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1 02:39:19

点击下载

作者:(美)彼得·莱文(PeterA.Levine)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

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试读:

赞誉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Waking the Tiger: Healing Trauma)是彼得·莱文的第一本书,它改变了整个创伤治疗领域。体®感疗法(somatic therapy),确切地说,身体体验疗法(somatic ®experiencing)是他所发展的疗法的名称,如今它不再是可被替换的边缘性治疗方案,而已成为主流心理治疗的重要一支。如同人类学家向我们介绍一种不同的文化,莱文在他的新书《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中系统且富有吸引力地向我们讲述了身体以及神经系统如何赋予自身活力: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让它发展出特有的运转模式,我们该如何与它交好,该如何理解它,如何和它沟通,最后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进行治疗并使它得到解脱,从而让我们免受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影响。所有这些存在于身体中的(与创伤相关,与健康相关,以及与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相关,与恢复能力相关的)都将被条理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本流畅的大师之作深入地涉及进化论、多重迷走神经理论、身心治疗、我们的动物本能之防御机制、自我表露、治疗创伤的详细步骤以及自愈能力的恢复。这是一本博学、热情洋溢且通俗易懂的书。——黛安娜·福沙(Diana Fosha),博士,加速体验-动力性心理治疗学院(AEDP Institute)主任,《情绪治愈的力量:情感神经科学、发展和临床的治疗》的合著者,《转化情感的力量:一个关于加速改变治疗的模型》的作者

被创伤化意味着被判决去一遍又一遍地体验那难以忍受的经历。在这本行文优美且引人入胜的书中,彼得·莱文解释了创伤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并展示了如何依靠身体的智慧帮助我们战胜它且转化它。书中他个人的和临床的经验与创伤治愈的科学要素结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了鼓舞人心的重要信息。他对创伤独一无二的见解应该被更多的幸存者、医务人员和科学工作者知晓。——翁诺V.D.哈特(Onno van der Hart),博士,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慢性创伤精神病学学院荣誉教授,《鬼魂缠身:人格的结构性离解》的作者

像一位充满智慧的织布工,彼得·莱文用自己智慧的锋芒和丰富的想象力,煞费苦心地将几股浓重的色彩混在一起,组成了全新的花纹。其中包括对个人经历与临床经验的细致反思,对动物研究的洞察,世界各地原住民的不同视角,对人体生物学和源于不同传统的宗教仪式的科学探索,以及其他任何从他闪烁的目光前经过的东西。他的第一本书(现今已成为标志性的一本书)《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如今是咨询师培养的必读之作。这本新书是他绘制体感疗法理论和实践地图的里程碑。——唐·汉隆·约翰逊(Don Hanlon Johnson),博士,加州整合研究学院教授,此领域第一个受到认证的研究生项目的创始人,《骨头、呼吸和姿势:具身化的实践》和《每日的希望,乌托邦的梦:对于美国理想的反思》的作者

40多年来,彼得·莱文一直以柔和、幽默且极为简明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创伤反应何以是我们心理自我防御机制的一部分。这种我们心理学专业人士或是门外汉都有的防御机制,无意间阻拦了许多“正常”的反应。如果你想理解创伤反应为什么能够且如何帮助人们康复,请读一读这本书;如果你想在创伤发生时帮助他人摆脱创伤的影响,请读一读这本书;如果你想理解自己曾承受的压力和创伤的历程,请读一读这本书;在从分离之迷茫到深层生命与精神感之重现的这条路上,如果你想于其间做一些标记,请读一读这本书。——玛丽安娜·本特森(Marianne Bentzen),丹麦哥本哈根,神经情感心理疗法国际培训师

彼得·莱文生动地表达出他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深刻的科学理解,帮助读者与参与治疗的受创伤影响的孩子和成人产生共鸣。莱文帮助我们从外部表现和内部原理来理解PTSD的复杂性。他在精神层面邀请我们,从科学和经验的角度解读创伤。他用诗一样的语言带领读者探索神经系统的内在反应、深层次的心理创伤,以及经验丰富的创伤治疗师是如何治愈患者的。莱文对创伤的理解是多方位的,本书从进化层面探讨创伤的来源,以精神的视角探究作为人类的我们如何通过治愈创伤让自己更强大。——苏珊·哈特(Susan Hart),丹麦心理学家,《大脑、依恋和人格:神经情绪发展介绍》和《依恋的影响:神经情感发展心理学》的作者

这本书是继《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之后莱文的另一本具有突破性的著作。他拓展了神经生理学与创伤有关的基础概念,通过对创伤科学深入的评述和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莱文对疗愈的应用提供了精妙的见解。重要的案例分析阐述了创伤受害者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为咨询师在疗愈过程中调动来访者的身体提供了工具。——罗伯特·斯卡尔(Robert Scaer),医学博士,《创伤的光谱》和《身体的重担》的作者

彼得·莱文理解治疗创伤的视角是新颖、关键且富有创造力的。书中介绍的疗愈地图对创伤的治疗者来说很有帮助。莱文再一次提醒我们,在进化的意义上,我们的祖先并不遥远。人类与其他动物属于同一家族,我们应该从它们身上学习,因为我们的存活与理智依赖于此。莱文对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改名为创伤后应激损伤(PTSI)的建议是切中要害的,因为在现实中我们治愈的是一种损伤而非心理障碍。——米拉·罗森博格(Mira Rothenberg),《绿色眼睛的孩子们》的作者,蓝莓治疗中心创始人

译者序一

回到身体,回到心灵

与焦虑、抑郁这样更加“现代化”的诊断不同,心理创伤及其相关障碍深植于我们的神经系统并跨越时间和空间,作为人类主观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地存在于人类发展之中。20世纪人们就发现,哺乳动物也会受到心理创伤,很可能我们的祖先在成为人类之前就已经对心理创伤有所体验和了解。

最早的心理创伤治疗师大概是原始部落里的萨满,虽然他们的信仰体系与现今的我们有诸多不同,但他们以意象和躯体为主的治疗手法可以供现代的治疗师借鉴。在目前较为成功的创伤疗法中,多少都包含有意象和躯体的成分——对同样的神经系统起作用的,可能本质上仍然是同一套方法。

虽然身体作为所有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创伤体验的发源地,在心理创伤过程中处于极为核心的地位,强调躯体的心理疗法在20世纪的发展却并不顺利。在整个20世纪里,由于心理学界普遍的精神-身体二元对立思想,主流疗法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人的思维、认知和情绪层面,而常常忽略了躯体过程,以及它重要的疗愈价值。

