高师、金大等学校发起集会,成立南京学界联合会,通过《声援五四爱国运动决议案》,宣布罢课。1925年5月,上海学生和群众因抗议日商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遭租界巡捕镇压,造成“五卅惨案”。东大、金大师生发出通电,上街游行,全校罢课,各自组织“上海惨案后援会”,组织学生和民众游行,向各国政府和报界宣传事件始末,要求惩办凶手,赔偿损失。中国现代社会的革命风潮和社会运动,奠定了南京大学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和民主传统,中文学科的师生参与其中,表现卓越。(1) 胡先骕:《朴学之精神》。(2) 张其昀:《南高的学风》。三、十年发展(1927—1937)

从1927年开始,南京大学历经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阶段,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成为中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

1927年3月,北伐军攻克南京,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并接收东南大学。6月,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颁布“大学区制”,在江苏、浙江两省试行。同日,教育行政委员会明令原国立东南大学等江苏境内九所专科以上学校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用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以及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因学区位于首都,故冠以“首都大学”的称号。第四中山大学下设九个学院,院下分系或门组。文学院下设中国文学系和外国文学系,楼光来担任文学院院长。其时,中国文学系专任教师有王瀣、王易、汪东等,兼任教师胡小石,讲师徐天闵,助教陈延杰、支伟成、王焕镳、谢奂文、钱堃新等。不久,聘请胡小石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教授兼中国文学系、中文研究所主任。

1928年2月,国民政府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4月5日,民国政府规定大学区内的大学均不加“国立”二字,只称“江苏大学”。学生集会抗议并实施罢课。4月24日,大学院(教育部更名)大学委员会临时会议议决江苏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简称“中大”。

中大成立后,聘请汪东任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有谢寿康(兼文学院院长)、汪东(兼主任)、黄侃、王伯沆、王易、胡小石、汪辟疆、吴梅、林公铎等,讲师为徐震(哲东)、陈延杰,助教为钱堃新、黄焯、张述明、董文鸾、周慧蓴、潘重规、殷孟伦等。特别是黄侃于1928年受聘中大,直至1935年病逝,增加了中大和金大中文系的学术实力。

中国文学系课程体系完善而丰富,第一类有各体文选、国学概论、文学史纲要、文字学、修辞学、目录学、校勘学、高级作文等;第二类有秦汉文、六朝文、唐宋文、骈文史、史记研究、文学研究法、汉魏诗、六朝诗、唐诗、宋诗、诗歌史、诗歌通论、唐宋诗、元明曲、词曲史、词曲通论、训诂学、屈原赋、清真词、杜甫诗、音韵学、钟鼎文、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陶谢诗、毛诗、尔雅、甲骨文、经学通论、文艺评论、近代诗等;第三类有经学专书研究、诸子专家研究、小学专书研究、总集研究、专集研究、小说专书研究等;第四类有特别研究(如历代礼制、乐律之类)、曲论、曲律、曲选等。共计五十多门课程,目的在于以文字、声韵、训诂为研究一切国学的根底;养成欣赏高等文学和阅读古典文献的能力。

金大的中文学科在这十年中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927年9月,胡小石兼任金大中国文学系教授至1937年,1931年曾为金大校歌作词。此后,胡翔冬、卢前、黄侃、刘继宣、余贤勋、高炳春、张守义、吴白匋等也受聘进入金大国文系。1931年,刘继宣任金大中国文学系主任。1930年,金大得到美国巨富霍尔(Hall)的资助,设立中国文化研究所,由徐养秋、李小缘、商承祚、徐益棠、陈登原、黄云眉、刘国钧、刘继宣等文史专家组成,并创办《金陵学报》。1934年,金大文学院成立国学特别研究班,学制二年。聘请黄侃、吴梅、胡小石、胡翔冬、刘国钧、刘继宣等为指导教师。设有科目国文、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文字学等科目,研究范围为中国文学、文学史、史学、哲学四大类。此后又请汪辟疆、商承祚等开设课程。

