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招拆招——专家谈心理保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29 13:53:07

点击下载

作者:马辛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见招拆招——专家谈心理保健

见招拆招——专家谈心理保健试读:

前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会出现心理或行为障碍;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五分之一有发育、情感或行为方面的问题;八分之一会出现精神疾病。据联合国统计,自杀居意外死亡之首。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成为社会熟知的疾病。据我国卫生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全国约有1600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42.5%以上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北京市2003年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3.31%,大学生、妇女、儿童、老年人是重点患病人群。在综合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中的调查结果显示,抑郁障碍患者首诊选择综合医院就医的为31.4%,到精神专科就诊的为5.8%,抑郁症自我识别率和就诊率不到10%,说明公众对抑郁障碍的识别率很低。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为了让广大的心理知识需求者能够更好地获得心灵的慰藉,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编者特组织了一支科普宣传经验丰富的专业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为骨干的编写队伍,力求从专业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为广大民众提供常识性的心理学及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向民众宣传生活心理的小常识。

本书首先简要概述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包括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我国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流行情况、心理健康促进的意义;然后以时间为线索,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以及高风险人群(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女性、老年、职业人群),简要介绍了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心理健康标准、常见精神(心理)状态,并根据当代常见问题从心理健康专家角度提出建议;同时简要介绍了人生各个时期常见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以期提高市民对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障碍的认识,促进精神健康、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本书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开篇内容为心理健康基本概念;然后我们以时间为线索,从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篇开始到老年篇,进行了较为细致和全面的阐述,包括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心理健康标准和常见问题、家长如何应对等,到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等学龄期问题和常见的相关心理精神疾病,再到老年人的退休后问题等方面。同时对特殊人群如妇女和职场人士,就其心理问题,我们也分别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阐述,力求能够全面地反映大家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当然,由于编写者多为专业人员,在整个书稿的编写过程中,虽然编者已经尽最大努力用浅显易懂的语句进行了描述,但因为本专业的专科性很强,所以在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有过于专业和阅读生涩之感,在此深表歉意。

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帮助公众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能简单地识别常见的心理问题,知晓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教会公众如何摆脱不良的心理状态,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维持正常美满的生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书从选题论证开始,就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资助,感谢北京安定医院、人民卫生出版社领导对本书的支持和指导,感谢各位审稿专家对本书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编 者2015年10月第一章 心理健康常识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2亿人,成了常见病;有30%~40%求医者伴有精神卫生或心理问题;20%的人口存在心理卫生问题或精神障碍。本章简单地介绍了心理健康概念、内涵、特征、评价标准以及心理卫生问题的流行状况,以期增加公众对精神卫生的关注,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从而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的水平。第一节 心理疾病挑战全球《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估计,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会出现心理或行为障碍;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五分之一有发育、情感或行为方面的问题,八分之一会出现精神疾病。据联合国统计,自杀居意外死亡之首。据世界卫生组织分析,全世界约有4.5亿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成为社会熟知的疾病。在美国,89%的人都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力,30%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近50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在美国每年0.6%的人口加入精神分裂症的行列(纽约每年精神病发病率平均为8.3%)。据估计每年由于心理压抑给400多家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在法国,健康投资在20年中增加了10倍,费用超过购买食品的费用,镇静药每年使用1亿多盒,平均每人每年两盒。因此,法国人自称是世界上最“镇定”的国家。第二节 我国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现状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重性精神病患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2.7‰,70年代的5.4‰,上升到80年代的11.4‰,轻性精神病患病率达到22.1%。1993年国17个地区内抽样调查显示,患病率达13.47‰,全国约有1600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近年来未进行全国规模的精神障碍调查。综合多种资料发现,精神障碍患病率比较高的依次是睡眠障碍、神经症、酒精依赖、药物依赖、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自杀等,其中重度障碍以抑郁症最高,轻度障碍以睡眠障碍最高。我国有42.5%以上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失眠症的发生率高达10%~20%,但仅有1/3的失眠患者主动去综合医院或睡眠障碍专科就医。在15~59岁的人口中,神经症的发生率大约为2.22%。1993年全国人均饮酒量为3.62升纯酒精,酒精依赖发生率为3.183%。北京市2003年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3.31%,大学生、妇女、儿童、老年人是重点患病人群。在综合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的调查中显示,抑郁障碍患者首诊选择综合医院就医的为31.4%,到精神专科就诊的为5.8%,抑郁症的自我识别率和就诊率不到10%,说明公众对抑郁障碍的识别率很低。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公布了《2007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所有接受测试的城市居民中,心理健康状况“好”的约为15%~18%;“良好”65%~70%;“较差”11%~15%;“差”2%~3%。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绝大部分受访者(88%)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而对“你觉得获得心理咨询服务是否便利”这一问题,74%的受访者选择了“不便利”。这些数据提示,我国城市居民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与可获得的服务之间存在较大缺口。