因此,自奠基者威廉·赖希(Wilhelm Reich)之后,躯体心理疗法(body psychotherapy)的门类下虽然发展出了哈科米疗法(hakomi therapy)、身体动力分析(bioenergetic analysis)、躯体动力疗法(bodynamic psychotherapy)、核心能量疗法(core energetics)等全面系统的疗法,但所有受赖希影响的疗法中只有严格意义上不归于这一门类的完形疗法(gestalt therapy)进入了主流。

不过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脑神经科学的发展,这种情况终于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精神科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家注意到躯体体验对心理过程的重要影响,并重新将其作为主角纳入心理治疗的方法。许多新的以躯体为核心的临床技术和疗法经过多年发展也日臻完善,这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彼得·莱文的身体体验疗法和帕特·奥登的知觉传动疗法(sensorimotor psychotherapy)。这两种疗法都在继承前人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把心理创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强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来访者躯体的观察、引导和把握,以达到疏解和治愈心理创伤的目的。同时,它们的疗效也获得了临床实证研究的支持。

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国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手法目前多集中在思维分析、行为矫正和情绪宣泄等方面。多数有心理学基础的临床治疗师极易忽略身体方面,而从事身体领域工作的培训师和教练又缺乏心理学基础。如果能将身体、情绪和认知整合起来,在临床工作中利用身体的强大影响力推动心理改变和转化,也许就可以使心理咨询和治疗水平向前迈进一大步。

尤其对于那些经历过心理创伤的来访者,强调躯体的干预方式可能有助于他们超越对童年经历的分析和对受伤情绪的发泄,从本质上获得身心疗愈,而这也正是许多经历过个人创伤的来访者所需要的。

我个人重视躯体和体验的临床训练经历,以及临床工作中从莱文博士的理论方法中获得的诸多启发和指导,使我一直希望有机会将莱文博士的成果介绍给国内的同行。此次能够参与这本书的翻译,亦是我个人的荣幸。

因初次参与图书翻译,个人能力有限,加之莱文博士知识丰富、语言富有诗意,我虽努力查阅资料,反复斟酌词句,但很可能还是有翻译不当的地方。译文中诸多问题,还望获得同行的指正。同时,若此书能帮助国内同行接轨国外创伤疗法,我这一段翻译的苦工也就物超所值。清流(庄晓丹)2016年11月6日

译者序二

创伤的过去与当今的治疗“心理创伤”及其影响,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无法被隔离的一部分。亲历自然灾害、目睹恐怖袭击、置身战争的血腥之中、婴儿被父母抛弃、孩子遭受抚养者的辱骂、家庭中的乱伦、经历猥亵与强奸、政治酷刑与屠杀、被殖民与奴役等,无人能凭一己之力将这些事件与经验从人类社会中完全抹除。能做到此点的,恐怕只有造物主或上帝,然而“它”并没有这样做。“心理创伤”这个概念,被近代西方心理学学术界单独拿出来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那时其症状被称为hysteria,其汉语音译为“歇斯底里”,依然带着其在一百三四十年前被赋予的含义,即女性过分的且无法被控制的情绪及其所引发的行为。当时法国著名的神经病学家让-马丁·沙可(Jean-Martin Charcot)对歇斯底里症状进行了科学性的观察与分类,他的研究对象是当时精神病院中的乞丐、妓女和精神疾病很严重的人。沙可的两位学生皮埃尔·让内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随后将hysteria的概念“发扬光大”,并得出相似的结论:hysteria是由心理创伤造成的。

随后弗洛伊德和他的研究搭档约瑟夫·布洛伊尔(Joseph Breuer)发现,病人们不断地告诉他们自己在童年曾受过的性侵害,而这才是隐藏在触发歇斯底里症状的近期事件背后的更深根源。1895年,弗洛伊德在他与布洛伊尔合著的《歇斯底里症研究》一书中,详细报告了18例此类案例。但是弗洛伊德在一年后,推翻了歇斯底里症状病因在于童年的性创伤的结论。歇斯底里症状在当时的欧洲是比较普遍的,不少社会上层的贵妇人也受其困扰;而弗洛伊德的结论,无疑暗示着童年性侵事件在当时存在的普遍性。当代美国精神病学家朱迪思·赫尔曼(Judith Herman)认为弗洛伊德为了自己的学术前途,放弃了自己学术的科学客观性;弗洛伊德若选择坚持此观点,必会受到各方压力。此后,在否定童年性创伤存在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建立了全新的“精神分析”理论,关注于分析内在的且与性有关的幻想与欲望。

这不能怪弗洛伊德,当时的欧洲社会与政治气氛并没有提供让这样的新观点得到传播的条件。下一次心理创伤得到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因为战争。相当高比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和越南战争(以下简称越战)的退伍老兵中,会表现出易怒、闪回、情感麻木、高度警觉等无法让他们回归正常社会与家庭生活的症状。英国心理学家查尔斯·迈尔斯(Charles Myers)首先称其为弹震症。美国心理学家艾布拉姆·卡迪纳(Abram Kardiner)于一战后提出弹震症与歇斯底里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对弹震症大规模且长程的研究开始于越战后,这部分得益于当时美国的反战浪潮。直到20世纪80年代,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被加入DSM第3版中,弹震症这个名词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战争让整个西方心理学界意识到,退伍老兵们的症状完完全全地源于心理层面。

随着美国平权与女权运动影响力的扩大,“性侵害”在半个多世纪后的20世纪80年代,重新成为西方心理健康领域的重点关注课题。曾被弗洛伊德搁置的结论,重新被当代创伤研究者捡起来,家庭暴力、强奸、乱伦等课题被严肃地关注。种族歧视、贫穷、移民等课题也在近20年来,从心理创伤的角度被讨论与研究。如今的西方社会已经不同于100多年前的法国,似乎做好了更多准备来正视并理解心理创伤究竟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的,越来越多针对心理创伤的疗法也在近20年被发展出来。

从20世纪90年代后便是心理治疗主流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和在近几年才逐渐得到认可的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是目前西方心理健康领域治疗创伤的两大主流疗法。与此同时,从身体知觉层面入手的疗法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多与东方古老的传统有关,如源于佛教的内观疗法(mindfulness)、瑜伽、太极拳等。本书作者莱文博士所发展出的身体体验疗法也是从处理身体知觉开始治愈创伤的。本书作者是译者实习所在医院The Meadows的临床顾问,其间译者曾有机会学习和使用这种疗法处理患者的创伤症状。希望本书的引进,可以为国内心理健康领域工作者抛砖引玉,发展出更加本土化的创伤疗法。常邵辰2016年12月14日于加州湾区

