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30 21:49:19

点击下载

作者:冷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试读:

前言

在绵延几千年的祖国传统医学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许多中医外治的方法。如针灸、按摩、火罐、刮痧等,这些治疗方法独特,疗效明显,在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至今仍闪耀着熠熠光辉。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也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20世纪50年代,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黄香九教授根据古代医籍结合祖传烙法,开创应用这一方法治疗疾病。1966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喉科研究组对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进行总结,编写成《慢性扁桃体炎的中医烙法》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时光荏苒,此书出版至今已过了半个世纪,在此期间,许多医学工作者对此技术不断地研究改进,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文献进行整理挖掘,进一步阐明了相关的治疗机制,如对烙治前后的免疫学及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烙治前后的β-防御素-1和β-防御素-2mRNA进行了检测。同时结合临床治疗,对烙治工具进行了改进,并对烙法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了多中心的科学严谨的评价,在上述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技术操作规范烙治法,使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技术更趋完善。

慢性扁桃体炎烙治法具有操作简便,施烙时无疼痛、不出血、无严格禁忌证等特点,不但能够消除慢性炎症,缩小扁桃体体积,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够保留扁桃体的免疫功能,且可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简便易行,临床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基层卫生部门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为此,我们重编此书,将新的研究成果奉献给同行,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感谢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阮岩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做了多方面的努力,由于编者学识有限,书中恐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冷 辉2016年3月第一章 中医烙法的源流与发展

中医烙法作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对于火的认识与应用,并随着社会及医疗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医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在晋·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中就有关于烙法的明确记载。随后历代医家的传承与发展中,中医烙法已发展成为中医学各个学科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

20世纪50年代,黄香九、于清涛等辽宁省名老中医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创制烙具,应用火针刺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开创了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先河。20世纪70年代,孙海波教授总结前人经验,对施烙器具进行改革,改进施烙方法,使其更加适合临床应用,并在临床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第一节 中医烙法在医学各个学科中的应用与发展一、中医烙法在中医外科的应用

烙法治疗外科疮疡疾病最早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晋代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凡里有脓毒,诸药贴不破者,宜用熟铜针于油火上燎透,先用墨笔点却当头,后以铜针浅浅针入,随针而出脓者,顺也。”提出脓肿不破者,可用火针刺于脓肿薄弱处,待脓出后为顺证,“燔针淬刺”成为早期烙法的经典描述。“燔”者,焚烧也;“针”者,器具也;“淬”者,灭火器也;“刺”者,直伤也。概括性地描述烙法加热、器具选用、降温、施治的方法,成为烙法在外科应用的先驱。

元代齐德之的《外科精义》强调:“夫疮疽既作,毒热聚攻,蚀其膏膜,肌肉腐烂,若不针烙,毒气无从而解。”明代薛己的《外科发挥》指出:“凡疮若不针烙,毒结无从而解,脓瘀无从而泄。”明确指出了烙法在治疗疮疽化脓性疾病过程中泄毒排脓的作用。

明代申斗垣的《外科启玄》也指出:“将银匙烧赤烙之,则不血出。”清代陈士铎的《洞天奥旨》亦提到:“初生之时,亦有细于发者,久之而大矣,小者如胆,大者如茄,以利刀割断,即用银烙匙烧红,一烙即止血,且不溃,不再生也。否则复出血瘤,一月如旧。”提出了烙具的材质及烙法在止血方面的优势。

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烙针二枚须一样,筋大头圆七寸长,拈时蘸油烧火上,斜入向软烙斯良,一烙不透宜再烙,脓水流出始安康。”明确记载了烙针的形态、大小、使用方法、操作过程及尺度,以脓水流出为疗效评价标准。

清代潘楫的《医灯续焰·痈疽脉证第七十四》中记载:“方书治痈疽,用针烙者,乃用圆针如箸,如纬铤大,头圆平,长六七寸,一样二枚,蘸香油于炭火中烧红,于疮头近下烙之。宜斜入向软处,一烙不透,再烙。”对烙具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及说明,并对中医烙法治疗痈疽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阐述,为现代烙法的具体操作及烙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二、中医烙法在眼科的应用

宋元时期的《龙木总论·胬肉侵睛外障》中记载:“此眼初患之时,或痒或痛,赤烂多年……渐生胬肉侵睛,遮瞒瞳人,此状宜令钩割熨烙……终须割烙即长安。”书中记载有钩割、熨烙等外治方法。

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钩割针烙》曰:“凡障,若掩及风轮之重厚者,虽可割……若红障血分之病割去者,必须用烙定,否则不久复生。”《审视瑶函·钩割针烙宜戒慎论》曰:“凡障如侵睛胬肉,鸡冠蚬肉……等症……若红障血分之病,割之必用烙以断之,否则不久复生。”提出血分疾病可用烙法进行治疗。

清代黄庭镜的《目经大成·钩割针烙》曰:“如割,在土,金位,患攀睛,鸡冠蚬肉……等症者可割……至于烙……若障属血分,割如再长,务火烙以断之始平,且藉其能止血,不至亡阴。”提出烙法不仅可以治疗目障等目疾,还可以用来止血。三、中医烙法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一)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是以特制烙具加热后,蘸以香油,根据扁桃体形态的不同,选择点、按、滚、触、拨等不同施烙手法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具有无痛、消除扁桃体炎症、保留和提高免疫功能的特点。其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翼方》:“治咽中肿垂物不得食方,先以竹筒纳口中,热烧铁从竹中柱之。不过数度,愈。”“肿垂物”即指咽部肥大的扁桃体。其所用烙具,名谓烧铁,其形状和加热方法均无具体记载。然在另一名著《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治酒醉,牙齿涌出血方”“烧铁钉令赤注血孔中止”。说明治疗齿龈出血所用的烙具为钉型。由以上文献记载可知,中医烙法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

明代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记载:“凡喉痹不刺血,喉风不倒痰,喉痈不放脓,喉痹乳蛾不针烙,此皆非法。”说明在明代,中医烙法治疗多种咽喉疾病已有明确的记载。

明代薛己所著的《喉症全科紫珍集》中,“治喉十要歌”云:“入口割患要深知,麻药先从患处施,撑口中间钩搭住,速施刀法莫迟疑。九行烙铁要除根,炭火桐油一处焚;只待烧红需细烙,连将秘药上安宁”。详细记载了扁桃体烙法的详细步骤:首先对扁桃体进行割治,后烙治,烙后局部上秘药。

