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第3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30 08:45:12

点击下载

作者:刘克龙 编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第3版)

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第3版)试读:

前言

父母一辈子都要记住的一句话是:

儿子要穷养,长大了才知道奋斗;女儿要富养,长大了才不会被诱惑。

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自古以来,“穷养男孩富养女”是中国人养儿育女的至理名言。穷养男孩,就是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样的男孩才可以担当大任;富养女孩,就是要在物质上开阔其视野,精神上丰富其思想,这样的女孩才能独立自主、见多识广、高雅睿智、一生幸福!

男孩穷着养,长大之后才会知道奋斗。在男孩成长初期培养他的坚忍不拔、乐于助人、正直善良、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会使他受益终身,成为蕴藏在他内心深处取之不尽的宝藏。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朱迪·曼德尔在2006年对来自全球的279位成功人士进行了调查研究后发现,这些人中龙凤在青少年时代,大都具有镇定自若、尊贵大气、坚强自主、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而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与父母为孩子们营造的环境息息相关。

穷养男孩并不是让他吃粗食、穿破衣,遭受不必要的折磨和痛苦,这样会把男孩养得邋里邋遢,使他没了自信和智慧。“穷”养男孩的真正意义是让他养成坚强、独立自主、克制物欲、勤俭持家、奋发图强的优良品质。

以穷养为基础,让男孩养成自强自立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家庭条件如何优越,都要给男孩提供做家务劳动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理生活,并且乐于帮助他人。要从小培养男孩勇敢、坚韧、独立、有责任感、真诚坦率、机智果断的品质;要让他们多经历风雨,多去实践,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失败了重新再来。

在如何穷养男孩方面,父母要谨记一条原则——不要想着将孩子教育得特别听话、特别安静、特别乖巧,而是应该根据男孩活泼、爱动的天性,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教育男孩,应该舍得让他们多经历点穷日子和苦日子,通过这种方法磨炼他们的坚韧意志,提高他们应对变化的能力。男儿要能够独立,让他们在“穷”日子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决策,从而让他们摆脱依赖性。给他们独立成长的空间,才能让他们学会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获得信息,尊重他人。

在此原则上,父母作为孩子精神的指引者,要在男孩的身后给予他最多的支持与信任。什么都为男孩承担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他们在不经意间剥夺了男孩成长的权利,当男孩有一天必须要独自面对生活的时候,这种爱就成了影响他们独立的杀手。

本书结合了国内外一些培养男孩的经典事例,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是在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中,详细说明了穷养男孩的意义,并从物质、挫折、能力、独立、宽容、乐观等方面,给家长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

其实,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没有约定俗成的方法,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教育的方法。没有最优秀的教子方式,只有最合适的教子方法。《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第3版)》是一本避免在教子方法上出现错误,同时尝试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优秀书籍。在教育孩子上,从来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和理论,这需要父母和教子专家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在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方面,我本人仍在尝试与探索当中,只不过希望能够沿着一条最合适的道路走下去。

此次修订,我对前两版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加工、改编,同时针对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和意见。希望通过这些修订,能够使各位父母获得更为合适、更为准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对本书再版所做出的积极努力。本书的再版不仅更正了原书中的疏漏和错误,也增补了一些细节,以便让更多的父母从中受益。第一章解析男孩成长密码,走进男孩的内心世界01 男孩的英雄情结:我要成为打怪兽的奥特曼

最近有一位读者在博客上写博文求助,内容如下:

我儿子斌斌这两年没少让我费心,他的英雄情结日益严重,一直念叨长大后的梦想是做一名警察,惩恶除奸,除暴安良;去书店,他只会买奥特曼、黑猫警长的书,买回来,也是利用率最高的书。

稍微长大一点之后,又特爱打抱不平,昨天就在学校里和同学打了一架。老师打来电话,我赶紧驾车赶到学校,看到儿子的时候,他的脸上留下了战争的“痕迹”——三道抓痕。我问他为什么打架,他竟然说:“谁让他们欺负小同学的,以后让我碰到了,我还会揍他们。”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还把拳头攥得紧紧的。

除了这些之外,平时他还经常底气十足地吹嘘自己很厉害、很强大。另外,玩石头剪刀布和飞行棋等游戏也要自己赢;衣服上如果有奥特曼的图案,那就是他的首选;他还常常模仿奥特曼的动作,把我当怪兽假装攻击……

看到争强好胜的儿子,我非常担忧,他这么爱管闲事,会得罪很多人,而且有的时候他的行为太莽撞了,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

我试着去纠正他的英雄情结,但是却激起了他的反抗,我该怎么办呢?

很多家有男孩的家长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都会考虑这样的男孩以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其实,家长们的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男孩之所以喜欢打抱不平,是和他们的生理特点息息相关的,荷尔蒙激素的影响让打抱不平成为男孩本能的反应,而平时接触的电视剧以及动画片则让每个男孩在稍微长大之后,萌生了英雄情结,他们总是同情弱小,永远希望正义战胜邪恶。

现在很多动画片和电视剧里都有一些英雄人物的形象,它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男孩,尤其是特技人物奥特曼,则更加激起了男孩的英雄情结。“奥特曼”是日本产的系列多集科幻片中的人物,为了世界和平,英勇的奥特曼兄弟屡次同怪兽作战,一次次从危难中拯救了地球和人类。这一点完全切合男孩的英雄情结,对很多男孩来说,奥特曼就是他们心中独一无二的英雄。

由于男孩自身的生理特点,他们常常幻想自己是正义的化身,勇敢地与恶势力做斗争,使自己成为人们仰慕的英雄。因此,当男孩们看到自己眼中的“恶势力”占据上风时,或者看到有人恃强凌弱、以大欺小时,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尽管这种正义多半是由他们的主观意识决定的。

成为英雄是最能够让男孩们兴奋的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男孩的英雄梦想往往很难实现。即便如此,每个男孩的心中仍有一个鲜明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伟大的、神圣的、没有缺点的。这个形象多半来自他们最热衷的漫画、动画片……

有一位妈妈也在博文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我的儿子今年七岁了,他小卧室的墙上贴着各种各样奥特曼的海报。每次看电视,奥特曼都是他的首选,随着电视情节的发展,他会拿出我给他买的奥特曼面具和玩具武器,学着奥特曼的样子,嘿嘿哈哈地耍玩。

在吃饭的时候,他会拿出奥特曼的玩具放在身边;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向他们炫耀自己的奥特曼装备,说自己要做英雄,逗得客人们哈哈大笑。

对儿子这种痴迷奥特曼的行为,我和先生都很担心,儿子会不会因此不爱学习?会不会因此有暴力倾向?