序言

《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是彼得·莱文的杰作,是他一生对压力和创伤的本质的探索以及他开创性的治疗工作成果的总和。这也是他最私人且富有诗意的一本书,揭示了许多他作为治疗师和作为人本身的个人经验。同时,这也是他所有书中科学性最强和最深奥的一本。

开篇章节中的一个标题揭示了彼得教导的核心:“亲切感的力量”。彼得在一次摩托车事故中受伤,并由此发现,他自身的疗愈潜能在他对躯体/情绪体验主动全然地关照并使其按自身需求自然地展开中得以开启。一个慈爱的人协助了这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躯体良好的恢复自身健康和平衡的天然能力被这位路人激发,这个充满同情心的见证者通过具身化的亲切感和接纳帮助他避免了创伤。

这些特质毫无例外地应存在于那些受召为受创伤的人治疗的治疗师身上,彼得·莱文认为它们是最核心的特质。正如他所说,治疗师必须“协助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一种传达出庇护、希望和可能性的气氛”。但是,因为受创伤的人常常无法解读和完全接受慈爱,单纯的共情和温暖的治疗关系并不足够。这些人过度压抑,在更适用于我们的两栖和爬行类祖先的原始防御机制里受困太深。

对这些被过往创伤伤害和击倒的人来说,治疗师能做什么呢?治疗师要帮助人们倾听他们自己身体的无声诉说,并使他们能够感觉到他们的“生存情绪”(比如暴怒和恐惧),而不被这些强力的状态淹没。正如彼得在几十年前英明地意识到的,创伤并不在于导致躯体和情绪痛苦的外部事件,也不在于痛苦本身,而是由于我们受困于对痛苦事件的原始反应所致。当我们不能释放受阻的能量、不能完全穿过对伤害性体验的躯体和情绪反应时,创伤就产生了。创伤并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而是在缺少同情的见证者时,我们内心的体验。

此处的拯救就在身体之中。莱文提到:“大多数人认为创伤是一个‘精神’问题,甚至是一种‘脑障碍’。但是,创伤也发生在身体之中。”其实,他向我们展示了创伤首先发生在身体里。与创伤相关联的精神状态很重要,但它是次要的,他说:是身体首先启动的,头脑只是跟随。因此,使用头脑甚至情绪的“谈话疗法”无法足够深入。

治疗师/疗愈者需要能够识别出来访者针对“僵直的”创伤的心理情绪和躯体信号。他必须学会倾听身体“无声的诉说”,这样来访者才能安全地学习去倾听和看见他们自己。本书是在倾听身体的无声诉说方面的杰出指导。“在我描述的特定方法中,”莱文写道,“来访者在发展觉察能力和掌握自身躯体知觉和感觉方面获得帮助。”他主张通过“解码非语言的领域”找到疗愈的关键。他通过整合这些看似迥然不同的(仅仅是看似)研究进化、动物本能、哺乳动物生理学和人类大脑的学科,以及他来之不易的治疗经验,发现了这个准则。

具有潜在创伤性的情形可以引发高度唤醒的生理状态,但却缺乏令有情绪的人可以表达和改变这些状态的自由:没有攻击可能的危险或逃跑,缺少如野生动物在与猎食者的可怕相遇之后那样“摆脱它”的机会。动物行为学家称为紧张性不动状态(tonic immobility)(一种在致命危险面前普遍的无助经验中,以瘫痪和躯体/情绪抽离为特征的状态)主宰了当事人的活力和机能。我们被“吓僵住了”。不像动物那样,在人类身上,临时的僵直状态可能成了长期的特质。彼得·莱文指出,幸存者可能持续“受困于地狱迷境,无法全然回到生活当中”。在其他人不过感觉到轻度威胁,甚至只是感觉需要应对挑战的情况下,受创伤的人会体验到威胁、恐惧、精神/躯体的倦怠和一种身体、意志方面的瘫痪。在这种强加的无助感中,羞耻、抑郁和自我厌恶随之而来。

在精神科医生和研究者丹尼尔·西格尔的精练描述中,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处理分类,而非痛苦”。彼得·莱文教导的核心是,创伤不能被简化为编纂在DSM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征诊断准则。他指出创伤不是疾病,而是根植于生存本能的一种人类体验。如果能够谨慎地逐步完全表达出本能反应,就能缓解受害者的创伤状态,而作为改善,生命力也会随之从内部喷涌而出,从而复原。“创伤一旦产生便无法逆转,”莱文写道,“但这并不等于给人判了无期徒刑。”在我们的痛苦中存在我们的救赎。正如他所展示的,统治创伤状态的心理和生理系统也是核心的善良和归属感的媒介。

在观察和描述他的来访者的“解冻”(unfreezing)过程时,彼得对微小细节的惊人觉察和关注力,与他引导和协助这个过程的技术,同样是他的指导核心。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常回想起自己治疗受创伤并常常难以走出来的人时的观察,并经常在阅读中有所顿悟。正如彼得意识到的,治疗师与他自身经验的协调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成为走上正确疗愈之路的指引之光。

彼得·莱文和他的读者共同完成了对灵性和创伤的探索之旅。正如他所写,在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内在的紧密的结合关系”。虽然我们根植于身体,但我们人类也是灵性的存在。正如精神科医生托马斯·霍拉(Thomas Hora)敏锐地指出的:“所有问题都是心理的,但所有解答都是灵性的。”

通过这本书,彼得·莱文巩固了他在创伤疗愈前沿的理论家、实践者和导师的地位。我们所有治疗群体的成员,不论是医生、心理学家、临床医学家、有抱负的治疗师,还是对此感兴趣的普通人,都会因他对自身所学的总结而受益匪浅。加博·马泰《在饥饿幽灵的领域:亲密接触成瘾》的作者第一部分寻根:可以在上起舞的根基我们必须挖掘生活的根基。任何流于表面且无法满足最深需求的生活秩序都是无用的,这和不寻求秩序并没有什么区别。第1章无声语言的力量

君子用心学习恐惧和战栗的意义,

他才能不被源于外界的恐怖所影响。

我们无论怎样自信满满,总会有那么一刹那感到无限的绝望。正如在《圣经》约拿的故事中,创伤和丧失的未知力量会将我们整个吞噬,然后掉入它们冰冷黑暗的肚子中。我们落入陷阱,迷失了方向,恐惧和无助让我们陷入绝望的僵直状态。