清代的《咽喉经验秘传》中有烙法用于扁桃体的记载:“年小者用大针,年大者用火针或刮去下烙。”说明当时其烙具为针型。

清代《焦氏喉科枕秘》中载有:“蛾之双单并死活日久胀大,作痛无时,用刀细割一层,搽烂药于其中,切勿吞下,须吐出,吹秘一月,方见其功,用烙烙之。”该书明确指出了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先采用割治、吹药,后以烙治进行治疗。

近现代,中医烙法在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过程中逐渐深化、发展,治疗也更加精确。孙海波等用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110例,经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总有效率可达95%,且治疗无痛苦,不出血。经统计,烧红烙铁蘸香油后温度为120~150℃,Ⅰ度肥大的扁桃体平均烙治19.5次(2个月),Ⅱ度肥大的扁桃体平均需烙治29次(2.5~3个月),Ⅲ度肥大的扁桃体平均需烙治35.8次(3.5个月)。

随着现代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扁桃体过早手术切除提出异议,而烙法与手术不同,只烙除部分扁桃体组织。冷辉等对烙后残留的扁桃体组织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发现残留的扁桃体组织中仍以T淋巴细胞为主,其超微结构与细胞器等与烙前正常细胞无明显差异,淋巴组织仍属正常,并对烙治前后免疫球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证实了烙治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较烙治前明显升高,但补体C无显著差异,因此,可以认为烙治后残留的扁桃体不仅仍3发挥其体液免疫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中医烙法作为祖国医学外治法的特色疗法之一,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烙法治疗乳蛾不仅可以消除慢性炎症,改善临床症状,还能保留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且方法简单,施烙时无痛苦,无严格禁忌证。许多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也可适用。与西医手术摘除扁桃体相比,中医烙法治疗乳蛾,只用烙具烧烙扁桃体表面,不插入扁桃体内,因此,不会造成隐窝粘连闭锁。临床观察烙后扁桃体白膜脱落后,隐窝开口清晰可见,经多次烧烙,扁桃体逐渐变小,隐窝变短,有利于隐窝内容物的排出。扁桃体变小,可改善扁桃体肥大引起的各种机械性堵塞症状;隐窝变短,可减轻乳蛾的发作次数,乃至消除所有症状,而且能够保留免疫功能。(二)中医烙法治疗鼻出血

中医烙法治疗鼻出血则属于烧灼法的范畴,对鼻中隔利特氏区的出血有较好的疗效。采用中医烙法,通过热效应,使局部组织蛋白凝固,封闭破损的血管,同时烙法产生的瘢痕可保护下方组织达到止血的目的。孙海波教授采用中医烙法治疗了72例鼻中隔搏动性出血的患者,他采用自制烙具:直径为0.3cm,厚0.2cm的平板圆形烙铁,先以1%麻黄素及1%地卡因棉片置于鼻中隔前下方,压迫止血麻醉,待血止后,使用酒精灯加热烙铁直至烧红,用前鼻镜开张鼻孔,看清出血点后,将烙铁迅速置于香油内取出,烧灼鼻腔内出血点约1秒后取出烙铁,烙后可见局部形成白色结痂,72例患者经1次烙法治疗后全部痊愈。(三)中医烙法治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属中医“慢喉痹”“虚火喉痹”的范畴,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明代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中提出:“凡喉痹不刺血……喉痹,乳蛾不针烙,此皆非法”,第一次提出了喉痹的烙法治疗。西医学认为,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一般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上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引起。其病理分型可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慢性变应性咽炎,中医烙法所针对的为慢性肥厚性咽炎,又称慢性颗粒性咽炎。慢性颗粒性咽炎以咽黏膜充血,黏膜及黏膜下淋巴组织增生为特征,表现为咽后壁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突起。累及到咽侧索时可使其增生肥厚,呈条索状。操作时将1%的地卡因在患者的舌根部、软腭及咽后壁等处喷2~3揿,5~10分钟后待患者感觉口舌及咽部麻木后,将烙铁烧热,用压舌板压舌使咽后壁充分暴露,对咽后壁淋巴滤泡迅速烙之,反复多次,并将病变处烙遍,烙后黏膜变白,再将吹喉药物吹入咽后壁,配以中药汤剂辅助治疗,疗效较好。第二节 中医烙法中烙具的沿革

古代医籍记载中医烙法治疗较多的为体表的脓毒疮疡,如烙洞引流、止血、切割肿物、破坏病灶等。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烙具首见于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卷十一,其中记述:“治咽中肿垂肉不得食方:先以竹筒纳口中,热烧铁从竹中柱之。不过数度,愈。”初步描述了所使用的工具与操作步骤,文中“肿垂物”是指肿大的腭扁桃体。我们不难还原当时的治疗场景:挑选粗细合适的竹子,截取一段长度适中的竹筒,将其中的隔挡部分去除,使其中空。用竹筒对准肿大的扁桃体,然后将铁条加热至通红,纳入竹筒,到达腭扁桃体表面,使腭扁桃体表面经过烧烙达到体积缩小的目的。所使用的工具有“热烧铁”“竹筒”,我们对比现代烙法的工具,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①说明了烙具的材质,但未说明形制。②铁质烙具如何加热,文中并未提及。③竹筒作为施烙的辅助器具相当于现代压舌板的保护作用,但相较于压舌板不能充分暴露扁桃体。④施烙过程中是否有光源并没有提及。可以猜想这对施术者的操作手法要求极高,由以上四点可以看出,当时的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单纯凭借经验与手感选择施烙的力量与强度,不能清晰地使治疗部位曝光,也极易误伤他处,受时代与工具的限制,此种治疗手段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

