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高产栽培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3 12:02:11

点击下载

作者:程亚东等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冬枣高产栽培技术

冬枣高产栽培技术试读:

一、概述

枣树是起源于我国的一个古老树种,而冬枣则是枣树家族中成熟期晚、果个大、鲜食品质优、开发晚的一个成员。冬枣的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冬枣作为北方地区秋末冬初季节的一种时令果品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在山东、河北等省开展了数千、上万公顷集中连片的冬枣栽培,成为繁荣农村经济、丰富果品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产业。冬枣果在市场上成为紧俏果品,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一)冬枣栽培的经济意义

冬枣耐干旱瘠薄,对土肥水要求不严,易栽培,好管理,具有早实、丰产、稳产性能,一般当年嫁接当年结果,第二年形成产量。如山东省枣庄市南石乡、阴平镇、店子镇等地,二年生单株平均产量3.30千克,折亩产181.5千克;三年生单株平均产量11.72千克,折亩产644.6千克;四年生单株平均产量15.31千克,折亩产842千克。按当地销售价格8元/千克计算,冬枣嫁接第2、3、4年平均每亩收入分别为1 452元、5 166.8元和6 736元,投入产出比在1∶15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冬枣成熟期晚,在产区一般于寒露至霜降之间,即10月中旬至11月初成熟,此时一般果品都已销售或贮藏,冬枣正好填补了鲜果供应的空白,延长了鲜果供应时间。从时令果品角度上讲,冬枣也是很有特色、很有开发前景的果品之一。

冬枣营养丰富,是上乘的佳果。据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分析化验,冬枣内除含有其他枣果中的营养物质外,还含人体所需的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氨基酸,总含量为9.85毫克/千克;含可溶性固形物34%~38%;含A、B、C、D、E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3.5~6.5克/千克,是苹果的70倍、梨的140倍、金丝小枣的20倍,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被誉为“百果王”、“活维生素丸”。果实含糖量30%~36%,含蛋白质1.65%~3.3%,膳食纤维2.3%,黄酮0.26%,烟酸8.7毫克/千克,胡罗卜素1.1毫克/千克。此外,冬枣还含有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抗癌物质环磷酸腺苷(CANP)、环磷酸鸟苷(CGNP)等。所有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果实、种仁、叶片、木心、枝皮均可入药,具有健脾养胃、益血壮神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枣果对气血不足、贫血、肺虚咳嗽、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败血病和过敏性紫癜等均有疗效。

冬枣除鲜食外,还可制成多种加工品,如红枣、乌枣、蜜枣、枣干、醉枣、枣泥、枣罐头、枣醋、枣酒、枣茶等,都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食品或饮料。

冬枣也像其他枣树一样,适合与农作物间作栽培。枣粮间作林带具有防风、固沙、降低风速、调节气温、减轻甚至防止干热风危害等生态效益,对于农作物高产稳产具有明显的生态屏障作用。

冬枣可以酸枣为砧木就地嫁接成林。由于冬枣生长快、抗病虫、效益高,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酸枣这一北方干瘠山区尤其是青石山区普遍分布的灌木资源嫁接冬枣,迅速提高荒山绿化水平和效益,无论从生态效益上,还是从经济效益上,都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造林方式。

(二)冬枣的分布与栽培现状

一般说,在北方枣产区都有冬枣分布,但已经进行开发或有开发价值的冬枣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北、陕西、河南、山西等省,分布区域为东经110°~120°,北纬34°~39°。冬枣分布区在地理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海拔较低,多在100~600米;夏季温度较高,7月平均温度28~29℃;年降水量450~600毫米,分布区的南部地区达800毫米左右,大部分集中在7月份。分布区的土壤主要是河流冲积土和低山丘陵的褐土、棕壤,主要分布行政区域有山东省枣庄市的薛城、峄城、山亭、市中区,滨州地区的沾化县,东营市的河口区,聊城地区的东明县、莘县,临沂市的沂水县、蒙阴县,菏泽地区的菏泽市、成武县、曹县;河北省的黄骅市、晋县、深县、束鹿县、武强县;陕西省的延川县、佳县;河南省的新郑县、浚县以及山西省的洪赵县等地。

冬枣开发较晚,大面积栽植历史不足10年,但发展速度特别快。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98年底,我国冬枣栽培面积已达1.3万公顷,其中进入结果期的面积约4 000公顷,鲜枣年产量约1 000万千克。冬枣开发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当数山东省,面积和产量占分布区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0%~50%。沾化县已发展冬枣3 000多公顷,被国家特产之乡评选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枣庄市的薛城区、峄城区,临沂市的沂水县等,冬枣栽培面积也都在1 000~1 500公顷,而且发展势头有增无减,薛城区规划全区发展冬枣6 667公顷,沾化县规划到2000年冬枣发展到6 667公顷,到2005年发展到1.33万公顷,农户庭院户均2棵以上,农户大田户均1亩以上。

目前冬枣的栽培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冬枣密植园,进行集约栽培;二是在山坡地带营造冬枣林或是利用野生酸枣就地嫁接冬枣;三是在黄河冲积平原或人少地多的地方发展枣粮间作或在山脚梯田坝堰栽植;四是房前屋后庭院零星栽植。

冬枣苗木繁育主要采取嫁接繁殖,嫩枝扦插和组织培养也已试验成功。

山东薛城、沾化等地先后开展了冬枣选优工作,并建立了冬枣研究所。薛城区以冬枣为主,引进了数十个鲜食枣品种,建立了鲜食枣种质园;沾化县建立了1 000余米2的组培楼,加强冬枣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二、冬枣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1.根

冬枣的根系因繁育方法不同分为实生根系和茎源根系。茎源根系包括分株、扦插及组织培养繁殖的枣树的根系。

由于冬枣一般不采用播种法繁殖,所以冬枣实生根系实际上是嫁接砧木酸枣的根系。圃地繁殖中,酸枣的根系(垂直根)和侧根(水平根)均很发达,而垂直根又较水平根发达。据调查,实生幼苗刚出土时,垂直根长度为地上部的两倍左右,当苗高达53~57厘米时,主根平均长达97.5厘米,侧根长为5.5~40厘米。而在坡上利用野生酸枣就地嫁接的冬枣,其根系多为拐子根,主侧根均不如圃地酸枣的根系发达。

冬枣茎源根系与其他枣树相接近,水平根较垂直根发达,向四周延伸的能力很强,在山坡和多石处可弯曲生长或形成扁平根,分布范围往往超过树冠的1倍以上,因此,水平根又有“行根”和“串走根”之称。和一般果树相比,冬枣树水平根的密度较小,其主要功能是扩大根系分布范围,增加吸收面积,并发生不定芽形成根蘖。水平根的垂直分布与品种、树龄、土壤及管理有关,一般以地表下15~30厘米范围内细根最多。幼树期水平根生长迅速,进入盛果期后,渐趋缓慢,至衰老期出现向心更新。容易发生根蘖是枣树根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根蘖多发生在水平根上,冬枣根蘖是指采用扦插、组织培养繁殖的冬枣的根蘖。根蘖出土后,地上部生长较快,根系的发育速度则相对较慢,近母树的一面很少发根。一般情况下,以直径5~10毫米的水平根上发生的根蘖生长良好,且易分株成苗。母根过粗或过细,发生的根蘖均不理想。母根过粗,发根少,不易脱离母体;母根过细,生长发育不良。另外,机械伤可刺激根蘖发生。根蘖发生深度与土壤及耕作制度有关,一般土壤疏松,根蘖发生较深;土壤粘重和管理粗放的枣园,根蘖发生较浅。发生在较深土层的根蘖,发根量大,地上部生长良好。

冬枣的根系先于地上部生长。开始生长的具体时间因品种、地区和年份而异,一般于3月下旬开始生长,根系生长高峰出现于7~8月间,在落叶始期至终期,根系进入休眠状态。根系生长期在190天以上。

2.芽和枝叶

冬枣与其他枣树一样,具有三枝二芽,即枣头(发育枝或营养枝)、枣股(结果母枝)和枣吊(脱落性结果枝),主芽(正芽或冬芽)和副芽(夏芽)。枝芽间也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新旧更替的关系。

(1)芽:枣头一次枝顶端一般只着生主芽,主芽为鳞芽,当年不萌发。枣头顶端的主芽外层由数层螺旋排列的鳞片包被,每组鳞片3枚,中间的较小,两侧的较长,呈刺针状。枣股顶芽也为主芽,其形态特征与枣头顶芽基本相同,只是两侧的鳞片较大些,不呈针刺状。枝侧叶腋间着生主副二芽,主芽着生在叶腋正中,副芽在主芽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副芽为裸芽。同一枣头或多年连续单轴延长生长的枣头,其上主副芽的方位不变,而从一次枝的侧芽抽生的枣头,其上副芽的方位与母枝相反,即原副芽着生在主芽的左上方,则变位在右上方。反之亦然。二次枝上的副芽位置,每节互换,如第1节在左上方,第2节则在右上方。

