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这样炼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30 20:12:21

点击下载

作者:张秉文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奖这样炼成

金奖这样炼成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金奖这样炼成作者:张秉文排版:KingStar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7-01ISBN:9787516610626本书由新华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张秉文先生是我在同心出版社的同事,也是很好的朋友,我们相处多年,一直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他待人很忠厚,还有西北人的豪爽和硬朗,做事绝不拖泥带水,无论交给他什么事,都大可放心,一定会给你个很圆满的结果。

张先生来我们出版社之前是做过记者的,我们算是同行。不过,我已经很久不写人物访谈了,而他还很执着地常有访谈文字见诸报端。这里收集的应该就是他近年来的作品,涉及书法、绘画、摄影三大艺术领域的诸多人物,有几十位之多,足见他对艺术的热忱和勤奋。

采访人物,写人物访谈,是记者的基本功之一,但写好并不容易。我的体会是,人物访谈,重在访和谈,写不是不重要,但基础是访和谈做得怎么样。我见过不少初涉此道的年轻记者,往往把人物访谈看得很容易,不就是把采访对象说了什么记录下来吗?他们开始都这样认为,以为有闻必录而已。现在技术条件进步,各种录音设备日新月异,要把对方说了什么记录下来,确实不难。近几年兴起了电话采访,记者足不出户就把采访搞定了,何其快哉。然而,采访既如此轻率,又怎敢期待文章的精彩呢。

人物访谈不容易写好,首先是不容易谈好。我是主张采访要主题先行的,也就是说,采访之前一定要把功课做足,要有相当充分的准备,其中包括了解你的采访对象,了解他所从事的工作。最重要的,明确你要和他谈什么,不能都是“遭遇战”,谈到什么是什么,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或者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人物访谈还没写,就已经失败了。我欣赏张秉文先生的人物访谈,就因为他的文章不仅有才华,而且有内容,有干货,不是泛泛而谈,不着边际,也不是随心所欲,大言不惭。总之,读了绝不白读,有收获。

看得出来,他的每次采访,都是有备而来,绝不肯草率行事。他的采访对象大多为书画家,这是他先天占有优势的地方。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位很不错的书法家,而且是童子功,有几十年临帖、读碑的经历。他的先人中有几位书法的造诣也很高,在当地有很高的声望,这使得他对书法艺术有很深的理解和感悟。我虽然未有眼福领略张先生的绘画作品,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画从来都是不分家的。所以,我们看他写的关于书画家的访谈,往往不乏真知灼见,而且,对书画家们的作品,能有一个内行人鞭辟入里的分析和理解。这是我们看外行人所作的访谈很难得到的一种享受。

张秉文先生的人物访谈除了谈书画艺术(包括摄影艺术),也有很多篇幅写到这些书画家、摄影家的成功经验,对有志于书画、摄影艺术的人来说,这是很有启发的励志榜样,是很难得的。

拉拉杂杂写下这些,是为序。癸巳岁末于望京第一辑书法

我在书法学习上的点滴体会:持之以恒;从临帖开始;创新……——张俊山张俊山:情洒京西翰墨苑

张俊山出生在北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训练。他六七岁时读私塾,每天除了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就是写毛笔字,作业是两篇大字,三行小字。就这样,从小养成了书法爱好。他在香山慈幼院读小学、在北京二中读初中、在北京八中读高中,“书法爱好”一路相伴。高中毕业留校任教期间,批改学生的作文都用毛笔,潇洒漂亮,学生常常把他的“作文批语”当成习字范本转抄临写。走上领导岗位,他的“书法爱好”也跟着“升级”。一位搞文史的朋友说:“查阅石景山区政府20世纪80年代的文件档案,只要是毛笔批改的,一定是张俊山的墨宝。”这一说法得到张俊山的认可:“我从八〇年当中共石景山区委办公室主任以后,都是毛笔批阅文件,习惯了。做领导工作练字的时间少,就把批改文件当成练字的功课来完成。再说,批阅文件字迹工整了也便于传达不致出现差错。”他的书法名声渐起,造访、求字者一天比一天多。在张俊山的心里,中国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送出去一件作品,等于为弘扬传统文化尽了一点心力。他不吝惜,耗时间费纸墨,精心创作,满足爱好者需求。社会上的一些书法展览,他也挤时间积极参加。

1991年石景山区老干部局成立老年书画研究会,要推选一名有影响力、能服众的人物担任会长,时任区政协主席的张俊山经研究会推荐走马上任。虽然这是个不走组织任命程序、不发工资、业余兼职的民间社团领导,张俊山没有小觑这个研究会,感觉到了肩头担子的分量,当成一项事业全力以赴。多年的从政经验告诉他,民间社团也是社会工作的一个有机部分,通过这个载体可以使一部分老同志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为地区文化事业的建设发挥余热。为此,他像抓本职工作一样抓研究会建设,从健全领导班子,制定规章制度,完善活动章程做起,提出“不是名家,敢追名家”的奋斗口号和“以展出带活动,以活动促普及,以办班促提高”的基本工作思路。研究会的活动场地、活动经费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很快得到解决。研究会始终秉承“弘扬国粹、发展文化、陶冶情操、服务社会”的理念。张俊山书法作品

光阴荏苒,一晃20个年头过去。3月10日,老年书画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召开,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石景山区委区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和会员参加会议。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张俊山作研究会工作报告。

——20年来,研究会由建会之初的几十名会员发展到现在已有会员400多人,形成了年年有大展、月月有交流、周周有活动的格局。石景山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已经成为石景山区群众文化、和谐文化建设的一支骨干队伍,成为我区繁荣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受到我区领导和广大老年群众、书画爱好者的重视。1997年老年书画研究会被石景山区政府授予“文化工作标兵单位”,被石景山区评为先进社团组织,多次被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和北京市老年书画研究会评为老年书画先进单位。

——20年来,研究会每年举办各种培训班,提出“出人才,出精品”要求,组织大型展览50多次,展出作品近万件,出版会员诗词、书画及研究文集多部。20年会庆又出版了石景山老年书画摄影集。会员中有30多名会员出版了个人书画集。

——20年来,研究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节日和市区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同时还号召会员“写石景山,画石景山”,两次举办“写石景山,画石景山”专题展览,彰显石景山深厚文化底蕴,弘扬时代主旋律。

——20年来,研究会把积极倡导会员深入社区开展群众性书画活动,举办书画班,组织书画会为己任,先后有八角南路社区书画会、八角北路社区书画协会、高井社区书法绘画班、北京军区联勤部军营社区书画班、永乐南黄楼书画协会、瑞达居委会书画会、金顶街五区书画班、六合园社区书画班等11个由研究会会员主持或参与的社区书画班组。据不完全统计,共办班100多期,稳定参加学员有230多人,举办书画展50次。

