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7 17:15:2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闻《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海闻《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1)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含义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有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技术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观察角度不同。其中,对外贸易从国家(或地区)角度出发;国际贸易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出发。(2)国际贸易的产生

①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b.出现了政治实体。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2.奴隶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1)特点

奴隶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特点主要有:

①范围狭窄,多为近海贸易。

②商品种类少,比重小,贸易品多为奴隶、奢侈品。

③民间自发,政府较少参与。(2)作用

奴隶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作用主要有:

①奴隶买卖,提供了奴隶社会的支撑作用。

②支持了手工业的发展。

③货币作用范围扩大,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3.封建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1)贸易范围扩大

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集中体现为:

在欧洲:地中海沿岸→阿拉伯→意大利→北欧,由南向北扩大到整个欧洲。

在亚洲,以中国为中心,与周围国家贸易扩大。(2)商品结构

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交换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手工业比重上升。

4.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1)地理大发现的诱因

①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分工,也进一步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又需要更大规模的贸易。

②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其对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及埃及的占领,从欧洲通往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商路几乎中断,欧洲国家不得不努力寻找新的贸易通道。

③欧洲的技术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造船及其他航海设备方面。(2)地理大发现

①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船队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②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船队于1497年绕过好望角,到达南亚西海岸,打通了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③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在1519年经过大西洋,经南美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3)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①使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商业革命。

②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

5.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与国际贸易(1)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①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生产。

②大大促进了交通的发展,铁路、轮船、汽车以及电报电话的应用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体,国际贸易变得更加迅速方便。

③使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2)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的特点

①工业革命以后,国际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贸易总额迅速增长。

②工业革命使得欧洲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工业比重大大上升。

③工业革命还改变了世界贸易中的产品结构。

6.二次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战后较长的和平时期;

②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革命;

③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④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2)战后国际贸易的变化

①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增加。

②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组成部分。

③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

④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3)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①1973年前,国际贸易发展迅速。

②1973年后,滞胀出现,国际贸易发展减缓。

③贸易商品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

a.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制成品比重上升;

b.制成品内部,化工产品增长最快,其次是机电产品;

c.初级产品中,粮食、燃料增长速度较快。

④国际经济组织方面,诞生了GATT。

⑤国家干预增强。

二、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1.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重商主义(2)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学说和比较优势学说)(3)新古典贸易理论(H-O贸易模型)(4)国际贸易新理论(产品生命周期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

2.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1)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①关于国际贸易的基础

从供给方面即生产成本上解释:

a.用技术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基础的斯密模型和李嘉图模型

b.用资源的不同配置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c.用市场和生产规模不同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

d.解释成本优势动态变动的产品周期理论

从需求方面解释贸易基础的主要有:

a.用偏好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需求模型

b.用收入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林德模型

②关于贸易产生的影响

a.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b.对本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c.对国际市场和外国贸易伙伴利益的影响

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既有对局部市场的,也有对整体经济的;既有一国总体的,也有全球整体的;既有对短期影响的分析,也包括对长期影响的分析

③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动

国际贸易研究的第三个方面是贸易模式和贸易量的动态变化。

表1-1  国际贸易主要理论模型(2)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国际贸易的政策分析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贸易政策的影响和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

①贸易政策的影响

贸易政策影响的内容主要是对各种贸易政策(包括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以及影响贸易的其他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等)的实证分析。

②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

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是指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这是国际贸易政策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1)总体均衡分析

总体均衡分析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在国际贸易总体均衡分析中,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是主要的分析工具。

①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s,简称PPC)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的是一国在充分使用其有限资源时所能达到的各种生产组合,如图1-1所示。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一条向外凸或向里凹的曲线,其形状取决于各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在这里,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大米)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小麦)的最大数量。

图1-2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机会成本可以是不变的、递增的或递减的。相应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就出现了直线的、外凸的或里凹的不同形状,如图1-2所示。

②社会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s,用CIC表示),是指反映平均消费效用的或反映大多数人消费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图。每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都代表一定的社会效用水平,其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表明社会对一种物品和其他物品的边际替代率。每条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福利水平相等的一种物品和其他物品的各种组合。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是指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满足程度或维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③总体均衡

