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行与思(第四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31 20:22:43

点击下载

作者:王成端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实践教学行与思(第四辑)

实践教学行与思(第四辑)试读:

实践教学之经验总结

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全方位实践育人平台——文学与新闻学院实践教学的探索

曾宪文

摘要:文学与新闻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锐意改革,不断探索,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起适合我院专业特点的全方位实践育人平台:专业理论素养实践平台、专业技能训练平台、综合素质训练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以平台为依托,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建立起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打造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加强校地合作,建立合作育人新机制。

关键词: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实践育人

我校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坚持立足川东、服务四川、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的新路子,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文学与新闻学院(以下简称文新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然而,由于文科专业通常理论性较强,与工科专业相比具有特殊性,如何实施实践教学,使其获得良好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文新学院不断探索,锐意改革,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探索一套适合我院专业特点的全方位实践育人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打造全方位实践育人平台,强化质量监控(一)更新观念,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

201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文新学院高度重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多次召开实践教学教研活动,组织老师进行调研,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使老师们认识到人才培养应从传统的“知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所谓“能力导向”,即首先确定某一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然后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确定课程、教学方法、监控措施、考核方式等。我院目前有三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汉语国际教育。我们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认真研究,确定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以平台为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二)多措并举,构建全方位实践教学平台

学院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必须立足于学校办学定位,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明确学生的素质要求和能力培养目标,系统规划,细化项目,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全方位实践教学平台。结合具体的改革实践,我院构建的实践教学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专业理论素养实践平台。专业理论素养实践平台是指从专业理论课的总学时中划出一定学时进行专业理论的实践实训。其主要包括撰写读书笔记、课程论文、课堂讨论、情景模拟、师生辩驳答疑、学术小讲堂等。该实践教学平台通过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到自己的头脑中,实现从理论知识到运用能力的转化,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每次实践训练均要做好记录,并给出相应的成绩,作为该课程总成绩的组成部分。

2.专业技能训练平台。专业技能训练平台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相关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技能训练,如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三字两话(画)”(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训练、教学观摩活动、微格教学训练等;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分组项目化训练、课堂模拟案例演练等;汉语国际教育的模拟对外汉语教学训练、留学生“结对子”帮扶训练等。二是以竞赛活动为载体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如演讲赛、辩论赛、征文比赛、课本剧大赛、摄影摄像、播音主持、书法、教学技能、中华传统才艺比赛等,要求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完成后给予相应学分。三是以特色活动为引领,打造精品,形成实践教学的浓厚氛围,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缪斯文化活动月”“课本剧大赛”“话剧之夜”;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电视舞台化”展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传统才艺展示周”活动等。对这类技能训练实行项目式管理,根据能力训练的侧重点不同划分相应的项目类别,设置项目记录表,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并完成某项具体的活动,做好过程记录并由指导教师评分,确保训练落到实处。

3.综合素质训练平台。综合素质训练平台是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其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环境而设置的训练平台。其主要包括军训、社会实践与调查、志愿者与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专业见习与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综合素质训练平台对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具有很好的作用。其中军训、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具有较成熟的实施办法、监控措施、考核标准。其他活动在以前往往作为“第二课堂”活动,依靠学生的自觉,导致活动的参与面不广泛。对此,我院对社会实践与调查、志愿者与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不断完善具体训练内容、监控措施、考核手段,实施项目化管理,使训练惠及每个学生。特别是社团活动,其是我院对学生综合素质训练的一个重要平台。目前我院有巴蜀风文学社、诗词俱乐部、晨曦国学研究会、话剧团、青年志愿者协会、新闻中心、大学生艺术团等。我们要求学生至少要参加一个社团,每个社团配备指导老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做好活动记录。

