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全鉴(典藏诵读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30 12:43:18

点击下载

作者:(春秋)孙武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孙子兵法全鉴(典藏诵读版)

孙子兵法全鉴(典藏诵读版)试读:

前言

《孙子兵法》,又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全书十三篇,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为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文化中的瑰宝,它那闳廓深远的军事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的古典军事理论体系,辞如珠玉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雄杰贤俊对其研究的丰硕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长期被尊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其流泽余韵也早已超越时空,跨出国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荣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雅誉。

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充满着对睿智聪颖的赞扬,饱含了对昏聩愚昧的鞭挞,显露出对穷兵黩武的警告,贯穿着对军事哲理的探索,充分体现了“一代兵圣”孙武的远见卓识和创造天赋。该书中的许多名言警句揭示了战争发展的普遍规律,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历史上许多军事家、著名统帅、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曾得益于这部旷世奇书。军事家们学习它,得以领悟制胜之术,成就一代功业;政治家们学习它,得以高瞻远瞩,点燃智慧的圣火。直到今天,《孙子兵法》的许多理论内核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对现代军事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对现代战略学的奠定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为了让读者从源头上了解《孙子兵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孙子兵法》,我们编撰了《孙子兵法全鉴》典藏版。《孙子兵法全鉴》典藏版通过对《孙子兵法》的解读,全面地参悟及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哲理,兼具可读性和典藏性。同时,《孙子兵法全鉴》典藏版还通过用兵之法,以独特、全新的视角从商场的竞争进行品读分析,进而使每位读者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到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

本书是《孙子兵法全鉴》的典藏诵读版,本书将纸质图书和配乐诵读音频完美结合,以二维码的方式在内文和封面等相应位置呈现,读者扫一扫即可欣赏、诵读经典片段。诵读音频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业播音员,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播音系教师构成的实力精英团队录制完成,朗读中融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声音感染力极强。希望本书为读者品鉴《孙子兵法全鉴》带来新的感受。解译者2018年6月第一篇始计篇

本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开篇,号称孙子兵法的战略论,是全书的总则。孙子的战争观、谋略观及战术思想在本篇中都有十分精彩的阐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原典】[1][2]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3]也。[4][5][6]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7][8][9]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10][11][12]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注释】

[1]兵:本义为兵械。《说文》:“兵,械也。”后逐渐引申为兵士、军队、战争等。这里作战争解。[2]国之大事:意为国家的重大事务。[3]不可不察:察,考察、研究。不可不察,意指不可不仔细审察,谨慎对待。[4]经之以五事:经,度量、衡量;五事指下文的“道、天、地、将、法”。此句意谓要从五个方面分析、预测。[5]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衡量、比较;计,指筹划;索,探索;情,情势,这里指敌我双方的实情,战争胜负的情势。全句意思为:通过比较双方的谋划,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6]道:本义为道路,途径,引申为政治主张。[7]将:将领。[8]法:法制。[9]令民与上同意也:令,使、让的意思;民,普通民众;上,君主、国君;意,意愿、意志。令民与上同意,意为使民众与国君统一意志,拥护君主的意愿。[10]不畏危:不害怕危险。意为民众乐于为君主出生入死而丝毫不畏惧危险。[11]阴阳:指昼夜、晴雨等不同的气象变化。[12]时制:指春、夏、秋、冬四季时令的更替。【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应该从五个方面去分析研究,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场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解读诸葛亮七擒孟获

孙子所说的“道”,其实就是指人心。所谓的“人心”,主要指民心、将心和军心。这三者既相互联系又密不可分。北宋文学家苏洵在他的《心术》中有这样的话:“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人心向背,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高明的人,无论是领导一个团体、指挥一支军队,还是治理一个国家,总是把争取人心放在首位。“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句话,道出了治国安邦的真理。

三国时期,诸葛亮便曾采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平定了南中之乱。诸葛亮采取反间计杀了叛乱首领雍闽、朱褒,全歼高定部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开始征讨孟获。孟获收编了雍闽等人的余部,继续与蜀军对峙。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在南中为“夷汉所服”,是当地一位很有影响力很有威望的人物。诸葛亮决定收服孟获,让他从心里臣服蜀汉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中造成影响,以便长期稳定南中局势。

孟获在蜀汉大军到来时,聚集三洞元帅讨论,后派三位元帅各领兵五万,分左、中、右三路来迎战。诸葛亮用激将法,使赵云、魏延两位老将军杀奔敌军营寨,大败蛮兵,斩了敌军中路元帅,左、右两路敌军元帅从山路逃跑时被埋伏的蜀军擒获。

诸葛亮命人解去两位洞主元帅的绳索,赐给两人酒食衣服,并让两人各自归去。孟获闻知兵败,大怒,遂率兵进发。诸葛亮使王平诈败,引诱孟获军进入埋伏圈。孟获见蜀军旌旗四起,队伍杂乱,即生轻敌之意,驱兵追击王平。正追杀时,蜀将张嶷、张翼两路兵马突然杀出,截断孟获后路。王平又领兵杀回,赵云、魏延从两侧夹击,孟获抵挡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

诸葛亮让人解去被俘蛮兵的捆绑,安抚说:“你们都是好百姓,只是受他人蛊惑罢了,今受惊吓了。我想你们的家人一定倚门而望,盼着你们早日归家。我今天全放你们回去,以安各自家人之心。”士兵深感其恩,哭着拜谢归家。诸葛亮对孟获不杀不辱,反而加以款待,让他观看蜀军的营垒和阵容。孟获并未服气,声称自己是因为未知虚实而中了埋伏,并说再战必胜。诸葛亮便笑着放他回去,让他整顿好军马后再来交锋。结果孟获又一次兵败被捉。可他还是不服气,于是诸葛亮又把他放回去。就这样,捉一次放一次,直到孟获第七次被捉住。当诸葛亮微笑着又一次说要放他回去时,孟获终于心悦诚服地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返矣。”这就是历史上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就是一种攻心的战术,他所采取的“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策略,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返”。可见,攻心之术在战争中确实有着武力无法比拟的优势。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用情感打动人,是一条直达人心的管人大道,是实践检验过的治人攻心绝招。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原典】[1][2][3][4]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5][6]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7]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8][9]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10]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注释】