清代《焦氏喉科枕秘·临症二十法》中记载:“烙铁用纹银打茶匙样,用陈艾包烙铁,外以棉花包住蘸桐油,灯上烧尽无烟,搁在灯上,取圈撑住口,令人扶住,捺定舌根,使人刮净烙铁看真患处,连烙。一烙即出,不可缓慢,恐伤犯帝丁(悬雍垂)。烙后即吹秘药,解热毒。又一烙法:将炭烧红,入干艾,烙铁放艾上烧红。依前法治之,须眼明手快。一、夜深看病用灯,着人站于医生脑后照看,方见喉中或喉下。病在喉下,看不真,勿下刀针,只吹追风本秘数次,待天明再看。二、天阴忌用刀针,恐看病不真,或伤好肉,待天明朗,借日光以助眼力,方可看治。”文中说明了:烙铁的材质为“纹银”打造,形状为“茶匙样”,材质虽然不同,但推测“茶匙样”烙铁应为曲颈,与现代烙法工具相同。古今烙法的应用都需蘸油,现代烙法是加热后蘸油,是为了降低烙铁温度,避免取下烙铁时撕裂组织,并且能够明显减轻疼痛,促进黏膜愈合,降低纤维组织过度增生。而古代烙法先蘸“桐油”,可能考虑有助于引燃陈艾。加热工具为油灯或烙铁放于干艾之上烧红。口中暴露患处而保护舌头的工具是“圈”,是为了防止患者张口过小或过早闭嘴,因暴露不清而导致误烙他处。此用处与《千金翼方》中“竹筒”作用相似,但是手法上多了一处“捺定舌根”,这更贴近现代所使用的压舌板的作用。此文不仅翔实记录烙铁的形状、光源的摆设、操作细节,而且记录了两种前人不曾论及的加热方式。对光源的摆放位置、照明方式和烙治的时间都有了更明确的记载。

清代《喉科紫珍集》中也有相类似的记载:“烙铁用细丝银打成茶匙样,临用时,将艾包烙铁,外以棉花包住,蘸桐油于棉上,以灯火烧之,待捺舌捺定舌根,才令人刮去棉油,看速烙患处一下,若手稍缓,烙冷无用。烙后即吹秘药及碧雪解热毒,痛则再吹。又有烙法,炭火烧红,却入干艾,将烙放艾上烧红,照前捺住,须看真用烙,一淬即出,不可久熨,恐犯蒂丁。”此文中,无论烙铁的材质与形状、加热的工具及所需蘸的桐油与焦氏均相一致,未提按捺舌体的工具。但强调快手法、烙后局部吹药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我院建院始初,黄香九、于清涛等名老中医在历代烙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不仅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疗法,还进行了烙具的多种尝试与改革。各种规格的烙具均用钢或铜制成,一般烙铁体长18cm,有少许烙铁体长可达到25cm。烙铁多曲颈,但也有少许直杆式。烙铁头的形态也多种多样,包括针形、平板圆形、平板方形、半球形、马蹄形、圆棒形。还有不同形状的割烙具,如镰刀形、柳叶刀形、圆钩形(图1-2-1)。规格都是分为大、中、小号。光源采用立式卤素灯,加上现在耳鼻喉科医生使用的额镜。加热工具选用酒精灯。用压舌板取代了传统的“竹筒”“铁圈”。这些改革不仅提高了烙法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同时也降低了烙治法的难度,大大推动了传统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发展。图1-2-1 各形制烙具第三节 中医烙法的传承

辽宁中医学院(现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自1956年建院伊始就开始应用火针刺烙法治疗乳蛾,并对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国中医耳鼻喉科泰斗、著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在其著作《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中记载,“中医烙法是民间疗法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后已近乎失传,后来,由辽宁中医学院努力发扬,现在又广泛流行起来”。

黄香九,原名黄永龄(1894—1985),男,汉族,辽宁铁岭县人(图1-3-1)。生于五代中医喉科世家,少年就读于铁岭县黄古洞村刘阅久老中医之私学馆。24岁随父黄守江成立“育仁”诊所,专治喉科疾病。诊病之余,他潜心攻读《喉科紫珍》《白喉条辨》《喉科秘旨》等古籍,不仅中医基础理论坚实,临床亦尽得其父真传,火烙术与中药并举为其治疗喉疾的最大特点。黄老认为,喉疾的病因除肺胃感受风热之邪熏蒸咽喉外,还多与肺肾之阴不足,虚火上炎有关,用药多以生地黄、玄参、天冬、麦冬、石斛等滋阴降火之品。喉科著名方剂“保安散”亦为黄家所独创。黄老以其娴熟的火烙术治疗由风热邪毒、气滞血瘀所致之喉瘤、喉癣、喉疔、乳蛾、会厌白节等症,可使大多数患者免于手术之苦,并总结出“点刺在先、刺后刀割、割后再烙、烙后再吹(吹药)”等一整套“刺、割、烙、吹”术,其施烙方法首先用烧红火针刺扁桃体烧烙部位0.15~0.3cm,留针1~2分钟,每侧刺3~15次。其次刀割扁桃体表面,浅割至微出血,然后才开始施烙,最后在施烙部位上药。1958年黄香九受聘于辽宁中医学院,任喉科主任。他边教学,边临床,其弟子已遍布辽宁各地。黄香九的小烙铁已成为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先后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前来参观学习。他著有《喉科讲义》《黄香九中医医术集》等,1966年组织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喉科研究组编写《慢性扁桃体炎的中医烙法》 (图1-3-2),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首次将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系统总结推广。图1-3-1 黄香九教授为患者施烙图1-3-2 196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慢性扁桃体炎的中医烙法》

于清涛(1926—2013)(图1-3-3),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委员,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名家。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他在保持中医烙法优点的基础上,改革传统的中医火烙法,研制了具有烙铁加热和喷射油剂性能的手枪式中医电烙器(已取得国家专利)(图1-3-4),其特点为热度高、烙治次数少、可明显缩短疗程。扁桃体通过中医电烙法烙治后,仍残留一部分组织,经组织学检查,仍为正常淋巴组织,保留了体液免疫功能,从此开创了中医电烙法的先河。图1-3-3 于清涛教授指导中医烙法治疗图1-3-4 手枪式电烙器

1991年,孙海波教授(图1-3-5)师承于清涛教授,不断继承创新,深入挖掘明清历代医家对烙法治疗慢性乳蛾的经验,对施烙工具进行创新性的改革,省略了火针刺、刀刺、烙后上药等程序,简化为单纯直接烧烙,疗效与前法无明显差异。首先,在慢性扁桃体炎中医烙法治疗上,进行了烙具的改革,深入地进行了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免疫及形态学研究,并发表论文《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后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免疫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研究》。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临床研究整理”(中国中医药科2000ZL26号),使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成为耳鼻咽喉重点专科协作组乳蛾专病组长单位。多次受邀在国内中医耳鼻喉科年会讲授中医烙法技术,于2014年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Benioff Children′sHospital邀请介绍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图1-3-6),受到国际同道高度赞誉。录制的《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将中医烙法这个新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国内外。作为耳鼻咽喉重点专科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及乳蛾专病组长单位主持制定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蛾”病中医临床路径,并通过临床验证,系国家“十一五”适宜技术推广和农村卫生重点推广项目的示范单位。图1-3-5 孙海波教授为患儿施烙图1-3-6 孙海波教授在美国BenioffChildren'sHospital介绍“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