另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新近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劳动力人口中亚健康人群的比例超过了60%。就职业而言,城市无业人员的心理亚健康问题严重。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国六大区16所高校的528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2.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其中44.1%的有1项超标,最高超标的有9项。同时一项1780名大学生参与的调查发现,中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4%,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某些特定大学生群体,如新生、贫困生、高职学生以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较为一般。心理问题已经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并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犯罪和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

河南省高中生的调查发现,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占77.80%,重度焦虑水平的学生占2.52%;北京市2万多名中学生的跟踪调查显示,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559名浙江省湖州市4~6年级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达22.9%。某些特定中小学生群体如重点中学学生、农村中小学生、民族中学生、宏志班学生、辍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三、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如人意

深圳市罗湖区3047名4~6岁幼儿调查发现,其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25.9%。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5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四、我国中小学教师、军人、护士、女运动员、企业家等社会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各有不同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1999年4月初,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自卑心理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的问题。2005年对280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33%。某些特定教师群体如农村中小学教师、高校女教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我国军人总体心理状况良好,但也有值得重视的心理问题,如与人交往时容易自卑、敏感、感到不被理解、感情易受伤害及对他人求全责备等。

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有待关注。调查发现,50%以上的临床护士存在程度不等的头痛、腰痛、精力下降、神经过敏、过分担忧、记忆力减退、做事不放心、工作没有耐心等多种不健康的心理状况,而以记忆力减退、容易遗忘最为突出,占76.8%。

河南省女运动员调查发现,躯体化、病态人格、抑郁、疑心分别为44%,31%,24%,24%,其他几项因子最低检出率也达到18%。

企业家的心理健康抽样检测表明,59.77%的被调查者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6.78%的被调查者有较明显的心理障碍,5.78%患有抑郁症或躁狂症等心理疾病,中青年企业家更为突出。五、各种弱势群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85%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对上海市1447名60~79岁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严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64%,其中抑郁症占31.17%,焦虑症占22.08%。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较为良好,但更年期妇女、农村妇女、妊娠期妇女、卖淫妇女等群体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对聋哑学生的调查表明,81.33%的学生处于一般焦虑水平,2.67%的学生具有明显的焦虑倾向。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多存在着自卑自责、冷漠孤独、对人焦虑、冲动等心理问题。六、随着时代变化,中国人心理健康水平有下降的趋势