[1]智、信、仁、勇、严:智,智谋才能;信,赏罚有信;仁,爱抚士卒;勇,勇敢果断;严,军纪严明。此句是孙子提出作为优秀将帅所必须具备的五德。[2]曲制:有关军队的组织、编制、通信联络等具体制度。[3]官道:指各级将吏的管理制度。[4]主用:指各类军需物资的后勤保障制度。主,掌理、主管;用,物资费用。[5]闻:知道,了解。[6]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知,知晓,这里含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的意思。[7]主孰有道:指哪一方国君政治清明,拥有民众的支持。孰,谁,这里指哪一方;有道,政治清明。[8]吾以此知胜负矣:我根据这些情况来分析,即可预知胜负的归属了。[9]将听吾计:将,作助动词,读作“江”,表示假设,意为假设,如果。[10]去之:去,离开。【译文】

所谓将领,就是说将帅要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抚部属、勇敢坚毅、树立威严。所谓法制,就是指军队组织体制的建设,各级将吏的管理,军需物资的掌管。以上五个方面,作为将帅,都不能不充分了解。充分了解了这些情况,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能打胜仗。所以要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求得对战争情势的认识: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坚利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根据这一切,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若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打仗就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假如不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打仗就必败无疑,我就离去。

解读五德皆备方可为将

孙子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认识到智、信、仁、勇、严是为将者的基本素质,这一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中外军事家。孙子认为智是五德之首,强调以智取胜,这是很有见地的,勇士可以带兵,却不能主军,这符合战场规律的要求。

彼得一世在位的时候,俄国同周围邻国连年作战。在作战中,彼得一世十分重视利用各种手段削弱敌人士气,鼓动自己部队的战斗意志。

1705年,彼得一世把两个从瑞典逃回的俄国士兵带到英国、普鲁士和荷兰三国驻莫斯科大使面前。把这两个士兵介绍给三国大使。两个士兵的手指、脚趾全都被割掉了,样子惨不忍睹,三国大使看了之后惊愕不已。士兵告诉他们,这是当着瑞典国王的面被割掉的。让大使看过之后,彼得一世对他们说:“看吧,这就是瑞典人的暴行。他们说我们是野蛮人,可我们是怎么对待他们的俘虏的?我们替他们治伤,让他们吃饱吃好。瑞典人比我们野蛮一百万倍以上!”

面前血淋淋的情景,让英国人、普鲁士人和荷兰人不能不对俄国人产生同情。

随后,彼得大帝让这两个士兵到俄国许多地方的部队,以现实遭遇讲述瑞典人的暴虐残忍。彼得还向俄军官兵宣讲瑞典人的种种恐怖行为:他们把一所里面囚禁着二百多个俄国俘虏的房屋浇上汽油,然后点火燃烧,里面的俄军被俘人员全部被活活烧焦;瑞典国王查理二世亲自下令,把那些被抓住的哥萨克骑兵用带刺的棍子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欲死不得、求生不能;所有在喀朗施塔得战役中遭俘获的俄军官兵都被瑞典人残酷地杀死,他们被叠成一堆,或两或三,瑞典人用刺刀、梭镖和马刀一一将他们剁成几段。

这些骇人听闻的残酷事例,引起俄军官兵一致的义愤。他们从心底里仇恨瑞典人,因此,他们在战斗中士气高昂、誓死拼杀,大有与敌人决一死战的气势。

与此同时,彼得大帝却宽厚地对待俘虏。他在亲自制定的《军队操典》中规定:军人必须遵守“军人道德”。“军人道德”其中的一条,就是要以仁慈宽大的态度对待敌方俘虏,并且在任何地方,不论是在盟国还是在敌国中,都不得扰害平民,违者处死。彼得曾给前线指挥官下达命令:“绝对不要胡作妄为,全体将士必须严格遵守善良军人所应有的一切道德。”

在坡尔塔瓦大战胜利后,彼得大帝下令把被俘的敌军战将请来,他和蔼地同他们讲话,亲手把战刀还给这些被俘的战将,并请他们与自己同席共进午餐。彼得的行动使被俘敌军将领十分感动。然后,彼得大帝下令设宴款待所有被俘军官。对被俘的普通士兵,他也交代给予丰盛的饭食。彼得大帝还拨发了一大笔款项用于赡养被俘的敌军官兵。

彼得宽仁厚待俘虏以及俄军友善对待俘虏的消息传到敌军耳朵里,大大动摇了他们拼死抗争的决心。有时战争进行到不利地步,敌军官兵往往不再抵抗。因为他们知道抵抗可能死去,而投降却不会有生命之危。

彼得大帝当然不是什么仁慈之人,他厚待敌军俘虏和他极力向俄军宣讲敌军虐待俘虏一样,无非是一种策略。而这种策略的确加强了俄军的力量,大大降低了敌人的士气,这种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向世人控诉敌人的残暴,向敌人展示自己的仁爱,这是增强我军义愤、斗志,打击敌人士气、决心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策略。前者使敌人丧失了道义上的力量,失道寡助;后者则使天下人心尽归于我。计利以听乃为势【原典】[1][2][3]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注释】

[1]计利以听:计利,计谋有利;听,听从,采纳。[2]乃为之势:乃,于是、就的意思;为,创造、造就;之,虚词;势,态势。此句意思是造成一种积极的军事态势。[3]以佐其外:用来辅佐对外的军事活动。佐,辅佐,辅助。【译文】

我的军事思想您认为好并且能够接受,我将为您营造军事上的势,在对外的军事活动上辅佐您。

解读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在分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条件之后,孙子进而论述了主观因素对于战争成败的重要性,提出了“因利而制权”的战略原则,强调必须因势利导、灵活用兵才能够克敌制胜。

在《孟子·公孙丑下》里面说道:“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势”是敌对双方竞争的根本,也是任何一方获胜的关键。于是,谋势也就成了一门高深且不可不知的学问。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

