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甘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1 00:22:23

点击下载

作者:董恒年

出版社:蓝天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美丽甘肃

美丽甘肃试读:

天人协和,穷极造化 总序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习近平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国土面积最广大的国家之一。在这广袤的版图中,有巍峨的群山,雄壮的高原,辽阔的盆地,坦荡的平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漫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同时还有宽广的近海海域和大陆架。

我国的国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纵跨纬度49度多。西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边的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西相距5200千米,横跨经度62度,东西两端时差达4小时以上。当松花江上已是正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帕米尔高原却刚刚迎来黎明的曙光;当北国已是千里冰封的隆冬时节,南海诸岛依然是郁郁葱葱、蓝天白云的夏日。广阔的国土使生活在其上的中华民族,时刻能感受到大尺度的空间变化和变化中的万千景象。

我国的地貌格局错综复杂,西高东低的阶梯分布是其宏观大势和主要特征。有着“地球之巅”和“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其巍峨的雄姿和莽莽的身躯横亘在祖国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正是它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一级阶梯。自北而南横卧其上的山脉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全都坐落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和西缘的喀喇昆仑山两大山脉之中。从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起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地貌单元的镶嵌分布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正是这些高原和盆地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二级阶梯。此外,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以东,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的东南丘陵等,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这些平原和丘陵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三级阶梯。Prologue

广袤的国土,独特的地理位置,错综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典型的季风气候等,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异彩纷呈的自然景观。由南向北,因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变化,分布着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纬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等的变化。自东南而西北,受东亚季风和青藏高原的影响,降水分布呈现出十分强烈的规律性,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经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也依次呈现出森林、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变化。此外,在高山和高原地区,因海拔高度和所处地理基带的不同,自然景观还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

阶梯式逐级下降的地势,还决定着我国主要河流由西而东的基本走向。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动地描绘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顺阶而下的奔腾气势。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也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它穿越横断山脉奔流进入第二阶梯后,又切穿了巫山山脉,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长江三峡。尔后,像一条驯服的巨龙,缓缓地流过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才注入蔚蓝的东海。

雪峰皑皑,群山巍峨,高原雄壮,盆地辽阔,丘陵起伏,平原坦荡,戈壁浩瀚,沙漠似海,森林寂静,草原葱郁,河川蜿蜒,峡谷幽深,湖泊晶莹,海域蔚蓝,景观殊异,美不胜收。大自然的恩赐,让中华民族拥有了如此多样的大好河山。

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我国旧石器时代的远古祖先活跃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之上。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近20处,包括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除青藏高原外,这些遗址几乎遍布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

随着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的进步,以秦岭—淮河为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中下游至辽河上游的广大地区之间,“南稻北黍”的格局正在形成并渐趋定型,其他地区或处在向逐水草而居的粗放游牧经济过渡,或仍处在采集狩猎为主的渔猎经济,因而,保留下来的文化类型和文化遗址也更多。

随着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和5000年文明史的开创,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之上挥洒着勤劳与智慧,真可谓“天人协和,穷极造化”。当时以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的华夏族,最早在黄河中游的汾、渭等支流地区形成。此后,华夏族不断与周边地域其他民族进行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由数十个民族构成且活动地域仍存在差异的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创造了博大精深、延续5000年之久、闪耀着璀璨光芒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并保存了不计其数、无与伦比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毫无疑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饱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作为世界大国和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众多的从世界级到国家级再到省市级的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区,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不计其数的和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具、器具、用品、用具、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工程、古代城池到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历历可见者为数众多,琳琅满目。截至2014年6月25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其中,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而同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达38项,居世界第一。

山河壮丽、文化璀璨。而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则是“穷极造化”的现代表现,是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美丽中国”丛书,是中国地理学会组织数十名地理学家策划,并编撰的一套科普性地理旅游类普及读物。该丛书旨在通过通俗而优美的语言、流畅而精致的笔触和绚烂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出本已存在于中华大地上的名山秀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以及当代建设成就,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提升我们做中国人的底气。这是我们出版这一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和全部工作的追求目标。

丛书共35册,其中,第1册是全国总册,其余34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分册。丛书内容包括区域印象、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俗风情、著名市镇、现代建设成就、特色资源等。在丛书编撰过程中,我们力求践行三个原则,一是让读者了解自然与历史、敬畏自然与历史;二是体现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天人合一精神;三是用精选的图片表达出诗般的柔美。

但愿“美丽中国”丛书,能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美,并不断探索其真谛的大门。中国地理学会“美丽中国”丛书编委会

甘肃省行政区划图

概况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东接宁夏、陕西,南临四川,西和西南连青海、新疆,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接壤,全省面积约45.44万平方千米。人口2729万,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省区之一。省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4个县级市、58个县、7个自治县、17个直辖区。省会兰州市。

春秋战国是为羌等地。秦置陇西、北地2郡,西部属月氏。汉为凉州。唐设甘、肃、沙、兰、凉等州。元置甘肃行省,取甘州、肃州首字得名。明属陕西布政使司。清析置甘肃省。汉朝开拓了“丝绸之路”,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隋唐时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地形

地形狭长,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处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交会地区。其东部为黄土高原,起伏较大,河流贯穿,水力资源丰富;西部以半荒漠和荒漠为主。因得祁连山雪水之利,农牧业发达。省内山岭重重,沟壑纵横,山地和高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3000米,西北部有大片沙漠和戈壁分布。另外,还有丘陵、盆地、河谷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主要山脉有阿尔金山、祁连山、冷龙岭、乌鞘岭、合黎山、龙首山、野马山、北山。其中阿尔金山主峰海拔5798米,为本省最高峰。主要河流有黑河、疏勒河,黄河及其支流洮河、渭河、祖厉河,长江流域有嘉陵江上游的支流白龙江、西汉水。

气候

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征,干旱缺雨,温差较大。四季的气候特点是:冬季雨雪少,寒冷时间长;春季升温快,冷暖变化大;夏季气温高,降水较集中;秋季降温快,初霜来临早。年平均气温4~14℃。年无霜期160~280天,年平均降水量300~560毫米,7~9月为多雨期。由于干旱面积大、西部大风、东南部冰雹,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自然资源

发现各种矿点1900多处,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60多种,有20多种居全国前五位,镍、铂、钯、锇、铱、钌、铑、硒、重晶石、铸型黏土等10种居全国第一位。

热能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河西地区5地、市的日照百分率高达65%~75%,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900~3300小时,是我国利用太阳灶较多的地区。有12%的地区风速在4米/秒以上,河西地区年有效风能密度在50~200瓦/平方米,是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且较集中的地区。

生物资源种类多。有林地390多万公顷,主要防护林有沙枣、红柳等;野生动物有50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90多种;野生植物有1200多种,分布广泛。

农业

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地农业生产和耕作制显著不同。粮食作物有小麦、糜子、谷子、玉米、青稞、马铃薯。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麻类、甜菜、烟叶。

森林树种繁多,云杉、油松、泡桐、杨树等用材林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有核桃、漆树、油桐、柑橘、红枣等经济林木,以及“岷归”、“纹党”等多种药材。

工业

形成以能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电子、轻纺食品、建筑材料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代表的企业群体成为工业发展的骨干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镍、铝的生产能力居全国首位,水电发电量居全国第五位,铁合金的产量居全国第七位。产量居全国前20位的还有原油、塑料、生铁、化学农药、化学纤维等。

CHAPTER 01 印象甘肃 山河景色壮美,文化源远流长

甘肃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区和西北干旱区散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它南依祁连山脉,北临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中间是一条狭长的绿洲地带。一手牵着黄土高原,一手拉着塔里木盆地,顶着塞外的风,跨着整个二级阶梯,绵延出河西走廊。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河西走廊上曾驼铃悠扬,千年回荡。无数的先人从这里走过,在古道城邑中留下了鲜为人知的痕迹。因与塞外相连,沙漠注定要吞噬绿洲,一段辉煌随之湮灭在浩瀚黄沙中。这是沧海桑田变换的自然规律,也是历史兴衰中常有的段落。

但不变的是人文之脉。自华夏始祖伏羲氏一脉相承,这里孕育着华夏文明。千余年之后,散落的文明遗珠依旧时而斑驳呈现,依稀可见璀璨辉煌的文明。

一切已定格在历史上,辉煌、灿烂、苍凉,却如历久弥新的佳酿,散发着香醇,泼洒着酣畅。

壮美甘肃 三大自然区塑造的壮美地貌

甘肃省地形呈狭长形,犹如玉如意般镶嵌在祖国西北大地上,东西长1655千米,南北宽530千米。因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侧,除了陇南和陇东外,其他地域地势大多向北倾斜,交错分布有山地、高原、盆地、河谷平原、沙漠、戈壁等地貌类型,自然景色美不胜收。

复杂多样的地貌

甘肃,简称甘或陇,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7位。甘肃东接陕西,南连四川,西邻青海、新疆,北与内蒙古、宁夏相连,西北与蒙古国接壤。巍峨的祁连山脉祁连山是我国一道天然的地理分界线,在我国西北部划分出形态各异的地貌。山脉最宽处在酒泉附近,宽达300千米,它把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天然地分隔开,成为河西走廊与沙漠的分界线。

甘肃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地带。同时,甘肃还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接处,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形成了包括山地、高原、盆地、河谷平原、沙漠和戈壁等在内的类型齐全的丰富地貌。其中,山地和高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戈壁和沙漠约占15%。据统计,除陇东、陇南的一些河谷及河西走廊西端海拔不足1000米外,其他地域海拔均在1500~5800米之间。其中,阿尔金山主峰海拔在5798米,是甘肃省内海拔最高点;文县罐子沟白龙江谷地海拔为550米,为甘肃省内海拔最低点。

甘肃省界分布有许多山脉,西南部甘青边界上有祁连山脉和西倾山脉,东南部的甘川边界上有岷山山脉;东部的甘陕边界上有秦岭、子午岭;东北甘宁边界上有六盘山脉等。甘肃中东部有世界罕见的堆积深厚的黄土高原,纵贯南北的六盘山(陇山)将其分为各具特色的陇东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两大部分。甘肃西南部有典型的山原地貌——甘南高原。西北部有低矮的的老年残山——北山山地和大片戈壁与沙漠。最北有低丘与盆地相间的阿拉善高平原。