我试着去收回他的这些玩具,却遭到了其强烈反对,甚至用绝食来抗议我的行为,无奈之下,我只好“束手就擒”。

问了周围的邻居,只要是家里有男孩的,都面临着和我一样的困扰,他们也都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家长们的这些担忧都是没必要的。男孩往往都渴望自己强大,渴望自己成为英雄,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又意识到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弱小状态,因此,他们希望得到安慰和激励,希望自己勇敢并被承认。当奥特曼依靠特异功能击败神秘而强大的敌人时,男孩们也在做着拯救世界的梦想。

另外,特技人物奥特曼诠释了正义、勇敢、团结等积极向上的精神,也圆了男孩们的英雄梦想。再说,很多家长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不是也喜欢身穿白色铠甲,高举长剑,身后披风飞舞的瓦塔诺吗?当我们看到从他的凤龙剑中冲刺出锐不可当的光芒时,我们不也是热血沸腾吗?这些卡通形象曾经为热爱幻想的我们营造了一个天真的世界,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奥特曼也一样深深打动了男孩们的心。

因此,当男孩表现出强烈的英雄情结时,父母首先要理解他们,不要嘲笑他们的弱小无力,更不能责怪他们的异想天开。父母需要做的是正确引导男孩的这种英雄情结,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男性气质,更能使他们尽快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给父母的建议

方法一:对男孩当英雄的心理要给予鼓励,但是需要正确引导

上幼儿园大班的乐乐总是喜欢打抱不平。这天,妈妈把他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发现他的脖子上有几道不太明显的划痕。妈妈非常心疼,便问他是怎么弄的,他怎么都不肯说,这让妈妈很生气。

正在妈妈责备乐乐的时候,爸爸下班了。爸爸听出了大概,示意妈妈去做饭,后来在爸爸的慢慢引导下,他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今天,他们班的一个男孩乱揪女生的小辫子,还用彩笔在女生的衣服上乱画。当时正好老师不在,于是乐乐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英雄情结,走上去与那个男孩进行奥特曼打小怪兽式的“较量”,那几道划痕便是“小怪兽”所赐。

听了乐乐的叙述之后,爸爸没有责备他的打架行为,而是为孩子的行为拍手叫好:“好儿子,你是个打抱不平的小英雄,爸爸支持你的做法。”“可是,妈妈和老师都说,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乐乐吃惊而又有点不好意思地对爸爸说。“你这是英雄行为,爸爸鼓励你。但是,打架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跟那位欺负人的小朋友讲道理,也可以动员别的小朋友一块跟他讲道理呀。如果大家都反对他,他就不敢再欺负别的小朋友了。你说对吗?”

乐乐很认同地使劲点了点头,表示以后一定会采取爸爸教给他的方式解决问题。

当孩子因为打抱不平与别人打架时,做家长的不要忙着批评孩子的打架行为,要先表扬孩子的英勇,肯定孩子的打抱不平是正确的,满足孩子的英雄心理,然后再帮孩子分析,除了武力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尤其是妈妈,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让孩子帮忙倒垃圾、帮妈妈拎一些轻便的购物袋……这不仅能够满足孩子的英雄心理,而且有利于培养孩子男子汉的气质。

方法二:让男孩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由于孩子从小接触奥特曼之类的动画片,所以在他们的心中,英雄就是要像奥特曼那样去拯救地球、捍卫和平、消灭小怪兽、把破坏世界的强盗赶跑。这就需要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必须让那些崇拜奥特曼的孩子明白,什么才是英雄,英雄应该具备什么品质。

这天,冬冬和小伙伴们一起放学回家,路过一条巷子的时候,听到里面传出打斗的声音。“有人打架,我们赶紧去看看吧。”两个小伙伴建议。“不。”冬冬摇头说,“打架是不好的行为,我们还是回家吧。”“你真是胆小鬼,打架多好看啊。”小伙伴嘲笑他,说完之后就跑过去了。

冬冬走的时候,看到几个手持钢棍的大人在打架。从小爸爸就教育他,真正的英雄不是打架打出来的,而是用自己正义和机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看到不远处有警察在巡逻,冬冬立刻跑上前去,将情况反映给了警察叔叔。

很快,警察就用对讲机叫来了增援,将那个斗殴团伙一网打尽。

冬冬跑过去的时候,看到小伙伴们吓得战战兢兢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原来是刚刚斗殴的场面太激烈了,把他们吓坏了。

一周之后,警察找到学校,授予了冬冬“见义勇为好学生”奖,让小伙伴们非常羡慕,冬冬也因此成了伙伴们心目中的小英雄。

事实上,男子汉的权威就是这样树立起来的。也许有的男孩打架确实很厉害,很多孩子都怕他,但很少有人会认为他是英雄。而像故事中的冬冬这样机智勇敢的孩子,往往会成为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此外,家长们还应给孩子讲解一些保护自己的知识,让孩子明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像冬冬的小伙伴那样,看到打架就围过去看热闹,否则一旦受到伤害,后果将不堪设想。而要学习冬冬,用自己的英勇和智慧,找除暴安良的警察叔叔来帮忙。02 男孩都会有的竞争心理:我是你们的老大

一位无奈的家长曾经对笔者说过这样一件事:

我发现我的儿子越来越不像话了,别人都说孩子是越大越懂事,可是我的孩子却是越大越不懂事。

不久前,孩子的班主任打电话约我到学校,说和我商量一下孩子的事情,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忐忑不安地赶到学校。赶到老师办公室的时候,已经到了放学的时间,儿子也在,看到我他低下了头,我知道儿子肯定犯错误了。老师对我说:“今天进行班级测验,你的孩子这段时间没有好好学习,但又想考出好成绩,于是便‘买通’了坐在他旁边的同学,让这位同学把写上答案的小纸条传给他,被我抓住了。”

我扭头看了一下儿子,他的头低得更厉害了,我知道老师说的是实情,于是想狠狠地教训儿子,却被老师阻止了,他让我回家之后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谈,毕竟孩子也不小了。我点点头,把儿子接回了家。