2015年年初,我离开住处,在南加州的晨光中漫步。海边和煦的微风让我们神清气爽。这个国家其他地方的人(可能除了乌比冈湖的加里森·凯勒)无疑都想抛开手中的雪铲,来到南部阳光明媚的海滩。那是完美一天的开始,没有人会觉得这一天会发生不好的事情。但是,偏偏发生了。真实的一刻

我走在路上,沉浸在拜访我的挚友布奇并为他庆祝60岁生日的期待中。

我走上人行横道……

下一刻,我躺在路上,全身麻木、无法动弹,呼吸困难。我搞不清楚刚刚发生了什么。我怎么会躺在这里?在天旋地转的困惑和难以置信中,好多人跑过来。他们停在我身边,面露惊骇之色。突然,他们紧紧地围住我,盯着我的软绵绵且扭曲的身体。从我无助的视角看来,他们像一群食肉乌鸦,俯冲向受伤的猎物——我。我慢慢地缓过神来,认出了真正的攻击者。如同那种老式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我看到一辆带着利齿一般的保险杠和破碎的前挡风玻璃的浅褐色汽车在向我逼近。车门突然打开,一个瞪大眼睛的少女冲了出来,她的脸上写满了迷茫和惊恐。说起来有些奇怪的是,我既知道也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当这些记忆逐渐拼凑起来后,可怕的现实浮现出来:我肯定是在过马路时被车撞了。在困惑与怀疑中,我又置身那个模糊的傍晚。我发现自己无法清晰地思考,无法从这场噩梦中醒来。

一位男士跪在我身边。他告诉我他是碰巧路过的急救医生。当我试着去找声音的来源时,他严厉地命令道:“不要动你的头。”他尖利的命令和我身体的自然反应(移动头部,朝向他的声音)使我受到惊吓,进入一种僵直状态。我的知觉奇怪地被分离,我感受到一种离奇的“离解体验”。我好像飘到了自己身体的上方,从空中俯视着正在发生的一切。

当他抓住我的手腕测量脉搏时,我一下子回到自己的身体中。然后,他变换了位置,直接坐在我身上。他用双手固定我的头部,不让其再移动。他突然的动作和严厉的命令吓到了我,进一步让我陷入僵直状态。恐惧渗入了我恍惚且模糊的意识中:我的脖子可能断了。我不能自已地要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简单地说,我需要被充满安慰的眼神注视,这如同我的救命稻草一般。但是由于过度惊吓,在僵直状态中的我绝望得无法动弹。

一位好心的见义勇为者马上一个接一个地提问题:“你叫什么?你住哪里?你要去哪里?今天几号?”然而我的头脑无法与自己的嘴巴建立连接,根本说不出话来。我并没有回答这些问题所需的能量。他向我提问的方式让我更加晕头转向,对一切困惑不解。最终,我成功地让话语在口中成型,将其说了出来。我的声音非常紧张且不自然。我手嘴并用地告诉他:“请退后一些。”他依从了。我好像一个中立的旁观者,向他保证这个躺在沥青马路上的人不会移动头部,并且稍后会回答他的问题。亲切感的力量

几分钟之后,一位女士静静地穿过人群,坐在了我身边。“我是医生,儿科医生,”她说,“我能帮上什么忙吗?”“请陪着我就好。”我回答道。她简单而亲切的脸庞看起来忧心忡忡,但令人感到安慰。她握住我的手,我攥紧她的手,她轻柔地用手势做出反馈。当我将目光投向她时,我感到自己的眼泪已在眼中打转。她那淡雅且令人熟悉的香水味让我知道,自己并不孤独。她不断地鼓励我,让我在情感上对她产生了一些依赖。一波震颤从我身体中释放出来,我做了第一次深呼吸。随后,一股恐惧的战栗传遍了全身,眼泪随之夺眶而出。我听到自己在心里说,难以置信这居然会发生在我身上,这不可能,这可不是在布奇生日这天晚上计划该发生的。我被一股难以名状的后悔感卷入谷底。我的身体继续战栗,让我慢慢回到现实。

过了一阵,更轻微的颤抖开始取代猛烈的战栗。我感到一阵阵恐惧和悲伤袭来。我猛然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伤势严重,可能我下半辈子要在轮椅上度过,或者走路会一瘸一拐,随时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一股深深的悲痛再一次吞噬了我。我害怕被它吞没,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位女士的双眼。我轻吸一口气,闻到了她的香水味。她一直陪伴和支持着我。慢慢地,我的情绪不再难以控制,尖利的恐惧感也逐渐消退。我看到一丝一闪而过的希望,伴随而来的是排山倒海的愤怒。我身体的抖动和震颤加剧,寒冷和燥热交替袭来。滚烫发红的暴怒从我的腹部喷发出来:这个混账孩子居然撞到走在人行横道上的我?她是怎么开车的?可恶!

一阵尖锐的警笛声和闪烁的红光覆盖了一切。我腹部一紧,再用眼睛寻找那位女士亲切的注视。我们攥紧对方的手,这让我腹中的打结感有所缓解。

我听到自己的衬衫被撕开。我被吓得不轻,再一次升高盘旋在半空注视自己身体的观察者的视角。我看到一些穿着制服的陌生人,有条不紊地把一些电极贴在我的胸前。之前那位男士惊恐地和谁说,我的心率达到每小时170次。我听到我的衬衫被更多地撕开。我看到急救人员在我的颈部贴上一片领子似的东西,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我滑到担架上。当他们把我在担架上固定好后,我模模糊糊地听到无线电通信的声音。护理人员在请求创伤救援团队的帮助。我心中一惊。我要[1]求被送往仅在1英里之外的最近的一家医院,但是他们告诉我,我的伤势或许需要得到拉霍亚(La Jolla)的大型创伤中心的救助,而那在30英里之外。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我的恐惧感马上就平息了。我被抬上救护车时,第一次闭上双眼。那位女士模糊的香水味,以及她安静和亲切的眼神在我的眼前浮现。她的出现再一次让我感到宽慰。

在救护车上,我睁开眼睛,意识到自己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体内仿佛充满了肾上腺素。虽然这种感受非常强烈,但我并没有被其吞没。虽然我的眼睛想要四处张望,去考察陌生且未知的四周,但我还是有意识地引导注意力至体内。我开始对躯体知觉进行评估。这种主动的聚焦把我的注意力拉到贯穿全身的强烈且不适的嗡嗡感上。

