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30 16:32:55

点击下载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试读:

内容提要

在社交上,你是否寡言少语,不敢跟人打交道,只想离群索居?在工作上,你是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认为自己必将一事无成?在爱情和婚姻上,你是否害怕与异性相处,一和对方说话就会面红耳赤?自卑的你是否为此深感绝望,却无法超越?

在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看来,如果无法处理好早期记忆中所累积的不幸、苦难和创伤,个体就会遇到上述问题,甚至会陷入自卑的泥潭不可自拔。他让我们认识到,人的一生总是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正是对这些痛苦的理解决定了我们是谁——真正主宰我们命运的,不是我们经历过什么,而是我们赋予这些经历什么意义,以及用什么方式应对它们。

作为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心理学经典,《自卑与超越》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源自意识到自己是无可替代的有价值的个体,值得被人需要和认可。因此,如果能够努力工作,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我们不但不会感到自卑,反而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由和温暖的世界中。译者序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心理经典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和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他与弗洛伊德和荣格并称为古典精神分析学的三大代表人物。

1870年2月7日,阿德勒出生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犹太家庭,尽管家庭富裕,但阿德勒的人生自童年开始便充满了磨难。从小就患有佝偻病的他看上去又矮又丑;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此后阿德勒又有两次被车撞的经历;五岁时,阿德勒还因为肺炎险些丧命。所有这些经历让阿德勒从小就对生活充满了深深的恐惧,与此同时,自卑的种子也开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但生活的磨难并没有让阿德勒消沉下去,他没有逃避,恰恰相反,这位命途多舛的少年怀着巨大的勇气与生活进行搏斗。经过不懈的努力,年轻的阿德勒顺利进入了维也纳医学院,并于1895年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作为一名医生,阿德勒在从业过程中对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1899年结识了弗洛伊德,此后便潜心于心理学的研究,并成为当时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师徒二人在学术理念上渐渐出现了矛盾,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在性的因素、潜意识、人格和梦,以及对神经症的病因和疗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都存在分歧。1911年,阿德勒公开发表文章阐述精神分析学的问题所在,并退出了精神分析学会。1912年,阿德勒正式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学会”,从此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一直到1937年5月28日在赴苏格兰亚伯丁作讲演时因心脏病突发病逝时为止。

继《生活的科学》之后,《自卑与超越》是我翻译的阿德勒的第二本著作。在将近一年的推敲修改中,我反复地与这位命途多舛但内心坚毅的心理学家对话,并日益强烈地感受到阿德勒及其个体心理学的独特魅力。

每个人对于人性的理解都源于对自我的理解,这一点在心理学家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事实上,阿德勒在本书中阐述的很多重要观点都源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对于这些经历的理解。因为从小身体不好,所以他在日后的研究中非常重视生理器官缺陷对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因为母亲偏爱哥哥,所以他从小就深感自卑,并不断努力试图超越哥哥从而获得母亲的青睐。而正是这样的童年经历,促使他在日后的研究中把“超越自卑与追求优越”作为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阿德勒认为,个体生来就有追求优越的内驱力,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个体会力图做一个没有缺陷的、完善的人。与此同时,自卑感则是个体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为个体追求优越提供了根本动力。

不同于弗洛伊德长篇大论的晦涩难懂,阿德勒用一种咨询师特有的温柔态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所研究的问题。在整部著作中,作者按照个体发展的时间顺序,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临床经验,系统地梳理并分析了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形式、本质和根源。

关于早期记忆,阿德勒认为,发生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为发生过什么。每个人都在用精心挑选的记忆编造着自己的生活。无论这些记忆是真是假,都代表了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以及你对自我的认知。

关于职业发展,阿德勒认为,个体一般会在12~14岁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形成清晰的认识,并有了较为具体的职业目标。而如果到了这个年纪,孩子仍然对以后的人生迷迷糊糊、缺乏目标,也并不意味着他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他心里可能怀着非常远大的志向,但是因为缺乏勇气,所以不敢开口让别人知道。

关于爱情与婚姻,阿德勒认为,如果爱情中的男女双方都全心全意地为对方付出,他们就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或是受制于人。只有双方都保持这样的态度,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只有真心为对方付出了,彼此之间才会有幸福可言。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你知道自己的价值,你感到自己是无可替代的,你确信对方需要你,你相信自己在婚姻中的表现无可挑剔,你既是对方的伴侣也是对方的挚友。

关于子女教育,阿德勒认为,如果孩子抗拒父母对自己的教导,他总能找到父母的弱点并进行反击。德国一位非常著名的社会学家发现,很多罪犯都来自打击犯罪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往往是法官、警察或狱警,而很多教师的子女的学习成绩也常常落后于其他学生,很多医生的孩子都患有神经症,而很多牧师的孩子则成了少年犯。

通过对这些生活问题的系统阐述,阿德勒引导着我们逐步地认清自我,让我们明确地觉察到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模式。而书中对问题儿童、犯罪预防和社会适应等问题的分析,也非常值得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学习。不仅如此,在对各种人生问题的论述中,阿德勒所流露出的思想智慧也非常发人深省。

纵观本书的所有章节,有一个频繁出现的词,就是interest。这个词可以翻译为“关心”“兴趣”和“利益”。在处理人生中的种种问题时,阿德勒一再强调,要心怀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要培养对他人和社会的兴趣,要时刻以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先。而事实上,心怀善意和勇气,以谦卑合作的态度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也正是每一个势单力薄的个体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立足生根的秘诀所在。