甘肃地形狭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六大地理区域:陇南山地、陇中和陇东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以及河西走廊以北地带。“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陇南山地

陇南山地分布在甘肃省东南部,黄土高原以南,甘南高原以东,是秦岭山脉的西延部分。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在2000~4000米之间。山地以徽成盆地为界线,北部称北秦岭山地,南部称南秦岭山地。北秦岭山地,山脊是渭河与西汉水及其支流的分水岭,河谷与坡地交错分布,谷、岭之间的高差在500米左右,陡坡与缓坡兼有,河谷较开阔平坦,是重要的农耕地带。南秦岭山地有白龙江及其支流分布,山高谷深,是典型的高、中山峡谷区。这里山高谷深,重峦叠嶂,植被丰茂,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均十分明显,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景观。喇嘛坪喇嘛坪,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海拔近3000米。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坪地宽阔。

沟壑纵横的陇中和陇东黄土高原

陇中和陇东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黄土厚度多在几十米,最厚处在省会兰州附近,可达400多米。黄土质地疏松,经过河流的长期侵蚀,形成了黄土塬、梁、峁、坪、川等地貌类型。

陇东黄土高原,海拔1200~1500米,黄土塬保存面积较大,著名的有董志塬、早胜塬、屯子塬等。塬上地表平坦、土壤肥沃、便于交通运输和农耕。陇中黄土高原,海拔一般为1500~2200米,地表被分割的比较破碎,大部分为黄土梁、峁地貌。在黄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有平坦的利于农耕的坪、川地貌类型。黄河干流谷地呈现出峡谷与盆地相间的葫芦状河谷地形,以刘家峡、盐锅峡最具典型性。黄河干流两侧分布着面积较大的川地,如景泰川、秦王川、刘川、兴堡子川等。

水草丰美的甘南高原

甘南高原在甘肃省西南部,属青藏高原的边缘部分,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山地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里地势高,地表坦荡,河流对地表的切割轻微,是典型的山原景观。除有众多的草山和草坡分布外,这里有许多大片平坦的草滩,如甘加滩、文保滩等。这里牧草茂密,水源充足,是甘肃的优良牧场。

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脉和北山山地之间,东起乌鞘岭北部,西至甘新交界,是一个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是我国三大走廊(河西走廊、辽西走廊和海上走廊)之一。河西走廊大致上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南部靠近祁连山地地带海拔达2500米。

走廊地带,有大黄山和黑山把走廊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内陆水系,即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水系。走廊内部还有大片的戈壁和流沙,如玉门与敦煌附近的戈壁,高台与敦煌鸣沙山一带的沙丘等。

祁连山常年积雪融化的雪水,沿着山间沟谷顺流而下,在北麓滋润出片片沃土,孕育出丰美的水草,形成了一片片绿洲,它们如同一颗颗翡翠散落成一条绿色的“带子”,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有“甘肃粮仓”之美誉。阿尔金山

自古以来,河西走廊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经过这里通往中亚、西亚甚至更远的欧洲,人们在这条天然绿洲带上聚居,繁衍生息,并建立了一座座城池。沿着河西走廊,自东向西分布着威武、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它们呈现着甘肃的概貌,甘肃也因它们的存在让人眼前一亮。

积雪茫茫的巍巍祁连山

祁连山地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以南,祁连山脉是祁连山地的主体山脉,甘肃省和青海省的界山,也是我国的主要山脉之一。整个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00千米,宽250~300千米,绝大部分海拔在3500~5000米,最高峰为疏勒南山的岗则吾结,海拔为5808米。山脉自东南向西北海拔缓缓升高,是我国第一和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河西走廊位于它的北侧,因此祁连山又被称作走廊南山。

祁连山在西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一直向东绵延到黄河谷地,连着秦岭、六盘山,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在甘肃境内自北而南分布着大雪山、野马南山、冷龙岭、疏勒山、疏勒南山等。山地海拔一般为2500~4000米,东低西高,西部祁连山主峰高达5564米。

祁连山山峰终年积雪,冰雪从海拔4000~5000米左右的山顶一直覆盖到海拔3000~3500米的雪线附近,深厚的永久积雪和现代冰川覆盖着连绵的山脉,煞为壮阔。每年春夏时节,山间谷地上,融化的雪水汩汩流淌着,顺着山势流到山脉北麓,源源不断的雪水滋润着河西走廊。祁连山下的农田“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历史上亦曾被称为南山。

在祁连山北坡,冰雪融水从山中邻近沟谷涌出,汇合后形成了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等多条内流河,在河西走廊中穿梭,并在这里形成了许多成片的绿洲,成为河西走廊的绿洲之源。

在祁连山脉东部,高山遍布,积雪深厚,源源不断地融汇出丰富的水源,形成了大通河和湟水并汇入黄河,穿过陇中黄土高原后流向河套地区,最终成为奔流入海的外流河。

大漠包围的北山山地

北山山地位于河西走廊的北部,包括马鬃山、大红山、合黎山和龙首山等。山地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山势中部低、东西高,海拔一般在1500~2500米。龙首山西北端的东大山,海拔3616米,是北山山地最高峰。马鬃山山地已经平原化,最高峰2588米,洪积与剥蚀平地面积大于山地面积。在北山的南部,分布着不少的戈壁和沙漠,而在北山的北部,则是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甘肃北山山地是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巴丹吉林沙漠的南侵。这里植被稀疏,适于放牧。

古老甘肃 历史悠久,今日勃兴

甘肃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甘肃更是出现了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以及齐家文化类型。甘肃建省有700多年的历史,但县的建制却要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甘肃的历史流转

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由于良好的自然地理位置,这里成为我国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现,早在2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甘肃就曾有人类在繁衍生息。

据统计,甘肃已发现1000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包括大地湾文化、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等。在大地湾文化遗址中,考古学者出土了80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距今7000多年的地画和一座450平方米的原始社会会堂式建筑。大地湾遗址的发现,为考古学者研究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除了这些文化遗址之外,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也源于西北。

先秦时期,中国被分为九州,甘肃的大部分地域属于雍州和凉州,古称“雍凉之地”。西周时期,秦人的祖先在甘肃天水地区定居,生活方式也开始转变,开始了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过渡。春秋时期,甘肃大部地区归属秦国和西戎。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已经扩展到了甘肃的东南部。公元前688年,秦国在甘肃地区设置了邽县(今天水麦积区南)和冀县(今甘谷县)两县,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县。公元前280年,秦国设置了陇西郡,公元前272年,又设置了北地郡。大地湾文化遗址复原图甘肃省博物馆内,距今约6500年甘肃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早期聚落沙盘。

秦统一六国后,建起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集权国家,在全国推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甘肃地区设置陇西和北地两郡。

汉武帝时,随着汉朝疆域的扩大,元狩二年(前121),在甘肃地区置武威、酒泉两郡,逐渐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走廊;元鼎三年(前114),又增设天水、安定两郡;元鼎六年(前111),增设武都郡,又分武威郡设张掖郡,分酒泉郡设敦煌郡。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从天水、陇西、张掖三郡各分出两个县建立金城郡。西汉时期,开始在河西地区实行军屯和民屯,随着中原生产技术的传入,这里成了“仓廪丰足,牛马布野”的富庶之地。

东汉时,行政区划采用州、郡、县三级制。甘肃大部地区属于凉州,治所位于陇(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时期,在陇右分置秦州,故甘肃又称秦凉之地。

隋唐之前,甘肃是我国通往中亚、西亚,至欧洲的必经之路。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黄金要道,随着东西方文化、科技等的交流,甘肃的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开始了高速发展。隋统一全国后,丝绸之路的商旅更是络绎不绝。唐代改郡为道,唐贞观元年(627),全国划分为十道,甘肃地区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自此,甘肃开始简称为“陇右”。

北宋至道三年(997),全国分为15路(后增至26路),甘肃大部属陕西路。河西、朔方等地隶属西夏,西夏统治者在河西设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甘肃正式设省,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简称甘肃行省,治所在甘州(今张掖市)。

明代初期,沿用元朝的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设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辖甘肃)。洪武九年(1376),改省设司,甘肃属陕西布政司。明代以后,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渐趋衰落。

清代,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治所由巩昌(今陇西县)移至兰州,地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等省区部分地区。除去新疆、青海、宁夏部分外,甘肃省域与今甘肃省域大致相同。

总体看来,甘肃的行政区域奠定于两汉,正式形成于元代,在清朝时正式完成。光绪十年(1884),新疆从甘肃分出单独建省。

今日甘肃

甘肃地处我国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核心区,兰州更是我国大陆版图的几何中心。自古以来,甘肃就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和沟通我国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显著区位优势。

甘肃作为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形成了石油化工城兰州、航天城酒泉、钢城嘉峪关、镍都金昌、铜城白银等一批现代化城市。刘家峡水电站是我国自行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我国有色金属综合生产能力最大的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镍冶炼加工企业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我国最大的石油钻采机械制造企业兰州石油化工机器总厂,我国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公司等都在甘肃。此外,兰州海石湾被称为西北高原“冶金谷”,“引大入秦工程”更是规模极大的跨流域自流灌溉工程,被誉为“中国的地下运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基地,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十项骄人的第一。甘肃玉门风车阵

甘肃还是风电基地、太阳能基地、葡萄酒基地和啤酒花基地,全省有10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甘肃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甘肃利用风能资源优势,正着力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据了解,总投资1200多亿元、装机1316万千瓦的酒泉风电基地,计划于2015年全面建成投产。此外,甘肃还是我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如今,在茫茫戈壁上,一个个巨型的风车阵和光伏发电站,已成为人们感受现代甘肃跨越发展的胜景。

此外,兰州也是全国唯一一座黄河干流穿城而过的大型城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古河西四郡更是融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风光于一体,人们可以在这里访古问今,欣赏塞上古城的无限美景。汉长城遗址

文化甘肃 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突出

甘肃是中华古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从世界文化范围来看,甘肃可谓是古老的华夏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地中海文明等的汇流之区。甘肃是我国历史上率先对外开放的地区,河西走廊更堪称我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条通道。独特的地理造就了独特而多样的文化。