在这种不适的知觉中,我注意到左臂上有一种奇怪的紧张感。我让这股感觉进入意识,追踪左臂上那变得越来越强的紧张感。我慢慢地意识到,胳膊想要收缩然后向上抬起。当这种动作的内在冲动得到发展后,我的手也想转动。尽管非常轻微,但我依然感受到它在移向我的左脸——仿佛在保护其免受一击似的。突然,我眼前闪过一面褐色汽车的前挡风玻璃,而在玻璃蛛网状裂纹后那双茫然的眼睛,再次如闪光快照般浮现了出来。我听到自己的左肩撞碎挡风玻璃那一瞬发出的闷响。出乎意料的是,随后一股释怀感席卷而来,将我淹没。我感到自己回到了身体之中。如电击一般的嗡嗡感也减退了,那幅有双黑色的眼睛和破碎的挡风玻璃的画面开始消退,或者说是消散。我想象自己离开家,和煦的阳光洒在脸上,心中充满了期待晚上拜访老朋友的愉悦。当我环顾四周时,我的眼睛能够放松下来了。救护车内部不再像之前看起来那么陌生,我用更加清晰和“柔和”的方式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我确信,自己已不再处于僵直状态,那个阶段已经过去,我已从噩梦中醒来。我望着坐在我旁边的急救人员,她的镇静让我安心。

在颠颠簸簸几英里后,我感到在靠近颈部的脊柱处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紧张状态。我的右臂想要向外伸展,我瞬间看到了一幅闪回的情境:黑色柏油路面向我冲来。我听到手拍在地面上的声音,右手手掌随即感到一股擦伤的灼烧感。手部向外伸展的知觉感知与保护头部免于撞击地面的动作有关。我感到极大的解脱,并十分感谢自己的身体没有背叛我,它知道保护我脆弱的头部免受可能的永久伤害。在继续轻微颤抖的过程中,我感到一股温暖的麻酥感,以及从身体内部生发出来的力量感。

伴随着刺耳的警笛声,救护车上的急救人员测量了我的血压和心电图。我让她告诉我这些重要指标时,她以专业的态度和善地拒绝告诉我这些信息。我感到一种微妙的冲动,将她作为一个普通人,去进一步建立联系。我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告诉她我也是医生(算是半个医生)。这算是我开的一个轻松的玩笑。她摆弄着仪器,然后说这可能是误读。随后,她说我的心率是74次,血压为125/70。“第一次测的时候,我的数据是多少?”我问道。“当时心率是150。我们到达之前给你测的那个人告诉我说是170。”

我轻松地深叹了一口气,说:“谢谢。谢天谢地,我不会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了。”“你的意思是?”她充满好奇地问我。“我是说,我应该不会得创伤后应激障碍了。”她依然有些疑惑地看着我,我解释了一下我的颤抖和随后的自我防御反应是如何帮助我“重置”了神经系统,并将我带回身体的。“这样一来,”我继续说,“我就不再处于战或逃的状态了。”“嗯,”她评论说,“这就是为什么意外事故中的受害者有时和我们抗争的原因?因为他们依然处于战或逃的状态?”“没错,是这样的。”

她说:“我发现到医院的时候,他们经常有意地阻止伤员颤抖。有时,他们会将伤员绑紧在担架上,然后打一针安定。也许这样并不好,对吗?”“当然不好,”我好为人师地回答说,“暂时可能会缓解,但是可能会长期将他们困于僵直和卡陷的状态。”

她告诉我,最近她上了一门叫“重大事件简报”的创伤急救课程。“他们和我们一起在医院进行培训。我们必须分享一次事故之后自己的感受,但是分享感受让我和其他急救人员觉得更糟糕,之后我就失眠。但是你并没有说刚才发生的事情。在我看起来,你只是在颤抖。这是你心率和血压下降的原因吗?”“是的,”我和她说,并补充道,也是因为我的手臂做出了即时且微小的自我保护动作。“我确信,”她做沉思状说,“如果在手术后,病患可以完成这个颤抖的过程而不是被抑制的话,康复的过程会更快些,甚至术后疼痛也会减少吧。”“没错。”我微笑着表示同意。

尽管这是一段令人震惊且可怕的经历,但它为我提供了机会去使用我自己发展出来的处理紧急创伤的方法,而我已经教授该方法近40年了。通过倾听自己身体中“无声的语言”,它便会去完成它该做的;通过不去阻止颤抖的过程和“追踪”内在知觉,防御和适应反应才能得以完成;我幸运地感受到了暴怒和恐惧等“生存性情绪”而未被其吞没,并且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安然无恙。我不仅要感恩,还谦恭且感激地发现,我能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自我救赎。

虽然一些人能够依靠自己从类似的创伤中康复,但其实许多人做不到。成千上万的士兵在战场上经受了极端的压力和恐惧,令人绝望的强奸、性侵害和袭击事件也屡屡发生,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是被1非常平常的事情压垮的,如外科手术等侵入性治疗。最近一项研究显示,52%接受过外科整形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后被诊断出患有与之直接相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其他创伤包括跌落、严重的疾病、被遗弃、突闻令人震惊或悲伤的消息、目睹暴力事件以及遭遇车祸,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其他一些相对平常的经历也会造成潜在的创伤性影响。若我们没能从这些事件中恢复,或没有及时地得到专业人士足够的援助,我们就会受制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并引发大量的躯体和情绪症状。如果我缺乏相关的知识,或没有这么好运气遇到那位女性儿科医生和她香水味带来的亲切感,不敢想象什么样的后果将等待着我。找到出路

在过去40年中,我已经发展出一套方法帮助人们逃离不同种类的创伤,包括在这场车祸中我所经历的。无论创伤事件发生在几小时前还是几年前,这种方法都适用。在第2章中,我将提到,一位来访者能够从一场发生在20年前的创伤中康复,那算是我的一次意外收®获。身体体验疗法是我为这种方法起的名字,它能帮助来访者塑造躯体的、感知的和情感的状态,转化恐惧和无助感。通过对躯体知觉的感知,与本能反应建立连接,从而实现转化。

自远古以来,人们通过做一些与恐惧和无助的感知相冲突的事情,处理强烈且可怕的感受:宗教仪式、戏剧、舞蹈、音乐、冥想以及食用某些改善心智状态的食物。在这些能改变人们状态的方法中,现代医学只将化学药品的使用纳入应用范围,其他“应对”方式继续出现在所谓的整合取向治疗中,如瑜伽、太极、击鼓、音乐治疗和以身体为导向的其他技术。尽管许多人从这些宝贵的治疗方法中寻到了慰藉与帮助,但这些疗法并没有相对明确和足够地去处理核心的躯体性机制和过程,从而将强烈且可怕的经历转化。