主副二芽着生在同一节位上,为复芽。主芽翌春萌发并随枝条生长各节陆续形成主副二芽。副芽为早熟性芽,随形成随萌发或枯萎凋落。枣树的休眠芽寿命很长,有的可达数十年之久,一旦受刺激,则易于萌发,利于树体更新复壮。

着生在不同部位的主芽,生长发育习性不同。如着生在枣头顶端的主芽,冬前已分化出主雏梢和副雏梢,春季随温度的升高而萌发,并随一次枝和二次枝的生长而相继分化出新的叶片、主芽和副芽。冬前分化的副雏梢,多形成脱落性枝,即枣吊。再次分化的副雏梢,多长成永久性二次枝(间或有过渡型枝)和枣吊。冬前侧生主芽也进行着缓慢的生长发育,翌春萌发后,最早形成的1~2个副雏梢常发育不良而不抽枝。枣股也侧生有主副二芽,副芽形成枣吊,主芽发育极不良,呈潜伏状,仅在枣股衰老后受刺激而萌发形成分歧枣股,群众称“鸡爪子”,生长弱,结实力差。枣股上也可抽生枣头,但生长弱,利用价值不高。枣吊叶腋间副芽形成花。

(2)枝:冬枣幼树生长较旺盛,树姿直立,干性强;成龄树长势中庸,树冠开张,萌芽率、成枝力较低。30年生成龄树,树高6米左右,冠径也6米左右,干周在0.7~0.8米,树姿开张呈自然圆头形。树干灰色或暗灰色,树皮较其他枣树光滑,纵裂,裂纹均匀,栓皮易剥。枝叶较密。枝较细直,曲折度小。当年生枝紫红色,节间长度2.7~3.9厘米,皮孔细小,灰白色,微凸;多年生枝干灰白色至灰褐色。树干易纵裂,栓皮易剥。

①枣头:即一般果树上所谓的发育枝,是形成树体骨架和结果单位枝的主要枝条。枣头一次枝基部着生的枝为脱落性二次枝,较上部着生的枝为永久性二次枝,每个枣头抽生6~13个二次枝,以中下部的永久性二次枝长而健壮,越近顶端而渐细短,甚至形成短芽。枣头一次枝的叶序为2/5,二次枝叶序为1/2。二次枝节部可当年抽生三次枝,即枣吊。枣吊上的叶片,自基部向上,呈渐小的趋势。

枣头一次枝上的针刺退化成两个极小的钩状小刺,并向下弯曲,二次枝针刺全部退化。

枣头紫色,具有多年连续延长生长习性,但在一年中多一次生长。

据观察,枣头一次枝直生,二次枝呈“之”字形,生长曲线均呈单“S”形,其中枣头一次枝生长量较大,生长期50~90天,生长盛期为5月中上旬至6月中下旬,7月下旬基本停止生长;二次枝生长量较小,生长期较短,生长盛期只有15~20天。枣头不同部位的二次枝,生长期和生长量不同,越近枣头顶部,生长期越短,生长量越小。二次枝停长后,不形成顶芽,翌春先端回枯。枣头一次枝、二次枝的长度、节数、节间长、弯曲度等与品种、树势和树龄等有关(图1)。图1 枣头1.枣头主轴2.二次枝

②枣股:即结果母枝。主要生在二年生以上的二次枝上,个别生在枣头一次枝的顶端和基部。枣股输导组织不发达,组织紧密。一旦形成,可多年连续生长结果。冬枣枣股较短,半球形,五年生枣股平均高和基径都在1厘米左右。枣股上可抽生枣吊3~10个,平均6.4个。枣吊在枣股上呈螺旋状排列,每个枣吊的基部左右和稍下方各有一鳞片,共3片。根据枣股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可以认为是缩短了的枣头,枣吊相当于二次枝,基部三鳞片可认为是托叶。

枣股年生长量小,仅0.1~0.2厘米。当遭到自然灾害或人为掰掉枣股上的枣吊后,当年可再次萌发新的枣吊并开花结果。

枣股的结实能力与其所在枝条的种类、部位、枝龄、品种及栽培管理措施等有关,一般3~5年生的枣股结实力最强,产量最高,枣股的寿命可达15~20年之久,一般光照充足的枣股寿命较长。枣股衰老后,或更新抽生枣头,或枯死(图2)。

③枣吊:又称脱落性枝、二型枝,相当于其他果树的结果枝,叶序为1/2,叶片平面分布。枣吊主要着生于枣股上,当年生枣头一次枝基部和二次枝各节也着生枣吊。枣吊纤细柔软,开花结果后逐渐下垂,并可随风飘动,故名枣吊。枣吊很少分枝,有分枝者称分歧枣吊。一般具10~18节。枣吊长13~30厘米,平均15.2厘米,个别可长达40厘米。图2 枣股图3 枣吊

枣吊每年从枣股上萌发,随枣吊生长,叶片增多,每枣吊上有6~19张叶片。在叶腋间形成花序,开花结果,即枣树的枝条生长和开花结果是同时进行的。在同一枣吊上,以4~8节的叶片最大,3~7节结果最多(图3)。

(3)叶:冬枣叶片互生,叶形有长圆形、卵形、披针形等,叶片平均长4.24厘米,宽2.26厘米;叶片两侧稍向叶面纵卷、革质、无毛、蜡层较厚,叶尖钝圆,叶基稍不对称,近圆形,叶缘锯齿钝细,稀粗。叶色浓绿,基生三出叶脉,夹角30°~60°,中脉延至叶顶,两侧脉至近叶上部环结,二次脉明显,三次脉呈网状;叶柄黄绿色,长0.3~0.7厘米,枣头上叶片的叶柄可长达1厘米。

3.花和果实

(1)花:花淡白,着生于叶腋间,为单生或3~12朵组成紧密的二歧聚伞花序或不完全二歧聚伞花序。

枣花小,星状,具萼片,5裂或6裂,雌雄同花,6裂花萼片和花瓣均为6个,5裂花萼片和花瓣均为5个,5裂花或6裂花同株着生。萼片绿色,卵状三角形,无毛;花瓣黄色,近匙形,花瓣和雄蕊对生,二者固定在花萼蜜盘的边缘上。开花前花瓣紧抱雄蕊,开花时与雄蕊分离,蜜盘(又称花盘)肥大,有5~10个槽或裂沟,单花盛开时蜜汁丰富,具浓香;雌蕊由2心皮合成,子房上位,下部藏于蜜盘中,与蜜盘合生,柱头两半裂,稀3裂,子房2室,每室具胚珠1枚。在花期,子房占的比例较小,而蜜盘和柱头占的比例较大。落花后,萼片、花瓣、雄蕊随幼果形成而脱落。

(2)果实:冬枣属于核果类,但梗洼及其附近部分为蜜盘形成,又与桃、杏、李、梅等典型的核果类果实构造有所不同。

枣果的大小和形状因品种不同差异甚大。就大小而言,小者平均果重10克,大者40克以上,果形有圆形、扁圆形、长椭圆形、倒卵形、长卵圆形、圆柱形、乳头状等。

核的形状变化较果实小些,一般多为扁纺锤形,顶端锐尖,基部钝或钝尖。此外,尚有纺锤形、近椭圆形等。

核内不具或具1~2枚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多扁椭圆形。种皮两层,由内外珠被发育而成:外种皮坚硬具蜡质,有光泽,红褐色;内种皮较厚,棕色。种皮内具种仁,许多品种的种仁部分或全部败育,形成空核。在同株树上,一般具2粒种子的枣果最大,1粒种子的次之(若其中1粒种子早期败育则果形端正,种仁晚期中止发育果形不正),无种子的果实最小。

(3)花芽分化:冬枣花芽分化不同于一般果树,具有当年分化、随生长随分化、单花分化期短、分化速度快、全树分化持续期长等特点。

当枣吊幼芽长2~3毫米,生长点侧方出现第1片幼叶时,叶腋间发生苞片突起,标志着花芽原始体即将出现。随枝条的不断生长,基部的花芽不断加深分化。至枣吊幼芽长1厘米时,最早分化的芽已完成花的形态分化。

掰芽或移栽试验,证明枣花芽可多次分化。一个花序中,先中心花分化,再一级花、二级花、多级花。枣吊上的花芽从基部开始分化,渐及中部和上部。枣股上的枣吊,先萌发者先分化。枣头上先一次枝基部的枣吊分化,再各二次枝上的枣吊依发生先后渐次分化。换言之,只要树冠内有新的生长,就有花原始体形成的可能。

单花分化过程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期、花瓣期、雄蕊期和雌蕊期。枣单花分化仅历时6天左右,单花序分化需6~20天,单个枣吊分化期一般1个月左右,单株分化则长达2~3个月之久。枣树从完成花芽发育到开花需时较短,仅42~54天。

冬枣树花芽分化与树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如连续多次掰芽,随掰芽次数增加,当养分枯竭时则枣吊不再萌发。又如枣树移栽后,一般刺吊基部或中部不具花芽,上部则可开花,即因移栽断伤根系,影响水分、养分吸收,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花芽分化。至根系恢复生机,营养状况改善后,则形成花芽而开花。

