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微笑的自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31 20:55:36

点击下载

作者:孙郡锴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微笑的自己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微笑的自己试读:

前言

活着,就会有烦恼,但你不能被这烦恼一直纠缠。如今,有些人觉得自己活得特别累,过得并不快乐。这就是心态出了问题。其实,心态不好,说穿了就是:心太小了!心态的“态”字拆解开来,就是心大一点,心若每天都能大一点,又怎么会特别累,怎么会不快乐呢?

你生气,是因为心不够大度;

你焦虑,是因为心不够从容;

你惆怅,是因为心不够阳光;

你悲伤,是因为心不够坚强;

你郁闷,是因为心不够豁达;

你喊苦喊累、烦恼丛生,真的就是因为心太小啦!

你的心态决定了你一生的高度。你认为自己贫穷、困苦,根本无可救药,那么你的一生就只能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你认为贫穷是可以改变的,你将会积极、主动地面对贫困。你的世界也就随之改变了。换言之,你一切苦闷的根源都在自己这里。人之一生,是苦是乐,就取决于人的那颗心。心大的人,往往是能够战胜痛苦的强者,心小的人,越是纠结越受痛苦的折磨。其实很多时候事情发生了,既然已经无力改变,又何必耿耿于怀?再重的担子,你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苦的生活,你微笑着去撑,也就撑过去了。

已故的美国小说家塔金顿常说:“我可以忍受一切变故,除了失明,我绝不能忍受失明。”可是在他60岁的某一天,当他看着地毯时,却发现地毯的颜色渐渐模糊,他看不出图案。他去看医生,得知了残酷的现实:他即将失明。后来,他有一只眼差不多全瞎了,另一只也接近失明。他最恐惧的事终于发生了。

塔金顿面对这最大的灾难作何反应呢?他是否觉得:“完了,我的人生完了!”完全不是,令人惊讶的是,他还蛮愉快的,他甚至发挥了他的幽默感。这些浮游的斑点阻挡他的视力,当大斑点晃过他的视野时,他会说:“嘿!又是这个大家伙,不知道它今早要到哪儿去!”完全失明后,塔金顿说:“我现在已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可以面对任何状况。”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内得接受12次以上的手术,而且只是采取局部麻醉。他了解这是必需的,无可逃避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地接受。他拒绝了住私人病房,而和大家一起住在大众病房,想办法让大家高兴一点。当他必须再次接受手术时,他提醒自己是何等幸运:“多奇妙啊,科学已进步到连人眼如此精细的器官都能动手术了。”

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着这样的弱点:不能面对苦难。但是,只要坚强,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它。像本以为自己绝不能忍受失明的塔金顿一样,这个时候他却说:“我不愿用快乐的经验来替换这次的体会。”他因此学会了接受,并相信人生没有任何事会超过他的容忍力。如塔金顿所说的,此次经验教导他“失明并不悲惨,无力容忍失明才是真正悲惨的”。

其实有很多烦恼和痛苦都是很容易解决的,如塔金顿那般,只要你肯换种角度、换个心态去看待,你就会有另外一番光景。以往,我们总是习惯将自己的痛苦归咎于外因,你的家庭不和睦,你的事业不如意,你身体不健康,你的心境不快乐……之前,我们总以为,是周围的人不好,使自己过得不好。其实一切应该向内求因。你变了,你的世界也就变了,你的心大了,你的世界也就豁达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都要微笑着面对生活,不要抱怨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磨难,不要抱怨生活中有太多曲折,不要抱怨生活中存在不公。当你走出生活中的阴霾,回首过往,一定会感谢现在微笑的自己!一放开心量,烦恼都是自找来

每个人都曾有过烦恼或正在经历烦恼,事实上,这些烦恼都是自找来。一个浮躁的人往往易于自寻烦恼。你可以寻找甜蜜的爱情,你可以寻找美好的生活,但你决不可以自寻烦恼。请记住:烦恼就像天空上的一小片乌云,如果你的心中是一整片晴空,那么烦恼不会对你有丝毫的影响。我们为什么会烦恼

奋斗、工作、追求进步等,我们做这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倘若因此影响了生活的质量,岂不是得不偿失?看淡一些,生活自然会变得轻松写意,否则你的人生就真的要被惨淡套牢了。

投入生活,就会受到来自诸多方面烦恼的干扰,常常令我们身心疲惫、痛苦不堪,然而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有我们从内心摆脱这些烦恼的束缚,将它们全部抛开,才能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轻松。

在当今这个所谓呼唤英雄的时代,人们总是在无休止地攀比,在徒劳中垂死挣扎,在摒弃逆来顺受懦性的同时,也失去了心境的平静。而在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我们真的需要放下所谓的烦恼,谁说跟命运抗争就一定会赢呢,或许命运本身就是对的!所以,我们也该卸下强出头的烦恼!顺其自然,或许,这样的心境能让我们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佛家有一首名为《无题》的诗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此偈的首两句描写大自然的景致: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皆是人间胜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然而禅师将话锋一转又说,世间偏偏有人不能欣赏当下拥有的美好,而是怨春悲秋,厌夏畏冬,或者是夏天里渴望冬日的白雪,而在冬日里又向往夏天的丽日,永无顺心遂意的时候。这是因为总有“闲事挂心头”,纠缠于琐碎的尘事,从而迷失了自我。只要放下一切,欣赏四季独具的情趣和韵味,用敏锐的心去感悟体会,不让烦恼和成见常住心头,便随时随地可以体悟到“人间好时节”的佳境禅趣。

只要我们正在经历生活,就免不了会有一些事情占据在心间挥之不去,让我们吃不下、睡不着,然而这些事情却并非那么重要而让我们非装着不可的,只是我们庸人自扰罢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几位同窗去拜访大学老师,觥筹交错之际,乘着酒性众人纷纷诉说起自己的不如意,诸如工作压力太大,竞争中受挫,商场失利,生活琐事太多,等等。老师听后微笑不语,只是吩咐师娘不断地为大家夹菜、添菜。

餐后,老师自厨房取出一大堆杯子摆在茶几上,杯子的形态各异,有好有坏,其中有陶瓷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来高贵典雅,有的杯子看起来粗陋低廉……接着老师对大家说道:“你们都是我的学生,我也就不客套了,谁如果口渴了,就自己倒点水喝吧。”