回到家之后,我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以为他能引以为戒,改掉这个坏毛病。

可是,没有想到,刚半个月过去,老师又给我打电话,我当时虽然很忙,但还是抽空赶到了学校。这次,老师向我反映的情况就让我有点抓狂了,一向比较乖巧的儿子居然纠集一帮“哥们儿”打了一位同学。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班级里举行班长选举,我的儿子使用金钱贿赂的方式参与竞选。结果竞选失败了,另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当选了班长。于是,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儿子找了几个“哥们儿”把他的竞争对手狠狠地“扁”了一通。对方的家长找到了学校,学校就找到了我。

这是一种流氓行径,我不知道儿子怎么了,小小年纪居然就耍起了流氓,以后可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先不对上述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从男孩与女孩对一些事情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分析。

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女孩最想知道的是:我能与哪个小伙伴成为亲密的知心朋友?而男孩迫切需要知道的却是:谁是这里的老大?

美国的艾里姆夫妇在名为《养育儿子》的畅销书中也曾提到:“走进男孩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在任何场合,男孩最关心的事情都是:谁是头?”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由男孩强烈的竞争心理造成的。事实上,由于男孩本身的睾丸激素要远远高于女孩,这些睾丸激素赋予了男孩不同于女孩的天性,喜欢冒险、争吵、争斗等。因此,强烈的竞争欲望便成为每个男孩的天性。

什么是睾丸激素?

睾丸激素是一种男性激素,它是一种男性睾丸分泌的类固醇激素。这种激素的力量是你所不能想象的。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罗伯特·温伯格教授曾经做了这样一个试验。

众所周知,在猴子的世界里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它们往往是凭力气、健康程度以及智慧去划分等级的。

温伯格教授找来了一只瘦小、衰弱的猴子,给这只猴子注射了一小滴睾丸素。接下来,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这只瘦小的猴子竟然去向猴王挑战,并与之争夺王位。

令人更想不到的是,这场“决斗”的结果是:这只原本地位卑微、体弱多病的猴子不但赢得了胜利,而且顺利地当上了猴王。

但没过多长时间,这只瘦小的猴子就被赶下了王位,因为他体内的睾丸素已经失去了作用。

通过这个试验,生物学家得出的结论是:睾丸素的力量是令人不可置信的。

既然睾丸素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那男孩好动、喜欢制造麻烦、做出一些破坏行为等,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谁是老大”与男孩的这种竞争天性又有什么关系呢?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每个男人都有一种天生的统治别人的欲望,每到一个新的领域,男孩之所以关心“谁是老大”,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个新领域的规则是什么,当“老大”有什么具体的条件,然后与自己已有的条件对比,确定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现在的“老大”去竞争。

因此,对于成年男人来讲,这种天生的特性会演化成不断进取的力量。但对于未成年男孩来说,却并非如此。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男孩不断进取的天性或者会消失,或者会促使他走向相反的方向。

文章开头的那位家长的困惑,此时已经不难解释了。男孩的“流氓行径”其实就是由一种竞争心理导致的,只是他把竞争心理用在“歪道”上了,而现实中,这种现象绝对不在少数。那责任在谁呢?答案是:责任在家长。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不能成才的孩子,只有阻碍孩子成才的家长。”正确的教育是男孩健康成长的关键。

如果家长告诉男孩,有竞争心理是对的,但一定要正当竞争,长大后,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相反,如果家长鼓励孩子进行不正当竞争,孩子就会沿着“歪道”成长,小时候就考试作弊、拉帮结派,长大以后可能会做出更离谱、更可怕的事情来。

竞争是男人的天性,一位研究行为哲学的专家曾这样说过:“一场比赛结束后,你看到一个被打败的男人在真诚地向对手祝贺,其实在这背后,这个男人想的是下一次如何把他打败。”

所以,家长们不用担心男孩这种过强的竞争心理,性别赋予他们巨大的能量,这是男孩的优势所在。因此,当你试图通过“高压政策”对男孩进行重新教育或者所谓的改过教育时,你不如这样做:告诉你的男孩要遵守竞争的规则——公平、公正、正当,然后就放手让他去争吧,这样将更有利于这个小男子汉的成长。给父母的建议

方法一:满足男孩当“老大”的竞争心理

在钰钰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到周末,钰钰的爸爸妈妈就会和钰钰一起去超市购物。在购物的过程中,会让钰钰充当会计的角色,每购买一件物品,都会让钰钰记录价格,然后逐一相加,满足钰钰渴望被重视的心理。

又是一个周末,钰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走进商场的时候,钰钰就一本正经地拿出纸和笔,准备记录。爸爸妈妈挑选商品的时候,会咨询钰钰的意见。钰钰会对同一类型的商品进行价格和质量方面的比较、排除,然后才决定买哪一种。他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积极,有很多次,爸爸妈妈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当然,钰钰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尊重爸爸妈妈的意见。

购物完成之后,排队去结账,钰钰对爸爸说:“爸爸,一共是376.8元,别记错了。”

爸爸对他露出了笑脸,说:“千万不要错了,不然我们就会吃亏了。”

在结算口,收银员一一扫描之后,钰钰就报出了价格:“一共是376.8元,对吗?”

收银员愣了一下,说:“是377.4元。”“不对,你肯定算错了,是376.8元。”钰钰被激怒了。

爸爸对钰钰说:“你算得没有错,可是我们多要了三个塑料袋,一个塑料袋2角钱,正好是377.4元。”

钰钰这才善罢甘休。

每个男孩都有当“老大”的欲望,而且一旦他们当了“老大”,就会全心全意地把工作做好。我们不得不佩服钰钰家长的聪明和用心良苦。说他们聪明,是因为他们很准确地把握了男孩的这一心理,并巧妙地把它运用在了教育儿子的实际中;而说他们用心良苦,则在于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他的主人公意识,进而让他早早学会选择和承担责任。

方法二:对男孩的竞争心理表示赞同

也许你的儿子现在还很小,但是,他却经常对你讲他的梦想、他想赢过谁以及他所取得的成绩。这时,你千万不要胡乱搪塞他,因为孩子在这方面的感觉是很敏感的。另外,千万不可打击孩子,因为这样做会使你的男孩很受伤。