当时鲁国执政的是鲁庄公,他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决胜负。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鲁国有一位名叫曹刿的人认为当政者庸碌无能,未能远谋。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齐国军队的蹂躏,因而入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曹刿询问庄公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鲁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我总是要分赐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曹刿指出,这样做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民众是不会出力作战的。

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很守信用。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感动神明,神也是不会降福的。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必定揆情度理地予以处理。曹刿这时才说,这倒是尽到了君主的责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为此,他请求随同鲁庄公奔赴战场,鲁庄公允诺了他的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

此时,齐军仗着兵强马壮,侵入鲁境。鲁庄公命令大军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今山东曲阜北郊)。齐国由于之前乾时战争中的胜利,鲍叔牙和他的将士都轻视鲁军,认为他们不堪一击,于是发起声势浩大的攻击。鲁庄公见齐军攻击鲁军阵地,就要擂鼓下达应战的命令。曹刿劝阻说:齐兵势锐,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利没有把握,“宜静以待”,不能出击。庄公遂令鲁军固守阵地,只令弓箭兵射击,以稳住阵势。齐军没有厮杀的对手,又冲不进鲁军阵地,反而受到鲁军弓弩猛射而无法前进,只得向后撤退。经过稍事休整,鲍叔牙又下令展开第二次攻击,曹刿劝庄公仍然不要出击,继续固守阵地。齐军攻势虽猛,但仍攻不进阵内,士气不免下降,再退回到原阵地。

曹刿根据当时齐强鲁弱的客观情况,以逸待劳,待齐军疲劳后再伺机攻击,后发制人。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鲍叔牙和齐军将领都认为鲁军怯于应战,决定再次发动进攻。曹刿看到这次齐军来势虽猛,但势头没有前两次大,认为出击时机已到,立即向庄公提出反击齐军的建议。庄公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鲁军将士闻令,士气高昂,奋勇出击,争先恐后,锐不可当,把齐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纷纷败退,鲁军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鲁军战胜,庄公传令追击。曹刿认为齐乃大国,兵力素强,不容易判定是否真正失败,很可能另有埋伏,阻止庄公下达追击的命令。他登轼而望,见齐军旗鼓杂乱,兵器倒戈,又下车观察到齐军战车的车辙十分混乱,判定齐军是真正溃败时,才向庄公提出大胆追击的建议。庄公令下,鲁军猛打猛追,给齐军以沉重打击,俘获大量甲兵和辎重,把齐军赶出了国境,洗雪了乾时之战所蒙受的耻辱,国势为之一振。

我们可以通过势的改变,让自己的力量得到完美的协调、平衡和最有效的发挥;同时也可以通过势的改变,打破对手的协调和平衡,制约其行动自由,限制其力量的发挥。我们做工作、办事情,正确把握势就能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势不符,轻则事倍功半,重则贻误时机,一事无成。势者,因利而制权【原典】[1]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注释】

[1]因利而制权:因,根据,凭依;制,决定、采取之意;权,权变,灵活处置之意。意为根据利害关系采取灵活的对策。【译文】

所谓造成军事上的势,就是在战争瞬息万变的情况中,抓住有利的时机,采取恰当的应变行动。

解读失势时忽,得势时张

大禹治水,是因为他顺乎水的本性而行,因势利导,用疏导的方法,替水筑道,所以才取得了成功。“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将它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它才会有许多特定的内容,如兵法中常说的形势、态势、权势、火势、地势、气势等。

唐朝著名兵家李靖曾指出:“兵有三势,将轻敌,士乐战,志励青云,气等飘然,谓之气势。关山狭路,羊肠狗门,一夫守之,千人不过,谓之地势。因敌怠慢,劳役饥渴,前营未合,后军半济,谓之因势。”说明高昂的士气、险峻易守的地形等,都是良好的战势,其中都蕴含了一种能够制胜的力量。历代兵家都认为,只有在战场上具备了有利态势,才可以收到用力少而获利多的效果。

所谓“棋胜先手,势在占位”。从“势”的方面来看,就要求我们不仅首先要在战前创造出有效御敌的条件,而且由于客观条件在不断变化,我们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因敌而变,及时先于敌人创造克敌制胜的态势,这样才能始终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对于一个善于谋“势”的竞技者来说,“势”是无处不在的。韩信就是一位善于谋“势”的高手。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十月,韩信攻下了齐国历下,并一举占领了齐郡临淄。

齐王田广慌忙赶到楚国向楚王项羽求救:“霸王,您是各国盟主,现在敝国情况万分危急,您总不能见死不救吧!”“你别把韩信吹得那样神乎,一位钻别人裤裆的将军竟把你吓成了这般样子!”楚王虽然看不起韩信,但他还是委派了大将龙且率两万兵卒,前往齐国联合抵抗韩信。

楚将龙且是个有勇无谋的人,用兵往往只求狠冲猛打,而不讲究计谋韬略。

十一月,齐楚联军与韩信的汉军在潍水两岸濒水对阵。好战惯斗的龙且几次要向汉军发起猛攻,都被齐王田广劝阻住了。“将军,我们真的是再也经不起大的失败了,没有必胜的把握,过河去与汉军拼杀,我们实在是消耗不起啊!”

齐王苦口婆心地劝说龙且应伺机而动,不可鲁莽行事。可是,齐王的良言相劝终究没能阻止龙且给齐楚联军带来失败的厄运。

这天,韩信突然指挥大军渡河进击龙且军。可是,部队渡过一半时,汉军便有秩序地向回撤军了。“龙将军,汉军不战自败,而且退得并不慌乱,可能其中有诈。”田广对龙且说。“哈哈,我早就知道韩信这人是个胆小鬼!齐王,您可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呀!”龙且根本听不进齐王田广的意见,一意孤行地指挥部队“乘胜追击”。

当龙且的将士渡河近一半时,潍水上游发起了洪水,激流滚滚,倾泻而下,一下子把龙且的部队冲散了。而对岸的汉军也趁机回身反击。在激流之中疲于奔命的龙且兵卒成了汉军的活靶子,而在潍水东岸的楚兵更是溃不成军、四散逃亡。汉军在韩信的指挥下过河乘胜追击,杀死了龙且,齐王田广也被韩信活捉。

