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实用宝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4 12:22:39

点击下载

作者:朱时萱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野外生存实用宝典

野外生存实用宝典试读:

前言

没有在野外生存过的人,绝对没有机会体会到野外的极致恐怖,也没有办法体会到野外的极致乐趣。

那些并不喜欢野外的人,你可以不懂得野外,但你一定要懂得野外求生。也许有一天你不小心陷入了危险的境地中,比如地震、飞机失事、山间迷路……总之有无数种情况可能让你面临求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求生知识,一定能在关键的时候对你有所帮助。

在野外,你将不再是自以为是的主宰者,而是变成了浩瀚天地中的一只蚂蚁,只能怀着景仰的心情在大自然中匍匐。如果你选择在美丽的林间穿梭,一定要小心落日后这片饥饿的森林;如果你选择在碧绿色的湖边漫步,要小心平静的水面下那一双注视着你的眼睛。

除了凶猛的动物带来的直接威胁,那些让人心烦的小虫子也常常会给你带来致命的危险。野外求生并不是要你去寻找危险、解决危险,而是教你怎样去避开那些危险。

本书预想了五种绝境,分别提供了相应的生存方案和求生对策,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你多一份生存的机会。而那些沉浸在野外风光中的游客们,随身带上这本书,在你面临危险手足无措的时候,这本书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

推荐序

当户外成为时尚,我们需要“急救包”。

其实早在远古时代,户外生存只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手段,只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与自然相融的能力反而退化了。

当代意义上的中国户外,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始于中国人开始将旅行作为目的,而不是“出差”的手段之后。但是,户外运动与旅行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户外运动是旅行中的一种,是更加强调与自然、与环境的零距离接触的一种旅行方式。一旦我们进行户外活动,安全问题就上升为第一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非常遗憾,由于国内户外活动起步非常晚,发展又呈现一种爆炸性增长的趋势,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安全问题首当其冲。

对户外(野外)的渴望是人类作为动物的本能,但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处理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却严重退化,我们不得不从头学习,学习我们祖先在走出森林,进入所谓文明社会时,不知不觉之中放弃的很多东西,只有学会了这些,我们才能回归自然,在野外活动中才能首先自保,然后“保护他人”。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个体的野外生存能力普遍较差,相应的资料又异常匮乏,很多户外爱好者凭一时冲动,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背上专业的背包,穿上GORE-TEX(R)冲锋衣,蹬上登山鞋,我们就已经“户外”了。其实,这是对户外的严重误解,户外装备只是更好地保护了您的身体,它们本身与“户外”没有任何关系,它们只不过是“户外产品”而已。真正的户外运动,是过程、是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与融合。

近几年,一些年富力强的精英们已经开始走进为人父母的年纪,自己的爱好却并不想因为孩子的到来而衰减,同时也把旅行及户外运动作为教育孩子的手段之一,开始到户外去锻炼孩子,这就更要求家长本身要具有尽可能全面的户外知识,才能正确地引导和保护孩子走进真正的“户外”。

要达到真正的户外,除了武装到牙齿的“实物装备”,更重要的是户外活动的技巧与能力,我把它们称为“精神装备”。

这本书正是给大家提供这种户外精神装备的“背包”。极端点儿说,它是您野外生存的“急救包”,这个“急救包”的价格要比实物便宜得多,但是关键时刻,在危机四伏的野外环境中,它是可以救您性命的。希望大家花一点银子,再花一点时间,将这个“急救包”放入您的头脑中,与实物搭配,实现您真正的户外生活。

让我们的身体与精神一起户外!红杏戈尔特斯“户外梦想实现”活动总评委

Part 1 野外求生基本常识

野外求生是一件非常细致的事情,它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一丝一毫的差异都会让事情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当身处野外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要明白野外求生的基本内容。通常我们把维持生命的条件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其中野外求生知识是决定你能否活下去的最大因素。顽强的求生意志却是最基本的一个要素,首先你要有旺盛的斗志,当你身处险境时,你的意志正是决定你能否生存的关键。

再来看看危险指数,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很多时候恶劣的环境和你得救的可能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它却经常瞬间决定了你的生死。

然后说到身体状况,很多人小看了这个环节。

最后来说说求生工具,这是个非常有趣的组成部分,有些工具是属于现代社会的,有些工具却来自大自然……

Chapter 01 野外生存,你准备好了吗

在野外发生意外伤亡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但总有一些聪明又勇敢的家伙能够从绝境中找到一线生机。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每次出发前都应该预留5分钟检查一下你的装备。如果你想要拥有一个有惊无险的野外之旅,你就一定要记得做一次自检。

良好的身体状况

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随时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在野外最好随身携带一个体温表。野外容易出现天气骤变或者受伤等情况,身体较差的人往往会因为发炎或者过敏而引发高烧,孤身一人的时候很难判断自己是否处于高烧中,而随身携带的体温表能够监控好你的体温。如果确定自己发炎或是感染了风寒,体温表会马上给你一个直观的事实判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对应的策略。

如果你前往的野外可能遭遇一些感染疾病,出行前一定要确保自己接种了必需的疫苗,尤其是一些常见的疾病,最好在出发之前先注射破伤风、霍乱、结核等疫苗。特别要小心的是热带雨林地区,至少要保证注射了疟疾、天花、白喉、伤寒疫苗。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在注射各种疫苗时先计算你去野外的时间,然后向医生好好咨询疫苗的有效期。

根据个人的条件差异,最好在出行前做一个彻底的全身检查,尤其是好好检查一下你的牙齿。如果你打算去冰山或者极地,恶劣的牙龈状况有可能影响你的整个旅程。从野外回来以后最好再做一次全身检查,保证健康是野外旅行的最基本要求。身体自检的步骤

在野外旅行途中,当你的身体状况开始出现危险的苗头时,必须马上离开可能出现危险的地域,不要有丝毫犹豫,立即撤离到可以为你提供救助的地方。前方风景再好也没有你的生命重要,在野外恶劣的气候环境中,随时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哪怕你的身体只是出现了一丝不妥,你都很可能陷入致命的危机。

去野外之前要注意锻炼身体,只有强壮的体魄才能应对大自然的挑战。如果在野外遇到危险,需要长时间滞留等待救援时,除了寻找食物和水源以外,坚持进行适当的锻炼不但能帮助你消磨时间,而且能让你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拥有战斗的能力和信心。

走远路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体力分配,一定要给自己留下回到安全地带的体力。当你觉得疲劳程度比较严重的时候,一定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好有足够的精力来预防突发事件。体力是一个很难注意到的部分,但却是野外生存中最起决定作用的一个部分,体力充沛不仅仅能让你随时应对突发状况,最关键的是它能给你信心。

除了身体上的疲劳,还有一种疲劳来自你的精神,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会让你丧失判断力,别以为你的大脑就不需要休息。在野外,真正的危险来自各种突发状况,这时候最靠得住的就是一个够用的大脑。所以,如果在野外遭遇特殊情况需要停留的时候,一定要和同伴轮流值夜,以保证清醒的人有足够良好的精神状态。一个人滞留在野外的时候,必须找到安全的露营点保证睡眠,同时注意自我调整精神状态,可以进行一些放松大脑的运动。