琳琅满目的石器时代文化

甘肃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已发现的大量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史料记载证明,远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考古研究表明,大约在距今8000年前后,以秦安大地湾为代表的渭河、西汉水流域的先民经已发明了农业,开始了新石器时代的革命。他们种植糜子、小米,喂养猪狗,建立房屋和村落,在制陶、建筑、艺术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文化成绩,创建了与中原地区同步的史前辉煌文化。在距今5300年前后,甘肃中部的马家窑地区先民不仅铸造了我国年代最早的青铜刀,而且以精湛的技艺创作了大量的彩陶艺术瑰宝。距今4000年以后,以山丹四坝、玉门火烧沟为代表的河西先民,开始大量使用铜器,兼营农业和养羊为主的畜牧业,将河西地区带进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而在甘肃广河齐家坪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更是继仰韶文化之后重要的文化遗存,标志着广河一带先民已进入铜石并用阶段。

表征人文之元的伏羲文化

据说,伏羲曾生活在今甘肃天水秦安一带(古称成纪),他的生命之源来自一位巨人的脚印。人类在遭遇了洪水之厄后,伏羲与妹妹女娲成婚,人类从此得以繁衍。这些传说究竟是否属实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伏羲带领着人们结束了狩猎为主的生活,开始了农牧业生产。他创造了历法,发明了乐器。在他的引领下,人类走向了最初的文明——着衣、婚嫁、熟食。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伏羲始创秘密符号——八卦,这一贯穿我国历史的文化基脉,为炎黄子孙开创五千年华夏文明埋下了伏笔。

如今,为祭奠这位炎黄子孙的先祖,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甘肃天水都会举办伏羲文化节,人们汇聚在伏羲庙中寻根祭祖,逐渐成为一道文化风景线。人们在追寻着这位先祖所留下的文化符号,想象着他是如何带领先人们走出蒙昧。

伏羲文化远不止今日能看到的一个文化节和一座伏羲庙,比这更耐人寻味的是易文化,在春秋时期经孔子和李耳等先圣集成后终于形成了完备的思想体系。老子(李耳)的出现,不但为中国文化奠定了基调,也为甘肃的地域文化填上厚重的一笔。从此,李氏文化出现了。单单从伏羲和老子给甘肃留下的文化底蕴来看,这片土地堪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一脉相承的敦煌文化和石窟文化伏羲庙先天殿先天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通长26.4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殿内有伏羲塑像,屋顶有六十四卦图。

秦汉以后的甘肃地域文化,与丝绸之路密不可分。丝绸之路的开通给甘肃地域文化带来了活力,留下了无数文化珍品。甘肃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所经的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旧大陆三角洲的重要通道,数千年来曾为整个人类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被誉为“世界文化的大运河”、“推动古代世界历史车轮行进的主轴”。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全境,主要路段有直道、南回中道、北回中道、陇关道、秦陇南道、西兰道、河西道、包绥道、羌中道、唐蕃古道、阴平道、白水道等。古道在甘肃境内东西绵延1600多千米,甘肃也成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不可替代的桥梁。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西传东渐,陇原各地得以长期吸收、汲取这条道路上荟萃的各种文明成果来滋养自己,促进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李家龙宫清末民初,陇西名人王海帆曾为李家龙宫撰写了一副气势恢宏的楹联:“家学溯犹龙,早垂道德昭前代;堂谟承射虎,应有勋名启后人。”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佛教和佛教艺术自西汉就开始经河西、陇右传入我国内地,十六国时期,众多的西域高僧来到河西,译经授徒,蔚然成风,凉州、敦煌等地成为我国佛教翻译的中心。蜚声中外的莫高窟等众多的佛教石窟群像明珠般闪烁在丝路古道上,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且规模壮观的石窟走廊和艺术长廊。莫高窟、榆林窟、炳灵寺、麦积山、马蹄寺、天梯山、北石窟、南石窟、云崖寺等50多处石窟寺、2500多座洞窟、16000余尊造像、56000多平方米的壁画,灿若繁星,辉耀于陇原大地,它们是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结晶,是丝绸之路上留下的辉煌历史足迹。

独特的李氏姓氏文化

李姓作为中国姓氏中的大姓,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在历史上,曾经有赵州李氏和陇西李氏之分,而甘肃正式陇西李氏的故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李氏文化真正兴盛于隋唐,李渊和他的儿孙们为李氏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到唐贞观十二年(638),唐太宗在编纂《氏族志》的基础上诏令天下:陇西为李姓的郡望。从此,中国在选才方面打破了门第观,而李氏文化则以李氏龙宫的修建闻名于天下。

现在,在陇西县南安乡,人们依然可以通过李氏龙宫饱览李氏曾经的辉煌。虽然在改朝换代中,始建于唐朝中叶的雄伟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寻根问祖的李氏人始终心系故土,叶落归根的华夏情在这里常盛未衰。明万历五年(1577),时任知县的李汝相筹资再建,基本恢复了龙宫原貌。清顺治五年(1648),米喇印兵火毁了部分建筑,鞑虏人不敢轻视汉文化,康熙元年(1662),重建李氏龙宫。同治五年(1866),又毁于兵灾。而不久,清末民初李氏族人又陆续重建。

在历史的变迁中,李氏人始终守护着对先祖的缅怀和敬仰,守护着这座龙宫和龙的传人的基调。

川藏接壤区的藏传佛教文化

唐末五代北宋时期,散居在甘肃各地的吐蕃部族“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使广袤的甘肃大地成为安多藏区的一部分。吐蕃从青藏高原迁徙来到河西和陇右地区,其虔诚信仰的藏传佛教也随之传入,甘肃地区众多的吐蕃部族既是藏传佛教的信仰者又是传播者,从而形成了藏传佛教深厚的民族基础。长期以来,甘肃藏族和藏传佛教构成了甘肃民族文化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

今天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历史上西北吐蕃的分布地之一,甘南地区属于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吐蕃部族分布辖内区,而天祝地区正是西凉府吐蕃六谷部的活动区域。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共同的社会生活、共同的生产劳动中,散布于陇原大地的藏族依然在这里创造着辉煌的文化。

甘肃是藏传佛教的直接传入地区,西藏佛教各派如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等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甘肃建立过自己的寺院。甘肃著名的宁玛派寺院有卓尼寺、弘化寺、显庆寺和大通寺。萨迦派的著名寺院有凉州的白塔寺、迭部县的跋喜申尕寺、临潭县的岔道尔寺等。噶举派寺院影响最大的则是天祝县的达隆寺。而格鲁派最著名的寺院则是拉卜楞寺,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著名寺院之一。拉卜楞寺以建筑宏伟、属寺众多、讲经严明而蜚声中外,它既是西北地区最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最高佛教学府,也是一所庞大的博物馆,更是藏传佛教文化精华之所在。A 裕固族风情走廊B 拉卜楞寺大法会

广布陇原的伊斯兰教文化

在甘肃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伊斯兰教在甘肃传播的过程中,接穆斯林聚居区形成了不同的伊斯兰教派和门宦,成为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

甘肃的伊斯兰教可分为三大教派——格底木、伊赫瓦尼和西道堂。格底木是阿拉伯语的古老、守旧之意。作为教派的名称,专指那些保持早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时的遵行的穆斯林,因而又称尊古派,俗称老教。伊赫瓦尼阿拉伯语义为“兄弟”,因特别强调《古兰经》中“穆斯林皆兄弟”而得名,民间俗称为“新兴教”或“新教”。西道堂因兴起于甘肃临潭县西道堂而得名,其特点是以中国文化宣扬伊斯兰教教义。除了三大教派,甘肃伊斯兰教还有著名的四大门宦:虎夫耶、哲赫忍耶、嘎德忍耶和库布忍耶。虎夫耶支系较多,分布很广,在甘肃主要有以下几个门宦——穆夫提门宦、临洮门宦、毕家场门宦、花寺门宦。

陇东地区的黄土地文化

陇东黄土高原保存着大量的文化古迹,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的富矿。秦直道穿越陇东长达294千米,清晰地保留了秦时期物资运送及远程交通的真实状况。陇东保存有大量的古城遗址,战国时期义渠古城遗址、秦汉北地、安定郡县古遗址,唐宋泾州、庆州、渭州等古城大型州郡古城遗址,宋代军事要塞大顺城、细腰城等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以北石窟寺、南石窟寺为代表的石刻造像遍布陇东各县区,静静地诉说着中外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史实。古朴的婚丧节庆仪式、住宅结构形式、物件器皿等民俗事象极具原生态和象征意义。古老的文化在民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中国民俗学会将陇东庆阳命名为“周祖农耕文化之乡”、“窑洞民居之乡”、“荷花舞之乡”、“香包刺绣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徒手秧歌之乡”,将环县命名为“皮影之乡”。这些民间艺术不单单是满足精神愉悦的工具,还包含有文学、舞蹈、绘画的多重文化属性,承载了从图腾崇拜、祖宗祭祀、祈雨娱神以及佛教、道教等历史文化的心理诉求、愿望与理想。

横贯东西的长城文化

甘肃,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也是保存长城遗迹最丰富的省份,被誉为中国长城的历史博物馆。战国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的西端均位于甘肃境内,分别起于临洮、敦煌、嘉峪关。

由于甘肃境内长城以黄土夯筑为主,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冲刷、岁月侵蚀、人为破坏,这些遗存的长城不少正在变成一堆堆沙土,一点点消失在旷野中。最新调查结果表明,甘肃境内长城总长现存3600多千米,分布在省内11个市(州)38个县(市、区)。其中,甘肃明代长城总长度1738.3千米,居全国之首。

战国秦长城自临洮起而东行,蜿蜒400多千米,横跨临洮、渭源、陇西、通渭、静宁、镇原、环县和华池等县。汉长城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自永登起而西行,一直到敦煌境内罗布泊附近,浩浩荡荡数千里。明长城主要位于河西走廊和兰州、白银、临夏、庆阳等市州。甘肃汉长城遗址汉长城“因地制宜”的特点十分突出。材质上,就地取材,金塔以东地区均以夯土为主;金塔及其以西地区则分别存在沙土、或红柳、芦苇、胡杨、沙砾夹沙土等形式,也存在利用山水险做屏障的情况。防御设施方面,金塔以东地区以壕堑和山水险为主,辅以单体建筑和关堡等,墙体少见;金塔及其以西地区则以筑墙为主,辅以单体建筑、关堡和其他遗存,壕堑极少。