中大和金大的中文系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如考古学家曾昭燏、游寿,词学家、女词人沈祖棻、尉素秋,文学史家程千帆、孙望、高文、潘重规,语言学家殷孟伦、洪诚、徐复,文献学家钱存训,外国文学专家张月超等。两校师生继续发扬聚会结社的学术与创作活动。1929年,金陵大学中国文学系同学闵君豪等二十余人组织国学研究会,创办《金声》。1931年,金大中国文学系学生向映富、徐复、高小夫、尚笏、周荫棠、高文、武酉山、陆思涌、程会昌(千帆)、曾昭燏、黄念田等六十余人组成中国文学会。1932年,中大中国文学系学生,发起分组研究,共分小学、骈文、散文、词曲,近代文、文学史等七组,编辑出版《艺风》,刊载学术和文艺作品。1934年,中大学生成立中国文学会,聘请章太炎、陈汉章、柳翼谋、黄侃、汪东、吴梅、王瀣、胡小石等为顾问进行指导研究。1936年,金大国学研究班编辑出版《小学研究》。1928年,黄侃、胡小石、汪东、汪辟疆、王瀣、王易等于上巳日(三月初三)于玄武湖禊集,组成禊社,此后多次雅集。特别是1929年1月1日的雅集,黄侃、陈汉章、王瀣、胡翔冬、胡小石、汪辟疆、王易登临南京玄武湖畔鸡鸣寺豁蒙楼,以“纸”韵联句为诗,题为《豁蒙楼联句》,成为南京大学所藏珍贵文物。1928年,吴梅重主潜社集会,与汪东、王起、唐圭璋等仍集多丽舫,先后雅集十次,得曲九十二支,汇为《潜社曲刊》。1934年,吴梅、陈匪石、乔大壮、汪东、蔡嵩云、唐圭璋等结成词社“如社”,至1937年6月5日,共举行十八次社,作品汇为《如社词钞》。1929年,中大中国文学系学生常任侠与李孟平、陈穆等组织中大剧社。1932年,中大学生王嘉懿、曾昭燏、龙芷芬、沈祖棻、尉素秋等结成“梅社”,举行雅集。

十年之中,中大和金大的学术研究得以拓展精深,两校人文学科及中国文学系师生创办诸多学术刊物如《国立中央大学半月刊》、《国立中央大学文艺丛刊》、《金陵学报》、《金陵大学文学院季刊》、《国风》、《小学研究》等刊出师生们的学术论文多篇,两校教师的许多论著都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开山或集成之作。如1927年,陈中凡出版了我国学术史上第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卢前编写了《中国戏剧史大纲》讲义;1928年,胡小石将中国文学史课程讲义整理成为《中国文学史讲稿上编》十一章出版,吴白匋认为“建国前继出之文学史,若冯沅君、陆侃如合编之《中国诗史》、刘大杰之《中国文学发展史》,其体例实受先生启发”。同年,胡小石《甲骨文例》出版,为我国第一部研究甲骨文文法的著作。1930年,商承祚受聘金大,整理研究福开森捐赠金大的文物,陆续出版《福氏所藏甲骨文》、《殷墟佚存》等。1931年,唐圭璋开始编纂《全宋词》,至1937年初稿完成。1933年,黄侃《日知录校记》由中央大学铅印出版。

中大和金师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民主精神。1927年5月,日军攻占济南,屠杀中国军民和官员,造成“济南惨案”。中大学生千余人举行集会,成立“国立中央大学教职员反日救国委员会”,推举汪东等人成立起草委员会委员并举行游行示威,向国民政府呈递请愿书,要求对日宣战。金大师生也参加了游行示威并罢课一周,组织反日暴行国际宣讲会和金大教职员反日暴行国际宣传部,以多国语言将事实向世界报道,致电日内瓦国际联盟秘书处,要求国际社会主持公道。1931年9月18日,日军占领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大学生冒雨上街游行,质问并怒打外交部长王正廷。中大、金大还会同复旦大学赴宁请愿团至国民政府请愿,逼迫蒋介石出面接见。12月,中大、金大学生和全国各地在南京学生三万多人举行示威游行,行至珍珠桥冲砸《中央日报》馆,遭军警镇压,死伤百余人,造成“一二·一七”学生惨案(“珍珠桥惨案”)。中央大学校长朱家骅引咎辞职。黄侃在12月10日的《日记》中记载他与胡小石、汪东等“共观学生结队游行。因忆靖康元年二月,太学生千余人,军民数万人,于宣德门欲殴李邦彦,邦彦疾驱得免。又磔内侍朱拱之,并杀其辈数十人。彼时士民之气,犹得伸也”。爱国之情,奋于笔端。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中大学生五百多人赶赴行政院质问政府,并组织后援队支持十九路军抗战。中大教授会发表《告国民党领袖书》,要求奋起抗战。1935年因与金大毗邻的日本领事馆建一旗杆,高与金大北大楼齐,引起师生的愤慨,遂发起捐款,在大礼堂南侧建立高121尺的钢管旗杆,高出北大楼10尺,升起国旗,以扬国威。同年12月,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一二·九”学生抗日运动爆发。中大、金大等三千多名学生宣布罢课,游行示威。四、弦歌不绝(1937—1945)

