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基本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31 10:38:05

点击下载

作者:王毅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道教基本常识

道教基本常识试读:

前言

道教是我国固有的一种宗教,由东汉末年的张道陵创建,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以“道”为至高信仰,以追寻大道为修炼目标,尊奉老子为道教始祖,以老子《道德经》为道教最高经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地与时代融合,不断地改革自身的弊病,从佛教、儒教等其他宗教中吸取有益养分,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教体是。

它不仅追求神仙信仰,而且走进世俗,包含医学、养生、药物、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哲学、经济、文学、音乐、政治和艺术等各方面内容,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其中的医学与养生等知识迄今为止仍是我们学习与研究的对象。

道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它还是一门哲学,一门科学,一门医学,一门艺术,一部研究古代我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一扇打开古代中国科学的大门。

道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逢年过节,我们要贴门神;人们普遍信仰财神、灶神、城隍;八仙过海的传说故事更是耳熟能详。

从文化至生活,道教与我们紧密相连,作为一种本土化的宗教,作为繁衍于我们周边的文化,我们有必要去认识它,了解它,熟悉它,从而更好的保护它,传承它,发展它。

通过认识道教,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热爱我们的生活。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数次编撰道教图书的文化工程,产生过《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等优秀的大型道教类书,这是道教历史上一朵美丽的奇葩,它是道教文化的百科全书,是能够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相提并论的道教大型类书。

生活在新时代,我们的语言和文字与古代有着天壤之别,为了让大家能够更简单更直白地了解道教,我们特意从浩如烟海的道教史料与图书资料中抽取出精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来为大家打造一部新时代的道教百科全书,免去大家重复阅读和查询古书的烦恼,适合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

全书分教义规诫、宗派传承、道门宗师、道教经典、神仙体是、名山宫观、科仪方术和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相对完整地从各个角度帮助读者认识和了解道教,相信通过本书,能够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道教有一个认识,对自己的本土文化有一个更深刻地理解。

当然,编者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遗漏,欢迎指正。

第一章 教义规诫

每一个宗教都有着自己的信仰与教义。道教作为一个发展成熟的宗教自然也不例外。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在传承之中又不断丰富教义,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义思想。规诫则是一种硬性的约束,是道教为约束门徒的行为而制定出来到典章制度,经过后来不断地发展而成为定制,是道教徒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守则。教义,使得道教信仰得以传承;规诫,使得道教纲常得以确立。正因为如此,才使道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教文化,也为道教增加了许多迷人的色彩。

一、道教概述

道教,作为我国固有的一种宗教,一直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但是很多人对道教的概念却还不是十分了解。

那么,到底什么是道教呢?为什么说道教是我国固有的一种宗教呢?●道教的概念

道教是我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道教主要思想《易经》为伏羲、周公、孔子三圣创立,伏羲创造了八卦,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孔子则为《易经》撰作《易传》,由此形成了道教思想源头。

道教在东汉时形成宗教,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的神。主张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道教的起源

道教起源于古代先民对神灵的崇拜。我国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发展至强调天人合一、天神合一,成为至上神的雏形。

那时的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的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

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经存在,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对之顶礼膜拜。

到了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天帝请求答案。

而且,这时的原始鬼神崇拜已发展至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在这一时期,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即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有一套符咒驱鬼的巫术。“祝”以言辞悦神,是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的司仪者。他们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画符念咒等。当时,朝廷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

到了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准祖。所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人们崇拜神灵,就要举行祭祀活动,而祭祀活动离不开礼乐文明。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礼乐文明逐渐由上层走向民间,被后来的民间方士和巫觋所继承。道教成立后,演变为道教的斋醮礼仪。

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明,有相当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了下来。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也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的关系。

神仙信仰也可上溯到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其证据之一便是《山海经》。《山海经》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的神话及宗教信仰,内容相当丰富,而且比较系统,它为道教仙学的渊源提供了依据。

在《山海经》中,提出了长生信仰、神仙与羽士的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记载了祭祀的祀礼及奇异的方术。在原始社会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在道教,教内以黄帝赴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学修长生久视神仙方术为初始。●道教的创立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于蜀郡鹤鸣山,即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了正一盟威道。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邑,即江苏丰县人。据道书记载:本为太学学生,博采五经,好神鬼事。

早年曾举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在巴蜀任过江州令。后来悟通仕途沉浮,无益于年命,便辞官隐居于邙山,即河南洛阳北,学长生之道。朝廷多次征召做官,皆不从命。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闻蜀地多名山,民风淳厚,易于教化,于是携弟子入蜀,居住在鹤鸣山修道。精思炼志数年,著作道书24篇。

张道陵授以《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之诀》,命为天师。于是,张道陵以鹤鸣山为中心设二十四治,是正一盟威道的基层组织与活动中心。

初设二十四治,主要集中在蜀汉地区,后为与二十八宿相配,增至二十八治,其中阳平治是正一盟威道的总部。

张道陵传太上正一盟威之道,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创立了道教。张道陵初创的正一盟威道,其主要经典有《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极经》等。

其主要宗教活动是:诵习五千文;有罪首过;符水治病;用章表与鬼神为誓约。其组织制度主要是:各治置祭酒,以领道民。并规定按时“付天仓”及“三会”。付天仓,即奉道者于十月初一向天师、祭酒交纳信米五斗;三会,即奉道者一年三次,即正月初七、七月初七、十月初五,朝会天师治。●道教的本土性

道教始源于黄帝、集成于老子、发扬于张道陵天师。战国及秦汉诸儒,皆崇黄帝老子之学,称为道家。唐宋以降各代悉宗道学,并信仰崇奉,普及于中华民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民族精神及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道教是我国固有的宗教,具有极其强烈的本土性质。●道教的宇宙观

我们说的“劫数”出自道教。道教认为,宇宙有生成也有毁坏,成坏一次,称作一劫。一劫结束,宇宙重归于虚无,现今的宇宙已经不知过了多少劫。这是典型的东方循环宇宙观。为什么又叫劫数呢?

因为宇宙的原因是由大道之气结成的一部神书,神书是符字———数构成的。能超脱劫数的元始天尊,即道教的上帝用神书确定某些根本,宇宙就自然生成了。

元始天尊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劫数是道气自然演化的结果,他只能在暗中等待着演化时机的到来和依照道书的数,这很合乎现代宇宙学对上帝也不能随意创造宇宙的看法。

道教经典还说道气在宇宙形成之初急剧地旋转,速度极快,这种旋转记载于太极图中,而“旋转”是宇宙中的最常见的现象。●道教的宇宙结构

道教认为,宇宙之间,上有三十六天,下有三十六地。三十六天之最上一层为大罗天;其次三天为三清境,分别是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其次四天为四种民天,又称四梵天,分别为贾奕天、梵度天、玉隆天和常融天。再次为三界二十八天,包括无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和欲界六天。大罗天为三清尊神所居,三清境为九圣、九真、九仙所居。

四种民天以上为圣境,“三灾,刀兵、疾疫、饥馑为小三灾,水灾、火灾、风灾为大三灾所不及,劫会,即宇宙周期性的毁灭所不干”。无色界以下,寿命依次减少,本领依次减弱,苦难依次增多。三十六地则为人死之后鬼魂所入之处,俗称阴间。

道教认为,人死之后在阴间要受到十殿阎王的审判,有善行者则能转生,作恶多端者则打入地狱受惩罚。修道证果者直接依修行层次进入到相应的天界,而不用接受十殿阎王的审判。●道教的宇宙演变

道教认为,宇宙的形成过程经历了洪元、太初、太始三个不同的大的世纪,其理论依据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教认为,在未有天地时,“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形无象,自然空玄,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处,玄虚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之生。而后,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

洪元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一大世纪。洪元即是“道”,也是“一”,洪元经过万劫而有混元,又经过万劫而成百成,百成后而有太初。

太初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二大世纪。太上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四十八万卷,一卷有四十八万字,一字辟方一百里,以教太初。这时才分别天地,创造了日、月、人。道家用太极图或用“二”,象征混沌初判、阴阳分明的第二大世纪。

太初后,便进入了道教创世纪的第三大世纪,即太始。这时,太上老君下凡为师,“口吐《太始经》一部,教其太始置立天下”、“太始者,万物之始也”。太始既没,以后便有太素世纪。老君下降为师。“太素巳来,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死不知葬埋,弃尸于远野”。此前历史为“上古”。

中古始于混沌之时,经历九宫、元皇、太上皇、地皇、人皇、尊卢、句娄、赫胥而至太连。太连之时,“天生五气,地生五昧,人民食之,乃得延年”。在太连之后,进入下古。首有“伏羲”,老君下凡为师,名无化子,又名郁华子,教示伏羲,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

这时的人民有名无姓,世上没有五谷杂粮,“皆衣毛茹血,腥躁臭秽,男女无别,不相嫉妒,冬有穴处,夏有巢居”。伏羲后而有女娲,女娲后而有神农。

神农之时,老君下凡为师,说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神农没后而有燧人。燧人时,老君下凡为师,“教示燧人钻木取火,续日之光,变生为熟,以除腥躁”。●道教的名称来源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易经》,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容易,一部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

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至老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与道家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道家所讲的道学不是宗教,也不主张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之一,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经记载的道教历史

据道经记载:道教起于渺渺浩劫之先,天地未分之时。宇宙混沌,日月未光,太上老君生于其间,化名为盘古。经过五太,即太一、太初、太素、太始、太极,轻清上浮、重浊下凝而开天辟地;又由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天。老君以双眼化为日月、毫毛化为星辰、肌肉化为丰沃的土壤,骨骼化为坚硬的岩石、呼吸之气化为风称、声音及眼中的神光化为雷电,身中的血脉化为江河湖泊、头发化为草木。

由此,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万物生成、人伦兴远。至此,老君返于天宫,以太虚为体,太微为宅。而后老君数次化身,历经八十一化。轩辕黄帝时,化身为广成子,授予黄帝养生之道;春秋时化身为老子,传下《道德真经》,教关尹子以修真之法,由此道脉兴矣。

春秋时期,老君復授道于东华帝君王玄甫;汉代,东华帝君授道于正阳祖师钟离权;至唐代,正阳祖师授道于纯阳祖师吕洞宾。时至北宋末年,钟吕二仙降于甘河桥上,授予重阳祖师以至道。重阳祖师汇四海宗风于一坛,在活死人墓中苦行修炼,传道于山东。全真七子再续宗风,传于后世,教法大兴。●道教的世界观与生命观

道教认为,人天的世界是相应的。天有什么,人也有什么。天中有日月,人身有阴阳。天中有五行,人中有五脏。

简单说,人是天的副本。也以此萌生出中医医学的理论。所以古时才有十道九医的说法。历史上有名的医生有很大部分都是道士或者道教相关人物。●道教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

道教认为,人是由魂和魄这两部分所组成的。魂则是精神层面的,魄是肉体层面的。此魂此魄则暗合阴阳,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两者不能单独存在。

二、教义概述

教义,指一种宗教所信奉和宣扬的神学道理思想。既然是中心思想,肯定不是一触而就的,它必然有着自己的一个完善过程。

那么,道教的教义是如何完善的呢?所称的道教三宝又是指的什么呢?●道教三宝

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学道、修道、行道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

一为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依奉道之“道、经、师”三宝。

二为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是为出世的人之三宝。

三为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基于老子《三宝章》记载:“我有三宝,一说慈,二说俭,三说不敢为天下先。”●道教的宗旨

道教的宗旨是“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炼形存神”“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乐生贵生”。道教是对生命积极追求的宗教,而且对肉体和精神的统一性非常注重。救人、拔幽多是表现在对道教医药的钻研追求和在度幽法事上对幽魂的济拔上。

道教以忠孝为根本,以敬天法祖、利物济人为要务,以自由、平等为原则,在学道、修道与行道之中毫不拘束,追求自然而然。●道教的基本教义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和修行的终极目标。围绕着这一核心,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教理教义。任何一种宗教都有信仰,对信仰的阐述即为教理。

为方便宗教徒对教理的把握,在教理基础上,总结出简明扼要的几个字或几句话,便于教徒记诵,作为指导教徒的日常修持称为教义。

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和、见素抱朴、抱元守一、清静无为和慈俭不争。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源,万物运行的规律以及人间伦理道德纲常。“德”是道的外化及功能。

神仙是循德而上,在精神和肉体及伦理道德超越于世俗的精神实体。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人类道德的楷模。故道教徒尊道贵德,期于与道合真,形神俱妙,成为神仙。“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又一重要教义。原意是说人的生命长寿与否取决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泛指命运并非掌握在别人手中,更不是掌握在某些无形的神秘力量里,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即我命在我,富贵不在天。

就健康生命而言,人通过服食药物,行气导引,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在没病之前进行调养,使之得到健康。古人说:救济受灾的人民,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不如防患于未然,将灾祸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这种“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积极思想,是道教修行、改变命运的根本指导思想。●道教的基本信仰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尊奉老子一书《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也就是说,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

道教认为在万物中,除了人居住的世界外,还有神仙居住的所称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道化为三种气,再化成三位至高无上的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道教信奉的神还有许许多多,拥有庞大的神团系统。如三宫、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东岳大帝、碧霞元君、斗姥元君、骊山老母、关圣帝君、城隍、土地、灶君、门神等。

信仰“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成仙。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德即得,即得道。因此人可以修道而长生不死,得道而成神仙。

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神或修炼可以得到,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道教教义形成过程

任何一种思想体是都有一个发端、形成和演进的过程,道教的教义思想体是同样如此。

东汉末年,道教在初创时主要是继承两汉道家中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方仙道和黄老道的思想成果,在自己的教义中形成了对于宇宙生成及其运行的认识,即天道、地道、人道和鬼道等四要素的部分基本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和齐梁陶弘景《真诰》等著作,对道教教义的发展重点仍在于全面阐述其宇宙观和神仙观,充实了四个要素的内容。

隋唐五代和北宋时期,道教教义体是逐渐构建完成,以道和德为核心的四要素结构关系渐趋完整。

南宋以后,随着道教内丹术的发展,教义思想则主要以探究人的禀赋为重点,并且采用了儒家的关于性命和心学的某些观点充实人道要素的内容。

清末,由于社会的演变和发展,道教失去了朝廷的扶持,教义思想又未能适应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道教教义体是逐渐缺乏活力,其影响也逐渐减退。

新中国成立后,在正确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引导下,本着爱国爱教的精神,道教教义的内涵正逐步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和需要,保持宗教生活的健康发展,为国力的增强、社会生活的稳定而发挥有益的作用。

三、主要教义

道教教义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

道教崇尚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又讲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返璞归真与万法归宗彻底展现了道教追求无上大道的心境。●道

道是道教教义思想的核心,也是道教徒信仰的主要思想内容。从东汉末年起,道教出现过许多宗派,如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后来的上清派、灵宝派以及全真道、正一道等。各派经文略有异同,科仪方术也各有侧重,但是,信仰道,以道为教义的核心这一点却均无差别。“道”这个词,原是道路的意思。在先秦哲学中道作为哲学概念被提出来的是在道家的著作中。《老子》五千言,“道”字出现74次。方仙道,就是方士鼓吹的成仙之道。仙灵之道,指的就是造神理论。天地之道,指宇宙观,特别是宇宙生成论。鬼神之道,就是鬼魂观,指的是道教对于人死以后归宿的一种认识。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体,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为核心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其一,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原动力,造化之根;其二,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气化为三清,聚形为太上老君;其三,道有最伟大的德行,它以虚无为体、清静为宗、柔弱为用,无为不争;其四,道真常永恒、无生无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长存于天地间。

道的伟大和神圣之处,可说是无处不能体现。由于道的伟大和神圣,所以道教尊道为最高信仰,并教导人们学道、修道、行道、弘道。●德

德和道相对应,组成道教教义的核心。《道教义枢?道德义》称“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也就是说,道和德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因为道是由德来体现的,在理义中又有差异,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称为道。因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们信道修道,必需以德为根基,来证道成道。

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道德经》中有“德”字41处,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积德等观念,但是对于德的含义却没有具体的解释。

第五十一章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此,一般认为“德者,道之功也”、“德者,道之用也”、“德者,道之见也”。

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

所以,修道应以德为基。对于广大信道务道之士来说,修道的先决条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其关键在提高自我修养,具有良好的品德。

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贵、不自誉、不妒嫉、不妄语,不溺于音色美食。

乐人之吉,急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不杀生以自娱,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诚实。与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则德累而基立,基立则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一

道教教义中的“一”,一般认为其义与“道”相当。以称作道解的,最早见于《道德经》。《道德经》有14处,其中除作为数词和“指示代词”外,大部分均作道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故宋代林希逸注称:“一者,道也。“

后来随着道家思想的发展和道教的出现,对“一”与“道”的理解和解释,又有新的变化。如《庄子?天地》中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郭象注称:“一者,有之初,至妙而未有物理之形。”这里的一,是从数的角度来阐述道的。从无到有要一个过渡,“有”的第一个状态就是一。

汉代高诱在注解《淮南子?精神训》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称:“一称道也,二说神明也,三说和气也。或说,一者元气也,生二者乾坤也,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设位,阴阳通流,万物乃生。”这里的一又是从生成论和元气论的角度来阐述的。

早期道教的《太平经》在《五事解承负法》中,曾经这样概括:“一者,数之始也;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气所起也;一者,天之纲纪也。”从元气的角度理解一,使“道生一”的宇宙生成过程得到了具体化。《庄子?大宗师》称:“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随着道教神仙观念的发展,魏晋时期“一”又幻化为神形,并同传统的脏腑神观念结合了起来。葛洪《抱朴子内篇》称“思神守一”,可以“祛恶卫身,常如人君之治国,戎将之待敌,乃可为得长生之功也。”一有所居之处,护卫之列。●玄

道教教义中的“玄”,相当于道。道教的玄沿袭了道家著作中玄的概念。《道德经》中有“玄”字共11处。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章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称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指的是有无之道,概括而称之为玄。《说文》释玄为“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像幽而入覆之也。”《道德经》中,还有一些玄鉴、玄德、玄通和玄牝之类的连用词组,其中的玄,大多作为形容词使用,意思是幽深不测、深邃通达。

西汉哲学家扬雄作《太玄》,提出“玄也者,天道也,地道也,人道也”,以玄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魏晋时期玄学兴起,葛洪另树一帜,在《抱朴子内篇》中首列《畅玄》篇,开宗明义地提出:“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葛洪将玄说成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总动力,又是超乎物质的精神实体,明确地以玄代道,玄和道同义。

其中,“胞胎元一,范畴两仪,吐纳大始,鼓冶亿类,”就是《老子》所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

因此,玄是生成宇宙和万物的本体,与道相同。道教以道名教,后世也有称之为玄教的。明代道教仪式书和御制仪式音乐体集,就称为《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和《大明御制玄教乐章》。●盗

盗,在道教教义中指天地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窃取精气。学道者只要自觉运用“盗”之道,不断汲取天地万物之精华就能长生。明确提出“盗天地”的是《冲虚真经·天瑞》书中称“若一身庸非盗乎?盗阴阳之和,以成若,生载若,形沉外物,而非盗哉!”

唐以后,盗的思想一直是道教内丹修炼时的重要理论依据。宋夏元鼎在《黄帝阴符经讲义》中,注释“盗机”时称“盗机之喻,妙矣哉!盗者何?不可测知也。机者何?不可御遏也。”

阐述内丹理论与功法的《入药镜》,称内修方法就是“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萧廷芝注称:“修炼莫不盗天地之机,夺造化之妙。运用则符乾坤否泰,抽添则像日月亏盈。”

宋代张紫阳《悟真篇》有诗写道:“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意思是修道之人掌握“三盗”的时机,是长生成仙的关键。天地万物的各种变化都能按规律运行,人的各种世俗之虑都得到平息,百骸都能得到调畅,那就证明了无为自然之道。

清代全真道士刘一明在《悟道录》中,从月借日光的例子出发,浅近地阐述了“盗”的道理。刘一明还认为“盗”之秘密,要不失其时,不错其机,“此时即天时,此机即天机”,只有深明造化,洞晓阴阳者才能理解和掌握它。●机

机,是弓上发箭的装置,《说文》称“主发称之机。”但也含关键、时机、征兆、素质等义。道教将“机”认作天地和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变化的原因,以及人对于天地万物的存变关键的认识。《南华真经·至乐》称“列子行食于道,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之说: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最后归结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南北朝时期的《阴符经》称“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变定机。”在这里提出了机、盗机、杀机等一是列重要教义概念。对于机的理解,元代俞琰《黄帝阴符经注》认为历来有两种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种是“权谋知术之士”的解释;一种是“修炼之士”的解释。虽各言其志,理则暗合。

宋夏元鼎《黄帝阴符经讲义》称“人道即天道,天道即天机,天机即天性,所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元代全真道七子之一刘处玄的《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中称:“机者,智也。无道之人用智,则损于人,安其自己,称之贼也。有道之人用智,则损其自己,安于人,称之福也。”刘处玄认为“自然之智”即“自然之机”,“明道,则无虑。”

明清道士大多以“机”来说明内丹修炼术。清代全真道士刘一明在《道书十二种·悟道录》中,从瓜果的子实说起,认为天机运于阴阳,人如果能够掌握阴阳天机,就能结瓜果,成大道。●命

命,指人的寿命。道教认为,人命的寿夭是自然的赋性,但又受到人的善恶行为和欲望多寡的直接影响。通过多建善功和清静寡欲的德行,以及内外丹的修炼功夫,人可以享尽天寿甚至得道成仙,永生不死。

魏晋时期的道教经典《太上灵宝五符序》称:“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不能守神,以御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佑于天神,止于其身则足矣。”《道德经》言及命者有两处。第五十一章称“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它将命当作命令、干预来解释。第十六章称“归根说静,静说复命。”对于复命的解释,河上公称“复还性命”,王弼称“复命则得性命之常也”。

道教将老子神化为太上老君,并将太上老君视作道的化身,因此,命有了神的主宰。但是,由于道家的天命观念的影响,故道教教义中对于命的阐述,既有听天由命的消极一面,又有我命在我的积极一面。《老子想尔注》称:“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天察必审于人,皆知尊道畏天,仁义便至诚矣。”意思是天有赏善罚恶的意志和功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根据教义撰作了《列神祇》,又吸收了大量民间崇拜的英雄神、山川神和功能神。这些天神地祇有的同自然现象有关,有不少又同人的寿命、功名、利禄等有关,因此,命也受到一些天神地祇乃至鬼魔的控制和管辖。

同时,随着道教外丹术和内丹术的发展,与丹术有关的各种经书、典籍又反复强调人对于自己的命的能动作用。《西升经》称“老君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后为许多道教经籍所引用,体现了道教徒对于寿夭不受天命摆布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也为外丹和内丹术的发展奠定了教义基础。

随着外内丹术相继衰落,“我命在我不由天”的“天命观”,逐渐被儒佛两家的“天命观”和报应轮回观念所替代。清代广泛流传的《太上感应篇》、功过格和《阴骘文》都将人的寿天、福祸、富贫、安危等视为由天神、地祇、人鬼所控制,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命运安排。●天道

天在上古三代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它有意志,有感觉,知人事,能赏罚。统治者不仅自命代天,也垄断着祭天的权利。道家把天说成是万物之一,不具人格,并且提出了最根本的存在是道,这无疑是对传统“天道观”的巨大冲击。但是,秦汉之间,祭天的传统宗教并未消失。

道教继承了道家学说,提出了自己的神灵系统和神学思想与祭天的传统宗教相对抗。道教的天道思想,指的是以道来解释与天有关的内容,即天的形成、天的构成和居于天中的神等。●地道