(4)开花、授粉和结实特性:枣花开放以树冠外围最早,渐及树冠内部。枣吊开花顺序从近基部逐节向上开放;花序中则中心花先开,再一级花、二级花、多级花。枣的花序最多有6级,但6级花大多质量差、发育不良而脱落。

单花开放过程的分期,各地不同,一般分为裂蕾、初开、萼片展开(半开)、瓣立、瓣平(盛开期,大量散粉)、花丝外展和瓣萼凋萎7个时期。单花开放时间长短因品种而异,但单花开放均在一天内完成。

据观察,冬枣花多为夜间蕾裂型,稀有昼开型,如两发枣、九月青,但主要散粉及授粉时间均在白天,对生产影响不大。

枣花开放过程中,有的品种开花前花丝生长迅速,因之瓣与雄蕊瞬间分离而产生弹力,可将花粉成团弹落在柱头上和蜜盘上,行自动授粉。但有的品种仍需传粉媒介。枣花盛开时蜜汁丰富,香味浓,为典型的虫媒花,传粉媒介以蜜蜂为主。

枣花单花寿命短,有效授粉期也短。在开花当天授粉的坐果率最高,随开花时间延长坐果率大幅度下降。枣花授粉和花粉发芽均与自然条件有关。低温、干旱、多风以及阴雨天气不利授粉,枣花发芽以24~26℃为宜,湿度过低(相对湿度低于50%)也影响花粉发芽。北方枣区花期空气过于干燥,易出现“焦化”现象。

枣花粉生活力和开花后的时间有关,以裂蕾到半开期花粉发芽力最高。

(5)落花落果:冬枣树落花落果严重,据调查,自然坐果率通常只有开花总数的1%左右。枣花在形成过程中还有落蕾现象,落蕾现象多发生在高级次花蕾,主要是营养不良所致。

枣树花后1周左右就大量落花落果,落花落果波峰基本上与开花波峰相似。在北方枣区,落果高峰出现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即幼果迅速生长初期,此期落果量约占总量的50%;7月中下旬,生理落果基本结束。后期落果多由病虫或机械伤害引起。

(6)果实发育:枣花授粉受精后果实即开始发育,由于花期长、坐果期不一致,因而果实生长期长短也不同,但果实停止生长的时间则差不多。根据枣果细胞分裂和果形变化,可将果实发育划分为3个时期。

①迅速生长期:是枣果发育活跃的时期,为细胞分裂和迅速生长期。这一时期从坐果后至7月底。细胞分裂期一般2~3周,大型果可达4周。至分裂期末,大型果单果细胞数量可达2 880万~8 350万个,小型果仅有900万个左右。

在细胞分裂期细胞增长缓慢,且果实外形变化不大。细胞分裂一旦停止,细胞体积开始迅速增长,果实的各个部分也相继出现增长高峰。花后10天左右形成种子雏形,核开始硬化,种皮、胚乳、子叶清晰可辨。细胞迅速生长期因品种不同历时2~4周,此期果实纵径增长领先于横径,空胞(又称空室,即细胞间隙)逐渐明显。此期末,子房直径超过蜜盘直径,致使蜜盘上弯而形成梗洼环,果实由三角形变成圆锥形或倒卵形。

②缓慢生长期:自8月初至8月底或9月上旬,果实的各个部分增长速度下降,核硬化完成,在核硬化期内,种仁进一步充实、饱满,期末种仁达增长高峰,随即停止生长。由于果核木质化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果实重量和体积不断增长。此期持续期因品种而异,一般4周左右,持续期长的果实大,期末完成果形变化,具品种的形态特征。

③熟前增长期:此期细胞和果实的增长均很缓慢,主要进行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转化:果实已达到一定大小,果皮退绿变浅,开始着色。糖分迅速增加,风味增进,后期果实完熟,具品种特有的色、形、味等。

(二)物候期和年龄时期

1.物候期

冬枣在一年中的物候期,因地区、品种而不同。各地冬枣的主要物候期列入表1。

由表1看出,冬枣的生长期为180~210天。

在同一株树上,枣股萌芽最早,枣头、顶芽次之,侧芽萌发较晚,相差有3~5天之久。老树更亲萌发较早,说明枣树萌芽与芽体营养状况有关。展叶期在4月中下旬,全树叶片全部展开,历时5~6天。一般在展叶期花芽已开始分化,经3~5天即显蕾,5月中下旬至6月初开花。开花期1个月以上,有的持续50天以上。9月中、下旬开始着色,多数品种于10月中旬采收,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落叶。

2.年龄时期

由于采用嫁接等繁殖方法,冬枣早期生长快,开始结果年龄早,生长健壮者当年嫁接当年结果,一般第二年开始结果,三年生树株产量可达2.4千克,七年生株产可达30千克。因此,冬枣年龄时间与其他枣树明显不同,显著区别是生长期短,结果期到来早,持续时间长。

(1)生长期:又称主干延伸期,此期离心生长旺盛,根系迅速扩大,枣头多单轴延伸生长,年轮平均增长量2.6~2.7毫米,虽能开花但结果很少。此期较短,一般情况下,嫁接繁殖的1~2年,扦插及组培繁殖的3~4年。

(2)生长结果期:又称树冠形成期,此期生长仍较旺盛,分枝量增多,树冠不断扩大,树体骨架基本形成,并逐渐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但产量不高,此期一般持续3~5年。

(3)结果期:即盛果期,此期根系和树冠的扩大均基本达最大限度,生长变缓,结果量迅速增加,产量达最高峰,后期出现向心更新枣头,此期一般可达50年以上。

(4)结果更新期:此期树冠内部枯死枝条渐多,部分骨干枝开始向心更新,枝冠逐渐缩小。结实力开始下降,产量降低,一般此期可延续到80年左右。

(5)衰老期:树势衰退,树体残缺不全,树冠根系逐渐回缩,年轮增长甚微,主要由树冠内发生的更新枝结果,产量很低,品质下降。冬枣树一般在80~100年进入衰老期。

(三)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1.温度对冬枣生长的影响

冬枣为喜温树种,生长期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在北方自然条件下,多于晚春才开始萌芽、展叶。冬枣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当春季气温上升到13~15℃时,枣芽才开始萌动,17~18℃时抽枝、展叶,花芽分化和出现花蕾,日平均温度达20℃左右进入始花期,22~25℃进入盛花期。花粉发芽温度为24~26℃,低于20℃或高于38℃时发芽率显著降低。果实迅速生长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要求24~25℃的温度。温度偏低,果实生长缓慢,发育瘦小,果肉干物质少,品质下降。因此,花期和果实生长期间的气温,是冬枣栽种区域和品种发展区域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进行引种时,应注意观察品种原产地这一时期的气温状况。果实成熟期适温为18~22℃。秋季气温降到15℃时,树叶变黄开始落叶,至初霜时落尽,进入休眠期。

冬枣在休眠期对低温适应性较强,绝对最低温达-30℃,冬枣也能安全越冬;同时,冬枣对高温的适应性也较强,在绝对最高温达45℃时,也能开花结实。因此,冬枣对低温和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强。

冬枣根系开始活动要求土温达17℃以上,20℃开始缓慢生长,22~25℃进入旺盛生长期,土温降至21℃时生长缓慢,再度下降则停止生长。

2.湿度对冬枣生长的影响

冬枣对多雨湿润和干旱少雨的气候都能较好的适应,在年降水量100~1 200毫米的许多区域都有冬枣的分布。其中以年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的分布区中果实品质最佳,最易形成特产区。

雨量虽不是冬枣分布区域的限制因素,但在它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给予不同的水分条件,能促使冬枣正常生长,丰产稳产。如冬枣在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水分,在降水量不足的情况下,要进行人工灌水,以满足生长、结果的需要,保持树体健壮生长。又如冬枣花授粉受精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相对湿度为75%~85%),如果空气过于干旱,则影响花粉发芽和花粉管伸长,致使授粉受精不良,形成落花落果。相反雨量过多,湿度过大,导致气温降低,也会影响花粉发芽,同样造成落花落果。所以生产上,在花期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调节好水分平衡,采用浇水、喷水、喷激素等技术措施,来提高坐果率。7~8月间果实发育期应有适当的雨量,遇旱会使果实生长发育受抑制,造成果实小,产量低。9月份果实成熟期则以少雨暗天为佳,雨量过多,会影响果实发育成熟,甚至引起裂果、烂果,造成严重的减产或绝收。

在许多抗涝试验中,冬枣比其他果树耐涝,是最后淹涝致死的树种。如淹水期不超过2个月,还可获得较好收成,但高温死水则易使树干脱皮致死。

3.光照对冬枣生长的影响

冬枣喜光性很强,光照强度和日照长短直接影响其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生长和结果。透光率60%以下的枣树林,光合产物明显减少,树势明显衰弱,枣头、枣吊生长不良,无效枝增多,落花落果严重。一般枣树外围、顶部结果多,内膛下部结果少,就是因为树冠不同部位枝条受光强度不同,其结果能力就不同。因此,在生产上应注意合理密植和调控树种结构,增加透光量。