在总体均衡分析中,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供给,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需求。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的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即在有限的生产能力上选择能够带来最高福利水平的商品组合。

a.封闭经济的总体均衡点。封闭经济中,总体均衡点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点,也即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等于产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的点。此时,生产与消费点重合。

b.开放经济的总体均衡点。开放经济中,商品的相对价格是由国际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此时生产点由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相对价格曲线的切点决定,消费点由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相对价格的切点决定。生产点与消费点分离,一国生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差距就是进出口,即国际贸易。(2)局部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

①商品供求和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商品市场上的参与方主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向市场供给商品,由供给曲线表示。消费者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反映在需求曲线上。

a.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为,供给曲线是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也是生产者出售不同数量商品时所要索取的不同的最低价格;第二种解释为,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在边际成本递增的假设下,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

b.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也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为,需求曲线表示在给定收入或预算约束的情况下,消费者在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第二种解释为,需求曲线反映了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和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的斜率一般为负。

c.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在封闭经济中的市场的均衡完全由本国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供给与需求(即买卖双方)一开始也不一定知道市场均衡价格在哪里,但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会将价格和供求量引向均衡。

市场均衡点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来表示即为供给与需求曲线相交的点。在这一点上,供求相等,均衡价格被唯一确定。

②开放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以中国大米市场为例,假如中国进口或出口大米,那么中国就不再是封闭经济,而是一个“开放经济”。开放经济中市场的均衡不再只由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而需加入国外的供给与需求。

图1-3  开放经济中的中国市场

如图1-3(a)所示,如果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高于国内均衡价格,则本国将出口大米,需求量由新的均衡价格下的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决定。

如图1-3(b)所示,如果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低于国内均衡价格,则本国将进口大米,供给量将由新的均衡价格下的国内供给加进口决定。

1.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闭关自守

答:闭关自守是指关闭关口,不和其他国家来往。闭关自守具体是指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实行“禁海”。直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到清朝灭亡,中国才被迫打开大门。

2.对外开放

答:对外开放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3.互通有无

答:互通有无是指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交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古代世界贸易就开始于各地区之间的互通有无,它也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动机。

4.殖民贸易

答:殖民贸易是指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各个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区的大肆掠夺,他们将亚非拉美等殖民地的产品运往欧洲,牟取暴利。当时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就是殖民贸易。

5.奴隶贸易

答:奴隶贸易是指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为了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而从其他殖民地掠走大批奴隶,将其远程贩运进行买卖的一种贸易。奴隶贸易为西欧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但是却对殖民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6.制造品贸易

答:制造品贸易是指对原材料进行生产或加工,使其价值增值,最后将产品用于买卖的一种贸易方式。

7.服务贸易

答: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广义的。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服务贸易有四种提供方式:①跨境交付;②境外消费;③商业存在;④自然人流动。

8.贸易基础

答:贸易基础是指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的基础问题包括:①各国之间发生贸易的原因;②各国发生国际贸易的条件;③不同国家出口不同商品的原因;④一国的进出口模式的决定因素。

9.古典贸易理论

答: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是指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为:①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②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③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④固定的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⑤不考虑需求。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①绝对优势贸易模型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绝对不同,即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②比较优势贸易模型认为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相对不同,即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10.新古典贸易理论

答: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是指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配置贸易模型和保罗•萨缪尔森的特定贸易模型。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禀赋不同。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是:①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②产品边际成本递增;③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④固定的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

11.当代贸易理论

答:当代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它是指保罗•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和雷蒙·弗农的产品周期贸易模型。前者的关键假设为产品生产具有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竞争的要素市场,并且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为生产规模的不同。后者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为生产技术的不同阶段。

12.总体均衡分析

答:总体均衡分析是指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的一种均衡分析。由于各种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紧密相连的,总体均衡分析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13.局部均衡分析

答:局部均衡分析是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的一种均衡分析。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后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

答: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不仅发生在洲内,而且要求各州之间更加广泛的贸易往来。 在15世纪之前,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贸易主要局限于各州内以及亚欧间。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开辟的一系列新土地、新航道,它联系亚欧非大陆,为洲际贸易创造了便利的地理条件,从此引发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业机构。