地在上古已受到人们的奉祀。《礼记?郊特牲》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上古先哲认为人要依赖地才能生存,所以要亲地、美报。而其祭法也只是“瘗埋于地”,就是将牺牲铺洒在地或者埋注于地。

大约到了周代,土地之神同方位相联系,并且区分了等级。战国时又出现了后土。道教继承了土地崇拜的习俗,并以道贯穿于地和与地有关的山川中,形成了其教义的地道部分,包括地的形成、地的方向和有关地貌的神灵等。●人道

先秦思想家都重视人,《尚书》称“唯人万物之灵”。但是,道家则将人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道、天、地平列的高度,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当然,道家思想家也看到了人的软弱和脆弱的一面,对于人类社会的不公平也持批评的态度,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解决人和人类社会不公平的基本思想。

道教继承道家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人道观”,即关于人的形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神关系等一是列具有我国宗教特色的教义。●鬼道

对于鬼的崇拜,早在三代时就已有之。《礼记?祭法》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说命。其万物死皆说折,人死说鬼。”《左传》曾记载子产的话说,“人生始化说魄,既生魄,阳说魂”、“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依于人,以为淫厉。”故鬼也有恶鬼和善鬼之分,并且已有驱鬼禳灾的祭仪。

道教继承了古代关于鬼的观念和崇拜仪式,以道贯串其中,形成了“鬼道”,包括人死后归宿的设想、鬼的形成和分类,鬼和人的关系等内容。●自然

自然,在道教教义中是指道的存在、运动、变化的一种特性或状态。道教以道名教,将道作为教义思想的核心。由道出发,从不同角度派生出了朴、一、柔弱、无为、不争等观念,“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自然所描述的就是道的不加任何强制、不依靠任何外在原因、自己发生、自己存在、自己演化、自己消灭的一种性质和状态。《通玄真经》卷《自然》篇,唐代默希子题注称:“自然,盖道之绝称,不知而然,也非不然,万物皆然,不得不然,然而自然,非有能然,无所因寄,故说自然也。”即自然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道生万物都是不用外力自然而然的。

自然这一概念,首见《道德经》。《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称“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四大,指道、天、地、人。

道法自然,就是说道是自然而然的。早期道教继承了道家关于自然的思想。《老子想尔注》称“自然,道也”、“自然者,与道同号异体,令更相法,皆共法道也。”

葛洪《抱朴子内篇》明确指出自然是天道的特性,称“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而万物的变化又是自然的特性,“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

道教一些类书引用一些道教的经典,将自然同修道成真相联系。《妙真经》称“自然者,道之真也”、“人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意思是得道的人是懂得道的自然而然的特性的,如果要勉强为之,就不能得道。●无为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道是无为的。因此,无为便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以及人的安身立命的基本态度。《道德经》中有12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庄子》则将无为推衍至帝王圣人的治世中,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矣”,不过帝王应该“以无为为常”,而臣下却是要“有为”的。

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了《道德经》的无为思想,认为无为是道性,不为恶事,“有天下必无为,守朴素,合道意矣。”

魏晋以后,无为的思想成为道教社会观和道士全身修仙的基础。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认为“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同时,葛洪还认为求仙之法,也要“静寂无为,忘其形骸。”《西升经》有“道以无为上,德以仁为主”之句。韦处玄注称:“道无体,无为而无不为,故最为天地人物之上首。”他将无为置于天地、人物之最高处。

后世的内丹家称内修之术是以有为作为根基的无为。内丹家们将丹成以后,炼神返虚的状态称作无为,将炼养过程称为有为。

道家主张消灭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为强求,基本企求不要脱离社会实际,以全身修道为目标,却危离咎,最终达到忘其形骸,无所执著,自然无为的境界。

对此,《称笈七签》中还从两个方面作了阐释:

一是先当避害。远嫌疑,远小人,远敬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

二是要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在积极通晓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学道修道。●清净

道教认为道包含着清和浊,静和动等对立的两个方面,其中清静是本,浊动是流。因为清是浊的根源,静是动的基础。所以,不论是治国治身都要清静。学道者如能清静,则与天地同寿。《道德经》第十六章称“守静笃”、“归根说静,静说复命”,意思是要将致虚和守静都做得非常精湛,返回本根叫作静,静了才是复命。第四十五章称“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阐明了静的作用,能够克服扰动,制服暑热。清静可以成为天下人的模范。

第三十七章还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说明要做到静的关键是“不欲”,即不起贪欲,清静无为,那么天下自然得到规范。

早期道教继承了先秦和两汉道家清静是道之本源的观点。《老子想尔注》认为“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要求天子王公,尽管荣华显达,被人尊奉,但是“务当重清静,奉行道诫”,不可妄为。

从魏晋至唐代,清静一直是道士学道和修道的重要内容。葛洪《抱朴子内篇》称:“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将“静寂”作为学仙之法的基本要求。《清静经》充分发挥了《道德经》的清静思想,认为“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清静经》着重阐述了清静修炼的要求是澄心遣欲,万类皆空,“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这样一种“清静”得道,实际上就是追求一种身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境界。既不为物累,也不为心累,不为累而累,也不为不累而累。

宋元以后,清静之道与道教内丹修炼之术逐渐融合。《称笈七箓》卷《诸家气法》引《元气论》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生命之根本,决在此道。”意思是长生修炼之诀窍在于使形神清静,保持根本。

全真道创立后,清静之法,就完全同精、气、神的内修联系在一起了。清代全真道士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中,较为辩证地看待内丹修炼中的“动静”问题。黄元吉认为内修的过程是动静结合的过程。在炼命阶段强调“静”,在炼性阶段强调“动”,只有在一动一静之中,修道之人才能炼就大丹。●寡欲

道教认为人的欲望是罪恶和灾难的根源,无论是治国理政、个人修养都要对欲望加以抑制。《道德经》多处说到欲,而且都是指私欲和贪欲。

第四十六章有“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名句,并且以“少私寡欲”作为主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对治理天下的君王来说,则“我无欲而民自朴”。《南华真经·天地》中所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也就是这个意思。

早期道教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老子想尔注》中称,“道常无欲,乐清静”、“王者也当法之”,这就能“令天地常正。”同时,对于世俗的人来说,也应是“道之所说无私,少欲于世俗耳。”《清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而有欲就是清静的对立物。《清静经》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将除欲和心清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说的欲指六欲。六欲即六根,六根是佛教概念,指“眼、耳、鼻、舌、身、意。”

侯善渊描写“六欲不生”的状态是:“眼观无色,神不邪视。耳听无音,声色不闻。鼻息冲和,不容香臭。舌餐无味,不甘酸甜。身守无相,不著有漏。意抱天真,不迷外境。”要达到这种境界,“有道之士,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以道制欲,所以清心,所以静至。”●柔弱

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主张治理国家、社会行为以及内丹修炼等都应该刚柔相济,以柔克刚。《道德经》中,关于“柔弱”的论述有7处,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认为道的运动是循环的,其作用又是柔弱的,以弱形容它的运动特点是持久而不带有压力感的。

另外,《道德经》又以“柔弱”和“刚强”相对,认为“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却能驾御天下最刚强的东西。《道德经》明显地倾向于赞扬柔弱的一面,多次强调柔弱胜于刚强。

早期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了《道德经》的思想,赞扬“水善能柔弱,像道”,能够“去高就下,避实归虚,常润利万物”,认为“水法道柔弱,故能消穿崖石,道人当法之。”明确要求学道之人学习水的柔弱。金元以后,道教全真派兴起。全真道士追求“全性保真”,出家住庵,因而常以柔弱思想指导自己的内炼。

清代著名道士刘一明在他的《周易阐真》一书中,反复地阐明刚柔相依的道理。刘一明认为金丹凝合于“刚柔归中”,而不是如同初期道家和道教的著作中,偏于柔弱,强调以柔克刚,这无疑是道教教义思想的一个进步。●不争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处世都要按道行事,无论是天道和人道都是柔弱谦下,彼此相容而不害的,因此,学道者应该返本还元,避而不争。《道德经》述及“不争”思想的地方很多。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曾经高度概括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不争思想,是与道的柔弱的特性相联系的。由于道是柔弱的,因而道也是谦虚而不争的。当然,道的不争,并非是一种消极逃避,百事退让。因为,《道德经》还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由此可见,《道德经》中所说的不争,是一种善胜的争,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符合天道之争。《道德经》则要求“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是不尊崇贤才高能,就可以让民众不争夺功名。

不争的教义精神,《道德经》通过对“水”的论说,就不争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阐明。《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私地浇灌万物,供人们利用,福育人和万物生长。

从无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为。可称至善完美。为此,祖天师张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别倡导太上不争的教义,把不争作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则。《老子想尔注》中说:“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而修道求长生者,也应做到“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后来历代道教高真,避世利荣名,甘隐深山俭朴修行,并发善心济世利人,就是“不争”教义的体现。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学道修道者来说,就应体行柔弱不争的教义,以柔弱不争修养自我,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从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会的和平和发展。

不争在道教规戒中也成为道士的一项行为规范。《老君二十七戒》,分道戒为上中下三行,要求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行知足等。每行各有九戒,明确规定:“戒勿与人争,曲直得失,避之。”并且称“九行备者神仙,六行备者寿,三行备者增年。”●九守

九守,指道教徒的修持内容。据《称笈七箓》卷《七部名数要记》称,九守即守和、守神、守气、守仁、守简、守易、守清、守盈、守弱。道教认为,修持九守,就能达到合乎道的真人境界。《道德经》中有守字7处。如“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致虚极,守静笃”、“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等。《道德经》所称守中、守静、守道、守无为而无不为等,都是指持守虚静、持守无为、持守道的意思。《通玄真经》有《九守》篇,名为九守,实有十项,九是概数。

十项标题也与《称笈七箓》所载不尽相同,即守虚、守无、守平、守易、守清、守真、守静、守法、守弱、守朴。尽管文字大同小异,但分段内容及题目则有较大区别,反映了从早期道教至宋元时期的道教教义思想已有不少发展和变化。●三元

三元,在道教教义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经典产生的源流,隋唐以后又衍化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延续至今。

道家著作原无三元之说,但是古历法家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之始,称三元日,因为此日为“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此元当是开始之意。

古术数家以60年为一甲子,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180年为“天地一变”之周始,合称“三元”,此元又是单元之意。

早期道教太平道有“三统”神学思想,称“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

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

大约在北周末年成书的道教类书《无上秘要》中,三元一词才见著录。该书卷《上清神符品》引《洞真三元玉检布经》称,受佩“三元玄坛玉检紫文”之人,佩身9年,就有可能“乘三元之軿,上升三元之官。”

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将三官和三元联系在一起。将人体的三丹田称为三元是道教内丹术的说法。《参同契》称“含精养神,通德三元。”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俞琰注称三元为“上中下之三田也。”

宋曾慥编撰的《道枢》卷有《三元篇》,其三元所指“上元者,首以上属焉;中元者,首之下脐之上属焉;下元者,脐之下腰之上属焉。”

张伯端《悟真篇》卷上有“四象五行全籍土,三元八卦岂离壬”句,董德宁注称“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这就将内丹修炼同道教教义中的宇宙生成理论联系在一起了。

现代道教著名学者陈撄宁还在《黄庭经讲义》中称三元为元精、元气、元神。●坐忘

坐忘,是指人有意识地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也指人在修炼中控制意志、排除杂念的内修方法。《玄宗直指万法同归》称:“坐者,止动也。忘者,息念也。非坐则不能止其役,非忘则不能息其思。役不止,则神不静。思不息,则心不宁。非止形息役、静虑忘思,不可得而有此道也。”

唐代道士王悬河编修的类书《三洞珠囊》卷有《坐忘精思品》,将坐忘和精思并列在一起。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著有《坐忘论》,赞扬坐忘是信道之要,自称“恭寻经旨而与心法相应者,略成七条,以为修道阶次”。

意思是坐忘之法要按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互有联系的顺序进行操作。宋代曾慥在《道枢·坐忘篇》中称:“坐忘者,长生之基也。故招真以炼形,形清则合于气;含道以炼气,气清则合于神。体与道冥,斯称之得道矣。”

坐忘的修道方法,在唐宋两代影响很大。宋元以后,道教的内丹修炼术逐渐发展,并完全代替了外丹术。内丹家们多以精、气、神的理论解释坐忘,使其与坐忘相联接。另一方面,坐忘的修道方法仍然保持着独立而持久的影响。直至元代,坐忘之法,仍为学道之人视为得道成真的要法。●抱朴

抱朴作为道教教义,源于《道德经》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原是未经加工成器的原材料,又作本真、本性、质朴解。抱,是持守。抱朴就是要求学道者持守质朴无华的本真。这样才能与道合一。《道德经》还有朴字多处,如“敦兮其若朴”、“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特别是对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这一句,历代注家都十分重视,认为它说明道总是具有无名和朴质这两个重要的特性。《道德经》还提出人治之道也是要朴。第三十七章中称“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五十七章中又称“我无欲,而民自朴”,统治阶级将朴作为治政原则之一,则民众也因此可以保持自然和朴实了。

早期道教太平道信奉的《太平经》,批评世人品行邪恶,颂扬古人的质朴,称“下古人心邪蔽,不若太上古之三皇,人心质朴,心意专一,各乐称天心,而忠信不欺其上,故可无文也。”指出,如果能够还返到胞胎之中,与世俗之事毫无牵缠,就是“与道居也”,如果抛弃了人的真正的纯朴之质,那就是“反成土灰”了。

葛洪自称抱朴子,并且以《抱朴子》名其书。有《抱朴子》内外篇传世。南朝道士陶弘景在《真诰》中也认为“处无用于嚣途,乃得真之挺朴;任凡庸以内观,乃灵仙之根始也。”认为在喧嚣烦杂的世事中,无为无用,这就得到真正的朴。《西升经》更进一步认为“损思虑,归童蒙,塞邪智,圣人之朴也。”要求从道的人有意识地减少思想活动,回归到孩提时代无忧无思的境界,闭塞自己的智慧和邪恶,这才是圣人的朴。●太平

太平,是道教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在这种太平社会里,君主爱护臣民,臣民忠于君主,没有阶级冲突,利益分配平均,人人感到快乐,没有天灾人祸。“天道无亲,唯善是与。善者修行太平,成太平也。”

太平道以“太平”命名,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其太平的社会理想集中表现在《太平经》中。“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执平也,地之执平也。”、“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两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说太平。”

太平道认为天、地与中和之气相通,并力同心,就能共生万物;男女相通同心,就能生养子女,父母和子三者同心,就能治好家庭;君臣民三者相通同心,就能共成一国。三气相通,就能“立平,立乐,灾异除,不失铢分。”

意思就是社会达到财富均平,君民同乐,灾难消除的太平理想。●承负

承负,在道教教义中指善恶报应,因果相关。道教认为任何人的善恶行为都会对后代子孙产生影响,而人的今世祸福也都是先人行为的结果。

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即人们常说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其特点是前辈后辈相承负。

但对于承负的论述,《太平经》中有两种解释。

其一,“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称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过失,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

其二,“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究还反其本,故名承负”。

意即天地人三统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奸邪,以至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还返回虚无之源本。其一说的是善恶承负;其二则是说天道循环。

由此可见,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是因人作恶和嗜欲造成的,并给后人和自然界带来极大危害。为免人们遭受危害和灾祸,人们应当学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负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们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

在承负之说中,道教还特别重视并相信现世的善恶报应。《太平经》也为说“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老子想尔注》中则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

认为吉凶祸福和生死都是随人行善恶行为来报应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应行善积德,使精神与天通,乃可至长生成仙。

道教善恶承负和现世报应的教义,对后世有非常重要影响。《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在天地间有司过之神,行善积德则可延年加寿,乃至成仙。犯过作恶,则依所犯轻重,给以减少生命年限的惩罚。”

鼓励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还融会了回报应学说,修道行善则可升入仙国,犯过作恶则将会在地狱受到刑罚。●八卦

八卦,是儒家经典《周易》中的重要概念,又称经卦,指的是《周易》中的基本图形。

八卦的起源,有种种揣测,一说起源于结绳改书契时,阳爻代表大结,阴爻代表小结;一说起源于生殖崇拜;一说模仿占卜的龟兆;一说代表一种原始文字;一说起源于蓍草排列的方式。

坎离,原是两个卦名,其卦形是“离中虚,坎中满。”在内丹炼养著作中,坎离指的是药物,也就是人的精、气、神。乾坤,也是两个卦名,其卦形是“乾三连,坤六段。”

在内丹炼养著作中,乾坤指的是鼎器,也就是人体内部炼养精气的部位,大致相当于上下丹田。

早期道教太平道,在《太平经》中也以易理八卦来“穷道通意”。《斋戒思神救死诀》称:“八卦乾坤,天地之体也,尚有休囚废绝少气之时,何况人乎?”

意思即八卦的卦象变化,体现了天地的生死、壮老的气的兴衰变化。东晋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称“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意思是乾坤两卦被包含在道之中,是道的体现。

东晋时已有《八卦符》,并称其为“大符也”,可以推测,其时道教中已有人将八卦之卦象神化为遣神克鬼的符图了。

道教内丹炼养的论著中,八卦的象数学说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成书于东汉的道教丹经之王《周易参同契》就是一本将周易、黄老和炼养术结合起来,以象数之学阐述内养外炼的著作。

唐宋以后,内丹炼养逐渐替代外丹术,无论南宗、北宗,或者中派、东派、西派,在其内丹著述中大多采用八卦的卦象变化来阐发一些难以言传的问题。●太极

太极,是儒家经典《周易》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太极一词见于《易传·是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对于此段文辞,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为筮法,筮占者执蓍草于将分未分之时,即称太极;一种解为易理,视太极为天地未分的混沌状态。两仪指的是天地,四象和八卦指的是四季和八种自然现象。易理的解释后来有很多发展。

太平道的《太平经》受到五行、八卦学说的明显影响,但将天地起源归结于“一”。在《太平经》中,有近20处使用无极一词,如无极之天、无极之地、无极之国、无极之境、无极之世、无极之术、无极之殿、无极之道等。

无极之义指极深、极广、极远、极长、极为有效等意思,并未同《易传》的太极概念相联系。五斗米道的《老子想尔注》,在解释“复归于无极”时,称“唯有自守,绝心闭念者,大无极也。”无极相当于道,大无极即大道的意思。

南北朝的道教文献中,有大量太极字样出现。齐梁道士陶弘景在《真诰·甄命授》中称:“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意为道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即由太极生天地。因此,这一太极观直接源于汉儒。

在《真诰》中,太极又有天上仙界的意思;在《协昌期》中,太极又是神灵的名称。唐末五代时,杜光庭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以太极解释道,将易理和《道德经》明确地联系在一起。

北宋张伯端在《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中,将人身和天地相比类,认为太极是天地创造的发端,也是人身的初始。天地有太极,人身之中也有太极。

金元以后,理学家们的太极观,对于道教教义思想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元明清高道的论著中,多以太极与道互为诠释。

道教吸收易理不仅适应了官方哲学的要求,也将易理同道教教义和内修理论相结合,并且在法衣、法器中广泛采用了太极阴阳的图案。

太极阴阳图,在民间就成了道和道教的标志。并且由于道教多有祈禳镇邪的仪式,因此,在民间多以太极阴阳图挂于门框和厅堂之中,作为驱邪之用。●仙道贵生

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体现了道教的鲜明特色。所称仙道,即道教追求的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的可学和实有,神仙生活是逍遥无碍,长存不亡的,他们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学道务道之人学习和信仰的人格形象。

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自我的修行,达到长生久视。所以道教教导人们要贵生、重生、乐生,生存的质量提高到神仙一样的境界,达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度人经》曾把这一要旨归纳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道教的仙道贵生教义思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秦汉时期的方仙信仰。《南华经》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神人可以不食五谷,只吸风饮露。可以乘称御龙,行游四海之外。还说有一种人,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汉书·艺文志》则将神仙者概论为,保性命之真,同生死之域。

二是太上《道德经》修真常长生久视之道的理义。祖天师张道陵立教时,将神仙信仰和常道宗理融合为一体,完整了道教信仰的体是。

张道陵在《老子想尔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又说“道意贱死贵仙”。修道的目的就是唯愿长生、生生不息。从而构成了仙道贵生的重要教义。

道教相信人通过修炼,物质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华,最终成仙得道。为此,历代高真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积极探索生命修炼的途径,总结了丰富的修养学说和修炼方法。

以“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精神为动力,立志要度己度人,反映了道教贵生乐生和胸怀世人的人生态度。

修道以至长生成仙,就是要求人们以积极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来生活。人之生命乃由道之天地之灵秀之气而化生,得之不易,应当格外珍惜。

其修行的要求主要是心性品德的修养和身形生命的修炼两个方面。道教称之“性命双修”,以致神形兼备。心性品德的修养和提高,是修炼物质生命的基础。

修养心性品德的标准,是学修道一样的德行,清静寡欲、柔弱不争。消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养。

同时,还要广行善举,利物济人,积功累德。生命的修炼则是以品德修养为根基,通过修炼来促进生命的健康和长久,最终达到神形合同,成仙得道。●三洞宗元

道教宗元于三洞,以三洞为三元,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经教体是无不宗元于此,是道教的根本宗元。

三洞宗元,是以“三元”为宇宙混沌之始。称“一分为三元,三元变化三气,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然“三洞之元,本同道气,道气唯一,应用分三。”这是《称笈七签》对三洞宗元的基本论述。

概括来说,道气衍化为三元,三元分别是,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由三元变化为三气,三气分别是始、元、玄三气,再由三气化生万物。其造化开辟的过程是,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运行,而后天地始立。再由始、元、玄三气化生万物。

三洞宗元作为“道”化万物的信仰宗元,还有其更重要的一面,就是三元,即三宝君。第一天宝君,从混洞太无元化生;第二灵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第三神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三宝君分别治于三清境,故三宝又称三清。

天宝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其气始青;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其气元黄;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其气玄白。而三元皆本同道气,所以,三宝君的名号虽殊,却本同于一。

三宝君、三清,道教全称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为道教最高尊神,乃神明之宗,造化之祖。

同时还是经教之教主,为道教传下了三洞三十六部真经。《道教三洞宗元》说“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

三洞经又各有垂教的对象,以合乎学道修道的品级。开始人道修学之人,始入仙阶,登无累境,故初教以洞神宝经。其次智渐精胜,既进中境,故中教以洞玄灵宝经。最后即登上境,智用无滞,故上教以洞真天宝经。

其目的都是通过经教文化,诱俗修仙,从凡证道。故后世《道藏》的编撰,就是以“三洞四辅”来分例的,并构建起了以三洞宗元为信仰的经教体是。●返朴归真

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

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纯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

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这里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为道的质朴状态,是指真常之道的本来体性。

然而,要返朴必需要抱朴,《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要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俭朴,使本性漫漫返复到淳朴的状态,与道相合。

而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进而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内炼功夫,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成仙得道。●万法归宗

万法归宗,指的是道教的全部教义和经教、科教、法派、教戒、炼养方法等都要归宗于信道修道,真思志道。凡为学道务道之士,无任是属哪个道派或擅长哪种教化,如言教、身教、科教等,其信仰追求和基本教义都应是一致的。

从道派来说,道教有正一、全真两大派,但两派的信仰体是和经教体是却都是一致的,皆以太上真常之道为最高信仰、宗奉三清道尊,并以三洞四辅真经宝典为经教之本。

正一以真一不二,伐诛邪伪为内涵,全真倡积真功、践真行为本真,所要体现和倡导的都是太上之真道。而修炼虽有丹鼎符箓之分。但核心内容都是为度己度人。

对一个道士来说,无任是正一还是全真,都应是心身与道法同修,不能偏废。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说“此身身外本无法。”也就是说,修炼道法,首先要修炼心身,积累道功,凝炼神气以合道,达到度己度人的目的。●济世利物,齐同慈爱