4.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的重要平台,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科技项目、制作专业作品、发表文章及学术论文等。我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科技项目都结合生产生活实践或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通过项目的建设,能够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强调以做作品为依托,培养其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成立工作室,孵化创业项目,将实践训练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同时,我院鼓励学生公开发表文章、论文等,并给予指导。目前,我院正在探索给予完成项目或发表作品、文章的学生一定的学分,并对优秀的成果予以奖励等形式,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三)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围绕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主题,我们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也有一些具体的举措,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过程和考核等环节还不完善,特别是如何评价和考核实践教学的效果,操作起来问题很多。特别是文科专业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除毕业论文环节有较明确的质量标准外,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与理工科相比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模糊性,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往往是无形的,如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的培养及相应的效果,在过程监控和质量考核方面难以做到客观化。为此,实践教学平台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合理的文科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目前,我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实施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监控联动机制。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防止实践教学被边缘化。二是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不同专业人才需具备的核心能力,以能力为导向,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学时的分配等。三是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使实践教学“有法可依”,防止评价的随意性。四是将专家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建立一支由专家组成的评价队伍,对实践教学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教师也要进行自我评价,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目的。五是注重信息反馈,通过信息反馈不断推进实践教学系统向良性发展。学生要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要反思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管理人员要了解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从而适时调整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二、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要落到实处,最终还要靠每位教师,因此,我院采取多种措施,打造一支高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是通过会议宣讲、组织讨论、调研考察等活动,使每位教师都树立起实践育人观念,使实践教学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把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形成合力。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参加培训、挂职锻炼、考取职业资格证等方式培养一支既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其成为实践教学的中坚力量。三是将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纳入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之中。我们知道,高校学生的绝大多数“第二课堂”活动都是由辅导员、班主任等指导完成的,而且仅仅作为课外活动进行考核。实际上,“第二课堂”活动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将相关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而且要将学工教师队伍作为实践教学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团学一体,建立起全员育人新模式。四是实行实践平台(项目)指导教师负责制,通过指导教师带动项目的有序开展,监控项目的实施,并考核项目的最终结果。五是加大校外实践导师的聘任力度。通过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指导教师,形成一支稳定的外聘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比如我院2016届毕业论文指导就聘请了何南观、邹亮、龙克、李冰雪、杨洪等达州知名专家、媒体人作指导教师,从而实现与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虽然我院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不断地探索、改进。特别是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何监控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等,还需进一步完善方案,提高成效。(一)需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机制保障

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关键在于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胜任某一具体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实践能力的好坏在就业中处于关键地位。但受传统思维惯性的影响,从管理者到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机制保障。要使每位教师都树立起实践育人的观念,人才培养从“知识导向”转到“能力导向”。从学校管理层面看,不能仅仅将实践教学纳入“质量工程”“教改项目”等来抓,而应将它纳入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运行管理以及对教师的考核和绩效分配中,使实践教学获得有效的机制保障,取得良好效果。(二)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使之具备系统性、可操作性

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20%。但在具体实施中,除实习实训、毕业论文、军训等在实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考核等方面比较明确外,其他如社会实践、综合素质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等在内容的设置上尚处于探索之中,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划分实践教学模块,明确实践教学内容,使之具备整体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从而达到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三)进一步完善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和体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具有相关性,又具有独立性,实践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它强调学生实际的动手和操作,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然而,与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书面考核等即可实现质量监控不同,实践教学由于其环节多样,内容复杂,质量监控显得很有难度,如果没有有效的监控手段,实践教学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院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和体系。一方面继续加强对集中实习、毕业论文等的质量监控。另一方面对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实践训练、社会调查、创新学习等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和考核方式。学院要将实践训练打造“精品”的先进性要求与惠及每个学生的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最终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四)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建立合作育人机制。

实践育人离不开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因此,我院要进一步完善与相关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育人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共建实践育人平台,如实训基地、创业基地、文化产业孵化园等,使之既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平台,也是一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桥梁。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实践育人工作总结报告(2014—2015年)

张善喜

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是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一贯重视实践育人环节。近两年,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推动实践育人工作不断创新。一、实践育人工作的基本做法

近两年,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认真践行“一知、二守、三讲、四会”育人理念,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实习就业衔接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一)实现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常态化和规范化