众人说了半天,早已经口干舌燥,听老师这样一说,也不再客套,于是纷纷拿起自己看中的杯子倒起水来,等到最后一位同学也将杯子注满以后,老师发话了:“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了,大家挑的都是最好看、最精致的杯子,而那些不起眼的杯子,却摆在那里无人问津。”

众人并不觉得奇怪——谁不希望自己手中是一只好看的杯子?只听老师继续说道:“这就是你们烦恼的根源所在。是的,大家喝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我们却下意识地选择漂亮水杯。这就像我们的生活,若将生活比作水,钱财、工作、名利就是盛水的杯子,它的好坏并不会影响水的质量。如果你一直将目光盯在杯子上,就无法体会到水的甘甜。”

我们喝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为何偏偏要去在意杯子的好坏?这或许就是我们烦恼的根源所在。你比很多人要幸福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里有许许多多的美好、许许多多的快乐,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发现它。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满足感,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甜美感受。它与金钱地位无关,只在于你是否拥有平和的内心、和谐的思想。

一个充满忌妒想法的人是很难体会到幸福的,因为他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会使他自己万分难受;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是很难体会到幸福的,因为他始终在满足别人的感受,从来不考虑真实的自我;一个贪婪的人是很难体会到幸福的,因为他的心灵一直都在追求,而根本不会去感受。

幸福是不能用金钱去购买的,它与单纯的享乐格格不入。比如你正在大学读书,生活相当清苦,但却十分幸福。过来人都知道,同学之间时常小聚,一瓶二锅头、一盘花生米、半斤猪头肉,就会有说有笑,彼此交流读书心得,畅谈理想抱负,那种幸福之感至今仍刻骨铭心,让人心驰神往。昔日的那种幸福,今天无论花多少钱都难以获得。

一群西装革履的人吃完鱼翅鲍鱼笑眯眯地从五星级酒店里走出来时,他们的感觉可能是幸福的。而一群外地民工在路旁的小店里,就着几碟小菜,喝着啤酒,说说笑笑,你能说他们不幸福吗?

因此,幸福不能用金钱的多少去衡量,一个人很有钱,但不见得很幸福。因为,他或者正担心别人会暗地里算计他,或者为取得更多的名利而处心积虑。许多人全心全意追求金钱,认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一切,事实证明,那只是天真的想法。

其实,幸福并不仅仅是某种欲望的满足,有时欲望满足之后,体验到的反而是空虚和无聊,而内心没有嫉妒、虚荣和贪婪,才可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

湖北的一个小县城里,有这样一家人,父母都老了,他们有三个女儿,只有大女儿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其余的两个女儿还都在上高中,家里除了大女儿的生活费可以自理外,其余人的生活压力都落在了父亲肩上。但这一家人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快乐的。晚饭后,父母一同出去散步,和邻居们拉家常,两个女儿则去学校上自习。到了节日,一家人团聚到一块儿,更是其乐融融。家里时常会传出孩子们的打闹声、笑声,邻居们都羡慕地说:“你们家的几个闺女真听话,学习又好。”这时父母的眼里就满是幸福的笑。其实,在这个家里,经济负担很重,两个女儿马上就要考大学,需要一笔很大的开支。家里又没有一个男孩子做顶梁柱,但女儿们却能给父母带来快乐,也很孝顺。父母也为女儿们撑起了一片天空,让她们在飞出家门之前不会感受到任何凄风冷雨。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古人李渔说得好:“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意思是: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在于自己外在情况怎样,而在于内在的想法。如果你有积极的想法,即使是日常小事,你也会从中获得莫大的幸福;倘若你消极思考,那么任何事情都会让你感到痛苦。苏轼也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既然“古难全”,为什么你不去想一想让自己快乐的事,而去想那些不快乐的事呢?一个人是否感觉幸福,关键在于自己的想法。

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时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比几百万的有病之人更幸运,因为他们中有的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了;如果你从未尝试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滋味,那么你的处境比其他5亿人更好;如果你在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票子,盒里有零钱,那么你属于世上8%最幸运之人;如果你父母双全,没有离异,且同时满足上面的这些条件,那么你的确是那类很幸运的地球人。

所以,去工作而不要过于以挣钱为目的;去爱而忘记别人对你的不是;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关注;去唱歌而不要想着是否有人在听;去生活就想这世界便是天堂。这样,你就会发现其实你也很幸福!凡事多往好处想

消极的人多抱怨,积极的人多希望。消极的人等待着生活的安排,积极的人主动安排、改变生活。积极的思想是快乐的起点,它能激发你的潜能,愉快地接受意想不到的任务,悦纳意想不到的变化,宽容意想不到的冒犯,做好想做又不敢做的事,获得他人所企望的发展机遇,你自然也就会超越他人。而如果让消极的思想压着你,你就会像一个要长途跋涉的人背着沉重而无用的大包袱一样,使你看不到希望,也失掉许多唾手可得的机遇。

总从坏的一面看问题是一种悲观想法,它会抑制你的进取心,让你被忧虑侵蚀,因此,我们一定要战胜这种不好的思考方式。

一场大水冲垮了女人家的泥屋,家具和衣物也都被卷走了。洪水退去后,她坐在一堆木料上哭了起来:为什么她这么不幸?以后该住在哪儿呢?镇里的表姐带了东西来看她,她又忍不住跟表姐哭诉了一番,没想到表姐非但没有安慰她,还斥责起她来:“有什么好伤心的?泥房子本来就不结实,你先租个房子住段时间,再盖砖瓦的不就好了!”