在本书中,我描述的这种方法会帮助来访者,发展出对他自己躯体知觉的感知力和掌控感。在拜访几处当地文化时,我观察并联想到,这种方法和在种文化中存在的萨满治疗仪式有某种关联。我设想一种集体性的、跨文化的创伤治愈取向,不仅指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向,还最终加深了对身心间双向动态交流的理解。

我一直尝试在医疗人员的日常工作和各种科学发现,特别是动物行为学(在自然环境中对动物的研究)之间巨大的鸿沟间架起一座桥梁,这也是我一生的工作目标,以及写本书的目的。动物行为学这个重要领域在1973年被广泛认可并达到了高峰,因为三位动物行为学家尼古拉斯·廷伯根(Nikolaas Tinbergen)、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和卡尔·冯·弗里希(Karl von Frisch)分获1973年的诺贝尔生[2]理学和医学奖。

通过耐心且精准的观察,这三位科学家研究动物如何通过它们的身体表达自己和同类沟通。直接用身体交流是理性和基于语言的人类的沟通方式。尽管人类的交流显著地依赖于精妙的语言,但我们之间的许多重要信息会简单而直接地通过身体表达出的“无声的语言”进行交换。这一非语言领域的解码对治疗过程至关重要,这也是我在本书中所要呈现的重要主题之一。

为了呈现创伤在身体、大脑和心智中的不同形态和本质,我从神经科学领域选取了一些发现放在本书中。我确信,犯罪学、对自然界动物的研究和大脑的比较研究都会为治疗方法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帮助来访者恢复适应力并提高自愈力。为此,我将会解释人类的神经系统是如何进化出层级结构的,不同的层级之间又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在面对重大威胁时,更高级的系统如何自行关闭,使大脑、身体和心智以古老的初级功能运行的。我希望展示成功的治疗是如何让这些系统恢复平稳运行的。这种疗法所引发的出乎意料的副作用或许可以被称为“将未死的人唤醒,方知身体的能量”。我将针对这个唤醒现象进行讨论,并从本质上解释当理性与动物的本能相结合,给予我们成为更完整人类的机会时,将会发生什么。

许多治疗师,比如心理治疗师、精神病学家、躯体治疗师、理疗师以及塑身教练,对源于大脑和身体的创伤有更好的理解,我希望向他们请教。我也希望和那些被病人表现出的无法解释且可被治愈的症状所困惑的医生们取得联系,向长期工作在一线并一直照顾身受重伤的病人的护士们学习,与关心我们国家医保难题的政策制定者交流。最后,我寻找对各类主题如饥似渴的读者——从探险、人类学、生物学、达尔文主义、神经科学、量子物理、弦理论、相对论和动物学到《纽约时报》的“科学”专栏。

由于被童年阅读福尔摩斯的经验所激励,我一直尝试着让读者参与到这份神秘的发现之旅所带来的刺激之中。这段旅程让我窥见到,在这充满不确定性并经常遭受暴力的星球上,作为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有幸能够研究人在极端挑战后是如何恢复正常的,并目睹了人类精神的适应力,以及在强烈绝望后人们又如何找回曾经的幸福与美好。

我将以个人视角讲述一些故事。本书的写作于我是一项令人兴奋的挑战,我会讲述自己作为医疗人员、科研人员和内在探索者的一些经历。我希望穿插着讲一讲故事,这样既有助于生动地表达医疗与科学知识,又能避免过多的专业名词和迂腐乏味的语调。我将通过对案例的描述来阐述各种基本原则,并邀请读者参与能体现这些原则的觉知练习。

尽管本书的直接读者是医护人员、研究人员和对此感兴趣的外行人,但其实我更愿意将它献给饱受创伤幽灵折磨的人们。对那些被关在焦虑、恐惧、痛苦和羞耻感之牢笼的人,我希望表达的是,他们的生活并没有被某种“疾病”控制,而是遭受了一种可以被转化和治愈的伤。我将在下一章节讨论这种转化的能力。自我调节和自我认知的身体

尽管在车祸之后我感到了一阵困惑与晕眩,但牢记在心里的创伤知识让我能够首先要求碰巧路过的急救医生退后以留给我一些空间,然后足够信任自己身体的非自主创伤性颤抖和其他即时的躯体和情绪反应。然而,尽管拥有很多知识与经验,我还是怀疑自己能否独自完成这一切。那位优雅的儿科医生安静的支持具有重大作用,她冷静的语气、温和的眼神与气息透出的非侵害性的温暖,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与受保护感,让我的身体做了需要做的,让我感受到了我需要感受的。将此与我了解的创伤知识以及旁人镇静的支持加在一起,为完成强大且深入的自主康复性反应提供了条件。

一般来说,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处理自己的唤起状态和艰难的情绪,从而奠定真正自主与健康社交之间的平衡基础。此外,这种能力能让我们感到自己好像安全地“回家”了,回到了所有美好留驻的地方。

当我们受到惊吓或伤害时,这种能力显得格外重要。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出于本能地知道要抱起受到惊吓的孩子,通过轻轻地摇动和身体接触来安抚他。与此类似,我旁边那位女士轻柔的眼神与宜人的气息绕过了我掌管理性的额叶皮质,直达情绪脑。因此,它抚慰并帮助我的机体处于足够稳定的状态,从而让我能够体验艰难的知觉,一步步地回归平衡与平和的正途。升上去的……终究会落下来

阿里耶·沙莱夫(Arieh Shalev)于1998年在以色列进行了一项简2单而重要的研究,以色列的创伤发生率很高。沙莱夫博士记录下耶路撒冷一家医院急诊室中病人的心率。这些数据很容易收集到,因为在急诊室中,记录任何被接收的病人的重要生理指标是正规流程。当然,大多数病人在刚刚被送来时都处于心焦意乱的状态,且心率非常高,因为他们很可能是一些可怕事件(如公交车爆炸或车祸)的受害者。沙莱夫发现,若病人离开急诊室时的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他相对不太可能发展出创伤后应激障碍。换句话说,出院时心率依然很高[3]的病人更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周到数月间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因此,在我的事故中,当急救人员告诉我,我的心率已经恢复正常时,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简单来说,心率是了解我们神经系统无意识(非自主性)分支的直接窗口。心脏跳动的加速预示着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为战或逃的求生行动做好了准备,而这一过程通过交感-肾上腺神经系统调节。感知到威胁时,神经系统和身体会让你做好杀戮或狂奔逃跑的准备。这种行动的准备对生活在远古时代草原上的动物来说不可或缺少,全力以赴地完成这意义重大的动作并将它“释放”和“用尽”。然而,在我的例子中,身受重伤地躺在路面上,然后置身于救护车和急诊室的我(在这些场景中,我绝无可能采取行动)本该被困陷于其中。我的身体整体性的激活“被披上了无处可去的外衣”。倘若肌肉运动的目标没有通过有效的动作达成,行为的准备过程被打断或进入休眠状态,都会为未来创伤后应激障碍埋下隐患。