2.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答:(1)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①加大贸易需求。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

②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③改变贸易模式。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2)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

①贸易量迅猛增长。

②贸易依存度加大。

③改变贸易的产品结构。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

答:(1)二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战后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贸易发展的保障。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促进生产和分工,使国际贸易成为必然。

③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对贸易的需求。

④二战后较为健全的国际经济秩序减少贸易摩擦,推动贸易发展。(2)二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其他原因

二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其他原因主要有:①战后重建所需的大量物资投入;②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壮大;③国际垄断资本的输出并带动私人资本的输出的规模日渐扩大;④政府的出口鼓励;⑤人口迅速发展;⑥经济全球化趋势;⑦全球投资自由化等。

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答: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增加

在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增长快于初级产品,国际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改战前初级产品占主要地位的局面,制造品贸易比重上升,初级产品的贸易比重下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日益优化。

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劳动密集型轻纺产品的比重下降,资本货物所占比重上升,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增长。(2)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后,人们收入不断提高,在主要耐用消费品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相应地得到了发展。(3)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

战后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即“北北贸易”为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增长最快,而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出口矿产和原料等初级产品的“南北贸易”相对缩减,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支配地位,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进出口量占世界进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4)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

战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区域性经济合作越来越多,其中最多的是自由贸易区,包括欧洲自由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等。合作程度稍高的有关税同盟、共同市场以及经济同盟,如欧盟。几乎所有的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成员国都参加了一个或数个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区域性或局部性自由贸易发展迅速。

总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1世纪初的五十多年中,世界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技革命、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日益融为一体,经济全球化已成为20世纪以来的主要趋势。

5.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

答:中国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发展速度和规模却不及西欧的原因在于: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西方所求不多,贸易动机长期都是互通有无。特别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极大限制中国的对外贸易。相反,西欧各国割据,资源短缺,急需对外扩张,进口本国所需的产品,于是在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6.比较15世纪初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和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远洋探险的不同结果,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

答: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但是并没有对中国的开放拓展和对外贸易乃至经济有实质性的推动。究其原因,远航的主要性质是“宣威异域”的“朝贡贸易”。当时中国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对从事海外贸易而获利没有兴趣,政府禁止任何私人出海贸易,所以即便发现了通向它国的新航道却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海外贸易。

相反,西欧的地理大发现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理大发现”,极大地刺激了国际贸易和西欧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大发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向外输出商品需要的探险行为,政府也极力借助发现新航道对外掠夺和殖民扩张。

7.本章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对外贸易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一方面也作为增长的动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一国的国际贸易增长率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有相当密切的联系。无论从世界贸易的发展速度,还是从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都可以看到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地位还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而不断提高。外贸最开放的国家,出口增长最快,经济增长率最高。在决定经济增长的诸多要素中,开放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国家贸易又是经济开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从整个世界来说,战后是贸易发展最快的阶段,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从具体国家和地区来说,战后实现经济起飞并步入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行列的亚洲四小龙,它们的经济腾飞与其迅速增长的对外贸易也有不可分割的因果联系。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与经济水平同步增长。(3)一国经济要快速、稳健、健康的增长,积极有效地引导对外贸易成为及其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对外贸易而引进吸收的科学技术、知识等能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经济,而增长的国内经济也会反过来促进对外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开放经济的发展要快于封闭经济的发展,一国要发展决不能忽视贸易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加入WTO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8.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解释的?

答:(1)发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

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分工,也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各国尤其是西欧一些国家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市场,而需要开拓海外贸易。

②欧洲国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得到提高,为实现海外贸易进一步提供可能。

③欧洲国家传播上帝福音的宗教动力、通过贸易牟利的强烈欲望、开辟新通道的迫切需要,也是产生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因。

④地理大发现成为了欧洲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现实基础。(2)国际贸易理论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释,其中前四种理论是从供给角度考虑,而后两种理论则是从需求角度出发考虑的:

①用技术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基础的斯密模型和李嘉图模型。该理论认为,劳动是最主要的生产投入,产品的成本由劳动生产率决定,而劳动生产率义由生产技术决定。因此,由于存在技术差异,造成产品成本的不同进而导致了贸易的产生。