中国人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王玉凤等研究发现,1993年北京市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10.9%,明显高于1988年的检出率。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发展趋势也有类似情况。1993年对广州市400余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当时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较为良好,可能有心理问题的教师仅占10.4%。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2000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抽样检测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小学教师高达51.2%。我国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逐渐趋于严重,如1988年对广州市452名老人的调查发现,对离退休后的生活感到幸福的占86.4%,对晚年生活有不良感受者仅占13.6%。2004年有学者用SCL-90对1024名老年人的调查发现,心理健康状况正常者占11.9%,低分临界者占79.6%,有心理疾病者占8.5%。第四节 心理健康到底是什么?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就词义讲,卫生(英文为hygiene)一词是从古希腊神话中健康女神“hygeia”的名字衍化而来的,其原本就含有“健康”之意。现在,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在英文里都是“mental health”。在中文含义上,心理健康通常指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心理卫生则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进入20世纪中叶后,由于现代科技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频繁的应激、快速的节奏,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使人不堪重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这一章程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是人们以一种多元视角全面看待健康的产物,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概念的全面总结和更新。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以使其更加全面。

2.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3.“心理健康与幸福感”(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的意涵,可用“POWER”(力量)英文单字中的每一个字母来表示。

P ─正向(positive)、幸福

O─乐观(optimistic)、适应

W─全人(wholistic)、生活整体、文化决定

E─享受生活(enjoyment of life)、连系感、归属感

R─复原力(resilience)、因应机智(resourcefulness)

4.心理健康的定义 精神病学家孟尼格尔(K.Menni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以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需要三者同时具备。心理健康者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有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令人愉快的气质”。英格里士(H.B.English)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这样人们就可以自觉地调动自己的身心资源和外部环境资源,努力通过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调整自己达到一种身体健康、心情愉悦、人际和谐、精神向上的健康状态。二、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1.智力正常

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稳定与愉快

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应该进行心理调节。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4.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变化,都将能够适应。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三、国外心理健康标准

1.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

积极的自我观;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2.马斯洛和心理学家密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切合实际;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否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3.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心理健康包括六个方面:

自我扩展的能力;密切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体现知觉的现实性;体现自我客观化;体现定向一致的人生观。

4.Havingurst(1952)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9个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

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自尊感;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个人的成熟;人格的统整;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

5.Scott提出多达10类共75条心理健康标准:

①一般的适应能力:灵活性,把握环境的能力,适应和对付变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阐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为,顺利地改变行为的能力;②自我满足的能力:生殖欲(获得性高潮的能力),适度满足个人需要、对日常生活感到乐趣,行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觉;③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完成个人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④智慧能力: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适当,机智,合理性,接触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了解和深刻理解;⑤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利他主义,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待人热情,与人亲密的能力,情感移入;⑥创造性: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⑦自主性:情感的独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⑧完全成熟: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间得以平衡,成熟的而不自相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具有把握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复杂层次,成熟;⑨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自我接受、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充满解决问题的信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决感,摆脱了自卑感,幸福感;⑩情绪与动机的控制:对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虑的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对紧张的抵抗,道义、良心、自我的力量、诚实、率直。四、国内心理健康标准

1.严和骎(1980)提出6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有积极向上、面对现实和环境的能力;能避免由于过度紧张或焦虑而产生病态症状;与人相处时,能保持发展融洽互助的能力;能将其精力转化为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能力;有能力进行工作;能正常进行恋爱。

2.王效道(1990)提出正常心理应具备下列8项标准:

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以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心理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协调;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景相应;不背离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结合生理要求得到满足;自我要求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他还认为心理水平可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道德愉快甚至于道德痛苦等方面加以评量。

3.王极盛等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6个方面:

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统一协调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人际关系的适应。

4.王希永等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

智力正常,思维方式正确,能唯物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看待一切事物;具有高尚的情感体验,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苛求环境,不推卸责任,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毅力,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顺利时不骄傲自满;需要是合理的,动机是可行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精神生活充实;具有自觉的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所赞许的道德品质,能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经常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出现心理不平衡时,自己可以及时地、成功地进行调整。