以2012年教育部评估为契机,学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完善,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很大充实和完善,为实践教学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奠定了基础。随后两年学院实践育人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但并未完全落实“纸上”的方案,仍存在“一些实践教学课程可开展也可不开展,可在这个学期开展也可在那个学期开展”的随意化现象。从2014-2015学年第1学期起,学院统一要求各教研室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安排各年级集中性实践课程,并将这些实践课程及指导教师录入本学期开课任务之中。接下来,学院加强过程管理以保证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具体做法如下:每门实践课程须提交活动方案;外出实践活动须签订安全承诺书并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安全教育;通过校园网进行通讯报道;要求学生及时提交作业(报告、心得等);指导教师根据活动表现和作业质量给予成绩并录入教务管理系统;将活动全过程资料进行归档。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学院近两年实践育人工作初步实现了常态化和规范化。(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模拟活动

模拟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升为本科以来,学院一直注重开展专业模拟实践教学。近两年,学院在继续开展模拟课堂讲学、模拟说课、模拟人大常委会会议、模拟公务员面试、模拟基层选举、模拟法庭、模拟导游等实训活动的同时,不断创新,拓展了模拟政府常务会议、模拟博物馆解说、模拟企业招聘等新的模拟教学形式。学院开展的系列模拟活动专业性强,覆盖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法律事务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三)进行写作能力综合训练

写作能力关系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近两年来,学院在传承原有写作训练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采取一系列措施综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一,构建了“专业实践报告、专业论文、毕业论文”三位一体的写作训练模式。从2015年度开始,要求大一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或实习报告)、大二撰写学年论文、大三撰写毕业论文。这种组合型训练模式既可保障学生的写作与实践紧密联系,又可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二,创造性开展“历史记录”写作比赛活动。2015年寒假,学院要求学生回家乡采访祖辈并撰写“历史记录”。该活动使学生增长了历史知识,加强了自己与家人的感情沟通,提升了写作能力。(四)依托大学生社团进行实践育人

学院一直重视通过社团活动进行实践育人,即学院和专业教师指导挂靠在学院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大学生法律协会、大学生旅游协会、博闻学社、大学生辩论协会等专业学术类社团开展一系列有教学、学术性质的社团活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实践育人。以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为例,2009年以来,研究会先后组织会员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10余次,旁听市政协常委会会议1次,连续观摩周边村(社区)两届换届选举(2011年和2013年),举办3届模拟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举办2届模拟地方政府常务会议,举办2次模拟基层民主选举大会。这一系列观摩与模拟政务会议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参与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等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从而增强了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心,同时这些社团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实操能力等。反过来,社团实践育人活动的开展也使社团得到良性发展。2015年12月底,从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获悉,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入选由团中央组织评选的全国百佳理论社团。(五)注重实习与就业的衔接

高校教育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向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合格人才,顶岗实习就是搭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桥梁的重要实践育人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增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短期就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取得适量报酬。更重要的是如果顶岗实习生能够适应相关岗位并有较为优异的表现,往往可在毕业后被用人单位正式录用。近年来,学院重视校地、校企合作,新拓展了上海新园华美达广场酒店、莲花湖管委会等10余个稳定的实践育人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更多机会。学院先后有多名学生到上海新园华美达广场酒店、达州市商务局、通川区商务局、莲花湖管委会、铭仁园中学等单位顶岗实习,很多学生又因实习期间表现优异而被用人单位正式录用。以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例,该班12名同学在上海新园华美达广场酒店的顶岗实习表现得到酒店认可,其中有6名同学将在2016年1月下旬与酒店签约转正。二、实践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文科专业重理论轻实践、职称评定重科研轻教学等传统片面理念的影响,学院实践育人工作还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校内实训室匮乏

目前,我院有导游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3个校内实训室,供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使用,这3个实训室内部设备均较为简单,尚不能完全满足实训要求。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行政管理、法律事务4个专业均没有建成独立的专业实训实验室,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发展。(二)教师实践育人的积极性不高