济世利物是道教修炼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济世即普济世间,利物即利益万物。道教认为济世利物不仅帮助了他人,而且还有利于自己仙道的修成。老子说过:“赈穷补急则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

葛洪曾对弟子解释道:你们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天仙,而做了个地仙,是因为“前世学道受经,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他人得道”。所以道教修道时强调“济世利物,齐同慈爱”。

四、规戒阐述

道教有自己完整的一套规诫制度,任何违背了道教规诫的弟子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根据不同的门派和不同的制度而定。

道教规诫中比较重要的戒律有初真五戒、初真十戒、女真九戒、全真清规和老君想尔戒等,正是这些严格的戒律,保证了道士能够安心静修,以通大道。●道教教规

道教的教规主要有:

一是传授。传授是道家成仙证圣的必由之路,故道教把授道传密之事看得极为重要,以不能乱传乱泄为戒。传授时必须有虔诚求道的思想和行动,洗涤身心,烧香斋戒,并起宏誓、请师证盟,师方予以传授。

二是赏善惩恶。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神仙宫府统辖三界十方,故人类的善恶也属神明的监察范围。行恶的人定受惩罚,甚至丧命;行善的人就可消灾免难而增延福寿。

三是斋戒。道教修斋设供,以达到积累功德和防止出现过失、恶疾的目的。斋分为节食斋和心斋,节食斋以和神保寿,心斋以澡雪精神。戒,指对道教徒分别有不同的戒律,并提倡所有人行五戒十善,提出凡人若常行五戒十善,则天人善神护卫,永灭灾殃,长致福佑。

四是诵持。道教规定,凡师传的经箓,必当念诵佩持。意思是凡道教徒必须常念诵师传的经法和佩持符箓。●清规戒律

道教宫观内对违犯戒规道士的惩处条例称作清规。道教创立时规定:凡道士犯法者,先原谅三次,如仍不改过,才给以惩罚。其目的是“闻人有过助其自诲”,使在净室中向神叩头思过,以乞求“诸大神原其不及”。

现存较著名的清规有《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长春真人规榜》等。道教约束道士思想言行的条规称作戒律。道教初期戒律简约,主旨为戒贪欲、守清静。

两晋南北朝时,由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道等制定出五戒、九戒、十戒和其他戒律,这些戒律均为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之用。●违戒处罚

违成称受戒道士违背所应受持的规戒条律。破戒称道士受持规戒后重又违犯规戒。

对违戒、破戒者,原本都有统一规定,后来各宫观以清规作为处罚的标准,现在基本是以批评教育为主,直至开除。●斋日

斋日也就是指斋月中某一天或祖师圣诞或有斋醒科仪等活动时,道教徒必须严格按照道教仪范所规定内容行事。道教在制定戒律的同时,还特别设立了斋田,斋田是一月之中应持斋戒的日子。

这一天必须严格遵守道教戒律,这样举行仪式时才能有天神护佑,才能有求必应,心神感应。

道教的斋日有十直斋日、八节斋日、三元斋日、四始斋日,三会斋日。十直斋日: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

八节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三元斋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四始斋日:正月初一,四月初一,七月初一,十月初一;

三会斋日:正月初七,七月初七,十月初五。

这些斋日是持戒做斋的特定时间,斋日里必须严格持戒、护成,这样才能真正以身正教化世人,以净心感化世人。现在各全真庙宇中的斋日与传统定制有些变化,十方丛林主要以农历初一、十五及祖师圣诞日等作为斋日,子孙庙里还以传统定制斋日为主。●功过格

功过格是道士自记善恶功过的一种簿册。善言善行为功,记功格;恶言恶行为过,记过格。《太微仙君功过格·序》称:“修真之士,明书日月,自记功过,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自知功过多寡。”

功多者得福,过多者得咎。道教以此作为道士自我约束言行、积功行善的修养方法。人的行为善恶自有报应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道教继承汉代谶纬学说,也将神灵报应人之善恶作为约束道士的方法之一。道士自记功过当是仿效宋儒而来。

元代净明道有学道人自录功过的规定,《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说“十戒”的第三戒要求学道者无忘日录。

自录者,所以修检善恶之处,因此,它是“不教之师也,不说之友也,不诏之君父,不约之法度。”净明道的自录是后世道教功过格的雏型。

托名古仙或祖师撰述的有关功过格的小册子甚多。著者有成书于金大定十一年的净明派《太微仙君功过格》以及《警世功过格》和托名吕洞宾的《十诫功过格》等。《太微仙君功过格》中功格36条、过律39条。各分4门。其中,功格有救济门12条、教典门7条、焚修门5条、用事门12条。过律有不仁门15条、不善门8条、不义门10条、不轨门6条。《十诫功过格》吸收宋明理学家的修养内容,称“学道乃身心性命之事”、“以十戒定功过”。十戒指的是戒“杀、盗、淫、口恶、口舌、绮语、妄语、贪、嗔、痴。”《警世功过格》认为儒正心,道存心,佛明心,会通三教,修心为本。因此称“变化气质,归于纯粹”为一千功,而心怀阴险为五百过。

功过格的各种功和过的规定,其特征就是仁民爱物、忠君孝亲、崇信三宝。它是道教伦理思想的体现,也是宋明以后我国封建道德价值标准的反映。●守庚申

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尸神,每到庚申之日,即上天报告人的过失。三尸为,上尸名彭倨,中尸名彭质,下尸名彭矫,所以也叫三彭。也有称为玄灵的。也有称为青姑、白姑、血姑的。

上尸使人好色、中尸使人多思、下尸使人淫欲,故三尸使人逐渐衰老,趋于死亡,更不利于道人修行,因此必须除之。

道教为了除去三尸神,采取了许多办法。一种是去欲。所称“欲生则三尸生,欲灭则三尸灭”;一种是服符诵咒;一种是厌胜;一种是服药;一种是服气。流行最广的是守庚申,即在每月的庚申日,彻夜不眠,阻止三尸上天报告,或者斩却三尸神。●三界十方

三界者有三,一以时间而言,分为无极界、太极界、与现世界。一以空间而言,分为天界、地界、与水界;一以道境而言,分为欲界、色界、与无色界。皆称为“三界”。

十方者,乃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北方、东南方、西北方、西南方、上方、下方,为十方也。●四恩三有

道教以报恩为重,故有四恩应报。

四恩者,一天地恩;二国土恩;三父母恩;四师长恩。凡此四者,皆宜回向以报之。三有者,一有情者;二有识者;三有缘者。

凡此三者,道皆亲之。所以“四恩三有”为信道者必须念念不忘。●三皈五戒

三皈者,皈依道、皈依经、皈依师,为皈依三宝。五戒,又称为积功归根五戒者,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五戒荤酒。

身不染杀盗邪淫,将升入欲界18天,心无贪、嗔、痴将升入色界6天,口无绮言华语、恶口妄言,将升入无色界4天。

在此基础上供养三宝,广行方便,积功累德,将升入四民天。至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灾不到,八难不侵,永脱轮回,常处清静逍遥之境。

常人名籍,录于阴曹地府,随自身功过沦于六道。欲脱轮回之苦,必须皈依大道。凭借道经师三宝之力而摆脱轮回。因此,必须皈依三宝,皈依之后,名籍将从阴曹地府消除,记名于三官大帝青编之籍。

从此之后,三宝弟子的一切功过皆归三官大帝考校,阴曹地府无权干涉。欲求皈依,必先拜师,拜师必须心意虔诚。皈依之后,必须遵守三皈五戒。此三皈五戒为学道者入道之初,需首要遵守之规律也。●三障十恶

三障者,魔障、业障、灾障也。因贪嗔痴等之惑,而生魔障;因五逆十恶之业,而成业障;因三灾八难之遭,而见灾障。十恶者,口有四恶,即绮语,妄言,恶口,两舌;心有三恶,即贪,嗔,痴;身有三恶,即杀,盗,淫。合为十恶。●三塗五苦

三塗者,一为火塗,为地狱道猛火所烧之处;二为血塗,为畜生道互相噉食之处;三为刀塗,为饿鬼道被刀剑逼迫之处。又以:一者拷对前非之塗;二者畜生偿酬往业之塗;三者饿鬼苦对最深,渴饮火精,饥则食炭之塗,号称三塗。

五苦者,一为刀山地狱之苦;二为剑树地狱之苦;三为铜柱地狱之苦;四为镬汤地狱之苦;五为溟泠地狱之苦,是为五苦。●三灾八难

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一为风灾;二为火灾;三为水灾。八难者,一者得生人道难;二者去女为男难;三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五者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七者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难,称之八难。《称笈七签》卷“杂修摄”的八难为不废道心一难,不就明师二难,不托闲居三难,不舍世务四难,不割恩爱五难,不弄利欲六难,不除喜怒七难,不断色欲八难。●三元五腊

三元节是道教的重要节日,分别是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中元地官节,十月十五下元水官节。

五腊节是,正月初一天腊,五月初五地腊,七月初七道德腊,十月初一民岁腊,十二月初八王侯腊。●初真戒律

初真戒是人道者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是人道的门户,是修道的起点。初真戒有五戒、八戒、十成和女真九戒等。《初真戒说》里就制定初真戒的意义说得很详细,目的就是树立道心,弘道立德。

初真戒要求十恶不生,无思无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为师。清代王常月著的《初真戒律》中,让人道者先受三皈依戒:第一皈身,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轮回,故称道宝;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称经宝;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律,不落邪见,故称师宝。●初真五戒

初真五戒是初真戒的根基,是人道之初门,清心之良方,是出俗与人俗的枢纽,每人道者,”必须牢牢领会其意。五戒指不得杀生、不得荤酒、不得口是心非、不得偷盗和不得邪淫。

这五戒是持身之本,护法之根,如果能以此五戒为对照,就能益寿延龄,天神护佑,永脱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五戒后来发展成八戒。陆修静在《受持八戒》中在五戒之外加了三戒,即不得杂卧大床、不得普习香油、不得以作娼妓。●初真十戒

持五戒者,校正身心,去除杂念,接受皇天尊所命初真十成。十戒为: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应当尽节君亲;

第二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应当广济群生;

第三戒者,不得杀生,以充滋味,应当行慈。

第四戒者,不得扶邪败真,秽慢灵气,应当守贞操。

第五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应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六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应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优其功能;

第七戒者,不得饮酒食肉,犯律违禁,应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

第八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

第九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秽杂,应当慕胜己,栖集清虚;

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应当持重寡辞,以道德为务。

这十戒,能做到者,天神护佑,永脱一切苦脑。十戒注重道教徒的品德修养,要做到忠、孝、济世、守身、节俭、利人、清修,作为修道养性的前提,洁身戒行的道德规范,能使道教徒品行端正,世人竟向慕之、归之。

道教特别讲究广济群生,要回光返照,与人为善,则广施阴德,普济群生,乃为人道之本。对贞操方面来讲要独拔常伦,顿息尘缘,精修道行,当证仙阶,福及九祖,庆流一门。

对于财物方面来讲:夫人之贫富,命禀生初悉已前定,若生财有分,用尽还来,若胎骨受贫,广求不富,能明此理,一切取觅付之自然,非己之财不妄取,非义之财不苟得。

合得之财,随分取可,不陷于贪求无厌之欲,能做到十戒的人,则心领神会,精神分明,修道积德的第一步。●女真九戒

在初真戒后面,还加上了女真九戒,作为道教信女修持之戒,九戒为:一、孝敬柔和,慎言不妒;二、贞洁持身,离造秽行;三、借诸物命,慈憋不杀;四、礼诵勤慎,断绝荤酒;五、衣具质素,不事华饰;六、调适性情,不生烦恼;七、不得数赴斋会;八、不得虐使奴仆;九、不得窃取财物。●三堂大戒

三堂大戒是全真道授受传承之根本戒律,也称三坛大戒,由初真戒、中极戒与天仙大戒三部分组成。由于受戒道士必须经100天戒期,故又称“百日圆满三坛大戒”。《道藏辑要》收录戒律全文。

全真道创立之初,并无繁复戒条。传授戒法,始于邱处机。他订立传戒仪范,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据全真龙门第七代律师王常月《钵鉴》记载,邱处机采用道教传统戒律,乃仿佛教沙弥、比丘、菩萨三戒之制,定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唯单传秘授,不得广行。

至明末清初,王常月创全真丛林,一改旧制,公开传授。顺治十三年,“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康熙二年,又率徒南下,立坛授戒。当时在全真道中,龙门派的社会影响远超其他各派。

初真戒本王常月所撰之《初真戒律》,立持戒、出入、事师、视听、言语、饮食、听法、出行、起立、坐卧、作务、沐浴等威仪13种、200条,从各方面对受戒者加以约束,得受初真戒者称妙行师。

只有得称妙行师者,才可进而受中极戒。中极戒本托称太上老君降授之《中极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经》,戒文300条,故通称“太上老君中极三百大戒”。

中极三百大戒中有将近百条与“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相同,其余二百戒也与上述威仪等多有雷同之处。从正念修持以至接人待物,都有种种规定。

天仙大戒本清柳守元所撰《三坛圆满大戒略说》,认为三界诸法,皆从道生,若欲求道,当修观慧诸法。

受持此法,即“得生无量智慧,增无量善因,灭无量业障,消无量烦恼,延无量寿岁,长无量福田,”位证天仙,是为“不戒乃戒”之“天仙”大戒。

得受天仙戒者称妙道师、传教本师乃太上继宗演教接化大德之师。不受天仙戒者不得传戒。●九真妙戒

九真妙戒简称九真戒,为亡者所持之戒。是九天帝君亲口宣说,佩奉者升入九天,轻侵者堕入九地。《道法会元》称“九真戒者,宣告亡灵,奉戒专心,克臻妙道。”

据《北帝伏魔神咒妙经》称,此戒内容为:一者敬让,孝养父母;二者克勤,忠于君王;三者不杀,慈救众生;四者不淫,正身处物;五者不盗,损人损己;六者不咳,凶怒凌人;七者不诈,谄贼害善;八者不骄,傲忽至真;九者不二,奉成专一。《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说道:“世人若能受九真妙戒,佩受救苦长生宝箓,生在之日,受之福报,寿龄绵远,运尽数终,不趋轮回,直上丹天。”●全真清规

全真清规是金元时期全真道对违犯戒律的道士执行处罚的条例,旨在约束道士、维持道观的正常活动和生活秩序。清规与戒律是相辅而行的。戒律警戒于事前,清规处罚于事后。

全真道初创时期,力倡苦修,离俗出家,教风淳朴,有规戒思想而无制度。《真仙直指语录》有马丹阳“十劝”语录,称一不得犯国法;二见教门人必须当先作礼;三断酒色财气;四除忧愁思虑;五遇宠若惊;六戒无明业火;七慎言语、节饮食,薄滋味、弃荣华、绝憎爱;八不得学奇异怪事;九居庵不过三间、道伴不过三人;十不得起胜心。

故元人徐琰概括全真教旨为“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之宗。”元初全真道结交权贵,贵盛至极,教风日变,渐离自放草泽、俭朴刻苦之旨,因此,逐仿效佛教清规订立全真清规。

明正统年间编成的《道藏》收有《全真清规》一卷,内容包括:指蒙规式、簪披次序、游方礼师、堂门戒腊、坐钵规式、祖师则例、三不起身、全真体用等。

其中指蒙规式是指导初入道的童蒙的规戒;簪披次序定弃俗簪披的先后次序;游方礼师是对游方道士的礼仪规定;堂门戒腊是对道士在宫观中行止的礼仪规定;坐钵规式是对于全真道士坐钵修持的规定;祖师则例和三不起身是对于全真道士在宫观内起居安排和礼仪的规定;全真体用则是阐述全真清规体现的教义思想。《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明确规定了对于违反清规的道士的处罚标准:“一犯国法罚出;二偷盗财物、遗送尊长者,烧毁衣钵罚出;三说是谈非、扰堂闹众者,竹篦罚出;四酒色财气食荤,但犯一者罚出;五奸猾慵狡、嫉妒欺瞒者罚出;六猖狂骄傲,动不随众者罚斋;七高言大语、作事躁暴者罚香;八说怪事戏言、无故出庵门者罚油;九干事不专、奸猾慵懒者罚茶;十犯事轻者罚拜。”●老君想尔戒

老君想尔戒是早期道教的戒律。其戒文分上中下3行,每行3条共9条,即“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此上最三行。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此中最三行。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此下最三行。”《称笈七箓》卷称,想尔戒是“道舍尊卑同科”的,“九行备者,神仙;六行备者,寿;三行备者,增年。”

老君想尔戒是五斗米道《老子想尔注》戒律思想的集中体现。《老君存思图十八篇·坐朝存思第十》称,行存思者要“存《老子想尔注》”,其所标出的却是老君想尔戒的三行九条。由于想尔戒的条文过简,不便操作践行,因此,又在想尔戒的基础上,衍生出老君二十七戒。戒文也分三品。

上品戒文是:戒勿喜,邪喜与怒同;戒勿费用精气;戒勿伤王气;戒勿食含血之物,乐其美味;戒勿慕功名;戒勿为伪彼,指形名道;戒勿忘道法;戒勿为试动;戒勿杀言杀。

中品戒文是:戒勿学邪文;戒勿贪高荣强求;戒勿求名誉;戒勿为耳目口所误,戒常当处谦之;戒勿轻躁,戒举事当详心;戒勿好衣美食;戒勿盈溢。

下品戒文是:戒勿以贫贱强求富贵;戒勿为诸恶;戒勿多忌讳;戒勿祷祀鬼神;戒勿强梁;戒勿自是;戒勿与人争曲直;戒勿称圣名大;戒勿乐兵。

二十七戒是想尔戒的具体化和世俗化。《太上老君经律》称,行二十七戒“备者,神仙。持十八戒,倍寿。九戒者,增年不横夭。”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清派、灵宝派以及北天师道等道派都制订了一些戒条,将修道与持戒紧密地融为一体,称持戒是修道的首要条件。

唐代道士张万福《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列举的戒目有16种,称“凡人初入法门,先受诸戒,以防患止罪”,其中想尔戒二十七戒是“太上高玄法师所受”之戒。

明清时期,道教戒律思想臻于完备。永乐初,天师张宇初撰《道门十规》,列述道教源流、道门经箓、坐圜守静、斋法行持、道法传绪、住持领袖、称水参访、立观度人、金谷田粮、宫观修葺十条,一般认为是明代道教的整顿纲领。●三业、六根、六尘

三业,身业、口业、意业,称身、口、意三者所起作用之业。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心根、意根,称此六官能生六识之根,故称六根。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称此六境,能由六根而染尘污,故称六尘。●老君说一百八十戒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又名长存要律百八十戒,简称老君百八十戒、百八十戒,是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的主要戒律,后成为道教授受传承的大戒之一。《太上老君经律》、《要修科仪戒律钞》、《称笈七箓》均收有戒律全文。

道教称一百八十戒是周幽王时代的老君授予干吉的,老君对干吉称:“吾遥从千万亿里观之,诸男女祭酒托老君尊位,贪财好色,擅色自用,更相是非。各称我心正,言彼非真。利于供养,欲人奉己。憎恶同道,妒贤嫉才,骄恣自大。禁止百姓,当来从我,我道最正,彼非真也,皆不当尔。”

于是,老君授戒,命干吉“当善听,记录心中,当为后世作法则。”老君授戒之说固属虚妄,但是它反映了早期道教出现的种种混乱情况,急需整顿。

于是道门中人凭借老君的神权和祖师的威名,制作道经,宣设戒条,以期清整纲纪,涤除弊端,保存道门势力,巩固道教的社会地位。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

一般认为,最早的道教戒律是老君想尔戒。老君一百八十戒是想尔戒的铺陈和展开,具体化和世俗化。学道之人当先诣师门,“奉受七十二戒、百八十戒”。

就“百八十戒”的戒条内容来看,有不少属于一般社会公德,如有关人际关系的,不得多蓄仆妾、不得淫他妇人、不得贩卖奴婢。有关处世原则的,不得盗窃人物、不得破人婚姻事、不得言人阴私。有关爱护自然环境的,不得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等。

第二章 宗派传承

道教的产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东汉以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和社会矛盾空前激烈地情况下萌发产生的,经过南北朝的改革,道教脱胎换骨,以维护王朝统治为基础,从此开始他长达1800多年的传承。道教产生之后,因为政局的动荡开始了分裂,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形成南北天师道场,此后不断有宗师另开蹊径,道门宗派日益增多,最终在金元时期形成了正一道与全真教两大道教门派。那么,道教到底经过了一段怎么样的发展历史?又是如何形成正一道与全真教两大门派的呢?