2009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与促进策略研究》中,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与专家讨论,形成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和评价要素,分别表现在自我意识、基本能力、情绪、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五个方面:①认识自我,感受安全。评价要素为自我认识、自我接纳、有安全感;②自我学习,生活自立。评价要素为生活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③情绪稳定,反应适度。评价要素为情绪稳定、情绪控制、情绪积极;④人际和谐,接纳他人。评价要素为人际交往能力、人际满足、接纳他人;⑤适应环境,应对挫折。评价要素为行为符合年龄与环境、接受现实、合理应对。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完善协调,社会适应良好。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一般认同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既有文化差异,也有个体差异。一般而言,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1.经验标准 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这种标准重在关注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由于个体先天的遗传及后天的环境不同,经验标准更强调个别差异。同样的生活事件,当事双方由于自我认知不同,自我体验不同,自我评价也不尽相同。

2.社会适应标准 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例如大学生根据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应当具有独立生活与处理生活中面临的事务的能力,如果有的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不能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便需要引起重视。

3.统计学标准 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判断心理是否健康。这个标准更多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一般而言,我们都要将个体的心理测验结果与常模对照,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4.自身行为标准 每个人在既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行为模式即为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把握标准应掌握三个特性,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许多人生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有些心理困惑属于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比如多重压力施加于大学生,他们的人生期望、职业抱负、学业期待引发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都需要应付;有些心理问题具有阶段性,当个体心理成熟后会自愈。五、心理健康分级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与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其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就可被视为心理健康。

据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体可分为三个等级:

一是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二是轻度失调心理,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后可恢复常态。

三是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精神障碍患者。六、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2.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为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3.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5.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服各种干扰,使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保持稳定,最终实现目标。

6.人际关系和谐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七、什么表现是心理异常?

1.心理异常——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使人对客观现实反映出现紊乱和歪曲)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2.几种常见的异常心理表现

抑郁——心情压抑,高兴不起来,经常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严重时感觉活着没意思,有轻生念头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惊恐——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惧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加快、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冷漠——对人冷淡,多单独活动,无亲密友人,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暴怒——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自恋——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自我为中心,强求别人符合其需要或意志。

追求完美——过分追求完美,注重细枝末节,忽略关键要点,以致于无法完成任务。

社交回避——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或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怕回答不出问题,怕惹人笑话,常回避社交。

行为异常(如青少年的品行障碍或成人的人格障碍)——青少年的逃学、反抗权威,离家出走、偷窃、酗酒、吸毒或性犯罪的行为。成年人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冲动行为,敌视社会,做事偏执,甚至犯规违法等行为。八、怎么判断心理健康

学会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目前最常用的区分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1.自我评价标准

如果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会存在大问题。心理方面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和以前不同、自己的心理表现和别人存在差别等。这种对自我心理状态的洞察力和评价叫自知力。

2.心理测验标准

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评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的主观看法,但是,心理测验也存在局限性,目前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

3.临床医学标准

因为目前为止很多的精神疾病并未找到明确的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所以我们暂时达成共识的理解是,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临床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4.外部评价标准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目前关于精神疾病或心理疾患的诊断是基于大多数专业人员达成共识的精神疾病症状学标准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诊断标准。几乎所有的精神疾病的诊断均源自于此。而非简单的几个人说谁有病,谁就是精神疾病患者的一般推论。其诊断标准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其中包含着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诸多因素,是经过去芜存菁、求同存异的反复验证得来的相对客观的标准。

5.社会适应性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九、什么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

1.外因

对于能够感受到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各种突发的应急事件都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如社会竞争加剧,造成现代人较大的心理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不断地向人的应激水平挑战。生活事件的增加,尤其价值观趋于多元所带来的社会和家庭冲突日益增加,都使心理疾病的产生成为可能。单亲家庭日渐增多,也使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挑战。战争、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对于个体甚至于一个群体的心理状态造成超乎想象的深远影响。

2.内因

个人的适应能力,人格的特质也是重要的因素。十、心理健康为什么很重要

1.科学研究发现,有很多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可以将其归为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是一组发病、发展、预后、转归以及预防和治疗都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或综合征。心身疾病通常涉及的是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同样强度、同样性质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一般人只引起正常范围内的生理反应,而对心身疾病易患者则可引起病理生理反应;遗传和个性特征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其发病率一般女性高于男性、更年期高于其他年龄段、城市高于农村、脑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工业化社会高于工业不发达社会。