纵跨古今的黄河文化

甘肃省会兰州作为黄河穿城而过的唯一省会城市,同时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的锁钥之地,其与黄河文化的关系不言而喻。可以说,黄河是兰州的命脉,黄河文化已成为今日兰州城市文化的灵魂,兰州因河而生、因河而存、因河而盛,黄河造就了兰州,其发展也必然依凭黄河。除省会兰州外,整个陇中黄土高原、陇东黄土高原及甘南高原均属黄河流域,这里的山川因黄河及其支流侵蚀、堆积而形成,这里的土地和人民接受着黄河的滋养,这里的文化也被深深地打上黄河的烙印,形成了视黄河为母亲的独具特色的黄河地域文化。

丝绸之路 驼铃声漫漫,旧貌换新颜

张骞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开通了古丝绸之路。曾经,这里商贾云集,城池遍布,连接着东西方的商贸和文化交流。辉煌逝去,是满目苍凉的戈壁,甘肃曾一度陷入贫瘠。但是,四通八达的交通命脉让它成了贯通欧亚大陆的纽带,西部大开发带着甘肃迈进了新时代。旧貌,新颜,交织在一起,甘肃这片浑厚的土地充满着希冀,耐人寻味。

驼铃悠扬的丝路古道

最初,在这里穿梭的是大汉使臣张骞。

为了平定匈奴来犯,西汉建元二年(前139),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带领一百多人的马队首次穿过河西走廊,在大漠深处寻找着“行国”大月氏。事与愿违的是,他们落到了匈奴人手上。

当张骞历尽艰辛摆脱了匈奴的追捕回到大汉朝时,他没有带回与大月氏结成同盟抵抗匈奴的约定,却带回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和沿途交通路线。

从此,大汉朝对匈奴的大致情况有了把握,抗击匈奴志在必得。而对于平常百姓来说,一条商道也逐渐出现。这就是“丝绸之路”。

无疑,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原与西域的通道——河西走廊。自此之后,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这条古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成为商贾们赚取财富的必经之地。

河西走廊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商道,这条走廊上曾经穿梭着无数的先人,无数的商旅,他们或在这里征战,或从这里走向中亚、西亚直至欧洲,把最具华夏文明特色的商品——茶、丝绸、瓷器,传到西方。然后,一支支商队又从西方带回了令中国感到奇异的洋货。在商品的运输传递中,东西方文明有了最初的交会。

因此,河西走廊对甘肃而言是个粮仓,对中国和世界而言则是不可缺少的商道。曾几何时,悠扬的驼铃在空旷的古道上清脆地响着。千百年来,从这里经过的人们,或徒步翻山越岭,或在马背上驰骋,他们是过客,却给这条古道增添了无穷的文化气息。

四通八达的新丝路

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逐渐衰落。直到晚清年间,这里才有了铁路线,轰鸣的火车载着人们从远地而来或从这里走出去,省会兰州也因此成了交通要地。

作为中国东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干线,陇海铁路从江苏连云港起,横穿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5个省,止于甘肃兰州,全长1759千米,是中国东西部的交通大动脉。不仅如此,陇海铁路与兰新、包兰、兰青铁路衔接,把交通延伸到中国西部边疆。此外,陇海铁路与南北走向的京沪、京九、京广、焦枝、南同蒲、宝成等铁路相交,贯通了整个中国南北交通。因此,陇海铁路线不仅是甘肃的交通动脉,也是我国的重要交通动脉之一。

我国通往欧洲大陆的命脉兰新线也从甘肃穿过。它东起兰州,西至乌鲁木齐,跨越黄河,翻越乌鞘岭,在祁连山北麓沿着河西走廊,一路经过武威、张掖、酒泉,出了长城西端的嘉峪关,穿过马鬃山南麓的玉门河、疏勒河,一路向西,跨过红柳河直抵新疆境内。兰新线全长1903千米,是中国成立后修建的最长的铁路干线,贯通了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亚欧大陆桥。张掖至西宁的高速公路

昔日的“丝路苦旅”早已成为历史,今天的甘肃旅游交通便捷,有兰州、嘉峪关、敦煌、庆阳、天水、金昌、张掖7个机场,航线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兰州是我国西北最大的铁路枢纽,与省内各旅游城市都有夕发朝至的旅游列车。在每年旅游旺季,增开“甘肃丝绸之路号”省内旅游专列。高速公路自西向东横贯甘肃全境,兰州至九寨沟全程为高速公路。

2400千米的高速公路、12万千米的公路通车里程,陇海、包兰、兰新、兰青等七大干线和10条支线、317条专用线组成的铁路网,50多条国内外航线,覆盖甘肃全省城乡的信息高速公路,构成了甘肃坐中四连、通达八方的立体交通通信网络,把甘肃与世界紧紧连在一起。张掖美景每年7月,甘肃省张掖市河西走廊油菜花田遍地,散发着绚丽多彩的魅力。

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滩,瓜果飘香的原野,海市蜃楼的沙漠……人们在漫长的旅途中尽览中国西北风光。一座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与文化璀璨的古邑在这里交替出现,让人惊叹这条古来商道的沧桑,也忍不住想一览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新景观。

西部大开发的脚步

四通八达的交通线给甘肃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也为甘肃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而河西走廊则如同一个宝藏,为甘肃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人们从这里获得了镍、钴、铜、钨、钼、铁、钒、铬等资源,并延伸至生产产业链,把金川、酒泉、嘉峪关建设成了金属综合加工利用基地。

2013年,甘肃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26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87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2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67.6亿元。全年粮食产量1138.9万吨。

从“使节相望于道”的繁华古商道到贫瘠闭塞的走廊地带,再到如今快速发展的“大陆桥”,甘肃饱经沧桑。从落寞中再次崛起,仿佛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前所未有的厚重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创造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和第一艘飞船等十三个第一。

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多样的生态文明,让这一片土地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这条古商道再次在西北荒漠中复苏。酒泉的航空城与它特有的历史文化则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文化底蕴,吸引着人们来到这里,不是古代那般怀着淘金梦,只为从历史的碎片中领略曾经的辉煌。酒泉、武威、张掖、敦煌等丝路明珠,更是把丝路文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西部大开发正逐步在我国西部全面推进。如今的甘肃也在旧貌添新颜。让我们走进甘肃,认识甘肃,感受甘肃。

CHAPTER 02 自然奇观 胜景缘造化,浑然本天成

地处二级阶梯,甘肃有一番天然的过渡,但跨度之大,令人诧异。

自东南向西北,从陇南青山绿水的秀丽风光到西北大漠戈壁的苍凉,尽在甘肃一地。山青青处,似南国清秀,却不失硬朗。黄沙漠漠中,有西北奇观,壮阔浩渺。

祁连山脉顶着皑皑白雪,逶迤,千年如一,远观如冰肌玉骨的绰约仙子,近看是地老天荒的沧桑容颜。片片冰川是它的年轮,处处天池闪动着明眸。

远古时期的地质变化更为甘肃孕育出奇特的地貌,在苍茫大地上,成就了一片片壮阔,石林、雅丹、丹霞,让人惊叹,让人对大自然升起一种近似膜拜的敬意。

显然,甘肃的自然风光充满神奇。而这完全仰赖天成,浑然一体。

山与水相融,天与地相合。在这里,人们可以领悟“大道无形,生育天地”的真意。甘肃如苍茫大地之子,恰到好处地呈现着自然母亲的敦厚浩瀚。

黄河石林 大自然成就的奇异地貌

都说黄河九曲十八弯,在流经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时,大浪东去的黄河水自东向西拐回了一个大弯,向西流后又神龙摆尾一般迂回曲折着东流而去,这就是龙湾河曲。这个湾里,有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子静静躺在那里,与之相依的则是一抹古黄河沉积地层中形成的自然奇观—黄河石林,2004年正式成为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石林的形成过程

黄河石林北距景泰县城70千米,西南距兰州136千米。北临黄河干流龙湾河曲,南接连绵不断的侵蚀丘陵,黄河由东向西流过。区内陡崖凌空,造型千姿百态。石柱、石笋的相对高度一般在80~200米之间。据专家评定:甘肃黄河石林集中国地质地貌之大成,组合优异、动静结合,属国内罕见、西北独有,堪称“中华自然奇观”,是一处极具开发价值的自然生态旅游景区。在这里,挺拔伟岸、牵人心魄的峡谷石林,与迤逦绵延、荡气回肠的黄河曲流山水相依,刚柔互济;古朴润泽的龙湾绿洲,与豪放的坝滩戈壁隔河而望,两种环境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景泰黄河石林的形成过程和岩石组成,与喀斯特石林等地貌截然不同。就发育过程而言,它虽然也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其外力作用以物理风化和流水侵蚀为主,仅有极少部分是化学侵蚀作用。黄河石林群生成于距今400万年前的第三纪末期和第四纪初期。由于新构造运动造成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加之风化、雨蚀和重力坍塌,最终形成了石林地貌奇观。从岩石组成看,黄河石林主要由砂砾岩构成,与形成喀斯特石林的石灰岩完全不同。有学者认为黄河石林区的砂砾岩是古黄河地区形成的一套黄褐色河湖相砂砾岩。也有学者认为,构成黄河石林的是被地质专家称为“五泉山组”的砾岩和砂岩层,也称它为“五泉山砾岩”,是一套冰水沉积形成的砂砾岩。饮马沟峡谷经过岁月的变迁和雨水的侵蚀、河水的冲刷,饮马河大峡谷两边形成了黄色砂砾岩为主的坚硬峭壁。这些峭壁又变换成为沟壑纵横的万重山谷,气势磅礴。

黄河石林区的这些砂砾岩,本来是一组完整的岩体,在遭受地壳运动的挤压和抬升等作用过程中,岩层中形成了数组交叉的垂直裂隙,就像网格状的刀锋把岩层分成了一个个方柱,地面流水的侵蚀作用主要沿这些裂隙进行,使岩层逐渐被切割分离,峰丛峰林便开始形成。随着沟谷的扩展,峡谷两侧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必然要发生坍塌和崩落等现象。黄河石林许多特殊的象形景观就是这样形成的。

形成黄河石林的砂砾岩,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坚硬岩石,由于形成较晚,胶结程度较低,尚未固结成为致密的坚硬岩石。石林中的峭壁