原来,韩信设置了诱敌之计。早在齐楚联军赶到潍水两岸布阵之前,他已经在夜里让士兵做了一万多个布袋子,里面装满了细沙,然后再把这些袋子堆在潍水上游,这样潍水上游便形成了一个人工堤坝。于是,他再用佯装败退的战略,把敌军引入河中,然后让士兵在上游把沙堤打开,汉军借助洪水之势,轻而易举地打败了齐楚联军。

韩信利用了“击敌半渡”这样一种谋势的技巧,先是半渡,而后撤退来造成一种胆怯的假象,让敌人以为这是一次极佳的进攻机会。韩信真正的目的是在敌人半渡时,利用洪水冲破敌军阵营,反过来给自己制造一个“击敌半渡”的优势。“势”并非时时存在,更多的时候是无“势”可用,需要去“造势”。“势”作为一种趋向,在情况发生变化之前,只是具有可能性。这种趋向的强弱往往是互变的,即强势可能变弱,弱势能够变强。针对不同的势,应掌握“应”的时机。对于顺势,宜应在势强之时,所谓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因势利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原典】[1][2][3]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4][5][6][7]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8][9][10][11][12]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13][14]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注释】

[1]兵者,诡道也:兵,用兵打仗;诡道也,诡诈之术。诡,欺诈,诡诈;道,学说。[2]能而示之不能:能,有能力,能够;示,显示。即言能战却装作不能战的样子。此句至“亲而离之”的十二条作战原则,即著名的“诡道十二法”。[3]用而示之不用:用,用兵。实际要打,却装作不想打。[4]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实际要进攻近处,却装作要进攻远处;实际要进攻远处,却装作要进攻近处,致使敌人无法防备。[5]利而诱之:利,此处作动词用,贪利的意思;诱,引诱。意为敌人贪利,则以利来引诱,伺机打击之。[6]乱而取之:乱,混乱。意谓对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抓住时机进攻它。[7]实而备之:实,实力雄厚。指对待实力雄厚之敌,需严加防备。[8]强而避之:面对强大的敌人,当避其锋芒,不可硬拼。[9]怒而挠之:怒,易怒而脾气暴躁;挠,挑逗、扰乱。言敌人易怒,就设法激怒他,使他丧失理智,临阵指挥做出错误的抉择,导致失败。[10]卑而骄之:卑,小,怯。言敌人卑怯谨慎,应设法使其骄傲自大,然后伺机破之。也有另一种解释,是说己方主动卑辞示弱,给对方造成错觉,令其骄傲。[11]佚而劳之:佚,同“逸”,安逸,自在;劳,作动词,使之疲劳。此句说敌方安逸,就设法使它疲劳。[12]亲而离之:亲,亲近;离,离间,分化。此句意为如果敌人内部团结,则设计离间、分化他们。[13]兵家之胜:兵家,军事家;胜,奥妙。这句说上述“诡道十二法”乃军事家指挥若定的奥妙之所在。[14]不可先传也:先,预先,事先;传,传授,规定。此句意即在战争中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断,不能事先呆板地作出规定。【译文】

用兵,是以诡诈为原则的。因而,“能”要使敌人看作“不能”,“用”要让敌人看作“不用”。“近”要让敌人看作“远”,“远”要让敌人看作“近”。敌人贪利,就诱之以利而消灭它;敌人混乱,就抓紧时机立刻消灭它;敌人实力雄厚,则须时刻戒备它;敌人精锐强大,就要注意避开它的锋芒;敌人褊急易怒,就挑逗它,使它失去理智;敌人小心谨慎,稳扎稳打,就设法使它骄傲起来;敌人内部和睦,就离间其关系。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条件下出击。这些,是军事家用兵之佳妙奥秘,是不可事先规定或说明的。

解读突袭可以收到奇效“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孙子“权诈之兵”的精髓,这句话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军事名言。作战是一场十分复杂的军事行动,天时、地利、敌情,变化莫测,谁能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做出充分准备,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谁就有可能获得胜利;反之,“优势而无准备”,也可能由优势而转为劣势,从而导致最终的失败。

因此,有备和无备,准备得是否充分,历来都是兵家所极其关注的。

军事上的“攻其无备”是指在敌方没有戒备的时间、地点等特定情况下突然对其实施攻击。这种突如其来的袭击能在军事上和心理上给敌方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使敌方在慌乱之中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以致酿成更大的恶果。

做事跟打仗一样,不仅要有谋略,而且还要有在关键时刻果断行事的能力,再加上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策略,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相信大家都听过“康熙帝智擒鳌拜”的故事。

康熙皇帝即位时年仅8岁,根据顺治皇帝的遗命,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辅政。

在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出身行伍,年轻时屡立战功,是皇太极时的旧臣,靠此老本,他野心勃勃,最为跋扈。他结权内外,植党营私,排除异己,自己独揽“辅政”大权;他欺康熙皇帝年幼无知,经常在康熙面前呵斥大臣,甚至吼叫着与幼帝争论不休,直到康熙让步为止。经济上,他徇私舞弊、巧取豪夺,肆无忌惮地贪污受;政治上,他以维护旧制为借口,把顺治时的一些改革做法全部推翻;思想感情上,他想牢牢地守住满族古老传统,反对学习汉文化。

康熙14岁开始亲政之后,他稚气未脱的眼睛就盯上了这个“庞然大物”——朝中最有权势的辅政大臣鳌拜。他要把到手的江山重新整治一番,要把兴盛的运势发展下去。而这时,鳌拜的独断专行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他与其弟穆里玛、侄子寨本特及其党羽,经常借故不上朝,一切政事先于家中议定,然后实施;朝中诸臣事无大小,必先向他报告,不准自行启奏,俨然凌驾于朝廷和康熙帝之上。

康熙心里对鳌拜的独断专行一清二楚。鳌拜的存在,已成为皇帝权威的严重威胁。但康熙考虑到鳌拜集团势力强大,党羽众多,甚至宫中都有他的耳目,鳌拜本人又力大难敌,要除掉他,必须有周密的准备,而且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以免打草惊蛇,令其狗急跳墙,激成巨变。考虑至此,小康熙智出奇谋,双管齐下。