冷辉教授(图1-3-7)在孙海波教授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基础上,对其作用原理、形态学改变及无痛机制进行了更深一层的研究。冷辉主任发表了《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实验研究》一文,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分别给予中医烙法治疗和药物红霉素治疗,对治疗前后的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浓度进行检测;对急性时3相反应蛋白(APRPS)、α-酸性糖蛋白(α-AGP)、α-抗胰蛋白酶111(α-AT)、转铁蛋白(Tf)进行测定;局部组织进行光镜、透射电镜1检查,并进行随访观察。研究结果证实,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不但可保留扁桃体的免疫功能,还可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免疫力。2006年发表《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形态学研究》,通过电镜对烙治后的扁桃体组织进行观察,发现B淋巴细胞的表面有较多的微绒毛,且细胞核大染色质适中,胞质较T细胞多,线粒体及高尔基体等清晰可见。网状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密度低,胞质内可见线粒体及高尔基体,从而证实了烙治后的扁桃体体液免疫功能仍然存在,且仍能够发挥免疫功能,进而为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可保留免疫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2011年受日本临床中医药学会邀请,于庆应义塾大学北里讲堂介绍“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图1-3-8),获得广泛赞誉。图1-3-7 冷辉教授为患儿烙治图1-3-8 冷辉教授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北里讲堂介绍“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第四节 中医烙法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对于其作用机制,尤其是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以及其免疫学机制研究一直是我科工作开展的重点。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标准化工作最早始于1978年,并完成了最基础的临床观察及疗效判定,于同年获得辽宁省、沈阳市科技成果奖。

2000年,“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临床研究整理”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 立项(中国中医药科2000ZL26号)。2002年立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整理与研究”,对烙具、疗程、施烙方法、停烙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规范。经多中心观察220例,其中治愈率为43%,总有效率为94.5%。该研究通过对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进行系统规范化研究,进行科学严谨的临床评价,技术规范工作,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确立其疗效的可靠性,并从组织学和免疫学等多方面进行治疗前后观察,证实烙法无痛机制及对全身、局部免疫应答功能无影响。2006年,该项目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图1-4-1、图1-4-2)。自此,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标准化及规范化工作在我院耳鼻咽喉科日渐成熟,并在孙海波教授的带领下,对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适应证和禁忌证、施烙注意事项及疗效判定进行了精确的归纳与界定,并对免疫学特征及细胞免疫学特征等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图1-4-1 辽宁省科学技术获奖证书图1-4-2 辽宁省科学技术获奖奖杯

2008年,经北京协和医学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光盘(图1-4-3),成为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较早的影像学资料,并面向海内外发行,标志着中医烙法技术推广进入新的时期,为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同年,我科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邀请作专题报道,受到国内外的热切关注。图1-4-3 北京协和医学音像出版社《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光盘

2006年,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确立以中医烙法作为乳蛾诊疗的首要治疗方案。2009年,在两年的诊疗方案的梳理过程中,我科室承担乳蛾病分组的组长单位,在重点专科协作组工作会议中与其他协作组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将灼烙技术引进到乳蛾的诊疗方案中(图1-4-4),确立扁桃体Ⅲ度肥大,采用高温“火烙法”;扁桃体Ⅱ度肥大,可采用“火烙法”或“灼烙技术”;扁桃体Ⅰ度肥大,采用低温“灼烙技术”的乳蛾诊疗方案并组织实施临床验证工作。本协作组对各重点专科的诊疗方案进行了“审核—修改—再审核—总结分析”后发现,各个方案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完全相同,但大多数参照的诊断标准恰当,为业内所公认。并于2009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0年,我院耳鼻咽喉科对乳蛾诊疗方案临床验证工作进行总结,并开展乳蛾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与推广工作(图1-4-5)。2010年,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获得国家“十一五”适宜技术推广农村卫生推广项目,并向基层推广,进一步扩大了应用范围及影响程度。我科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还被全国统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三、四、五、六版及《干氏耳鼻咽喉科》所采用。图1-4-4“乳蛾”(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诊疗方案图1-4-5“乳蛾”(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探索,今天的中医烙法已形成完整的诊疗体系,并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作为国家科技部农村卫生重点推广项目、国家卫生部百项实用技术、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病“乳蛾”中医临床路径主要治疗方法、国家“十二五”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特色技术,中医烙法已在国内多家医院进行推广应用,并在国家中医适宜诊疗技术项目中不断整理与完善。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这一特色技术已在国内许多大医院开展,可进行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科学严谨地评价其疗效。第二章 扁桃体的解剖与生理功能第一节 扁桃体的解剖一、扁桃体的发生

腭扁桃体习称扁桃体(Tonsil),在胚胎第3个月开始发生,先是淋巴细胞侵入第2对咽囊周围的结缔组织中,以后覆盖其上的表面上皮形成一些实体细胞索,长入淋巴组织中;继而由内到外,细胞索逐渐管道化,形成开口于表面的管道,称之为初级隐窝。从初级隐窝继续发生分支的实体细胞索,由它们形成次级隐窝。扁桃体的被膜在胚胎第5个月由直接位于器官周围的间充质发生,第13周基质受到淋巴样成分浸润。隐窝母区形成早期第2鳃囊的上皮衬料,基质物来源于第2和第8鳃弓的间质。腭扁桃体在第2鳃囊的个体发生中发育很晚。早期个体发生大转换后,扁桃体母区隐窝成为管形,基质开始被淋巴样成分浸润,隐窝管腔内含有大量细胞碎屑,隐窝周呈现丰富的血管增殖。隐窝上皮并未网状化,扁桃体实质的小原始滤泡尚未环绕隐窝,而扁桃体表面上皮出现网络化。出生后,扁桃体隐窝系统和淋巴组织迅速发育,在3~5岁时腭扁桃体可呈生理性肥大,至青春期或青春期之前开始退化,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硬化萎缩。二、扁桃体的形态结构