②用资源的不同配置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该理论认为,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例和一国的要素稀缺程度不同导致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差异。而这种相对成本的差异由技术差异决定。

③用市场和生产规模的不同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该理论认为,由于生产规模不同,即使要素和技术相似,各国之间也会存在生产成本的差异。

④解释成本优势动态变动的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从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出发,强调不同要素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来解释这种贸易基础的变化。

⑤用偏好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需求模型。该理论认为,给定相同的技术、相同的要素配置和相同的生产规模,两个国家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产能力和成本函数,但是,这两个国家仍然可能会有不同的产品价格从而进行贸易。

⑥用收入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林德模型。该理论认为,收入不同会造成不同的需求曲线。收入较高,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较高。如果偏好和成本相同的话,同样的产品在发达国家的绝对价格会比在发展中国家高。

9.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

答: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模型对生产技术假设的差异如下:(1)斯密的绝对优势模型假设生产技术绝对不同,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且劳动者生产率在一国内是固定的,所以规模报酬不变。(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假设生产技术相对不同,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且劳动者生产率在一国内是固定的,所以规模报酬不变。(3)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配置模型或资源禀赋模型以及特定要素模型假设两国技术水平相同,但是要素的资源禀赋不同,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而且规模报酬也是递减的。(4)保罗·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假设两国技术水平相同,假设规模报酬递增。(5)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假设各国的生产函数和生产技术是可变的,生产技术会随时间变动。

10.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

答:(1)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主要区别在于:

①总体均衡分析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由于各种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紧密相连的,总体均衡分析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②局部均衡分析则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2)国际贸易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是因为:

国际贸易实际上研究的是国际市场上的供给(出口)与需求(进口)问题。因此必须研究一国的生产能力和整个社会的需求。总体均衡分析包括了进口和出口两部门的总体分析,可以用来总体把握两国的双向贸易;此外还包括产品与要素两个市场的分析,是对任何市场的任何因素的变动都会牵动总体的分析。这种综合性的考虑分析更加适合于现实中的国际贸易。而局部均衡只分别分析某个具体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情况,而不把这两个市场综合起来讨论分析,用其讨论国际贸易因此就不具有现实性。

1.3 考研真题详解

(略)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1 复习笔记

一、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国际贸易理论起源于市场经济商品交换和生产分工的思想,只是研究的对象从一国内的生产交换扩大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

1.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1)国际贸易思想的起源

国际贸易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出现分工交换思想的古罗马古希腊时代。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间接表现出来的经济思想,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交换的好处。(2)柏拉图的分工学说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Plato)最早提出分工学说。具体如下:

①每一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求,但是人们天生只具有某种才能,因此一个人不能无求于他人,而必须依靠互助;

②在社会分工中,每一个人应该从事哪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都取决于各人的秉性,是由先天决定的;

③如果一个人专门做一种和他性情相近之事,他所生产出来的必定较优和较多。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事各行各业的人。(3)宗教神学中的国际贸易思想

宗教中关于贸易的最早表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利巴涅斯(Libanius)。在西方早期的经济学中,基督教教会的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即使完美的城市也需要商人进口所需的产品和出口过剩的产品。

利巴涅斯和他的追随者提出了地理位置不同造成产品不同的观点。这种观点在17世纪以后被扩展为生产要素禀赋、气候、技能以及偏好的不同产生不同优势。到了20世纪,则进一步发展成为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理论。

2.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对国际贸易的系统研究,开始出现于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这个时期从大约14世纪末到18世纪。(1)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

重商主义又称“商人主义”(Mercantilism),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具体来说,怎样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如下:

①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是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

②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而对外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货币总量;

③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2)重商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时期,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时期。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不同主要集中在怎样做到多输出少进口上。

①早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货币平衡论,该观点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即出口值超过进口值,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并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

②晚期重商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是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晚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贸易平衡论,该观点重视的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具体如下:

a.从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

b.从总体的观点看,认为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3)重商主义的简要评价

①重商主义的基本错误

重商主义者的基本错误在于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使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这种思想的根源是他们只把货币当作财富而没有把交换所获得的产品也包括在财富之内,从而把双方的等价交换看作一得一失。