他一方面隐藏实力;另一方面,和亲信大臣索额图密商后,定出一条计策,假意痴迷布库游戏,以锻炼身体为名,招收一批强壮灵活、忠实可靠的少年入宫,练习摔跤。这些少年入宫以后,天天与康熙一起摸爬滚打、摔跤跌扑,不过一年,个个都练出一身钢筋铁骨。

康熙八年,不满16岁的玄烨,以讨论第二年自己的大婚仪式为名,宣鳌拜进宫。当时,鳌拜走进宫殿,由索额图陪行,他见到一帮少年互相摔跤打斗,毫不在意,见到皇帝后,还摆出辅政大臣的架子,正颜厉色地奏道:“主子年已成人,为何别的不好耍,独要招呼这班小孩子在内廷胡搅,成何体统!”康熙微微冷笑道:“你还同朕讲起体统来了。”说着便历数鳌拜的件件恶行,然后向练摔跤的伙伴一招手,他们便扑了上来。众少年一拥而上,把鳌拜捆得结结实实,押入大牢。

隐秘实力的要义所在,是将自己的目的和意图深藏起来,使对方无法发现而麻痹大意;或者借用幌子使对方无从辨认,信以为真。然后,便有了条件和时机,从容完成原定计划。多算胜,少算不胜【原典】[1][2]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3]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4]。【注释】

[1]庙算:古代兴师作战之前,通常要在庙堂里商议谋划,分析战争的利害得失,制定作战方略。这一作战准备程序,就叫作“庙算”。[2]得算多:意为取得胜利的条件充分、众多。算,计数用的筹码,此处引申为取得胜利的条件。[3]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胜利条件具备多者可以获胜,反之,则无法取胜,更何况未曾具备任何取胜条件?而况,何况;于,至于。[4]胜负见矣:见,同“现”,显现。言胜负结果显而易见。【译文】

未开战而在庙算中就认为会胜利的,是因为具备的制胜条件多;未开战而在庙算中就认为不能胜利的,是具备的制胜条件少。具备制胜条件多就胜,少就不胜,更何况一个制胜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从这些对比分析来看,胜负的情形就得出来了!

解读刘邦未战先算而后胜项羽

计划是成功的保障,是成功必备的条件。如果你一边行动,一边计划,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研究神经语言学、激发心灵潜力的专家陈安之先生曾经提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要做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因此,他们的成就总是超越别人。为了成功,你需要事先制订好计划。

如果不懂得在事前计划好,那么,盲目行动只会带来失败和损失。成功需要计划、需要安排,还需要一定的程序。做事的程序通常是志愿、意图、计划、行动、力量、效果。没有雄心壮志,就不会有超越时空的意图;没有超越时空的意图,就不会有无可比拟的计划;没有无可比拟的计划,就没有坚定果敢的行动和力量;没有坚定果敢的行动和力量,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从古至今,大事小事皆如此。所以说,计划是行动之父,而行动是成功之母。

刘邦,字季,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

汉高祖刘邦在平息了梁王彭越的叛乱和杀死韩信后不久,曾为汉朝天下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的淮南王英布兴兵反汉,这时,汝阳侯夏侯婴向刘邦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薛公。

汉高祖问薛公:“英布曾是项羽手下大将,能征惯战,我想亲率大军去平叛,你看胜败会如何?”

薛公答道:“陛下必胜无疑。”

汉高祖道:“何以见得?”

薛公道:“英布兴兵反叛后,料到陛下肯定会去征讨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所以只有三种情况可供他选择。”

汉高祖道:“先生请讲。”

薛公道:“第一种情况,英布东取吴,西取楚,北并齐鲁,将燕赵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固守自己的封地以待陛下。这样,陛下也奈何不了他,这是上策。”

汉高祖问:“第二种情况会怎么样?”

薛公答:“东取吴,西取楚,夺取韩、魏保住敖仓的粮食,以重兵守卫成皋,断绝入关之路。如果是这样,谁胜谁负,只有天知道。这是第二种情况,乃为中策。”

汉高祖说:“先生既认为朕能获胜,英布自然不会用此二策,那么,下策该是怎样?”

薛公说:“东取吴,西取下蔡,将重兵置于淮南。我料定英布必用此策,陛下长驱直入,定能大获全胜。”

汉高祖面现悦色,道:“先生如何知道英布必用此下策呢?”

薛公道:“英布本是骊山的一个刑徒,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目光短浅,只知道为一时的利害谋划,所以我料他必出此下策!”

汉高祖连连赞道:“好!好!英布的为人朕也并非不知,先生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汉高祖封薛公为千户侯,又赏赐给薛公许多财物,然后亲率十二万大军征讨英布。双方的军队在蕲西(今安徽省宿县境内)相遇后,汉高祖见英布的军队气势很盛,于是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待英布的军队疲惫之后,再金鼓齐鸣、挥师急进,杀得英布落荒而逃。英布逃到江南后,被长沙王吴芮的儿子设计杀死,英布的叛乱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

薛公指点汉高祖未战先算,算出英布可以使用的“上策”“中策”和“下策”,又算出英布必使“下策”。将敌人分析得如此透彻,怎么能不取得胜利呢?由于未战而“算”在先,汉高祖才胸有成竹地打败了英布,平息了这场叛乱。

薛公与刘邦的一席话,周密地分析了刘邦和英布各自的优劣长短,以及天下形势,计算他们的得失胜负,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可谓卓越的庙算。

宋人张预说:“筹测深远,则其计所得多,故未战而先胜。谋虑浅近,则其计所得少,故未战而先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人做一件事,尤其是大事,就要事先预测一下它的前景,分析一下它成功的概率有多大,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先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等。第二篇作战篇

本篇是在接上篇“庙算”之后的用兵,即“先计而后战”之战。主要通过对战争依赖于经济的分析,论证了速战速胜的指导思想及其重要性,进而提出了达到速战速胜目的的有效方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原典】[1][2][3][4]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5][6][7][8][9]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10][11]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注释】