生长期每天日照的长短,对冬枣的生长也有类似的影响。每天直射光只有5小时的山谷中的冬枣,较正常日照日数下的冬枣树势明显偏弱,树冠秃裸现象严重,结果枝量少,生长弱,坐果率也低。可见,冬枣对光照要求较高,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才能使植株生长健壮充实,坐果率高。

4.风对冬枣生长的影响

冬枣在休眠期抗风能力较强,生长期抗风能力较弱。花期忌4级以上大风,因为风沙大既影响枣园湿度,又影响传粉昆虫活动,使授粉受精不良,从而导致落花落果;果实成熟前遇大风,易出现“风落枣”而减产。因此,栽植冬枣应避免选多风地区和山顶、风口等处,应选择花期和果实生长期中无大风侵袭的地方。同时应采用宽行密株栽植方式或营建防风固沙林,给枣树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5.土壤和地势对冬枣生长的影响

冬枣对土质要求不严,不论沙质土、黏质土,山地、平原,还是低洼盐碱地,都有冬枣分布。pH在5.5~8.2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土壤盐分在0.4%的条件下也能忍耐。但冬枣尤喜土质较肥沃的黏壤土和壤土,在该类土壤中生长,表现为树冠高大,根系宽广,枣股数多,枣果干物质含量高,产量高而稳定,没有大小年现象,而且寿命长,树龄常达200年以上。在肥力较低的沙质土或砾质土中,树势较弱,显现不出丰产性能。因此,对生长在土质较差条件下的冬枣,要加强土肥水管理,改土增肥,才能达到高产。

同样土质的土壤,山地的冬枣往往比平原的冬枣品质好,主要表现在颜色和甜度上,原因是山地丘陵区有较好的光照优势,因此在山丘地区发展冬枣有着较好的优势和较好的前景。

三、冬枣品种与选优

(一)冬枣品种

冬枣,顾名思义,应是冬季成熟的枣树品种。然而,枣是喜温树种,秋季日均温降至15℃以下,即开始落叶,准备休眠,果实不可能在树上存留到冬季成熟。据有关资料介绍,冬枣是泛指果实生育期在120天以上的晚熟品种,在淮河秦岭以北的北方,果实都在10月上中旬成熟。我们认为,所谓冬枣,从经济意义上讲,它成熟晚,在果品供应时令上占有相对独立的位置,能延长果品供应时间,枣果个较大,具有较高鲜食价值。因此,本书将冬枣界定为寒露以后(10月中旬以后)成熟的大果型(平均单果重10克以上)鲜食或兼用枣树品种。根据以上几个要素,我国冬枣资源约有以下13个品种。

1.冬枣

别名冻枣、雁过红、果子枣、苹果枣、沾化冬枣、水枣、冰糖枣,各地依据果实成熟期或果形、果实品质而命名,是目前鲜食品质最好的冬枣品种之一。它分布面广,山东的滨州、德州、聊城、惠民地区和济南一带及河北东南的沧州、衡水地区的多数县市都有分布。其中山东的沾化县、东营市河口区以及河北的黄骅、盐山等地都有集中成片的商品栽培。

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整光洁,似小苹果,纵径2.7~2.9厘米,横径2.6~2.9厘米。平均果重14克,最大果重45克,大小较整齐。果肩平圆。梗洼平,或微凹下。环洼大,中深。果顶圆,较肩端略瘦小,顶洼小,中深。果柄较长,果皮薄而脆,赭红色,不裂果。果点小,圆形,不明显。果肉绿白色至黄白色,细嫩多汁,无渣,甜味浓,略酸。含可溶性固形物,白熟期27%,着色后34%~38%,完熟前40%~42%,含水量70%左右,可食率96.9%,品质极上。果核短纺锤形,浅褐色,纵径1.6厘米,横径0.8厘米,重0.33克,核纹浅,纵条状,多数具饱满种子。

繁殖多用嫁接法。用大苗嫁接,2、3年开始结果,10年左右进入盛果期,株产25~30千克,产量中等,比较稳定。在产地,9月下旬进入白熟期,10月初开始着色,10月中旬完全成熟,9月底(白熟期)到10月中旬(完熟期)陆续采收,果实生育期115~125天。

树体中等大,树姿开张,树冠多自然半圆形。树势中庸偏弱,发枝力中等,枝叶较密。20年生树,树高5.5米,冠径4米,干高1.3米,干周37厘米,胸围30厘米。主枝7~9个,主干生长中强,下层主枝角60°~80°。树干灰褐色,表面粗糙,裂纹宽条状,树皮易剥落。枣头紫褐色,枝面较光滑。皮孔中大,长圆形,微凸,开裂,较稀。针刺退化,旺枝上的针刺最长0.6厘米,形扁质软,多在当年脱落。二次枝3~8节,节间较长,枝形平直,节上都无针刺。2年生枝褐色,多年生枝灰褐色,枝面渐变粗糙。枣股圆锥形,可持续结果6~8年,最长1.5厘米。5、6年生枣股长1厘米,基部直径1.2厘米,抽生枣吊3~5个。枣吊长14.0~18.0厘米,着叶10~16片,常有二次生长。叶长圆形,窄长,两侧略向叶面褶起。色深绿,光泽较暗。叶长5.5~6.8厘米,叶宽2.3~2.7厘米。叶尖渐尖,先端钝圆;叶基圆形,叶缘具细锯齿,齿刻浅,齿尖圆,1厘米叶缘有3、4个。花多,枣吊着生花序8~10个,每花序着花3~7朵,成熟花蕾五角形,角棱圆,浅绿色。花较小,花径5.0~5.8毫米,初开时蜜盘黄色。花萼中长。萼长与萼宽长度接近。夜间蕾裂,清晨半开,属夜开型。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丰产稳产。果实成熟晚,品质极上,为优良的鲜食晚熟品种,除庭院栽培外,城郊、工矿区可适当栽培,很有发展前途。

2.枣庄冬枣

别名冬枣、冬苹果枣、冻枣,是目前有发展前途的冬枣中成熟期最晚、结实能力最强的品种。主产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和峄城区,市中区渴口、山亭区店子等乡镇亦有零星分布,起源历史不详。成龄大树仅存不足20株,经过近10年的嫁接繁殖,现已发展到2 000余公顷百余万株,并被引种到外省、市。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鉴定,果实性状明显区别于鲁北、河北等地的冬枣,属尚未发表的地方品种。

果实近圆形略扁,形状端正,平均单果重22.2克,最大果重65克,整齐度较高。果皮平整光洁,中厚,着色后呈红色。果肉白绿色,质地松脆,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5.2%,汁液中多,味甜略酸,脆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总糖20.86%,酸0.235%,维生素C 4.07克/千克,鲜食品质上等。

在产地4月15日前后萌发,6月5日进入盛花期,10月下旬果实成熟,最迟可延迟到11月上旬,果实生育期为125~135天。

该品种结果习性好,具有很强的果实丰产性状,坐果率达到0.6个/结果枝,历年开花坐果稳定,生理落果中等,采前落果轻。风土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树势强健,枝条粗壮。适于通风透光和背风向阳的丘陵山地以及城郊、工矿区、交通便利和果实生长期长的地方发展。

3.大雪枣

产于山东沂蒙山区的沂水、蒙阴等县,起源历史不详。开发较快,成片栽植数百公顷,10余万株。

果大,扁圆形,纵径4.5厘米,横径5.3厘米。平均单果重43克,最大果重65克,大小较整齐。果面光滑,成熟时鲜红艳丽,有光泽。果肉翠绿色,质地甜脆,清香可口,风味佳,汁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可食率97.3%。果核较小,呈纺锤形。

该品种花芽当年可多次分化,栽植当年就可开花结果,具有早实丰产特性,产量是普通大枣的3~5倍,3年生树平均株产20千克,亩产量可达1 600千克以上(80株)。在当地4月上旬萌芽,5月中旬开花,10月中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30天左右,11月上中旬落叶。

大雪枣自然树株呈圆柱形,二次枝开张角度较一般品种大,上面着生的枣吊长约50厘米,最长达95厘米,生长期披散飘逸,状似垂柳。大雪枣叶大而浓绿,表面有光泽。幼树生长较快。单株栽植,缺乏授粉树的情况下,坐果率较低。大雪枣因成熟较晚,避开了害虫发生的盛期,故虫害较少。对枣疯病、炭疽病等抗性较强,但不抗叶锈病。

该品种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抗旱、耐寒,品质上等,较耐贮藏,宜鲜食,亦可进行加工。