与弗洛伊德“性本恶”的观点相反,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向上向善的意志和愿望。他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和潜意识观点,把目光转向社会文化环境和外在因素,他强调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对社会的兴衰和人类的进步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阿德勒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摒弃了弗洛伊德那种对社会和人性的悲观失望,让人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从而对自己和未来充满信心。这种改变,无论是对当代社会还是心理学的发展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鲁迅先生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阿德勒不仅是敢于直面自卑的真正的勇士,更是勇于追求优越的希望的传播者。无论是过去、现在抑或未来,勇气和希望都是信念、是武器,也是安慰。阿德勒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伟人,《自卑与超越》也是一部值得阅读的经典。斯人已逝,精神长留。仅以此译本,献给所有心怀善念、自强不息的有缘人。闫冠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铭责楼2015年12月第一章生活的意义

人类生活在意义当中。我们并不是简单地生活在环境当中,而是在不断地体验并理解环境对于我们的意义。可以说,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不同的体验。“树林”指的是“人可以进入其中的树林”,而“石头”则指“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材质”。如果一个人无视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意义,那么他的生活将会变得非常悲惨,就像一个离群索居的孤家寡人,无论于人于己,他的任何行为都毫无价值。总而言之,如果无视生活的意义,我们的存在将化为虚无。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事实上,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生活的意义。我们通过赋予生活意义来理解所谓的现实。但意义并不等于生活本身,它是我们从生活中解读出来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推论,意义多多少少都是不完整的,是未完结的,甚至是漏洞百出的。而充满意义的地方,往往也遍布着错误。

如果我们问一个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他很可能答不上来。事实上,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更鲜有人想要找到它的答案。尽管自人类诞生之时,这个问题就已经存在;尽管今时今日,还是有人在质疑“活着是为了什么?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大多数人也只是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才会如此。假如生活风平浪静,前途毫无障碍,谁都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而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无不反映着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如果仔细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人对于“生活的意义”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而他所有的立场、态度、行为、表达、举止、志向、习惯、个性等都是与这个“意义”一致的。他的言行举止构建在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之上。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反映着他对外部世界以及内在自我的认知与判断,他会认为“我是这样的我,宇宙是那样的宇宙”,而这便是他赋予自己以及生活的意义。

每个人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正如前文所说,在千千万万种不同的理解当中,可能也包含着千千万万种错误。没有哪种理解是绝对正确的,但对于任何一种理解,只要于生活有益,就不算是错误的。世间所有的意义都在“绝对正确”与“绝对错误”这两点之间来回摆动。不过,就算有无数种“意义”存在,我们也还是可以通过比较,从中辨别出哪些更有效、哪些更合理、哪些是相对更准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那些“相对较好”的意义都有着某种共性,而那些“相对较差”的意义则同时欠缺着什么。这是一种衡量“生活意义”的科学方法,借助这一方法,我们会分辨出生活真正的意义所在,只要找到了这个关系全人类的问题的答案,我们也就找到了面对现实的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真正的”意义,是基于人类的存在和目的而言的,是一种特定范畴下的“相对真理”。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认为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其他所谓的真理,而某些真理即便存在,也与人类无关。我们可能从来都不会觉察到它们的存在,更犯不着去探讨它们的意义。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存在着三大制约。这些制约构成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并且直接引发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无处不在,令我们避无可避。而每个人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就体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不同理解。

第一个制约就是,我们必须且只能生活在这个小小的星球(地球)上。我们必须在这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上谋求生存和发展,所以,无论是为了个人的生活还是种族的繁衍,我们都必须努力强化自己的灵魂和体魄。这是一个谁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和挑战。无论我们做什么,其本质都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也都是对人类生存现状的解答。我们的行为说明了我们认为什么是必须的、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可能的,以及什么是我们所渴望的。所有的答案都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都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的发展则受到地球资源的客观限制。

生命是脆弱的,而我们的居住环境又是不稳定的。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为了自己的生活,也为了全人类的福祉,我们必须找出一些既富有远见又切实可行的答案。我们要像解数学题一样,努力演算直到找到正确答案。要想把题目解开,随便应付或者乱写乱画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不断尝试,而每一次尝试又必须有理有据。我们可能无法一步到位地找到完美答案,但是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够无限接近那个正确答案。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寻找更好的答案,而每一个更好的答案又都必须基于同样的前提,即我们依附于地球,我们的命运必然与这个星球带给我们的福祸紧密相连。

接下来是第二个制约: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生活在群体当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极限,个体是很难只凭借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的。一个人如果离群索居、单打独斗,必然会走向灭亡。如此,他既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也不能为人类的延续做出贡献。个体的弱点和缺陷决定了我们总要与他人发生联系,只有彼此联结起来,我们才可能追求到自己的幸福,继而推动整个人类的发展。因此,无论我们如何理解生活的意义,在我们为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寻找答案时,都必须把这种联系考虑在内:人是生活在关系中的,假若脱离了关系,个体必死无疑。人类若要作为一个整体生存繁衍下去,则每一个个体都要发自内心地认同并铭记我们的终极问题和目标——在这个星球上,我们要与每一个同伴携手合作,让自己的生活和人类的未来都得以延续。

我们要面对的第三个制约就是人类有男女之分。这是个体和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必要前提。爱情与婚姻的问题便源于这第三个制约,而这一问题又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在爱情和婚姻问题中,个体的任何反应都可以看作他对这类问题的理解和诠释。尽管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个体往往会采用他认为最合适的那种。

总之,现实中的三大制约引发出了我们人生中的三大问题: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谋求生存和发展;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继而与人分工合作、共同发展;如何理解并适应“人有两性之分”以及“人类的繁衍依赖于个体的爱情和婚姻”这一生存要求。