——20年来,研究会走出去,请进来,广交朋友,加强了和兄弟区书画组织的联系。多次受邀参加通州、大兴、怀柔、门头沟举办的笔会。研究会曾和门头沟老年书画研究会共同举办过国庆书画联展。研究会承办了平谷、门头沟、怀柔、石景山四区书画联展;举办了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石景山区三家老年书画协会联合组织的庆祝建国60周年书画展;参加了平谷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的《我们和共和国一起成长》书画展,以及门头沟2010年举办的《永定河颂——老年书画邀请展》。

老年书画研究会20年来取得的成绩喜人,作为协会带头人的张俊山也是收获多多。“走进协会是向众多方家求教的,是来‘充电’的。”张俊山说这是他当初的想法。他虚心向其他老同志请教,参展或送人的作品,只要条件和时间允许,总要拿到协会来,让大家帮助指导把关。他的虚怀若谷给协会带来了良好的学风。凡是研究会组织参加全国和市区展览作品,都要先在内部进行预展、点评、挑错,这已经成为研究会不成文的规定。他说:“过去对自己有的‘作品’还挺欣赏,自认为这就是书法。现在认真梳理一下,实在自惭形秽,顶多是个习作、练字罢了。如果按照书法创作的基本要素,凡称得上书法作品的必须在用笔、结体和章法上表现出气韵、气势,每一个字的点画力随气转,气势呼应,每行的布白气息流畅,全篇要气韵生动。”“学习书法必须做到入、出、化三个阶段。临帖要用脑、手、眼,多看、多练、多想。要学到老做到老,一生坚持临帖。”这些前人论书理论也是他这一阶段学来的,给他很大启发。小时候就开始临写柳公权楷书的张俊山,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参加了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的书法班,跟着何大齐老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学习了真、草、隶、篆等课程,并且临写了王羲之《圣教序》、颜真卿《麻姑仙坛记》《郑文公碑》等历代名家碑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书法作品面貌大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获奖和收藏,他被推选为北京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石景山区文联顾问、石景山区书协顾问。

张俊山爱好广泛,1994年退休以后,除了主持区老年书画研究会日常工作,还参加老干部唱歌、跳舞、模特、门球等队的活动。老伴是楼门组长,社区的事儿他也帮着张罗。一起更换楼门板报,一起打扫楼道卫生,一起参加节假日义务巡逻。一来二去,社区的大小事儿也成了他的牵挂——他的新工作。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社区居委会的干部们拍双手欢迎。他参与组织了2000年、2003年的居委会换届选举,被推选为选举委员会委员,采纳他的建议,换届选举试点工作井井有条,圆满完成。社区要建“老干部之家”,他主动找到区政府无偿将政府所属的公房转给社区。在“老干部之家”施工中,他常到工地察看进度。施工结束,他和其他老同志一起提供多幅书画作品布置环境。他在社区组织开展书画活动,每年都要组织社区老人开展写春联、书画展,活跃居民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他联系区里相关单位,与居委会结成共建单位,对人、财、物给予支持,改善了居委会的办公条件和社区绿化。2003年他被评为社区志愿者之星,2005年被评为文明热心石景山人,社区居民说:“张主席得这些荣誉当之无愧!”他说:“社区的事情,也是自己应该做的分内事,不论大小,都要争取办好。”张俊山退而不休。1998年工资改革以后,原系处级干部去企业工作的退休费较低,与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同志比,工资差了许多,这些人心里有疙瘩。张俊山了解了情况,及时向区委领导作了反映。区委十分重视,虽然这类问题是全市性的,但还是从区财政拨款,对这部分人给予了补助。人生最美是夕阳,愿他的晚年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张俊山,一位令我、令与他接触过的人们尊敬的老领导、书法家。请记住,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张主席!(原载2011年7月4日《石景山报》京西文化版)

张俊山,1933年2月生。幼年曾就读私塾数年,除背诵古典诗文外,主要课程是习字,因此自幼喜好书法。有作品参加市、区书画展,曾多次获优秀奖,一、二等奖,一些作品被收入北京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书画集、全国政协主席书法集、什刹海古韵书画集等,有的作品还被纪念馆收藏。自1991年至今任石景山区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并被推选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研究员,北京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石景山区文联名誉主席,石景山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学书贵在潜心研,退笔如山不计年。厚积薄发用我法,信手挥来也超然。——范德安《书论》范德安:翰墨飘香人生路

如同许多有成就的人士一样,提起自己的成长过程,范德安先生由衷地回忆起儿时父亲对他的耳提面命。他说:“父亲写得一手颜体字,平常写字尤其写春联时,我站在一旁观看,十分羡慕,心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像父亲这样当众挥毫。要说我学习书法的启蒙老师,第一位是父亲,小学王老师是第二位。”范德安的父亲观察到儿子看别人写字时的那种入迷情形,心中暗自高兴。在范德安四岁那年,父亲开始在家里教他写字。父亲裁好100张毛边纸摞在桌子一角,然后把范德安叫到面前说:“你既然喜欢字,每天写几张,把这一摞纸练习完字就写好了!”字无百日功,范德安常听父亲这样讲。于是,他坚持每天写两三张,最多时一天能写五张。写了许多日子,案头的纸张总不见少。一次,范德安偶然发现,原来是父亲每天收查批阅了他写的字后,又如数添补几张白纸进去。这样一来,范德安写到六岁上小学那年,也未能写完父亲留给他练字的100张纸。家庭作业虽然未完成,但论起写字来,他在小学同学中出类拔萃。

当时的小学教学十分重视写字,学校要求学生每天交一张大仿作业。在交新作业时,老师就会把批改后的昨天的作业发到学生手中。令范德安感兴趣的是,每次大仿作业发下来,他写的大字有一半都是老师批的红圈。教范德安的老师姓王,他不止一次拿着范德安的写字作业给其他同学展示、讲解。范德安的父亲怕儿子因此产生自满情绪,在家中又立下一条规矩。范德安的大仿作业发下来以后,拿回家先交父亲过目。父亲数一数有几个字没有“吃”红圈,就要求范德安对每个不合格的字各练写一张。范德安说:“在我的印象中,没有哪一次不写的,最少时也写一两张。父亲说必须把字写好,这是读书人的基本功。”因为有这位严父督学,范德安学习书法融入了深厚的家学渊源。谈起儿时写字的情形,他说有几件事记忆深刻,至今难忘。