黄河石林能够形成和保留到现在是与这里的气候密不可分的。景泰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降水集中、蒸发量大,风沙天数较多。如1971~2000年景泰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83.5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2361.0毫米。正是由于这样的气候特征,黄河石林才得以形成和保存。流水和风力侵蚀,加上黄土的直立特性才成就了峡谷蜿蜒、千壑竞秀、绝壁凌空、万峰争奇的石林景观。因为这里特殊的地质基础和干旱气候条件,使得石林区难以形成茂密的植被,让人们能在一片荒鞠中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黄河石林大部分都呈连体式的峰丛状,下部基座切割不深,仅上部分离,只有谷坡较陡、沟谷较深的饮马沟、老龙沟中下段两侧,集中出现切割分离较完全的峰林或石柱,这也使景观出现不同层次的变化。饮马沟、老龙沟与黄河交汇的曲流凹岸处的侵蚀作用最强,切割最深,峰林也应发育最好,但因黄河曲流的扩展,崖岸崩塌比较强烈,已形成的峰林、石柱反而不易保存。五泉山组地层由砾岩、砂岩等粗细不一的碎屑物质构成,不同岩层的抗风化能力存在差异,使峰景、石景在纵向上富于变化,塑造了许多奇特的景观,也使黄河石林在整体上表现出台阶式的特征,层层叠叠、高低错落。风化脱落的碎屑物降落堆积在石林岩体的台阶上,生长着稀少的耐旱草被。

由于该地降水集中,暴雨不断冲刷着岩体,在岩体表面形成了明显的凹槽。黄河石林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多风区以及腾格里沙漠南缘,地表可供搬运移动的碎屑物质多,年平均风速2.4米/秒,平均年大风日为27.9天,最大风力可达11级,平均年沙尘暴日为21.9天,最多达47天,为风蚀地貌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常常在石柱、峰丛、峰林表面形成千姿百态的风蚀洞、风蚀穴、风蚀龛和风蚀槽等。大风携带的沙砾等碎屑因粒径和重量的差异呈现分层分布,从而使风蚀微地貌在不同高度上出现差异。另外,风蚀微地貌常常集中在沟尾、沟口、沟谷交汇处或转折处等风速较大的迎风岩面上以及软弱岩层中。风力和流水就像造诣颇深的雕刻家,对黄河石林的景观进行着富有创意的艺术加工。

奇异的石林景观

黄河石林规模宏大,石林景区内有八条沟,主要景观是以龙湾曲流凹岸一侧两条深深的大峡谷——饮马沟和老龙沟——为主线展开的。游客沿着这两条如地缝般的峡谷行走,就像进入了缤纷的画廊,充分感受到两侧巨大突兀的峰丛、峰林和石柱的震撼效果。在这岩石裸露、几乎寸草不生的干旱山峡中,以黄色调为主的群峰与石柱更给人以苍凉冷峻之感。甘肃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石林区最大的一条沟是饮马沟,也是黄河石林景区最有代表性的一条沟。相传,蒙古人曾经在此牧马,因而得名。到达沟口后,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对面的戈壁、沙丘和绿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只可惜黄河隔断了去路。人们沿着平缓的山沟往里走,形态多样的石峰风格迥异,造型逼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或匆匆急行,或缓缓漫步,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犹如迷宫一样变换万千的景象,给人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仿佛一组组宏大而又形神兼备的雕塑群,不由让人叹服天公之妙。

当你顺着饮马沟或老龙沟上行至沟尾时,沟谷渐宽渐浅,并引导着你逐渐登上山顶的塬状平台,由此往下俯瞰黄河石林,则有另一番感受。黄河两岸及其支沟的峰丘沟壑,由大起大落逐渐上升过渡到平缓开阔的山原面,峰丛、峰林正是山原面被逐渐分割切蚀而形成的。现在的山原面正是峰丛、峰林发育之前的原始地形,生动地呈现出地貌演化的连续画面。

石林景区内悬挂在崖壁上的石柱顶部形似圆锥体,中下部形似圆柱体,宛如准备就绪,等待发射的火箭。远观千山耸立、陡崖凌空、千沟万壑、曲折蜿蜒;近看姿态各异、景象万千、峰回路转、步移景换。各种造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天造地设,不同凡响。“出壳鹦鹉”憨态可掬,“百舸争流”乘风破浪,“猎鹰回首”神形兼备,“雄狮怒吼”气壮山河。耸入云端的石柱、石笋、石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赏的角度不同,站立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石林造型和姿态就会不同;观赏者的见识和心情不同,看到的石林造型也各不相同。

黄河古象 200万年前的大型草原动物

甘肃在远古人类史前期就作为生命活动的重要地域而倍受学术界注目。1973年春天,出土于甘肃省合水县板桥乡穆旗村马莲河畔的一具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个体最大的剑齿象化石,就是震惊世界的一例。因马莲河属黄河流域,所以,古生物学家和文物考古学家将它起名为“黄河剑齿象”,简称“黄河象”,又称“黄河古象”。

早在第四纪大冰期出现以前,甘肃陇东地区地势平缓,气候温暖,雨水充足,河湖交错,一片草原景象。黄河象、剑齿象等大型草原动物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水草丰茂的自然环境中。黄河象食性与非洲象相似,它们不吃草,只以树叶、树枝甚至是很嫩的树干和树根为主食;它们有长而粗的门齿作为抵御侵略者的武器,喜成群结队地生活。后来,随着地壳运动和黄河流域自然环境与气候发生急剧变化,优胜劣汰,黄河象也最终走向衰落和灭绝的命运。

现藏于北京自然博物馆并经专家们精心粘接、加固、装架而复原起来的这具古象化石标本,身长8米,体高4米,门齿长3.2米。它完全是远古史前生物的真实再现。根据它的头骨愈合程度,骨盆的形态,牙齿生长和磨蚀程度,一般推断它为百岁左右的剑齿公象,依照地层对比和共生的脊椎动物化石,研究人员认为它是在大约200~300多万年前失足陷入泥沙里被埋起来的。

关于黄河古象的发现和挖掘过程,甘肃省作家马步升先生在《“黄河古象”出世目击记》中作过生动、传神、有趣的描写:“工作人员手执小铲,轻轻地刨掉化石周围的土,将碰掉的骨片用石膏粘在象体上。大象的头骨呈土灰色,森白的石膏贴上去,在阳光下发着耀眼的白光,大象的头就有许多灰白相间的斑点。此后,大象的脊椎、肋骨、肩胛骨、盆骨、腿骨、趾骨相继暴露,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完好。对群众吸引力最大的是大象的膝盖骨,比篮球还要大许多,呈浑圆形,藏于地下200多万年,仍白得眩目,引来一阵又一阵的惊叹声。大象除了头骨是端正的,其他部位呈趔趄状扑在那里。”但马先生在这里没有提到当时出土的黄河象化石是缺失尾椎骨的。在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也曾迷惑不解,他们在原地附近的岩石层里经过多次挖掘,也没有见到尾椎骨的化石。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除尾椎骨缺失外,大象其余的骨骼都很完好,甚至连鼻子内鼻骨和脚趾上直径仅3.4厘米的末端趾骨都完好如初。这在世界象类化石发掘史上,可谓是一个奇迹。

那么,“黄河古象”的尾巴“跑”到哪里去了呢?马步升先生只“据个介绍”推测说:“这头大象每天需喝6吨水,吃4吨青草,它在河边喝水时正逢地震或坡地滑动,将它砸成趔趄状,埋在这里。”但人们虽然并不满足这个一般性的推测,也未提到黄河古象尾巴缺失之谜。而目前大多数考古学家则依据当时热带亚热带水草丰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大象喜成群结队、互相救助的生活习性以及大象自身巨大沉重的身躯所产生的承载力等,逐渐编织了这样一个带有许多感情色彩的并令人心揪而悲伤的故事:有一天,一头老公象的失足,使整个陇东大地都被黄河象群的吼声震颤了,一片悲哀笼罩在草原之上。原来这头公象口渴了,到河边想大喝一顿,但一不小心,前脚踩在泥沼地上,前半个身体陷下去了。公象发出了求救的吼声,整个象群都跑了过来,但为时已晚。公象的头和大半个身体已陷入泥沼里,只有臀部和甩动的尾巴还露在水面上。领头的母象奋力用长鼻子抓住公象的尾巴死死不放,只想把它从泥沼里救出来,但泥沼像一只无形的巨手紧紧抓住公象,公象越陷越深,突然间公象的尾巴被拉断了,公象完全消失在泥沼之中。象群发出了一阵阵的哀鸣。但一切都不可挽回了,它们只好把公象的尾巴拖到空旷的草原上,然后,每一头象抓一点树叶把公象的尾巴盖住。它们以此来表达对公象的无限哀思。公象的躯体沉到了河底,被泥沙迅速埋起来。经过几百万年的地下埋藏,公象的肌肉腐烂消失了,只有骨骼保留下来,变成了化石。可是,公象的尾巴在草原上长期遭受日晒雨淋,天长日久,最后风化消失了。人们推测,由于这个原因,这具非常完整的古象骨架缺了尾巴。复原后的黄河古象

鸣沙山月牙泉 沙泉共生,亘古不变

在甘肃敦煌南郊7公千米处,有一处沙漠奇观——鸣沙山与月牙泉。鸣沙山因其山上的积沙骚动有声而大名灿灿;月牙泉,则因形似弯弯新月而芳名远扬它们与敦煌的壁画成就了“沙漠三绝”。

沙鸣泉月两相宜

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滑落而产生鸣响,有人将其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界的美妙乐章”。当你从沙山下滑,流沙如同一幅锦缎张挂沙坡,若金色群龙飞腾,鸣声随之管弦,继若钟磐和鸣,进而金鼓齐奏,轰鸣不绝于耳。自古以来,产生了不少动人的传说。

据《沙漠图经》载:鸣沙山“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疑无地”。此段文字描述鸣沙山形成多变,其原因是流沙造成的。据《后汉书》等史书记载,鸣沙山与月牙泉成为沙漠奇观己有2千多年的历史了。鸣沙山的峰岗,如黄涛翻滚,在阳光下,一道道沙梁呈波纹状,明暗相间,层叠分明。清代诗人苏履吉诗云:“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