个体心理学发现,人们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为职业、社交和两性这三类,而一个人对这三类问题的回应则可以反射出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程度。设想一下,一个人的感情生活支离破碎,工作事业毫无起色,朋友伙伴寥寥无几,人际交往也难以维系。基于他对各种生活问题的处理情况,我们不难推测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可能是这样的:“生存不易,机遇太少而障碍太多,为了少受打击,我还是尽量少活动、少折腾。”他之所以活得狭隘闭塞,皆由他赋予生活的意义所致:生活对他来说意味着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将自己封闭在心灵的围栏里以逃避一切。

我们再假设另外一个人,他的爱情甜蜜美满,在生活中善于与人合作,他事业有成,交际广泛,身边朋友众多。对于这样一个人,我们就会做出这样的推测:在他看来,生活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充满着各种机会,失败对他而言不过是一种考验而已,所以他会迎难而上,越挫越勇。他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任何问题,这便是他对生活的解读。对他而言,生活的意义就是去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为整个人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我们都可以找到其中的共同点。神经症患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酒鬼、问题儿童、自杀者、性变态以及妓女,这些人的生活之所以一团糟,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关心他人,也不会与人合作。他们在处理工作、社交以及爱情与婚姻问题时,从不指望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他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是非常自私和狭隘的,在设定生活目标时,他们也从不考虑这样的目标是否对他人有益。他们只关心自己,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活。他们口中所谓的成功或者理想仅仅是一种虚妄的优越感,他们想要高人一等,而诸如此类的目标和成就也只对他们自己有意义。很多杀人犯都坦白说,当他们掌握着别人性命的时候会有一种优越感。显然,这种感觉仅仅对杀人犯来说是重要的。对于常人而言,手里拿着一瓶毒药并不会让他们产生任何优越感。

狭隘的生活意义其实等于毫无意义。真正的意义是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体现出来的,而一个只对单个个体有意义的词汇是不能称之为词汇的。我们在制定目标、采取行动的时候也是如此。事实上,衡量某个目标和某种行为是否有意义,恰恰在于它对别人是否有意义。人人都在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但人们却常常犯同样的错误——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意义其实是与他人息息相关的,人生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我曾经听过一个与宗教相关的小故事。有一天,这个宗教的教主把所有的信徒都召集起来,当众宣布下周三就是世界末日。信徒们信以为真,纷纷开始变卖家产,抛开对尘世的眷恋,兴奋地等待着预言中末日的到来。但周三却风平浪静地过去了,没有发生任何异常。周四一大早,信徒们就找到教主,向他讨要说法。他们说:“你看看我们现在多惨!家当全都变卖了,一点生活保障都没有了。我们逢人便说周三是世界末日,哪怕被人笑话也毫不在乎,因为我们完全信任您。可现在周三已经过去了,这世界却还是老样子啊!”

这位教主回答说:“我说的周三,并不是你们理解的周三。”他便是用这种赋予“周三”以个人意义的方法,回避了信徒对他的谴责。生活的意义也是如此,那些只对个人有意义的“意义”是经不起任何考验的。真正的“人生意义”是具有普适性的,是可以与人分享、让人接受的共通的意义。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任何人用起来都应该是有效的。甚至对何谓“天才”,也是以能否对他人、对社会起到最大的作用来定义的。只有当一个人的生命对其他人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时,这个人才会被称为“天才”。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的意义就是“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听起来也许有些冠冕堂皇,但事实的确如此,这并不只是一句口号。事实上,很多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人,似乎都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关心别人并与之合作。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人的利益为重,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总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力解决。

很多人也许并不认可这种观点,他们可能会怀疑生活的意义是否真的只是奉献、社交和合作。他们也许会问:“如果一个人总是以别人的利益为重,总是为别人做贡献,那么他自己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吗?至少对某些人来说,难道不应该优先考虑自己的发展吗?我们在保护别人之前,难道不应该先保护好自己吗?”

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这样的问题甚至都不能称之为问题。如果一个人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为他人付出,他就会付出自己的全部身心,朝着他认为最能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方向前进。他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断调整自己,逐渐形成一种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这一过程中让这种社会情感逐渐成熟。目标一旦建立,个体便会开始自我管理和规划。此时他才会意识到,要解决人生中的三大问题,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以爱情和婚姻为例,如果我们真的关爱自己的伴侣,我们就会努力减轻对方的负担,充实对方的生活。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自然会不断完善自己。如果我们只是按照自己原本的性情发展,丝毫不顾及对方的感受,那么我们只会逐渐变得盛气凌人,让人厌恶。

还有另外一条线索,可以让我们相信生活真正的意义就在于贡献。如果仔细观察先人们留下的遗产,我们会发现他们留下的都是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事物。富饶的农田、畅通的道路和高耸的建筑,这些都是他们留下来的有形资产,而那些以哲学、科学和艺术形式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技能,更是我们宝贵的无形资产。所有这些都是先人们为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再由我们代代相承。而那些拒绝与人合作的人,那些兀自追求狭隘的人生意义的人,那些总想着“我能从生活中得到什么”的人,他们又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呢?他们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他们人已死去,却丝毫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这种狭隘自私的人,我们的地球似乎早有安排,并给了他们这样的判语:“我们不需要你,你也不适合这里。你的目标、你的努力、你所崇尚的价值观,还有你的思想和灵魂都毫无用处。人类不需要你,地球也不需要你。你这个一无是处的人,赶紧消失吧!”虽然在当下的文化中,这种狭隘、自我的观念已有所淡化,但还是有待改善。知错就改才能不断进步,人类的福祉正是在这样一步步的改正中逐步完善的。