第一件是父亲因为写字训斥了他一顿。那次学校搞书法比赛,他获得第一名,高高兴兴地回家报喜,没想到父亲当时就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一顿,并说今后不要参加这类活动,还是先把字练好。范德安说:“这是父亲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这么严厉训斥我。过后我理解了父亲的用意,怕我因此变浮躁了,忽视基本功训练。”范德安书法作品

第二件是因欣赏“六必居”招牌书法摔倒受伤了。那是考入初中的事。范德安初中在城里读书,就近住在前门大栅栏的大哥家。一次,大哥让他去买酱菜。他来到六必居,被那牌匾上洒脱的大字吸引,看了很久。他曾听父亲说起,北京城里好多牌匾都是大名家题写的,六必居传说是乾隆皇帝的手书。他买了酱菜后又看了一会儿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边走边回头,不慎被电杆的拉地铁丝线绊倒,右臂受伤,挽着绷带挎了一个多月,写字及作业只好用左手来完成。

第三件是因写字被王老师打了六板子。那是上小学时的事情。一次,王老师没有发给范德安大仿作业,他感到纳闷。次日早上学生排队,王老师把范德安叫出队列,重重地打了六板子。范德安回到家委屈地向父亲诉说挨打经过,但说不清什么原因。后来王老师将他的大仿作业让叔伯哥带回家,要求直接交家长手中。范德安的父亲看后恍然大悟,原来老师让写的大仿作业是米字格每页16个字,每天完成一页。范德安写完16个字,别出心裁,在每一个格的四角各写了一个小字。范德安的父亲借题发挥,循循诱导,告诉儿子记住孔子《论语》中“过犹不及”四个字,一定按老师的要求把基础打牢固。

王老师虽然体罚了范德安,但从心里还是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学生。在范德安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年腊月二十三,王老师捎话叫范德安去趟他家,范德安一大清早就赶到了,进门见王老师准备好了纸墨笔砚,要带他去街上摆摊写春联。师生俩来到街上,摆好一大一小两张桌子,就开始写起来,引来置办年货的人们围观喝彩。人们流露出惊讶的目光,赞叹范德安小小年纪写得一手好字,纷纷争购他写的春联。名师出高徒,这时的王老师脸上堆满了欣慰的笑容。“我生性不敏,须以勤补拙。”这是范德安学书诗中的两句。为了勉励自己刻苦求进,他给自己的书斋起名“锲不舍斋”,取自荀子《劝学篇》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意。由欧阳中石先生书写的这个牌匾,悬挂在书斋门口的正上方,作为学书的座右铭。“我曾花了三天时间用行书写成3700余字的《孙过庭书谱》。花四天时间,用去9张4尺宣纸临写1000余字的《泰山金刚经》。用隶书创作7米多长的《千字文》手卷。这些都是为了苦练基本功。”谈到学习书法的“苦”来,“夏不揩汗,寒不暖手,沥血化玉,呕心凝珠”。范德安的这首诗是他狠下苦功的最好写照。

范德安在石景山五里砣中学任教时,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后,他仍然挤出时间操刀弄墨,苦练书法和篆刻基本功。当时,教师的居住条件差,在拥挤的宿舍里,无法铺开宣纸尽情挥毫,他便把精力投向篆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儿时就对篆刻着迷的范德安,拿起刻刀和石头便一发而不可收。一方方印章脱手而出,并连连在报刊上发表;一封封约稿信纷至沓来。《光明日报》有一个“百家争鸣”的专栏,每期刊登以“百家争鸣”为内容的篆刻作品一件。编辑来信约稿。搞同题创作难度最大。范德安反复构思,数易其稿,创作出五方不同风格的印章,作品寄出很快就被选用了。2003年“非典”时期,范德安抓住老年大学书画班停课的机会,闭门在家,早起晚睡,伏案作书,完成了《五体诗词十首》的创作。

范德安是书法、篆刻兼攻。他学习书法篆刻,一是广采博收,广泛临习古代名家碑帖篆刻,从传统中吸收养分。一次,他去西安参加金龙杯全国书画大赛评比活动,主办单位组织评委参观西安碑林。他被丰富精美的古代碑刻所陶醉,在西安一个星期,他两次前往参观碑林并购买了许多拓片以便日常观摩临习。他的篆书、篆刻从吴昌硕入手,上追汉印古玺、李斯小篆、石鼓钟鼎,力求严谨厚重、朴茂自然、凝重含虚、遒劲古拙。他的楷书从唐楷入手,以柳公权、颜真卿为宗,融入魏碑,使点画峻拔,方圆兼备,端庄沉稳,法度森严。他的行书以二王为师,灵秀俊逸,生机勃发。他的隶书从《华山碑》入,自《石门颂》出,归入《泰山金刚经》,字法洞达,跌宕开张,古朴苍劲。范德安认为,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临习古代碑帖,博采众长,要师古而不泥古。他说:“一般学习书法入帖容易出帖难。其实,入帖也不容易,写到以假乱真了,学书的路程才走了四成左右。其实以假乱真也不是完完全全的真,最多学到原帖的八九成。因为,好的书法作品都凝聚了作者的学识修养及人生体验,今人是不易体会到他们创作时的精神境界的。”关于“出帖”,范德安说:“出帖需要创新,达到自成一家。出帖没有头,一辈子都在创新。有人问我写这么多年字,哪一幅作品最好,我说没有最好的,只是和以前相比有较好的。这不是客套话,艺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

二是虚心向书坛前辈和同道求教。他在学习书法篆刻过程中,曾向著名书法家肖劳、陈叔亮等人请教。他与住在石景山区的书坛耆老邱松岩成为忘年交。邱老先生的为人治学及精湛的书艺成为了他的行动楷模。邱老先生逝世,范德安悲痛不已。

三是师法自然。他观察龙爪槐弯曲生动的枝干,体会书法的结笔法,进一步理解书法线条的自然美,韵律美。他观察公园里的石板小路,领会章法布局中“乱石铺街”的错落美。他从自然界的一景一物中触发创作灵感,寻求创作中天人和一的大境界。他的篆刻矩形闲章“乐寿”是一方朱文印,在构图处理上没有边栏,寓意“乐寿无边”,把人生的经验融入篆刻艺术之中,古朴、平稳、自然,别具一格。范德安最近刻制的“中和美”、“和乐”两方闲章,表达了进入花甲之年的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有了又一次升华。基于对书法艺术的新理解和新追求,他将书斋改为“和乐斋”。他说:“书法创作中笔与墨与纸要讲中和,书写的内容以及章法布局要讲中和,就像一棵小草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空气等各方面的中和一样。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一定是中和的,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和才美,中和才有生命力,中和才有发展。”