[1]用兵之法:法,规律、法则。[2]驰车千驷:战车千辆。驰,奔、驱的意思,驰车即快速轻便的战车;驷,原指一车套四马,这里作量词,千驷即千辆战车。[3]革车千乘:用于运载粮草和军需物资的辎重车千辆。革车,用皮革缝制的篷车,是古代重型兵车,主要用于运载粮秣、军械等军需物资。乘,辆。[4]带甲:穿戴盔甲的士兵,此处泛指军队。[5]千里馈粮:馈,馈送、供应。意为跋涉千里辗转运送粮食。[6]内外:内,指后方;外,指军队所在地,即前方。[7]宾客之用:指与各诸侯国使节往来的费用。[8]胶漆之材:通常指制修弓矢等军用器械的物资材料。[9]车甲之奉:泛指武器装备的保养、补充开销。车甲,车辆、盔甲。奉,同“俸”,指费用。[10]日费千金:每天都要花费大量财力。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一金为一镒(二十两或二十四两),千金即千镒,泛指开支巨大。[11]举:出动。【译文】

孙子说:凡兴师打仗的通常规律是,要动用轻型战车千辆,重型兵车千辆,军队十万,同时还要越境千里运送军粮。准备好前方后方的经费,款待列国使节的费用,维修器材的消耗,车辆兵甲的开销,每天耗资巨大,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解读为“将”要重后勤

兵强马壮无疑是取得作战胜利的前提,人要吃饭、马要食草,损坏了的兵器装备要有及时的补充,由此必须有切实可靠的后方勤务。对于这一点,两千多年前的孙武是独具慧眼的,他在兵书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孙武的这段话,明白无误地向人们昭示着这样一个战争信条:军队无后勤,则不战自亡。

历史证明,没有经济条件与经济资源,是无法取得战争胜利的。古今中外的战争都是政治、军事与经济的竞赛,战争对经济的依赖性是较强的。经济是实施战争的基础,战争严格受物质条件的制约。只有在充足的物质条件保证下,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同时,战争又会严重地破坏经济,致使国家处于困境而无力再实施战争。孙武通过对战争费用的实际考察,认为充足的物资保障是实施战争的前提条件。战争极大地依赖于后勤,只有物资齐备,方可兴众举师征伐。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攻占徽州后,亲自到石门山拜访老儒朱升,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朱升高瞻远瞩地送给他一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扩充兵力,巩固后方;发展生产,储备粮食;不图虚名,暂不称王。朱元璋认为老儒的话很有道理,即提出了一个在两淮、江南地区“积粮训兵,待时而动”的行动计划。“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按照老儒朱升的提示,朱元璋首先抓紧军队建设,提高军队的作战本领,尤其重视军队纪律的训练和整顿,强调“惠受加于民,法度行于军”。同时,朱元璋大抓农业生产。他设置营田司,任命营田使,负责兴修水利。并且还抽出一部分将士,在战事之余开荒屯田;推行民兵制度,组织农村壮丁,一面练武、一面耕种。这样一来,军队的后勤军需有了保障,所生产的粮食不仅能自给自足,而且还能支援贫苦百姓,这一做法改变了军队历来吃粮靠百姓的习惯,深受百姓的欢迎。

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朱元璋还礼贤下士,广揽人才。刘基、叶琛、宋濂、章溢四大名士被聘至应天,朱元璋称他们为“四先生”,特筑礼贤馆,给他们居住。

此外,朱元璋为了避免树大招风、较早暴露自己,防止在自己力量脆弱的时候被吃掉,他在形式上一直对小明王保持着臣属关系,用的还是宋政权的龙凤年号,打的还是红巾军的红色战旗,连斗争的口号也不改变。直到朱元璋改称吴王后,发布文告,第一句话仍是“皇帝圣旨,吴王令旨”,表示自己仍是小明王的臣属。朱元璋经过如此数年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开拓疆土,巩固根据地,在外人毫不留意的情况下,培养了一支足以与元军相匹敌的军事力量。

随着朱元璋势力的一天天强大,原先的盟友为了争夺利益,也逐渐变成了对头,变成了朱元璋改朝换代的强大阻力。于是,朱元璋在同元军进行殊死搏斗的同时,不得不清除盘踞在周围的敌对势力。四周的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部,以陈友谅部的势力为最大。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陈友谅攻下了南京外围的重镇太平,杀了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及守将花云。他还在太平立国,自称皇帝,并调集舟师,从江州向东直指应天,声称此役有张士诚配合,攻陷应天,指日可待。在陈友谅的嚣张气焰面前,朱元璋的部将感到了局势的紧张。有的主张出城决一死战,有的主张弃城转移,也有的主张献城投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朱元璋也一时拿不定主意,便问站在一边默不作声的刘基。刘基斩钉截铁地回答:先斩主降者和言逃者,才能破敌获胜。他说:陈友谅劫主称帝,骄横一世,其心时刻不忘金陵。现在气势汹汹,顺江东下,乃是向我方示威,逼我方退让。我们不能让其得逞,只有坚决抵抗。他又说:常言道,后举者胜,陈友谅虽兵骄将悍,但他们行军千里来犯我,既是疲军,又是不义,而我们后发制人,以逸待劳,待敌深入后,我以伏兵击之,自当必胜。这一仗对我们来说关系重大,一定要打好。刘基的一番话,坚定了朱元璋抗击陈友谅的决心,他采纳了刘基的计策,巧出奇兵打败了陈友谅的进攻。朱元璋不仅取得了保卫应天的胜利,还一鼓作气地收复了太平,巩固了金陵这块根据地。

接着,朱元璋又采纳了刘基的建议,决定先征陈友谅,再攻张士诚,在全面胜利的道路上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战死。消灭陈友谅势力以后,朱元璋马不停蹄,立即又挥戈东进,征伐张士诚。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攻占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张士诚走投无路,自缢身亡。自此,长江中下游地区尽归朱元璋所有。

朱元璋在围攻张士诚的同时,派大将廖永安去滁州假意迎接小明王至应天,从瓜州(今江苏六合东南)渡江时,廖乘机把船弄翻,使小明王溺死江中。这样,又为朱元璋以后的登基扫清了一个绊脚石。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制伏了浙江的方国珍,平定了福建的陈友定,又乘胜南进攻克了广东、广西。在实现了整个南部中国除四川、云南以外的统一后,又不失时机地调集精锐部队实施北伐,同元朝政权展开了最后的大决战。