千百年来,很多人都领悟了这个道理,他们明白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为人类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兴趣,积极关心和帮助他人。在所有的宗教信仰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些普度众生的思想。世界各地所有的伟大运动,也都是人们尝试促进社会进步的结果,而宗教在这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但人们却常常误解宗教,认为宗教只是在做一些诸如念经、祈祷之类毫不起眼的小事,而这些事情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毫无关系。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个体心理学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进步。在提高个体的社会兴趣、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科学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政治和宗教运动无法比拟的。虽然入手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我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关心他人、奉献社会。

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可能会像守护神一样保护着我们,也可能会像催命鬼一样纠缠着我们。所以,我们亟须弄清楚这些意义形成的原因以及不同意义之间的区别,我们需要及时纠正那些错误的意义以保证生活的质量。这个问题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与物理学或生物学不同,心理学通过研究各种意义以及它们影响人类行为和命运的途径以推动人类的发展。

从出生的那天起,我们就开始探索生活的意义了。连婴孩都会努力估计自己的力量以及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到了五六岁,个体的行为模式就已经基本固定,并形成了应对问题和任务的独特方式。这时,对于自我以及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个体就已经在心底形成了概念原型。此后,个体会基于对自我和社会的理解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加工、理解和吸收,这一过程往往与个体最初赋予生活的意义相一致。

如果早在童年时期,个体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就出现了偏差,那么,即使日后他们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时接二连三地遭遇挫折,这种错误的观念也很难被纠正。只有在个体重新审视生活,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有问题时,这种错误才有可能被改正。有时候,个体可能会因为错误导致的严重后果,而被迫改变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从而走上正路。但是,如果没有社会压力,如果个体坚信自己即使不改变也能获得成功,那么他就不会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般来说,为了让自己对生活意义的认知回归到正常轨道,我们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他们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往往非常深刻,能够帮助我们找到错误的根源并重新确立正确的人生意义。

我们来简单回想几个童年时期的情景,看看我们当时是如何理解这些情景的。不同的人对于年少时的不幸经历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比如,有些人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他们就会尽可能地找到一个摆脱困境的方法,他们可能会想:“我得努力工作来摆脱这种不幸,以后绝不能让我的孩子再过这样的生活。”但有些人则会觉得:“生活太不公平,为什么别人什么都有而我却如此悲惨?既然命运待我却如此不公,我又何必要对别人好呢?”所以,有些孩子的父母就会说:“我小时候那么苦都熬过来了,你现在吃点苦又算什么呢?”还有一些人会这么想:“我小时候那么惨,所以现在我做什么都无可厚非。”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个体对生活的理解会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中,如果观念没有改变,行为自然也不会改变。

与决定论不同,个体心理学认为,生活经历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没有什么生活经历能够直接导致人生的成功或失败。我们受苦,并不是根植于生活经历所带来的冲击——所谓的创伤——而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经历,并使其符合我们的理解。我们对生活经历的理解决定了我们是谁。所以,把某种特殊的人生经历当成未来人生基础的想法是错误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意义,真正会影响人生的是我们对环境的理解和解读。

然而,确实有一些童年经历容易让我们对人生产生错误的理解,以至于很多经历过童年阴影的人很难在生活中取得成功。首当其冲的是那些出生时就有生理缺陷、患有某种疾病或体质较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自小就背负着身体的沉重负担,所以他们很难接受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他们需要身边的人引导他们关注他人,否则他们一生都会以自我为中心。等他们再长大一些,可能会因为自己与别人不同而感到自卑。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会因为周围人的同情、嘲笑或者忽视而痛苦不堪,变得更加自卑。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容易丧失信心,他们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根本没有资格谈什么为社会做贡献。

在我之前,很少有心理学家去研究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如今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其进展的方向却与我的期望大相径庭。我一直在寻求克服这种困境的方法,而非去证实生活困境究竟源于遗传缺陷还是内分泌异常。生理上的缺陷并不会直接导致错误的生活风格。同样的生理问题对不同个体造成的影响也并不相同。我们总能发现一些孩子在克服自身生理缺陷的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所以,宣传优生优育并不是个体心理学家所倡导的。很多有先天生理缺陷的人,日后往往成为杰出的人才,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与病魔抗争,有的不幸英年早逝,但他们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正是由于他们不畏困难,努力对抗自身缺陷和外部困境,执着于常人都无法完成的事业,我们的社会才得以进步与发展。而这种奋斗也使他们得到了历练,从而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我们并不能根据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判断他的心灵发展是好是坏。然而迄今为止,大部分具有先天生理缺陷的孩子都没能接受适当的训练和教导,再加上没人理解他们的困难,所以他们逐渐变得只关注自己。我们发现,正因为如此,很多有先天生理缺陷的个体才会在日后的生活中屡屡失败。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是导致孩子曲解生活意义的一大因素。被溺爱的孩子往往会认为自己的意愿就是法律,他们相信自己不需要争取就能得到一切,甚至觉得自己的优秀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他们一旦失去自己的地位,不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就会非常沮丧,觉得全世界都辜负了自己。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向来都只会索取而不会付出,从来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并解决问题。因为大人总是对他们百般呵护,所以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自理能力,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他们心里除了自己别无他物,丝毫不懂得与人合作。一旦遇到问题,他们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向别人求助。他们觉得如果别人能够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恢复自己万众瞩目的地位,他们就能再次过上从前那种随心所欲的生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自己的处境有所改善。