近两年,学院采取的激励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实践育人的积极性,实现了集中性实践育人环节的常态化和规范化,但由于学校层面对教师实践育人工作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导致教师实践育人的积极性仍较有限,突出表现在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情况还不普遍。此外,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存在维护安全稳定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实践育人的积极性。(三)教师实践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学院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在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双师型”教师和具有与所从事教学相关的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近两年,学院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从总体上看,多数教师的实践育人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三、加强和改进实践育人工作的建议(一)尽快建成公共管理与模拟法庭综合实训室

校内实训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对于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建成公共管理与模拟法庭综合实训室不仅能够为行政管理专业、法律事务专业学生提供经常性实训平台,而且也可为学院其他专业开展有关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场所。目前,公共管理与模拟法庭综合实训室顺利完成招标,现已进入筹建阶段,建议学校国资部门督促供应商按照进度安排建设实训室,争取在2016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二)建立实践育人工作考核与激励机制

扎实有效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应当首先在学校层面建立实践育人工作考核与激励机制,切实调动教师实践育人的积极性。首先,应制定便于量化的实践育人工作考核办法。其次,应将实践育人工作与劳务分配、职称评定、岗位评定、年度考核、荣誉评选等挂钩,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引导教师认真开展实践育人工作。再次,探索实践育人工作风险规避办法,消除教师开展校外实践育人活动的后顾之忧。(三)安排教师“走出去”,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增强实践育人效果,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实践育人能力。“走出去”即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安排专任教师到本专业或本课程相关的行政企事业单位或基层社区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使专任教师成为具备较高理论教学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可分批安排教师“走出去”,也可安排教师在寒暑假到有关行业顶岗实践。

梳理过去 规划未来——外国语学院2014-2015年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顾玉兰

实践育人是我国新形势下为提高适应国内国际发展提出的重要教育理念,也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为此,教育部等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全国各地高校的实践教学工作,为响应国家号召,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意见》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指导我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活动,外国语学院在国家政策和学校制度指导下,制定了我院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切实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逐渐形成了外国语学院实践教学的特色,为进一步开拓创新培养“三心四能五复合”外语人才的实践教学奠定了基础。一、梳理过去,总结经验

自2006年我校升为本科和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以来,外国语学院十分重视见习实习、课外第二课堂、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各种与英语相关的赛事等实践教学活动。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外国语学院积极思考、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创设各种实践教学条件、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创建实践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一)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实践效果

国内国际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用人单位都希望聘用的新员工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熟悉各项工作,并能独当一面,这对初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成长时间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人力市场对人才工作能力的要求,外国语学院调整了传统的课程设置,取消或合并偏重理论的传统课程,增设诸如英语教学与测试,英语演讲与口才,英语初、中级口译,英语初、中级笔译,英语创意写作和现代汉语写作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英语专业实践能力;将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调整至第五、六学期,将见习、试讲调整至第七学期,并将毕业生的实习时间延至第八学期,既保证学生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又保证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自然衔接,更使学生的毕业实习成为学生的职前培训,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优化实践教学效果。课程设置改革以来,每年都有学生与实习单位签约,成为实习单位正式员工,其中尤以去年为最,有接近20位学生与实习单位签约,真正使实习成为入职前培训,缩短了学生的成长周期。(二)拓展实践平台,增加实践机会

外国语学院认真学习了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派专人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积极与地方互动,除了原有的达州市高级中学、达州市第一中学、达州市第三中学、第四中学、达川中学(原达县中学)、通川区第七中学、第八中学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还拓展了达州市第一小学、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学校、通川区民族小学、达州市高级中学来凤分校等学校中小学作为英语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基地。此外,学院还新拓展了达州市宣汉石油基地、广东佛山、顺德等翻译和商务专业的实践基地。