最后记得在出行前检查一下自己的心态,如果负面情绪太严重,还是别出行了,一个人的负面情绪会很容易传染一个团队,不要小看负面情绪的影响,如果你没有求生的斗志,你凭什么去战胜危险呢?对一个团队而言,如果团员之间出现了剧烈的矛盾冲突,在前进的过程中就会彼此影响,最终导致整个团队的溃散。

保证食物和饮水供给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个人只要一周不进食,就有可能死亡,而只要3天不喝水,几乎是必死无疑。人类要依靠食物来摄取能量,从而获得继续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如果你连最基本的食物和饮水都配置不到位,别说在野外,就算是出门去春游都有可能是件危险的事。

在野外出行的时候必须要配备足量的干粮,具体情况应该根据出行的地点而定,在能够负担的情况下多准备一些是最好的。具体准备的食物可以根据每个人在饮食上的喜好有所改变,当然大多数适合野外携带的都不会太讲究口味,而是更加注重是否方便携带、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和热量高。如果在野外逗留的时间不是太长的话,我个人推荐的干粮是压缩饼干、肉干和巧克力。

压缩饼干就不用细说了,通常去野外的人,都会把这种节约空间的食物作为首选之一。肉干能够帮助人体摄入必需的蛋白质和能量,与肉罐头比虽然保质期差了一点,但重量却轻多了。巧克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补充大量能量,而且味道还非常不错。原则上来说,这些食物都应该具有保质期长、携带方便、能量高、不占用太多空间的特征。那些喜欢的薯片、面包和泡椒凤爪,最好留到去公园的时候用。可能遭遇饮水方面的问题,学会一些简单的净水技巧,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而懂得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正是我们要告诉你的真正的生存之道。

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配备专用的高能量压缩食品,在野外的第一原则是保持身体的活力,食物的味道其次,关键是能否让你的身体坚持到走出困境。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决定了你的态度,你必须保持畏惧和尊敬的心情。

除了食物以外,从某种角度来看,饮水的来源比食物更要命。人体的75%都是由水分构成的,一个成年人每天要消耗掉2升的水,在长途跋涉状态下要3升的水。而在缺乏饮水的情况下,人体就会出现心率功能失调,肾脏功能无法正常发挥,进而导致头脑出现晕眩、身体脱力晕厥的危险情况。

所以在野外的时候,必须保证拥有充足的水源。如果你不能保证自己携带足够的饮用水,那就要保证自己能够从野外环境中发现可饮用水。

对于那些去热带旅行的人来说,有时候为了通过沙漠,可能得扔下所有的行李,只背着饮水离开。

而在有些雨水充沛的地方,人们可以就地取材,直接利用大量的雨水来解决饮水问题。

在热带等植物繁盛的地方,或者只要有植物的地方,就算一棵仙人掌也能让你解决一天的饮水问题。

但有时候我们还要面临水源的净化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算在生活中你也有可能遭遇饮水方面的问题,学会一些简单的净水技巧,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而懂得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正是我们要告诉你的真正的生存之道。

野外求生工具箱

野外求生必备的工具箱就是人类智慧结晶的一个产物,虽然里面装的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但这些小玩意儿可以在关键的时候帮你大忙。现在来打开一个专业的野外求生工具箱,我把这些必备的小东西分成了七类,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它们都是什么:一、冷兵器类

这一类工具的确应该归类到冷兵器中。它们包括一把地道的瑞士军刀,几根涂了油脂的弹性锯条和一把趁手的帕兰砍刀。很多人平时甚至有随身携带瑞士军刀的习惯,就算在日常生活中它也是一把非常方便的小工具刀。在野外的时候这把刀用来防身可能没什么用,但是用来处理一些细小的手工活却非常有效。锯条主要用来对付那些比较坚硬的东西,比如钢管或大树,锯条轻便却能够应对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如果你想在野外DIY一个棚子,那你就必须准备一把帕兰砍刀。帕兰砍刀在野外的作用远远胜过其他兵器,有一把帕兰砍刀你就可以穿越密集的荆棘群,可以劈柴生火,而且这种砍刀都配有一个皮套,携带方便。二、火源类

防风火机是必需的,防水火柴也是。人类的文明从使用火开始,到现在用火来吓唬野兽都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只有飞蛾敢围着火堆打转。但是火机和火柴都是易耗品,所以再多带上一块万能打火石,就算在潮湿的环境下你也能成功生火。另外放大镜也被我放在了火源类,它当然也能生火,还能帮助你观察动物的粪便和脚印。三、针线包类

对于不熟悉野外求生的人来说,可能想象不到针线包的巨大作用。它可以在你受伤的时候缝合伤口,可以帮你缝补漏风的帐篷,还可以挑出你掌心里的仙人掌刺。另外还可以把一根1米长的铜线也收纳进针线包里,你将发现它非常有用。如果你去的地方有河流,那别忘了也放上鱼钩和渔线。四、急救类

这个分类非常重要。在我的药盒里面一定会放上三种药:肠内镇静剂—野外你经常会吃坏肚子,抗生素—一个小伤口也可能诱发细菌性感染,抗组胺剂—治疗常见的过敏症状。五、导航类

一个GPS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野外装备,但是为了防止这精巧的东西意外坏掉,还是建议你带上一个刻度清晰的指南针。另外为了方便夜间视图,还可以考虑配置一些β灯。六、常用类

首先是手电筒,只要可能遭遇夜晚,你就必须准备好穿透黑夜的光。然后是一个铁盒,它可以当收纳箱,也可以当饭盒,甚至是一个锅。最后别忘了在你的铁盒里放一大块食用盐,你的身体需要它。七、特殊类

这一类物品在野外将发挥与本来用途完全不同的作用,并且非常有用。避孕套是非常好的防水材料,过河的时候你可以放心地把那些见鬼的小电器放进去。卫生巾主要用来当鞋垫,吸汗性非常好,而且可以保护脚掌。塑料薄膜可不是用来盖大棚的,当你在低温的环境中把薄膜裹在身上,你就能更好地保持体温。

正确的穿着可以救命

在野外求生的时候,除了配备必要的食物以外,你随身穿着的衣服也非常重要。可以说穿什么样的衣服决定了你的基本生存能力,很多时候你可能都要靠你的衣服来救命。

去野外旅行选择衣物的第一个关键,就是衣服是否具有理想的保暖效果,尤其是在气温可能骤降的地区或者本来温度就极低的地区。比如在极地或者亚寒带地区,如果你携带的衣服不够保暖,就无法支持你进行长途跋涉,你会比别人消耗更多的热量,也需要更多的食物来维持生存,但是在野外食物非常珍贵,所以选择保暖的衣服是让你节约食物的前提。

但再好的衣服打湿了也什么都不是,尤其是在寒冷的地区,突然降下的暴雨会迅速带走你身体的热量,一旦出现体温过低的状况,你就可能面临生命危险。所以选择衣物的第二个重点就是防水性,我们应该尽量选择防水的衣服,或者另外再带上一件野外专用的防水雨衣。最后是从可能遭遇危险的角度来考虑,随身穿着的衣服最好还有耐脏、抗磨、多功能等用途,尽可能地发挥衣服的特性,帮助你在野外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

当然具体而言,穿什么样的衣服主要看你去什么样的地方,当地的气候、温度、日夜温差变化,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参考因素。具有防水保暖性质的外套