被溺爱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会成为社会中的“危险分子”。他们中的某些人可能会在生活中极力扮演好人,私底下却总是伺机攻击别人。如果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通过与他人合作去完成某项任务,他们往往不会配合,甚至会公然反对。如果别人不再关心或者服从自己,他们就会觉得对方是叛徒。他们感到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恶意,所以总想打击报复周围的人。如果有人不认可他们的生活风格(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就会坚持把这种合理的反对当成自己受人迫害的证据。因此,对于这些儿时被宠坏的人,很多惩罚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社会的曲解,让他们坚信人人都在与其作对。

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人,无论是消极怠工还是公然反抗,无论是蓄意示弱还是强势报复,其实都在犯同样的错误。有些人也许会同时采用好几种手段,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在他们看来,生活的意义就是争取高高在上,让自己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怀着这样的生活态度,他们所做的一切当然不可能正确。

可能导致错误生活态度的第三大因素就是对孩子的冷落。被冷落的孩子根本没有关心和互助的概念,他们对生活的理解缺少这些友好的元素。显然,当这样的个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不自觉地高估困难的难度并低估自己的能力,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可以顺利地获得别人的帮助。儿时经历的冷漠让他们对这个社会毫无期待。他们不会想到,只要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就能够赢得尊敬和喜爱。他们连自己都不相信,更别提去相信别人了。

无私的关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母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刚出生的孩子信赖自己,继而再让这种信任感扩展到其他的人和事物上。如果母亲没有完成这一任务,没有成功地培养出孩子的兴趣并让他学会合作,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再形成合作互助的意识了。人类生来就有合作的本能,但这种能力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练习才能够运用自如。

如果对一个完全被冷落的孩子进行研究,我们可能会发现他压根儿就没有与人合作的意识,他就像与世隔绝一样,根本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对互助互爱的事情更是视若无睹。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这样的人最终只会不留痕迹地消亡。但事实上,只要一个孩子能顺利地活下来,就说明他多少是受到关注的。因此,并不存在完完全全被冷落的孩子,我们所讨论的其实是那些在某方面受到冷落的孩子。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承认被忽视的孩子一般都很难信任别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失败者不是孤儿就是私生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往往备受冷落,这也是我们社会的悲哀之处。

总之,生理缺陷、溺爱和冷落这三大因素都可能导致个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存在这些问题的儿童非常需要我们的引导,因此,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到应对生活问题的正确方法,激励他们重新理解生活的意义。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些事情,如果我们真的关心孩子并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我们就能够从孩子的言谈举止中发现他们对生活的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要了解个体对生活的意义作何理解,梦境和联想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无论醒着还是睡着,我们的人格都是稳定不变的,但人在梦中感受到的社会压力相对较小,心理防御水平也会相应降低,人格也会表现得更加完整真实。因此,通过个体的回忆来发现其如何看待自己和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无论是多么琐碎的记忆,既然被记住了,就一定有被记住的理由。任何一段记忆都承载着个体对生活的理解。记忆会告诉我们:“这就是你所期待的”“这就是你想逃避的”或者“这就是你的生活!”我们必须再次强调,生活经历本身之所以没那么重要,是因为我们会有选择地只把某些经历保留在记忆中,真正会影响我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的,其实是那些被保留在记忆中的生活经历。每段记忆都是值得记住的经历。

童年早期的记忆对于我们了解个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早期记忆是个体对自我及周围环境的最初印象,是个体首次全面审视自我的存在与需求。其次,早期记忆包含着个体最早形成的主观观点,是个体人生记录的开端。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些早期记忆中发现个体感受到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一方面,个体觉得自己是弱者,心中充满不安;另一方面,个体又希望成为强者,获得安全感。对于心理学家而言,早期记忆是否是个体经历过的第一件事或者记忆中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体如何看待并理解这些记忆,以及这些记忆是如何影响到个体现在和未来的生活的。

接下来我想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早期记忆如何影响个体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咖啡壶从桌子上掉下来烫伤了我。这就是生活啊!”如果一个女孩这样满心委屈地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我们就不必惊讶她在以后的生活中总是习惯夸大危险和困难的程度,更不必惊讶她总是抱怨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不够。在她看来,就是因为大人太粗心,才会让一个孩子遭遇这样的危险。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我的一位患者曾经这样回忆说:“我三岁的时候从婴儿车上掉了下来!”这段早期记忆让他在日后经常做同样的噩梦:“世界末日来了,我半夜醒来的时候看到天空布满了红色的火焰,星星纷纷坠落,地球正在撞向另一个星球。就在一切即将毁灭的时候,我惊醒了。”当时这位患者还是在校学生,当我问他最担心什么时,他说他最怕自己一事无成。显然,早期的记忆和那些噩梦令他灰心丧气,非常害怕失败和灾难。

我还治疗过一个十二岁的男孩,他患有遗尿症,并且总是和妈妈吵架。他向我讲述了这样一段早期记忆:“我妈妈以为我走丢了,害怕极了,跑到大街上大叫着找我,其实我一直躲在厨房的橱柜里。”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他而言,生活就是不断地制造麻烦以获得关注,他可以通过欺骗来获取安全感,要是有人忽视他,他就会好好地耍耍对方。他的遗尿症就是一种让自己一直被人担心和关注的方式,而他母亲的担忧则又强化了他的这种错误方式。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男孩的心里,世界充满了危险,他需要通过被别人担心来确保自己的安全,只有让身边的人时刻都担惊受怕,他们才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随时现身。