近年来范德安创作的书法作品,内容多为自作诗词对联。文学与书法密不可分,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语文与书法教学多年的范德安,对此有更深一层理解。他把创作诗词作为修炼“字外功夫”的一种方法。

范德安才思敏捷,常是触景生情,有感即发。他的诗内容广泛,大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诗论书。“学书贵在潜心研,退笔如山不计年。厚积薄发用我法,信手挥来也超然。”这首诗道出了学习书法要潜心研究,勤学苦练,只有厚积薄发,才能达到“信手挥来”我法超然的境界。

二是讴歌时代。“旭日东升五十春,浩然正气满乾坤。炎黄子孙同心干,再造河山铸国魂。富民强国雪大耻,港澳回归喜盈门。神州万里华诞宴,红烛高照寿千樽。”这是范德安为庆贺建国50周年而作。

三是赞美河山。范先生的大部分诗作都是游览祖国名山大川,见景生情有感而发的。面对前人一咏再咏的风景名胜,他凭借敏锐的才思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写前人之未写。“太湖风光五月中,可怜尤在日东升。滴翠青山如浣女,朝霞如钿妆初成。”(《自杭州乘船往无锡经太湖即景》)状写五月的太湖风光,最可爱的是旭日东升的那一刻,犹如刚刚梳妆打扮起来的浣纱女。他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了,读来令人浮想联翩。

四是诗书传家。范德安出身书香门第,是范蠡后人,家学渊源。秉承先祖遗训,他对子女教育十分重视,常施以诗书。长子奉命赴日本工作,他作《示儿篇》叮嘱在异国他乡注意事项。他撰有一百余字的《家训》,书写分送子女,要求口诵心记,立身做人。“小女姓王名嘉典,女娲送玉到人间。天生不是装饰物,大任降时去补天。”(《为外孙女起名王嘉典》)王嘉典取“王”字加一点即为玉的谐音。“范家辛巳喜添妮,文殊含笑赐福祎。琦行瑰意才卓异,好玉精琢长辈奚。”(《为孙女起名范文琦》)此首为藏头诗,每句句首一字连起来即为“范文琦好”。这两首诗中饱含了他对晚辈的深情期望。

五是题赠应答。范德安的诗质朴玲珑,构思巧妙,耐人回味,因此,也引来索字又索诗者。北京一位画家创作《百鸡图》长卷,请范德安先生题诗。他看过画后,稍加思索,挥毫题道:“一只小鸡未足奇,雏鸡过百费心机。如椽妙笔传灵气,化作凤凰排云飞。”一位军队老干部送范德安一部个人诗书画集,要索他一首自作诗。范德安根据她的爱好题诗:“君老爱弥钟,翰墨与丹青。不为人夸好,挥洒自陶情。”石景山区举办首届迎新春征联活动,请范德安当评委,他也作了一副:“翠微山郁郁松柏藏古刹堆金沥粉五百年壁画是华夏之宝;八大处巍巍岫峰护禅林布道传经三千载佛牙为释迦真身。”这副楹联把石景山最著名的两大旅游名胜景点中国宝级文物都提到了,此联被评委会评为特别奖。“书法是一种表现艺术,书法家不仅要师法自然物象,更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注笔端。人品第一,书品第二,人品是书法作品的灵魂,书法作品就像书家的心电图,人品高下一目了然。”范德安对书品与人品有他自己的见解。他对此曾作过一首小诗:“山不高兮有仙,水不深兮有泉,学虽浅兮不辍,永积德兮如颠。”他认为研习书法是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特有艺术。为此,他积极参与社会各种公益活动。为非洲援助难民、为修复长城等重大社会公益活动,他都捐赠过书法作品。他书写的《柳体楷书古诗规范字帖》正式出版后,为延庆县的小学捐赠200册,为河北涞水县的小学捐赠1000册。亚运会时,他与朋友合作捐赠了一幅120米的书法长卷,原文化部领导高占祥在北京大都饭店接受此捐赠时给予肯定。

范德安执教石景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书法班多年。1997年第十届“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他选送了38名学生作品,结果全部获奖。有位诗人写诗称赞:“七寸竹管,五丈青锋,门下弟子,特殊英雄。”范德安书法教学经验丰富,市教委、总政、区老年大学等单位先后慕名聘请他给老年书画班授课。他不单讲书法,也讲文学、讲养生,针对老年人特点备课,有的放矢,学员爱听他授课,

回顾自己学习书法篆刻经历,范德安深有感触,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是喜欢,乐此不疲。第二是自学。第三是持之以恒。第四能吃苦。第五有一个贤内助。范德安说,他在书法领域取得成绩一半功劳应归老伴。照顾老人,抚育小孩,家中内外大小事情老伴全包揽了。范德安写起字来废寝忘食,老伴做好饭耐心等待,有时一顿饭热三四次也毫无埋怨。在经济上,只要是范德安买纸笔、书籍用钱,她总是全力支持。

范德安耕耘砚田几十载,由业余而专业,篆刻书法皆有了一定的造诣,有自作诗300余首,但他仍谦虚地说对博大精深的诗书艺术学习研究还很肤浅。他的一首《自省》诗云:“老夫自幼好涂鸦,诗书至今未生花。我谢世人多褒贬,此生不敢谎称家。”字如其人,诗如其人,范德安虚怀若谷,诚如斯言。(原载2005年《翠微文艺》创刊号,编入本书略有删节)

范德安,1941年生于北京。现为石景山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前任主席),石景山区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擅长书法与篆刻,书法五体兼修,长于行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报刊刊登和展出,曾获特等奖,特别奖,一、二、三等奖,许多被国内外单位与个人收藏,有些刻于碑匾摩崖。众多媒体对他的艺术成就作过专题报道。他在任时区书协曾被政府评为“文化先进单位”,他本人荣获“优秀文化工作者”、“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出版有《柳体楷书古诗规范字帖》《隶书古诗字帖》《五体名言集》《行书弟子规》《范德安诗集》《行书群书治要选》等个人专著,其中《行书弟子规》被区政府作为文化工程项目刻石陈列。发表的论文有《浅谈碑帖的临与摹》《简述印坛宗师吴昌硕的篆刻艺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赏析》《甲骨文——书法篆刻之宝》《康有为行书赏析》等数十篇。他的艺术传略入编《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人才传略》《中国书法界名人辞典》《中国现代艺术界名人录》《现代中日美术通鉴》《世界名人录》《跨世纪著名书画艺术家精典》等典籍。