2.人体承受或经历过久或过大的压力时,人体会首先进入“警戒阶段”,在此阶段,人的正常生理功能被打断,大脑皮层向身体发出压力信号,身体为了克服压力准备战斗或逃避,这个过程由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完成,完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下丘脑通过控制交感神经系统和引导应激反应,促使人体应激激素释放给机体,从而增加应对或逃避的能量。人体发生应激反应后,副交感神经系统会使人体平静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加快心脏跳动、扩张支气管、提高氧气吸入、提高血糖水平、扩大瞳孔以提高视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皮质醇,以保证体内营养素供应,大脑会释放内啡肽以减少身体疼痛。

人体在经历了“警戒阶段”后会迅速进入“抵抗阶段”,在此阶段人体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以恢复原来的生理功能平衡;副交感神经系统开始发挥体内能量水平调节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在不停地工作,直到功能衰竭,或直到压力事件消除。如果这个过程人体调整成功或压力事件消除,人体会自然恢复到原来的正常功能状态。如果调整失败,人体会接着进入“衰竭阶段”。

在衰竭阶段,人体用于战胜压力的体力和情感能量逐渐耗尽,用于适应环境压力的能量储备也逐渐耗尽,开始出现压力应对耗竭症状,包括以下几方面:(1)生理功能紊乱:偏头痛、胃肠激惹综合征、溃疡、感冒、发热、全身酸痛、哮喘、皮炎、牛皮癣、背疼、胃炎、高血压、上肢震颤、麻木等。(2)情感紊乱:出现抑郁、自杀意念和焦虑症。(3)精神症状:出现思维混乱、动作笨拙、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忘事、迟到、旷工、易出差错、经常闹误会和短暂性记忆丧失。

我们的身体就这样被压力一步步打倒在地,成为一个真正的患者,更不幸的还会出现自杀和死亡。所以在我们考虑自身健康的时候,决不可只把眼睛盯着细菌、病毒、寄生虫、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生物和物质方面的危害因素,同时还要重视因为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压力对我们身体的伤害。

3.心理健康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也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对各界许多名人进行调查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来自于学术和专业技术,85%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1976年奥运十项全能冠军詹纳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黄庆之 马 辛)第二章 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促进

少年儿童的心理卫生应以优生为基础,以优育即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教育为手段,社会和家庭必须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满足他们必要的物质和情感需要,以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的社会行为、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及健全的人格,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而且还应该重视高危儿童少年的监护,对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患儿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少年儿童心理卫生,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

当今,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新旧观念的冲突,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人口密集,交通、住房和升学就业等困难增加,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污染严重,父母养育观念和方式的改变,以及学习压力加重等,无不给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增加压力。社会和外部的不良影响,以及孩子自身行为等均导致少年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增多。

各类儿童精神障碍已经成为危害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除痴呆外,各种发生于成年人的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均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我国儿童和少年(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4.2亿,占世界儿童少年总数的20%。近五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3.97%~19.57%,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在德国,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占总人口的25%,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7%~15%。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北京市6183名6~16岁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罹患一种及以上心理障碍的人数为95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5.4%。湖南省2005年对全省儿童青少年抽样调查显示,心理障碍患病率为16.1%。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儿童精神障碍在20%左右,从国际数据来看,我国部分地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

研究发现,近年来国内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变化不大。2010年湖南省多城市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为1.26%,与国际相似(1.25%)。我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有所上升,高于全球总体水平,如湖南长沙1990年代初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为3.49%,2010年为10.69%,而全球患病率为5.29%。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患病率有所上升,低于一些国际发达国家水平。近十年国内青少年自杀意念问卷检出率为11.6%~14.7%,与国际大部分地区相似,而一项来自欧洲17个国家的数据表明,10.5%的青少年存在自杀企图,7.4%存在自杀想法。