同时,外国语学院密切关注外语教育界的各种赛事,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赛,组织选拔赛挑选优秀参赛选手,并为参赛选手配备专门指导教师。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了第二届、第五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分获四川赛区专业组一等奖、公共英语组特等奖和三等奖,参加由中国高校英语写作教学联盟发起的四川省首届“联盟杯”写作大赛荣获二等奖,参加第一届、第三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分获二等奖、三等奖,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第14届演讲大赛荣获三等奖,首次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荣获一等奖,参加西南地区商务英语大赛荣获二等奖。这些赛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天地,为我校在全省甚至全国都赢得了较好声誉。

外国语学院也敏锐地感觉到了“互联网+”的挑战与机遇,不但继续开展传统的实践教学活动,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开设专门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资源搜索和查询能力,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诸如外研社开发的iwrite和中国高校英语写作教学联盟开发的批改网等网上写作平台,培养学生的网络写作意识和能力。(三)创建教学团队,引领实践教研

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外国语学院组建了两个教学团队:外语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团队、翻译理论和实践教学团队。外语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团队由汪成慧教授带头,带领团队成员开展与英语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外语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团队组织开设了英语创意写作选修课程,指导学生开展英语创意写作,并创办了外国语学院英语创意写作杂志《Four Rivers Magazine》,于今年上半年出版了第一期,现在正组稿出版第二期;为培养我院学生英语教育教学能力,帮助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我院与菲尔博睿教育集团合作,于今年10月25日开展了首届“菲尔博睿杯”说课大赛,并计划每年都开展类似活动,为我院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翻译理论和实践教学团队由刘彦仕副教授领头,组织团队成员探索与英语口笔译能力培养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及科研活动。到目前为止,该团队已开设2门校级选修课: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和广告翻译理论与实践;组织团队教师培训学生参加海峡两岸口译大赛西南赛区选拔赛,并取得预期效果;同时,组织团队教师参加广东华南农业大学承办的岭南翻译学术研讨会和四川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承办的四川省翻译年会;邀请四川外语学院翻译学院张鹏副院长、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段峰院长和陕西师范大学马瑞映教授为团队教师和翻译专业学生做翻译教学与研究的报告和学术讲座,培养团队教师和翻译专业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为提升团队教师翻译理论与实践能力,该团队选派团队成员田琳参加“翻译理论与实践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网络培训;并有一名团队成员获得国家三级翻译资格证。二、规划未来,开拓创新

为了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效果,培养“三心四能五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外国语学院召开专题会议,在总结实践教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规划了外国语学院今后的实践教学工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和适应型人才。(一)改革培养模式,实践贯穿始终

外国语学院在总结翻译专业学生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计划改革翻译专业的培养模式,设立导师制,建学生成长档案,优化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导师制将在翻译专业二年级开始实施,为每个学生指定一个翻译专业教师作为导师,量身定制实践教育教学计划,随时跟踪指导学生翻译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前完成五万字的英汉互译实践,尤其是汉英翻译实践,并以学生成长档案的形式跟踪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实践教学导师制首先在翻译专业试点,将逐步推广普及到外国语学院的其他专业,确保外国语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大学四年始终,实现理论来自实践并指导实践的“感性认识—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发现问题—理论解答—再实践”的认知循环,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二)坚持实践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育)、翻译和商务都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教育、经济、政治等实践活动,所以学生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也主要与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密切挂钩,因此外国语学院在将来的人才培养活动中,将坚持理论知识讲解辅助实践活动的实践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既让学生“走出去”参加各种英语实践活动,又为学生“请进来”各方专家讲解人才市场需求;开设文学、文化、哲学和科学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通识能力,开设读写译、听说译课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和实践能力,开设英文创意写作和英语演讲与口才类实践课程,并将尝试开设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国外交历史与全球战略等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人文情怀、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历史批判思维和创新研究能力,帮助学生成长为有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有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有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的应用型人才。(三)联动线上线下,培养适应型人才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范围广,知识更新快、时效性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也不再能满足各种学生对各种知识的需求,要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单靠传统的课堂讲授已然困难甚至不可能,大型网络公开课程(MOOC)日渐成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新趋势。外国语学院积极对接“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不再奢求凭己之力教给学生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一切知识,而将尝试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己对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心、对新知识新事物新技术的好奇心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自我发展的进取心;并计划联动线上网络公开课程和线下传统课堂讲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责任心、进取心和好奇心的帮助下,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瞬息变化的适应型人才。