一名三十五岁的女士的第一段早期记忆是这样的:“三岁的时候,我走在楼道里,那里一片漆黑。我有个小表哥,他开了门跟在我后面。我当时十分害怕他。”从这段记忆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应该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而且非常厌恶跟异性交往。我当时猜测她应该是独生女,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而且,已经三十五岁的她当时依然单身。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更高层次的社会情感的发展。“小时候,妈妈会让我带妹妹玩,那时候她还坐在婴儿车里呢。”这是一段看似温馨的记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她对母亲的依赖,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她是否只在与比自己弱小的人相处时才会感到放松。让年龄稍大的孩子照看自己的弟弟妹妹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也可以让他们对家庭的新成员产生兴趣,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帮助分担部分家庭责任。一旦培养起这种合作精神,年长的孩子就不会再觉得新生儿的到来让父母冷落了自己,也不会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产生怨恨。

有时,想同别人待在一起并不意味着真的对别人有兴趣。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女生,当问到她的早期记忆时,她回答道:“我在和我的姐姐以及另外两个女生一起玩。”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她似乎是个很合群的孩子。但后来她又说起她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一个人待着,这又让我们对她有了新的看法:她的独立性比较差。她喜欢跟别人在一起并不是因为喜欢别人,而只是害怕孤单。

了解了一个人对生活意义的看法,就等于找到了理解其人格的钥匙。人们常常说性格是无法改变的,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我们知道,如果找不到问题的根源,任何治疗都不会奏效。而预防精神疾病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培养个体的勇气和合作精神。因此,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并让他们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学会处理与同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任何阻碍合作的行为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被溺爱的孩子往往都比较自我,入学以后他们也很难对别的同学产生兴趣。要想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觉得老师很喜欢自己。而且,这样的孩子只会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才愿意倾听。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变得愈发冷漠并因此频频受挫。他们最初对生活的错误理解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也没有养成一定的责任感和独立性,以至于成年之后,他们根本无法应对生活中的任何挫折和挑战。

但我们并不能指责他们的这种缺陷,只能在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帮助他们改正。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从没学过地理的孩子答对地理试卷上的问题,同样,让一个从没受过合作训练的孩子去解决一项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切实际的。但是,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解决,很多任务都必须在人类社会的大背景下以推进人类福祉为目的才能顺利完成。生活的意义在于贡献。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如果老师、家长以及心理医生都能明白人们在理解生活的意义时可能犯的错误,而且,如果他们自己并没有犯这样的错误,那么,我们就有信心让那些缺乏社会兴趣的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以及人生的意义。在困难面前,他们不会再逃避责任或者避重就轻,也不会再要求别人给予自己特殊关照和帮助,他们不会觉得丢人或者想要报复,也不会再问“生活有什么意义?我能得到什么?”相反,他们会说,“我要活出自己的生活,这是我自己的事,我可以处理好。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无论是尝试新方法还是抛弃旧事物,我都可以做到。”如果人人都秉持这种生活态度,都把生活看作独立个体的合作共存,整个人类文明必将持续发展,永无止境。第二章精神与肉体

对于“究竟是精神支配肉体还是肉体支配精神”这一问题,人们向来争论不休。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们各执一词,甚至提出了上千种论据来证明各自的观点,可是至今依然没有定论。对于这一问题,个体心理学也许可以尝试回答,因为我们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个体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很多患者的病因都是双重的(心理和生理),倘若我们的研究理论存在漏洞,就难以真正帮助病人。因此,好的理论必须源于实践,并且能够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在生活中,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其实就是从这些复杂的互动关系中找到正确的角度和突破口。

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使之不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问题。事实上,精神和肉体都是生命的表现形式,两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来理解两者的关系。个体的生命是动态发展的,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绝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植物在土地中生根发芽以后就不能再变动了。可以想象,哪怕植物有了思考的能力,因为其机体功能的限制,这种思考能力也毫无用处。植物可能会想:“有人来了,要踩到我了,我可能会被踩死。”但植物没有移动躲避的能力,所以就算有思考能力,也丝毫不能改变结果。

与植物不同,具有能动性的生物是能够预见并计划他们的前进方向的。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可以说,他们是有精神意识的。

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说:“当然,你意识到了,否则你不会这么做。”

精神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预测事态的发展并引导个体的行为,而精神就是通过设置行动目标来支配肉体的。仅凭本能做出的毫无目的的随机行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个体所有的行为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因为精神支配着肉体的活动,所以精神在个体的生活中处于主导位置。但同时,肉体也影响着精神,因为行为最终是发生于肉体的。精神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引导身体活动,超出身体机能范围的指令是无法被实现的。比如,我们想登上月球,但人类本身的身体条件是无法完成这一指令的,如果太空科技没有发展到相应的水平,这个精神指令就只是空想而已。

人类的活动性要比其他动物大很多。从人的各种复杂的手部运动就能看出,人类的活动形式更多,活动能力更强,因此对环境的影响也更大。所以,与其他物种相比,人类对未来的预见能力是最强的。不仅如此,人类还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些预见。通过对整体环境的把握以及有针对性的努力,个体能够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目的,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尽管人们的目标各有偏好,做出的努力也各有不同,但我们仍然能从中发现一些共同的规律,即每个人都在努力争取一个能够给予自己安全感的地位。而安全感,就是克服重重困难并最终解脱的感觉,是通过对整体环境的把控而获得的安全和荣耀感。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我们所有的身体活动和表达都必须相互协调,结合为一个整体。精神似乎是为了达到一个最终的理想目标而被迫发展的。肉体也是如此,为了与整体保持统一,我们的肉体也会不断强化和进步。举例来说,如果皮肤受损,身体会尽快修复,使其保持完整。不过,这并不单纯是身体的机能,精神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运动和卫生习惯对于身体康复的帮助已经众所周知,而这些都是精神为了实现终极目标给予肉体的协助。