沉浸在书画艺术中,可以净化心灵,磨砺人格,颐养身心,提高生活品质。——何大齐何大齐:丹青不老写精神

何大齐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祖籍是在历代文人辈出的浙江绍兴,清朝末年举家来到北京的。何大齐的爷爷何裕康是一代大书法家,擅长颜体楷书,上世纪20年代北京前门一带许多店铺招牌都是他的题书。何大齐的大伯父何二水也是一位书法家,真、草、隶、篆诸体皆是上乘。他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的书法老师,1985年去世的。刘炳森先生为纪念这位授业恩师,最近个人出资设立了“何二水教育基金”。何大齐回忆走上书画之道的经历,深情地说:“小的时候我和大伯父住在一块儿,经常看他写字。家中藏有很多字画,我对绘画产生了兴趣。黄胄、叶浅予的速写展览对我启发最大。我未进美术学校和各种培训班,主要是家庭熏陶、观看展览和看书,坚持自学。”他说8岁拿起画笔作画那段经历是瞎画是涂鸦。那时,他的家住在皇城根。北京老房子的墙壁和窗户都糊有一层纸,那上面布满了他有感而发的稚气十足的“创作”。父母亲看到他爱好画画,就买来石膏像、画册、画夹,鼓励他大胆地去画。

黄胄、叶浅予这两位当代著名画家在少年时代的何大齐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从这两位艺术大师身上不仅学到了重视写生基本功训练等绘画入门方法,而且奠定了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思想基础。何大齐步入绘画门径的第一步是从写生开始的。在上中学的时候,他每天放学,就去公园写生。尤其举办庙会期间,白塔寺、护国寺活动多,人员杂,是观察写生的好机会。此时,他常常是中午放学回家吃完饭就匆匆赶到庙会上画写生。久而久之,一些摆摊儿的逛庙会的人们都记住了他,一看到他摊开画夹,就相互提醒“画画儿的来了”!意思是要注意形象。画起写生来,何大齐忘了一切。为这,有好几次下午上课都迟到了。学校老师发现他的特长后,把学校的黑板报插图任务交给了他。语文老师讲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需要一幅教学挂图,也找他来画。

何大齐1964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古城中学任教,繁忙的教学之余,他利用星期日休息时间外出写生。他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了石景山当时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农贸市场的一景一物。那时的杨庄是一片玉米地,八角、衙门口还有奶牛场。一次,他到八角碾麦场画写生,突然一匹拉碾子的马惊了,拉着碾子满场院撒欢儿。农民吓得纷纷往一边躲,何大齐却被惊马那种少见的动态姿势吸引住了,若无其事地迅速画着。一位老农上来把他拽到了场边,待何大齐再回过头来时,那匹马拉着碾子,风一般穿过自己刚才蹲着画画的地方。何大齐说,经常外出写生,像这样“有惊无险”或遭受“误解”在所难免,而“文化大革命”抄家将他10余年的心血——几麻袋写生稿抄走丢失,是他至今想来心痛的事情。因为,那些写生稿不仅是他日后创作的素材,而且大部分手稿是昔日京西石景山风土人情的形象记录,具有史料价值。何大齐书法作品

坚持写生,痴心不改。80年代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多彩多姿的大千世界近在咫尺,催发了何大齐的创作欲望,他拿起画笔开始画荧屏人物速写。荧屏人物稍纵即逝,他发挥自己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捕捉画面上的人物形象。这种实践使何大齐的写生从过去严谨的写实逐步转变为用写意的方法造型了,即默写出看到后记忆在心的人物形象。如今退休的何大齐还是画笔不离手,每有外出遛弯或参加社会活动时仍不忘观察生活,把那些打动了他的人物形象记录在心,到家立即画出来。

书画同源。写字的人不一定要会绘画,但画画的人一定要会写字。这是因为中国画题款非常讲究。中国画是线条功夫,书法是线条艺术,学好书法,可以“养画”,达到书画相得益彰。少年时候的何大齐经常站在一边看伯父写字,听伯父讲这些学习书画的大道理。当时的他虽然似懂非懂,但要把字练好的决心已有了。在伯父的指导下,开始从临习魏碑、墓志入手,苦练基本功。1978年,何老师拜识了书坛耆老邱松岩先生。邱老先生推崇有“南王(羲之)北郑(道昭)”之称的郑道昭书山东云峰山碑刻,提倡学书应上溯其源,直指魏晋。受邱老先生的影响,何大齐在大量临习魏碑和《泰山金刚经》的基础上,开始依次临习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诸体中传世的历代名家碑帖。他对每一种书体临习研究基本耗时10年。仅学习草书就临写过《兰亭序》《圣教序》《孙过庭书谱》《景福殿赋》《王羲之十七帖》《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首》及王铎草书等,个中甘苦可想而知。有了这扎实的传统底子,加之绘画实践,何大齐对书法艺术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书法艺术是线条艺术,书法艺术的线条是无声的音乐,书法艺术是通过线条表现人的感情的。草书是书法的王冠,最能表现书法艺术的真谛。古人说得好,“世间无物不草书”。有绘画造型艺术的何大齐对此更有体会。他说:“画树的枝干和树杈就如同书法结构与线条的关系,用书法的笔法线条画画,尤其是用毛笔画速写,更容易使书画融为一体。我画人物画,用的是连贯线条,而不是一笔一笔去描,这就得益于书法。反过来,把画有动感的舞台人物画法引入草书创作,让草书作品线条流畅,字字飞动,更能增加作品的神韵。”对此,他还写有一首小诗,“情思画笔寄人间,笔耕砚田乐陶然。书画相融亦相和,落日余晖霞满天”。何大齐学书为了“养画”,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书名反把他的画名和诗名掩了。这大概正印证了古人的治学经验:“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何老师苦练字外功夫,书法成名是水到渠成。

何大齐创作的《旧北京风情民俗画》50余幅,那流畅的线条配以自题诗书,堪称诗、书、画三绝。如一幅题为《耍耗子的》的画中,一老者蹲在地上,对着一个架有小梯的箱子吹唢呐。唢呐声中,一只小耗子顺着梯子向上攀爬,引来大人小孩观看。画上的题诗是:“驯养小鼠做游戏,会攀滚桶能爬梯。登门入户来表演,吹起唢呐声凄凄。”赏画赏书读诗,老北京街头风情民俗一幕幕跃然眼前。他的这组画从2001年7月起在香港《中华魂》连载,受到了海内外的一致好评。对此,何大齐坦言:“相对于当今画坛新潮派来说,我算保守的。用传统的笔墨描绘我记忆中的老北京,创作不脱离生活,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画这组画我追求的不仅是欣赏价值,还要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使更多的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这样说,何大齐对传统文化是情有独钟。他眼中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感情、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就是爱国。于是,传播传统文化成了他的一种使命。何大齐把这种使命感融入到他教学生涯的每一个环节中。因为他意识到,仅仅靠他一个人手中的笔是远远不够的。