②重商主义的积极意义

尽管重商主义者的贸易思想有不少错误和局限性,但他们提出的许多重要概念为后人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打下了基础。

a.关于贸易的顺差逆差进一步发展到后来的“贸易平衡”、“收支平衡”概念;

b.关于进出口对国家财富的影响,对后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有启发;

c.开始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系统,而把对外贸易看成为这一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对重商主义的评价是:“开始为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形成的国际贸易一般理论奠定基础。”

3.重农学派的贸易观点

从17世纪下半期开始,首先在法国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思想,从而逐渐形成了重农学派。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杜尔阁(AR.J.Turgot)。重农主义的主要观点如下:(1)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自然秩序”是整个重农主义学说的基础。“自然秩序”是指经济社会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2)反对重商主义对贸易进行干预的政策,提出了自由贸易的口号

重农学派对贸易并不重视,但他们从“自由经济”的基本理念和法国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反对重商主义对贸易进行干预的政策,提出了自由贸易的口号,尤其主张谷物的自由出口。从重农学派的观点来看,“自然秩序”(包括自由贸易)是保证市场均衡和物价稳定的重要机制。

二、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第一个建立起市场经济学分析框架。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斯密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知识归结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而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

1.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

斯密的贸易思想是其整个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具体观点如下:(1)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是实现自由放任原则的主要内容

斯密从分工交换的好处来分析贸易所得。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和进口都能给一国带来好处。因此,在斯密的体系中,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应是市场上的一种自由交换。这种自由交换的结果,是双方都会得到好处。国际贸易只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不应加以任何限制。(2)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

斯密用一国中不同人的劳动生产率和职业分工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生产这种产品的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比购买别国产品的成本要高;而一国之所以能够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比别国先进,或者说具有绝对优势。因为该国用同样的资源可以比别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使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别国。(3)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2.绝对优势贸易模型(1)基本假设

①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②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③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④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⑤规模报酬不变。

⑥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⑦无运输成本。

⑧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2)生产和贸易模式

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的产品。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①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

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是指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可用()来表示,其中是产量,是劳动投入。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②用生产成本来衡量

用生产成本来衡量是指用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单位产品j的生产成本(劳动使用量)可用表示。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3)贸易所得

贸易所得是指一国专业化分工后,与他国进行贸易交换产品比封闭经济状态下消费或福利的增加。下面举例说明贸易所得。

①假设

中国和美国均生产大米和小麦,但生产技术不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100人。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同,同样的劳动人数,可能的产出是不同的。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假设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只能生产80吨。如果两国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假设中国能生产50吨,而美国能生产100吨。两国的生产可能性如表2-1所示。

表2-1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

②具体分析

a.封闭经济时,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每个国家都要生产两种产品。为了方便起见,现假定每个国家都将自己的劳动资源平均分布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那么,中国的大米产量是50吨,小麦是25吨,美国则生产40吨大米和50吨小麦。在封闭经济中,各国的生产量也是各国的消费量。

b.在两国开放自由贸易和专业化分工之后,中国生产100吨大米而美国生产100吨小麦。假设中国仍然保持自给自足时的大米消费量(50吨),拿出另外的50吨去跟美国交换小麦,而美国也是如此,保证原来的小麦消费量(50吨),将余下的50吨小麦去交换大米。这样,中国与美国用50吨大米换50吨小麦。

c.贸易的结果是,中国现在有50吨大米(自己生产的)和50吨小麦(进口的),比自给自足时多了25吨小麦。而美国也有50吨小麦和50吨大米,比自给自足时多了10吨大米。两国都比贸易前增加了消费,都达到了在自给自足时不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这就是贸易所得。(4)对绝对优势论的简要评价

①绝对优势论的积极意义

斯密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与交换中获得利益的思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

②绝对优势论的局限性

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国家比较先进发达,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贸易仍然在这两种国家之间发生。

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1.李嘉图的贸易思想

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人物,李嘉图与斯密一样,主张自由贸易,认为每个个人在自由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有利于整个社会。李嘉图贸易思想的主要观点如下:(1)国际贸易给社会带来利益并非因为一国商品价值总额的增加,而是因为一国商品总量的增长。(2)强调进口带来的利益,并提出了系统的自由贸易理论,从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使用)角度来论证自由贸易与专业分工的必要性。(3)比较优势论