精神与肉体的这种合作贯穿着人的一生,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一样不可分割。精神就像发动机,把人体的全部潜能都激发出来,保证身体的良好运行,使其能够以健康完美的状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个体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精神作用的结果,个体的一举一动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我们运用自己的眼睛、舌头和脸部的肌肉共同构成一个表情,这个表情就传达了一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正是精神作用的结果。这就是心理学,或者说精神科学所研究的内容。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出个体各种行为背后的意义、目的,并将不同个体的目的进行比较。在努力寻找安全感的过程中,精神也会不断地将个体的目标具体化。在精神的指示下,我们知道了“安全感位于某个特定的点上,只有按照特定的方向走,才能获得安全感”。当然,这个环节也很容易出现错误,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我们的身体就不可能做出任何动作。如果我举起我的手,那一定是因为我心里有某个目标。在现实中,精神所选定的方向也许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精神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是因为它错误地认为这种选择对个体最有利。所以,心理上的错误最终会导致行为上的错误。人人都在寻求安全感,但有些人却弄错了安全感所在的方向,一旦方向错了,行为也就错了,他们也就因此误入了歧途。

当我们只看到行为的表象,却不明白其背后的意义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忽略那些细枝末节,将其简化成行为本身。举例来说,偷窃就是将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如果分析偷窃行为的目的,我们会发现偷窃者这么做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财富越多就越有安全感。也就是说,偷窃是由个体内心的贫穷感和剥夺感所引发的。接下来,我们需要弄清楚个体究竟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会产生贫穷感。最后再了解个体是否采取了正确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克服内心的贫穷感。我们虽然无需评论个体的目标是否正确,但却可以判断个体用以实现自身目标的方法是否正确。

人类在对生存环境的改造中孕育了自身的文化,而文化则是通过人类精神引导肉体行动产生的。精神活动为最终成果的实现提供灵感,也为肉体的发展提供指引和帮助。说到底,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精神活动的结果。

但是,没有人想让自己的精神孤军奋战。要想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我们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所以,精神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环境的掌控来保护身体的健康,让身体免受疾病、死亡、损伤、意外以及功能失调等问题的困扰。我们能够感受到快乐和痛苦,能够幻想未来,也能够分辨环境的好坏,这些能力的存在都是为了保护身体的健康。在各种情感的帮助下,我们的身体得以及时调整状态去应对不同的情境。幻想和辨别能力不仅可以让我们对未来有所预期,还能够激发起相应的情感,使身体做出恰当的反应。从这一层面来讲,情感承载了个体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情感虽然可以控制身体的反应,但它们却并不受制于身体。个体的情感主要取决于其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

显然,主宰个体生活的不单单是生活风格。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协助,单凭心理态度本身是不足以引发病症的。行为的产生必须有情感的支持。而个体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与其生活风格始终是一致的。一旦个体设定了目标,情感就会全力以赴帮助个体实现目标。因此,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并不属于物理学或者生物学,情感的产生既不能用化学理论来解释,也不能用化学实验来验证。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虽然承认生理过程的存在,但对此并不十分关注。诚然,焦虑会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但我们更关注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焦虑。

从这样的研究角度出发,我们并不认为焦虑是压抑性欲或者是童年阴影造成的。这些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我们知道,那些习惯于母亲陪伴和照顾的孩子会发现焦虑是操控母亲的好工具,无论任何原因引发的焦虑都可以有效引起母亲的关注。研究愤怒的表面特征并没有什么价值,根据我们的经验,愤怒往往是个体用来控制他人或者局势的一种手段。任何身体或精神活动自然都有特定的遗传基础,但我们关心的是个体如何利用这些遗传的身体和精神功能去实现某个确切的目标。

这才是真正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从每个个体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个体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与个体目标的实现总是密切相关的。无论个体是焦虑还是勇敢,开心还是难过,他的情感状态总是与其生活风格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几乎可以从个体的生活风格推测出其相应的能力和优势。一个利用悲伤来实现自己优越目标的人并不会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或满足,他只有在身处悲惨境地的时候才会感到开心。我们也发现,情感会配合个体的需求而产生或者消失。一个广场恐惧症患者在家里或者在能够控制别人的时候就不会焦虑。所有的神经症患者都是如此,他们会逃避任何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

同生活风格一样,个体的情感基调也是比较稳定的。比如,一个懦夫也许会在更弱的人面前表现得傲慢狂妄,或者在受人庇护时表现得英勇无畏,但懦夫永远都是懦夫。他也许会在门上装好几把锁,养着警犬给自己看家护院,并设置各种各样的报警器,然后声称自己天不怕地不怕。虽然没有人能够揭穿他内心的焦虑,但如此大费周章地采取保护措施就已经证明了他的怯懦不安。

性欲和爱情也能够起到类似的作用。当一个人心中有了性目标,性欲的感觉就会随之产生。此时,除了那个他早已认定的目标,其他的干扰因素都无法引起他的兴趣,由此就保证了自身情感和身体机能的适宜性。如果个体无法拒绝目标之外的干扰因素的诱惑,就可能丧失相应的情感和生理机能,进而出现性无能、早泄、性变态或性冷淡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都是由于错误的优越目标和生活风格所导致的。在这类个体中,我们往往能发现一些共性,比如,他们很少去体恤对方,却总要求对方为自己着想;他们缺乏社会兴趣,勇气不足,并且很少积极行动。