故事中的女人就是生活中的悲观者的代表,他们遇事总是拼命往坏的一面想,自找烦恼,死钻牛角尖,不问自己得到了什么,只看自己失去了多少,结果情况越来越糟糕,心情越来越低落。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坏的一面和好的一面,如果能从积极的方面看问题、想办法,那么就会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做起事来也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

有位秀才第二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以前住过的店里。考试前一天他接连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高粱;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高粱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还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你怎么今天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解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咳,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高粱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是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觉得店老板的话比算命的话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榜眼。

角度不同,对问题的看法各有所异,有人积极,有人消极。消极思维者只看坏的一面,对事物总能找到消极的解释,最终他们也将得到消极的结果。而积极思维者却更愿意从好的方面考虑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一个积极的结果。所有这一切正如叔本华所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是受到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悲观的人永远都是想到自己只剩下百万元而担忧,乐观的人却永远为自己还剩下一万元而庆幸。面对金黄的晚霞映红半边天的情景,有人叹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有人想到的却是:“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满天。”面对半杯饮料,有人遗憾地说:“可惜只有半杯了。”有人庆幸地说:“尚好,还有半杯可饮。”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心情,就因为对其有不同的想法,结果当然也会大相径庭。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选择精彩人生的机会,关键在于你的想法是否总是朝向积极的一面。凡事往好处想,就会觉得人生快乐无比。人生没有绝对的苦乐,只要凡事肯向好处想,自然能够转苦为乐、转难为易、转危为安。海伦·凯勒说:“面对阳光,你就会看不到阴影。”积极的人生观,就是心里的阳光!抱怨是可怜虫才会做的事

没有谁能事事如意,倘若事有不顺便抱怨连天、自认可怜,而不是想办法去解决。那么,这一辈子你就只能做个可怜人,而且,这样的人,没有人会看得起。

事业不顺、婚姻不顺、生活不顺……种种不顺一时间都让你碰上了。这时,如果你一味地顾影自怜会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人。于是,从此在别人面前或者内心里,你成了一个自怜并需要别人同情的可怜人,于是你变得真的可怜,而那个真实的自己就这样被掩盖起来。

如果你有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外加你在钢琴上下了10年的苦功,使你成为大众公认的音乐家了,你用你音乐的才能,赚到了进大学的费用;你在大学医科选定了外科的专业,专心研习,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良好的服务者;同时,你又热心地希望用音乐做你的副业,而对于人类也有服务的机会。然而当你正在这样热心地期待着将来的事业成功的时候,你不幸地遭遇车祸,你的双手被撞坏,在你的专业与爱好上都无法发挥作用。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倘若你除音乐的才能之外,还有演说才能,当对外科医生与音乐都绝望时,你日夜训练,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演说家、教育家。经过几年的训练和研究之后,你居然做到了,并且赚了很多钱,却在这时候,你又得了严重的胃溃疡住进了医院。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病虽然好了,但大病初愈还须休养才能恢复。这时候,你又该怎么办呢?

以上的这些问题,都是梅森先生亲身经历的。

上天既赋予梅森先生音乐和演说的才能,同时又赋予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他虽在这些悲惨的情形之中,却从没有过自暴自弃的念头。虽然在这两种情形之中,他也曾有过失望,这正如一个人倾尽所有投资于一家工厂,等到工厂要开工的时候,忽然半夜他被人唤醒,他所有的一切都在半夜的火焰里化为灰烬的情形一样。

但是,自怜是于事无补的,在这时候,他得到了在小时候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情的帮助。他在幼小的时候,他母亲先患伤寒,继之患肺炎,最后又患脑膜炎。医院和医师的记录可以证明在医药史料之中,他的母亲的昏迷状态算是时间很长了。他希望母亲醒过来,认得他,可母亲一直没有知觉。有一天晚上,父亲先后请来了几位医师,都说母亲的病无望了。将近半夜的时候,他们的家庭医师告诉父亲说,母亲的生命维持不到天亮了,让父亲预备后事。他听到这悲惨的消息哭叫一声,跪在父亲的脚边,抱着他的踝骨哭了起来。他的父亲立即抱起他来,要他站着,父亲看见他站也站不住只是哭个不休,于是正色望着他,对他说道:“儿啊,这是人类不得不勇敢地站起来去对付的困难事件之一。”

隔了13年,他被汽车撞坏了双手,对于他理想中的前途完全绝望,他的心不知不觉回到了母亲临危的那夜里,竟忍不住哭了起来。但是他的耳朵里忽然听到父亲的声音:“儿啊,这是人类不得不勇敢地站起来对付的困难事件之一。”

多少年以来,梅森先生到处演说,到处播音,他曾遇到了很多的男女老少来他这里畅谈他们的不幸和悲伤,其中有许多人说:“实在没办法了,我只得预备自杀!”但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事实上不过甘心自弃罢了!掀掉这个自我怜悯的假面具你会发现:还有一个比自己想象中更坚强的自己。快乐一直在等你

其实,快乐就在你身边,触手可及。很多人之所以体会不到,是因为他们把自己锁在烦恼的怪圈之中,不肯迈出那轻轻的一步。其实每一个人的心都是自由的,如果你感叹心太累,那么一定是你自己锁住了自己。“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何必做一个自筑牢狱的庸人呢?跳出来吧,快乐正在等着你。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

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没关系,种子多,鸟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概括了人生多少自然,多少豁达!不妄求、不贪恋、不慌乱、不躁进,一切自然随意,人生还会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让你寝食难安,愁眉不展吗?很多的东西都是人人想要的。为此,世事纷争、你恨我怨,但有几人可以如愿?为何不开释自己的心灵,无私无欲?让自己跳出心灵的圈子,卸下包袱,心境恬静一点?

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与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

洒脱一点,得失存乎于世,弃之于心,人生难免看尽落英缤纷,风华早谢。停留与驻足不应该是你人生失意时的选择,抬眼望天,太阳永远光彩夺目,月亮永远以暗夜作幕。生活不可求全责备,披着阳光的色彩前行,生活才会有光明照耀。细细想来,其实你完全可以很快乐。

有个烦恼少年,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悠扬的横笛,逍遥自在。

烦恼少年看到了很奇怪,走上前去询问:“你能教给我解脱烦恼之法吗?”“解脱烦恼?嘻嘻!你学我吧,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牧童说。

烦恼少年试了一下,没什么改变,他还是不快乐。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走啊走啊,不觉来到一条河边。岸上垂柳成荫,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烦恼少年又走上前问老翁:“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老翁看了一眼忧郁的少年,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烦恼少年试了试,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路遇两位在路边石板上下棋的老人,他们怡然自得,烦恼少年又走上前去寻求解脱之法。“喔,可怜的孩子,你继续向前走吧,前面有一座方寸山,山上有一个灵台洞,洞内有一位老人,他会教给你解脱之法的。”老人一边说,一边下着棋。

烦恼少年谢过下棋老者,继续向前走。

到了方寸山灵台洞,果然见一长髯老者独坐其中。

烦恼少年长揖一礼,向老人说明来意。

老人微笑着摸摸长髯,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指点迷津。”烦恼少年说。

老人答道:“请回答我的提问。”“有谁捆住你了吗?”老人问。“……没有。”烦恼少年先是愕然,而后回答。“既然没有人捆住你,又何谈解脱呢?”老人说完,摸着长髯,大笑而去。

烦恼少年愣了一下,想了想,有些明白了:是啊!又没有任何人捆住了我,我又何须寻找解脱之法呢?我这不是自寻烦恼,自己捆住自己吗?