腭扁桃体位于口咽两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为咽淋巴组织中的最大者。扁桃体是一对呈扁卵圆形的淋巴上皮器官,可分为内侧面(游离面)、外侧面(深面)、上级和下级。扁桃体内侧游离面朝向咽腔,表面有鳞状上皮黏膜覆盖,其黏膜上皮向扁桃体实质陷入形成6~20个深浅不一的盲管称为扁桃体隐窝,常为细菌、病毒存留繁殖的场所,易形成感染“病灶”。在扁桃体上窝内有Weber腺,是一组管状黏液腺,由20~25个黏液腺样结构组成,共用导管分布至扁桃体包膜,开口于扁桃体表面,其分泌物被认为有助于扁桃体窝内食物残渣的消化。临床上将扁桃体的外形大小分为Ⅰ~Ⅲ度。Ⅰ度(图2-1-1):扁桃体肿大超出舌腭弓,但不超过咽腭弓;Ⅱ度(图2-1-2):扁桃体肿大超过咽腭弓,但未达到咽后壁中线;Ⅲ度(图2-1-3、2-1-4):扁桃体肿大达到咽后壁中线或超过咽后壁中线。图2-1-1 Ⅰ度扁桃体图2-1-2 Ⅱ度扁桃体图2-1-3 Ⅲ度扁桃体图2-1-4 左扁桃体Ⅲ度

扁桃体在结构上有一般二级淋巴器官均有的滤泡旁区、滤泡区和生发中心,同时又有复杂而特殊的隐窝系统,是扁桃体特化的一种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管道网络,不仅有分支,而且分支间广泛吻合,尤以扁桃体中心部位最为明显。扁桃体的这种隐窝结构特点,可知它不是一个分泌器官,更大的可能是潴留过路的抗原,以供免疫系统处置。隐窝上皮呈海绵样结构,主要由网状上皮细胞及基底膜构成,基底膜与上皮细胞之间的网孔内有非上皮细胞分布,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之间相互依存,称为淋巴上皮共生,隐窝上皮构成了扁桃体组织与外界的保护屏障。隐窝上皮包含复层鳞状上皮片段和网状上皮片段,复层鳞状上皮片段有1~10层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直接覆在淋巴组织上,上皮下无厚的胶原结缔组织层,上皮间有孤立的非上皮细胞浸润。网状上皮片段细胞分3层:基底层、棘细胞层、浅表层。①基底层细胞垂直附于基底膜,呈立方或圆柱状,细胞间隙(15~20μm)有大量的非上皮细胞,每个细胞有一个椭圆胞核,1~3个核仁,大量的自由核糖体,少量粗面内质网和一个表面光滑的高尔基体,细胞膜以半桥粒连接到波形基底膜上,细胞间桥粒连接或以光滑的侧面紧密附着;②棘层细胞呈星形、镰刀形或不规则形,细胞间桥粒连接长度可达2μm,有一个电子低密度的胞核(直径6~12μm),1~3个核仁,电子高密度的张力丝束,众多的核糖体和胞饮囊泡;③网状上皮的浅层由1层或多层水平方向的鳞状上皮细胞覆盖,有较厚的细胞膜、浓缩的细胞核、游离核糖体。除内侧面外,其余部分均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被膜所包裹。外侧面与咽腱膜和咽上缩肌相邻。

扁桃体上、下均有黏膜皱襞,上端称半月襞,位于腭舌弓与腭咽弓相交处,覆盖扁桃体上端,扁桃体上隐窝开口于其下方;下端称三角襞,由腭舌弓向下延伸,以广基止于舌根,包绕扁桃体前下部,成人可无此襞。

扁桃体为淋巴组织构成,其结构类似于淋巴结,但缺少被膜和输入淋巴管。在结构上有一般二级淋巴器官均有的滤泡旁区、滤泡区和生发中心。内含许多结缔组织网和淋巴滤泡间组织。构成扁桃体包膜的结缔组织深入扁桃体组织内,形成小梁(支架),在小梁之间有许多淋巴滤泡,滤泡中有生发中心,其间淋巴细胞多呈丝状分裂。滤泡间组织为发育期的淋巴细胞。滤泡内细胞以B细胞为主,占淋巴细胞总数的40%~50%。如同淋巴结,滤泡内的生发中心是抗原依赖性B细胞区域。

腭扁桃体作为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的主要结构,NALT的淋巴细胞位于鼻咽和软腭鳞状上皮下,有赖于所处的解剖位置,可直接接触空气和食物中的抗原。抗原从隐窝穿过鳞状上皮到达淋巴滤泡。三、扁桃体的血液供应

腭扁桃体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动脉有五支,均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①腭降动脉,为上颌动脉的分支,分布于扁桃体上端及软腭。②腭升动脉,为面动脉的分支。③面动脉扁桃体支。④咽升动脉扁桃体支。以上4支均分布于扁桃体、腭舌弓及腭咽弓。⑤舌背动脉,来自舌动脉,分布于扁桃体下端。其中面动脉的扁桃体分支分布于腭扁桃体实质,是主要供血动脉。其他各分支分布于临近的黏膜及肌肉中,并不穿过包膜,深入扁桃体中。扁桃体静脉血先流入扁桃体包膜外的扁桃体周围静脉丛,经咽静脉丛及舌下静脉汇入颈内静脉,扁桃体的静脉血尚可流入翼丛,间接与海绵窦相通。

扁桃体隐窝上皮中的血管构成了淋巴细胞再循环及抗体等物质进出血液的途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周围有淋巴细胞聚集,并见到淋巴细胞穿越管壁的现象,在有孔毛细血管的周围分布有许多成熟的浆细胞,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排出途径可能通过上皮排放到咽腔或进入血循环转运。因扁桃体的上皮不产生免疫球蛋白的分泌片,而且此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有孔毛细血管可能是转运抗体的主要途径,由扁桃体隐窝上皮中血管的这一转运抗体作用,更加增强了扁桃体隐窝上皮屏障功能,使扁桃体发挥免疫功能。四、扁桃体的神经支配

扁桃体由咽丛、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分支共同支配。扁桃体的黏膜中有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分布,它们分别通过固有层、乳头及神经纤维网进入黏膜中,构成上皮中的游离神经末梢。扁桃体组织内神经较为稀少,均分布在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和小梁内,淋巴滤泡内未见到神经。支配扁桃体的神经达被膜后,部分沿被膜周边移行,移行过程中,分出许多纤细的神经终末,部分穿过被膜沿小梁向扁桃体游离面黏膜方向伸延,并随小梁而分支,逐渐细小。扁桃体神经以被膜分布最多,随着神经纤维向扁桃体游离面走行,其分布数量逐渐减少,大部分终止在扁桃体中间部,黏膜及附近组织的神经纤维极稀少,多为终末。因扁桃体的神经供应就兼有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其传入纤维分布较少,所以感觉较迟钝。第二节 扁桃体的生理功能

