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药材家用手册(实用养生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1 04:43:14

点击下载

作者:张红星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滋补药材家用手册(实用养生系列)

滋补药材家用手册(实用养生系列)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滋补药材家用手册(实用养生系列)作者:张红星排版:KingStar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7-13ISBN:9787535270603本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科学认识中医中药中医是智慧之学,与华夏文化紧密结合,它在古老东方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究竟是什么样子?下面就让我们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科学地认识中医药。中医与阴阳五行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含义很朴素: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五行学说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如事物的特性与木的特性相近,则归属于木,而与火的特性相类似的事物,则归属于火。按照五行学说,自然界及人体等可分别归类如下。

★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滋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疠气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等)。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症,故又属致病因素。

★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淫意思是“太过”和“浸淫”,因六淫是不正之气,故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疠气

疠气,即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又有“瘟疫”、“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剧、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如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等。

★七情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劳逸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正常的劳动和体力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不会使人致病。只有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房劳过度,或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劳逸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外伤

外伤,包括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伤等。

★虫积

虫积,中医早已认识到寄生虫能引起疾病,并将之称为“虫积”,多由饮食不慎、恣食生冷瓜果及不洁食物等所致湿热内生,酝酿生虫,久而成积。

虫积常见腹痛、食欲不佳、面黄形瘦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厥逆、腹胀不通、呕吐、甚至酿成蛊症。寄生于人体内的虫类颇多,一般有蛔虫、蛲虫、绦虫、血吸虫等。其发病各有特征,如蛔虫寄生于肠道,则腹痛时作;钩虫病常表现为面黄肌瘦、嗜食异物;蛲虫病患者常主诉肛门、会阴瘙痒,并可在这些部位直接找到白色细小线状蛲虫;绦虫病症状较轻,常因粪便中发现白色带状或虫节片而就医;血吸虫病因其肝脾肿大,血行不畅,而致水液停聚形成“蛊胀”。

★痰饮

痰饮,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由津液凝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邪侵犯肺、脾、肾等脏,使水液敷布,排泄失常,或致三焦水道失畅,影响水液的正常代谢,乃至水湿停聚,酿成痰饮;如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煎熬津液而成痰;或素食肥甘、嗜酒,亦能引起湿聚而生痰。一般以质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通常多为合用。

★瘀血

瘀血,是指全身血脉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或体内存在离经之血未能消散等病理状况。一般是由气虚、气滞、血寒、外伤等原因所致。中医防治原则

中医学在治疗上历来以防重于治。它提出的“治未病”预防思想对维护健康状态,调治亚健康状态、治疗疾病状态均有指导作用。所谓“治未病”,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

★未病先防(又称无病先防)

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的发生。防病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正气、调养精神、健身锻炼、调节生活、营养调配、忌食或少食不利于治疗与康复的饮食,还可以采取药物预防的方法,并从各方面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入。

★既病防变(又可以说是有病早治,防止病变)

人体在患病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截断疾病的发展、传变或复发,同时注意疾病痊愈后预防复发,巩固疗效。尤其是对传染性疾病,更应防止恶性或不良性变化,以防止传播条件的产生。中医四诊

★望诊

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包括面部气色、五官、皮肤等,还应特别重视观察舌头的情况。比如:面色红赤多属热证,面色青白多属寒证,面色黄黯多气血不足,眼眶周围色黑,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证等等,又如:舌体鲜红,多是热证的表现,舌体有瘀斑点,表明体内有瘀血等等;“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征象;“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

★闻诊

闻诊,是运用听觉和嗅觉,了解由病体发出的各种异常声音和气味,来诊察病情。

如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用鼻子闻病人的体味、口臭、痰涕、大小便发出的气味。病人语声高亢洪亮而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轻微低哑而少言,属虚证、寒证。若患者口臭,则是胃热,或有龋齿,咽喉、口腔溃疡,口腔不洁等;病室有烂苹果味,则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臊味,多见于水肿晚期患者。

★问诊

问诊,就是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如寒热、汗、头身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

十问歌诀: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

脉诊即切脉,掌握脉象。触诊,是以手触按病人的体表病颁部分,察看病人的体温、硬软、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诊断。脉诊是四诊中最难掌握的,有人言“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即说脉象复杂多样。

脉诊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也是中医的形象。故有许多人只迷信切脉,比如说某个老中医很神,把脉特别准确,一摸脉就知道病人哪里有问题。非也,祖国医学一向重视整体观,其实那些名老中医看病往往是四诊合参,通过“望闻问切”来综合判断疾病。一般来说,单纯依靠脉诊来诊断疾病也是不可取的。中医八纲辨证