少年正欲转身离去,忽然面前成了一片汪洋,一叶小舟在他面前荡漾。

少年急忙上了小船,可是船上只有双桨,没有渡工。“谁来渡我?”少年茫然四顾,大声呼喊着。“请君自渡!”老人在水面上一闪,飘然而去。

少年拿起木桨,轻轻一划,面前顿时变成了一片平原,一条大道近在眼前。少年踏上大路,欢笑而去。

跳出心灵牢狱的方法在你自己的手里,没有人可以左右你的思想,如果你依然用烦恼自扰,别人谁也不可能帮上你的忙。因为无人可以把他的意志强加在你的头上。境由心造,要想快乐,何不自己跳出来?不要沉浸于过往久久不忘

人活于世,挫折、烦恼在所难免,若是不想让它影响你的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心放大,淡化它、忽视它、遗忘它。这样,你才能活得更加幸福。

上天赐给我们很多宝贵的礼物,其中之一即是“遗忘”。只是我们过度强调“记忆”的好处,却忽略了“遗忘”的功能与必要性。生活中,许多事需要你记忆,同样也有许多事需要你遗忘。

比如,你失恋了,总不能一直溺陷在忧郁与消沉的情绪里,必须尽快遗忘;股票失利,损失了不少金钱,心情苦闷提不起精神,你也只有尝试着遗忘;期待已久的职位升迁,人事令发布后竟然没有你,情绪之低可想而知。解决之道别无他法——只有勉强自己遗忘。

只有遗忘了那些不快,才会更好地前进。

然而,想要遗忘却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遗忘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你连“想要遗忘”的意愿都没有,那么,时间也无能为力。

一般人往往很容易遗忘欢乐的时光,对于不快的经历却常常记起,这是对遗忘的一种抗拒。换言之,人们习惯于淡忘生命中美好的一切;但对于痛苦的记忆,却总是铭记在心。就如你吃过了糖会很快忘记甜,吃过了黄连却口有余苦。

的确,很多人无论是待人或处世,很少检讨自己的缺点,总是记得对方的不是以及自己的欲求。其实到头来,还是很少如愿——因为,每个人的心态正彼此相克。

反之,如果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试图将对方的不是及自己的欲求尽量遗忘,多多检讨自己并改善自己,那么,彼此之间将会产生良性的互补作用,这也才是每个人希望达到的。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一位女士给了一个朋友三条缎带,希望他也能送给别人。这位朋友自己留了一条,送给他不苟言笑、事事挑剔的上司两条,因为他觉得由于上司的严厉使他多学到许多东西,同时他还希望他的上司能拿去送给另外一个影响他生命的人。

他的上司非常惊讶,因为所有的员工一向对他敬而远之。他知道自己的人缘很差,没想到还有人会感念他严苛的态度,把它当作是正面的影响而向他致谢,这使他的心顿时柔软起来。

这个上司一个下午都若有所思地坐在办公室里,而后他提早下班回家,把那条缎带给了他正值青春期的儿子。他们父子关系一向不好,平时他忙着公务,不太顾家,对儿子也只有责备,很少赞赏。那天他怀着一颗歉疚的心,把缎带给了儿子,同时为自己一向的态度道歉,他告诉儿子,其实他的存在带给他这个父亲无限的喜悦与骄傲,尽管他从未称赞他,也少有时间与他相处,但是他是十分爱他的,也以他为荣。

当他说完了这些话,儿子竟然号啕大哭。他对父亲说,他以为他父亲一点也不在乎他,他觉得人生一点价值都没有,他不喜欢自己,恨自己不能讨父亲的欢心,正准备以自杀来结束痛苦的一生,没想到他父亲的一番言语,打开了他的心结,也救了他一条性命。这位父亲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差点失去了独生的儿子而不自知。从此这位上司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调整了生活的重心,也重建了亲子关系,加强了儿子对自己的信心。就这样,整个家庭因为一条小小的缎带而彻底改观。

送人以缎带,证明你已遗忘了相处中所受的那些委屈和责难,忆起别人给你的快乐和益处。而受你缎带者却更能被你感动,看到你的心灵之美,爱你,助你。学会遗忘,拾起那根缎带送给让你受伤的那个人,他将回报你一片灿烂的阳光。别再“睁着眼睛睡觉”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面对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有压力很有必要,有了压力才能有动力。不过压力太大也会对你的心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你也要随时注意自我减压。

现代人从小到大都得承受巨大的压力。小的时候得承受学业的压力,长大了得承受就业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这些压力一同加在一个人身上,迫使你就像卓别林在电影中拧机器上的螺丝一样,一刻不停,甚至连眨一下眼睛都是一种奢望。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许多人的愿望可怜到“只想睡一个好觉”。

有一个在外企工作的人,自称是“睁着眼睛睡觉的人”。他说:“别看我每天上下班车来车去的,吃喝用的都上档次、够水平,可谁又知道,我每天晚上担心得只敢闭着一只眼睛睡觉呢。我在一家美资企业做印刷机销售。年初,洋老板给我们每人定的销售额是3000万人民币(幸好不是美元)。能完成的,年终奖励30万元人民币(美元多好);完不成的,只发11个半月的生活费。开完会出来,我们好几个人的内衣都汗湿了。”

这位老弟的工作压力可谓大矣!一个季度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这位老弟却“战果”不佳,他忧心忡忡地说:“不提工作还好,一提工作,让人晕得更快。大学同窗有的开公司,有的出国,眼看一个个富得冒油,而我……工作啊工作!我尽我的一切力量,但你可一定要让我年终闭着双眼睡个踏实觉呀!”看了他的自白,不禁让人心寒。长期这样“睁着眼睛睡觉”,他能顶得住这沉重的压力吗?他实在是应该减减压了。