一、道教传承

道教,从东汉中后期开始形成,由张道陵创建五斗米道,尊老子为道祖,奉老子《道德经》为典籍开始,表明道教正式创建。

道教创建之后,经过曹魏时期的发展,南北朝的改革,隋唐时期已经发展成熟,终于迎来了北宋的隆盛,金元时期道门四起,蒸蒸日上,明朝中期达到巅峰,此清朝以后陷入衰微,直至现代道教开始复兴。整个道教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中华民族伟大文明史的缩影。●道教产生历史背景

道教形成于东汉的中后期。它之所以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有其所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思想渊源,并经长期的酝酿和积累的必然结果。

我国封建社会由战国进入秦汉时代,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居于发达的领先地位。

但是,秦汉的社会发展,又受到封建生产方式的制约,呈现时起时伏的波浪式延展的趋势。即使在秦汉鼎盛时期,社会矛盾也很尖锐。

土地兼并日益加剧,使得“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对地主阶级的反抗也日益增多。

西汉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便由盛而衰,最后终于灭亡。光武虽号中兴,但东汉王朝却是建立在农民起义的火山上的,只有光武、明帝和章帝三代,社会稍为安定。

从和帝开始,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势力迅速膨胀,并在政治上逐步形成外戚与宦官两大集团,彼此争夺政治权力,把持朝政;地方官吏则不奉法令,侵冤小民。

东汉王朝的统治日益腐朽和黑暗,整个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莫大的痛苦。再加上当时自然灾害频仍,疫病流行,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造成人民深重苦难的现实世界,是宗教赖以滋生的气候和土壤。人民渴望摆脱苦难,而又找不到出路。因此往往幻想有一种超人间的力量来伸张正义,并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护上。

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在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的时候,也极力企图利用宗教来麻痹人民反抗的意志,宣扬君权神授。借以消除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人民抗争的风暴,同时也希望宗教成为他们统治的后盾,祈求长治久安和个人的福寿康宁。

这种气氛,显然是孕育道教极为重要的气候和土壤。再加上佛教在汉代的传入,也给某些神仙方士创立道教提供了启示,成为道教产生的助产剂。所以说道教的产生,是当时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初建:东汉道教

道教在东汉中后期产生,这个时期的早期道教有两大派别,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或正一盟威之道。其创立者为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等。五斗米道创教的时间大约在东汉顺帝时期,创教的地点在西蜀鹤鸣山。

它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因从其受道者必须纳五斗米而得名。其宗教特征不少与太平道相似。其召神劾鬼、符箓禁咒等道术,均直接继承了汉代方士的方术。

太平道是奉事黄老道的巨鹿人张角于东汉灵帝时所创,因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以“中黄太一”为其奉祀之至尊天神。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为人疗病的方式传教。由于当时疾疫流行,广大群众纷纷求治,且“病者颇愈”,因而信奉其道。

张角在灾情特别严重的冀州布道成功之后,便派遣弟子8人到四方传教。10余年间,其教徒便达到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州。中平元年,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其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预定在甲子年三月初五各地同时起义,张角还自称“黄天泰平”。

不料在预定的起义日期之前,张角的一个弟子济南唐周向灵帝上书告了密,打乱了张角原来的部署,只好提前发难,于是“八郡同时俱发”、“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张角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东汉王朝随即采取了一是列军事、政治措施,全力以赴地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使太平道组织受到严重的破坏,从此传授不明。

在太平道发动起义期间,巴郡五斗米道张修,也与之东西呼应。随后,张道陵之孙张鲁还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统治了30年。●低谷:曹魏道教

曹魏时,太平道已随黄巾起义被镇压而衰微,正一盟威道张鲁随曹操与移民北迁,到达曹魏本土,即今河南、河北一带。

曹操、曹丕鉴于黄巾起义,害怕农民起义者利用宗教组织起来进行革命,便对早期道教采取了两手政策,一方面进行限制或镇压,另一方面又进行利用和改造。

曹操将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一些神仙方士,如左慈、甘始、郄俭等召集到身边,既可以谋求养生方术以延年,又可以防止他们鼓动老百姓造反。因此,这时有很多高门士族加入道教,促使道教发生了分化。

从曹魏时期开始,道教逐渐分化为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民间道教两个较大的层次。随着正一盟威道在高门士族中的逐渐传播,其地位日益提高,人们逐渐改称正一盟威道为天师道。

魏晋时期天师道仍保留了早期正一盟威道的一些宗教内容,但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某种混乱局面。如因原有的组织系统随北迁而解散,祭酒们便各自为政,人人称教,各奉异法,祭酒职务的拜署也各自设置,造成道官制度的混乱,许多祭酒和道民不守教规。●崛起:东晋道教

至东晋,道教逐渐从低谷中崛起。其表现之一是,道教的神仙理论获得了重大发展,并初成体是。这以倡导神仙道教的理论家和实践家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内篇》为标志。

葛洪一生著述不缀,养生修道,以丹鼎生涯终老。葛洪最有代表的著作是《抱朴子》一书。全书分为《内篇》和《外篇》。《内篇》讲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辟祸,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内篇》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又继承魏伯阳的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所举仙经神符,多达282种。《内篇》充实和发展了神仙道教的学说,促使道教转向以追求长生成仙为最高目标,在道教思想教义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内篇》的问世,标志着金丹道教神仙理论体是的确立,同时,也标志着上层神仙道教勃兴的开始。继葛洪之后,又出现了传授经是而形成的上清、灵宝、三皇等道教经箓派。《上清经》是是由巍华存创始,由杨羲、许谧共同完成的,其主要经书为《上清大洞真经》及《黄庭经》等。《灵宝经》是是由葛巢甫所撰作而成,其主要经书为《元始无量度人经》。《三皇经》是是由西晋鲍靓传《三皇文》至东晋而显于世的,道教所说的《三皇经》,包括《三皇文》和《五岳真形图》。《上清经》是的问世是杨羲和许谧、许翙继葛洪之后对神仙道教的又一次改革和发展,它为道教茅山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上清派其修行理论认为人身中各部位均有真神镇守,修道者思神服气、叩齿咽液、固精安神,辅以诵经念咒,便可以内保脏腑,外祛灾邪,飞生成仙。上清派着重个人修炼,开创人物又均是高门士族出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因而易被上层社会所接受和赞赏,这是此派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灵宝派以重视符箓科教和斋戒仪轨,注重劝善度人,宣称“普度一切人”。灵宝派在修持方法等方面,吸收了天师道和上清派的长处,使它的宗教活动能吸引群众,成为晋末宋初很有社会影响的大道派。后衍变为阁皂宗。

魏晋时期,除上述葛洪金丹派神仙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外,还有李家道、帛家道、于君道等较有影响的道派。另外,有显于后世的楼观道、龙虎宗、净明派,都可以追溯至魏晋时期。●改造:南北朝道教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众多的道教改革家、理论家,经过他们的努力,使道教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为道教日趋成熟的时代。

在北朝,对北方天师道进行改革的代表人物是北巍的著名道士寇谦之。据《巍书?释老志》载,寇谦之“少修张箓之术”,为正一盟威道教徒,后又师成公兴,随其入嵩山修炼,隐居石室,服食采药。至神瑞二年,即415年,感太上降临山顶,授天师之位,并赐《称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命他“宣吾新科,清整道教”。

寇谦之对道教进行改革的的总原则是“以礼度为首”。主要措施是“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使道教“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炼”。届时,诵习道经,也改直诵为乐诵,即诵经时用音乐伴奏。经过寇谦之改革后的北方天师道被称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由于寇谦之的道教改革,不仅在宗旨、组织、道经、斋仪等各方面创立了新道教的基本规模,而且将帝王和各级贵族吸收入道。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协调、密切了道教与统治阶层的关系,变农民为主的宗教为全社会各阶的宗教,在道教发展史上起了一个鲜明的里程碑的作用。

因此,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便能够广泛传播开来,并一度成为北朝的国教。继寇谦之之后,南朝刘宋时,又有庐山道士陆修静,对南方的天师道进行了改革。

陆修静自少修习儒学,爱好词章,年长时弃家隐居修道。陆修静对南朝道教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他的《陆先生道门科略》中。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一套整顿、改革的措施。

经陆修静改革后的南方天师道被称为南天师道,在南朝曾得到一定的发展。不过它的发展很快被上清派和灵宝派的兴盛所遮掩,而逐渐不显于世了。

稍后于陆修静,南朝又出了个博学多才的道教学者陶弘景,他对以前流行于南方的葛洪金丹道教、杨羲的上清经箓道教及陆修静的南天师道,又进一步总结、充实和改革,开创了茅山宗。●发展:隋朝道教

隋朝实行佛道兼容政策,虽以崇佛为主,但对道教也甚为重视。隋文帝把他的开国年号定为“开皇”,这个称号便取自道经。

隋文帝还建道观、度道士,以扶持道教发展。隋炀帝崇道更甚,在位时于长安为道教修建了10座道观。大业七年,即611年,隋炀帝还亲自召见茅山宗宗师王远知,并以帝王之尊,“亲执弟子之礼”,敕命于都城长安建玉清坛以处之。

道教在隋朝期间,其宫观庙宇和道士的数量都有所发展。这一时期,茅山宗传往北方的上清经法已经纳入灵宝、三皇等经是,并与北方的楼观道相融合。

在修炼方术方法方面,最突出的发展是“内丹”的兴起。据《罗浮山志》记载,道士苏玄朗曾经隐居在句曲山,今江苏茅山学道,得司命真秘。开皇年间,苏玄朗到罗浮山青霞谷,修炼大丹,自号青霞子。作《太清石壁记》等。后著《旨道篇》,阐明内丹修炼之法,自此道教始知内丹。

苏玄朗又鉴于《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秘诀》三书文繁义隐,于是撰写《龙虎金夜还丹通元论》,归神丹于心炼。苏玄朗用外丹名词解说内丹,提倡“性命双修”,以此为内丹修炼的核心。

苏玄朗九年道成,从他的言行看,可以说他是一位内丹理论家、实践家和宣传家。隋代苏玄朗倡导的内丹道,至唐代发展迅速,蔚然成风,影响深远。●成熟:唐朝道教

唐朝时期,道教取得了辉煌的发展。因为道教尊奉的老子姓李,唐皇室也姓李,所以唐皇室便尊老子为始祖,自称为老子后裔,特别崇奉道教。

武德三年,唐高祖诏改羊角山为龙角山,并建老子庙;武德七年,又亲至终南山谒拜老子庙;武德八年,下诏叙三教先后,以道教为首,儒教次之,佛教最后。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颁《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令,称“朕之本是起自柱下”,道士女冠自今后以斋供行立,至于称称可在僧尼之前,定道佛次序。

乾封元年,唐高宗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后来的唐玄宗对道教更加崇奉和扶植。他于开元九年,迎司马承祯入京,亲受法箓,成为取得道士资格的皇帝。

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令五岳各置老君庙;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亲注《道德真经》,又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并把《老子》列入科举考试范围。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令道士、女冠隶属宗正寺,将道士当作皇族看待;开元二十九年,诏两京及诸州各置崇玄学,规定生徒学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

天宝元年,唐玄宗赠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更桑子为洞虚真人,其四子所著之书改名为真经。天宝八年,唐玄宗追赠玄元皇帝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后又升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唐玄宗以后,唐肃宗、唐代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武宗、唐宣宗等不少皇帝都继续崇奉和扶植道教,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唐武宗。唐武宗于开成五年亲受法箓,会昌元年,诏授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任崇玄馆学士,封号广成先生。会昌四年,授道士赵归真为左右街门教授先生。

唐代不少官吏都出身道士,比较有影响的如王远知、岐晖、司马承祯、潘师正、叶法善等都受到优厚,傅奕、魏征得到重用,广建道观成为主要事项。

在唐朝近300年的时间里,唐帝王以道教为“本朝家教”,始终扶植和崇奉道教,因此,促使道教在教理教义及斋醮仪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低潮:五代道教

五代共53年,易五姓十三君,社会动荡不安,给道教的滋生繁衍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其中仍有不少地方王朝崇奉道教。

他们尊宠道徒,兴建宫观,收集散失的道书,命道士宣讲道经等,这对道教的维是和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前蜀王建、王衍父子崇信道教,尊礼杜光庭,径称天师。

后蜀孟昶好金丹急房中之术;南唐李昪为茅山第十九代宗师王栖霞建玄真观,赐印、绶,号玄博大师。道教在各个地方割据政权的范围内部都有传播。道士则或遁迹山林,或则隐于市廛,皆由出世转入世,由追求成仙转而济世度人,以拯救现实的苦难,从而把儒家和佛教的某些修持方法和救世理想吸收到道教中来。

在唐末五代,外丹术开始走向衰落,内丹术逐渐兴起并日益发达,这对以后全真教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著名的道士有李浩、谭峭、彭晓、谭紫霞等,他们致力于道教的理论、方术方面的研究和建设,使低潮中的五代道教仍向前迈进。●隆盛:两宋道教

北宋建立之后,重新统一了五代十国以来国家分裂的局面,北宋历代帝王承袭唐朝道儒释兼容和对道教崇奉扶植政策,其中尤其以宋真宗、宋徽宗崇道。

宋真宗赵桓崇奉道教,除了效法太祖、太宗召见道士、营建宫观外,还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并行幸亳州太清宫,谒拜老子神像。宋真宗制定了一些节日,在位期间,大量兴建道观,召见著名道士,命王钦若、张君房等编辑《道藏》。《宝文统录》和《大宋天宫宝藏》的编撰奠定了后世编修《道藏》的基本格式,对道教教理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宋徽宗对道教的崇信更甚,政和七年二月,称天神青华帝君下降宣和殿,又夜梦老君谕说:“汝以宿命,当兴吾教。”四月,宋徽宗授意道录院册封他为“教主道君皇帝”,从而把道教变成了国教。

为了发展道教,宋徽宗不顾国家财力的匮乏,大兴宫观;为神仙人物加封赐号;仿照朝廷官吏的品秩,设立道官道职;提倡学习道经,并设立道学制度和道学博士。

据《宋史·徽宗本纪》记载:重和元年九月,“用蔡京言,集古今道教事为纪、志,赐名《道史》。”这当是我国官修的第一部全面叙述道教历史的巨著,今已失传。

宋徽宗编修《万寿道藏》,总计5481卷,镂板完毕,即进板于东京。将全藏刊板刷印,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北宋时期,茅山派仍然活跃,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自神宗时即出入宫中,后徽宗又为其造天宁万寿观,并赐号葆真观妙先生。天师道经过近百年的沉寂,渐次兴起,如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崇宁三年应召赴阙,颇受宋徽宗礼遇。

宋室南渡以后,形成了南宋与金、元南北对峙的局面。当时道教内部宗派纷起,在金元之际,北方先后出现了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等道派。与北方三大道派兴起的同时,在南方除旧有的龙虎天师、茅山上清、阁皂灵宝等三山符箓诸派之外,这时自称独得异传而别立宗派者甚多。

主要有从天师道衍化而来的神霄派,由上清派衍化而来的清微派,由灵宝派分化而来的东华派和净明道。此外,还有白玉蟾所创的所称金丹南宗者。入元以后,分别与金真道和正一派相合并。●纷起:金元道教

金代,由于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差异,不能不发生尖锐的社会矛盾,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汉族人民反奴隶制统治的斗争风起称涌。

一些汉族士人既不愿在金朝做官,在政治上与金统治者合作,又不去参加抗金斗争,而是走上了消极隐遁的道路。

在这种背景下,先后于山东、河北一带由汉族士人所创立的新道派,如萧抱珍创立的太一道,刘德仁创立的真大道,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等,相继产生,并受到了在野汉族士人的拥护和向往而纷纷参加。

入元以后,元统治者同样面临如何争取汉族士人支持的问题,故对道教也同样表示崇奉。1219年,当成吉思汗还在率军西征时,就迫不及待地遣使臣前去登州宣召当时全真道首领邱处机。

邱处机接到成吉思汗的召命之后,便冒雪冲霜,万里跋涉,率领弟子赴召。在见到成吉思汗之后,即积极为其统一天下献策,从而受到殊宠,为全真道在元代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从成吉思汗以来,全真道一直受到蒙古统治者的重视。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崇尚儒学,对道教也继续尊崇。元代统治盛极而衰,急转直下,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遂对道教仍实行利用与限制相结合的政策,这种利用与限制相结合的政策一直维持至元代灭亡。●高潮:明朝道教

明代统治者和唐宋以来的历代统治者一样,在他们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都曾利用道教为他们服务,在明朝中叶以前,道教仍继续处于兴盛时期,至嘉靖年间达到高潮。

明太祖朱元璋在夺取政权时,便利用道教制造舆论。先是宣扬道士之说,称他的祖坟风水好,当出天子。朱元璋在起兵征战过程中,道士周颠仙和铁冠道人张中等常为他出谋划策。

明朝建立以后,道教承宋元旧制,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是,官方发给不同的度牒。明朝皇室因鉴于世居龙虎山张道陵后裔在道教中的影响,一方面肯定了元代授正一道教主的地位,但又革除天师称号,改授为正一嗣教真人。

明成祖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变”夺得皇权的。他在夺权过程中,也利用道徒方士如颤士、袁珙、袁忠彻、金忠等人为他制造舆论,出谋划策。

在夺得皇位之后,朱棣仍利用道徒方士如故。正一道首领张宇初继续受到尊重,常被召见,命他举行各种斋醮祈祷。明朝的历代统治者均一直奉行三教并用和对道教的优宠政策。关于道书的修撰,成祖虽十分积极,但终于功未就即崩殂。

英宗继承成祖遗志,正统十年完成道书修撰,共5305卷,称《正统道藏》,颁赐天下。这对于道书的保存和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至宪宗朱见深统治期间,僧道常因统治者的优宠而躐等超擢,道士李孜省等权倾一时。

在明代诸帝中崇道最笃者是世宗朱厚熜。在他入承大统之后,毁佛寺,逐僧人,专以扶植道教为事,使明代道教的发展达到了高潮。其崇道行为日甚一日,老而弥笃。世宗宠信道徒方士,授以高官厚禄;广建斋醮,崇信乩仙;建宫筑室,不惜劳民伤财;爱好青祠。举行斋醮需用青词,以求“益求长生”,且迷信丹药。

此外,世宗还为其父母和自己加封道号。嘉靖三十五年,自号为“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后又加号为“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再加号为“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比宋徽宗赵佶有过而无不及。

世宗逝世之后,其子穆宗继位,在徐阶的辅助下,崇道暂时有所节制。但到神宗朱翊钧统治期间,又全面恢复了崇道政策。神宗在位期间,对道书的整理和传播曾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万历三十五年,神宗敕张国祥编印《续道藏》180卷,称为《万历续道藏》。这是继《正统道藏》之后又一道书的汇辑,对道教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此后,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虽处于明王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但对道教仍甚推崇。●衰微:清朝道教

自明朝中叶后,道教衰微的势头已较为明显。到了清代,朝野重佛抑道,道教更显衰微。清朝满州贵族兴起于关外,入关之前已信奉藏传佛教,入关后重视利用儒学治国,对道教虽仍予以保护,但远不及明朝那样尊崇。

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为笼络汉人,对道教还略有重视和利用,依明朝旧例封赠正一真人,令其掌管天下道教。顺治八年,第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入朝觐见,敕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给一品印。顺治十二年,第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入觐,袭封大真人,并敕免本户及龙虎山上清宫各色徭役。

康熙皇帝曾命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进香五岳,祁雨治河,袭封大真人,授给光禄大夫品级。雍正五年,第五十五代天师张锡麟入觐,依前朝旧例袭封大真人,授光禄大夫。雍正皇帝晚年多病,于雍正九年召龙虎山正一道士娄近垣入宫,设坛礼斗,以符水治病有验。娄近垣因此被封为妙应真人,赐四品龙虎山提点,又拨官银修茸龙虎山宫观,置买香火田数千亩。

自乾隆时代起,因统治者极力推崇儒家理学,释道二教的地位大为贬降。乾隆年间宣布黄教为国教,道教为汉人的宗教,限制天师职权,取消其道教之首的地位,由二品降至五品,并禁止其差遣法员传度。到了道光朝间,又取消了传统的张天师朝觐礼仪。道教丢失了与朝廷的联系,其地位逐渐下降。●复兴:近现代道教

鸦片战争使我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不仅受清统治者的抑制,也受到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影响,呈现出较复杂的局面。

军阀混战,地方割据,使本来派是众多的道教进一步民间化宗派更加增多。在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战争期间,道教中有不少道徒同全国人民一道投入了反帝、反封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道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教徒的信仰得到尊重和保护。目前,我国道教进入了它在近200年来最兴盛的时期。全国广大道教徒在爱国爱教的道路上,与全国人民一道积极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宗派概况

如同武侠小说中有各种江湖门派一样,道教也有着自己的门派,而且道教门派很多,根据不同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宗派。

道教派别分为两大类,即符箓派和金丹派。而从广义上来说,道教宗派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划分,可以按照地域来,也可以按照道门来,甚至可以按照创始人来。

此外,道教中还有早期道教、宫观道教、士族道教、民间道教、神仙道教等各种说法,五花八门,精彩纷呈。●主要派别

道教派别严格来说,只能分为两大类,即符箓派道教和金丹派道教。道教中的许多道派从本质上说,都逃不出这两个派别的范畴或是它们的融合。

符箓派也叫符水道教,来源于古代的巫祝方术,宣扬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与我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东汉时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及以后的灵宝派、上清派、正一道等属之。汉魏以来,一直是道教主流,宋元时出现神霄、清微、净明等内丹和符箓相结合的新符箓派,使符象方术有了新的发展。元以后,各派统归于正一道。

金丹派也叫丹鼎派或炼养派,从古代神仙家、方仙道演化而来,是借助服食外丹或修炼内丹等途径,达到成仙得道的目的。该派流传至今的早期理论著作是《周易参同契》,被炼丹者奉为“万古丹经王”,对后世影响极大。

魏晋时,葛洪进一步发展了金丹派神仙道教,对其作了理论上的总结。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金丹派主要是以炼外丹为主要特征。宋元后,金丹派由外丹转向内丹,形成钟吕金丹道,其中的全真道南北宗就是修炼内丹,与正一道为首的符箓派并立。明清时,陆西星开创丹法东派,李涵虚开创丹法西派,伍守阳、柳华阳开创伍柳派,使金丹派得到进一步发展。

符箓派和金丹派是道教的两大派别。符篆派利用符、图等请神驱鬼、趋吉避凶;金丹派借助服食外丹或修炼内丹等途径,达到成仙得道的目的。●门派分类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箓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

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称阳派张果老、虚无派李铁拐、称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等。

历史上还有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此外,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

而今许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崂山教、武当教、闾山教及香港、台湾的民间道教派别。●早期道教

早期道教指汉末始创时期的道教。在道教史上张道陵、张衡的天师道,张修、张鲁的五斗米道,张角的太平道等,都定名为早期道教。

早期道教创教的道首多为东汉社会上层流行的黄老道信徒。他们承传黄老道的一些长生仙方,以《太平经》的教义向社会下层布道,在灾疫流行的年代以符水在民间治病禳灾却祸,发展成大规模的民众道教结社。

这些民众道教结社以劳苦民众为主体,以治病、消灾、却祸、劝善、救济为教旨,吸收和改造民间巫鬼道,仿照汉代的行政制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宗教组织。早期道教有统一的教主、教义、戒律和古朴的宗教科仪,道民有宗教信仰并参加统一的宗教活动,服从教规。

教团在组织上有较浓的封建宗法政治色彩,道首的承传采取世袭制,以家族形式管理道团。五斗米道、太平道等早期道教创立之后,在汉末与封建王朝的国家机器发生对抗,被迫改革宗教形式以适应宗法政治。魏晋时期,早期道教解体,宗教素质逐步提高,至南北朝时期发展为成熟的教会式宫观道教。●宫观道教

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宗教素质有了根本提高,发展为成熟的宫观道教。宫观道教具备西方教会的某些形式,道士成了按道阶组织起来的宗教职业者,他们服从成文的教规和戒律,隶属于相应的宗教机构,穿着特殊的服装,在固定的宫观中修行,因此称为宫观道教。

宫观道教形成了较完善的教理、教义,有自己的经书和可以获得宗教体验的修习方式,具有相应的法术、禁忌和宗教礼仪,道教发展为教会式的宫观道教,是道教成熟的表现。●士族道教

士族道教是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崇奉的道教。魏晋时期土族居于社会主导地位,为了永远保持人间荣华富贵的生活,他们纷纷追求长生久视的神仙境界,神仙道教应运而生。

神仙道教本质上就是士族道教。此后,凡是为上层士族社会服务,带有士族阶级属性的道教皆称士族道教。士族道教往往极力排斥民间道教,将民间道教斥为邪教、妖道予以禁绝和屠杀。●民间道教

由民间流俗道士组成的道派和异端道首在民间布道组成的独立道团,统称为民间道教。民间道教在封建专制政权的高压下往往以秘密会社的形式出现,甚至发动反抗朝廷的农民战争,被政府斥为妖道予以镇压。

实际上,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太平道都是以民间道教的形式创立的,不过后来天师道获得朝廷承认,成为正统道教,其他民间道教均被诬为邪教。因之,后来人们把官方道教之外的各种道派,统称为民间道教。

民间道教和受到官方支持的士族道教是对立的。民间道教一般为符水道教,和追求长生久视的神仙道教也不相同。●神仙道教

魏晋时期,在汉末早期道教的基础上,形成师徒自由组织的小型道教团体,为长生成仙而进行自我修炼,称之为神仙道教。神仙道教源于战国时期的方仙道,以长生成仙为教旨,以研习某种追求长生成仙的方术为特征,对仙方和道书采取师徒秘传的布道方式,其教团一般由道首的信徒、亲属组成,由道首独立经营,保持着神仙方士的传统。

神仙道教不像佛教那样有严格的管理形式和僧官制度,也无出家道士和在家道士的区分界限,仅重师承,不重道阶,道团和道派之间也不相统属。

汉末黄巾起义失败后,天师道发生分化并扩展至上层士族社会,神仙道教形成。当时的山林隐逸和神仙方士修仙成风,聚徒布道,在全国名山洞府组成大大小小的道团。例如郑隐经营的50余人的道团,葛玄的道团,葛洪的罗浮山道团等,统称为魏晋神仙道教。