疾病的表现往往都很复杂,但基本都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疾病总的类别,有阴证、阳证两大类;病位的深浅,可分在表在里;阴阳的偏颇,阳盛或阴虚则为热证,阳虚或阴盛则为寒证;邪正的盛衰,邪气盛的叫实证,正气衰的叫虚证。因此,八纲辨证就是把千变万化的疾病,按照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这种朴素的两点论来加以分析,从而抓住其在表在里、为寒为热、是虚是实、属阴属阳的矛盾。下面我们来一一简述。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八纲辨证就是运用上述八个方面对疾病的病位外内、病势浅深、虚实属性,以及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对比状态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

★阴阳辨证

以阴阳学说为指导,将临床证候归属为阴证、阳证两大类的辨证方法。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归纳证候的八纲辨证的总纲。阳证: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如:表证、实证、热证等为阳证。症见精神兴奋狂躁,面色红,壮热恶热,气粗声高,便干溲赤,口渴、喜冷饮;舌质红绛苔黄,脉洪数,滑数有力等。阴证: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如:里证、虚证、寒证等为阴证。症见精神萎靡,面色白,肢冷畏寒,气短声低,便溏溲清,口不渴、喜热饮;舌质淡苔白,脉沉迟细无力等。

★表里辨证

表证是指六淫疫疠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一般起病急,病程短。里证是疾病深在脏腑、气血、骨髓等内在的一类证候。与表证相对而言。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疾病。

★寒热辨证

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可以是感受寒邪,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有表寒、里寒、实寒、虚寒等。热证,指疾病的本质属热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而致;根据辨证分为表热、里热、实热、虚热等。

★虚实辨证

虚实辨证可以掌握病者邪正盛衰的情况,虚证指正气不足;实证指邪气盛实。虚证反映人体正气虚弱而邪气也不太盛。实证反映邪气太盛,而正气尚未虚衰,邪正相争剧烈。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和疾病耗损等多种原因。大体而言分为气、血、阴、阳虚四类。

气虚:人体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常见的有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等。心气虚:以心脏及全身机能活动衰弱为辨证要点,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或晃白,色淡苔白,脉虚。肺气虚:指肺气不足和卫表不固所表现的证候。一般以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和全身机能活动减弱为辨证要点。脾气虚: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所表现的证候。以运化功能减退和气虚证共见,表现为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以及气虚症状。肾气虚:肾气虚衰,气不归元所表现的证候。一般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益甚和肺肾气虚为主要表现。

血虚:是指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候。以面色、口唇、爪甲失其血色及全身虚弱为主要表现。常见有心血虚、肝血虚。心血虚:可见心悸,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肝血虚:眩晕耳鸣,视物模糊或夜盲,手足震颤或肢体麻木,妇女月经量少、色淡,闭经,面色无华,爪甲不荣,舌淡,脉细。另外,气虚无力化血,也是血虚的原因;相反,气虚也可是血虚无以生气的结果。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常见的有心阴虚、肝阴虚、肺阴虚、肾阴虚、胃阴虚等。心阴虚:由劳神过度、久病或热病耗伤心阴所致,又称心血虚。症见心悸,心烦,失眠,易惊,健忘等;甚则可见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肝阴虚:指肝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一般以肝病症状和阴虚证共见,表现为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胁肋灼痛以及阴虚内热之像。肺阴虚: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以肺病常见症状和阴虚内热证共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燥咽干,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等。肾阴虚:肾病主要症状和阴虚内热证共见,表现为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等。胃阴虚:以胃病的常见症状和阴虚证共见,表现为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或干呕见逆,舌红少津,脉细数。

阳虚: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常见的有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心阳虚:即“心阳不振”,是心气虚的重症。除了心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至昏迷不醒,脉微欲绝等。多见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病症。脾阳虚: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以脾运失健和寒象表现为主,腹胀纳少,腹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等。肾阳虚:指肾脏阳气虚衰表现的证候。一般以全身机能低下伴见寒象为辨证要点。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等。

★实证

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堆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实证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邪侵入人体,一是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积于体内所致。

★痰饮

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由津液凝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痰饮一旦产生,便能流窜全身,停聚各处,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停留在肺,则出现喘咳、胸闷、咳痰;蒙蔽于心,可见胸闷、心悸、失眠、神昏、甚则狂癫;停聚于胃,会致脘闷痞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流于经络筋骨,可出现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成痰核瘰疬,阴疽流注;若留聚肠间,则肠鸣辘辘,甚至便溏腹泻。可见其害甚多,故有“百病多因痰作祟”之说。