扁桃体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其免疫功能,自身产生抗体,防御病原体侵入扁桃体内部,避免感染。扁桃体位于口咽两侧和喉咽部交界处,是由淋巴细胞构成的淋巴组织,属于淋巴免疫器官,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器官,位于上呼吸道的“咽喉要道”,通常也被认为是抵御呼吸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扁桃体是人体内的免疫器官,来自胸腺、骨髓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经血液循环留存在扁桃体生发中心,经抗原抗体反应转化为T淋巴细胞亚群。产生局部或全身的免疫抗体作用。机体大约有1012个淋巴细胞存在于循环血或淋巴器官中。在循环血中的淋巴细胞70%~80%为T淋巴细胞,20%~30%为B淋巴细胞。扁桃体中的T淋巴细胞数比循环血中的少,而B淋巴细胞数与循环血中的数量基本相等。扁桃体中的淋巴细胞约30%为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扁桃体和淋巴结中的分布情形基本相似,T淋巴细胞多聚集在次级滤泡间的淋巴基质中,B淋巴细胞多在次级滤泡中。扁桃体接受从血循环而来的和从表皮侵入的各种抗原物质(细菌及其分解产物)后,T淋巴细胞与抗原物质接触,转变为致敏的T淋巴细胞,与抗原起反应而不产生抗体,负责完成细胞免疫。而另一部分T淋巴细胞捕获抗原后,将抗原传递给B淋巴细胞,使之增生,转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实现体液免疫。扁桃体次级淋巴滤泡中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经基质进入它的所属淋巴结,表明可将免疫信息传递到整个淋巴系统,同样机体某部受感染时,扁桃体淋巴结和脾脏共同参与免疫系统的全部反应。

扁桃体包括4个淋巴仓库,包括网状隐窝上皮细胞、滤泡间(滤泡外)区域、淋巴样滤泡覆盖和滤泡生发中心。扁桃体网状隐窝上皮构成了扁桃体组织与外界的保护屏障,对其屏障功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免疫细胞。扁桃体对各种变应原产生免疫B细胞和免疫T细胞。

T淋巴细胞在扁桃体中的主要作用是接受抗原呈递细胞传递的抗原信息后产生各种细胞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成熟。成熟的T淋巴细胞表面主要表达CD4分子和CD8分子,两者对机体免疫反应的启动及+调节起着重要作用,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标志。CD4细胞根据其细胞因子分泌模式的不同将分为Th和Th两大功能亚群,Th细121胞分泌IL-2,干扰素-r(IFN-r)等Th类细胞,诱发巨噬细胞活化和迟1发超敏反应,参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Th细胞主2要分泌IL-4、IL-5等Th类细胞因子,可以刺激B淋巴细胞活化,参与2IgE的转换,诱发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生长、分化,介导体液免疫。

B淋巴细胞占扁桃体淋巴细胞的90%。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是扁桃体产生抗体的基础。滤泡间区可以产生IgG~IgG,IgA、141IgA,IgM和IgD。可见滤泡间区为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2

树突状细胞为扁桃体中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分为并指状树突细胞(IDC)和滤泡树突细胞(FDC)。IDC是参与初次免疫应答的APC,主要通过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俘获可溶性抗原产生IgM。FDC是参与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APC,FDC还可以长期贮存抗原,使B细胞产生免疫记忆,保持血浆抗体水平,抑制B细胞凋亡。

扁桃体网状上皮中的M细胞是覆盖于集合淋巴结上的上皮细胞。M细胞基膜向细胞内凹入形成口袋,其内有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巨噬细胞。M细胞属于一种活化的吞噬细胞,但不属于抗原提呈细胞(APC),因为其对所摄取的抗原未进行任何降解即将抗原释放至上皮下区。但M细胞可将抗原从管腔内转运至固有层淋巴组织。徐邦生等报道腭扁桃体经常直接接触外来抗原,故其上皮中的朗格汉斯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扁桃体可以产生大量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树突细胞和M细胞,这些细胞协同作用,共同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当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如果病原体入侵,就容易导致扁桃体炎症发生,而这种免疫功能失调主要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功能有关。正常情况下,两者保持动态平衡,其比值维持在1.2~2.0,若比值下降甚至倒置,提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扁桃体具有体液免疫作用,可产生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D、IgE),其中IgG最多,IgA次之,IgM居第三位,IgD含量与年龄有关,儿童较成人多,IgE最少。同时,扁桃体亦有细胞免疫作用,在局部免疫中分泌型IgA起主要作用,它广泛弥漫地存在、覆盖于呼吸道的黏液中,具有强大的抗菌和抗病毒能力。它与血清型IgA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两个Ig分子和一个多肽成分连结而成,因而增强了抗蛋白分解酶消化能力,扁桃体内IgA多为分泌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扁桃体可影响对病源微生物提供局部抵抗力的分泌型IgA的含量。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主要在于儿童期,青春期后扁桃体组织逐渐萎缩。

扁桃体表面有鳞状上皮黏膜覆盖,起防御作用的有效面积由10~30个盲端隐窝及其分支构成,扁桃体的上皮面积较咽腔上皮面积大6倍之多,极大地提高了扁桃体的防御面积。早在1884年,Stohr认为隐窝上皮总是被淋巴细胞浸润。1978年,Olah称特殊隐窝上皮网状上皮,并且发现它覆在隐窝大部分的表面,网状上皮中非上皮成分包括淋巴样细胞,大量的抗原提呈细胞,尤其是它位于呼气道和消化道的上端。扁桃体上皮下及实质内存在大量的淋巴组织,产生大量的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隐窝在扁桃体实质内伸出许多囊状分支,且隐窝开口及分支周围有许多呈单行排列的淋巴滤泡和弥散的淋巴结节。扁桃体含有丰富的上皮隐窝,隐窝上皮具有一种被称为淋巴上皮共生区的特殊结构。外来抗原通过LES侵入扁桃体实质而诱发免疫应答。在扁桃体组织中,网状陷窝上皮和滤泡间区是扁桃体免疫功能细胞的主要存在部位,是扁桃体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功能区。

腭扁桃体的淋巴上皮内和其上皮下的吞噬细胞,以及体外实验中的贴壁细胞等,具有吞噬外来抗原的作用。Yamamota等用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了三种腭扁桃体:炎症反复发作、有感染灶、有肥大的,证实其中存在两类巨嗜细胞,即单核-巨噬细胞系及树突状细胞。两类细胞在淋巴上皮内及上皮之下的分布密度相似。他们认为两者紧密合作参与对外来抗原的吞噬及免疫应答过程。