总之,外国语学院将不懈进取、不断尝试,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推动外国语学院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实践教学的璀璨明珠——记数学与财经学院财会技能大赛

罗肖强

实践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育工作。结合数学与财经学院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激发财会类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普及财务与会计的基本技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专业技能,为财会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知识竞技、专业技能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浓厚的专业技能学习氛围,经数学与财经学院党政领导研究决定每年举办财务与会计技能大赛(简称财会计能大赛)。大赛分两个阶段进行,上半年进行财会基础知识部分竞赛,下半年进行财会综合技能部分竞赛。从2013年开始,学院已连续举办了三届财会技能大赛。基础知识竞赛有八百多学生参赛,综合技能有二十多个队参赛,规模宏大,效果显著,深得学生的赞誉。

财会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学生反映课程内容繁多枯燥,少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做了修改,压缩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课时,匹配相应的实训课程。为了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达到学生到工作单位不需培训,上岗就担责,上岗就是一名真正操作者的目的。下面就这几次大赛的成功举办,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一、丰富实践教学

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从2013年开始进行财会技能大赛,坚持常态化,坚持认真组织,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选优表彰,在学生中形成正确的学习风气。竞赛分两个时间段完成,上半年进行财务与会计基础知识及财务书写比赛;下半年进行财会综合技能比赛。财务与会计基础知识及财务书写比赛采用个人赛方式。财务与会计基本知识竞赛内容以财政部财会 [1996]19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基本的财税法规为主要竞赛内容;财务书写主要以所给经济业务填写有关原始凭证或根据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具体内容包括数字大小写转换、日期的书写,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支票、进账单的填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财会综合技能竞赛采用团队赛方式,按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四个岗位组队参赛。竞赛内容所涉及的主要的经济业务有:(1)货币资金的收付;(2)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发生与收回;(3)存货的购进与销售;(4)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与折旧;(5)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及处置的核算;(6)短期借款的核算;(7)应付及预收款项的核算;(8)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9)应交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的核算;(10)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及其他应付款的核算;(11)长期借款的核算;(12)实收资本的核算;(13)资本公积的核算;(14)留存收益的核算;(15)收入的核算;(16)费用的核算;(17)成本的计算;(18)本年利润的结转;(19)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每一个参赛选手不但要熟练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基本的财税法规,而且会进行实际企业经营环境的账务处理,竞赛的时间较长,涉及的知识较多,参赛选手不但要具有个人自身的素质,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竞赛结束之后,专业教师有序地开展评选工作,对评选的结果张榜公布,对有质疑的参赛选手做出回答,对基础知识掌握太差的学生,督促其补救。将最后的大赛结果,于全院大会做出表彰决定,获奖个人或团队做经验交流发言,院主管领导对今后大赛提出新思路,新想法,同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从大赛的形式上看,规模宏大,组织井然有序,让财会专业的每个学生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锻炼,这正是落实教育部提出的高校要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地方高校转型升级,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真实体验。古人云:“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归根到底就是实践。实践教学有很多环节,对财会学生而言,这种竞赛是实践教学的补充与完善,使教学环节更加绚丽多彩。二、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良好模式

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全部参加财务与会计基础知识及财务书写比赛;从财会各班级中挑选8名同学参加财会综合技能赛。参赛选手应全面掌握会计核心技能。报名时选手应按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四个岗位角色分别填报。每参赛代表队指派领队1名(可由会计主管兼任),负责竞赛的协调工作。