何大齐说他的生活主题:一个是始终在创作书画,一个是始终在教书育人。“文化大革命”时学校停课了,何大齐带领的学校美术组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办学校大批判专栏。完成政治任务的同时,他组织学生外出写生。何大齐回忆,那时带着学生到双泉寺、门头沟白天写生,晚上在农家院讲完课后,铺稻草睡在地上。一次早上起来大家的脸都被蚊子叮得变形了。但是苦中有乐也有甜,昔日跟随何大齐跋山涉水吃尽苦头的美术组学生,大都学有所成,有的留学美国、日本,成了世界华人著名画家。

1982年,当了18年中学语文教师的何大齐被任命为古城中学校长。全校教学管理任务繁重,忙里偷闲,他还带领着学校美术组定期开展活动。站在校长位子上,何大齐看到了提升本校乃至全石景山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症结所在。在担任校长的第6个年头,何大齐就向上级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到教师进修学校当一名普通的美术教研员,搞美术教学改革,培养美术教师队伍。1988年底,何大齐如愿以偿,调到区教师进修学校担任美术教员。由教学生转为教老师,何大齐感到了肩头担子的分量。他在抓好美术教学常规工作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一支敬业爱岗、技术精湛的美术教师队伍上。他为美术教师开设基础课,为他们推荐学习书目,引导他们要“笔不离手”,走到哪里画到哪里,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绘画水平,何大齐自己给他们当模特儿,摆好一个造型,一站就是二三十分钟。50多岁的老师为他们当模特,青年教师们于心不忍,表示要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批青年教师后来果真一个个脱颖而出。先后有马玉宽的“中国山水画赏析”被录成教学篇在电视台播放,吕伟、刘君娜的教案编入《北京市优秀教案选集》,葛金胜、贾丽霞在北京市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五项全能大赛上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骆杰华、马明月获北京市录像课和全国录像课一等奖。他们现在是石景山区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中坚力量。

2002年,何大齐退休了,他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老年书画教学与研究上。他担任区老年书画讲课任务,还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录制了电视书法讲座。他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教老年人学习书法要体现书法文化,即将文字学、书法美学、书法史、书法技巧和书法创作融为一体讲。为适应老年人学习,他每开讲一个新书体和画种,都要先自编教材。他自编的教材不下六七种,学员反映土教材管大用。“讲堂风雨四十年,不觉已是两鬓斑。探索育人路无尽,笑看桃李开满园”。从何大齐最近写的这首小诗可以看出,他人虽然退休了,心还是系着教书育人。(原载2004年9月6日《石景山周刊》翠微人物版)

何大齐,1940年生于北京。特级教师。1964年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原任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美术教研员。现为北京市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教育学会会员、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石景山区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擅长中国人物画与书法创作,在人物画和书法教学上有丰富经验。他的书画作品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食品报》等报刊发表。他的荧屏速写在《北京广播电视报》连载200多幅。他创作的北京民俗画在《北京工人报》和香港《中华魂》杂志连载。在海内外公开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何大齐荧屏速写选》《唐诗一百首隶书习字帖》《中学生素质教育丛书》《优秀教师思想与教学艺术丛书》《速写漫画教学与欣赏》《老北京民俗风情画(第一版)》《怎样写隶书》《怎样写楷书》《怎样写行书》《怎样写草书》《何大齐六十年代的速写》《怎样写篆书》《说文部首注释》《老北京民俗风情画(第二版)》《京西古道风情图》《燕京往事》《速写·画稿》及《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教材丛书》(全五册:《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他的书画作品参加1987年全国教师书画展获三等奖,参加日本国际书道展入选,2001年获联合国人口与发展书法艺术金奖、韩国美术大展金奖等。在教学方面,他先后被北京市教委授予伯乐奖、北京市美育教育先进个人,1998年被授予北京市特级教师称号,2002年获“第四届胡楚南教学成果”,200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年教育工作者。

学书法,益延年。选好帖,细读研。集成语,精心临。落穷款,钤印章。心愉悦,可上墙。临全帖,集诗联。重各法,记心间。敬大家,吸营养。远名利,莫奢望。——杨文华杨文华:尽心竭力推大家

杨文华做人低调,半年前相约的采访被一推再推,到了虎年新春假日串门聊天中意外收获。窗外弥漫着爆竹烟雾,屋内飘荡着翰墨清香,在这样的环境里聆听他谈学书经历,谈书法教学……如饮陈酿,醉乎其中。

杨文华的书法作品干净、俊秀、整洁,是书法圈朋友公认的。这种“整洁”是上小学时就“替老师抄写学生评语”练就的。

杨文华老家在河北新城县,1948年两岁时随做买卖的父亲来到北京,从此成了地道的北京人。他5岁多上小学。上小学报名有要求,新生用毛笔写自己名字,因此,他最早的书法训练就是学前在家毛笔描红模子,每天描一摞。父亲是老师,每天回来检查。奶奶督阵,时常拿出杨文华父亲上小学时的奖品——一个铜墨盒炫耀,鼓励他也要像父亲那样学有所成。杨文华提前一年上学,个头不够高,报名那天,母亲一手牵着他,一手拎个小板凳,在鼓楼护城河边小摊买了一个香瓜,哄着他坐在河边吃完后才去学校。报名时杨文华站在小板凳上,正好够着报名的窗口。这一关过了,母亲还是悬着心,因为最后一关是要求新生用毛笔写自己的名字,杨文华的姓名中“杨”和“华”都是难写的繁体字。“没问题!”杨文华很自信。最后榜上有名,一家人皆大欢喜。