1937年,正当中大新校址破土动工,规划营建“万人大学”之际,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并轰炸南京,中大亦被创伤。校长罗家伦制定了迁校于重庆、医学院迁成都华西大学的方案。11月,全部学生到达重庆,选址重庆大学东北沙坪坝松林坡建造校舍。后又在柏溪建立分校。11月,金大开始西迁成都华西坝,次年2月全部到达。两校在烽火狼烟中坚持办学,弦歌不绝。

西迁后的中大中文系的教师有楼光来、汪东、胡小石、汪辟疆、卢前、赵少咸、李长之、唐圭璋、罗根泽、朱东润、吴组缃、蒋礼鸿、张世禄、徐英、杨晦、吴世昌、敖士英、乔大壮、管雄等。1937年由胡小石代理系主任。1939年至1944年,汪辟疆出任中文系主任。1944年仍由胡小石担任。1943年,张世禄任教中大中文系并成立语言文字组。1945年,中大师范学院国文系并入中大中国文学系,伍俶傥任系主任。至1944年,中大中国文学系有教授38人,副教授9人,讲师8人,助教7人,学生254人,开出课目达145项。1943年,楼光来、胡小石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二批部聘教授(1941年,教育部实行“部聘教授”制,按学科评选出一批资深、有名望的教授,改由教育部直接聘任),1944年,汪辟疆、胡小石获国民政府教育部服务奖。在此期间培养的杰出人才有语言学家殷焕先、鲍明炜、周钟灵,文学理论家徐中玉、钱谷融,文学史家霍松林、马騄程等。

1938年,中大创办研究院,下设研究所和学部。1944年中大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增设中国文学部,由中国文学系主任胡小石兼任文科研究所所长,至1945年招收两届十多名研究生,其中有濮之珍、金启华、徐家婷、刘溶池、王季星、公方苓、李毓芙、郭银田等。

金大中文系的教师有胡翔冬、刘继宣、余贤勋、吴白匋、郦承铨、朱锦江、陈延杰、罗倬汉、周荫棠、高文、丁廷洧、李相珏、刘道龢、吕叔湘、程会昌、沈祖棻、孙望等,1937年,刘继宣任中文系主任。1939年,余贤勋代理系务一年。1940年余贤勋任系主任,至1941年9月去世,系务由刘国钧院长兼代。1942年由高文担任系主任。由美国诸多教会联合创办于1913年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也随金大西迁成都,西迁后,陈中凡任中国文学系主任。

尽管办学条件艰难困苦,但两校中文系的师生以民族文化为担当,专心治学,学术成果丰硕。除了《国立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金陵学报》继续刊行发表学术论文之外,1943年至1944年,中大中国文学系举办学术座谈会十多次,创办了《中国文学》。1940年,金大中文系创办《斯文》半月刊,宗旨在于方便同仁发表学术研究所得,并以此提倡战时后方之学术空气。1943年,汪辟疆主编《中国学报》在重庆出版。1943年、1944年,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部分、《隋唐文学批评史》部分、《周秦两汉文学批评史》部分作为“中央大学文学丛书”由重庆商务印馆出版。1943年,程会昌《文学发凡》作为“金陵大学中国文学系丛书第二种”出版。1944年,中大蒋礼鸿撰成《商君书锥指》;管雄撰成《洛阳伽蓝记疏证》。金大出版陈延杰《晞发集注》、罗倬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考证》、高文《汉碑集释》、程会昌《目录学丛考》、张守义《中国文学疏证》、孙望《唐诗补遗》、沈祖棻《双白词肌参》、刘道龢《方言疏证补》等专著。

课堂内外的学术与文化活动频繁。1938年,金陵大学举办朱锦江、郦衡叔山水花卉画及刘继宣、商承祚、高文、吴白匋书法展览。1942年6月30日中文系教授的作品参加中大艺术系庆祝校庆艺术展。1944年,中大中国文学系举办聚珍书画展览会,展出中文系教师所藏珍贵书画文物多种。

由于沦陷地区的知名高校大都西迁,形成了校际交流和学风融合的局面。两校教师有从外校兼任者,也有出任其他学校者。比如胡小石曾任云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白沙女子师范学院教授兼系主任。陈中凡曾任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罗根泽曾任四川教育学院教授。1940年,金大文学研究的主要工作计划就是“请校外名流学者作学术上之演讲和举办读书会”。曾邀请齐鲁大学叶绍钧、燕京大学新闻系主任蒋荫恩、西南联大教授朱自清等演讲。1944年,金大与华西大学、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女子师范大学等五所教会大学的中国文学系师生举行联谊大会,推举时任燕京大学教授的陈寅恪为大会主席。