根据各项目考试特点,制订不同的应试策略。财务与会计基础知识及财务书写竞赛,着重考察选手的财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基本财务书写技能规范。财会综合技能比赛,该项目考核团队合作能力,由于考试题量很大,出纳、会计的工作做不完,会计主管的工作就无法进行。因此,会计主管除了做自己的审核工作,还要帮助会计进行手工填制。只有合理的分工,才能共同最多地完成手工任务。从这个赛事,教会了学生怎样学会团结,怎样达到合作的效果,把书本的知识怎样转移到实践中来,并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体验到,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想出色工作,想创新,想实现远大的抱负都是伪命题。这对于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学风,提高学习积极性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对于教师进行教学具有深层次的改进作用。三、指导意义(一)通过技能大赛,对财会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新要求

财会类专业要培养具备财务、理财、税务、金融、会计等方面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学生扎实地养成会计手工核算的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能力,并培养学生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投资、财务报表、税务筹划方面的能力。财会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开设基础会计、管理学原理等基础性课程和会计电算化、统计学原理、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实训、财务管理实训、纳税申报实训、出纳实训、会计综合实训技能、ERP企业沙盘经营模拟实训等技能类课程以及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纳税筹划等专业核心课程。而当前的应用型本科财会类竞赛主要突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技能类包括票据的填制、点钞、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和会计业务手工化处理;第二部分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操作,包括财务基础知识、法规、职业道德。在这两项竞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不是一门课,或是一个教师、一学期就可以完成的,注重的是学生在其专业上感性地认识和职业道德的可持续的培养以及财会类学生在财务技能上的扎实掌握,能够为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报税及纳税筹划等工作的能力。(二)通过技能大赛,更加注重专业建设顶层设计

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实务操作能力,熟练操作会计软件、会计手工操作、点钞,结合企业实际业务进一步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提高专业教学和专业实际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发挥团队和本专业及相应专业的专业群的作用,并由多名教师相互合作配合共同完成财务技能类竞赛。竞赛虽是学生的比赛,但也是指导老师自身教学素质的一场竞技,教师只有加强自身、不断学习,深入企业实践,培养的学生才是高素质合格的人。(三)通过技能大赛,对教学内容提出新要求

财会技能大赛具有操作性、应用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多项技能大赛中体现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学生个人或四人一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优胜。那么如何以竞赛促教学,是否能固定几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发挥团队学习的优势等,对学院实训教学均有一定启发,很值得尝试,并且在教学中可以引入竞赛机制,通过竞赛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

实践证明,技能大赛在财会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探索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提高财会类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对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财会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陈光平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较强的实践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与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且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日常教学中锻炼学生实习实践能力,在实习基地锤炼职业就业能力。在2014—2015年度实践教学工作中,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物理学专业深化教学改革,形成“请进来”“走出去”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物理学是我校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也是我校最先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专业,经过近四十年的办学,为川东地区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中学物理教师。在新时期,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紧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代步伐,充分与中学物理教育一线结合,探索出卓有成效的物理师资培养方案。其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请进来

为了让物理学专业全体教师全面深入了解中学物理教学课程改革的进程和现状, 2014年11月,我院组织召开了达州市中学物理实习(见习)教学工作研讨会,会上邀请到多所达州市区内中学领导和多名优秀物理教师,并就如何让高校物理学师范专业学生和教师尽快了解、适应中学物理课程改革作了深入细致的研讨,为我校物理学专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培养出具有新课程理念的中学物理教师后备人才指明了方向。(二)走出去

2015年4月,学院组织了物理学专业教研室部分教师和2012级1、2班学生到达州市高级中学观摩学习高一物理新课程教学,他们观摩了该校优秀物理教师上的别开生面的新课程示范课,然后双方教师开展了评课。通过对比高校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我们能够真实体验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授课方式的优势,这必将促进高校授课方式的改革。(三)顶岗实习

狠抓落实顶岗实习,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得到锻炼。达州市中学物理教师师资资源匮乏,我院充分响应学校提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号召,组织了十余名物理学专业毕业班学生前往万源市鹰背中学、宣汉二中、通川区十二中等学校担任顶岗实习教师。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平均每人每周承担了20余节课的教学任务,既缓解了这些学校师资短缺困难,又彻底锻炼了他们的教学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拓宽毕业实习渠道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日常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设计和电子设计大赛,狠抓学生电子设计和制作能力。2015年,学院专门出台《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学生创新设计方案经过指导教师和学院审核后,学院为其提供经费支持,用于购买相应元器件以完成作品。学院的理念是,只要学生有创新的想法,我们就尽一切努力让他们的创新想法变成现实。这种培养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制作热情,提高了他们在产品研发方面的能力。