明郅是班级里的体育委员,喜欢打篮球。“爸爸,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班这次篮球赛,我得了8分。”快乐无比的明郅兴奋地对爸爸说。“你们班级的最高分是多少?”爸爸当时在看报纸,心不在焉地问。“13分。”明郅感觉到了不妙,小声地说。“你看,得8分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这么高兴吗?你同学都得13分呢,还有你的偶像姚明和王治郅,每场比赛都能得到20分以上,和他们比,你还差得远呢,还需要努力。”爸爸对明郅说。

明郅不再说话,蔫蔫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男孩普遍有强烈的竞争心理,当他们真正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时,便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促进他们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动力之一。

如果男孩的这种竞争心理被家长忽略,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同,或者家长不但没有认同,反而从某一角度打击他们,这时,男孩就会缺乏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潜能就很难再被激发,甚至他们的人格也会因此受到伤害。

就像上面故事中的明郅一样,虽然已经超过了自己心中的那个目标,但爸爸却拿同学的得分以及姚明和王治郅来刺激他,使他的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因此,下次篮球赛后,这位爸爸肯定会失望,因为一个成就感得不到满足的男孩,很难再去继续努力。

所以,告诫天下的父母,请倾听男孩的心声吧,尊重并认同他们的成就感吧。男孩们需要父母们帮他们建立起关于成就、胜利、赢得竞争等词汇的健康概念。03 男孩的情绪表达:男儿有泪也要弹

在我国,自古就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男儿有泪不轻弹”,真正的男子汉是刚强的男人,是不会轻易流泪的,这样的观念使一些家长在教育他们哭闹的儿子时,经常会说:“哭什么哭,男子汉流眼泪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只有女孩子才哭哭啼啼的呢!”“有什么好哭的,像林黛玉一样!”

在家庭教育方面,和女孩比起来,男孩有时候是很可怜的。因为是男孩,他们在家长的心中就必须坚强,坚强的人也就很容易被剥夺哭泣的权利,所以有人说,做男人是可悲的,即使在还是男孩的时候,也要承担比女孩大得多的压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对于男孩来说,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情绪常常会发泄不出来。情绪不能正常发泄时,人便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也许正因为如此,有的儿童心理学家才会说:“在孩提时代,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抑郁。”

大多数家长可能会怀疑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在他们眼里,他们的男孩整天嘻嘻哈哈,像只猴子一样,怎么可能会抑郁呢?

其实,男孩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他们不像女孩一样,不高兴就可以哭,就可以找方式发泄出来。他们表面看起来大大咧咧、很坚强,其实内心也有很多秘密,也很容易受伤;在别人看来,用手击墙是一种很傻的行为,但他们却认为这是一种很爽的发泄方式。

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家长往往会忽略男孩的情绪。

下面是作为父亲的王先生的叙述:

我的儿子最近变得非常敏感,非常自卑,害怕见陌生人,脾气古怪、暴躁,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并常常以自杀威胁我们。我一直比较疑惑,儿子以前非常活泼,成绩也很优秀,左邻右舍人人都夸赞,可是不知道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这可能和我以前疏于关心他有关。那段时间,我的生意出了问题,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孩子他妈也没有时间关心他。在我们的心中,孩子一直都比较乖。不过那段时间他并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因为没有竞选上班干部哭鼻子被我狠狠地教训了一番,在我看来,作为一个男人,尽管他还小,但是起码也应该像个小男子汉,怎么能轻易就哭鼻子呢,更何况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但是,那次教训也不至于让儿子变成现在这样啊。我很疑惑,不知道我的儿子到底怎么了。

在老师的认真调查下,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王先生的儿子王跃曾经是一个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在他上五年级时,班级评选班干部,他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能当选,结果老师没选他,反而选了比他差的同学。

这件事对他打击特别大,他放学回家后一句话都没说,直接躲进了自己的屋里,他觉得自己很失败,心情很低落。

后来他想到了向爸爸妈妈求助。第二天,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倾诉的时候,因为心里委屈,不知不觉之间竟然哭了,没想到他的这种哭鼻子的行为惹怒了爸爸,爸爸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连平时最疼爱他的妈妈也和爸爸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对他的行为提出了批评。这让王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曾经的光环都是过眼云烟,他决定破罐子破摔。

从那以后,王跃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沉默寡言,对所有的事都提不起兴趣,不爱上学,也不喜欢参加课外活动,甚至在街上看见老师和同学他都会绕着走。

然而,由于王先生忙于生意,看到儿子沉默寡言,又批评了他几次,结果导致孩子越陷越深。最后,等王先生明显觉察到孩子的变化时,孩子已经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是的,有时候男孩就是这么脆弱,他们也很需要家长的关注,需要家长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确定航标,指引方向。给父母的建议

方法一:经常和男孩交流,倾听男孩的心声

男孩也会遇到困难,也有情绪低落、伤心的时候,在这些时候,他们需要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他们大多需要一个倾听者。而对于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家长往往是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如果他们把不开心的事情憋在心里,就会憋出更严重的事情来。然而,如果他们能够顺利地把这些事情说出来,那么过后他们马上就会忘记那些不高兴的事情。如事例中的王跃,如果他能够将心里的事情说出来,或许很快他就会忘记这件事。因此,做家长的应及时发现男孩情绪的变化,当你感觉孩子的情绪有异样时,就应该采取措施引导孩子把心事说出来。

另外,家长也应注意,如果男孩的诉说内容有偏激的倾向,切记不要在当时就指出孩子的错误,这样会让他感到更加无助,甚至会加重他的反叛心理。可以等孩子平静后,在他高兴的时候,再帮他分析他的观点,并提出改正的建议。

方法二:允许你的小男子汉哭泣

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研究认为,哭是一种释放能量、缓解心理紧张、解除情绪压力的发泄途径。他的调查发现,长期不哭的人,患病率比哭的人高一倍。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哭是有益健康的。情感变化引起的哭是机体自然反应的过程,不必克制,尤其是心情抑郁时。

哭,对于男孩来讲是非常正常的行为。男孩比女孩哭得少,是因为男孩不愿意或者说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妈妈病了,女孩会用自己温柔的语言来抚慰妈妈,而男孩却宁愿给妈妈倒杯水或拿个药片。

但是,当男孩哭的时候,往往也是他情感最脆弱、最需要安慰的时候。这时,家长错误的做法就是呵斥孩子:“你哭什么哭,哪里还像个男子汉?完全是个小姑娘!”