在沙山环抱中,有一池碧水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泉水清澈见底,甘甜清凉。千百年来,人们面对沙漠之中的两大奇迹,始终抱有一个难解之谜。茫茫戈壁沙海,飞沙走石,倾刻间就可埋没大片田地、村庄。而奇怪的月牙泉却为何“月泉晓澈,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呢?鸣沙山又为何安然盘踞,千年不变呢?古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好感叹为“山之神异,泉之神秘”。交相辉映的鸣沙山与月牙泉

关于鸣沙山有三种观点:一是静电发声说。认为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集,声大如雷。二是摩擦发声说。认为天气变热时,沙粒特别干燥而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发生爆裂声,众声汇合一起便轰轰隆隆而鸣。三是共鸣放大说。沙山群峰间于形成壑谷,是天然的共鸣箱。流沙下泻时发出的摩擦声或放电声引起共振,经过共鸣箱的共鸣作用,放大了音量,形成了巨大的回响声。

沙泉共存亘古谜

鸣沙山与月牙泉共生共存,这神奇的自然奥秘,吸引着许多科学家去破译。终于,经过专家大范围的考察和研究后发现,鸣沙山的流沙和月牙泉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地貌现象。月牙泉自史书记载以来不涸不腐,鸣沙山山体不变,沙不埋泉,是因为月牙泉有东北、西北两个风口。当风进入任何一个风口以后,在特殊的地形地貌的影响制约下,又分为三股不同方向的气流,沿着月牙泉周围的山坡作离心式上旋运动,把山坡下的流沙刮到山顶,抛向山峰另一侧。即使经年累月,月牙泉周围沙山上塌下来的沙子,总要被离心式上旋的气流送到四面的鸣沙山脊上,而不往下流。数千多年来,正是因为这独特的地形和气流运动,使沙山与泉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

月牙泉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月牙泉本身的地质结构、低洼的地形条件和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敦煌城及其南部地区地下水位比70~80年代地下水位高10米左右,在较高水位条件下,来自南部和西南部的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进入泉域后,在地形较低的洼地溢出,形成了月牙泉,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是月牙泉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月牙泉保持数千年长期不干的基本保证。月泉阁夕照亭

历史上的月牙泉不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极大。有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还能跑大船。20世纪初有人来此垂钓,其游记称:“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在当地老百姓中有铁背鱼、七星草和五色沙三件宝的说法。直到1960年前,泉水没有大的变化,最大水深9米,湖水面积22.5亩。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时间是在1985年,那时月牙泉平均水深仅为0.7~0.8米。由于水少,当时泉中干涸见底竟可走人,而月牙泉也形成两个小泉不再成月牙形。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会消失”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此后,敦煌市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补水。

甘肃省敦煌市为了全力拯救“沙海明珠”月牙泉,推行了禁止开荒、打井、移民的“三禁”政策,实施了关闭机井、压减耕地的“关井压田”和补水、节水、引水等措施,有计划地为月牙泉“输液”,初步控制了月牙泉水位下降趋势。至2010年10月,月牙泉水位稳定,平均水深维持在1.7米左右。古朴月泉阁

张掖丹霞 我国北方干旱区的地质奇观

张掖的肃南和临泽深藏着一处震惊世界的绝色美景,她无需半点装饰,却美不胜收,如同一位“养在深闺人不知”的绝色佳人。走进去,满目绚烂似丹霞,奇特的山体仿佛覆盖在一片褶皱四起的布锻,色彩绚烂,纹理绵延,尽显壮阔苍凉之风,散发着摄人心魄的磅礴之美。这就是我国六处最美奇异地貌之一的丹霞地貌。

五彩丹霞天工造

发育于甘肃省张掖市境内祁连山山麓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是一处极为罕见的地质奇观。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和康乐乡及临泽县倪家营乡交界处,东西长40余千米,南北宽10余千米,总面积529平方千米。该丹霞地貌有窗棂状、宫殿状、柱廊状、泥乳状、叠板状、陡斜状和蜂窝状七大类型。其既有南方丹霞之秀美,又有北方雅丹之雄浑;与之相映成趣的彩色丘陵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气势宏大。这两种奇特的地貌景观相互衬托,成为国内独特的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2012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正式设立为国家地质公园。

据《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暨彩色丘陵省级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发育的地层为白垩系中下统碎屑岩地层。白垩纪早期,这里是大陆性很强的干旱或半干旱气候,伴随着地壳运动盆地下降并扩大,沉积了红色碎屑岩,其中下部以粗碎屑岩为主,整体上呈环状分布,颗粒具水平分带现象,交错层理发育,表现为山麓堆积,相当于区内的下沟组;白垩纪中期,这里处于干燥、湿热相互交替的还原环境中,盆地的长期缓慢下降,使沉积条件转变为湖泊沉积,分布于环状的内部,沉积了红、紫红、黄绿、灰绿、灰黑等杂色砂质泥岩、泥岩细颗粒地层。由于当时沉积环境的不同,沉积物中的铁离子不断进行氧化还原的交替,因而形成了这色彩不同、岩性各异的层状地层,并大面积分布,为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构造上讲,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分布区位于祁连造山带山前断裂带附近。经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层不同程度的抬升,并产生了大量的断裂及褶皱等构造。伴随构造活动,在白垩系中下统的厚层状紫红色砂岩、砾岩夹砂砾岩坚硬地层中,也形成了极度发育的断裂及节理。流水侵蚀、风化剥落和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往往沿这些断裂和节理进行,对丹霞地貌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区内新构造运动活跃,其活动特点以区域不均匀升降运动为主,并且具有继承性,主要表现为山区长期上升,山前与河谷地带震荡性上升,盆地沉降。七彩丹霞地貌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于侵蚀—构造作用形成的中低山区,其南部为侵蚀—构造中高山区,北部为山前冲洪积平原,期间有侵蚀—堆积成因的梨园河河谷自西而东穿过。这里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53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且多以集中的大雨及暴雨形式出现。在这种山麓地带大强度的降水产生的水蚀作用和河西走廊强劲的风蚀作用以及崩塌共同为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外动力条件。

万象绵延极壮阔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由三部分不同的景观群和彩色丘陵组成。

窗棂状宫殿式丹霞是张掖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它是在水平及缓倾斜红色岩层的陡壁上,水力沿节理下蚀,又在软岩夹层中受包括风力的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楼体状、格子状式的丹霞地貌。其主要分布在芦苇沟—敖河及冰沟一带的沟谷内悬壁上,其规模宏大,景致特别,红色薄层砂岩构成楼体顶、底板,厚层泥岩中的泥柱似窗棂楼柱,清晰可辨,阁阁相扣,层层叠叠,且顶部绿草丛生,气势雄伟,形象逼真,犹如世界建筑大师巧夺天工之作。典型的景点有“神仙宫”、“万佛峡”和“古城堡”等。神仙宫如巨船、如古堡、如摩天大厦、如欧式建筑群,置身其中,仿佛看到了久远而神秘的卢浮魅影;在神仙宫,每层间的阁前冲刷堆积形成的大小不等的泥幕、泥挂扇体群犹如阁前扇帘,紧紧相连,错落有致,阁体大小不同,高低有别,似有大小神仙排定座次之感,令人叹为观止。在万佛峡,数以万计的小佛汇聚于此,情态逼真,有持卷颂经的,有双手祈福的……他们中有东方的得道高僧,也有西方的天竺圣佛,还有天界的观音佛祖,他们在万佛峡济济一堂,仿佛有佛音在谷中回荡,给人一种神圣,一种肃穆和一种心灵上的静谧。

柱状式丹霞是独立分布的单体拟人拟物景观,其由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进一步发展而来。水蚀作用使得垂直裂隙及节理加宽、围岩坍塌、陡崖坡不断后退且面积越来越小,整个岩体退缩成为“堡状残峰”或孤立的“石柱”,并再次经过水力和风力的侵蚀使之圆润,形成了如柱、如瓶、如鹿、如驼、如龟、如鹰、如灵芝、如情侣、如寿星等千奇百态的拟人拟物景观群落。该地发育的景观主要有:“仙驼迎客”、“双龟聚首”、“盼郎归”等。或人或物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每一处景都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一些美丽的传说。

巷谷式丹霞地貌,是水流沿原始构造层面或垂直裂隙及节理下切侵蚀而成的“巷谷”和“一线天”状的景观。这种景观在该地主要发育在神鹰大峡谷。陡峭的赤壁平静而威严,曲径通幽,如梦如幻,走进其中,犹如江南雨巷。其实,这种景观是丹霞地貌发育的最初阶段,是丹霞地貌的少年期。

彩色丘陵景观严格受白垩系中下统中沟组地层的控制,在红山湾、南台子、敖河一带呈环状分布。因其风化外貌似丘陵状大面积分布,故以“彩色丘陵”命名。薄层状泥岩、砂质泥岩及页岩互层,紫红色、灰绿色、黄绿色、灰黑色等杂色疏密相生,组合有序,极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后期的构造运动使其表现为单斜山和单斜群峰,再加上该地层极易风化,形成了圆浑丘陵状的地貌景观。地形扭曲了色彩,色彩幻化了地形,形成了这五彩斑斓的丘陵。其形似东方霓裳,如晓露芙蓉。彩色的条纹如丝如带,随着山势的起伏,随着山坡的陡缓挥洒自如,绵延展布,恰似一道锦缎铺就的彩色长廊。置身其中,你会被这些山石的华美,被它的大气魄所震撼。A 色彩缤纷的丹霞地貌

奇险灵秀美如画

张掖丹霞地貌、彩色丘陵作为一种特殊的山岳风光资源,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顺梨园河沿路观赏,移步换景,绵延数千米,处处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这里的美首先体现在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奇特。怪石峥嵘是一景,形象逼真,千姿百态的似人、似禽、似兽造型又是一景,雄伟壮观又雕琢精巧的窗棂状宫殿群落是一景,气势宏伟、绚丽无比的彩色丘陵链还是一景……。置身其中,犹如游览山石园林,犹如欣赏风景名画,这些出自于自然之手的作品,使人深深地体会到一种自然的空灵感和神秘感,给人一种心旷神怡、荣辱皆忘、超越世俗的境界。不同角度的观赏有不同的景象变化,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这些山石妙趣横生,日出月落不同,阴晴明晦相异,来时是一景,去时又一景,确有美不胜收、留恋往返之感;清澈的梨园河水流湍急,两岸的绿洲景色宜人,给张掖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又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山的奇特、水的淳朴。B 张掖丹霞地貌区石刻“丹霞观止”C 冰沟丹霞地貌