★水湿

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及输布津液功能减退或障碍,从而导致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化生水湿痰浊,湿性重浊黏滞,易于阻遏气机,故在内湿形成之后,常随其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病理现象。如湿邪留滞于经脉,则症见头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

★瘀血

多由于气机阻滞而血行受阻,或气虚无力行血;或痰浊阻滞脉道,血行不畅;或寒邪入血,则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灼津液而成瘀;或因离经之血、瘀血阻滞血脉等。可导致脉络不通,痛有定点,得寒温而不减,甚则可形成肿块,同时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或见瘀点,瘀斑等症。

除八纲辨证外,还有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等等。中药的四性五味、归经与毒性

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古人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性味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和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归纳出的理论。每味药物的四性五味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四性

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气。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此外,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元、回阳救逆等作用。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由于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具有程度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一般在寒冬时无实热证,不要随便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在炎热夏季无寒证者不要随便使用温热药,以免伤津化燥。

★五味

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五味的“味”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它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涵了药物作用的“味”。五味与四气一样,也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症瘕痞块等证。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故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涩上血等。

五味还可与五行配合与五脏联系起来。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酸入肝(属木)、苦入心(属火)、甘入脾(属土)、辛入肺(属金)、咸入肾(属水)。”由于每种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必须把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的作用。

★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由于发病所在脏腑及经络循行部位不同,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则各不相同。如心经病变多见心悸失眠;肺经病变常见胸闷喘咳;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证。临床用朱砂、远志能治愈心悸失眠,说明它们归心经;用桔梗、苏子能治愈喘咳胸闷,说明它们归肺经;而选用白芍、钩藤能治愈胁痛抽搐则说明它们能归肝经。至于一药能归数经,是指其治疗范围的扩大。

此外,临床上有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方法;还有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的不同,进行归经的方法。如味辛、色白入肺、大肠经;味苦、色赤入心、小肠经等。

★毒性

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凡药皆有毒也,非指大毒、小毒谓之毒。”即说明毒药的广义含义,阐明了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与此同时,古代还把毒性看作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后世本草书籍在其药物性味下标明“有毒”、“大毒”、“小毒”等记载,则大都指药物的毒副作用的大小。

现代医学认为: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如临床常见服用某些中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腹泻或皮肤瘙痒等不适反应。过敏反应也属于不良反应范围,其症状轻者可见瘙痒、皮疹、胸闷、气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除药物因素外,多与患者体质有关。此处所称的有毒中药,系指列入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中药品种。即:砒石、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等。中药的炮制

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其中不少的药物必须经过一定的炮制处理,才能符合临床用药的需要。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又有多种炮制方法,同时有毒之品必须经过炮制后才能确保用药安全。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用适宜的辅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掌握火候,炮制是否得当对保障药效、用药安全、便于制剂和调剂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

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步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参照前人的记载,根据现代实际炮制经验,炮制方法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修治: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为进一步的加工贮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做好准备。(2)水制:用水或其他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其目的主要是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便于切制、降低毒性及调整药性等。常见的方法有: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常用于矿物类、甲壳类药物的制粉,如水飞朱砂、炉甘石、滑石、蛤粉、雄黄等)。(3)火制: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根据加热的温度、时间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炒、炙、烫、煅、煨、炮、燎、烘等八种。(4)水火共制:这类炮制方法是既要用水又要用火,有些药物还必须加入其他辅料进行炮制。包括蒸、煮、炖、、淬等方法。(5)其他制法如:制霜如巴豆霜、千金子霜、西瓜霜、鹿角霜等;发酵:可增强和胃消食的作用,如神曲、建曲、半夏曲等。中药的应用

★配伍

药物配合应用,相互之间必然产生一定的作用,有的可以增进原有的疗效,有的可以相互抵消或削弱原有的功效,有的可以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也有的合用可以产生毒副作用。因此,《神农本草经·序录》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这“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都是谈药物配伍关系,分述如下。