其实,与女孩相比,男孩的目的性更强。他向家长哭诉,只是倾向于寻找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当你的小男子汉哭泣的时候,恰恰是他最需要你帮助的时候。04 男孩的冒险心理:喜欢冒险的“卫斯理”

在一次家庭访谈中,谈到教育孩子的经历时,一位母亲把自己带大儿子的经历用一句话表述了出来: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胆中。

在很多母亲的印象中,男孩每天都让人不得安宁,他们喜欢爬上爬下,哪里高,哪里危险,他们就越是喜欢往哪里去。男孩们喜欢结伙到楼下的小花园里去爬树,甚至还学“蝙蝠侠”在树与树之间蹿来蹿去,如此让家长不省心的行为不胜枚举。

事实上,大多数男孩都是这样,喜欢爬上爬下,即使因此挨过好几次摔、挨过好几次打,他们还是会对这些冒险行为乐此不疲;喜欢搞破坏,他们会把所有的屋子都搞得乱糟糟却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喜欢打架和欺负别人,因此总需要父母为他收拾残局,不是送他去医院,就是送别人去医院……面对这些调皮的男孩,父母往往会束手无策。

也许正因如此,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 300多年前就这么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

有一位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可是儿子却不让她省心,特别喜欢冒险。不久前和小伙伴们在几米高的树上来回穿梭,结果一不小心从树上跌落下来,造成小腿骨折。

休养期间,儿子还是不老实,拖着一条瘸腿和小伙伴们玩耍,尽管医生已经再三嘱咐要多休息,可是一旦妈妈去上班,儿子就会故技重演。为了儿子,这位母亲只好辞掉了工作来照顾儿子,可是儿子还是会找机会溜出去玩,这让这位母亲很头疼。

为什么会这样呢?男孩、女孩同为小孩子,为什么男孩会如此难管呢?

其实,主要原因在于男孩体内的荷尔蒙睾丸素,它是雄性特征的体现。从襁褓期开始,男孩的体内就有远远大于女孩的睾丸素分泌,他们更需要一些冒险的行为去释放自己的能量。儿科医生也认为,睾丸素会使男孩的行为不同于女孩。

另外,众多儿童心理学专家也认为,男孩爱冒风险、专断自负、斗殴、竞争、自吹和喜欢出风头等倾向与睾丸素的分泌直接相关。因此,这正是男孩比女孩更不好教育的原因。

对喜欢冒险的男孩,父母应该如何教育?

首先,父母需要了解男孩和女孩的不同,了解之后肯定会对自己的男孩有全新的认识,在以后的教育中,也能够有更强的针对性。

方法:理解男孩的冒险行为

很多父母见面之时,聊的话题不外乎哪个孩子更乖一些,哪个孩子更听话一些。在年轻的父母看来,乖孩子、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他们总是要求孩子要听话,要乖,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为。

其实,父母们应该明白,男孩子喜欢冒险不仅不是坏事,而且有其正面积极的意义。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进步和发展,多半是因为好奇心的推动和驱使。如果一个男孩拥有强烈的好奇心,那么他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探索、研究,进而创造出一些新事物。世界上多数科学家、发明家、机械制造者,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拥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为喜欢冒险,充满好奇心,他们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燃烧体内的睾丸素和促使大脑健康发展。因此,当你的宝贝儿子又在虐待他的玩具或“修理”家里的小件电器时,爸爸妈妈请不要束缚他,而是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的能力。

家长应该明白,冒险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只要善于引导,就能帮助男孩创造一个更有意义的人生。

下面这位明智的妈妈是这样对待儿子的冒险行为的:

5岁的跃跃对家里的一台落地扇非常感兴趣。

有一天,他看到落地扇在转动,居然伸出小手去碰触里面的那个风扇叶片,看看为什么会转动。幸好,这个可怕的行为及时被妈妈发现了。但是,聪明的妈妈并没有勒令儿子马上住手,而是快速地走到孩子身边,对他说:“跃跃,你在玩什么好玩的东西呀?”

同时将孩子正在往里伸的手拉了回来。“妈妈,我想看看它是什么?为什么转动起来会有风吹过来?”跃跃好奇地问。“来,妈妈实验给你看,看它为什么会转。”说着,妈妈关掉了正在旋转的落地风扇。

停下来之后,从跃跃的眼里,这位妈妈看到了儿子的好奇。“妈妈,为什么它会变成三个?刚刚是一个又圆又大的。”跃跃问。

这位妈妈知道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儿子肯定听不懂,就说:“中间那个叫风扇叶,它在转的时候才会有风,有风才能让跃跃感到凉爽,如果它转得慢的话,就不会让跃跃感到凉爽了,所以它会使劲转,转得太快了,就变成了一个又圆又大的。但是你不可以用手去碰,碰的话它会将你的手指头弄得很疼很疼,比打针还要疼很多。”“比打针还要疼啊?”“是啊,比打针要疼很多很多。”

说完,这位妈妈拿出一张纸,伸进去,只听见“唰”的一声,纸被撕成两截。“看,风扇叶的威力很大的,不能碰的。”

跃跃听了妈妈详细的解释,对妈妈说:“妈妈,我明白了,我再也不去碰它了。”

也许,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家长的做法都是勒令孩子住手,然后给孩子讲风扇叶的可怕性,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好奇,更加激起孩子的探索欲望,但这位家长却没有这样做,因为她了解男孩的心理。

成长中的孩子好奇心往往很强,尤其是男孩,他们都有很强的冒险心理。虽然这次他触摸风扇叶的行为没有得逞,但他会在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再次进行他的冒险试验,这样的结果往往会更可怕。而上面事例中的家长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让孩子亲手试验,了解了高速旋转的风扇叶的可怕性,这样,孩子不但不会再用手去触摸,而且增长了知识。05 男孩的探索心理:把玩具拆得七零八散

听听一些家有男孩的家长的心声:

外企销售部的经理助理金女士说:“我家儿子纯粹是个‘破坏之王’。上周刚给他买了一个电动小汽车,花了两百多元,可是没过两天,两百多元钱的电动小汽车就变成了一堆零件,气得他爸爸想揍他。不仅如此,他还会把小闹钟、收音机大卸八块。有一次,他竟然声称要把电视机拆开,消灭里面的那个坏蛋,吓得我赶紧把婆婆接过来照看他;还有一次,他居然把镜子打碎了,事后还努力地用胶水粘,想‘破镜重圆’……”

北京师范大学中级讲师李女士说:“我家的儿子整个就是一个‘齐天大圣’,家里什么都会被他破坏,我每天也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如果我能够有机会选择的话,我宁愿生个女儿,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安静、听话,哪里像儿子那样调皮啊,儿子就是我心中的一个甜蜜的‘负担’。”

……

以上是家长们说起自家的男孩时经常会谈到的一些情况。事实的确如此,很多家有男孩的父母都能体会到,小男孩都不让人省心,从来就没见他们老实过,他们似乎是一个问号,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喜欢寻根问底;他们总会改造自己的玩具,把它们改造成具有特殊功能的“一堆零件”;他们还喜欢跑到电视机后面,看是谁躲在里面说话、跳舞、唱歌……

其实,这些都是男孩探索心理的表现。

男孩的探索心理是由男孩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男孩的发育,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要比女孩慢一些,而且相比较女孩而言,其责任感和义务感等都较差。所以,男孩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弱,当他强烈地想知道“电视机里面为什么会有人跳舞、唱歌”的时候,尽管他也明白父母会反对他的这种做法,但在强烈的好奇心与并不是很强烈的责任感的稍微“斗争”下,他很轻易地就会选择满足好奇心,跑到电视机后面或者干脆把电视机拆开看个究竟。

另外,与女孩相比,男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比如同样是玩一件玩具,女孩可能会在心里给玩具编排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而男孩却可能会把它拆得七零八落。因为男孩希望知道这个玩具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以及它是如何起作用的。不仅如此,他们还希望自己能找到多种有创意的玩法。在这种强烈的探索欲望的驱使下,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即便已经将玩具拆得七零八落,他们还会在七零八落的基础上再来个彻底的破坏,让家长彻彻底底地感觉自己养育了一个“破坏王”。这看似破坏的举动,其实显示着男孩某种独特的能力,而且远远强过同龄的女孩,这种能力就是空间思维能力。曾经有调查表明,在拼图和组装其他三维物体方面,男孩的速度要比女孩快2倍,犯的错误则比女孩少一半。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安德森博士对男孩的“破坏行为”进行了解释。他说:“男孩往往有一定的‘破坏性’,但他的‘破坏性’并不是纯粹的破坏,更多的是一种探索的心理。”因此,家长们应该意识到,在男孩这些破坏力的背后往往会隐藏着呼之欲出的天赋。所以,用强制的方法压制男孩的“破坏性”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那么,家长应如何对待男孩这种带有“破坏性质”的探索性呢?

安德森博士表示,男孩的“破坏性”有些是因好奇,也有一些是故意破坏。因此,家长要因孩子的“破坏”动机对他们区别对待。

对于男孩的探索精神,家长应给予肯定,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也要教育孩子爱惜物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有一位明智的家长是这样做的:

爸爸买了一个剃须刀,一个周六的早晨,他剃须的时候被儿子看到了。从儿子惊奇的眼神里,爸爸知道孩子的探索心被吊起来了,他没有将剃须刀收起来藏好,而是专门把儿子叫过来。儿子一把拿过剃须刀,问这问那,爸爸认真地给儿子讲解,然后将剃须刀肢解开来,一一告诉儿子各个部分的用处。最后儿子高兴地说:“爸爸,我知道了,谢谢你!”

这位爸爸不失时机地说:“你看,我现在把它拆开了,但是我装不好了,白白地浪费了,你能不能帮我装好?”

爸爸一边引导儿子,一边研究,半个小时之后剃须刀恢复了原状,爸爸说:“一定要爱惜物品,不然就浪费了。”儿子认真地点了点头。

这位家长的做法值得很多父母借鉴。

但是,有些孩子拆毁、摔砸物品,纯属破坏行为,如砸椅子、故意摔碗等。对此,家长切不可姑息,要在弄明白孩子破坏物品的原因后,让他们自己承担这种行为所引起的后果,如用自己的零用钱修理、购买新物品等。06 0~6岁:属于父母的呵护岁月,爱是一切

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环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很多孩子未出生就开始接受教育。殊不知,对0~6岁的男孩而言,由于自身的生理条件,他们需要父母的关怀,对这个时期的男孩而言,爱才是一切。但很多父母却抱着“不仅不能输,还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我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对孩子进行他们安排的教育。

很多家长把“起跑线”看作是知识技能,父母的教育就是把成人关注的知识、技能,在男孩很小的时候就塞给他们。事实上,这并不是男孩的“起跑线”,而是家长希望的“起跑线”,这样很容易形成“在良好条件下,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的状况。

对于0~6岁的男孩而言,他们的特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有限

看下面一位年轻妈妈的倾诉: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对他进行教育。看到他想爬到柜子上去,我就向他解释为什么不可以爬到柜子上去;看到他不与客人打招呼,我就告诉他为什么应该礼貌地与别人打招呼……尽管教育了很多,可是根本就没有用,很多事情他还是照旧,我的儿子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其实,不是男孩不长记性,而是这位妈妈的教育方法不当,从出生到6岁这一时期,男孩根本没有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向他们解释、给他们讲道理,只会让他们感到痛苦。

这个时期的男孩不是父母眼中的小大人,即便是所谓的小大人,也是父母自以为的,孩子并不会按照父母期待的方式行事。

这个时期的男孩在情绪上要比女孩脆弱得多,因此他们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

一个4岁的小男孩闹着要找奶奶,如果家长告诉他,两个小时后奶奶就会回家了,那么这个小男孩也许会哭闹得更加厉害。因为根据他的理解能力,两个小时是很漫长的,也许会比两天都要长。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正确的做法是:放弃解释,陪他做游戏、给他讲故事,对他多一些关注,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2.不要让孩子选择

一些父母刻意从小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很多问题让男孩自主决定,认为这样会让男孩长大之后成为一个拥有决断能力的人,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如果总是让0~6岁的小男孩在很多的选择中自己去做决定,那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没有决断能力的人。