敦煌魔鬼城 世界上最大的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敦煌市以西是一片广袤的戈壁滩,青灰色的砾石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让人生出无限的苍茫感。魔鬼城恰似这苍茫中的远古城池,在晴空烈日下,一座座凸起的岩柱和岩丘裸露着黄褐色的外表和清晰的沉积层节理,成了戈壁滩上神秘的点缀。这就是著名的敦煌魔鬼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玉门关外“魔鬼城”

出敦煌城,沿着丝绸古道西北行,约摸100千米的路程,便到达了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声名远播的古玉门关。再从这个丝绸古道北路必经的关隘出发,沿着古老的疏勒河谷继续西行,途经汉长城、河仓城和一些烽燧等古迹,还能看到一些小面积的沼泽、草甸,行约80千米后,在广阔的黑色戈壁滩上有一处典型的赭黄色雅丹地貌群落,东西长约25千米,南北宽约1~8千米,面积约100平方千米,敦煌人称之为“魔鬼城”。它地处库姆塔格沙漠之北,西面毗邻罗布泊,行政隶属于敦煌市。A 蓝天映照下的雅丹石柱B C 雅丹地貌

19世纪末,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对罗布泊附近及其以东地区的风蚀地貌进行了详细考察后,采用维吾尔语“雅丹”来命名这种独特的地貌。从此,一个多世纪以来,“雅丹”就成为气候干燥多风地区这一类地貌的名称,流行于世。

雅丹奇观话成因“雅丹”这个地理学名词,维吾尔语的原意是指气候干燥多风地区“具有陡壁的小丘”,后来泛指风蚀垅脊、土柱和风蚀沟槽、洼地的地貌组合,而且其垅脊、土柱与沟槽、洼地成平行并且相间排列,顺盛行风向伸展。

据地质地理学家研究,敦煌雅丹“魔鬼城”位于新疆罗布泊之东,古地质时期属于罗布海的海湾。在这个地区,自从高大的青藏高原隆起后,南面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就不能到达,其东面遥远的太平洋来的暖湿气流已成强弩之末,西面来的水汽被帕米尔高原和天山所阻挡,所以气候变得异常干旱,古罗布海逐渐缩小为罗布泊,其以东变成干涸的海底,后来又成为古疏勒河下游宽阔的河谷。

罗布海湾干涸后,留下了大面积深厚的沉积物,在此基础上,以后古疏勒河又堆积了大量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以泥土为主,其中含有大量聚砂和石膏胶结层。由于气候干燥,大部分泥质沉积物干缩而产生龟裂,在流水不断冲刷和盛行风的长期吹蚀下,裂隙逐渐扩大,并且搬运走沉积物中疏松的砂土,留下坚硬的泥土层和石膏胶结层,于是就形成了一系列平行并且相间排列的垅脊、土柱与沟槽。这就是我们现今看到的敦煌雅丹“魔鬼城”,它的形成经历了大约30万年到70万年的漫长岁月。

从敦煌雅丹地貌分布的位置来看,它们均处于古疏勒河谷的出口处,总体展布方向与河谷延伸方向一致,也就是说,与古疏勒河自东向西的流向一致。由此可以推断,敦煌雅丹“魔鬼城”的形成和发育,与河谷洪流对平坦而深厚的沉积物长期切割有关,此后又经过盛行风——强劲西风长年累月的风蚀作用,从而演化成垅脊、土柱与沟槽,大体呈东—西向伸展的地貌景观。

大漠茫茫藏奇观

敦煌玉门关外的雅丹“魔鬼城”,如果远观其形态风貌,酷似中世纪颓废了的古城。登上“城区”内一座很高的“城堡”极目远望,眼前的自然景观令人为之一惊:这座特殊的“古城”,有“城郊”、“城墙”、“街道”、“广场”和鳞次栉比的“楼群”,还有造型各异的“塔林”、“亭台楼阁”、“雕塑”和“飞禽走兽”等,其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令世人瞠目。这些成因相同、形态风貌各异的地貌组合体,高差一般在20~30米之间,最高者可达50米左右。可以说,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建筑,如北京天坛、西藏布达拉宫、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阿拉伯清真寺……大千世界的景象:调皮的熊猫、游弋的海龟、巨大的酒坛、戏水的鸭子、跋涉的骆驼、出海的舰船……都能在这里寻找到它们的缩影或影子。置身其中,宛如走进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又像是走进了一个雕塑艺术公园或一个迷人的童话世界,让人移步换景,目不暇接,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已。面对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些杰作,纵使想象力丰富的诗人和画家,恐怕也会深感画笔太笨拙,不能逼真地把它们再现出来。大自然塑造的雅丹世界

20世纪初,著名探险家斯坦因在赴敦煌途中经过玉门关“魔鬼城”时,被这里的奇异景象惊呆了,他在考察笔记中写道:这样的奇观在他的考察经历中真是见所未见。1999年秋季,由中科院院士李吉均率领的地理、冰川、沙漠等学科专家教授组成的考察团,对“魔鬼城”这片神秘的地区进行了详细考察后,一致认为:这里集中连片、造型丰富多彩的雅丹地貌,堪称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

敦煌雅丹地貌群落之所以被称为“魔鬼城”,是因为它的地貌形态异常诡谲;再者,这里地处戈壁沙漠大风区,每当夜幕降临之后,尖厉的漠风发出恐怖的呼啸,犹如千万只猛兽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

山丹军马场 蜚声中外的远东第一马场

在我国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和焉支山之间,有一片美丽的大草原。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蓝天白云下,时不时有成群的马队呼啸而过。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山丹军马场。自汉武帝在此屯兵养马以来,山丹军马场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山丹军马场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骏马繁育基地。

祁连山下的沃土

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山丹县南部的大马营草原。南以祁连山分水岭与青海门源、祁连两县交界,东至冷龙岭北坡的大红山与永昌县、肃南县皇城区相邻,西起童子坝河与大河口相连,北与山丹县接壤。这里山高谷深,河流密布,形成深切割地带,谷地多呈“V”型和“U”型。

山丹军马场地处黑河水系和石羊河水系的分界处。石羊河水系有西大河和东大河上游一颗树沟、敖包沟;黑河水系有马营河的支流白石崖沟、后稍沟、大香沟、小香沟及黑河水系的另一个支流童子坝河。这两大水系为山丹军马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而军马场所在的大马营草原就在这些河流作用下的洪积冲积平原上。

山丹军马场属高原寒冷半湿润气候。寒暑变化剧烈,具明显大陆性气候特征。大致可分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4个气候区。气温低,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冬季漫长,春秋相连,无明显夏季。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而强烈。日照充足,辐射强度大,盛行西北风,冬春季多风沙天气。

受海拔、气候、水量变化,从北到南植物群落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山地荒漠带主要植物有青蒿、芨芨草、针茅、扁穗冰草、赖草,其他植物有蒿类及碱韭等。

典型草原带主要植物有针茅、芨芨草、赖草、扁穗冰草、冷蒿、小叶黄芪等,有毒有害植物是醉马草、狼毒、白头翁等。禾本科植物占优势。草甸草原带主要植物有披碱草、老芒麦、鹅观草、扁穗冰草、早熟禾、苔草、嵩草等。此类草地禾本科植物占优势,是场区的中心草原区。海拔2900~3000处植物群落中莎草科植物占主要成分。高山灌丛草甸主要植物有扁麻、高山绣线菊、鬼箭锦鸡儿、苔草、蒿草、高山早熟禾、垂穗披碱草等。美丽的山丹军马场每年七八月间,蓝天白云,清风拂面,牛马羊群点缀的大草原和白雪皑皑的祁连山相映成趣。一望无际金黄色的油菜花耀眼夺目,悠悠花香随风飘荡,令人产生回归自然、如入仙境的感觉。A B C 山丹军马场山丹军马场草原是我国最美的六大生态草原之一,现已成为丝路旅游路线上不可或缺的一站。

历史悠久的军马场

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中,历朝历代都把马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山丹军马场因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自西汉以来的各朝代“皇家马场”。

据史料记载,这里的养马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自西汉武帝在此屯兵养马以来,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并引进各种西域良马,培育出了驰名天下的山丹马。东汉时铸造的武威铜奔马,则是山丹马的形象再现。

山丹军马场地处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滩。大马营草滩地域广阔,牧草繁盛,是历朝历代屯兵养马最重要的基地之一。

大马营草滩,古称汉阳大草滩(因最早的治所叫汉阳)。《五凉志》载:“汉阳大草滩,东自永昌高古城堡,西至民乐永固堡(即为月氏人筑的月氏城,后匈奴赶走月氏后,又成了匈奴的单于城),南屏祁连,北据胭脂(焉支山)。”历史上,这一地带极为重要,是战争频发的古战场。大斗拔谷位于草滩西端,是连接河西走廊和青海的重要通道。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兵伐匈奴,从青海出大斗拔谷,攻占了单于城,匈奴被迫退居大漠之北。为经略西域,汉武帝设置酒泉、武威、敦煌和张掖四郡,并在这里屯驻军队。位于四郡中部的汉阳大草滩,因有良好的水源和天然的草场,自然而然地成为汉军养马的场所。西汉末年,因战争影响,河西各马苑大多废弃。东汉光武帝时,河西仅剩下汉阳马苑。晋穆帝永和年间,汉阳马场的中心永固堡提格为汉阳郡,加强了对马场的护卫。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征战中路过张掖、武威一带,见这里草原成片,牧草丰盛,遂将此地划为官牧地。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大将屈突通奉命恢复河西地区的军牧场。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巡张掖,亲临山丹马场,成为历史上一大盛事。

唐代,太仆张景顺负责马政,他创造了一套良好有序的管理办法,从贞观至麟德年间,河西马场共繁殖马匹70多万匹。据《唐会要》记载,唐太宗还曾在陇山(今六盘山)观看马场放牧的情景。