两校中文系师生在国家危亡之际,努力保持民族气节,积极投身抗战。抗战期间,王瀣因病滞留南京。南京沦陷后,他拒绝与日伪合作,不在汪伪政府学校担任教职,以出售旧书为生。临终之际,遗命不以棺木见日寇,葬于家中后院。国民政府称其“坚贞守道,皭然不污”,给予“明令褒扬”。1937年,年迈多病的吴梅举家内迁,颠沛流离,复发喉疾,于1939年3月17日病逝于昆明大姚镇李旗屯。1939年6月,中大举行了吴梅先生追悼会。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战时动员计划》,要求“战时各级学校教育,均应力求切合战时需要,各级学校之课程与管理应实际情形,量予变更”。中大、金大中国文学系在此后开设民族诗歌、战时文学讲座等激励民族精神的课程与演讲,为抗战服务。1943年,刘国钧撰《五年来之金陵大学文学院》,阐释在国难时艰的岁月,“文科之文”对于倡导发挥“我国固有文化”,借鉴整合“西方文化”,以“支持我民族之中兴”的重要意义。1944年11月6日,汪辟疆在纪念周上作题为“夏完淳”的演讲,阐明青年从军之意义。

1940年,汪精卫政权伪行政院通过在南京设立中央大学案,恢复中央大学,在沦陷区招生。“南京中央大学”校址初设于南京建邺路红瓦廊,1942年迁至原金大校址。王钟麒、杨正宇、陈柱、钱仲联相继出任文学院院长;龙榆生、刘诗孙、钱仲联相继出任“南京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有纪国宣、吕贞白、施则敬、杨鸿烈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汪伪政府随之灭亡。9月下旬,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解散“南京中央大学”,设立“临时大学”,接收原“南京中央大学”等学校的学生。10月,金大也派员回南京接收。五、易代之际(1946—1949)

1946年,中大、金大全部回迁南京开学。楼光来任中大文学院院长,伍俶傥任中国文学系、中国文学研究所主任。1947年,胡小石任中大中国文学系主任,新聘教师有吕叔湘、段熙仲、陈匪石、李笠、洪诚、唐圭璋、卢前、游寿、王气中、周法高、陈瘦竹、鲍明炜等。1948年,方光焘、路翎(徐嗣兴)等受聘中大中国文学系。1949年,唐圭璋应聘中大中国文学系。至1948年,有教员27人,计教授15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助教3人;学生99人。在此期间,中大中国文学系提倡“综合古今,贯通中外”的学术理念,在治学方法上主张“既不偏于古文,亦不醉心新体,大抵考据与创作并重,务期以实事求是之精神,达到博而能约之境界”。开设必修课程如历代文选、历代诗选、中国文学史、文字学概要、声韵学、训诂学、词选、曲选、中国文学专书选读、个体文习作、西洋文学史、读书指导、毕业论文等;选修课程如文法研究、文学批评、广韵、小说研究、戏剧史、近代语法研究、目录学、校勘实习、铜铭文、新文学概要、现代方言、语文名著选读、欧洲文艺思潮、四书、五经、诸子、翻译文等。

1946年金大国文系新聘教师有胡小石、刘继宣、高耀琳、唐圭璋、武酉山等。1948年,罗根泽、徐复应聘金大国文系。

复员之后的中大中国文学系师生对重建中国学术文化充满信心。1947年,《国立中央大学校刊》刊出汪东所作《国立中央大学校歌》,祝愿“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胡小石在中大卅二周年校庆暨卅五级毕业典礼上致辞说:“九年抗战,复员还都。今日纪念卅二周年校庆及本届毕业典礼,因感想到学校的历史很宝贵,中大现址原系三江师范校址,由三江师范而两江师范而南京高师而东南大学以至中大,实已不止卅二年,有悠久的历史。”“现在各种科学同时益重,发扬光大而为今日中大。毕业同学为社会中坚分子,为国家优秀分子,要有精密客观的态度,发扬本校最优良的精神。”