渴望生活得富足,是人正常的欲望,但不要使这欲望无限地加大。一位美国作家说:“在欲望上加一个屋顶。”他指出:“欲望的屋顶是自我的提醒,一种与自我设定的轻松、非正式、弹性十足的约定,”“能说出‘多未必是好’或‘多并不会带给我快乐’‘我已经够了’这类的话,是需要一点智慧的。”这位美国人说,实行这个策略,你会有一个美妙的人生,你的生活会很单纯,而且很好处理,你的压力自然减轻了。

那位压力太大的外企员工,应该考虑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如果实在完不成定额,就拿那11个半月的生活费好了,实在不行,换个轻松一点的工作又有何不妥!不要因此而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人总不能为了那30万元人民币而永远“睁着眼睛睡觉”。

那么要减压就该先让自己的心态放平一些。不要一心总瞄着那些富有的同窗。每个人的能力、机遇不同,事业的大小自然也不同。不要自己给自己加压,非要做个“超人”“百万富翁”不可。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想真正地垂头丧气,就把自己的目标制定得高不可攀吧!”另外,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份属于自己的生活进程表,有劳有逸,健康地生活。还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面对压力,不要还没干事,就心理压力过大。你只需尽力去做,做成什么成绩,就是什么成绩,但求问心无愧,不必太苛求自己。

最后就是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在你感到疲倦之前就休息。短短的一点休息时间,就能有很强的修补能力,即使只打五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美国棒球名将康黎·马克说,每次出赛之前如果他不睡一个午觉的话,到第五局就会觉得筋疲力尽了。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他能随时想睡就睡的习惯。80岁的亨利·福特健康的秘诀是:“能坐下的时候我决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我决不坐着。”美国陆军抵抗疲劳的办法是:常常休息,照你心脏做事的办法去做。

放松你的情绪。养成放松的好习惯,任何时候你都能够放松,任何地方你也能够放松。你应该先放松你的肌肉,要使自己像孩子一样,完全没有紧张的感觉。随时放松自己,使你的身体“软得像一只旧袜子”。

还有几种良好的工作方法有助于消除疲劳,减轻压力。

第一种:清理你桌上所有的纸张,只留下和你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物品。

第二种: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处理事情的先后顺序。

第三种:当你碰到问题时,如果必须作决定,就当场解决,不要迟疑不决。

第四种:学会如何组织、分层管理和监督。

只有学会减压,你才能更好地承受压力做出成绩,千万不要只知道给自己制定高要求、高目标,太大的压力只会压垮你。进门前请脱去烦恼

唯有有了一个充满欢乐的家庭,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我们才能全力以赴去创造生活,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生真正的幸福是有个幸福的家庭,所以无论在外面遇到多少不如意之事,再怎么劳累,在进家门之前,请为自己换上一副笑容。

在某栋楼的一个楼层电梯口,电梯门开的时候,你会赫然看见一家门上挂了块木牌,上头写着两行字:“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

长久凝视,细细玩味,你不禁对这家主人萌生无限感佩。短短的两句话,蕴含的却是深奥的家庭哲理。

进屋后,果见男女主人一团和气,两个孩子大方有礼,一种看不见却感觉得到的温馨、和谐,满满地充盈着整个屋内。自然问及那方木牌,女主人笑着望向男主人:“你说?”

男主人则温柔地瞅着女主人:“还是你说,这是你的创意。”

女主人甜蜜地笑道:“应该说是我们共同的理念才对。”经过一番推让,女主人轻缓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大学问,一开始只是提醒我自己,身为女主人,有责任把这个家经营得更好……而真正的起因,是有一回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张疲惫、灰暗的脸,一双紧拧的眉毛,下垂的嘴角,烦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想,当孩子、丈夫面对这样一张面孔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我面对的也是这样的面孔,又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这些原先认定是他们不对的事实背后,是不是隐藏了另一种我不了解的原因,那真正的原因,竟是我!当时我吓出一身冷汗,为自己的疏忽而后悔,当晚我便和丈夫长谈,第二天就写了一方木牌钉在门上,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而是一家人……”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享受自己生活的空间,是一个亲情与爱的空间,每个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或一句话、一个表情都直接影响家庭每个成员的心情。如果把家比作是一个存储器,你把欢乐“存”进去,拥有的就是快乐,你如若把烦恼“存”进去,拥有的也就只有烦恼。不要把工作中的压力和在外面的烦恼带回家,让家中只有快乐。笑给自己听

你是否对自己太过苛刻,习惯用错误惩罚自己?其实,人生本来烦恼已多,为了保持心的平衡,我们必须给自己一点宽容。所以,请给自己一个理由,让紧绷的神经轻松一下,让疲惫的身心休息一番,让许久不见的笑容再次绽放在你的脸上……笑有很多种,有冷笑、有苦笑、有强颜欢笑、有哈哈大笑、有仰天长笑……但没有一种比它更迷人,那就是——笑给自己听!

花一点时间,想想你今天所做的事,尽量记下做的一些不好的事,如,我不敢相信又把钥匙给丢了、错过电影开始的5分钟、买了一件不需要的东西、忘了买三明治的配料、忘了给朋友打电话、忘了带东西给爱人等。这个时候,你会笑自己吗?

换一个角度,想想看你记不记得这一天当中做了哪些好事。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就算想起来一两件好事,也没有想到的不如意的事情多,你对自己就过于苛责了,不知不觉中又多了一种负面情绪。

你或许会想:“哦,每个人都一样嘛!这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大不了的。”没错,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总是将焦点集中在自己犯的错误上。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而且他们忽略了将错误搁在心里的害处有多大,那样不但会觉得有压力、紧张,还会导致自我防卫过严而冷酷无情。

我们有太多的事要去做,也有太多的错误需要弥补。为了保持平衡,必须给自己一点宽容,接受现实中不完美的一面。如果追求事事皆完美而事实上根本做不到,就会沮丧,会觉得生活无聊透顶,身边的人也会对你敬而远之。

将焦点集中在自己的过错上,很容易深陷小事的烦恼中,认为自己真是一无是处,世界也毫不可爱:我生来只会做错事。负面的思考带来负面的能量,进而产生负面的行为。你会停留在问题、愤怒与不安全的状态中,以后做事会更紧张,也会更吹毛求疵、更自责,也许会更难尽如人意。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缺点而自卑,因自卑而虐待自己。

当你想到自己做得对的事时,你会将焦点集中在自己好的那一面,你会觉得自己有能力而且潜力无穷,你会多给自己一点机会,容许自己做错事时有改进的空间。

想到自己做得对的事,能让你变成一个更有耐心的人,对你自己或别人都更有耐心,你会想看到人生的积极面,你会知道自己或别人都在尽力而为。总之,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会不再那么紧张、压力过重,好像有人一直跟在身后计分一样。专家的建议是:你在各方面都尽力而为后,就要放手。因为无论你有多努力,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下次做得不够好的时候,不要严肃地责怪自己:看,你又犯了这毛病,怎么搞得,怎么这么笨,老是学不会,难怪别人不喜欢你!要把责怪转换成笑自己:看你,又以自我为中心了!虽然是很努力了,但下次要更小心点,哈哈!这样是不是会过得快乐一些!