巨噬细胞是哺乳动物机体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可通过其强大的吞噬、杀伤、消化降解功能及抗原递呈功能参与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巨噬细胞起源于CD34骨髓祖细胞,后者不断增殖并以前单核细胞的形式释放入血,发展成单核细胞渗出到组织,完全分化成驻组织内的特异类型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从其前体单核细胞分化而来,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个脏器和组织,又称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是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成分之一,巨噬细胞是天然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感染过程中吞噬细胞通过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病原菌,将其摄入细胞内形成吞噬体,继而与胞质中溶酶体融合为吞噬溶酶体,在吞噬溶酶体中,巨噬细胞产生很多杀菌物质(如活性氧和氮、防御素等)来杀伤病原菌。巨噬细胞表面有多种受体,如IgFc、补体C受体、移动抑制因子、巨噬细胞火花因子等受体。在3b免疫应答中通过吞噬、递呈抗原、分泌等发挥重要的免疫作用。巨噬细胞在机体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功能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具有吞噬、杀伤、递呈抗原,分泌生物活性物质,调控机体免疫及抑制肿瘤等多种功能。其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因素,通过吞噬可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处理衰老损伤的细胞。此外,巨噬细胞还摄取并处理抗原,把抗原信息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并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此,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在了解机体免疫功能和筛选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成分等工作中广泛应用。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吞噬作用杀伤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细胞,还可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和效应分子来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是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础和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大多数抗原经巨噬细胞处理后,免疫原性会大大增加,从而刺激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是炎症反应发生、发展、协调与消散的内在机制。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现代认为扁桃体是中枢免疫器官,扁桃体除了产生抗体外,还具有捕获微生物信息、产生信使淋巴细胞的作用,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淋巴器官,以动员全身的防御功能。第三章 慢性扁桃体炎第一节 传统医学对慢性扁桃体炎的认识

慢性扁桃体炎即中医的慢乳蛾或虚火乳蛾,以脏腑虚损、虚火上炎为主要病机,多因风热乳蛾或风热喉痹治而未愈,缠绵日久,邪热伤阴而致,或温热病后余邪未清而引发,脏腑虚损以肺阴虚、肾阴虚为多。肺阴虚,则津液不足,津液不能上输以滋养咽喉,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灼于喉核而为病;肾阴虚,咽喉失于濡养,虚火循经上炎,结于喉核而为病。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易为外邪所感,病后不仅阴液受伤,阳气也常受损,抗病能力减退,邪毒虽不甚重,但因正气虚弱,故不易于消除而留滞于咽喉,日久不去,气血凝结不散而为乳蛾;也有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肺脾气虚,虽不为邪毒所染,但因气血凝滞而成石蛾。虚火乳蛾易反复发作,治疗不及时可诱发痹证、水肿、心悸、怔忡等全身性疾病,故应积极防治。一、传统医学对慢性扁桃体炎病名的认识

慢性扁桃体炎,中医称为“虚火乳蛾”“死乳蛾”“乳蛾核”“石蛾”等,是指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喉核红肿,表面或有黄白脓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儿童及青年为多见。急性发病者,多见于实热证,好发于春秋两季,有传染性,偶可流行性暴发,急性发作时会影响进食。病程迁延、反复发作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本病形成病灶时可引起其他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历代医著记载有关乳蛾的名目很多。乳蛾似乎是由俗称而文字化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记载:“悬雍在上腭,俗谓莺翁,又谓之鹅聚,俗语声讹不可不备识。”这里虽然点出了鹅字,但不明确,不具体,好像还没能成为一个病名正式提出,似以《儒门事亲》之记载为早,在该书卷三的“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里说:“后之医者,各详其状,详立八名,曰单乳蛾、双乳蛾……热气上引,结薄于喉之两旁,近处肿作,以其形似,是为乳蛾,一为单,二为双也……此八种之名,难详,若不归之火,则相去远矣。”自《儒门事亲》以后,《仁斋直指方》里也提到这一病名。朱丹溪的著作里,对此病也有比较具体的记载。因蛾与鹅同音,故古书又有写作乳鹅者。

历代医家根据病变部位、形态及病因病机等不同,又有多种病名。从发病部位来分,有单乳蛾、双乳蛾之称。《医学正传》卷之五说:“其会厌之两旁肿者,俗谓之双乳蛾,易治;会厌之一边肿者,俗谓之单乳蛾。”《咽喉秘集》记载:“单乳蛾,喉内肿如桃李形。或左或右单蛾名。”《咽喉脉证通论·乳蛾第四》又云:“其状或左或右,或红或白,形如乳头,故名乳蛾。一边肿曰单蛾,两边肿曰双蛾,或前后皆肿,白腐作烂,曰烂头乳蛾。”指出乳蛾可以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同时发病。从形态来分,喉核上有白星点上下相连,状如缠袋者称“连珠乳蛾”;喉核溃腐作烂者,称“烂乳蛾”或“烂头乳蛾”;喉核红肿疼痛不甚,日久如软骨者称“死乳蛾”“乳蛾核”。

从病因来分,因于风热或热毒而致者,称“风热乳蛾”;若因肺肾阴虚而致者,称“虚火乳蛾”或“阴虚乳蛾”。《焦氏喉科枕秘》 中记载:“症外受风热,内由气郁而起,蒂丁两边肿痛,饮食不利,口噤难言,痰涎壅塞,形似乳头,故多名乳蛾。”明代《外科正宗》卷之二说:“夫咽喉虽属肺,然所致有不同者,自有虚火、实火之分,紧喉、慢喉之说……又有喉痈、喉痹、乳蛾、上腭痈等症。”间接地提出了虚火乳蛾的病名,并指出“假如虚火者,色淡微肿,脉亦细微,小便清白,大便自利”等症状。二、传统医学对慢性扁桃体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乳蛾初起大多为实证,主要由风热邪毒侵犯,或风寒外袭、入里化热,肺经风热循经上犯,结聚于咽喉,气血不畅,与邪毒互结喉核,发为乳蛾。如《重楼玉钥·卷上·咽喉说》记载:“喉间诸症惟患双单鹅甚多……盖此症由肺经积热,受风邪凝结感时而发,致生咽喉之旁,状如蚕蛾,亦有形若枣栗者,红肿疼痛,不能吞咽。然形有双有单,双者轻,单者重。”《喉证指南·卷三·乳蛾》记载:“乳蛾……由肺经积热,受风邪凝结,感时而发,生咽喉之旁,状如蚕蛾,其候咽喉红肿,难以吞咽……”《儒门事亲》卷三记载:“热气上行,结搏于喉之两旁,近外肿作,以其形似,是谓乳蛾。”《疡科心得集》卷上记载:“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蚕蛾,故名喉蛾。”