抗战之后,内战随即爆发,国内和国际上都呼吁中国安定统一、实现民主政治,中大师生的爱国民主情绪日益高涨。1947年5月6日,中央大学教授会召集教授大会,通过《要求提高教育经费,改善教员待遇宣言》。15日上午,中大、国立剧专等学校学生集体请愿,举行“反饥饿”游行,引发全国高校的纷纷响应。20日上午,南京、上海、杭州等高校学生和中大、金大学生举行游行,冲破军警包围,至鼓楼汇合后举行大规模“反饥饿、反内战、反暴行”游行示威,遭到军警镇压,中大中国文学系教师陈瘦竹因保护学生遭到拘捕。当晚,中大、北大、清华教授会发表声明,抗议政府暴行,社会各界纷纷支持。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压迫”的民主运动。次年,南京高校学生分别在中大和金大举行“五·二〇”周年纪念活动。1954年6月16日,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决议,以“五·二〇”为校庆日。

1948年,蒋介石下野,李宗仁出任国民政府代总统。1949年1月,中大筹备迁校广州、厦门、台湾等地,遭到大多数教授的反对,校长周鸿经弃职。中大教授会选举产生十一名“中央大学校务维持会”委员,梁希、郑集、胡小石为常务委员,主持校政。2月4日,校务维持会召开系科代表大会,组成“中央大学应变会”,胡小石等多次向李宗仁政府提出“撤查校长周鸿经”、“拔发应变费及粮食”、“释放被捕学生”三项要求,争取经费,清点校产,维持校务。4月1日,中大、金学生参加南京市专科以上十所学校举行“争生存,争和平”请愿大游行。中大校务维持会常务委员胡小石跟随队伍保护学生,与刘庆云、吴传颐、张江树等教授和学生一起在总统府前请愿,遭到大批军警围攻,造成“四·一”血案。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接管中大。8月,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梁希、潘菽、胡小石、楼光来等二十一人成立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梁希任主席。胡小石出任文学院院长。9月,方光焘出任中国文学系主任。胡小石出任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顾问。11月,陈中凡当选为南京市文学联合会副主席。六、院系调整(1950—19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0年,国立南京大学、国立安徽大学、私立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等高校均归属华东军政委员会直接领导,“国立南京大学”径称“南京大学”(简称“南大”)。1951年,为团结、教育、改造旧知识分子,华东军政委员会成立华东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班;3月,华东教育部部署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参加思想改造运动,出现搞“人人洗澡”、“个个过关”、“思想改造展览”等“左”倾现象。

由于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美国政府宣布冻结中国在美国的全部财产。于是中国政府下令冻结美国在华财产,金大外籍教职员全部回国。1951年,金大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陈中凡出任合并后的金大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文学院长。

1951年至1953年,教育部遵照苏联高校模式,开始对全国高等学校展开有计划、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1952年7月,南大与金大两校校务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通过《南京、金陵两大学合并、调整工作进行办法》。按此办法,从南大调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院系单独成立院校;以南大文、理、法学院与金大等南京高校的文、理学科合并,同时并入复旦、震旦、同济、齐鲁、中山、浙江、川大的一部分文、理学科,将南大组建成文理学科型的综合性大学,校址从四牌楼2号迁至鼓楼原金大校址。胡小石、陈中凡担任合并筹委会委员。

调整后的南大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内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方光焘任系主任。陈中凡从金大、黄淬伯从江苏学院调至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胡小石出任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

1956年起,各项教学科研工作进入正轨。根据高教部规定,南京大学秋季入学的本科新生修业年限由四年改为五年,此学制一直实行到1970年65级学生毕业。同年,南京大学开始招收副博士研究生,设二十五个专业方向,学制四年,中文系由胡小石、陈中凡任导师。胡小石招收首批副博士研究生有谭优学、周勋初、侯镜昶、杨其群、吴翠芬等;陈中凡教授招收首批副博士研究生有吴新雷、徐惜阴等。“五·二〇”校庆期间,方光焘在南大第二届科学讨论会上作“汉语词类研究中的几个根本问题”的报告。为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中文系四年级组成鲁迅研究小组,举行鲁迅小说讨论会并前往绍兴、上海参观鲁迅故居,此后成为中文系本科生的文学考察活动。陈瘦竹在南大举行的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会上作题为《鲁迅的生平和创作》的报告。中文系还举办语音训练班,内容包括国际音标的符号及发音、音韵学的基本知识及方言调查的方法。陈中凡《汉魏六朝散文选》,罗根泽《中国中古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修订本等中文系教师的论著相继出版。1957年,中文系建立语言研究、文学史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三个研究小组,分别由方光焘、陈中凡、杨咏祁老师作关于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提交论文十六篇参加“五·二”校庆科学报告会。中文系请方光焘在全国高校中首次开设《索绪尔的一般语言学》课程,还聘请南京师范学院唐圭璋教授来中系开设“宋词”课程;成立了中文系资料室。郭影秋校长曾设家宴祝贺中文系“三老”胡小石、陈中凡、汪辟疆七十寿辰。1958年,中文系成立戏曲研究室,陈中凡为研究生讲授戏曲史,计划组织队伍编写《宋金元戏曲俗语方言词典》、《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理论》等专著。