如果去亚寒带等容易下雨且气温较低的地方,首选应该是防水透气面料的冲锋衣,不但能够防水防风,而且还能给你提供若干个贴身的小口袋,要知道很多人都喜欢把常用的东西随身携带,这些小口袋可以帮你保护好手机、卡片机等怕潮的小电器。

如果去热带或者比较干燥的地方,简单的纯棉T恤就可以应付了,但一定要带够换洗的衣服,别让强烈的汗臭味吓走了你的女伴。根据个人情况最好能带一件比较薄的雨衣,轻便易携带,下小雨的时候可以披上在雨中散步。

如果是去动物凶猛的森林或者其他有危险的地方,一身漂亮的掩护色必不可少,除了现在市面上有卖的变色迷彩服以外,比较节约的方法是去买一件正反两穿的迷彩服,正面是绿色迷彩,里面是灰色迷彩,一般的环境就都能应付过去了,而且在迷路的时候可以反过来穿,跟周围色彩格格不入的颜色反而能方便伙伴们寻找你。

最后说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细节,袜子和手套。

走30千米的路,我们会开始挑剔自己的鞋是否舒适;而走上300千米的路,我们就会异常挑剔自己的袜子是否舒适了。一双透气又吸汗的袜子让你觉得走路如此疲劳,而一双不够舒适的袜子会让你觉得走路如此煎熬。所以不要吝啬在脚上的花费,野外旅行就是一个长途跋涉的过程,让你的脚舒适就是让你的旅途舒适。

除了袜子以外还要注意带上一双适用的手套,在寒冷的地方可以有效保护你的双手,让你能够在户外完成一些复杂的工作。另外,就算在热带的野外也应该准备一双厚实的手套,在野外,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动手的活儿,如果不想弄脏或者弄伤自己的手,一双耐用的手套会让你免去很多烦恼。

Chapter 02 你的大脑能适应野外环境吗

只有对生命充满希望的人,生命才有可能回馈你希望。野外最迷人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神秘和美丽,而在享受这份魅力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小心隐藏在美丽和神秘背后的危险,这就需要你拥有一个异常清醒的大脑。

保持清醒

在野外最容易遇到的事情,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会给你带来惊喜,但更多的时候给你带来了危险,而这正是野外迷人的地方。在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如果你不能够随时保持大脑的清醒,就有可能把凶险变成灾难。

在野外环境中我们可能面临很多情绪上的困扰,当你的生命出现危机的时候,你可能会开始感到焦虑、恐惧;如果不幸受了伤,那就要加上疼痛、疲劳,这个时候可能食物供应也开始出现问题,你将感到饥饿、厌倦,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你和你的同伴走散了,你会因为孤独而陷入绝望、烦躁;当你面临这些心理压力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够保持大脑的清醒呢?如果你做不到,那你就可能要跟自己的生命安全说再见了。

要想保持清醒的大脑,第一步就是要保证睡眠。人类的大脑与身体一样,过度运动就会感到疲劳。所以从自身保养上来看,在野外一定要保证充足而有效的睡眠,最好能够形成轮班的睡眠制度,保证每个人都能在清醒状态下精力十足。

保持清醒的第二步是保证营养,在野外的饮食虽然比在城市环境中要简陋些,但也应该保证营养摄入量和三餐有序,根据个人条件随身携带一些营养片也是个好主意,尤其是天然维生素片和鱼肝油。

除了注意饮食和睡眠以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特殊的手段。如果你是跟朋友一起去野外,你可以教你朋友两手按摩的技巧,睡前相互做一个大脑按摩,能让大脑得到更充分的休息,自然也就能有更好的运作效率。此外随身带上一小盒风油精,在关键的时候可比香烟和咖啡有用多了。

除了生理上的一些调理以外,要想保持清醒的大脑还应该注意心理上的一些自我调整。

从心理角度来看,要让大脑保持在清醒状态,起决定性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冷静。当人处在焦虑或是恐惧状态时,肾上腺素就会分泌出荷尔蒙,整个大脑就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当这种兴奋状态得不到合理的控制的时候,我们就会丧失自己最引以为傲的

思考能力

。在面对危险的境况时,我们就像狮子面前的一只兔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利爪迎头拍下。

所以要想在野外拥有天神一般的运气,首先你要拥有天神一般的冷静。保持冷静的方法有很多,根据体质和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选择。我保持冷静的方法非常传统,简单来说就是做几个深呼吸。生活中我就经常将呼吸和心跳进行锁定调理,让每一个深呼吸的时长刚好等于心跳70下所用的时间。所以每当我遇到让自己心跳加快的危机时,我就让自己迅速地做几个深呼吸,心跳的频率就会慢慢地与呼吸重合,而我的大脑在此时也会变得特别清醒。

此外良好的应变能力和控场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对于一个团队而言,一个能够在遇到危险时控制和稳定场面的中心人物非常重要。思考能力

在野外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有旺盛的求生意志,遇到一点小挫折、小危险就马上放弃希望,听由天命,那么谁也帮不了你。但是要想拥有旺盛的求生意志,就必须要有能够活下去的信心。如果你面对复杂的环境束手无策,那就谈不上什么求生意志了。要想拥有坚强的信心,你就必须在面对一切野外可能遭遇的险境时,都能够有足够的思考能力。

传统的教育学观念认为思考就是人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检索出有效的信息,进行组合运算得出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思考的三大要素:认知结构、信息检索和信息处理。

认知结构作为思考的基础和前提,主要依赖于平素的知识摄入和价值观取向。简单来说,在野外生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知结构主要是野外的基本生存常识、各种工具的运用、野外相关生态环境知识和基本的自救常识等。这些知识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在去野外之前,一定要清楚你所前往的环境的特性。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在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你都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应该要懂得什么样的生存之道,这才是野外爱好者的适者生存之理。

信息检索作为思考的必备条件,就是让你懂得在关键的时候,你需要拿出你脑袋里哪个部分的知识。严格来说这是逻辑思维形成的初始条件—选择适应情景的素材。具体到野外生存中而言,就是在出行前就能够根据你要遭遇的环境相关资料,在生活和大脑中进行相应的场景模拟,尽可能地在去野外之前就锻炼好自己的判断能力。除此之外,在阅读摄入野外的知识时,应该养成分类和链接的好习惯,将新了解的知识和大脑认知结构中本来就有的知识进行同化,在你的大脑中建立一个目录。这样的思考方法对于平时的生活也有莫大的好处。

有了前提和条件,现在才是思考的关键部分—信息处理。懂没有用,要知道怎么用才行。信息处理是一种高级逻辑思考能力,但并不是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灵活运用。独立思考能力需要从小锻炼,但是有一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叫做借鉴前人经验。这个世界上每件事情都有各自的规律,只要能找出这些规律,很多事情就能按照这个规律找出答案。几千年的历史时光,我们的先祖为我们总结了无数的经验。这些经验中大至宇宙的秘密,小至生火的100种方法,都对我们非常有价值。多学习前人的经验,顺着这些经验去摸索他们思考的路径,就有可能获得属于你自己的信息处理逻辑。