北伐战争按照朱元璋的计划顺利实施了。当年(1367年)十一月,徐达率军推进到山东,平定了山东全境;继而兵分两路,又胜利进军河南,所向披靡,元朝将领纷纷归附。至第二年(1368年)三四月间,北伐军包围元大都的战略已告完成。

朱元璋在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下,在后方稳步地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做好了战前的物质储备,一旦时机成熟,便一举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这时他的实力已经是无人能敌了。他在这个过程中,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充分体现出他出色的战略决策意识。

军事后勤,是战争的物质基础,对战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足的物资保障是实施战争的前提条件。在做事情之前如果能充分准备,就增加了成功的砝码。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原典】[1][2]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3][4][5]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6][7]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8][9][10]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善[11][12]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13]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14][15]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艹忌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注释】

[1]久则钝兵挫锐:言用兵旷日持久就会造成军队疲惫,锐气挫伤。钝,疲惫、困乏的意思;挫,挫伤;锐,锐气。[2]力屈:力量耗尽。屈,竭尽、穷尽。[3]久暴师则国用不足:长久陈师于外就会给国家经济造成困难。暴,同“曝”(音“铺”),露在日光下,文中指在外作战;国用,国家的开支。[4]屈力殚货:殚,枯竭;货,财货,此处指经济。此言力量耗尽,经济枯竭。[5]诸侯乘其弊而起:其他诸侯国便会利用这种危机前来进攻。弊,疲困,此处作危机解。[6]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意谓即便有智慧超群的人,也将无法挽回既成的败局。后,后事,此处指败局。[7]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拙,笨拙,不巧;速,迅速取胜;巧,工巧,巧妙。此句言用兵打仗宁肯指挥笨拙而求速胜,而没见过力求指挥巧妙而使战争长期拖延的。[8]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长期用兵而有利国家的情况,未曾有过。[9]不尽知用兵之害:不尽知,不完全了解;害:危害,害处。[10]利:利益,好处。[11]役不再籍:役,兵役;籍,本义为名册,此处用作动词,即登记、征集;再,二次。意即不二次征集兵员。[12]因粮于敌:因,依靠、凭借。粮草给养依靠在敌国就地解决。[13]急于丘役:急,在这里有加重之意。丘役,军赋,古代按丘为地方行政单位征集军赋,一丘为一百二十八家。[14]智将务食于敌:智将,明智的将领;务,务求,力图。意为明智的将帅总是务求就食于敌国。[15]秆一石:秆,泛指马、牛等牲畜的饲料;石,古代的容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译文】

用这样大规模的军队作战,贵在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打城池,会使得兵力耗竭;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力发生困难。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实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诸侯列国就会乘此危机发兵进攻,那时候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在军事上,只听说过指挥虽笨拙但求速胜的情况,而没有见过为讲究指挥工巧而追求旷日持久的现象。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不曾有过。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弊端的人,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用兵的益处。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草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由国内提供,粮食给养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充足了。国家之所以因用兵而导致贫困,就是由于远道运输。军队远征,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陷入贫困。临近驻军的地区物价必定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百姓之家资财枯竭。

财产枯竭就必然导致加重赋役。力量耗尽,财富枯竭,国内便家家空虚。百姓的财产将会耗去十分之七;国家的财产,也会由于车辆的损坏,马匹的疲敝,盔甲、箭弩、戟盾、大橹的制作和补充以及丘牛大车的征调,而消耗掉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将帅总是务求在敌国解决粮草的供给问题。消耗敌国的一钟粮食,等同于从本国运送二十;耗费敌国的一石草料,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石。

解读就地取材,以战养战

战争依赖于经济。诸葛亮六出祁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粮草供应不上。综观古代历次著名战役,为将者无不视后勤补给(特别是粮草)为生命之源、胜利之本。拿破仑远征莫斯科,俄国人坚壁清野,使得拿破仑在粮食告罄、御寒无衣的情况下,惨败而归。现代战争,如越南战争,美国耗费了近千亿美元,大伤国家元气,最终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孙子为解决后方补给和战场需要的矛盾,提出了“因粮于敌”的主张,反映了他取之于敌、用之于战、以战养战的战略思想。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闰九月,刘邦奉楚怀王之命西进,由砀县(今河南永城东北)出发,攻克成武(今山东成武县)。刘邦的部队以砀山起义军为基础,加上征集来的陈胜、项梁的散卒,总兵力还不满一万人。十二月,刘邦引兵至栗邑(今河南夏邑县),收编了刚武侯的反秦力量四千余人,并与魏将皇欣、武满共同打击秦军,连获小胜。当时,秦军主力已由章邯带到巨鹿与项羽交战,由于秦军在黄河以南机动部队很少,而且连荥阳、洛阳、开封、南阳、函谷关、武关的重镇险塞都没有增兵防守,这就给了刘邦西进以可乘之机。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9年)二月,刘邦北攻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遇到彭越率领反秦的农民起义军,两军协力攻城未克,刘邦乃引兵西进。

当刘邦经过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时,有一位名郦食其的老儒生求见。刘邦一向讨厌儒生,就很随便地说:“让他进来。”郦食其一见刘邦如此傲慢无礼,于是也不下跪,只是躬身作了个揖。刘邦头也不抬,像没看见他一样。郦食其就高声道:“足下带兵到此,是帮助秦打各路义军呢,还是帮助各路义军灭秦?”刘邦听他如此问话,便大怒道:“哪里来的书呆子,普天下的人在秦的暴政下受苦已够长久了,各路义军这才联合起来攻秦,怎么说是帮助秦打各路义军呢?”郦食其道:“既然要配合各路义军消灭暴秦,那么,你接见长者就不应该这样傲慢无礼。”刘邦听他出语非凡,立即站起来,整理好衣帽,恭恭敬敬地扶老人上座,虚心向他求教。郦食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阐述了六国失败的原因。刘邦非常佩服,就问他怎样才能战胜强秦。

郦食其笑笑,然后说:“足下兵马不足万人,要直接深入秦地作战,就好比将头伸入虎口,危险得很!”