从1957年至1966年,各种政治运动风起云涌,极“左”思想干扰学术研究,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不断受到冲击。

1957年5月,为响应中共中央4月27日《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中文系部分教师先后参加了校党委、行政组织的十四次帮助党整风的鸣放座谈会。6月,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指示,展开对鸣放中错误言论的批判,中文系三十多位师生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1958年,俞铭璜担任中文系主任期间,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进行“大跃进”和教育大革命。南大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提出贯彻生产劳动、教学和科研三结合的方法,要求文科以办农场、工厂,从事工农业生产为主,接触实际,体验生活,开展社会工作。教学改革方面强调“政治挂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厚今薄古,古为今用”,规定文科学生一年中4个月劳动,1个月假期,7个月业务学习。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中文系增设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取消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课程,提出迎接建国十年“大放卫星、大搞科学研究、大编教材”计划,包括撰写教科书和专著42种,科学研究70种,编写“大众文艺丛书”100本,创作20多种,以及与物理系联手制造语言翻译机等。同时,中文系师生参加办农场和大炼钢铁。部分教师被选派支援江西创办江西大学中文系,管雄担任该校中文系主任。

1964年,南大组织师生参加“四清”运动,中文系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研究生被调往参加苏州太仓县浏河人民公社和南通海安县双楼人民公社开展运动。

1965年,为响应毛泽东“要改造文科大学,学生要下去搞工业、农业、商业”的号召,高教部要求全日制高校实行半工半读。南大选择江苏溧阳县果园作为南大“小三线”建设基地,筹办文科分校,定名为溧阳分校,匡亚明任校长,溧阳县委书记任副校长。将文学、历史、哲学三系打通为大文科,实行半农半读。1966年2月,中文、历史、哲学三系五个年级的所有学生及中青年教师、干部并为一部,迁往溧阳分校,按年级成立五个大队,从事农业生产。年老体弱的教师留在南京成立“文史研究室”,由中文系主任陈瘦竹兼任研究室主任。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文系的师生努力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调整办学机制、改善办学条件。

1958年,陈中凡与日本东洋大学波多野太郎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1959年,中文系语言教研组在《中国语文》发表《关于改进汉语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几点意见》。古典文学教研组讨论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加强课外辅导和阅读指导、改进考试考查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胡小石为四年级学生开设《楚辞》课程。现代文学教研组组织基础课集体备课活动。在陈中凡的筹划下,系主任俞铭璜和总支书记康贻宽等以极大的勇气,将在其他高校受到政治冲击的钱南扬和徐铭延调入中文系任教,充实了中文系的学术力量。周勋初、吴新雷、叶子铭、黄景欣、侯镜昶、吴翠蓊等一批优秀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叶子铭所撰《论茅盾四十年的新文学道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60年,中文系举行科学报告会纪念“左联”成立三十周年。1961年,钱南扬在《戏剧报》第七、第八期合刊发表《魏良辅南词引正》;陈瘦竹《论田汉的戏剧创作》出版。中文系邀请浙江大学教授夏承焘、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作学术报告。中文系青年教师叶子铭、黄景欣被南大党委授予“学习标兵”称号。1962年,中文系举行了庆祝校庆六十周年科学讨论会,方光焘、黄淬伯、洪诚、施文涛等教师提交论文。同年,还邀请复旦大学教授郭绍虞作学术报告。1964年,陈中凡、钱南扬《中国戏剧概要》讲义由南京大学教材科印行。1965年,诗人闻捷来中文系作关于新诗创作的学术报告。