魏晋神仙道教授徒传经要经过立坛盟誓等严格的宗教仪式,有严密的道教戒律及斋醮科仪程式,在宗教素质上比民间巫鬼道高一个层次。神仙道教的形成标志着道教由鬼道上升为仙道,土族知识分子成为道团的首脑。神仙道教成为汉末早期道教至南北朝成熟的教会式宫观道教之间的过渡桥梁。

三、早期宗派

早期宗派,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南北朝道教改革以前相继出现的一些宗派。

包括先秦时期的方仙道、服饵派、行气派和房中派,两汉时期的黄老道、巫鬼道、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及魏晋以来相继出现的上清派、灵宝派、帛家道和南北天师道等。●方仙道

方仙道兴起于战国末,是指从事方术、方技等道术的人,时称方士。包括天文、医学、神仙、占卜、相术、堪舆等技艺并宣传服食、祭祀可以长生成仙的人。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最早的方士是周灵王时候的苌弘,据称他会阴阳之学,明鬼神之事。至战国时最有影响的方士是齐人邹衍,他倡导“五行相胜”、“始终五德”的天意征兆,成为显赫一时的阴阳家。

秦时最有名的方士是徐福,他是最早以求仙药名义东渡日本,将先秦文化,特别是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及百工技艺带到了日本,成为最早开创中日友好的历史,促进了日本、亚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

先秦方仙道代表还有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羕门以及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两汉有李少君、李少翁、西门君惠、栾大、公孙卿、甘忠可、干吉、宫崇等均是当时有名方士。

这些方士们均是为帝王求长生不死,或为之找寻神仙、或为之采药、炼丹,宣传神仙可学、可求,这些活动一直延续至汉末仍很活跃。●服饵派

服饵派是先秦方仙道流派之一。最早流行于北方燕齐一带。春秋时期,我国已有“不死之药”的传说。战国时期方仙道开始寻找不死之药献给帝王,并发现了一些健身益寿的药物。

秦汉以来,燕赵方士尊崇安期生,羡门高,认为朱砂、枣、白术、人参、灵芝、天门冬、称母、首乌、玉石等具有神奇的益寿作用,形成方仙道服饵派。服饵派以寻找仙药开始,和墨家学派精于冶金工艺的工匠结合,发展为炼制金丹黄白的方术。

另外,服饵派又受行气派的影响,从服食茯苓、松脂、菊等清香之物,至服食更为轻灵的露水、雾、气、霞光等,发展为服气派与存思派。因之,服饵派是先秦方仙道的重要道派。●行气派

行气派是先秦方仙道的重要流派之一。流行于吴越、荆楚、巴蜀一带。行气派传自原始社会的巫教,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方仙道的行气派祖述王子乔、赤松子,其功法有导引、存思、服气、服日月星的光华、采气、气禁以及依人体经络行气的功夫。

行气派后来和服饵派、房中派相融合,出现服气、闭息、龟息、胎息之法及男女合气之术。我国的内丹仙学及各类气功疗法,都与该派有较深的渊源关系。●房中派

房中派是先秦方仙道的重要流派之一。源于原始社会母是氏族公社女性崇拜的巫教。先秦方仙道房中派流行秦晋一带,推崇彭祖、容成公、玄女、素女等。

长沙马王堆出土竹简书《天下至道谈》等,说明秦汉方仙道的房中派,不仅是追求性生活的和谐,而且以房中术疗病去疾,健身驻颜,并配合一些行气动作达到较高水平。

秦汉方仙道推崇黄帝,将服饵、行气、房中三派合流,称黄帝在鼎湖炼丹,服饵仙药,又和广成子学行气之术,还依玄女、素女习房中御女之术。房中派在道教中一直流传不衰,宋明理学兴起,道学家斥责房中。房中派除了流为宫廷秘术外,被男女双修的阴阳派丹法吸收。●黄老道

黄老道兴起于汉代,文帝、景帝为了巩固汉室江山,均采用黄老清静之术治天下,尤为窦太后好读黄帝、老子之书。这样影响皇宫贵族包括太子、诸窦均读黄帝、老子之书,就是曹参、陈平等国相也不另外,使黄老学说蔚然成风。

据《史记》记载,最早研究黄老之学的人是河上丈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这样,上上下下形成一股黄老学之风,使黄老之学大兴于汉。汉武帝虽独尊儒术,但儒家也崇拜黄帝、老子。加之黄老之学又与当时的神仙家、阴阳家、五行家、方技家、术数家等相融,特别是楚王英斋戒祭祀,学为浮屠,崇拜黄老。

汉桓帝亲自去陈国苦县和濯龙亲祀老子,由于帝王亲祀,百姓更加崇拜,使黄老学说正式发展成为有宗教色彩的黄老道。●巫鬼道

巫鬼道源于古老的原始巫教。春秋战国之际,人文思想和理性主义上升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巫觋的社会地位急骤下降,被排挤至民间和四夷。

在民间及落后的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巫觋以装神弄鬼的巫术布道,被称为巫鬼道或鬼道。汉末巴蜀地区的张修原是巫鬼道的道首。

巫鬼道本是原始宗教的遗存,它和民间的俗神信仰、家族祭祀、驱鬼去邪、送葬求福等习俗结合,根深蒂固。从汉墓出土文物考察,巫鬼道信奉黄神,以之为上帝使者,可交通神鬼,祛灾辟祸。

吏书中有汉代皇帝信巫的记载,巫术之风在历史上经久不息。世传张天师以太上老君的剑印驱鬼杀鬼的神话,反映了早期道教改造巫鬼道的斗争。尔后,巫鬼道渐与民间道派融汇,以疗病却灾的方式布道。●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重要派别之一。东汉顺帝时沛国人张道陵于西蜀鹤鸣山创立。张道陵他托言太上老君降受道法撰作《正一经》、《天宫章本》等道经符书24篇,自号“太清玄元”。

张道陵所创此派本名正一道或正一盟威之道,由于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一说他自称天师,又称天师道。又因入道者必须交纳信米五斗,故世俗称之为五斗米道,另说因崇拜五方星斗和斗姆而得名,简称“米道”。

五斗米道信奉“太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太上老君”为主神的众多天君、神官,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经,以济世救人、长生成仙为宗旨,教人奉道守诚,诚信为善。

五斗米道道术主要是召神劾鬼,符咒驱邪,兼及导引、行气,房中,炼丹服药等。通过给山村农民治病,获得民众信仰。张道陵仙逝后,巴郡人张修于巴郡、汉中传播五斗米道,其法基本承袭张道陵而又有所发展。

张道陵之孙张鲁,承袭祖传道法,利用刘焉的权势,据有巴郡、汉中,不置长吏,以祭酒为治,建立教政合一的政权近30年。

建安二十年,张鲁投降曹操,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大量道徒随之北迁,五斗米道发展至中原地区,随后更向东南传播,两晋时期世家豪族也纷纷加入,王羲之家族即“世事张氏五斗道”。

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嵩山道士寇谦之,自称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建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的新天师道,称北天师道。在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道教经书,编著较系统的道教斋戒仪范,称南天师道。

唐宋以后,南北天师与上清、灵宝、净明等道派逐渐合流。元成宗大德八年,张道陵三十八代后裔张与材,受封为“正一教主”,统领三山,即茅山、阁皂山、龙虎山符箓,始正式公开称为正一道,并为此后各符箓道派的总称。

元代以后,正一道与全真派同为我国道教的两大派。故所称五斗米道,乃汉魏两晋间世俗对张道陵所创正一道的称呼,此称呼只见于官修史书而不见于道教典籍,自南北朝以后不再有此称称。●太平道

太平道是早期道教派别之一。酝酿时间较早,如以干吉上《太平青领书》算起,则肇始于东汉顺帝时期,但当时尚未形成教团。直至东汉建宁、熹平年间,巨鹿人张角为组织黄巾起义,始创太平道。

太平道以阴阳五行、符箓咒语为根本教法,与《太平经》所称奉天地、顺阴阳五行而杂以巫术的思想基本吻合。太平道的传教方式是:“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称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

太平道据《太平经》创教,也据《太平经》组织黄巾起义。史称张角自号“大贤良师”,倡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太平”,其所言“大贤”、“黄天”等词,以及选甲子为起义之年,皆可在《太平经》中找到根据。

张角在创教过程中同时准备武装起义,10余年间,徒众发展至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州之境。张角以方为单位组织教徒,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共建立36方,每方设渠帅统领。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8州太平道徒同时俱发,“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经过10个月的激烈战斗,在东汉王朝重兵围剿下,黄巾主力虽然被歼,但至中平五年,中原地区黄巾余部再次发动起义,其中青、徐两州黄巾竟发展至百万之众。在黄巾起义中,大批太平道骨干多在战斗中牺牲,太平道组织无形解体,残余的信徒大都融入五斗米道中。

太平道虽在黄巾起义后瓦解,但对后世仍有相当的影响。如太平道36方的术数观念,为后世道教所继承。后世道士持九节杖、着黄衣、戴黄冠,用符水、咒语等道术为人治病消灾等,也都承袭太平道的规制。

唐宋时期的明教更尊张角为其教主,清代中期川陕白莲教起义宣扬“黄天将死,苍天当生,大劫在迩,人民有难”的谶语,也明显受太平道的影响。●帛家道

帛家道是早期道教派别之一,以尊奉仙人帛和为祖师而得名。葛洪《神仙传》记载:“帛和,字仲理,辽东人,入地肺山事董奉,教以行气、服术法。再去西城山事王君,命其于石室中熟视石壁,视壁三年,见古人所刻《太清中经神丹方》、《三皇天文大字》及《五岳真形图》。义有所不解,方平乃授之诀。后入林虑山为地仙。”

在西晋时,即有一批尊信帛和的道士组成一个道教小集团,活动于我国北方。至东晋南北朝时,该派再传至南方江浙一带,江南许多士族信徒,如丹阳许氏、周氏,晋陵华氏等豪族,都曾信奉帛家道。

帛家道信奉的经书,主要是帛和所传的《太清中经神丹书》、《三皇文》、《五岳真形图》等,也传习《太平经》。帛家道所习方术为行气、炼丹等,该派又祷祀俗神,有较浓厚的的民间信仰特色。

帛家道在创立和传播过程中,受到太平道、五斗米道影响较大。如太平道所奉的《太平经》,史载为东汉干吉、宫崇、襄楷等人所传,而后出世之道书则将帛和列入传人之一。一说该书由老君于周末传干吉,干吉传帛和君;一说由金阙后圣帝君传上相青童君,青童君传西城王君,王君传弟子帛和,帛的传干吉。

这些传说虽不可信,但也反映出帛家道与太平道有某种渊源。另一方面,帛家道又与天师道有广泛联系。如江东帛家道信徒中,常有兼信天师道者。东晋哀帝兴宁二年,杨羲、许谧创立上清派。南北朝时,传播渐广,此后帛家道逐渐融入上清派而绝传。●上清派

上清派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是东晋中期杨羲撰作的《上清经》逐渐传播后形成的。关于《上清经》的来源,据载东晋兴宁二年,有魏华存等众仙真下降,魏华存将清虚真人王褒所授《上清经》31卷、《诸仙真传记》、《修行杂事》等授弟子琅瑯王司徒公府舍人杨羲,杨羲得魏华存所传,用隶书写出,传护军长史丹阳句容许穆,许穆再传子许翙。

实际上《上清经》、《诸仙真传记》、《修行杂事》等即扬羲的扶乩降笔。

东晋末,有道徒王灵期等向许黄民求经。王灵期等遂在所得几卷经书基础上,窃加损益,盛其藻丽,再次撰作50余篇。这是继杨羲、许穆扶乩降笔之后,又一次“托言真授”的造经活动。从此《上清经》流传甚广,举世崇奉。于是,一个以皈依上清经箓的新道派———上清派渐次形成。

至梁代,上清派传至陶弘景,由于陶弘景为陆修静二传弟子,对上清派又作出较大贡献,成为上清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此后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世人改称上清派为茅山宗,从而上清派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上清派最早崇奉的主要经典是《上清大洞真经》,说读之万遍即可成仙,被誉为“仙道之至经”。上清派尊元始虚皇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微天帝大道君、后圣玄元上道君、上相青童道君、上宰总真道君、小有清虚道君为“上清经箓圣师七传真是之体”。

上清派奉魏华存为开派祖师,杨羲为第二代玄师,许穆为第三代真师,许翙为第四代宗师,马朗、马罕为第五、第六代宗师,陆修静为第七代宗师,孙游岳为第八代宗师,陶弘景为第九代宗师。

上清派的开创人物均为士族出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统治阶级上层也有联系,但东晋王朝对江南士族怀有戒心,因而仕途多不得志,而崇道入教。

上清派多重于个人精、气、神的修持法,不重符箓、斋醮和外丹、贬斥房中术,易为士大夫和统治阶级所理解和接受,也正是该派能较快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上清派的出现,反映了民间道教转向士族道教发展的变化。后经陶弘景的阐扬,形成茅山宗之后,由于人才辈出,成为隋唐时期影响最大的道教派别。●灵宝派

灵宝派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由东晋末年葛巢甫在古《灵宝经》传授基础上进一步撰作灵宝类经典之后所肇建。葛巢甫是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的重孙,生东晋晚期。

在此之前很久,即有灵宝经书的撰作与传授。葛洪《遐览》篇所录之书出自其师郑隐所藏,证明在郑隐、葛洪之前,确有《灵宝经》问世。东晋中叶,葛巢甫以《灵宝经》为基础,加以附会引伸,撰作出大批灵宝类经书,使其卷帙有所增加,流传渐广。

葛巢甫及其后继者在撰作《灵宝经》时,勾划出一个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后嗣的传经体是。灵宝派所奉经典,以较早出世的《灵宝五符序》、《灵宝赤书五篇真文》,和稍后出世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为最重要。

但因《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强调劝善度人,标出了该派立教的主旨,故被后世灵宝派道士所特别重视,并被《正统道藏》收作第一部经书。因此后来《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就成了灵宝派的祖经,许多道士皆为之作注。

灵宝派的基本信仰,仍是长生成仙。但因南朝时期的《灵宝经》大量汲取佛教教义,起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涅灭度等,故而使它的成仙思想被染上浓重的佛学色彩。

灵宝派的修炼方法,主要是符箓咒术,用它来召神役鬼,消灾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又特别重视斋醮科仪。

陆修静称“斋直是求道之本”。因此他为道教撰写了大批斋醮科仪书,特别是灵宝斋仪。此外,受上清派的影响,灵宝派也讲存神,服气,叩齿,咽津。从其重符箓科仪方面说,它与天师道相接近,而与上清派有区别;从其强调劝善度人方面说,又与天师道和上清派都不完全相同。

灵宝派虽为葛巢甫所创建,但它的真正弘扬者则是陆修静。或者说,经过陆修静的弘扬之后,灵宝派才大行于世。从齐至梁,作为茅山宗祖山的茅山,上清派反而不被人们所重视,群众感兴趣的倒是灵宝派的斋醮法事,灵宝信徒超过了上清信徒。这是陆修静弘扬灵宝经法的结果。

陆修静虽对灵宝派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但未见有弟子传承其灵宝经法者。因此灵宝派在陆修静之后的情况已不甚明了,直至隋唐,也无灵宝道士显名于世者。

大约至北宋初,方见灵宝派在江西清江县阁皂山形成传授灵宝经箓的中心,被称为阁皂宗,使灵宝派再次显名于世。●三皇派

三皇派是上清经是、灵宝经是三大经是中行世最早的道派,奉持的主要经典是《三皇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称,又称《三皇经》。

据道书记载,三皇派开创人是南海太守鲍靓,于晋惠帝永康年中,入嵩山石室得《三皇文》,他又师事左元放,受《三皇》、《五岳》劾召之要。鲍靓后又传给葛洪,其主要内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图之类,以及存思神仙真形之术。

另一说法是《三皇文》为帛家道的帛和所传,相传得之于西城山石壁,其经后由郑隐授之葛洪,该经固有两种经本,一种称《小有三皇文》,又名《小有经》。而另一种为鲍靓秘藏于“大有宫”中的《大有三皇文》,又称《大有经》,都是一种劾召鬼神的符书。

至南朝由陆修静所得并汇归一流,先传孙游岳,再传齐梁时陶弘景,由陶弘景加以发挥,形成道教经箓派。至唐代便成为丹鼎派、符箓派之外的以经法相授为主的一大宗派。●干君派

干君派又名于君道,早期道教派别之一,魏晋时道士托名汉代高道干吉而组成的道团。干吉为《太平经》的传人,后世道书或讹为干吉。《后汉书·襄楷传》:“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仙苑编珠》卷中引《神仙传》:“吉受之乃《太平经》也。行之疾愈。乃于上虞钓台乡高峰之上,演此经成170卷。今太平山干囗在焉。”干吉传早期道书《太平经》,招致不少信徒,其传人则令信徒读道书,烧香,以符水治病,形成道团,称作干君道。

至三国时,尚有以干吉的名义布道者。据《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邪干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治病,吴会人多事之。”干吉被杀后,“世中犹有事于君道者”,可见干君道在东吴信徒甚多,它大概是太平道在黄巾起义失败后演化而出的民间道派。●清水道

清水道是早期道教组织之一,为天师道支派。传说为张天师家奴所创,实即一种符水道教。魏晋时期开始流行。《三天内解经》:“今有奉五斗米道者,又有奉无为囗花之道及佛道者,又有奉清水道者。”“老君使中国人奉无为大道,胡人奉佛道,楚越阴阳之薄,奉清约大道。”

清水道专以清水行法治病祛灾,又据《三天内解经》:“其清明求愿之日,无有道屋厨覆章符囗仪,唯向一瓮清水而烧香礼拜,称道在水中。”《道学传》中还有清水道法师王濮阳以清水濯足治足疾,浇树使枣树复生之事,据说晋文帝即曾师事王濮阳。●李家道

李家道是道教早期派别之一,是魏晋时活动于江南地区的一个道派。李家道的创始人是蜀人李宽。葛洪《抱朴子·道德》记载,吴孙权时,蜀中李阿,穴居不食,善以颜色占吉凶险,号称800岁公,后不知所在。后有道士李宽,到吴国而操蜀语,能治水治病,信奉者颇众,以为李宽即蜀中神仙李阿,就共同称他为李八百。

李宽创立的李家道,创建修道斋戒之室,称之为庐,其道法有治水及三部符导,服食神药,吞气断谷。信奉李家道的公卿官吏,称集其门,避役民为李宽弟子者近千人。

李宽死于瘟病,弟子称其化形尸解成仙。后李宽弟子“转相传授,布满江表,动以千计”。晋代李家道传人李脱,也自言800岁,自中州至建邺,以道术为人治病,发展道众,署人道职,信奉者颇众。其妹李真多,也随兄修道。

李家道是蜀中道人在在江南创立的一介道派,影响社会上层,教徒布满江南地区。它是巴蜀五斗米道在江南的发展,是魏晋时期有一定影响的道派。东晋以后,李家道即不见活动,徒众大约融入天师道。●楼观道

楼观道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形成于北朝北魏时期,流传至隋唐间。楼观道尊尹喜为祖师。尹喜的原型是春秋时代与老聃齐名的道家关尹。《庄子·天下》将其与老聃并列,叹为“古之博大真人哉!”《楼观本起传》:“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此宫观所自始也。问道授经,此大教所由兴也。”

楼观派尊奉的经典主要是《道德经》,因为传说此书是老子应尹喜之请而作,故为该派道士必修的经典。其次,因该派坚主老子化胡说,故敷衍老子化胡最鲜明的某些经书,如《老子化胡经》、《老子西升经》、《老子开天经》和《妙真经》等,皆为该派所重视。

楼观道传习的修炼方术,表现了杂采兼收的特点,即符箓与丹鼎皆习。北魏时期,楼观道在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下,开始正式形成为一个拥有相当数量的徒众、并对朝野上下有一定影响力的道派。

楼观道发展至北周及隋,进入其鼎盛时期。进入唐代,因唐宗室认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相应大力尊崇道教。特别是因楼观道士岐晖曾赞助李渊起义,故李渊作大唐皇帝后,对楼观道特予青睐。唐朝前期,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楼观道一直处于向上发展阶段。

天宝年间爆发安史之乱,此后楼观道趋于衰落。经过两宋,终于默默无闻。北宋太宗端拱元年,曾改楼观为顺天兴国。至金哀宗天兴间,因遭兵燹,楼观焚毁殆尽。至元代,全真道加以修复,变为全真观宇,原楼观道士也转为全真道士。●北天师道

北天师道是天师道派是之一。南北朝时,北方天师道组织涣散,科仪废弛,民间道教起义不继。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嵩山道士寇谦之自称太上老君授以天师之位,赐予《称中音诵新科之诫》20卷,令其宣布新科。

清整道教,除去三张,即张道陵、张衡、张鲁和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炼。明元帝泰常八年,寇谦之又称李普文降临嵩岳,授他《录图真经》60余卷,以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劾召鬼神,传授弟子。

寇谦之改革传统道教。

其一,以“礼”为标准,按照忠孝原则,反对利用天师道犯上作乱,并对道民以李弘、刘举称号进行的叛逆行为大加指责。

其二,按照儒家唯贤的原则署立道官祭酒,废除祭酒道官私署治职的作法的世袭旧制,改革三张祖孙世袭天师之位的传统。

其三,取消蜀土宅治之号,不再沿用。

其四,废除三张时期的租米钱税制度和男女合气之术,道民只年交纸30张,笔一支,墨一锭,以供治表救度之用。又用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增订道教戒律和斋仪。

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的举措,获得北魏太武帝的支持,“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北方天师道,学术界称之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南天师道

南天师道是天师道派是之一。在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北方天师道后,刘宋道士陆修静也对南天师道进行了改革和整顿。针对南方天师道组织涣散,科律废弛的情况,他提出一是列整顿天师道的办法,即整顿过去的二十四治,健全“三会日”制度和“宅箓”制度,以及严格执行道官论功升迁制度等,从而加强和完善道教组织。

与此同时,陆静修还充实和完善道教的科仪规戒。他依据灵宝斋法及上清斋法等,制定道教斋仪,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的斋醮规仪,如九等斋十二法的斋醮系统。

陆静修把上清斋法视为上品,次为灵宝、三皇斋,将天师道的传统斋法列为下品,并对金箓、黄箓、明真、三元、八节、自然等斋法的具体仪式予以详细说明,使道教斋醮仪式初具完整体是,成为道教斋醮仪范的奠基人。所撰《三洞经书目录》,为我国道教史上第一部目录学著作,具有开创意义。

以后道经之编目与《道藏》之分类,皆以其“三洞”分类法为基本原则。陆修静对道教的整顿和改革,扩大了道教的影响,使道教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统治者也日益宠信道教。经陆修静改革后的南方道教,学术界称之为南天师道。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遂渐合流,元代均称正一道。

四、后期宗派

道教后期宗派,也是道教发展成熟以后形成的各种门派,从附录三宗的茅山宗、阁皂宗、龙虎宗开始,经过不断演变,分衍出东华派、神霄派和清微派等门派。

金元时期,王重阳创立全真教,此后经过全真七子发展,全真教一举成为我国最大道教宗派之一,与元朝时期合并诸家符箓道派形成的正一道并称道教两大门派。

此后全真教不断衍化出支派,最出名的莫过于尊奉全真七子为祖师的龙门派、南无派、华山派、嵛山派、遇仙派、随山派和清静派等。●茅山宗

茅山宗为符箓三宗之一,是以茅山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别。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它的实际开创者是陶弘景。

经陶弘景及众弟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上清派的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实际上,当时茅山已成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后来上清派即被称为“茅山宗”。