根据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叫作配伍。(1)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对那些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如独参汤,即单用人参,治疗大失血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证;清金散,即单用黄芩,治疗肺热出血的病证;再如马齿苋治疗痢疾;夏枯草膏消瘿瘤;益母草膏调经止痛;丹参片剂治疗胸痹绞痛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2)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如麻黄配枝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知母配贝母,可以增强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又附子、干姜配合应用,以增强温阳守中,回阳救逆的功效;陈皮配半夏以加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像这类同类相须配伍应用的例证,历代文献有不少记载,它构成了复方用药的配伍核心。(3)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如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黄芪为健脾益气,利尿消肿的主药,茯苓淡渗利湿,可增强黄芪益气利尿的作用;枸杞子配菊花治目暗昏花,枸杞子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主药,菊花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可以增强枸杞的补虚明目的作用,这是功效相近药物相使配伍的例证。又石膏配牛膝治胃火牙痛,石膏为清胃降火,消肿止痛的主药,牛膝引火下行,可增强石膏清火止痛的作用;这是功效不同相使配伍的例证,可见相使配伍药不必同类。一主一辅,相辅相成,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即是相使的配伍。(4)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如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生半夏可“戟人咽喉”令人咽痛音哑,用生姜炮制后成姜半夏,其毒副作用大为缓和了;熟地畏砂仁,砂仁可以减轻熟地滋腻碍胃,影响消化的副作用;常山畏陈皮,陈皮可以缓和常山截疟而引起恶心呕吐的胃肠反应,这都是相畏配伍的范例。(5)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羊血杀钩吻毒;金钱草杀雷公藤毒;麝香杀杏仁毒;绿豆杀巴豆毒;生白蜜杀乌头毒;防风杀砒霜毒等。可见相畏和相杀没有质的区别,是从自身的毒副作用受到对方的抑制和自身能消除对方毒副作用的不同角度提出来的配伍方法,也就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提法。(6)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的作用;近代研究吴茱萸有降压作用,但与甘草同用时,这种作用即消失,也可以说吴茱萸恶甘草。(7)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等。

上述七情除单行外,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相恶则是因为药物的拮抗作用,抵消或削弱其中一种药物的功效;相反则是药物相互作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故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用药的禁忌。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药物配伍的研究,除七情所总结的用药规律外,两药合用,能产生与原有药物均不相同的功效,如桂枝配芍药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柴胡配黄芩以和解少阳,消退寒热;枳实配白术以寓消于补,消补兼施;肉桂配黄连以交通心肾,水火互济;黄芪配当归以阳生阴长,补气生血等等,都是前人配伍用药的经验总结。人们习惯把两药合用能起到协同作用,增强药效;或消除毒副作用,抑其所短,专取所长;或产生与原药各不相同的新作用等经验配伍,统称为“药对”或“对药”。这些药对往往又构成许多复方的主要组成部分。

★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歌”最早见于张子和《儒门事亲》:“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共载相反中药十八种,即: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芨、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十九畏”歌诀首见于明·刘纯《医经小学》:指出了共19个相畏(反)的药物:硫黄畏朴硝,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具体歌诀如下:“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炙莫相依。”中药的煎法、服法与贮藏

★煎法

1.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不锈钢锅、搪瓷罐次之,忌用铝锅、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2.煎药火候:有文、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

3.煎煮方法: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3~6倍,或以高出药面1寸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2/1。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两次服用。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1)先煎: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生石膏、龙骨及牡蛎、海蛤壳、珍珠母、石决明、龟板、鳖甲等。此处,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2)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会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3)包煎: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滑石、青黛、旋复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4)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虎骨等。(5)溶化:又称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黏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虎骨胶、鸡血藤胶及蜂蜜、饴糖等。(6)泡服:又叫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7)冲服: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及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和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8)煎汤代水: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上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以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

★服法

1.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两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1日2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适于病位在下,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适于病位在上,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刺激大的药物,饭后服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毒副作用。(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吸收,并保持在体内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应如此,以增强药效。(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6)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另外,急性病、呕吐、惊厥及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每隔1~2小时服一次),慢性病则要定时服药。

2.服药方法(1)汤剂: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以防格拒于外。如出现真热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此即《内经》所谓“治热以寒,温以行之;治寒以热,凉以行之”的服药方法。(2)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3)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4)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黏喉引起呕吐。(5)冲剂、糖浆剂:冲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

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对于神志不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法。在应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得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清热太过,损伤人体的正气。

★贮藏

药材应贮存在阴凉、不受潮的环境中。假如需要存放较长时间,最好放在密闭容器中,再放入冰箱中冷藏,但仍不易放太久。第二章中医药养生概论中医药养生的概念、起源及特点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作“养生之道”。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处的“道”,就是养生之道。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能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会不同,他们的养生之道在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等方面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从学术流派来看,又有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释家养生和武术家养生之分,他们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养生理论和方法,丰富了养生学的内容。

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远古时代是养生文化的萌芽期,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九流十家”等学术流派,中国古哲学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着自然科学及其他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医养生文化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它深深地打上了古文化的烙印。

中医养生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医养生文化在其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原则,这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