让我免受这些症状侵扰的是,通过即时的颤抖释放大量的求生能量,从而将战或逃的激活水平降低的能力。这种有所克制的释放,以及对移动手臂保护头部的自我保护冲动的觉察,帮助我的机体恢复平衡状态。在对即时的躯体反应保持完备觉知的同时,我能够掌控自己受强大知觉的影响;儿科医生稳定且耐心的陪伴,让我的神经系统恢[4]复平衡。在“追踪”自己即时躯体反应和感受的同时,通过保持觉知状态,我逐渐从生物性休克反应中脱离出来。自我调节让我重归重要的平衡状态,恢复清醒,而这是人类天生的能力。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是生存于现代社会的关键——逃离焦虑、惊恐、夜夜惊醒、抑郁、躯体症状和无助感等长期处于压力与创伤中的标志。然而,为了体验这种复原力,我们必须发展面对某种令人不适且生畏的躯体知觉和感受且不被其吞噬的能力。本书的主题便是如何发展这样的能力。抖动,咯咯作响,翻滚……颤抖、颤动与哆嗦

躺在路面上和救护车里的我体验到的抖动和震颤重置了我的神经系统,帮助心智恢复正常与完整,而此过程是这一与生俱来的能力的核心部分。如果没有经历这一过程,我无疑会备受折磨。若我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中奇怪而强烈的知觉和旋转感背后的重要目的,我可能已经被这强大的反应吓到,并全力抵抗了。幸运的是,我了解其中的玄机。

我曾经向位于非洲中部的马拉维的姆祖祖自然保护中心工作的野生动物学家安德鲁·布瓦纳利(Andrew Bwanali)介绍,我和我的上千位来访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即时性的抖动、震颤和呼吸。他激动地点头,并说:“是的……是的……没错!是这样的。在我们放归被捕获的野生动物前,我们试着确保它们已经完成了你所描述的这个过程。”他低下头轻声地补充说:“如果在被放生前,没有抖动身体并以那种方式呼吸(深深地即时呼吸),它们不太可能在野外存活下来……它们会死掉的。”他的这番评述验证了救护车里急救人员对治疗过程中压抑这些反应的质疑的重要性。

当感到寒冷、焦虑、愤怒和恐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颤抖。我们也同样会在坠入爱河和性高潮中抖动身体。从麻醉状态醒来的病人有时会不能自已地打冷战。当野生动物处于压力下或被囚禁时,它们也会经常颤抖。在东方传统的涉及宗教与心灵的治愈方式中,也会发现抖动与震颤的情况。例如,在气功和拙火瑜伽中,使用一些微妙的动作以及呼吸与冥想技巧的专业修炼者,可能会体验到伴随着抖动与震颤的狂喜和极乐的状态。

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抖动”都可能加速真正的转化与深层的疗愈。虽然焦虑状态下的震颤令人恐惧,但它的发生并不会确保机体回归稳态,而当它被“正确”地引导和体验时,功效才会得以显现。著名的荣格学派心理分析师玛丽-路易丝·弗朗兹(Marie-Louise von Franz)说过:“灵魂中神圣的心灵核心,也就是3自我,在极端危及的状况下会被激活。”在《圣经》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在你颤抖时,你便找到了上帝。”

所有这些自主性抖动与震颤有什么共同点吗?我们为什么会被吓得哆嗦或气得发抖呢?在性高潮时,我们为什么会颤抖身体呢?宗教敬畏感中的颤抖又有什么生理学意义呢?所有这些战栗、抖动、颤抖、哆嗦又有什么共同点吗?这些与创伤的转化、压力的处理和美好生活的回归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的神经系统通过旋转与波浪这两种方式“抖掉”上一次引发情绪波动的体验,让我们“接地气”并做好面对下一次危险、欲望和生命的准备。在我们受到惊吓或高度唤起时,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回归稳态。换句话说,它们将我们拉回现实。实际上,这些躯体上的反应是自我调节与恢复的核心。这种自然发生的自愈现象是宝贵的,并且超乎我们的想象。中国古老的《易经》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由震惊引发的恐惧和颤抖会让人觉得自己的处境很不利……而这只是暂时的。当考验结束,他会感到解脱,因此在一开始所体会到的4恐惧会为他带来长久的好运。

学习如何从高唤起状态(无论是由什么引起的)中幸存下来,让我们能够保持稳态与理智。其给予了我们从痛苦到极乐的生命绽放的体验。人体这些即时性的自动反应,与广泛的恢复、流动和转化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本书的核心主题。

当这些“释放”的完成过程被阻碍或抗拒时,我们与生俱来的恢复能力将会进入“卡顿状态”。受到真正的或是被感知到的威胁后,卡顿状态意味着人更容易被创伤化,或者说至少其适应力、良好感和与世界的归属感会被削弱。《易经》充满远见的智慧,它再一次告诉我们类似的道理:

当一场惊愕与骇异置人于险地且造成巨大损失时,心理阻抗会与5时间的流动冲突,所以阻抗并不会成功。

在我出事故的那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早晨,在那位亲切的儿科医生的帮助下,我的生理程序得以在时间上一帧一帧地完成,这些潜伏在我体内处于亢奋状态的“生存能量”找到了它需要的出口。这及时的情绪和“身体”急救让我免于陷入“卡顿”,或被锁于折磨与无力的恶性循环中。在如此慌乱、心理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我是如何知道当作什么和不当做什么的呢?答案很简短。我学会了拥抱与接纳,而不是害怕和压抑那些原始本能的震颤、抖动和其他即时的身体反应。为了详细地解释这个简短的答案,我将从我作为科学家、治疗师和治愈者这40多年的职业生涯的开端讲起。

[1] 1英里=1.609千米

[2] 廷伯根的研究关注的是野生环境中的动物,洛伦兹因关于“印记”的研究而闻名,而冯·弗里希的研究内容是蜜蜂如何通过舞蹈和蜂巢中的其他蜜蜂沟通花粉的位置。

[3] 爱德华·布兰查德和他的同事质疑沙莱夫的数据,但是在他们的实验中,绝大多数被试者为女性,且所有被试者都是寻求了治疗的人。女性倾向于表现出更多与迷走神经(具有降低心率的功能)相关的“僵硬”压力性反应,相比之下,男性更可能表现出交感肾上腺系统主导的反应。请参见Blanchard, E., et al.(2002). Emergency Room Vital Signs and PTSD in a Treatment Seeking Sample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 Survivors.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5 (3), 199-204