自陶弘景以后,茅山宗人才辈出,其影响日渐扩大,从南朝梁至北宋,鼎盛数百年,一直为道教主流。唐宋时期茅山宗益盛,唐代茅山道士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极得唐宗室的尊崇。唐代社会上最显要的道士多来自茅山。当时有“茅山为天下道学所宗”之誉。

宋代茅山宗历代宗师多得宋朝廷所赐“先生”称号,至刘混康任嗣法宗师时臻于极盛。南宋以后,逐渐衰微,但仍传承不绝,且时有高道名于世。据《茅山志》记载,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师45代。第一代称太师,第二代称玄师,第三代称真师,其后各代皆称宗师。

嗣法宗师的传授,宋徽宗以前,一般以杨羲、许穆、许翙所传上清经箓为凭。自刘混康获得朝廷赏赐的九老仙都君玉印和玉剑后,嗣法宗师的传法信物增添了印剑。

茅山宗崇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主要传承、修习杨羲、许谧、许翙所造的《上清大洞真经》,同时也兼习灵宝经、三皇经及天师道经戒法箓。

修持方法以思神,诵经为主,修炼理论在陶弘景时已基本形成,后经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人的弘扬而渐定型。

茅山宗也提倡炼丹,该宗历代修习的《真诰》载有不少炼丹服食成仙的故事。茅山宗在诸符箓派合并为正一道之前,与龙虎宗、阁皂宗鼎立为符箓三宗之一,合并以后,又以小宗单独承传直至近代。●阁皂宗

阁皂宗为符箓三宗之一,形成于北宋,流传至元明。阁皂宗是灵宝派发展到以阁皂山崇真万寿宫为传播中心时代的别称。阁皂宗本是灵宝派,但又是灵宝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

阁皂宗既从灵宝派传衍而来,其基本信仰及所奉经书和方术,都与灵宝派相同。《灵宝度人经》仍是遵奉的主要经典,斋醮科仪仍备受重视。因为资料缺乏,其承传体是目前所知甚少。南宋时期,阁皂宗的传播情况,所知也少。

入元以后,在元统治者的支持下,阁皂宗仍在传播。进入明代,阁皂宗传承未绝。至宣德年间,阁皂宗仍有传播,但在此后即趋衰落,以致一蹶不振。至清代,光绪《江西通志》卷说道:”今所存者为八景坛基。”祖宫凋零如此,其教之不振,可想而知。●龙虎宗

龙虎宗为符箓三宗之一,是由张道陵后裔以龙虎山为传播中心的符箓派。关于龙虎宗的创建时间,大约在唐中晚期。至北宋,龙虎宗开始显露声势,其间有6位天师,受封为“先生”。

元代更以朝廷名义承认了张道陵子孙的“天师”称号,并授予管领江南道教的职权。皇朝的宠幸为龙虎宗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它在元代获得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它的支派玄教发展更盛。

至大德八年,元成宗封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后,龙虎宗合并其他符箓派而为正一道,即进入它发展的另一阶段。

龙虎宗以符箓见长,龙虎宗也以斋醮仪式著称,宋元时期所出的斋仪之书,也多出于龙虎宗道士之手。元代中后期,龙虎宗虽与其他符箓派合并为正一大派,但至明中叶以后即衰落不振。●东华派

东华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形成于南宋初,流传至元代。东华派自称其教始于元始上帝和灵宝天尊,祖述灵宝道士徐来勒、葛玄、郑思远、葛洪,尤以南朝宋道士陆修静为其宗祖。

据此,可知该派是从灵宝、阁皂宗分衍出来的一个支派。灵宝派盛于南朝,唐以后衍变为阁皂宗,在两宋时虽与茅山、龙虎二宗并称“三山符箓”,但一直不如其他二宗之兴盛。故常有灵宝道士另辟蹊径,企图独树一帜以振宗风,东华派即是从中分衍的支派之一。

据《灵宝领教济度金书》所载之《宁全真传》看,东华派的肇始者为王古和田灵虚,创建人为宁全真。宁全真所传弟子甚众,所创建的东华派已初具规模了。

东华派以元始上帝、灵宝天尊为最高神,以《灵宝度人经》为主要经典,崇尚斋醮科仪。编撰有道法与斋醮方面的经书。元代以后,东华派融入正一道不再单传。●神霄派

神霄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产生于北宋末,流传于南宋至元明。神霄之名,来源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该经根据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说,指认其中最高一重为神霄。

神霄派的创始人,为北宋末道士王文卿。在神霄派创建过程中,林灵素对该派也有建树。张道陵第三十代孙张继先也对创建神霄派有贡献。神霄派以传习五雷法为事,称行此法可役鬼神,致雷雨,除害免灾。这是神霄派区别于其他道派的主要特点。

神霄派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与内外合一说。称天与我同体,人之精神与天时、阴阳五行一脉相通,此感必彼应;而其基础又在于行法者平时的内修,行法者内修功行深厚,风称雷雨可随召而至。

至南宋,神霄派在江南地区十分流行。有称传自王文卿者,有称传自林灵素者,有称传自张继先者。南宋时期传习神霄雷法的支派甚多,神霄派在当时传法颇盛。

不仅如此,当时各个支派中又随时分衍出若干小支是,使该派的传衍既盛且杂。入元以后,传林灵素、张继先者转衰,传王文卿者较盛。元代神霄派除莫月鼎一是十分昌盛外,还有其他一些支派同时活动。

进入明代以后,仍有神霄道士的活动。除前述莫月鼎一是传至周玄真,享誉于元明之际外,又有周思得显名于永乐间。此后传奉萨守坚道法的道士,继续传行,称西河派或天山派。●清微派

清微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形成于南宋,流传于元至明初,清初间有传承。清微派自称出于清微天玉清元始天尊,故以清微为名。

又称其教在元始天尊传法后衍而为真元、太华、关令、正一四派,由祖舒元君会四派而为一,始立清微宗派。

清微派主要修持清微雷法,与神霄派一样,主张将雷法与丹法相结合,而以内炼为主,符箓为辅。清微派著《清微内诀》,专言内丹修炼之道。

清微派元代有弟子5人分为两支向南、北传播。一支以福建建宁为中心,传行于南;另一支以湖北武当山为中心,传行于北,传至张守清时弟子甚众,后形成与全真、正一相结合的清微支派,又称新武当派,传衍不绝。

明清时期,除张守清所创的新武当派继续传衍于武当地区外,北京东岳庙又有另一清微支派在传衍。清微派自元初传达室入武当时起,即与全真相融合的传统,至清代仍相沿未变。●天心派

天心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创始于北宋,流传至元代。天心派肇始于北宋道士饶洞天,被称作天心初祖。天心派在最初只传天罡大圣、黑煞、三光等三符,北极驱邪院、都天大法主等二印,用以行法,可见其初建时法术很简略。

至北宋末南宋初,有道士路时中以传天心正法名于世。由于受神霄等派的影响,路时中在所著《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中汲取了新义,强调做法者应以内炼为基础,以道为本,法为末。

在元代,又有雷时中传天心道法。但是雷时中所传的天心法,既非饶洞天一是所传,又非路时中一是所传,而是雷时中独创的“混元法”,是宋代天心派所分衍的又一个支派。●玄教

玄教是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创始于元初,流传至元末。该派直接从龙虎宗分衍而来,其创始人为元初龙虎山道士张留孙。

玄教的组织规模是比较大的。单就其领导骨干而言,即有几十人至百余人。据玄教宫观的分布情况看,其传播范围也很大,遍布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省及北方。

玄教是从龙虎宗分裂出来的,张留孙和他的许多弟子,都出身龙虎山,其基本信仰和主要方术,也与龙虎宗无异。但是,玄教有自己的传承系统,有独立的组织体制。因而它是一个独立的道派,与原龙虎宗有别。

玄教在修习方术上杂采兼收。除承袭龙虎宗的符箓斋醮外,杂采众家。玄教随元世祖统一江南而兴,随元亡而亡,历世既不长,对道教的建树也不多,但在促成江南诸道派在元后期合并为正一道中,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方面,他们担当起联系皇室和联络各派的责任,帮助江南各派解决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江南诸派最后联合成正一道大派作了必要的准备;另一方面,玄教组织的发展,又壮大了龙虎宗的力量,为正一道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基础。元代后期正一道的出现,不能忽视玄教所发挥的作用。它在道教发展史上的地位,也应予以应有的肯定。●净明道

净明道是宋元间在南昌西山兴起的一个道教派别,由灵宝派分衍而成,全称净明忠孝道。净指不染物,明指不触物,该派以净明忠孝为宗旨,并作为教派名称。

净明派尊奉许逊为祖师,据称许逊于西晋太康年间曾任旌阳县令,故人称许旌阳。后弃官返归乡里,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传道。世称许逊及其十一弟子为十二真君。

许逊死后,其后代在西山许宅立游帷祠,后改为观,继续传道。北宋历代皇帝皆尊崇西山道教,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至宋末元初,西山道士刘玉又重新进行创教活,自称先后得许逊降授《玉真灵宝坛记》、《中黄大道》、《八极真诠》,另行开创净明道。

净明道的宗教伦理据称以许逊所称忠、孝、廉、谨、宽、裕、容、忍的“垂世八宝”为依据,尤以忠孝为首。净明道的基本宗旨是“以忠孝为本,敬天崇道、济生度死为事。”忠孝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可见净明道和儒学之间的密切思想渊源。

净明道与正一等符箓派一样,道士不一定出家。元明时期净明道在社会上颇有影响,元代官僚士大夫对其教义极为赞赏。

净明道所存经典颇多,主要的有《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净明枢真经》、《净明正印经》等。●真大道

真大道是金初我国北方兴起的三道派之一。流传至元代,后并入全真道。真大道,初名大道教,创始人为刘德仁,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人。自称21岁时遇一须眉皓白之老翁,授以“玄妙道诀”,创教于金皇统二年。

在传教时以召神劾鬼之术为人治病,一时信者甚众,自称大道教,后传至五代宗师时分为两派,因元宪宗支持郦派,故改名为真大道教。

真大道以《道德经》为宗旨,兼汲儒、释部分思想,所列戒条史称其为“以苦节危行为要,而不妄取于人,不苛侈于己。”

真大道教在修炼上不讲究飞升化炼之术,而注重静默祈祷,也不奉祀诸多鬼神,为人治病不借助符箓,只是“默祷虚空”,不化缘乞食,主张道士出家苦行。

真大道宫观初称为“庵”,墓称为“塔”,类似于佛教,流传于河北一带。全盛之际,其传播地域曾西出关陇至于蜀,东望齐鲁至于海滨,南极江淮之表。真大道经传而衰,后不见记载,可能并入全真道。●太一道

太一道是金初北方出现的三大新道派之一。金天眷中萧抱珍创立于卫州。该派所用“太一”之名,说法有二。一说该派因传太一三元法箓,因名其教说“太一”;一说因取“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而得此称。

据传,萧抱珍曾得仙圣授以“秘箓”,善“祈祷诃禁”之术,也以符箓为人治病,故其门徒甚众,朝廷闻名。萧抱珍死后,元世祖追赐为“太一一悟真人”,改“太一万寿观”为“太一广福万寿宫”。

太一教重符箓斋醮,与正一道相类似,其规定道士必须出家,则又与正一道有别。该派始祖规定,凡非萧姓嗣教者,皆改萧姓。元代深受理学影响,以忠信孝慈为行身之要。太一教盛传元未仍在活动。●武当派

兴起于湖北武当山,崇祀“真武大帝”的道派。武当山称太和山。武当道教源远流长,魏晋时期即为道士修真之地,有“仙室”之称。

宋代武当道教影响日甚,武当道士道术已显名于世。元代武当山已有九宫八观。明代是武当道的鼎盛时期。明成祖、明世宗先后大营武当宫观,历时数十年。

新建成8座宫、2座观、36座庵堂、72座岩庙、39座桥梁、12个亭台的庞大建筑群。明成祖从全国钦选400名高道主持武当道务,至嘉靖,武当山各大宫观都有道士数百人,全山计有道官、道士、军丁、工匠等10000多人。

武当是道教名山,历来有各派道士居同修炼,元末明初武当山道派有武当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等。明洪武初,张三丰入武当山修炼,后离山远游,明成祖多次派人寻访真仙张三丰而不得,更扩大了武当道教的影响。

张三丰居武当山修道,嫡传弟子丘玄清住五龙宫,卢秋称住南岩宫,刘古泉、杨善澄住紫霄宫,形成了以张三丰为师的道派,世称武当道派。张三丰另一嫡传弟子刘碧称,后又被尊为武当榔梅派祖师。榔梅派以奉祀玄帝为主,也称武当本山派是正一支派。

张三丰武当派与全真道教义及宗风都有所不同。该派崇祀“真武大帝”,在思想上强调三教合一,以道为三教共同之源,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且重视修炼内丹,特别强调性功。

张三丰武功高强,兼擅拳剑,武当道派内家拳技,相传即创始于张三丰。从明代开始,入武当修炼的各派道士都自称武当道,都以张三丰为祖师。明代武当道场成为“皇室家庙”,天下高道汇聚武当,武当道地位日高,取代阁皂山,与龙虎山、茅山合称“三山新符箓”。●正一道

正一道是我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前身为五斗米道,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派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于元代中后期形成后,一直流传至今。

正一道的形成,以元成宗大德八年敕封张道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为标志。授其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

正一道的特点是,以张道陵后嗣为首领;在组织上,由原有的新旧各符箓派组合而成,包括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太一道、净明道,以及神霄、清微、东华、天心诸小派。

明代前中期,由于诸帝都不同程度地尊崇道教,特别是崇奉其中的正一道,故正一道在那时期仍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明统治者的支持下,正一派道士还编撰成一部《道藏》。明朝中叶以后,道教衰微,正一道也日渐衰落,一蹶不振。●全真教

全真教是为金代北方兴起的三个新道派之一,也是我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创始人王王重阳。

王重阳前往山东传教,先后收徒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7人。又先后建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至此,全真道正式建成。

因王重阳在宁海自题所居庵为全真堂,故世以全真名其教。在成仙信仰和修炼理论上,全真教一返旧道肉身不死、即身成仙的追求,认为人之肉体是要死的,只有人的精神才能不死。

在修炼方法上,全真教主内丹修炼,不尚符箓,形成独具特色的内丹理论。在教制教规上,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道观,不许蓄妻室。为了约束道士言行,制定各项清规戒律,督促道众严格遵守。这些皆与正一道有很大区别。

全真道在金代的发展有限,至蒙元前期,以成吉思汗之召见、宠遇丘处机为契机,在丘处机及其弟子们的推动下,全真道发展至鼎盛。

当时全真道宫观遍布北方各省区,“虽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此鼎盛局面,自丘处机起,历经尹志平、李志常两任掌教,大约30年。

元代中后期,南宗最后并入全真道,合并后的全真道遂成为更大的道派,而与正一道分统天下道教。明代皇室对佛、道采取抑制、约束政策,对道教正一派有所崇奉,对全真道支持较少,全真道自此进和衰落时期。金元时期形成的统一领导核心顿然解体。

在此情势下,统一的全真道渐次分解成诸多小支派。主要的有七真派,另外,又有一些全真道士分别组成五祖派。在明清道教衰落时期,只有龙门派因王常月的阐扬,曾经在清初一度“中兴”,其余各派大都衰落不振。●龙门派

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尊北七真之一的丘处机为开派祖师。自清初王常月先后在北京白云观,以及南京、杭州、湖州、武当山等地传戒收徒以后,龙门派确有很大的发展,发展中心在江、浙,遍及全国许多省区。

尤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朝为最盛。其间支派繁衍,不少支是更流传至近现代。因此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昌盛的道教派别,几乎成为全真道的代表。其盛况与佛教禅宗五家中的临济宗相类似,故世有“临济、龙门半天下”之说。

龙门派承其祖派全真道之余绪,以精于内丹学著称于世。其门下拥有许多著名内丹理论家,如伍守阳、谢凝素、柳华阳、刘一明、闵一得,为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所著的内丹书,较其前辈有承袭也有发展,总的特点是功法更细致,更浅明。●南无派

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尊北七真之一的谭处端为开派祖师。据《南无道派宗体》,以谭处端为第一代宗师,传至第五代宗师杨理信,时至明初,又经胡宗玄、马微善、刘至洞、周妙超、陈仙后、朱立刚,传至第十二代宗师许去乾。

再由清初第十三代宗师孔称峰,经罗霄远、郑上乘、邢功广、高成岳、曾必先、甄有虚,传至第二十代宗师刘名瑞。

刘名瑞隐居于京华桃源观,撰有《道源精微歌》、《清静经图注》等书,阐述内丹学,集为《盼蟾子道书三种》刊行,是该派宗师中唯一有著作传世者。南无派徒众活动于华北、东北,势力、影响远不及龙门派。●华山派

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尊北七真之一的郝大通为开派祖师。十五代宗师贝本恒和弟子李仁凝在清康、雍、乾间活动于浙江德清、余杭一带,于此可见华山派活动之一斑。《诸真宗派总簿》记有华山派之传代派字,前四句为:“至一元上道,崇教演全真,冲和德正本,仁义礼智信。”●嵛山派

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尊北七真之一的王处一为开派祖师。《诸真宗派总簿》记有该派传代派字,证明改派至民国时尚有传承。●遇仙派

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尊北七真之一的马钰为开派祖师。《诸真宗派总簿》记有该派传代派字,证明改派至民国时尚有传承。●随山派

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尊北七真之一的刘处玄为开派祖师。《诸真宗派总簿》记有该派传代派字,证明改派至民国时尚有传承。●清静派

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尊北七真之一的孙不二为开派祖师。《诸真宗派总簿》记有该派传代派字,证明改派至民国时尚有传承。●武当派榔梅派

武当派榔梅派,又称武当本山派,创始人孙碧称。《古今图书集成》引《武当山志》记载:“孙碧称,关西人。幼年颖悟,愿学仙人,入西岳华山追希夷之迹,岩栖穴处,服气养神。探黄老经旨、《周易》、《参同》,与夫儒释子史,罔不熟诵。”

洪武二十七年,明太祖征至京师,赐衲衣,供斋供,馆于朝天宫。次年赐还华山。永乐十年,成祖复召至,赐诗一章,敕授道录司右正一,命住持武当山南岩宫。有《碧称集》行世。该派创始于明永乐年间,《诸真宗派总簿》录有其传代派字。后传衍于武昌葛店斗牛观,至今仍有传人。●西河派

雷法神霄派的支派,也称萨真君西河派。北宋末萨守坚,得张继先、林灵素、王文卿雷法之传,寓泉州,以道术名世,门下弟子从游者数百辈,称西河派。

据《诸真宗派总薄》,其传派次序为: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志诚宣玉典,中正演金科。冲汉通圆满,高宗居大罗,武当兴法派,福海起洪波。●穹窿山派

正一神霄支派,由施道渊所创,以苏州穹窿山和玄妙观为中心。《金盖心灯·道体源流图》:“施亮生,号铁竹道人,尝受初真戒、中极戒于王昆阳,即王常月。后精于法,改皈正一真有府,派名姑苏穹窿山一派。”未给他列传,其事迹见《玄妙观志》和《苏州府志》。

施道渊传弟子胡德果,号称庐,吴郡人,尽得道渊之术。康熙四十三年,吴中大旱,被官府延请祈雨,德果登坛作法,大雨如注。自后名望愈著。胡传潘元珪,字允章,号梧庵,吴郡人,出家玄妙观,为胡德果高弟,善五雷法。

德果死后,凡吴中有大醮法事,俱延元珪主之。雍正间应召入都,值大光明殿,为御前值季法官,遇有祈祷,皆称旨。后南归,仍居苏州玄妙观。潘元珪传弟子惠远谟,惠远谟传弟子张次理和施神安,惠远谟和次理又同时兼承娄近垣正乙派之传。施神安于乾隆五十一年继张资理主玄妙观方丈,于嘉庆间逝世。●正乙派

正一道支派,由清代龙虎山道士娄近垣开启,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卷二《官府》条:龙虎山向分紫微、虚靖、灵阳三派,其所定派字为:“近远资元运,久长保巨淳。道唯诚可宝,德用信为珍。秉敬宏丹箓,葆真启世人。鸿图赞景祚,圣泽振昌辰。”娄近垣以其名之“近”字为始,表明此派由他所开启。

据清顾沅《玄妙观志》可略知其传代情况。该志卷记载:“惠远谟,字虚中,号澹峰。五六岁读书,过目成诵。稍长,其家送之入玄妙观,受业于潘元珪。时主席胡称庵为延师讲学,乃博览儒书,尤潜心道藏。年三十,授道纪司,雍正九年,主龙虎山玉华院事。后二年,京师光明殿成,被选充焚修。时娄近垣主光明殿,远谟师事之,受其法。雍正十三年潘元珪死,南旋继其方丈席。是年秋,娄近垣以龙虎山缺提点,奏准其往龙虎山署提点之职。乾隆九年,娄近垣以年就衰,招之入都相赞助,明年充御前值季。”《玄妙观志》又记载:“张资理,字一枝,号友桐,吴邑篁村人。本儒家子,年十一,出家朝真观,为沈坚苍之徒。由儒家言通道德五千之旨。符箓秘典,靡不洞贯。雍正十二年,钦选入都,住光明殿,复从惠远谟受法,为御前值季法官。乾隆十四年回苏,奉娄近垣之命,往龙虎山领迎华院教事。乾隆四十一年请假回苏,次年主席玄妙观方丈。祷雨祛邪,颇著应验。乾隆五十一年卒。张资理后之传达室代不详。”《诸真宗派总薄》载此派之“派”字,在“辰”字之后又添20字,似此派至作《诸真宗派总簿》时,已传40余代。●新武当派

清微派支派,由元代武当山道士张守清开创。据元程巨夫《均州武当山万寿宫碑》记载:“张守清,名洞渊,号月峡叟,峡州宜都人。幼习举子业,长作小吏。至元二十一年,年三十一,去武当山出家,拜本山道士鲁洞元为师。洞称死后,率领道士修道路,建宫观,开荒种地,颇多建树。后又从本山道士张道贵、叶称莱、刘道明等学清微法,得黄舜申之传,其后,道名远著,门徒众多。”

元武宗至大三年,皇太后闻其道行,遣使命建金箓醮,并征至阙,赐所建宫名天下一真庆万寿宫。元仁宗皇庆元年、二年,京师干旱,诏命祷雨,屡有应验。延佑元年,授“体玄妙应太和真人”。

张守清承传全真、清微、正一诸派之学,既通经章符箓,清微雷法,又谙内炼丹道,而以承传清微法为主,是元初黄舜申清微派北传一是的重要传人。

清微派道书《清微神烈秘法》卷上所列《师派》,在黄舜申之后,即有“清微冲道使叶称莱,清微冲和使张道贵,冲元雷使张守清,紫玄散吏张守一。”

张守清对清微雷法颇多创造,故张守清之道派又可称为武当清微派。据《大岳太和山志》记载,该派是按“守道明仁德”字派传代的。这一字派与《诸真宗派总薄》所载之第三七“天师张真人正一派”、第七十“萨真君西河派”字派基本相同;其后四句又与第三七“龙虎山正乙门下天师清微派”字派基本相同。●隐仙派

全真道支派,又称隐派或犹龙派。尊明初道士张三丰为祖师。张三丰虽传有若干弟子,但生前并未组建道派。宗奉他的道派,由其信仰者组成。

据清李西月《张三丰先生全集·道派》记载,该派称名隐仙派,一称隐派或独犹龙派,并称张三丰承火龙真人,火龙师麻衣垂先生李和,麻衣师陈抟,陈抟师文始真人尹喜。至陈抟时,又兼得少阳派刘海蟾之传,合老子门下文始、少阳二派而为一。