★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

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金元时期朱丹溪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是可以办到的,这种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告诉人们,必须自幼注意养生,平时注意养生,尤其在生命的转折关头,尤应高度注意养生。如能持之以恒,即可防衰抗老,预防衰老疾病的发生,这种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

★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中医养生学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里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整体看待。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自然界,又生存在人事社会之中,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生存。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了的客观事实。中医养生从“天人相应”和“七情六欲”等观点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认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并贯穿在病因考查、诊断治疗以及保健预防的各个环节中,如强调养生要“顺四时而适寒暑”。

★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养生学认为阴阳分别代表人体内相对的双方。《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的形成和生长发展的规律离不开阴阳。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自我锻炼、药物作用都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人的衰老,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或阴阳俱虚,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故防治衰老,贵在调和阴阳,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称,强调平衡的哲学根底。

★动静结合的恒动观

中国哲学对动静的辩证关系认识很早,《周易》中就提出“动静有常”,《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自然界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只有运动,才发生变化,只有运动,才产生万物。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全部过程,始终贯穿着一系列内部矛盾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升降出入。《内经》提出“高下相占,升降相因,而变化矣”。运动是自然规律,也是维持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因素,生命运动的规律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人体的升降出入运动发生障碍就是患病。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指导防病治病。生命在于运动,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中国哲学亦有“主静”说。老子说:“清静为天下之正”,“不俗以静”;明蔡清说:“天地之所以长久者,以其气运于内而不泄耳,故仁者静而寿”,中国的道家、佛家思想都是主静的,禅宗的坐禅、道家气功都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中国养生学也受此影响,发展成养生、修身理论,吸收了道家气功为医疗气功。这里的“静”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另一种运动形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静结合,相辅相成,是养生保健之大旨。

★养生方法中的辩证观

辩证法是中国哲学的特色和优势。中医确定的整体辩证观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这一特色。中医养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强调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方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必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同时根据个体的阴阳盛衰情况进行调摄,达到健康长寿。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中医将这种原则概括为“知常达变”。中医养生理论突出辨证施治,辨别各种征象,分析致病原因、性质和发展趋势,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疾病性质,全面制定治疗原则,整体地施行治疗方法,也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中医药养生的分类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养生学,又可分为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体质养生、运动养生、针灸与按摩养生等等。

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精神养生

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提高健康水平。所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当代社会中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

★饮食养生

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饮食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保证生命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条件。饮食养生的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

★药物养生

具有抗老防衰作用的药物,称为延年益寿药物。运用这类药物来达到延缓衰老、健身强身目的的方法,即是药物养生。千百年来,历代医家不仅发现了许多益寿延年的保健药物,而且也创造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抗衰防老的方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人养生

根据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摄生保健方法,即是因人养生。人类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于不同的种族,而且存在于个体之间。不同的个体可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对疾病的易感性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养生的过程中,应当以辩证思想为指导,因人施养,才能有益于机体的身心健康,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体质养生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的体质,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措施,纠正其体质上之偏,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这就叫体质养生法。体质养生,是因人养生的一个方面,因其内容较多,具有相对独立的范围。

★因时养生

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比如根据四季养生、根据二十四节气养生。

★运动养生

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来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称为运动养生,又称为传统健身术。

★房事与养生

房事,又称为性生活。房事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和生命的规律,采取健康的性行为,以防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房事保健的根本任务,是将人的性生理、心理、性爱等一系列活动规律,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掌握性的必要知识和正规的性行为,培养高尚的性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的性文明,提高人口的素质。

★针灸、按摩与养生

针灸、按摩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利用针灸、按摩进行保健强身,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

★起居作息与养生

起居调摄主要指对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安排及采取一系列健身措施,以达到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的目的。起居调摄所包含的内容很多,衣食住行、站立坐卧、苦乐劳逸等养生措施都属起居调摄范畴。

★睡眠养生

睡眠,本属“起居作息”范畴。所谓睡眠养生就是根据宇宙与人体阴阳变化的规律,采用合理的睡眠方法和措施,以保证睡眠质量,恢复机体疲劳,养蓄精神,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

★娱乐养生

运用娱乐的形式颐养身体。重视和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工作之余,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对怡神养性、防病健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浴身养生

浴身保健系指利用水、日光、空气、泥沙等有形的或无形的天然物理因素,来沐浴锻炼以防病健身的方法。根据浴身的方式方法不同,通过沐浴,可分别起到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调和阴阳、振奋精神等作用。

★部位养生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位,如头部、颜面、五官九窍、皮肤、躯干、四肢、五脏六腑等,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从整体观念出发,从局部保健入手,根据审因施养的原则精神,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若干重点部位与方法进行防护保健。

★区域养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