明洪武四年(1372),大草滩成为官办牧场。永乐四年(1406),汉阳大草滩治所移至大马营,改称大马营草滩。

大马营一带并无村镇,也无地名,是因为在这里设置了马政机关而得名。由此可见,大马营之名起于明永乐年间。

马民分界后,大草滩开始历史记载中的第一次划定场界:以大马营为中心,往西包括山丹黑城(今霍城)、民乐永固城,东面包括肃南皇城滩、永昌高古城,北面包括焉支山全部。

清代沿袭明代旧制,在各地设马场,以大马营马场最为著名。嘉庆七年(1802),大马营马场存栏马17500匹。晚清时,因时局动荡,马政衰微,大马营草滩也随之衰败。

民国八年(1919),政府重新开始经管马场,次年定名为甘肃种马牧场。1929年起,这里成为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的私人马场。1940年,这里才重新被国民政府接管,后组建为山丹军牧场。

1949年8月,兰州解放。9月21日,解放军抵达大马营,完整地接管了大马营马场。从此,大马营马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牧场。水草丰茂的山丹军马场

董志塬 世界最大的黄土塬

董志原位于庆阳市中南部,地处泾水之北,马莲河和蒲河两大河流之间,塬面面积910平方千米,约合9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3%。塬面北起庆城县驿马镇北原头,南至宁县新华乡南原嘴,东起合水县何家畔乡东原畔,西至肖金镇西原岗,南北最长处110千米,东西最宽处50千米。“深谷峻坡山无峰,万顷平畴出横空。娲皇补天欲取土,始将峰巅移苍穹。”清末诗人李良栋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董志塬。诗人以大胆的想象为董志塬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事实上,董志塬的形成经历了极其漫长和艰难的岁月。

据地质专家考证,大约在1.2亿年的二叠纪,这里尚是鄂尔多斯内陆盆地的一部分。进入上新世,即在距今1200万年时起,开始出现了土状堆积物。这种土状堆积物就是呈现在黄土高原低层的红色黏土,即三趾马红土。进入第四纪,即距今二三百万年以后,由于世界性冰期、间冰期交替出现,鄂尔多斯盆地的气候已逐渐演变成像今天撒哈拉大沙漠以南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凹凸起伏的原野上,可以看到相互交织的河湖沼泽,高大粗壮的栎树,成群结伴的剑齿象和羚羊、骆驼、野马、犀牛在林草间觅食、嬉戏……后来,随着喜马拉雅板块的升高,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逐渐消失了,席卷着沙尘的大风日复一日地向这里运送来层层黄土,经过上百万年的漫长岁月,黄土高原终于在今天的黄河中游地区形成。在黄土高原上,就出现了今天泾河上游以北、固原以东,以今董志塬为中心、土层最厚处达200多米的大原。

据载,董志塬就是在西周时所称的“大原”的一部分。到了唐代,大原易名为彭原。而今,彭原、董志是西峰区所辖的南北两个乡镇,这条大塬人们不再叫彭原而称之为董志塬了。雨水与河流一道将本来完整的陇东黄土高原分割成一个个小塬面。如今,在庆阳市境内的屯字、孟坝、临泾、平泉、新集、西华池、早胜、春荣、盘克、宫河、永和等11个小高原,就是伟大而无情的大自然肢解陇东高原的杰作。它们与董志塬犹如一母同胞的兄弟,手牵长兄,分立四周。所幸的是,大自然还是有所偏爱,虽将董志塬变成了一个极不规则的叶片似的模样,却将它仍然塑造得平坦而宽广。它不仅是庆阳的黄土残原中排行第一,而且在全国所有的黄土高原残原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层最厚,从而赢得了“天下第一黄土塬”的美称。

庆阳东有郁郁葱葱的子午岭,西有高耸险峻的六盘山,北有连绵不断的丘陵,向南缓缓倾斜,全境形成北高南低的簸箕形状,故有“高原盆地”之称。对于地处盆底的董志塬,民间尚有“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塬一个边边”之说。实际上指的就是董志塬可以与关中平原相媲美。董志塬上的农田和村庄

色宜人,瓜果飘香;冬雪季节,银装素裹,雪兆丰稔。远在先周时期,农耕文化就在这里诞生。公刘“教民稼穑”,留下了“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的诗作。董志塬人民至不忘先贤,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公刘诞辰时,都有数万民众聚集“公刘殿”,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董志塬素有“陇东粮仓”的美称。这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是发展农业的理想之地,尤其是肥沃平坦的原面,为大型农饥耕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春到人间,平畴绿野,繁花似锦;入夏以后,麦浪似诲,遍地金黄;仲秋前后,景农耕文化是董志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而奇特的沟壑、梁峁又为董志塬靓丽的风景增添了几多诗意,是董志塬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些过去黄褐皱褶,满目荒凉的地方,如已变得葱茏滴翠,姹紫嫣红。正如宋代范成人诗作所云:“陇麦欣欣绿,山桃寂寂红。”

七一冰川 与云天牵手的祁连白色巨龙

在甘肃境内的祁连山腹地,有一个琼楼玉宇般的所在—七一冰川。她卧在祁连山上,像一条经历了无数个年轮的白色巨龙,气势壮阔雄浑,纹理晶莹剔透,在上亿年的变换中,始终与寂静的雪为伴。

冰川,远在白云间

七一冰川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100多千米处的祁连山腹地,是整个亚洲地区距离城市最近的可游览冰川。1958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的科技工作者和苏联冰川学专家发现了这一冰川,最终以发现日期为这座高原冰川命名。据了解,七一冰川位于坡度小于45°的山坡上,冰层平均厚度为78米,最厚处达120米,冰峰海拔5150米,冰舌前沿海拔4360米。

七一冰川是祁连山上的雪线,融化的雪水在冰山下汩汩流淌,奔向祁连山北麓,滋润了大片绿洲,被世人美誉为“高山水库”。

在晴空烈日的夏天,连绵不绝的祁连山在天边顶着皑皑白雪闪着晶莹的光芒,若隐若现的雪线在阳光中隐约变化着。

在海拔3700米的冰川保护站空气已经稀薄,但是冰川还没露出一丁点儿。冰川保护站前是一段陡峭的山坡,一条没有尽头的石梯直逼云端。

这段石梯有5千米长,在夏季,沿途有各种花儿迎风摇曳,在裸露的山石间分外惹眼。这是祁连山上的植被景观。

石梯尽头是一条蜿蜒的黄土色山间小道,小道上看不到花草,只有细碎的砾石,路的尽头露出一角冰川。远远望去,湛蓝的天空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大朵的白云就在冰川左右游荡,它们与冰川是这幕布上绝好的装点。

等到了4500米左右的海拔上,才可以一睹冰川的容颜。在这样的高度上,多数人会发生高原反应,但是眼前的美景会让压在心头的难受顿时消散。极目远望,一条白色巨龙顺着山势而上,直抵云霄。

这圣洁壮阔的美,怎不让人震撼!

纹理如玉,美轮美奂

七一冰川不是纯粹的积雪,而是纹理有致的巨大冰层。远远看去,那些层次分明的纹理如树的年轮,沿着山坡倾泻而下,或者在冰沟上因遇到阻力发生了回旋,形成了圆缓的曲线,在不同的透明度上诉说着曾经的过往。有了这些纹理,冰川像一块巨大的天然美玉,温润别致。

4500米左右的海拔上时常飘雪。雪花落下来,随着时间的变化会逐渐丧失晶体特征成为圆球状雪,硬度和密度不断增加,雪花紧密镶嵌到一起。雪层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渐减弱,一些空气也夹杂其中,它们成了冰川的一个年轮——冰川冰。

岁月越久,冰川冰的透明度越高,甚至如同夹着蓝色水晶一般。

高山上的冰川是活的,它在重力作用下沿着缓和的山坡缓缓流动着,让人丝毫无法察觉,冰川冰慢慢形成了冰川。

在冰川的最前沿是冰舌,海拔4300米左右,那是祁连山的雪线,雪水在冰层下沿着山坡流淌着,而这冰川却丝毫未改千年不变的容颜。那些记载着年轮的纹理给雄浑壮阔的冰川增加了无限的韵致,那是千年炼就的剔透,历久弥新的沉积!

一条纹理就是冰川的一个“年轮”,在成年累月的冰雪覆盖中,这条白色巨龙已经经历了无数个年轮。

从冰峰到冰舌,奇异的世界

大多人只是在冰川边上远观,却不敢走进冰川,因为亲近冰川是一项艰难的探险。有幸看见冰舌往往已经激动万分,如果想走进冰川就得继续往高处爬。

高原反应让人透不过气来,继续登山不仅是考验人的体能,也考验人的意志。虽然没有路,只有杂乱的山石,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跳过一块又一块杂石,走向白云深处,最终会领略到出神入化的美丽景致。

这里不是荒漠的杳无人烟,也不是乍见绿洲时的眼前一亮,这里是大自然兀自纯美的片段。走进这里的人仿佛成了这里的点缀,在纯洁的世界里人与自然亲密无间,无论是谁都成了天地间一个纯净和谐的因缘。

到了5000米以上的海拔,就接近了冰川的峰顶。海拔5150米的最高冰峰尽头,冰川几乎与白云牵手,冰川镶嵌在纯净的天空中,静谧无言。

冰峰上是厚厚的积雪,如果不熟悉冰川上的路线,千万不能走上去。可在科考队员的指引下,登上冰川,跨过断裂的冰沟,在险象丛生的冰川上行走。这时,人们在炎炎夏日彻底跌进了冰雪世界。

从高往低,千年的冰川有层次分明的变化,积雪渐渐消失,川面变滑。凹凸不平的冰坑上,远观清晰可见的纹理近看再也找不到了。在靠近冰舌的前沿,冰川融化出冰河的边缘,在滴答的冰雪融化声中,一排排冰柱沿冰川细密地围成一处“港湾”,那里面流淌着冰川水。

冰沟中时而会出现如椽的大冰柱,顺着冰川整齐地垂下去,仿似一面窗帘子,成了冰川浪漫的点缀。

侧耳聆听,冰舌处传来哗哗的水流声,在山谷中回荡着,为这静谧的世界增添了高山流水一般的雅致。

因为海拔不停地变换,植被在变,气温在变,天气在变,爬到峰顶,可能人们会经历阴、晴、雨、雪等天气,一日中经历四季一般的轮回,在琼楼玉宇一般的世界中很容易生出“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感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