李嘉图用“比较成本”的概念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建立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2.比较优势贸易模型(1)基本假设

比较优势模型的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基本一样,但加上了一点:强调两国之间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别而不是绝对差别。(2)生产贸易模式

在比较优势模型中,生产和贸易的模式是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决定的。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的衡量有三种方法。

①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可写成:

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

②用相对成本来衡量。“相对成本”是指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可写成: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该国就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

③用该产品的机会成本来衡量。“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小麦)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大米)的数量。用大米来衡量的每单位小麦产量的机会成本为:

其中,是大米产量,是小麦产量,“”表示变动。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如(小麦或大米)的机会成本比别国低,则可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以上三种方法的结论是相同的,都能确定本国产品的比较优势。(3)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①总体均衡分析

假设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因此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都是一条直线段。如图2-1所示,表示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了研究的方便,假设A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对应于国际均衡价格,贸易后A、B两国的一般均衡如图2-1所示。在图2-1(a)中,由于国际均衡价格,所以贸易后,A国的生产均衡点在点,即A国完全专业化生产X,而消费均衡点则为点。比较贸易后的生产点和消费点,得知A国出口X,进口Y,图中称为贸易三角形(trade triangle)。相类似,在图2-5(b)中,B国完全专业化生产Y,出口Y,进口X,贸易三角形为。

图2-1  贸易后的总体均衡

从图2-1中可以看出,无论A国还是B国,贸易后社会无差异曲线均向上移动,因此,贸易改善了两国福利水平。

总体均衡分析的结论如下:

a.发生贸易后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造成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或没有比较优势的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

b.相对价格的变化促进各国实行专业分工,专门从事本国具有比较优势之产品的生产,不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c.在新的生产贸易下,各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贸易所得来自于产品的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的有效配置。通过贸易,一国可以消费超出其生产能力的产品。

②局部均衡分析

与总体均衡分析不同,局部均衡分析只讨论某个产品市场而非整个经济的情况。局部均衡分析有助于了解在某个具体产品市场上的价格、生产、消费以及这一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变动,也有助于弄清商品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和变动的。

a.下面以中美大米市场为例来进行局部均衡分析。

图2-2  贸易前后的各国大米市场

如图2-2所示,中国生产大米的相对成本为0.5,美国生产大米的相对成本为1.25。

在没有贸易时,各国大米的相对价格等于其相对成本,生产多少则由国内的需求(由“需求曲线O”表示)决定。根据假定,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生产量为50吨,美国为28吨。

展开贸易以后,由于中国生产大米的相对成本低于美国,则中国的大米相对价格将上升,美国的大米相对价格将下降。最终,中国成为唯一的大米生产者,中国所面对的也是两国对大米的总需求,大米的国际价格由中国的供给与两国的总需求来决定。在这一例子中,假定这一最终的均衡价格为1。

b.自由贸易对两国需求的影响

自由贸易下两国对大米的需求并不是两国贸易前对大米的需求(用“需求曲线0”表示)的简单相加,而是自由贸易下两国对大米的需求(由“需求曲线1”表示)之和。自由贸易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会使各国对大米的需求发生变化。

价格效应是指,贸易后,商品价格上升的国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下降,商品价格下降的国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上升。价格效应表现为需求量沿着原有需求曲线上下滑动,如图2-2(a)中,中国大米的需求应为价格效应由50下降为40。

收入效应是指,贸易后,各国不仅通过出口直接增加了收入,而且还由于进口便宜产品而节省了原来用于消费同量产品的开支,各国总的实物消费量都增加了。收入效应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2-2(a)中,中国的需求曲线外移。

四、多个国家或多种产品贸易模型

1.两种产品多个国家

两种产品多个国家时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确定原则如下:(1)在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下,一国的比较优势由该国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与国际产品市场的相对价格()相比来确定;(2)如果,则该国具有生产产品1的比较优势,应该生产和出口产品1,进口产品2;(3)如果,则该国有生产产品2的比较优势,应该生产和出口产品2,进口产品1;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