在毕业实习方面,我院电子科学与技术毕业生集中在广东东莞步步高教育电子有限公司顶岗实习,今年我们继续加强与该公司合作,又派出40余名学生到该公司顶岗实习。因为该公司地处电子产业发达的东莞,行业信息发达,很多学生实习结束后都在该公司或者该地区相似企业找到了理想工作岗位。我院2014年还与成都品胜电子有限公司、三泰路科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圆满完成了2014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实习工作。同时,我们还在与四川华迪教育集团协商。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能力。三、机械工程专业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完善达州市周边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建立

机械工程专业是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最年轻但充满朝气的专业,从2010年开始招生以来,该专业招生势头强劲,很快学生人数就超过了物理学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总和。2013年,机械工程专业被列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我院与宜宾普什集团合作,完成了首届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任务。在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过程中,学院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完成培训任务。处于一线生产的受训学生既能够熟练操作世界上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机床,又懂得高精密机床的工作原理,还能在这些高精尖机床上加工出自己设计的产品,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受训过程中全面系统地学到现代生产工艺,为日后成为优秀的生产工艺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处于研发岗位的受训学生,在设计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完成部分零件的设计工作。经过十个月的培训,32名受训学生,都在机械行业找到了自己理想工作。2015年7月,我院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受训学生也开赴宜宾普什集团,我们坚信他们能够学得更多、做得更好。在开展“卓越工程师”培训的同时,我们积极与达州市周边机械企业合作,建立达州市内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经和金恒公司、新达泵业公司、四川鼓风机厂、达州市同达博尔公司等达州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为将来学生见习和实习提供了方便。四、结束语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的实践教学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真知灼见、卓尔不群的教育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项目研发能力。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取得辉煌成绩。

化学化工学院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刘长路

实践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立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化学化工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各专业始终坚持为达州及周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学院逐步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一个既完整又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从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建立集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三是将实验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努力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模式运用于实验教学过程中。为此我院把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三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由若干具有自身特点的单元组成。整个体系是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构建,从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专业知识的拓展,实践能力的提高,逐步完成由理论到实践再到能力的过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一)基础实验教学

基础实验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模块,其主要包括基础实验课、专业实验课等实践教学环节。基础实验教学具体做法一是优化各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针对传统课程实验大量开设验证性实验,缺乏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验的问题,每个教研室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总体优化设计,更新、精简传统教学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二是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实验效果。由于专业增多,规模扩大,实验教学用房比较紧张,为此,我们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的相似性和兼容性把一些课程实验安排在一个实验室。如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与药物合成实验合用,分析化学实验与工业分析实验合用等,这解决了实验室总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二)校内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教学包括开放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课外科技活动等。其具体做法一是加强课程设计比例,增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主线,提出课程设计任务和技术要求,给学生以动脑、动手的机会。如增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课程设计、化工设备制图等的实践内容,实现教与学的协调发展。二是设置开放性实验,每个课程教研室提出实验课题,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在教师指导下于实验室完成,突出学生实践的自主性、设计性和创新性。三是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加强动手能力训练,增强科研意识,实现学与研的深层次合作,特别是充分利用特色植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能力训练的场所。四是依靠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如室内甲醛检测、家用饮用水检测等活动,实现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的实践模式。五是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能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基本都来自生产实际。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及组织形式多样,有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科研项目确定的课题,也有学生根据毕业实习内容自己寻题、选题,在指导教师的审定下确定的课题。(三)校外实践教学

校外实践教学包括认知见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

1.认知见习内容多样化。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安排一周的认知见习,并尽量保证实习内容多样化,如长寿化工有限公司见习、达钢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