我有过一个这样的病人。他是家中的次子,常年被内心沉重的负罪感所折磨。他的父亲和哥哥都非常强调做人要诚实。在七岁那年,他让哥哥帮自己写了一次作业,并对老师说作业是他自己写的。自那时起,他便产生了负罪感。三年过去了,这种负罪感不断滋长。后来,他鼓足勇气向老师坦白了一切,但老师只是付之一笑。于是他又含泪找父亲承认错误,与那位老师的冷淡态度不同,父亲为他的诚实感到自豪,夸奖并安慰了他一番。尽管获得了父亲的原谅,但这个男孩还是觉得非常沮丧。我们不禁要怀疑,一个孩子为了一个如此微不足道的错误自责不已,不过是想证明自己是个绝对诚实的人。家庭中强烈的道德氛围刺激了他,让他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加诚实正直。他在学习和社交上都不如自己的哥哥,因而就想到了用这种旁门左道来获取优越感。

此后,他又不断地因为各种各样的坏习惯而陷入自责。他经常手淫,而且在学习中作弊的毛病也一直没有改掉。每经过一次考试,他的负罪感就增加一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毛病也越来越多。他的内心脆弱敏感,因此心理负担要比他的哥哥重得多。所以,他给自己预备了无数借口,用来解释各种可能的失败。大学毕业以后,他准备从事技术工作,但那时他心中的负罪感已经沉重不堪,他整天都在祈求上帝的原谅,根本无暇顾及工作。

再后来,他的情况不断恶化,家人只得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在那里,所有医生都对他束手无策。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病情却开始好转并顺利出院了。出院的时候医生叮嘱他,如果病情反复就再次入院治疗。出院后他换了工作,并开始学习艺术史。结果,在考试来临之际,他在一个公共假日跑到了教堂里,在一大群人面前跪了下来,哭喊道:“我罪孽深重,没有人比我更该死了!”他用这种方式再次向众人证明了他那无与伦比的道德感。

就这样,他又在精神病院住了一段时间才重新回到家里。可有一天,他竟然一丝不挂地出现在餐厅里。他知道自己身材不错,所以想在这方面把其他人都比下去,包括他的哥哥。

他的负罪感是让他显得比别人更诚实的一种方式,也是他试图获得优越感的方式。然而,他的这些努力却用错了方向,指向了生活中毫无意义的一面。他不参加考试,也不想去工作,这都说明了他是一个软弱无能且缺乏自信的人。他的所有病症都源于他想逃避那些可能的失败。

他不择手段地想要获得优越感,这一点也体现在他在教堂里进行的歇斯底里的忏悔以及他突发奇想的裸体就餐中。他的生活风格导致了这些行为,而他的情感也与这样的生活风格完全匹配。

我们已经知道,个体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性是在四五岁之前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逐渐学会利用自己的遗传基础以及外部环境来追求并实现自己的优越目标。六岁的时候,个体的性格便基本稳定。与此同时,个体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以及他的生活目标、生活风格和情感倾向也都基本定型。如果不能有效化解个体在早年性格成型时期犯下的错误,在日后是很难被改变这些特质的。正如个体之前的错误行为与他先前对生活的错误理解相一致一样,如果日后能够及时改正这些错误的观念,个体的行为也会随之出现相应的改善。

人是通过各种感官来接触并感受外部环境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感官来推测他会如何感受并理解自己的经历。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人观察事物的方式,也知道了他的兴趣所在,那就几乎等于知道了他的全部。

一个人的肢体语言可以透露出很多信息,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个体不同感官的发展和使用模式,以及个体如何利用这些感官来理解环境。而肢体语言一般都包含着特定的心理意义。由此,我们也就得出了“心理”的定义。心理,就是个体对身体器官所感受到的外部环境的理解。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与人的心理会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如果我们的身体难以适应环境,无法满足环境的要求,我们就会在心理上出现负担感。正因如此,那些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在心理发展上往往会比常人面临更多困难,负担更重。他们的身体常常不听使唤,所以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同样的目标。因此,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个体往往心力交瘁、不堪重负,性格也就很容易变得自我。如果一个孩子一直受到器官缺陷和行动障碍的困扰,他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外部世界,也就很难学会关心他人,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往往缺乏社会情感,与人合作的能力通常也较差。

器官缺陷可能意味着残疾,但残疾并不是不可逃避的命运。如果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残疾人也可以像健全人一样取得成功。事实上,尽管生活中存在着诸多障碍,但很多身体有缺陷的儿童确实要比正常儿童更加努力,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残疾反而成了一种激励,激励着他们不断努力向前。比如,有个男孩一直因为自己的视力障碍备感压力,在这种压力的驱使下,他无比努力地去观察事物、区分颜色、辨别形状。结果,他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体会要比一般人丰富得多,看到的东西也比那些视力正常的孩子精彩得多。所以,如果能够从心理上正确看待自身的缺陷并积极应对,完全有可能把生理缺陷转化为一种能力优势。众所周知,很多画家和诗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尽管如此,在强大心理的掌控下,他们最终都取得了连健全人都无法企及的伟大成就。

从另外一个例子中,我们也许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种补偿作用。很多天生左利手的孩子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更擅长使用左手。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都会要求他们使用右手。因此,他们在书写、绘画和手工方面的表现都差强人意。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能够运用心理的力量来克服这种困难,对于右手的训练反而可能让这些天生左利手的孩子发展出卓越的动手能力。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很多案例中,左利手的孩子往往书写能力突出,绘画水平也比一般右利手的孩子更好,他们的手工作品也经常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借助正确的训练方法、培养兴趣以及反复练习,他们最终将自己的劣势转化成了优势。

只有当一个孩子愿意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愿意去关心自身之外的事物时,他才可能成功弥补自己的缺陷。如果只是想摆脱困境,反而会不断堕落。只有当他们面前有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比挡在面前的障碍更为重要时,他们才会继续勇敢前进。如果他们确立的目标暂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他们自然会努力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