准确的判断

我们都知道大汉的开国三杰是萧何、张良和韩信,刘邦曾说萧何能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张良能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而韩信则能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三人分别代表了统筹、推理和判断三种思考能力。而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如果你想保证绝对的成功,你就必须要保证自己至少具备这三种能力。对于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的现代人来说,去野外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冒险,所以能够在野外熟练地运用这三种基本的思考能力,并且有效地将这三种能力都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我们野外行程的基本安全。

而在这三种能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判断能力。在遭遇一般的问题时,我们往往还能够统筹当前资源,推理可能发生的情况和最佳的逃生方式,最后判断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但事实上我们在野外可能会遇到各种险境,生死往往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这个时候你能否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判断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种瞬时的判断能力往往超越了思考,甚至仅仅来源于本能,比如我们的眼睛在面临攻击时会自动闭上,在身体受到伤害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发出叫声,吸引同伴前来救助。这些都是条件反射的自卫需求,是来自身体原始本能的判断,属于先天的判断能力。

但如果我们经过一些相应的培训,能够在遇到熊的时候马上往坡下跑,看见蛇的时候马上用手中的木叉压住它的头。如果这些前人总结的经验经过培训能够根植在你的大脑里,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不假思索地做出相应的合理判断,并用实际行为来帮助自己解决危机,这种后天培养出来的判断能力,能够让你在面临生死险境的时候瞬间拯救自己,这就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自卫能力。

其实无论是在野外或是在生活中,拥有来自先天和后天的判断能力,也许已经帮你避开过无数的危险,让你在死亡线上走了无数个来回。你也许有过听到后面车辆声音就迅速避过的经历,也许有一脚差点踏空身体立即倾斜避免跌落的经历,这些都是你的身体在帮助你拯救自己。但是在野外我们可能要面临更多的危险,而要想拥有非凡的判断能力帮助自己逢凶化吉,你可以尝试下面这些提高判断力的训练方法。一、险境模拟法

这个可不能用打游戏来蒙混过关,你必须用你的身体去感受这种训练。比较理想的训练方式是去玩CS实战游戏,或者根据个人条件设置一些可能出现突发状况的场景。二、反应特训法

非常实用的训练项目,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处。比较轻松的训练方式是对抗性的体育运动,还可以顺便训练你身体的反应速度。三、快速自卫法

学会攻击之前首先要学会防守,要应付突发状况的第一步就是保护好自己。平时就应该注意多观察,保证在第一时间迅速转移到最安全的一个角落。

控制精力

大脑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组织,它除了对我们的每个行为进行指导,还要对整个人的实时状况进行控制汇报。当我们的身体运动强度过大时,大脑就会产生疲惫的信号。当我们经过了充足的睡眠后,大脑就会产生兴奋的信号。我们就是依靠这优秀的大脑,才能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休息,什么时候能够更好地投入工作,从而尽可能地发挥身体的效用。

但是大脑的这种控制能力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比如我们感到很疲惫的时候身体可能已经不堪重负,而当我们从睡眠中醒来后,也需要一段调整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滞后状态是有利于人体调整的,而在野外生存中这种滞后性也许就是致命的。比如当你出行的时候,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感觉,觉得自己用掉了一半精力的时候再往回走,等你返回帐篷可能已经筋疲力尽,甚至可能已经没有足够的体力赶回帐篷,而在没有帐篷和同伴的野外露营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学会如何在不依靠感觉的情况下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尤其是控制好自己的精力分配,这对于探险性的远足具有决定性的安全保障。

通常我们将控制精力分为两个部分:控制体力和控制脑力。

首先来说一下如何控制体力,或者说如何合理地分配体力。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你有多少体力和你的体力恢复效率。根据条件可以去健身房或者就在楼下的小区运动场进行一次体能测试,有些城市有专门的体力监测中心,可以进行专项的测试。没有这些条件的人,你可以选择在家的周围进行徒步行走,把你的体力换算成以千米为单位的数值,分别计算一下你的徒步远足极限和快跑极限。前者将在你探险的时候用得上,后者在你逃命的时候用得上。而且最好是在你日常测得值的基础上打个八折,因为在野外你要面临更多的劳损和消耗,而且心理和精神压力也将远远大于测试时。

在了解了你的体力数值以后,接下来需要大致了解一下你的体力恢复效率,这就需要一个非常科学的计算流程,最好能去专业的健身房,在健身教练的督促下进行测试。而没有这个条件的人,比较实际的一个计算方法是来一次极限短跑,以300米/分钟以上的速度跑到体力透支后,测试第一次跑出的距离,比如跑出了X米。然后休息一段时间,比如这段时间为Y分钟,然后以能够继续进行一次长跑的速度,接着跑出X/ 2的距离。然后再休息Y/ 2的时间,继续往前跑,测算你到极限跑出的距离。如果能够跑出X/ 2以上的距离,则Y / 2就是你所需要的最短休息时间。

测试了体力以后,接下来就是控制脑力部分,之前曾提到很多人都会忽略大脑也会疲劳。让体力恢复的最好方法是摄入营养和休息,让大脑休息的最好方法也不外如是。在野外尤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眠则眩,长睡则晕,只有让大脑处在一个均衡的动态中,才能保持高速的运转状态,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迅速进行判断,找出对策。

Chapter 03 求生常识

在野外必须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常识,这些常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常用到的,但是在野外却是决定生死的关键。要想在野外顺利地生存下去,下面这些知识你必须要懂得,这样你才能在享受野外探险刺激的同时,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底线,也就是保护好你自己的性命。

维持生命的三大保障

人人都知道只要每天正常饮食,正常作息,正常支配体力和脑力就可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只有意外和衰老可以夺去你的生命。

但是如果在野外的环境中,既没有现成的食物和饮水,更没有可以遮风挡雨的住所,我们每时每刻都可能面临生存的问题,这时候要如何维持生命体征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从自然中寻找到可以利用的资源。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饮水问题,要知道人体的2 /3都是由水分构成的,俗话说可以一月无食,不可三日无水。在野外环境中有雨水的时候接雨水,没雨水的时候找河水,现在有那种自带简易过滤器的水壶,在野外的时候带上这样一个水壶,大部分来自自然的水都可以入口。露营的时候尽量选择有水源的地方,前往陌生的地点前一定要带够饮水。如果是在沙漠或其他的干旱地区,除了尽量节约宝贵的水源以外,最好的方法是尽量搜寻植物,利用植物水来补充水源。在实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哪怕是尿液也不能浪费,可以通过使用自制的过滤工具,将尿液蒸发后过滤成可以饮用的饮用水。净水器

其次要解决的是住所问题,在野外很容易遭遇各种动物,而且没有毛皮的保护,人类的体质也不适合露天就寝。即使是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地带,也容易浸染寒气和湿气,身体较差的人随时都可能病倒,而在野外最怕的就是生病和受伤,所以在野外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暂时避身的处所非常关键。在沙漠或者极地等气候和各方面条件都异常恶劣的地区,帐篷和睡袋必不可少。如果做好了准备和考察工作,能够顺利地利用当地素材则最好,这样你就可以制造出一个可以防止太阳暴晒和风沙侵袭的避身所,比如沙漠中可以利用骆驼挡住大量风沙,让骆驼围在帐篷周围就能够对抗沙尘暴。废弃的汽车关键时候也能用来避身,不要放过任何一点可以利用的资源。