此说荒诞之处甚多,但张三丰曾受陈抟一是的思想影响,或许接近事实。此派形成时间虽不可考,但明清时期确有此派承传。《诸真宗派总簿》记有多个宗祖张三丰的道派。有自然派、三丰祖师自然派、三丰派、三丰祖师日新派、日新派、三丰祖师蓬莱派等。三丰崇拜最初兴起于湖北武当山,随着武当道的远播,遂在其他地区分衍出更多的小支派,上述各派反映了这个事实。●广慧派

道教支派。据《诸真宗派总簿》记载:为南宋道士章哲所创。章哲,道号广慧,祖居江西南昌府武宁县三十五都顺义卿,石门仙潭人。

宋理宗景定二年二月十九日降生。自幼好道,27岁结庵丝罗山,年53岁,端坐而逝,留传此派。●阎祖派

全真龙门派支派。《诸真宗派总簿》称为龙门“复”字岔派分支,在茅山乾元观。此“阎祖”据清笪蟾光《茅山志》当为明嘉靖、万历间道士阎希言。

该书据明王世贞《阎道人希言传》称:阎道人者,名希言,不知何许人。自言家山西。年二十七八时,遇师诲以坐功,嘉靖间,去家学道。后从湖北武当至江苏句曲乾元观,乾元观初极简陋,阎希言游金陵募资以成殿阁,并引山泉灌溉稻田数十亩。住观50余年,于万历十六年卒。《诸真宗派总簿》记“阎祖派”派字为:“复本合教永,圆明寄象先,”等,据上记阎希言所传徒裔之辈字,与此相吻合,故所称阎祖派为阎希言所传之派是。

此后龙门派之宗师是第七代沈常敬,晚年也住茅山传道,顺治十年卒。传有弟子孙守一和黄守元,为龙门第八代。孙守一又传阎晓峰,为龙门第九代。孙守一、阎晓峰皆住茅山乾元观,但据《金盖心灯》之《道体源流图》记载,阎晓峰“所传后人改皈茅山法派”,表明阎晓峰后已非龙门派。●南宫派

全真龙门派支派。由龙门第十代李清秋开启,以广东罗浮山为中心。清梁教无《玄门必读》:“南宫祖李清秋,为龙门第十代孙,得至人传授真道口诀。道成,得证天仙。后秘授曾一贯祖师,法派说南宫派。”

从清陈教友《长春道教源流》卷七可见其传代概况:“曾一贯,号山山,不详何许人。其师李清秋,龙门派第十代孙,得至人传授真诀,后迁紫霄洞道场于酥醪洞,令弟子柯阳桂主之。师自居冲虚,未几羽化。”是为龙门第十一代。

其弟子柯桂阳,“号善智,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弱冠弃家游罗浮,礼曾一贯为师。”与其师共兴酥醪观,“住山三十余年,度弟子百余人。乾隆十年六月二十日无疾而终,年五十三。”是为龙门第十二代。

其后有童复魁,号慵庵,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为柯桂阳再传弟子,即龙门第十四代。其徒有江本源,字瀛涛,号松竹山人,为龙门第十五代。

又有赖本华,号介生,原名洪禧,字畴叶,广东东莞县人。幼习举业,为诸生,以诗名。年八十余化于观中。有《浮山新志》、《红棉馆诗钞》传世。

后有陈铭珪,字友珊,广东东莞人,自号酥醪洞主,为龙门第十七代,光绪七年卒。传有弟子张永暗等。●金山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因发源于山东崂山,又称崂山派。由龙门第四代孙玄清所创。据《玄门必读》记载,孙玄清,字元玉,号金山,又号海岳山人。山东莱州府即墨县崂山人,自幼在崂山明霞洞出家,礼李显陀为师。后游铁茶山称光洞,遇通源予授以升降天门运筹之法。

即墨县太和真人携住黄石宫,苦炼20余年,颇有成就。明嘉靖三十七年,至北京白云观坐钵一载,大著灵异。赐号“护国师左赞教主紫阳真人”。卒于降庆三年。白云观抄藏之《诸真宗派总簿》记有该派传代派字。●西竺心宗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门第八代鸡足道者所开启。以称南鸡足山为传播中心。据《金盖心灯》卷《鸡足道者黄律师传》记载,鸡足道者,来自月支,休于称南鸡足山。自称野坦婆闭,华言求道士。

所精唯西竺斗法,称“西竺心宗”第一百代。清顺治十六年赴京师谒王常月,赐姓名说黄守中,遂为龙门第八代弟子。《觉称本支道统薪传》下卷《闵大宗师传》称,乾隆五十五年,闵一得携王常月所传大戒书去鸡足山,黄守中犹在,闵以大戒授黄,黄以斗法密术授闵一得,闵归而撰为《大梵先天梵音斗咒》卷。

黄守中所传“西竺心宗”,实为道教中的佛密派,其法多采用道教符箓派的“称篆”和佛教的“真言”,佛密色彩很浓。其徒多为行迹诡异、身挟绝技的江湖奇士。

据载,黄守中传管天仙,管传金怀怀、白马李,金传活死人、李赤脚、石照山人,活死人传往往生,为龙门第十二代。黄又传大脚仙、王袖虎。大脚仙传张蓬头,张传龙门道士和李蓬头等。●称巢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门第八代陶守贞开启。以浙江湖州金盖山为传播中心。据《金盖心灯》卷《靖庵先生墓表》记载,陶守贞,原名然,字浩然,派名守贞,号靖庵。世居浙江会稽,祖唐应蜀藩聘,遂居蜀。幼孤,随母居蜀。母卒,至浙江吴兴依族侄陶思萱,寻入金盖山修道。

清顺治十五年,受戒于北京白云观王常月,授以卷册,遣归金盖。康熙十二年卒。传法给族侄陶思萱,为龙门第九代。陶传第十代徐清澄,徐传第十一代徐一返。

徐一返兼承正一派,法名汉臣,“祷雨祈晴,无不立应”。沈一炳弟子龙门第十二代陈阳复也曾得徐一返授正一法。其该派分衍为更小支派,传衍于江浙。●天柱观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门第八代金筑老人开启。以浙江余杭金筑坪天柱观为传道中心。《金盖心灯》卷《金筑老人传》记载:金筑老人者,字号三见而三异;《洞霄闻人志》记载,“盛青崖,江南桐城人,明末进士,隐天柱观。”《杨氏逸林》记载,“樵称氏者,桐乡人,姓盛,名未详。明末进士,值世沧桑,高隐大涤,自号退密山人。”《菰城拾遗》记载,“异人金大涤,学富五车,尝自比管、乐。明亡遂隐,初休金盖山之白称居,更号樵称,既归老于天柱金筑坪。著作颇多,石庵辈梓以行世。”

盖为清初一隐君子,曾从王常月受戒,为龙门派第八代弟子。康熙三年传潘太牧,为龙门第九代,潘传第十代王清虚,王传第十一代潘一元。●金鼓洞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门派第九代周太朗开启。传播中心在杭州金鼓洞。据《金盖心灯》和《金鼓洞志》记载:周太朗,字元真,号明阳,江苏震泽人。父殁,舍俗出家。

初礼龙门第八代孙守一,继礼黄守元为师,嗣为龙门第九代。后游东南,于康熙三年来杭州。康熙五年结茅于西湖栖霞岭北金鼓洞,建屋修真,即后之鹤林道院。于是参玄访道者称集。

先后传弟子戴清源、高清昱、方清复、谢清涵、金清来、孟清晃、许清阳等。闵一得称:“当时从师者,千有余人。闻之轻称子称:“全真一派,东华而下,盛自重阳,历传丘、赵、陈、周祖,周传张、赵、王、黄……逮我明阳子周律师出,祖道南行。”与诸师“赓扬唱和。玄风庆会,自元而降,殆无有过之者。”

表明龙门派南传后,以周太朗时期为最盛。周太朗弟子中,高清昱去浙江天台山,另开桐柏宫支派。其余住山弟子继续在金鼓山传衍。戴清源传第十一代骆一中,骆传第十二代蔡阳善,蔡传第十三代戴北庄,戴传张复纯,时当清道光年间。●桐柏宫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门第十代高清昱开创。以浙江天台山桐柏宫为传播中心。据《金盖心灯》卷《高东篱宗师传》记载:高清昱,字东篱,祖籍山东宁海州,寄居长白。宿学儒。康熙三十一年,年已75岁,始由台湾至浙江杭州金鼓洞,师事金鼓洞派创始者周太朗,嗣为龙门第十代弟子。

周授以《南华》、《道德》、《参同》、《悟真》、《华严》赵注《大学》、《中庸》及《心经》等。居金鼓洞鹤林道院40余年,从游者众。雍正十三年,出主天台桐柏山崇道观讲席,后启桐柏宫支派。乾隆三十三年卒。著有《台湾风俗考》三卷。

高清昱传弟子沈一炳、方一定、闵一得,为龙门第十一代。沈一炳传弟子陈阳复、周阳本、费阳得,为龙门第十二代。他们又多开启更小的支派。

陈复阳开启余杭南湖三元宫支派,门下有阮来宗、杨来逸、钱来玉、鲍来金等;周阳本开启余杭铜山半持庵支派;费阳得开启归安射村开化院支派。

方一定下传弟子十二代顾阳昆,顾传十三代王来真,开启苏州裴嫁桥斗母宫支派。闵一得下传弟子也很多,其徒孙辈王来因等又宗祖他开启觉称支派。他本人学综三教,著述甚丰,是清代少有的著名道教学者。●碧洞宗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传播于四川。创始人陈清觉。据《龙门正宗碧洞堂上支体》记载,“陈清觉,道号赛松,又号烟霞,湖北武昌人。少年为进士,入庶常。后辞官入道,至武当山太子坡拜龙门道士詹太林为师,为龙门派第十代弟子。”

康熙四十一年,皇帝赐封“碧洞真人”号,并钦赐“碧洞丹台”匾额。康熙四十四年卒。

陈清觉传有弟子陈一庆、吉一法、刘一贞、孟一贵、石一含、龙一泉等。其住青城山之师弟张清湖、张清仕,住三台称台观之师弟张青称等也各传有弟子多人。

这些弟子再递相传授,逐渐形成一个支派,尊陈清觉为开派祖师,以其碧洞真人号之“碧洞”两字名宗,称碧洞宗。成为清至民国间对四川道教影响很大的一个宗派。

碧洞宗依龙虎派所订派字传代。其开祖陈清觉为第十代,依次相传,至民国时,已至第二十三代。《龙门正宗碧洞堂上支体》记有第十一至二十三代道士之名。

第十一代有陈一庆等28人,第十二代有王阳炳等37人,第十三代有吴来辉等43人,第十四代有万复证等55人,第十五代有万本圆等100人,第十六代有李合邦等128人。所记是否为该派道士全部,已难知晓,仅此也可概见其规模。

碧洞宗以成都二仙庵和青城山天师洞为传播中心,逐渐向四川其他州县发展,上引《支体》即记有该派道士住持之州县宫观名,大都在川西地区,少数在川北、川南及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四川各地道教皆属天师正一道,碧洞宗产生后,渐有取代他派的趋势。

现代,青城山和成都青羊宫已全为龙门碧洞宗道士,正一道士只零星散居于其他宫观。碧洞宗在长期发展中,曾出现一些杰出道士。如第十三代王来通,号自明道人,清乾隆间住持灌县二王庙。

他除整饬庙规,勤于教务外,又关心地方水利建设,发起新修横山长同堰,推广都江堰治水经验。他主持刊印的《灌江备考》、《灌江定考》、《汇集实录》,是现存都江堰治水经验总结的专书,有一定科学价值。

第十四代陈复慧,号仲远,住持温州盘龙寺。博学能文,有《雅宜集》行世。对道教斋醮音乐颇有造诣,曾校正《广成仪制》数十种传世。被后世尊称为道教音乐“广成韵”之祖。第二十二代易心莹,是近代著名道教学者,著有《道学系统表》,辑有《女子道教丛书》等。●霍山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创始人张宗璿。《诸真宗派总薄》记载:“称樵真人姓张名宗璿,字耕称。是山东登州福山县人。由光绪甲申秋间,重赴白云观传法。门下弟子等因徒众人繁,叩请愿遵宗字为第一代号。”

据《白云观志》记载,张宗璿,又名圆璿,字耕称,为龙门派第十九代律师。传法给龙门派第二十代律师刘素称。《刘素称道行碑》记载:刘素称,法名诚印,河北东光人。自幼好善,儒道兼优,拜十九代方丈张耕称为师。

同治十年募捐5000余金为其师之传戒费,受戒者300余人。后又募捐银刻印经板和重勒观内碑文。继任龙门派第二十代律师,又为霍山派第二代传人。●觉称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于清光绪十四年,由龙门称巢派分衍而来。《龙门正宗觉称本支道统薪传》序记载:“海上觉称为浙湖称巢分支,于有清光绪戊子开派。”《例言》记载:“光绪戊子,本坛张复诚、陈本中、沈本仁等恭诣称巢宗坛,禀准开派,是年三月春,启建醮典,敦请宗坛王来因、程来水、姚来鉴三师启派,本刻故尊三师说宗师。”

该派宗承称巢开派宗师龙门第八代陶守贞和第十一代闵一得之传,对他们提倡的神仙与忠臣孝子不二,出家与在家、出仕与入山各随方便的思想,加以发扬,使龙门派更加世俗化。《觉称本支道统薪传·后跋》记载:“自闵祖启‘方便法派’而后,半多出自俗居有志之士,于是儒而道者日愈多,推行教法日益广,今者称坛竟遍布于江浙。”这表明晚期全真道已不再如他们先辈那样强调出家离俗。

该派自光绪十四年开派以后,一直承传不绝,《觉称本支道统薪传》有传有图加以记载。如开派人之一的程来永传第十四代汤复弼,汤传第十五代车本镒等,车传第十六代邱合度、徐合建,邱传第十七代倪教学等,倪传第十八代沈永家。时至1929年。●闾山三奶派

净明派或正一派的分支,为民间道派。该派源于陈靖姑的民俗信仰。陈靖姑信仰的《大奶灵经》称其“传法闾山,显迹古田”,南宋时福建一带建有奇仕妈宫、临水夫人庙。

泉州奇仕妈祀陈、金、李三夫人,为授胎、护产、育婴之女神,香火较盛,且有“观音签”,并以妈祖配祀,至今尚存。

福州的三奶夫人为陈靖姑、林淑靖、李三靖;古田顺懿祖庙中祀顺天圣母、左祀江夫人、右祀石夫人。台湾有16座临水夫人庙,皆为道观,属三奶派道教。台湾道士多属正一派是,其中乌头司公为天师道,红头师公为闾山三奶道。闾山三奶本为道教民俗信仰,在大陆至今犹存,台湾民间道派兴盛,遂发展为民间道教之一。

五、其他宗派

道教门派众多,除了前面所述早期宗派和后期宗派之外,尚且还有一些其他分类方法或者存在于历史上以后不见传承的宗派。

如传说中可以御剑飞行的剑仙派,追求金丹大道的金丹派,其他尚有经箓派、辟谷派、胎息派和双修派等各种门派。●经箓派

以信奉某一符箓为特征的道派统称为经箓派道教。晋代出现的三皇派、灵宝派、上清派,皆为经箓派道教。南朝陆修静总括三洞经典,将三种道派统称为经箓派。

唐代经箓派道教盛兴一时,各派别之间并无逾越的界限,但有严格的道阶品位制度。按传授经戒法录品位的高低来区分道阶品次和道位职称。

在每一道派中,又有不同的道阶,正一派中即有弟子、真人、法师等不同道阶。修洞真经录有功再迁受高玄法录,受《道德经》、《老子西升经》等高玄派经典,便可升为太上紫虚高玄弟子、高玄法师。

自高玄部再迁受升玄法录,称灵宝升玄内教弟子;由升玄部再迁升太上灵宝洞玄弟子、无上洞玄法师;再逐次迁升洞真法师、三洞法师、大洞法师,达到最高一级道职。

唐代以后,金丹派兴起,龙虎山正一派天师道统领三山经箓派道教。经箓派道教遂成为和金丹派道教分立的大宗派。●辟谷派

辟谷派又称葆和宗,祖师鬼谷子、张良,以吐纳、服气、休粮为法门。

此宗炼真气绵绵不绝,而寿永无极。若躐阶躁进,强咽鼓努,必樱暴虐之患,痛疽奇疾,而自蹈戕身之壑。

辟谷在早期道教修炼中,也被用作开发人体潜能的仙术,其术较易得气,促使体质变化。●胎息派

胎息派也称长淮宗,祖师矩、神氏、中广真人,以住气、内观、神定、胎息为法门。论胎元,返先天,悟死生之大理,不由乎天而在于我。

若不调灵冲关,迁神转境,则促龄秽躬,日体不仁。胎息是魏晋神仙道教中成熟的仙术,修道者多以此开发人体潜能,体道修仙。●南宫宗

南宫宗别名灵图、符箓、天罡。其法门有阴阳、五行、六壬、奇门、神符、秘咒、罡令、禹步、假形、解化,实即精于法术的符箓派道教。

祖师九天玄女、鬼臾区。又称“南宫宗者,望气知方,遁世密法,趋吉避凶,剑气除邪,或假形而蜕化隐影。及放者为之,则魇盅术、魑魅行,狂惑四方,颠倒黎庶,而不容于世。”剑仙派也为南宫派。●占验派

占验派是以传习占验术数为主和道派。汉代周易象数学发展到高峰,逐步衍生出各类占验术数,称为术数学,传习占验术数的道士组成道教占验派。

这些占验术数有奇门遁甲、六壬课、太乙神数、六爻易占、文王课、推命术、相术、堪舆、图谶、望称、省气等,用以预言社会人事的的吉凶祸福。

占验派著名道士有管辂、郭璞、李淳风、袁天纲等人。占验派多是神仙道教或民间道教所为,后世全真教只重内丹,不尚占验。●积善派

道教有劝善的社会功能,一些道士以为积德行善可成仙,形成积善派。

积善派道士信奉《太上感应篇》、《功过格》、《阴骘文》等善书,认为修仙必须积阴德,立善功。该派道士以儒家伦理道德、佛教因果报应、道教积善立功的思想在社会上劝善,延揽信徒。●剑仙派

明清时代小说家多言道教剑仙之事,称炼剑成功,能身剑合一,收发自如,白光一道,百步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陈撄宁《杨善半月刊》记载梁海滨等为剑仙。并称剑仙功夫,为修炼人体肺金之气,内丹外用,用以御敌。道书中记载剑仙颇涉怪异,修炼方法也甚神秘,传法只许师寻弟子,不许弟子寻师。

剑仙又可御剑飞行,踪迹不定,有称修自身之气和古剑之气合一者。《道藏》中未见剑仙修炼法门的著作,仅录此略备一格。●雷法派

雷法派是以内丹和符箓结合而成的的道派。主张内炼成丹,外用成法。可以将符箓召摄雷将,以自身五脏之气和天地五行之气感应,可以呼风唤雨,役使鬼神。

宋徽宗好符箓道教,有侍宸九人,会行雷法。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等,皆属雷法派道教。雷法以内丹功夫为体,以符箓法术为用,降妖捉鬼,炼度亡魂,召神驱邪,兴称致雨,多有效验。●丹鼎派

原指内丹派,在内丹南派男女双修的阴阳栽接术中,由于要用女鼎,故双修派也称丹鼎派。宋元以来阴阳栽接丹法盛行,因之社会上将内丹派泛称丹鼎派。尔后又有分道教为经典派、符箓派、积善派、丹鼎派、占验派的说法。

近人梁启超就将道家从学术上分为玄学正派、丹鼎派、符箓派、占验派。今人一些著作沿袭此说,将以炼丹求长生的道派泛称为丹鼎派。●金丹派

原指秦汉以来重外丹黄白术的道派。黄白术即炼金术,以人工制造的药金和药银为主。外丹术即炼丹术,由炼金术发展而来的,以炼制声称服后不死成仙的丹药为主。二者合称金丹术,精于金丹术的道士组成了金丹派。

唐末五代时内丹学兴起,以人的身的精、气、神为大药炼丹,也称金丹派。而后外丹派和内丹派结合,称黄白术为地元丹法,内丹术称为人元丹法,炼丹术称为天元丹法。或将外丹黄白术统称地元丹法,阴阳双修的栽接术丹法为人元丹法,清净孤修的丹法为天元丹法。

宋元以来丹派和道派合一,金丹派道教成为和经箓派道教分立的大道派。另外,后世习金丹术的道士尊崇八仙之一的曹国舅,创立道派也称金丹派。●外丹派

以炼制外丹黄白为修炼方术的道派统称外丹派。外丹相对内丹而言,起源较早,由秦汉方仙道中精于炼金术和炼丹术的方士承传而来。道教中的外丹派在魏晋神仙道教中较兴盛,葛洪的金丹道实际上便是外丹派。

唐代外丹派发展到高峰,由于柳泌的铅汞说传入宫廷,毒死了不少官僚的皇帝,因之败落,但未失传。宋元以来,外丹派作为地元丹法,仍为仙家所研习。●内丹派

以修炼内丹为承传的道派,相对外丹派而言。内丹派采用外丹黄白术语,但含义根本不同。内丹派以人身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呼吸为风,意念为火。

运用意念和呼吸的程度为火候,以精气神的凝合体为还丹。由于内丹方法的不同,内丹派道教又分成不同流派,如文始派、少阳派等。●文始派

道教内丹修炼派别。祖师文始真人关尹子,以《文始真经》为丹法要旨。此派功法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为丹法中最上一乘。修炼下手即以最上一层炼神还虚做起,主张修一已真阳之炁,以接天地真阳之炁;盗天地虚无之机,以补我神炁之真机。

教人无所有,无所为,无所执,虚之极而无极,从而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一无所见,则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与天地,似契似离,同于大通,“浑人我,同天地”。

这是此派丹法的最高境界。由于此派只主张以神御炁,不讲求精炼炁,更不讲火候药物,因而是一种直指大道的顿修法。●少阳派

道教内丹修炼派别,称传自东华紫府少阳帝君王玄甫,因而称少阳派。据称王少阳传钟离权,钟离权传吕洞宾,后开南宗、北宗、中派、东派、西派、青城派、崆峒派、三丰派等多种流派。

另一派称传自文始真人关尹子,由麻衣道者传陈抟、火龙真人。少阳派主性命双修,炼养阴阳,以有为法而至于无为法,便于人手,次弟分明,流传甚广。因而有内丹仙学以文始派为最高,以少阳派为最大的说法。●北宗

道教内丹学重要流派,全真教内部两宗之一,创于南宋时期原北方金人统治地区长安一带。该派尊东华少阳、钟离正阳、吕岩纯阳、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实际创始人为王重阳。

该派追求“全真而仙”,其修炼以清净为主,即以“识心见性”为首要,以炼心炼已为基础,同时不废精气的的修炼。

相对于南宗“先命后性”的功法,北宗丹法以“先性后命”为特征。关于清净炼性,北宗各家皆以此为上乘丹法,不二法门。●南宗

道教内丹学的重要派别,全真教内部两宗之一。创始于北宋张伯瑞,流传于南方广大地区。该派以“先命后性”修炼方式著称。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又称紫阳派、天台宗。

张伯端开创的南宗倡导道禅双修,主张先命后性,由道入禅,即从传统内丹命术入手修炼,循序渐进,以人身中的上药三品即精、炁、神三宝为药物,经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而结“金丹”。