当时学校要求写毛笔字,作文要用小楷写,杨文华上学小布兜里装着墨盒和毛笔,在完成学校写字作业同时,家里的写字课也不间断。在杨文华记忆里,街坊方老先生的孙子年龄与自己相仿,是玩伴。方老先生教孙子写字,也叫杨文华一起学习。他教写字的方法特别,写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必须先背熟了才让写。杨文华说:“后来体会到他在教我们学习写字时,培养做人的精神境界。越往后越有体会,做人要不为名不为利。老先生抗美援朝捐献,扫盲运动中做黑板,过年给街坊写春联,我们在一边看,写满一地,都是义务的。”方老先生对杨文华学习书法与做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引杨文华爱上书法的还有他的父亲,他在教临名家碑帖外,在家里悬挂名人字画,营造文化氛围,熏陶培养孩子的兴趣。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父亲交给他写发票任务,表面看是为他的生意帮忙,其真实用心是让杨文华在实践中锻炼,并明白字写好了有用的道理。看到杨文华字写得工整娟秀,学校老师就让他帮助抄写学生评语,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每学期结束,把老师捆好的学生成绩册和老师的评语带回家去抄写,成了杨文华最喜欢的“作业”。从小愿意带头把语文作业写漂亮点的杨文华,进入北京十三中读书时已经深爱书法,每天上学要路过银锭桥两趟,总爱欣赏街面上的牌匾书法;到了学校课堂上,又喜欢看老师的板书。其时,他还热爱足球、乒乓球,是什刹海体校乒乓球班一期学员,但最终与书法结缘。杨文华书法作品“要写好字,写不好找不到工作”,父亲的叮咛如同箴言。杨文华果真以字为生,执教42年,都没有脱离书法。1961年他考入北京市丰台师范学校,书法成为必修课。1964年毕业分配到石景山区当小学语文、算术教师,当班主任。当时学校还没有设立书法课,杨文华要求自己所带的班级学生要把字写好,增加了书法课。“文革”期间,学校停课闹革命,杨文华也受到了冲击,写检查、当木工、做水泥、烧砖、挖地道、当钣金工,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他没有忘记要求学生每天临帖,写一篇字。学校恢复正常教学后,他组织搞墙报展览比赛,奖品发字帖。看着学生的兴趣起来了,杨文华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出临帖要精练,不是一遍一遍抄书。按杨文华的临帖法,即一个字临写好,再临第二个字,“碉堡”一个一个攻破。有的学生入道慢,就先让其对着帖双勾,双勾可以加深对字帖的理解,之后再填写。遇到学校找他办黑板报,杨文华认为这是让学生锻炼书写能力的好机会,他事先做好弹线等准备工作,然后让学生上阵。有了这样的表现机会,全班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更高了。半个学期下来,杨文华带的班级期中考试卷面最整洁,学校领导说好,区教育口的领导认可。一时,杨文华成了学校的大忙人,被其他班级请去讲书法课。调到另一所学校任教时,杨文华使他的“书法教学”向前延伸,在学校定期举办书法展览。这在当时还没有设立书法课的大背景下,具有前瞻性。把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激发出来了,有的学生放学不回家到办公室学写字,有的到家里学习,杨文华不厌其烦地指教。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深厚友谊,有的学生上大学了还常来家中请教呢。

1983年,上级要求培养书法师资力量。石景山区选送几名老师参加在北京教育学院举办的书法班培训,杨文华在其中。之后,组织又安排他参加在北京市少年宫开办的书法培训班。1985年,杨文华调到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担任书法教研员。选拔全区第一位专职书法教研员,当时还有一个细节,是从刚结束的全区中小学教师书法比赛一、二等奖获得者中选拔。杨文华胜出。局长找他谈话,鼓励他要好好干。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杨文华深知当务之急是培养师资,开始组织篆刻、书法、装裱培训班。系统的培训提升了石景山区书法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北京市教育系统组织的评优课、论文评选中,多人取得好成绩。1986年“六一”前夕,石景山区首届中小学师生工艺书画篆刻四联展拉开帷幕。办这个展览是杨文华建议的,由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办,大量的组织工作落到了他头上。他带领参加培训的老师,克服经济及场地困难,自己动手制作展板和装裱作品。首展获得成功,展览成为石景山区每年“六一”活动的保留节目。展览搭建起的交流互动平台,对师资水平提高、对学生书画兴趣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著名书法家、时任北京教育学院书法教研员的杨广馨也经常奉献作品参展,以示对基层书法教学工作的支持。他夸赞“石景山区的师生联展办得好有成效。每年一届这在北京市也是少有的”。

1992年,杨文华有幸参加北京市教育局、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中小学写字教材的编写工作。他是中学写字教材的编委,承担了小学写字教材和教参及中学生素质教育丛书行书部分的编写。在此之前,杨文华参与编辑出版了小学五、六年级60个成语集字柳体字帖(四卷本),他在实践中探索出的集字教学经验在编写教材时被采纳。

杨文华从事书法教学研究之余,不忘自身素质的提高,坚持笔耕不辍。他最早临写柳体,也是为教学服务,柳体不怕写小,对写作业、写硬笔书法有好处。后来临写颜真卿《勤礼碑》,颜体不怕写大。之后由楷入行,临写二王、赵孟頫、文征明等行书大家的碑帖。近年,临写魏碑,吸取笔法结构中一些刚硬成分,融入行书,增加字的力度,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效果。在书法创作上,杨文华也有他的一套理论,如学习创作应借鉴古人章法,向古人学习,从字词到短语再到一首诗,由少而多,由简而繁,锻炼章法布局,不能贪多,贪多了反而事倍功半。这样的训练,在短时间内能培养出对书法的兴趣。学习书法要以传统为根以传统为主,如果有创新,那只是微创就足矣。学习书法时间不长,就提出创新或原创基本达不到目标。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把古人留下的碑帖吃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尝试发展。

杨文华以行书见长,通过书写速度的变化达到字势的变化多姿,给人以飘逸、灵动、清秀的视觉效果。杨文华有句口头禅:“见贤思齐,古人的今人的有长处都学。”外人不知,杨文华还练过水墨画,上师范的时候,每天中午不休息,必须画成一幅画,有山水有花鸟,到了入迷地步。现在他不时也抹几笔,主要从绘画中体会领悟笔墨、结构变化,服务于他的书法线条。“书法家要有正气、文气、大气。”启功先生的这句话是杨文华的座右铭。他重视提携新人。一个人的优良品格,与家教关系甚大。采访完闲聊中,杨文华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他上小学有一年入冬,看见一个学生穿着单薄,腿都冻紫了。他回家给母亲说了,母亲做了一条棉裤,让给这个孩子。母亲还叮咛一定要解释,棉絮是旧的,裤里子是旧的。为别人做了棉裤还因为用了旧棉絮而歉疚,这样品格的人今天上哪儿去找!