最后要解决的是饮食问题。饮食既是人类生命体征维持的基本需要,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两个欲望之一,虽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并不会引发死亡,但是一顿不吃饿得慌,饿得全身无力头晕眼花路都走不动,还谈什么野外猎奇。幸好相对于水而言饮食问题比较容易解决,除了个别极端恶劣的环境,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可食用的植物、动物,或者植物的根茎甚至树叶暂时维持人体能量的需要。这其中火种和盐分的储备尤其重要,熟食利于消化且不容易感染疾病,缺乏盐分人体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所以到野外探险一定要尽可能地携带预定行程日期两倍以上的食用盐量和火种。单人帐篷

躲避危险

如果你抱着消极的心态,千万不要去野外,因为这是勇敢者的游戏,只有对生命充满希望的人,才能享受这种游戏的乐趣。

我们在野外遇到危险的几率要比城市环境中高得多,因为野外是没有被人类全面改造的属于自然的环境,所以它是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准备的,而不是为“人”这一特定的种群准备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规避这些风险的方法,减少在野外探险中受到生命威胁的几率。第一种危险:自然地理

城市中不会有沼泽,不会有流沙,不会有滑坡。每一个自然环境中都暗藏各种凶险,在出行前一定要调查清楚你可能遭遇的恶劣环境,然后根据相关环境预测可能遇到的险地,并做好最坏情况下的自救方案。比如去有可能遭遇沼泽的森林,一定要在背包中放上两块至少有80厘米×60厘米大小的塑料板或者木板,一旦陷入沼泽,这两块塑料板就能成为你的“保命木筏”。第二种危险:动物凶猛

动物的生存能力比人类强很多,这也就注定了在野外遇到对人类有生命威胁的动物的几率高了很多。哪怕你旅行的地点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在漫漫的黄沙下面也有可能藏着一条危险的响尾蛇。

所以一个聪明的野外生存专家,一定会根据所处的野外环境,而随身携带几种常见的药物,比如蛇药、抗生素、止血药等。此外拥有丰富的动物学知识能够让你从粪便、脚印、叫声中判断出周围是否有大型野兽,并迅速找出成功的逃生路线。如果你还会做一个漂亮的火把,那么大部分野兽就只能看着你流口水,却不敢轻举妄动。第三种危险:特殊气候

天气预报每天都在说天气变化莫测,小区域内的具体天气经常说变就变,身在野外的人随时可能被裹入危险的天气中。所以在出行前一定要估算可能发生的天气局势,并对当地的天气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明确当天气出现剧变时应该如何应对,尽量不要去过于危险的地域,一定要根据当地地形等因素提前做好准备。

比如我们从小就知道打雷的时候不要站在树底下,但如果在一片繁茂的原始森林中,抬头之处皆是大树时,我们又应该如何判断哪一个位置最安全呢?第一,我们本来就应该尽量避免在雷雨季节去森林里;第二,应该尽可能地找周围的大树中间有空地的地方躲避雷电;第三,找附近的山洞暂时躲避,注意不要停留在山洞口。

遇到险情怎么办

在野外环境中,面对一个人迹罕至、危机重重的大自然时,你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危机,在沙漠中你可能遭遇沙尘暴的袭击,在森林中你可能遇到猛兽的追捕,在冰山上你可能遭遇雪崩,在大海中你可能遇上超强飓风。

当你在面对这些可怕的险境时,你必须能够从危险中找到生机,解决自己所处的困难局面,保护好你同伴的安全,顺利地脱离险境回到安全地带。第一种险情:受伤

最糟糕的状况:生命垂危。

解决方案:第一步就是进行自救。先包扎好伤口,防止血液继续流失,同时进行简单的敷药处理防止发炎等,如果已经失去基本的行动能力,那就尽力保持清醒,同时尽最大可能地减缓体力的消耗和伤情的加剧。

第二步是马上进行呼救。如果同伴在身边可以依靠同伴,如果是同伴受伤了,在给同伴进行包扎后,可以在原地进行标记,如果要去远处呼救,一定要将同伴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同时留下足够的饮用水和食物。如果和同伴走散了而自己却遭遇受伤的情况,可以用信号烟花、电话、对讲机等手段联系同伴或者其他人,总之要尽快寻找到可以帮助自己进行救治的人。

第三步是尽快离开险地。最好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立刻离开险地,回到有医疗条件的地方进行医治。第二种险情:迷路

最糟糕的状况:特殊气候影响了自然观察,比如当地有磁场干扰而导致指南针失效等。

解决方法:第一步是迅速使用一切联系工具与外界进行联系,可以尝试到比较高的地方寻找信号,或者主动燃放烟火等吸引注意力,如果有探照灯可以在夜间到山顶发送求救信号。

第二步是快速检查食物和饮水储备,计算出最长维持时间,为下一步打算提供基本生存能力的数据参考,同时尽可能收集环境线索,判断在物资耗尽的情况下,利用自然资源能够撑住的时间。

第三步是运用指南针或其他方法确定一个方向离开,指南针失效的时候可以尝试观察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向阳也就是朝南的一面往往树木生长得更好(以北半球为准),注意在撤离时沿途做好特定的记号,方便识别和被同伴发现,也可以避免走重复路线。第三种险情:断粮

最糟糕的状况:所有的工具或装备都没有了。

解决方法:第一步是迅速收集起能收集到的全部水源和食物,包括当时能找到的一切可食用物,大自然就是一个宝库,除了个别极端恶劣的环境,大部分野外情况下我们都能收集到水源和代用食物。

第二步是迅速寻找离开险地的方法,尽快回到水源和饮食充足的地带。

第三步是注意回程路上可能发生的危险,安全第一。

Part 2 野外求生必备技巧

只有去过野外的人才懂得野外的乐趣,很多人血液里面都有一种狼性,而只有在野外才能把你的这种狼性诱发出来。懂得敬畏自然的人,才懂得如何尊重生命;懂得信赖同伴的人,才知道如何凝聚人心。野外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在这里你必须懂得诚实,懂得信任,懂得团队精神,在这里人与人之间不再有敌意,野外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大课堂,必须携手并肩共同在这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上探索,才能收获最美丽的风景。

本部分主要讲述在野外历险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技巧,包括扎营的技巧、使用工具的技巧和利用大自然的技巧。

我们尽量从务实的角度出发,为你介绍去野外需要学会的一些基本技巧。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也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而在野外则是关系到生存的基本常识。

Chapter 01 现在来学一学扎营的技巧

前面已经提到野外求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维持生命的条件—拥有基本的避身之处。尤其是在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庇护场所几乎是决定你能否活着离开的关键。

选择一个最好的扎营地点

扎营最基本的要求是规避风险,在野外我们随时可能面临一些灭顶之灾,比如在原始森林里面我们必须规避野兽和昆虫的袭击,在沙漠必须规避沙尘暴和烈日的袭击,在孤岛上必须规避一切突发因素的袭击。

在什么样的地方扎营主要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但原则上我们都会选择背风、地势低、避雨而且不会有落石或者雪崩危险的地点。对于刚来到野外的人来说,很难判断自己的露营点是否足够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来学习下面这些常识。