[4] 这些反应包括抖动、颤抖和复原生物性防御系统,以及定位反应(包括头部和颈部的运动,和我用手臂和手掌对头部进行保护的动作)。第2章令人触动的发现

通往康健的道路,是由命中注定的绕道和错误的转弯组成的。——荣格

生活中最奇妙和伟大的事情莫过于,爱和科学带来的惊喜和感动。1969年是我感情上失败的一年,而那一年人类在科学领域取得的进步却令我无比激动。一项重大的科技事件发生在太空,而内心觉醒也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

那年初夏,我和朋友们惊讶地张着嘴巴,紧盯着电视屏幕。“鹰”号登月舱在宁静海基地着陆,阿姆斯特朗坚定地踏上了月球表面。我们听到那句不朽的语句:“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人类不仅踏上了月球,也迎来了科技的繁荣。从太空中最近的“邻居”月球传回的地球影像,提醒着我们,人类并非宇宙的中心。

虽然这个日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我怀疑究竟有多少人能记得清,阿波罗登月的年月甚至只是年份。然而在1969年7月20日这一天,内在探索产生的激动之情,不可磨灭地铭记在我心中。这是与我的身心治疗职业有关的一个偶然事件,发生的每一点都让人侧目。它成为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孕育出理解人类境况的崭新视角,也让我能够直面自己难以克服的感情羁绊和幽灵般的创伤。

这件事缘起于一位被转介来的名为南希(非真名)的年轻女士,因为她的精神科医生知道我对压力与身心治疗这一新兴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南希一直饱受经常性偏头痛、甲亢、疲劳、慢性疼痛和使人虚弱的经前综合征的困扰。如今,这些症状可能会被诊断为纤维肌痛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惊恐发作和空旷环境恐惧症把她困在家中,她的活力在慢慢流失。那位精神科医生认为,我发展出的一套基于身体知觉的放松和减压步骤方法或许会对南希的病情有所帮助。

南希紧张地挽着她丈夫的手臂来到我的办公室。她焦躁不安,手动来动去;她对丈夫过度的依赖显然对他是一种负担。我注意到她犹如一只受伤的乌龟,挺着僵紧的脖子,也如一只受到车灯惊吓的小鹿,瞪大双眼,弓着身子,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恐惧与挫败感。南希的静息心率非常高,已接近每分钟100次(我可以从她颈动脉的跳动判断出来)。她的呼吸很浅,好像仅仅刚够维持她的生命似的。

首先,我教她有意识地放松长期紧绷的颈部和肩部肌肉。她像是完全放松了下来,随着呼吸加深,心率也降到了正常范围。但片刻之后,她又猛然变得异常焦虑,她的心脏猛烈地跳动着,心率直升到每分钟130次;她骤变的呼吸,快且浅。我不知道该怎样帮助她,只能看着她一下子僵在了惊恐之中,面如死灰。她瘫在那里,几乎无法呼吸,心脏看起来似乎也不再跳动,心率猛降到每分钟50次(这种心脏活动在第6章会介绍)。我不知所措,克制着自己的惊慌。“我快死了,别让我死。”她神经紧绷,小声乞求道。“救救我,救救我!我不想死。”她的无助令我不安、恐慌,却唤起了我潜意识中一个和古老原型有关的解决方案。突然间,我头脑里闪现出一个如梦境般的画面:一只老虎,蹲伏着做好了进攻的准备,随时将从对面的墙里一跃而出。“快跑,南希!”我想都没想,便下了指令。“有只老虎正在追你!快爬上那些岩石逃命。”我困惑于自己情绪的失控,同时惊讶地注视着南希。她的双腿颤抖起来,然后一上一下地移动,好像原地跑了起来,她的整个身体开始抖动。一开始是痉挛般的抖动,随后缓和下来。当抖动逐渐平息(大概持续了半小时),她体会到一种平静感,用她自己的话说:“有一阵阵温暖的麻麻的感觉。”(见图2-1和图2-2)

图2-1 恐惧/僵直不动循环

注:本图展示了恐惧/僵直不动循环维持并恶化的过程。此循环使我们陷入创伤的“黑洞”。

图2-2 积极防御反应的修复

注:通过重造奔跑与成功逃离假想袭击者的经历,南希缓解了她的恐惧/僵直和过度惊起症状。对患者来说,体验到奔跑的知觉是至关重要的。若只有奔跑的动作而无奔跑的知觉,治疗效果有限。

后来,南希说,在刚刚的治疗过程中,她看到了一幅恐怖的画面:4岁的她正挣扎着想从一个按住她的医生手里逃脱;这位医生正给她注射乙醚麻药,然后做常规的扁桃体切除手术。她说这件事情自己早已忘记,直到现在才又想起来。让我惊讶的是,这戏剧性的峰回路转彻底改变了南希的生活。之后,她的许多症状大幅好转,其中一些完全消失。之后,南希就再也没有过惊恐障碍发作,而且接下来的两年,直到从研究生院毕业前,她的慢性疲劳、偏头痛和经前综合征都有了显著的好转。此外,她还报告了其带来的“副作用”——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快乐。天生的复原能力

让南希从顽固的症状里摆脱出来、重回正常生活的内在机制,也使我在车祸后免于精神创伤。在一个值得信任且令人放松的人面前完成的颤抖与战栗帮助南希和我找回了安宁与健康,让我们免于一直生活在创伤的阴影中。

通过感知这微小的躯体动作,我们重现并完成了被压抑的、本能的、具有保护性的动作。残留在我与南希神经系统的“能量”被生物的生存本能激发并释放出来。作为一个毫无防备之力的小女孩,南希被控制和制服,并试图逃离,而这场逃离持续了很久。简而言之,治疗南希的经历让我懂得,当我们用行动同致命威胁抗争时,与生俱来的反应是如此的强大且充满智慧。

这些保护我们的原始力量与那些吞噬我们、让我们难以抵挡的无助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与南希经历的不同在于,我当时有幸对自己进行急救,而且在现场的儿科医生的帮助下,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被遏制在萌芽状态。南希,如大多数人一样,并没有这么幸运。20年后,在我的办公室中,我们简短地重访且“改造”了她童年的手术噩梦,此后,她曾年复一年承受的、本可以避免的痛苦才得以缓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