当然,自我快乐的心态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后天自觉自愿的磨砺和修炼得到的。这不仅靠个人努力,也靠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的其他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在这个范围内是自己熟悉的事物和人,是自己所谓的“安全区域”。不知不觉中,像一只背着壳的蜗牛,动不动就把脑袋缩回去。

有的人有一种习惯:每天翻阅相同的几份报纸杂志,他们从来不尝试接受任何不同的观点。在一次科学研究中,科研人员对这种人进行了这样的心理测试:他们请一个政治立场众所周知的人阅读一份报纸的社论。社论的开头的观点与他的观点一致。读到一半的时候,观点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急转弯。通过暗藏的摄像机,科研人员发现这位读者的眼睛突然转向该报纸版面的另一部分。这个思想僵化的读者甚至不愿意了解一个不同的观点,因此,他不可能有笑给自己听的幸运,反而可能让别人笑自己。

生活中也一样,只是接受一种风味的菜肴,便永远也体会不到其他菜肴的美妙之处。有的人想都不想就一口咬定“我这个人口重,喜欢吃味浓的食物”,于是他们在清淡的食品端上来的时候,从来都不会考虑夹一点,尝尝看。他们的心目中就坚信一种观念:只有味道重的东西才好吃,味道清淡的东西不用尝,肯定不好吃。这只能算作是过去经验的一种惯性,而成为真理的可能性太小了。记得一个电视剧中的男主人公说不喜欢吃菠萝,其实只是因为这种水果外表很难看。但是当他有一天吃了处理好的菠萝以后却大声称赞:“这是什么水果,给我再来一块!”菠萝味道没有变,只不过他以前不愿尝,吃了后,才知道原来它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人一旦暗示自己喜欢某种东西,便会努力说服自己放弃其他的东西。可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去尝一尝,又怎么知道不好呢?所以一个不会变换口味的人不会成为美食大师;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创造者。

人最好不要总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固定的圈子里,尤其是对周围的环境和人感到不如意的时候。因为那时候你不可能笑。所以,聪明人都会让自己在思维观念和交际、工作中,保持一颗有弹性的心灵,随时关注、接纳新鲜的血液和力量,由此会发现,笑给自己听绝不是一件难事。二别再苛求,缺憾未尝不是福

事事追求完美是一件痛苦的事,它一如毒害我们心灵的药饵。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完美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它本来就是以缺陷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人如果事事追求完美,那无疑是自讨苦吃。如果说完美是毒,那么缺陷就是福。如果事事可以不追求完美,那日子肯定就会过得快乐一些。谁能避免缺陷

缺憾也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为了一点点缺憾而否定自己,实在是一件很傻的事。只有不为缺憾耿耿于怀,我们才能好好享受生活。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这一点很多人都懂,但他们却还是整天为自己的缺憾烦恼,其实如果把人看成一张大白纸的话,那么你的缺憾就是纸上的一个小黑点,为什么你只盯着黑点,却没有注意到黑点外的白纸呢?

很久以前,有一位先生娶了一个婀娜多姿、娇美柔媚的太太。两人情如金石,恩恩爱爱,是人人称羡的神仙美眷。这位太太身材高挑、眉眼俊秀,又十分温柔贤淑,美中不足的是长了个酒糟鼻子,好像失职的艺术家,对于一件原本足以称傲于世间的艺术精品,少雕刻了几刀,显得非常的突兀怪异。

这位先生总为太太的鼻子觉得遗憾,便一心想着弥补这个缺憾。他是一个商人,整日在外奔波,一日他行经贩卖奴隶的市场,只听宽阔的广场上空叫卖声此起彼伏,四周人群摩肩接踵。他们竞相吆喝出价,疯抢奴隶。这位先生走到广场一侧,发现了一个身材单薄、瘦小清癯的女子,正以一双水汪汪的泪眼,怯生生地环顾着这群如狼似虎,决定她一生命运的大男人。这位丈夫仔细端详着女孩子的容貌,突然间,他的双眼一亮,太好了,这女子脸上长着一个端端正正的鼻子!不计一切买下她!

这位丈夫以高价买下了长着端正鼻子的女孩子,兴高采烈地带着女孩子日夜兼程赶回家里,想给心爱的妻子一个惊喜。到了家中,把女孩子安顿好之后,他用刀子割下了女孩子漂亮的鼻子,然后,拿着血淋淋而温热的鼻子,大声疾呼:“太太,快出来哟,看我给你买回来了最宝贵的礼物!”“什么样贵重的礼物,让你如此大呼小叫的?”太太狐疑不解地应声走出来。“喏,你看!我为你买了个端正美丽的鼻子,你戴上看看。”

说话间,丈夫抽出怀中锋利的匕首,“噌”地一下将太太的酒糟鼻子砍了下来。霎时太太的鼻梁血流如注,酒糟鼻子掉落在地上,丈夫赶忙用双手把端正的鼻子嵌贴在伤口处,但是无论丈夫如何努力,那个漂亮的鼻子始终无法粘上妻子的鼻梁。

可怜的妻子,既得不到丈夫苦心买回来的端正而美丽的鼻子,又失掉了自己那虽然丑陋,但是却货真价实的酒糟鼻子,并且还受到无辜的刀刃创痛。而那位糊涂丈夫的愚昧无知,令人可恨又可悲。

有些事,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有些事,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改变。对于我们不能改变的,不管喜欢与否,我们只能接受它们,不要抗拒。世界就是这样,事情就是这样,他人就是这样,我们应当把这些当成事实来接受。对此,我们可以心怀疑虑或好奇,可以保有提问的权利,但不要试图去改变什么。

人生确实有许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其实,没有缺憾我们无法去衡量完美。仔细想想,缺憾其实不也是一种完美吗?