有些人喜欢去那些可以猎奇的自然环境中历险,比如热带雨林、雪山等。这些地区往往昼夜温差比较大,早晨容易形成湿雾,所以搭建帐篷的时候应该选择相对干燥和地势高一些的地方,防止因为帐篷受潮而导致的感冒、风湿等,由于摄影器材和通信器材也很怕受潮,为了保证这些电器的使用寿命,选择干燥的环境应该是最先保证的条件之一。防潮垫

其次是躲避可能造成伤害的生物,在扎营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开这些动物的巢穴。尤其是一些看上去用处不明,却有动物毛发或粪便痕迹的山洞,就算是临时躲雨也不应该选择这些地方作为庇护所。除了躲避野兽以外,在一些森林中往往盛产黄蜂或者其他有攻击性的昆虫,所以我们还应该想办法摆脱这些昆虫的骚扰。对于黄蜂来说主要是不要去招惹它们,并且尽量避开黄蜂巢穴附近。对付地面上的昆虫,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将临时庇护所下面架空,利用树木等搭起一个支架,既能保证通风又可以防止昆虫的骚扰。驻扎在森林边缘的营地

有的地区没有明显的避风处,这时候可以选择地势凹陷的天然大坑作为临时庇身处,在周围叠放一些石块可以帮助维持热量。

在方便寻找水源的地区,最好应该是在水源附近扎营,但不要距离水源太近,比如直接在河边露营可能会遭遇来喝水的大型动物的攻击,许多蚊虫和微生物也喜欢在水源附近徘徊,这会给你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尤其要注意的是山里的小溪,在春季的时候随时可能暴发成为一条急流,在这种小溪的下游露营非常危险。

为了不被劈成一块焦炭,在扎营时还应该注意不要选在孤零零的树下。理想的位置应该是一片林木中心的空地上,或者是干燥的山洞深处。如果身在森林没有空地和山洞可以选择时,就应该将营地扎在森林的边缘位置,尽量躲开中心风暴区。如果在山顶遇到雷电一定要尽快下山,切不可将帐篷搭建在孤零零的高处。

使用帐篷的技巧

随着现代工业和户外旅游业的发展,帐篷的种类越来越五花八门,适应各种人群和场地的帐篷应运而生。我们在出行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目的地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更合心意与实用性的帐篷。

在一般的户外商店里面,都有比较简易的露营帐篷出售,购买这些帐篷的时候注意询问清楚相关的用途、防水能力和防寒能力等。使用专业帐篷的人相信都有自己信任的专业户外店,购买时一定要小心检查帐篷是否有破损。

现在的帐篷样式繁多,而且根据用户的需要设计了各种性能,你只要向户外店的店员提出你的要求,他们就会尽量寻找能够满足你需要的帐篷类型。如果你不希望帐篷内空间太压抑,你可以选择半圆形的帐篷,这就比常见的尖顶帐篷具有更宽阔的顶部空间,可以和同伴们共同坐在帐篷中休憩;如果你出行的目的地经常下雨,你可以选择带屋檐的帐篷,方便在雨中生火做饭;如果你不会组装帐篷,还有懒人专用的悬挂式帐篷和摔立式帐篷—把它摔在地上它就会自动成型。半圆形双层三人帐篷

但在野外探险中最常用的还是最原始的锥形帐篷,因为这种帐篷非常容易搭建,就算不去户外商店,经验丰富的露营人买一块防水布也能自己搭建。而且具体的搭建方式其实很简单,固定性也比一般的便携式帐篷强,折叠起来就是一块布,非常方便,是热爱户外旅游人群的首选。

选择什么样的帐篷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只要注意夏天选择防水性好的帐篷,而冬天选择防风保暖效果好的帐篷就可以。另外最好能额外带上一块可以遮住整个帐篷外层的塑料布,夏天可以避雨,冬天可以保暖。在帐篷外加一层塑料布,夏天可以避雨,冬天可以保暖。

搭建帐篷的时候注意收集一些干枯的树叶或稻草,然后均匀地铺成一个舒适的软垫,再在这层软垫的基础上盖上塑料布,最后用钢钉进行固定,这样一个舒适的帐篷垫底就做好了。然后是搭建和固定帐篷,通常我们要求钢钉和帐篷垫底之间形成90度的夹角,这样的帐篷固定效果最好,同时要注意帐篷的倾斜角度,在下雨较频繁的地区最好是能够把倾斜度设置得大一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排开雨水。在帐篷搭建完成后,还要注意在帐篷周围挖一条排水沟,以防止雨水蓄积或倒灌。

天空下不会没有容身之所

帐篷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野外临时庇护所,但相对来说也是最脆弱的庇护所,如果你将在野外滞留比较长的时间,或者是因为意外等特殊原因不能前行时,你就需要一个更稳定更安全的临时住所了。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个天然的庇护所。一、天然洞穴

在山地或者森林等野外环境中,比较容易找到天然洞穴。理想的天然洞穴应该拥有这些特征:环境比较干燥,最好没有动物居住或者在附近觅食,洞前应该有一些天然植物,山洞附近最好有山泉或者其他比较好的水源。能满足这四个条件的洞穴,天然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住所。根据个人条件,在这样的山洞里面再做一个临时帐篷,洞前搭一个可以生火的灶台,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就算坚持半年的时间也不是问题。

注意在山地环境中寻找洞穴的时候,最好是到比较高的地方去寻找山洞,一方面不容易被动物袭击,一方面高处的山洞不容易积水。如果寻找到的山洞较深,最好不要轻易进去冒险,因为可能会有野兽,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在洞中点火试探,把可能居住在其中的动物吓跑,记得一定要为这些野兽留出逃跑路线。

另外还要注意非常重要的一点,在选好理想的山洞后,最好能在洞前设置一个挡风墙,可以用石块或者原木等作为材料,结构上设置成双层,方便进出。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附近搜索一些藤蔓植物,将这些藤蔓植物盘绕在挡风墙上,可以起到调节气温和隐蔽等作用。这样做出来的防风墙既能防风又能防猛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是享受幸福穴居生活的保障墙。二、森林给你的房子

我们有时候也会在茂密的森林里迷路,或者是遭遇了一片巨大的平原环境,这时候可能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山洞,我们必须考虑利用其他的天然材料来制作庇护所。如果你是在一片植物茂密的森林里,要知道森林里有很多天然的材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个同样坚固实用的临时庇护所。

有时候运气好会遇到百年老树从较低处折断的情况,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天然的庇护空间,往往只需要做一堵简单的挡风墙放在入口处,就可以形成一个临时的庇护所。

没有这样的运气也不要紧,在雷雨天气较少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几棵相邻的大树,在它们之间交叉固定三到四面挡风墙,再用藤蔓植物编织一个比较结实的屋顶,最后在屋子周围挖上一条浅浅的水沟,一个简易的小木屋就搭建起来了。

通常森林里潮气比较重,所以最好用竹子或者其他材料把临时小木屋的底层结构垫高,以避免人体吸收太多湿气,同时也可以防止被小型爬虫类动物骚扰。

如果在森林中失去了随身装备,没有办法利用木材制作挡风墙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利用藤蔓植物,甚至较硬的植物枝干相互缠绕,最后结成一堵墙,这样的墙柔韧性、挡风性都很好,比一般的挡风墙更坚固耐用。