外邪壅盛,乘势传里,肺胃受之,火热上蒸,亦有多食肥甘炙煿,过饮热酒,热毒上攻,蒸灼喉核为病。《包氏喉证家宝》记载:“单乳蛾,多因酒色郁结而发。生于喉旁,或左或右,一日痛,二日红肿,三日有形如细白星,发寒热者凶,四日势定,大约四五日可愈。如至三日,看喉内但红肿无细白星,即为痈证。若三日后红退,但肿两旁左右,即为双乳蛾。”《咽喉秘集》记载:“双乳蛾感肺胃二经之热而发,生于关口上部两边,如樱桃大,肺胃之症也。”《重订囊秘喉书》记载:“乳蛾,有单有双,有连珠,多因酒色过度,郁结而生。”《包氏喉证家宝》亦云:“多因酒色郁结而发”。

乳蛾日久不愈则以虚证为多,以脏腑虚损、虚火上炎为主要病因病机。多因于风热乳蛾或风热喉痹治而未愈,缠绵日久,邪热伤阴而致,或温热病后余邪未清而引发。脏腑虚损以肺阴虚、肾阴虚为多。肺阴虚,则津液不足,津液不能上输以滋养咽喉,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灼于喉核而为病。肾阴虚,咽喉失于濡养,虚火循经上炎,结于喉核而为病。如《咽喉脉证通论》云:“乳蛾,此证因嗜酒肉热物过多,热毒积于血分,兼之房事太过,肾水亏竭,致有此发。”《辨证录》卷之三记载:“阴蛾则日轻夜重,若阳蛾则日重夜轻,斯少阴肾水下无可藏之地,直奔而上炎于咽喉也。”《医学心语》卷六记载:“喉间肿痛……虚火者色淡,微肿,溺清,便利,脉虚细,饮食减少,此因神思过度,脾气不能中护,虚火易致上炎,乃内伤之火。”三、传统医学对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

中医治疗乳蛾,方法较多,由古至今,纵观群书,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不外乎两大类,除着眼于全身的内治服药法之外,还有种种外治法,如吹药、针刺、含漱等。然虽分内治、外治之法,但在治疗过程中两者常紧密配合,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尤氏喉科指南》:“喉症初起寒战,即生疼痛,发后身冷,口内不碎,身无别症,二便如常,不可以作火毒热症。此皆阴气虚寒而发,先以药吹,或以水唤之法灌喉。即便服药,先以发散和解,继用温补滋阴之味……或舌肿、乳蛾、喉风等症,下午再发寒热,大小便闭者,即作火毒热症治。用石膏败毒主之。”从上文中可以看出,传统医学常将内治、外治相结合来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治疗原则上均强调对症治疗,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基本治疗原则。如《重楼玉钥·卷上·咽喉说》记载:“若喉痹、乳蛾、缠喉风、喉闭、喉疮风毒热毒等症,当刺者则刺,不可乱医。宜吐者则吐,不可妄治,须识其标本,辨其虚实而攻导之,不失其法。临症变通,功效立见,其患自安。”强调对症治疗,发时治其标,平时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尤氏喉科指南》说:“喉症发时,三日前胸膈不利,脉弦而数,治宜先祛风痰,后解热毒。盖饮酒则伤脾,怒气则伤肝,色欲则伤肾。湿郁之人,痰火上攻,咽喉干燥,二便如常,治宜补虚降火……凡治喉症,于风、痈、痹、蛾等实症,宜先出其痰;于虚者虽应出痰,不可一时吊尽其痰。吹药宜用金、碧二丹,轻重配合适宜。煎药看症轻重,以主方加减用之。如寒症,宜去凉药;虚症,宜用滋阴,临症时必须细心酌夺,不可草率。”亦说明对症治疗,辨证施治的重要性。(一)内治法

慢性扁桃体炎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期,喉核充血肿大疼痛,多因内有痰热,外感风火,结于咽喉,治疗当以清咽散火、化痰消肿,《喉科秘诀》记载:“痰粘,咽吐津,咽干,得茶汤润而出之。无触不患,过适口热物,饮食过伤,火动击搏,致令不清,而成喉痛……生发顶双单鹅,内服消痰降火汤数剂。”

慢性炎症期患者,病因多属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为主,辨证以“阴虚”为主。多为邪毒滞留,灼烧阴津;或温热病后,肺肾亏虚,津液不足,不能上输滋养咽喉,阴虚内热,虚火上炎,与余邪互结喉核而为病。其治法应滋养肺肾,清利咽喉。《疡科心得集》卷上曰:“虚火上炎而发者,以其人肾水下亏,肾中元阳不藏,上越逆于喉中而结,须用引火归原之法,若桂附八味丸是也。”提出肾阳不藏,循经上犯,宜用引火归原法。《辨证录》卷之三说:“人有咽喉肿痛,日轻夜重,喉间亦长成蛾,宛如阳证,但不甚痛,而咽喉之际,自觉一线干燥之至,饮水咽之少快……人以为此喉痛而生蛾也,亦用泻火之药,不特杳无一验,且反增其中;亦有勺水不能下咽者,盖此证为阴蛾也。阴蛾则日轻夜重,若阳蛾则日重而夜轻矣。斯少阴肾火下无可藏之地,直奔而上炎于咽喉也。治法宜大补肾水,而加入不火之味,以引火归藏。”《白喉全生集》记载:“阴证,六味地黄丸大剂饮之不再发,神方也……有病双蛾者,人以为热也,喉门肿痛,痰如锯斜不觉,茶水一滴不能下咽,岂非热症,然而痛虽甚,至早少轻;喉虽肿,舌必不燥;痰虽多,必不黄而成块,此乃假热之症也,若以寒凉之药急救之,下喉非不暂快,少倾而热转甚,人以为凉药之少也,再加寒凉之品服之更甚……急以附子一钱,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茯苓五钱,麦冬、牛膝、五味各三钱煎服,下喉一声响亮,其火势热症立时消散。”阴蛾者,日轻夜重,此乃少阴肾水下无可藏之地,上炎于咽喉也。治法宜大补肾水,加入补火之味,引火归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