当我们缺少一些东西时,往往会有更完整的感觉。一个拥有一切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穷人,他永远不知道求助、希望和梦想的感觉,永远没有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被爱他的人给予的经历。

生活不是上帝为了原谅我们而故意设下的陷阱,生活也不像拼写游戏,不管你对了多少,错了一个就不合格。生活更像棒球赛,即使最好的球队也会输掉1/3的比赛,最差的队也有它辉煌的一天。我们的目的就是赢多负少。放弃对完美的苛求

生活中有很多完美主义者,他们希望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于是他们只能在不完美里哀叹,成为了不快乐的人。

追求完美几乎是现代人的通病,有些人自以为尽善尽美,殊不知自己正是最可怜的人,因为他们是在追求不完美中的完美,而这种完美,根本不存在。

要求完美是件好事,但如果过头了,反而比不要求完美更糟。世界上有太多的完美主义者了,他们似乎不把事情做到完美就不善罢甘休似的。而这种人到了最后,大多会变成灰心失望的人。因为人所做的事,本来就不可能有完美的。所以说,完美主义者根本一开始就在做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美梦。

他们因为自己的梦想老是不能实现而产生挫折感,就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使这个完美主义者意志消沉,变成一个消极的人。

如果你花了许多心血,结果还是毫无所获的话,不妨把这件事暂时丢下不管。如此一来,你就有时间来重整你的思绪,接下来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既然开始了就要把事情做好”这种想法固然没错,可是如果过于拘泥,那么不管你做些什么都将不会顺利的。因为太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会使事情的进行发生困难。

武田信玄是日本战国时期最懂得作战的人,连织田信长也相当怕他,所以在信玄有生之年当中,他们几乎不曾交过战。而信玄对于胜败的看法实在相当有趣,他的看法是:“作战的胜利,胜之五分是为上,胜之七分是为中,胜之十分是为下。”这和完美主义者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他的家臣问他为什么,他说:“胜之五分可以激励自己再接再厉,胜之七分将会懈怠,而胜之十分就会生出骄气。”连信玄终身的死敌上杉彬也赞同他这个说法。据说上杉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之所以不及信玄,就在这一点之上。”

实际上,信玄一直贯彻着胜敌六七分的方针。所以他从16岁开始,打了38年的仗,从来就没有打败过一次。而自己所攻下的领地与城池,也从未被夺回去过。将信玄的这个想法奉为圭臬的是德川家康。如果没有信玄这个非完美主义者的话,德川家族300年的历史也不一定存在。要记得,不能忍受不完美的心理,只会给你的人生带来痛苦而已。

有些人很勉强自己,不愿做弱者,只愿逞强,努力做许多别人期待自己却不愿做的事,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弱者。别人一对你抱期望,你就怕辜负了人,硬是勉强也要实现承诺,到头来才发现,原来是自己太软弱。

从根本上必须承认的,是自己的心。只有承认软弱,才可能坚强;只有面对人生的不完美,才能创造完美的人生。

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跛脚王》,便是叙述脑性麻痹患者丹恩的奋斗故事。丹恩主修艺术,因为无法取得雕刻必修学分,差点不能毕业。在他求学时,有两位教授当着他的面告诉他,他一辈子都当不了艺术家。

即便如此,他仍不怨天尤人,努力地与环境共存,乐观地面对人生。他终于大学毕业,而且还是家族里的第一张大学文凭。

丹恩说,许多人认为残障代表无用,但对他而言,残障代表的是:奋斗的灵魂。

过于追求完美,你就会陷入无尽的烦恼中;而放弃对完美的苛求,你却可以过上一种富有意义的生活,怎样做对你更好呢?聪明的你一定会做出正确的抉择。世界正是因为缺陷而美丽的

人生路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欣赏,有时“残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倘若一味苛求“完美”,不懂舍弃,人生是不是就少了很多靓丽的风景呢?

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力求完美,在这里就称这种性格为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的性格首先表现为固执、刻板、不灵活,给自己或他人设定一个很高的标准,非要达到不可,受到挫折就感到很痛苦,不能接受。

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致使他们督促孩子利用所有时间学习,不要贪玩,结果孩子们很反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逃学,总也玩不够。所以,完美主义的人应该把目标和方法订得灵活一些,要有一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理准备,这条路不行可以走那条,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钻牛角尖。

完美主义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弱点和不足,非常挑剔。有的人没有什么好朋友,总也找不着对象,和谁也合不来,经常换单位,那是因为他谁也看不上,甚至会因为别人的一些小毛病,而忽略了别人的主要优点;有的人不允许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紧张,更不能容忍自己紧张时不自然的表情,一到发言时就拼命克制自己的紧张,结果越发紧张,形成恶性循环;有的人不允许自己身体有丝毫不舒服,经常怀疑自己得了重病,经常去医院检查。其实,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都会有紧张、不适的体验,这是正常的表现,必须学会接受它们,顺其自然。如果非要和自然规律抗拒,必然会愈抗愈烈。

完美主义的人表面上很自负,内心深处却很自卑。他看不到优点,只盯着缺点,总是不知足,很少肯定自己,自己就很少有机会获得信心,当然会自卑了。不知足就不快乐,痛苦就常常跟随着他,周围的人也一样不快乐。学会欣赏别人和欣赏自己是很重要的,是使人更进一步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基石。

完美主义的人容易只顾细节而忘记了主要目标,通常让别人觉得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工作常常因此而没有效率。许多时候你要让自己“豁出去”。

完美主义性格的形成和早期教育有很大关系,但成年后还是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才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有个圆被人切去了一块,而变得残缺不全。它很苦恼,它想恢复自己的完整,于是便日复一日地寻找自己遗失的碎片。因为残缺,圆无法像以前一样快速滚动,但如此一来,它却沿途欣赏了很多风景——山花是那样烂漫,流水是那样清澈……