如果藤蔓植物和树木都很难找到,我们还可以去寻找天然深坑,用工具整理出一个大致的形状,在坑上盖上一块较厚的塑料布,用钉子固定好,只要不遭遇暴雨天气,也会是一个理想的庇护场所。

Chapter 02 如何有效利用携带的各种工具

我们之前已经说过去野外应该配置的基本装备,但仅仅带上是不够的,还必须会用,很多装备都会在野外发挥出你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放大镜可以拿来生火,也可以拿来帮助穿针,而你身上那件普通的T恤必要的时候撕成两半,可以用来当做三角巾使用。本节主要介绍一些常用装备的具体用法,不仅仅是在野外求生中,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利用这些工具,也会给你带来极大的便利。

如何使用绳子(一)

在野外绳子被使用得非常频繁,固定帐篷、制作围栏、设置陷阱、临时安全绳甚至灯芯,带上一卷结实耐用的绳子能给你的野外历险带来很多帮助。

制作绳索的传统材料很多,包括大麻纤维、剑麻纤维、椰树纤维等,只要是柔弱而且纤维含量高的材料捻合在一切,强度和韧度合适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绳索。这些是比较传统的绳索材料,也可以在野外利用自然资源自制。通常我们喜欢选用相对比较轻的尼龙绳,户外店里面很容易买到,是综合起来性价比比较高的一种选择。

尼龙绳的主要优点是强度大、受力均匀、抗腐蚀、防虫咬、防浸水,但是缺点是受热后会很容易被软化,而只要经过剧烈摩擦这种绳子就会变热变软,一旦被水浸过或是受潮还会变滑,最糟糕的一点是它很容易被锋利物割断,所以选择尼龙绳最好是去一些境况不那么复杂的野外,最好可以根据具体的出行要求选择使用。

一般携带的绳子长度最好在30米以上,直径在1厘米以上,最好不要选那种有绳鞘的,又被称为科勒型的绳索,那种绳索看上去很耐用,实际上强度不够,虽然不容易磨损,但是它的内核是纤维线直接拼接而成的,远远没有普通的粗绳牢固。判断绳子是否是科勒型只要将其绳鞘剪开,里面如果不是几股线缠绕而成,而是几十根细纤维密密麻麻排布的就是科勒型绳索。个人在这里推荐那种原始的三股纤维线扎成的绳索,既便宜又实用,受力性平衡。

除此之外不要小看了那些粗糙的纤维丝,注意平时一定要学会保养好你的绳子,不要因为它看上去普通又不值钱而掉以轻心。要知道当你需要使用它的时候,也许它牵着的就是你的一线生机,所以一定要保证它处于最佳状态。基本的保养要求是不要让它受潮,也不要将湿了的绳子用火暴烤,另外还要防止被动物或昆虫咬损,平时尽量收起来,不要散在地上,小心渗入泥沙。平时收纳的时候捆成圈在末端用环形结缠绕保管,到天气比较好的时候还可以拿出来洗一洗晒干。

但有时候我们还是会遭遇非常需要绳索,但身边却没有绳索的尴尬局面。在美国的超级英雄剧里面,我们经常会见到英雄们拉着藤蔓在空中荡来荡去。虽然有些夸张和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的确可以利用野外生态环境中的一些植物来制作一根临时的绳子,应付当下的需要。

制作绳子的关键是寻找有韧性的植物纤维, 比如荨麻的茎、棕榈的果皮、白桦的树皮、云杉的根等。虽然动物的毛发和自然藤蔓也能暂时代替绳索,但是毛发编织过程复杂繁琐,藤蔓离开母体就会变得脆弱,而原则上植物纤维编织而成的绳子有较长的使用周期,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是替代绳的最佳选择。

如何使用绳子(二)——绳结

在野外生存中,绳子最常见的作用就是用来进行固定,比如将帐篷固定在地钉上,或者是将栅栏固定在大树之间。而在进行固定的时候,我们使用的主要就是绳结。最常见的打结方式有八字结Figur e -of-Eight Knot【见图1】和反手结Over hand Knot【见图2】,八字结是将绳子相互交叉,系成一个八字状的结点;反手结是将绳索曲成圆环,然后用活端穿过拉紧,这两种结也经常被用来在绳尾作绳端结使用。在使用这两种结进行固定的时候,可以将活端沿着原来的路径从反面绕回,在末端留下一个绳扣,后将绳扣固定在立桩上。

除了固定之外我们还经常将绳索用于连接,也就是用两个活端进行固定,这种结比较讲究技巧,否则很容易在受力的时候松动,一般最好选择摩擦比较大的绳索来完成这样的连接,如钓鱼线、动物的筋等就容易松脱。常见的连接结有平结Reef Knot【见图3】和渔人结Fisherman's Knot【见图4】,平结是将绳子交叉后分别从扭成的扣中穿过,形成一个平平的连接结;渔人结在海上用得非常广泛,是在绳子两端分别以反手结缠绕,达到连接的目的。

其他常见的绳结还有常用于套索的称人结Bowline【见图5】,结的连接处是个活扣,可以达到越挣越紧的效果;用于拖拽重物如拉柴结Timber Hitch【见图6】,这种结的圈可以随意调节,方便拖动不同规模的重物;用于在垂直方向用力的三套结Lashing for Shear【见图7】,这种结非常牢固,在很多场合都能发挥妙用。

如何使用绳子(三)——捆绑

有些书里面把捆绑也归纳为绳结的一种,因为在野外运用绳子的捆绑技巧时,主要是起固定和维稳作用。其实捆绑和绳结在具体操作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只要进行捆绑都会用到绳结,但是绳结却不一定要达到捆绑的效果。

最常用的捆绑法是方形捆绑法【见图1】,常用于固定相互垂直的两根棍状物,在制作挡风墙、木筏、船桅,甚至搭建小木屋的时候,都必须用到这项技术。要知道我们的目的虽然就是把两根木头绑在一起,但如果你不懂得捆绑的技巧,你就没有办法保证捆绑的强度、捆绑效果的保持时间、捆绑的磨损度,这也许就意味着你做得漂漂亮亮的挡风墙一周后就自动散架了。所以这才是学习捆绑的意义。

方形捆绑法使用的技巧概括来说就是绕圈,先在交叉木桩的四个方向各绕两圈,然后沿着逆时针的方向在东西向的横木上上下缠绕四圈,再改变方向在南北向的横木上上下缠绕四圈,打个反手结作端点固定,再在上下横木上缠绕一圈,打个三套结结束。

除了十字捆绑以外,我们经常还会遇到将两根比较短的横木,接在一起组成一根长横木的情况,这个时候最常用到的捆绑法就是圆形捆绑法【见图2】。使用这种捆绑法时要求横木比较细长,能留出足够的捆绑空间。具体的捆绑步骤是先将两根横木要连接的部分并拢,然后用绳子在一头打一个三套结,然后往下绕几圈,再打一个三套结,一直打到另一头为止,在完成捆绑后最好能在横木之间插入一个固定桩,缓解绳子本身的弹性,让捆绑效果更牢固。

其他工具

在野外除了绳子以外,我们最好还能够准备一把斧头和钢锯,如果你在野外停留的时间超过7天,那你就会很快发现,没有斧子和钢锯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你没有办法去对付那些比你腰还要粗的木头,当你需要避身所的时候,不要说去修筑一个美丽的小木屋,甚至一面足够结实的挡风墙都会让你头痛。