从出生到6岁,男孩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选择。因此,在这一阶段,家长要为男孩规定好每天的生活,例如,吃什么食物、穿什么衣服、去什么地方玩,这样会使男孩清楚地认识自己,并获得很大的安全感,从而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这样问男孩:“儿子,你是想喝娃哈哈,还是喝牛奶?”“宝贝,周末我们是去看熊猫宝宝,还是去游乐场?”“儿子,你今天想看喜羊羊,还是奥特曼?”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父母要给孩子做榜样,对孩子起引导作用。

对此,安德森博士表示,如果男孩从小就缺少一个自信的、起引导作用的成人做榜样,那么,他就会变得很迷茫,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

3.会探索自己的身体

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咨询儿童教育专家时,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我的儿子现在还不到3岁,他好像很迷恋他的小鸡鸡,经常会拉扯或搓揉他的小鸡鸡。有时当着外人的面,他都不肯把手从裤子里拿出来。我的儿子将来会变成性犯罪者吗?他现在还不到3岁,我经常提醒他,这种行为非常可耻,但是他似乎并不介意,依然是我行我素。真怕他将来会变成性犯罪者,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这位母亲的担心可能有点多余,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是好奇的,身体是孩子世界中的一部分,他们也常常会“研究”自己的身体。但很多家长常会因为儿子总是拉扯或搓揉自己的小鸡鸡而感到羞耻。其实,羞耻不羞耻是大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的,孩子并不会介意,家长不要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大惊小怪,孩子也不会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感觉到羞愧或有犯罪感,他们将来性犯罪的可能性与这种行为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因为这不会激起孩子对性的好奇及探索欲望。

正确的做法是让儿子知道,搓揉自己的小鸡鸡是可以的,但这是一件只能私下做的事情。

有一位妈妈就比较明智: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儿子对自己的小鸡鸡非常好奇,总是喜欢摆弄。为此,我是这样做的:“儿子,这个小鸡鸡是你自己的,如果你在叔叔阿姨面前拿出来,他们会笑你的,如果你不小心,他们就会把你的小鸡鸡偷走,到时候你就没有小鸡鸡了,所以千万不要在他们在的时候露出来哦。”

儿子听完之后,认真地点了点头。果然,儿子这种行为收敛多了,慢慢地他就忘记了玩弄自己的小鸡鸡这件事。

这样,孩子既不会有罪恶感,又不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过分的好奇。

0~6岁的男孩,需要父母更多的呵护,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心,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07 6~13岁:在父亲的指引下,走向男孩的世界

当男孩长到6岁的时候,会让很多父母感到头疼,这一阶段他们突然从昔日的小男孩变成一个小“男子汉”,他们已经不再愿意做父母眼中的“小屁孩儿”,而是从内心希望得到父母和身边人的认可,因此会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来证明自己很“男子汉”。

一位11岁男孩的妈妈讲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和老公从儿子小的时候就非常注意培养他的财商。如今儿子已经8岁了,他的零花钱是他自己在家里打“零工”挣来的,比如平时打扫卫生就属于他分内的工作,而周末打扫卫生则可以得到一些零花钱。这天,他突然提出要提高待遇。我便笑着逗他:“宝贝,你现在做的工作和以前一样,我们家的房子也没有变大,为什么要提高待遇呢?”“妈妈,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以后你要叫我侯广斌或者叫我广斌,不许叫我宝贝;第二,我现在已经是男子汉了,我不久之后就要谈恋爱,需要恋爱经费,所以我要提高待遇;第三,你们以前让我干活,是在使用童工,现在我已经不是童工了,待遇当然需要提高。”他说得一套一套的,似乎不像是在开玩笑。

是的,这一阶段的男孩就是这么可爱。为了证明自己是男子汉,他们很希望自己得到父母的认可。他们会以成人的口气和父母交流,妄图证明自己已经是个男子汉,已经是大人了。

然而,在6~13岁这个年龄阶段,男孩所希望拥有的那些男性特征并不会这么快就表现在他们身上。于是,他们不得不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自己是男子汉。

在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时,他们总是抢着做“警察”,因为在他们眼中,警察是英雄,是真正的男人;他们喜欢舞刀弄枪,并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去拯救地球;他们喜欢爬树、做些有危险性的游戏,并拒绝与小女孩玩,以此来证明自己与小女孩是完全不同的。

除了行为之外,在这一阶段,男孩的思维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儿童教育学博士安德森教授表示,在这一阶段,男孩自尊心的发展会出现两种倾向,他们会对自己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要么觉得自己很能干,积极地面对一切事情;要么觉得自己很无能,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这个时候,父母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是父亲,更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给男孩树立一个好榜样,正确地引导男孩。给父母的建议

方法一:给男孩必要的监督和指导

对于家长而言,6~13岁的男孩就像一只猴子,喜欢冒险,因此他们时常会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或者动不动就闯出祸端。

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男孩,家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监督他们。但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试图通过唠叨和暴力使你的男孩屈服,因为男孩最烦唠叨、最不怕暴力,这两种方式不但不会起到教育作用,而且很容易使男孩产生逆反心理。当男孩产生逆反心理后,家长就更没有办法赢得他们的合作了。

除了监督之外,在有些时候,男孩更需要家长的指导。

一个周末,全家人聚在一起,9岁的儿子一直缠着我要去游泳馆。当时的天气并不热,刚刚入夏,我并不想去,但是耐不住孩子的纠缠,就陪他去了。

到了游泳池里,儿子像个猴子一样,从两米高的跳板上跳了下去,我吓了一跳,立刻游到他身边,把他从水里抱出来,他高兴地问我:“爸爸,我刚刚是不是很勇敢?动作是不是很帅?”

看到儿子如此高兴,我不忍心责备他,点点头,对他的行为表示了肯定。

没想到儿子受到了鼓舞,要去3米的跳板上往下跳。我立刻阻止他,对他说:“儿子,虽然你现在已经长大了,但是还不能从3米高的地方往下跳,不然你会摔伤的,而且游泳馆里的叔叔也不会让你跳的,不然他们会惩罚爸爸的,你想看着爸爸被惩罚吗?”

儿子摇摇头,我说:“再过两年,等你15岁的时候,我们再从上面往下跳好不好?”