4.成武冬枣

别名冬枣、冻枣、“九月酥”,产于山东西南部的成武、菏泽、曹县等地。数量少,多作为庭院果树零星栽植。起源历史不详。

果大,长椭圆形或长卵圆形,纵径3.5~5.0厘米,横径2.3~3.3厘米。平均果重25.8克,最大果重32.1克,整齐度高。果肩瘦小,披斜,平滑隆起似“奶头状”。梗洼小,平或稍凹,深浅不等。环洼中深、窄小,果顶一端渐细瘦,端部平圆。顶洼小,浅或中深,果面光亮、不平、有隆起,具5、6条浅显的沟棱,自果肩贯穿胴部,直到果顶。果皮较厚,赭红色,不开裂。果点白熟期灰白色,中大,较明显,着色后转红色。果肉厚,乳白色,质细松脆,汁液中多,白熟期含可溶性固形物23.5%,含水58.5%,脆熟期含可溶性固形物35%~37%,味甜,微酸,可食率97.8%,鲜食品质上。果核中等大,长梭形,纵径2.5~3.1厘米,横径0.6~0.9厘米,平均核重0.57克。核纹中深,纵斜条形,少数核内含有种子。

适应性较差,不耐干旱,果实生长期干旱落果严重。树势中等,发枝力较弱,冠内枝条较稀。结果较早,接后第二年开始结果。1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产量较高。在产地,4月10日前后萌芽,5月下旬始花,10月上、中旬进入脆熟期采收,10月下旬落叶,果实生长期120天左右。不裂果。

树体中等大,树姿半开张,树冠自然圆头形,主枝开张角40°~80°。35~40年生树,树高6.0米,冠径东西4.5米、南北4.0米,干高2.6米,干周62.0厘米。树干灰黑色,表面较粗糙,裂纹纵条形,较宽,不规则,皮易剥落。枣头红褐色,生长势中等,平均长50厘米,节间长6~7厘米。皮孔中大,圆形,凸起,开裂。针刺不发达,直刺长0.6厘米左右,1、2年后逐渐脱落。二年生枝枝面蜡质厚,呈灰褐色。多年生枝灰黑色,枝面粗糙。枣股粗,圆锥形,最长2.0厘米,持续生长结果10年左右。5~6年生枣股长1.6厘米,直径1.7厘米,抽生枣吊3~5个。枣吊粗0.18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着生叶片15片。叶片大,卵状披针形,叶面绿色,有光泽,质厚,叶长7.1厘米,叶宽3.6厘米。叶尖渐尖,先端圆或钝尖。叶基圆形,叶缘略上拢,锯齿较粗大,1厘米内有3个,齿尖较钝。花多,每个花序着生3~7朵。花蕾浅绿色,五棱形,棱角圆。花径7.0毫米左右,初开花蜜盘浅黄色。花萼狭长。

该品种适应性较差,不耐干旱,抗轮纹病、炭疽病和锈病,结果早,较丰产。果实大,肉质细脆,味甜略酸,风味极佳,为珍贵的晚熟鲜食品种,并可作蜜枣等加工品。

5.长条枣

别名锥木枣、锥枣、木枣。分布于陕西的延川王家渠和佳县泥河沟黄河滩地和山坡地。数量不多,常与主栽品种中阳木枣混栽。为当地原产品种,栽培历史悠久。

果实大,圆柱形,侧向略扁,纵径4.7厘米,横径2.9厘米,侧径2.5厘米。平均果重17.1克,最大果重26.6克,大小不均。果肩略耸起,圆或平圆,略向一侧倾斜。梗洼窄深,环洼宽浅。果顶略瘦小,不周正,圆或平圆,顶点略凹陷。果面不很平整,有不明显的小块凹凸起伏。果皮厚,着色前呈白绿色,着色后呈赭红色。着色自果肩阳面开始。果点小而密,圆形,明显。果肉绿白色,质地致密较细,汁液少,含可溶性固形物28.5%,可食率95.3%,味甜,略具酸味,宜制干枣,制干率50%以上,品质中上等。果核大,长纺锤形,侧向略扁,纵径2.92厘米,横径0.85厘米,侧径0.7厘米,平均核重0.81克。核纹细浅或中等粗深,呈不规则的纵斜条形。核蒂宽而长,渐尖。部分核内含有种子,含仁率40%左右。

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耐涝、耐瘠薄,略抗枣疯病。在山坡旱地和河滩水地上均生长良好。树势中等,发枝力较强,容易修剪调节。萌蘖力弱,结果龄期较早,坐果稳定,产量高。成龄后,一般株产50~75千克,最高株产100千克。在产地,4月中旬萌芽,5月底始花,9月下旬开始着色,10月上中旬采收,果实生长期120天左右。成熟期抗裂果。

树体中等大或偏小,树姿开张,主枝开张角60°~70°,树冠呈自然圆头形或半圆形,枝系较密,稍紊乱。成龄树树高4.5~7.0米,冠径4.0~4.6米,干高1.2~3.2厘米。树干深褐色,皮裂纹中等深,呈窄条块形,不易剥落。枣头红褐色,较粗壮,节间长7.5~9.0厘米。3年生枝长260厘米,粗2.2厘米。皮孔小,圆形或椭圆形,凸起,开裂。针刺长,易脱落。直刺长2.0~2.7厘米,当年落尽。二次枝发育良好,枝形略弯,3~8节,结果有效节数1~7节。枣股圆锥形或圆柱形,最长3.5厘米。一般枣股抽生枣吊3~5个,最多7个。枣吊长13~21厘米,粗0.11~0.17厘米,节间长1.5~2.3厘米,着叶6~10片。叶片中等大,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片薄,深绿色,富光泽。叶长4.5~7.2厘米,叶宽2.3~3.3厘米,叶尖圆钝,先端有细小的突尖。叶基圆形,叶缘锯齿粗细不等。花量特多,枣吊1~10节均有花序分化,每一花序着花3~9朵,最多16朵。花蕾扁圆形,白天开裂。花小,花径5毫米左右,初开花时蜜盘绿黄色。萼片尖桃形,较短。

该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而稳定,果实大,抗裂果,制干率高,耐贮运,品质中上等,唯果核较大。为良好的晚熟制干品种,适宜生长期长、秋雨结束较晚的地区栽种。

6.洪赵十月红

分布于山西洪赵的稽村东许一带,栽培数量不多,起源历史不详。

果实中等大,倒卵形,纵径3.5厘米,横径2.7厘米,平均果重12.2克,大小均匀。果肩广圆,梗洼中等深广。果顶较肥大,平圆,顶点微凹,柱头遗存。果面光滑,果皮较厚,赭红色。果肉中等厚,浅绿色,质地脆,较硬,汁液中等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29.4%,总糖22.3%,含酸0.44%,维生素C含量4.91克/千克,含水68.2%,可食率93.8%,适宜制干,制干率60%。干枣含可溶性固形物71.5%,总糖57.5%,维生素C 201毫克/千克。品质中等。果核较长,纺锤形,纵径2.94厘米,横径0.84厘米,平均核重0.75克。核纹较浅,核内多数含有较饱满的种子,偶有双仁。

适应性强,发芽后能抗晚霜。树势强,发枝力中等,枝叶密度适中。根蘖萌生力一般,生长健壮。一年生苗平均高71厘米,根颈直径0.98厘米,坐果稳定,产量较高。枣吊平均坐果0.81个。19年生树平均株产25千克,最高株产35千克。在山西太谷,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始花,9月中旬开始着色,10月上中旬全红,进入脆熟期,果实生长期125天左右。采前落果少,且因成熟期晚,很少降雨,裂果轻微。

树体高大,干性强,枝系粗壮,树姿半开张,树冠呈自然圆头形。19年生树,树高10.2米,冠径5.5米,干高1.3米,干周56.6厘米。枣头红褐色,生长势强,平均长60厘米左右,节间长8厘米,着生永久性二次枝5~7个。二次枝5~8节,节间长5.5厘米。针刺不发达。枣股中等大,抽枝力中等,平均抽生枣吊3.3个。枣吊长20.8厘米左右。叶片大,长卵形,绿色。叶长7.5厘米,叶宽3.1厘米。叶尖渐尖,叶基圆形,叶缘锯齿较粗,密度中等。花量多,枣吊平均着花70.9朵,每一花序平均4.8朵,花中等大,蜜盘初开时呈黄色。

该品种树体高大,树势强盛,适应性强。坐果稳定,落果少,产量较高。果实中等大,成熟期晚,裂果轻,制干率较高,鲜枣较耐贮藏。唯果核较大,糖分较低,品质一般。可作晚熟育种材料研究利用。

7.驴奶头枣

又名锥枣。分布于陕西延川及佳县螅镇、木头峪乡一带,以延川土岗乡碾畔村栽培最多。栽培历史在500年以上,产地尚存有100多年的老树。

果实大,长卵形,纵径4.2~5.0厘米,横径2.7厘米,侧径2.3~2.4厘米,平均果重15.2克,最大果重23.8克,大小均匀。果肩较宽,圆或广圆,梗洼浅平,环洼大而深。果柄长0.5~0.6厘米。果顶渐细,平圆,顶点凹陷,顶洼中等广深,柱头遗存,呈点状突起。果顶平整,具光泽。果皮较薄,着色前呈黄绿色,着色后呈褐红色。果点大,近圆形,着色前呈灰白色,分布较密。果肉绿白色,质地较致密,汁液中等多,含可溶性固形物28.2%,可食率96.4%,味甜,略具酸味,宜制干枣。干枣含总糖71.2%,含酸0.76%。果形饱满,富弹性,品质中上等。果核细长纺锤形,纵径2.8~3.5厘米,横径0.4~0.8厘米,平均核重0.54克,核纹较粗深,成不规则的纵斜条纹。部分核内具有种子,含仁率约40%。