由于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症状不典型,比较难以发现和诊断,当今美国患精神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中也仅15%能得到合适的照料和管理;在德国,患有精神障碍而进行治疗的儿童青少年仅占1.8%~3.9%,这说明大部分患儿得不到治疗;而我国只有5.8%得到合适照料。

我们将从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中学生讲起。第一节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发展是个体在生命的整个进程中发生的系统的、连续的变化。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生物学的逐渐成熟与学习社会知识和技能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整个人类(包括人种)的成熟过程来看,大家几乎是相同的,如三个月左右会翻身、六个月左右会坐起、七个月左右开始长牙、八个月开始爬行、一岁左右开始走路和咿呀学语、三岁左右能基本掌握母语的简单语法和能够简单说句子等。人的成熟,从婴幼儿时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逐步发展到抽象化,青少年时期开始理性思维的发展,青春期后期逐步形成自我个性,这些都是连续的过程。

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载体,对于个体的逐渐成熟有重要作用。个体心理的发展是连续积累的结果,而且具有整体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孩子大多数的心理能力和行为都是通过观察父母和经常接触或遇到的其他成年人,以及在与同龄玩伴的交往过程中学习而得来的,所以容易受个体经验、学习方式方法、社会家庭生活、家庭文化素养、历史大环境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即可塑性;而在相对稳定的社会、文化等环境中长大的同龄人,其个性及心理发展也存在相似的共通之处。一、学龄前儿童期心理发展特点是什么呢?

1.学龄前是完整的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连贯性语言逐步发展的时期。语言连贯性的发展是儿童语言能力和逻辑性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此期儿童虽然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用语言表达各种印象,但其表达能力一般还不太好。3岁左右儿童掌握词汇约1000~1100个,4~5岁儿童的常用词约2000~3000个,5~6岁则可掌握3000~4000个词。3岁左右儿童语言的表达仅限于与其他儿童或成人对话提问,而缺乏连贯性的叙述,不可能讲述完整的故事。如能给予正确的教育,则儿童语言的连贯性会逐步发展,到5~6岁,已能讲述完整的故事。

2.在学龄前期,儿童的情绪、情感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故此期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情感和情绪的受调节性差,成人有时不得不用转移的方法消除他们的某种消极情绪。到学前晚期,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识性才逐步增长起来,并能多少有意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甚至控制情感本身。

3.儿童情感的发展对儿童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从小培养儿童良好感情,如教育儿童热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爱护公共设施等,同时也注意克服一些不良情绪,如虚荣心、嫉妒心等。成人的不断教育和要求以及儿童所参加的集体活动(如上幼儿园或学前班),都有利于儿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冲动性。

4.学龄前期儿童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提问题、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故针对儿童以上的特点,应给予正确指导,使发展为勤奋好学、进取心强的良好性格,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榜样,使儿童在模仿中学习。二、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怎样的呢?

1.正常的智力

正常的智力是儿童学习、生活和成长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育正常与否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2.稳定、乐观的情绪

一名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是心境良好的,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

3.适度的反应

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

4.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能够正确认识周围的环境,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集体和社会的规范和要求。

5.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对于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心理健康的儿童,应具有与自己年龄特征相符的心理和行为。

6.适应学习生活

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通常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喜欢学校,喜欢上学,喜欢自己的学习环境,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能够以轻松的心情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儿童自信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得当。下面是给父母的一些建议。

1.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提供给他们成功的经验。目前我国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对孩子过分保护,要求子女从小顺从、孝敬、克制和谦让等,平时父母对孩子的限制也较多,比如幼儿学步跌倒,我国父母90%以上将幼儿抱起,而在美国则90%的父母鼓励幼儿自己爬起来。于是,儿童自主行为往往得不到鼓励,我国儿童在交往、适应变化及情感表达能力上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很好的培养。所以,幼儿能够做的或愿意尝试做的,父母都要提供机会让他们做,这样他们就会有成就感,自信就能逐步地建立起来。比如,初生婴儿需要在饥饿时被喂饱;一岁至一岁半的幼儿需要学习自己控制大小便,过早或太迟的训练都不适宜;3岁孩子喜欢自己主动做事等。父母应提供给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机会。