圆一路找到很多碎片,但都不是自己的,装在身上显然不合适,所以它只能继续寻找。终于有一天,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碎片,它很兴奋,因为自己又可以像以前一样飞速滚动了。然而滚着滚着,圆发现,路途中似乎缺少了什么。于是圆停下来努力回忆,终于,它恍然大悟——由于自己的完整、自己的高速,已然无暇再欣赏路边的风景了。思索片刻,圆毅然将好不容易找到的碎片丢在路旁,继续慢慢地向前滚动……

似乎,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潜意识中竭力追求着完美,但遗憾的是,我们迎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不完美,一个又一个的遗憾。将完美当作理想的寄托点,这自然无可非议,但若过分执着于完美,就一定会让自己彻底迷失,因为理想中的完美绝对是虚无缥缈的,任何一种真实的事物都有它不可避免的缺陷。

昙花纵然美丽,但也只能刹那绽放;牡丹虽然雍容华贵,但未免有几分华而不实;维纳斯之美令世人赞叹,但却少了一双臂膀。这尘世之物,完美与缺陷一直同生共存,相互衬托。

或许有人认为,世界的不完美多少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事实上,世界正是因缺陷而美丽的!盘古未生之时,天地间混沌一片,看似浑然一体,实则毫无生趣,正是盘古那开天辟地的一斧,辟出了缺陷,辟出了世人赖以生存的大千世界,谁又能说这一斧劈得不好呢?同样,昙花之美,就美在它的短暂,一如流星,稍纵即逝,留给人的便是无限的回味与美丽的记忆,这缺陷美得令人喟叹!残缺是福

在人世间,人是注定要与缺陷相伴,而与完美相去甚远的。所以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是一种豁达、成熟,更是一种智慧!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缺陷:外貌上的,性格上的,经历上的……当一个人懂得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时,他也就真正地成熟起来了。

薛女士已经35岁了,两年前丈夫不幸病故,家里人都执意让她再找一个意中人,热心的朋友也劝她早日结束独身生活。薛女士虽然也见过几个对象,但都没有成功。原因是薛女士和别人见面后,总是先把自己的缺陷和盘托出,暴露无遗,令一些人“望而却步”。她的朋友数落她时,她却振振有词:“年轻时搞对象都没有装模作样过,老了更不用掩饰,我就是这么样一个有瑕疵的女人,先让对方看清楚点不好吗?”后来薛女士还真找到了一位心心相印的意中人,据说对方就是看中了薛女士毫不掩饰、勇于承认缺陷的优点,认为这人难得地实在。由于薛女士事前把自己的缺陷毫无保留地告知对方,对方“扬长避短”,两人配合默契,生活得很美满。朋友们都说,实在人有实在命,薛女士这是用袒露缺陷换来的幸福。

人有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刻意掩饰,自欺欺人。薛女士不是这样,在对方面前大胆袒露自己的缺陷,出自内心的真诚和对别人的信任。她的真诚理所当然也换来了对方的信赖与爱慕。把自己的缺陷袒露人前,也就同时把自己的真诚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对方。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越是刻意掩饰自己的缺陷,自己活得越累,有时甚至还显得很尴尬。这是因为缺陷是客观存在的,掩饰往往会弄巧成拙。薛女士真诚袒露缺陷的结果,使对方理解她的缺陷,容纳她的缺陷,还有意识地弥补她的缺陷,这正是他们后来生活幸福和谐的基础。

缺陷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人人都有。然而,面对缺陷,大多数人是去掩饰。掩饰缺陷也许是人的天性,毕竟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袒露自己缺陷的人实属不多。因此,袒露缺陷确实需要勇气,要战胜自己的懦弱,战胜自己的虚荣,还要战胜世俗的偏见。所有这些,没有超人的勇气是万万做不到的。

中国台湾著名画家刘墉在教国画的时候,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极力掩饰自己作品上的缺点,有时画得差,干脆就不拿出来了。遇到这种情况,刘墉会对他们说:“初学画总免不了缺点,否则你们也就不必学了!这就好比去找医生看病,是因为身体有不适的地方,看医生时每个病人总是尽量把自己的症状说出来,以便医生诊断。学画交作业给老师,则是希望老师发现错误,加以指正,你们又何必掩饰自己的缺点呢?”

有一个男人,单身了半辈子,突然在43岁那年结了婚。新娘跟他的年纪差不多,但是她以前是个歌星,曾经结过两次婚,都离了,现在也不红了。在朋友看来,觉得他挺亏的,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新娘身上的瑕疵太多了。

有一天,他跟朋友出去,一边开车、一边笑道:“我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就盼望着能开宝马车,可是没钱,买不起。现在呀,买不起,买辆三手车。”

他的确开的是辆老宝马车,朋友左右看看说:“三手?看来很好哇!马力也足!”“是呀!”他大笑了起来,“旧车有什么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个广州人,后又嫁个上海人,还在演艺圈20年,大大小小的场面见多了。现在老了、收了心,没有以前的娇气、浮华气了,却做得一手好菜,又懂得料理家务。说老实话,现在真是她最完美的时候,反而被我遇上了,我真是幸运呀!”“你说得挺有道理的!”朋友陷入沉思。

他拍着方向盘,继续说:“其实想想我自己,我又完美吗?我还不是千疮百孔,有过许多荒唐事,正因为我们都走过了这些,所以两人都变得成熟、都懂得忍让、都彼此珍惜,这种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啊!”

正因为这位男士能够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他才不苛求爱人的完美,结果两个有瑕疵的人才能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从某种意义上看,人就是生活在对与错、善与恶、完美与缺陷的现实中,我们既然能从自己非常优秀与完美的现实中受益,为什么就不能从自己的缺陷中受益呢?

我们应该明白有缺陷并不是一件坏事,那些自认为自身条件已经足够好以至于无可挑剔、不必改变现状的人往往缺乏进取心,缺少超越自我追求成功的意志。相反,承认自己的缺陷,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却可以使我们处在一种清醒的状态,遇事也容易做出最理智的判断。爱情不能纯粹理想化

寻找完美的爱情时,你会在无意间丢掉你本该得到的幸福。还是注意一下身边的平淡,抓住现在就能得到的幸福吧。

很久以前,一位方丈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做衣钵传人。

一天,方丈对徒弟说: “你们出去给我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两个徒弟遵命而去。

时间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方丈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对师父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树叶。”

二徒弟在外转了半天,最终空手而归,他对师父说:“我见到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