南宗最初继承系统为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此称之南五祖。进入元代以后,全真道南下,南宗与全真道接触中,逐渐产生与之合并的要求,元代中后期实现了两北两宗的合并,从此金丹派南宗成为全真道的南宗。●中派

元道士李道纯,道号莹蟾子,为南派白玉蟾的再传弟子,丹法融汇三教,核心要诀为守中、中和,在内丹法中自成一家,被后世道教称之为内丹中派。

实际上中派并非教团,也不是金丹内炼派是。李道纯著有《中和集》、《三天易髓》等著作,创一种新的丹功。

明代尹真人高弟,清代黄元吉承其要旨,倡导中派之说,尹真人高弟著《性命圭旨》以论守中要诀,强调儒释道三家合用为上乘。

黄元吉著《乐育堂语录》等书,其功法讲求中黄直透,以守中为一贯功夫。白云观《诸真宗派总簿》将上述丹功功法称为中派,又称先天派。●东派

道教内丹修炼的重要派别。开派于明嘉靖、隆庆年间。创始人陆西星,字长庚,号潜虚,又号方壶外史。因其活动于浙江一带,故称东派。明末孙汝忠、清人傅金铨等为此派之支流。

此派虽称上绪吕纯阳,然而不立宗门,其修丹法门实承南宗一是,从《悟真篇》中开出新意,力主阴阳同类双修。此派虽主阴阳男女双修,但与御女采战之单补修法不同,此派主张用鼎而不采战,铸剑而不入炉,补铅而不伤彼,利已而不损人。

其实际修持过程集中在“凝神聚气”一法上,促成神交气交,双修双补。明末朴真道人在所著《玄寥子》中对此派丹法评价尤高,认为“较印度瑜珈术与密宗双修法所用者,尤为上乘而简妙”。●西派

道教内丹修炼的重要派别,开创于清嘉庆咸丰年间。创始人李西月,字涵虚,号团阳。李西月自称曾遇张三丰,从事三丰派丹法,后遇纯阳吕祖于禅院,得传真旨,修成仙径。自开西派,以别江、浙的东派。

其丹法特点是清净与阴阳合用。该派修丹基本上分为两步,第一步主清净自然,第二步主阴阳互用。西派的主要著作有李西月的《道窍谈》、《三车秘旨》、《九层炼心法》、《后天串述》、《无根树道情注释》、《文终经》、 《太上十三经》等。●青城派

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

其中分三个层次,第一步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然而其“诀中诀”久已不传,故修持者通常难以把握见验。

青城功法虽采南派阴阳双修法,但仅限于上乘双修法,即男不宽衣,女不解带,“千里神交,万里心通”。●三丰派

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由元、明时期的张三丰开创。丰丹法融会文始丹法与少阳丹法的特长,以清静阴阳,双修双成为显著特点。

三丰丹法下手讲求清静,炼心养性,《玄机直讲》记载:“夫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为都是后天,今之道门,多流此弊,故世间罕金真”。

张三丰的《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等主要论著大都讲的是清静丹法。只有在《无根树》及后人缀合的《全集》中才有阴阳修法。●双修派

道教内丹修炼的流派,以男女阴阳栽接术修炼为宗旨。秦汉时房中家和神仙家结合,将房中术和行气术结合升华,发展为男女双修的阴阳派丹法,以男女阴阳栽接术修炼的内丹家称双修派。

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传开双修派丹法秘术。而后吕洞宾、张伯端、刘永年、陈致虚、陆潜虚、张三丰、李涵虚、仇兆鳌等人,皆精于双修派丹法。

双修派丹法要用女鼎,但不同于房中御女之术,其目标不是追求性高潮的房中之乐,而是采取先天一炁结丹长生。●清净派

道教内丹修炼的流派,清净丹法反对男女双修的阴阳栽接之术,称阴阳全在自已身中,修炼自身的精气神即可结丹。

清净派源于古代的行气之术,后来和服气、存思等功法结合,唐代又受禅宗影响,并和老、庄的坐忘、心斋等功夫融会贯通。

元代邱处机创龙门派,倡清净孤修的丹法,斥阴阳丹法为已求人。而后又有伍柳派,将清净派丹法发展成熟,习清净丹法的道派也称清净派。●伍柳派

道教内丹修炼的流派。由伍守阳、柳华阳所创。该派主张清静修为,仙佛合宗,以修气脉与小周天功夫为主,参以佛理及禅定,较为繁琐。

其于炼己、药物、鼎器、火候、效验、任督、防危,以及伏气、胎息、真意、大小周天等无不叙说详明。

但说理浅近,指点显明,对丹法修炼与防危虑险之处,均作坦率直指,祥明细要,使人易于入门,因而影响遍及国内外。但由于道佛两门之上乘精义,犹有未尽之处,故而此派功法更合于养生却病之修为。

第三章 道门宗师

道教的发展与一些宗师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在道教的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道学家,他们因为自身的高深修养与对道教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被后人尊为宗师。这些宗师,有的专注于方术的研究,有的致力于经典的阐述,有的醉心于医药的整理,有的成为新门派的创建者,有的是固有门派的重要传人,尽管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为道教丰富多彩的文化注入了自己的一份血液,从而名载史册。

一、先秦宗师

先秦时期的道教宗师多是传说中的人物,因为年代的久远大都已经难以考证,经过后人不断崇拜、渲染,他们大都已经被尊奉为真人,成为后来道教弟子学习的典范。●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道教尊奉老子为“道教始祖”。关于老子的出生年代,《史记》未载,只记孔子曾向他问礼。《列仙传》记载老子生于殷时。道教典籍都说老子生于殷朝第二十二王武丁九年,岁在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

据道教典籍记载,老子于周文王时任守藏史,后来迁为柱下史。周朝衰落之际,老子辞官离去,经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恳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余言,这就是传诵千古的《道德经》。

在先秦时期,先后有关尹子、杨朱、列子、庄子等继承和发展老子思想,从而形成了道家学派。战国末期的道家将老子与黄帝联系起来,形成了黄老之学。西汉初期,黄老之学曾被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两汉之际,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思想与方仙道的神仙信仰相结合,形成了黄老道,老子被视为“道”的化身。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正一盟威道,尊老子为教主,以道为最高信仰,奉《老子五千文》为经典。张道陵又著《老子想尔注》,认为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即老子。后来道教又将老子尊为“道德天尊”,列为三清尊神之一。在道教中还流传着“老子一气化三清”的说法。

唐朝皇帝姓李,自称为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唐高宗乾封元年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其后,唐玄宗又于天宝年间一再加号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于西京、亳州设太清宫。

宋真宗为避宋室圣祖赵玄朗讳,改称老子为“真元皇帝”。大中祥符六年,诏加号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唐玄宗开元三年,诏以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为玄元节。武宗又敕老子诞辰为降圣节,全国休假一日。●关尹

传说其曾任函谷关尹,《庄子?天下》篇把他和老聃列为一派。一说即尹喜。《古今图书集成》卷记载:“关令尹喜,字公文,周大夫,善内学,常服日精月华,隐德修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紫气来,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后随之出关西去,“与俱游流沙,莫知所终”。

关尹认为“虚己接物,则物情自明”。所以“未尝先人,而常随人”,和老子思想基本一致。道教尊为“无上真人”“文始先生”。●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点,认为道无所不在,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任何主宰。庄子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的观点。

庄子也是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其人并被神化,奉为神灵。《真诰》称师桑公子,授以微言,隐于抱犊山中,服兆育火丹,白日升天,补太极闱编郎。唐玄宗天宝元年二月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所著书《庄子》,诏称《南华真经》。宋徽宗时封“微妙元通真君”。●列子

列子,名列御寇,称作围寇、圄寇。郑国人,西汉时刘向以为郑穆公时人。《汉书?艺文志》称先于庄子,唐成玄英《庄子疏》、柳宗元《辨列子》皆称与郑儒公同时。《庄子》中多记载其传说。后被道教神化,《仙鉴》称为郑人,居郑圃40年,人无识者。问道于关尹子,师壶丘子,后师老商氏、支伯高子,进二子之道。9年而后能御风而行。

唐玄宗天宝元年二月封为“冲虚真人”,称著有《列子》一书,诏称《冲虚真经》。宋徽宗封为“致虚观妙真君”。列子主张虚无,一切听任自然。

二、秦汉宗师

张道陵是道教的创始人,也是道教第一代天师,被道教尊奉为太师,其子张衡为二代天师,道教称嗣师,张鲁为三代天师,道教称是师。

这一时期不但有天师张家传人,也涌现出了太平道的创始人张角,以及魏伯阳、马明生等重要道教传人。●张道陵

张道陵,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汉留侯子房第八代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7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从学者千余人。

永平二年以直言极谏科中,拜巴郡江州令,时年26岁。因素志于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遂弃官隐于北邙山。汉章帝、和帝诏征皆不就。后与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顺流至称锦山,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

汉安元年,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称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永寿二年,以盟威都功诸品经箓、玉册、剑印付子衡,与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123岁。

唐天宝七载册赠“太师”,僖宗中和四年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理宗加封“正一静应显佑真君”。道教尊为祖天师,泰玄上相,降魔护道天尊。●茅盈

茅盈,西汉咸阳人,字叔申。《茅山志》、《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记其少时修道于恒山,有异操,后隐于句曲山。

茅盈修炼服气、辟谷术,并以医术救治世人。后其弟茅固、茅衷从其修道,时人称大、中、小茅君。后世称茅氏三兄弟为“三茅真君”。

茅盈证位司命真君东岳上卿,并奉为茅山上清派祖师。道教茅山派主修《上清经》,兼修《三皇文》、《灵宝经》,以符箓咒劾召鬼神,以戒传授弟子,服食辟谷、冶炼丹术,隋唐时盛行南山,成为道教三大符箓派之一。●魏伯阳

魏伯阳,东汉时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名翱、号伯阳,又号称牙子。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记载,出身望族,喜修炼丹术道法。

魏伯阳撰《周易参同契》、《五相类》,杂揉《易》学、黄老之说,以炉火炮炼为实践,阐发丹道学说,成为早期道教炼丹术的奠基之作。后被奉为“丹经王”,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张衡

张衡,道教第二代天师,字灵真,汉永寿二年袭教。《三国志?张鲁本传》称:“陵死,子衡行其道。”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精修至道,不与世接。时皇帝闻其有道,欲征为黄门侍郎,辞而不就。

袭教后,居阳平山以经箓教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理明,闻者有感。光和二年正月以祖传印剑付子鲁,与妻卢氏得道于阳平山。

嘱子鲁说:“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国,非孝无以事亲。”元武宗至大元年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道教称嗣师。●张角

张角,东汉末太平道的创立者。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奉黄老道和《太平经》,以符水咒法为人疗病。

熹平年间,张角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与其弟张宝、张梁同在河北一带传教,10余年间,徒众发展至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8州,分为36方,各方设渠帅统领道众。

中平元年,张角武装起事,自称“天公将军”。张角根据五行说,认为代汉而兴,当以土德,土色为黄,故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以号召徒众。

因起事徒众都以黄巾裹头,故人呼为黄巾军,他与张梁会集幽、冀两州黄巾军,在广宗击退北中郎将卢植,后来又击败东中郎将董卓,不久病亡。●张鲁

张鲁,道教第三代天师,字公祺。汉献帝初平年间,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同取汉中。得据汉中后,实行政教合一,大力传播、壮大教团组织,教民诚信不听欺妄。

增饰“义舍”,命诸祭酒皆设义舍于道,放置义米、义肉,行旅之人量腹食用。犯法者,原宥三次再行之于刑。有小过者,命其修路百步,则罪除。不置官吏长使,皆以祭酒为治,雄居巴、汉30年,民夷信向之。尝增立嗣师所立的八品配治和自设立的八品游治。

建安二十年,曹操征汉中,张鲁封藏以降,操嘉其善意,遣使致慰。拜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五子及功曹阎圃皆封为列侯,迁还中原。建安二十一年卒,葬于邺城。元成宗赠“正一是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道教称是师。●马明生

东汉时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称作马鸣生,本姓和,字君贤。《马明生真人传》、《诗纪外集》载其少时为县吏,捕贼受伤,遇太真王夫人,用仙药治愈,乃弃职随夫人执役。

后受授太清金液神丹,服之后与其徒阴长生俱得仙而去。●阴长生

阴长生道教仙人。东汉和帝阴皇后的高祖,曾从马鸣生习神仙道术,执奴仆之役,达10年之久,同窗12人悉辞归,独长生执礼更谨。

后随马鸣生入青城山,受《太清神丹经》。继入武当山石室中合丹,用黄金万数,施济贫穷之人。周游天下,于平都山白日飞升成仙。据传在世170年,著有《丹经》9篇。

三、魏晋宗师

魏晋时期是道教历史上一段十分重要的改革时期,这一时期优秀的道教宗师不断出现,最知名的有“冲应真人”葛玄、“神功妙济真君”许逊、《抱朴子》作者葛洪、改革天师道的寇谦之与陆静修,以及道教经典的集大成者陶弘景等。●葛玄

葛玄,三国时方士。字孝先,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据《抱朴子》记述,葛玄曾经以左慈为师,修习道术,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等炼丹经书,后传授给郑隐。

相传葛玄曾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瞄服食,擅符咒诸法,奇术甚多。后世道教尊称为“葛仙公”,又称“太极左仙公”。北宋徽宗时封为“冲应真人”,南宋理宗时封为“冲应孚佑真君”。●吴猛

吴猛,晋代道士,字世称,濮阳,今河南濮阳县人。仕吴为西安令。40岁时,得至人丁义神方,继师南海太守鲍靓,复得秘法。吴黄龙中,得白称符,遂以道术大行于吴晋之间。晋武帝时,以所得秘法尽传许逊。

当时流行有许多关于吴猛的传奇故事。有著作《郎宝感其异》、《搜神记》行于世。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解化于宅,宅号“紫称府”。宋政和二年,徽宗封为真人。●许逊

许逊,东晋道士,净明道尊奉的祖师。字敬之,南昌人。

据《道书》记载,少年以射猎为业,一日入山射鹿,鹿胎堕地,母鹿舔其崽而死。许逊怆然感悟,折弩而归,始栖托西山金氏之宅修道。

闻豫章人吴猛得术士丁义神方,乃拜大洞君吴猛为师,传三清法要。后乡举孝廉,于晋太康元年出任旌阳令,人称许旌阳。

元康元年,爆发八王之乱,许逊以晋室纷乱,乃弃官东归,与吴猛在豫章地区传播孝道。据说许逊的西山教团有上百人的规模,教团骨干有12人,称十二真君。

宋政和二年,遣内使程奇请道士在玉隆宫建道场七昼夜,诰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后又仿西京崇福宫规制,在洪州西山改建玉隆万寿宫。●范长生

范长生,十六国时成汉道士,又名延九、重九,或名文,字元,涪陵丹兴,今四川黔江人。

范长生精通天文术数,博学多艺,居于青城山,拥有部曲干余家,为当地天师道首领。巴氐族人李特率领流民在益州起义,范长生曾资助军粮物资。

李特战死后,其子李雄率众攻入成都,打算迎立他为国君,固辞不就。李雄建立成汉政权,拜他为宰相,加号“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尊称为“范贤”,封西山侯,并免征其部曲的军粮,全部租税由他本人征收。

范长生修道长寿,他活了130多岁。著作有《道德经注》、《周易注》。旧时四川青城山有“长生宫”,为范长生的纪念之地。宋代诗人陆游曾到此游览,吟诗说:“碧天万里月正中,清夜珥节长生宫”。●魏存华

魏华华,晋代女道士,字贤安,任城人。司徒魏舒之女。博览百家,通儒学五经,尤耽好老、庄。常静居行导引、吐纳术,服食药物,意欲独身修仙,遂其所愿。其父母不允,在她24岁时强嫁给太保掾南阳刘文。

刘文任修武县令,魏华存随至任所,生有二子。后来别居,持斋修道多年,广搜道教神书秘籍,曾为天师道祭酒。得清虚真人王褒等降授“神真之道”,景林真人曾授给她《黄庭经》。后被尊奉为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世称“南岳夫人”。《道藏辑要氐集》收有《元始大洞玉经》、《元始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大洞玉经坛仪》、《总论》,均题为魏华存疏义。●狐丘

狐丘,也称狐刚子,炼丹家。据传为晋代人,约与葛洪同时,撰《五金诀》,称狐刚子为“最大之外丹黄白师”。

其著述反映了汉末我国炼丹术所达到的高度,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化学发明家。可惜其著述未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以致他的名字长期湮没无闻。

所幸成书于唐初的《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及唐代黄白术专著《龙虎还丹诀》、《太古土兑经》中,保留了他在黄白术方面的一些重要佚文。虽然零散,但可知其著述有《五金粉图诀》、《出金矿图录》、《河车经》、《玄珠经》等。此外《通志?艺文略》还著录狐刚子撰《金石还丹术》。●鲍靓

鲍靓,晋代道教徒。字太玄,东海人。汉司徒鲍宣之后。据《晋书》等记载,5岁时对父母说:“我本是曲阳李家子,9岁坠井死。”父母寻访得李氏推问,果符其说。

靓兼学道教和儒典。迁南阳中部都尉,为南海太守。曾入海遇风,煮白石充饥。曾见仙人阴长生,得受道诀。享年百余岁,卒葬于召子冈。●葛洪

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字雅川,号抱朴子,江苏人。

三国方士葛玄的重孙。葛洪性情沉静,喜好长生道术,曾经拜郑隐为师,得受内修炼丹法。后在罗浮山居住,著述不辍,养生修道,以丹鼎生涯终老。

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讲“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外篇讲“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其思想基本是以神仙修炼为内,儒术应世为外。

该书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以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我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葛洪还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100卷,《肘后备急方》3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治天花等病的世界最早的记载。《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收有他的著作10余种。●孙恩

孙恩,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和起义军首领。字灵秀,祖籍琅琊,家族世奉五斗米道,是永嘉南渡世族。其叔父孙泰奉吴郡钱塘五斗米道首领杜子恭为师。

东晋隆安二年,爆发王恭之乱,孙泰以为晋祚将尽,乃以讨王恭为名,准备起事。事未发,司马道子父子诱斩了孙泰及其六子。孙恩逃入海岛,聚众百余名立志为孙泰复仇,后起义,占领了会稽八郡,并一度逼近建康,攻破广陵,后被晋朝镇压,孙恩赴海自沉。

孙恩五斗米道徒信奉长生久视之道,信仰天、地、水三官,尤其相信水仙。孙恩以五斗米道组织起义,动摇了晋室的封建统治,也引起了南北朝时期道教上层人物寇谦之、陆修静对道教的改革和南北天师道的出现。●许谧

许谧,东晋时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名穆,字思玄。

年少知名,博学有才章,儒雅清素,与时贤多所交往。少仕郡主簿功曹吏,选补太学博士,出为余姚令,后为尚书郎,官至散骑常侍。

其虽外混俗务,而内修真学,行上道,后归隐茅山。太元元年逝世,享年72。梁高祖为其别立祠真馆,本宅立为宗阳观,后改名紫阳观。宋宣和间敕封为“太元广德真人”。道教中尊为上清真人,上清派第三代宗师。●杨羲

杨羲,东晋时吴人,后居句容,字羲和。少好学,工书画,自幼有通灵之鉴。及长,性渊懿沈厚。与许迈、许谧交往甚密。许谧荐之相王,即晋简文帝,用为公府舍人。简文帝登位后,不复出。《真诰》、《清微仙体》等称其为上清派创始人之一。

永和五年受授《中黄制虎豹符》;六年又从魏夫人长子刘璞受《灵宝五符经》;兴宁二年受《上清真经》,并托神仙口授,制作大量道经秘笈。宋宣和年间敕封为“洞灵显化至德真人”。●寇谦之

寇谦之,北魏道士。字辅真,自称是东汉功臣寇恂的第十三世孙。早年倾心慕道,修习张鲁道术,但未成功。后来随成公兴入嵩山,修道七载。

神瑞二年,太上老君亲临嵩山授予他“天师之位”,赐《称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传授导引服气口决诸法,并令他“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

始光中,寇谦之亲赴魏平城献道书于太武帝,得到重臣崔浩的帮助,在平城东南建立新天师道场,“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后人称为“北天师道”。

太武帝听从寇谦之的进言,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并亲至道坛受箓,成为道士皇帝,封寇谦之为国师。北天师道由此在北方大盛。

寇谦之对早期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吸取儒学的“五常”观念,吸融儒释的礼仪规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对后世道教影响甚大。●陆静修

陆修静,南朝刘宋道士,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三国时东吴名丞相陆凯的后裔。陆静修自少修习儒学,对大易象数、河洛图谶等也感兴趣。成名后,尤好清静养生之道术,于是离家到称梦山隐居修道。

宋明帝泰始三年,陆静修应诏再赴建康,住在北郊天印山崇虚馆。在此期间,他将长期收集到的大量道经加以校刊整理,辨别真伪,经戒、方药、符图等书共有1128卷,分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三大类。

泰始七年编定《三洞经书目录》,是道教史上最早道经总目。后来《道藏》中三洞的名称,大概就是由此而来。陆修静主张修道应当用礼拜、诵经、思神三种方法,以洗心洁行,达于至道,因此他编撰了斋戒仪范类道经百余卷,使道教仪礼初步统一和完备。经他改造后的天师道,后世称为南天师道。

元徽五年,陆静修卒于建康,其弟子奉葬于庐山,谧为“简寂先生”,他以前在庐山的旧居称为“简寂观”。北宋徽宗时,封为“丹元真人”。●陶弘景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人,南朝士族出身。

陶弘景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20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30岁左右,拜道士孙游岳为师,受符图、经法、诰诀,遂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真经。

永明十年,辞去朝廷食禄,隐居句容句曲山,传上清大洞经箓,开道教茅山宗。梁武帝即位后,多次派使者礼聘,他坚不出山。朝廷每有大事,常往咨询,当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揉合道、佛二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认为“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陶弘景继陆修静之后,进一步整理道教经书,颇有贡献。撰成《真灵位业图》,排列了包括天神、地祇、人鬼以及群仙众真在内的等级森严的神仙世界。

陶弘景还整理《神农本草经》,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的新药,编成《本草经集注》7卷,另撰有《真诰》、《登真隐诀》、《养性延命录》、《集金丹黄白方》、《药总诀》、《华阳陶隐居集》等。陶弘景能书善画,通琴棋医术。书法工于草隶,其画清真。书画有《二牛图》、《山居图》、《瘗鹤铭》。

四、隋唐宗师

隋唐时期,道教已经发展成熟,尤其是唐王室尊奉道教为家教,这一时期许多道教弟子活跃在宫廷中,更有许多人名列王侯。

其中最知名者有李淳风、叶法善、司马承祯、李含光、吕洞宾等人。●王远知

王远知,原籍扬州人。又名远智,字广德。《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记载:“生于世宦之家。年十五,师事陶弘景,得上清派道法。弱冠,又从宗道先生臧矜学,得诸秘诀。遂游历天下,后归隐茅山。专习辟谷休粮、上清道法。”

隋开皇十二年,杨广据扬州,厚礼敕见。大业七年,隋炀帝召见于涿州临朔宫,亲执弟子礼,问以仙道事。炀帝归朝,扈驾洛都,奉敕于中岳修斋仪,复诏移居洛阳玉清玄坛。

唐太宗为秦王时,亲授三洞法策于官邸。太宗即位,以疾固辞还山,时人称为“王法主”。敕于茅山造太平观居之,未毕,卒。史称年126岁。

唐高宗调露二年追赠“太中大夫”,谥“升真先生”。则天武后嗣圣元年追赠“金紫光禄大夫”,改谥“升玄先生”。著《易总》15卷。事见《旧唐书?隐逸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