2.建立亲密互信的亲子关系。当今社会妇女既要工作,又要承担养育儿童和家务的任务;那些注重时尚的女性,在婴儿出生后就以高档奶粉来替代母乳,由保姆来照料孩子,而母亲与子女很少照面,他们不知道母爱对婴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子女成长需要稳定的养育环境,更不知如果母婴依恋关系建立不稳固,子女将缺乏安全感,从而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而这样的儿童也就有可能发展为有心理缺陷的儿童。所以,金钱不可以替代家长的责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个体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感。只有与父母建立了亲密关系的儿童,才具有安全感。在父母的照顾中,孩子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对人的信任就能建立。自信心的建立首先是基于对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在人际相处中得到正面的经历,才会对自己有正面的感觉而建立起自信。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棘手的问题,隔代养育。中国的婴幼儿在断奶后,一般是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来养育照料,由于她们中的多数人传统观念较重,因此,大多按照传统的习惯来照料、抚养。比如,因怕发生危险,对儿童多方限制,只能躺着、坐着或者抱着;平时与儿童缺乏沟通,对孩子的需求与兴趣了解甚少。这些都将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心身健康带来危害。而在美国和日本,母亲常常会在家里或者长期请假,亲自抚养孩子到3岁后进入幼儿园。

3.关注孩子的强项,通过优势提升自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能力,父母要从孩子的优点和能力出发,进行培养。比如与社交型的孩子多沟通,和活动型的孩子多做运动。孩子的强项被肯定,自信心就增加了,就会更大胆地向高难度挑战,进行一些新的探索,提升自己整体的能力。虽然与别人相比,孩子可能不存在过人之处,但是与自己相比总有强项和闪光点,这就是父母要发现和进行重点关注的地方。

4.给予孩子时间,不要急于求成。自从开发儿童潜能从0岁开始这一观念传入中国后,一些大城市成立了潜能开发机构,比如亲子园的建立,声称入园后儿童能达到身体健康发育、个性和谐发展、智能超常表现等,亲子园已经成为十分红火的新兴产业。此外,有些家长不管儿童的兴趣和天赋,从小就让他们去学习弹钢琴、拉小提琴、绘画等。这些行为无异于揠苗助长,但却司空见惯。心理发展和智力开发需要与脑生理成熟程度相适应。揠苗助长的做法是违反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不仅不能奏效,而且有害。另外,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的角度来看,孩子从不够自信到建立自信心,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父母需要耐心陪伴孩子,逐步把他们的自信心建立起来。父母要对孩子的努力和动机,多加欣赏和肯定,不能把着眼点放在结果上。要以无条件的爱,鼓励孩子坚持,相信孩子的能力和不断尝试。

5.稳定和睦的家庭关系,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随着观念的改变,现在家庭的矛盾逐步增加,离婚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2003年北京的离婚率已超过日本和韩国,接近美国的水平。父母离婚受伤害最大的是儿童。国内研究发现,破裂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发生发育偏离和精神障碍的比例较完整家庭要多几倍。父母离异对孩子的自信心打击是巨大的,这会对他们的生活、人际交往、甚至对以后择偶造成不良的影响。四、怎样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我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一些极端的个案发生,如一个幼儿因为被同学欺负就再也不愿意上幼儿园;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学习成绩从名列前茅降到班上的倒数几名;一个中学生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跳楼自杀;一对恋人的交往得不到父母的同意就一起徇情而结束年轻的生命。这些孩子面对的挫折,是在其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也是许多同龄人都可能会遭遇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孩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