刘邦正为自己孤军作战、后勤补给困难重重而一筹莫展,急忙向郦食其求教,道:“刘邦才疏智浅,请先生指教。”

郦食其道:“兵法云‘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将军为什么不到秦军的粮仓中去取运粮食呢?”

刘邦见郦食其话中有话,于是更加恭敬地向郦食其请教。郦食其慢吞吞地说:“我们身边就有一个现成的大粮仓——陈留县城,那里面的粮食堆积如山,足够将军一万人马食用两年有余,将军何不挥师先取陈留,以解后顾之忧!”

刘邦道:“还请先生明示刘邦夺取陈留的妙计。”

郦食其道:“我与陈留县令相识多年,愿凭三寸之舌去劝说他归附将军,如若不从,请将军夜间带兵攻城,我在城里做内应。”

刘邦连连致谢。

郦食其告别刘邦,径至陈留县城。县令见是故人,盛宴相待。席间,郦食其纵谈天下大势,以利害得失示以县令,不料县令却慷慨陈词,愿与陈留共存亡。于是,郦食其便大谈守城之计,县令高兴起来,连连与郦食其“干杯”,不久就喝得酩酊大醉。

郦食其灌醉县令,到了夜半时分,悄悄跑到城门下,打开城门,将刘邦的人马放进城中。

刘邦命手下打开粮仓,果然看见粮食堆积如山,当即封郦食其为广野君。刘邦的部队有了足够的军粮,西进途中,不抢不掠,深得百姓拥护,队伍不断扩大。

三月,刘邦西攻开封未克,与秦将杨熊战于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和曲遇(今河南中牟县),大破之,杨熊被迫败走荥阳。四月,刘邦攻占颍川(今河南禹县),然后北攻平阴(今河南孟津县东),封锁黄河渡口,由此南下与秦军战于洛阳东。洛阳东一战,刘邦失利,南出辗辕(今河南偃师县东南)险道,退往阳城(今河南登封)。这时,张良率韩国之兵来投奔刘邦。

六月,刘邦和张良南下,大败秦南阳郡守吕齿奇,吕齿奇退守宛邑(今河南南阳县)。刘邦急欲由武关进入关中,想绕过宛邑西进。张良说:“你只知急于入关,却不知秦军兵力尚多,据险自守。如今不攻下宛邑,宛邑守军从背后袭击我们,强大的秦军在前面阻击我们,太危险了。”于是,刘邦连夜引军绕道回来,把宛邑重重包围。吕齿奇无力抵抗,被迫投降。七月,刘邦由宛邑继续西进,接连攻克胡阳(今河南唐河县南)、郦析(今河南内乡县)等地,直逼关中东南门户武关(今河南西峡境内)。

同年八月,刘邦率数万大军兵临武关。秦王朝在行将灭亡之前,内部矛盾加剧,秦相赵高逼杀秦二世,遣使与刘邦谈判,企图和刘邦瓜分关中。九月,立子婴为秦王,去帝号,子婴计杀赵高,遣将扼守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阻止起义军进一步西进。峣关前据峣岭,后靠蒉山,地势险要,是由武关北入咸阳的最后一关。张良认为不宜强攻,建议一面设疑兵,一面利诱峣关守将。秦峣关守将果然叛秦,并表示愿和刘邦一起进攻咸阳。张良又说:“只是守将欲叛降我们,恐怕其士卒未必随从。不如乘其松懈发动攻击。”刘邦接受这一建议,乘峣关守备疏忽之际,绕过峣关,翻越蒉山,大败秦军于蓝田。十月,刘邦率军进至灞上(今西安市东南)。秦王子婴无力再抵抗,于是手捧皇帝玉玺,“素车白马”出城,向刘邦投降,秦朝至此灭亡。“因粮于敌”是孙武重要的军事经济思想。这种“就地取材,以战养战”的办法,与商业活动中“借地生财”“借钱生钱”是一致的。在商业经营中,“因粮于敌”也是一个重要策略。冲锋陷阵,激励士气【原典】[1][2]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3][4]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注释】

[1]杀敌者,怒也:怒,激励士气。言军队英勇杀敌,关键在于激励部队的士气。[2]取敌之利者,货也:利,财物;货,财货,此处指用财货奖赏的意思。若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财物,就要先依靠财货奖赏。[3]已上:已,同“以”,“已上”,即“以上”。[4]更其旌旗:更,更换。此句意为在缴获的敌方车辆上更换上我军的旗帜。【译文】

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应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把战车换上我军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的战车行列。

解读背水一战,鼓励士气

孙武反复倡导说,在夺取了敌人的资财后,就要分出一部分奖励部下,是为“掠乡分众”;在攻取土地后,就要分给有功者,是为“廓地分利”。这样可以达到激励士气的良好效果。激励士气的方法有智愚高下之分,掌握好其分寸尺度,灵活发挥,机智应用,可以让士兵拿出他们最大的力量,拼死效力。

公元前204年,韩信平定了魏国之后,黄河以北还有赵、代两个诸侯国。韩信向刘邦提出一个消灭这两个诸侯国、夺取齐地、迂回包抄项羽的作战计划。

刘邦采纳了韩信的这一意见,拨给他三万精兵,并派张耳去协助他。

韩信击破代国后,项羽正在猛攻荥阳。荥阳告急,刘邦只好把韩信的精兵都调到那里去,以加强荥阳的防守,而给韩信留下来的大部分是刚征集来的新兵,人数也只有几万,但韩信没有放弃攻打赵国的计划。

这一年的秋天,韩信领兵抵达太行山,进逼赵国。

赵国实际只有十多万军队,但却号称20万。赵王和赵军统帅陈余,听说韩信率领汉军打过来了,便把军队部署在赵国西面的一个隘口——井陉口。

井陉口是太行山8个隘口之一。它的西面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赵国的谋士李左车建议陈余说:“韩信攻灭代国,乘胜而来,锐气正盛,我们应该避开他的锋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