适应性较强,好肥沃之地。在有水浇条件的沙质壤土上生长最好。树势中等,发枝力较强,枝系容易自然更新。根蘖发生少,结果较早,丰产性好,产量高而稳定,成龄大树株产60~100千克,枣吊平均结果0.63个。在产地,4月中旬萌芽,6月初始花,果实9月上旬开始着色,10月中旬成熟采收,果实生长期125天左右。采前不易落果,也不裂果。

树体较大,树姿开张,外围枝系略下垂,主枝开张角80°左右。树冠呈自然圆头形。100年左右生的大树,树高8米,冠径4.8米,干高1.2米,干周94厘米,胸围60厘米。树干灰褐色,皮裂纹较深,呈小条块状,不易剥落。枣头红褐色,长势强。2年生枝长130厘米,粗1.7厘米,节间长6~14厘米,皮色灰褐。皮孔小,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凸起,开裂。针刺不发达,直刺长0.8厘米,钩刺长0.3厘米,枣头停止生长后逐渐脱落。2年生以上的枝条,很少存留针刺。二次枝发育良好,枝形弯曲成弓形,3~8节,最多9节,结果有效节数2~7节。枣股圆柱形,寿命长,最长者长4.3厘米,直径1.4厘米,持续开花结果17年左右。一般枣股寿命长7~12年,抽生枣吊3~5个。枣吊长18~26厘米,节间长1.2~2.3厘米,着叶7~12片。叶片中等大,卵状披针形,中等厚,绿色或深绿色,有光泽。叶长5.3~6.5厘米,叶宽2.9~3.6厘米。叶尖渐尖,先端尖圆,叶基圆形,叶缘具浅锯齿。花量多,枣吊1~11节都有花序分化。每一花序着花2~7朵,最多9朵,花较大,花径7厘米,初开花时蜜盘黄绿色。

该品种适应性强,以沙壤土生长最好。结果早,产量高而稳定。果实大,成熟晚,不裂果,制干率高,品质中上等,适宜秋雨结束晚、生长期较长的地区发展。

8.枣强大婆枣

分布在河北武强的北伐乡孙村。为婆枣品种的一个自然变异株系形成的优良品种。

果实中等大,倒卵形,侧向略扁。纵径3.5厘米,横径3.0厘米,平均果重10克,最大果重13克,果形、大小比较整齐。无畸形果,果肩圆整披斜,梗洼浅窄,果顶平圆,顶点微凹,柱头遗存。果面光洁平滑,有光泽,果皮薄,紫红色,果点大,明显,白色,密度较稀。果肉黄白色,肉质疏松酥脆,汁液少,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33%,适宜制作干枣和蜜枣,品质中上等。果核较小,纺锤形,纵径2.0厘米,横径0.7厘米,平均核重0.4克。核纹浅,纵条形。核内多不含种子。

适应性强,抗风、耐旱、耐涝、耐盐碱。树势强,枣头单轴延伸力强,发枝力强,易形成膛内密挤、外围稀疏的冠形,须注意幼树整形调整。繁殖多用根蘖分株,定植后1~2年开始结果,10年后进入结果盛期,经济寿命70年以上。成龄树平均株产75千克,最高株产100千克。在产地,4月下旬萌芽,6月上旬开花,10月中旬果实完全成熟,10月下旬开始落叶。成熟期有遇雨易裂果的习性,但因成熟期晚,避开了雨季,因而很少裂果。

树体较高大,树姿直立,树冠呈自然圆头形。一般成龄树树高8~9米,冠径7~8米,干高1.5~2.0厘米。树干灰褐色,皮孔小到中等大,圆形或扁圆形,凸起,不开裂。有针刺,直刺长约1厘米。二次枝发育良好,弯曲度大,一般7、8节,结果有效节数5节。多年生枝为灰褐色。枣股圆柱形,较短小,寿命较短,一般持续结果6~8年。枣股平均抽生枣吊4个。枣吊长15~20厘米,着叶7~9片。叶片宽大,卵圆形,深绿色,较薄,纵径6.0厘米,横径4.5厘米。叶尖较短,先端钝圆,叶基圆形,叶缘锯齿粗大,1厘米内3个。花量多,枣吊平均着生花序6个,中部节位花序着花9~11朵。花小,花径4~5毫米。花瓣浅黄色。花蕾白昼开放,初开花时蜜盘浅黄色。

该品种适应性强,树体强健,结果较早,产量高而稳定。果实中等大,适宜制干和加工,品质良好。成熟期晚,适于北方秋雨结束晚的地区栽培。

9.两发枣

别名二次枣。产于河北的晋县、深县、束鹿一带,数量不多。

果实乳头状,果面光滑。平均果重13.6克,最大果重14.5克,第一发果大小整齐。果肩窄,梗洼宽,环洼深。果顶较小,圆形。果皮赭红色,有光泽。果点圆形,中大,密生。果肉绿白色,嫩脆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22.5%,可食率96.0%,味酸甜,品质中上。果核纺锤形,顶部急尖,纵径2.1厘米,横径0.8厘米,平均核重0.55克。核纹条状,核内具不饱满的种子。

树势中等,发枝力强,结果较早,根蘖苗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结果能力强,产量稳定,枣吊平均坐果1.52个,当年生枣头有很强的结果能力,因此形成第二发果。二发果占全树总产量的20%。在产地,第一发果8月中旬到9月上旬成熟,果实生长期90天左右;第二发果10月中下旬成熟。把两发枣列为冬枣,就是指的第二发果。

树体中大,树姿直立,树冠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半圆形。树干灰白色,树皮纵裂。发枝力强。枣头较粗壮,红褐色。皮孔椭圆形。针刺易脱落。二次枝5或6节,弯曲度大。枣股圆锥形,最长3.0厘米。枣吊长34.5厘米,粗0.2厘米,节间长1.5厘米,着叶14~19片。叶长卵圆形,深绿色,叶长4.7厘米,叶宽1.7厘米。叶尖渐尖,叶基圆形,叶缘具钝锯齿。花多,花蕾五棱形,花径0.4厘米,为昼开型。初开时蜜盘浅黄色。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耐旱、耐涝、耐盐碱,易坐果,丰产稳产。果实鲜食品质良好,但成熟期很不一致,易裂果。适于庭院零星栽培。

10.九月青

别名十月青、冬枣、长红。分布较广,河南各个枣区和山东西部的东明、莘县都有栽培,其中以新郑、浚县等地数量较多,有小片集中栽培。起源不详。

果实长椭圆形,侧面略扁。纵径4.7厘米,横径2.8厘米,平均果重13.1克,最大果重14.5克,大小整齐。果肩浑圆,梗洼中等深广。果顶稍细,尖圆。果面平滑。果皮赭红色,富光泽。果肉绿白或白色,质地脆,较致密,汁液中多,甜味较浓,含可溶性固形物28%,可食率96.5%,宜鲜食,也可制干,制干率39.5%,品质中上等。果核长梭形,基端核尖稍钝,顶端锐尖,纵径3.5厘米,横径0.4厘米,平均核重0.45克,核纹浅,长条纵行。部分核内有饱满种子。

树势较强,较耐瘠薄,抗病性能较好,结果较早,2年生枝开始正常结果,有经济产量。枣吊平均坐果0.35个。在产地,10月上中旬成熟采收,果实生长期115天左右。

树体较高大,树姿半开张,主枝开张角60°左右,呈自然半圆形。枝系层次明显,上层外围枝下垂。生长在沙质壤土中的成龄树,树高7~9米,冠径6.0~7.5米。树干灰褐色。枣头棕褐色或红褐色,较粗壮,枝面被灰白色浮皮,有光泽。枝长46~56厘米。皮孔小,圆形,乳白色,凸起,分布稀疏。针刺长1.2厘米左右,2、3年后逐渐脱落。多年生枝枝面裂纹,渐变粗糙,转呈灰褐色。枣股圆柱形,最长者2.7厘米,持续结果15年左右。枣股抽生枣吊3~4个,枣吊平均长20.2厘米,最长者24厘米,粗1.6毫米,着叶11~13片。少数枣吊有二次生长。叶片长披针形,叶面深绿色,有光泽,较厚。叶长5.1~7.8厘米,叶宽2.4~2.9厘米。叶尖长,渐尖,先端尖圆或圆。叶基楔形或圆形。叶缘不平,有小波褶,锯齿裂,较深,齿角圆,1厘米叶缘有2、3个。叶柄较长,0.4~0.6厘米。花量多,花蕾扁圆,花径6.5毫米,初开时蜜盘黄色。上午蕾裂,为昼开型。