当选为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后,杨文华提出一个口号:“推大家!”他在身体力行。他提出的“推大家”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家谁做出了成就,都积极向前推;二是推出真正的书法大家。从他当选为书协主席以来,区书协推荐发展的中国书协会员1人,北京书协会员12人,区级书协会员50人。(原载2010年3月15日《石景山报》京西文化版,入编本书略有修改)

杨文华,1946年4月生,北京市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书法教研员,北京中、小学写字教材编委。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石景山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曾编辑出版《中学素质教育丛书(行书部分)》,书法作品参加全国教师书法绘画展、奥运向我们走来——北京区县文联书画联展等。

书法是点画艺术,贵在用笔。好字好画用的都是点法,也可以说,好字好画都是“点”出来的。——王鸿济王鸿济:书道缤纷一路来

和许多书法家小时候喜欢书法的经历相似,王鸿济4岁就爱上了写字。在他的记忆里,当时那个连汉字还没有认识多少的他,只觉得字神奇。这种“神奇”源于舅爷特殊的教他识字方法。舅爷是老读书人,知道学好写字的重要。他寓教于乐,喜欢把写好的字卡片拿在手里,或装在袖筒里,逗王鸿济,猜对了奖励,猜错了就不带出去玩。日久天长,见王鸿济对汉字有了兴趣,又鼓励他开始写字。“善书者不择笔”,小时候的王鸿济还不懂“择笔”的道理,只是凭着喜欢,铅笔、钢笔、粉笔、木棍……拿起来就涂画。他也“不择纸”,墙壁、门板也成了他涂鸦的好地方。兴趣来时,邻居家的墙和门板也成了写写画画的“纸”,以致招来提着水桶给人家擦洗门板的体罚。好在王鸿济从进入小学到中学,写大字都是班里最好的。在读小学六年级时的一次学校书法比赛中王鸿济获得第一名,他用行动为自己过去的胡抹乱画“正名”。

进入中学,王鸿济向涂鸦年华挥手作别。这不单因为年龄渐大懂事了,更重要的是学校有他可以尽情涂抹的阵地。他爱写爱画有名,学校办黑板报、墙报都慕名找他。久而久之,这成了他学习课程之外的另一门“功课”。1965年,王鸿济考入上海商业学校。“文化大革命”开始,停课闹革命,对运动不感兴趣的王鸿济的“功课”不但没停,而且加重了,学校画大宣传牌子的重任都落在他的肩上。这是他的爱好,是很好的实践机会,他画得很认真。学校的宣传画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周边的工厂也慕名找来,最后与校方达成协议,王鸿济给他们画宣传画,他们给学校派四位木工师傅修理课桌椅。

这个时候画宣传画出名的王鸿济,也爱上了摄影。但是对书法的热爱初衷不改,开始大量临帖。在王鸿济看来,不广采博临,就谈不上学习书法。王鸿济下课或星期日,没有学习字画课程的时候,时间都打发在南京路的朵云轩、福州路的古籍书店里,在那里观看字画。王鸿济得知上海画院门前的大批判专栏新换内容,字写得相当好,就借来自行车,从学校所在地闸北出发,骑车40分钟来到汾阳路的画院参观。他不关心内容,只欣赏字,领悟前辈大家们的书写风采。王鸿济书法作品

1970年8月,王鸿济结束10个月的下乡插队生活,招工进入冶金工业部的一个建筑单位工作。当时的单位基地在大西北,正在响应毛主席的加强三线建设号召,千军万马,餐风饮露,大干快上,建设一个冶炼厂。单位是民兵连编制,王鸿济所在的排安排在两栋给家属盖的平房里,四人一个房间。排长看见王鸿济行李包上别着字帖,皱了皱眉头领着他走进一个小套间,说:“这里只能住一个人,看你是个爱学习的人,看书写字方便些。”王鸿济幸运有了自己的空间。从此下班以后,别人打牌、下棋、聊天,王鸿济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只临古人帖。王鸿济很感激那个小房子和那段时光,“两年多时间基本就是临帖,现在吃的老本是那时下的功夫”。

1973年,王鸿济随单位集体调动来到北京首钢工作,那年王鸿济就被单位调到办公室做事务员。单位培养他学财务,老会计给了他两本成本核算用的材料价目单让他熟悉。不到两个星期,一纸调令下来,调到公司工会做美工。工会主席车汝进是发现王鸿济的伯乐,一次,几个人闲聊中他对王鸿济说:“我早就盯上你了,只是等待定员编制。”在场的一位女士对车伯乐不屑一顾,说:“你盯上了,还会有被你大的官盯上呢,王鸿济肯定在你这里待不长!”果然不出这位女士所料,1976年,王鸿济调到上一级公司工会做美工。1979年8月,调到《首钢日报》(前身《首钢报》)做摄影记者兼美术编辑。探析王鸿济工作上的一路阳光“三级跳”,还是得益于他的书法。不过,王鸿济为人低调,朴实无华,说自己很普通:“大概是在工地写标语、画宣传画、拍照,人家看上了!”

王鸿济谈及在艺术道路上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几位书画家摄影家,心怀感激。

一位是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关门弟子陈梅璋。王鸿济到了真正志于书法的年龄,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教书法的老师不敢开门授课,书店里连本像样的字帖也买不到。经人介绍,王鸿济与陈梅璋相识,成为书法好友。在陈梅璋那里看了很多沈尹默的墨迹。他们切磋沈尹默的五字执笔法、中锋用笔等书法理论。王鸿济插队及参加工作那一段时间临习的是沈尹默的楷书,帖是从陈梅璋那里借来复印的,可见他当时对沈尹默的专注。沈尹默是那个时代、直至今天书法界公认的师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最得神髓的一位,学好沈书这就意味着为他日后走近“二王”铺平了道路。现在,行家评王鸿济的书法,都说他学书的路子正,就是指他入门的路子对。

另一位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编辑范志民。进入中学的王鸿济,经常为班级换板报墙报,他的艺术天赋引起班主任王叔民的注意。一次,王叔民老师把王鸿济找到她办公室说:“我看你挺爱画画的,给你找一位老师。”这是王鸿济求之不得的事情,他当即满口答应。一个周末下午放学后,王叔民老师叫王鸿济跟她去见范老师。当王鸿济知道范老师是班主任的爱人,十分感激。范老师的中国画传统功底深厚,教学有方,每次上课都是用王鸿济的习作来分析,讲解绘画基本知识。这样一来,王鸿济要想听到老师新的讲述,就必须交作业,逼着他多画,苦练基本功。王鸿济跟随范老师学习三年,按老师的指导,他从临摹起步,从工笔人物和山水入手,还让他读中国画史,为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