1958年9月,中文系增设新闻专修科,学制三年。招收三届学生,于1961年合并到江苏省新闻学校。1965年,中文系成立越南留学生教研室,徐慧征、徐曼华出任教研室主任、副主任。越南留学生200人进入中文系学习汉语。从1959至1964年开设的本科课程,旦示出中文系雄厚的师资力量。有陈中凡、钱南扬、侯镜昶合开中国戏曲史;胡小石开设杜诗系列讲座;陈瘦竹开设中国现代戏剧作家研究;洪诚开设古代汉语、古书疑义举例;王气中和徐铭延合开中国古代文学史;赵瑞蕻、赵梅君合开外国文学史;周勋初、吴枝培合开中国文学批评史;邹恬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周锺灵开设现代汉语;黄景欣开设语言学概论;杨咏祁开设美学;包忠文开设文艺学概论、鲁迅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裴显生开设写作、当代作家作品评论、吴白匋开设中国古代诗词曲鉴赏;陈瀛开设历代文论选、杜诗专题;叶子铭开设茅(1)盾研究等等。

这一时期的中文系学生具有勤奋朴实、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1959年8月10日,南大东大楼火灾,中文系58级新加坡华侨学生陈万里奋勇救火,不幸牺牲,被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烈士”称号,安葬雨花台公墓。(1) 朱家维:《我系、我班和我》,卢方玉、朱家维主编《往事如诗: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五九级同学回忆录》。七、十年浩劫(1966—1976)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进入十年动乱时期,各项事业处于停顿混乱状态,思想文化科学教育领域首当其冲,知识分子遭到残酷迫害,青年学生的学习前途和生活希望被无情断送,一些师生的心灵和人格也发生扭曲,中文系的命运和南京大学一样难以幸免于浩劫。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通知》),发动“文化大革命”。南大组织师生学习,决定本学期不进行考试,让学生参加文化大革命。5月25日,聂元梓等在北京大学贴出《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播报、刊登了大字报全文。6月2日,溧阳分校一些学生和青年教师贴出《十问匡校长》大字报,批判匡亚明校长。分校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反击大字报,并对为首的教师、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在中央文革小组的压力下,中共江苏省委于6月12日在南京大学操场召开上万人参加的南京大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动员大会,宣布撤销匡亚明党内外一切职务,并派出“文化大革命”工作队进校,取代校党委,领导南京大学的“文化大革命”,意在不让“群众运动”失去控制。南京大学宣布停课搞运动,教学科研工作全面停顿。中文系领导工作由海军学院派驻南大的赵福华接管。6月底,全国各高校撤销工作队,由南大校、系成立文革委员会。8月,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十六条》),强调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开始了全国性的“红卫兵运动”和“革命大串连”,南京大学纷纷成立各种“红卫兵”和“造反派”组织。10月,省文革小组传达中共中央指示,学校党委不得领导运动,全国高校停止招生,于是造反派查封并占领了校部机关。中文系陈瘦竹和外文系陈嘉等被加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遭到《新华日报》点名批判。

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取上海市党政权力,掀起“一月革命风暴”。南京造反派组成“江苏省革命造反派联合委员会”夺权。南大的造反派组织之间也发生了武斗,很多师生卷入其中。在造反派的鼓动下,叶子铭等被污蔑为“黑标兵”;中文三年级“教育革命小组”对中文系七名教授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政治常识考试。以“红卫兵考臭教授”为题大肆宣传,声称“从政治上、学术上把资产阶级教授批倒批臭”,“让工农兵登上大学讲台”。

1968年1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6483部队军训团进驻南大,与造反派组织达成协议,成立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在接下去的四年中,造反派对南大知识分子实行残酷的劳动改造和政治迫害。

1968年6月,中文、政治、历史、外文、生物5系1600多名师生组成“赴皖学习红卫兵团”赴安徽城西湖军垦农场劳动锻炼。12月,校革委会组织全体师生到南京长江大桥工地参加劳动。1969年4月,接江苏省革委会通知,全体师生员工赴南京市郊区灵山参加打井和挖煤劳动;6月,开展“清理阶级队伍”运动,成立“专政队”,对所谓牛鬼蛇神进行集中管理,打击、迫害了一大批干部和师生,有师生不堪凌辱,含冤致死;10月18日,林彪下达关于加强战备的紧急指示,江苏省革委会指示南京大学全体师生徒步至溧阳分校,实行隐蔽,建立劳动基地,将溧阳分校改名“南京大学五七农场”,中文、历史、化学、生物、原校部机关和原后勤负责兴修南大五七农场水利工程;12月,为响应南京市疏散人口、下放干部的紧急动员,南大革委会成立“上山下乡办公室”,强迫下放了一批干部和师生。1970年4月,校革委会成立“一打三反”办公室和“清查五·一六”办公室,在全校进行“大检举”、“大揭发”、“大批判”、“大清理”,大批干部、教职员工被乱揪乱斗;8月,中文系从溧阳返校后,南大深挖“五·一六”运动升级,再次造成大批冤假错案。1971年2月至4月,校革委会组织野营拉练,135名教职工步行1000华里,经过江宁、溧水、溧阳、宜兴、武进、金坛、句容等地,以走“五七道路”的名义,对教职工进行的强制改造。