该品种适应性较广,产量中等。果实较大,成熟较晚,品质良好,可以作晚熟的鲜食和加工品种适当发展。

11.牛奶脆枣

别名脆枣、油葫芦枣、大枣。分布在陕西延川雷家岔、北村和清漳北山里及其附近村庄,数量很少,栽培历史不详。

果实大,长倒卵形,略向一侧歪斜。胴部一侧平直,一侧鼓起成弧形,纵径4.2厘米,横径3.0厘米。平均果重18.7克,最大果重23.5克,最小果重18.5克,大小较整齐。果肩略小,平圆,向一侧倾斜,梗洼中等深广,环洼大而深。果顶较大,平圆,或呈不规正的圆形。部分果实顶点凹陷,顶洼浅而中广,周缘高低不平,果面不很平整,有较明显的小块凹凸起伏。果皮薄,紫红色,蜡质层较厚,着色从果肩开始。果点小,圆形、密布,着色后呈锈红色。果肉淡绿色,质地致密细脆,汁液较多,甜味浓,含可溶性固形物28.6%,可食率96.1%,宜鲜食,品质上等。干枣含糖量73.5%,含酸0.69%,制干率较低,品质中上等。果核大,短梭形,向一侧略弯,纵径2.34厘米,横径0.89厘米,平均核重0.73克。核纹中长,粗细不等,核蒂扁,宽而长,箭头形。核尖呈短角形,先端锐尖。多数核内含有种子,含仁率达80%左右。

适应性较强,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最宜河滩、谷地栽种。树势较强,发枝力中等,自然枝叶密度适中,树体管理简便。结果较早,坐果稳定,产量高,一般株产60千克左右,最高株产80千克。枣吊平均结果0.32个,高者可达0.8个,单吊最多坐果3个。在产地,4月中旬萌芽,6月初始花,9月下旬完全着色,10月上中旬采收,果实生长期120天左右。着色期遇雨易裂果。据产地调查,连续5天阴雨,裂果率达90%以上。

树体较大,树姿直立,稍开张,主枝开张角30°~50°,树冠呈自然圆头形或直展的伞形。50年生树,树高9米,冠径7米,干高1.5米,干周90厘米,胸围78厘米。树干灰褐色,皮裂纹深,呈宽条片状,不易剥落。枣头红褐色,长33~70厘米,粗0.65~0.90厘米,节间平均长7厘米,最大节间10.5厘米。皮孔小,椭圆形或梭形,凸起,开裂。针刺细短,长0.3~0.5厘米,质地软,随枝梢生长逐渐脱落。8、9月间全部落尽。二次枝发育良好,枝形较直,2~9节,结果有效节数1~7节。2年生及多年生枝灰褐色。枣股圆柱形,较粗大,最长者达2.5厘米,直径1.5厘米,持续结果15~18年,一般枣股寿命7~10年,抽生枣吊2~5个,最多可达8个。枣吊长14~25厘米,粗0.16~0.18厘米,节间长1.0~2.1厘米,着叶9~14片。叶片大,卵状披针形,质厚,深绿色,有光泽。叶长5.6~7.0厘米,叶宽2.6~3.3厘米。叶尖渐尖,先端锐尖或尖圆,叶基楔形或宽楔形,叶缘锯齿较浅,大小及锐钝不一,1厘米内有3~5个。叶柄长0.2~0.5厘米。花量多,花蕾扁圆形,花较大,花径7毫米,初开花蜜盘黄色。萼片桃形,较短。

该品种树体较大,坐果稳定,丰产性强。果实大,肉质细脆致密,糖分较高,系优良的鲜干兼用的晚熟品种,唯不抗裂果。适宜秋雨少、土壤深厚肥沃的地区栽培。

12.延川冬瓜枣

别名驴粪瓜枣,主要分布于陕西延川眼岔寺乡白家畔。

果实较大,长椭圆形,纵径3.6~3.9厘米,横径2.9~3.7厘米,侧径2.6~3.4厘米。平均果重14.2克,最大果重24.3克,大小较整齐。果肩平圆或广圆,耸起略歪斜。梗洼窄深,环洼中等宽深。果顶圆或平圆,顶点微凹,柱头遗存。果柄粗短,长0.4厘米左右。果面平整,光泽较暗。果皮较厚,褐红色。果点小,圆形,密布。果肉白绿色,质地致密,较细,汁液中多,酸甜可口,含可溶性固形物28%,可食率97.3%,宜制干,也可鲜食,品质中等。果核较小,纺锤形或倒卵状纺锤形,纵径1.75厘米,横径0.6厘米,侧径0.45厘米,平均核重0.39克。核纹细浅,呈断续的不规则的纵条纹。核蒂三角形,先端圆。核尖渐尖,先端尖锐。核内多无种子。

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树势和发枝力中等,枣股寿命较长,结果稳定,坐果率高,丰产稳产,枣吊平均结果0.88个,最多3个。一般株产70千克,最高株产100千克。在产地,4月中旬萌芽,6月初始花,9月下旬果实着色,10月中旬采收。果实生长期110天左右。极易裂果。

树体大,树姿开张,下层主枝枝梢披垂,树冠自然半圆形,冠径7.4厘米。树干黑褐色,树皮裂纹深宽,粗糙,呈宽条块状,易剥落。枣头褐色,粗0.5厘米。皮孔小,圆形,凸起,开裂,密布。针刺发达,直刺长0.4~2.0厘米,多年宿存。二次枝4~7节,结果有效节数3~6节。枣股圆柱形,粗壮,最长2.0厘米,粗1.2厘米,持续开花结果10年左右。枣吊粗,长12~19厘米,粗0.2~0.22厘米,节间长1.2~2.4厘米,着叶8~12片。花多,花蕾扁圆形。花中大,花径6.8厘米,初开花蜜盘黄色,萼片中长,三角形。

该品种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树体大,高产稳产。果实较大,肉质较细,可食率高,品质中等,宜制干和鲜食,极不抗裂果,可在秋雨结束早的地区适当发展。

13.延川狗头枣

分布于陕西延川的张家河乡庄头一带,数量较多。

果实大,卵圆形或长平顶锥形,因似狗头而得名。纵径4.1~4.8厘米,横径2.9~3.1厘米。平均果重18.2克,最大果重22.7克,大小不整齐。果肩宽,广圆,披斜,略耸起。梗洼深窄,环洼中等宽深。果顶较细窄,圆或平圆,顶点微凹。胴部长,平直或略鼓起。果面平整。果皮中厚,褐红色。果点小,圆形,纹显著,稠密。果肉绿白色,质地致密细脆,汁液中多,含可溶性固形物25%,含糖量13.5%,含酸0.42%,可食率94.5%,制干和鲜食品质均佳。干枣含糖量79.4%,含酸0.67%。果核大,纺锤形,罕为倒卵形,纵径3.2厘米,横径0.84厘米,平均核重1.0克。核纹密,粗深,纵斜条形。核蒂扁三角形,渐尖。核尖突尖,细长,核内含仁率70%左右。

适应性一般,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在瘠薄地上果实发育瘦小。树势较强,发枝力中等。结果早,一般定植后2、3年开始结果,产量高而稳定。成龄树一般株产50千克左右,枣吊平均坐果0.63个,最多3个。在产地,6月初始花,9月下旬着色,10月上中旬采收,果实生长期100~110天,极易裂果。

树体高大,树姿开张,树冠自然圆头形。50年生树,树高10米左右。树干灰褐色,树皮不规则条块状浅裂,易剥落。枣头棕褐色,粗0.4厘米。皮孔小,圆形,凸起,不开裂,密布。针刺不发达,直刺长不超过0.5厘米,当年秋季全部脱落。枣股圆锥形或圆柱形,较粗大,最长2.8厘米,基部直径1.2厘米,持续开花结果15年左右。一般枣股寿命8或9年。抽生枣吊3~5个。枣吊长12~24厘米,粗0.12~0.15厘米,节间长0.8~1.3厘米,着叶9~15片。叶片中等大,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深绿色,有光泽。叶长3.5~7.5厘米,叶宽1.4~3.0厘米。叶尖渐尖,先端尖圆,叶基圆形,叶缘锯齿较长,尖端较锐。花少,花蕾扁圆形,花中大,花径6毫米。初开花蜜盘黄色。

该品种适应性一般,要求土质肥沃。树体高大,长势强,结果早,产量较高而稳定。果实大,宜鲜食,品质上等,但不抗裂果。

(二)冬枣优树选择

由于冬枣资源挖掘开发较晚,加之原有母株类型较多,果实性状存在差异,致使新发展的冬枣园产量高低悬殊较大,树体大小、果实品质、形状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有的地方的冬枣树结果后表现出果实皮下果肉组织木栓化褐变(俗称“核外核”)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冬枣果实的品质和果农的经济效益。因此,从大面积的冬枣中,选育出个大、果正、丰产、稳产、抗逆性强、无核外核现象的单株类型,对今后冬枣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选优目标

根据目前冬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冬枣选优的主要目标是:选出果形端正,没有“核外核”现象,丰产性较强的新品系。新品系的主要质量指标是,优树平均单果重超过当地普通冬枣园平均单果重15%以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不低于当地普通冬枣,无“核外核”现象。