儿子点点头,说:“我要快点长大,像爸爸一样高大,就可以从上面跳给爸爸看了。”

看,这就是这一时期的男孩,他们不仅会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而且会向各种“难题”挑战。所以,家长在给男孩出“难题”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必要的指导。

方法二:让这一阶段的男孩尽情去体验成功

男孩是精力充沛的,6~13岁的男孩更是如此。在这一阶段,他们对一切事情都会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他们会去探索一切他们眼中的新鲜事物;他们愿意努力地去做家长交代的事情;他们希望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最好,以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同……然而,由于社会经验少,这一阶段的男孩却常常会体验失败。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但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男孩似乎对失败特别敏感。之所以会这样,与男孩在这一阶段的心理有关。他们强烈地渴望成功和得到他人的认同,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使他们自己都不能认同自己,更不用说得到别人的认同了。失败的感觉体验得太多,男孩的这种沮丧就会转变成一种“无助”。久而久之,每当再遇到困难时,男孩就会条件反射式地产生“无助感”。也就是说,如果这一阶段的男孩很少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渐渐地,他就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从而习惯性地沮丧或放弃。

因此,在这一阶段,父亲可以有意识地让男孩体验成功。例如,当男孩想要去完成一项不容易完成的任务时,家长可以在背后默默地帮助他们。当然,即使任务完成得不太好,家长也可以寻找他们做得好的地方进行鼓励。

8岁的冬冬自告奋勇要帮助爸爸洗车,尽管他多半只是拿着水管在嬉戏,但洗完之后,爸爸还是鼓励他:“看,咱家的车洗得多干净,这都是你的功劳!”

男孩在听到这样的鼓励后,他们一般都会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男孩对自己的看法以及是否能体验到成就感,在很多时候都取决于家长对他们的看法。

所以,家长要多鼓励和肯定男孩,让他们有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这对男孩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08 14岁到成年:从男孩变成男人的关键期

在男孩进入青春期以后,很多父母都会突然觉得曾经那个熟悉的男孩不见了,眼前的这个“男子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人感觉如此陌生。

父母的这种感觉在生活中是切切实实存在的。进入青春发育期的男孩,除了生理上的变化以外,更主要的还表现在心理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们的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会出现质的变化。青春期的男孩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的意见,那么,青春期的男孩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其次,男孩的独立性增强。进入青春期的男孩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父母的约束,渴望独立。

再次,感情的变化非常显著。他们既“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这常常令很多父母手足无措。感情的多变是与感情的深化共同发生的,在这一时期男孩们会产生和感受到许多细腻复杂的感情。

另外,这一时期他们会开始关注与同龄人的交往。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青春期的男孩都不可能脱离同龄人的影响,总是将彼此之间的交往与认可看得极为重要。

最后,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非常关心自己性别角色的完美程度、被他人接受和欣赏的程度:够不够帅、是不是漂亮、能不能引人注意等,都渴望了解异性,希望得到来自异性的友谊,并开始憧憬爱情……

当然,14岁以后男孩的变化还不止这些。

所有这些变化和发展都在进行的过程中,而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他们在各方面仍然是不完善、不成熟的:还不可能真正独立,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还没有成熟的感情世界,还不善于把握真正的友谊,还不能真正与成人平起平坐,还缺乏严谨的思维技能,还不具备真正尝试爱情的条件……

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的突然性、多样性和特殊性,不仅使青少年自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有时也会让我们做家长的不知如何应对。往往是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所以多数男孩的家长在这一时期普遍都感到“累”!

14岁以后到成年,是男孩一生中的关键时期,成长开始了质变的过程。这个时期,他们更加需要父母的关心和指导,以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教育14岁到成年时期的男子汉,青春期教育专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给父母的建议

方法一:消除家长对男孩造成的恐惧

青春期阶段是男孩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再像在小学或者中学时期那般突出,而会呈现出所谓的下降趋势,这会让家长比较着急。但是这时,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男孩的成长。不要一看到孩子考差了,就对他们进行一顿“审讯”,以免他们失去信心。对男孩的学习,家长应学会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也会更理想。

方法二:为男孩建立自信心

成功源于自信,而自信心的树立,则来自于父母以及周围人的赏识。当男孩需要帮助时,家长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俎代庖,而要留有余地。只有让男孩们跳一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成功,他们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牢固的自信心。

方法三:与男孩一起成长,做男孩的知心朋友

作为家长,首先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给男孩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使男孩明白,学习新知、追求进步是每个人一生的事业。其次要经常与男孩沟通,真实地了解自己的男孩,努力缩短与男孩心灵的距离,从而使男孩健康地成长。第二章养育男孩,父母必须掌握的10种教育艺术;09 妈妈,请让男孩走自己的路

在孩子的一生中,妈妈的作用无可替代。

世界上有一个单词,在所有的语言中发音几乎都相同,这个词就是“妈妈”。

孩子在人世间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无论何时,最需要的人都是妈妈;夜晚睡觉时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因此,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对自己的母亲特别依恋。

在现实中,最疼爱孩子的当然也是妈妈。每一个妈妈的爱都是世界上最为伟大的,妈妈可以为孩子做出任何牺牲,而细心地照顾孩子则是她们表达母爱最直接的方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妈妈对孩子的照顾过于精心,从而造成孩子对母亲的过度依恋。尤其是男孩,如果对母亲过度依恋,其“阳刚之气”就会渐渐消失。

几年之前,报纸上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

一名品学兼优的天才般的少年大学生,由于生活不能自理而放弃了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你是否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呢?可是,这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

在学校里,他不懂得打饭要排队,不懂得怎么买饭,甚至不会用钱。有同学帮他买来鸡蛋,他却不会吃,他不知道鸡蛋需要剥掉外面的一层蛋壳才可以吃,因为他以前吃的鸡蛋都是没有蛋壳的。

经过记者调查才知道,原来是他的妈妈太溺爱他了,从小到大,妈妈只让他学习,其他的什么都不让他做,才造成了他生活不能自理。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切切实实存在的。一些妈妈过分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事,处处包办代替;还有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忙、时间紧,嫌孩子做事笨手笨脚而给大人添麻烦,宁可自己在匆忙中代劳,也不让孩子自己动手;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太高,常把一些孩子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他们,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而且会使孩子因为遭遇太多失败而产生畏缩、厌烦甚至逆反的心理。

难怪有些妈妈总是埋怨自己的男孩娇气,没有一点男孩子的样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