在历次政治迫害中,中文系陈瘦竹、王气中、陈瀛、黄淬伯等一批教师被打成“叛徒”、“特务”、“历史反革命”等,长期关押在“牛棚”,身心受到严重摧残。黄淬伯被折磨致病而死;青年教师秦德林和曾被划为“右派”的56级学生周利民含冤自尽。安葬已故教授胡小石、汪辟疆、方光焘的雨花台望江矶墓地遭到破坏。中文系办公楼,原美国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寓所多次被造反派冲砸,成为“江苏省造反派材料交流站”。一大批中文系所藏珍贵学术档案,包括“胡小石先生遗著整理委员会”保管的胡小石手稿多种被毁,中文系资料室的藏书也被抄没。

1971年4月15日至7月31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纪要》提出了两个“基本估计”: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制度、方针和方法几乎全是旧的一套,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二是原有教师队伍中的大多数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

从1972年至1975年,是所谓的“开门办学”时期。1972年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试行的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招收学生的方法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南京大学自1966年以来停止了的招生工作恢复,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该年9月,中文系第一届工农兵学员三十人入学,学制三年,由工宣队负责人和本系教师杨咏祁、叶子铭组成教学领导小组。1973年,为开展“教育革命”,南大首届工农兵学员和教师们带着教学科研任务,到厂矿、公社、商店等单位进行“开门办学”。中文系72级学员赴淮阴地区“开门办学”,由叶子铭任组长,朱家维任副组长。师生分成六个教学小组,分别驻泗阳县棉花原种场、庄西大队,宿迁县纲要大队、皂和公社、晓甸公社,涟水县大飞大队,为期三月,教学内容为采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经验和“农村阶级斗争”情况,每个学生以此为题材,创作一篇短篇小说。1974年,中文系72级学员到苏州东山镇“开门办学”,为期两个月,教学内容为评论《红楼梦》,并修改1973年“开门办学”创作的小说稿,结集为《红缨》,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75年3月至12月,根据1974年11月江苏省教育局会议要求各高校开办函授教育的指示,南京大学政治、中文、马列室、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气象等系分别在盐城、大丰、阜宁、射阳、东台、响水等区县设点举办短训班和函授班。同年4月2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推广朝阳农学院经验和有关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要求各类院校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社来社去”试点,南大举办“社来社去”大文科,招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本省县、社的在职人员,学制两年,学习内容包括中文、历史和政治等文科专业的基础知识,毕业后仍回原地区、原单位工作。

1974年2月,“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中文、历史等文科师生被派往各地宣讲“儒法斗争史”,参加社会上的批林批孔运动。1975年2月,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11月,毛泽东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南大师生自发上街举行大规模追悼活动。中文系73级学生写信责问《文汇报》3月5日重新登载中央领导人学雷锋活动题词中,为什么不刊登周恩来总理的题词。《文汇报》的答复引起南大师生的强烈不满,在校园和市区、车站、码头张贴针对江青、张春桥和《文汇报》的标语,在全国造成巨大反响。4月5日,北京爆发“四五运动”;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逮捕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八、复苏振兴(1977—1999)

1977年,南京大学进入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历史关头,而此时的中文系花果凋零,特别缺乏学科带头人,其学科地位不仅无法与东大、中大时期相比,即与兄弟院系相比,也无优势可言。但是中文系悠久的历史形成的学术传统不绝如缕,一批中大、金大培养的杰出校友和“文化大革命”前培养的优秀人才劫后余生,兴灭继绝。他们迅速调整理工仟重心,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的目标;迅速引进和培养人才,把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关键;迅速扭转1949年以来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人际矛盾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把师生员工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科研上来,把科学研究作为发展的重心,使得中文系跟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并迅速恢复到全国同类学科的前列。

1977年10月,国家恢复高考。12月,中文系录取了四年制本科新生五十名。1978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南大党委任命宣亚静担任中文系总支书记。刚刚复出的匡亚明校长大胆地聘请尚未有结论、属于中央专案组审查的“反革命分子”、著名戏剧家陈白尘担任中文系教授和主任。匡校长又了解到毕业于金大,被打成右派的武汉大学程千帆和张月超两位教授均处于被迫“自愿退休”状态,户口已迁入街道,他立刻向武汉大学商调,并派中文系副系主任叶子铭前往武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