2.选优方法

(1)选优原则:就地选种,就地进行子代测定的原则。子代测定采用嫁接法进行繁殖,对选优目标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测定。

(2)选优步骤:第一步,广泛发动群众,对自己的冬枣园逐棵进行细心观察,特别是在果实成熟期,进行品质、产量等方面的比较,从中挑选出表现较好的单株。第2年重复观察和自我评价,由果农确认所选优株为自己园子的最优单株。发动群众报优的标准是:同等产地和管理状况下,产量显著地高于周围的单株;无明显的大小年现象;无严重病虫害;无“核外核”现象;成熟期一致。

第二步,初选。选种小组对果农确认的最优单株登记造册,再进行一年的现场观察、记载、评价,淘汰一般性单株,保留优良性状突出的优系。并对初选单株进行编号、挂牌标记。初选以树体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单位投影面积产量、二次枝平均枣股数、枣股上平均着生枣吊数及果吊比为决定性状。

第三步,复选。对编号的初选单株,按春夏秋冬各季进行定期观察记载,并于果实成熟前,集中人员进行评价和淘汰,确定进入复选的单株。

第四步,决选。对进入复选的单株,再行考察一年,以平均鲜果重、最大鲜果重、果实整齐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等为优树决选依据,将符合选优目标的单株定为最优单株。如果最后确定的最优单株数量较多,可以将选优目标提高,选出更优的株系。

3.薛城冬枣优系简介

薛城冬枣惟一的也是最大的缺陷是具有核外核现象,一般情况下,核外核率在0.21%~0.74%。所以选出无核外核的优良单株成为该品种选优的主要目标。现将该品种选出的3个最优单株的主要性状简介如下:

(1)017号单株:选于薛城区南石乡龟山冬枣开发基地。立地条件为山前梯田内沿,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下层为青石板,土壤肥力差,没有灌溉条件。树龄4年。

①果实性状:果实近圆形,略扁,果形端正,整齐度高。果实大,纵径3.9厘米,横径4.6厘米。平均单果重30.2克,较当地冬枣单果重的平均值重4.2克;最大单果重65.2克,较该园最大单果重的平均值41.8克多23.4克。果实平整光洁,具光泽,果点小,不明显。果肩广、圆,梗洼中深,果柄粗,长1~1.2厘米。果顶较大,顶洼中深而较广。果皮中厚,白熟期白绿色,着色后呈黄红色。果肉黄白色,质地松脆稍粗,汁液多,味甜、略酸,果面着色50%左右时鲜枣含可溶性固形物25%,总糖20.86%,酸0.24%,维生素C含量4克/千克左右。可食率95.2%,鲜食品质上等。果核较大,平均1.23克,纵径1.53厘米,横径1.17厘米,短锥形,黄褐色。核蒂短而宽,先端平圆,核尖呈短针状。核纹短粗,呈短梭形,纵向排列着大小不等的瘤状突起,中部少数突起的尖端常发育成短刺状。核壳厚,核内多含一粒种子。果实未发现皮下果肉组织木栓化现象,果实较耐贮藏(表2)。

②树体性状:树势中等,树姿开张,树形为自然圆头形,干性和发枝力中等。四年生树高3.5米,冠幅4.5米×4.1米,干高40厘米,干周32厘米。主干灰褐色,枣头灰褐色,无光泽。全树枣头38个,平均长度47厘米,节间7.2厘米。针刺少、弯、短,长度3~4毫米。2~3年生枣股长2毫米,基部直径4毫米,枣股抽生枣头能力较强。结果枝软,平均长度28厘米,着生叶片17片。叶片中等大小,长4.9厘米,宽2.5厘米,卵状披针形,叶片较厚,革质无毛,叶缘上褶,锯齿钝圆。花多,蕾夜开,花径7毫米。

③结果性状:一年生结果母枝平均具2.8个结果枝,平均着果1.8个。二年生结果母枝平均着生结果枝3.4个,平均着果2个。三年生结果母枝平均具结果母枝4.1个,平均着果2.2个。全株平均每条结果枝着果0.6个。丰产性和早期丰产性强。栽后一年生结果21个,0.54千克,二年生结果4.73千克,三年生结果15.43千克,四年生结果24.36千克。与当地同等条件四年生树相比,产量高8.66千克。

④主要物候期:枝芽4月上旬萌发(“清明”前后),5月下旬开花,6月5日进入盛花期,10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30天左右。

(2)133号单株:选于峄城区阴平镇尹庄村南山冬枣园,为酸枣坐地嫁接,接穗来源于该村50年生庭院栽植的零星冬枣树。树龄为高接5年。立地条件为青石山坡地,土层薄,下层为青石板,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干旱,无水浇条件。

①果实性状:果实长圆形,整齐度高,果大,纵径3.8厘米,横径4.5厘米,平均单果重23克,最大者53克。果面光洁,有光泽,果点小,不明显。果肩斜,梗洼狭,果顶凹、圆,顶洼深。果柄短,长度1~1.2厘米。果皮厚度中等,白熟期白绿色,完熟期紫红色。果肉黄白色,质地松脆,汁液多、味甜,品质上等。果顶着色60%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8%,充分成熟时28%,含总糖23.6%,含酸0.33%,维生素C含量4克/千克左右。果实含水量67%,可食率94.8%。果核较大,平均1.2克,纵径1.8厘米,横径1.14厘米,短纺锤形,黄褐色,核蒂短而稍尖,核尖呈短针状,核纹短粗。核壳硬,内多含一粒种子。133号单株果实无皮下组织木栓化褐变现象(表3)。

②树体性状:树势中庸偏弱,树姿开张、略下垂,树形为圆锥形,干性较弱,发枝力较强,五年生树高3.8米,冠幅3.5米×4.2米,干高40厘米,干周26厘米,主干灰褐色。全树有枣头枝29个,枣头曲,节间4.5厘米,灰褐色,无光泽。皮孔椭圆形,凸不开裂。针刺少、弯,长3毫米。叶片大,长6.34厘米,宽2.86厘米,较厚,披针形,叶尖渐尖,叶色黄绿,叶缘上褶,锯齿钝圆。

③结果性状:一年生结果母枝平均具3.6个结果枝,3个果;二年生结果母枝平均具4个结果枝,2.5个果;三年生结果母枝平均具3.9个结果枝,2.0个果。结果枝软,平均长度24厘米,平均着果0.65个。丰产性强,早期丰产性亦强。嫁接当年结果3个,二年生结果3.7千克,三年生结果14.72千克,四年生结果28.6千克,与当地丰产示范园四年生树相比,产量高14.17千克。

④主要物候期:萌芽期4月10日前,开花期5月下旬,盛花期6月上旬,10月下旬果实成熟,11月中旬落叶。

(3)308号单株:选于山亭区店子镇尚河村东山冬枣园,为酸枣坐地嫁接,接穗来源于薛城区南石乡井峪村庭院栽植的成龄大树,1992年夏季嫁接,为嫁接六年生树,生物学年龄时期为初盛果期。立地条件为沙石山坡粗沙质土,土层较薄,有机质含量低,有一定的水浇条件。

①果实性状:果实长圆形,有斜肩,果大,纵径3.9厘米,横径4.0厘米,平均单果重36.7克,最大61克,果面光洁,有光泽,果点不明显。梗洼狭,果顶凹圆。果柄短,1~1.3厘米。果皮较薄,充分成熟时紫红色。果肉黄白色,质地脆,汁多味甜,可食率95.1%,果面着色90%左右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8%,品质上等。果核较大,平均1.3克,纵径1.9厘米,横径1.2厘米,短纺锤形,黄褐色,核尖短针状,核纹短粗,核壳硬,内含一粒种子。308号株没发现皮下果肉组织木栓化褐变现象。果实较耐贮藏(表4)。

②树体性状:树势中庸,树姿开张,树形自然开心形,发枝力较强,六年生树高4.1米,冠幅3.5米×4.0米,干高60厘米,主枝3个。主干灰褐色,枣头枝全树45个,曲,节间6.3厘米,灰褐色,无光泽。皮孔中等大小,椭圆形,凸,不开裂。针刺少、短,长度3毫米。叶片大,较厚,叶长6.1厘米,宽3.1厘米,披针形,叶尖渐尖,叶色深绿,光滑无毛,叶缘上褶,锯齿钝圆。

③结果性状:一年生结果母枝平均着2.5条结果枝,每个结果母枝平均结果3个;二年生结果母枝平均着结果枝4条,平均结果2.0个;三年生结果母枝平均着结果枝4.0条,平均结果2.1个。结果枝平均长度19厘米,平均结果0.68个。花期长,花量大,落花落果较多,生理落果中等,采前落果少,产量高。嫁接当年开花,二年生1.31千克,三年生12.37千克,四年生19.75千克,五年生21.78千克,六年生达到盛果期,株产30.43千克,较当地同等条件下冬枣平均产量高6.33千克。

④主要物候期:4月上旬萌芽,5月下旬开花,6月上旬盛花,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成熟采收,11月中下旬落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