但是一般超市里面那些标准规模的斧头和钢锯确实很难携带,比较理想的折中方法是确定了需要以后,只带上斧子的斧头和一个弹性软锯。斧柄我们可以在野外自己弄根木头来做,而弹性软锯虽然看上去貌不惊人,使用起来却与钢锯并无二致,并且容易携带。

在野外制作斧柄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有一定弧度的实木,质地坚硬不要有疤结,这才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在将斧柄削出适合的形状放入斧头凹槽后,应该在凹槽上再钉入一个楔子,达到加固的效果。最好能随身携带一块小磨刀石,对于斧子来说保持其锋利性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它就只是一个压强比较大的榔头。所以在野外使用斧头时要注意保养,保证其刃口的锋利,另外注意在打磨时要保证方向的一致性,只往前推即可,否则会影响斧头的寿命。

弹性软锯非常容易携带,但缺点是容易损毁,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应该谨慎爱惜,拉不动的时候不要强拉,拉动方向应该是从上往下,不可从下往上,最佳使用方法是一直保持软锯的绷直状态,但是当你一人使用软锯的时候,上面的顾忌都可以抛开,一切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为原则。

如果你前往的地方有很多鱼类聚集,你还应该带上几卷易携带的渔线,纯天然的野钓可是平时享受不到的乐趣。还有可以用来设置陷阱的细铜丝,它们都只在你的工具箱中占了一个小小的角落,却能带来无数让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特别推荐一下外科手术刀片,从易携带的角度来看,是锋利程度和坚韧程度都非常卓越的一种工具。无论是在切割动物毛皮,或者是将树皮从树上割断的时候,外科手术刀片都能发挥出让你惊叹的作用,帮你节约大量的力气和工夫。最重要的是如果你遭遇了意外,说不定你还需要在野外马上进行一个小手术,随身携带的手术刀片马上就会派上大用场。

Chapter 03 如何利用自然中的工具

一个野外求生高手应该知道怎么利用自然。在野外我们经常都会需要依靠大自然的指示作用,当你的指南针无法使用的时候,太阳、月亮、风、云都是最好的指示标。

天然定位仪——太阳

指南针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就有了司南等指示方向的仪器。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其实我们还拥有一个更简单、天然、随时都可以利用的方向定位器—太阳。(本章节全部内容都以北半球为准,南半球自行反转)

指南针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地势比较复杂、周围磁场混乱的地方。如果你失去了定位系统、指南针和其他定位工具的帮助,你就必须要掌握仅仅依靠自然就找到回家方向的技巧。

在北半球的植物往往比较茂密的一面就是南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植物的向阳性。同样以阳光照耀更充足的方向就是南方为基准,我们可以得出下面这些判断:如果我们能找到断裂的树干,那么根据树木的年轮来判断,看上去年轮比较宽的一面为南方;如果我们在灌木植物茂盛的亚热带,根据灌木植物的叶面来判断,叶面偏向的方向就是南方;如果当地潮湿阴冷,就应该有苔藓等背阴植物的踪影,根据苔藓的疏密来判断,看上去比较稀疏的方向为南方。

但如果是在一棵仙人掌也找不到的沙漠应该怎么办呢?不用担心,太阳不会抛弃它照耀的任何一片土地。

下面这种方法被称为基本影子钟表法,具体而言就是先拿一根棍子插在沙地上,然后在阴影的顶端做上标记,代表这是指向西方的一端。然后过一段时间以后,在移动后的阴影顶端再做一个标记,代表这是指向东方的一段。两个点之间的连线就是东西方向的轴线,好了,现在你又找到方向了。但是注意这种方法精确性不是特别高,只是大致标明了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差值,如果不是在特别危险的情况下,最好还是慎用。

在时间充沛的情况下,你可以尝试一下加强版的影子钟表法,这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当然得出的方位也远远强过基本影子钟表法。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上午太阳出来以后,找到一片足够空旷的空地,在空地上垂直地插一根木棍,可以比照一根吊着石头的绳子来判断木棍是否垂直。等到木棍的影子能够清晰成型时,在地上标出木棍影子的顶点,记下当前的时间离当地太阳处在头顶的时间还有几个小时,然后沿着顶点到木棍之间的距离画上一条线,以木棍的底部为圆心,以这条线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等到下午差不多距离正午的时间和最初画上阴影点的时间相同时,太阳的影子长度又将拉长到相同的长度,刚好落在那个圆上,记录在这个时候阴影顶点的位置,将两个顶点连在一起,最初的顶点就是西方,下午找到的点就是东方。

相对来说最精确的一种方法是手表确定方向法,具体而言是需要利用你的手表(在野外最好使用指针式的手表,也许电子表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但这些功能大部分都可以用GPS完成,但是一款防水防震稳定走时的指针表在野外往往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注意你的手表一定要使用当地的准确时间,而且在离赤道越远的地方这种方法精确度越高。具体而言首先把表盘尽量放平,然后转动表盘用现在时间的一半的刻度对准太阳(比如现在的时间是4点,就用2点的方向对准太阳),然后12点正对的方向就是北方。

天然气象仪——云和风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这句诗很形象地描述了天气变化之前的自然征兆,一是云,二是风。在野外懂得看风和云,你就算懂得了基本的气象学。“风随云动”,风能带来远方空气的信息。如果当地一直刮干燥的强风,那就说明短时期内不会下雨。如果风向突然变化或增强,就有可能随时发生暴风雨。在海上如果闻到带腥味的海风,那就一定要谨慎,可能会有飓风正在向你的方向移动。

利用云来判断天气是民间最常见的方法,云的移动方向就表明了风的移动方向。在中国内地,如果云往海的方向也就是向东方飘去,短时间内将不会有降雨,相反则有降雨甚至台风来袭。如果云往赤道方向也就是向南方飘去,则会降雨不断,细雨绵绵,反之则会天清气朗阳光普照。

在海上的时候应该懂得观察气候,一般海船上都会配备专门的侦查员、气象学家等,随时观察大海上的气象变化。在沿海、海岸甚至湖泊附近地区,往往昼夜的温差和气候变化都非常大,因为海洋和大地吸热散热的速率完全不同,所以水温和陆地温差比较起来,水温的变化更小,这种温差形成了空气的流动,所以在判断水域的时候,可以根据风向来做基本的推测,一般白天风吹来的方向就是大海,而晚上则是陆地。课后知识:需要知道的几种基本云型

高积云:民间又称之为鱼鳞云,云朵往往散乱地布满了大片天空,天空就像鲤鱼的背脊一样,密密地铺垫着大量的云朵鳞片。这种小小的圆形积云是晴朗的象征,往往在降下一场暴雨后就是碧空如洗的好天气。

卷积云:看上去云层很厚,而且白云看上去更接近乌云,太阳光只能隐隐地落下来。这种积云往往出现在暴雨之后,往往这种云层出现的次日就将放晴。

积雨云:这种云看上去乌黑发暗,阳光几乎透不进来,云层看上去极厚,出现这种云层的时候就意味着将会是连续的暴雨天气,如果在野外,最好能找个牢固的庇护所暂住,帐篷可能顶不住这种天气的摧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